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脫離「一美元池塘」混戰 拚出年營收十億元人民幣佳績

2012-5-7  TWM




奧飛動漫玩具工廠變身中國動漫霸 主從生產玩具起家的奧飛動漫,汲取引進日本動畫、成功帶動銷售的經驗,在企業成長陷入停滯期及時布局轉型。花了八年時間,成為具備媒體通路、自製動畫和開 發衍生產品三種能力的文化創意大廠。

撰文‧周岐原

當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疾呼:「中國產業一定要加快轉型步伐!」二千四百公里外的廣東省,就有一家企業掌握中國經濟轉型的巨大變化,早在八年前 就悄悄變身,積極轉戰文化創意產業,近兩年開始品嘗轉型的果實。它經營的卡通頻道,每五位中國人就有一位是他的忠實觀眾,這家從製造玩具到創造夢想的公司 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夠再創高峰?

虛實並進 成功創造需求變身業界龍頭這家轉型成功典範就是奧飛動漫,它已成為中國最具成長潛力的業界龍頭。今年一月底,《富比世》雜誌公布「中國最具潛力一百家上市 公司」榜單,奧飛動漫名列第八十二,是唯一入榜的動漫企業。在本次一千大企業調查中,奧飛更由九七四名躍升至六九二名,市值增加至四一六億元新台幣。

在中國,低門檻的廉價玩具製造工廠至少有數萬家,是競爭極為激烈的流血殺戮戰場。知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曾描述:中國工廠每生產一個芭比娃娃的價格是一美元, 但到了美國沃爾瑪(Wal-Mart)賣場,售價立刻跳升至九.九九美元。這差距意味著,大量缺乏附加價值的工廠,都在「一美元池塘」裡混戰!

身在全中國玩具廠密度最高的汕頭,奧飛憑什麼脫穎而出,成為吸引千萬中國孩童目光的動漫霸主?

答案是:虛實並進,主動創造有利條件。透過動畫塑造消費者喜好與市場話題,同時以衍生產品搶市的策略,讓奧飛牢牢掌握核心族群的荷包。這種「既生產產品, 又創造文化」的成功經驗,和打造《變形金剛》、《超級戰艦》等知名動畫的全球第二大玩具業者孩之寶(Hasbro)頗為神似。

創立於一九二三年的孩之寶,最初只是一家販賣紡織品邊角料的小公司,透過不斷購併,孩之寶將主力從文具轉向玩具。八○年代中期,在付費播放十六集《變形金 剛》宣傳片後,這款玩具一夜成名,受歡迎程度之高,甚至令孩之寶反過來向電視台收取授權費,從此奠定發展重心,也帶動孩之寶逐漸壯大,成為市值達一三○○ 億元新台幣的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

失敗再起 靠製造大型喇叭累積第一桶金率領奧飛轉型的舵手,就是董事長蔡東青。出身清寒農家的蔡東青,經常需要帶領兩位弟弟下田耕作,因為家境困難,國中畢業無力升 學。蔡東青過慣了靠勞力討生活的日子,甚至連因盲腸炎陷入昏迷送醫,醒來後第一個念頭,也是繼續做家庭手工賺錢。這種「無論如何都要改善家計」的信念,成 為蔡東青賺錢的最大動力。

一九八六年,四處打工的蔡東青終於踏出創業第一步,他將母親借來的八百元人民幣買了一台壓鑄機,生產小型塑膠音箱。蔡東青知道,若要在標準化產品競爭,只 能在價格上較量,因此當其他工廠以兩千個為一箱出貨,他就加倍供貨,以四千個音箱為一箱出貨。

這種殺價模式本有機會勝出,但因與合夥親戚經營理念不一,最後以失敗告終,蔡東青甚至還陷入負債中。此時,他只能重回塑膠廠上班,同時兼差當清潔工,靠兩 份收入來還債。

儘管扛著負債,蔡東青仍經常留意身邊的創業機會,他決心要抓住另一次創業時機。有一天,當工廠老闆拿著一支大型喇叭詢問蔡東青:「這東西你做不做得出 來?」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再起的時刻又來了!僅憑著過去加工小音箱的經驗,蔡東青當場答應老闆,一定能自行生產。

經過不斷嘗試,蔡東青總算仿製出第一支大型喇叭,進入量產之後,接踵而來的訂單讓蔡東青決定加碼出擊,他再向親友募資二度創業。此時,蔡東青一口氣訂購五 台壓鑄機,又找人開了五副全新模具,大張旗鼓的態勢,讓當時所有人都替蔡東青擔心,認為競爭者太多,前景難料。唯有他自己信心滿滿。

事後證明,蔡東青的決定是正確的,大型喇叭上市銷售奇佳,為蔡東青累積了第一桶金。

「企業想成功,創業者必須敢做短期看來很難,但長期影響很大的事。」靠著大型喇叭成功翻身的他,回想起堅持創業的經過,忍不住感嘆地說。

一九九二年,蔡東青有一次在香港旅行時,偶然發現路邊銷售的日本製四驅車玩具,樣式十分精美。有豐富製造業經驗的他立刻聯想到:「這如果在中國生產,成本 不僅更低,而且一定有市場!」他一回到家門,立刻委託深圳廠商研發較精密的馬達齒輪,其他零件留在勞工成本低廉的家鄉生產。不久,奧飛動漫的前身︱︱ 奧迪玩具廠正式開業,九四年,奧迪牌玩具四驅車進入市場,立即引發轟動,年營收達一億元人民幣,為蔡東青的新事業奠定重要基礎。

自製動畫 集文化、玩具、卡通於一身初試啼聲就取得漂亮戰果,原因在於蔡東青不只是賣玩具,還加上運動行銷為單調的四驅車加值。他首開先例舉行公開競賽,一開始,蔡 東青在廣州舉辦玩具四驅車大賽,後來更與中國體育總局連手,將比賽擴大為全國性賽事,一連舉辦十多屆「奧迪杯」競賽,為產品創造許多潛在顧客。

此外,蔡東青不惜重金,引進《四驅小子》、《暴走兄弟》等以四驅車為主題的日本動畫,這些動畫播出之後,也提振不少市場買氣。

為了要將市場做大,剛拿到一副順手牌的蔡東青砸錢絲毫不手軟,三十歲不到的他,此時已展現十足霸氣。以爭取《四驅小子》為例,一九九六年,蔡東青付給日本 的授權金就達到一一○萬美元,一家廣東小玩具廠敢提出如此高價爭取授權,讓業界都感到驚奇。

動畫搭配產品行銷模式奏效,讓蔡東青在淪為流血競爭的玩具製造業中,找到一條轉型蹊徑。

○四年,蔡東青驚覺因為沒有持續創新的自有產品,公司銷售力越來越弱,成長已經陷入瓶頸。蔡東青反覆自問:「迪士尼、孩之寶、日本的萬代(BANDAI) 為什麼都如此成功?」想起過去引進國外動畫的經驗,蔡東青了解:「唯有結合文化與玩具業,打造卡通形象,並且推廣下游產品,玩具企業才有活路!」決定下一 步的蔡東青,很快地設立奧飛動漫,以本土製作的流行動畫搶攻市場。○六年,奧飛動漫推出第一部自製作品《火力少年王》,這部以溜溜球競賽為主題的影集大受 歡迎,讓奧飛接連推出了三集,隨後再收購覆蓋收視戶達二.八億的嘉佳卡通頻道,為自製產品打開一扇大門。

現在的奧飛動漫,已經是一家年產六千分鐘自製影片的大型企業。如果將中國兒童消費市場當成一條大魚,那麼兼具自製動畫、開發衍生產品及穩定播放內容這三種 能力的奧飛,就是唯一能從魚頭通吃到魚尾的公司!

從八百元人民幣創業,蔡東青如今已是身價四十五億元人民幣的大富豪,當中國東南沿海數千家製造廉價玩具的工廠近幾年紛紛倒閉時,蔡東青不但存活下來,並更 上層樓。展望未來,蔡東青發出豪語,誓言讓奧飛動漫在明年成為中國玩具第一;並以動漫創作為核心,成為中國附加價值最高的文化品牌。

奧飛動漫

創立:1993年

董事長:蔡東青

主要業務:玩具製造銷售、動畫製作授權、嬰童用品銷售、卡通頻道營運

營收年成長率:

17.02%

稅後純益年成長率:

0.95%

股東權益報酬率:

9.37%

1000大企業市值排名:

692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8

交友網大砍會員 營收年翻一倍

2012-5-28  TCW




繼臉書(Facebook)後,台灣也有社群網站邁向股票掛牌。比臉書大兩歲的交友網站「愛情公寓」,將在五月底以「尚凡資訊」登錄興櫃交易。

愛情公寓在二○一○年吸收Yahoo奇摩交友會員後爆量成長,去年營收成長一倍,毛利率超過九成,稅後淨利約九千七百萬,年增二一六%。

但愛情公寓卻一反社群網站擴大會員規模之道,大砍自己的會員數,不僅刪除所有十八歲以下、容易被騙的會員,砍除大量非交友意圖帳號,還鼓勵網友檢舉。最後共砍掉了四十萬會員,導致二○一○年第四季營收下滑兩成。

通常,「社群網站為了搶使用者,其實不會管得太多,」網路創投德福資本顧問吳世雄觀察,吸引大量會員、賺取廣告費,甚至畫起本夢比到美國上市,這些都是社群網路過去走的路。

愛情公寓卻選擇革自己的命,將爭議性帳號刪掉,會員品質提高,「我們看的是二、三十年的最大獲利,如果只看短期,這社群大概幾年就爛了!」尚凡資訊執行長張家銘說。

轉向把分眾市場做深

社群網站上,廣告帳號雖有爭議,但付費比例較高,也能衝高會員數。中國交友網站甚至鼓勵會員貼上裸露照片,帶起會員更多付費。

「廣告市場其實是贏者全拿的地方,你覺得你打得過臉書嗎?」工研院創新公司總經理林和源分析,愛情公寓提早轉向把分眾市場做深。

現在的愛情公寓,開發出各種談戀愛的服務,像抽鑰匙、約看電影、找出情敵等。革命結果,愛情公寓平均會員付費比率上升一五%到二○%。

「結果是國外的資金開始看台灣的公司了,」吳世雄說,以革命代替圈地的愛情公寓即將站上興櫃,凸顯台灣網路公司與中國網路公司求快的性格不同,在一片網路 泡沫的隱憂中,終於讓台灣有了能見度。只是在未來,愛情公寓的自我革命及不追求短期獲利的堅持,能否被投資人所接受,恐怕將是另一隱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7

克麗緹娜在中國擁有四千多家店 年營收逾百億元台灣直銷天王 征服中國女性成功三密碼

2012-6-4 TWM




經營美容沙龍在中國大陸是服務業裡的一級戰區,來自台灣的直銷業者克麗緹娜,在中國擁有四千多家店,年營收逾百億元,並準備於明年回台掛牌,他如何用軟實力攻下對岸美容江山?

撰文‧梁任瑋

從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松仁路上的克緹國際企業總部十樓窗外望去,高聳的台北一○一大樓矗立在眼前,到訪客人無不被這個風景深深吸引。二○○四年,克緹國際以 十三.二二億元,標下編號B5的土地五十年地上使用權,打造企業總部及克緹董事長陳武剛的私人美術館,充分展現克緹在直銷業累積的深厚實力。

在中國,只要談起台灣的保養品牌「克麗緹娜」,已與高檔美容沙龍品牌畫上等號。挾著四千家美容連鎖通路優勢,以及中國台資美容加盟連鎖龍頭的江湖地位,進軍大陸十五年的克緹即將在明年回台掛牌。

長期觀察中國服務業的巴黎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洪進揚指出,若將中國台商分為三個時代,第一代是為了低廉勞工成本去投資,第二代是為了賣更多民生消費品, 如今第三代進攻大陸市場,賣的是來自台灣品牌,更精緻、附加價值更高的服務,而且定價可以比當地同類商品貴很多,他稱這類股票是「新中國概念股」。

據了解,已穩坐中國直銷業龍頭的克緹,年營收至少逾一百億元。雖然外界經常拿另一台資美容連鎖品牌「自然美」相比。自然美二○○二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 在台中港澳、馬來西亞等地有一千五百家分店,二○一一年營業額五.九一億港幣(約二十七.七七億新台幣),從數字中仍可看出兩者差距。

成功密碼一:早一步進入市場 搶先布局克麗緹娜與自然美都在一九九七年進入大陸,可說是台灣美容業進軍大陸的先行者,但陳武剛早在一九九一年就開始到對岸考察,足足觀察了六年,才正式進入市場;十五年後即將回台掛牌,它的成功,主要來自於破解了三個成功密碼。

甫進入大陸市場一年,九八年中國官方下令禁止直銷業發展,讓初期以直銷模式經營中國市場的克麗緹娜面臨極大挑戰。為了不牴觸法令,又能獲得直銷效益的經營模式,克麗緹娜轉型為店面加盟的經營模式,即每家加盟店的店主都是獨立的經營事業體,店主就代表個人直銷商。

可是一開始還是吃足了苦頭,「那時候中國女性很少有人化妝,是沒有色彩的,每個人的髮型、服裝都一模一樣。」陳武剛回想二十年前他踏入大陸市場看到的畫面,至今仍印象深刻。當地婦女對於保養缺乏認知,陳武剛為了建立品牌知名度,只能努力拓展加盟店。

陳武剛坐在身後就是台北一○一大樓當背景的會議室裡說,中國市場幅員遼闊,還好他進入中國時間早,也讓克麗緹娜可以鎖定收入較高的沿海地區展店。

成功密碼二:找到定位 直攻頂級市場為了找到市場定位,當時每個月去上海考察的陳武剛,透過逛菜市場了解物價、所得與消費趨勢,還派任當時才三十歲出頭,目前為克緹國際執行董事的陳碧華,舉家搬到大陸,肩負開疆闢土重責。

不過,克麗緹娜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消費者對保養品的認知,還停留在純粹購買產品自行塗抹階段,而陳武剛除了要賣產品,還想賺皮膚專業護理商機。因此,克緹先以產品打江山,以非直銷手法奠定江湖地位,而且一開始就定位為「高價舶來品」。

陳武剛以克緹最熱賣的商品潔容霜為例。十五年前上海人平均月薪才八百人民幣,他就推出一瓶三百人民幣的洗面乳,「大陸消費者一開始也覺得這東西太貴了,但 是當人均收入逐漸提升,買克麗緹娜潔容霜反而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陳武剛精準掌握消費者的想法,一推出就大成功,創下單項產品至今突破五百萬瓶的驚人 銷售成績,疊起來將近七十一座台北一○一大樓的高度。

成功密碼三:貼近需求 不靠一招闖天下有別於其他國際化妝品牌只以一套產品打天下,克緹的大陸經營之道在於「化硬性殖民為軟性融合」。陳武剛說,「中國氣候從熱帶到寒帶、從乾燥 到潮溼都有,如果只以一種類型的產品就想賣全中國,絕對不可能成功。」為了針對中國不同區域市場推出適合消費者的保養品系列,克緹投入大量人力調查中國各 地乾溼度、紫外線、膚種,「進入中國,是我要適應它,不是它要適應我。」陳武剛語氣謙卑地說。這位直銷天王十五年後的今天,能成為台灣直銷業跨足中國市場 最成功的案例,絕非偶然。

由於中國美容市場品質良莠不齊,因此克緹對美容師要求高標準,這從教育訓練就可看出。克緹旗下國際藝術公益協會祕書長周銘志透露一個小故事,克緹中國哲美 美容學校的新生,入學時都會領到一盆豆芽,學員必須小心呵護,目的就是為了訓練美容師的耐性,這是從事美容工作最基本的態度。

「只要四千家加盟店主每人多開一家分店,就可以複製至八千家加盟店。」陳碧華說。目前克麗緹娜專業美容中心在大陸各地擁有四千家連鎖通路,北至大連、南至海南,內陸深入至四川,甚至連蒙古也有一百多家加盟店,預計今年底時就可以達到五千家店。

但陳武剛不以此為滿足,在他的事業藍圖裡,中國至少有發展至兩萬家據點的空間。陳武剛也很自豪,現在中國克麗緹娜如果有加盟店要轉讓,非常搶手,足以證明克麗緹娜在中國已建立起不可取代的品牌價值。

二○○九年六月,克緹控股終於取得大陸直銷執照,是中國大陸二十三家獲得直銷牌照中的第一家台資企業。因此,同年八月,克緹就準備將中國克麗緹娜通路回台 第一上市。而這張執照也是許多捧著資金想要投資克緹的創投業者眼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目前公司已開始接受券商輔導中。

「他是我們直銷業的梟雄。」中華民國直銷協會祕書長吳韻慈如此形容陳武剛。她說,這幾年克緹逐漸將重心移往中國,從集團多角化投資或展店企圖心,都展現陳武剛個人獨有的霸氣,這也顯示直銷業已不再局限通路形式,零售、百貨、服務業重視的細節,在直銷業一條都不願放過。

一如他在台灣克緹總部廣場擺放一座「金剛犀牛」般,陳武剛認為在「台灣華爾街」的信義計畫區,也當如美國華爾街一樣有隻金牛,證明台北金融圈在亞洲的地位,總愛當第一的陳武剛,不論在事業與嗜好,已用行動築起一道同業很難競爭的門檻與高聳的圍牆。

陳武剛

出生:1939年

現職:克緹國際集團董事長經歷:海峽兩岸商務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學歷: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榮譽商學博士

克緹國際

成立:1987年

負責人:陳武剛

資本額:6億元

主要業務:直銷、美容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2

營收少700億,兩代股王重摔!

2012-6-25  TCW




二○一二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大好年,卻是台灣兩大手機龍頭──聯發科與宏達電的掙扎年。

根據摩根大通全球通訊產業研究團隊預估,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將無視全球總體經濟衰退,仍比去年成長四三%、達到六億五千七百萬支。

然而,即將結束的上半年裡,最能代表台灣的兩家手機公司──晶片廠聯發科、品牌商宏達電,卻利空頻傳:聯發科ㄧ至五月營收只比去年成長三.三%;宏達電更是三個季度裡,兩度大規模調降財務預估,今年首季出貨量還較去年減少兩成多。

在台股,聯發科、宏達電的股價過去總是一上一下,猶如「翹翹板」般;宏達電代表的是手機品牌勢力,聯發科則代表手機山寨市場,兩者表現總是相反走勢,一消一長。

但今年,這近六年的「翹翹板現象」首度失靈,兩家公司股價罕見的雙雙落入谷底:宏達電股價創近二十八個月新低,更只有去年高點的二六%;聯發科也只有前年高點約四成。

再看營收。以今年一至五月營收計算,宏達電比高峰時的去年同期,減少了五百四十六億元;聯發科則比高峰時的前年同期,減少了約一百九十四億元,兩家公司合計,原本可拿到手、卻蒸發掉的營收,高達七百四十億元。

它們,曾經是台灣的驕傲,也曾是績優股王,卻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大鳴大放之際,雙雙走跌,陷入危機。為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1

今年全球社交媒體營收將達到169億美元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32661.html

Gartner分析師認為,除了廣告之外,遊戲也是社交媒體營收增長一個主要動力,Zynga、Wooga、Gree等開發商的社交遊戲今年將貢獻 62億美元的營收。不過訂閱服務營收,比如Spotify的音樂服務,今年只會為社交媒體公司帶去2.78億美元的營收。這說明,訂閱服務主要是網站創建 並推廣,用戶仍在尋求免費內容。

Gartner稱,在社交遊戲中獲得高營收的一個方法就是吸引大量新玩家到在線遊戲中來。索尼近期就收購了云遊戲公司Gaikai。

Gartner指出,非廣告/遊戲方面的營收貢獻較小。LinkedIn等提供的「專業網絡賬戶」本身活動較少,可能是市場流行Facebook等主導的免費服務原因,就連LinkedIn這些網站也在尋找付費賬戶替代品,並將重點放在廣告和其它專業服務上。

「新營收機會將存在於社交媒體中,但是在2016年前,沒有哪種新服務能為社交媒體帶去可觀的新營收,」Gartner高級研究分析師尼哈·古普塔 (Neha Gupta)表示,「社交媒體增長對廣告商的影響最大。從中短期來看,社交媒體網站應該部署數據分析技術,從定製化角度為營銷者提供一個更加準確的消費者 需求和偏好趨勢畫面。同時,他們應該繼續開拓其它營收渠道,比如,移動廣告和社交商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55

七年級生賣快過期商品 營收近億

2012-7-30  TCW




經濟不景氣、消費緊縮,此時要創造新商機,彷彿在沙漠中找綠洲。但是,卻有人在壞時機中,實現好點子。

台北東區,Sogo百貨忠孝店對面,竟出現一家專門販賣即將到期商品的食品通路,景氣越差,它的生意就越好!

平日炙熱午後,當其他店家還門可羅雀,打扮入時的年輕人、剛放學的中學生,甚至是附近社區帶著菲傭的亮麗貴婦,紛紛湧入這十五坪不到的店面。

二○○九年,三個七年級生湊足一百萬元成立即品網,從一家網路商店拓展至七家門市,包括了寸土寸金的東區和西門町。目前網路會員數六萬二千人,營業額在成立第三年,就創下近億成績。

「我以前就是食品業務,我知道食品業有多浪費,」即品網創辦人黃俊翔解釋,通路商和供應商間有「允收期」的規定,超過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可用效期後,通路就不願收貨了。這些不被接受,卻仍在有效期內的孤兒,就成了黃俊翔眼中的黃金,「而且,我真的不想浪費。」

但靠著快到期的食品,真的能撐起一家公司?

「你如果去垃圾場看過(報廢食品)你會嚇死!」食品代理商欣臨企業副總陳德仁說。「全台食品市場大概三千億,報廢率用三%到五%來算的話……,」黃俊翔帶著微笑細數未來潛力。若以五%換算,即期品的市場規模,有一百五十億元潛力。

贏在少量多樣每週至少開發十項新商品

這塊餅不是沒人要吃,陳德仁說,通路商不願收即期品,就是不願承擔庫存壓力,任何人想靠它賺錢,都必須與時間作戰。一旦過期賣不出去,就會出現有效日期被批走貨的攤販竄改、路邊跳樓大拍賣等傷害品牌形象的下場。

「我們幾乎沒有報廢發生。」黃俊翔驕傲的說。但與時間作戰,即品網如何打贏勝仗?

靠的是少量多樣,推陳出新,快速週轉。

走進即品網店面,從原價近四千元的韓國人參茶、瑞士進口巧克力、到小熊餅乾、水餃等。店內商品超過了五百種,經手過的品牌已突破千家,其中,包括多力多滋、可口可樂等耳熟能詳的品牌。

為了抓進更多的商品,即品網的業務必須每週開發出十項以上的新商品,「就找包裝上的廠商名字,去問他有沒有新的東西、即期品,」黃俊翔苦笑。

看似冒險,卻帶來了更多的顧客。

贏在價格夠低顧客回購率竟超過六成

「來店裡的客人,幾乎沒有人能全身而退的!」即品網西門店長顏裕峰觀察,特價的行銷技巧不是新梗,但當一般通路只有幾支特價商品扮演著「招財貓」的角色, 都是特價品的即品網,等於五百個商品都是招財貓,也才能引來從貴婦到窮學生的廣大客群。而且隨著期限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低,讓顧客們養成來挖寶的習慣, 回購率竟超過了六成。

更驚人的效果是,多品項,也讓單價最低只有十五元的即品網,平均客單價卻超過一百二十元。

贏在熟客名單店長須在報廢前找到買主

風險並未消失,「我們的店都很小,庫存必須銷得很快,所以我們的店長必須每個星期都打電話。」黃俊翔解釋,從個人消費者到附近餐館、商家,即品網店長必須累積熟客和大戶名單,就算是只剩一個星期的水餃,也能靠著店長主動推銷而賣掉。

「他們贏在彈性,」一位與即品網合作的食品代理商業務專員觀察,要和時間賽跑,即品網累積多樣性的供貨來源,保持品項數和進貨量上的彈性,一方面,顧客關係的經營,也讓即期品能在宣告報廢前找到買主。

對消費者的號召力,甚至能讓商品起死回生。

黃俊翔舉例,台灣的巧克力棒餅乾市場一直是Pocky獨占,樂天曾引進新品牌Pepero,也鎩羽而歸,上萬盒餅乾過了允收期,只好拿到即品網,降價求售。

沒想到,在全台通路賣不出去的上萬盒餅乾,在即品網的會員間口耳相傳下,知名度在網路上飆高。短短兩個多星期,透過即品網個位數的店面,全部完售。一路紅回一般通路,「現在Pepero的餅乾很難有即期品了,」他說。

即品網儼然已兼具行銷的能力,不收上架費,又有網路會員為基本盤,加上店長長期累積的中小型熟客電訪名單,與即品網合作,省掉報廢成本,又能藉此拓展知名 度,「我們去即品網的門市看過,也跑過報表,他們等於是幫我們解決了問題。」陳德仁說。快速竄紅,吸引許多人上門談加盟,「我們都一個個記下來,等時機成 熟。」黃俊翔說。不過,「要在彈性中求規模化,是很兩難的事情,」一位大型食品商業務員分析,彈性進貨與銷貨很花人工,一旦規模化,管理庫存、顧客關係維 持與快速銷貨能力,都將面臨挑戰。

在金融風暴中成立,在歐債風暴中成長,在經濟成長率破二%的悲觀氣氛中,營收上億。這家小公司的竄起,顯示景氣再低迷也會有商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23

真功夫500天:數位高管離職 上半年營收增兩成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4/1MNDIwXzUxMzU1MA.html

2011年3月至今,在真功夫有關高管被公安機關調查已經事發500多天,真功夫這家中式快餐的領頭羊其間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位知情人士近日告訴本報記者,潘宇海獲得公司掌控權後,仍然保持了原先公司大致的管理架構。不過,真功夫早年從麥當勞等企業挖角引入的數位「空降兵」陸續離開了公司,如主管營運的冼順詳、主管人力資源的董煒、主管營銷的副總裁張帆。

蔡達標曾多次宣稱自己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的麥當勞」,這也是他從麥當勞、百勝等公司挖來多位管理骨幹的原因之一。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真功夫需要處理好員工的歸屬感問題,以避免這成為企業今後發展的瓶頸。

實際上,潘宇海掌權後曾提出過自己的經營思路。其曾在2011年7月31日出版的《真功夫報》上稱,「目前正在做三件大事」。

首 先便是調整盈利模式,增強盈利能力。真功夫一直在籌備一個新概念餐廳,預計9月底就會出爐,這個新概念主要是通過產品規劃與設計調整產品結構,以優化盈虧 模式。在新概念餐廳中,真功夫會在蒸制模式的基礎上增加炒制模式,使產品從單一的清淡口味向濃香型口味延伸,同時也會調整生產模式,由預製生產調整為「預 製」與「為你定製相結合」的生產模式。

潘宇海此前表示,上述舉措旨在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有增強了盈利能力,全國快速發展才成為可能。近兩三年來,真功夫面臨的挑戰很明顯,物價成本在提高,鋪租在上漲,人力成本在上漲,但店均營業額維持在較低水平,增長乏力。

此外,潘宇海還稱,真功夫的股權問題目前正在股東間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有望在年內得到解決。

對 於目前真功夫的經營狀況,真功夫近日發出聲明稱,目前真功夫已有448家店,截至2012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3%,利潤超過 了上年全年的利潤總額,預計今年全年取得的利潤將超過2008~2010年三年的利潤總和,2012年公司計劃開出約70家新店,2013年計劃開店超過 100家,預計五年內,真功夫總分店數將超過1000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14

猴子軍團張銘方 找出定位勇敢創業 34歲青年頭家 十萬起家闖出二千萬營收

2012-10-01  TWM




六年級生後段班張銘方開始創業的二○○四年,可謂「生不逢時」,因為,台灣中小企業當時已經由盛轉衰,年輕人的創業環境日益艱辛。

選擇在紅海市場——印刷界闖蕩的他,卻逆勢突圍,找到自己的綠洲。

撰文‧謝富旭

三十四歲的張銘方,與同一世代的台灣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畢業出社會後,面對的是一個新舊科技交替、產業外移、薪資成長鈍化、中產階級萎縮、創業環境益顯艱辛的台灣。

張銘方所處的時代,對年輕人創業愈來愈不友善不打緊,他還選擇了一個很沒創意,而且乍聽起來前景有限的生意作為創業基石──幫人家印名片。

誰也沒想到,七年前,一個印刷廠的小業務員靠著十萬元的資本,在網路上賣起名片;七年後,這家公司已擁有華碩、仁寶、今生金飾、三二行館、Guess、 Lee、Converse等知名客戶,年營收二千萬元。去年張銘方所創的「猴子軍團」標到名模林志玲慈善月曆與桌曆的訂單,更讓這家包括老闆在內的八人小 公司,在印刷界中一炮而紅。

初入社會的抉擇

高獎金、高挑戰的推銷員人生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畢業的張銘方,入伍後選擇志願役,多當了一年半的兵;退伍出社會後,他猛然發現,在校所學的技能在職場已派 不上用場。「學校只教手工繪圖,沒想到,才當完三年半的兵,一眨眼,廣告業已經從手工繪圖改成電腦繪圖了,我不懂這玩意兒,看到廣告公司徵才條件載明要會 電腦繪圖,我就打退堂鼓了!」初出社會無法發揮所學專長,張銘方自嘲說:「不在廣告公司上班也不是壞事,因為就算你會電腦繪圖,進廣告公司當美工的起薪不 過二萬元出頭,熬個六至七年,成為名號聽起來響亮的『創意總監』,月薪也不過六、七萬元!」雖然用這點來安慰自己無法進入本科的廣告業,但對於一個高職學 歷的年輕人,能夠擁有的職場選項相當有限。張銘方苦笑說:「找來找去,都是一些『高獎金』、『高挑戰』的銷售工作了!」於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推銷美 容中心的會員卡。那年張銘方二十一歲,也就是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一九九九年。

他說:「推銷員的宿命就是要經常歸零,一個新產品受到歡迎,業績就水漲船高;等到產品流行熱潮過了,二至三個月做不到一張訂單也是常有的事!」美容中心會員卡賣不動後,張銘方換到別家公司轉賣一台要價七、八萬元的家用SPA機。

SPA機流行了一年多後,張銘方的業績再次驟然歸零。他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一樣,又加入一家馬來西亞的直銷公司,賣起保養化妝用品。

不過,業務員生存的根本就是業績。直銷公司的業績雖一度輝煌,但畢竟還是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競爭浪潮中,逐漸敗下陣來。眼看台灣業績由盛而衰,這家大馬直銷業者決定淡出台灣,轉向中國發展。他的職場之路又告第三次「歸零」了。

「那一次我所受的刺激最大,離開直銷公司時,我都快二十六歲了,職場五年的生涯好像一場夢,夢醒後有點空虛!」張銘方感嘆說。

歸零三次的空虛

當印刷廠業務才找到職場定位離開直銷公司後,張銘方嘗試走創業這條路。他找上了在禮品界服務的復興商工同學一起創業,做起禮贈品生意,由同學負責設計,張 銘方負責開拓業務。這家禮贈品公司其實就是猴子軍團的前身,不過禮贈品業務沒有做起來,公司停擺了。張銘方經同學介紹去印刷工廠當業務,才真正找到了自己 的定位。

「印刷廠的業務角色,可比喻成工廠與客戶兩者之間的黏著劑,一方面你要掌握整個印刷流程,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扮演好這個角色,需要的是溝通、 協調、表達、平面設計以及掌握印刷廠技術的能力,這些能力正好是我在復興商工、推銷工作,以及印刷廠所學到的能力!」張銘方在印刷業務這個職位如魚得水, 儘管月薪也只有二萬五千元,但他說:「這份工作讓我覺得很踏實,可以學到很多,每天上班心情都滿興奮的!」印刷工廠上班一年多後,張銘方自起爐灶,開創自 己的事業。當時他手上的資本只有十萬元,他把在台北市承租的小套房當成自己的辦公室,藉由一部電腦,在拍賣網站上賣起名片、海報、傳單、宣傳摺頁印製等印 刷品的生意。

客源不斷的關鍵

跳脫傳統讓科技廠、林志玲也說讚前面三年就在自己臥室開始做生意,每當客戶來找他時,看到他的「公司」竟是一間臥房,旁邊擺著一張床,常令他有點尷尬,但他憑著品質穩定、交貨準時,逐步建立起口碑。

從為企業印名片當起點,張銘方逐漸把業務觸角伸至企業簡介宣傳品、年報、產品目錄等印刷品。這些印刷品的利潤微薄,「印刷品的價格大家都差不多,服務成為 決勝點!」有美工背景的他,主動為客戶提供版面設計意見,盡可能把客戶的期望百分百呈現在印刷品上。這種有別於傳統印刷廠的業務風格,是張銘方獲得包括華 碩、仁寶在內許多高科技廠青睞的關鍵。

接下來,他挑戰難度更高的服飾業產品型錄,自己引進美工數位設計人才,作為與廣告公司溝通的橋樑。透過這樣的機制,大幅降低服飾業型錄最常困擾的印刷品套色品質問題。

張銘方說,在競爭激烈的印刷產業要成功,只有三項要領:不要怕生意小、不要怕客戶煩,更不能怕訂單難。

他經常為了準時送達客戶的印刷品,即使是兩盒名片,光停車費一次五十元,就把那次訂單的利潤給吃光了。客戶十萬火急地要求印刷品趕緊出貨,他也曾三更半夜 買了兩大袋飲料及消夜,拜託印刷廠的師傅趕工。「雖然整個印刷廠可能只有一至二台機器在趕我的訂單,但其他機台師傅的飲料與消夜我也不會遺漏,因為將來一 定會有請他幫忙的時候。」「不怕訂單難」,更是猴子軍團能從草創時期一年數十萬元營收,做到如今一年二千萬元、擁有七名員工的關鍵。去年的名模林志玲慈善 桌、月曆的訂單,設計師開出印刷廠最不想接,而且不良率很容易飆高的雷射紙雕規格,「競標廠商沒幾家,我硬著頭皮把這份訂單吃下來,最後成品連志玲姊姊都 很滿意,也打響了猴子軍團的名號。」張銘方笑著說:「雖然我賣的東西從一張十幾萬元的會員卡、一台八萬元的SPA機、一組二萬多元的保養品,到現在一盒一 百元的名片,一本數十元的型錄,我的心裡卻愈來愈踏實、愈來愈有成就感!」年輕人,不要怕失敗,在奮鬥的過程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職場或創業定位,即使 是紅海市場,也能像張銘方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藍天。

張銘方

出生:1978年

現職:猴子軍團設計開發公司負責人學歷: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張銘方給30歲世代的創業心法找到自己能發揮優勢的定位,即使紅海市場都有成功可能。

當價格戰已經到最緊繃時,決勝點只剩下服務。

做生意,就是做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37

賣天氣的生意 八年營收翻五十倍

2012-10-22  TCW




天氣可以買賣嗎?

在氣候變遷年代,雷電風雨、酷熱寒冬都成為最夯商品。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裡,每年天氣衍生性商品(weather derivatives)的交易額超過三百億美元,買家以全球四十二個主要城市的天氣下注,由老天爺做莊對賭,並倚賴總數超過五百家的氣象公司做分析諮 詢。包括農牧、能源、交通,甚至旅遊休閒等天氣敏感產業,都要藉著這類商品來避險。

看到市場需求氣象局只能做大範圍預測

在台灣,天氣金融商品還是玩家禁區,但唯一一家、由中廣《氣象達人》主持人彭啟明成立的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營業額已從二○○四年成立之初不到一百萬元,到今年預估的五千萬元,八年成長五十倍,錢途相當看好。

「台灣是世界銀行評估的自然災害高風險區,無論災害暴露面積或可能受災人口比例,都高居世界第一,」彭啟明指出,光是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直接災損 即達新台幣九百零五億元,美國也有學者以二○○八年十一種大型產業為標的,估算出約有四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企業營收和天氣變動高度相關,在GDP占比高達 三.四%。

然而,近年國人的風險意識雖有提高,但每逢暴雨颱風,還是只能「大家一起看電視,一起恐慌,」彭啟明形容。探究原因,「台灣缺了『民間』這一塊,」中央氣 象局只能做全國範圍的大尺度預報,但各地地形與天氣條件差異極大,例如光台中市,就有山、海、屯三種氣候分區,同樣在颱風環流籠罩範圍內,三者受災情形可 能完全不同。

「日本根本沒有『放颱風假』這回事,只要電車有開就要上班;至於學生則授權學校自行決定,」彭啟明建議,颱風假不該一放一整個縣市,更不該一放一整天;但要做到這一點,縣市決策者必須有細緻的氣象服務做後盾才行。

提供防災資料讓颱風期間公路零死亡率

再以公路總局專案為例,去年天氣風險公司進駐後,每天就當天全台各路段的雨量、風向、風速等做彙報,一旦判斷有危險,就建議進行預警性封路。最驚險的一 次,就是二○一一年十月,奈格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期間,蘇花公路早上八點封閉,沒多久山洪爆發,要不是封路,極可能重演前一年梅姬颱風傷亡慘重的覆 轍。

「蘇花公路一封閉,山區蔬果就運不出來,公路總局壓力大,我們同仁壓力更大,」彭啟明說,經過一年合作,颱風期間的公路死亡率成功降到零,所以最近他們已拿到新約。

預警式封路,最後真正發生災害的機率有多高?「平均約三六%吧,」彭啟明表示,這個比率看似不高,但已和美國職棒大聯盟打擊王鈴木一朗年度生平最高紀錄 (打擊率○.三七二)相去不遠。「氣象預報是容許道歉的,」他說,氣象預報就和經濟預測一樣,必須隨時依最新資訊做微調,很難一步到位。

跨入商業服務拍外景、賽鴿全都找上門

防災之外,林林總總的商業服務,無論是賽鴿、養殖業防寒害、私人戶外婚宴、廣告公司拍外景、公關公司大型遊艇派對、協助成衣業或家電業做銷售分析與進貨量預估,彭啟明都來者不拒。

和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有多年合作的達達影視製片劉醇彬表示,拍廣告外景,一次出機至少三十五萬元起跳,一般合約容許在出通告前八小時做最後確認,他們會依據 該公司提供的拍片地點做每小時預報,若建議取消通告,他們多半會採納,以減少損失。問他,提供的預報準嗎?「準確率有七到八成吧。」劉醇彬說,山區拍片, 天氣說變就變,但還沒碰過「預報是晴天,結果下雨不能出機。」再說一次收費僅二千五百元,花小錢買心安,他覺得很OK。

天氣保險,是公認為最有潛力的,可惜卻一直做不起來。目前全台灣唯一還有賣「天氣險」保單的富邦產險資深協理林承斌指出,他們雖已推動多年,但幾乎沒有市 場,今年保單不到五張,保費收入約四十萬元。不過他對長期合作的彭啟明倒很肯定,「他們非常專業,對我們抓費率很有幫助。」

或許是天氣險費率較一般保險高(約為保額的五%到三○%),一般企業寧可看天吃飯,也捨不得花這筆錢。例如遊樂園若碰到冬天太冷,或寒暑假下雨太多,天氣險連「預期收入」的損失都賠付,但仍然乏人問津。

做為唯一民間氣象公司,還有全台十五張「氣象預報證照」中的七張,外界常會好奇,如果和中央氣象局做預報PK賽,兩者誰會勝出?「應該是互有輸贏吧,」在 氣象局任職十五年,放棄公務員年資轉戰來此的氣象環資部總監賈新興表示,民間不必和氣象局鬥高下,只要專注開發氣象局不會去做的差異化服務,就可以有自己 的一片天。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曾鴻陽指出,台灣市場太小,客製化天氣產品種類又太分歧,經濟規模都很小,恐怕連開發成本都不夠,想用天氣來獲利,有 其難度。再說,目前民間氣象公司就這麼一家,「沒有交流也沒有競爭,太孤單了!」曾鴻陽說,天氣絕對是一門好生意,能不能找到慧眼識英雄的人,得等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6

台達電毛利三級跳的祕密武器 五人小隊雞肋變金雞 貢獻百億營收

2012-11-12  TWM
 
 

 

這是一個「灰姑娘」的真人故事,五人小團隊默默耕耘十七年,顛覆日商寡占的遊戲規則,每年還為台達電子創造逾百億元新台幣營收,甚至在不景氣當中照樣把台達電毛利往上衝,它是台達電的工業自動化部門。

撰文‧楊卓翰

十月底,宛如一場財報大攤牌。各家企業第三季財報底牌一亮,今年孰好孰壞也就此底定。

然而,一場魔術秀就在台達電子上演,當多數科技廠都繳出不算好看的成績時,台達電第三季毛利率卻逆勢成長一.五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的二四.五%。法說會上一片譁然,分析師交頭接耳討論台達電毛利再衝高的祕密武器到底是什麼?

謎底揭曉,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說:「靠的就是IA(工業自動化)、雲端等高毛利事業。」你一定會很疑惑,台達電不是以製造電源供應器為主?再不也就是綠能的LED燈?但能讓台達電毛利率三級跳的,卻都不是這些產品,而是一個十七年來默默扮演隱形獲利祕密武器的單位,一年不只可替台達電帶來超過一五○億元新台幣的收入,年成長率還能超過一○○%,這就是台達電的自動化部門。

一切的故事,就從台達電的桃園三廠說起。

沒人看好 也要硬幹研發「在座有沒有人去過我們的桃園三廠?……只有一位啊。」法說會上海英俊突如其來地這麼一問,只是答案令他有些失望。可是,這也不令人意外,這個自動化部門一向被外界視為「雞肋」。但十七年來從未放棄,一手將這個部門從五人小團隊,做到年貢獻台達電八%營收的靈魂人物就是他──台達電工業自動化部門總經理張訓海。

從切割iPhone玻璃面板的代工廠、LED大廠的長晶爐及藍寶石切割,到自動化植物工廠的所有控制設備,都貼上了台達電的標幟,這是張訓海花了十七年耕耘,改變原本日商三菱、安川等老牌企業寡占的遊戲規則。

然而,這一切卻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時為了設備廠送來的一台變頻器,怎麼也不能配合台達電的規格,結果就在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大筆一揮下,張訓海成了工業自動化新部門的負責人,帶著四位下屬執行鄭崇華給他們的任務──開發出一台「台達電需要」又「可以出售」的變頻器。那一年,是一九九五年。

對研發工程師出身的張訓海而言,鄭崇華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價格要比日本便宜,產品要比日本穩定」。在台達電研發部門待逾十年,張訓海心想,這不是什麼難事。「但第一年只賣了四千台。」他苦笑說,市場反應冷淡,讓他認清事實。

免費試用 累積市場口碑多年來,全球自動化設備市場為日本廠商所壟斷,台達電毅然跨入,但根本沒有幾個客戶相信台灣有技術能做出好東西。

一家工具機設備商指出,當時像國內東元、大同等幾家大廠,因為控制自動化設備的「大腦」技術都被日本廠商故意卡住,致使台廠的自動化設備都落後別人好幾代。

因此,廠商的第一個問題都問:「台達電又沒做過自動化設備,為什麼我要用你的產品?」張訓海說,工業變頻器一出差錯,生產線就得停擺。台達電要戰勝日商,單靠價格還不夠。

為了打響名號,張訓海除了親自陪業務員拜訪客戶,還打出「免費試用」來推銷。張訓海除了當總經理、業務員,也得身兼工程師,下海幫客戶調校機器。

這時,張訓海堅持的自主研發就產生了莫大優勢,因為在地的研發團隊可以及時反應,進行設計變更,「反觀日系廠商,對台灣廠商的要求常常愛理不理,台廠又時常卡在日本技術團隊反應慢。」一位業者指出。

台達電靠著對一家家廠商用心的服務,慢慢打響口碑。「其實現在台達電的B2B品牌模式,就是從我們部門一步步開始摸索出來的。」張訓海說。

當客戶量逐漸成長,張訓海開始尋找通路商,當時沒人敢對「Made In Taiwan」的東西做保證,只有一家羅昇企業在一九九六年時,和張訓海簽下一千八百萬元的大訂單。羅昇董事長林志誠回憶起當時大膽的決定,仍然驕傲:「我們那時雖替一些台灣自動化設備商做代理,但沒有一家有像台達電的研發團隊全力投入,所以我們一次就簽了上千萬元的訂單。」四年後,中國經濟起飛,工資飛快上漲,自動化設備的需求開始增加。張訓海趁此機會,把供應鏈擴大,從變頻器一路往PLC(可程式控制器)、驅動伺服器等更高階的產品延伸,「我們是後進者,真正的價值不在硬體,而在產業鏈的系統整合。」「像PLC這種複雜的東西,亞洲除了日本,其實沒什麼公司敢研發。」台灣自動化科技學會理事長李世光分析。也因此,台達電最後竟成為除了日商以外,唯一一家能提供自動化系統整合的廠商。

面對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減弱,連帶影響客戶的設備需求,張訓海不擔心,「我們做的是品牌、系統整合,價值不會一下子浮現,但長期來看,自動化一定是趨勢。」張訓海最近一年要飛中國二、三十次,為的就是拓展經銷商,經銷商數量從兩年前的二百多個,增加到現在的五百多個,自動化產品從沒沒無聞到登上前五大供應商榜單,營收也翻倍成長,讓台達電在景氣不好時,毛利照樣向上衝。

張訓海

出生:1958年

現職: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部總經理經歷:台達電子工程部研發人員學歷:中原大學EMBA、正修科技大學電機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