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隱藏內房股(補充)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543


上回提到,內房股都有隱藏的,有人估到,就係東方海外

東方海外排除本業同外房業務,內房項目有:

上海盧灣長樂路住宅項目-8萬平方,2011年完工

上海盧灣長樂路酒店項目-500房酒店,工期未知

上海徐匯衡山路項目-150房酒店,2012年完工

上海長寧路綜合項目-18萬5000平方的寫字樓,3萬平方商場,400房酒店,2012年完工

上海浦東南碼頭住宅項目-10萬平方,2011年完工

江蘇昆山花橋住宅項目-54萬平方住宅,5萬平方商場,11萬平
方寫字樓,2011年完工


天津「國貿中心大廈」項目-23萬平方爛尾樓

北京之「北京東方廣場」8%股權-57萬3000平方,包括商場,寫字樓,出租單位及一所五星級酒店

基本上2011年落成的數量較多,現只講住宅,齋上海已有18萬平方,早前咪有一單新聞話上海霉都有外星人推倒大廈嘅,被推倒果間野要賣12000蚊一平方米,因此東方海外剩係呢一批住宅都值22億了,何況仲有其他

大部分工程已在動工,因此首期款項已經支付,未來的起樓支出會少於只得空地的內房股,而東方海外有20億美元現金同每年4億美元以上的現金流,比起 未賣到樓時就要食穀種的地產公司好得多,雖然都有23億長債,不過公司還得起(況且其中15億為財務租賃,性質同負債有根本分別),而且2011年內到期 的只有4.6億

運輸公司的好處是可以將舊車站,碼頭,倉庫等地方轉商住途,愛瞞也有巴士公司用建巴士總站的名義標土地回來,轉頭就轉售比大股東起海X天等例子

另一個隱藏內房股係湯臣,蟹金也在1.84時買過,後來發現佢實際上係地產股,我唔鍾意先賣走,湯臣名義是酒店股,但同時又搞地產,定位等於鷹君咁,湯臣的財政無可挑剔,處於淨現金狀態,內房項目賣剩的仲有:

湯臣湖庭花園2期-38000平方,下年落成,湯臣佔70%股份

湯臣一品-117000平方,正在賣

同樣用12000蚊一平方米計,值17億,湯臣一品由於已經完工,再冇支出,賣出就全部落袋,湖庭花園起左大半,要比的尾數有限

湯臣08年有的固定資產合計為66億,其中上面提到的部分爛可以收回12億現金計,根據錦江酒店的招股書資料,06年湯臣錦江酒店值12億,當現家值16億計,湯臣佔到8億,加上湯臣現有現金15億,現在46億的市值是傻的

不過湯臣也有缺點,"其他長期負債"太多,佢有大量董事認股權,達現有股數的3成咁滯,異常惡劣(對董事來說,當然這也成為湯臣"有必要升"的原因),另外甚麼遞延利得稅以後也要交

 

*後來補充:睇錯左,認股權唔係3成,3%先啱,關於湯臣原來仲有一則舊文:

  "當年,湯臣集團(當時稱湯臣太平洋)是他與何鴻燊收購物業的融資平臺,並寫下了兩年內七度配股的壯舉。1990年,湯君年看中了處於財務困境 中的澳洲公司奔達集團(後兩度易名,包括世貿中心集團、鵬利國際,現已私有化)。當時,奔達集團已被匯豐接管,但卻坐擁20億-30億港元的現金,湯君年 計劃透過10億元收購奔達集團34.5%股權,以避開全面收購。

  湯臣頻頻配股集資卻引起了香港政府的注意,並於1992年委任獨立調查員調查湯臣與世貿集團兩間公司。1994年,調查報告指出湯臣為回避收購,遂安排將31.5%世貿股權在市場配售,但部分當時聲稱獨立第三者的配售對象,卻與湯臣的董事有關。

  “湯臣案”歷時六年,案件牽連甚廣,當中包括何鴻燊及邱達昌,涉及證人超過一百人。于1996年,湯君年、徐楓妹妹徐傑、前渣打證券要員賴焯群等五人被控串謀訛騙。于1998年中正式開庭,經過82天的聆訊後,于同年11月6日,法院宣佈湯君年等五人無罪獲釋。"

 

非常感謝ckm的提醒,原來又係同叉燒何有關,咁就係老千股了,湯臣買不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1

唐骏式离婚:中国式离职隐藏大量真相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17/139232.html


唐骏离开微软并不愉快,这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但唐骏有着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认为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挫折的时候不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讲:“相信 自己相信未来,几乎所有强队在先失一球后就不是强队了,这就是心理素质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素质控制下,在他对“打工皇帝”这个目 标的执著追逐下,他居然能将与微软和盛大的离婚,包装成一种特有的“唐式离婚”,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维护老东家的形象。

  同样,与盛 大的离婚也是唐骏的得意之作。

  在盛大四年中,在外人看来光鲜耀眼,但唐骏并非如鱼得水,只是小心翼翼地守住本分。四年间时常会传出唐骏 离职的消息,唐骏的聪明在于不会意气用事,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形式离职。

  2008年4月初,唐骏陆陆续续放出可能离 职的消息,并称已有十余家国内外大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包括微软和谷歌,还有“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他并不吝惜时间,向记者们传达着一个又一个故 事,将这一次的离婚又粉饰得非常完美:“现在离开盛大,我非常放心。盛大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产品和平台已经形成相互的支撑,并且形成了推动这些支撑发展 的机制,这是最关键的变化。”这句话给予盛大很高的评价,也暗示这是自己四年的功劳。他以“不管去哪里,我都不会做任何可能伤害盛大公司的事”的承诺,与 盛大和平分手。

  “唐氏离婚”的一大特点就是平和的离婚和高调的新婚接踵而至,善于讲故事的唐骏给记者们足够的“新闻”,使得这一切看上 去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唐骏完美谢幕,使自己的身价又一次实现了跳跃。

  唐骏此前的两次离职都有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每一次离职似乎都能成 为唐骏的成功路上的又一次起跳,这正是特有的中国式离职使然—— 一个一个被粉饰的离职,双方不仅互不伤害,还要互相捧上一捧,美言几句。

   作为职业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或是受聘于某个老板,合则干,不合则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现在的一些离职却被过度包装,成为彼此提高身价的跳板,同 时也掩藏了大量的真相。

  其实,中国职业经理人离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而离职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业绩压力,有投资者的不满,有的是责 权不清,有的是内部斗争,更有在公司内部犯下严重错误被迫解雇的。

  但在中国,这些离职在对外公布的时候,都要加以粉饰,为的是保住双方 的声誉。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出国深造、身体原因、自己创业等各种借口,不仅如此,双方还要互相吹捧一番,甚至给一个莫名奇妙的头名,比如企业顾问、名誉总 裁等等。当然,多数的因过失解聘的人员也会被隐瞒,这也是导致职业经理人信息不透明的原因之一。

  在公司制度完善的西方国家,凡经理人离 职,董事会通常会出于保护离职者的名誉和利益的考虑,在提出解聘时以“个人原因”为由,宣布他为主动辞职,不管他被解聘抑或被迫辞职。但是,董事会必须事 先和被解聘者达成默契,因为董事会可以解聘某人,却没有权力宣布他辞职。另一方面,经理人在接受董事会聘用时,也会在聘用合约中另加一条保护性条款,对自 己的福利及期权等的执行作详细约定,以便在自己没有过失而遭董事会单方面解聘时寻求补偿。我们众所周知的惠普前任总裁卡莉在被解聘时就获得了巨额赔偿。

   而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中,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是靠面子维系,而不是制度。双方分手时,因为彼此都知道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友好的协议离婚成为 互相保守秘密的基本条款。更何况谁也不愿意因为一个人的离职闹得沸沸扬扬,名声扫地。

  比如某高管被总部查出财务问题,但这种事情对外公 开双方都不好看,于是悄悄地协议离职,公司以不追求其法律责任为条件,令该高管宣布主动辞职,公司也不用补偿。再比如,某高管完不成业绩,但公司令其下 课。但对外是绝对不能以业绩为由,因为会使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影响。因此,通常会说身体原因或是留学深造。

  中国式离职水分颇大,很多 真相被隐藏,几乎所有对外公开的离职原因都很难令人信服,这是文化使然,也是不健全的公司制度使然。

  数据

  何谓问题简 历,在太和鼎信专业背景调查的定义之下,分为虚和假。基于客观因素导致的微有差距如时间、专业等因素,定义为虚;基于主观因素导致的刻意修改、隐瞒等定义 为假。

  在中国,问题简历已达到60%以上,问题简历中高管层占了10%,中层占了35%,基层占了55%。

  在问题简 历中比较被企业关注的就是基于工作履历的这一项,“问题简历”最多,达到70%以上,其次为“问题学历”,达到25%以上,两项同时有问题的情况亦不少。

   来自北京太和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8

魯泰:4季度沒有隱藏利潤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4t4.html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2年第13期)

 

2011年,魯泰(0007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8.49億元,每股收益為0.85元,這一業績低於市場預期,一些投資者因而懷疑公司隱藏了利潤。經過認真分析後,我們認為,第4季度魯泰應該是沒有隱藏利潤。

毛利率降低事出有因

Wind資訊,分析師們對魯泰2011年每股收益預測的平均值為0.91元,考慮到前3個季度公司已經實現了0.72元的每股收益,這一預測應該說不算過分。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就斷言魯泰第4季度隱藏了利潤。

與前3個季度相比,魯泰第4季度的毛利率很低,這成為一些投資者懷疑公司隱藏利潤的依據。

1:魯泰2011年各季度毛利率

單位:萬元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營業收入

141,260

156,821

148,357

161,428

營業成本

96,328

100,349

101,233

120,635

毛利

44,932

56,472

47,124

40,793

毛利率

31.81%

36.01%

31.76%

25.27%

 

分析一家企業的毛利率我們可以從收入和成本兩個方面入手。事實上,魯泰在年報中對公司業績的一段說明也正是這樣做的——「由於原棉價格的大幅波動以及勞動 力成本的上升,給公司的生產成本控制及企業的平穩運行產生了一定的壓力。由於棉花價格傳導的滯後效應,使公司各季的經營業績出現了相應的波動。」

成本方面,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是存貨如何計量。有人研究過,對於紗線和布匹一體化的企業,棉花大約要佔據50%以上的成本。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企業可使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魯泰在年報中披露其存貨在領用和發出時按加權平均法計價,這就意味著公司4季度毛利率的下降很有可能不是成本問題——最方便調節利潤的方法當然非個別計價法莫屬,而即使是在先進先出法下,發出存貨的價格波動也要比加權平均成本法大。

收入方面,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則是產品價格。棉價的大幅波動導致魯泰主導產品——色織布的價格也大幅波動,而根據我們詢問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的結果,從公司接下一筆訂單到完成生產、會計上確認營業收入大約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公司財務報表上毛利率的波動比棉價的波動要滯後將近一個季度。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儘管2011年第2季度長絨棉的價格開始下滑,但魯泰該季度的毛利率卻要高於第1季度。也正是因為此,儘管第3季度長絨棉的價格已經觸底,但魯泰第4季度的毛利率卻還在下降。

12011年長絨棉價格走勢圖

鲁泰:4季度没有隐藏利润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

職工薪酬也不是問題

還有網友對魯泰的應付職工薪酬產生了懷疑,2011年末,魯泰的應付職工薪酬餘額為4.35億元,佔當年減少數(可視為當年實際發入的職工薪酬)的40%。從過去5年的情況來看,每當公司淨利潤增幅較大時,應付職工薪酬年末餘額/當年減少數這一比例就上升,反之則下降,魯泰確有以此來調節利潤之嫌。

2:魯泰2007-2011年末應付職工薪酬

單位:百萬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淨利潤

459.73

512.94

570.22

739.09

848.53

當年淨利潤增長

35.21%

11.57%

11.17%

29.61%

14.81%

應付職工薪酬增加

588.04

697.30

742.07

1,036.83

1,190.81

應付職工薪酬減少

505.86

697.42

747.66

926.15

1,086.75

減少數/增加數

86.02%

100.02%

100.75%

89.33%

91.26%

應付職工薪酬年末餘額

226.07

225.95

220.36

331.05

435.11

年末餘額/當年減少

44.69%

32.40%

29.47%

35.74%

40.04%

 

雖然如此,我們卻不能認為魯泰第4季度淨利潤下降是因為職工薪酬增加,也不能認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因為計入成本的職工薪酬增加。在表3中,我們以應付職工薪酬中的工資數減去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的工資數來估算計入成本的工資數。

3:魯泰2011年工資增長情況

單位:億元

 

2010

2011

同比增長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8.06

9.21

14%

管理費用——工資

1.77

1.77

0%

銷售費用——工資

0.27

0.31

15%

計入成本的工資估算數

6.02

7.13

18%

 

2011年,魯泰的工資同比增長了14%,低於營業收入的增幅(21%)。儘管我們估計2011年魯泰計入成本的工資同比增長了18%,高於公司整體水平,但如果更進一步對比一下半年數據,則會發現實際上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魯泰計入成本的工資其實還是比較穩定的。雖說2011年下半年計入成本的工資數比上半年增長了10%,然而考慮到下半年的營業收入比上半年增長了4%,且下半年公司產品價格低於上半年,也就是說下半年公司銷量比上半年增長了不止4%,而這意味著公司的生產規模也在擴大,因此計入成本的工資數增長10%根本算不了什麼。

4:魯泰計入成本的工資估算數半年度變化情況

單位:億元

 

2010年上半年

2010年下半年

2011年上半年

2011年下半年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21

4.85

4.55

4.66

計入成本的工資估算數

2.56

3.46

3.40

3.73

 

就魯泰本身而言,恐怕也不希望公司的業績忽上忽下,這從其年終獎的計提方式也可見一斑。2010年第4季度,魯泰的管理費用為2.05億元,環比大幅度上升,佔全年的比例高達38%,對此,公司方面的解釋是將全體職工的年終獎都計入了管理費用(參見我發表在週刊2011年第16期的文章《魯泰:報表數據不能簡單讀》)。然而,2011年的情況大為不同,第4季度管理費用僅為1.62億元,佔全年的比例不過26%。經詢問公司證券事務代表我們得知,魯泰2011年將年終獎在全年均攤了。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魯泰第4季度業績不如預期並不是因為有意隱藏了利潤,而是公司經營情況的正常體現。

股權激勵不是好方式

部分投資者懷疑魯泰第4季度隱藏利潤,股權激勵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提前確定2011年業績的情況下,將今年4季度的部分業績轉移到2012年去結算,即使2012年銷售不佳,報表也不會太難看。」

在魯泰的股權激勵方案中設有公司業績考核條件——2011年淨利潤較2010年增長率不低於15%2012年淨利潤較2010年增長率不低於25%2013年淨利潤較2010年增長率不低於35%(淨利潤是指經審計的公司利潤表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較低者)。

2011年,魯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16.89%,達到了業績考核條件,但超過不多,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更是只增長了14.81%,還不到15%

事實上,股權激勵方案帶給公司2012年業績的壓力是最大的——根據魯泰 201196發佈的《關於限制性股票授予完成的公告》,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各期業績的影響為:2011年,2090萬元;2012年,4983萬元;2013年,1929萬元;2014年,643萬元。

再加上紡織行業是週期性行業,因此人們猜測魯泰會調節利潤以保證達到股權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條件也屬正常。

其實,從魯泰2011年管理費用中工資部分金額的變化也可發現,下半年經營情況的惡化超出了管理層的預期。2010年下半年,管理費用——工資為1.25億元,2011年上半年為1.06億元(考慮到2010年下半年數包括全體職工的年終獎,1.06億元絕對不能算少了)。然而,2011年下半年管理費用——工資就只有0.71億元了——如果按上半年的水平,估計公司就達不到業績考核條件了。

我們認為,股權激勵制度並非好的薪酬制度。事實上,自從A股上市公司開始有股權激勵以來,投資者與公司管理層之間的矛盾也多了起來——股權激勵方案中的業績考核條件定得過寬,會被投資者認為是在給公司高管送錢;條件定得稍高,則又可能引發投資者對公司管理盈餘的猜疑,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猜疑不全是空穴來風。

另一方面,股權激勵還會給投資者估值增加難度。儘管會計準則的制定者們力圖讓財務數據準確地反映股權激勵的成本,但我一直懷疑這個目的是否能夠達到。以魯泰為例,公司董事會確定激勵計劃的授予日為2011818,以授予日前一日公司股票收盤價(11.87元)和授予價格(5.025元)之差作為單位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成本——6.595元。如果授予日因某一原因推遲幾個月,例如,定為20111216,則因公司股票價格前一交易日回落至7.60元,則單位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成本會降至2.575元,繼而會大大降低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但事實上,授予日推後幾個月對企業價值又有多大影響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6

尋找隱藏價值 掘金香港中小型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838ff0101250h.html

香港富昌 金融 集團策略分析師莊少峰對 港股 已經有十年投資經驗,在恆指窄幅震盪的2010年他曾發掘多只翻倍的 消費 類股。在港股交流的圈子裡,莊少峰有個綽號叫「F10」,這是因為他對香港市場個股熟悉而得名。每天他會重複地做著幾個步驟:早晨讀財經類報紙,挖掘宏觀經濟 和個股基本面最新資訊;晚上復盤,主要查看個股公告、股價異動、大股東活動情況、搜索收購合併的新聞等。多年的基本資料積累,為他的股票分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莊少峰介紹說,他從大學一年級起就立志做到財務自主。當時英國留學歸來的師傅成了他的港股領路人,師傅有一句話:「人一輩子花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成功率是很高的。」這句話聽起來很普通,但蘊含著厚重的人生哲理,並鼓勵他在港 股市 場一路堅守。

 

鍾情中小型股票

莊少峰介紹說,香港股票通常可分為三類:大型藍籌和優質二線股、「老千股」以及普通中小型股票,而他最擅長分析的就是中小型股票。

至於為何對中小型股票情有獨鍾,莊少峰有一番獨特見解: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資金來自世界各地,外資大行對大藍籌和優質二線股的研究都配置了一流的分析團 隊。數目龐大的行業分析師與大行背景的完美結合,使得大型藍籌和二線股都被分析得通體透明,已經沒有什麼隱藏價值了,因此個人投資者在這領域沒有優勢,資 金利用率也相對較低。而「老千股」經常出現損害小股東利益的資本運作,可以排除出研究範圍之外。

排除以上類型,剩下的就是一些流動性不太好、沒有大機構研究發掘的中小型股票。這批小股票往往估值低廉,且不乏歷史悠久、經營穩健、派息可觀、穩步擴張的品種。故在發現可研究對象後,下一步工作就是對大股東情況、財務數據、股權結構進行資料蒐集。分析出為什麼市場會給出低於同業的估值,管理層是否具有在短時間之內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例來說,2009年底莊少峰看好服裝股I.T,當時他分析了該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國家政策對拉動內需的支持,判斷I.T據有上升的潛力。而公司股價在此期間也確實從0.8港元最高漲至8.12港元。另外,2011年恆指受歐債危機影響大幅下挫,但莊少峰所管理的資金還是通過投資環球實業科技給投資者一份滿意的答卷。

 

重視大股東背景

莊少峰認為選股原則是嚴謹的邏輯分析過程,一環扣一環,如果其中發現無法用常理解釋的問題,往往就會選擇放棄。他說:「我很重視大股東的背景,如是否有以往業績可尋,是否在別的股票上『老千』過散戶等。其實大股東是公司的舵手,其決定公司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另一個關鍵點是量化業績報告,很多投資者都抱怨不知道如何給股票合理定價。他對長期留意的股票會用半年報作為對公司運營數據的考核,看是否符合預期而修訂出新估值。

例如他最新關注的公司謝瑞麟珠 寶,該公司在10年前的名氣和規模並不亞於六福珠寶,但由於謝瑞麟的創辦人在1998年炒樓破產,公司原主席又在2006年被香港廉政公署起訴坐牢,使其 股票停牌達到3年之久,業務一度停滯不前,股票估值多年來大幅度落後於其他香港本地珠寶品牌。但在過去兩年,該公司基本面悄然發生了變化,並有知名基金購入其可換股債券。謝瑞麟將在6月底公佈全年業績,如果公司公佈符合預期的每股盈利1.1元,他就會提高謝瑞麟的目標價。

莊少峰言,炒股 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經常會遇到後悔賺少了或者止損不及時的情況,但抱怨無補於事,總結經驗是要訣。任何一個投資市場都存在「二 八法則」,即八成人虧損,一成人打平手,只有一成人是盈利,尤其是經過08年金融海嘯之後,能夠把資金保留住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保存實力之後,盈利也 許就會隨之而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21

中國銀行業是否在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javacme

http://xueqiu.com/3122960454/22214552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客座高級研究員裴敏欣在The Diplomat雜誌發表評論認為,中國的大規模銀行融資刺激意在保持經濟發展運行,它可能導致經濟災難。

觸 發金融崩潰可能有不同的直接原因,但它們都可以歸根結底都源於同一個本因:信貸爆炸式增長。這條金融災難的鐵律應該讓我們格外擔憂近年中國的寬鬆信貸會帶 來什麼後果。2009年初到2012年6月,中國國內銀行新增信貸合計約人民幣35萬億元(約合5.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11年GDP的73%。 約三分之二的這類貸款都出現在2009年-2010年,是中國政府刺激政策的一部分。和西方國家以政府赤字方式提供刺激資金不同,中國2009年的大規模 刺激主要來自銀行信貸(確切地,佔比至少60%),並非政府借款。

數萬億元投入經濟的確達到了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在全球衰退時期維持 經濟高速增長。中國政府以其果斷和經濟成功贏得了全球讚譽,但過度寬鬆的信貸還是助長了房地產泡沫,為國有企業的揮霍買單、擔保地方政府那些不為人看好的 基礎設施投資。結果是可以預見的:隨著金融領域內部開始累積新增不良貸款,多年極力增強中國銀行系統的努力因一批不審慎的貸款而化為烏有。

中 國央行與銀行監管機構在2010年末發出了警告,但為時已晚。那時,地方政府已經因為寬鬆信貸背負了巨大債務,大多數都浪費在面子工程或者不夠經濟實用的 投資上。中國國家審計署2011年6月發現,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總計人民幣10.7萬億元(約合1.7萬億美元)。但美國西北大學的教 授Victor Shih預計,真正的地方債務總額在15.4-20.1萬億元,約佔GDP的40-50%。他還預計,地方政府為投資基礎設施與其他項目而成立的金融實體 ——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在2010年末負債達到了9.7-14.4萬億元。

看到上述數字,對LGFV健康狀況稍有瞭解的人都會 嚇得打哆嗦。如果說LGFV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們可以將大筆資金全無例外地投入一個無底洞。累積了如此巨債只能說明一件事——當LGFV大手筆投入 的項目未能帶來可觀的回報,無法償還債務,今後就會掀起一場違約大潮。假如這些貸款中有10%變成不良貸款,最保守地估計,不良貸款的總額約為1-1.4 萬億元。假如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不良貸款率比例達到20%,那麼中國的銀行就必須減記2-2.8萬億元,如此規模的減記必然摧毀這些銀行的資產負債 表。

對國內的信貸問題,中國政府也意識到這種債務定時炸彈的危險之處。遺憾的是,中國方面運用的解決方法只能拖延時間,問題還是會不可避 免地發生。2012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宣佈政策,命令銀行將地方債務償還貸款的時限延長一年以上時間。這一舉措很可能是為了在領導權過渡的年份掩蓋金融領 域正在惡化的問題。可它沒能給拆除債務炸彈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說LGFV的債務是已經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那麼水平面下的那部分又是怎樣?

顯然,地方政府不是2009-2010年中國信貸泡沫期間唯一的元兇。在這場大手大腳借錢花的瘋狂派對中,還有別的玩家。就像寓言說的那樣,潮退時就出現了裸泳者。伴隨著中國經濟下滑,當年那批玩家紛紛湧現。

他 們之中就有那些使用槓桿過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這些開發商正掙紮在破產邊緣。中國媒體已經報導了多起房地產開發商破產後自殺的事件。一些破產商人直接玩起了 人間蒸發。今年5月的《南華早報》刊登了一則消息,稱中國2011年有47名企業家不知去向,原因就是躲避償還銀行貸款。

中國的製造業企 業,無論國企還是私企,則是下一批信貸泡沫殃及的玩家。他們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小。中國經濟本已存在產能過剩的系統性問題,經濟增長下滑會導致製造業全行 業庫存量迅速增加,堆積大批待售產品。如果折價消化這些庫存就會耗盡製造業企業微薄的利潤,財務虧損在所難免。一些在經濟景氣的時期提供給這些企業的貸款 就必定變成不良貸款。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因為金融海嘯帶來的最大潛在風險就窩藏在那裡。中國的銀行存款收益率極低(因 存款率受到管控),銀行間在存款與新收費業務方面相互競爭。因此,近幾年中國產生了一種複雜的影子銀行系統。它不受監管,在中國迅猛發展。通常影子銀行系 統會推出一種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得多的短期金融產品,即所謂「理財產品」。為了逃避監管,這類產品沒有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評級機構惠譽的著名銀行分 析師Charlene Chu透露,2012年6月底,中國的理財產品大約10.4萬億元,約佔銀行存款總額的11.5%。

使用源自理財 產品資金的借款者一般是正式銀行系統拒絕提供融資的私人企業家和房地產開發商。他們不得不為得到借款承諾支付更高的利息。於是,理財產品的回報自然就增加 了。當然,回報更高也意味著風險更大。雖然不可能預計有多少不良貸款借助理財產品支持,但如果用10%的基準保守估計,銀行的可能在這方面損失1萬億元。

影 子銀行系統還有一個功用:向借款者或者活動提供政府法規明確禁止的融資渠道。過去兩年裡,中國國務院已經推出措施限制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以此極力壓 縮房地產泡沫。可銀行能夠規避這樣的限制措施,方法就是表面上銀行相互貸款,實際上資金最終會流向財務狀況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的銀行這麼做也是出於 自身生存的本能需求。假如他們不能有效地向已經大量借款並拖欠債務的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他們就必須宣佈這些貸款為不良貸款,承受損失。在中國銀行的資產負 債表上,這類貸款技術上歸為其他金融機構債權類別。華爾街日報最近的報導稱,目前中國銀行間貸款總額佔放貸總額43%左右,比2009年末高70%。

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這些巨大的風險都體現在中國銀行的財報中。最大的國有銀行近來財報均顯示收益穩定,資本比率高,不良貸款微不足道。中國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僅佔信貸總額的1%。

現在有一件是顯然易見的。要麼我們不應該相信我們「說謊的眼睛」,要麼中國的銀行在努力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52

隱藏的地主:ROAD KING路勁基建(1098)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g0iv.html

第一次看到ROADKING,大概十幾年前在高速公路分流車輛的雪糕筒,記得很清晰---這名字太霸氣。在幾年前買天安時留意到深圳控股(00604),而後在調研深控看到有路勁27%的股份。我很早就說過深控的聯營公司,包括路勁,天安,都很值錢,連最差的沿海家園今年都表現不俗(指股票)。這幾年內房股不斷下挫,深控為聯營公司不斷做減值撥備,今年應該開始為利潤貢獻了,報表應該很亮麗,雖然不是實質性利潤,也跟現金流無關。投資組合裡,深控已遠拋離新華文軒,單一股票佔投資組合25%。

 

路勁絕對是很守法的好公司,稅前利潤18億,交稅就10億(你太愛國了)。房地產業務的貢獻2011稅前利潤7.2億,約佔其38%的稅前利潤。其餘為高速公路利潤。公司現價市值約43億,股息收益率約9%(很穩定),按照一般高速公路10倍PE計算,市值還未能完全反映其高速公路價值,其45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更是完全沒體現出來,其每股淨資產達15元。

 

我不明的是香港投資者,那麼穩定的公司及股息收益率,主業完全在中國,兼收人民幣升值的收益,其股價仍那麼低,給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嚇倒現在?連中移動,中石化等絕對壟斷的藍籌大盤股都比放銀行強多了吧。----像路勁這種那麼安全而又優質的公司(你在A股能找到比她絕對價值更高的?)既然香港投資者不要,那我要。另外,隨著房地產業務的穩步增長,建議其改名,路勁中國,路勁集團,都好,路勁基建這名字未能完全反映其業務,當然,分拆房地產業務上市更好,更能體現其價值。

 

上篇博客說賣出筆克遠東(00752)買入的,正是路勁基建(01098),能攻,更能守,其今年漲幅不大,股價很穩定,而且還有9%的股息率。她連同南粵物流(03399),我相信都是攻守兼備的公司,既保證今年的收成,也為下年打好基礎。再次回歸基建及磚頭,我的投資主流。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533

私募借兩融賬戶隱藏十大流通股東身份 天地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3t24.html

【私募借兩融賬戶隱藏十大流通股東身份】目前已有私募基金故意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成功避免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就是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最後一天,通過將所持的股票全部抵押給券商進行融資即可規避上榜。這一成本和風險較低的操作手法已被機構投資者和個人大戶利用。全文見圖。證券時報

上述報導,終於幫我解開一個困擾心頭已久的謎團。

$廣匯能源(SH600256)$三季報,宏源證券信用賬戶持倉8756萬股,中信建投信用賬戶持倉1932萬股,半年報還有申銀萬國信用賬戶持倉1750萬股。多少私募,樂在其中呀?


私募借兩融賬戶隱藏十大流通股東身份

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變化成了他們觀察大資金動向的重要渠道之一。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都選擇在每季度最後一天通過兩融賬戶來隱藏自己的身份,這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大損失。

證券時報記者 李東亮

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股東人數變化情況一直被中國股民視為重要投資參考。但是,私募及資金大戶可以藏身在券商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的二級賬戶——融資融券賬戶中,而使得前述參考指標失真。

按照現行信披規則,在兩融業務中,投資者融資時抵押給一家證券公司的零散股票,將會集中到該券商開設的信用擔保賬戶中,而投資者開設的「信用證券賬戶」(即兩融賬戶)為其二級賬戶。然而,股票積少成多效果使得這些信用擔保賬戶能輕易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業界預計,如果不修改相關信披規則,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兩融交易,券商信用擔保賬戶必將佔據絕大部分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並使得上市公司股東人數技術性大幅減少。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已有私募基金故意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成功避免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隱藏前十大流通股東身份

今年三季末,已有55家證券公司的信用擔保賬戶在82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亮相,而去年底這一數字僅為486家。

數據顯示,金嶺礦業、杉杉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均佔6個,而華北製藥、長電科技、中華企業、白雲山A、中信國安等多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券商信用擔保賬戶數量也達到了5個。

不僅如此,以往這些信用擔保賬戶僅出現在中小市值的股票中,今年三季末的數據卻顯示,市值過千億元的股票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也開始出現了此類賬戶。例如,中國神華和長江電力,儘管三季末市值分別達到3795億元和1066億元,但招商證券信用擔保賬戶仍然躋身這兩隻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股市值分別高達5.2億元和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末,機構兩融賬戶數僅為2805個,個人兩融賬戶數為83.5萬個;而目前滬深兩市機構股票賬戶數為8.56萬戶,股票市值在50萬元以上的個人賬戶也達到118萬戶。如果按照個人持股市值佔家庭金融資產20%的比例計算,已經入市且家庭金融資產超過50萬元的個人股票賬戶即可達到743萬戶。

對此,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家券商高管對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和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開通兩融賬戶,券商的客戶信用擔保賬戶規模會越來越大,勢必佔據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絕大部分,而出現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的現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股東人數指標可能失真

不過,投資者真正關心的是,上述現象將給自己帶來哪些影響。

按照現行規則,投資者如果想從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或者借股票賣出,必須提交擔保品,包括股票等有價證券。證券公司則會把所有擔保品,集中到其開設的客戶信用擔保賬戶中——這個一級賬戶下設兩融賬戶,後者用於記錄投資者委託,標明擔保品具體的投資者歸屬。然而,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僅公佈到一級賬戶這個集合賬戶。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宋一欣和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薛洪增均認為,這勢必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是投資者本來可以看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真實身份被掩蓋;二是本來可以作為股票投資參考的股東人數指標失真。

宋一欣表示,由於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屬於集合賬戶,無疑掩蓋了真正的持有人身份,使得投資者無從判斷具有資金優勢的機構投資者動向。「有意義的數字被掩蓋,上榜的名單又沒有意義,信披細則需要修改。」

薛洪增則表示,由於信用擔保賬戶這一集合賬戶的存在,會在技術上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較實際情況減少,從而使得持股趨向集中,這就使得原本可以根據籌碼集中度來炒股的投資者失去了一大利器。「儘管現在還不是非常明顯,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兩融業務後,大量的投資者集中在一個賬戶裡,或從一個賬戶迅速恢復到分散賬戶,會讓股東人數失真。」薛洪增稱。

不過,也有個別投資者將券商信用擔保賬戶與公募基金等機構賬戶相提並論,藉以證明其合理性,這也遭到法律界人士的否定。宋一欣表示,儘管同屬於將資金集合的賬戶,但公募基金的下單人為投資經理,因此投資者可根據這些機構賬戶判斷機構動向,借此彌補中小散戶在研究和投資方面的劣勢,而信用擔保賬戶顯然不具有這一功能。

加劇中小投資者信息弱勢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10月份有數十名私募機構人士聚集在深圳福田區座談投資策略,探討的問題之一為:在股票保證金大幅流失的新形勢下,如何規避主動或被動上榜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對此,有私募人士在座談會上提出,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最後一天,通過將所持的股票全部抵押給券商進行融資即可規避上榜。這也得到不少私募人士的認可。據悉,這一成本和風險較低的操作手法已被機構投資者和個人大戶利用。

按照相關規定,目前參與兩融交易的投資者主要門檻為開戶滿6個月和金融資產超過50萬元。由此可見,機構投資者和個人資金大戶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的障礙較小。

宋一欣表示,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變化成了他們觀察大資金動向的重要渠道之一。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都選擇通過這種渠道隱藏自己,這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大損失。

薛洪增則稱,這一損失在未來有加大的趨勢。按照目前趨勢和國外資本市場的經驗,我國的個人資金大戶和機構投資者仍有參與兩融的較大空間,這些大戶和機構都可以在季末最後一天通過兩融賬戶隱藏自己的身份,從而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應還原股東身份

早在1993年,中國證監會出台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就規定,上市公司對外公開披露的年報內容應包括前十名最大的股東的名單,半年報則不需要。但在此後的10多年,為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及讓中小投資者獲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名單——尤其是主流資金的動向,前十大股東名單、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陸續被要求在半年報、季報中披露。

業界認為,這些信披政策在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披質量、打擊坐莊和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方面取得了巨大效果。事實上,監管層也在多項文件中告知上市公司,凡是對投資者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不管監管部門有沒有作出相應規定,上市公司均應當披露。「只公佈一個集合賬戶,而不公佈這一集合賬戶後面的詳細資料顯然是違背監管原則的。」薛洪增表示。

宋一欣和薛洪增表示,無論是考慮到投資者的現實需求,還是考慮到監管原則與方向,監管部門都應採取措施來解決券商信用擔保賬戶作為集合賬戶登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造成的弊端。

宋一欣和薛洪增建議監管部門,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還原股東身份,讓券商信用擔保賬戶徹底消失在股東名單裡;二是賦予券商公佈信用擔保賬戶的二級賬戶,即兩融賬戶明細的義務。

對此,有多位證券業和法律界人士表示,儘管表面上看信用擔保賬戶屬於抵押關係,但實際上是信託關係,因此第二種方式恐不符合《信託法》,因為受託人不能隨意公佈委託人的資料。因此,選擇第一種方式既是當務之急,也合乎情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3t24.html

【私募借兩融賬戶隱藏十大流通股東身份】目前已有私募基金故意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成功避免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就是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最後一天,通過將所持的股票全部抵押給券商進行融資即可規避上榜。這一成本和風險較低的操作手法已被機構投資者和個人大戶利用。全文見圖。證券時報

上述報導,終於幫我解開一個困擾心頭已久的謎團。

$廣匯能源(SH600256)$三季報,宏源證券信用賬戶持倉8756萬股,中信建投信用賬戶持倉1932萬股,半年報還有申銀萬國信用賬戶持倉1750萬股。多少私募,樂在其中呀?
私募借兩融賬戶隱藏十大流通股東身份
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變化成了他們觀察大資金動向的重要渠道之一。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都選擇在每季度最後一天通過兩融賬戶來隱藏自己的身份,這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大損失。
證券時報記者 李東亮
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股東人數變化情況一直被中國股民視為重要投資參考。但是,私募及資金大戶可以藏身在券商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的二級賬戶——融資融券賬戶中,而使得前述參考指標失真。
按照現行信披規則,在兩融業務中,投資者融資時抵押給一家證券公司的零散股票,將會集中到該券商開設的信用擔保賬戶中,而投資者開設的「信用證券賬戶」(即兩融賬戶)為其二級賬戶。然而,股票積少成多效果使得這些信用擔保賬戶能輕易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業界預計,如果不修改相關信披規則,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兩融交易,券商信用擔保賬戶必將佔據絕大部分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並使得上市公司股東人數技術性大幅減少。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已有私募基金故意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成功避免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隱藏前十大流通股東身份
今年三季末,已有55家證券公司的信用擔保賬戶在82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亮相,而去年底這一數字僅為486家。
數據顯示,金嶺礦業、杉杉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均佔6個,而華北製藥、長電科技、中華企業、白雲山A、中信國安等多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券商信用擔保賬戶數量也達到了5個。
不僅如此,以往這些信用擔保賬戶僅出現在中小市值的股票中,今年三季末的數據卻顯示,市值過千億元的股票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也開始出現了此類賬戶。例如,中國神華和長江電力,儘管三季末市值分別達到3795億元和1066億元,但招商證券信用擔保賬戶仍然躋身這兩隻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股市值分別高達5.2億元和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末,機構兩融賬戶數僅為2805個,個人兩融賬戶數為83.5萬個;而目前滬深兩市機構股票賬戶數為8.56萬戶,股票市值在50萬元以上的個人賬戶也達到118萬戶。如果按照個人持股市值佔家庭金融資產20%的比例計算,已經入市且家庭金融資產超過50萬元的個人股票賬戶即可達到743萬戶。
對此,國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多家券商高管對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和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開通兩融賬戶,券商的客戶信用擔保賬戶規模會越來越大,勢必佔據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的絕大部分,而出現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的現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股東人數指標可能失真
不過,投資者真正關心的是,上述現象將給自己帶來哪些影響。
按照現行規則,投資者如果想從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或者借股票賣出,必須提交擔保品,包括股票等有價證券。證券公司則會把所有擔保品,集中到其開設的客戶信用擔保賬戶中——這個一級賬戶下設兩融賬戶,後者用於記錄投資者委託,標明擔保品具體的投資者歸屬。然而,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僅公佈到一級賬戶這個集合賬戶。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宋一欣和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薛洪增均認為,這勢必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是投資者本來可以看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真實身份被掩蓋;二是本來可以作為股票投資參考的股東人數指標失真。
宋一欣表示,由於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屬於集合賬戶,無疑掩蓋了真正的持有人身份,使得投資者無從判斷具有資金優勢的機構投資者動向。「有意義的數字被掩蓋,上榜的名單又沒有意義,信披細則需要修改。」
薛洪增則表示,由於信用擔保賬戶這一集合賬戶的存在,會在技術上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較實際情況減少,從而使得持股趨向集中,這就使得原本可以根據籌碼集中度來炒股的投資者失去了一大利器。「儘管現在還不是非常明顯,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兩融業務後,大量的投資者集中在一個賬戶裡,或從一個賬戶迅速恢復到分散賬戶,會讓股東人數失真。」薛洪增稱。
不過,也有個別投資者將券商信用擔保賬戶與公募基金等機構賬戶相提並論,藉以證明其合理性,這也遭到法律界人士的否定。宋一欣表示,儘管同屬於將資金集合的賬戶,但公募基金的下單人為投資經理,因此投資者可根據這些機構賬戶判斷機構動向,借此彌補中小散戶在研究和投資方面的劣勢,而信用擔保賬戶顯然不具有這一功能。
加劇中小投資者信息弱勢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10月份有數十名私募機構人士聚集在深圳福田區座談投資策略,探討的問題之一為:在股票保證金大幅流失的新形勢下,如何規避主動或被動上榜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對此,有私募人士在座談會上提出,在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最後一天,通過將所持的股票全部抵押給券商進行融資即可規避上榜。這也得到不少私募人士的認可。據悉,這一成本和風險較低的操作手法已被機構投資者和個人大戶利用。
按照相關規定,目前參與兩融交易的投資者主要門檻為開戶滿6個月和金融資產超過50萬元。由此可見,機構投資者和個人資金大戶將股票抵押給證券公司的障礙較小。
宋一欣表示,中小投資者作為資本市場上的弱勢群體,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變化成了他們觀察大資金動向的重要渠道之一。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都選擇通過這種渠道隱藏自己,這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大損失。
薛洪增則稱,這一損失在未來有加大的趨勢。按照目前趨勢和國外資本市場的經驗,我國的個人資金大戶和機構投資者仍有參與兩融的較大空間,這些大戶和機構都可以在季末最後一天通過兩融賬戶隱藏自己的身份,從而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應還原股東身份
早在1993年,中國證監會出台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就規定,上市公司對外公開披露的年報內容應包括前十名最大的股東的名單,半年報則不需要。但在此後的10多年,為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以及讓中小投資者獲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名單——尤其是主流資金的動向,前十大股東名單、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陸續被要求在半年報、季報中披露。
業界認為,這些信披政策在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披質量、打擊坐莊和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方面取得了巨大效果。事實上,監管層也在多項文件中告知上市公司,凡是對投資者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不管監管部門有沒有作出相應規定,上市公司均應當披露。「只公佈一個集合賬戶,而不公佈這一集合賬戶後面的詳細資料顯然是違背監管原則的。」薛洪增表示。
宋一欣和薛洪增表示,無論是考慮到投資者的現實需求,還是考慮到監管原則與方向,監管部門都應採取措施來解決券商信用擔保賬戶作為集合賬戶登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造成的弊端。
宋一欣和薛洪增建議監管部門,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還原股東身份,讓券商信用擔保賬戶徹底消失在股東名單裡;二是賦予券商公佈信用擔保賬戶的二級賬戶,即兩融賬戶明細的義務。
對此,有多位證券業和法律界人士表示,儘管表面上看信用擔保賬戶屬於抵押關係,但實際上是信託關係,因此第二種方式恐不符合《信託法》,因為受託人不能隨意公佈委託人的資料。因此,選擇第一種方式既是當務之急,也合乎情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31

風險投資人Dave McClure:餐飲科技市場隱藏商機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2/2381536.html
國外媒體報導,儘管風險投資人戴夫·麥克盧爾(Dave McClure)沒有對2013年進行重大預測,並認為大部分關於未來的預測都毫無根據,但是他還是談到了餐飲科技市場的未來發展,並指出該市場隱藏著巨大商機。

麥克盧爾最近在其個人博客500hats上寫道,現在餐館裡的菜單非常糟糕,這為餐飲科技市場提供了巨大機會。

麥克盧爾在博客中寫道:「所有人都要一日三餐,並且有些人不是每天,但至少是每週還會出門在餐館就餐。然而,在餐館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等待,等待,再等待……,這是一種非常低效,且令人非常不滿意的點菜體驗,然而對於餐飲業來說應該為顧客提供完美、舒適的就餐體驗,這一點應該是顧客與家人或朋友在外就餐時最為看重的。」

麥克盧爾在博客中指出了餐飲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菜單只是簡單羅列太多的菜品條目;

·沒有配以足夠的圖片;

·菜單沒有提供以前顧客點菜的記錄和評價;

·並且顧客在點菜和結帳時等待時間太長等。

為此,麥克盧爾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如在菜單上添加高質量的菜品圖片。麥克盧爾認為,這樣做既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又可以最終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麥克盧爾還指出,餐館應該提供菜單所列菜品的基本情況,以及顧客點菜的記錄和評價。

·允許顧客向服務員和廚師發送消息進行溝通。

·在顧客等待時,餐館應該為顧客提供電影和遊戲等娛樂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59

股價暴跌背後隱藏科技三大趨勢 蘋果高成長神話破滅後的新世界

2013-02-04  TWM
 
 

 

一月二十四日,蘋果股價暴跌了一一%,當外界對蘋果能否重返成長之路表示疑慮之際,分析師更關心的是,歷經這次「蘋果懸崖」後,全球科技產業未來將呈現怎樣的新態勢?

撰文‧楊卓翰

群雄爭霸的三國年代,蜀國的神鬼軍師,盡是發明古怪的攻城利器,讓各國無力招架,城池一座一座淪陷,蜀國領地不斷擴大,成就一時霸業。然而,有一天,神鬼軍師病逝了,蜀國再也發明不出新武器,但各國軍隊已把新攻城兵器操練嫻熟;未來的蜀國還能叱咤戰場?還是中原情勢將出現逆轉?

將近二千年前的三國故事,今日彷彿在全球的科技界重演。美國時間一月二十三日晚上,蘋果公司「神鬼軍師」的接班人庫克(Tim Cook)發表二○一三年第一季財報;過去十年,蘋果每季淨利潤增長都超過一○%,不過那晚,蘋果十年來的高成長神話,終於畫下句點;不但營收成長低於市場預期,淨利成長僅○.一%,幾近停滯。

毫無疑問的,蘋果曾是當今全球科技業市值最高的霸主,但當它的高成長魔力不再,影響的不只是蘋果自身的股價,全球科技業也將一併洗牌!當外界一片驚呼聲中,其實早在去年就有一位「先知」,不斷疾呼「蘋果要倒了!」「去年我說過,在一三年底之前,蘋果會跌到一股四二五美元;經過這麼糟糕的財報,我很肯定,今年第一季結束之前,蘋果就會跌破四二五美元價位。」美國債券天王Doubleline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傑佛瑞.岡雷克(Jeffrey Gundlach),去年四月唱衰蘋果股價時還被市場唾棄;但今天,美國最大財經電視台CNBC、彭博電視台都搶著採訪他。

科技新世界1

從手機到平板 行動產業將出現大變動「蘋果現在是一家已經崩壞的公司(broken company),這幾年都在不斷地被買超(0verowned)。修正還沒結束,長期股價跌到三百美元,不無可能!」岡雷克發出更大膽的預言。他的預言如今家喻戶曉,但真正重要的是,當蘋果高成長不再,科技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就在蘋果股價跌落凡間時,另一位科技巨人,營收正突破天際;淹沒在蘋果騷動裡的,是和蘋果同時發布營收的微軟。微軟過去三個月營收二一六億美元,創下成立三十七年來的歷史新高;其中Win 8及微軟的平板電腦Surface貢獻二四%的成長;和去年同期相比,微軟手機銷量更足足成長四倍。

不只是微軟,RIM的新黑莓機也獲得良好評價;諾基亞的Win 8手機也在歐美收復了部分市占率,並在持續十八個月的虧損後,首度轉虧為盈。當蘋果的iPhone 5產量從一四○○萬支下砍到七百萬支時,其他的科技公司在同一時間都活過來了。

「○七年,賈伯斯發表iPhone時,蘋果領先了所有競爭者五年;五年到了,其他競爭者就會迎頭趕上。」岡雷克認為,賈伯斯雖然開創智慧型手機大局,但當蘋果停下高成長的腳步,蘋果面對的競爭者太強,將會逐一把蘋果的市占率吃掉。除了三星,更多的新興品牌例如華為、中興等手機製造商,也將在這波朝代更替時,抓緊機會擴張地盤。

科技新世界2

個人電腦將出現新的生態圈「隨著蘋果在行動裝置的動能衰退,iOS(蘋果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的市占率自然會讓給Android OS,這不只影響手機版圖,還連帶影響平板產業。」美國科技分析師薛米.夏(Semil Shah)指出,蘋果去年在iPad銷售雖然略有成長,「但是市占率卻從六○%掉到五○%,都被三星、宏碁給搶走了。」「但最令人興奮的,還是本來大家都以為已經瀕死的個人電腦!」薛米.夏指出,蘋果這兩年來在行動市場的總市占率下滑大約一○%,但是Mac銷量僅去年就掉了二成;而且搶走蘋果市占率的不是昔日的個人電腦王者Wintel(微軟─英特爾聯盟),而是谷歌(Google)獨家開發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Chrome OS!

根據NetMarketshare調查,去年十月上市的Windows 8到現在PC作業系統市占率僅一.七%(Windows家族下降三%),但過去不列入統計的Chrome OS則上升到一%。難怪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會高興地指出,去年宏碁Chrome OS筆電在美國推出不到兩個月,出貨量就已占宏碁在美的五%至一○%,未來還打算推出更多Chrome OS機種。此外,聯想、三星也都準備推出Chrome OS筆電,個人電腦領域儼然形成新的生態圈。

科技新世界3

硬體不再關鍵,雲端見真章「蘋果不受消費者青睞,和Chrome OS生態圈的興起,都預言著一件事:未來科技將正式從硬體帶動進步的時代,走向軟體的時代!」薛米.夏分析。巴克萊資本IT產業分析師瑞特茲(Ben A. Reitzes)也一語道破,「很多人都在看蘋果的硬體賣得怎麼樣,但蘋果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雲端平台,未來蘋果要反彈,網路服務才是決勝負關鍵。」「蘋果的地圖問題,讓使用者發現谷歌有多麼珍貴,還有蘋果在雲端的問題有多大。」瑞特茲認為,Android開放式的平台很快就有和iTunes競爭的雲端產品出現,但是蘋果卻無法複製Gmail、地圖的成功。「不只是谷歌,蘋果還有亞馬遜的商城要競爭;相較之下,亞馬遜和谷歌的雲端服務都比蘋果要好。如果蘋果要再次成長,就必須把創新精神放在雲端整合;至於硬體跑得再快、外型再亮眼,已經無法吸住消費者了。」九七年,蘋果股價曾跌到每股三美元,面臨破產危機;賈伯斯花了六年,才讓蘋果從○三年開始創造高成長神話。如今庫克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重寫蘋果神話?但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次「蘋果懸崖」,全球科技的走向即將呈現不同的態勢了。

岡雷克

現職:DoubleLine執行長兼投資長

經歷:TCW基金投資長

學歷:耶魯大學數學系博士地位:霸榮「債券天王」、2011年《財星》「五大明星操盤人」、2012年《彭博》「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41

《遞延所得稅負債下----隱藏了蛋糕嗎?》 友聯投資

http://xueqiu.com/6847723845/24956476
隨著中海油服2013年中期業績公佈了超預期的結果,使得各大投行機構紛紛開始調升對其當年及其未來盈利的預期,與此同時各家更新的研報也對盈利增長因素進行詮釋。
縱觀研報,文中均指出,COSL由於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調整使得在H1的所得稅率僅為10%余,因此給予盈利強支撐。同時我們友聯也觀察到,有分析師及投資者聲音說這個調整隻是「偶爾一次」,絕不會持續。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真,如此?[为什么]
對此,友聯投資對這個「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調整」事項進行一些專業角度瞭解,得出結論截然相反[俏皮]
該調整事項正面影響不僅已在2013年上半年發生,並依然會在2013年下半年財報季,乃至2014年的全年都會持續「支撐公司淨利潤」發生。
如果可以猜測,我們甚至認為,2013年H2可以降低所得稅總額1.3億元,2014年全年降低超3億元!!!

那麼這個低所得稅率可以在未來成真,因何而來呢?

首先我們發現其存在的基礎,本期財報附註顯示:作為央企的中海油服一直以來享受著這樣的一個稅收待遇:查看原圖

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和稅法的規定不同,直接影響各期折舊費用,從而導致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存在。

而其成真的終極推動力是我國國家稅務總局![献花花]查看原圖

即,2012年4月24日頒發的《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使然,您可以理解為國家稅收策略向COSL之類的企業進行有方向性動作!
再細讀,調整的原因就是國家稅務總局對於會計和稅法差異的最新規定!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按照總局詮釋,縱閱規定內容對於中海油服來說,就是以前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和稅法的不同而進行的調整,從現在開始不用調整了。以後的會計處理和繳稅依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就參考會計規定了,這樣就不會再形成之前的那塊遞延所得稅負債了。
那麼之前已經存在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就需要做衝回調整。按理說這些調整和衝回是不會影響噹期所得稅費用從而影響噹期利潤的。但是由於中海油服是屬於高新技術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存在於一個10%的現征現返優惠政策,這就使得對於遞延所得稅負債賬戶衝回調整過程中,產生的返還稅收沖抵了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從而導致了2013年中報所得稅率僅為10%的結果。

至於實例範舉,篇幅過大,不在這裡列出了!
從2013年中報遞延所得稅負債構成可見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一項餘額經調整後還余10.67億元,這同樣需要在以後進行調整,所以據此認定在之後的一年半時間內會使得所得稅費率的大幅度下降而影響各期淨利潤是大概率事件。查看原圖

本文的結論是:
通過國稅總局2012年15號規定的實施,實質是使中海油服在2013、2014兩年財報列出所得稅總額同比可能會減少,從而讓投資者觀察到最終實際稅率的大幅走低!這個數額有多大?猜測為4.3億元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