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枱面下政治遊說、獻金 根本管不到 快修陽光法案!防下一個頂新坐大

2014-11-10  TWM
 

頂新集團再次捲入黑心食品醜聞,全民除了展開自發性的「滅頂行動」以外,更想揪出包庇不法行徑的幕後黑手。但現行的「陽光法案」不僅難以有效管理政治獻金與企業遊說,更遑論將複雜綿密的政商關係攤在陽光下。

撰文‧鄭閔聲

到底誰是魏家門神?這是過去兩周政壇最熱的話題。民進黨先猛打上屆總統大選期間,魏應充擔任馬吳後援會副總會長,質疑總統馬英九就是最大門神,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隨後更公開點名藍、綠兩大黨都曾被魏家資助。

無論政壇要角與魏家的資金往來是否屬實,「官商勾結」一直是台灣民眾深惡痛絕的亂象。為回應民意,立法院從一九九○年代初期陸續制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政治獻金法》、《遊說法》等一系列「陽光法案」,但這些法案真能有效規範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加強罰則 讓遊說公開透明陽光法案為何不陽光?從魏家去年八月將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請」到台北一○一大樓,與中國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商討台灣農產品外銷中國事宜,即可見一斑。

「這件事告訴我們,違法的政商利益輸送無所不在,應該揭露資訊的《遊說法》形同虛設。」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顧忠華指出,根據《遊說法》規定,任何營利法人、公民團體或一般民眾,向民選首長、民意代表及政務人員遊說時,皆須事前登記;頂新有意經營農產品外銷,當然必須依法遊說,將政務官找到集團總部協商,顯然有意私相授受。

事實上,《遊說法》自二○○八年上路以來,依法登記的廠商團體少得可憐,本屆立委就任三年來,立法院登載有案的遊說紀錄僅四筆,內政部今年也只接受一次遊說,「《遊說法》不能落實,讓財團對政府予取予求,除非修法加強罰則並釐清責任單位,否則私底下的官商勾結只會不斷發生。」顧忠華說。

企業對政界捐出的政治獻金,過去一直被視為衡量政商關係深淺的指標。但從頂新魏家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的故事同樣能發現,枱面上的捐款絕非有效判準。

立法肅貪 檢調可主動介入○九年頂新發行康師傅TDR引發詢價熱潮,當時有超過兩百萬人抽籤申購三十八萬張股票。但據《壹週刊》報導,檢調偵辦魏家發行TDR涉嫌收受回扣案時,意外發現「幸運」買到這檔股票的投資人包括行政院前副院長徐立德、時任立委的許舒博、陳杰,以及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等政壇有力人士,這些人事後還能獲承銷券商退還佣金,引來「特權圈購」質疑。

由此可知,企業家有太多手段可以和政界建立良好關係,根本不會遵循《政治獻金法》所規範的捐獻條件、金額上限皆受重重限制的制度。一位資深國會助理透露,企業可透過代為負擔助理薪資、低價或無償提供服務處等方式與立委「套交情」,選舉時的政治獻金通常只是形式。

「《政治獻金法》的捐輸金額上限,對於台灣選舉現況而言實在不足,結果乃是迫使有財務需求的政治人物接受枱面下不公開的獻金,迴避揭露的政治捐獻無法禁絕。」行政院研考會○九年委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進行的研究,直指我國政治獻金「暗盤化」現象。

「法令規定再嚴格,如果獻金是跑到人頭手中,還是沒有辦法追查。」親身參與《陽光三法》修訂過程的前立委林濁水指出,即使不考慮琳琅滿目的「贊助」模式,就算是單純的直接捐款也有很多技巧,除了人頭以外,政治人物也可透過基金會或外圍組織接受企業捐款,得以不受《政治獻金法》規範。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就是為了彌補《政治獻金法》不足,透過強制規定申報財產,使公務員財產變動公開透明,防止貪汙。然而研考會研究認為,現行機制並不足以對財產申報真實性進行有效查核,難以杜絕不肖人士藉私人金庫、海外帳戶及白手套等方式,隱匿不法收入。

「解決關鍵就在制定財產來源不明罪。」曾任監委的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李復甸直言,上述法案設計用意都在「防貪」,無法兼顧「肅貪」效果;因此實務上除了加強查緝機構整合公務員帳戶財務資訊的能力以外,《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應效法香港與新加坡制度,若公職人員資產增加幅度,或支出規模明顯超過收入時,檢調就能主動介入調查,約束政商關係。

限制兼職 杜絕「以權換錢」其實,台灣在○九年就已通過「財產來源不明罪」,只不過這項馬英九在○八年的競選政見,是被列入《貪汙治罪條例》,而非財產申報法案。也就是說,公務員只有涉貪被列為被告時,才有義務向司法單位解釋不明財產來源。因此法案上路五年來,引用這項法條遭求刑的高階官員,僅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一人。

立委兼任非營利機構職務,則是陽光法案的另一死角。顧忠華表示,現行《立法委員行為法》規定立委不得兼任公營事業職務,卻允許他們藉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組織達到「集錢」、「集人」目的,甚至與其他社福團體競爭政府補助,唯有修法限制立委兼職範圍,才能杜絕「以權換錢」亂象。

「滅頂行動」的激情之下,台灣社會應回歸法制面思考,掃除藏在陰影之下的利益輸送,才能一舉斬斷糾纏多年的政商勾結鎖鏈。

陽光法案不陽光!

──現行陽光法案缺失

遊說法

缺失 依法登記的遊說活動寥寥可數,枱面下的私相授受,層出不窮。

政治獻金法

缺失 迴避揭露的政治捐獻無法禁絕,功效有限。

公職人員

財產申報法

缺失 無法對財產申報資料進行有效查核,有心人仍能透過海外帳戶及白手套隱匿不法收入。

整理: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92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文革歷史的“小混混版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542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豆瓣/圖)

姜文采用了成年馬小軍的視角,去解釋馬小軍的青少年時期。雖然屬於成人期,卻實質上代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集體記憶,這又不同於《藍風箏》。

《藍風箏》想傳遞的,是人們漂浮在無重力的極權主義世界中感受到無根性。而《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描述的,是集權主義世界所賦予人的無限制的自我膨脹感。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跟你談談姜文與田壯壯的電影情懷。

毫無懷疑,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給每個觀影人留下了最獨特的回憶。跟隨著馬小軍這個年輕主人公的足跡,導演試驗性地對一個問題進行探尋:若創傷性事件的歷史與它的記憶相重疊,將會產生什麽?會意味著什麽?他發現,扭曲與失真,甚至是記憶的不可靠與不穩定,也許是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不同於其他表達創傷的電影,至少在表面上看,無論是文革那真切的疼痛瞬間抑或傷感的傾訴,這部作品均不直接去觸摸;取而代之,電影聲嘶力竭地渲染著另一種氛圍——略帶詭異,卻是不可否認的光芒四射。這種光芒,更像只是圍繞著那暗湧著躁動、不安、叛逆的青春期的描寫,中間也許還夾雜著好奇、熱情和性萌動;這些暗流,歸屬於一幫在那個時期逃離了父母管教的青少年,暗中契合著那段特殊時期里無知愚昧卻暴戾恣睢的氛圍。

但是,細心的觀眾會不難覺察出,這部電影其實充斥著一種難纏而不暢快的複雜感。

為了穿越迷霧看得更清,最好去找一個參照物。若是能把田壯壯的《藍風箏》找來,大概能獲得許多其樂無窮的驚喜。表面看來,兩部電影擁有許多相似元素,例如,都啟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都是圍繞著青年男孩的經歷,都表現了歷史的創傷。實際上,兩者卻是“同床異夢”。

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聰明而實驗性地處理著兩個可能同時被融入創傷表現的重要成分:歷史與記憶。歷史停留在過去,而記憶則在追溯著過去,通常兩者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藍風箏》中,鐵頭私密的記憶甚至暗中在替換著歷史。在這種慣常的敘述方式中,電影用記憶置換歷史來闡述歷史本身;然而,姜文固執地堅持著二者間的界限,通過一系列怪誕的電影語言,創造了一系列的懸念和驚奇,來質問,甚至顛覆這種方式和這種方式下所表現歷史的正當性,其中就包括了米蘭那張穿著紅色遊泳衣的照片奇怪地消失,還有滿懷嫉妒的馬小軍因為劉憶苦和米蘭的親密關系而用刀捅人的情節。

按照前面那段重要情節的發展,馬小軍的激情捅刀本該釀成一場慘劇,然而觀眾卻立馬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耐心地等候了電影中一系列的慢動作後,猛然發現,動作每重複一次,就加強了一次刻意的不真實感——馬小軍不能夠接觸到米蘭,倆人甚至不屬於同一個“次元”。關於這道“次元墻”,唯一的解釋是,馬小軍修改了他自己的記憶,一旦進入用身體的創傷表現歷史的創傷,電影又重頭再來。電影嘗試凸顯這種不真實感,來否定文革創傷的傳統性描述。因為用身體的創傷來表現歷史的碾軋,其實反過來又再次扭曲了歷史創傷的原本面貌。

在此,電影融合了歷史和虛構,把虛幻融進現實,這同時能被視為一種向著解構主義方向的回歸。例如,馬小軍和米蘭的約會中獨特的時間排列順序架構、電影里運用於解釋約會的陰影效果,就是強調大膽打碎、再重組的解構概念,然而,田壯壯的作品只是按時間的順序,意圖提供證明歷史真實性的證據。

《藍風箏》劇照 (豆瓣/圖)

《藍風箏》安排了少年主角鐵頭站在風暴的中心點,親眼目睹與見證著在他周圍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可是,這種向著事實中心的逼近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局,從開始到最後,鐵頭都是作為一個實際意義上的旁觀者而存在的,中間夾雜著對歷史描述的不自信。鐵頭嘗試在邊緣上生活,努力去抗衡那歷史兇猛的洪流,卻是如螳臂擋車,因此他經常目睹所有生活轉折點的(風箏掛在樹上),只能通過那一扇玻璃窗。《陽光》則大為不同,通過回避的方法,姜文特意把陣痛的創傷搪塞過去。他的創傷不是實質的,不是身體上所承受和感知的,也並非人們通常使用傳統途徑來描述出來的。因為對這種傳統描述的不信任,電影看似選擇了站在邊緣上講述故事。實際上,這種講述赫然屹立於風暴的中央。

這類似於哲學上定義上帝的方法:我們僅僅可以用否定的表達去接近上帝的含義——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麽,一旦我們說上帝“是”什麽,上帝就不是上帝了。對比起田壯壯,姜文拒絕了實證主義的表達,沒有像《藍風箏》一樣,通過觀察和感受身邊人的悲慘經歷,去正面驗證和定義歷史碾壓後的創痛,而采取了一種更加極端的、解構的方法,這樣,反而更加逼近了歷史創傷的本身。

姜文采用了成年馬小軍的視角,去解釋馬小軍的青少年時期。雖然屬於成人期,卻實質上代表了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集體記憶,這又不同於《藍風箏》。對於後者,不僅僅是視角,連所有的感覺,都是屬於個人的。

不可否認,兩部電影都灌註了諷刺的劇情來“討好”觀眾。例如,鐵頭的生父因為在大會上忍不住上廁所被打成右派分子,但這並不代表著《藍風箏》對待歷史的態度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一般“無禮”、“耍流氓”。Yomi Braester在他的書《Witness against History》中說過,姜文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段歷史的“小混混版本”。確實,這種無畏無懼,在電影里那股令人哭笑不得的,卻能夠摧毀一切歷史的力量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解構以後應該做的,是重構;否則,虛無主義將會占領這個世界。我們足以相信,《陽光燦爛的日子》並不是一部虛空無聊之作。它仍然能在一片混沌中觸摸到了終極的意義。也許我們需要再次把姜文和田壯壯的作品並置,來詮釋兩者的深層含義。

《藍風箏》想傳遞的,是人們漂浮在無重力的極權主義世界中感受到無根性。眾生如螻蟻,人命如草芥,生命可以輕易被奪走,如此沒有份量;因此,人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始終漂泊卻無法生根,就像一只風箏一樣。另一方面,《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描述的,是集權主義世界所賦予人的無限制的自我膨脹感。然而,一旦膨脹到某種程度,必然導致疼痛的幻滅,正如電影開頭的那一幕,馬小軍用偷來的避孕套吹成了氣球,卻在叆叇昏黃的燈光下爆炸了。同床異夢各不知,坐起問景終誰是?

人活著,最好還是保持作為一個人本該有的重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72

馬英九選總統越選越省 遭爆非法收頂新二億 陽光法案烏雲密布 疑點查不清

2015-01-05  TWM

 

一向標榜清廉的總統馬英九,竟身陷非法政治獻金疑雲。台灣相關法規長期存在漏洞,無法有效管理政治獻金,遑論將複雜綿密的政商關係攤在陽光下,立法院應盡速修法,杜絕民眾最痛恨的政商勾結。

撰文‧何欣潔

資深媒體人周玉蔻爆料,總統馬英九曾在上次總統大選期間,私下收受來自頂新集團的政治獻金,引發社會震驚,特偵組已分案偵查。雖然馬總統是否有收受非法獻金,目前不得而知,但台灣的《政治獻金法》與《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中規定競選經費上限等法律,看來都難有效抑止「政商勾結」情況。

根據《政治獻金法》,候選人必須先開立專戶,並向監察院申請許可,許可日起可開始收受政治獻金,而且須開立受贈收據,並須查證對方是否為法定不得捐贈政治獻金之主體,否則必須返還或繳庫,選後必須申報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營利事業對同一政黨、政治團體每年捐贈總額不得超過三百萬元。看來候選人收受獻金的每一步驟皆規定詳細,但為何這些「陽光法案」無法達到候選人金錢流向的透明化?

漏洞一:後門太多

基金會、後援會不受管轄

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尚志研究指出,目前政府幾乎無力管制枱面下的政治獻金收受,以監察院現行人力也只能抽樣查核。事實上,監察院查核以形式審查為主,也就是看候選人政治獻金的金額或對象是否有違反法令規定,但是「《政治獻金法》對意圖隱匿者,並無實質的約束力。」律師出身的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也指出,政治獻金黑幕重重,「監察院的查核能力與公信力不足,要負很大的責任。」此外,現行法規未限制政黨對候選人的捐助,造成財力雄厚的政黨可不斷補助候選人,也讓政黨成為企業捐款給特定候選人的白手套,致使限制捐獻總額上限的立法原意盡失。部分政治人物透過成立基金會、後援會來募款並使用,也不受《政治獻金法》管轄,成為政治資金管制的大漏洞。

漏洞二:罰則太輕

當選無效才能有效嚇阻

《政治獻金法》規定,如涉及違法收受、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漏報等事項,僅須受到行政罰(二十萬到一百萬元不等的罰鍰),但美、日、德、韓等先進國家,相同的罪行通常都處以刑事罰。

有的國家甚至不只是刑事罰,還會附加褫奪公權及沒收。例如日本政黨、政治團體及政治人物若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相關規定,將面臨有期徒刑、褫奪公權等處分,違法捐獻者也將受到處罰,收受的違法捐獻也須追繳。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指出,現行《政治獻金法》最大問題,就是罰則太輕,「不影響候選人當選資格,他怎麼會痛?無論罰鍰如何提高,會違反的人,只會把這些罰鍰當成選舉成本、不斷上加。」若違反《政治獻金法》情節重大者,應直接面對當選無效的處罰,才能收到嚇阻效果。

監察院公布的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政治獻金收支結算報告,馬英九、吳敦義以五一.六%得票率打敗對手蔡英文、蘇嘉全四五.六三%的得票率,但馬吳配的政治獻金收入四.四六億元,支出四.四四億元,低於馬英九○八年的競選支出六.七億元,更遠遠少於蔡蘇配的支出七.一億元。

漏洞三:經費上限不合理

兩次大選花費藍比綠少?

但眾所周知,○八年民進黨深陷扁案泥淖,馬英九、蕭萬長以五八.四五%得票率壓倒性打敗對手謝長廷、蘇貞昌,順利登上大位,何以一二年這場雙方實力旗鼓相當的選戰,卻花了更少經費?

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三十八條規定,計算之後,一二年的總統候選人競選經費上限為四.二億元,無論是花費四.四億元的馬英九,或花費七.一億元的蔡英文,競選經費均已超標。明知候選人公布的花費有疑問,現行法令卻一點辦法也沒有,更荒謬的是,因為沒有查核與處罰機制,導致形同具文,即使候選人違反上限,也毋須受罰。

關於競選經費上限規定,早有學者、立委提出警告,認為這項法條的金額計算方式,根本不敷實際需求。而陽光法案的目的,是讓候選人競選經費的來源與去處公開透明,若法令上限規定不合理,導致候選人隱匿,隱匿後卻沒有罰則,是不是該訂定更合理的上限?

在一九九五年立法過程中,政大公行系教授薄慶玖曾提出「聾子的耳朵、只是做做樣子」的譬喻,認為如果對競選經費的查核不能嚴格執行,倒不如取消競選經費上限。像美國對於選舉經費上限規定得比較寬鬆,最高法院曾對此表示意見,只有在候選人接受公費補助的前提下,政府才具有法理基礎限制其上限。

不規定則已,一旦規定後就要嚴格查核,法令規定才有意義。例如:新加坡就有嚴格的上限規定,若競選經費超過上限,將須繳交罰鍰,且三年內不得再選舉、被選舉。

無論欲採取哪一種制度,台灣的政治獻金諸多制度缺失都應盡速修正,莫再讓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持續籠罩在「非法政治獻金」疑雲之中。

「陽光法案」防君子難防小人問題 台灣現狀 外國作法查核政治獻金不夠力 監察院只做形式查核,對於意圖隱匿者,無約束力。 美國:執行機關為聯邦委員會,並以監察使辦公室監督之。

日本:總務省下設政治資金適正化委員會。

違反《政治獻金法》,罰則過輕 如涉及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等事項,僅須受到行政罰。 美、德、日、韓、星等國,超額捐贈、匿名捐贈及不實申報等事項多處以刑事罰,甚至有國家可褫奪公權並沒收。

競選經費上限不合理 訂定過於嚴格上限,但是違反了也沒有罰則。 美國:採彈性競選經費設計,自費選舉無上限,僅對公費選舉候選人做出限制。

新加坡:《總統選舉法》規定,候選人違反競選經費上限規定,將被處以罰鍰,且三年內不再具備選民和候選人的資格。

資料來源:內政部委託文化大學研究報告《我國政治獻金制度改革之研究》 整理:何欣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639

陽光油砂(2012):只要不死,就會出頭?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98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13 08:24 編輯

陽光油砂(2012):只要不死,就會出頭?

作者:格隆匯 汪然



油價跌破50美元後,關於能不能抄底石油成為市場議論的熱點,那麽,如果油價反彈,哪些標的可以去關註也是大家所關心的,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一篇來自格隆匯會員汪然對陽光油砂(2012)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參考。不過正如作者所提示的,雖然中石化、中人壽、中投、中銀集團走到前臺,但是市場並沒有打消對他的疑慮,這也是投資者需要去註意的。

先簡要介紹一下陽光油砂(2012


簡單概括:
1: 兩地上市:香港(代碼2012)與加拿大(代碼SUO);
2: 曾經是民營大股東,四大中資央企(中石化、中人壽、中投、中銀集團)參股,但就是看看戲,打醬油的;
3: 在加拿大擁有巨量油砂資源(據第三方評估);
4:上市兩年,花光了募集資金,沒有產出一滴油;
5: 沒有現金流入,目前賬上有1個多億加元現金,但有2億美金的三年期債券欠賬;

資產在海外(實地調研需要飛越半個地球),而且在地下(看不見,摸不著),至今也沒出油,還欠著外債。怎麽看怎麽覺得不靠譜。

所以就算有四大央企背書,而且四大央企持股成本都高高在上,但市場的結論仍很簡單:


得,可能就一騙子公司。

鑒定完畢。


然後你也看到了市場表現:2012年3月上市,最高價4.92元,一路跌到現在,最低0.53元,市值從接近200億,跌到25億,只剩下一點殘渣了:這種估值,市場基本就當是一要破產的公司了。(見下圖)





我為什麽會琢磨他呢?


理由也很也很簡單:


1: 石油跌破50美金了,再極端點,跌到40美金吧,所在行業爛大街了吧?還能壞到哪里去?石油難不成一直趴在這個水平?不光俄羅斯人不答應,奢侈慣了,喜歡在沙漠里建綠草地的阿拉伯人也斷然不會答應的。


2: 這公司是騙子公司也就算了,萬一不是呢?據說擁有700億桶原始石油地質儲量啊,中石油、中石化也不過如此吧?可幾大石油巨頭市值是幾萬億,這公司才25億港幣市值啊。那幹嘛不看看,看看又不會死人;


3: 這公司從來沒出油,所以連帶大夥懷疑它的原油儲量也是假的。但,原油儲量是不是假的,畢竟沒證實過啊(當然也沒證偽過)。萬一是真的呢?這哥們兩地上市,尤其加拿大,對礦藏類公司,必須提供嚴格的,官方認可的極少數獨立專業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儲量評估報告才能上市。查了查,給陽光出具儲量報告的評估機構具有極其卓越的全球地位:其中之一是 DeGolyer and MacNaughton (www.demac.com),中石油紐約和香港上市的顧問;另外一個是 GLJ Petroleum Consultants (www.gljpc.com),中海油151億美元收購尼克森的顧問。難道,這麽小一家公司,能夠同時買通香港、加拿大兩家證監會,也同時買通這兩家以專業聲譽混飯吃的國際儲量評估機構,然後兩地上市?


4: 這公司剛上市時是民營大股東,四大中資央企(中石化、中人壽、中投、中銀集團)參股,估計就是看看戲,打醬油的。現在的問題是,四家央企改變了看戲角色,全部站到了前臺。根據最新公告,2014年最後兩月,公司連續任命了新的CEO,COO,並調整了董事會。新任命的董事會主席劉廷安為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及總裁,算是人壽海外一哥。新任命的CEO原為中石化加拿大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宏,是中石化加拿大而哥。新的COO蔣琪則是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中的一員,卡爾加里油氣界華人一哥。四個央企和三個主要的中方投資人通過不斷增資,其總股份已占公司總發行股份的54%。這是要鬧哪樣?為了一個25億港幣市值的騙子公司,四大央企大打出手,並把自己最核心精英,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派上第一線?至於嗎?


5: 財務遠沒有那麽慘不忍睹。賬上還有一個多億加元現金,外債就是一筆2個億美金的3年期債券。對於這幾家央企大股東來說,這麽點債,也叫債?


6: 最大變數:萬一,我是說萬一,公司產油了呢?是不是所有懷疑全部打消?cash flow的生意模式就成立了。公司不是說第一個日產一萬桶能夠在2015年中出油嗎?不就是半年嗎?這個哥還是等得起



油砂是個什麽玩意?




油砂(Oil sands)是一種黏土、水、石油和瀝青的混合物,膠狀的黑色物質,可以用來產生石油液體燃料。加拿大是世界上油砂儲量最多的國家,世界上80%的油砂分布在加拿大。也正是因為加拿大油砂儲量多,所以它是世界石油儲量第三的國家,僅次於沙特、委內瑞拉之後。



加拿大石油儲量的97%為油砂,油砂行業貢獻財政收入14%,解決大約3%的就業人口,但加拿大石油產量中只有70%為油砂。因為加拿大對油砂的開發還處於一個很初始的階段,目前累計產量只占到了探明儲量的4%多,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陽光公司的地質儲量
加拿大全部油砂資源中的85%分布於阿薩巴斯卡區域(擁有約700億桶原始石油地質儲量 )。阿薩巴斯卡是加拿大石油公司密度最大、基礎設施最好、桶油現金操作成本較低的區域 。陽光油砂占阿薩巴斯卡區域全部已授出用地的7%,公司理論上持有相當於加拿大已公布石油地質儲量的3%以上,原始石油地質儲量超過中國大陸總和。



從上圖可以看出,阿薩巴斯卡區域的油砂租賃協議基本已經售出,其中基本上都是各大國際巨頭,也有中國三大巨頭參與,但開發比例極低。目前的階段就是一個跑馬圈地的過程,賣出一塊少一塊,以後等技術成本下去,石油價格上來,你想拿地就基本拿不到了。目前阿薩巴斯卡已沒有更多、更成形的油砂區塊售出。而陽光油砂擁有目前區塊大約7%的土地,起碼在目前圈地運動中是成功的。一般來說,圈完地之後勘探,然後就看自己買的地下有多少可以開采的了。


那麽公司買的地底下有沒有油,下圖是公司網站上的評估報告。報告並不是公司自己弄的,而是獨立評估機構GLJ petroleum consultants (GLJ)與DeGolyer and MacNaughton (M&D)(這兩哥們我在前面有介紹,都是儲量評估領域的絕對大佬)。從報告看,探明及基本探明的儲量為4.4億桶,而中石化2011年的剩余油氣探明儲量約為40億桶。對比中石化的市值過八千億,陽光油砂市值20億。當然,陽光油砂的油砂不同於中石油的石油和天然氣,在開采技術和成本上完全不一樣。陽光油砂這4.4億桶的儲量開采難度有多大不得而知。





保守估計公司基本探明可采資源量也有14億桶



上圖的小點是勘探分布,黃色區塊為公司資產 。說明公司還有很多地區都沒有勘探。


公司目前三大作業區:



Westells,產能11萬桶,目前1萬桶在建

Thickwood,產能7萬桶,目前1萬桶批文已經獲取,籌備資金之中

Legendlake,產能12萬桶,目前1萬桶生產批文申報中


公司治理結構徹底調整

市場有人把公司遲遲不出油,慢於預定進度的原因歸為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人的問題。以前的管理層或董事會有什麽問題不得而知,但結果是擺在這里的。2014年最後兩月,公司連續任命了新的CEO,COO,並調整了董事會,之前也有不斷的調整董事會成員。新任命的董事會主席劉延安為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及總裁,算是人壽海外的一把手。新任命的CEO原為中石化加拿大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新的COO蔣琪則是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中的一員。公司的主要股東有四家國企(中投公司、中石化、中國人壽、中銀集團投資)和三個主要的中方投資人,他們的總股份占公司總發行股份的54%。可以說中資方基本上控制了公司,使它變成了一家中國企業,現在不論管理層水平還是董事背景都要明顯強於過去,都是在當地石油界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都具有中資背景,各位中資股東從後臺走向前臺,總不至於只是玩玩過家家的遊戲?


中國國家層面會不會看重這些資產機會?


中國60%原油靠進口,這麽高得依存度,對一個大國來說很難接受:很容易就被人捏住七寸。

怎麽辦?除了來源多元化,就是自己多控制資源。

中國在海外收購原油資產是被老外盯得很緊的,中海油收購尼克森鬧得沸沸揚揚。陽光油砂作為加拿大本土上市公司,卻可以成功規避這種身份限制——這,會不會是陽光油砂公司的另外一層附加價值?


而且,加拿大石油運往中國有天然地理優勢。以前加拿大石油產出的97%都是輸往美國,美國也一直致力於修建加拿大至美國的輸油管。但由於油砂中產生的汙染等問題,這些項目一直遭到環保人士的反對。並且加拿大也意識到客戶單一化帶來的危害,於是加拿大就開始打亞太的主意。其中之一就是修建往西海岸的輸油管線。


該管道全長1177千米,管徑是36英寸,運力為52.5萬桶每日,再通過港口運往亞洲。加拿大西海岸到亞太約只有5000海里,而中東,非洲,南美到亞太均超過1萬海里,最遠的委內瑞拉超過2.5萬海里,加拿大的石油還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石油價格會跌到什麽水平?
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分析表明,艾伯塔省新油砂項目的成本已達到每桶65美元到70美元,而目前最新的油價已經跌破了50美元。其實個人覺得油價不是問題。沒有油價暴跌,公司估計也很難跌倒這份上。這種時候,反而應該是開始尋找這個領域投資機會的時候。

其實,公司目前一滴油都沒有產出,所以公司目前的第一大敵人是產油,能產油的陽光油砂和不能產油的陽光油砂完全是兩家不同的公司。只要有產出,就可以產生現金流,能完全扭轉市場對這家公司的誤解與懷疑。我是石油外行人,對能不能產油也只有依據公司自己的判斷,我能做出的選擇則是相信現在管理層和董事會。

從投資角度考慮,現在價格很殘,就當做PE了。如果要控制風險,那麽或許等公司正式出油之後再介入或許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方法——按照公司指引,這個時間節點在今年的年中到三季度之間。


(文中觀點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66

為何溫哥華人總是快樂和陽光⋯⋯(2)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1/2009150056-60-856.html

巴黎:

大概2009年,筆者曾經差小小就能買入這個有一萬三千呎地,上面約1500呎的爛屋,我太愛太愛它,後園是約5、6層高向下的大斜坡, 自己看到的是未來加一個六角形60平方呎的小木平臺,稍為延出於斜坡之上,每日黃昏坐在這��看著沈沒於海上的日落,讓它把日間不應記的事一起沈入大平洋去。

最後卻是由另一人以85萬加元(@6.4對換)購入,花了一年時間改造,並以258加元賣出,筆者估計改裝費用約60萬元,

 
 
(這間屋差小小就會給我一劏為二成兩間各自二千呎向海相連屋,最後還是和它無緣,就這樣便決定回港)

如果Blog友也有意建自己的Dream house打算,最好是在小朋友還小的時候動手,你和他們都會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一旦他們上大學,獨立屋就會便變成empty nest。

自從兒子升上大學,筆者便從接近大自然和典雅的西溫搬回較城市的溫哥華False Greek以南的奧運選手村。False Greek 一溪之隔對面就是市中心Yale Town,整個Yale Town社區是由一個精彩的香港移民林思齊構建,林思齊最愛櫻花,他說櫻花的開花很獨特,它會全部一次過毫無保留地盛放,用盡每分力,然後就落幕,以此比喻人生亦應如是,不要留戀、留下一絲遺憾。David Lam 從兩手空空而來到成為BC省督,他本人也像一顆櫻花樹,他這句說話也影響筆者。每年的3月中-4月中是溫哥華的櫻花節,溫市中心街道也種植很多的櫻花都在這一個月全力的盛放,Blog友可在3月份乘Skytrain到市中心的Burrard Station下車賞花。

 
(這就是車站旁邊的櫻花,美麗嗎?第一次看到遍地落下的櫻花,還以為是飄雪,櫻花的花開花落有如Leslie Brown 說的「來要豐盛;去要灑脫」)

隨著櫻花落下,溫哥華便正式步入最美麗,最美麗的天氣。溫哥華和加州的天氣都是非常適中,但加州很小下雨,溫哥華冬天是頗多雨水,但夏天就小雨。亦因為冬天多雨,一到4、5月轉季,山頭翠綠,百花齊放,大陽和暖,日長夜短,大陽要下午9時才下山,居民吃過晚飯,或帶狗狗走走、或到朋友家聊聊、或出來喝杯,都是主要娛樂,年輕人就會飛車、去Club 和Rave Party。
 
筆者住的奧運村距離市中心5分鐘車程,金融海嘯令原發展商破產,筆者買入的價較早一批的業主平了30%,但買了之後加元卻下跌了20%。筆者有失亦有得,因為每月支出和供款也下降了20%。現時一個一千6百多呎復式城市屋實用望海單位,只是港幣700萬左右。
所以朋友買外國物業必須要先了解外兌的對沖風險,但如果現時才想移民並在當地生活,以整個大溫哥華最優皮、中上的區域來說,是非常合理。


 (這是海濱區奧運村一角)

講開奧運,不得不提溫市最出名的冰上曲棍球「加人」隊Canucks,筆者第一次踏入溫市的Zellers 百貨店時,看到所有衫都有這個Logo,當時大鄉里以為是溫市旗或BC省旗,可知加國人對這快速、身體全接觸的運動有多深愛,香港合和企業胡文新留學加國亦愛上這運動,並把它引入香港。

2010溫歌華冬奧決賽,加拿大加時由Syney入了即時死亡的一球勝美國,全市喜喜洋洋,筆者是超級足球迷,但就是Ice Hockey的新丁,請相信我,Syney這一球帶來的震撼和馬納當那對英國那場比賽一個扭過6個入球同樣精彩。

 

另如果你是溫哥華居民,不管你的階級,你是可以在2010冬奧前,在你住的社區申請手舉從雅典千里傳來的奧運聖火,跑一段路傳給下一位居民。但香港那一次傳奧運聖火卻只限於達官貴人,當日尚未是特首的梁振英故意手拿聖火慢動作把半分鐘路程拖長數分鐘,一副洋洋自得的笑臉。

在彼邦任何節日活動都是與民同樂,因為這些活動的錢本來就是百姓的。
 
(2010冬奧溫市著名潮人購物街Robson Street封路,全面投入與眾同樂其中一景)

溫哥華市中心的設計是全球建築師公認最美麗的,他們為了保護山脈線,前排近海邊的物業高度受限制,後面的建築物的高度也不能像屏封阻擋山脈。

從選手村沿False Greek向西步行20分鐘就可到達很出名的Granville Island,這個在Burrard橋底的舊貨倉區被改成遊客必到的地方,有小朋友玩的,街頭表演的廣場,海鮮、水果市場,岸邊餐廳,精品商店,美術學院。7月1日的加拿大日,這裡都有巡遊表演,非常熱鬧,加拿大的獨立是全球最文明的,就是82年把那本憲法從宗主國英國放回加國,加國隨即擁有修改權力,正式獨立,在一個文明、來去自如的國家,政府是人民的公僕,國家只是人民的象徵。

 
(這是Granville Island 的一角,夏天遊客和本地人都喜愛到)

若從奧運選手村向東步行十多分鐘就是唐人街,有唐人的地方就有大統華超市,這個臺灣移民真是了不起,用了20多年創立這現代化、企管化超市,連傳統的大企Lobslaw也要出手收購她,老板娘老馬仍有火,只給50%,因為亞洲移民越來越多,很多中港臺日韓客戶都常光顧她,Lobslaw年報顯示,大統華增長和回報率更佳於lobslaw。

唐人街的中橋互助會是很值華人尊敬,移民來到之後會第一時間找她,因為有很多醫療咭、工咭、就業和稅務問題都需要人幫助,她們夏季暑假也會辦暑假活動(summer camp),我們第一年未慣,小兄妹也參加了她們的營,其後第二年開始就在參加自己居住的社區的活動。若Blog友的小朋友暑假想到加國體驗生活,也可入讀這些暑期班,不過要小心,因為玩了一次之後他們很可能不想回港。

加拿大強調多元文化,這和美國一煲滾很大分別。因此來自各國不同地方的移民都會各自聚居一處,而列治文(Richmond)的第三街,是北美最大的唐人社區。還記得舊啓德機場辦好Check in,然後到九龍城食午餐嗎?第三街就在溫哥華國際機場出口那條直路的右手轉灣開始,就如九龍城和機場距離。

烈治文的酒樓中䬸味道,較香港還好。可能是因為大廚專業移民是非常高分,國內很多好手都移民溫市,所以中菜水準越來越高。雖然烈市己很多國內移民,但港式生活仍然非常濃厚,筆者就時常光顧老牌香港人酒樓「麒麟」,「鴻星」,「富大」,「新端華」等等。第二類很容易移民的專業是園藝,加國是全球最大的自然聖誕樹場,每個獨立屋有前後花園,一個星期剪一次草,唔嫌粗重,生意做到你儍都得,本地重工業就沒有東岸般熱鬧,但就有很多科技公司卻長期要人,包括巨企Microsoft就設在Richmond, 而另一遊戲霸企EA,就是正宗本地本拿比(Burnaby)出產,筆者並非遊戲迷,不過仍然很愛玩它的「Need for speed」。

如果你是90後,只要來加國讀兩年Post secondary diploma,畢業前找到工作,Visa便能延期,你便9成9能成為移民了,因為在當地辦理移民都會是優先,另外因為你受過當地教育、己有當地顧主聘請、有加國經驗、年青,差不多己爆分,這些都較海外申請者有絕對優勢,現在加國是缺人力而非資金,況且一旦入了國際大企業,就很易派到不同國家工作,因此有計劃的兩年學費投資是非常值得。

坐落在第三街夾Cambie街的香港仔中心重建後就成了列市地標,新名字叫「時代坊」,發展商就是香港三劍俠之一的馮景禧大仔,他也是華語新城電臺和電視老板。附近其它的Mall有「八百伴中心」,「城市廣場」,「大古廣場」⋯⋯,而王維基的長途電話公司「城市電訊」就在「帝國商場」內,筆者都是用他的本地和香港二電話號任打任接。很多80年代電視明星移民溫市都喜愛住烈治民,肥肥未死時也是住烈市,欣宜讀大學UBC時才搬去溫哥華西區。靚女華姐李亞男和謝婷婷都是UBC畢業。









(這是重建後的時代坊)


溫哥華市連同素里、本拿比丶高貴林丶西北溫哥華丶烈治民丶三角洲等統稱為「大溫哥
華」,出名多靚女。筆者20年前還年輕時,第一次踏進Safeway超市,就被那聯合國靚女群收銀員吸引,日子久了,發現唐人靚女也不小,可能地��人傑,多屆全球華姐的前三名總有溫哥華。筆者的姨生女就奪了本拿比CrystalMall的cover girl,鍾嘉欣也是先奪cover girl,後被選為溫華姐再贏全球華姐,姨生女的同學就是另一位甜美華姐「香x」。溫哥華的女生是很爽的,出街AA制,即使你是無車無樓的怕醜仔也願和你一起做朋友外出,「香x」,鍾嘉欣,李亞男都是很典型溫市女生性格,當然底線仍然是要尊重女生,這個你懂的。


(這video對溫市地區女生性格分別是有點誇張,不過漂亮程度或仍未夠)
烈治民是全球最長壽的城市之一,有人說香港才是,但長命得來住劏房,有什麼意義呢?烈市居民是全球最快樂人。大溫老人到60歲就可領取老人金,大約是加元一千蚊一個月,"這並不是福利"而是他們應得的,概念就是來自他們後生時扣起薪金的一部份,所以這一千元是要扣稅,非常公平。為了鼓勵老人外出,老人買幾十蚊的交通年票,全年除了飛機外,所有公營車船任搭。

自從自由黨上場之後,BC省便欣欣向榮,自由黨是中間時左時右派,無論福利、工商政策一直拿得很準,省長Gordon Campbell把公債大幅減少,工商業蓬勃發展。不過兩項政策的推行,導致他下臺。一項是加汽油稅,而死癥就是未有廣泛討論下加的銷售稅(實際是減工業加銷售),在反對黨無足夠票勸退下發動了全省民公投,一個十數年受人愛戴、尊敬的省長就這樣下臺了。

雖然Gordon Cambell的能力還是被公認,但文明社會就是這樣,不尊重百姓的公僕是要付代價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86

券商進軍外匯“新藍海”保證金炒匯有望陽光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549.html

券商進軍外匯“新藍海”保證金炒匯有望陽光化

第一財經日報 薛皎 2015-02-16 08:05:00

外匯保證金交易(俗稱“炒外匯”)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杠桿交易方式。在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政策日益分化的背景下,2014年以來外匯市場的波動明顯加劇,這讓炒外匯這種既能買漲也可買跌的交易模式備受追捧。
近年來,中資券商正欲開拓外匯交易經紀業務方面的商機。1月30日,中信證券入股外匯經紀商昆侖國際,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個人投資者炒外匯開閘時點不再遙遠的信號;2014年底,國泰君安摘得首塊外匯業務牌照後,市場更預期不久的將來或有更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

外匯保證金交易(俗稱“炒外匯”)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杠桿交易方式。在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政策日益分化的背景下,2014年以來外匯市場的波動明顯加劇,這讓炒外匯這種既能買漲也可買跌的交易模式備受追捧。

近年來,中資券商正欲開拓外匯交易經紀業務方面的商機。1月30日,中信證券入股外匯經紀商昆侖國際,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個人投資者炒外匯開閘時點不再遙遠的信號;2014年底,國泰君安摘得首塊外匯業務牌照後,市場更預期不久的將來或有更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

目前,外匯保證金交易在我國尚屬於“灰色地帶”,存在巨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諸多監管問題。某外匯交易商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外匯保證金業務在國際外匯市場已相當完善,但在國內仍受到外匯管制,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迎來‘零售外匯時代’,即以外匯為標的的各種投資產品納入個人投資者的選擇範圍。”

券商進軍外匯“新藍海”

外匯保證金交易可以讓投資者利用較少的資金,也能獲得較大的交易額度。自2014年開始,國際外匯市場波動增大,這讓投資者顯得尤為亢奮。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國內券商紛紛打算涉足外匯經紀業務這片新藍海。

2015年1月30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正式收購知名外匯經紀商——昆侖國際(KVBKunlun)。中信證券與昆侖國際金融的控股股東KVBKunlunHoldingsLimited簽署了附條件的收購協議,收購其所持有的昆侖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權。

某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信證券尚未透露此次收購昆侖國際的目的,但昆侖國際作為兼具全球外匯做市商、證券經紀、外匯交易系統供應商等多重角色的國際化外匯經紀商,被很多業內人士看作其計劃進軍國際外匯經紀業務的開始,同時也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一個突破口。

就在中信證券宣布收購昆侖國際三天後,光大證券在2月2日也發布公告宣布旗下子公司光證金控收購香港新鴻基公司旗下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70%股份。

業內人士認為,光大證券或有意通過收購新鴻基金融涉足外匯業務。新鴻基金融的兩項主要業務範疇包括財富管理及經紀業務和資本市場業務,為零售、企業及機構客戶設計金融方案。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去年12月9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於調整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管理政策的通知》,推進簡政放權,取消對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事前準入許可。

目前,國泰君安已經正式獲得銀行間市場的結售匯業務資格,成為中國首家券商機構獲準經營此項業務。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銀行一統結售匯業務的局面被打破,而只要有結售匯業務,就必然需要開展外匯衍生品業務,這是一個自然銜接的過程。

正如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洪榕此前發表評論說道:“外匯交易絕對是個藍海,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外匯交易政策有望突破。國內外匯交易可望成為一大新的可開采的金礦。”

國內投資者如何參與

在西方發達國家,外匯保證金交易已經成為金融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具有相對完善的法律和監管措施對該項交易進行規制,較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而在我國,外匯保證金交易至今仍處於“灰色”地帶,但隨著境內金融衍生產品與國際市場的逐步接軌,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外匯交易商看好中國廣闊的市場。

某外匯交易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受中國外匯管制的影響,所有境外外匯交易商都不能在國內開展業務,境內投資者也無法在外匯交易平臺完成全部的註冊、交易流程,但很多國際知名的外匯交易商如福匯(FXCM)、昆侖國際等都在中國設有代表處,這些代表處可以定期向投資者進行外匯知識培訓、客戶維護,但不會接受投資者關於外匯保證金產品的咨詢和購買需求,而是將投資者介紹到境外的分公司。

然後,境外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會對投資者通過電話溝通進行資料核實、風險評估,只有當所有開戶手續都完成後,工作人員告訴投資者如何轉移資金,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5萬美元限額,通過銀聯支付。

“我們在很多國家如新西蘭、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都持有外匯交易的牌照,符合當地的監管規則,投資者可以選擇與我們不同的分公司進行交易,如果選擇香港分公司,就要符合香港證監會的要求,杠桿最高比例為20倍。”該外匯交易商對本報記者說道。

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外匯保證金交易中,最普遍的貨幣對為美元對日元以及美元對歐元,雖然近期澳元和新西蘭元的波動也非常大,但並沒有太多投資者進行投資。“雖然近期人民幣在離岸市場出現波動性加大的趨勢,但與其他貨幣相比,波動率還遠遠不夠。”

此外,該外匯交易商還表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目前主流的外匯交易商已經將外匯保證金業務的利潤空間壓得非常低,通常為2點的固定點差。但也存在很多小型的外匯交易商,為了爭搶客戶資源,推出“零點差”或者“充值返現”等誘人條件,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

外匯保證金交易在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存在巨大風險。正如某外匯投資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外匯市場可以說是波動性最大的市場,炒外匯對投資者的要求很高,包括對外匯知識的理解、對匯率波動的認識以及對風險承受的能力,雖然我國外匯市場的放開是大勢所趨,但相信進程並不會太快,如何制定一套完善的監管制度非常重要。”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95

23 Feb 15 - 陽光房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2/23-feb-15-0435.html

恭喜發財! 祝大家羊年事事如意、大吉大利!

新一年,不如玩一個似簡單,沒有獎品的猜謎遊戲,答案會稍後在此文的留言揭曉。

(1)  陽光房地產(0435)的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一期每平方呎平均租金為45.6元,紅磡單幢樓俊暉華庭為13.2元。 陽光房地產(0435)的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每平方呎平均租金約為

▪  (a)  37元
▪  (b)  47元
▪  (c)  67元
▪  (d)  107元


(2)  以最新一期業績為準,零售物業方面,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0823)、陽光房地產信託(0435)、置富產業信託(0778)物業的平均每月租金(每平方呎港元)的高至低次序為

▪  (a)  陽光(0435)  >  領匯(0823)  >  置富(0778)
▪  (b)  置富(0778)  >  陽光(0435)  >  領匯(0823)
▪  (c)  陽光(0435)  >  置富(0778)  >  領匯(0823)
▪  (d)  領匯(0823)  >  陽光(0435)  >  置富(0778)


上水中心購物商場

本地上市高息股選擇多,包括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高息藍籌及國企、個別板塊如電訊股、公用股。 上述各項高息股選擇,每項亦有其利弊。若投資者要賺息賺價,亦宜留意個股本身的增長動力、派息政策及風險因素等。 要穩陣地收息及賺價,可考慮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如置富產業信託(00778)及陽光房地產信託基金(00435)。兩股2014年上升3成,現價預測息率仍達5厘以上。

但要註意,當長債息率上升,市場對REITs等防守高息股份會提高回報的要求。 其時,環球投資者的風險胃納進一步上升,資金會傾向由防守性的股份,換馬至業務周期性或盈利增長動力較佳的股份,REITs將會跑輸大市。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現時香港共有多隻REITS上市,分別是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405)、陽光房產(0435)、置富產業信託(0778)、泓富產業信託(0808)、開元產業信託(1275)、春泉產業信託(1426)、富豪產業信託(1881)、冠君產業(2778)、匯賢產業信託(87001)及領匯(0823)。

在上述REITS中,不少都是由上市公司背景,或就是由上市公司分拆出來。例如由長實(0001)旗下的置富產業信託、泓富產業信託及匯賢產業信託;越秀(0123)旗下越秀房產信託基金;恆基(0012)旗下陽光房產(0435);富豪國際(0078)旗下富豪產業信託(1881);鷹君(0041)旗下冠君產業(2778)。

#     企業     股價市值2014年 收益率2015年 收益率 (E)
1 越秀房產信託(0405) 4.24元118億元6.96%7.3% (E)
2 陽光房產信託(0435) 3.92元64億元5.10%5.6% (E)
3 置富產業信託(0778) 8.69元163億元4.80%5.3% (E)
4 泓富產業信託(0808) 2.92元42億元5.6% (E)6.0% (E)
5 領匯(0823) 49.45元1,133億元3.35%3.6% (E)
6 富豪產業信託(1881) 2.24元73億元7.4% (E)--
7 冠君產業信託(2778) 3.79元218億元5.7% (E)--

#     企業     營運業務特點,資料
1 越秀房產信託(0405) 寫字樓 + 商場廣州6項物業,寫字樓佔收入4成,批發及購物中心佔3成
可出租面積475萬平方呎
酒店收入低於預期,收入補貼限期2016年
2 陽光房產信託(0435) 寫字樓 + 購物商場非核心區物業,寫字樓及商場各佔收入一半
可出租面積129萬平方呎
車位844個
3 置富產業信託(0778) 購物商場18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311萬平方呎
車位2,756個
4 泓富產業信託(0808) 寫字樓 + 工商寫字樓佔收入6成,工商綜合物業佔收入4成
可出租面積135萬平方呎
5 領匯(0823) 150間購物商場藍籌股,150間購物商場
可出租面積1,100萬平方呎
車位78,000個
6 富豪產業信託(1881) 酒店 8間酒店
7 冠君產業信託(2778) 甲級商用物業花旗銀行廣場,朗豪坊,收入集中
可出租面積230萬平方呎

以股息收益率而言,如果不包括藍籌的領匯(0823),置富產業(0778)在以上六隻股票中最低,但是其過去數年的營業額增長理想,近年透過收購及翻新商場,提升租金回報率,可說是穩陣之選。 置富產業(0778)與泓富產業(0808)同樣是與長實(0001)有一定關系。不同是,置富以商場為主,而泓富則以商業物業組合,包括寫字樓、商用物業、工商綜合物業等為主。 泓富(0808)的物業組合包括三個於觀塘區物業,受惠於政府致力發展東九龍的政策。

REITs 股價去年已經上升了不少,吸引力下降了,但是由於香港的 REITs 2014年度派息平均上升了1成至1成半,息率仍高。 另外,REITs 的資金需求不大,只需要用部分資本作資產增值,REITs的派息比率佔可供分派收入的90%,業務穩健程度高,派息穩定,在市場面對低息的環境下,仍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而選擇 REITs 時,除考慮派息外,還要註意其資產的租金回報和出租率及負債等。 以冠君產業信託(2778)為例,收入集中,易受經濟波動影響。 受經濟放緩影響,冠君旗下位於中環的花旗銀行廣場或會受遷出中環,移至租金較低的港島東或九龍東區所影響,須下調租金,因而影響回報。

自由行放緩,富豪產業信託(1881)旗下酒店房間入住率及租金收入下跌的風險較高,相比同業的折讓相信仍會高企。 大股東2012年提出強制性全購要約,以每基金單位1元提出全購,較當時價格大幅折讓近五成,消息拖累富豪信託復牌後單日曾急瀉12%。

越秀房產(405)蛇吞象,2012年收購越秀地產(123)購入旗下廣州國際金融中心(IFC)。 現時負債升至48%,酒店收入低於預期,收入補貼限期2016年,往後分派利息不明朗。

陽光房地產基金 435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 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寫字樓、零售及其他商用物業、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
目前市值(港元)64.01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92元 (2015-02-23收市價)
市盈率5.16倍
每股盈利(港元)0.760港元
市帳率0.56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7.063港元
陽光房地產基金 435


陽光房地產信託(0435) 中期業績

陽光房產信託(0435) 2月公布截止去年底中期業績,可分派收入升7%至1.79億,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10.5仙,按年升9.4%,因董事會主要考慮到期內建議物業收購(並無進行)所產生的830萬元交易成本後,決議提高派發比率。

期內營業額升10.2%至3.71億元,經營溢利升40.7%至9.41億,除稅後及未計與基金單位持有人交易之溢利升48.1%至8.55億元。

於去年12月31日,陽光房地產基金物業組合的整體租用率為98.1%,相對6月30日錄得的98.6%溫和下跌。

陽光房地產信託 435 行政總裁 吳兆基


陽光房產信託(0435)

陽光房產信託(0435)於2006年上市,持有19項分別原本由恒基地產、恒基發展及兆基財經的寫字樓及商場,旗下共持有12個寫字樓及7個商場,主攻非核心區物業,分布在非核心地區及新市鎮。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原來為主要投資於寫字樓、商場及其他商業物業的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 公司2月宣布,建議擴大其投資範圍至可投資於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 公司表示,修改投資範圍可令在物業投資方面更具靈活性並提高基金單位持有人的資產回報,管理人根據現行市況認為工業物業、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具有良好投資潛力。

陽光的租約介乎2至3年,因此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租約到期,報告期間取得穩健的20.1%續租租金增長,去年6月底為21.7%。

於2014年12月31日,陽光房地產基金物業組合的整體租用率為98.1%,而6月30日為98.6%。

▪  寫字樓物業組合的現行租金持續上升,於2014年12月31日錄得4.7%增長至每平方呎港幣28.8元。
▪  零售物業組合在續租租金增長取得23.7%的支持下,現行租金於2014年12月31日上升2.9%至每平方呎港幣63.4元。

陽光房地產基金 435

寫字樓物業

陽光房產信託(0435)持有寫字樓物業共12項,包括一個甲級寫字樓(灣仔皇後大道東248號,陽光中心)及十一個乙級寫字樓。 陽光中心年度收入佔集團寫字樓凈收入5成左右。

寫字樓物業組合於2014年6月30日的租用率為98.7%,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27.5元,按年上升9.1%。 於2014年12月31日,租用率為97.8%,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28.8元。

2014年12月止中期,寫字樓物業的營業額上升10.1%至1.76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0.6%至1.17億元。 其中,租金收入上升10.4%至1.45億元,停車場收入上升1.3%至181萬元,租金相關收入上升9.6%至3014萬元。

寫字樓 陽光房地產(0435)

寫字樓 陽光房地產(0435)


零售物業

陽光房產信託(0435)持有零售物業共7項,包括上水中心購物商場、新都城一期物業。 其2項物業收入淨額佔零售物業收入8成半左右。 零售物業方面,必需品消費繼續支持上水中心購物商場的表現,體現於報告期間錄得亮麗的31.7%續租租金增長,平均租金由去年6月中的102.9元上升至年底的107.3元。 新都城一期物業的翻新工程正在進行,該物業錄得13.5%續租租金增長。

寫字樓物業組合於2014年6月30日的租用率為98.2%,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61.6元,按年上升9.6%。 於2014年12月31日,租用率為98.9%,平均租金為每平方呎港幣63.4元。

2014年12月止中期,零售物業營業額上升10.3%至1.94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0.4%至1.27億元。 其中,租金收入上升9.7%至1.51億元,停車場收入上升15.9%至1457萬元,租金相關收入上升10.9%至2838萬元;

零售物業 商場 陽光房地產(0435)
零售物業 商場 陽光房地產(0435)

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不獲通過

恒基地產(00012)2014年6月建議出以19.6億元向旗下陽光房地產(00435)出售位於太子道東712號的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建議交易於2014年8月舉行之基金單位持有人特別大會上不獲獨立基金單位持有人通過及並無進行。

恒地以每基金單位3.9元,認購陽光逾2.01億個基金單位,共涉資逾7.8億元,認購價當時股價高二成。 恒地出售物業錄得溢利6.13億元。

物業位於新蒲崗太子道西,於2009年落成,樓高26層,1至3樓為停車場,提供69個私家車位。5至28樓為寫字樓,每層面積約1.18萬平方呎,全廈總樓面約21.6萬平方呎。 每層樓面最多可分間4單位,而租客多為全層用家,而最大的用家當然為友邦保險,該集團於2010年起,租用物業合共11層樓面,涉及逾10萬平方呎,並獲該廈命名權,由國際商貿中心易名為友邦九龍金融中心。

基於出售價值19.6億元,截至2015年6月底止,保證物業收入淨額5034萬元,而之後至2018年6月底,每一年度的保證物業收入淨額為7350萬元,基於作價為19.6億元,保證物業收入淨額相當於年度化物業收入淨額收益率3.75%。

財務管理

資金方面,陽光2014年12月負債比率23.3%,低於去年6月30日的24.3%,亦距離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的45%上限還有很大的借貸空間。

陽光房地產基金之77%的貸款已對沖為固定利率,足以抵受利率於中短期內波動的影響。

回購

陽光房託(0435)於2014年11月曾經回購了1百萬股,平均回購價大約為3.4元。

陽光房地產(0435)



短評

在本港上市的眾多REIT(房地產信託基金)之中,陽光房地產基金(00435)算是較多元化的一員,物業組合中除購物商場外,也有甲、乙級商廈,樓齡由13至30年不等。 陽光房地產基金(00435)主攻非核心區物業及新市鎮,旗下共持有12個寫字樓及7個商場,可出租面積共129萬平方呎。 陽光房地產(435)旗下上水中心購物商場人流30%是內地旅客,可能受收緊自由行政策影響。 但是,由於資產地點遍佈港九新界,並以乙級寫字樓為主,藉翻新提升租值的潛力較大。 屋苑商場以中型為主,與置富(778)相近,商戶多為超市及食肆,涉及民生所需,防守性較高。

截至去年12月底的6個月,物業收入淨額按年增9.6%。 陽光的租約介乎2至3年,因此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租約到期。 報告期間取得穩健的20.1%續租租金增長,去年6月底為21.7%。

全球央行鬥減息,資金泊向高息股的情況仍在持續。 這邊廂美國結束長量化寬鬆(QE)政策,外界預期2015年年中開始重新加息。 但另一邊廂,澳洲央行2月突然減息0.25厘至2.25厘,此前又有瑞士法郎與歐元脫鈎,歐央行宣布由去年11月開始買債放水,接手美國的救市政策。

鑒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改善,華爾街債券交易員和美國基金經理原本預計國債收益率將走高。 但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2013年年底的3.0%下跌至2014年年底的2.2%。 國債息率的走勢如何,或可以繼續參照分析師的估計。 ◔◡◔

陽光房地產(0435)


估值

估值比較,領匯房產基金(0823)現價收益率為3.3厘,另外本質與房地產信託基金相似的新意網(8008)收益率為4.4厘,電訊股的香港電訊(6823)收益率為4.3厘。 陽光房產信託(0435)往績息率5.16厘,2014-15年度預期息率為5.6厘。

簡單而言,房產信託的估值與美國國債息率的預期成反比。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前曾跌穿1.7厘水平,近日在希臘政治風險下降後回升至2.0厘水平。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方面,如果假設4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5.4元; 如果假設4.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4.8元; 如果假設5.0厘為公平息率,估值為4.4元; 如果假設5.5厘作為估值,目標價為4.0元。

大和升陽光房產(00435) 目標價至4.6元 評級「買入」

大和表示,陽光房產(00435)2015年上半年業績沒有驚喜,每單位可分派利潤同比升9.4%至0.105元,符合該行全年的預測0.218元。 該行認為,其寫字樓及零售物業的加租幅度維持於20%以上屬好事,而且相當一部分規模較小的資產都出現提高租金增長前景,預示著每單位可分派利潤於中長期有良好的增長前景。

該行維持陽光房產「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3元上調至4.6元。

財通國際: 給予陽光房地產基金持有評級

預計2015 年6 月止年度,集團租金收入增長略高於2014 年年度,主要是乙級寫字樓增長仍高,新市鎮零售租金增長將提高。 預測2015 年年度集團收入增9.4%,分派總額增9.7%至356百萬,或每基金單位分派0.217港元。

預計美國國債十年期平均收益率為2.00%,加上3.0 個百分點作為集團公平息率,陽光2015 年公平息率為5.0%,因此公平估值為4.35 元,評級「持有」。風險是美國國債息率高於預期。

陽光房地產(0435)




預期盈利,市盈率,息率

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現價3.92元計算,往績市盈率5.32倍,息率5.1厘。

陽光房產信託(0435)中期業績,可分派收入升7%至1.79億,每基金單位中期分派10.5仙,按年升9.4%。 估計2014-15年度每單位可分派0.218元,上升9%。 現價計算3.92元,預期息率5.6厘。


股價走勢

1年圖:

陽光房地產(0435) 1年圖


3年圖:

陽光房地產(0435)  3年圖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參考:

1. 陽光房地產 435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12/LTN201502122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205/LTN2015020539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29/LTN20140929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916/LTN20140916194_C.pdf

2. 陽光房地產信託
http://www.sunlightreit.com/chi/

3. 陽光房託 三大增長前景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2e02a04e-72da-403a-83cd-6ffc67b588d9-418903

4. 高息產業信託股分析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4-10/06/content_3385586.htm

5. 領匯:房託優勢勝在簡單
http://www.hkcd.com/content/2014-10/15/content_879008.html

6. 環球減息戰 高息股尋寶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61

搜房又創新低的時候再來客觀唱多一下: 陽光雪晴

http://xueqiu.com/6376899020/37448101
搜房又創新低的時候再來客觀唱多一下:
1、目前大家詬病的是搜房直接介入銷售二手房所以掛牌業務萎縮給了58機會,其實哪怕到今天為止,搜房都沒有轉型,他的二手掛牌業務的情況肯定跟現在是一樣的,鏈家的野心很大,我個人認為58安居客不足為慮,但鏈家會是搜房真正在二手房的競爭對手,最可怕的結果是58安居客下一步跟鏈家在資本上合作起來,那對搜房會是致命打擊,但國內的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收購或者資本合作能成功的很少,因為國人的性格決定了大家首先要爭的是主導權而非把生意做大,山頭文化讓併購基本上是兩虎相爭,兩敗俱傷。其實之前我的感覺是安居客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能給搜房帶來威脅的平台,結果他被收購了,我倒是有些釋然,看看說一年不到3個億的收入,更讓我對屌絲文化的搜房產生敬意。
2、前天吧有個大v說看好58安居客,還給了一個高頻打低頻必勝的原則,我理解的移動互聯網高頻打低頻的意思是,高頻使用020價值高,比如打車,比如餓了嗎這種雖然單位價格很低,甚至利潤很低,但是是高頻使用使得這個領域020價值很高,能產生偉大的公司,因為高頻使用可以打通支付,可以有用戶粘性。但app的應用絕對是不說大一統,用戶量大就有價值,app的使用習慣是一定要單一,我手機上沒有58同城,因為我覺得他啥都有,不知道那塊精,我寧願把搜房,攜程,大眾點評等一個個放在手機上,這也是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58的牛主要是找到了乾爹,否則沒前途,我個人也不看好58跟安居客的合併,不會給搜房帶來太大衝擊。
3、搜房犯的錯誤和挑戰也很多,首先我聽說老莫去年跟中介們保證過自己不介入中介業務,對業界算是食言了,不管如何,如果是真的,那證明老莫確實錯了,讓我也覺得老莫人品值會下降一格,哈哈,同時搜房的APP在傳統渠道,媒體上的宣傳太少了,不管再強,都要持續培養用戶,都要用聲音,尤其是移動端,可能是搜房覺得自己已經很牛了,或者是老莫確實扣,不願意花宣傳的錢。
4、搜房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做好現有二手房經紀模式的探索和人員管理,這塊我其實是對搜房有信心的,雖然聽說現在很亂,哈哈,但搜房能管理好200多個城市戰,這個對他應該也不是太大問題。
5、搜房的市值管理,投資者關係做的很差,其實跟機構好好說清楚,股價不至於跌成這樣,因為搜房截止目前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只是需要執行力,需要時間,二手房的掛牌以後就是中小中介才會用,大的都要自己做端口,比如鏈家,討好中介也沒用,而且市值管理差不僅僅是股價跌,搜房品牌也會受打擊,所以老莫的團隊要重視這塊。
6、老莫可能真的要私有化回國內,因為房產的未來是和金融一體的,不回國內可能涉及到很多牌照和資質問題,這個我不懂,如果是要私有化,那我覺得挺苦逼的,價格也不會太高,現在的小股東們苦逼了,最多9塊錢吧,哈哈
7、2015會是二手房領域初步形成新格局的一年,搜房只要不犯大錯誤,他肯定還是勝利者之一,這個領域市場很大,絕對能容得下三家企業,僅僅是二手房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508

宏觀周報:陽光總在風雨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69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11 07:51 編輯

宏觀周報:陽光總在風雨後
作者:任澤平、張彩婷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中國經濟蝶變前夜,改革牛、轉型牛不是夢,陽光總在風雨後。


摘要:

預計2季度經濟和物價低位暫穩。近期一線房市明顯回暖,三四線仍低迷。1-4月出口僅增1.6%,跟人民幣匯率高估有關,考慮到中國強推人民幣國際化意願(否則要再等5年納入SDR),這一趨勢還將蔓延。4月下旬以來發電量和粗鋼產量低位企穩。豬價上漲和大宗反彈緩解通縮壓力,但尚不構成對貨幣政策的制約。


放在大背景下來看當下,2014年2季度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以來,經濟加速探底(而非如官方數據那樣平穩運行),並觸發改革提速、貨幣寬松、財政加碼,無風險利率下降,居民大類資產配置發生變化,引爆改革牛。中國經濟正經歷增速換擋期的最後一跌,隨著房地產投資著陸,預計2015年晚一些時候將探明經濟中長期底部,接近“新5%比舊8%好”。平滑過渡還是深蹲起跳?L型U型?未來正上演驚心動魄的一幕,前期積累的風險將集中暴露,並倒逼改革提速和貨幣放水,陽光總在風雨後。


430政治局會議和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確認經濟下行壓力大,5月10日降息0.25個百分點,央行報告雖否認量寬,但預計寬松加碼、流動性充裕。地方債務置換可能采用定向+公開模式,預計未來還將推進抵押再貸款、信貸資產證券化等,註入新流動性與盤活存量相結合,以壓低長端利率。銀監會將推進《商業銀行法》修訂,取消貸存比考核有助降利率。


杠桿監管、供給沖擊、輿論環境等引發短期調整,但市場有自身規律,在貨幣放水、財政兜底、改革攻堅、無風險利率下降、風險評價降低背景下,分母驅動的改革牛趨勢繼續。最大的不確定性短期來自監管,長期來自經濟基本面。海拔已高,風大慢走。速度與激情之後,觀察經濟探底和曲線QE信號進一步明確。近期關註市政債替換、三大區域戰略穩增長、七大類重點投資工程、大宗商品黎明、軍工、互聯網+、環保、非銀、地產、銀行。


最後強調,中國此輪經濟減速是結構性和體制性,人口紅利消失和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以後,必須通過改革提高生產率和推動結構轉型。沒有改革的QE和財政刺激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後盛宴,必將留下一地雞毛,2009年4萬億刺激殷鑒不遠。中國此輪牛市是從下到上企業轉型(互聯網+等)和從上到下政府改革(國企財稅等)共同驅動的,因此,我們提出並倡導“改革牛”“轉型牛”,而非水牛。




正文:


1. 經濟:預計2季度經濟和物價低位暫穩


近期一線房市明顯回暖,三四線仍低迷。1-4月出口僅增1.6%,跟人民幣匯率高估有關,考慮到中國強推人民幣國際化意願(否則要再等5年納入SDR),這一趨勢還將蔓延。4月下旬以來發電量和粗鋼產量低位企穩。豬價上漲和大宗反彈緩解通縮壓力,但尚不構成對貨幣政策的制約。


放在大背景下來看當下,2014年2季度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以來,經濟加速探底(而非如官方數據那樣平穩運行),並觸發改革提速、貨幣寬松、財政加碼,無風險利率下降,居民大類資產配置發生變化,引爆改革牛。中國經濟正經歷增速換擋期的最後一跌,隨著房地產投資著陸,預計2015年晚一些時候將探明經濟中長期底部,接近“新5%比舊8%好”。平滑過渡還是深蹲起跳?L型U型?未來正上演驚心動魄的一幕,前期積累的風險將集中暴露,並倒逼改革提速和貨幣放水,陽光總在風雨後。


1.1.4月匯豐PMI終值創12個月來新低


中國4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48.9,預期49.4,初值49.2,前值49.6。


4月匯豐PMI終值低於市場預期、前值和初值,並創12個月來新低。原因:3月社融和財政支出回落;330救房市後,地產銷量回升,土地購置和投資低迷;人民幣成為第二強勢貨幣,出口部門受損;419降準1個百分點,政策效應尚未顯現。


房地產投資拖累明顯,出口訂單略有好轉。4月產出指數50,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比初值下降0.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49.2,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比初值下降0.5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50.3,比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但比初值下降0.3個百分點。內需尤其是房地產投資拖累明顯,人民幣強勢使出口不容樂觀。


價格指數再度走低,企業補庫意願不足。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雙降。這跟3月原油波動走弱和鐵礦石大幅下跌的滯後影響有關。原油和鐵礦石價格在4月反彈,5月的PMI價格指數將改善。


1.2.人民幣已脫離地心引力,出口大跌需警惕


按照美元計價,4月出口同比-6.4%,前值-15%,市場預期0.6%;進口同比-16.2%,前值-12.7%,市場預期-10%;貿易順差343億美元,前值30.8億美元,市場預期322億美元。


人民幣第二強勢貨幣,出口大跌,需要警惕。出口如此低迷(4月當月-6.4%,1-4月1.6%),原因除了全球經濟複蘇較弱外,很大程度上跟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二強勢貨幣有關,在前期歐日等貨幣大幅貶值背景下,中國貿易條件大幅惡化。


在中國自身處於經濟衰退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強勢為全世界穩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發揚了共產主義精神,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打腫臉充胖子。匯率對出口影響滯後期為一個季度,3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高達131.7,比2014年大幅上升,預計二季度出口仍弱。


在土地購置和房地產投資下滑背景下,出口大跌增加了穩增長壓力,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存在顯著高估。為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存在人民幣短期高估、犧牲出口部門利益和過度去工業化風險。


如此強勢的幣值背離中國經濟基本面、政策周期和地心引力,做外匯交易的同誌們不相信了,引發資本持續流出壓力。對美出口較好、對歐日出口大幅下滑進一步驗證了人民幣強勢對出口的抑制,4月對美國、歐盟、日本、東盟出口同比為3.1%、-10.4%、-13.3%、-6.6%,1-4月為9%、-1%、-12.2%、13.1%。


內需疲弱,進口低迷,價格效應、季節因素和補庫意願使大宗商品進口有所增加。4月原油、銅比3月進口量增加,這與3-4月開工效應、大宗商品價格企穩的補庫行為以及穩增長預期均有關,但整體而言,增加量不大。


1.3.一線房市明顯回暖,三四線仍低迷


5月前9天22個一二線城市中,上海、北京、天津等17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上漲,深圳、武漢、昆明等5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海、北京、深圳等17個城市成交量同比上漲,天津、成都、昆明等5個城市成交量同比下跌。以上22個主要城市5月日均成交面積和為52.4萬平米,較4月的58.3萬平米小幅回落,但同比增速仍達到10.0%。


上周30大中城市房地產周度銷售面積為407萬平方米,較前一周的429萬平方米小幅回落。40大中城市住宅用地周成交面積為120萬平方米,較此前一周89萬平方米繼續大幅提升,5月旺季來臨,地產成交有望在供需兩旺中繼續良好表現。





1.4.電力耗煤繼續改善,高爐開工小幅提升


上周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周度同比下降3.78%,較此前一周降幅大幅收窄,電力耗煤周度環比增速為0.77%。


上周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小幅回升,型材、管材均價與上周持平,而板材、線材均價較前期均小幅增長,鋼鐵庫存指數繼續下行。


上周全國高爐開工率繼續小幅提升,需求階段性企穩的樂觀預期及鐵礦石的大幅反彈或將為鋼價的進一步反彈奠定動力。





2. 物價:4月豬價上漲CPI略升,PPI低迷上遊改善


2.1. 4月豬價上漲CPI略升,PPI低迷上遊改善


4月CPI同比1.5%,高於前值1.4%,低於市場預期1.6%;環比-0.2%,高於前值-0.5%。PPI同比-4.6%,與前值-4.6%持平,低於市場預期-4.4%;環比-0.3%,低於前值-0.1%。


CPI低位回升。4月CPI同比上漲1.5%,較3月回升0.1個百分點。其中翹尾因素為0.8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為0.7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7%,豬肉價格上漲8.3%;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9%;4月份核心CPI同比為1.5%,與前值持平。


豬肉價格帶動CPI上行。4月食品類價格同比增長2.7%,環比下降0.9%。其中豬肉同比上漲8.3%,使CPI上漲約0.22個百分點。3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的持續上漲開始在終端豬肉價格體現,帶動了CPI上行。預計二季度生豬價平均為14元/公斤,總體拉動CPI上升0.32-0.44個百分點。預計15年生豬價高點將突破17元/公斤,全年均價14.5元/公斤,區間為14.2-15元/公斤。但15年豬價上漲幅度將小於11年。


需求低迷,產能過剩,PPI持續低迷。4月PPI同比下降4.6%,環比降0.3%,環比降幅較上月擴大個0.2百分點。4月經濟加速探底,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5.9%,影響PPI下降約4.5個百分點,雖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但采掘工業價格下降19.6%,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8.3%,使得PPI仍低迷。考慮到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和傳導時滯,預計5月PPI將略改善。


原油、有色等上遊部分行業改善。上遊石油價格大幅改善,環比上漲1.2%,同比下降38.7%,降幅較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延續了上月的上行態勢。有色也有明顯改善,環比由負轉正為0.5%。





2.2. 預測5月CPI為1.4%、PPI為-4.6%


截止目前5月商務部食品價格環比與上月持平,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與上月持平,農業部食品價格環比下跌1.9%,預計5月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為0.2%,同比為2.7%。


綜合來看,預計5月CPI為1.4%,其中食品環比為0.2%,同比為2.7%,非食品環比為0.0%,同比為0.8%。


5月第1周(5月4日至5月8日),大宗商品中山西優混煤平倉價、鋼材指數回落,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基本持平。


截止目前5月期貨等價格加權環比下跌0.2%,預計5月統計局PPI環比為-0.1%,同比為-4.6%。


3.貨幣:央行降息,未來取消存貸比有助降利率


央行發布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示,第一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較為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但預計會加碼寬貨幣,510降息已印證。


3.1. 信貸投放較快以穩增長,但融資同比少增反應內需仍弱


一季度信貸投放較快以穩增長,但融資同比少增反應內需仍弱。2015年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127.5萬億元,第一季度新增4.7萬億元,同比增長11.6%。按全年增長12%左右的預期目標估算,進度已接近三分之一。在同業業務和平臺債務等逐步規範、外匯占款持續回落的情況下,主要依靠貸款投放達到這個速度。而信貸投放中,主要是對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區域戰略以及水利、基建、房地產等領域的貸款投放增長較快,體現出穩增長加碼。


雖然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6018億元,股票融資也為上年同期的1.85倍,但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1萬億元,同比仍少增8949億元,反應融資需求仍然較弱。


3.2. 貨幣政策量價齊寬松,流動性充裕,短端利率大幅回落,未來重點在壓低長端


貨幣政策價格與數量並行,全面與定向結合。2月4日降準0.5 個百分點後,4月19日再次普降1個百分點。第一季度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7930 億元;開展SLO投放流動性1800億元,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3347 億元,通過MLF投放中期基礎貨幣10145 億元。第一季度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30 個基點至3.55%,並在4月繼續下行20個基點至3.35%。


流動性充裕,短端利率大幅下降,長端利率下行有限。3月末貨幣市場利率總體略有上升,但4月份以來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下行,4月下旬隔夜拆借和質押式回購利率已降至2%以內,7天期拆借和質押式回購利率也降至3%以下。3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56%,同比回落0.62個百分點。銀行間市場國債收益率先降後升,收益率曲線陡峭化特征明顯。3月末金融機構超儲率為2.3%,相比去年末降低0.4%,但主要是存款口徑擴大的效果。419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有助於流動性繼續改善。


本周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本周貨幣投放整體為0,連續三周無公開市場操作。但貨幣市場流動性繼續寬松,截至目前5月凈投放為0,4月凈回籠500億,比3月凈回籠2980億明顯回落,疊加超預期降準1%給銀行帶來的流動性,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極其寬松,貨幣市場利率繼續下降。


3.3.央行510降息,雖不QE,但寬松加碼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 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降息在預期內,源於經濟下行壓力大、地方債務置換等。430政治局會議和央行一季度報告確認了經濟下行壓力大,近期PMI下行、出口大跌,物價處於低位,企業融資成本高,為貨幣政策寬松提供了空間。近期豬價和大宗反彈緩解通縮,尚不構成對貨幣政策的制約。2014年2季度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以來,經濟在加速探底,而非如官方數據那樣平穩運行,目前微觀觀察到的經濟增速可能在5%-6%之間。萬億地方債務開始替換,降息有利於降低利息成本。


3.4.未來存貸比取消將減小拉存款壓力,有利於進一步降低利率


媒體報道銀監會將用一年時間推進《商業銀行法》的修訂,其中,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的存貸比規定或將取消。存貸比考核推升銀行高息攬儲,尤其造成利率季末大幅波動,在利率市場化即將完成時將更成掣肘,未來取消存貸比將有利於融資成本下降,合意貸款等其他指標將被采用。


3.5.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物價保持低位,為貨幣寬松留空間


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422元,比上年末貶值0.38%。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計算,2015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74%,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20%,以致出口大跌,4月出口同比-6.4%,1-4月1.6%。在經濟低迷、大宗商品價格低位盤整、小豬周期等背景下,物價保持低位運行的概率較大,為貨幣寬松留下空間。


圖4 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 政策:預計寬松加碼,下一次降息可能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報告雖稱目前無須以量化寬松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但同時報告在430政治局會議之後再次確認經濟面臨下行調整的壓力,預計強改革+寬貨幣。報告提到地方債務置換推動國債收益率上升,媒體報道稱可能采用定向+公開模式,其中置換銀行貸款的部分將定向發行給當初的貸款銀行,預計未來還將全面推進抵押再貸款、信貸資產證券化等,註入新流動性與盤活存量相結合,以緩解長端利率的上升。


預計再降一次息,將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此次降息結合利率市場化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央行提出“加快推出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不斷拓寬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結合取消貸款利率上限經驗,預計下一次降息可能取消存款利率上限。


自1121降息開啟全面寬松周期以來,至今已是3次降息2次降準,我們對宏觀政策保持高準確率預測:2014年11月19日《離降息降準還有多遠?》預測全面寬松周期開啟,11月21日央行首次降息兌現;2015年3月29日《2季度穩增長和穩房市加碼》,第二天330救房市兌現;5月8日點評央行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雖不直接QE但加碼寬貨幣,取消存貸比有助降利率》預測降息,510降息兌現。


5. 市場:“改革牛”“轉型牛”,而非水牛


降息利好經濟、股債、地產、周期行業等,重申改革牛趨勢不變。杠桿監管、供給沖擊、輿論環境等引發短期調整,但市場有自身規律,在貨幣放水、財政兜底、改革攻堅、無風險利率下降、風險評價降低背景下,分母驅動的改革牛趨勢繼續。最大的不確定性短期來自監管,長期來自經濟基本面。海拔已高,風大慢走。速度與激情之後,等待經濟探底和曲線QE信號進一步明確。


近期關註市政債替換、三大區域戰略穩增長、七大類重點投資工程、大宗商品黎明、軍工、互聯網+、環保、非銀、地產、銀行。


最後強調,中國此輪經濟減速是結構性和體制性,人口紅利消失和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出現以後,必須通過改革提高生產率和推動結構轉型。沒有改革的QE和財政刺激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後盛宴,必將留下一地雞毛,2009年4萬億刺激殷鑒不遠。中國此輪牛市是從下到上企業轉型(互聯網+等)和從上到下政府改革(國企財稅等)共同驅動的,因此,我們提出並倡導“改革牛”“轉型牛”,而非水牛。(來源:澤平宏觀)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35

陽光保險創新總監張見:財富管理市場面臨五大挑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604.html

陽光保險創新總監張見:財富管理市場面臨五大挑戰

第一財經日報 張菲菲 2015-05-24 12:53:00

過去中國居民家庭財富管理來看,就房產配比比較高,如果房地產出現一些下行的趨勢的話,居民家庭的財富管理在流動性上的風險會逐步的暴露出來。

5月24日,陽光保險集團創新總監張見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的“財富管理的主題論壇上,詳細分析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未來將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財富管理機構的應對之道。

財富管理市場快速發展的推動力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3月底,“大資管”行業管理資產規模65.17萬億,較上年末增加5.47萬億。2015年一季度金融機構一般存款113.37萬億,增長2.98萬億。

截止到2014年末,大資產管理行業共管理資產59.7萬億,其中銀行理財15.05萬億,信托13.98萬億,保險10.16萬億,公募基金4.54萬億,基金及子公司專戶5.88萬億,券商7.95萬億,私募2.13萬億,期貨124.82億。

對於中國財富管理市場蓬勃發展的原因,張見從中國M2增加、居民財富增加、人口結構變化、財富代際傳承、投資政策的放寬進行了詳細分析:

第一,過去20年,中國M2高速增長,到了2014末的時候已經超過了122萬億, 2015年3月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的資產是65.17萬億,距離122萬億其實只有一半,M2是市場上的錢,市場有了錢才有財富管理的基礎。

第二,過去這10年我國的居民財富的增加速度是非常快的,現在中國居民的可投資財富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三位,可投資1000萬億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超過100萬,可投資資產600萬人民幣以上的客戶超過300萬,這些實際上都蘊藏著非常巨大的財富管理的需求。

第三,中國的老齡化,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財富管理的機會,截止到2014年我們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了2億,占總人口的15%,按照國際上的標準超過10%就是一個老齡化社會,但是嚴峻的現實是中國對養老準備是不足的。

截止到2013年末的時候,中國采用的養老制度是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相結合,大部分養老金進了統籌帳戶,現在工作的年輕人來養老人,當老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年輕人負擔會越來越重。還有一部分很少養老金進入到個人帳戶,但由於過去我們多年對養老準備不足和老齡化速度非常快的提高,導致我們統籌帳戶中的資金是不夠的,所以很多地方把個人帳戶中的錢挪到了統籌帳戶里去支付,導致空帳現象,2013年空帳大概是3.1萬億,中國一方面面臨高速老齡化,但同時對養老準備非常不足。

今年一個很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推出對於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稅收的支持和激勵政策,鼓勵更多人在稅收激勵下為未來養老做準備。

為此,張見認為:“這將會促進中國養老基金的快速增長,也會釋放出財富管理的巨大空間,從國際上成熟的市場來看,養老金是整個財富管理市場中非常舉足輕重的一大塊。”

第四,我們國家過去30年的改革開放催生了第一批的財富人群,到現在他們基本上快要到了臨近退休了,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超過5億以上的超高凈值人群平均年齡在2014年已經達到51歲,這就意味著在未來5-10年財富的代際傳承,跨代的轉移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給財富管理帶來了一個巨大空間。

第五,我國尤其這兩年來金融的改革市場化推進速度非常快,牌照的管制越來越放松,各方面投資政策也越來越寬松,尤其是保險業,從2012年開始,其實2012年之前保險業投資受到很嚴格監管,2012年開始監管部門對保險資金的投資在市場化推動的步伐非常快。

張見以保險為例分析,2013年、2014年保險資金在市場上活躍程度是顯著增加的,由於這兩年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使得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市場活躍度有了很大提升。

張見表示,除了保險資金之外,過去幾年來傳統的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市場發生了格局上的很大變化,信托業到去年年底的時候是13.98萬億,已經超越了保險,成為第二大資產管理機構,基金公司的子公司也接近6萬億,在證券行業協會註冊私募基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萬家,還有最新的P2P這樣一些新的,在財富管理中滿足不同人群財富管理需求的業態出現。

為此,他進一步分析,整個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由於市場化推進步伐的加快,機構的數量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這樣一個很繁榮的景象。但是隨著這樣一些管制的放松我看到財富管理市場上產品種類,不同期限、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各種產品也越來越多,為財富管理行業更好配置資產提供更多選擇性。

“基於以上幾個重點分析,我們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未來的發展還是充滿了期待,應該是一個非常繁榮和快速發展的階段。”張見表示。

財富管理行業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看到財富管理市場很好機會的同時,張見表示,這一行業還是面臨很多挑戰:

第一,財富管理行業的專業和不足問題。由於時間短、積累少,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金融體系過去幾十年以銀行為主導,銀行在金融體系里面占據最主要的位置,所以整個市場活力不足。無論是專業人才積累還是各方面都有很多欠缺,這是行業面臨一個新機遇下如何使得自己專業和服務能力跟上巨大需求的需要。

第二,居民資產配置不合理現象,或者錯配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由於過去金融產品數量比較少,整個行業服務水準也不是那麽高,市場對客戶需求把握上也未必那麽準確。過去中國居民家庭財富管理來看,就房產配比比較高,如果房地產出現一些下行的趨勢的話,居民家庭的財富管理在流動性上的風險會逐步的暴露出來。另外我國是一個高儲蓄的國家,居民60%以上都是在銀行存款和現金,所以資產配置的合理性也還是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

第三,隨著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機構越來越多,但是市場上可供客戶選擇的優質資產實際是有限會變得越來越稀缺,這也是財富管理機構怎麽樣幫助投資者,幫助財富管理委托人去找到更優質資產來實現他們財富的保值增值,這面臨很大挑戰。

第四,財富管理行業的成本是上升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第五,剛性兌付、有序打破,一些信用風險實際上是在釋放的,尤其是今年以來我很多信托公司也都在做積極轉型,也是為了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一些挑戰。

財富管理機構應對之道

針對以上這些挑戰,財富管理機構怎麽來更好應對?對此,張見表達了五方面的建議:

第一,中國財富管理要從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轉變。過去整個中國財富管理來看還是金融機構自上到下。財富管理機構做一個理財產品,做一個信托產品,或者做一個其他的另類產品,去銷售給賣給投資者,賣給財富管理的委托人,會導致期限錯配、風險收益錯配等等這些問題,未必能真正符合財富管理人群他們的投資目標或者風險收益的偏好。

第二,從單一分割到一站式,能提供綜合的資產配置。過去監管是分割的,每家公司產品特點不一樣,但實際上每個財富管理的需求又是多樣化的,未來需要能夠建立開放式的產品平臺,從單一產品到資產配置方案和總體解決方案的配置這個方向去努力。

第三,要通過數字化來提高效率,隨著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如何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這樣一些新技術,提高行業整體的效率,同時還能改善客戶的體驗,這是財富管理行業要去積極擁抱的。

第四,中國財富管理的未來一定是全球化的趨勢,過去可能更多把資產配置放在中國,隨著我們改革開放、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會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第五,在財富管理高速發展的同時,作為財富管理機構一定要對風險有所敬畏,很好的控制風險,降低損失,來維護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品牌和聲譽。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