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週期股逆襲正在上演,短期謹慎,長期樂觀。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5020517
最近一直沒有寫長博文,不過微博和雪球一直有在更新觀點。今天來彙總一下大勢上的看法。

  主要核心的觀點下半年以來一直沒變:此前1849點的恐慌極可能是歷史大底(對權重股而言),週期股逆襲將會持續。之前有寫過一篇:週期股的逆襲今天開始?http://xueqiu.com/9769652619/24782534,由於當時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主要從市場預期、政策的角度判斷,所以當時標題也打了一個問號,當然本人的答案是肯定的,隨著8月份數據的逐漸出爐,從數據上來看週期行業已經開始逆襲。

  分析一下數據:8月匯豐製造業PMI預覽值50.1,分項目不難看出,新出口訂單指數仍在低位,顯示外需依然乏力,外需沒有出現大幅回升。而投資短期上升空間有限,房地產投資增速小幅下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小幅上升。8月重點電廠耗煤增速繼續上行,預計發電量增速或升至10%附近;日均粗鋼產量增速回升,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回升的可能性大。但還是那句話,由於需求的回升空間有限,所以不能太過樂觀。這裡對比一下7月數據,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超過9.3%的上半年平均增速。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8%,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通脹繼續平穩運行,8月豬肉價格小幅上漲,鮮果價格季節性下降,食品價格環比小幅上漲,衣著類價格繼續季節性下降,居住類價格環比繼續上行,非食品價格總體平穩,CPI保持穩定。從PMI的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快速上行不難看出,PPI同比增速將回升至-1.8%左右,8月PPI將會進一步確認弱復甦的開始。

  再看貨幣,8月份央行公開市場基礎貨幣投放平穩,新增外匯佔款不出意外應該繼續為負,而銀行間市場利率一直保持在高位,利率水平偏高和社會融資低迷將繼續制約銀行體系的貨幣創造,考慮到李博士一貫的作風,貨幣增速保持平穩的可能性很大,不可能會放鬆(通脹也制約放鬆)。M1,M2增速也繼續維持7月數據。

  最後,從市場的角度看,幾個典型的週期行業已經啟動,比如化工、稀土板塊,而這幾天強週期的屌絲行業運輸行業也整體啟動,上週四在雪球發表了航運股可能屌絲逆襲的觀點,隨後BDI指數已經成功突破1年新高(原地址:http://xueqiu.com/9769652619/24922234),其中招商輪船、中海集運等短線已經飆升15-20%,另外,航空、港口等股票也一起啟動,上海自貿區的炒作和航運股關係不大,如果真的是上海自貿區炒作帶起來的航運股,那麼怎麼解釋寧波港、大連港、東航等這些和自貿區毫無關係的股票大幅拉升呢?所以背後的邏輯還是週期股的逆襲。

  此文雖然寫在8月經濟數據前,但根據我的微觀和宏觀的觀察,以及一些行業的數據,我認為8月份的經濟數據會超過大家的預期。我個人的結論就是:8月份數據會進一步證明7月份的數據,新一輪的庫存週期已經開始,雖然需求依然沒有恢復的跡象,但對此前市場如此壞預期下的週期股,應當謹慎樂觀起來。要知道,即便基本面只是小幅改善,但只要市場的預期出現逆轉,股市漲幅就會大幅領先基本面,一波小型牛市也不是不可能的。不管從基本面還是市場面出發,我都認為指數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極有可能6月份的恐慌就是大底,雖然短線大盤可能出現調整(創業板的定時炸彈總會爆,短期謹慎一些),但總體下半年繼續樂觀看多指數。

  操作上,考慮到週期逆襲正在上演,所以繼續堅定看多做多低估值的優質藍籌,估值修復是大概率事件。當下市場已經瘋狂,資金從最早還有邏輯的創業板優質股炒作,到了現在把中青寶炒上260倍pe,把上海物貿這種超級垃圾股炒成超級牛股(看上海物貿的財報我覺得非常噁心,長期回報率慘不忍睹)。當然市場同時也選擇繼續忽視魯泰、國投、萬科、中建、上汽、中鐵、中海油、中石化等一大批優質藍籌。我非常清楚,市場給週期股、大盤股偏見,是買入的最好機會。

  掃了一眼AH股對照表,發現港股溢價A股的清一色大藍籌,溢價率在20%左右,以平安、海螺、鐵建為代表,相反,港股折價A股的基本都是小盤股、題材股、垃圾股,折價排行裡,浙江世寶以750%高居榜首,其餘代表:山東墨龍380%(A股頁岩氣題材),北人股份270%(天然氣重組概念),東北電氣230%(標準的垃圾股),東江環保82%(A股新股環保題材)。

  另外,一組數據:全部創業板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1020.49億元,同比增20.6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共計120.93億元,同比增1.61%,創業板總市值約為1.38萬億元,而TTM(最近四個季度)淨利潤合計僅為243.05億元,整體市盈率為57倍。

  可見A股和成熟市場的風險偏好差異,事實上在創業板炒作的問題上,A股那麼多年一直都沒變,只不過以前是ST現在換成了創業板罷了。那些短期無法證偽,但又有美好故事的股票總是讓人欲罷不能,大家寧願買幾百年才有回報的偽高科技、偽成長股,也不願意幾年就能收回成本、增速穩定、估值低的藍籌股,甚至對一些藍籌股20%、30%的增速視而不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嗎?


  最後,還是那句話,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29

中概股逆襲?

http://www.xcf.cn/jrdd/201410/t20141016_646462.htm
阿里巴巴強勢登陸紐交所,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這是否會再次掀起中概股海外上市熱潮?高發行價、巨額融資的背後是否意味著中概股在國外資本市場話語權的提升?陳永謙/文

  2014年9月19日,中國電商巨無霸阿里巴巴集團(BABA.NYSE)順利登陸紐交所,融資總額超過218億美元,當日收盤股價上漲38.07%,市值達2314.39億美元, 成為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在2013年阿里巴巴宣佈第二次上市的計劃後,從上市地點到合夥人制度再到融資規模,始終是全球資本最熱議的焦點,在它帶領下,中概股能否掀起一場新的上市熱潮?

  中概股再掀熱潮?

  在2000年中國互聯網興起之際,新浪(SINA.NSDQ)、網易(NTES.NSDQ)和搜狐(SOHU.NSDQ)均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最早在美上市的一批中國網絡公司。不過,隨著此後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大量互聯網企業倒閉,中國企業上市的步伐也因此停滯。直到2004年後,攜程網(CTRP.NSDQ)、藝龍(LONG.NSDQ)、百度(BIDU.NSDQ)等企業相繼上市,不過融資總額都位於1億美元左右。

  2006年到2009年間,市場看好新興市場經濟,中概股也越來越受到美國資本市場的追捧,多家網絡遊戲、教育、光伏企業先後赴美上市。隨後兩年,中國企業再掀赴美熱潮,噹噹網(DANG.NYSE)、優酷(YOKU.NYSE)、搜房網(SFUN.NYSE)和360(QIHU.NYSE)等優質互聯網企業先後上市,一時間,中概股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不過,在第二波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熱潮掀起的同時,從2010年起,多只中概股遭到渾水等做空機構質疑,繼而引發美國投資者大量拋售,股價普遍下跌,同時不少已經IPO的企業由於認為被市場嚴重低估,紛紛選擇私有化,從而造成中概股赴美上市陷入低潮。

  對此,麥楷博平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助·伯斯汀(Drew Bernstein)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的主要障礙,在於很多國外投資者有時不是很理解中國企業,且企業財務報表的透明度方面亦有所欠缺。他建議中國企業多管齊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搭建國際化的專業高管團隊、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此重建投資者信心,從而避免遭遇類似渾水等做空機構的偷襲。

  2013年6月,蘭亭集勢(LITB.NYSE)上市標誌著中概股IPO重啟,加上美股市場持續上行、中國證監會降低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門檻等原因,中概股股價觸底反彈,中國赴美上市大環境逐漸回暖, 58同城(WUBA.NYSE)、去哪兒網(QUNR.NSDQ)和汽車之家(ATHM.NYSE)等7家中國公司順利在2013年於美國上市。到2014年5月京東(JD.NSDQ)上市,成就當時中國企業在美融資規模最大的IPO,此後微博(WB.NSDQ)、聚美優品(JMEI.NYSE)等相繼上市。

  阿里巴巴上市前夕,市場給予高度關注,同時吸引大量資金從其他中概股中抽離,造成百度、京東等中概股股價的下滑。2014年9月15日,美國的科技股和中概股市場表現慘淡,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17%,創兩個月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新浪微博更是大幅下降11.6%,而360股價在8月中旬以來從最高的100多美元下滑至77.85美元/股,回調幅度超過25%。在短期內,阿里巴巴對中概股的溢出效應顯著。

  不過,從長遠來看,阿里巴巴的上市對中國互聯網行業乃至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都可能帶來積極影響。在適當的時機和輿論支持下,異常高調的阿里巴巴吸引了全球整個資本市場的目光,為將來準備赴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塑造作了鋪墊。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阿里巴巴的上市將助推新一輪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潮,並重新掀起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同行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熱情。易觀商業解決方案執行總裁張鷹表示,阿里巴巴上市不止是電商成熟的標誌,其對中國經濟秩序的積極推動作用不侷限於電商領域,它代表的是一股互聯網力量,會滲透到各種各樣的行業。

  話語權提升

  2010年底噹噹網上市過程中,CEO李國慶曾指責摩根士丹利故意壓低噹噹發行價以謀利。此後2012年3月在美上市的唯品會(VIPS.NYSE),更是以「流血上市」作為代價,其最終發行價6.5美元/股,為之前宣佈的8.5-10.5美元/股的定價區間下限下調23.5%。儘管如此,唯品會上市首日收於5.50美元/股,較發行價仍下跌了15.38%。

  不過在沉寂一段時候後,唯品會的股價開始飆升,到2012年底已漲至17.84美元/股,在發行價的基礎上漲幅高達174%,到2014年8月股價更是高達229.49美元/股,是當年發行價的34倍,以最高130億美元市值計算,唯品會的融資金額僅為最高市值的0.55%。唯品會股價的上漲,除了國外投資者看好其市場前景外,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中概股的價值重新受到國外投資者的認同。

  阿里巴巴上市的詢價區間為60-66美元/股,後提高到66-68美元/股。與發行價的提高對應的是投資者對阿里巴巴股票的超額認購,而最終的上市發行價定格在最高的68美元/股。值得一提的是,有媒體披露阿里巴巴有能力將IPO價格提高到70美元/股甚至更高,並創造全球最高IPO融資規模的紀錄,不過阿里巴巴採取了相對保守謹慎的態度,最終還是把價格定在68美元/股。

  從噹噹網到唯品會再到阿里巴巴,一個是想方設法提高發行價以增加融資額,一個是被迫降低發行價以求上市,另一個則把發行價控制在自身的接受範圍內,三家中概股相對於市場的話語權不言而喻。

  伯斯汀表示,美國的網絡股和電商股普遍被市場賦予更高的估值,而國外投資者對不太熟悉的中概股給予低估在所難免。經歷過國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集體質疑後,在2014年上市的聚美優品、京東以及阿里巴巴,均以高出初始的發行價區間成功上市,中概股重新獲得國外投資者更高估值的同時,掌握在中概股手中的話語權也逐漸上升。

  不過,儘管阿里巴巴上市讓眾多已經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揚眉吐氣了一把,但做空中概股的做空機構顯然不會就此罷休。據路透社披露,2014年9月,天合化工(01619.HK)、世紀互聯(VNET.NSDQ)和神冠控股(00829.HK)均被做空機構的報告指責存在商業或財務欺騙行為,儘管三家公司都表示指控毫無依據,但股價均相應地出現下跌。在德國法蘭克福證交所上市的索力鞋業(Ultrasonic),更是爆發醜聞,不僅公司在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大部分現金都被轉移,且CEO和COO失聯。走上國際化道路的中國企業想要切實提高話語權,或許更應該從修煉自身做起,這依然任重而道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85

中概股逆袭?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410/t20141024_649798.htm

  阿里巴巴强势登陆纽交所,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这是否会再次掀起中概股海外上市热潮?高发行价、巨额融资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中概股在国外资本市场话语权的提升?陈永谦/文

  2014年9月19日,中国电商巨无霸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顺利登陆纽交所,融资总额超过218亿美元,当日收盘股价上涨38.07%,市值达2314.39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在2013年阿里巴巴宣布第二次上市的计划后,从上市地点到合伙人制度再到融资规模,始终是全球资本最热议的焦点,在它带领下,中概股能否掀起一场新的上市热潮?

  中概股再掀热潮?

  在2000年中国互联网兴起之际,新浪(SINA.NSDQ)、网易(NTES.NSDQ)和搜狐(SOHU.NSDQ)均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最早在美上市的一批中国网络公司。不过,随着此后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大量互联网企业倒闭,中国企业上市的步伐也因此停滞。直到2004年后,携程网(CTRP.NSDQ)、艺龙(LONG.NSDQ)、百度(BIDU.NSDQ)等企业相继上市,不过融资总额都位于1亿美元左右。

  2006年到2009年间,市场看好新兴市场经济,中概股也越来越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追捧,多家网络游戏、教育、光伏企业先后赴美上市。随后两年,中国企业再掀赴美热潮,当当网(DANG.NYSE)、优酷(YOKU.NYSE)、搜房网(SFUN.NYSE)和360(QIHU.NYSE)等优质互联网企业先后上市,一时间,中概股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不过,在第二波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热潮掀起的同时,从2010年起,多只中概股遭到浑水等做空机构质疑,继而引发美国投资者大量抛售,股价普遍下跌,同时不少已经IPO的企业由于认为被市场严重低估,纷纷选择私有化,从而造成中概股赴美上市陷入低潮。

  对此,麦楷博平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助·伯斯汀(Drew Bernstein)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主要障碍,在于很多国外投资者有时不是很理解中国企业,且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方面亦有所欠缺。他建议中国企业多管齐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搭建国际化的专业高管团队、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以此重建投资者信心,从而避免遭遇类似浑水等做空机构的偷袭。

  2013年6月,兰亭集势(LITB.NYSE)上市标志着中概股IPO重启,加上美股市场持续上行、中国证监会降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门槛等原因,中概股股价触底反弹,中国赴美上市大环境逐渐回暖, 58同城(WUBA.NYSE)、去哪儿网(QUNR.NSDQ)和汽车之家(ATHM.NYSE)等7家中国公司顺利在2013年于美国上市。到2014年5月京东(JD.NSDQ)上市,成就当时中国企业在美融资规模最大的IPO,此后微博(WB.NSDQ)、聚美优品(JMEI.NYSE)等相继上市。

  阿里巴巴上市前夕,市场给予高度关注,同时吸引大量资金从其他中概股中抽离,造成百度、京东等中概股股价的下滑。2014年9月15日,美国的科技股和中概股市场表现惨淡,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17%,创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新浪微博更是大幅下降11.6%,而360股价在8月中旬以来从最高的100多美元下滑至77.85美元/股,回调幅度超过25%。在短期内,阿里巴巴对中概股的溢出效应显著。

  不过,从长远来看,阿里巴巴的上市对中国互联网行业乃至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都可能带来积极影响。在适当的时机和舆论支持下,异常高调的阿里巴巴吸引了全球整个资本市场的目光,为将来准备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塑造作了铺垫。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阿里巴巴的上市将助推新一轮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潮,并重新掀起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同行业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热情。易观商业解决方案执行总裁张鹰表示,阿里巴巴上市不止是电商成熟的标志,其对中国经济秩序的积极推动作用不局限于电商领域,它代表的是一股互联网力量,会渗透到各种各样的行业。

  话语权提升

  2010年底当当网上市过程中,CEO李国庆曾指责摩根士丹利故意压低当当发行价以谋利。此后2012年3月在美上市的唯品会(VIPS.NYSE),更是以“流血上市”作为代价,其最终发行价6.5美元/股,为之前宣布的8.5-10.5美元/股的定价区间下限下调23.5%。尽管如此,唯品会上市首日收于5.50美元/股,较发行价仍下跌了15.38%。

  不过在沉寂一段时候后,唯品会的股价开始飙升,到2012年底已涨至17.84美元/股,在发行价的基础上涨幅高达174%,到2014年8月股价更是高达229.49美元/股,是当年发行价的34倍,以最高130亿美元市值计算,唯品会的融资金额仅为最高市值的0.55%。唯品会股价的上涨,除了国外投资者看好其市场前景外,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中概股的价值重新受到国外投资者的认同。

  阿里巴巴上市的询价区间为60-66美元/股,后提高到66-68美元/股。与发行价的提高对应的是投资者对阿里巴巴股票的超额认购,而最终的上市发行价定格在最高的68美元/股。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披露阿里巴巴有能力将IPO价格提高到70美元/股甚至更高,并创造全球最高IPO融资规模的纪录,不过阿里巴巴采取了相对保守谨慎的态度,最终还是把价格定在68美元/股。

  从当当网到唯品会再到阿里巴巴,一个是想方设法提高发行价以增加融资额,一个是被迫降低发行价以求上市,另一个则把发行价控制在自身的接受范围内,三家中概股相对于市场的话语权不言而喻。

  伯斯汀表示,美国的网络股和电商股普遍被市场赋予更高的估值,而国外投资者对不太熟悉的中概股给予低估在所难免。经历过国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集体质疑后,在2014年上市的聚美优品、京东以及阿里巴巴,均以高出初始的发行价区间成功上市,中概股重新获得国外投资者更高估值的同时,掌握在中概股手中的话语权也逐渐上升。

  不过,尽管阿里巴巴上市让众多已经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扬眉吐气了一把,但做空中概股的做空机构显然不会就此罢休。据路透社披露,2014年9月,天合化工(01619.HK)、世纪互联(VNET.NSDQ)和神冠控股(00829.HK)均被做空机构的报告指责存在商业或财务欺骗行为,尽管三家公司都表示指控毫无依据,但股价均相应地出现下跌。在德国法兰克福证交所上市的索力鞋业(Ultrasonic),更是爆发丑闻,不仅公司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大部分现金都被转移,且CEO和COO失联。走上国际化道路的中国企业想要切实提高话语权,或许更应该从修炼自身做起,这依然任重而道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