📖 ZKIZ Archives


過去5年匯市發展 不及近兩月舉措 爭取入SDR 助人幣加速改革

1 : GS(14)@2015-10-23 00:54: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2/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最快於11月評估人民幣是否符合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資格。臨近這關鍵時刻,中國從8月11日新匯改開始,短短兩個多月以一連串的行動,如開放匯市予境外央行、推出CIPS跨境結算系統等,為滿足IMF要求作最後衝刺;9月底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更成功爭取美國原則上支持,令納入SDR之聲高唱入雲。多位專家指出,加入SDR並不是人民幣國際化必需的一步,但爭取加入SDR確實驅使中國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這一切轉變由今年8月4日開始,當天IMF發布了SDR初評報告,列出人民幣要符合入SDR的主要條件(見表)。而到本月11日,IMF總裁拉加德透露評估工作已結束。正在這段期間,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如踩油門般向前飛馳,接連推出一系列目標明確的改革措施,從匯率機制、匯市開放、系統操作,甚至是外交層面上,都是為了迎合IMF對人民幣加入SDR列出的要求。

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內地經濟學家易憲容形容,自2010年爭取納入SDR失敗後,過去5年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雖然有很大進展,但加起來也未必及得上過去兩個多月那麼「高速」,涉及面亦沒那麼廣泛。



貨幣自由使用未達標 5年前未納入

易憲容指出,5年前人民幣滿足了IMF的出口總值規模條件,卻敗在貨幣自由使用的要求之下。這5年來,人行一直為再次爭取納入SDR作準備。今年8月11日調整中間價機制,承諾每朝開出的中間價會參考前一天的收市價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目的是要讓市場因素主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減少人行干預,這亦是IMF較在意的要求。事實上,「8.11匯改」後3日,IMF再公布了一份中國年度審查報告,建議中國要逐步將外匯干預降低至最小,亦對人民幣匯率在8.11匯改後走向市場機制表示「歡迎」,易憲容說:「這某程度上是對中國一個肯定,踩對了油門,因此人行接下來再有一連串行動去衝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持同樣看法,8.11匯改看似突然,並掀起環球金融市場波動,但從時間上正好在IMF初評報告後數日推出,而初評報告第一點便是人民幣中間價與市場價須一致,而IMF之後對此舉表示「歡迎」,即是第一關過了。

習奧會後美表態支持 成轉捩點

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是於2009年7月推出試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始,此後中國積極與多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推進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結算中使用;擴大人民幣中間價波幅區間,為加入SDR打下基礎。而8.11匯改後,人行進一步允許外國央行進入境內匯市,推出CIPS支付系統;先後與新加坡及英國就擴大人民幣使用及發債簽協定,開放中銀香港和匯豐在內地發人民幣債券。此外,人行從今年開始公布外匯儲備明細等過去不對外透露的數據,以及宣布採納IMF的SDDS標準公布統計數據等,力證人民幣已逐步跟國際接軌。

及至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美方表態支持也可算是轉捩點之一。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說:「習奧會後美國的表態,是中國應付這場SDR大考的另一決定性成果。」8.11匯改除了是為了回應IMF的要求,也是在觀察市場、尤其是美國的反應。時間點上剛好在9月下旬習近平訪美之前,增加了訪美時爭取美國支持的籌碼。至於匯改令市場措手不及,引起環球股匯恐慌,胡星斗則認為「這未必是人行料到的,但如果匯改是在訪美之後才推行,屆時出任何意外也未必夠時間去補救」。

不過,IMF推廣SDR用途的改革未獲通過,SDR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性仍有限,因此有說法認為,入SDR對中國來說只是面子問題,象徵性大於實際性;亦有指人民幣要國際化就必須入SDR,否則會阻礙開放進程。對此,易憲容以考試比喻:「讀書(人幣國際化)目的不是為了考試(入SDR),但考試能評估你讀書的程度,亦不會因為今次考試不及格而不去讀書」。他補充,在人幣沒完全自由可兌換、資本帳沒完全放開的情下入SDR,也能迫使中央加快實現利率、匯率市場化及資本帳開放。
2 : GS(14)@2015-10-23 00:55:0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2/news/ec_eca2.htm
話你知﹕SDR旨在穩定貨幣體系
  2015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特別提款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1969年創造,一種用於補充成員國官方儲備的國際儲備資產。SDR的價值是根據4種主要國際貨幣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確定,現時IMF向成員國分配了2040億SDR,約相當於2800億美元。

SDR並非貨幣或對IMF的債權,持有者可以通過成員國之間的自願交換,或IMF指定較穩健成員國以構成SDR的4種貨幣,向狀較差成員國購買其SDR份額。目前SDR籃子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根據倫敦市場每日中午匯率報價,按4種貨幣以美元計值的具體數額之和來計算每個SDR單位兌美元的價值。IMF亦會每5年為現行籃子構成作評審,下一次評審最快在下月進行。

全球過分依賴美元 暴露危機

2008年金融海嘯暴露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缺陷,尤其是美國量化寬鬆(QE)造成的全球流動性氾濫,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衝擊,因此2009年,人行行長周小川便提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以SDR取代美元作為超主權國際準備貨幣的建議,去減少發展中國家對美元的依賴。

這構想亦促成IMF改革SDR的念頭,包括擴大發展中國家份額、加強SDR的作用等。2010年便提出,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6%的份額,以及歐洲國家讓出兩個執行董事席位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如落實,則中國的份額將由4%增至6.4%,成為IMF第3大份額國,但該改革方案後來被美國否決而未能落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