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結婚前夕落淚新書揭與戴妃各有對錯
1 :
GS(14)@2017-03-23 06:27:18英國皇儲查理斯與第二任妻子卡米拉出名恩愛,與首任已故妻子戴安娜的貌合神離形成強烈對比。來自美國的皇室家庭傳記作家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出書講述查理斯如何在心繫卡米拉的情況下,迫於無奈迎娶較符合皇室要求的戴安娜;又講述戴安娜在得不到查理斯的愛之後,如何因愛成恨。書中內容未經英國皇室證實。史密斯撰寫的《Prince Charles: The Passions and Paradoxes of an Improbable Life》在下月4日出版。新書提到在1972年,24歲的查理斯邂逅年長他一年的卡米拉,而她才是他的真愛。家庭朋友蒙巴頓(Patricia Mountbatten)提到,皇室傳統要求王妃須是處女,或至少似乎是處女,而卡米拉則是「有過去的人」,明顯不合要求。到查理斯30歲時,他要結婚的壓力漸大,在連串霧水情緣後邂逅了戴安娜。書中指,菲臘親王向查理斯寫信,促請他要不迎娶戴安娜要不放手,猶疑不決將損害戴安娜聲譽,終於在1981年7月,當時只有20歲的戴安娜嫁入皇室。但原來在婚禮前一晚,仍深愛著卡米拉的查理斯流下男兒淚。儘管查理斯以為可以慢慢與戴安娜培養出感情,但6年過去,他對朋友懊惱道:「為何我可以錯得這麼離譜?」兩夫婦12年的年齡差距難以收窄,「二人無知識連繫、很少共同朋友、無共同利益、無同年代的人的共同生活體驗」。查理斯始終未能對卡米拉忘情,而嫁作他人婦的卡米拉亦始終心繫查理斯。書中指戴安娜為了吸引查理斯注意,懷孕3月時不惜自己碌落樓梯,又在查理斯面前用玻璃碎片、刀片自殘,甚至說查理斯「永不能登基為王」,令查理斯由最初安撫她到最後放棄她。戴安娜又會嘲笑查理斯的軍服、在他晚上在床邊跪下祈禱時打他的頭,甚至連他心愛的拉布拉多犬「Harvey」也不放過,牠最終被送到查理斯的顧問手上。在1986年中之前,亦即二人結婚短短5年,查理斯又再與卡米拉講電話重燃愛火,他最終在1996年與戴安娜正式離婚。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2/19966442
新書提南京大屠殺 日右翼轟賣國 村上春樹:竄改歷史是錯誤
1 :
GS(14)@2017-04-04 08:59:16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新作《殺死騎士團長》(暫譯)提及南京大屠殺,在日本惹來極大迴響,右翼及鷹派輿論狠批他為贏諾貝爾文學獎不惜賣國。沉默一個多月,村上日前罕有接受國內傳媒訪問首度回應,表示希望透過說故事抗衡歪曲歷史的錯誤。
■《殺死騎士團長》2月下旬在日本開售,內容提及南京大屠殺,惹來國內右翼猛批。互聯網
《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及共同社等日本主流媒體昨天刊出專訪,讓讀者一窺村上的創作心路歷程。村上透露由於故事設定涉及311大地震,前年秋季他到福島縣參與文學交流時,特意駕車到東北沿岸兜風,「小說人物皆背負着某些傷痛,跟震災令全國國民受到傷害有着重叠之處。身為作家對此雖然無能為力,但仍想做些甚麼」。跟對上兩本長篇小說《1Q84》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不同,今次村上選擇用第一人稱說故事。主人翁「我」是36歲肖像畫家,跟妻子分居後遊歷北海道及東北地區個多月,其後暫居朋友父親在神奈川縣市郊開設的畫室。其間「我」跟兩名來學畫的有夫之婦發生性關係,又無意中發現一幅名為「殺死騎士團長」的畫作,追尋來歷時發現涉及日本侵華歷史。
■日本右翼一直拒絕承認南京大屠殺。資料圖片
「透過說故事去抗爭」
書中一段對話指當年日軍攻佔南京後大量殺人,「有戰爭相關的殺戮,亦有戰爭結束後的殺人……包括降兵與平民百姓」。篇幅雖少,但足夠令小說在2月24日出版後廣受抨擊,批評者包括小說《永遠的0》作者百田尚樹及APA酒店行政總裁元谷外志雄。村上在訪問中回應指,「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集體回憶,遺忘及竄改歷史都是嚴重錯誤的,必須對抗。作家所能做的雖有限,但仍希望透過說故事去抗爭」。他又特別提到近年在國際舞台興起的排外主義,指對此抱着一份危機感,「若然認為將異己排除在外會令世界變好,那跟種族清洗又有何區別?」村上經常不齒日本否定歷史,前年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戰後70年談話」,村上接受紙媒訪問時就直言「歷史問題非常重要,認真道歉非常重要,道歉並非羞恥之事」。日本《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3/19978232
新書指戴妃情緒化唔肯醫查理斯接受心理輔導14年
1 :
GS(14)@2017-04-04 08:59:19英國皇儲查理斯與首任妻子戴安娜的破裂婚姻背後,其實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問題,來自美國的皇室家庭傳記作家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出書再揭這段婚姻破裂的種種前因後果,書中提及戴安娜因為懷疑查理斯念念不忘前女友卡米拉,導致情緒不穩,又懷疑皇室欲加害她而拒絕接受心理治療,最終反而是查理斯要接受心理治療長達14年。史密斯提到查理斯及戴安娜1981年結婚後,早在巴爾莫勒爾(Balmoral)渡蜜月時,戴妃已開始懷疑丈夫對卡米拉舊情復熾。查理斯多次安撫她與卡米拉情而逝,但戴妃仍然情緒飄忽,查理斯也越來越不知所措,他會說:「戴安娜,到底發生甚麼事呢?我說了甚麼讓你哭呢?」其他人欲替他們修補關係,但連英女皇的女官赫西(Sue Hussey)也碰壁。查理斯的表親希克斯(Pamela Hicks)憶述:「她不想人教她怎麼做,她會說:『這很沉悶,赫西。』她沒有嘗試,也沒需要嘗試,因為她知道人們都愛戴她。」戴安娜失眠及日漸消瘦,她飽受空虛感折磨、害怕被遺棄,經常因為卡米拉大罵查理斯,又抱怨皇室氣氛令人窒息,於是常常哭個不停,或不時大發脾氣,令查理斯以至身邊的人都提心吊膽。雖然如此,戴安娜在公眾前總是有能力上演好戲,令她身邊的人更加覺得她難以捉摸。查理斯找來好友兼政府顧問范德波斯特(Laurens van der Post)幫忙,他建議戴安娜應盡快找精神科醫生幫忙。戴安娜獲處方抗焦慮藥物「地西泮」,但她擔心皇室嘗試鎮靜她,故拒絕服用。戴安娜最終同意接受范德波斯特朋友、麥格拉申(Alan McGlashan)醫生的心理治療,但她只是見了對方8次,反而是痛苦又困惑的查理斯接受麥格拉申的心理治療,整整維持了14年。查理斯與戴安娜的婚姻在維持15年後,於1996年正式告終,翌年戴安娜在巴黎車禍中逝世,而查理斯則在2005年,如願迎娶他念念不忘的卡米拉。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3/19978813
新書指內地人缺公民意識彭定康:港人有權堅持港人身份
1 :
GS(14)@2017-06-25 10:29:57【本報訊】中共官員近年一再強調一國先於兩制,將港人抗拒中國人身份與港獨劃上等號。前港督彭定康在新出版的著作中為「香港人」身份辯護。他指出,一國兩制的真正意義在於香港人擁有內地人所沒有的公民意識,香港的自由與法治亦是內地所沒有,所以港人有權堅持香港人的身份。中共要求港人與內地人一模一樣,只會令一國兩制失去意義。記者:麥志榮
■彭定康指雨傘運動是年輕人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
根據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First Confession》(初次告白)的電子版,他在書中第8章有關香港的部份,及就新書的訪談中都提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他嘲笑中國共產黨只是鸚鵡學舌地講「一國兩制」,但從沒有真正理解其意義。香港雖是中國一部份,但港人相信社會多元化,要求政府問責,明白自由及法治是維持繁榮穩定的關鍵,令香港人有與別不同的身份,中共不能一方面講兩制,但又要求香港人與內地人的政治性格一模一樣。他指出,香港的自由、法治及生活水平對內地人很吸引,因為內地沒有這些東西,發展的基礎也受打壓,最滑稽的例子是習近平及中國教育部長下令禁止傳播西方價值及哲學,「就像馬克思是在上海出生,另一樣可笑的是,孔子學說與論語卻被扭曲,變成好像是列寧的想法」。他認為,香港人日益滋長的身份認同,並非承認或否認是中國人,而是希望被承認是「香港的中國人」。香港人有真正的公民意識,這是內地各大城市的居民所沒有的,兩制就是香港人不會安於接受極權管治。他又指,中共難以承認港人這種身份差別,是因為內地正欠缺一種可以將政治及經濟利益與愛國情操維繫起來的公民道德。中共也害怕政治改革會令中共政權倒台,於是打壓一切異見分子,收緊對香港的政策。
稱示威者不應受武力壓制
彭定康在新書中提到,中共在97年後不斷破壞一國兩制,香港公務員制度被政治化,警隊亦被利用於政治目的,法治及司法獨立受到北京說三道四,銅鑼灣書店跨境擄人事件令言論自由受威脅。中共高壓將少數激進分子推向港獨。而今年初特首選舉,最高民望的曾俊華落選,因為他主張和民主派溝通。對於2014年尾爆發的雨傘運動,他指出,香港人以往政治冷感,近年因害怕中共對香港的圖謀,令港人政治訴求變得尖銳,一場溫和的爭取民主運動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他指雨傘運動中的年輕人顯得克制,整個運動都甚有條理。和平示威者不應被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壓制。成千上萬在97年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參與運動,是因為他們相信自治的承諾,希望可自由及公平地選出治港的人。他又表示,近年訪港期間曾被大學生質問英國對香港過去幾代爭取民主的人做過甚麼,他當場無法確切回答。只是他認為英國政府確有道德責任,採取行動捍衞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而這不只是對英國的考驗,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考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8008
新書內容搶先睇︰唐家璇笑指醜父生美女
1 :
GS(14)@2017-06-25 10:29:58香港回歸後,港人緬懷的應該還包括彭定康3位美麗女兒。彭定康之後轉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書中憶述當時常接觸中國官員,包括1999年首次與當時外交部部長唐家璇會面。唐到布魯塞爾探望他,當看到牆上掛着他女兒的照片時,卻開了一個玩笑:「為甚麼這樣漂亮的女兒,有這樣醜陋的父親?」身邊的中國大使慌忙插話打圓場,「說笑而已,說笑而已」。彭定康於書中稱當然知道,還大方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笑話。
■彭定康(左)於書中提到與江澤民(右)關係不錯,兩人曾談論舊電影及莎士比亞。
江澤民秘書拿翻版書索簽名
雖然彭定康於香港政權移交期間與中方經常對着幹,他於書中稱其實與中國領導人關係不錯。他憶及有一次與太太林穎彤(Lavender)一同獲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邀請,到中國進行私下官式探訪。會面期間主要傾談舊電影及莎士比亞,會後江澤民其中一位秘書,拿出彭定康的著作《東方與西方》(East and West)要求他簽名。不過,彭定康當時發現,該書是台灣印製的翻版書籍。
將香港比喻為勞斯萊斯
書中談及與中方的外交經驗時,彭定康憶述,當越來越接近1997年政權移交的時期,彭定康其中一名顧問,經常爭辯香港其實就像一部勞斯萊斯房車,但中國卻企圖修補這部房車的引擎,又或換掉車胎,但其實中方當時最需要做的,卻只是啟動這部房車,她自然就會朝着應走的方向邁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8016
新書發佈會邀黃之鋒發言亞洲協會拒借場
1 :
GS(14)@2017-07-06 23:40:24【本報訊】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疑因政治原因,再次拒絕借出場地舉辦活動。昨有傳媒報道,以回歸20年變遷為主題的新書《Hong Kong20/20: Reflections on a borrowed place》,原定在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新書發佈會,惟中心提出條件,要求身為新書作者之一、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不能在發佈會上發言,活動最終要改往另一地點進行。有關新書由香港筆會出版,作者除黃之鋒外,還有立法會前議員吳靄儀、浸大助理教授何麗明、專欄作家陶傑及本地詩人周漢輝等。《南華早報》昨引述香港筆會主席Jason Y. Ng指,該會支持文學及言論自由,活動不會排除佔領運動的學生領袖,委員會亦投票決定發佈會改在其他地方進行。活動最終遷往香港外國記者協會舉辦,惟因黃之鋒上周參與佔領金紫荊廣場活動,因此未能出席。
主席為「梁粉」陳啟宗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回應《南早》指,因未能與香港筆會達成共職,無法協調一個雙方均認同可吸引觀眾的活動。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於1990年由恒生銀行名譽董事長利國偉創立,現任主席為「梁粉」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中心可提供表演、會議及活動場地予公眾。中心並非首次疑因政治因素,拒絕借出場地。去年雨傘運動紀錄片《撐傘》,原定在該中心舉行首映禮,並邀請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佔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及香港眾志羅冠聰任嘉賓,惟導演陳耀成突收到場地方面通知活動取消。當時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回覆傳媒查詢指,因活動嘉賓只有民主派人士出席,為平衡各方聲音,故決定取消活動。黃之鋒回應稱,香港筆會在3、4個月前邀請他為新書撰文,對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不欲他在新書發佈會演講,他指該會立場一向較保守,但今次只是新書發佈,質疑對方是否阻礙新聞及出版自由,認為該中心需有合理解釋。■記者伍雅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6/20080650
訪問梁天琦新書 誠品拒入貨
1 :
GS(14)@2017-07-07 02:35:12【本報訊】白卷出版社上月底出版新書《有冇人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圖),內容主要是人物訪問,包括被取消立法會參選資格的梁天琦、發起反國民教育的黃之鋒等。出版社稱,誠品書店曾表示有興趣入貨,至昨晨卻收到發行商通知,誠品以暫不適合為由拒絕入貨,新書僅得樓上書店有售。新書統籌兼作者古偉牧慨嘆,誠品過往願意銷售雨傘運動書籍,今次拒絕入貨,或因政治不正確。
作者:或因政治不正確
新書內容是主權移交20年期間20個關鍵人物的訪問,包括處理1997金融風暴的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港大任命副校長風波的陳文敏教授、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和前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等。古指誠品由有興趣入貨,變成拒絕入貨,現時僅樂文書店、開益書店等多間樓上書店和教協有售。古過去曾訪問雨傘運動參與者,並寫成《被時代選中的我們》,該書打入誠品2015年度TOP100暢銷書榜華文創作類第一位。他慨嘆今次誠品拒絕入貨,可能是新書政治不正確,「我都唔知係尺度再收緊咗,大家再擔心咗,定係港獨嘅殺傷力更加大?」白卷出版社出版經理Karen承認,上月底發行商回覆有興趣入貨的書商名單,誠品名列其中,其後誠品未確認下訂入貨,發行商昨晨回覆,誠品以「暫時不適合」拒絕入貨。對於事件是否涉政治審查,Karen表示不評論。記者昨致電誠品查詢,職員指會轉介公關部同事,截稿前未收到回覆。■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5/20079534
也說亮話:村上春樹新書閱後感
1 :
GS(14)@2018-01-15 03:28:14聖誕前終於等到日本2月出版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由賴明珠翻譯的中文版,急不及待,馬上捧着讀完;意猶未盡,書櫃中找出2002年出版《海邊的卡夫卡》重閱一遍,兩書都是以故事中一幅畫作而名,兩書皆用上西方經典故事比喻:卡夫卡是希臘悲劇中殺父戀母的伊底柏斯王,騎士團長是歌劇唐璜(Don Giovanni)。唐璜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莫札特和劇本作者Da Ponte呈現一位不顧道德規範,不擇手段到處拈花惹草的風流貴族唐璜(Don Juan)。他曾經為得到一名貴族少女而殺害其父親──騎士團長,後來在墳場遇見騎士團長的石像,雕像與之對話,甚至共進晚餐,石像幽靈崗薩羅(Don Gonzalo)晚宴中請求與唐璜握手,當唐璜伸臂之時,石像拖他共進地獄。書中主角是和唐璜完全不同的人,一個安於本份、稍有才華的人像畫師,妻子有外遇提出離婚,畫師獨自出走,隱居山中,然後撞上一連串離奇怪異的事。主角為了救一個少女,被迫刺殺從畫作中跑出來的騎士團長──Idea,然後走進迷幻世界,被困地底。
Idea被殺了,少女安全了,畫師妻子有孕,不再離婚了,畫師回家重操故業,山中的房子和奇幻畫作在意外裏燒毀;一切又回到從前,到底地獄是甚麼?在哪裏?人在各種道德規範、宗教哲學、政治思想、市場經濟、社交媒體包圍下,還有自由嗎?何處找回心性?人的本質是甚麼?兩書對比完了,再找來1985年出版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個假期在村上春樹時而奇幻、時而狂暴的世界裏,扁舟一葉,驚濤駭浪,不能自己。書中人物穿插時空、世界、自我意識迷茫混亂的無序,卻平衡於音樂、書籍、慢跑、威士忌的有序,彷彿這些可以孤獨享受的元素揉合成一條救命繩子,讓人始終保留一點清明。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可能就是要走到路斷人絕、柳暗花明,心裏的道、山寺桃花才豁然盛開,2018年也在慢慢展開,祝大家新年快樂!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779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