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李家誠先接棒美麗華 李華華

2008-09-03 AppleDaily

講開又講,噚日美麗華酒店(071)股東會,四叔俾記者捉住問港股走勢,至於本來嘅主角美麗華,就留番二公子李家誠負責。四叔話,家陣美麗華係由董事總經理李家誠打骰,等佢親自解畫喎。睇嚟四叔想畀多啲機會二少發揮,吸收經驗為日後接棒鋪路。

改名唔係想分拆

李 家誠被問到,點解將美麗華酒店改名為「The Mira」,二少解釋,係為咗配合酒店翻新後嘅新形象,加強新品牌嘅發展,並非想淡化家族色彩,或者將酒店分拆上市。佢仲話,家陣美麗華仲翻新緊,要明年 先完工,雖然翻新工程仲未完全搞掂,但酒店嘅房租每間平均加咗六嚿水,嚟緊仲有上升空間喎。美麗華酒店由楊志雲創辦,佢85年過身後,酒店股權引嚟大批富 豪爭奪,當中包括長實(001)及中信泰富(267),後尾楊志雲家族揀咗四叔入股,因為信四叔唔會將美麗華拆骨斬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

恒基兆业副主席李家杰:不会跟风增加持有型商业物业比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8/1MMDAwMDE4MjY1Mg.html


受楼市调控政策影响,地产商展开商业地产逐利。

以国内地产大佬万科为例,过去3个月,其先后宣布了超过百亿元的持有型商业地产投资计 划。万科总经理郁亮表示,在最新战略中,万科未来将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其中,住宅产品仍 占据80%比重,其余20%则将开发持有型物业。

6月18日,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位于东三环的持有型商业物业“环球金融中心”,也在国内 地产商加大商业地产开发的大环境下揭幕。全国政协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恒基兆业副主席李家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合恒基兆业的持有型物业开 发,多集中在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主要做住宅物业开发。我们暂时不会调高持有型商业物业和住宅物业开发的比例。”

据了解,在恒基地产总的 地产投资中,住宅物业占85%,15%为持有型商业物业。目前恒地在二三线城市共拥有29块土地储备,楼面面积达到1400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同步开发, 预计两年内将可完成500万平方米。恒基地产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持有型商业物业的成本投入已达120亿元。

对于宏观调控下的楼市状 况,李家杰指出,这仍要看CPI,若CPI超过3%,宏观调控将会继续,这对一线城市影响最大,对二三线城市影响较小;反之,若中国下半年CPI低于 3%,那么政府则将不会太多干预,到时一线城市楼价将可保持稳定。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 涨3.1%,创19个月来新高。当时,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物价指数将在下半年逐渐回落,全年通胀无忧。

不过,在一线城市拿地竞争激烈的状 况下,恒基地产不准备放弃任何机会。据了解,恒基兆业正准备竞购朝阳区即将推出的新地块。

对此,李家杰称,“新地块竞购成功会做持有型商业 物业,我们在竞购中主要是考虑成本。基于我们目前持有型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在13%,我们如果新拿地的投资回报超过10%,我们就会考虑拿下,而达不到我 们就会放弃。”

国内商业地产投资的升温,也使得恒基地产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此,李家杰称,“我们的资产负债比例只有19.3%,而国家 政策调控的要求是地产商不能囤地,手里的土地要建设1/3,囤地越多的要面临资金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资产负债率低,资金链就不会断,而资金链不断生意 就可以做下去;而国内很多地产商状况却相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46

四叔科水入主無綫李家傑90億買政協常委

2010-9-30  NM




上週五,市場傳出恒基主席李兆基以九十億元,透過收購邵逸夫全資持有的邵氏兄弟,以取得電視廣播的控制權;本週一,李兆基的發言人證實,洽商者非四叔,而是他的長子李家傑。

由李家傑擔當這宗如此矚目的收購,背後其實是四叔的精心部署。九九年已擔任恒基中國董事長及行政總裁的李家傑,一直未能躋身全國政協常委之列,落後於其餘 富豪第二代如李澤鉅、郭炳湘、鄭家純等人;李家一直盤算如何爭櫈仔,試過不斷在國內做善事、扶貧及成立百仁基金都不果;今鋪斥巨資購入備受中央重視的傳媒 行業——電視廣播,成為李家重要的政治本錢;有政協常委說:「李家傑買到TVB的話,來屆一定做到政協常委。」

本週一開市,TVB(511)的股價急升近兩成後停牌,其後市場又傳出四叔李兆基打算完成收購TVB後,把股權注入旗下的恒發(97),連帶恒發的股價亦 急升近三成,恒基發言人於本週一中午證實:「呢件事同兩間上市公司(指恒基發展及恒基地產)無關嘅,亦代表李兆基博士澄清,佢本人冇同任何邵氏嘅人接觸或 者會面,係李家傑先生做緊初步研究,未有任何事情落實。」但本週二,TVB復牌後及恒發皆出現回吐,反映李家傑是次洽購TVB,是透過購入TVB母公司邵 氏兄弟的控制權,未必涉及上市公司。

李兆基家族經營地產、煤氣、酒店、小輪等業務,但一直沒有沾手傳媒。李家傑突然有興趣以九十億買起TVB,表面上是一盤生意,實質是以巨額資金儲政治本 錢。一直以來,香港的大家族、大孖沙都有代表擔任全國政協常委。現時十六名港區政協常委當中,坐滿富豪第二代;例如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新地郭氏家族長子郭 炳湘,及新世界鄭裕彤的長子鄭家純;然而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排名第二,坐擁千五億身家的恒基主席李兆基家族中卻未有一席。

押錯統戰部

事實上,十六名港區政協常委當中,多人都是香港媒體的持有人,如星島集團的何柱國、曾是亞視股東的陳永棋、有線電視的吳光正,連於上屆才當上政協常委的新 世界主席鄭家純亦傳出有意洽購《新報》。各大商家都深明中央視傳媒為宣傳工具的重要性。李兆基以九十億買下TVB,成為李家傑於下屆坐正政協常委的政治籌 碼。

雖然李家傑自九八年起就當上政協委員,但全港連同各省市的政協委員,共有五千多人,職位屬有名無實,與常務委員享有的待遇差距甚遠。因此,四叔一直以來都找機會為兒子鋪路,更上一層樓。而李家一直「押重注」在前統戰部部長劉延東身上,以在國內打通經脈。

內地積極扶貧

早在○六年,李家積極在內地做善事,例如成立「培華李兆基溫暖基金」,向內地貧困農民提供職業培訓;不到半年又捐出三億三千萬元人民幣,在內地推動「溫暖 工程」,協助一百萬名農民提供轉型培訓,捐款額更多次加碼。林林總總的慈善活動,都是得到當時的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配合。該計劃並交予李家傑親自負責, 李家傑親力親為,直接與劉延東開會。自此以後,李家與統戰部的關係更緊密,○七年四叔在西安就搞過一次「萬人齊誦道德經」活動,劉延東亦親自出席支持。

○八年三月政協常委換屆,更額外增設五個港區政協常委的位置,由九八年開始擔任政協委員的李家傑,期望在得到劉延東的「祝福」下,晉升為政協常委,各方人 士對李家傑亦十分睇好。可惜,當時,劉延東由統戰部調職至國務院委員,不在其位,對李家之事亦無能為力,李家傑最後名落孫山。據知,劉延東跟李家傑說,國 家認為他需要先做多一點事情。得不到常委一職,但其後李家傑有份代表香港傳奧運聖火,算是一個安慰獎。

政協常委有幾過癮

本港商界人士都渴望能進身全國政協常委,事關貴為全國政協常委雖然在中國政治架構上並無行政權,但享有部級待遇,相等於副省長,例如,因公務到訪某省份, 即獲省長接待,在國內機場過關可免檢,也可以直接向政府各辦公廳聯繫;從商者可大開方便之門,而每年三月舉行的全國政協會議,屬政協常委者都會預先跟不同 界別人士開預備會議,得悉國策上的先機,同時有機會與領導人見面;如今年三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與港澳政協委員會面。

圖建立政治平台

據政協常委透露,早在換屆之前,有份被選中為政協常委者,於○七年底已獲通知,估計李家傑「心中有數」。故他聽罷劉延東的意見,便立即找來多名富豪第二代 組成百仁基金,由他自己擔任主席,就是希望統領一班富豪第二代。基金表面上是做慈善,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平台,在就職典禮當日,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就表明,希 望「基金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建言獻策,研究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理論」。

不過,李家傑辦的百仁基金,一開始就脫腳,不但其標誌被指是抄襲,亦未得到大部分的富豪第二代支持,如李澤楷、胡文新等亦沒有參與該組織。會員中多為富豪 第三代,而且聲名不濟,如剛在法院提堂、被控違反公司法,向父親邱德根借出六千萬元的遠東控股董事總經理邱達根、愛玩愛蒲的林建岳兒子林孝賢,以及東亞銀 行副行政總裁李民橋等等。基金會成立至今,仍未有什麼出色的成績。今年初,基金會換班,李家傑已退任主席之位,改由福建幫僑領施子清兒子施榮忻出任,李家 傑只任榮譽及創會主席。

助楊國強出面收購

百仁基金不成氣候,李兆基家族部署沾手傳媒,以謀求捷徑上位。○八年五月,李兆基的順德同鄉,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以私人名義殺出,欲以百億買起TVB。家 族曾是內地「首富」的楊國強,農民出身,一直被視為是李兆基的「o靚」,○七年上市時,四叔大力公開推介碧桂園股票;公司在國內東征西討購入土地,遠至東 北瀋陽亦有其足跡,曾經誇口是全國「土地儲備最多」的地產商,即惹來中央整治;楊國強遂想透過收購TVB,來買個政治保險。

楊國強在收購TVB過程中,四叔亦出錢出力幫一把;由於在碧桂園上市前,楊國強已把手頭上的所有股份轉讓至女兒楊惠妍名下,楊國強沒有任何股份,故要借女 兒的股份做抵押,以獲花旗等銀行借出七十億,另外三十億,便是四叔借出。當時四叔說:「外國人收購會亂講嘢,香港人收購對香港好。」雖然他曾揚言不會「撈 過界」,否認會做TVB的股東,但借錢予楊國強,亦間接參與TVB。

不過,由於○八年下旬發生的金融海嘯,碧桂園的股價急跌,銀行閂水喉,收購一事告終。

醉心佛學行事低調

李兆基愛錫兒子,一心要捧李家傑上位,雖然劉延東已調職,換上杜青林任統戰部部長,李家仍然未有放棄。杜青林於去年七月來港,有人目睹他一早到四叔位於中 環國金的辦公室拜會,並由四叔及李家傑在門口親自迎接。李家傑亦有想過巴結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但始終不及買傳媒來得爽快。不過,今年四十七歲的李家傑卻 未能達成老父心願,一直以來,李兆基除了擔心李家傑的事業發展,亦關心兒子的姻緣。一直未婚的李家傑,多次獲父親安排去「相睇」,有次對象更是北京重要官 員的女兒,可惜多次相睇都不成功。

李家傑把時間放於研究佛教上,醉心佛教亦令他不喜歡從商,認為商人賺錢是罪過。他篤信佛教密宗,家中設有佛室之外,連其位於國金恒基總部的辦公室內亦有一 間密室,房內四周均裝上電動的經輪,李家傑就躺在轉動着的經輪上思考。八五年已經開始沾手恒基中國業務的他,至九九年成為恒基中國的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正 式接掌帥印,但一直以來,成績只不過不失。○八年,恒基更私有化恒基中國,去年全國賣樓總銷售額只有三億。要發揚恒基中國的業務,必須要打通人脈關係,故 李兆基對其子能否擔任政協常委之事十分緊張。

兄弟分掌家族業務

若李家傑成功購入TVB,亦讓李兆基兩名兒子分管業務,一人一瓣。幼子李家誠○六年八月才正式接棒做美麗華董事總經理,讓同年十二月與徐子淇結婚的兒子聽 起來有更實際的「職責」。李家誠難得「揸弗」,加上老婆出名,開始被傳媒報導,對美麗華苦心經營,遂於○七年中豪擲四億元,重新裝修酒店部分,踢走美麗華 老土形象,打造成近年流行的「Hip Hotel」(精品酒店)。

酒店於○八年完成裝修,李家誠先令「美麗華酒店」五個中文字從此消失,將原有的「Miramar Hotel」改名為「The Mira Hong Kong」,淘汰酒店商場內原有的商店,引入國金一期的中式餐廳「國金軒」、歐陸式餐廳WHISK、日式餐廳Yamm等,並標榜餐廳由「世界知名設計師」 設計,令大本營「升呢」,一些舊店如時裝特賣場M.O.D、美國著名扒房Shooters 51,在酒店完成裝修後相繼「離場」;而○七年才搬入美麗華酒店的商務印書館,現時已搬到對面的美麗華商場,一個不顯眼的地庫鋪位,面積只有舊鋪的三分 二,原本是標誌之一的大弧形書櫃和彌敦道風景已成歷史。美麗華商場地庫的前身是美國加州連鎖日式自助餐廳Todai,去年八月因租約期滿而結業,李家誠趁 機裝修翻新,吸引了酒窖Ponti Wine Cellars、高球用品店本間高爾夫等租鋪,配合商場和酒店走高檔路線。

六叔六嬸大豐收

今年一百零三歲的六叔邵逸夫如成功出售TVB,可謂標尾會。○九年三月,邵逸夫斥資十三點四億,以每股十三個三毫半私有化邵氏兄弟,為賣盤作好部署。以當 時作價計算,整個邵氏價值五十三點一億。如李家傑出價九十億收購邵氏兄弟,一年間出售價就差不多翻了一番。邵氏持有清水灣共八十五萬呎的地段,於○六年, 城規會通過更改該地段的用途,可興建住宅及酒店共九百五十六個單位,樓面面積一百三十六萬方呎,現時市值二十七億。不過,地皮中間部分有一幅地由郭鶴年旗 下的 SCMP集團持有,○五年SCMP曾申請作臨時貨倉,但遭城規會否決,所以要發展完整一個地段,也要與SCMP集團商討。

反而毗鄰的一幅靚地,就在邵氏私有化後,落入六嬸方逸華口袋中,於今年初,她與妹妹Jenny Li和Meage Choy持有的公司,以二千多萬買下邵氏旗下鄰近一個地段,估計有近十萬呎,呎價只二百五十元左右,其中約四萬九千呎地皮已成功向城規會入則興建兩層高大 宅。

TVB在方逸華「揸數」下,做足節流工夫,有效控制成本,令TVB於一○年上半年的純利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七十七,達五億八千萬。一名歐資銀行分析 員說:「投資者應該趁好價就沽售TVB股份,除非李家傑提出全面收購,今年業績好只係去年個基數低,事關明年將有多兩間免費電視台加入競爭,經營成本會增 加。」

而TVB持有的加拿大新時代傳媒,其主席馮永發則表示:「李家傑先生對電影製作及傳媒這瓣生意很有熱誠,李氏家族在財力及各方面配套都可以把TVB營運得更有影響力。」

經營傳媒費心力

經營電視業務生意實非容易,不少商家為了撈政治本錢而買下香港傳媒;如多次易手的《成報》;而早前星島日報集團主席何柱國在亞視事件上,曾批評查懋聲轉讓 了星島集團給他一事,大吐苦水指經營傳媒好辛苦,多年來直至免費報紙《頭條日報》成功,星島才開始轉虧為盈。事實上,政府現時表態,於來年要增加免費電視 的牌照,而且不設上限,NOW、有線電視及香港寬頻都已提出申請,分分鐘會增加三個免費電視台,競爭十分激烈。加上,經營電視台每年開支都十數億。而四叔 以一個財閥姿態買入TVB,在現時洽商階段已受到各方人士關注及批評,指地產商壟斷傳媒,未知一向與世無爭的李家大少李家傑可否承受得起這般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51

中環在線:李家傑搞百貨業唔收錢做銀泰董事 李華華

2011-1-19 AD




 

四叔大公子李家傑(圖)如果買唔成TVB(511),做唔成電視大亨,做乜好呢?原來係走咗去搞百貨。銀泰百貨(1833)噚日宣佈,委任Peter仔做非執董!食正內需條水,唔錯喎!

舊 年10月銀泰以代價逾16億元向恒地(012)嘅間接全資附屬,買入一啲喺內地經營同埋管理百貨店嘅業務,根據當時嘅買賣協議,喺收購完成之後,賣方可以 提名李家傑做銀泰嘅非執董候選人。噚日,就正式宣佈呢個委任。咪以為Peter仔做非執董係可以幫佢啲「串燒三兄弟」搵多些少奶粉錢呀,皆因通告寫明佢係 自願放棄收取任何薪酬o架,難怪銀泰話「熱烈歡迎」佢入局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8

豪賭3G有排輸 李家王朝唔見一萬億

2002-10-10  NM




七十四歲的李嘉誠,正面對嚴峻的考驗。他麾下的李家王朝,全線七間上市公司,股價江河日下,短短兩年半間,蒸發了一萬億市值。兩年半前,李家上市王國,總市值曾達萬四億頂峰,能左右恒生指數上落。當時和黃憑藉在英國賣「橙」,一鋪賺過千億,令李嘉誠揚威海外之餘,同系母公司長 實亦水漲船高;加上其子李澤楷的盈動,成功鯨吞香港電訊,為李家王朝寫上最光輝的一頁。然而物極必反。李氏家族因網股電訊熱潮大盛,亦因泡沬爆破而衰落。 李嘉誠把賣「橙」贏得的千億元,再押注在第三代流動電話(3G)上,當評級機構、投資者甚至電訊同行,都無一看好時,李嘉誠仍孤注一擲豪賭一鋪,不但令和 黃前景暗淡,還拖累王朝市值跌剩四千億元。易經中的乾卦——亢龍有悔,比喻人到達極峰,就應居安思危知所節制,但屬龍的李嘉誠,似乎未有參透此中哲理。每 年十月,秋風送爽之時,多是股市波動的日子,而今年冷鋒來得特別早,由李嘉誠父子控有的李家王朝,七間上市公司股價,近日亦跌得人仰馬翻。上星期三,上市以來一直死守招股價的TOM.COM,終於支持不住,跌穿一元七角八仙的招股價,一直向下插。翌日,旗艦公司長 實及和黃,分別跌至四十六及四十二元,創四年來新低,還拖累恒指跌穿九千點。李家王朝內另一支系,李澤楷旗下的電盈,也難獨善其身,本週一甫開市便跌穿一 元,成為毫子股。李家王朝如水就下,令擁「李」一眾小股民同聲一哭。在觀塘裕民坊的中國銀行內,一位中年師奶怨聲不絕:「八號仔(電盈)不斷跌,我不斷 溝,現在一元都無。我九十幾元買長江,現在無咗一半。我信李嘉誠,點知……」而身旁一位阿伯亦垂頭喪氣對着股票機,「哎!年幾前七十幾元買和黃,現在差不 多只剩一半,分分鐘有排跌,真係無眼睇。」

身家勁縮水李家王朝市值大縮水,捧場的股民固然損手,而李家父子身家亦不見一大截。系內七家上市公司,兩年前高峰期市值萬四億,到今天只剩四千億,明顯蒸發了一萬億元!而李家三父子,身家亦由原本的千七億,跌剩今天不夠五百億元。李家王朝不見一萬億,除了是電盈因科網股泡沫爆破,市值不見四千多億之外,萎縮最大的元兇,卻來自上市旗 艦,長實及和黃。李嘉誠持有長實三成半股權,而長實則持有和黃五成權益。由於和黃近年大舉投資歐洲3G流動電話業務,而歐洲同業以至投資界,對3G前景全 面看淡,但和黃以至李嘉誠,卻對3G業務死撐不放。結果和黃股價江河日下,由兩年前高峰期的一百五十元,直插到近日的四十元,市值不見四千億。而持有和黃 五成的控股公司長實,股價亦不見六成,市值蒸發逾千六億元!3G投資,可算是牽一髮而動 全身,令李家王朝元氣大傷。雖然,和黃過去兩年以來,已花了九百億元於3G投資上,其中五百億元花在高價搶購英國、意大利等3G牌照,另四百億元於附設投 資上。而分析員估計,和黃要順利在歐洲推出3G,還要再投資千三億元!然而和黃高層霍建寧,卻死撐會繼續投資,因和黃看好3G前景云云。雖然,和黃在英國 H3G公司的兩位拍檔,荷蘭KPN及日本DoCoMo,已先後為其於H3G共二百五十億投資,分別撇賬九成半及六成,然而佔H3G公司六成半大股的和黃,至今仍堅持不撇賬,事關主管財務的執行董事陸法蘭表示,和黃既然看好3G,便沒有理由要撇賬!

逆 市瞓身3G由於主席李嘉誠堅持要賭3G這一鋪,和黃高層於是一往無前,繼續為3G而籌備,例如斥資一百億元,收購歐洲Kruidvat零售連鎖店,作3G 手機零售點,亦進行集資活動,包括組織銀團貸款及籌組債券發行事宜,並部署上週四正式進行的英國3G測試活動。就在推出3G測試前一天,和黃迫不得已,要 擱置一項十五億歐元的三十年期債券發行。和黃財務董事陸法蘭,辯稱因息口太高而放棄,但 一歐資債券交易員卻踢爆:「上月底,牽頭銀行滙豐,喺會展替和黃的債券做巡迴推介會,但反應好冷淡,在場有一半坐喺度嘅人,都是滙豐員工,來充撐場面。和 黃的債券評級屬一個A,一般而言,息口是歐元同業拆息加一釐,但因為和黃搞3G風險高,所以要加兩釐。」結果和黃因息口不理想,主動取消發債。本來發債失 敗,已為和黃的3G項目響起警號。然而和黃堅決如期推出3G,正如和黃大班霍建寧所言,今次只給一千名英國的友好客戶測試,結果未有人知。由於3G不利消 息勁傳,和黃股價不斷尋底,於上月自跌穿五十元水平,到本週二跌勢未止,收報四十二元五角。

仍可打退堂鼓其實,根據和黃與各歐洲政府所訂立 的3G牌照合約,和黃大可以即時轉軚,不須向政府賠償。倘若和黃臨崖勒馬,最多須為之前投資的九百億撇賬,否則再花千三億投資,肯定輸突當年賣橙及 VoiceStream所賺的千四億元!3G項目投資額高達二千億,以和黃市值只有千七億來看,李嘉誠這鋪有點孤注一擲,極之豪賭。「李嘉誠的一生之中, 都喜歡豪賭,如八十年代加拿大Hutsky油田,九十年代英國Orange。雖然往績良好,但今鋪我都唔敢估(會否贏)。」法興證券分析員Robert Sassoon說。其實李嘉誠縱橫商場五十年,以往專執平嘢而賺大錢,早年如向債台高築的置地收購港燈,向清盤的大寶地產收購嘉湖山莊地皮,以至出席政府 官地拍賣時卻不會搶高地價,在在均反映他不會高價搶貴貨。然而今次投資3G,他卻一反常態,高價競投3G牌,市場人士憂慮他今鋪賭得太勁,贏面不高。李嘉 誠瞓身投資3G,只因三年前出售英國Orange及美國VoiceStream電訊,兩鋪勁賺千四億,李嘉誠不單揚威國際,而和黃當年亦成為全球最賺錢的 企業,由是種下他的雄心,諗住冧多一鋪再勁賺一大筆,而漠視其他國際級電訊集團,如西班牙電訊公司Telefonica與芬蘭Sonera合營的Group 3G,七月份因看淡3G前景,而即時放棄花費六百六十億元投回的德國3G牌這些事實。

兩鋪賺千四億李嘉誠的美夢,在九九年的秋天出現。和黃在英投資了六年、但連年虧損的Orange流動電話業務,在電訊及互聯網熱潮湧起之際,被德國電訊公司Mannesmann 垂青,以千一億元高價,向和黃買入四成半Orange股份,其中二百六十四億元是現金,二百一十四億元是歐元票據,再加市值七百億元的一成 Mannesmann股票。這宗世紀交易,令李嘉誠意氣風發,在香港記者會上也忍不住說:「我對這個經營(Orange)感到驕傲……一千一百三十億,係 一個我自己認為好大嘅數。」Orange交易還未完成,另一英國電訊公司Vodafone, 於翌年二月又出高價搶購Mannesmann。和黃將出售Orange換取回來的Mannesmann股票,賣給Vodafone,以換回市值近千三億元 的Vodafone股票,和黃賬面又賺五百多億。因此李嘉誠常掛在口邊的是:「和黃九成利潤來自海外。」英國電訊業務報捷後,和黃在美國的 VoiceStream投資又開鋪「大」,德國電訊去年五月向和黃收購VoiceStream,和黃再賺三百億。雖然和黃其後需要為上述兩單交易換回來的 Vodafone及德國電訊股份,撇賬合共六百億,但兩宗交易埋單計數,和黃依然有千四億盈利。藉科網潮達頂峰除此以外,屬龍的李嘉誠,前年龍年可謂行運 行到腳趾尾。前年二月,幼子李澤楷的盈動,憑收購香港電訊,盈動市值躍升之際,亦令香港科網股掀起狂潮。同年,長和系再把只得幾個月歷史,沒有業務可言的 TOM.COM,在特權開路下於三月份上市,甫上市更達四百億市值。長和系加上電盈,李家王朝七間上市公司, 市值高達萬四億,李嘉誠「飛龍在天」個人事業達致頂峰,情緒亦漲至頂點,他甚至把港台《傑出華人系列》中,講他成功之路的一段輯錄成VCD,到大學講學時 派發。有市民以他為偶像;在公開場合,更有中學生向他索取簽名留念。根據易經中的乾卦——亢龍有悔,人到達了頂峰,應居安思危,懂得自我警惕與節制,否則 盛極而衰。然而李嘉誠未有參透此中人生哲理,他不單無急流勇退之念,且愈戰愈勇,只望自己的王朝更上一層樓。

歸本遙遙無期和黃已就歐洲3G一擲九百億,另千三億元投資隨後便到,其中單是英國3G,已承諾要覆蓋八成英國人口,和黃起碼要起六千個訊號收發站。據電訊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分析員Michelle De Lusannet估計:「單是在英國,和黃未來再要投資一百億歐元(約八百億港元)。」根據Forrester兩個月前出版的3G報告,表示3G開發成本 昂貴,日後收費必會驚人,估計至二○○七年,只有百分之十的流動電話用戶會試用,市場需求並未如當初電訊商估計般樂觀。全世界都不看好3G前景,李嘉誠逆 風而行,堅決做全球3G「先驅」,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和黃在英國的3G,要到二○一七年才可以收支平衡。」Michelle De Lusannet說。換言之李嘉誠要到八十九歲,才有機會可看到3G在英國有成果。法興證券估計,和黃今年盈利仍會有一百億,到明年也會達九十億,但估計 到二○○四年開始,就會逐步為3G撇賬,盈利會大跌至四十五億元。「3G投資撇賬必然反映出來,到時再判刑吧!」分析員Robert Sassoon說。而市場對和黃前景看淡,早已反映在股價的下跌上。

超人力量不再事實上,和黃前景頗為暗淡,投資3G大鑊之餘,佔和黃盈利兩成六的港口業務亦遇到挫折。和黃原本銳意擴展在大陸的港口版圖,然而由於投資賺到盡的生意手法,惹起大陸官方微言,投資上海外高橋碼頭合約暫時未有進展,而另一個大型碼頭,最近批出給予外資船公司,對和黃的上海碼頭業務構成威脅。由於港口生意對和黃甚為重要,故早前胡應湘提出興建港珠澳大橋時,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按捺不住與胡應湘互片,弄至滿城風雨。事實上,李家王朝正日漸退色,七月份上市的長江生命科技,招股價二元,雖然李澤鉅自己打扮成科學家開記者會,並抱着巨型節瓜讓記者拍照,然而公司上市不足十天,便跌穿招股價,相信李嘉誠可點石成金的魔法已不再,小股民最終失望而回,現股價跌剩一元一角。長科只以低科技的環保化肥產品,便包裝上市, 而替長科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張令玉,又被雜誌踢爆曾因偷竊入獄,辜負了股民一向對李嘉誠的信任,連TOM.COM亦跌到一元六角,超人力量不再。李嘉誠的長 和系風光不再,其子李澤楷的電盈更跌至谷底。一向積弱的電訊盈科,本週一終守不住一元大關,跌至九毫七仙,一股電盈,連一元三隻鵪鶉蛋都買不起。由於傳出 電盈會被剔出恒指成分股,股價節節下挫。主席李澤楷雖然花一千五百多萬元回購,力撐電盈,但小股東早已心死,「我想唔使幾耐,電盈就可以十元買二十股(電 盈股價跌至五毫)。李澤楷只識送股票請人,但自己卻不擅長挽救公司。」

電盈成毫子股兩年多前,盈科蛇吞象收購香港電訊,合併為電盈,卻成為負資產、股價不夠一元的藍籌股。其間公司要 出售本地流動電話服務予Telstra減債。最近,市場傳出電盈連黃頁都要出售套現,電盈本身業務,只剩缺少增長動力的固網服務。「電盈無利息派,不可以 當是公用股,本身業務又無增長的空間,股價當然不停跌,起碼跌至八毫子。」一證券分析員表示。當初因電盈合併而分得一大筆認股權的高層,副主席袁天凡大賺 億六後,在山頂白加道買入大屋。另外兩名巨頭,鍾楚義及杜彼德,亦進身億萬富豪。然而現今電盈股價大插水,一眾董事手 上仍未行使的認股權如同廢紙。袁天凡手上仍有四千二百萬股認股權,其中近四成的認購價要十二元,行使機會渺茫,但對他而言並不重要。最遲入來打工的營運總 監麥柏喬,手上近三千萬股認股權,要電盈每股升到兩元才有錢賺,形同空頭支票。最倒霉的,是財務總裁艾維朗,他手上三千多萬股認股權,由股價高峰期至今, 仍未行使過一股,白白見財化水。但他仍不知驚,上週五還以每股約一元增持三百萬股。如果電盈繼續跌,艾維朗隨時要貼錢打工。

2.5G勝 3G3G是第三代流動電話的簡稱。3G與現時市面上的2.5G,最大差別在於資料傳送速度。例如,用3G下載一首3分鐘的MP3需約六秒,而2.5G則長 達6分鐘。2.5G的用戶每次傳送資料,都要花時間接駁網絡,而3G則不需要。速度之快令3G能提供如視像會議、全球衞星定位、欣賞電影及網上瀏覽等服 務。日本DoCoMo,是現時唯一推出3G的電訊公司,然而由於網絡覆蓋率低兼價錢貴(最平月費$250,只包括15分鐘),故自去年秋季推出以來,只吸引12,000用戶;反觀另一日本公司KDDI,推出2.5G服務5個月後,已吸引了200萬用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2

千億王國接班人 追踪恒基太子李家誠

2004-9-9  NM




七十五歲的恒基主席李兆基,近日 心情興奮,頻頻接受傳媒專訪。事關恒基在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新總部,已於這兩星期入伙,李兆基不斷帶記者參觀的同時,也讓揣測已久、接班人誰屬的問題,露 了一點玄機。李兆基新辦公室位於七十六樓,全層都是主席辦公室,理應只有李兆基和兩位副主席:老臣子林高演和大仔李家傑,可在此設有房間。但李兆基卻在自 己房間旁邊,另闢一室留給只是公司董事的細仔李家誠。李家誠最近還要不斷出席公開場合,執帥印力銷重頭樓盤嘉亨灣,其地位可想而知。恒基旗下共有七間上市公司,總市值逾千八億;誰是這超級王國的接班人,一直是商界的熱門話題。熱門人選李家誠,以往處事低調,至最近因與藝人徐子淇甜蜜拍拖,頻頻見報才為人認識。本刊追訪他的中學同學、家傭和公司職 員,發現這位太子高考時,經濟和地理陶「U」,而且性格貪玩愛蒲。他能否帶領恒基邁向新一頁,實力有待觀察。李兆基雖已過退休之齡,但仍掌權不放,恒基新 盤的圖則設計、定價,補地價等事項,皆由他揸弗拍板,三十三歲的李家誠則從旁學習。近月重鎚出擊的新盤嘉亨灣,亦不例外,但李兆基有心讓兒子上位,遂安排 他出席部分宣傳,見見世面。李家誠首次為嘉亨灣亮相,初試啼聲,是在今年七月尾的樓盤命名儀式上。當日李家誠只須對着新聞稿宣讀便完成任務;但他卻表現怯 場,真的一字不漏照稿讀,不斷說「這個樓盤」和一大堆「的的了了」,逗得場內記者、經紀會心微笑。此後李家誠出席活動,面對傳媒,都經常怕醜面紅,說話陰 聲細氣,身邊總站着營業部總經理張炳強「護駕」。遇上記者提問樓盤詳情,太子面有難色,張炳強便會醒目接上:「資料在電腦裡面,要返去研究一下先!」

表 現幼嫩怯場直至上週三,嘉亨灣已賣出逾千伙單位,宣傳活動接近尾聲,李家誠的表現仍一如既往。當日他頒獎予賣出最多單位的地產代理後,多次被記者問及對樓 市意見,他都只重複表示:「樓市平穩發展,優質單位有保障。」記者會後,他和中原主席施永青及一眾記者同枱吃飯,席上施永青滔滔不絕,大談古巴領袖捷古華 拉和貧富懸殊,李家誠只有陪笑的份兒,不斷點頭說「唔」,「係啦」和「講得啱」。只有施永青說將會參加馬拉松賽跑,他才顯得有興趣,問了句:「幾時跑?」 全程他都心不在焉,還如小朋友般搖「櫈」,頻頻望錶,未完場便匆匆離去。李家誠在恒基工作已十一年,從加拿大讀書回來後,即加入恒基當父親的私人助理。據 知當時他未有辦公室,李兆基遂將自己的房間「間細」,留兒子在身旁學習。兩年後,李家誠代父出征投地,勇奪京士柏山地皮,九七年他又投得大埔豪宅地,鋒頭 盡出。不過自從金融風暴,樓價大跌後,李家誠開始沉寂下來。曾與他開會的人都說,李家誠通常都是坐在一角,默不作聲。近年李家誠的新聞,都是被偷拍和前女 友髮界愛美神Liza和蒲精Dion拍拖等。現時李家誠每天起床後,大多在麗嘉酒店吃飯,三點多才施施然上班,七時許離開,工作時間只有那數個鐘。上週記 者到恒基總部樓下等候李家誠,詢問他在公司多年來擔當的角色,他說自己樣樣都要管,還辯解道:「係嘉亨灣呢個盤大,你哋先留意我出嚟,其實之前有好多細盤,我都有出來㗎!」記者追問有哪些小型盤是他負責,他又答不上,只不斷說:「總之而家我做嘅嘢,同以前完全無分別㗎!」

吃 喝玩樂樣樣啱說到玩,李家誠則投入得多。無論是駕車、滑水、打機、打網球、滑雪、打哥爾夫球,李家誠瓣瓣皆啱玩。他愛駕跑車,是法拉利會的會員,早前購入 一部法拉利,花了二十萬元加裝音響設備,但揸不到五次便失卻興趣易手。近年他又熱中滑水,一名滑水教練說:「佢同九巴後人雷德賢(最近因在女廁遊蕩被判入 獄)好老友,兩年前一齊考了船長和大偈牌,不過佢滑水唔算叻。」李家誠的數隻滑水艇現泊在匡湖居,最近他以六十多萬元,購入「MasterCraft」牌 子的最新滑水艇,貪其引擎內置,滑水時不怕撞上高速絞動的船葉,而且行駛時激起的浪花夠大夠刺激,不過這玩意很快又被他打入冷宮。李家誠還愛夜蒲,據聞以 前逢週五晚,都會到蘭桂坊的酒吧,包一間VIP房請客,身邊升有靚女氹氹轉,往往玩至三更半夜。去年他便被傳媒偷拍到,在中環的酒吧Club No. 2開私人派對,同場還有藝人朱永棠、陳穎妍和前辰達永安副主席陳若磐。近來他和徐子淇拍拖後,已少有蒲頭。一名曾在他家工作的傭人說,李家誠有一個私人遊 戲機房,及全套Hi-Fi音響設備。在房中他會同時開着電腦和兩部電視,他手上拿着滑鼠,兩隻眼睛便分別看着左右兩部電視,「一心三用」。而李家誠在學業 上亦未見精叻。他七一年在香港出生,小學畢業後,在堅尼地道聖若瑟書院就讀中一至中七。雖然學校到他惠苑的家只隔一條樓梯,不過他仍會乘坐由司機駕駛的房 車回校,有時更有一隻小狗坐在身旁陪伴。而七年的中學生涯中,他沒有參加過課外活動,也沒擔任過任何學會職務,就連每年舉行的水運會、陸運會也絕少參加, 深交的同學亦不多。

李家誠履歷

讀書被人恰一名與他同班四年的同學憶述:「李家誠好靜,可以講係腍善嗰種人!」雖然班中同學都 知他是李兆基兒子,但沒有特別「俾面」,經常戲弄他。「試過有同學拿走他的書包,傳俾第二個,如是者傳來傳去,引他去搶,他都嬲嬲地叫唔好玩,啲人見他愈 嬲玩得愈高興!」李家誠中學時亦愛玩HI-FI和聽黑膠唱片,主要聽香港流行歌手,經常帶唱片回校借予同學,卻很多一去無回頭,他亦不會要求歸還。「有次 他帶了隻陳慧嫻黑膠碟回校,竟然被人當飛碟咁掟,最後掟到隻碟碎冲,同學連一句對不起都無,他亦無追究。」李家誠一夠十八歲便考車牌,更即時買了架福特白 色開篷車,邀約同班兩三個與他較熟的同學遊車河,全班更只有他一人擁有自己的汽車。據同學憶述,李家誠的學業成績普通,是被老師罰得較多的學生之一,其中 教會計的陳老師,經常要學生背熟理論和程式,李家誠常背不到被罰企。而翻查校刊,他會考中文科得F,英文、經濟、數學、會計皆拿D,宗教拿U,只有商貿拿 了A。而他高考的經濟和地理則拿了U,會計拿F,英文也只是僅僅得E!後來他入讀名不見經傳的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附屬大學Wilfrid Laurier,主修經濟。然而,他修讀的經濟學士學位,是個四年制課程,但學校回覆查詢時,指出他是九○年九月入學,九三年冬天離校,前後只有三年,亦 不肯透露李家誠是否順利完成課程。而恒基的公司年報,只交待李家誠曾在加拿大接受教育。相對李家誠,四十一歲的兄長李家傑,為人低調愛靜,甚少負面新聞,本來是接班人的大熱人選,但他那與世無爭的佛家思想,卻成為他的絆腳石。

千八億商業王國*李兆基家族全資擁有的私人公司*市值截至本週二

篤信佛家思想李兆基曾透露,李家傑十五、六歲便飽讀四書五經,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有時出席公開活動,他也會撥着一把古扇,一副謙謙君子模樣。他早已信奉佛教密宗,是智度會弘法慈善基金董事, 經常捐錢予內地修葺寺廟。前家傭還透露,家傑的一個房間,放滿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佛像,定時上香供奉。閒時,李家傑愛和友好切磋茶藝,九九年他和一眾好 友,包括中南圖書老闆施世築、政協洪祖杭等,組成了香港茶會。一名茶會成員說,李家傑對茶道甚為狂熱,以前愛鐵觀音,現在則飲普洱和武夷茶,而普洱的最貴 茶餅,可達五萬元一餅。「佢連沖茶嘅水都好講究,因為水嘅礦物質含量唔同,沖出來嘅茶會有不同味道。有一隻日本入口嘅礦泉水,飲落鮮甜有餘甘,落喉嚨時感 覺好滑,佢最鍾意用來沖茶。」李家傑沉默愛靜,可能與他小時已離家獨處有關。他六三年香港出生,小學畢業後不久到英國繼續學業。八五年,李家傑離開英國 Keele大學後回港,並加入恒基做董事,主力開拓內地市場。九六年中國業務分拆上市,成立恒基中國,九九年李家傑出任董事長。據一名恒基中國的高級職員說,對下屬全無架子的李家傑,曾透露自己根本不願生於現時家庭,他對自己一出生便有億萬家財,充滿罪惡感,所以要經常拜佛減輕罪孽。

不 善應酬傾生意李家傑亦不好應酬,在商場上非常輸蝕,一名員工憶述:「早前上海陸家嘴有塊地,恒基同其他發展商都虎視眈眈,在內地做生意自然要灌酒應酬,但 吃飯時李家傑唔食煙,酒只飲幾杯,席上只講生意,又不陪客人消夜直落,咁點得人歡心?」最後該地由新鴻基地產奪得。近年恒基中國的業績轉差,以往公司都保持約億四元盈利,但去年卻見紅,蝕近四億元,主要是為地產項目撥備及為租金壞賬撇數。公司近年少有大型發展項目,內部士氣亦嚴重低落,曾一年走了七個經理,而員工還在內聯網留言,埋怨大部分員工都得過且過,「唔做唔錯」。有員工工作時偷懶睡覺,但因為是公司高 層介紹,而不用被辭退。家傑初出茅廬時,父親曾稱讚他已拿得滿分,但近年已改口風:「家傑僅是合格多一點,希望可以繼續努力做到一百分。」現時李兆基和家 傑、家誠和幼女佩儀,同住中半山麥當勞道惠苑頂層四層複式單位。據前家傭說,每逢週一,已出嫁的大女佩雯和二女佩玲,會回家一同吃飯。而同住的家傑和家誠 感情很好,家傑經常求來平安符和佛鍊等,給弟弟佩戴。不過家傑常在內地工作,少有回家,而家誠則常玩至凌晨一、兩點才回來。很多時候,都是李兆基一個人坐 在十七人飯桌,按着電動轉盤,面對一部大電視靜靜吃飯。除了家傑和家誠兩個兒子,李兆基三個女兒都在囱基工作,大女佩雯是租務市場拓展部經理,夫婿李寧主 管千色店和酒店業務;而二女佩玲和三女佩儀,亦在集團內部工作,但負責的皆非囱基的核心業務。

李家傑履歷

得力頭馬林高演面對 如此局面,李兆基唯有靠自己,而近年他最信任,掌權最多的,是跟了他二十二年的老臣子林高演。林高演的姐姐林小芬,是李兆基好友;八二年林高演剛入囱基, 已替李兆基度橋減債,又在十年前替囱基擊退長實及中信,成功購入美麗華酒店,同年他升任為集團副主席。多年來林高演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李兆基亦待他不薄; 囱基在半山寶雲道、可飽覽維港景色的富匯豪庭頂層複式單位,也留給林高演。現時主理集團整體策略及人事的林高演,已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有不少親信在 囱基內位高權重。他弟弟林高禹,並非囱基職員,卻以顧問身份主理囱基樓盤的宣傳安排。林高禹首次出現是在四年前的囱基樓盤京士柏山上,當時地產代理要透過 一間由林高禹任董事的華榮顧問公司, 與囱基洽談。而這兩年林高禹則直接以顧問身份,協助囱基度橋和宣傳安排,一直負責這項工作的營業部總經理張炳強,轉而主力和記者打關係。一名代理說:「最 近開售嘅嘉亨灣,都係林高禹同我哋開會。搵四奶梁安琪、鄧光榮宣傳,會所設計、宣傅賣點都由佢包辦。」林高禹作風低調,極少露面,曾有記者拍了他照片,他 竟透過公關要求記者不予刊登,還指登了照片後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在囱基掌權的高層職員,不少是林高演的「自己友」,若果太子李家誠「的起心肝」,想自組 班底真正上位,看來困難重重。

李兆基家族圖1.於1985年離婚2.1984年加入囱地,現為囱地租務市場拓展部總經理。3.浙江第一銀行創辦人後人,現為囱地及囱發的執行董事,主要負責旗下千色店百貨和酒店業務。4.順豪建築、順豪資源及華大地產之主席。5.曾任囱地營業部副經理,現仍在集團內部工作。

(藍色)子(紅色)女子女長幼序由左至右

李兆基五百億私幫生意除上市的囱基系外,李兆基剛成立了一間名為「囱基財經企業」的私人投資公司, 資金規模亦達五百億。以往李兆基喜歡投資香港股票,對國企股更情有獨鍾。去年他以私人名義,斥資廿四億買入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及中海集運股票。李氏在香港 私人持有數項物業,九八年地產低潮時,以二十二億四千萬,向囱基地產購入新都城一期商場,及上水中心商場連車位,此兩項物業,現時市值共三十四億五千萬, 升值五成四。而早於九二年,李兆基以私人名義投資沙田仁安醫院,但這間投資額五億元的私家醫院,經營狀況普通,連年虧損。近日他以六億三千萬完成補地價, 將仁安醫院隔鄰共三十萬呎地皮改變用途,準備發展為住宅。李兆基還沾手飲食業,原來經常在囱基旗下商場出現的「哈迪斯」快餐,屬李氏私人公司所有,並取得香港特許經營權,現共有十三間分店。李亦愛投資星、美、加等地。早於二十年前,李兆基就與李嘉誠、鄭裕彤、邵逸夫聯手,投資六億五千萬坡元,於新加坡發展商業中心新達城(Suntec City),而李兆基早前亦有意將之上市。現時該項目資產值估計為一百一十八億港元,李兆基佔其中一成六,即約十九億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7

李家誠生仔 一億再買大遊艇

2011-5-12  NM




黃金海岸上週六舉行遊艇展,百通都有去湊熱鬧,仲乘機去參觀全場最貴、價值六千五百萬的英國品牌Sunseeker遊艇,走到入去,以為自己去咗間豪宅,四房兩廳,仲有兩間船員房,簡直睇到嘩嘩聲。

呢隻海上豪宅係Sunseeker最新型號Predator 92,老友爆料話原本係恒基二公子李家誠訂咗,舊年年尾剛剛收貨運到香港,遊艇入面的裝修仲係由二公子搵專人設計,單係裝修費都用咗接近二百萬,不過,唔 知係咪因為徐子淇剛剛响年尾證實懷咗第三胎,所以二公子竟然嫌呢隻艇細咗啲,決定訂過另外一艘多兩個睡房、廳大房大、價值一億零五百萬的Predator 115,不過,呢隻新艇起碼要到年底先到香港。咁呢隻「細咗啲」嘅究竟點算?原來已經有買家表示有興趣,廣東邦家租賃有限公司董事徐坤啱啱响週六已經一口 氣用咗三億買咗五隻唔同大細、唔同型號的遊艇,佢見到呢隻裝修得咁靚,竟然心郁郁想買埋佢。買咁多做乜?徐總話,內地唔少有錢商家想體驗富豪生活,呢類頂 級奢侈品在內地需求甚殷,租賃富豪遊艇生意大有可為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2

香港再不是「李家城」 李嘉誠,從「超人」到「萬惡的資本家」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730

在香港的騰飛期,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龐大商業帝國,成為憑藉自己的奮鬥實現「香港夢」的典型代表,深受敬仰。但隨著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掌控著港島經濟命脈並且深深影響公共政策的財團廣受抨擊,李嘉誠首當其衝。

李嘉誠們與香港,曾經互相成就,現在卻開始彼此折磨。更糟糕的是,就在這個多年被稱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地方,這種折磨,還看不到盡頭。

華人首富的一舉一動,萬眾矚目。更何況,最近一兩個月來,85歲的李嘉誠罕見地動作頻頻,不僅事涉數百億資產跨洋變動,而且關係到是否要撤離其發家與繁榮之地:香港。

1940年從廣東潮州逃難到香港的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旗下公司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商業王國。愛他的人,視其為「超人」;而討厭他的人,則將他稱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

他曾經堅稱「愛國、愛港,永不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註冊地簡稱為「遷冊」),但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發佈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們最為熟悉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再次公告暫停出售。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佈,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佈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

故事的另一面,則是李家在歐洲的頻頻收購:

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佈局「購買英國」——他們已經或者即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此外,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李氏收購範圍之內。

在歐洲大陸上,李嘉誠還分別以13億歐元和97億港元的巨額出資,拿下了奧地利3G通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元。這其中,歐洲地區佔比高達96.75%。

根據李家旗下主要平台和記黃埔2010年中報,公司息稅前利潤中來自香港的部分佔到了36%,總額高達65.5億港元;到2013年中報,香港資產貢獻的利潤卻只佔其中的17%,總額下降到49.8億元。

一買一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又意味著什麼?

180度轉彎

作為一代「香港夢」的代表,李嘉誠曾是萬人敬仰的偶像。

李嘉誠12歲跟隨父親逃避戰亂,來到香港。此後,他打過工,跑過堂,靠塑膠花生意發家,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分支機構遍佈53個國家、關聯公司超過90家、擁有逾23萬僱員的巨型商業王國。

「那個年代,香港是來者不拒——李嘉誠、包玉剛等,就是在這時候來的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施祖籍寧波,3歲時來到香港,現在是地產界領袖之一。二戰後的這些新移民,支撐起了香港經濟的騰飛。

這一代企業家與香港之間,互相成就了彼此。也正因如此,他們與香港之間的感情異常深厚。

就在2012年8月的中期業績會上,李嘉誠還表白說:「我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麼堅定。」

但僅僅一年之後,李就開始售賣香港資產。是什麼原因,使他出現了180度的大拐彎?

2013年初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罷工事件,被普遍認為是一根導火索。據港媒報導,3月28日,一批葵湧貨櫃碼頭外判商工人(非正式工人),不滿工資15年來有減無增,發起罷工,前後歷時40天,成為香港二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

世界上最大的這個私營貨櫃碼頭,隸屬和記黃埔港口集團,碼頭工人大多受僱於外判商——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嘉誠並不是工人們的直接僱傭方,也非談判對象。然而,工人們卻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他。他們在位於中環的長實總部門前拉起橫幅:「全球華人首富,剝削工人致富」;「養起李,養不起家」。並將李嘉誠的大頭像畫成青面獠牙的「吸血鬼」模樣,五一勞動節時,甚至在門前舉行為李嘉誠「招魂」的儀式。

不僅如此,罷工工人們還前往李嘉誠位於深水灣的私人住所示威。並且發起「罷買行動」,在李嘉誠旗下商舖「屈臣氏」、「豐澤」、「百佳」等門前堵塞行人,呼籲市民罷買長和系的所有商品。更有學生志願者越過保安人員,進入長江中心7樓舉行董事會的會議室。

長江中心自此之後封閉底層通道,只剩一個狹窄的通道作為入口。這種情形,至今依然沒變——2013年10月15日,南方週末記者在長實集團門前看到,每個門口都有兩個保安把守,需要亮牌才能進出。

「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施永青說,他也經常參加各種遊行示威,但大家都會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表達訴求,而這一次,工人們似乎有些「過」了,「爭取權益可以,但不能搞人身攻擊」。

而李嘉誠的副手霍建寧更是對媒體直指,這是「『文革』的搞法」。

外界很難知曉這一事件對李嘉誠的真正影響,只能看到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他一改20年來的習慣,罕見地缺席了2013年的中期業績會。

過去,李嘉誠在集團發佈中期業績和全年業績,以及週年股東會時,都會見傳媒。《信報》的一位財經編輯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是全港大事,其盛況甚至超過新特首就職。記者會召開前幾天,媒體就需向集團的公關預約,憑預約獲得媒體標誌貼,才能有資格去電梯口排隊。

往年發佈會上,真正涉及長和系公司的問題其實鳳毛麟角,大多數都是詢問李嘉誠對香港各種事情的看法,比如樓價會不會漲,比如該不該修第三條機場跑道。這種感覺,就好像迷茫的人們求萬能的神明指點明路。以至於港人都戲稱,其一年三次的記者會就猶如一年三次的「港情咨文」。

然而,李嘉誠2013年卻缺席了這一盛會。

直至9月17日,李嘉誠突然出現在一個傳媒飯局上。據香港《明報》報導,該飯局原本是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邀約的傳媒午宴,臨近結束時臨時加座,打著藍色領帶的李嘉誠現身,滿臉笑容,和媒體聊了一個多小時,「無所不可問,無所不可談」。

但在這次聊天中,在座媒體人卻感受到,李超人對香港現狀處處表現出悲觀。

談到香港當下正熱的「佔領中環」運動時,李嘉誠大搖其頭,稱這只會傷害香港經濟,激化社會情緒,他以「好靚的玻璃」比喻香港,「看著好靚,但不小心打爛它也好容易」。

對於撤資傳聞,他依然回應說不會遷冊,不過,這次又加了半句:「但生意規模大小會隨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而作出決定,股東的利益,我也要負起絕對的責任。」

據《明報》報導,不知是否出於有意,臨走拍照時,李嘉誠還展示了一雙黑色的筆,上面刻著:「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出自《管子·乘馬》的這句話,前總理溫家寶曾在2005年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和農業界聯組會上引用過。

2013年4月23日,香港碼頭工人舉行抗議示威,李嘉誠的畫像被塗成魔鬼的模樣。 (CFP/圖)

「李家城」的焦慮

早在多年以前,李嘉誠就曾婉轉表示:若是香港人真的不喜歡他在香港投資,他可以把資金投到別的地方。

儘管那次後他立即表示十分愛港,不會撤資,但在過往多年中,他曾經多次重新調整投資重心。但不管如何調整,香港始終是李家的重地。李嘉誠從塑膠花發家,隨後涉足地產,並不斷擴張到金融等各行各業。

如今,香港人的生活已經與李超人緊緊地綁在了一起——賣家電的豐澤電器屬於他,藥房屈臣氏屬於他,把營業廳開在街頭的「3」品牌運營商屬於他,賣百貨的超市百佳屬於他。如果住在香港島和南丫島,你用的電也屬於他,房子也很可能是他開發的——多年來,香港一直流傳著一組數字,說李家旗下公司開發了香港1/7的住宅單位。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一名小學生曾在作文中如此戲稱。2010年,一個叫龐一鳴的香港青年,決心要對抗一下這種局面,他租住破舊的老房子,騎自行車出門,去街角士多店買東西。可是,最後他發現,總不能不用電燈和電話,甚至連常喝的屈臣氏礦泉水也屬於李家。

如此高度壟斷,漸漸引起香港人反感。

「我不喜歡他。」在位於中環的一個金店裡,80後店員阿鏗直言不諱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的理由很簡單,幹什麼都沒得選,「你知道這種感覺多難受嗎?」

在這種反感背後,是香港社會貧富差距的變化。

在香港,一方面是以李嘉誠為首的各大家族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卻是驚人的貧窮。2012年,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的實際基尼係數高達0.537,創40年來新高。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中非共和國。很難想像,這個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內,還有10萬人只能住在用鐵絲網紮成的「籠屋」。

在一些香港人看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騰飛期已經遠去了。那時大家差得不遠,社會像一顆大橄欖。只要賣力工作,總能回報豐盛。而現在,隨著工業北上,政府對金融房產的大力扶植,底層人越來越像乾巴巴的鹹魚,受畸高的房價傾軋——香港是零售商舖租金全球排名第二高的城市;居住成本第三高的亞洲城市;置業成本第四高的國際都市。

要命的是,港人不但在感受著香港社會內部的落差,還得接受外部落差。

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協議,放開「自由行」。此後,每年四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便蜂擁而至。曾經,他們是香港人眼中的「阿燦」、表叔,但是現在,他們是出手闊綽的「土豪」,買LV和黃金,就如同買白菜。

2013年,號稱要「複製一個香港」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也讓港人迫切感受到壓力。過去的幾週裡,香港政商各界都在討論這一話題。「上海的3年時間表,就是香港的deadline,還剩下3年時間去改善提升」,有業界專家在一次研討會上如此結論。

這讓很多港人大受刺激。港陸落差、生存空間擁擠、公共服務滯後……最後被簡化為對外來人群的敵意,比如排斥內地人、排斥菲律賓人。這在香港這個歷史悠久的多元化社會中,極為罕見。

「別看香港這十年來經濟好像一直在發展,其實是在倒退。」施永青說,「這種倒退,既有地位上,也有觀念上的。」

焦慮和失落的情緒瀰漫在港島的每一個角落,港人試圖尋找癥結所在。

2010年,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書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這本書的論述,現時的香港社會,基本被六大家族——長和系的李嘉誠家族、新鴻基的郭氏家族、恆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以及九龍倉的包氏和吳氏家族(現任主席為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和中電集團的嘉道理家族所操縱。在香港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依靠自身的聰明和冒險精神,抓住機會壟斷了香港的地產市場。

作者潘慧嫻曾經擔任新鴻基地產集團創辦人郭得勝的私人助手長達八年,其後加入了另一個大發展商嘉裡建設。其依託公開的經濟數據和自己的切身經歷,將十幾年來港人熟悉的大小事件串聯在一起,描繪了一幅觸目驚心的超級寡頭壟斷經濟命脈的景象。香港民眾似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地產霸權」四個字成為了高頻詞彙,屢屢被民眾引用。

而作為六大家族之首的李氏家族,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許多港人堅信,香港社會的「淪陷」,作為既得利益者,李嘉誠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氏力場」

壟斷,成為火力最集中的一個靶子。

以超市為例,全球許多國際品牌如家樂福、沃爾瑪,獨獨放棄香港,原因無他,香港市場早已被兩家巨頭——李嘉誠的百佳和香港置地旗下惠康超市所壟斷。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資料,截至2012年,百佳和惠康共佔本港超市73%市場份額,其中百佳市佔率33.1%。

這兩家連鎖超市能成為龍頭,天時地利便是與從事地產的母公司關係密切——這兩家超市都開在「兄弟」公司物業中。

因此,這些連鎖超市不但在空間上壟斷黃金舖位,而且對新進入者設置門檻,就連實力不差的老手也很難斗得過那些超級財團。

反壟斷,成為港人的普遍要求。但香港在這方面卻動作遲緩,成為少數在這一問題上落後於國際慣例的經濟體系。

早在1993年的殖民地時代,香港立法局就已經開始討論這一公平競爭政策,但直至2008年,政府才終於發表競爭立法建議的諮詢文件。直2012年6月,才通過《競爭條例》,這一進程,落後於許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也落後於內地。

不少香港人認為,這是因為隨著賣地收入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原本應該中立的政府,變得分外傾向商界。而這些大財團,也依仗著自身財力,對公共政策的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

持這種看法的港人並非沒有依據,比如長期以來,政府不願主動監管一手樓銷售。直至今日,香港地產商在賣樓過程中仍只需進行「自我規管」。

另一個讓香港底層民眾大為不滿的現象是,多家工會長期努力爭取最低工資立法,但進展緩慢。最低工資的規定已在其他華人地區實行多年,中國內地也於2003年底通過《最低工資規定》。但直至2010年11月,香港立法會才通過最低工資立法,確定香港的最低時薪為28港元,兩年後,因民眾不滿才又調至30港元。

而對於與最低工資配合的標準工時,港府也遲遲沒有討論。如此種種,讓許多港人認為香港財團們綁架了政府,間接或者直接干預了不利於既得利益集團政策的出台。

《地產霸權》一書中引述《南華早報》在2010年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政府各個法定諮詢組織裡擔任總共54個職位,比1998年時的16個有大幅上升,也就是說,地產商在政府法定機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一些醜聞,加劇了公眾的猜疑。例如,前地政署署長梁展文曾參與政府和某大地產商補地價的談判,退休後又加入該地產集團接受高薪厚職,因此數次被立法會傳喚解釋此事。雖然最終梁展文放棄了這份職務,但坊間的諸多懷疑並未消散。

事涉李嘉誠的一樁醜聞,則讓民眾對官商之間的利益糾葛充滿疑慮。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就把如今稱作數碼港的一塊珍貴地皮批給李澤楷的電訊盈科,當時承諾用這塊地皮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最終它卻變成了一片昂貴的海景豪宅。

「最近十多年來,香港社會對富豪的看法有很大變化。十幾年前坐出租車和司機講起李嘉誠,十個有九個會豎起大拇指,稱他做『李超人』;今天要是坐出租車和司機討論『誠哥』近日的事蹟,我保證十個裡頭有十個會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大罵『官商勾結』,甚至叫他為『奸商』。」在《地產霸權》一書的導讀中,梁文道如此寫道。

在香港,甚至流傳著一個「李氏力場」的惡搞說法——香港市民虛構說,李嘉誠設立能阻擋熱帶氣旋吹襲香港的力場,保護香港不受颱風正面吹襲,即使有颱風襲港,都只會在週末或朝九晚五以外時段出現。

因為按照港府有關規定,如果天文台掛出8號風球,所有打工仔是不用上班的,但如果取下,則要在兩小時內到公司報到。可是,自2004年以來,市民發現,許多颱風襲港,都「過門而不入」,或者掛的風球並不相稱。

天文台隸屬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因此一些港人認為其偏重商界,罔顧香港市民安全。他們遂將怒火發在全港最大的老闆李嘉誠身上,因而得出此惡搞名稱。甚至有網民製作出Flash遊戲——只要開啟「李氏力場」,便能彈走颱風,以防止恆生指數下跌。無線電視劇集《沖上雲霄II》中,張智霖飾演的飛機師有一句台詞廣為流傳,調侃的正是「李氏力場」——「你不知道香港有堵牆保護嗎?」

百佳超市已經陪伴了香港人四十多年,是他們極為熟悉的所在。要被李嘉誠出售的消息傳出後,港人議論紛紛。不過,現在已經暫停出售。 (CFP/圖)

政府正在越來越強勢

不過,2012年後,這堵保護牆似乎開始失靈。

這一年3月,依照基本法,香港換屆,梁振英當選。

而李嘉誠支持的卻是梁的對手、同為建制派(愛國愛黨)的唐英年。特首選舉期間,李嘉誠公開表示,不熟悉梁振英,「就像做生意一樣,不會支持不熟悉的人」。選舉當日,即便明知梁振英已勝算在握,李仍然將票投向了唐英年。

一位熟悉當地政治的學者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唐英年是標準的世家子弟,而梁振英則算是平民出身,其父是一名警員。兩人迥異的背景,使得他們背後的支持者完全不同。

梁當選後,在2012年5月的長和系股東大會後會見傳媒時,李嘉誠指梁振英最重要是思考如何服務港人,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捍衛核心價值;他強調,核心價值包括法治和自由,一定要遵守基本法。對於土地政策,李嘉誠稱,如果推倒樓價,並不符合港人利益,認為土地政策要得體、有心,顧及整體港人願望。

然而,話音剛落,2013年2月,梁振英便推出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樓市調控政策:非港人購入工商和住宅物業,需要繳納15%的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港媒將此稱為「雙辣招」。

梁振英數十年的好友,在香港特首選舉中傾力支持他的香港恆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在一個研討會上揚言,梁振英上台後,香港將會變得更平等,而大地產商今後再不能吃「大茶飯」了(香港人形容一本萬利的大生意叫做「大茶飯」)。

陳啟宗的恆隆地產,在香港地產界排名前三,但卻是同業中的異類,至今已經連續10年沒有在香港買地開發,而是隔一段時間便看市場走勢,小批出售此前開發的豪宅。

陳的言論,一度在香港引發軒然大波。梁振英的樓市辣招,被認為是向香港地產業界富豪開刀,因為香港幾大富豪都是靠地產起家。

辣招出台後,香港樓市進入冰封狀態。施永青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半年內,中原地產在港的住宅市場交易量跌了將近一半,而他旗下的另一個地產中介公司,利嘉閣,則陷入了虧損邊緣。

李嘉誠同樣成為受害者,2013年2月,為規避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長實將位於葵湧的雍澄軒酒店房間分拆出售,引來港府調查,最終已經售罄的項目被迫取消,長實為此損失慘重,不但要退還投資者資金,還要支付利息,並賠償每個買家律師費等共1萬港元。

然而,梁振英的舉措還不止於樓市,在其他領域也頻繁出手,比如關閉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的大門、發佈限購奶粉令,以及倣傚內地的住房限購令,實行「港人港地」——屆時興建的住宅首次出售及其後30年的轉售對象,都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香港政府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勢。」施永青說。

香港曾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曾將其譽為「自由經濟制度的堡壘」。但在2006年,他去世前一個月,卻在《華爾街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為《香港模式的夭摺》。事情的緣起,是時任香港特首的曾蔭權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香港政府將不再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這一政策由曾在仕途上的第一個貴人、香港前財政司司長夏鼎基提出,曾被寫入香港中學教科書。

但在高樓價、高失業率、貧富差別加大的香港社會,不少港人認為,當香港逐漸為大地產商的跨行業壟斷付出沉重代價時,港府卻以此逃避責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全面改革」口號的梁振英當選。而他上台後,也正在力圖改變這一狀況。

2012年10月,梁振英出席立法會首次大會時就曾公開表示,市場不是萬能的,失效例子很多,「本港過去積極不干預政策含糊不清,亦有矛盾的概念,大市場小政府不能滿足需求」。

從重商到仇商

「這很危險。」施永青說。這是香港當前的另一派批評之聲,認為港府是在迎合近兩年來持續發酵的民粹情緒。

李嘉誠的舉動,正是發生在香港變化的背景之中。

「我很理解李嘉誠為什麼要這麼做。」施永青說。他自稱與李嘉誠並無交情,但作為同是商場中人,他很理解。

據港媒報導,施永青從2012年開始,就拋售了至少7項物業,套現逾5億港元。和李嘉誠一樣,他對香港樓市並不看好。在專欄文章中,他甚至預言,2013年下半年香港樓市將會跌去兩成。

10月15日,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施再次強調這一觀點,他說,如果不是太太勸說,他可能還會拋售更多物業。

對香港的未來,這位地產界的風雲人物疑慮重重。「現時香港每天都在吵架,什麼問題,都開始泛政治化。」施永青說,香港現在有一股左翼思潮,只強調勞動的功能,否定投資的作用,甚至將投資邪惡化,「商人投入資金建設社會彷彿還要做罪人」。

他慨嘆香港已從「重商」轉變為「仇商」,「我們的意見領袖,簡單地把社會問題用階級矛盾的方式去解決,把矛頭引向社會的富裕階層,這是個非常壞的苗頭。」

在香港,現在已經有輿論提出向富人徵收累進稅。在更早之前,多個社會團體甚至呼籲港府專門設立一個「李嘉誠稅」。

坊間傳言,李嘉誠對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醜化感到非常痛心。施永青認為,此言非虛,「人終歸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像李嘉誠那麼在乎名譽的人」。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宏泰對此也頗為贊同,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李嘉誠作為華人首富,金錢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贏了很多錢,卻輸了尊敬,一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在他看來,李嘉誠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和評價,「我相信,晚上寧靜下來的時候,他一定會想一想這個問題——畢竟,他已經85歲了。」

鏈接

李嘉誠發家史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的書香世家。1940年,他12歲,跟隨父母離開被日軍佔領的潮州,投奔在香港的舅舅。三年之後,父親去世,李嘉誠輟學打工,後來在一家生產塑膠褲帶的工廠做到業務經理。

1950年,22歲的他決定自立門戶,在港島東北角的筲箕灣租下一間破舊的廠房和幾台歐美廠商淘汰下來的舊機器,掛上「長江塑膠廠」的木牌。

長江塑膠廠主要生產塑膠玩具和塑膠日用品,大部分按照代理經銷商的訂單設計改型。這樣的工廠,在香港彼時已有三百多家。

做了七年後,他渴望有所突破。一日深夜,他從雜誌上得知意大利一家公司開發出利用塑膠原料製成的塑膠花。意識到商機的李嘉誠馬上飛去意大利考察,回港率先推出這一產品,由此成為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次年,李嘉誠涉足地產,此後便一發不可收,不斷擴展。1970年代,他從匯豐銀行手中買下英資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成為第一個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1986年,他首次登上香港首席財閥寶座,兩年後,又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華人首富,並且一當就是六年。

到現在,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李嘉誠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巨型商業王國。

(南方週末記者陳新焱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71

電訊市場淪為李家天下(2014/1/2)林本利

2014-01-02  NM  
 

 

2013年12月20日,電盈旗下的香港電訊信託,宣佈斥資189億元收購CSL。交易一旦獲通訊局批准,本地電訊市場將進一步成為李家天下,用戶選擇極其有限。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英美政府開放電訊市場後,世界各地的電訊市場不時出現收購活動。千禧年前後出現的科網電訊股泡沫,更促成多宗數以千億元計的電訊收購合併項目。由於通訊科技日新月異,各地監管機構又嚴格監控電訊業的收購合併,故此在已開放的市場上實在很難出現個別電訊公司,或者某一家族,能夠壟斷操控電訊市場的情況。

偏偏在香港這個所謂全世界最自由和開放的市場,竟然有可能出現由一個家族操控本地七成電訊市場(不論是固網或流動服務)的畸形現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殖民地政府管治下,香港的本地及國際電訊市場由香港電訊(及旗下香港電話公司)壟斷。當時流動電話開始普及,政府於是率先開放市場,發牌給其他公司提供業務,當時李嘉誠操控的和記電訊便進入市場提供流動電話服務。

及至1995年,政府開放本地電話市場,引入多三間固網公司和香港電訊競爭,和記電訊同樣獲得牌照。回歸後,香港電訊面對回撥電話服務的挑戰,加上其他固網和流動電訊商奪去巨額接駁費,在1999年決定提早交還國際電訊專營權給特區政府,換取67億元的賠償及調高本地電話費。

當時市場上存在著十多間固網和流動電訊商,市民有眾多選擇。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香港電訊的市場佔有率持續下降。李澤楷控制的盈動,憑藉數碼港概念,在千禧年宣佈貸款900億元併吞香港電訊,令李嘉誠父子同時在固網及流動電訊市場擁有牌照。在固網市場,併吞香港電訊後成立的電盈佔有七成固網市場,再加上和記電訊,合共佔市場約八成。至於流動電訊市場,電盈為了減債,先後在2001年及2002年出售CSL股權,作價合共約180億港元,全面退出市場。電盈在2005年以低價11億元收購Sunday近六成股權,重返流動市場。之後在2007年全面收購Sunday,並改名為PCCW Mobile。現在電盈旗下的香港電訊若能成功購回CSL,市場佔有率將超過四成。再加上和記電訊兩成多的市佔率,李嘉誠李澤楷兩父子合共操控近七成的市場。香港電訊收購CSL的消息公佈後,本地四間電訊商的股價大幅颷升6%至18.6%,市值單日上升94億元。持有CSL的澳洲電訊公司Telstra,同日市值亦上漲76億元。五間上市公司合共升值170億元,差不多相等於今次交易的作價。過去一年,本地各大電訊公司的股價低沉,藉今次收購消息大幅回升,好向股東交代。今次收購價,較和記電訊的市值還要高。香港電訊市值接近500億元,電盈持有63%香港電訊已值300億元以上,遠高於電盈240億元的市值。香港電訊市值明顯偏高,投資者可能忽略公司的資產中有360億元是分拆上市時的「商譽」估值,另外還有百多億元流動負債,現在還要舉債195億元進行收購。今次收購將大幅度減少電訊市場競爭,即使香港電訊願意交出部分頻譜,通訊局放行的機會不大。小投資者過去十多年已多次領教過李澤楷的財技,對收購消息定必要作出審慎和合理的判斷。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90

基金狙擊未完李家王朝有危機

2015-04-14  NM

東亞(23)主席李國寶,六年前被大馬富豪郭令燦的國浩集團狙擊、險失寶座,今年再遇另一個權力危機。來自美國的對沖基金、東亞第四大股東Elliott,公開要求李國寶落台兼賣盤。上週五的周年股東大會,李國寶最終僅獲七成股東支持連任,再度險勝。據接近基金界人士透露,Elliott揸東亞是「長期抗戰」,不會因今次失敗而收手,狙擊將捲土重來。東亞是老牌港資銀行,與本港其他家族財團,唇齒相依,造就李國寶死霸三十五年皇位。可惜李氏家族逐代褪色,政治經濟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在下一代仍未夠資格接棒之前,七十七歲的李國寶,仍然要死撐下去。

東亞第四大股東、持股達百分之七的基金Elliott,過去多個月來勢洶洶,一方面增持東亞股票,並發信予獨立股東,呼籲大家於股東大會上反對李國寶連任主席。直到上週五,李國寶在進入股東會前,向在場傳媒表示「有信心」。但事實上,一向與他站在同一陣線的東亞第二大股東Caixa Bank,於今年初將所持東亞股權轉讓予母公司Criteria後,曾作出的「共同進退」承諾將失效。持有東亞一成七股份的Criteria,今次的取態非常關鍵。當日在場很多小股東聽罷李國寶主持會議後,對於他能否繼續帶領東亞亦有疑惑。如持股十多年的老股東鄭先生說:「佢年紀都大,唔會做到好耐,語氣各方面都不理想。」李國寶這一戰可謂「五五波」,點票結果未出,他都未能放鬆。至晚上六時多,東亞點票後公布,李國寶以七成票支持連任,卻是過去三次續任投票中得票最少的一次,可謂險勝,東亞股價即時回軟。接近Elliott的消息人士透露,Elliott即使今次未能成功踢走李國寶,但並不打算收手,「Elliott是長線投資,AGM結果係點都好,都只是一次AGM。Elliott最希望,係令董事會將東亞放喺市場競投(放盤),為股東爭取最大的利益。」惟基金向東亞發公開信,對方均沒有直接回應,更令Elliott認為東亞管理層不負責任。Elliott認為東亞賣盤,以市賬率兩倍或以上計算,每股可達六十元以上,但現時股價徘徊於二十多元,未能反映市值。一日未見管理層「做嘢」,基金的狙擊行動將陸續有來。

華資關係千絲萬縷

事實上,李氏家族人數眾多,但計及各自持有的東亞股份,亦只有一成多。李國寶個人持股只有百分之三,卻能代表家族雄霸東亞,擔任行政總裁一職三十五年,主席之位亦坐了近二十年。已年屆七十七的他,今鋪再次險勝,並非夠「叻」。除了獲得第一大股東三井住友支持外,不少東亞老股東都無奈地相信,李國寶擔任主席是「捨我其誰」。東亞過去經歷多次的金融危機,依然未倒下,李國寶的人脈是關鍵。○八年金融海嘯期間,東亞曾傳出擠提,令不少市民前往提款。長實主席李嘉誠親自打電話給李國寶,向他表明將全力支持他,並在市場大手掃入東亞股票,東亞才安然無恙。李國寶曾任立法會及行政會議成員,與政府關係密切,而東亞幾乎是最早一批銀行打入內地市場;在香港眾多銀行之中,在內地擁有最多分行。東亞董事局一度達二十一人,是上市公司之冠,而箇中人物,與李國寶關係千絲萬縷。李國寶是維他奶(345)、電訊盈科(8)及煤氣公司(3)等上市公司董事,而這些公司亦有代表坐在東亞董事局。如維他奶主席羅友禮、電訊盈科的李澤楷及煤氣的李家傑。李國寶與信和主席黃志祥友好,李國寶兒子李民橋擔任信置三間公司董事,而黃志祥兒子又是東亞非執董。一三年,李兆基退任東亞董事,其子李家傑一個月後加入東亞接任董事一職,可謂世代相傳。而東亞亦是恒基、信和等香港大財團的來往銀行,引證何謂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國浩放生李國寶

近年,香港的華資銀行,賣得就賣,故基金對東亞賣盤有憧憬,是無可厚非。然而,自國浩集團在○一年,把道亨銀行以市賬率三倍半、四百多億元售予星展銀行後,天價賣盤暫時已後無來者。後來招行買永隆、越秀買創興,價錢已一次比一次低。有熟悉李氏家族的人透露,「李國寶無公開講過唔賣盤,但佢無可能周圍問人要唔要,梗係要吊高來賣。」事實上,自○八年雷曼事件後,金管局對銀行的監管愈來愈嚴,生意愈來愈難做,故收購潮漸趨平淡。據知,過去對東亞最有興趣的國浩集團,對於再次出手收購亦有保留。今次對沖基金Elliott出手,不少市場人士都以為Elliott與國浩有緊密合作,聯手狙擊。然而國浩一直未有表態,在股東大會當日亦沒有任何動靜。國浩的蹤影始見於○九年一月,當時持有東亞逾百分之五股權,須於港交所披露。其後兩、三年亦多次增持,持股量一度直逼當時的第一大股東Criteria。國浩其間更成立一支收購團隊,負責狙擊東亞。李國寶於是配發新股予友好的三井住友銀行,以攤薄國浩股權,雙方招來招往。國浩目前持有東亞逾百分之十四股權,為第三大股東。有分析員指,過去每次東亞公布業績前後,國浩都會增持東亞股份。但翻查資料,國浩對上一次增持,已經是一三年六月的事,近一年東亞股價大跌,手持二百幾億現金的國浩亦無再出手。加上,當時負責收購東亞的團隊已解散,這亦意味着國浩對收購東亞,好可能已鳴金收兵。現時國浩手上的東亞股權約值一百億,對於管理二千多億資產的Elliott來說,「趙」起並無難度。但對於對沖基金來說,尋求聯盟及合作會是較常做法。

家族漸褪色

獲國浩放生,在李家第四代尚未能成功接棒之時,李國寶「捱得一日得一日」。要鞏固的,除了是東亞的內部勢力,亦關係到整個家族在香港的政經位置。東亞銀行由李國寶祖父李冠春創辦,第二代「福」字輩,在香港的政經界都有一定影響力。李國寶父親李福樹曾任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曾協助成立香港會計師公會;李福兆為聯交所首屆主席,及後因貪污而入獄。李福善為高等法院首位華人法官。東亞另一創辦人李作聯之子李福逑,亦曾出任港府民政司,李福和亦是非官守兩局議員,曾參與香港前途問題中英談判。不過過去幾年間,老一輩的族人都已先後因病離世。部分李家第三代仍然位高權重,如李國寶堂妹李志喜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堂弟李國能亦曾出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寶及李國章仍擔任不少公職,但論名聲與影響力,皆不能同日而語。到第四代,更加大不如前,李國寶一直重點栽培的兩位公子李民橋及李民斌上位,兩人皆為現任東亞副行政總裁,分別負責本港業務,以及中國和國際業務。不過公眾對於他們的感情生活、社交活動,比他們的工作能力更為關注。加上李家成員眾多,一向分散;李國寶孤軍作戰,相信都幾難頂!

撰文:黃嘉慧、梁佩均插圖:劉志誠、朱桂葉[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