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金融風險、抑資產泡沫、穩中求進逐漸成為政策的主基調。2月7日,農歷新年後公布的第一個重要數據顯示,1月外匯儲備已跌破3萬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超6%,市場對“破7”整數關口的預期強烈。
內外部不確定因素疊加下,宜“穩”字當先。近日,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遠角度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方向不變,但重要性排在第二或第三位。當前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穩定資本流入和流出,防止金融風險。”
既要穩外儲,又要穩匯率,其結果必然是外匯管制政策更嚴格的實施。事實上,從去年收縮企業跨境並購額度的申報,到今年年初增加個人購匯手續、打擊灰色跨境資金等措施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短期內的確會對企業‘走出去’造成一定影響,但這是我們必然要做的,而且此次管理勢必比以往更加有效。”丁爽說。
據渣打銀行測算,展望全年,GDP增速保持在6.5%左右,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穩定,對美元匯率可能因強美元而略貶至7.05-7.06,資本流出大幅下降至4000億美元左右,外匯儲備降幅將遠低於去年。
財政政策“挑大梁”
3月,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又將召開,屆時將確定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渣打銀行預計為6.5%左右。2016年全國GDP增速為6.7%,與此前制定的目標6.5%-7%相符。
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8%,高於預期和前值。但丁爽認為,四季度的小幅反彈是暫時的,不意味著經濟掉頭向上。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房地產調控效應待顯現。從去年數據來看,消費貢獻了約2/3的GDP增速,而消費的不少項目與房地產密切相關。去年10月以來密集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導致房市交易量與價格增速齊跌,但其效應還未傳導至房地產投資和新開工領域。如果房地產交易和投資進一步放緩,勢必對GDP產生持續影響。
總的來說,要達到增長目標仍需政策支持。而無論是此前經濟工作會議上對貨幣穩健中性的表態,還是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常備借貸便利和逆回購利率上調顯示出的現收緊跡象,亦或是最新公布的1月CPI、PPI數據向好推升通脹預期,都意味著貨幣“大水漫灌”再難重演。
既然如此,就需要其他方式來支撐經濟。丁爽認為應該是來自於擴張的財政政策。
“首先,財政政策是有余地的,經測算,政府債占GDP比重達到60%,但仍在可控範圍內。去年財政赤字是3%,今年預計是可達到3.5%。”對於赤字率推高債務的問題,丁爽解釋到,如果名義GDP達到8%,即使有5%赤字率,也不會使債務上升5個百分點,而是只有1個百分點左右,因為名義GDP增長後,存量債務占GDP的比重實際上是下降了。所以作為穩增長的重要工具,財政赤字會進一步擴大。
至於普通百姓廣為關註的房地產政策,丁爽認為一線城市控制需求的政策不會馬上放松,今年的重要目標是防止一線城市價格上漲過快。但中小城市庫存大,從信貸方面還會提供支持。總體來說目前從緊的政策會維持,但不會進一步收緊,“不然增長目標達不到”。
積極方面,丁爽對2017年進出口貿易形勢較為樂觀。首先,近期美國等發達國家制造業PMI指數持續走升,代表外需較大。第二,人民幣貶值效應還未完全反映到出口數據中。“近來,我國加工貿易出口占比已經從過去的40-50%降到30%以下,而受匯率影響更大的一般貿易占比過半,所以整體來說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丁爽說。
美元仍走強 穩匯率更要穩外儲
另一個廣受關註的問題是匯率走向。如今,“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穩定”越來越成為共識。去年7月以來,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指數(CFETS)大部分時間在93-95之間波動,今年這一趨勢會維持下去。
然而,當下美聯儲已進入加息通道,而人民幣承受下行預期,此時貨幣政策不能偏離美聯儲太多。市場預期美聯儲今年加息兩次,50基點,如果中國放棄將存貸款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利率,轉而把MLF、PSL、逆回購等從短到長的利率作為調控方式,渣打銀行認為今年內這些利率總體還會上調20基點左右。
丁爽表示,之所以要盯住一籃子貨幣,首先是穩預期的需求。如果沒有任何一個穩定錨,人們都不知道匯率會怎麽走。此外,對一籃子貨幣穩定,說明名義有效匯率不再升值。“目前中國出口的勞動生產率還是比主要貿易對手快,在勞動生產率增長且匯率不升值的情況下,中國的出口能受益,這也是保增長的需求。”丁爽說。
當然,從央行角度來說,也不會完全放棄對人民幣/美元雙邊匯率的管理,即管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丁爽認為該幅度會低於為保持對一籃子貨幣穩定所需要的幅度,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升值。
總的來說,人民幣對美元走勢最終取決於美元有多強。市場普遍預期,美元在2017年仍然走強。特朗普新政(對外加關稅,對內減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等)都會引起赤字增加,而最新非農數據顯示已接近充分就業,此時擴大赤字可能推動通脹上升。
更重要的是,2月14日晚間,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提到,美聯儲此前預期的加息兩次並未完全把特朗普的財政政策效應考慮進去,如果考慮進去,可能加息次數還會增加,並且“未來的每一次會議(如3月議息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
當然,考慮到特朗普政策實施的程度和可能性,渣打預測美元對人民幣在年中達到7.05,年尾達到7.06左右。
由於人民幣並非自由浮動,維持其對一籃子穩定是要付出成本的。2016年全年,我國外匯儲備下降了3198億美元。“外儲下降是有底線的,雖然不是3萬億關口,但絕不會容忍它像去年一樣的降幅。”丁爽說,“考慮到匯率還不夠靈活,我們估算需要2.8萬億外儲。這不是死線,但是值得參考的一個數據。”
這就是最近強調外匯管理較多的原因,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對外管措施的實施更加嚴格。
“‘雙順差’時期實施時從寬,但政策並未放開。要保持匯率穩定,又不想消耗過多外儲,外匯管制是必然的。而且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渣打銀行計算,去年中國資本流出在7000億美元左右,略低於前年。但2017年流出會大幅減少,約為4000億美元左右。一方面貿易順差,一方面資本流出規模減少,最後動用外儲的幅度要比去年小很多,意味著這次管理措施會更有效。
樓盤傳真 2017/02/04 2017/02/04 22:52閱讀更多 »
政府手持近 4000 公頃閒置土地,原來有兩成透過短期租約批出,每呎月租僅值 12.7 元。
公屋富戶政策收緊後,為私樓市場注入新一批購買力,屯門富健花園成受惠屋苑之一。
中海外鴨脷洲「南區.左岸」,廚房內有工作室,不能用作工人房,因為是走火通道,新環節「裝修解密」,講解裝修報價單陷阱。
新婚置業怎做預算?參考將軍澳慧安園設計例子,首期、雜費連裝修,總共花費 100 萬元。
5月5日,在2017年農業生物育種產業化高層研討會上,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處副處長張憲法稱,我國轉基因評價非常嚴格,經過安全評價上市的都是安全的。
他說,轉基因是給世界多了一種選擇,轉基因產品就是讓我們的貨架多了一種選擇,讓玲瑯滿目的商品又多了一種商品,其實沒什麽,關鍵是讓公眾有選擇,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買。
在安全評價問題上,張憲法表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相關組織,制定了一系列的轉基因評價標準。而我國的評價指標要嚴於國際標準,多於國際標準。轉基因安不安全不能籠統地講,要經過評價之後才能下定論,凡是經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品。
那麽,政府的嚴格評價是否會影響到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產業發展呢?
張憲法認為,“我們要樂觀度看待這件事情,在轉基因安全評價問題上,把關再嚴格都不過分,就是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我國政府對轉基因安全委員會的要求是,批準的任何一個證書都要經得住時間的檢驗、歷史的檢驗、科學的檢驗,所以,要堅持慎之又慎的原則來進行安全評價。”
在轉基因標識方面,為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我國對轉基因產品或食品,實行按目錄定性強制標識制度。即凡是列入標識目錄的產品,只要含有轉基因成分或者是轉基因產品加工而成的必須標識。
2002年,我國政府出臺《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制定了首批標識目錄,對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類17種轉基因產品,進行強制定性標識,其他轉基因產品可自願標識。
除此以外,政府還發布《農業轉基因生物標簽的標識》國家標準,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了標識的分段監管。
張憲法提到,雖然上市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有保障的,但是吃與不吃是自己的選擇,我國在這一點上尊重公眾的知情權、選擇權,對轉基因食品是有標識的。
除了定性按目錄強制標識這種標識管理制度外,還有定量全面強制標識,對所有產品只要轉基因成分含量超過閾值就必須標識。如歐盟(0.9%)。定量部分強制標識,對特定類別產品只要其轉基因成分超過閾值就必須標識。如日本(5%)、韓國(3%)。
張憲法提到,歐盟1997年頒布的新食品管理條例(258/97),設立了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的最低含量閾值,即當食品中某一成分的轉基因含量達到該成分的1%時,需進行標識。到2002年,歐盟將這一閾值降低到0.9%。而日本等國家未批準轉基因國內商業化種植,把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作為農產品貿易保護的重要手段。
至於美國,對轉基因產品加工和經營沒有特殊要求。轉基因產品可以采取自願進行轉基因標識,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要求轉基因標識必須真實、不能誤導消費者。但由於美國的一個州出臺了轉基因強制標識的法案,2016年美國聯邦政府緊急出臺《轉基因信息披露法案》,禁止各州私自制定各州轉基因制度,要求對轉基因產品成分進行標註,但是具體辦法正在制定中。
每經影視記者 牟璇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又來到這個港口,沒有原因的拘留,我的心乘著斑剝的輕舟,尋找失落的沙洲……
影視行業時刻發生著故事和傳說,而影視股同樣也如戲劇般的在兩年時間中,驟然生變,曾經傳媒影視股是整個資本市場中最為風光的板塊,每家公司新上市都備受追捧,明星股東、名導股東閃耀在資本市場中,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無一不想與“影視”沾上邊,似乎誰戴上了這個充滿魔力的戒指,就能夠成為傳說。
然而,風光有時,落寞也有時;如今的影視股似乎已經褪去了舊日的光環;監管趨嚴、並購連連失敗、明星公司市值不斷縮水、機構冷遇……
影視股似乎成為了資本們最不待見的群體,成為了一片失落的沙洲……
【曾經的風光】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自此傳媒文化產業成為資本市場中最受關註的板塊。
2013年,華誼兄弟連創新高,市值一度居於整個創業板首位。
2015年,跌宕起伏股災下的中國資本市場中,傳媒影視板塊(申萬28個子行業)在這一年上漲了172%,成為當年表現最好的行業,沒有之一。
【如今的落寞】
而自2015年之後,傳媒影視板塊在多年的風光後情況調轉急下,從最受喜愛的行業成為了“重災區”。
按照Wind資訊統計,最近一年(近250日,截至4月28日),傳媒板塊下跌了20.40%,成為了28個子行業中表現最差的行業,比倒數第二的計算機行業11.95%的跌幅還幾經翻了一倍。
影視並購熱情不減,按照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6年傳媒板塊就發生並購278起。但是,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今至少已經有20余家影視並購失敗。如:趙薇擬收購萬家文化、驊威文化擬收掌娛天下、暴風科技擬收購稻草熊影業、唐德影視擬收購愛美神等……
失敗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在於監管政策收緊。
【機構冷遇】
最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向一位傳媒分析師了解傳媒影視板塊時,他坦言道:“我都開始看電子行業了,因為只看傳媒板塊估計會被餓‘死’了”。
與此同時,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在近期的一場某龍頭影視公司今年的年度機構投資者交流會看到,以往坐滿各大券商首席傳媒分析師的場景已蕩然無存,盡管這家影視公司是2016年業績表現最好的公司,但遺憾的是,參會人員幾乎都只是各大券商的助理研究員。
【再看個股】
不少老牌傳媒股,股價都撐不住了,有的股價幾乎腰斬,跌幅創近三年新低。
即使去年新上市的“國家隊”老大哥中國電影,股價也從最高時的40.28元,跌落到如今的20元上下,幾經腰斬。
更別說一些跨界做影視曾經的牛股鹿港文化、富春股份,以及重組進入資本市場的歡瑞世紀、印紀傳媒……曾經的輝煌猶如過眼雲煙,如今的表現都是慘淡一片。
傳媒影視股成了一片失落沙洲。
但另一方面讓人疑慮的是,與影視股蕭條的市場表現相比較,整個行業似乎仍然維持著較強的生命力。
從2011年到2015年,電影票房總額分別是131億元、170億元、217億元、296億元、440億元,從數據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穩步上升的過程,尤其是2014年到2015年,增幅接近49%。
2016年,盡管此前叫囂的600億票房夢碎,但全年總票房仍然有457億元,較2015年略有3.7%的增幅。
並且粗略統計,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仍然突出,2016年八成傳媒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相較於其余行業逐年收入大幅下滑甚至面臨行業寒冬,影視傳媒行業顯然並不是那一行列之中。
那麽,為什麽機構不再喜歡傳媒股,甚至用互相“踩踏”的方式,試圖趕緊逃離這個曾經的輝煌之地?
有分析師說,泡沫太大了,前幾年給這個板塊賦予了太多“神奇”的光環,使得整個板塊估值越來越高,講故事講得越來越大。然而,投資最終回歸的是業績表現,影視股盡管業績表現不錯,但仍然與高企的股價不相匹配。
中域投資總經理袁鵬濤則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這些年政策提倡“脫虛入實”,這個“實”更多指的是實體經濟,而影視、文化、遊戲都屬於輕資產服務業,無論從國家產業政策、還是監管政策,對影視傳媒行業都不是太鼓勵的態度。從上市公司來說,雖然過去三、四年,影視公司上市的很多,它們利用資本市場資本運作,很多公司都長大了。但這些公司過度利用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好的公司應該多練內功,把產品做好,並購作為輔助,這才是優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脈絡。真正提高片子的藝術質量和商業價值,但如今,國內很多片子無論是藝術質量還是商業質量,這方面還是要積極學習國外的一些優秀大片。
事實上,只有內容起來了,好的產品出來了,才能帶來紮實的收入和利潤的變化,這才是投資者真正關心的。如今的傳媒影視板塊,雖然經過大幅下調,估值勉強算是合理,但向上的可持續業績以及內容質量的可持續提高尚卻沒有看到,再加上當下市場更追求業績的確定性,因此要有大的表現是比較困難的。
雖說人家不夠紅,但賺錢呀!
文 | 李書娜 、 編輯 | 周路平
兩塊面餅,中間夾一點紅豆沙,這種叫銅鑼燒的東西是哆啦A夢的最愛,也是福建一家叫回頭客的公司,做到年營收8億元的法寶。
不久前,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半之後,回頭客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赴深交所上市,募集6.2億元。
回頭客早年以生產銅鑼燒、蛋糕為主,2014年開始生產華夫餅,2016年開始生產薯片。據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回頭客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93億元,凈利潤4198萬元。
目前,創始人黃福陽直接控制及通過順利投資間接控制回頭客股份合計91.92%的股權。本次發行完成後,黃福陽仍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
外界對黃福陽知之甚少,他平時也只出席一些公益慈善活動。創業家&i黑馬從招股書的信息獲知,黃福陽生於1978年11月,福建泉州人。泉州除了是著名的鞋都,也是全國最出名的食品產業集聚區,達利食品、盼盼食品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食品加工廠都聚集於此。
大專畢業的黃福陽從2001年開始進入達利食品,達利食品也是一家做烘焙食品的大型企業,已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突破了600億元。
2005年底,做了四年銷售經理的黃福陽從達利辭職,出來單幹,並於2006年7月成立了回頭客食品加工廠,主打銅鑼燒和歐式蛋糕。
這是一個草根團隊的奮鬥故事。在回頭客的董事會名單里,除了兩位董事是本科學歷外,其他董事會成員都只有中專和大專學歷。但十年後,這個草根團隊卻打造出了一家年營收8億元的企業。盡管比起黃福陽的老東家達利食品,回頭客還只是在垂直門類占有一席之地。
快消品市場上從來不缺競爭者,尤其是進入門檻低的烘焙類食品,而面包和蛋糕又是烘焙市場里競爭激烈的品類。
在2006年“回頭客”成立時,行業老大達利食品已有糕點類、餅幹類、薯片類三大品類500多個品種的產品,盼盼食品有面包、蛋糕、肉松餅等幾十個品種,以及一些外資品牌如面包新語、卡夫、好麗友、樂天食品等,這些品牌在市場有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並且主打多品牌戰略,幾乎覆蓋烘焙類的所有品種。
如果從面包、蛋糕、餅幹類這些已占據了廣大的市場份額的領域進入那麽發展起來會非常難。於是,黃福陽另辟蹊徑,從銅鑼燒切入,這一品類都不是其他競爭對手的主打,並且在市場上占額比較少。
2013年,回頭客的銅鑼燒銷售額突破2億元,占整個公司營收的53%,成為全國銅鑼燒市場銷量第一名。2014年,銅鑼燒推出單品華夫餅,並在次年銷售額接近2億元。2016年公司加大在蛋糕、面包等糕點品類研發創新力度,先後推出千層蛋糕、戚風蛋糕等;推出新品牌“辣大叔”薯片,並且簽約馬天宇作為代言人,進入薯片品類市場。
相比於其它幾家烘焙巨頭,回頭客只有三四種產品,小而美,容易形成聚焦,再加上明星效應可以很快打開知名度,占領市場。2015年5月,回頭客與當年以《瑯琊榜》、《羋月傳》等大火的明星劉濤簽約,代言糕點類產品。7月,又與90後歌手馬天宇簽約,代言另一辣大叔烤薯片。
從營收上看,精品戰略是成功的。創業家&i黑馬查詢回頭客的2016年度報告發現,回頭客在2016年全年華夫餅的銷售收入達到2.92億元,占到總營業收入的37.16%;銅鑼燒的銷售收入達到2.57億元,占到總營收的32.73%;蛋糕及面包銷售收入2.26億元,占總營收的28.80%。
目前,回頭客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銅鑼燒、華夫餅和歐式蛋糕,三者幾乎各占了三分之一。
在目前我國烘焙市場品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外資公司主要有臺灣 85度 C、克莉絲汀、面包新語;內資公司主要有達利集團和盼盼集團。
面包新語的經營模式為前店後廠、現場烘焙的連鎖經營模式;臺灣 85 度 C 同樣采取前店後廠、現場烘焙的連鎖經營模式,采取“面包+咖啡”的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克莉絲汀經營模式為“中央工廠+連鎖店”模式,在當地同時開設面包生產、加工、制作工廠和零售連鎖店,將中央工廠產出的面包運往該城市的所有連鎖店。麥趣爾的烘焙產品經營模式與克莉絲汀類似。
與外企線下連鎖經營的模式不同,中國國內烘焙食品企業主要采取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模式,比如達利食品目前已有4225家經銷商。回頭客也是如此,它專門組建了一支300人左右的營銷隊伍。經銷是回頭客的主要渠道。經銷商采購公司產品後,大部分銷售給分銷商,再由分銷商向終端渠道銷售。創業家&i黑馬查詢招股書發現,截止2016年6月30日,其經銷商數量達到了1281家,完成了全國銷售渠道的布局。在過去三年,經銷商渠道的銷售收入在整體銷售占比中均超過97%。
與經銷商的合作管理模式主要是實行扁平化管理,按照管理區域,將經銷商分為省、市、縣三級,它們均與回頭客直接簽署經銷協議,之間無從屬或者管理與被管理關系。並且規定,除產品質量問題外,不允許經銷商退換產品。回頭客會從月度、季度等銷售任務、網點開發、促銷執行等多方面對經銷商進行定期評分,考核不合格的將進行淘汰。
線下直銷是輔助渠道。2014年之前,回頭客並沒有直銷渠道,之後才開始實施直銷模式,主要包括線下直銷和線上直銷兩種。線下直銷主要是和大型商超客戶進行合作,直接配有專門的市場推廣人員和大客戶直銷人員,進行市場推廣和客戶的開發與維護。
線上直銷主要是在天貓、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臺建立旗艦店進行自營。從招股書數據來看,直銷的銷售收入呈現遞增狀態。2014年回頭客開始布局電商,招股書顯示,2015年電商營收為7.16億,凈利潤達到了1382.7萬元。2016年電子商務銷售收入達到了5.6億,占到整個營收的70%。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電商收入按理說應該劃分到直銷收入里,而回頭客2015年的直銷收入只有1529萬元,占比2%,為何直銷收入里面的電商部分能產生7.16億元的收入?
與經銷體系相配合的是按區域銷售。目前回頭客在福建、山東、湖北、四川和吉林五個生產基地,以這五個基地為核心形成了從省級到縣級的分層營銷網絡。目前在全國已有100多萬個終端銷售網點。而負責這一個工作的陳小江則是原達利食品的省區經理,目前擔任回頭客的銷售總經理。
分層銷售營銷網絡分為省會城市、市級、縣級3層,直接對接所有經銷商,構建扁平化的經銷網絡。而這些子公司的在各區域的收入規模都較為均衡。回頭客福建子公司的銷售收入為2.04億元,廈門2.12億元,湖北1.81億元,山東子公司銷售收入1.80億元。
本次轉A股擬募集的6.2億元也將全部用於五個基地的生產線建設改造項目。
烘焙行業與其它的快消品類不同,2016年之前,回頭客也是屬於強勢的一方,采取貨到付款模式,不給賒賬,每年產生的應收賬款不到50萬元。但2016年,回頭客的應收賬款漲至3690萬元,占流動資產的20%,高於行業平均值。
回頭客的解釋是,“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競爭對手的挑戰、市場營銷及渠道建設的不確定性等風險,以及更好的提升公司市場占有率和提升銷量,扶持和增加經銷商的信心。”所以,給予了經銷商一定的信用額度。
另一方面,綜合招股書發現,2013-2015年以及2016年上半年回頭客各種類產品合計產能利用率在70%左右,也就是說現有設備並未完全投入生產。
而本次IPO的目的之一是直接目的是在對原有產品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進行全國銷售網絡布局,為其在烘焙食品的競爭中增加新的競爭力。本次募資項目達產後,回頭客每年將新增產能54760噸。
為何回頭客要持續擴大產能?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一方面是解決產能瓶頸,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產品線的改造升級,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及提升市場話語權和議價能力。
烘焙食品市場的競爭已愈加充分,光2015年的企業數量超過了1400家,雖然單一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均未形成壓倒性優勢。但諸如元祖、85 度C、面包新語等外資品牌已占據著中高端市場,達利食品、盼盼食品、好利來等本土品牌以二三線城市及廣大的農村市場為主,也已占據中低端市場。
所以,對於回頭客而言,要想在其中繼續擴大地盤,切分更大的蛋糕,並非易事。
當你需要用商業邏輯來看待你熱愛的事,風險尤為巨大。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口述 |
當吳曉波從一名財經作家變成一個內容創業者,他歷經了這種身份變化帶來的沖突。他用三年的內容創業經驗提醒內容創業者,當你需要用商業邏輯來看待你熱愛的事,風險尤為巨大。本文系吳曉波在“2017年大頭CEO-Club夏季私享會”上的分享,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以下為吳曉波的分享節選。
內容創業這三年,我比以前十幾年都要辛苦。(創業家&i黑馬註:2014年5月,吳曉波頻道上線)
很多人說內容創業變成了新風口,是頭豬都能飛起來。但你要知道當踏上第一步,你已慢慢變為一個創業者,一個企業家。這種職業化的身份將慢慢替代你愛好者的身份。而當我們需要用商業邏輯來看待你熱愛的事時,風險就非常大。
四件事越做越難
內容創業,有四件事越往後面走就越難。
第一件事,你要有持續生產的能力。寫一篇點擊量10萬+、100萬+的文章並不特別難,難的是你每天都幹。當任何事變成每天都要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非常寂寞和枯燥。
德魯克曾說過,真正卓越的企業往往是波瀾不驚、枯燥和乏味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永遠保持亢奮,那些造就了偉大企業的企業家每天都愁眉苦臉,埋頭做一些很枯燥的事。而很多人卻總想歡快地把事辦了,這不靠譜。當你需要在一個特別窄的小門類中每天持續提供內容,這時內容的結構化能力已大於你的寫作和內容創造能力。
第二件事,內容的產品化能力。單純一個好文章、好視頻、好音頻並不構成變現能力,你需要把這些內容變成產品,這就是所謂的產品化能力。
變現大於天。內容本身並不具有商業的變現性。它最早的變現能力就是廣告變現,而當有了互聯網,特別是過去一年多所謂的知識付費興起後,內容創業便煥發出新的可能性。但這種產品化能力對一些傳統媒體或者傳統文化產業出身的人而言,極其陌生。
第三件事,一個單品的億級化能力。前兩天有人撰文稱,內容創業市場大概有200億-300億元規模。但我感覺應該不會有這麽大。
2016年,內地總票房大約400多億元,這僅相當於2017年全國排名第26位的房地產公司的銷售額。那家公司叫金科,它今年銷售目標是400多億。
我們可以對比電影業來看內容付費行業。中國電影業票房收入超過100億是在2012年,那時票房最高的電影叫《泰囧》,12.6億元。當市場規模在100億時,單品收入到10個億左右才能形成市場化結構。而且我發現,各行業幾乎都是如此。
我估算了一下,自去年7月5日至今年7月5日,《每天聽見吳曉波》這個單品的營收大約4000萬元,這應該是全國最大的單品了。若按照這個單品收入來計算,中國的知識付費市場規模估計在8億-10億元。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幾何級增長,如果它能以每年200%或者300%的複合增長,那就會變得非常大。
很多人說,內容創業是特別大的風口,它符合移動互聯網圈層化及中產階級緩解知識焦慮的趨勢。不過,它今天還是地上的小芽,這顆小芽能長多大還是未知數,我們不知道它未來會成為森林還是盆景。
第四件事是抗政策風險能力。內容創業涉及政策上的制約,雖然它是很小的行業,但它與意識形態有關,而凡是跟意識形態有關的東西都具有非常大的風險。
與過去二十年前相比,全球的文化產業格局有非常大的變化。2010年前,北美地區所有的報紙、好萊塢的四大電影公司,沒一家上市的。它們跟資本沒有任何關系,保持著非常獨立的姿態。2010年後,報業、電影、電視開始接受風險投資,而後又大量上市或並購。它們變成了資本市場中的標的。
文化行業的穿透能力變得越來越強。這時若進入這個行業,對政策環境和宏觀環境的理性判斷及把持就變得異常重要。
長板和短板
商業中有個理論叫木桶理論。創業者往往都有一塊特別長的板,接下來的事便是花5年,10年,甚至20年把別的板補齊,變成一個木桶。
作為內容創業者,我們要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不是天生的好企業家。真正天生的好企業家很少是做內容出身的,因為他們只做一件事——賺錢。
做內容的人往往會有一些執著,你過往所有的成功都會成為屁股後面的尾巴。我們是長板特別長、短板又特別短的人。第一我們有創意能力;第二我們有整合能力,有非常廣泛的人脈關系,過去的積累讓你比別人能更快獲得資源。而我們的第一個短板則是管理能力;第二個短板是技術能力;第三個短板是產品化能力;第四個是馬拉松長跑能力。
所以,我們是一群個性特別鮮明的人。我們在某方面具有特別的稟賦,早期跑得比其他領域的人更快,但缺點也非常明顯。
過去三年,我做吳曉波頻道最大的體會是:怎麽能由一個寫作者變為產品經理,怎麽能由一個註重文本的人變為註重技術的人。一家文化公司如果不是用技術來驅動,它便無法跑得遠。這是我踩過的大坑。
從一個愛好者變成創業者,從創業者變成企業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做內容創業的人往往能快速到達某個市場領域。如果該地出現“大油田”的話,他們通常是第一批到達的人。但到了之後,能不能挖到最大的油井,這是個問題。
回頭看過往二十年的互聯網,並不是所有早到的人都能找到大油田。挖到大油井的人,往往是那些更沈靜的人,更有毅力的人,更兇猛的人,而不是誇誇其談、騎著快馬到處亂跑的人。
對於內容創業者而言,能不能挖到大油井取決於這幾點。第一,你能不能把一個行業垂直地打穿。我們要用新方式“破壞”原有的產業格局和形態,這個過程不是多元化、多點化的過程,而是在破壞的過程中能用新方式整合資源。這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也是企業家的基本素質。
第二,社群能力探索。之所以有內容創業這件事,就是因為流量分發能力不見了,世界不再是平的,或者說在平的世界的前提下出現很多圈層和社群。當圈層和社群出現,支付和交付就有了可能。這也是為什麽內容突然由免費變成了收費。在定義的前提下,把這些人交互早一起,通過工具化的方式完成互動,這件事在今天的中國,尚未有人真正成功過。
四年前,小米曾獲得一次爆發式的成功。但是小米發展到今年要過1000億,也已不再是四年前的社群化模式。所以,社群能量的爆發需要內容創業者探索。
第三,團隊高效執行。我見證過很多擁有彗星般能力的人,他在短期之內成功,但18個月以後再也找不到他,或者他變成很平凡的人。
第四,生意變成商業模式,營收持續放大。這是從發現油田到打到油井的過程,這是一個特別需要關註的事。
總而言之,對我們這些長期以碼字為生的人來說,內容創業是巨大的福音,我們不再需要拜托任何人,我們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為什麽要做內容創業?很簡單,我們有一門手藝,能幹好一件事,我們希望通過商業化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購買我們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件器皿,抑或一段文字,也可能是一部電影。然後,讓我們過上體面生活,養活一個團隊,這大抵是我們內容創業的初心。
當開始進入這個行當時,你要意識到一件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獨角獸,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獨角獸,公司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美。
而有一件事不能或缺:無論你創業多久,無論你走到哪里,你是不是依然喜歡現在的自己?
7月27日,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相繼宣布從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
近期不只是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近期已有諸多收費項目被取消,還有一些“大實惠”將在日後逐步落地。
1、9月1日起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
27日,在第九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說,從9月1日起,中國電信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比年初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預計將惠及8000萬用戶。
中國電信宣布從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後不久,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也相繼跟進,宣布從9月1日起,將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
今年3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負責人紛紛表示,今年10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如此一來,相比年初提出的“提速降費”計劃,三大運營商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
2、個人異地本行櫃臺取現手續費等,自8月1日起取消
國家發展改革委、銀監會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自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臺取現手續費,暫停收取本票、匯票的手續費等,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客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賬戶免收賬戶管理費和年費等。相關措施實施後,預計每年可減輕客戶負擔61.05億元。
通知明確,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臺取現手續費。各商業銀行通過異地本行櫃臺(含ATM)為本行個人客戶辦理取現業務實行免費(不含信用卡取現)。同時,暫停收取本票和銀行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6項收費。
通知規定,各商業銀行應繼續按照現行政策規定,根據客戶申請,對其指定的一個本行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各商業銀行應通過其網站、手機APP、營業網點公示欄等渠道,以及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主動告知提示客戶申請指定免費賬戶。客戶未申請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賬戶(不含信用卡、貴賓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
3、一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要減免!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出臺25項降成本舉措,助企業輕裝上陣。
《通知》指出,要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收費項目再減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項目盡可能降低收費標準。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削減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
4、近期,這些“跑腿費”統統可以省了!
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6月末全部接入平臺,自7月1日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已全部可以通過平臺辦理。曾經為轉接住房公積金而東北西跑的“跑腿費”,可以省下啦!
7月1日起,全國全面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制度、居民身份證丟失招領制度,身份證異地辦理不再困難,曾經的辦證“路費”也免啦!
據人社部統計,截至7月21日,全國31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開通390個地區,占97.5%。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人表示,9月底前基本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報銷住院費用再也不必東奔西走!
5、2017年春季學期起,教科書免費了!
教育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意見,要求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中央財政對全國城市和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教科書;各地組織編寫、選用的地方課程教材一律免費提供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使用,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免費教科書的采購工作要按照政府采購有關法律制度執行。
意見明確,義務教育部分國家課程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實施範圍包括全國所有農村和城市地區,納入循環使用的教科書包括小學《科學》《音樂》《美術》(或藝術)《信息技術》,初中《音樂》《美術》(或藝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循環使用的科目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鼓勵各地對地方課程免費教材也實行循環使用。
從2018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按照上述循環使用的國家課程教科書書款的一定比例安排資金,用於循環使用教科書的補充、更新。
6、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已取消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經國務院同意,自2017年7月1日起暫免征收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近日聯合發布的《關於暫免征銀行業監管費和保險業監管費的通知》,免征的銀行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免征的保險業監管費包括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免征上述行政事業性收費後,銀監會和保監會依法履行管理職能所需相關經費,仍由中央預算安排資金予以保障。
7、信用卡已減免11項業務收費
近日,央行頒布信用卡使用新規,對部分商業銀行信用卡服務收費標準進行調整,7月1日起實施。新規對信用卡超限費、短信服務費、補發卡費等11項業務收費進行了減免。工行、中行、農行等則為一年刷5次免年費;建行、光大銀行刷3次即可免年費。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權力的遊戲》里面有哪些創業經?
來源 | 加飯公社(ID:jobfunplus)
文 | 白楊
8月份最火的電視劇是什麽?也許世界各地的人回答都不一樣,有些美國人和印度人可能會辛辛苦苦的在Youtube上眾籌翻譯《楚喬傳》大結局,而中國粉絲卻在追騰訊引進HBO年度魔幻大劇《權力的遊戲第7季》(以下簡稱權遊)。
萬眾期待的奇幻大劇從不讓人失望。在新一季的劇情里,夜王的恐怖大軍在向長城進發; “冰”與“火”在龍石島初次相遇,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整整7年62集劇情後,我們的男、女主角似乎才第一次相見,劇迷能堅持到現在,沒給編劇寄刀片也是怪不容易的。
當然還有權遊一貫的主題:競爭與淘汰,高庭的玫瑰,多恩的沙蛇,越來越多的團隊在權力的遊戲里退場,或許從小玫瑰、紅毒蛇隕落開始,這兩個團隊就已經失去了希望。如果我們頷首回顧,權遊已經告訴了我們太多創業團隊失敗的案例。
沒有明確目標的團隊掛了
勞勃·拜拉席恩團隊看起來已經成功贏得了鐵王座。事實上,坐在鐵王座上,人生卻索然無味,充滿了一種你懂的那種癱軟:“我只想得到你妹妹,可諸神卻塞給我一頂狗屁王冠”勞勃無奈的對奈德講。
一個充話費送的鐵王座,你能指望勞勃多珍惜?整個勞勃團隊充滿了一種湊合的氣質。鐵王座上坐著就是終日喝酒打獵,欠下了六百萬金龍巨債大概是勞勃的唯一成就了。
我們現實的創業者,很多也面臨這樣的窘境,成功融到A輪就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麽?恐怕這離真正的成功還差的很遠吧。
團隊管理不善的也掛了
權遊是個主角也會死的電視劇,比如說我們的少狼主羅柏·史塔克。俘虜詹姆,加封北境之王,少狼主聲勢一時無倆。然而這個時候,在無上的榮光里,少狼主卻有點兒迷失自己,他有點兒看不清自己團隊成員的各項訴求:他本人和忠於臨冬城的封臣是為了興兵複仇,佛雷家族是兩邊下註增加政治聲望,剝皮家是在史塔克成百上千年的積威之下不敢不來,他甚至看不清從小和自己長大的席恩內心渴望得到尊重。
如果羅柏·史塔克是一個成熟的團隊管理者的話,任其才,善制衡也可以把屬下同床異夢的團隊整合成功。可惜他實在是太年輕,在不合適的時機自由戀愛迎娶小護士,觸發了團隊中的所有矛盾,血腥的“紅色婚禮”並不僅僅是燒死異性戀的怒火,而是提醒我們團隊領袖管理不善任性妄為很容易一朝崩盤。
同質化大潮中的團隊最慘
列王的紛爭,是權遊第二季的主題,聽起來各種高端、大氣、上檔次。老國王掛了,鐵王座空了,阿貓阿狗都打算出來分一瓢吃的了。
可笑的是,他們犯下的根本大錯是:對創業條件分析不足。拜拉席恩兄弟鬩墻,兄長大仇未報,反倒迫不及待的打出王旗。城頭變換之中,自封為王的紛紛隕落。
這讓我想到了這兩年火的一塌糊塗的共享經濟模式,共享單車市場殺得屍山血海,這絲毫擋不住大家對共享經濟創業的各種熱情。
共享充電寶,可以有。
共享床鋪,聽起來靠譜。
共享雨傘,好像還行。
共享女友……Exo me,為什麽我腦海中浮現出了很多不可描述的畫面?
沒有渠道,沒有盈利前景,僅憑一腔熱血就殺入最慘烈的創業大洋,砸錢做出來的市場規模卻敵不過資本的收束效應。五王之戰?吾友當年強似汝,而今墓草兩丈五。
茫茫多的共享單車軟件,除了少數成功案例,背後又有多少失敗者?
兩個成功的創業團隊
在失敗團隊累累屍骨之上,冰原狼和龍媽丹尼斯組建了令人艷羨的班底,為我們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大名鼎鼎的冰原狼團隊,在苦逼了整整七季之後,終於苦盡甘來。
來自臨冬城的冰原狼團隊以北境為根基,北境地廣人稀,苦寒貧瘠。“凜冬將至”這個缺乏資源的團隊擁有濃烈的危機意識,擁有一股不服輸的狼性文化精神。只是北境的人太過剛正,方直,他們過於看重傳統價值,缺乏瞭望未來的廣闊視野。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他們被迫加入市場,幾乎滿盤皆輸。
在這種情況下,冰原狼的堅韌不羈讓他們絕不輕言放棄,面對殘酷的市場環境。團隊的剩余成員立刻做出調整。首先,團隊的核心成員意識到面對陌生競爭時學習的重要性,史塔克家的孩子積極尋求機會深造,開始了自己的深度學習:
珊莎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女成長為團隊的行政專員,至少她現在已經能夠熟練的處理臨冬城的內政。她不惜向一切曾經傷害過史塔克的人學習,小指頭、瑟曦,創業時對手也會為你提供一個很好的模板。
艾莉亞化身為團隊之利劍,像一個優秀的渠道經理一樣近敵搏殺,四處出擊,她的名單上就是冰原狼一個個要拿下的目標。
布蘭失去了行走能力於是鍛煉出了全方位的視野,目前,他是一位團隊戰略方向規劃師,是一位先知。
團隊核心成員的積極轉變是不夠的,新的團隊領袖瓊·雪諾為團隊聘請到了資深經理人洋蔥騎士,他豐富的經驗沈穩的性格為激進的狼性團隊提供補益。
而且團隊領袖瓊·雪諾正在試圖帶領團隊轉向藍海領域:直面夜王的威脅,雖然沒有人見過夜王,沒有人見過異鬼,瓊·雪諾卻用實際行動把越來越多的人才招徠到麾下,熊島LOLI,大熊,獵狗,無旗兄弟會……冰原狼的團隊欣欣向榮。
如果說冰原狼的團隊是在學習中成長對我們有很大的啟迪的話,龍媽丹妮莉絲的團隊就有點兒讓人感覺配置太高了。
面對訓練有素,排列整齊的蘭尼斯特大軍,龍媽唯一要做的似乎只是命令自己的龍進行如下操作:
右鍵點開,Del,整行or 整列刪除
看起來,龍媽簡直就是神選之人,這種操作根本學不來啊!
可是真的如此麽?
風暴降生·龍石島公主·鐵王座的合法繼承人·不焚者·龍之母·彌林女王·阿斯塔波的解放者·安達爾人·羅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大草原上多斯拉克人的卡麗熙,打碎鐐銬之人,豌豆射手(大霧,劃掉)丹妮莉絲·坦格利安。
這一長串輝煌的頭銜背後,卻是丹妮莉絲這個小女孩篳路藍縷,艱苦奮鬥的創業之路。
比起瓊·雪諾來說,丹妮莉絲的團隊成分更駁雜,擁有諸多精英。
女王的宰相之手小惡魔提利昂,丹妮莉絲賦予他的是信任與尊敬,這才讓這位智將能心甘情願的出謀劃策。
暖男大熊喬拉,雖然目前來看大熊會被派去給瓊·斯諾打工扛活,但是這樣在一開始就陪伴在創業領袖身邊的人毫無疑問是創業路上最堅定的夥伴。
蜘蛛瓦利斯,一個看起來油滑的人,到處鉆營,敢於起用蜘蛛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但是在局面複雜,險象環生的情況下,丹妮莉絲只能先考慮唯才是舉,物盡其用,幸運的是或者就像劇里面說的那樣,瓦利斯以人民的名義承諾了自己的忠誠。
灰蟲子和彌桑黛曖昧良久終於滾了床單,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
有的時候我們會嫉妒巴利斯坦這樣的牛人前僕後繼的投奔丹妮莉絲,我們卻忽略了丹妮莉絲到底是如何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完成了團隊的構建,或許瓊·雪諾能告訴我們答案。
有的時候我們會嫉妒巴利斯坦這樣的牛人前僕後繼的投奔丹妮莉絲,我們卻忽略了丹妮莉絲到底是如何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完成了團隊的構建,或許瓊·雪諾能告訴我們答案。
Where are impossible happen這樣偉大的事業足以激動人心,這樣的平臺能讓人發揮自己的才華,這就是龍媽團隊吸引人的地方。
一個坦格利安孤身面對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成就一番事業需要一個精良且全面的團隊。
向使高皇帝,遇李將軍,這大概就是權遊教給創業者最重要的經驗吧。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4日在遼寧大連表示,將在原油、鐵礦石期貨國際化的基礎上,加快引入國際投資者;所有條件成熟的期貨品種都要國際化,都要發揮與中國經濟地位相稱的國際影響力。
當日,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啟動儀式在大連商品交易所舉行,方星海在致辭中作如上表述。
方星海指出,2013年10月1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順利上市了全球第一個實物交割的鐵礦石期貨。經過近五年建設和培育,鐵礦石期貨規則日益健全,市場運行日益穩健,市場功能有效發揮。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引入境外交易者國際化運作的條件已經成熟。
今年2月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正式批準鐵礦石期貨作為境內特定品種,允許引入境外交易者。3月27日,大商所公布了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相關規則。
“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是中國首次已上市期貨品種的對外開放,這將為期貨市場已有品種的國際化積累寶貴經驗。”方星海說,相信全球鐵礦石產業的相關生產者、貿易者、消費者、投資者更加自由便利參與大連鐵礦石期貨市場,這必將有利於完善全球鐵礦石市場機制、引導全球資源優化配置,有利於促進全球相關企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為世界工業文明發展提供更好的中國金融解決方案。
他同時也指出,擴大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必須以有效的監管為前提。對此,中國證監會將強化監管,在開放的環境下打造穩健而充滿活力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