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小肥羊海外战略节节失守 海外扩张战略求变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11/149752.html

内市场增长乏力、海外市场又节节失守,是小肥羊进行潜在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

  日前,全球第二大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宣布,已经同意接受3G资本的40亿美元收购要约,这也是迄今为止 全球快餐业规模最大的一宗并购案。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竞购结果发布前,与这家全球快餐业巨头擦出“绯闻”的,还包括一家地道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小肥羊。 国内市场增长乏力、海外市场又节节失守,是小肥羊进行潜在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在香港上市两年后,小肥羊在今年上半年首次结束高增长,净利润出现下滑。

  欲演“蛇吞象”?

   和麦当劳同于1954年创始的汉堡王,是全球第二大快餐巨头,在包括中国上海等地拥有1.2万家门店,其中90%来自加盟。在分析人士看来,过去两年 中,汉堡王受金融危机冲击远比其竞争对手麦当劳严重。其之前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10财年汉堡王全球销售额下降2.3%。在美国和加拿大,汉堡王 2010财年的销售额更是下降3.9个百分点。

  小肥羊出现在了美媒的报道中。在洽购汉堡王的过程中,潜在收购者除了3G资本外,还有英 国3i集团,以及欧洲软饮料制造商雷夫雷斯科集团和中国的小肥羊。知情人士称,在英国3i集团等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的撮合下,小肥羊有收购汉堡王的意向,导 致小肥羊“失手”的原因可能是收购代价过于昂贵。

  英国3i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之前与小肥羊渊源颇深。2006年,正是前者 联合普凯基金对小肥羊进行了2500万美元的注资,成就了国内餐饮行业引进海外PE的第一单,最终使小肥羊驶上成长的快车道并在香港上市。2009年4 月,借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集团入股小肥羊的机会,3i集团卖出所持有的小肥羊股份,两年多时间里获得了近3倍的投资回报。

  据记者了解,小 肥羊最初的高管团队中,首席财务官王岱宗即来自3i集团。此外,3i还曾推荐两位经验丰富的独立董事加入小肥羊董事会,分别是汉堡王前副总裁Nish Kankiwala和肯德基香港公司行政总裁杨耀强,其中杨耀强还以公司首席运营官的身份帮助小肥羊赴港上市。在标准化和加盟店等问题上,3i集团的适时 出现也帮助小肥羊少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小肥羊方面非常看中3i集团在投资领域的专业性和战略眼光。

  “如果这项收购成功了,真的是一个 经典的蛇吞象的案例。”上述人士表示,不过,尽管汉堡王在全球范围拥有不错的品牌和门店总数,但其约4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吓退了包括小肥羊在内的众多潜在 收购者。公开信息显示,巴西投资者资助的美国投资集团3G资本将以每股24美元的现金收购。这个价格较汉堡王并购消息传出前的股票市场价格已溢价46%, 远高于该行业其他的一些收购合并案。

  博盖咨询合伙人高剑锋表示,3G资本之所以愿意出这么高的溢价收购已呈下滑态势的汉堡王,看中的不会是汉堡王既有的市场份额,而是其在亚洲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这点应该与小肥羊最初考虑收购的动机是一致的。

  不过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新闻发言人李丽婵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否认了上述说法,称公司未曾参与到针对汉堡王的竞购谈判中。

  海外扩张战略求变

  “真的是蛮可惜的。”高剑锋表示,小肥羊本有机会通过收购汉堡王改变公司业务增长乏力的局面。

   小肥羊最新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显示,小肥羊集团半年净利润减少2.7%,在上市两年后首次出现下滑甚至亏损。尽管小肥羊将净利润下滑的原 因归结为通胀压力,但在高剑锋看来,小肥羊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数分别已经达到179家及301家,其在国内已经基本完成战略布局,又迟迟打不开海外市场,未 来的业绩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增长瓶颈。

  此外,在国内市场,小肥羊亟须一个新的经营业态来平衡财务风险。由于之前一直是参照西式快餐连锁的模式在发展,如果收购汉堡王,小肥羊在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上也算得上是驾轻就熟。

  小肥羊也寻机通过收购进入海外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40

馬航客機遭擊落的背後:烏克蘭親俄派在戰場節節敗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65

馬航MH17被擊落的慘劇吸引了全世界的關註,到底是誰的過錯現在依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在這背後有一個被大家忽略了的事實:戰場上,烏克蘭親俄分裂勢力在最近一個月里節節敗退。最近一個月中,烏克蘭政府軍已經將分裂勢力武裝壓制回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中心地帶,形勢對於分裂勢力非常不樂觀。烏克蘭政府軍的反擊開始於6月末,當時烏克蘭軍隊在10天的停火後率先發起進攻,很快收複了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兩城,迫使部分分裂分子在向南撤退的過程中丟棄了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當第一階段計劃成功的收複了大部分農村領土後,政府軍的第二階段計劃就是收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市。但東部武裝人員聚集的頓涅茨克市和盧甘斯克市是人口上百萬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導致貿然進攻會造成大量貧民傷亡,並引起抗議。基輔也對此表示了擔憂,稱並不支持直接進攻其中的任何一座城市。但政府軍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法來削弱分裂分子的力量。政府軍第二階段攻勢的關鍵目標定為孤立兩座城市的分裂分子,以及切斷向俄羅斯邊境的補給線。烏克蘭政府軍計劃先在邊境處建立一道5公里長的防線,派遣三支部隊駐紮頓涅茨克南部 - 第24、72摩步旅及79空中機動旅,政府軍已經控制了一些要道關口,比如Dolzhansky,曾是俄羅斯物資補給的重要經停點。失事的馬航客機MH17剛好與烏克蘭政府軍的運輸機處於同一航線上。上周末,政府軍地面部隊攻克了Amvrosievka,周一又宣布占領Saur-Mogila,從下圖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政府軍基本控制住了南部邊境。相較整個分裂分子勢力所在區域,政府軍可能先努力將頓涅茨克孤立。本周一烏克蘭政府軍表示已經包圍頓涅茨克北部重鎮Horlivka,戰鬥在該鎮東部的Debaltseve仍在繼續。在南部政府軍昨日除了攻陷Saur-Mogila,還向Torez和Shakhtarsk的分裂勢力發起了進攻,如果政府軍能夠成功拿下並守穩這些地方,將對頓涅茨克形成鉗形攻勢。在盧甘斯克,類似的行動也在進行著,目標都是為了孤立這些分裂勢力盤踞的大城市。不過以上事實並不意味著分裂勢力將很快土崩瓦解。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俄羅斯專家Igor Sutyagin表示,“雖然烏克蘭政府軍很擅長在平原上打仗,不過一進入城市,情況就很可怕了。”而且東部武裝人員的實力保存完好,不容小覷。在近幾日的交火中,雖雙方互有傷亡,政府軍並沒有占到的便宜並不多。同時美國方面報道,在分裂勢力仍然控制的100公里俄烏邊境線上,來自俄羅斯的火箭發射器等重型武器依然源源不斷的輸送進來。基輔的烏克蘭智庫Razumkov Centre防務分析師 Oleksiy Melnyk表示,俄羅斯的介入是關鍵性因素。他稱“只有俄羅斯真正停止向分裂分子提供武裝、資金和人力時,情況才能有突破性進展,但目前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認為這種事會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86

黃金多頭節節敗退 對沖基金以今年最快速度減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02

對沖基金以今年最快速度削減黃金多倉,這類倉位連續第三周減少。面對美元走高、美聯儲加息、通脹並未如期加快上升,黃金的投資需求進一步減少,多頭節節敗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本月11日一周,紐約市場的黃金期貨與期權凈多倉減少了14%,三周內減幅達49%,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黃金ETF的黃金持倉也減至2009年以來新低。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黃金需求為將近五年來最低水平。

本月13-14日,黃金期貨價格上漲2.3%,兩日漲幅創下了今年6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可金價和今年3月的巔峰期相比還低了15%。目前美元逼近四年新高,市場預期美聯儲明年年中首次加息,美股創新高,美國國內通脹並未如預期加快上升,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已經下降。

管理3336億美元資產的公司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旗下全球題材策略師Frances Hudson認為:

“一切都在跟黃金(漲價)對著幹。最大的影響是美元走強,它是所有大宗商品的負面因素。現在的環境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和股市走高,可能發生通縮,有些國家已經是通縮了。”

不過,管理30億美元資產的 National Securities Corp.首席市場策略師Donald Selkin認為,面對所有負面,金價看來已經見底。美聯儲可能不會像外界預期的那麽快加息,一切經濟疲弱的跡象都有利於黃金。而且金價低可能吸引央行和珠寶商買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36

超六成美國人稱特朗普不理智,民調支持率節節下滑︱特朗普“新政”100天

就任美國總統滿月之際,特朗普的民意滿意度也跌至最低,有超過55%的民眾對他的施政方針不滿意,選擇滿意的只有38%。

“昆尼別克大學民調”(Quinnipiac Poll)周四公布的最新全國民調顯示,同2月7日的民調結果相比,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在兩個星期內下滑了4個百分點。

在對特朗普不滿意的民眾中,大多數人都表示對特朗普個人特質和性格不滿意。有55%的人認為他不誠實,有55%的人認為他欠缺領導力,有53%的人認為他不關心普通民眾,有63%認為他不理智冷靜,有60%不認為總統與自己的信仰有共同價值。

在“總統是否對團結美國人民做得足夠多”的問題上,只有36%的人認為“是”,有58%的人認為“不是”。

特朗普到底錯在哪了?

白宮內閣並不和諧

在媒體和公眾紛紛質疑不斷傳出的白宮內鬥版本“哪個才是真的”的時候,特朗普親自出來辟謠稱:“這些都是媒體制造的假新聞,白宮的運行就像是一架調弦和諧的機器”。

圖為競選成功時,特朗普與普里巴斯(右)握手擁抱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國會共和黨卻有越來越多的議員們表示, “不知道白宮到底誰說了算”。原因就是,白宮幕僚長普里巴斯(Reince Priebus)原本應該執掌白宮日常管理,但最近他卻不時流露出“寧願同國會討論稅法改革和醫療改革的問題,也不願處理白宮內部事務”的意願。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特朗普在最近舉行的記者會上與媒體發生激烈言語沖突。這次記者會初衷是特朗普為自己的內閣和政策辯護。因為不滿意白宮新聞秘書等白宮幕僚們的表現,所以特朗普決定“自己來”。

然而,“自己來”的結果就是,沒有人記得特朗普在記者會上是否做過有效的政策辯護,只記得他全程都在指責媒體只會制造假新聞、是“人民的公敵”。

美國媒體評論指出,特朗普以“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著稱,比如在他佛羅里達的“冬季白宮”馬爾拉歌俱樂部大廳里,他挨個餐桌詢問客人“對他的內閣成員有什麽意見”。媒體評論稱,特朗普的問題在於,“什麽人的意見他都會聽,而且他通常會最認同他最後一個聽取意見的人”。

這被認為已經讓普里巴斯非常不滿。他認為,“運作白宮”原本應該是他的工作,而特朗普的工作應該是“運作國家”。特別讓普里巴斯惱火的是,在特朗普的朋友圈中,包括“新聞頭條”(Newsmax)總裁盧迪(Chris Ruddy)在內的與特朗普有多年交情的知名新聞評論人士多次表示, 對總統效忠和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效忠是兩回事”。這些都意在批評普里巴斯對特朗普不忠。同時,還不止一位好友公開敦促特朗普“盡早炒掉普里巴斯”。

共和黨寧願總統是彭斯

特朗普是不是國會共和黨人心中期望的總統?從目前國會共和黨議員們到各自選區發回的反饋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基本為“不是”。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炮轟媒體“是人民的公敵”以來,已經有不少共和黨議員表示同特朗普劃清界限。不僅如此,特朗普的禁穆令和打擊非法移民等政策,讓大批共和黨議員在選區舉行的“市政會議”上遭到選民的強烈批評。“選民指著鼻子罵議員和總統”幾乎成了各地市政會議的一個主題,很多議員還因為收到威脅郵件而不得不取消市政會議。

圖為彭斯(左)與特朗普 圖片來源網絡

在特朗普取得總統大選勝利之後,國會共和黨人曾長出一口氣:“8年後,他們終於有了一位能簽署共和黨法案的總統。”正因為如此,他們對特朗普每天發推特治國以及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態度曖昧等問題都選擇盡量忽視。如果特朗普的民意滿意度一再下降,甚至會威脅到共和黨國會成員連任,他們會否繼續忽視這些,就不一定了。

盡管國會共和黨人拿特朗普每日發推特和他在地方的大量支持者“沒有辦法”,但是,特朗普在國會也並沒有真正的支持基礎,特別是與副總統彭斯相比。如果說特朗普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話,彭斯則一切都是“確定”。作為共和黨建制派,彭斯不僅有眾議院議長瑞恩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這樣的重量級議員的朋友圈,其保守的共和黨立場和冷靜謙和的個性更讓其在國會擁有大量支持者。

在白宮多次陷入亂局和特朗普民調一再下跌的情況下,就有大批共和黨人流露出類似“多麽希望在橢圓形辦公室的人是彭斯”的想法。

特朗普不是平穩掌舵白宮的船長?

分析認為,美國民眾心中最大的疑問仍然是,特朗普能否讓白宮從每天不斷上演的戲劇化真人秀回歸到正常的政府辦公機構。雖然很多支持者並不反對特朗普所說的“將像運作商業公司一樣運作白宮”,但像運作真人秀一樣每天充滿驚心動魄的白宮已經讓很多支持者大呼“吃不消”了。

從以往歷史看,新一屆政府在“混亂中開局”並不是第一次,比如克林頓總統就曾在組建內閣後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期”,但不久就進入正軌並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了全國社保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立法,還讓美國經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幾年。最終,這一切也讓克林頓成功連任。

對於特朗普總統來說,如果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話,那就是他喜歡按照自己的直覺和意願行動,正如他在就職典禮的舞會中所選取的舞曲名字一樣:“我的方式”(My W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35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406/162419.shtml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龔進輝龔進輝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中興終端CEO是個苦差事,誰當都面臨巨大壓力。

昨天下午,中興通訊扔出震撼彈,宣布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曾學忠因個人原因離職,即日生效。這位中興史上最年輕的執行副總裁,打拼21年後選擇與中興和平分手。

曾學忠在中興內部被稱為“曾10億”“少帥”,2014年1月,他在中國區總裁位置上做了8年後出任中興終端掌門人,這是集團核心業務之一。擔當大任的曾學忠上任後推動中興終端全面轉型改革,最重要的舉措便是放棄10年之久的機海戰術。

不過,中興在中國市場打翻身仗是項系統工程,面臨重重困難,光有曾學忠一腔熱血遠遠不夠,2015年、2016年連續2年業績未達標就是最好的證明。尤其是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銳減,直接導致曾學忠“下課”,由中興老將殷一民負責操盤。也許從那一刻起,曾學忠在中興的職業生涯就已進入倒計時。

2016年至關重要,中興市場表現難堪

如果要給曾學忠貼上標簽,理工男、營銷高手、中國通三個關鍵詞必定入選。需要指出的是,其執掌中興終端的背景頗耐人尋味。2013年,中興首次跌出國內手機市場前五,小米互聯網手機打法的威力初步顯現,已經威脅到中興市場地位,並處於運營商停止終端補貼暴風雨的前夜。

因此,此時中興委派曾學忠統帥中興終端,臨危受命意味濃厚,核心目的是防範小米,策略是學小米反小米,學習小米精品策略和互聯網營銷手法,尤其是利用其營銷專長將小米營銷精髓複制到中興終端。有趣的是,幾乎同一時間,劉江峰出任榮耀事業部總裁,盡管他並非華為終端一把手,但二者在推動互聯網轉型過程中互相對標。

上任後,曾學忠為中興終端註入“年輕化”“敢不同”等特質,對產品、渠道、營銷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當其沖的便是砍掉大量機型,著力產品創新,聚焦精品,品牌塑造積極向年輕人靠攏,並持續加大在制造、人才、銷售等方面全球化布局。

經過1年改造,曾學忠交出第一份答卷:中興全球出貨量達4800萬臺。這一表現中規中矩,落後於華為7500萬臺、小米6112萬臺出貨量,但他堅信可以縮小差距甚至趕超。遺憾的是,2015年,中興與華為、小米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越拉越大,它們全球出貨量分別為1億臺、7000萬臺,並穩居全國市場前兩位。

反觀中興,全球出貨量達5600萬臺,其中國內出貨量僅為1500萬臺,甚至不如異軍突起的魅族。曾學忠曾在內部信中反思,2015年中興實際出貨量與6000萬臺預期目標相差400萬臺,問題出在國內市場,原因在於犯了兩個嚴重錯誤:一是戰略失誤,沒有提前洞察到消費者轉換趨勢和渠道轉換趨勢,導致錯過兩個風口;二是固有管控模式、品牌等短板,沒有得到充分提升。

對此,曾學忠強調中興將在渠道、品牌和人才三個層面尋求突破,力爭3年內(2018年底)重回國內手機市場前三強,並提出2016年挑戰7000萬臺的銷售目標。顯然,2016年是中興複興的關鍵年份。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2016年是中興成立31年來極為艱難的一年,營收小幅增長1%,凈利潤暴跌173.49%,凈虧損23.6億元。

中興迎來上市20年來第二次虧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被寄予厚望的終端業務未達預期。IDC數據顯示,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同比銳減36.5%,以2015年5600萬臺出貨量計算,2016年其出貨量為3560萬臺,僅完成預期目標的一半。無論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這都是一個拿不出手的成績,曾學忠“下課”也就見怪不怪。

去年10月,中興終端無預警換帥,殷一民接替曾學忠正式走到臺前,後者則擔任中興EVP(全球副總裁),協助殷一民工作。在我看來,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驟降2040萬臺,跌幅如此之高,除了在中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也與其在海外市場優勢被削弱不無關系,這無疑是個危險信號,曾學忠難辭其咎。

或許,讓中興高層無法忍受的是,身為中國通和營銷高手的曾學忠在經歷大刀闊斧的改革後,非但沒有助力中興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反而市場地位愈發尷尬,3年複興計劃第一年就遭遇出師不利,為後續搶占市場蒙上一層陰影,這才導致其下課。

中興衰敗:產品、渠道、營銷不給力

從換帥到離職,前後不到半年,請允許我當回馬後炮,我認為期間曾學忠擔任所謂的中興EVP是個有名無實的虛職,因為他治下的中興終端屢次錯過搶占市場的有利時機,中興高層對其失去耐心,繼續重用的概率微乎其微。同時,曾學忠離職的時機也給外界留下想象空間,上周中興剛發布一份並不出彩的年度財報。

如果說曾學忠下課是為中興終端業績不佳背鍋,那離職則暗示他不看好中興終端的未來前景。畢竟,作為曾經的一把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中興終端的優劣勢,以及應有的市場排名。在我看來,中興終端的優勢在於不俗的專利積累,專利護城河為其進軍海外市場掃除障礙,但其在產品、渠道、營銷三大核心環節的短板也很明顯,這恰恰是其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原因所在。

先說產品,“剁手興”是中興再努力也無法撕掉的一個標簽,大致意思是手機看起來性價比高、賣相好,買完發現直呼上當,發誓再買就剁手,其根本原因在於建立以運營商市場為導向的管控模式。早年中興過於依賴運營商市場,同時做上百款產品是常態,管控模式適配這套規則,導致生產出一批低質量的產品。

同時,中興手機的產品定位亦不精準,產品之間界限十分模糊,既有老年功能機,也有低端智能機,產品太分散。直到2014年1月曾學忠提出精品策略,產品數量從300多款減到76款,為此不惜整整18個月沒發布新品,直到2015年先後推出天機系列、Blade系列,分別面向高端、中低端市場,產品困局才有所改善。不過,中興出手還是有點晚,兩大系列均面臨強敵進犯,銷量難免不佳,這也就解釋了天機7銷售目標定位於區區200萬臺。

然後說渠道,中興渠道拓展的尷尬在於輕易放棄運營商市場,而電商渠道上量和社會公開渠道建設又非一日之功,根源在於中興對渠道變革的趨勢沒有加以預判。2014年,在小米互聯網模式和運營商減少終端補貼的雙重沖擊下,中興急於否定運營商市場,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商上,並在線下渠道保持必要的投入。

不過,好景不長,2015年下半年,OPPO、vivo強勢崛起給整個手機行業帶來重大啟示:線下渠道才是手機行業洗牌的主戰場。彼時,中興才意識到線下渠道的重要性,開始瘋狂補課,將2016年定義為“門店年”。曾學忠曾表示,“中興總體計劃要建設3000—4000家門店,主要投向公開渠道,一線城市會建1—2家旗艦店。”可惜,亡羊補牢為時晚矣,線下渠道建設不僅考驗中興資金實力、人才招募,經營步入正軌更需要時間,而市場留給處境堪憂的中興已經不多。

再說營銷,“剁手興”嚴重傷害品牌形象,預示著中興品牌營銷任重道遠,但其實際表現讓人大跌眼鏡。一方面,與高調、張揚的友商相比,中興營銷宣傳顯得保守、內斂,無論是話題性還是曝光量,存在感都極低;另一方面,盡管內部反複呼籲學習小米,但一直沒有放開手腳真正去做。

在我看來,中興在品牌營銷層面雷聲大雨點小的根本原因在於仍存在B2B思維慣性。過去中興與運營商打交道采取B2B模式,只重視技術研發,對品牌研究和積澱不夠,用“不懂營銷”來形容也不為過。更為可怕的是,一直以來中興對品牌營銷不夠重視,心態不對是硬傷,直到2016年才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和不斷學習,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

寫在最後

依稀記得去年5月底,曾學忠在天機7發布會上曾表示:“我們失敗了,時代成就的不是我們,是小米,因為我們眼里沒有風口,只有產品。”言下之意是以產品主義者自居的中興不應落敗於營銷主義者小米。4個月前,他在反思終端部門未完成2015年度目標時,直言不應該回避向小米學習。

從小米效仿者搖身一變成為批判者,曾學忠態度轉變之快出人意料,不僅透露其對小米模式研究不透徹,更折射其對中興終端轉型的迷茫,沒有制定面向未來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清晰戰略,只能亦步亦趨地跟隨對手腳步,歷經小米和OV崛起兩次行業變遷,換來的是前景愈發不容樂觀。其實,中興轉型是項系統工程,內憂大於外患,如今市場地位急轉直下不能完全怪罪於曾學忠,其負主要責任既充滿無奈,也是必然結果。

中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62

直逼7%!境內發債成本節節高,企業問道中資美元債

今年以來,由於監管趨嚴、利率上行,無論是債券發行方、承銷方亦或是買方都感嘆,境內債市最近“不好玩”,反而是各類中資美元債的研討會場場爆滿,機構對境外市場興趣頗高。

4月下旬以來,幾只公司債的發行利率逼近或超過了7%,如“17貴州物流園項目債”(7.8%)、“17黔南債01”(6.99%)、“16營經開債02”(6.98%)等,發行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近150個基點,令市場大為震驚。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由於信用風險上升、發債成本高企,今年債券發行量幾乎“腰斬”,金融去杠桿向實體去杠桿傳導。

“‘發行利率高企、資金荒再現’的說法有點誇張了,7.8%的成本在同類債券中屬於偏高的。”天風證券分析師高誌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過在其看來,從信用利差角度來看,目前高等級信用利差調整相對充分,而中低等級信用利差仍有待進一步調整。

相比之下,中資美元債發行自2010年起開始提速,至2016年達歷史最高,如今發行方熱情仍然高漲。
從目前尚未償還的中資美元債來看,銀行業、房地產和金融服務業合計占比超過50%。

發行利率何時見頂?

進入2017年,一級市場信用債發行利率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上行趨勢,各品種利率普遍上行。以短融為例,加權平均利率從去年10月的3.16%上升至4.68%,上行152個BP。

那麽,過去熊市期間信用債調整又如何呢?天風證券分析稱,以1年期AAA短融為例,熊市期間調整空間跨度較大,從20BP-324BP,平均在186BP左右。

除了上述兩只城投債(“17黔南債01”、“16營經開債02”),信用債的發行利率也節節攀升。4月26日發行的17古纖道SCP001發行利率在6.50%-7.00%之間;此外周二、周三發行的短融中票中,17鎮國投SCP004提升上限至5.8%;17中材國SCP001提高上限到6.2%。

華創證券固收分析師吉靈浩指出,因為債市的調整和資金面的持續緊張,從2016年底開始,信用債一直保持上行趨勢,城投債與信用債趨勢保持一致,至今已累計上漲100-200BP。

不過,市場調整到如今,“資金荒”的說法太過誇張。之所以兩只城投債發行利率高企,某股份行固收部業務人士表示,這些平臺均屬於地級市,平臺級別較低,一般不在大行的授信覆蓋範圍內。從類別上看,該債券屬於一般企業信用債,雖然是地方國企,但不會列入地方置換債之列,沒有政府信用背書,全靠企業自身信用。

關鍵問題在於,無論是發行方還是投資方,各界都在等待利率見頂後入場,那麽債券利率還會上行多少?

高誌剛分析稱,就3年期中票而言,從主體評級來看,2010年至今,AAA、AA+、AA主體發債平均成本相較貸款基準利率的峰值分別出現在2017年4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各等級分別較貸款基準利率上浮8.50%、30.08%、29.92%;而當前各等級中票發債利率分別較貸款基準利率上浮8.50%、11.31%、17.0%。

從企業性質來看,2010年至今,國企、民企發債平均成本相較貸款基準利率的峰值分別出現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分別較貸款基準利率上浮28.86%、35.79%,當前國企、民企分別較基準利率上浮11.72%、13.24%。

他表示,從上述數據來看,3年期中票相較貸款比價的歷史高位而言,仍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此外,5年期中票也處於類似狀況,相比之下,短融的調整已經較為充分。

中資美元債發行放量

與境內債市的冷清大相徑庭的是,中資美元債無論是在人氣還是發行量方面都受到追捧。

對於買方而言,即那些有購買中資美元債渠道的券商資管等,在國內債市持續動蕩期間,美元債成了理想的替代物;對於發行方而言,以城投平臺、房地產企業等為主,離岸債市成了又一個可行的融資的目的地。“

“比起人民幣債券,我現在更看好離岸美元債的機遇——美元升值,且信用利差大。”某大型券商資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四季度境內債市巨震之際,其所在券商加大了對中資美元債的投資力度,僅11月一個月正式發行的城投美元債就達34筆,超過20億美元,而上半年月均也就三四億美元(一兩筆)。

“盡管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發行離岸債券心存顧慮,但中資券商可並不在乎,對這類美元債的胃口更是與日劇增,因此離岸投資者中,中資機構買家占了大多數,真正非中國背景的機構只買了2到3成。”他對記者稱。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提及,“境內房企發債困難,不少轉戰境外。”

值得註意的是,城投美元債的發行在去年達到高峰。民生證券研究院分析稱,去年城投美元債共計發行了45筆,金額超過123億美元。而2014年僅僅發行不足10筆。地方政績壓力和資本外流壓力共同推動了城投美元債市場的擴張。

從債券評級來看,只有2只債券沒有獲得評級,獲得A及以上評級的城投債占比僅為13%,多數債券獲得了BB或BBB的評級。從債券的期限結構來看,3年期債券占比高達84%,城投債以短期為主。

“從目前美元債券市場的發行情況來看,期限在2-5年的較多,認購也較踴躍。依據徐州經開的債務結構、未來資金需求以及公開市場行情,我們選擇了3億規模和3年發行期限。最終總認購額近10億美元,超過發行規模三倍有余。”國信證券投行部負責人王言豐表示。

從發行者的角度來看意願較為強烈。首先,向境外發債比過去更加容易,近年來政府在許多環節給予了便利。2015年9月14日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 簡化了境內企業境外發債的備案登記程序和外債的發行條件,為中資美元債的發行節約了時間成本。

其次,企業發行中資美元債有利於企業走出去,提高國際影響力。發行海外債券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信用評級,提升企業國際認知度,同時對於城投平臺而言,有明顯的政績標簽。

再者,此前國內的資本外流壓力較大,發債的美元回流一定程度可以對沖各省及地方資本外流的問題,因此各地政府十分鼓勵。

最後,就企業的戰略考慮而言,多元化多幣種化負債,合理運用融資工具,可以降低綜合財務成本和匯兌損失。

當然,海外發債並非企業“想發就能發”,目前發行主體還是以城投公司和房地產企業為主。除了票面利率之外,評級費、律師費等費用也要價不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93

湯文亮﹕創新高——節節敗退信號

1 : GS(14)@2017-12-10 20:33:30

【明報專訊】一向以來,物業代理向傳媒發放的消息就是某些公屋居屋以創新高價出售,令到不少人以為那些資助房屋業主是生意奇才,好似領展(0823)一樣,可以以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符合市場上高沽低吸的大原則。

早年賣走公屋的人現在如何?

其實,這是錯覺,他們只不過是攞政府着數,可以以低價從政府手上取得物業資產,再將那些物業以他們以為的高價出售,其實售出價與市價仍然有一段距離。不過,與較早前早已將公屋居屋出售的人來說,現在的售出價的確是創新高。

不過,我始終不明白,點解那些業主要出售他們的資助房屋,售出之後他們又何去何從,傳媒從來沒報道的是,那些曾經是資助房屋的業主,在賣樓後最初是租樓,環境與面積都比以往的公屋佳,後來愈住愈細,最後要露宿街頭。所以,我認為那些創新高並不是好消息,而是節節敗退信號,不少人將壞消息演繹成好消費,亦有不少人吶喊助威,這點我更加不明白。

20年前港人「割地求和」經驗慘痛

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樓市大跌七成,不少業主要被迫出售他們的資產給外資基金,當時的報道是有不少外資基金投資香港,他們真金白銀買香港物業,在不明內情的人來說,有外資財團投資香港,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但香港業主知道,這是一個節節敗退、「割地求和」信號,悲慘的號角警剔了香港業主的心,以後投資物業,必定要量力而為,所以,物業投資者才可以避過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物業投資者有多少運氣,其實並不是,是他們痛定思痛,才可以避過一劫。

在過去幾年,有不少小業主以高於市價賣樓後向我炫耀,我反問他們點解要賣樓,雖然我寫細價樓爆煲論之後比較睇淡樓市,但仍然不主張賣樓,尤其是自住單位,他們向我炫耀其實是對我說他們正在敗退,就好似今日的公屋業主一樣,我希望傳媒可以訪問那些將公屋賣走的業主,他們現在身處何方,住在什麼地方,真正答案一定會警愓一些打算賣公屋的業主。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73&issue=2017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