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星Note7事件:韓國經濟打個噴嚏

自今年8月初上市以來,三星Note7手機不斷出現起火爆炸等情況,在經歷了爆炸、召回、再爆炸、停產停售以及二次召回的一系列過程後,三星集團面臨種種掙紮困厄,其培育多年的本土市場恐怕也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據韓聯社報道,因三星電子召回並停售GalaxyNote7感到不便的韓國用戶將針對三星電子提出索賠訴訟。截至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已有57人申請參加訴訟,人均索賠30萬韓元。

當中國的“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以後,一位韓國網民在跟帖中曾自嘲道:“當打開報紙的時候,發現有關中國的新聞都是宇宙科技的;有關韓國的新聞都是Galaxy爆炸的。在中國的宇宙飛船正在熱火朝天地飛天的時候,韓國的手機也在熱火朝天,不過不是飛天,而是爆炸。”

“鬧心”的民眾

最近,居住在韓國首爾,手持三星Note7手機的具敏盛非常“鬧心”。

具敏盛就職於韓國一家大企業旗下的商社,因精通外語,曾多次前往境外長期出差,一出差就是幾個月,甚至更久。而就在不久前,他收到了一則消息:“三星旗艦手機Note7因發現新的嚴重安全缺陷,故決定全部召回,並請在購買、開通渠道進行退貨。”

不過,讓他感到“鬧心”的,並不僅僅因為退換貨的手續複雜,更重要的是,他手中的Note7並不是在韓國國內購買的,而是在長期出差期間,在當地購買的。

“在韓國國內,大家買的都是合約機,直接去找通訊公司代理點就可以了。可是,我這個手機是在國外購買的,現在三星說‘在最初購買渠道處理’,可是我就算是想把它帶到境外,Note7已經是不能帶上飛機了,那麽我怎麽才能帶回到當地呢?”具敏盛無奈地說道。

之後,他立刻接連致電三星的客服並兩次請假,前往當地的三星DigitalPlaza服務站進行咨詢;當時服務人員均表示“沒有細則,請等待通知”,具敏盛只能在現場留下電話之後,默默離開。

最終,這個情況在經過具敏盛不斷尋找三星官網,並多次致電以後得以解決。

不過,在因為“迫不及待”而特意在境外購買了Note7的具敏盛還是忍不住吐槽:“在最初的三星官網很難找尋到有關的信息,而且許多客服人員似乎也被弄蒙,初期的許多人員還不知道具體的處理方式,直到三星客服提供答案為止,我的腦子都是處於混亂的狀態;雖然我以後還有可能選擇三星手機,不過這個體驗的確是非常遺憾的地方。”

而這,只是Note7的此次提前下架,給韓國人民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之一。

三星的“驕傲”

這些年,三星的確成為了韓國民眾心中的驕傲:以一家不起眼的大米銷售店“三星商會”白手起家,在數十年間成為了全球最領先的科技企業之一;在三星所投資的成均館大學讀書,或者是直接在三星工作,都成為了許多韓國民眾值得驕傲的事情。

每年,為了參加進入三星集團的“敲門磚”SSAT考試的考生屢創新高,在韓國青年經歷著“史上最難就業季”的這幾年,這個數字只增不減——這個與“美國中學入學考試”同名的考試,主要是為了打破“文憑定終身”的概念,認定是否具有進入三星各子公司的職務能力而進行的考試。

不過,三星集團在又經歷了超過10萬人的應考人員的新高以後,不得不修改模式:只針對事先通過“職務適合性評價”的應考者提供報考機會,並將考試名稱修改為GSAT,加入“Global”,以表示希望選取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的決心。

而至今,在很多韓國人的眼中,三星都與許多韓國民眾息息相關,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見過的許多韓國民眾,仍然對三星抱有極度的“信任”,就連吐槽三星的具敏盛,也承認“Note7感覺非常實用,設計上也很優秀”。

據韓國通訊公司的統計,來通訊公司尋求解決方案的Note7用戶中,有近91%的用戶表示“還將使用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機”,近六成的用戶認為“三星的危機處理方式雖然有一些瑕疵,不過總體比較及時”。

與此同時,在韓國NAVER等門戶網站開設的Note7召回群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有許多韓國民眾紛紛對Note7的防水、虹膜識別等功能表示“不舍”,甚至有人表示“將Note7使用到底”。

深耕本土

如果說,許多韓國的中老年人使用三星,是因為品牌知名度;那麽習慣於接受新事物的韓國年輕人,為何也喜好三星的手機?

據韓國有關機構的統計,在韓國境內銷售的智能手機中,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仍然保持著近六成的市場占有率——即便是在蘋果公司依靠iPhone逐漸獲得韓國消費者青睞、三星電子曾因戰略失誤而選擇WindowsMobile等情況下,三星的占有率已從80%大幅跌落。

而另外一份由市場調查機構ATLASSUVERY出具的統計也顯示,在近期,Note7頻繁出現新的熱點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的首選是同公司的三星GalaxyS7和S7Edge,其仍然占據了同期智能手機銷售排行榜的前列;而LG公司的旗艦機V20只勉強進入排行榜內。

“光靠‘愛國’來騙民眾的支持也是不夠的,這還是與三星公司對本國市場的重視有關。”一位業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他補充:“三星已經在全韓包括偏遠地區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售後服務體系;另外,其深知韓國合約機占主導地位的手機市場,通過補貼的方式降低韓國消費者的負擔,並在韓國境內率先推出其旗艦手機、軟件SamsungPay等功能;在提高韓國用戶的體驗度方面,三星也下了許多功夫。”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韓國多位手機發燒友的時候,他們坦言:“正是看中了三星智付(SamsungPay)的廣泛使用和便利性,才會首選三星手機。”至今,三星智付在韓國已經能夠支持幾乎所有的信用卡商戶、銀行,並與韓國交通系統達成合作,直接提供公交、地鐵支付的服務。

另外,在Note7下架事件之後,作為三星電子的主要股東之一,韓國國民年金成為了重要“友軍”,在接下來的幾天,外國投資者紛紛拋售的情況下,加緊購入了近1400億韓元。

“事態最終的走向,還是要依靠三星自身。三星能夠有多大的魄力,像先代會長曾經不惜摧毀所有的三星手機一樣,進行更多有效的措施恢複消費者的信任,也許下一個三星旗艦產品推出的時刻,這一切的答案將會揭曉。”上述業界人士分析道。

10月21日,三星電子收盤價1589000韓元/股,下跌1.91%。

資本市場的擔憂

韓國的互聯網上曾經盛傳著一個段子:“要知道韓國的未來局勢如何,只要看三星的董事長是否還在韓國。”雖然這的確有一點誇張的成分,不過也足以看出韓國國內對於三星的依賴程度。

眾所周知,三星電子所屬的集團作為韓國最大的財閥之一,其旗下的子公司以及產業鏈支撐了韓國近20%的GDP和國稅。

雖然近年來,有一些韓國輿論以三星集團的一些弊端舉例,認為“韓國沒有三星也能發展”;但許多學者仍然認為,“考慮到韓國的中小企業,主要是依靠加入大型財閥的產業鏈生存的現實,而三星早已成為了韓國的‘標誌性’企業,地位甚至超過諾基亞之於芬蘭;三星的危機,不僅僅是考慮金錢上的問題,更應該考慮對於韓國經濟帶來的就業、國家信用度等無形中、間接性的傷害。”

而對於韓國的資本市場來講,三星的影響力更是無法比擬。

截至2016年6月,三星集團旗下在韓國境內共設有59個子公司,其中有15個公司已經上市;而其中之一的三星電子,更是占據了全韓上市公司市值的榜首。

據韓國首爾交易所的統計數據,截至本月9日,全韓十大集團所有上市企業的市值總額為714.3320萬億韓元,其中三星集團一家就達到352.1560萬億韓元,遠遠超出第二名現代汽車集團的104.5941萬億韓元,占據了“半壁江山”。

而不僅是KOSPI指數,在原本為了分擔風險而設立的、由韓國200大企業構成的KOSPI200股指期權指數則直接演變成為“跟著三星電子的股價走”。

業界人士分析,在KOSPI200指數的總市值1100萬億韓元中,三星電子一家就占據了220萬億韓元,占據近20%;在此情況之下,這位業界人士無不擔憂地分析:占有三星電子近四成股份的外國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利用其信息和投資技巧上的優勢,通過運用原本為了“分擔風險”的期貨交易的買賣期貨選擇權的方式,將占有主導性的優勢。

“雖然這些機構和外國投資者,無法直接操縱KOSPI200期貨指數,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操縱三星電子的股價,而達到其預料的目的;這也無形中為韓國股市的不穩定性增加了一個因素,在此過程中,最後敗北的很有可能就是散戶。”上述業界人士補充道。

本月11日,當三星電子正式宣布“停產並下架Note7系列”之後,三星電子的市值一天內就縮水19萬億韓元,若考慮到優先股則變成21萬億韓元,而這筆錢相當於全韓市值第11名、第三大金融集團——新韓金融控股的全部市值。

另外,考慮到三星電子的象征性,韓國的許多股票類基金、信貸派生類產品,均喜好選擇三星電子。全球四大國家基金之一、韓國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韓國國民年金持有三星電子近8%的股份,甚至高於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個人擁有的近5%的股份。

而韓國教保證券公司的一位基金經紀人則無不擔憂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袒露:“說實話,我正在運營的基金是股票類基金中較為穩健的,主要以投資大型企業為主,三星電子更是‘獨占鰲頭’。不過在事件爆發一周內即虧損了近5%,而在現有的不穩定性持續的情況下,正在認真地考慮,是否需要將三星電子的股份中抽出一部分,投資三星物產等其他三星子公司。畢竟在即將開始的三星集團的股份持有構造改革中,這些公司將直接受到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樸槿惠當選韓國總統之後,已禁止新的交叉持股出現,並出臺了稅收減免政策,鼓勵財閥放松現有的結構,增強其持股公司的透明度。於是,股份改革成為了三星集團上下的熱詞。

這位基金經紀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如果三星集團著手改善股份構造,成功轉化為控股公司,那麽三星物產作為核心企業,按照現在的股價計算,將擁有近60萬億韓元的三星姊妹公司的股份,這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83

“爆炸門”蔓延至日本:Note7在日本關西國際機場冒煙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3/1047106.html

據中新社援引日媒報道,日本國土交通省表示,一名外國人攜帶的韓國三星手機Galaxy Note7,近日在該國關西國際機場發生冒煙事件。

據報道,當地時間本月18日中午,在關西國際機場的國際線出境安檢處,一名外國乘客在被發現攜帶Galaxy Note7手機後,檢查人員告訴他根據日本政府的最新通知,禁止攜帶這一款手機登機。

隨後,這名乘客表示自己卸下電池就沒有問題。結果在卸下電池時,手機突然冒煙。

據悉,這是日本境內發生的第一起三星手機冒煙事件。日本國土交通省認為,這款手機如果攜帶登機的話,很有可能會引發機艙火災。

據了解,Galaxy Note7手機在今年8月推出後便在世界12個國家和地區銷售,但在日本市場沒有銷售。另外, 全球多家航空公司此前宣布,為杜絕安全隱患即日起全面禁止乘客攜帶Note7登機。美國運輸部此前已宣布在所有航班上禁止攜帶三星Note7智能手機,有關禁令正擴展至飛往全球各地的航班。而日本國土交通省從15日開始就禁止乘客攜這款手機登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64

三星將向換S7或S7 Edge韓Note7用戶惠售兩機型

10月24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三星電子24日表示更換Galaxy S7或S7 Edge的Galaxy Note7用戶明年可優惠購買Galaxy S8或Galaxy Note8。

三星電子表示,簽兩年合約的用戶交齊12個月的分期購機款後不必繳納其余12個月的購機款並可換新。本月11日前已更換Galaxy S7或S7 Edge的Galaxy Note7用戶也可享受同樣優惠。

此外,三星電子為訪問三星電子服務中心的用戶實施優先申請維修的“快速處理制度”(Fast Track),並提供液晶屏維修費用五折優惠兩次。

三星電子將為更換Galaxy S7、S7 Edge、Note5的用戶提供價值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9元)的優惠券和7萬韓元通信資費共10萬韓元的補償計劃仍然有效。

三星表示,Note系列不會停產。在其他市場提供此類計劃將取決於每個國家的情況。

本月11日,三星宣布停產發生起火事件的Galaxy Note7,13日起開始更換新品和退貨,更換和退貨將截至今年12月31日。

此前,三星電子發布公告稱,將2016年第三季度營業利潤7.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68億元)更正為5.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1.5億元)。更正後的營業利潤大減約156億元。

三星電子稱,最近發生Galaxy Note7起火事故,公司方面為保障用戶安全最終決定停產、停售。此次事件造成的損失都反映在第三季度業績上。按更正後的數據,三星電子第三季營業利潤為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最低值,銷售額為2012年第一季度以來最低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61

民航局全面封殺Note7:嚴禁攜帶登機、托運、貨運

10月26日民航局官網消息,從2016年10月27日起,民航局嚴禁旅客和機組成員隨身或在手提行李中攜帶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嚴禁將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嚴禁將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作為航空貨物收運。

9月14日,民航局曾發出安全警示,提醒旅客不得在飛機上使用三星Note7或為其充電,不要將三星Note7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不允許將三星Note7作為貨物運輸。

以下是民航局通知全文:

針對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存在的問題,為確保航空運輸安全,從2016年10月27日起,民航局嚴禁旅客和機組成員隨身或在手提行李中攜帶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嚴禁將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放入托運行李中托運;嚴禁將三星Galaxy Note 7手機作為航空貨物收運。

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及其地面服務代理人、航空銷售代理人在售票、辦理乘機手續、貨物收運等環節針對上述規定內容履行告知義務。

對於違反上述規定者,公安機關、民航行政機關將根據情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肅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20

三星Note7大撤退: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7/1048218.html

____2.thumb_head

作為歷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Note7爆炸召回事件給三星造成的最大損失,不是經濟收益,而是在於品牌聲譽。

8月初剛面世時,三星GalaxyNote7被譽為今年最好的Android系統手機。它重169克,邊框最窄處僅1.1毫米。無線充電、虹膜識別、最高等級的防水防塵,甚至還能與一款VR頭盔結合使用……那些在最新一代iPhone上尚未出現的技術,Note7統統能提供給用戶。

三星還打破了命名慣例,跨過Note6直接跳到Note7,與iPhone7相比不落下風,也與Galaxy系列的S7和S7edge名稱統一——上半年發布的這兩款S7手機,打破往年的宣發時間慣例,提前一個月上市,在全球熱銷,幫助三星拿到了兩年來最高的單季營業利潤。

8月2日,三星在美國紐約舉行GalaxyNote7的上市發布會。

這是一個險些成功的故事。

Note7最終沒能得到三星所期待的用戶追捧,從8月2日全球首發到10月11日下達停產和在中國內地全部召回的決定,這款曾被視為“三星歷史上最完美的旗艦智能手機”,生存期僅71天。此間,一次又一次原因不明的電池爆炸事故,和隨之而來的召回與各大航空公司的禁令,徹底焚毀了三星的野心,也點燃了用戶的怒火。

“憤怒”,25歲的回仁傑對《第一財經周刊》不斷重複著這個詞。這位來自廣州的消費者,為了買“國行版”Note7而等了一個星期。9月25日他從京東購得手機,開機13個小時後,正在充電的手機自燃了。回仁傑拍下了整個過程,手機面板上燃燒處焦黑,外殼已經開裂,冒著煙。

這是媒體關註到的,中國內地發生的第四起Note7自燃事故。對數碼產品了解頗多的回仁傑當然早就知道Note7在國外接連發生自燃。

9月2日,三星緊急宣布在美國等10個國家和地區暫停銷售Note7,召回250萬部機器。那天,也正好是Note7在中國內地市場全面開售的日子。為了維穩,三星中國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國行版本采用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不在更換範疇之內,可放心購買。”

事後回想,正是這句聲明,為Note7此後的潰敗以及在中國市場人心盡失,埋下了禍根。

回仁傑稱,加重他憤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購買的Note7正是“三星承諾過的安全版手機”,居然也爆炸了,為此他覺得三星涉嫌欺騙消費者。事發3個小時後,回仁傑找到了律師,咨詢法律意見,並將拍攝的視頻傳到微博上,尋求聲援。一聽說是“國行安全版首炸”,加上他拍的視頻帶來的直觀震撼,二十多家媒體找到了回仁傑做采訪。

很快,三星廣東地區和京東的處理專員都聯系上了這位消費者。但雙方的溝通,讓回仁傑感覺“三星公司的態度傲慢無理到沒邊了”。他認為三星必須暫停銷售,公開檢測和調查結果,但三星通過京東傳達的處理意見是僅退回手機款,並賠償因手機燃燒損壞的筆記本電腦。

雙方因此陷入了僵局,三星廣東地區處理專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這種回避態度讓回仁傑一氣之下決定將媒體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10月11日,他接受央視的采訪,央視牽線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泰爾實驗室尋找上海的一家第三方檢測,檢測發生爆炸的Note7。

9月29日,三星首次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並強調“從未且永遠不會對中國采用雙重標準”。

9月2日,三星電子移動事業總裁高東真在有關召回Note7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致歉。

從召回數字可以判斷,三星在中國市場賣出了不足20萬部Note7,對三星而言,一切發生得太快。甚至,曾經鋪天蓋地的Note7的宣傳推廣還來不及撤下。回仁傑說,三星宣布在中國全面召回Note7之後,他在北京機場仍然能看到Note7的廣告牌。

10月14日,三星推出了召回細則。這場因手機產品質量所引發的糾紛,到此理應告一段落了。但是,有關這款短命手機的各種討論卻仍然在媒體上持續發酵。

兩天後,回仁傑參加完江蘇衛視有關Note7事件的專題拍攝,已是晚上10點。他習慣性地打開手機,看了一下自己為維權建立的一個媒體微信群——“老回的boom7事件跟進媒體群”里的最新動態,記者們自發的討論依然活躍,他特意叮囑每個入群的媒體記者要做實名備註。國內媒體向三星公司提出的采訪申請全部被拒絕,公關的統一回複是:“全部相關信息,請通過三星官網了解。”於是,維權人士組建的微信群,似乎成了很多記者眼下距離事實真相最近的信源。

“明天就要出結果了。”回仁傑在群里發話,並配以“托腮思考”的卡通表情,他說的出結果是指央視要發布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在他看來,這場已經堅持兩周多的維權行動,現在已經演變為一項娛樂活動,時間還要拖得更久,因為他要“看看三星到底混蛋到什麽程度”。

外界有可能會判斷,三星此番是遇到了一個難纏和喜歡較真的中國用戶,當屬特例,然而回仁傑馬上告訴媒體,“第五炸”張思童為了進京與媒體溝通,已然辭職了。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加爾布雷思在他的《不確定的時代》一書里所言,“有關公司的神話到處傳播,但它又是一種現實,二者沒有什麽關聯,現代公司就是存在於虛構與真實之間。”由於行事低調,三星公司於公眾的視野里也是一個面目不清的形象。

消費者與三星接觸最多的,是各種由明星代言的電視廣告,或是城市里公交車站、地鐵里的廣告牌。三星管理層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Note7爆炸事件中對三星批評聲浪最高的9月,三星給外界的印象,繼續是—盡可能地沈默。

10月中旬,一塊Note7手機的廣告牌矗立在韓國首爾一幢建築的樓頂還沒來及被撤下。

人們難免好奇,三星公司以及三星中國內部,在過去的七十幾天里到底在忙什麽?年度旗艦手機徹底殞命,會在這家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公司內部,造成多大的運營和人事震蕩?以及,他們對於中國市場的態度,是不是一貫地傲慢無理?

“三星內部感覺並不慌亂哦,今天上午我還在公司見到三星的銷售,也只是日常性的拜訪。”李宇是中國電信負責手機銷售的一個中層,他代表運營商渠道,和各大手機廠商打了十幾年交道,很熟悉這些大廠商的作派,也包括三星—各個崗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這鍋肯定不用銷售來背,公關身上的壓力可能更大。”

李宇對《第一財經周刊》回憶,Note7開售之前,三星的銷售部門對這款手機能打開的市場局面很是期待,在營銷費用上據說也是今年投入最多的。

李宇覺得三星的銷售人員不僅不傲慢,相反還很接地氣,比蘋果公司的銷售要好打交道很多。他對三星的遭遇也多有遺憾,眼下這家公司應對質量危機時的態度被消費者解讀為傲慢,只能說“是一場公關的敗仗”。

“三星第一次宣布中國區不召回,那時我就認為他們公關的棋徹底走錯了,接下來則又向更加愚蠢的方向走了這麽久。”李宇分析說,可能是Note7對於三星手機意義重大,加之又剛上市,斬倉的決定對企業來說太痛苦,“但這事如果放在小米或者魅族,也就是雷軍、黃章一句話的事。”

李宇眼中的三星,早已經身患嚴重的大機構病,中國分部無人決策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切都需要等待韓國總部的指示,“中國區的常務肯定不敢拍板說不賣了,反正是手機出現質量問題,這鍋理論上不是自己背。”

一位在三星電子蘇州工廠里上班的員工,也向《第一財經周刊》反映,自己和同事目前並沒太感受到Note7事件的影響,“並不焦慮,估計都想著工資應該還正常拿。”但他同時也發現,整個公司最近都很忙,“領導們挺急的”。為了查明事故原因,一直在做測試,只是目前還是沒有聽說具體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10月17日,回仁傑在微信群里轉發了央視的報道,其中提及泰爾實驗室得出的檢測結論是,“第五炸”張思童的手機,“因燒損嚴重,無法推定起火原因”,回仁傑的手機則被鑒定為“熱損毀由電池自燃所致,電池由右下角的位置開始燃燒”。

除了自燃手機的機主在追問,業界人士也紛紛猜測事故原因。

“電池肯定有問題,不僅如此,據說他們的CPU也有問題,監控電池的算法有一些錯誤,導致發熱過大。”三星在中國的電池提供商ATL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程師對《第一財經周刊》提出自己的分析,但最終事故的調查結果還是要三星公司自己出來講。

電池是智能手機中體積最大的單一器件。在Note7中,電池占到整體機身體積的21%以上。理解電池自燃非常簡單,即電池的正負極直接相連,發生短路,所以電池本來就是個危險品。

“所有品牌的手機都有電池自燃的可能,而且每年都有這樣的事故在發生。像三星這麽批量性的事故確實罕見,並且它處理問題的做法並不高明。”和李宇的觀點一樣,這位工程師也認為三星這一次在公關策略上有失明智。

三星為Note7加載了目前手機市場流行的“快充”功能。在一張ATL的工程師提供給《第一財經周刊》的主流手機品牌的電池比較圖中,三星Note7的電壓和電池密度兩項指標都為最高,均高於iPhone7。

“這不能說明三星的產品更危險,但足以說明三星在技術上是比較激進的。”前述ATL的工程師對記者透露,三星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不能判斷問題原因的情況下,產品線不會停下來,因此一旦發生質量問題便是批量性的。與之相比,蘋果的自動化程度也很高,但是蘋果會深入到供應商內部去,親自控制每一個制程,和供應商一起優化每一道工藝,三星在工藝管理方面則相對粗放。

三星電子的股價在這次事件發酵的過程中,曾兩次受重創下跌。9月12日當天,三星電子股價的跌幅一度達到7.6%,創2012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收盤價跌幅達7.2%。三星電子的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約190億美元。刺激股價大跌的原因,是前一個交易日(9月8日),持續的手機爆炸事件導致全球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幾乎同時對三星手機發出禁令—禁止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所有三星手機。

三星電子股價變化

此後,10月11日,三星針對中國發布召回公告的當天,三星電子的股價開盤便下跌4.82%,全天收盤價跌幅再次超過7%。緊接著,10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新的財報示警:受GalaxyNote7爆炸事故,將給第四季度與明年第一季度,造成超過30億美元的業績下滑。

三星在7月上旬對外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8.1萬億韓元(約合486萬元人民幣)的營業利潤,依此計算,對於三星來說,30億美元的損失,大約意味著近一個半個月的營業利潤,對於這家擁有590億美元現金的公司來說,短期內對其財務上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三星電子2011-2015年銷售收入以及營業利潤變化

過去兩年,三星在手機產業的霸主地立已然不穩。三星電子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移動部門的業務利潤同比下滑30%。2016年被普遍視為三星保持市場份額的關鍵一年。年初,三星曾預估Note7上市的前5個月,即到今年年底為止,應該能實現1100萬部的銷量。而與三星2015年整體3.19億臺的手機總出貨量相比,Note7造成的最大損失,不是經濟收益,而在於品牌聲譽,而一款消費類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聲譽一旦嚴重受損,對未來公司產品的銷售將產生深遠影響。

即便沒有爆炸醜聞,三星在中國賣手機的日子也未見得好過。10月13日,《第一財經周刊》在微信公眾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一共有1022份有效問卷,其中,57%的讀者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買三星手機,有199位讀者選擇堅決不會再購買三星手機,理由是爆炸事件的影響太壞了。

最終只有6%的人繼續保持著對三星手機產品的信任,表示未來會考慮繼續購買三星的手機產品。

這恰與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互相印證。據賽諾機構公布的2016年4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足4%。

眼下,三星正在經歷該品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產品召回。這對於三星的渠道來說,又將是一場考驗。誰都明白,召回環節一旦處理有失,會進一步令消費者失望。

李宇覺得三星針對中國市場給出的退貨承諾聽起來還算令人滿意,而其中比較人性的一條規定是,不管手機的配件是否還齊全,也無論是否保留了購買手機時的發票,只要憑手機串碼,都可以退貨。中國消費者在海外購買的Note7同樣可以在國內完成退貨。

家在福建三明的王空,曾是一名堅定的三星粉絲,至今,自己家中還留著3部三星手機,作為收藏。然而,王空對於三星的失望,正是始於Note7的召回環節。

在三星中國宣布要召回所有Note7後,王空撥打了三星的統一客服電話,得知可以按原價退回後手機,於是他拎著一只裝手機的“防爆箱”,去了客服提供的一個離他最近的授權點,卻遭到這家手機店老板的好一番刁難。一開始老板拒絕退貨,建議王空去所謂市區更大的授權點,王空不願相信老板的話,當場再次撥打三星的客服電話求證,老板被迫改口說可以退,但又拒絕按原價退,只能退5199元。

這樣的退貨遭遇讓王空當即下定決心,今後再也不買三星的產品了。

相對較大的幾個電商渠道,對待三星Note7的做法倒是步調出奇一致。10月11日下午,天貓下架全部Note7手機,消費者可以與小二溝通退貨退款事宜。

蘇寧員工林婕註意到,國行版Note7爆炸事件曝光的第一天,在她工作的蘇寧生活廣場慈雲寺店門口,三星已撤下了大幅三星Note7廣告。這家蘇寧生活廣場內有一家三星自營的專賣店,經過它的行人,會聯想到Note7最近的爆炸新聞,跟身邊的朋友聊上幾句。蘇寧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公司針對Note7的上市做的傳播並不多,眼下主要就是盡可能為消費者做好退貨退款流程。

“你會發現,我們的退貨流程是最便捷的。”這位發言人臨了還不忘為蘇寧打廣告。

由於Note7在中國上市較晚,它一度成為水貨市場的熱門機型。這些水貨銷售渠道,原來都以為Note7會是今年市場上唯一能與蘋果iPhone7抗衡的爆款手機,可以從中大賺一筆,現在卻要面臨產品滯留倉庫的厄運。《第一財經周刊》在北京的百腦匯看到,幾家主售三星產品的攤主已經提前收攤回家了,空蕩蕩的櫃臺上只剩下幾部模型機。

“我手上還有水貨,可以給你便宜20%,但是不退不換。”一位手機攤位的老板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他覺得也許還能再遇到一些不怕炸又貪圖便宜的顧客。但更多的店主表示,早在中國宣布召回產品之前的幾周,他們就將手里的庫存清理掉了。最終,按三星的召回細則,水貨要先去三星維修中心鑒定,確認為正品的,可按港版售價5118元退款。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20%下滑至不到6%,只用了兩年多。”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對《第一財經周刊》分析說此次最嚴重的是給品牌造成的損失,會繼而影響三星其他型號手機的銷量,甚至會發生渠道的倒戈。

中國80%的手機市場屬於社會化渠道,大到全國連鎖手機店,小到夫妻店,以及中間不同規模、層級的門店和代理。在Note7出事之前,業內就普遍,三星的渠道能力在不斷衰退,很多渠道商資源都被華為等其他手機制造商挖走。

從2014年起,三星引入原來諾基亞倡導的直控分銷商(Fulfillment&Distribute,簡稱FD)模式,其特點是弱化運營商和代理商。FD模式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要有一定的品牌溢價能力,能夠給渠道商帶來真正的實惠,且產品出貨量要大。這兩點對於現在的三星而言,都難以為繼。Note7遭遇全面召回,對於三星維護與渠道商的關系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了順利召回19萬部國行Note7,三星主動找到手機門店,請求它們協助完成召回流程,並承諾全部賠付。

手機門店的確都在觀望三星接下來的渠道政策變化。中國本土的很多手機品牌,面對渠道時都提供從出廠到整個銷售周期的“價保服務”,而三星此前的價保政策,僅為兩周時間。

“說實話,三星我們已經不做了。前段時間做過兩三天,但都是短平快,唯一長線就是iPhone。”在天津做了六七年線下手機渠道的許紹鋼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一家有著四五十個門店的連鎖手機賣場,即便是Note7這種旗艦產品,通常也是一次只進5部或10部,存貨壓力並不大。那些三星的金牌授權店或銀牌授權店,這次受的打擊會更大一些。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一些授權門店就在虧損,而今年虧損面還在繼續擴大。許紹鋼看到有太多的三星專賣店已經在轉型,有的會偷偷賣一些華為、蘋果手機,或者幹脆改成綜合型的小賣場,總之“賣三星的人會越來越少”。

如果換成是其他手機品牌,這次商譽的損失,恐怕會直接反作用於上遊供應鏈,但三星的屏幕、芯片、電池等核心器件均為自產,這次事件恐怕還很難動搖其根本。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目前並沒有任何三星高層因為Note7事件而引咎辭職。三星集團第三代掌門人李在镕並沒有就此事露面致歉,這是與他父親李健熙迥然不同的地方。韓國媒體《朝鮮日報》討論稱,如果是李健熙,寧可推遲上市時間也會進一步確認產品細節。三星無論在產品還是在市場策略上頗為激進的做法,不能不說是帶有李在镕的風格。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丹尼爾·金(DanielKim)認為,從三星的全盤生意來看,一款Note7失利,對三星今年整體盈利和收入等影響並不大,因此對其未來股價的影響比較有限。

這場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在全球市場上演的大撤退,也許不久就會被人遺忘,幾個月後圍繞三星新款手機C9,一切營銷和售賣流程又會重複。而在北京CBD核心地塊,當這個季節濃厚的霧霾散去,人們會看到高達260米的三星中國新總部大樓正接近完工。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宇、王空、林婕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38

蘋果躺贏!報告稱退了三星Note7的美國用戶一半改用iPhone

著名市場分析機構IDC的報告稱,通過在10月17日和18日進行的在線調查,也就是三星官方Galaxy Note 7正式停售的四天之後,有一半的人表示在退掉Galaxy Note 7以後已經選擇了蘋果iPhone。

IDC通過在線的方式對1082名美國消費者進行了調查。而這次調查主要關註了三種不同的用戶,包括507位正在使用三星智能手機的用戶、347位曾經使用過三星智能手機的用戶以及228位從未使用過三星智能手機的消費者。不過根據調查範圍來看,所有目標中使用過Galaxy Note 7的用戶僅有24名。在這24位Galaxy Note 7用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在退掉Galaxy Note 7以後已經選擇了蘋果iPhone,而還有17%的人表示會選擇三星的其它機型。而其中大多數的Galaxy Note 7用戶都選擇通過運營商或實體店退掉自己的Galaxy Note 7。

IDC可穿戴設備和移動事業部經歷Ramon Llamas表示,“雖然Galaxy Note 7的召回對於三星來說造成了相當的損失,但是許多消費者並未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只有少數三星用戶未來將不會再選擇三星的智能手機,但是三星依然需要想辦法重新博得消費者的信任。目前來看,三星已經提供了多項優惠激勵措施,但問題的核心是,消費者需要了解Galaxy Note 7爆炸的根本原因以及三星解決問題的態度。”

而Galaxy Note 7的召回並未影響三星其他產品線的銷售。許多受訪者表示,Galaxy Note 7的爆炸門並不會影響自己購買三星的電視和家用電器等產品。甚至有許多人為三星的召回給出了中立或者積極評價,甚至還有13%的受訪者從未聽說過Galaxy Note 7的召回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67

又一國家發布禁飛令!黎巴嫩禁止攜帶三星Note7乘坐飛機

黎巴嫩民航局1日宣布,出於安全考慮,禁止旅客攜帶韓國三星Note7手機乘坐從該國首都貝魯特起飛的航班。

據新華社報道,黎巴嫩民航局局長穆罕默德·謝哈布丁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因擔心這款手機可能會引起火災,不允許旅客攜帶這款手機在貝魯特國際機場登上飛機。

黎巴嫩通訊社報道稱,經黎巴嫩運輸部批準,貝魯特國際機場會在候機大廳設立一間辦公室,旅客可暫時把Note7手機存放那里,待他們返回黎巴嫩時取回,或現場更換另一款三星手機。

三星Note7手機因鋰電池存在缺陷,在全球範圍內發生多起起火爆炸事件。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多國民航主管部門均已發出安全警示,提醒人們攜帶Note7手機乘坐飛機可能帶來安全風險。截至目前,已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家航空公司對這款手機發出“禁飛”令。

三星公司從9月初開始在全球召回已經售出的約250萬部Note7手機,10月初宣布停止生產這款手機,並在全球範圍內停止這款手機的銷售和換新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70

Note7召回之路:美國有15%未歸 新西蘭將禁止通信

11月5日消息,三星英文官網宣布,美國已經有85%的Note 7已經被送回。在宣布全球召回時,三星在全球銷售了250萬部Note 7手機,其中100多萬部在美國市場。這意味著仍然有15%,將近28.5萬部Note 7仍然在美國消費者的手中。

同時為了督促這些用戶交回手機,三星電子將會在美國市場推出一個系統軟件自動升級,未來Note 7的消費者每一次開機時,都會看到一個強行彈出的信息,通知用戶該手機已經被三星召回,請盡早送回手機。美國這次升級同時還會限制Note 7手機的充電比例最高為六成。

三星在公告中稱:“任何尚未參與美國Note7退款和交換計劃的Galaxy Note7所有者應立即關閉手機電源,並立即與其運營商或零售商聯系。”

據悉,三星將通過美國幾乎所有的移動運營商實施這項軟件升級(在智能手機的軟件升級和預裝方面,美國移動運營商掌握主導權),目前Verizon、AT&T和T-Mobile這三家公司都已經證實了Note 7軟件升級的消息。

充電60%的限制,之前已經在全球其他國家相繼推出,包括韓國、歐洲、澳大利亞等市場。同時據悉在新西蘭市場,運營商采取了更加激進的策略,幹脆禁止Note 7手機接入自己的移動網絡,成了一個沒有戶外通信功能的“磚頭設備”。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 新西蘭電信監管機構發布聲明說,考慮到安全原因,將在本月18日後對三星Note7手機全面“斷網”,這意味著Note7手機將無法在新西蘭任何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網絡上使用。

這是迄今為止全球運營商對於Note 7采取的最嚴厲的“懲罰”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98

三星在美買下三大報紙版面 為Note7和洗衣機爆炸道歉

11月8日消息,經歷了兩次召回並最終在停產停售的Galaxy Note7,預計將給三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為了消除影響並重新贏回消費者信心,三星在《華爾街日報》、《華爾街郵報》和《紐約時報》這美國三大主流報紙的整篇版面上,刊登了一封道歉信。

這封道歉信由三星電子北美公司總裁兼CEO格雷戈里·李(Gregory Lee)簽署。三星在信中提到,該公司未能提供“最安全、最優質的產品”。

該信還提到,Note7的調查仍在進行之中,三星將在分析完成後分享相關信息。在信中三星表示:“打造安全可靠的設備是三星的使命,但在最近的Note 7事故中三星讓用戶失望了,為此公司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時,三星還表示它們正在認真細心的對Note 7爆炸事故進行調查,查明原因後會第一時間公布結果。“我們仍舊在對手機的硬件、軟件、工藝和結構進行排查,相信很快會查出造成Note 7爆炸的真正原因。”

除了Galaxy Note7,三星還在道歉信中提到了最近因為安全問題在美國召回洗衣機一事。他們表示,目前“正在采取預防措施確定和解決問題”,並了解如何改善所有運營流程,以便“在今後滿足最高標準”。

三星還表示,他們將會傾聽用戶建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最終“用實際行動贏得你們的信任”。

近日三星宣布在美國售出的Note 7已經完成了85%的召回,但是隨後又宣布, 將召回280萬臺三星頂開式洗衣機, 原因是洗衣機內的滾筒可能失去平衡,引發劇烈震動,並導致頂蓋脫落,情況嚴重時如同發生“爆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04

“炸機門”重挫隊友 Note7電池供應商三星SDI很受傷

據路透社報道,在Galaxy Note 7召回之後,三星SDI損失了大約1/5的市值,三季度的運營虧損較去年翻了一倍不止。

即便是蘋果也在擔心使用了三星SDI電池的自家產品是否安全,不過後者正式表態該電池問題僅限於Note 7,據調查顯示各大客戶的其它產品未受影響。

三星工程師目前依舊無法找出Galaxy Note 7爆炸的確切原因。電池可能是Galaxy Note 7起火的自燃點,但是電池可能受到了多個因素影響才出現過熱和起火。

由於三星Galaxy Note 7智能手機於今年9月被曝出電池存在缺陷,有發生爆炸的風險,並已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若幹起事故。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宣布,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召回蓋樂世Note7手機,並對這款手機進行更換。 三星SDI提供了其母公司使用的70%的電池。三星SDI被認為需要對Galaxy Note 7起火召回一事負主要責任,盡管ATL提供的電池依然出現了起火的案例。除非三星找到了Galaxy Note 7發生意外的真正原因,不然很難說服大家重拾對其產品安全的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