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擴大企業規模的5個標誌! 張永鵬88_hex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fdv.html

對於創業企業而言,都會慢慢走到這樣一個階段。你有客戶,你正在建立一個團隊,你或者已經開始盈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你已經走出了初創階段,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個時候,你需要做一些清醒的省察,在你準備進行擴張的決定之前。


美國Sageworks公司的主席和合夥人BrianHamilton最近分享了一備忘錄,應該適應業務的發展。這個清單是既關注基礎的績效考量,也關注更難量化的因素。而Sageworks是可以把財務數字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你能真實地說出這些指標的運用,你就準備好進行擴張了。


1.你對你的收入模式有信心

你有收入嗎?很多。什麼可以解釋收入的每一分錢?獲得新業務是奇妙的,但是為了可以自信地擴張,你必須有一個可預測的模式,而且它非常簡單。你必須能指出某個活動,花費,或者正帶來一個美元的公式。


這裡的關鍵是有一個好的感覺,你能在你的控制範圍內,基於一些事情,預測你的收入。你在尋找的是一種顯示輸入和輸出之間關係的能力。比如,打150個銷售電話,平均產生一個新客戶。這種分離活動或者導致收入模式能力的自信是你準備成長的關鍵指標。


2.你是掙錢的,並有正的現金流通路

僅僅掙錢是不夠的。只是作為一種能力,預計收入和收入本身同等重要,你也需要有預測你的利潤和控制你成本的能力。這種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它確實比人們想的更加微妙。你需要能確認你投入在銷售一定量的產品,或者提供一項特別服務的,一定量的資金和時間。


一旦你確認了在輸入和輸入之間的這種關係,你需要審慎地思考,這對於你業務在一定的時間,以及你花費每一分錢利潤來增長,它的可持續性如何。這一原則唯一的例外,是那些企業已經戰略性地決定通過幾輪融資來獲得資金。(記住,以這種方式來擴展企業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不可靠的。)


3.你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會計體系和一個現金流預測

正如你應該能預測未來的績效,要擴張企業,你必須實施一個體系,它能幫助你明白,你的企業一個月,一年,甚至五年下去會成為什麼樣。你必須能預測現金流,最好是以模型的形式,或者有讓你可以改變變量和成本的金融工具,允許你重新預測你的投入、現金和手。


把現金流預測看成是對你的胎壓進行檢測,你想瞭解在你上路之前,你的胎是否有氣,而不是當你在高速公路上,你以每小時70英里速度行駛時。


4.你已經建立了一直強有力,擁有長期員工的核心團隊。

在你決定擴張之前,你必須仔細審查你的全體人員。你正在你目前的人員上建立一個基礎。如果你對他們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企業的委身上沒有自信,這不是增加更多員工,或者投入的好時間。


這不是指管理團隊,這是一隻你能依靠的長期在一起的核心團隊。當危機時刻,這些是你可以依賴的人。你能評估這些單個的人,不必以他們在公司多久來進行,而是他們在公司投入的程度來進行。


5.你的企業有一股讓你感覺舒服的風氣

這不只是一種使命陳述。這是一種風氣:一種你做生意和看世界的方式,以及你的企業代表的是什麼。當你擴張和增加人員時,你需要一些強有力的、有形的,不必是人多的。當新員工進入一家有很強風氣的企業,新員工會被這樣的文化征服和吸引。你不必教育他們這樣的風氣,因為他們會進行潛移默化地學習。


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企業,不是因為太小而死掉,而是因為盲目擴張而遇到危機,甚至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掉。當你準備擴張企業的時候,也正是需要省察一下自己的企業,對自己的內心有誠實的面對。掌聲只是在你好的時候,很少在你困難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78

劫貧濟富——直面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813

從出生開始,QE就一直扮演著劫貧濟富的角色。正如Stan Druckenmiller所言,在普通美國人眼裡,QE、稅收、收入差距和養老制度是財富從底層和中產階級向富人轉移的四個主要途徑。不信?看看下面的圖表就知道了。

1、富人持有資產,窮人擁有負債。花旗經濟學家Matt King曾這樣描述美國的財富再分配。

2、QE導致了美元購買力減弱,中產階級負債增加。面對這一問題,中產階級消費者不得不借更多的債務,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此外,政府年復一年的赤字也讓公共債務不斷堆積。於是,所有部門總的債務負擔自然而然創下歷史新高。更多的債務意味著支付的利息更多,存款越少。

3、另一方面,QE讓富人更加受益。QE讓資產的價格膨脹,比如房產、債券、股票和非住宅類地產。

富人擁有絕大多數資產,這也是為什麼從2002年到2012年最有錢的0.01%富人家庭收入劇增76.2%,而90%的大眾同期只增長了10.7%。(見下圖)

4、自1980年以來,稅收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經翻了一倍多。相比較而言,股權收益和資本收益的優惠稅收政策也讓富人越來越富有。

5、自1990年代末以來,家庭收入中位數就一直在下降。而與此同時,公司利潤卻一路上升,創歷史新高。想想看,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6、隨著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逐漸喪失勞動力,養老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未來的勞動人群將承擔越來越多老人和富人的債務。

7、總結一下,正是QE、稅收、收入差距和養老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再分配機制,令財富從底層和中產階級流向富人。」

財富分配不均在美國從來就不是個新問題。

只不過如今變得越來越嚴重。

除非財富分配機制發生變化,否則財富將繼續流向富人,中低層的債務負擔也將進一步加重。對於一個很大程度上依靠消費拉動的經濟體,超負荷的債務只會導致人們削減開支,從而令經濟增長受到影響。(本文資料來源:zerohed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94

{快訊】人人貸獲1.3億美金A輪融資,它如何半年做到10億交易規模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6/57693.html

互聯網金融再次大熱。人人貸日前獲得1.3億美元A輪投資,摯信資本領投6500萬美元,其他機構等投資6500萬美元。該公司還曾於2010年6月獲得弘合基金數百萬元天使投資。人人貸成立於2010年5月,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P2P信用借貸服務平臺,是北京人人友信投資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及品牌。而在更早前的i黑馬曾經寫過這家公司是如何半年內做到10億元成交規模的,以下為全文。那些備受矚目的行業背後通常都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P2P行業最近引來諸多關註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背後巨大的市場潛力。2012年末,P2P借貸服務平臺超過200家,可統計的P2P平臺線上業務借貸余額超過100億元,若是加上尚未統計的P2P平臺線下業務,其借貸余額和投資人數還將數倍於此。P2P主要針對的是對個人的金融業務。對於一家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大約一年新增對私業務不超過10億元。但值得註意的是,因為沒有物理網店的費用,P2P的成本更低,所以整個P2P行業可以在2-3年的時間內將規模做到過100億元。以人人貸公司為例,這家公司用一年半的時間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的成交規模,而下一個10億他們預計將於2014年1月完成。也就是說,當P2P公司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它達到預計交易量的時間會被大大縮短。這也是為什麽大部分的P2P公司可以保持超過200%/年的增速。這個行業充滿市場機會的原因在於常規的金融體系並不做個人的無抵押貸款,特別是不超過5萬的消費貸款。這里面的市場機會比洲際公路還要寬闊。銀行很少踏入這個領地的原因是算上物理網點的成本,這並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基於互聯網的交易平臺則可以減少成本,並且通過抓取數據建立模型,可以簡化交易過程,並提高效率。人人貸保證這種交易可以運轉起來的原因在於其設計的交易模型。 互聯網的優勢在於可以積累大量的數據,而基於大量數據分析得到的客觀的模型及模型參數,又進一步的保障了人人貸的風險管理效果。人人貸的借款人模型基於數據挖掘。這些模型融合了行業經驗,經驗得以轉換為數據規則。違約貸款人的相關性描述,比如是否是工薪,還是學生;是否有車子和房子,有效聯系人,地域以及其他一些神秘兮兮被認為是行業秘密的指征。這些模型得以區分客戶屬性,並進一步的通過模型計算出用戶的違約概率,供審核參考。模型在用戶遞交填寫完資料的環節即進行相關的分析判斷,對於特征用戶給出預警信號。根據2012年年報,人人貸的30天以上逾期未還率為1.38%,90天以上為0.9%,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根據業內人士的消息,行業平均對應的壞賬率應為3%左右 。與銀行的大額貸款不同,人人貸並不那麽關心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借款人的穩定性和持續還款能力。人人貸的宏觀的風險管理邏輯是控制借款人的單筆貸款規模,以及交易筆數更多――“量大,件均小。”那些普通的工薪階層,月收入為3000-4000元,無固定資產,從事小生意、網商與個體商戶,那些偏小微或者比小微還要小的人群是人人貸主要的借款人。對於他們的審核則在於是否有穩定的工作、是否有可以追訴的聯系人等。那些借款需求很大的客戶則很容易讓人人貸敬而遠之,他們的數據特征更難把握,單筆壞賬容易造成一定的沖擊,不容易緩釋個體風險。模型看重的是一種穩定性。邏輯上來說,因為借款金額很小,只要有持續工作,就可以還款。對於借款人來說,惡意欠款的幾率被降低,因為很少有人願意為了3-5萬元,而損失工作以及穩定的社交關系。對於出資人來說,實際上他們應該關心的不是一個人的違約情況,而是100個人里有多少人違約,即關註違約率。事實上,這是基於大數法則的一種風險管理理念。人人貸的借款用戶由於金額相對較小,在地域分布和借款用戶的行業分布上又有很好的分散性,因此系統性風險相對較小,單筆貸款違約的沖擊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宏觀的分散小額管理理念配合隨著數據積累不斷精確的風控模型使得人人貸的違約率可以控制在一個長期相當低的水平。大數法則的路徑是――如果你投擲1次硬幣,你很難預測正反面。但你投擲10次,可能會有5,6次正反面,但概率上還是沒有明顯特征。但當你投擲了100次,你則可以很肯定的說,獲得正面的次數是47-55次,當你投擲了10000次,正面數字是4990-5010次。這是被反複驗證過的。所以當交易規模達到更大的量時,均值會非常穩定。對於出資人來說,因為借款人是每月等額本息的還款,這保證了如果資金出現問題可以及早收到警示。如果出現逾期,以人人貸為例,正常的流程是――在借款逾期30天後,人人貸風險備用金會墊付給出借用戶本交易所有的未還本金,同時人人貸貸後部門會繼續對該筆逾期借款進行催收催繳,將追回的資金重新放回風險備用金中。類似人人貸這樣的P2P公司正在搭上互聯網這輛快車。模型可以讓汽車的運行更為安全,並保證更加快速安全地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這也是這樣的公司可以在半年內達到10億交易量的秘密所在。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wangjingjing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09

東莞為何能成為性都?行業聚集在某地形成規模的“潛規則”解讀!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9/58463.html

東莞的地理位置-北接廣州南臨深圳,離香港不到兩小時路程,虎門港直通珠海澳門。這地理位置太NB了。出來賣的說到底是個服務業,服務業要紅火,就一個原則--地點。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況且廣州深圳這種大城市,不論什麼都查的比較嚴,東莞地理上沾著廣深的光而天高皇帝遠,這是其一。

其二,這個很少被人提到過,我生活過的地方比較多,所以感受比較深刻, 就是氣候問題。 你想想,黑龍江佳木斯它能成性都嗎,小姐穿的暴露點冬天那還不凍死。東莞一年到頭冷不了幾天,適合這種需要視覺刺激的行業。古語有云飽暖生淫慾,東莞吃好喝好天氣好!東南亞性行業發達,大抵如此。以前有長輩分析說為什麼北方人習慣吃飯早點,而廣東人天黑了才出來晃悠,除了文化之外,和氣候有很大關係,廣東氣候潮熱,最適合這種大家晚上出來的這種夜幕行業。(阿姆斯特丹不暖和,但他們那邊有很多人為的外部因素促成了這個行業,暫且不表,請自行學習。)

說完天然因素,就得分析一下社會因素,兩點--第一是妞源,第二是客源。

先說妞源- 東莞是世界工廠,早些年間每年來東莞打工的新廠妹以十萬計,出來做性服務的數不勝數。在機械化生產不那麼現代的時候,很多細活需要大量手巧心細好管理的女工,可是工廠做工辛苦報酬也低,一些頗有姿色的妹子難免就棄暗投明了。回到地理方面,廣東周邊就是湖南江西廣西這些窮地界,再往內陸點還有四川云南貴州,這都是出美女的地方啊。以湖南為例,人口大省=妞大省=靚妞大省(重慶分出去以後,現在廣東本身常住人口也全國第一了,廣東還是有一些窮地方的,這些地方過來東莞的也不少),而且湘妹子的外型那都是剛剛的。另外,甚至很多東南亞的同胞們也過來賺RMB。

再說客源- 說東莞是台灣殖民地毫不為過。光是世界大鞋廠全部被台灣人和韓國人控制,而台灣人的好色是出了名的,韓國人更不用說了。至於近在咫尺的香港現在可以忽略不提了,一個內蒙的旅遊團過來就頂好幾個香港了。 至於廣東本地男人,通常是比較家庭型的,但無奈兜裡錢實在是太多了。廣東人喜歡實際的感官享受(想想廣東人最愛幹嘛),又沒有北方爺們們每天遛鳥養魚招貓逗狗種種2B愛好,難免出去消消費。工廠裡大量荷爾蒙過剩的年輕屌絲們就更不用說了-什麼?消費太高?這你不用擔心,花五百有五百的玩法,花五千有五千的玩法。不光是工廠的搞體力勞動兄弟們,就算是別的行業,北京有北漂,東莞有莞漂,出門在外漂的總是男孩子多一些,這個階層的人,男女數量嚴重失衡,所以。。。

最後就是政治因素,開始已經說了,北上廣深這種對外窗口型城市,國家不可能放手不管的。所以經濟發達的東莞就算是性產業特區了,中國人擅長搞特區世界聞名,再深入就不說了。第一國事不想談,第二咱們普通人知道的也太少。

為什麼美帝能成霸權,當然和美國位置優越,土壤肥沃,資源豐富分不開,種種因素需綜合考慮。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東莞在社會大浪潮中能脫穎而出成了性都,不是一句需求大就能概括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39

日本央行行長稱已準備好擴大量化寬松規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61

(兩周後日本消費稅將上調3個百分點至8%)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說,面對4月份消費稅上漲的沖擊已準備好擴大量化寬松刺激,並且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數據表明增稅沖擊究竟有多大。 黑田東彥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采訪時說,他認為把消費稅從5%上調至8%,能夠重建市場對日本財政的信心,並表示應該謹慎對待下調企業所得稅的決策。 日本央行行長還表示,他認為消費稅上調負面影響只是暫時的,但是如果最初的數據就顯示增稅的沖擊大於預期,那麽日本央行將快速行動。 “沒有理由等待所有數據。” “每周有不同的數據供央行貨幣政策委員討論,並作出對經濟的展望。一旦有必要我們就將作出調整。” 黑田東彥自從去年成為央行行長以來,日本央行實施每年60-70萬億日元的量化寬松來實現2%通脹目標,以此結束長期遏制經濟增長的通縮。 黑田東彥認為消費稅提升3個百分點能夠增強日本政府的財政,這從長期看有利於市場對日本經濟的信心。 而在被問及安倍晉三政府下調企業所得稅的計劃時,黑田認為必須謹慎。他說在做出下調企業所得稅決定之前,要輔之其他提高政府收入和稅收項目改革的舉措。 他說:“減稅是永久性的。所以我們如果不能找到另一個永久性增加收入的方法,財政赤字將會增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87

理財通吸金規模超800億元 廣東用戶佔比高

http://finance.qq.com/a/20140523/007842.htm
(記者蘇曼麗)「寶寶」熱持續大半年,究竟什麼人熱衷於投資「寶寶」?投資金額多少?理財通昨天公佈其首份用戶研究報告,資金規模超過800億元。與之前餘額寶公佈的數據相比,理財通顯得更為土豪,其中30歲以上的用戶均申購額高達4萬元。餘額寶在江浙一帶最風靡,理財通在廣東勢力最大。

  餘額寶投資者更年輕化

  已成立4個月的理財通規模超過800億元,不過這一規模遠遜於餘額寶。目前,餘額寶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其在成立5個月的時候突破1000億元。

  在用戶構成上,年輕化是理財通和餘額寶共同的特點。理財通數據顯示,理財通用戶中25-40歲的佔比75%。餘額寶的平均年齡28歲,18-35歲佔比82.8%。

  理財通30歲以上的用戶忠誠度高,並且這部分用戶理財需求強烈,並有一定的積蓄,人均申購額高達4萬元。理財通方面沒有公佈整體的人均申購額。「這部分的用戶有較高的忠誠度,因為有過多次的基金理財經驗,他們非常瞭解,投資基金與股票投資不同,更注重長期持有,因此選中的理財產品一般不容易更換。」理財通方面分析。餘額寶此前公佈的數據為,截至2013年年末,餘額寶用戶人均持有金額為4307元。相比之下,「屌絲」氣質更濃。

  理財通用戶多集中一線城市

  從地域上看,理財通在本部的廣東勢力最大,餘額寶則在江浙一帶風靡。

  據理財通數據統計,北上廣一線城市居民的投資意願最為旺盛,其中廣東最高,交易額佔比為15%;其次是上海和北京,其相對應的交易額佔比分別為11%和10%。緊跟其後的是浙江、江蘇、山東等發達省份,他們的交易人數和交易額佔比較高。

  與之相對應的,餘額寶用戶最多的省份是江蘇,在該省餘額寶擁有330萬的「寶粉」。其次是廣東及浙江省,分別擁有320萬、310萬「寶粉」。

  理財通方面表示,目前互聯網理財熱正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輻射,這些地區由於理財手段相對匱乏,因此用戶對於互聯網理財的需求就更為強烈,未來的空間巨大。

(新京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24

英國央行:維持利率和資產購買規模不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742

英國央行今日宣布維持0.5%的基準利率和資產購買規模不變,符合預期。(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由於並無明顯跡象表明英國經濟強勁複蘇的步伐在放緩,英國央行的決策者們仍需在未來數月就何時開展2007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作出決定。市場大體預期英國央行將在今年末或於明年初開始加息,並且很可能在美聯儲加息之前進行。 不過,今日早些時候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5月英國商品貿易赤字意外擴大,意味著出口並未如英國央行和政府預期的那樣實現加速增長。此外,工資增長仍然疲弱,顯示英國經濟有待在不刺激通脹加速的條件下繼續進一步複蘇。 在6月24日的國會聽證會上,卡尼也表示在升息之前可以等待經濟吸收更多閑置產能,並強調升息時點將根據經濟數據決定。 而且即便是開始加息,利率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回到歷史平均水平。6月27日,卡尼在接受BBC的采訪時表示,在2017年初,英國利率可能會達到2.5%左右的水平。這一水平可能成為英國利率的“新常態"。從中期來看,利率不可能升到5%的歷史平均水平。 舊常態並不是新常態。如果經濟想要達到完全就業、滿足通脹目標,以往的常態太高了。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英國央行維持0.5%的基準利率不變,符合預期。 英國央行維持3750億英鎊的量化寬松規模不變,符合預期。 英鎊/美元延續了決議公布前的跌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93

微軟本周或將宣布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計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389

微軟本周可能將公布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裁員計劃。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微軟此次裁員人數可能會超過2009年的5800人,成為微軟歷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裁員重災區可能在剛剛收購的諾基亞以及微軟與之重疊的部門,市場部和工程部也在裁員之列。裁員可能將於本周公布。 7月10日,今年微軟新任CEO Satya Nadella發表了上任以來首次任務宣言,他表示公司將會把未來的重心放在移動設備,雲計算和軟件開發上。他還稱本月將公布更多具體的實施細節。很顯然,即將公布的大裁員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在金融危機之初,微軟曾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削減了多達5800個工作崗位,占當時員工總數量的5%。 在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之後,截至今年6月5日,微軟共有127104名員工。 科技界風雲變換,即便像微軟這樣的霸主也不得不跟隨時代的腳步。事實上,微軟並不是唯一一個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巨頭。 今年五月,惠普在經歷了連續11個月銷售下滑之後宣布擴大裁員規模。惠普CEO Meg Whitman表示,除了原有的3.4萬人裁員,公司將追加裁員1.6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377

微軟宣佈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1.8萬員工被裁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464

7月17日,全球軟件巨頭微軟公司發佈公告稱,為精簡機構與整合諾基亞手機業務部門,公司將在今後一年削減1.8萬個工作崗位,約佔微軟全球員工總數的14%。這將是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17日在發給員工的公開信中表示,大約1.25萬名被裁員工來自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部門。

《華爾街日報》消息,這是微軟公司39年歷史上的第二次大裁員,之前一次是2009年衰退期,該公司裁掉了5000個崗位。這次裁員,是主要針對今年4月收購的諾基亞業務。收購諾基亞業務後,微軟的員工總數由9.9萬人擴大至超過了12.7萬人。

據悉,微軟將在今年年末完成此次裁員計劃的絕大部分工作,並和要被裁減的員工支付遣散費用及在他們尋找新工作時提供幫助。預計這會給微軟帶來11——16億美元的稅前開支,其中包括7.5——8億美元的遣散費及相關補貼,以及3.5——8億美元的與資產相關的費用。

《金融時報》稱,這次大幅裁員標誌著,在經受多年嚴重虧損後,微軟正收窄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雄心,降低了其對移動設備市場的注重,包括蘋果(Apple)主導的最有利可圖的智能手機板塊,以及曾使諾基亞成為移動通信代名詞的「功能手機」板塊。

微軟首席執行長的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及諾基亞前首席執行長、目前擔任微軟執行副總裁的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在發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均提到要特別關注windows phone智能手機市場,並表示諾基亞今年春才新推出的手機Nokia X2及此前的Nokia X系列手機將放棄Android系統,轉向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已發佈的手機產品併入Lumia部門。

納德爾於今年2月執掌微軟帥印,此前表示將採取重大計劃對公司進行重組,並將會把微軟未來的重心放在移動設備、云計算和軟件開發上。

分析師們表示,這位新任微軟老闆相信,微軟超越其智能手機領域跟班角色的最佳機遇,在於在發展中世界出售新的廉價手機系列。CCS Insight分析師本•伍德(Ben Wood)表示:「蘋果和三星(Samsung)已霸佔高端手機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54

全球私人銀行業掃描 瑞銀資管規模接近2萬億美元大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64

去年全球最大的209家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資產上升19.7%,這意味著該行業規模已達到20.3萬億美元。去年這209家公司收入上漲10.9%,遠高於2012年2.3%的增長。 倫敦數據分析公司Scorpio Partnership董事總經理Sebastian Dovet透露稱,瑞銀即將成為第一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萬億美元的資管公司。2013年,瑞銀資管規模上漲15.4%。 瑞銀2萬億美元的資管規模不僅僅是一個數字上的分水嶺,也是資管行業取得的大成就。13年前,沒有任何一家資管公司管理國模超過1000億美元。  然而,監管部門可能要頭大了。因為風險更加集中於幾家大行。排名前25家資管公司管理規模占到了209家資管公司管理資產的78%。 Scorpio的數據顯示,去年前5大資管公司的管理規模占到了前40家資管公司的64%。 資管行業就像這個社會,富的越來越富,窮的越來越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