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續博中金再生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20


(原載於東周刋22/6)

股神入股比亞迪(1211)之初,同事參加業績發佈會。會上管理層以稱霸地球的氣勢,介紹了電動車加電站、太陽能儲電站等概念。據同事憶述,散會 各人鳥獸散時,眾飽讀詩書、浸過鹹水的分析員,無不嗤之以鼻:「有無可能呀大佬,流到嘔!人哋日本仔砌咗N年,D電動車都係啱啱起步,你D大陸佬又做到?」

當時股價廿蚊有找,之後越升越有,而分析員的古仔,情節 亦越發精采動人,尤其股價升至七、八十元後,簡直有07年大牛市「神華(1088) $101目標價研究報告笑死基金經理事件」的影子。

近日中金再生(773)舉辦午餐飯盒會。核心持股,故事聽過無數次,仍要派員再探。同事回報,情景基本上是文首業績發佈會的翻版。股價低位徘 徊,公司是非未了,營運模式獨特,眾分析員「食欲不振」,毫不興奮,自是人之常情。

不利因素,了然在目,暴挫之後,公家、私伙錢銀,仍然不 離不棄,限注持有。主要不忍捨棄一隻potential multiple baggers。潛力不見底,隨 時段段快放而不力歇,縱非美玉無瑕,權衡利害,仍要執意持有。

值搏之處一,源在公司身處行業。之前介紹過William O’Neil名著《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歐尼爾的股市賺錢術),最強勁的增長股,每每來自新興行業,原理跟東漢末年一樣:天下無皇,自 會羣雄並起,招賢納士,擴展地盤,由小做大,互相攻伐,收購合併,直至天下三分,最終三家歸晉大一統。

或問中金再生,收買佬而已,何新之有?在此之前,內地未 有公司,有系統地建立全國性廢金屬回收及銷售網絡。中金再生上市前,只偏隅廣東一省。上市後,已揮軍北進江蘇、天津及武漢,建立生產基地。

有貨賣,也要有客買,不然坐擁山高廢鋼,都係得個坐字。 公司現時so far so good,全中國15大廢鋼用家,有6個已是公司客戶,分別是江蘇沙鋼、寶鋼、武鋼、天津鋼管集團、江蘇永鋼集 團,以及江陰興澄特種鋼鐵。現時公司的客戶網絡,已經遍佈華南、華東、華北及華中地域,基本上已函蓋全國產鋼的主要區域。今年首四個月,銷量達46萬噸,相當於去年全年60%,估計全年銷量可達1.2-1.5百萬噸(09年的全年銷售量為76萬噸)

挾上市公司身份,獲銀行35億人民幣信用額度,彈藥充足。上市之初,年總產能只有160萬噸,現已增加至約為360萬噸。

公司業績,直至現在,符合自己預期,謹奉債神格羅斯心 法:Just the facts, all business, no emotion。終極「夢想」: 數載之後,稱霸神州,眾分析員又再爭先恐後,炮製出比管理層更「熱血」的故事來。現時等待之日,仍自詡眼光超前眾人,自比90年代初買入微軟(MSFT)、思科(CSCO)的古人。「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以注限險,唔係贏硬,但我仍搏。

 

(本人及客戶持有中金再生(7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53

買股好, 還是揸樓好?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33


同事與兩位朋友飯聚,話題自不離股樓。同事深信內 需前途無限,三句唔埋,就是「內需股,幾年有望做大做強,回報可以『斷開計』。大勢所在,小富可期!」兩位朋友背景各異,反應卻是南轅北轍。

朋友L是 打工族,認為如此論調,純屬嘥氣。自海嘯以來,市場千奇百怪,離奇過小說。雷曼、貝爾斯登一夕崩堤;匯豐、宏利晚境堪坷。新股皇騰訊(700),極速由$150直插$120,再以十元為限,日日互劈。L深信股票只是鏡花水月:萬股皆下品,唯有買樓高。磚頭揸手,倍感安心。

另一朋友S, 中小企東主,在國內半廠半零售,七年下來,旗下生產的泳鏡,已成國內十大品牌。S親眼見識中國的潛力,對同事之言,較有同感。

揸樓穩陣,揸股賭博,是港人一大迷思。揸樓的安全感,其 實來自樓價不似股價般,不斷跳吓跳吓。否則心臟病發人數肯定暴增:「嘩!D樓回咗5%,我哋件嘢五嚿水,咪無咗廿幾皮?噢…」

實際上股、樓同源,同受中、港及環球經濟影響。一旦有 事,只有一齊中棍,豈能股跌樓升?回想沙士,有樓在手,痛不欲生:槓桿大、斬唔到,仲要月月進貢(),想不通,燒炭了斷。借錢揸樓的防守力,不比揸股票強。

問題是海嘯後,股民信念破產,由長揸必發的極端,搖擺到 長揸必死的另一極端。如閣下覆述股神心法:「股票非博彩,而是活生生公司股權的一部份」九成人會同你講:「你都痴嘅!」

現時本地眾行家,貼長線字花的,可謂鳳毛麟角,原因不難 理解:「危機」三個月一次,杜拜、高盛、歐豬,每次跌3-5成已 是行規。不幸高位推介,累人坐艇就煩到嘔。「跌破10天線就斬啦!」乾手淨腳,唔駛上身,又暗合主流文化,自然漸成行規。

So,樓好定股好?如地球末 日、海嘯重臨,股比樓好,因為不會負資產,倒欠銀行錢,又易逃生。如07盛世重 臨,樓實賺,只是賺多賺少;買股就睇眼光,萬一以人和(1387)、 華南城(1668) 和浪潮國際(596)為主打,就算牛三都未必返家鄉。

但最有可能的,是恒指和樓市進入數年大型上落市,不落地 獄,又不上天堂,如是者,最有機會大贏的,是以合理價持有增長股。恒指一年來,只圍繞兩萬一上落一成,但股價仍能高位徘徊的股票,仍有不少:聯邦製藥(3933)、六福(590)I.T.(999)、利豐(494)、 周生生(116)、味千中國(538)、理文集團(746)和星島(1105)等。佔大市比例不高,但要找到幾隻,卻並非天荒夜譚。

揸增長股回報潛力最高,但要藝高人膽大。揸樓最易,回報 潛力尙可,只怕董伯年代長期衰退再臨。散戶以「升十天追,破十天斬」短打,風險最低,如有海嘯,早已退兵避禍。但多是賺餐晏,更多倒貼收場。有辣有唔辣, 視乎技術、志氣。樓一定好過股?未必。





中國股票嫌貴不嫌曳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40


(原載於東周刋6/7)

近來眾同事們,日見一間公司。正事完結,多會閒話幾句,眾CFOsIR Managers,多抱怨日飛夜飛,越洋出擊做roadshows,向海外投資者自我推介。問及海外行家對中國股票的戰意,多答曰:「戰意如虹,磨拳擦掌!」,與本地財經版「嘩嘩嘩!隊爆牛熊分界線啦,又死亡交叉,斬!」的船尾驚賊心態,委實南轅北轍。

典型港人思維,必定大惑不解:「唓!D鬼佬基金經理正老襯,係人都知中央要避免資產泡沫,內銀唔俾放新錢,又要 打擊炒樓,D炒家中晒棍,完氣大傷,邊有力炒高D股 先?」。港人思考股市,多以陰謀論出發,一切升跌,不是中央決定,便是大戶操 控。但歐美同行,考慮角度不同,行動自當迴異: 留守歐美,緣木求魚,要求回報,唯有挺進金磚四國。

借用債神拍檔Mohamed El-Erian的說法,歐美國家,要重新起動,只有長而痛的結構改革。過去廿年,靠先駛未來錢,combo泡沫的風流榮境,早已大江東去。泡沫淘盡,一途就是希臘末路,經濟free-fall,也只得勒緊褲頭,慢清如山舊債,沒完沒了等運到。西歐、美國稍好,老本較厚,死罪(破產)可免,活罪難逃,減福利,濫徵稅,不在話下。全球經濟動力火車,已由發達 國家,轉到發展中國家。大勢流年暗轉,歐美資金,懷抱中國,其實不難理解。

更重要的是,海嘯過去,中國經濟身受重棍,在啟動內需 後,竟能快速復原。經濟發展保持,中產階級興起,帶動內需發展,絕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資主題。上個十年,中移動(941)、中人壽(2688)、眾內銀及資源股,已向大家展示過hit中一個大勢, 是何等和味。坐失戎機,按律當斬,環球熱錢橫流,苦無投資機會。一面倒看淡中國市場,萬九點又做淡,挾到二萬一又做淡,好易給海外同行,越洋空降防線後方 直搗黃龍,插到流血不止。

最近看過一本書叫<<盲點>>(Blind spots: Why Smart People Do Dump Things, 作者: 瑪德蓮.范赫克) 書中有個故事頗堪玩味。作者跟丈夫同床,前者怕冷,丈夫怕熱,所以買了一張有兩個控制器的電毯,一床兩溫度。睡到半 夜,作者熱醒,便將溫度調低,誰知電毯益熱,只好關掉電毯,但竟毫無幫助。翌日醒來,丈夫抱怨差點凍僵,不管溫度調到多高,也只是變得更冷。撞邪? 非也。只是兩人的控制器掉轉咗,老婆覺得熱,調低了老公果邊的溫度; 老公覺得冷,便調高了老婆果邊的溫度最終熱者越熱,冷者越冷。

本地薑跟鬼佬基金,也許就像上述的兩公婆。本地薑見到死 亡交叉,做淡沽空,股價倒下,鬼佬見狀,「等到啦,執筍嘢」飛身入場,挾番上去。你越質低,「價值顯現」,我越要買。

中國股票,頂多是估值問題,嫌貴不嫌曳,因有盈利增長打 底。「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大勢所在,別見樹不見林。



盧志威: 握緊拳頭一搏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70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工作上最大的樂趣,是有機會與上市公司管理層面談。眾多 公司中,自己最佩服的,始終是玖龍紙業(2689)主席張茵女士。還記得07年公司公佈業績時,會議室中坐滿分析員,當時玖紙牛氣沖天,每年資本開資增長驚人,08年高峯時,資本開支高達百億,股價亦越升越急,持股回報動輒以倍數計。

須知玖紙上市後,張女士極速晉身華人女首富,身家數以百 億計,錢多到用不完,但仍拿資本一搏,把生意做大,這份魄力與鬥心,自己十分敬佩。直到金融海嘯來臨,公司負債過高,出口生意又減少,市場擔心銀行追收貸 款,故股價曾跌至只剩七毫子。一個訪問中,張女士亦笑言自己身家輸了93%,只剩下18億。

海嘯過後,玖紙股價極速反彈,同時由於經濟好轉,生意重 上軌道,於三月的半年業績會上,公司又宣佈把資本支出上調一倍,由原先預期的25億人民幣,升至45億,搶在對手未從劫後驚魂清醒過來前,快速擴大市佔率。海嘯不死,本應快快宰雞還神,然後減注收爐,但管理層反而趁機 冒險出擊,以求一統造紙業,那份雄心莊志,自己每每想起,亦好像立刻使用了《機械人大戰》中的熱血精神指令。

近日見到一位中小企老闆,驚覺本地商人,與內地豪傑相 比,經營文化差天共地。公司每年營業額數百萬,但卻介意作資本開支,連幾千港元做網頁亦要思前想後。自己未做過生意,不敢輕言,但在投資上,有謂小注搏大 贏:網頁成本不外數千,已建成全新的銷售渠道,所費不過普通職員半月人工,就算失敗,輸極有限,何用介懷?

套用在市場上,投資買賣,無人可言必勝。勝負乃兵家常 事,最危險的情況,反是失去信念,不敢再搏,那就神仙難救。遇上困境、自怨自艾之時,不妨握緊拳頭,想想玖紙,算算值搏率,是否可以放手一搏?

把握黃金十年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67


與詹瑞文同場獻技,對方攪笑之才,稱霸香港,須臾全場笑 聲震天。欽敬!欽敬!

到自己上台,題目是「把握黃金十年」,大意是富士康(2038)連跳,引發罷工如潮,印證中國中產階級快速膨脹,正在形成一個連年的mega-trend欲求大 富,不能坐失戎機。買內需,搏大贏。

遙想回歸前十年,香港地產及零售業,隨著中產崛起而興。 大勢所在,李嘉誠東方不敗,神童輝東成西就,就連一眾販夫走卒,不論愚賢不肖,身家同樣水漲船高。同事1997年大學畢業,當年跟人講自己打工為生,慘遭人白眼恥笑–當年連三歲小孩,也能靠炒郵票、M記史路比公仔發達–返工求糊口,只有無本事、無出息之輩方為之!

「我覺得買一堆內需股長揸十年,一定掂!」話口未完,台 下一千聽眾,笑聲起落,竟有詹兄「產量」幾成。學生後來覆述,有聽眾冷笑曰:「長揸十年,你都痴嘅,無病呀?揸都揸樓啦!」不屑至極。

今時買樓,人人讚好,但2004年時,自己跑去睇樓,當時不少朋友反對,差點要效法三國時,王累苦諫劉璋,將自己倒吊在城門之上,如不納諫,立時繩 割,「撞死於此地!」後力排眾議,碌卡俾首期,買咗層愉景灣。雖然也曾被人拖租,攪到一頭煙,但回首向來蕭瑟處,以租養價,帳面回報算是不俗。人家不屑, 自毫不介懷,反心中暗喜。如是拙作《值博率鍊金術》提及「蠱惑的槍週期」的信徒,深信the public play is always one race behind the form的話買內需 股長揸的戰意,會比買樓強得多。

剛拜訪了周生生(116)的管理層,冀進一步了解,國內珠寶業的長線投資價值。周生生跟六福(590),在國內發展的策略,步速相似,策略有異。六福重加盟店,周生生則全線直營。截至三月底,周生生在國內共有157家店,年底有望增加至約170。如宏觀形勢許可,管理層希望每年以三成的增速,在國內開設新舖,兩年多 便能翻倍。

之前介紹六福時也曾提過:「國內民眾的消費力,和自身的 品牌價值,才是六福等零售股的增長泉源。」並非空談,事實上,周生生國內民眾,加港澳自由行顧客,佔總銷售額的比例,由2007年的43%,增加到20082009年的50%56%。由「本地」零售股,逐步演變成「中國」零售股。

代客操盤,不能固執,市況萎靡,穩守突擊,以候天時,全 軍進攻。偶貼股票,攜民渡江,民眾無信心,即使數年後或大鳴大放,但短線中棍,怨氣沖天,十功不能抵一過,仍是麻煩。私人錢銀,傾囊投入,掠內需股而藏 之,毫不猶疑。誰也不能保證,真的會有內需黃金十年;但必須保證如有的話,自己能獲鉅利。現時一層樓都無的人,那種無奈及焦急,每日或罵、或咒、或怨,自 己可不想重蹈覆轍。人生能遇上幾個大勢?不敢隨便放棄。

(本人客戶持有富士康(2038)、周生生(116)、六福(590))

新報訪問: 注碼有限  回報可觀 中型增長股 刀仔鋸大樹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90


 


新報訪問:  注碼有限  回報可觀 中型增長股 刀仔鋸大樹  


 


(原載於新報14/7)


 


   


投資股市的策略千變萬化,有時小注可大贏,大注卻未必有 高回報。投資專家黃國英專注於具價值的中型增長股,上半年持貨至今,6個月累升逾50%,每手賺約4,0006,000元。

他建議,下半年可投資本地零售板塊,包括珠寶和服飾業 等,可一注撈入相關的中型增長股,但要避開內地燃氣股,並買入部份大藍籌作保護傘,以平衡風險。

 


撰文:李如虹


豐盛融資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表示,2010年下半年的投資策略,不要以去年股份的表現作參考。他以去年內地燃氣股為例,雖然盈利錄得高增長,派息又吸引,但別以 為可以繼續長。黃國英分析:「因內地今年未必會調高電費或燃氣費的水平,預計這類股份增長不大。所以今年投資方向,反而應避開內地電力股、燃氣,和煤股 等板塊。」

 


小注大贏有技巧


黃國英的買賣戰術,是專注買中型股,他說:「注碼無需太 大,亦不必持貨太久,但要設定回報率。」對於下注中型增長股,要賺取的回報目標,他認為至於要設定50%100%的上升空間,因為散戶假如只求升少少便離場,倒不如去買牛熊證

在黃國英的上半年投資組合中,其小注大贏的戰績,均錄得 五成以上升幅。以20091215日他建議買入理文集團(0746)為例,當時股價為3.8元,以每手2,000股計算,入場費7,600元,現升至5.7元(截至713日),累升50%,不計交易費,至今每手賺3,.800元。

另一六福集團(0590)於今年129日以6.25元買入,入場費1.25萬元,現時價位9.54元,累升近53%,不計交易費至今每手賺6,580元。

「選擇股票,最重要是留意公司老闆是否肯搏,如管理層一 直有野心將生意造大,不是搵夠便收工,則屬值博率高的股票。」黃國英說,原材料股如理文集團(0746)或理文造紙(2314),是由於巿場對產品存在需求,上游工業又對廠家的議價能力較大,儘管股 份巿盈率達13倍,現價不算平宜,卻看高一線。

 


下半年要吼零售股


他又推介另一增長股葉氏化工(0408)。黃國英解釋,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以生產工業用化學品及民用塗料為主,業內收爛帳機會低,將來待民用漆巿場更趨成 熟的話,樂觀有20%30%以上的回報。不過,投資該股須留意原料價格上漲,以及若下半年經濟出現雙 底衰退的話,將影響這類股份的表現。

有見近月散戶入市意欲不高,但巿面上零售及樓巿仍暢旺, 與股巿氣氛並不吻合,他認為這是一注撈入中型增長股的時機,尤其是下半年可吼本地的零售股,譬如珠寶金飾股周生生(0116)、六福;服飾股I.T0999),利邦(0891)和製造及銷售le saunda鞋的利信達集團(0738)等。

 


「香港零售股現價不算貴,而內地顧客比例已增加至五至六 成,這類港資股份已變半隻內需股,不必再等低位入巿。」他指零售股可持貨3年,並預計下半年恒指將介乎19,000點至21,000點,而向上再升穿的機會較大,對零售股有支持。


 


選擇股票,黃國英認為最重要是留意公司老闆是否肯搏,如 管理層有野心將生意造大,不是搵夠便收工,則屬值博率高的股票。


對於非進取型的投資者,黃國英有兩項建議:分階段入巿; 或買入一些大藍籌作墊底,以平衡風險。

在具體投資策略方面,散戶首先可於恒指18,000點至19,000點分3注 入巿,買入如周生生、六福、I.T,利邦及利信達集團等股份,總投資額由1萬元至幾萬元亦可。此外,可將部份資金買入大藍籌,如九倉(0004)和恒隆地產(0101)等,加入大注小贏的策略。

黃國英補充:「大藍籌入巿成本雖大,最終或會只有20%30%回報。但這類地產類股份,受惠於物業和樓價租金上升,在零售股股價下滑 時,可以保護自己的投資組合,減低損手的風險。」

 


投機與投資 策略不同 


黃國英認為,在股場上要認清「投機」及「投資」股份,兩 者的入巿策略亦大有不同。

他定義「投機」的股份,是長期價位不會升太多,有機遇便 要沽貨,例如大成生化(29206月份時,因受供股權拖累令股價下跌,這是因為眾股東不想供股,而大手拋售 供股權;另一方面買了供股權的投資者,則沽正股,目的要賺取差價4%5%,所以造成股價下跌。

短炒賺一成要離場

黃國英解釋:「想捕捉投機股,要留意大圍巿況,趁亂入巿 去買,升10%便轉身離場,不宜長期持有。」至於「投資」股份,是指升值潛力大的股份,如 中銀香港(2388),因預料股價有機會攀升20%。手持此類高增長股份,最少要錄得50%100%升幅,才可沽貨,但要有心理準備長期持有,這就會有不俗的回報。




英明之選:大家樂潛力未盡發揮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04


英明之選:大家樂潛力未盡發揮

 


(原載於東方日報)


中國人壽(02628)、紫金(02899)、霸王(01338)以至TCL多媒體(01070),今個星期這一條急跌熱門股四連環,對港股氣氛會有頗大的打擊,大部分人是炒股不炒市,只要中以上其一掌,肯定就無 心戀戰,難怪股市死寂,屯門樓就炒到癲。

人棄我取,才有值博率,此時此刻,反而是認真選擇股票投 資的好時機,最近的經驗,彰顯公司執行能力的重要,這一方面,香港人管理的老牌上市公司,始終予人較大的信心保證。認同中國平均工資將持續上升,內需是大 趨勢的話,也應該以香港本地零售品牌作重心。

因為最低工資立法的關係,傳媒比較關注大家樂(00341),其股價則在19元上下反覆,持續偏軟,如果有耐性作長線投資,便要把握目前的機會先下一 注。

我信陳裕光,最低工資定在時薪33元,大家樂會發盈警,但就算出現這個情況,負面打擊也只會是暫時性。

和近期的個案不同,最低工資是擾攘多時的負面因素,並非 突發事件,公司有充裕時間準備對策,而且這是全個行業共同面對的難題,麥當勞、美心以至KFC等對手,和大家樂一樣頭痕,全行加價、精簡人手以至門面自動化等等,將會是大趨勢,而行內競爭力較遜的中小企退出,亦 會對這些連鎖巨企有利。

 

看好內地拓展商機

喜歡大家樂,當然是看內地拓展的商機。公司不是新上市, 沒有迫切向股東交代的心態,所以開舖的步伐,相對那些拉麵火鍋店為慢,應該可以信任管理層,審慎會是合理。

由於資本市場配合,無論已上市或未上市的內地行家,會比 較積極搶舖,硬碰硬盲目擴充,未必會是好事。但相對其他餐飲股而言,大家樂可以做足早、午、晚加下午茶四個時段,承租能力其實更強,顧客流轉速度亦快,未 必一定要增加店舖的數目,也有機會增長,所以開舖的壓力相對較細。

 

幫襯快餐店成習慣

從生活文化推敲,更覺得大家樂潛力未盡。香港人愈來愈早 返工返學,自己七時半便到達公司,根本沒有時間在家慢慢歎早餐,幫襯快餐店外賣,已經成為習慣,相反內地的節奏仍遠遠不及香港快,內地不少大家樂根本未有 早市,隱藏一個低成本增長的空間,這一點是拉麵火鍋店等所欠缺。

富士康(02038)事件加快工資上漲速度,二三十元的港式快餐在內地已經不算貴,而當內地文化追貼香港,生活節奏愈快愈急促,大家樂市 佔率可能提升,目前廣東省大家樂分店數目未及香港的一半,五年內生意翻一番並不太難,還未計開設中央食物中心的效益。

今天歷史市盈率20倍,普遍預測按年增長十幾個巴仙,看來吸引力一般,但生意增長模式實質上是忽然井噴,屆時股價應該急速上升,如果和我 一樣有耐性有信心,可以當作五年股。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作者客戶持有大家樂、富士康)

葉氏化工攻守兼備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06


增長股,永遠迷人,誰不想買到騰訊(700)第二?海嘯之後,我們聽過無數淒美動人、鬼哭神號的增長故事:騰訊第二,金山軟件(3888);智能電網,威勝(3393)稱雄;再生能源,保利協鑫(3800);下鄉掘金,吉利(175)、創維(751);三網融合,中國無線(2369);有金齊分,國際資源(1051);羣星拱照,中策集團(235);比亞迪(1211)翻版,數龍源電力(916)。真箇:問君能有幾多「球」,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想著、想著,怪不得人人棄股從樓。

自己也曾失手,推過中國風電(182)及龍源電力,不過龍源於10元及時逃生,減低了殺傷力。賽後檢討,彼德.林治的名言,實屬操盤真理:

If I could avoid a single stock, it would be the hottest stock in the hottest industry, the one gets the most favorable publicity. (人多擠廹的板塊中,最誘人又最出名的那隻股票,絕對要避之則吉。)

今年的年度推介,貼了理文集團(746)和星島集團(1105),兩者毫不sexy,既無地球無限大的概念,又沒國策支持,實業實做,默默耕耘。股價幸不辱命,己心稍寬。事後反思,越sexy的增長故事,越要多留幾分戒心。過去十年來的倍升股,如建滔化工(148)ASM太平洋(522)、葉氏化工(408)、莎莎國際(178)、六福集團(590)和周生生(178),多是悶聲發大財,複式盈利增長平均每年兩、三成,一步一腳印地遞增,完全吻合巴菲特 「時間,是好公司之友」的至理名言。

近日訓勉公司同事,調研公司時,不能失諸偏頗,過份注重sexy的故事,而忽視穩健增長股(Stalwarts)和防守力強的「後衛」股。私人投資,有前無後,打死罷就搏發達,誰曰不宜?但公司的投資組合,跟足球隊一樣,不可能十上十落,只攻不守。分析員就像球探,必須按實戰需求,既要找出火力驚人的美斯(Lionel Messi)、洛賓(Robben),也不能忽視避險情緖高漲時,不跌反升的防守悍將,冀盡量減低組合的波動性。

暫時市況膠着,仿如一次大戰的壕溝戰,牛熊兩軍逐溝爭奪,難以速戰速決,但非毫無機會。現時長線持有的部份,首選往績優良、銳意在低息環境擴充生意,以及估值合理的公司,冀穩中求勝。

葉氏化工會是自己組合的中場之一。天拿水業務,佔公司盈利近六成,按產量計,世界第一。現產量43萬噸,到2012年,會倍增至80萬噸。後起之秀:油漆業務,會是公司能否再上一層樓的關鍵。公司民用油漆品牌「紫荊花」,在國內品牌認知的調查中,次於立邦及多樂士,排名第四,但市佔率只為2%左右,發展空間仍大。現時全國「紫荊花」專賣店數目為1,000家,管理層希望在三至五年內擴充至2,000-3,000家,尤其注重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務求跳過中間人,將品牌和銷售網絡,深根於當地。公司已斥資40億元,在上海興建新廠,應付需求。以執筆時股價$7.5計算,歷史市盈率10倍,股息率4.3%。股價若回調,建議累積作長線投資。

 


(本人客戶持有理文集團(746)、星島集團(1105)、葉氏化工(408)、莎莎國際(178)、六福集團及周生生(178))




盧志威: 二十年來最抵買? 盧志威: 二十年來最抵買?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35


這個星期,看到一份大行報告,指匯豐(0005)現價是近二十年來最抵買之時。從估值的角度看,無可否認是低,但匯豐的問題不在估值,而是找不到增長點:三頭馬車,歐美百病纏身,只要不再出事,已經是上帝保佑;新興市場遲遲未能開展業務,渣打(2888)已經在印度上市,匯豐仍像在聽校長演唱會:「如果痴痴的等,某日終於可等到一生中最愛」,等待上A股國際板,就算國際版來年真的開放,到時同業一樣可在A股上市,無助營造自身優勢。

在香港,中銀香港(2388)背 靠中國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國內似乎有意將香港及上海劃分成兩個金融中心,上海為在岸人民幣中心,香港由於實行一國兩制,既在境內,又在境外,故可作為離岸 人民幣中心。中銀香港是正宗國企,無論是人脈關係,及銀行網絡,都是本地銀行股之首,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當中,應最能受惠。

估值方面,中銀香港即使已上升不少,股息率仍有4.4厘,匯豐只有3.4厘,本地銀行股中,自己寧取中銀香港。

其實要計值搏率,應留意大家樂(0341)。最低工資水平,下月會有定奪,公司早前發言,指有機會發盈警,不過自己認為影響短暫。首先,最低工資水平訂立後,有數個月緩衝期才會正式執行,公司有時間調整策略。假設價格上調5%,以轉介成本,即三十多元的焗飯,加價不多於2元,在自己角度,仍屬可以接受。

反觀小型食肆,衝擊更大。部份徘徊在虧損邊緣的,或會選擇結業,大公司如大家樂,反過來可趁機增加市佔率。所以最低工資,對大公司其實是好壞參半,最不利是中小企。如果政策出台後,相關股票急跌,應是買入良機,雖然未必急速反彈,不過有心持有一兩年,會是不俗的投資。

(豐盛融資客戶持有中銀香港(2388)、大家樂(0341))

英明之選:收租股穩中求勝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34



(原載於東方日報)

表面上近期港股成交細,走勢飄忽,但看來向上突破的機會極大,而且應該是短期內出現。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以為還是繼續吹無定向風,現今市場技術含量甚高,動作稍慢,走失突破初期的入市機會,便可能沒有太大利潤。

不經不覺,由622日 近期頂部開始的上落市,歷時已經一個月,上落範圍愈收愈窄,在日線圖上形成一個典型三角形,圖表上應該已相當接近突破時刻。估計是向上突破,理由是恆指雖 然沒有大方向,個股炒作相當瘋狂,無論本地零售﹑內房﹑鋼鐵以至航運等,紛紛有不俗的升幅,比較專業的好友,相信已累積不俗利潤,短線投機者的情緒,經已 相當亢奮,而下週將開始進入大股業績期,炒風會轉移至指數成分股之上。

「匯控(0005)估值20年 來最低,所以抵買」,這個論點有破綻。十幾年前,匯控開拓版圖,加上貸款証劵化大幅提升盈利能力,當時是不折不扣的高增長股,現時則要面對去槓桿化與及政 府加強監管兩大難題,估值當然無法和黃金歲月相比。不認同匯控潛力無限,但這隻藍籌龍頭表面估值低,又即將公佈中期業績,在分析員推波助欄之下,逼近80元不會是太大問題,當匯控拉動恆指向上,市場信心會進一步增強,屆時升勢會加速,下週的恆指目標價,應在21,500左右,21,000已不是什麼重要關口。

預期短時間內出現強勁突破,最佳攻擊工具一定是末日認購期權,配合上述的市況分析,七月恆指21000 call,昨日收市只是66點,便是一個上佳以小博大的選擇。

個股方面,應該以藍籌大股為入市首選,中小型股早已炒 起,而且恆指向上的過程,一定會觸發衍生工具相關的實貨買盤,所以大股相對落後之餘,更具備淡倉止蝕買盤這一個額外的有利條件。當然買股票不能單純衡量技 術因素,還要兼顧基本面。既然香港零售股普遍公佈佳績,店舖租金上揚只是遲早問題,收租股可看高一線,九倉(4)及太古A(19)兩大龍頭股都呈突破之勢,估計會有一成潛在升幅,仍然值得追入。反而零售股營運質素極次參差,選擇優質公司是相當重要。現時的情況是一線牌子升得急,轉移狂炒三四線,盲目買入那些管理質素欠佳品牌的股東,日後肯定十分後悔,收租股動力不及品牌股,卻勝在穩中求勝。

 

最後是廣告時間,今個星期六724日早上 11 於書展中展覽廳3E 活動區,會有講座和大家分享投資心得, 歡迎各位出席。本人著作的出版商快樂書房則位於會展Hall 1A E26號攤位(樂民書店攤位側)

本人客戶持有九倉(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