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七劍客王嘯:創業是不歸路,「好運氣」可修煉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679.html

人最關鍵:連續創業者成功率高

創業環境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人,包括創業者、投資人、創業導師等。

大部分創業者的能力和經驗不足,有經驗者不願意加入創業公司,還有少數人缺乏誠信。經驗和能力的問題需要時間來成長,第一次不行,第二次不行,第三次就行了。中國目前很多比較火的產品都是連續創業者的傑作,連續創業四到十年的創業者,會突然間找到爆發點,實現成功創業。

我看到很多創始人全能,什麼都干,這需要改變,創業需要團隊來支撐。我投了一個做手機軟件和應用的公司,在美國招聘了原蘋果公司的員工做CEO,把專業技能很強的人招募進來,做成很酷、有價值、有前景的小公司。

有經驗、有才能的,願意跟創業公司一起成長的人太少。一家美國的創業公司雇擁了一位50多歲的超牛CIO,他之前非常成功,住價值300萬美金的別墅,照樣願意加入小公司幫助做財務規劃和管理,以及融資。在中國的這類人可以改變一下思路,作為副手,而不是自己獨立創業,幫助創業公司成長。

少數創業者靠忽悠拿到投資後不好好做產品或者卷錢跑掉,他的口碑壞掉後就很難再拿到投資。

軟性環境:中國仍然缺乏靠譜的創業導師

靠譜的創業導師還非常缺乏,但會越來越多。導師和創業者是互補關係,導師幫助創業者避免錯誤,真正的創新需要創業者自己去做。

在美國硅谷有很多創業導師對創業者的幫助很大。如谷歌創始人是兩個大學生,創業背後得到很多專業導師的幫助,才得以成就偉業。在中國,這樣的導師還較少,沒有真正的實戰經驗。我相信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成長,一些公司的高管出來做導師,他們有非常成熟的實戰經驗,這是非常不錯的。

中國不缺錢,缺「有耐心、有經驗」的錢

創業環境的第二個因素是錢,可來自親戚朋友、投資人,VC、其他機構、政府補助、創業者自己掏腰包等。

錢在中國不缺少,缺乏的是有價值、有耐心的投資企業,以及錢背後的經驗和資源的輸出,以及能力判斷。中國的VC比較保守,對創業者的支持力度明顯是缺乏。在美國,經歷了好幾波科技公司創業浪潮,已經形成良好的資金規範。第一波像微軟的員工,他們做投資,創造出一些公司上市,再推出一大批人繼續做投資,他們經歷類似幾代的更迭,形成了目前硅谷的那麼多有經驗的投資人。而在中國,互聯網投資還暫時處於起步階段,從2000年第一批上市潮算起才13年,2005年又一大批上市潮,最多才兩波熱潮。這正是中國面臨最大的問題。

創業環境的第三個因素是環境,包括巨頭競爭、國家政策和支持等。巨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為創業者提供了機會。大家也可以明顯地感覺國家對創業創新的支持力度在逐步擴大,各種創業孵化機構為創業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創業氛圍和環境越來越好。

借勢巨頭:創業者該投奔時就投奔

巨頭公司與初創公司的關係既有競爭,更有合作關係。我認為,大公司最終很可能被小公司顛覆掉,當然,小公司做大公司正在做的業務,也很容易被滅掉。創業者不能與巨頭為敵,要借勢,選擇跟巨頭互補的業務,找巨頭要資源、要關係鏈,這樣既不會被大公司滅掉,還能借勢迅速做大。

小公司創業的成功路徑有三條,一是自己能掙錢;二是被大公司併購,這是大多數創業者的理想歸宿,目前BAT的併購價格都不低;三是IPO,只有少數幸運兒。有些國內的創業者不太成熟,就認定一條路走到黑,在關鍵路徑上不跟大公司合作,錯過了很多機會。建議創業者該投奔時就投奔,特別是在還沒有太多收入時,投奔的價值更大。如果好123不被百度收購,就很難讓用戶量陡增變大,難以成為掙錢的生意。

巨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都想「拉攏」創業者,如此前的打車應用一出,騰訊就立即佔據了一席。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好消息,一是,巨頭會付出資源、用戶等「代價」;二是,巨頭設置了各種基金,扶持創業者;三是直接收購。現在不光是BAT巨頭在不停地做投資,做佈局,二線的360、金山都開始投資收購。

創業是條不歸路「好運氣」是可以修煉出來的

現在是創業的好時機,一是現階段各行業的效率還不高,互聯網創新為提高效率提供了機會;二是,投資氛圍較好,創業者較為容易找到投資,而且政府對創業的支持力度會越來越強,資金、政策的傾斜更利於大公司中有經驗的人出來創業。三是,從產業鏈角度來看,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優勢將讓移動互聯產業實現爆發增長。互聯網時代是C2C(Copy to China),而移動互聯網則是中國模型和中國創新,去影響東南亞,甚至日本和美國。四是,大公司都在支持創業,提供生態鏈幫助創業者獲得用戶、關係鏈、資源等。

創業是條不歸,想好了就干,連續創業都不怕,莫回頭。資源,經驗,人脈都是要在社會上工作一段時間才能歷練和積累出來。不建議大學生和沒有公司工作經驗的人創業,我曾投過一個大學生創業項目,想法不錯,產品也好,但根本不會管理,最終陷入被動。

一旦開始創業,堅持和運氣就顯得非常重要。我認為運氣是可能被改變的,運氣會受幾個因素影響,一是開放的心態,要聽有經驗人的勸告,不要已經錯了還執迷不悟;二是善於學習,創業過程中有無數的事件等著你去學習,學習讓大家反思、改變;三是擁有廣闊的人脈,你創業時大家願意幫助你,而不是你去求各種各樣的人;四是懂得借力,借助巨頭開放平台等的力量,抄捷徑,走上坡路。

關於王嘯:

百度創始團隊成員,人稱「百度七劍客」之一,也是百度公司的第一個程序員。

兩年前開始涉足天使投資,成立「九合創投」,投資了瑪薩瑪索、36氪、哇塞網、下廚房、錦食送、V電影等超過30個初創企業。想要投遞項目給王嘯,可發送項目計劃書到[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81

百度收購91的邏輯 博實

http://xueqiu.com/2107541144/24447350
1.無線互聯網流量佔比越來越大,總體上能佔到30%上下,而且有較高增速,不過增速逐漸在下降。

2.無線互聯網是PC互聯網的補充,未來肯定是PC和無線並存,並且是逐步從大屏到小屏,界限越來越模糊化,但是流量變現能力整體應該是同等的,只是方式要改變。

3.百度在中國PC市場上是流量入口,直接輸入、收藏或者設置為首頁的用戶量大,用戶登錄垂直網站、查詢信息許多都是通過百度檢索後進入網站,百度相當於用較低的流量成本,獲取了很大的流量分發利潤,所以百度的毛利和淨利都非常高。

4.無線互聯網市場,在短期看,91等應用商店是流量分發入口。雖然預裝、刷機等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容易被卸載,而91等應用商店相當於app的網址導航和搜索引擎,用戶主動尋找的下載激活率最高。app又是承載基礎應用(地圖、即時通訊)、垂直應用(淘寶、京東、優酷)等應用的最重要的方式。網頁現階段在智能機上已經成為app的後端展示形式,除UC有先發優勢,其餘基本沒有大批量流量分發能力。

5.百度無線搜索雖然有pc上用戶習慣的遷移,但相比pc上絕對化的入口地位,已經被應用商店切走較大一部分,尤其是pc上會搜索京東、淘寶、優酷等關鍵詞,但在無線上只會在91里直接下載app,這劫走百度相當一部分商業流量,也就會直接導致百度的一部分收入被切走。

6.由於百度的入口地位被應用商店所佔有,百度手機助手又不能在短期內迅速崛起。在資本市場質疑百度的聲音中,最有效的方法即是收購國內覆蓋用戶量最大的91。看似收購價格很高,但百度至少在短期內重新獲取了中國無線互聯網市場的入口話語權,也就降低了較長時間的流量獲取成本TAC。

7.百度收購91助手,除了能夠給投資商更多的想像空間,認為百度在無線上又重新掌握了主動地位,還能夠保障和360手機助手在無線上的競爭。目前看,360無論是PC上還是無線上,除搜索之外的廣告流量分發效率均強於百度。在無線市場入口的搶奪上,百度擁有91,也能夠更好地防禦360在無線上對百度的威脅。

8.現階段無線市場上除淘寶、京東等購物收入較大外,遊戲、應用商店是收入較大的領域。其他方面搜索、網頁廣告、app聯盟廣告也有較大規模。而整體看,網頁廣告市場增速低於APP聯盟,這和智能機普及率升高有關。而應用商店、無線搜索廣告收入持續增加。未來依然是應用商店中將扮演流量分發的重要一部分,無線搜索將填補解決一些非明確需求,其他如網頁聯盟、APP聯盟廣告將和PC一樣處於補充的地位。遊戲、電商依舊是兩大重要領域。

以上有許多處數據不便公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13

百度擬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 將成中國互聯網最大併購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34

中國最大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已經同意19億美元收購App商店91無線,試圖尋求在移動用戶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財經網消息:

網龍今日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百度已就網龍向百度出售其持有的91無線全部股權訂立備忘錄,百度將出資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已發行的全部股本。

百度和網龍將進一步協商,就收購建議的相關條款達成一致,最終於2013年8月14日前,簽署收購由網龍持有的91無線57.41%的股權。鑑於百度有意收購91無線剩餘的42.59%股權,在最後截止日期前,如果其他股東願意出售其持有的股份,百度將按與網龍簽署的相同條款進行收購。

根據該諒解備忘錄,此項交易成功後,百度收購91無線的標的額將超過2005年雅虎10億美金併購阿里巴巴,成為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

91無線於2007年成立後,主要從事開發和營運91助手及安卓市場兩個在國內領先的智能手機應用分發平台,在2012年通過91無線進行的應用下載就突破了100億次。根據艾瑞2011-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行業報告,依據用戶數和下載次數,91無線已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應用下載渠道。91無線擬在香港創業板獨立上市,目前仍在獲取上市批准。

百度新聞發言人郭怡廣表示,「移動App商店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因此對百度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根據百度財報電話會議,4月份,百度的移動搜索App已經擁有1億日活躍用戶,比2012年末上升25%。根據彭博的數據,4月份中國無線用戶達到11.6億,百度佔有的移動用戶數約佔整個移動用戶數的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27

91無線:百度為什麼要買?網龍為什麼要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29.html

作者: 朱旭冬

今日網龍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百度擬出資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91無線已發行的全部股本。目前,雙方已訂立諒解備忘錄。

91無線是國內重要的手機應用發行渠道,但是19億美元的價格遭到了很多科技界業內人士的質疑。如果最終交易達成,這將成為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價格最高的一筆收購。

如果91無線真的值那麼多錢,網龍為何不將它繼續做大而要選擇出售呢?而如果91無線不值這個價,百度也肯定不會收購。19億美元價格的存在,是因為百度和網龍看到的是一個不一樣的91無線。

對於百度來說,它急需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一個真正平台級的產品,更重要的是,百度需要在移動互聯網裡形成自己的生態圈。

91無線有iOS應用和Android應用兩個下載平台,並且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另外,91無線已經形成了「用戶—開發者—平台」這樣的生態圈,91主導著這個生態圈的發展。這是91無線對百度最大的誘惑所在。

對於網龍來說,雖然91無線目前仍然有較高的市場份額,但是已經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360。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在Android應用分發方面,360已經佔據了國內40%左右的市場份額,是91無線的二倍。

360正在將自己PC端的渠道優勢轉移到移動端,並且這種策略非常有效。而網龍則缺乏這樣一個導流的渠道。這就意味著如果91無線保持獨立,在和360的競爭中將處於劣勢。這個時候,最好的策略無疑是在91無線仍然有價值的時候將其出售。

對於其他公司而言,91無線雖然誘人,但一般不可能購買一家可能面臨減值的公司。不過百度不同。將91無線納入旗下之後,百度可以像360從桌面為移動端導流一樣,將自己的流量導入91無線,讓91無線在和360的競爭中不落下風。甚至為了保持在國內應用分發領域的主導地位,百度還有可能繼續收購類似應用平台。

從這個角度來看,91無線在百度的幫助下,的確有可能做的更大。

另外,百度還有一大優勢是,它已經基於搜索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其網絡聯盟,已經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網站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小網站主就是各種中小應用開發者,在有了應用平台之後,百度也能吸引開發者的加入。

在和移動應用開發者的關係處理上,百度可以借鑑很多經營網盟的經驗。同時,百度還能幫助網盟裡的網站進行移動互聯網轉型,並且轉型之後仍然處於百度自己的生態體系之中。這一點對百度來說也至關重要,如果網站主轉型之後投入了360的懷抱,那將是百度最不願意看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37

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第二次3B大戰悄然開火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360.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吳樹先生

中國互聯網金額最大的一宗併購意向即將敲定。2013年7 月16日上午9點,網龍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百度已就網龍向百度出售其持有的91無線網絡有限公司全部股權訂立諒解備忘錄,百度將出資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已發行的全部股本。百度和網龍將進一步協商,就收購建議的相關條款達成一致,最終於2013年8月14日前,簽署收購由網龍持有的91無線57.41%的股權,同時百度有意收購91無線剩餘的42.59%股權。

此前i黑馬曾談到《如果,91上不了市,又被阿里收了》,事實上,據消息人士透露,就在網龍發佈與百度達成收購意向的最後一分鐘,阿里巴巴還在繼續與網龍高層接觸。

第二3B大戰悄然開火

2012年8月21日當天,360將360瀏覽器默認搜索引擎由谷歌正式替換為360自主搜索引擎,360與百度之間對於網絡搜索資源份額的戰爭就此爆發。而如今隨著併購戰略的演進,第二次「3B大戰」正在悄然開火。

目前奇虎360公司旗下的主力產品包括:PC端的360瀏覽器,360安全衛士,360殺毒,以及移動端的360手機助手及360手機衛士。而李彥宏似乎正針對每一個360的拳頭產品進行著百度式反擊。

PC端,360收購搜狗之後份額之爭將進入白熱化

對話深喉:2億現金加增發換股,這是360控股搜狗的最終協議》一文已明確指出,360控股搜狗已進入收官階段,360方面已達成對協議的認可,目前協議仍需搜狐方董事會批准便可達成。在控股搜狗後,根據CNZZ的報告360搜索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6.58%+9.27%=25.85%。而在近半年中,360搜索的市場份額還在持續上升,對此,百度則提出「狼性」文化予以應對。

移動端,應用分發誰主沉浮

根據多份諮詢報告顯示,目前在91無線與360分別位列移動端的前兩位,隨著360安全衛士的自動安裝功能(安卓手機接入安有360安全衛士的PC會自動安裝360手機助手)其份額正在迅速增加。

相比之下百度在其成立「LBS」和「移動·云」兩大事業部後,便樹立起了考核自身「移動分發能力」的主戰場,但囿於其應用市場份額的尷尬,只得在其報告中稱:「移動搜索成為應用分發主戰場的背景下,開發者要想改變目前面臨的長尾困境,就必須走出應用商店的思維和實踐誤區,開始全流程地「適配」移動搜索,走好「到達」這第一步路。」但隨著91無線的收購告一段落,移動搜索與移動市場雙向發力的百度似乎可以在移動端更有一些信心。但遺憾的是目前百度目前仍無法在PC端建立自身的有效渠道,因此「豌豆莢」亦曾傳出被百度高價收購的聲音。

安全端:百度反擊進行時

雖然此前對於安全產品一再否認,但在6月百度還是悄然發佈了代號為369、版本號為1.0的殺毒軟件,據介紹其產品中集成了卡巴斯基的查殺引擎,並有意無意的在其網首頁承諾「不騷擾用戶、不脅迫用戶、不偷窺用戶隱私」,這亦被看作是暗諷對手的表現。當然目前還未有市場報告指出百度殺毒在份額上是否有所建樹。

如果說第一次3B大戰是360對於百度的以小博大的挑戰的話,那第二次3B大戰則更像是百度360之間相互的拉鋸。而相比一戰中的「口水戰+公關戰」,二戰中「產品才是硬道理」的黃金法則將逐步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45

【大買家系列之】百度:投資,絕不為單一概念埋單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470.html

大買家檔案—百度

投資部門:企業發展部

關鍵決策人:李彥宏(創始人)、湯和松(企業發展部總經理)

與VC/PE關係:非常緊密,核心人員大多來自跨國公司和主流VC

投資風格:不會只投一個概念,看準再上,強調概念和量化投資的結合

併購效果:在移動視頻等領域佔據較好位置、但移動互聯佈局範圍不及阿里和騰訊

意向領域:視頻、移動互聯網等


 

當阿里巴巴4月29日宣佈以5.86億美元戰略入股新浪微博時,業界都比較疑惑,為何百度不先入手?就連百度內部的人都在交頭接耳:如果百度戰略入股新浪微博,將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騰訊微信形成雙雄抗衡的局面。

對於種種巷議,負責戰略投資業務的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保持了一貫的冷靜。5月8日,剛在此前一天幫百度以3.7億美元搞定PPS的他發給《創業家》一份書面文字,有針對性地回應了外部對百度投資戰略和風格的質疑。

「中國互聯網界有很多大佬一直在進行活躍的投資,但大家的投資理念不同。有些公司比較喜歡廣撒網,到處佈局,當時可能會很熱鬧,甚至引來不少『有魄力』『有遠見』的叫好聲。當這些不理性的收購屍橫遍野時,人們就會把他忘記。其實,戰略投資併購難的不是概念,是在概念下的準確甄別。看到廬山不難,難的是對廬山真面目的理解。」

強調概念和量化投資理念結合,是湯和松的風格,也是畢業於北大信息管理專業的百度大老闆李彥宏的風格。

48歲的湯和松是典型的清華人—1984年考入清華機電系,讀過清華經管學院研究生,在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工作過兩年半,後赴斯坦福大學學工業工程,在芝加哥大學修MBA,畢業後供職應用材料公司、思科、微軟等外企近十年,做過財務分析、業務拓展和戰略投資等業務。2009年9月,他辭去微軟大中華區戰略投資總監職位,出任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從那時起,湯和松給百度戰略投資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百度是一個通用搜索,2005年以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概念上市。隨著用戶需求逐漸細化,比如消費者買一件衣服,很多情況下不用百度,直接上淘寶或凡客下單即可。通用搜索在類似的垂直領域會被繞過,百度怎麼辦?

在百度戰略投資部任職過的凱旋創投姚亞平接受《創業家》採訪時曾提到,2010年百度提出一個中間頁戰略,嘗試在每個垂直領域做一些投資和併購的佈局。在湯和松的主導下,百度確實在垂直領域頻頻發力。

投中集團數據顯示,2010年12月,百度戰略投資家居建材電商平台上海齊家信息1.9億元;2011年3月,百度戰略投資房產信息網站安居客5000萬美元;2011年6月,百度以3.06億美元代價戰略控股旅遊網站去哪兒;2013年5月7日,百度宣佈以3.7億美元價格收購PPS,並將PPS視頻業務與百度全資子公司愛奇藝進行合併。

百度戰略投資或併購這些公司,當然是為了「加強百度的核心業務、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對未來的良好機會進行佈局。」不過,請各位創始人嚴重關注湯和松對於百度戰略投資風格的描述:「百度在投資風格上,很講究戰略性的概念與戰術性的分析結合,不是單純追逐概念,像撒胡椒粉一樣地投資。從戰略上講,投資目標所處的領域要有make sense的概念,這很重要。但(百度)絕不會只為一個概念埋單,我們還要理性地進行戰術分析,必須把概念落地之後能為百度帶來多少投資效果,進行力所能及的量化。只有美麗的概念還不夠,我們還要關注收購所帶來的實際價值。這是一種將宏觀投資概念與理性分析相結合的投資哲學。在投資界歷來有「概念派」和「量化派」,我們是要把概念和量化做好平衡。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既要看森林,也要見樹木。而在看準之後,百度的投資還是非常有魄力的。」

百度戰略投資做量化分析有先天優勢。百度本身是一個強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投資部門很容易通過後台的關鍵詞投放情況監控到哪個行業有「錢途」,通過後台流量監控,看到某個行業哪個公司做得好,哪個公司做得不好。所以,無論是去哪兒,還是PPS在跟百度談戰略投資的時候,都小心翼翼,不到最後絕不把底牌亮出來,怕自己的商業機密暴露。

據《創業家》瞭解,百度內部有非常嚴重的「給我多少多少錢,我們也能做出一個比某某更好的產品來」的心態。2010年夏天,百度跟去哪兒接觸時,百度內部就在糾結到底投資去哪兒還是自己做,自己做5000萬元投入夠不夠。而在百度決定併購PPS的前兩年,百度已投入重兵做視頻客戶端:百度曾從快播挖人,還收購了快播賴以起家的合作夥伴MaxCMS。2011年2月,百度推出影音客戶端,模式幾乎跟快播一模一樣。幸虧去哪兒和PPS都建立了百度難以踰越的門檻(去哪兒是TTS系統,PPS是高達3億元的裝機量),他們才成為百度戰略投資勢在必得的對象。

其實,觀察百度戰略投資或者產品佈局的趨勢,還是要參考谷歌。谷歌2010年7月以7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一家提供機票信息服務的軟件公司ITA(有點類似中國的中航信);2011年6月,百度就以3.06億美元代價戰略控股旅遊網站去哪兒;谷歌2006年以16.5億美元收購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2010年百度投資成立愛奇藝—在視頻業務上,百度累計投資已超過8億美元,成為中國網絡視頻的老大;谷歌2005年推出地圖業務,2009年百度正式推出地圖業務,現在已成為中國市場第一的地圖服務提供商;谷歌2012年4月發佈谷歌眼鏡,2013年6月百度將推出首款基於百度云架構的穿戴設備咕咚手環。

儘管不少聲音認為,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佈局不及阿里巴巴、騰訊,湯和松卻認為,無論是去哪兒,還是愛奇藝PPS,都是中國互聯網界未上市公司裡數一數二的公司,其運營狀況有目共睹。

《創業家》從投行界蒐集到的信息也表明,百度投資去哪兒已成為投行界戰略併購的標竿案例,去哪兒的強勢崛起讓在線商旅市場老大攜程坐立不安,連其創始人梁建章都不得不結束「中國人口問題研究」,重新出山。

從近期Facebook擬以8億~10億美元價格收購以色列移動衛星導航公司Waze看,地圖一致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非常重要的入口。百度跟高德地圖接觸過,但高德地圖最大的價值是地圖基礎數據信息,這點四維也能提供。而在2C市場,百度地圖領先於高德地圖,再加上高德地圖更屬意阿里巴巴,最後沒有了下文。

百度在移動視頻、移動地圖上已經佔據比較好的位置,如果百度狠狠心把營收狀況也不錯的大眾點評網收入囊中,那麼百度地圖+大眾點評可以在O2O市場迅速形成壓倒性優勢。當然,如果百度還對互聯網金融有野心,也大可把僅次於支付寶、財付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收購掉,快錢是百度顧問何海文及其丈夫關國光開的公司,也是一家營收和利潤都不錯的公司。如果李彥宏要買,何海文至少還能做一半的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46

百度收購91 誰鬱悶誰高興 風險投資李

http://xueqiu.com/1939858867/24448508
1,91創始人熊某,07年開發91助手,2個月後10萬元連人帶軟件賣給網龍,09年左右離職,今天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6年114000倍,應該排名宇宙鬱悶帝第一人。
2,創業教父李開復大大,當年偷偷塞給熊某一筆錢,挖出來搞了一個山寨版本91助手外號同步推,為了怕網龍抄襲,還頗費心機。早知道如此還不如當年連人帶團隊和產品一起挖,這次可是折了夫人又陪兵,當屬鬱悶第二人。
3,馬云搞菜鳥風風火火,佈局實體兩不誤;企鵝威信漸入佳境,第一階段領先已經無疑問了。唯有百度看到船開了還沒有船票急得亂了步伐,本次天價收購91助手看得出是真急了。網龍當年自己說如果91助手分拆上市估值8億元,19億美元。嘿嘿,只能說百度是鬱悶第三人。
4,最高興的還屬於紅衣教主周鴻禕,360助手是啥?就是當年搞了91助手源代碼的山寨版,這說明這個產品輕輕鬆鬆值幾個億美金了。股價還得漲不是?還有91是啥,是盜版軟件大本營啊大本營。百度這種正人君子肯定買了還要慢慢去盜版化,哎,相當於百度自己花錢幫360消滅了一個對手。
(以上信息都是取材於公開網絡資料~不代表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3

被低估的百度:收購91欲造雙入口 仍醞釀大併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87.html

雷建平

當很多人還在嘲諷百度佈局移動互聯網遲緩、錯失投資新浪微博等多個收購對象時,百度卻出人意料地製造了中國互聯網今年最大併購案:出資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91無線。

根據百度與網龍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已約定將於8月14日(最後截止日期)前,簽署收購由網龍持有的91無線57.41%的股權,在簽訂最終確定文件或最後截止日期前,網龍不得就出售91無線事宜接觸任何第三方或與任何第三方進行協商。百度還計劃以相同條件收購91無線其他股東的全部股份。

據騰訊科技瞭解,就在網龍發佈與百度達成收購意向的最後一分鐘,阿里巴巴還在繼續與網龍高層接觸。在百度與91無線收購交易敲定前夕,360董事長周鴻禕(微博)還曾飛到福建與網龍創始人劉德建商量,試圖阻止交易達成。

百度收購91無線不僅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剿滅一重要對手,還獲得了重要入口,對百度推廣旗下移動APP具有重要意義。

分析人士指出,百度移動APP日活躍用戶已經過億,百度其他APP應用用戶數也在快速增長,補齊移動應用分發的短板,在移動端形成雙入口就成為百度重要一環。百度已經基於搜索建立了自己的生態圈,收購91無線後就可能與91資源打通,有利於吸引開發者完善生態系統。

91手機助手和360手機助手是目前國內安卓軟件分發渠道最主要的玩家。對於百度來說,獲得與360手機助手不相上下的91無線,是1+1>2,在手機助手領域也擁有叫板360手機助手的砝碼,制衡360向無線領域擴張。

熟悉百度投資的人士透露,百度今年還有5、6個至少數億美元規模的大項目在洽談。「外界經常低估百度,百度是家市值300多億美元的公司,擁有上百億的現金儲備,百度去年發債的15億美元還沒花出去。這樣的實力國內互聯網公司也僅僅騰訊、阿里能抗衡,360威脅不了百度。」

搶佔移動端兩大入口

據騰訊科技瞭解,百度與網龍早在一年前就已展開談判,百度看重91無線的原因在於,PC端只有網頁一種形態,百度已是國內互聯網端最大入口,但在移動互聯網端,存在兩種形態:一種是外部網站,一種則是APP。百度的入口地位面臨挑戰。

對於移動搜索來說,外部網站越豐富,移動搜索價值越高,現實的問題是,APP的存在降低移動搜索的價值,客觀上形成另一個入口,並使應用分發市場價值凸現出來。

91無線核心業務是安卓網和91手機助手,這兩個業務共同特點是,在其他移動APP賠錢賺吆喝的時候,能不斷從移動互聯網發展中獲利,尤其是從當前爆發的手機遊戲市場獲利,91無線CEO胡澤民曾公開表示,2012年91無線的毛收入超過3億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12月份91無線完成B輪2000萬美元融資,通過A輪、B輪融資,91無線的融資額超過3800萬美元。B輪融資時估值1.4億美元。今年4月,網龍又為91無線引入多名戰略級投資者,包括主權基金淡馬錫、電盈主席李澤楷,其時91無線估值外界估測達3.5億美元。

短短幾個月,91無線以19億美元價格被收購無疑是賣出天價,尤其在360手機助手崛起、91無線上市後前景不明的背景下。網龍兼91無線董事長劉德建也在內部郵件中指出,相比起91無線與香港掛牌上市而言,此次交易完成,對91無線和網龍創造價值更大。

但併購價格顯然是百度此次收購的次要因素。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對於百度這樣體量的公司來說,19億美元的收購資金不算多,尤其91無線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不溢價完全可以不出售。百度的特點是專注,但看準了就投,並且是不遺餘力的投入。

百度今年也推出百度手機助手,就在百度宣佈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業務的當天,百度還發佈百度手機助手日分發超過3000萬的消息。不過,百度下定決心收購91無線業務,不是因為百度手機助手做得不夠好,恰恰是看到百度手機助手快速成長帶來的驗證的機會。

知情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百度手機助手幾個月發展迅速堅定了百度收購91無線的信心。「應用分發市場的價值大家都已經看到,李明遠團隊也證實有能力管理快速成長的團隊。有市場,有領軍人物,這使得百度毫不猶豫投入到這一市場。」

「整合後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百度為開發者提供過了一系列云存儲、云開放等服務,這些服務也可以遷移到91無線中來,打通整個移動生態環節,形成強強聯合的效果。」一位網龍高層人士對騰訊科技表示,百度與91無線在搜索、分發、遊戲等領域可以有很多合作。

「大家討論91無線出售時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網龍的基因非常擅長做創新,找準新創業機會,當初網龍做17173,做大型客戶端遊戲,再到做91無線,網龍每一步都很準。未來不排除百度投資網龍,並和網龍一起做孵化項目。」上述人士指出,網龍在做兩個移動互聯網項目,一個是教育類型,一個是中小企業類型,其業務潛力價值不亞於91無線。

百度同時在談數個大項目

進入到2013年以來,百度投資步伐明顯加快,2月百度收購創新工場旗下手機OS項目點心;5月,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並將PPS視頻業務與愛奇藝進行合併;7月宣佈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公司91無線,此外百度還於今年增持了旅遊網站去哪兒。

百度負責投資併購的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百度投資併購有兩大標準:獨立財務前景和與百度戰略協同性。獨立財務前景包括所投企業行業的市場機會、企業的商業模式及核心要素。對百度的協調性則指,對百度的戰略價值及雙方可整合性。

湯和松將互聯網分為4個領域,包括信息獲取、用戶交互、娛樂、交易四大類別。其中,包括谷歌(微博)、百度屬於信息獲取範疇、Facebook和人人公司屬於用戶交互領域,遊戲公司屬於娛樂範疇,電商屬於第四大領域。百度當前主要精力放在信息獲取領域。

知情人士透露,百度投資的去哪兒、收購PPS視頻業務均是強化信息獲取,併購91無線業務是完善佈局。與阿里類似,百度投資路線也是卡位移動互聯網渠道、入口和基礎工具。

如今百度在業務上非常齊全,算上獨立自主研發的產品,百度移動互聯網產品涉及中間頁、應用市場、搜索、瀏覽器、輸入法、云存儲、資訊新聞等領域。百度也成為國內位數不多有如此豐富佈局的互聯網企業之一。收購91手機助手將使百度在移動端如虎添翼。

騰訊科技獲悉,百度投資有幾個特點:一般會要求控股,並對業務進行整合。如PPS視頻業務被整合到愛奇藝中,原PPS高層成為愛奇藝高管。點心相對保持獨立運營,但點心的業務已與百度無線業務結合,百度公司移動•云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進入董事會。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91無線被併購,91無線架構也會出現調整。如91無線CEO胡澤明將面臨選擇,是選擇繼續擔任91無線公司CEO,還是辭去CEO職務,重回網龍任CFO。胡澤明對騰訊科技表示,這主要看團隊抉擇,如果擔任CEO,會堅持91無線獨立開放。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百度都遭遇質疑,被指已經滑落。百度CEO李彥宏也曾指出,外界對百度有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佈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李彥宏則明確指出,百度必將迎來移動時代的二次騰飛。隨著百度不斷併購完善佈局,未來在移動端也可能重演PC端的輝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19

網龍董事長:我為何將91無線賣給百度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80.html

互聯網領域總不缺乏奇蹟,2007年把91手機助手的雛形「iPhone PC Suite」以10萬人民幣賣給網龍的熊俊,如何也不曾想到靠91手機助手起家的91無線6年後會被以19億美元賣給百度。而熊的創業感悟則是,關於成敗,每個人都有不同標準,但有一條標準大家不會反對:你必須活著。

當然,如果以「金錢」來衡量成敗的話,本文另一位主角、網龍董事長劉德建更符合世俗的成功的概念。有著「網遊界奇葩」之稱的劉1995年畢業於和網絡「八竿子打不著」的生物化學專業,1999年他才開始觸網——創立網龍公司。不過自此,他在互聯網領域開始一發而不可收,2001年他又組建了遊戲研發公司天晴數碼。

2001年,劉德建做出了一個漫不經心之舉——收購了一個小型個人網站,也就是後來的大紅大紫的17173,而正是網站給其帶來了業界聲譽,更重要的還有現金,因為兩年後17173便被搜狐以2050萬美元收購。媒體報導,劉德建賣掉17173的舉措幾乎遭到了一邊倒式的反對,不過他最終還是孤注一擲,「2004年我要出頭,要大規模擴張,這至少需要上億的資金,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但我不想再通過稀釋股權融資,對創始人來說代價太大。」

如果賣掉17173是因為資金需求,在劉德建看來,自己賣掉19億美元賣掉91無線則是為了給網龍創造更大價值,在內部郵件中,劉這樣寫道,「交易可提升公司盈收和股東價值,同時擴大網龍的資本基礎。」但是,此舉真能給網絡創造更大價值嗎?

資料顯示,截止到2012年12月,91無線平台總下載數達到129億次,在iOS和安卓兩大智能手機客戶端的市場滲透率分別超過80%和50%。不過,與移動互聯網的風生水起不同,7K7K資深評論員老愚分析認為,在行業進入瓶頸期的大環境下,網龍網遊業務正在面臨老用戶流失、新用戶吸引較難的危機,「網龍網遊業務雖略有盈利,但市場規模增長處於基本停滯狀態。」

假如這筆中國互聯網最大併購案成行,未來的網龍會不會「窮得只剩下錢」?

以下為劉德建內部郵件節選:

網龍今日公佈接受出售91無線業務予百度的重大決定,標誌著本集團發展即將邁向另一個重要里程碑。董事會認為,相比起91無線與香港掛牌上市而言,此次交易完成,對91無線和網龍創造的價值更大,對91無線和網龍而言亦是一個雙贏局面。

對於91無線來說,百度有雄厚的互聯網資源和客戶群,和百度合作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為91無線的業務帶來更大的發展;對網龍來說,交易可顯著提升公司盈收和股東價值,同時擴大我們的資本基礎,為我們未來繼續結合強大的研發能力,開拓新機會、新業務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們相信此項出售建議將不會對網龍的營運及架構等構成任何影響,本人希望各位同事繼續在未來團結一致,開拓創新,推動本集團的進一步發展。如有任何最新進展,本人講繼續及時向各位同事公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21

網龍前員工評91百度收購案:91上市實為抬價格,百度渠道恐未佔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60.html

【導讀】上,是個底線的選擇。91獨立上了,網龍也是要下跌的。不上,就是要賣,大佬傾軋如此激烈,其實賣給BAT誰都行,只要過了估值,網龍就是皆大歡喜的生意。

來源:知乎(經i黑馬整理) 作者:姜十一

網龍,我的第一個份工作的老東家。現在91被高價收購,一直關注著他,還有很多的同事朋友在,幾位老大有的離開有的仍在,有乾貨待人好。互聯網時代三五年變幻,不勝唏噓。

不常寫東西,算作自己的一個回憶吧。

百度收購案,落袋為安講,最大的贏家肯定是網龍董事長劉德建(DJ)。當然如果說像李澤楷那樣的大牛賺的更快更多,我沒話說。這種用關係換Money的手段,沒爹的孩子做不出來的。現在回想起來,BAT三家與91的接觸合91與李澤楷的接觸都不會是一時半會,而且前有網龍母公司在港股上市,還有胡澤民(Joe)等資本運作大牛在,91在港股上介紹上市評估絕對是門清的。當初接觸李澤楷的時候,說不定早就給李大哥算好了上不上市兩步可能,他都不會吃虧,否則他、淡馬錫可不是那麼容易站台的。

以古鑑今,為何成就收購案?

說幾個以前的小道消息,也許能更明白今天的收購案。

一、網龍最早進入大家視線,估計是03年底將一手做起來的遊戲媒體網站17173出售給搜狐,報價2500萬美元。其實當時就基本上定要賣給搜狐,但是同時還與騰訊、盛大溝通抬轎子,最終價格還是很滿意的。有了這筆錢才有了後來的《魔域》。

雖然後來17173做到了上億市值,但是在網龍手裡,其實賣的時候算是做到能運營的高點了。後來又高管說賣了後悔,那就「呵呵吧」。

二、《魔域》網龍10年前毫無疑問的立身之本。由此創造了上市時身價最高的員工——《魔域》主策云飛(他與DJ共同策劃)。奇葩的是,在端游平均壽命3年多的時代,《魔域》從06年推出,一直作為網龍網遊業務的主營收項目,直到現在。對就是Now!08、09年上市後,同時推出了多款端游,無一能超過《魔域》。

三、09、10年網龍十分動盪。金融危機、市場不景氣加上長樂買地等導致的現金流緊張;短期員工人數暴漲帶來的管理及業務協作困難等。那兩年成為同行挖角的災年,也是後來在N多、安智、機鋒、聯想等各大移動互聯網應用分發平台佔據重要位置的骨幹員工離開當時的網龍無線事業部(現在意義上91的前身吧)的時候,當然也包括熊俊。可能也是那個時候,傳出了網龍「黃埔軍校」的說法。

四、本次的百度溢價收購。價格、估值、運營數據等網上已經很多,就不扯了。就DJ的商業眼光和把握機會的能力來說,公司內外是很欽佩的。雖說當時10萬收了熊俊的產品,不過在商言商,低買高賣無可厚非。再說當時DJ肯定沒有看到現在這麼遠,但是能在07年預見到需要組個小團隊玩轉在中國嚴重水土不服的蘋果系統,已經殊為難得了。

收購之後百度渠道難言佔優

1)上面說到了,有資本運作大牛在,有港交所上市經驗,網龍容易判斷出91無線的上市是否會通過,上市效果會怎樣。所以現在回過頭想,兩手準備的。

上,是個底線的選擇。91獨立上了,網龍也是要下跌的。當年網龍創出港股上市科技股單日最大跌幅,後來一直沒有起來,都在發行價13元下,現在需要的就是在市場向好的窗口期把母公司的價格抬起來。你看過了13元後網龍的股價爬的可怕,市盈率超過200!

不上,就是要賣。所以牛的地方來了,就算不上,香港也一定要想辦法拖住+托住上市的消息。試想如果這邊在抬價談著,那邊放出來說上市被拒或者官方發佈「無限期推遲」,那兩邊將都無法獲利。現在跟03年搜狐時不同了,大佬傾軋如此激烈,其實賣給BAT誰都行,只要過了估值,網龍就是皆大歡喜的生意。也許三家都想買,網龍也是三家都可以賣,奇貨可居的時候,就是網龍綜合考慮內定了一個大頭之後,剩下兩家有意無意地抬轎子咯。

2)都說360攪局,因為在無線渠道分發平台有直接衝突什麼的,而且還扯到了11年兩家的合作。11年兩家表示深入合作,網龍在長樂為360套殼做了手機助手,希望360在既有平台上推移動端的時候打91的名號。其實,以業內的相互瞭解,網龍難道不瞭解360一定會自己做移動端,放著PC上大量的安全衛士不導,放著如日中天的趨勢不跟?11年91就有上市的想法吧,拿跟360的合作,把雙方的用戶都算在自己名下,這個故事很有的講呀。

3)360不希望收,甚至發現阻止不成抬轎子都有可能。今天微博有傳言說百度讓大V寫稿子,說百度收了91無線後,360的移動端就危險了。呵呵……真這樣,就太小看周鴻禕了。百度收了91無線,人家做的好的不代表你能玩得轉。當初他們搭架子做論壇,整天跟早期宅男用戶線上磨技術改版本的精神你還有多少人能做?放出人去掃街,中關村、不夜城、大利嘉水貨刷機商都用91手機助手的工作你還有多少人能做?瞬息萬變的移動互聯網潮和細分APP流的變化,說改版就改版說聯運就聯運(雖然網龍也有內耗哈,大公司病),到了你百度手裡,你能變化多快呢?

4)業內分析說百度收了就佔有了三大入口。可是回想奇虎、阿里、騰訊,分別從PC安全衛士、淘寶、QQ形成強大流量,然後迅速建立近乎閉環的生態鏈條,用戶在其中轉,錢就流不走。反觀百度,在最近一年前都是在吃搜索的老本。用戶用完搜索流到何處去了?只能說明當初硬綁首頁有品牌習慣,只能說明搜索是底層行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完全沒有建立生態圈,怎麼跟那些比?奇虎,從安全衛士到瀏覽器到導航,到移動端做分發平台,發力遊戲聯運等等,每一步目標明確,這是對投資者負責的、真的做產品的公司(部分行為的話,節操另計……)即便現在在台前爭奪的移動端渠道分發平台,奇虎的步驟也遠比百度明晰。百度發力LBS,KPI文化導致生活服務類需要建設的基底尚未建好,在集中在一線城市的利基市場裡,百度的LBS跟阿里、甚至跟騰訊接下來基於微信5.0和SOSO街景又有多大優勢?

補記。09、10年網龍比較難,無線事業部就更難些。很多人走,內部也不願意調過去,但是有的人堅持下來了做到今天,估計數出來不超過30人吧,都是中層了。很不容易,行的下春風才贏得來秋雨。祝賀老東家、老同事、老朋友們。

網龍從端游開始就不實行項目制,實行大流程制。東南一隅人才困難,項目制容易集體跳槽。大流程制就要求老大是最大的產品經理,而DJ做到了。互聯網機會眾多,DJ階段性只集中火力,也許會埋下點,但是目標是集中的。後面,不知道在線教育、手游研發等會不會是下一個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