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中國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宣告退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801在投資中國受挫後,有「歐洲股神」之稱的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宣佈辭任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經理,並於明年正式退休。
富達基金在週一的一份聲明中宣佈了這一消息,富達太平洋基金經理Dale Nicholls將接替波頓,交接工作將在2014年4月完成。
作為英國最知名和最成功的的基金經理之一,波頓在掌舵英國富達特殊情況基金的28年間,平均每年帶來了19.5%的回報率。但昔日的輝煌並未在中國市場上演。
第一財經日報:原本2007年退休的波頓,由於看好中國市場投資前景而延遲退休,在2010年4月創立富達中國特別情況基金並擔任基金經理,首期募集資金規模便高達4.6億英鎊,隨後再有1.5億英鎊新資金投入,令該基金管理規模達到6.1億英鎊。
但歐洲股神卻在中國市場折戟。
富達基金官網數據顯示,富達中國特別情況基金從成立至今的年化收益率為-4.62%,過去三年年化收益率為-4.93%,今年至今回報為1.78%,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間虧損高達19.01%。而MSCI中國指數過去三年年化收益率為-1.72%,過去五年年化收益率則為4.34%。
分析師們說,波頓未能重複在英國的表現,表明了在中國賺錢的難度之大——特別是對一個不會說中文的外國人而言。
FT援引Aberdeen資產管理的首席投資官Anne Richards說:
我們在許多國家都看到過這種挑戰,而不僅僅是在新興市場。你需要把宏觀情況和微觀情況分離開來。GDP增速雖然高得不可思議,但這與股市回報率的關聯是微弱的。
顯然,波頓長期來創下了輝煌戰績……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市場,企業面臨的環境是不同的。
自從2010年初以來,上證指數已下跌34%。
儘管在中國的投資業績令人失望,但對於這段經歷,波頓表示並不遺憾。週一的富達基金聲明過後,波頓表示:
我絲毫不感到遺憾,中國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在中國的這段經歷,是我人生中最有趣的經歷。
歐洲:電力公司停止對化石燃料電廠的投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909紐約時報消息稱,位於英格蘭北部郊區的大型電站Keadby 1將在今年夏季結束後關閉。據該電站所屬的英國電力公司Scottish & Southern Energy負責人稱,電力需求自金融危機以來暴跌,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導致這個剛投資數百萬英鎊升級的天然氣發電廠無利可圖。
對此,Scottish & Southern Energy公司決定關閉這個電站。同時公司也推遲了一些新能源的投資,並正在計劃關閉公司旗下近四分之一的化石燃料發電廠。
公司執行董事Paul Smith表示,
「公司的這種決定是考慮到即將來到的數月裡行業和市場的反映。在正確的市場信號和必要的支撐性政策到來之前,我們不會考慮進行投資決策。」
歐洲的能源公司都面對著個局面:奮力應對經濟疲弱導致的電力需求收縮嚴重。這些公司同時還要考慮定價如何保證非盈利性的電站正常運轉,以及建設新的電廠。
一些公司諸如德國的RWE和法國的EDF正面臨著複雜的挑戰。這兩個公司的收入已經因為電力需求萎縮而削減;與此同時,在價格方面,風能和太陽能項目的推廣也極大削弱了化石發電廠的競爭力。碳排放交易市場創記錄的低價,更好的鼓勵清潔高效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在歐盟碳交易機制中,電廠被納入碳交易機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電廠獲得大量免費配額,在這部分免費配額已經足以抵消掉電廠的碳價成本的前提下,電廠紛紛提高電價將碳價轉移給消費者,因此電廠獲得額外收益。
德意志銀行歐洲能源研究負責人Mark Lewis稱,
「投資一個電廠基本要數十億歐元,因此碳價必須要高到足以使這些投資值得。在當前的碳價格下,沒有人願意投資。」
更為糟糕的是,歐洲許多大型能源公司背負著巨額債務。據IHS發佈的報告稱,自金融危機以來,歐洲電力公司淨債務上升近5倍,至3980億美元。
IHS認為,歐洲不能建立新的電廠可能帶來持續後果。歐洲電網和天然氣儲量僅夠維持目前的需求水平,一旦歐洲經濟復甦,則有很多地區電力和天然氣供應跟不上。到時,歐洲很多地區將面臨高昂的能源價格。
對於歐洲能源和氣候變化政策,分析家評論稱,雖然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政府提供巨額補貼使得歐盟電力近20%來自新能源。但歐洲已有的天然氣和燃煤電廠依然可以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相比而言,新能源供電的穩定性仍在提高階段。
但顯而易見的是,歐洲許多化石燃料電廠的財務前景十分疲軟。與此相反,新能源發電產量正在上升,而價格卻在持續下降。
歐洲有組織犯罪利用金融危機牟取暴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7986 金融危機導致歐洲有組織犯罪活動激增。歐洲刑警組織警告現在有近3600個犯罪團體活躍在整個歐洲,他們甚至從家用洗滌劑產品等平淡無奇的商品走私中獲利。
歐洲刑警組織負責人Rob Wainwright稱,黑市交易的偽劣食品,藥品以及機械設備價值比危機初翻倍。
緊縮政策導致對黑市廉價產品需求增高,這使得犯罪集團獲利增加;他們又利用歐盟各國擴大稅收的努力兌現獲益。
此外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的數字犯罪活動正日益猖獗,他們利用高科技手段攻擊金融企業牟利。
歐洲有組織犯罪集團已經實現跨國運營。
「他們在不同的司法管轄領域,展開多類別犯罪活動,從本質上說他們是高度國際化的犯罪組織」。
「一些犯罪組織的成員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所以他們從本質上就是跨國公司」。(via FT)
儘管假冒奢侈品手袋和香檳的犯罪活動在危機前就已猖獗,隨著危機的逐步深入歐洲刑警組織發現黑市觸角伸向更多種類商品,其中甚至包括假冒飛機引擎部件。
購買力下降令社會對黑市經濟容忍度加大。
Rob Wainwright說:
「我們明顯發現黑市規模正在擴大,無論是從黑市整體規模,提供假冒產品種類看都是如此」。
當被問及這些犯罪活動是否阻礙歐洲經濟復甦時,他說:
「對的,簡單的說就是這樣。現在有人故意利用全球經濟現狀,為非法經濟獲利」。
削減成本的壓力使得一些歐洲企業更傾向僱傭非法勞工,這破壞了最低工資標準,並造成歐洲人口販賣網絡活動愈發猖獗。
犯罪組織甚至利用政府打擊衰退的努力牟利:歐洲一些國家提高增值稅稅率,使得偽造增值稅繳稅證明的活動激增。
刑警組織估計歐洲每年增值稅虛報犯罪金額約在1000億歐元左右。
Rob Wainwright說:「有組織犯罪利用了政府企圖從經濟衰退中復甦的努力,原本屬於納稅人的收入現在流入了黑社會的腰包」。
歐洲頁岩氣開採:幾家歡喜幾家愁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336金融時報消息稱,EIA的一份報告認為目前全球可被開採的頁岩氣儲量已達7,299萬億立方英呎,較之2011年的勘探結果上升了10%。 目前,全球頁岩氣勘探開採前五名為中國,阿根廷,阿爾及利亞,美國和加拿大。這些國家對頁岩氣的開採內部爭論比較小,一個因素是開採地區多是人煙稀少,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些國家的政府相對「握有強大的話語權」。
反之,頁岩氣的勘探開採在歐洲則是另一番景象。如果不包含俄羅斯以及英國最新勘探結果在內,歐洲目前頁岩氣總儲量世界排名居於第七位。但對歐洲內部擁有頁岩氣蘊藏的諸國來說,因為政策以及技術支持等因素,頁岩氣開採前景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首先,頁岩氣開採必須使用的水力壓裂技術在法國和荷蘭是被禁止的。雖然荷蘭擁有頁岩氣儲量的價值達數十億歐元,但由於反對聲浪較大,開採可能性遙遙無期。這也造成了致力於發展頁岩開採技術的油氣巨頭荷蘭殼牌公司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努力開拓海外開採項目。殼牌計劃每年向中國注資十億美元,用於其在中國境內頁岩氣資源的勘探項目,以進一步增加殼牌集團在該能源市場的份額。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法國和波蘭是歐洲頁岩氣儲量最大的國家。但是,出於安全考慮,法國在去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技術開採頁岩氣,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立法禁止開採頁岩氣的國家。法國總統奧朗德在一年一度的環境會議上宣佈,在他的5年任期內,法國仍將禁止開採頁岩氣。奧朗德表示,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開採頁岩氣所需要的水力壓裂技術不會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危險。」
德國的情況也沒好過法國和荷蘭。上個月德國啤酒商對政府提出了這麼一個難題:頁岩氣和啤酒,只能選擇其一。因擔心水力壓裂技術污染水源從而影響本國啤酒的純淨度,德國啤酒製造商近日呼籲德國總理默克爾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德國政府目前正在試圖制定一項嚴格管理水力壓裂使用的規定。按照規定,對頁岩氣開採有強制性的環境影響研究,並禁止在水保護區內進行勘探。
除了政策限制之外,技術支持方面的難題也使得部分國家頁岩氣開採舉步維艱。其中波蘭和烏克蘭困難尤為突出。
波蘭的地質結構是歐洲最優的,有望在十年後成為歐洲主要頁岩氣生產國。但自2011年政府大力推進頁岩氣開採以來紛爭和麻煩不斷,除了波蘭政府內部賄賂醜聞層出不窮,最重要的是開採成本過於高昂。據油田服務供應商Schlumberger公司稱,波蘭頁岩氣開發的成本會是美國成本的3倍之多。對於頁岩氣開採,雖然波蘭政府方面相當積極,但開發進程卻不盡如人意,已經有不少公司陸續退出了波蘭頁岩氣開發項目。分析師指出,
目前波蘭有40口實驗井處於運營狀態,但是2015年之前沒有一個可以產氣,而在波蘭開發頁岩氣的難度和成本都很高,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這是「賠本的生意」。
烏克蘭情況似乎好過波蘭,但前景依然不夠明朗。今年1月,烏克蘭政府正式宣佈,已經與荷蘭皇家殼牌公司正式簽訂價值約100億美元的頁岩氣開發協議,殼牌公司將使用水力壓裂技術開採烏克蘭東部地區的頁岩氣,這項協議也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一筆頁岩氣開發協議。但烏克蘭國內卻引發了巨大爭議,該國反對黨民族主義黨代表Iryna Sekh認為,
「他們想欺騙我們,像對待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對待烏克蘭。沒人在意規則或是環境。」
同時,烏克蘭和俄羅斯天然氣摩擦不斷升級,邊界紛爭亦有升級現象,而烏克蘭國內的頁岩氣蘊藏也多分佈在這些地區。這也為勘探開採項目能否順利繼續埋下了隱患。
羅馬尼亞和立陶宛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雖然國內反對頁岩氣開採的呼聲很高,但是當權者依然對勘探開採項目表示支持。
目前,在政府宣佈大力支持頁岩氣開採的歐洲國家中,塞浦路斯的前景並不被看好。而今年的銀行危機事件使得該國頁岩氣開採的進程愈加緩慢。
唯一比較看好的英國,雖然近幾個月該國頁岩氣儲量屢次被刷新,次數之多、增速之快令人乍舌。但豐富的儲量背後,開採可行性有多少仍值得商榷。美國頁岩氣井噴式發展拉動了美國經濟,使其在2030年實現能源獨立成為可能。英國也希望效仿美國,實現類似的繁榮轉變。
但英國天然氣市場不同於美國,後者擁有數量可觀的基礎設施,而且對天然氣需求量大、高耗能行業多靠近資源富集地。這意味著,LNG廠、輸送管道、進口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很容易建立。而英國的頁岩氣行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英國很難完全照搬美國模式。另外,美國頁岩氣大部分埋 深只有300英呎,而英國的埋深達6000英呎,地質環境不同、開採難度大是英國面臨的更大挑戰。
三星統治歐洲,蘋果繼續擴張美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576 近幾個月以來,歐洲市場裡銷售的智能手機有一半都來自於三星,谷歌的安卓系統已經統治了該市場。
在歐洲五大市場中,截止五月之前的3個月裡,採用安卓系統的手機佔全部銷售的70%以上,而去年同期則佔比61%。相比之下,蘋果iPhone的銷量低於20%,而Windows手機則只佔到約7%。
然而,安卓系統在其他地區則沒有收穫如此喜人的增長。和去年相似,安卓依舊佔有將近一半的美國市場。蘋果的iPhone則在美國市場繼續擴大佔有率,過去一年佔比上漲3.5%至42%。
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的全球董事Paul Moore認為:
「在歐洲,安卓的增長速度保持強勁。但在美國,蘋果通過擴張和T-mobile的分銷合約抑制了安卓的增長。T-mobile是美國四大通信商中最小的,但依舊有能力給iOS系統帶來提振。其28%的用戶計劃在下一次升級時購買iPhone。」
在微軟軟件開發和諾基亞的幫助下,Windows手機銷量有所增加。在歐洲五大市場中,其銷量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3%。但其在美國僅錄得0.9%增長,在澳大利亞的銷量還出現了下跌。
黑莓表現最差。上週,黑莓新系列的智能手機初期銷量令人失望。黑莓在歐洲的銷量從去年的7%下跌至2.5%,其在美國的佔有率更是低於1%。
索尼重新推出的智能手機系列則迅速獲得了成功,尤其是在英國。索尼一直是英國的第四大手機生產商,其Xperia系列也採用安卓操作系統。
Moore表示:
「索尼旗艦Xperia Z在英國的成功主要緣於其成功討好了三星客戶。38%的Xperia用戶以前曾經使用三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以前使用的是Galaxy S2。」
Moore認為,三星在連續兩年迅速增長之後,必須關注維護現有的客戶資源。鑑於擁有索尼、HTC和華為等日益強勁的競爭對手,三星的品牌忠誠度依舊低於蘋果。
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出口歐洲創10年最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887金融時報消息稱,俄羅斯石油運往歐洲已經暴跌至10年來最低點,迫使整個歐洲大陸煉油廠付出更高價格獲得石油。
資料顯示,7月俄羅斯每天輸往歐洲的原油僅有210萬桶。這是由於俄羅斯國內快速增長的煉油行業以及莫斯科方面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導致。金融時報評論稱,其結果導致歐洲煉油廠面臨更高的成本。
俄羅斯向亞洲的石油出口增長迅猛。中俄兩國6月簽署的總額為2700億美元的巨額石油訂單,促使其有望超越安哥拉成為中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Energy Aspects諮詢公司的Amrita Sen 認為,
」從俄羅斯角度來看,會看重在亞洲的市場。因為亞洲需求明顯上升。同樣,這也造成從北海輸往歐洲的原油減少。「
雖然俄羅斯能源企業偏好向歐洲出口柴油之類的成品油,但目前仍然有出口限制。自2005年一季度以來,俄羅斯煉油廠日加工石油超過500萬桶。
分析師稱,在最近幾個月,因為俄羅斯石油公司在收購TNK-BP後取消了一下國內的供應合同,許多俄羅斯規模較小的能源公司已經開始爭奪有限的原油供應。
歐洲煉油廠在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後又面臨俄羅斯中等重質原油供應吃緊問題。這對於歐洲煉油公司,諸如希臘石油,西班牙的Repsol以及葡萄牙的Galp來說無疑是巨大打擊。上述公司近年來已經完成設備升級,主要用來加工俄羅斯烏拉爾原油。
分析師稱,東歐的一些煉油廠,包括芬蘭的Neste,波蘭的PKN Oelwn以及匈牙利的MOL因為其原油主要來源於俄羅斯,可能影響尤為嚴重。
歐洲汽車銷售陷雙底衰退,創1993年來最差,預計2014年前不會復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1022013年上半年,歐洲汽車半年度銷售量急劇下降6.7%,是20年來最低水平。數據還顯示,6月份汽車銷售年率下降6.3%,這顯示該地區汽車產能過剩,以及需求疲軟。
歐洲主要汽車製造商銷量幾乎均下降,跌幅最大的意大利菲亞特上個月銷售下降13.6%,而法國標緻銷量下降10.9%緊隨其後。但是,福特汽車的銷量逆市增加6.9%。

另外,在過去的19個月中,歐洲汽車銷量年率下滑的月份佔18個月。歐元區失業率觸及歷史高位,以及政府採取緊縮措施,這均令歐洲的汽車製造商面臨困難。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經濟學家和統計主管Quynh-Nhu Huynh對路透稱:「即使今年下半年汽車市場恢復,這也不足以抵消新車登記帶來的不良影響。」
路透援引德國寶馬的首席執行官Norbert Reithofer預計,
至少到明年中期,西歐的汽車市場才有可能復甦。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歐盟國家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的新車登記數量在上半年下降了6.7%,至6,436,743,為1993年來最差的半年度登記數量。

IHS Automotive的EMEA 汽車銷售預測主管Pierluigi Bellini對路透稱:「很確定,汽車市場已經觸底。歐洲的汽車市場在今年很難復甦,但是我們預計未來汽車銷量下滑趨勢將有所放緩。」
由於該地區失業率攀升,以及政府緊縮措施遏制消費者支出,德國6月份汽車的銷量下降4.7%,法國和意大利的汽車銷量分別下降8.4%和5.5%。
香港房地產利潤下滑 李嘉誠歐洲掃貨購入資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822李嘉誠表示有興趣在收購歐洲資產來擴大在當地電訊市場佔有份額,香港房地產銷售放緩令香港首富的核心資產長江實業集團盈利能力受損。
李嘉誠在昨天的財報聲明說,未來長江實業將繼續受到香港政府打壓房地產的衝擊。長江實業是香港第二大房地產開發商,今年上半年盈利下滑了13%。
李嘉誠的另一家公司和記黃埔上半年淨利潤增長23%,主要受到電廠和能源部門投資以及愛海外電訊市場投資的提振。
在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和香港對房地產打壓之際,李嘉誠正收益於在歐洲和加拿大資產收購。和記黃埔正考慮退出香港本地連鎖零售商ParknShop,而同時正購入Telefonica SA在愛爾蘭的資產。
李嘉誠還在財報中說,和記黃埔的3G業務子公司3 Group將「將擴大市場份額」。其能源部門正在中國南海開發一個天然氣項目,和加拿大的一個油砂項目。
李嘉誠還報告支付了9.437以歐元購買了AVR Afvalverwerking BV,以加強其在歐洲廢品處理資產。
和記黃埔報告在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淨利潤增長至124億港元,高於去年同期101億港元的水平。
李嘉誠說:「監管層方面的不確定性仍是2013年下半年的挑戰,全球主要經濟體正表現出企穩回升的信號」。
但是李嘉誠在香港本地業務卻受到了困擾。上半年長江實業淨利潤下降至134億港元,而去年同期為154億港元。
Redford Securities證券副董事Ka Kei Lam說:「在香港的利潤增長潛力是相當有限,如果他的公司未來要增加其每股盈利和派息,投資海外市場將是更好的選擇」。via 彭博
香港政府徵收額外的交易稅,收緊按揭貸款背景下,長江實業及其競爭對手今年銷售的物業數跌至近5年來最低。為了彌補銷售放緩衝擊,李嘉誠一直試圖通過剝離包括酒店和商場在內的資產。
今年上半年長江實業來自房產銷售的盈利,從去年同期的60億港元下跌至38億港元。
歐洲大銀行用減少現金來滿足監管要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865 一些歐洲央行正計劃採用有悖常理方法改善其財務狀況:削減其龐大的現金儲備。
這麼做是為了提高銀行的「槓桿率」指標,歐美監管機構正越來越看重它來衡量資產安全狀況。
槓桿比率由銀行的權益佔其總資產的百分比率。因此選擇削減資產規模是提高槓桿比率的一個簡單方法。
歐洲銀行削減現金正值美國和歐洲監管機構最近開始看重槓桿比率作為銀行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
但減少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囤積,意味著銀行將移走那些風險最低的資產。一些分析師認為這是一場賭博,有可能無法取悅投資者和那些風險厭惡的投資者。
在金融危機高峰期時監管機構迫使銀行奉行極端保守立場,許多歐洲銀行近幾年在央行囤積越來越多的現金。
WSJ統計的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歐洲最大銀行現金囤積量達到1.3萬億沒有,比18個月前增長了55%。
但從今年年初起現金囤積潮開始消退,至少有三家歐洲大銀行——巴克萊,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釋放準備加速削減現金的意願。
巴克萊銀行週二表示計劃把「流動性池」規模縮小200億英鎊,目前該行持有1380億英鎊現金和政府債券。巴克萊財務官Benoit de Vitry說此舉是為了滿足英國監管機構明年3%的銀行槓桿率標準。
德意志銀行計劃將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收縮多達20%。其目標是到2015年末,股本佔貸款的比例不低於3%。二季度德銀削減了約330億歐元現金,相當於其現金池總規模的20%。
週四法國興業銀行表態將大幅削減在央行現金存款。法興首席財務官Philippe Heim說:「展望未來我們的目標,將通過降低在央行存款削減我們資產負債表規模」。
這三家銀行均表示儘管目前正在改變策略,但是將會保持足以抵禦新一次金融危機流動資產規模。
摩根大通:撤出新興市場,投資歐洲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900 過去幾週,新興市場國家公佈了疲軟的經濟數據,這令摩根大通堅定了它們的觀點:現在重返新興市場國家還為時尚早。
CNBC報導稱,實際上,該銀行建議投資者持有更多的歐洲資產。
摩根大通建議「低配」新興市場的所有資產類別,因為市場對於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的預期強化。
雖然許多評論和分析是針對中國經濟將於今年以1990年以來最低速度增長的,但是摩根大通在其報告中強調,該公司就在本週削減了其在墨西哥和俄羅斯市場的敞口。
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儘管經濟放緩持續,但受限於通脹仍然過高、或者貨幣匯率壓力,中央銀行難以放鬆利率,這些國家的政策制定者不會提供支持。
該報告表示該行不會永遠低配新興市場國家,但是發達國家市場的良好表現「應該會將新興經濟體拖出泥潭」。
日本也是另一失望之處,摩根大通自2012年11月份以來就超配該國股票。雖然開局良好,但是上個月摩根大通開始虧損,因為公佈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
報告寫道:「我們將日本2013年經濟增長從2.2%調降至2.0%。」
報告顯示,「這主要是投資倉位管理,同時我們長期內仍然看好日本復甦和看多該國股市。」
針對歐洲,摩根大通對其頭寸的超配感到滿意,尤其是在良好的經濟數據公佈後。
摩根大通表示,歐洲政府「提供更多的貨幣政策支持,並調整了破壞性的緊縮政策」。
但是該銀行的確擔憂歐洲經濟增長的強度:「我們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歐洲會成為經濟增長的龍頭,因為供給端的經濟性和宏觀刺激還嚴重不足。」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