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集中眼前機會 切忌仇富自怨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59

(原載於東周刋10/8)

仇富思想,怨毒沖天。人各有志,誰能阻止?人生定律:拙於思考,必愚;自怨自艾,必頹;缺乏反醒,必墮;憎人富貴,必貧。凡將自身諸種問題,皆以「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無能政府、衰同事、賤老板、狗朋友等合理化,愚、頹、墮三位一體,想成功,難矣!

2003年,太古城3,000蚊呎時,又怨;現在百業興旺,又怨;升,又怨;跌,又怨;好,又怨;壞,又怨。你見過有人怨人怨到發達未? Rich people focus on opportunities. Poor people focus on obstacles. 心神焦點所在,決定了人的命運。只有集中尋找機會,才能發現機會。

英國富豪鄧肯·班納坦(Duncan Bannatyne)的發跡史,可以說明此理。此君出身寒微,讀書不成,當兵揾食,又年少氣盛,差啲掟咗個玩針對的軍官落海,要坐九個月軍監。基本上三十歲前,都是打散工為生。但有意無意之間,累積了幾度板斧:

在海軍服役時,鄧肯學識維修器械;之後揸的士,學識幫人整車;終日滑浪,閒時在沙灘替更賣雪糕。鄧肯的富豪之路,始於一輛待售的殘破二手雪糕車。用了450(計入通脹,約是現今港幣兩萬多元)買下,修妥後不遜新車。人家賣名牌雪糕,易賣利錢卻低。鄧肯沒怨天尤人,而是揭黃頁逐家問價。最終搵到平價批發商,開張大吉。

賣雪糕無門檻,鄧肯如何突圍?他引進來路匙羹,比對手快 一步「筆」好雪糕,快手搶客。此外,米飯班主是細路哥,鄧肯出盡法寶,吸引小孩的注意力:在雪糕球面,用模具加上眼睛和微笑,再用朱古力豆、餅乾等造出不 同面相,改埋不同卡通人物的名字,小孩天真無邪,嘻嘻嘻被氹落叠。鄧肯冧客功夫,實在鬼哭神號:為小朋友拍照,仲叫得出「客仔」大名,客仔幫襯一角幾毫, 感覺仿如上賓。當然不是特異功能,而是當年小孩衣服多繡有名字:有腦加有心!

生意紅火,迅速擴張,轉眼已有雪糕車隊。無牌經營的行家眼紅,偷偷入楔,交足稅項、牌費的鄧肯當然深深不忿,但報官需時,就直接調動兵馬,以三敵一,將「游擊隊」團團圍住,攪到對方雞毛鴨血。

鄧肯另一秘技,是熟讀政府部門的小冊子。孜孜苦讀發現,發現可以申請牌照,獨家在市政公園內賣雪糕。由於無人知曉,標價極低,獨市生意好做,正過印銀紙。鄧肯在回憶錄中笑言,不知為故對手會懶蠢如此,將印鈔機拱手相讓。

幾許風波後,終於賺進第一桶金,以28,000鎊賣出車隊,賺到第一桶金,再碌卡借錢夾叠開第一家老人院,之後上市,現時坐擁三億英鎊身家,不在話下。

眼前不少中線投資機遇:地產股與樓價背馳、本地零售業興旺、收租股及REITs股價或會重估。看一萬遍《地產霸權》,也幫不到閣下由無樓變有樓。性格決定命運,發達先改性格 - 集中於眼前機會。戒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02

眼前無數的問題 艾薩 Isaac Sofaer

2011-5-12  NM




這些問題不能同時間被解決,我們只好習慣面對。真要等到所有問題得到解決,恒指已不再是二萬三千點,而是十五萬點。

因 天災的來臨,我相信中東及非洲的民主進程比預期早發生。那是超級強勁,卻非常危險。有領導者會把個人安危置於國民所需之後,不過他們的朋友才是最大的障 礙。現在希望這塊絆腳石被移走,達致和平與繁榮的社會,令中東、非洲及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受惠。印尼及菲律賓過去無甚希望,但變幻原是永恒;相比過去三十 年,伊拉克生產及銷售更多石油;好戰又危險的印度,有着沉重及傷痛的歷史,現正經歷極速增長。我預期更多國家的政經地位在未來十年會有轉移,對環球增長及 需求作出貢獻。當世界和平,便錦上添花。不要對報復過分憂慮,即使這個可能性是存在,倒不如花時間去思考一些正面的結果。

宏利的不合理

思 捷環球公布了九個月的銷售數據,報告顯示其亞太及美國的業務有不錯的增長,相比 一○年下半年業績,歐洲業務的負面形勢開始減輕。思捷業務不止於歐洲,但歐元復甦多少有助改善其經營狀況,但實際增長多少,仍要翻閱六月三十日的全年業績 後,才能得到完整的結論。中國神華首季每股盈利有一成六增長,即使營運現金流增加至一百九十億人民幣,淨利潤達一百一十億人民幣。資本及收購開支達一百四 十億人民幣,希望對未來收入作出貢獻。淨現金流增至一百一十億人民幣,股本回報達二成二。

神華生產煤的毛利達三成,能源達五成,即使將來零售價格會被調 整,神華也有能力面對,不像國內其他金屬公司,毛利低、成本高,或會不堪一擊。

對於仍然持有宏利金融(945)的投資者來說,今年首季業績好像不錯,但我 對此有保留。坦白說,我沒有資格去批評。但我看見公司利用對沖工具、仍受害於無條件保險計劃、於汽、油及房地產投機炒賣等等。日本地震後,再投保部門虧損 達一億五千萬元加幣,下一步會如何?宏利每季派息五毫二仙加幣,假如整年的每季盈利可維持,息率約二點八釐,市盈率八倍,但誰能肯定?股東權益比去年同期 下降一成,市賬率一點五倍,我不能接受多過滙豐。它大部分盈利來自美加,為何要持有這間業務複雜的公司?

商品價格勢危

滙控於 墨西哥的附屬公司首季每股核心盈利有近四成增長。滙控公布季息每股九毫美元,今年可能會派發特別股息。當股價達八十五元,派息率達四點一釐。昨天滙控公布 中期業績,下期再作討論。金屬及開採行業將受衝擊,我正作好打算。由於美國聯儲局準備加息,主要價格已開始轉向,但市場普遍未準備好這個事實。近日白銀及 油價的走勢,凸顯了商品價格已走過了頂峰。我預期瑞士法郎及澳幣會受害,而英鎊會向好。自一九八五年起,美元及港幣已貶值五成五,我預期未來五年,他們最 少會收復最少一半失地。金屬及商品價格於今年內會衰退,切勿接火棒。祝君好運!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 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3

遙遠的奧運.眼前的消費稅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352404

相隔56年,東京再次成功申辦夏季奧運會,成為第一個兩度舉辦奧運的亞洲城市。安倍親自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向國際奧委會強調,福島危機不會給2020年東京奧運會造成影響並承諾予以解決後,東京成功擊敗馬德里和伊斯坦堡,獲得2020年奧運會主辦權。分析認為,東京的優勢在於其龐大經濟,東京都政府本身便有45億美元專為奧運基建項目而設的儲備,加上日本與奧運會贊助商有連繫,而且亞洲為國際奧委會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另有分析指出,申奧成功暗示著日本已東山再起,一如1964年東京奧運標誌着日本和平重返國際舞台一樣,2020年的東京奧運將向外界展示,日本如何鯉魚翻身。安倍在一個電視直播的記者會上表示,這是個讓東京和日本發光的好機會,希望把奧運會作為「起爆劑」,令日本走出持續了十五年的通縮,而舉辦奧運會和傷殘奧運會對基建和旅遊等多個範疇都有良好影響,對經濟有「第四支箭」的效果。

市場預料舉辦2020年奧運會可刺激建築及旅遊業,而且可以提振消費信心,正好可配合首相安倍晉三的振興經濟計劃。東京都政府預期,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申奧成功將為日本帶來約2.96萬億日圓的經濟效益,東京都將佔其中約1.68萬億日圓,而且可為日本帶來15萬個職位。政府亦希望奧運可令外國遊客一年增加3000萬人次,高於去年的836萬人次。

Picture 

舉辦奧運除了可創造新職位外,亦可提升日本人對前景的信心。信金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藤本洋表示,奧運相關股仍未完全計入成功申奧的因素,儘管他們本來就跑贏大市。短期而言,他說,日本大市將受到申奧成功吸引的買盤及對未來經濟效益的憧憬刺激而造好。然而,2020年奧運始終太遙遠,此刻只能算是概念炒作;市場當前最憂慮的,還是調高消費稅率的潛在負面影響,這令日經指數維持在13300點至14900點波幅上落。

留意日本內閣府最近向上修訂次季經濟增長,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次季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增長0.9%,以年率計算增長3.8%,高於初步估計的1.2%,這主要受惠於企業資本開支在六季以來首次增長。次季資本開支按季增長1.3%,一反最初估計的下滑0.1%;三井住友資產管理高級經濟師武藤弘明指出,企業正更換舊設備,導致GDP大幅向上修訂。今年首八個月的大型銀行貸款增加2%,是超過四年來最多,意味前景改善促使貸款增加以進行新投資。

然而,隨着愈來愈多正面數據出現,進一步顯示穩固的復甦扎根;市場著眼點卻落在為明年開始調高消費稅率提供合理理據,擔心可能會摧毀結束多年通縮的黃金機會。事實上,一般家庭消費者信心指數從7月的43.6跌至8月的43,是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內閣府亦調低對消費信心的評估,指出信心改善的情況已停滯不前。服務業景氣判斷指數亦從7月的52.3,跌至上月的51.2,是連續第五個月下跌,反映安倍的促進經濟增長政策的正面效應中不乏缺點。

若然1997年歷史重演,消費稅率上調扼殺了日本人稍見好轉的消費欲,則無論2020年奧運是否日本振興經濟行動的第四支箭,已經不再重要。因為7年時間太長,消費稅議題早已是衡量安倍三箭行動成效如何的大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78

【小敗局】實現眾籌:重視眼前目標,切忌好高騖遠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1/57297.html

我的第一個眾籌項目就出了岔子。一開始,我們為這款使用超級電容供電的藍牙音箱產品擬定了共8000美元的納稅成本和間接成本,但在距籌款結束還有兩天,目標進度達到了97%的情況下,我卻把成本是多少這件事完全忘了。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就是下次啟動眾籌前,我一定會把額外成本做成超大海報掛在我視線所及的地方。

下面來說說這個失誤。

我們90%的規劃都是非常現實的。一個簡單保守的模式能保證一旦事情順利進行,我們不但能收回成本,還能獲取一些利潤。於是我開始想像如果規模達到現在的兩倍甚至十倍是什麼一種情況。而我們的失敗之處就在於忽視了眼前明確的目標而好高騖遠,這是這次眾籌中最大的失誤。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除了達成這個目標,其他都是鏡花水月。

如果你搞清楚了成功是什麼,那麼可以說你的眾籌項目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明確了目的之後如何進行計劃。

首先,你需要檢視市場情況。4 First Names有一套非常不錯的開源數據可視化工具,能夠讓你直觀地觀察潛在市場的全貌。Kickstarter的數據在這套工具下以漂亮的3D圖表呈現,他們統計了所有的Kickstarter的項目,圖表中的每個點都代表一個項目,圖中明亮的對角線則意味著項目往往都會達成籌款目標。

可視化效果很酷,而更炫的就是它抓取了網站上每個項目的數據。在著手準備之前,我們使用過濾將上述項目縮減成「籌集超過2000美元」的「產品設計」類,得到了2085個結果。我們相當確信的是,我們能在第一天得到來自朋友和家人的2000美元贊助,如果連這一點都無法達成,後面的路也不會好走。

在這份類似產品的名單中,我們使用了簡單的統計學技術來計算我們的資金目標。我們發現,籌款目標在2.5萬到3.5萬美元之間的項目最後有45%都達到了目標,而3.6萬到5萬的目標區間裡只有35%的項目成功。更具體的是,有關音頻的項目中,超過3萬美元的項目最後達成籌款目標的只佔了21%。

考慮到這款產品的定位和媒體爆光度,我們確定了3萬美元的目標,我們認為自己的產品對消費者還是有吸引力的。

目標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制定價格。我們使用Facebook與SurveyMonkey進行了一個簡單調查,這一項的花費是20美元。但是下一次我可能會直接使用SurveyMonkey的付費調查而不是Facebook廣告,因為前者能得到更準確的樣本。

我們的調查採用了Van Westendorp價格敏感性分析法:為潛在的客戶展示產品,並讓他們按以下順序給出四個心理價格:

1. 太貴了

2. 太便宜了

3. 有點貴

4. 比較合理

將調查結果繪製成圖表,你得到了一組四條曲線,它告訴我們有多少人不願意購買這款產品,又有多少人對它感興趣。

結果和我們最初猜測的300美元非常相近。那的確是一個合適的定價,因為一旦繼續增加50美元,潛在客戶數量就會減少30%。

調查結果讓我們明確了產品需求曲線的斜率,但沒有參考點。所以我們將12個相關的音頻類眾籌項目放在一起做出了這張圖表,以便瞭解價格區間和相應的支持者的關係。加上此前預計的銷售量,剩下的就是在連續的價格和目標範圍內確定最終的定價了,這最後的定價決定基於我對這款產品長遠的打算。

現在,我們有了統計學上合理的籌資目標以及零售價,以及最可能的銷售量。這款產品的間接成本和單位成本,包括物流費用和8%的分成(3%的刷卡費和5%的網站提成)。於是我們基於這些計算又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模型,並依此調整了定價和目標。

在這裡我犯了一個大錯。

我當時的想法是讓定價隨著籌款的進行逐漸提高,而且我現在還認為這是個好主意,雖然這次搞砸了。定價不但要讓消費者相信他們購買的產品值那個價錢,也要表現出一種過了這村沒這店的緊張感。

一開始,我們設置了25個「早起的鳥兒」名額(最優惠的價格/最早發貨),這些名額在第6天全部被認購,這和我想像中的情況差不多,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但當價格隨著第二階段的到來增加了50美元時,無人問津的情況發生了。

問題的原因出在我的胡蘿蔔加大棒定價模式。最初50美元的折扣(胡蘿蔔)對消費者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吸引力,但它反過來也對後來的購買者產生了強烈的反作用。如果需求足夠高,第二階段(100個)的銷售順利,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事實恰恰相反,第二階段的銷售數字並沒有增長,反而暗示人們沒必要立即下單,畢竟還剩97個。

在籌款即將面臨失敗的時候,我們在第16天突然得到了一大筆現金投資。於是我們又增加了「早起的鳥兒」的名額。請務必注意,如果你打算做分級定價,一定要確保每個階段之間的差額足夠小!我認為設立一個名義上的「零售價」會促進於中間階段的銷售,但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

從現在來看,其實最難的是網站流量的計劃。我最初以為,只要達到10000點擊率就能達到目標,而結果卻需要接近20000才行。目前的轉換率在0.5%左右,大多數的轉換來自於Facebook和直接訪問的流量,來自我們自己的Facebook專頁的幾乎沒有。

獲得媒體曝光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為此我們製造了一些試用機寄給各大媒體(我們也不可能直接要求他們進行報導)。這樣的項目成為「新聞」的時間點只有上線第一天,達成目標的那天以及結束前幾天,上述的時間段一定要把握住。在其他時間,我認為你必須找到產生流量的替代方案。

媒體對我們產品的報導還算不少,大約有30篇文章,但平均下來每篇只能帶來很小的訪問量和銷售量。我很驚訝地發現一些報導的轉化率非常低:比如Digital Trends上的這篇文章得到了650個贊,但同時我們的CrowdSupply頁面只有350個贊。

更幸運的是,我們再一次獲得了一大筆投資,如果沒有它,這個項目早在幾個星期前就無法進行下去了。如果能夠再來一次的話,我肯定不會開放國際購買了(美國以外的支持者實際上非常少),不但能省下一筆錢,還能在定價上有更大的調整空間。

除此之外,這個項目還讓我成為了一名臨時的全職互聯網營銷,實際上我只是想把產品造出來,但是我不知道除了眾籌還有什麼別的方式能籌集到資金。所以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個勝利(假設你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達成了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01

無線充電深度研究:“近在眼前”的無線之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36

無線充電深度研究:“近在眼前”的無線之美
作者:紀雲濤 代雲龍

身處移動互聯時代,困擾消費者的一個關鍵地方在於仍然擺脫不了線纜的 限制,但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這次無線充電技術真的來了!無線充電其實 早已誕生,但近兩年技術不斷得到突破,已經形成了四種技術路線,另外 相對於傳統充電的優勢非常明顯。這兩點綜合起來促使眾多巨頭越來越積 極的去嘗試的進行應用,並且已經形成了無線充電幾大聯盟,包括 WPC、 PMA、A4WP。

從市場的產品和技術動態來看,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將成為無線充電技術 加速滲透的兩個關鍵領域。消費電子領域,以 WPC 聯盟的 Qi 標準為例, 僅在 2014 年的 7 月,就有 27 款認證的無線充電產品發布,三星電子、LG、 諾基亞、高通、飛利浦等各行業巨頭們紛紛加入。汽車領域,許多電動汽 車廠商開始在這一產業積極布局,將無線充電系統推向市場必不可少的標 準制定工作已接近尾聲,目前的重點已經從標準和規格的統一轉向了如何 在市場導入。

市場容量上,一旦無線充電市場打開,其普及程度將是下一個 WiFi,空 間不可想象。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電動汽車,其不間斷的用電特征都決定 了無線充電市場的龐大空間,並且要註意的是兩個市場本身還在不斷的快 速增長。根據估計,2017 年預計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將會達到 73 億美元。

無線的前景很美,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障礙,解決好這些問題將起到行業 變革的催化作用。一方面,技術上有短板。除了充電距離偏短、轉換效率 低以外,還包括易受幹擾和輻射。另一方面,經濟成本居高不下成為了行 業發展瓶頸,標準之爭仍在持續。

我們的觀點認為無線充電行業已經形成了技術突破,相關上市公司將迎來 新的市場機遇,主要包括:碩貝德、順絡電子、立訊精密、勁勝精密、安 潔科技、長盈精密、得潤電子、雷柏科技、深桑達等,建議投資者關註。

風險提示:技術突破受阻礙,市場發展不及預期

1、無線充電:擺脫電線

看著辦公桌上一團亂麻般的充電線是否讓你心煩意亂?每次出差筆記本電腦 電用完後卻找不到插座是否讓你很焦急?無線充電技術將解決這些煩惱! 無線充電技術,簡單來講就是用電但是不用線,而是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電 力的傳導。 在進入電信時代之初,所有的信息和電力供應都需要通過線纜進行傳送,隨 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已經可以基本上擺脫線纜的束縛,正在飛速發展的 移動互聯網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所有的電氣電子產品卻始終很難擺脫電源線 這條尾巴。 無線充電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擺脫這條尾巴,完成形態上的最終進化,讓 生活遠離讓人煩躁的線團。

1.1、無線充電技術的前世今生
無線充電技術並不是最近幾年突然出現的新鮮事物。早在 19 世紀 90 年代, 交流電之父特斯拉就提出過這一設想,他提出可以利用磁共振在電源和設備之間 的空氣中傳輸電荷,1891 年,他成功點亮了一盞沒有連接電線的燈泡,從而證明 了無線的電力傳輸並非空想。 作為一項能夠改變人們生活的技術,無線充電技術一直受到各個廠商的重視, 各種各樣的無線充電產品相繼問世,電動牙刷、電動剃須刀、手機、筆記本電腦、 電視、汽車、小型列車等均已實用化。而三大技術聯盟的成立,更是加速了這一 技術和市場的發展。  

圖 1、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歷程  


1.2、四種無線充電技術
   
具體從技術上來講,無線充電是利用近場感應,也就是電感耦合,由供電設 備將能量傳送至用電設備,用電設備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對電池充電,並同時共設 備運作使用。由於供電設備與用電設備之間以電感耦合傳送能量,兩者之間不用 電線連接,因此供電設備和用電設備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     
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有四種,分別是電磁感應、磁共振、無線電波和電場耦合。


表 1、四種主流無線充電技術


1.3、四大優勢無法抵擋

與傳統有線充電技術相比,無線充電具有 4 大優勢:

一是方便。可以想象,電線、插線板、充電器等都可以消失了,你再也不必 為尋找適配的電源線而四處問人,也不必為各種手機線、PC 線、Pad 線、音箱線 絞纏一起而焦頭爛額。所有的用電設備都可無拘無束地隨意移動,外出活動或出 差再也不必隨身攜帶充電器和電源線。

二是可進行一對多充電。將來,人們只需要一個發射設備就可以給覆蓋範圍 內的所有用電設備進行充電,無論在家、辦公室還是街道上,你隨時都可以進行 無線充電,只不過這些設備采用的標準和協議必須是一致的。

三是智能。無線充電設備比普通充電器“聰明”很多,對於不同的電子產品, 電源接口能自動對應,需要充電時,發射器和接收芯片會同時自動開始工作,充 滿電時,兩方就會自動關閉。它還能自動識別不同的設備和能量需求進行“個性 化工作”,有效保證了能量供應的源源不斷,提高設備使用的連續性。

四是安全。沒有了外露的連接器,漏電、跑電等安全隱患都徹底避免了。

2、技術快速滲透,普及程度或將比肩 wifi


將來,無線充電技術一旦廣泛應用,那我們的四周不僅有傳遞信息的電磁波,還有傳輸電能的電磁波。它如同藍牙、wifi 一樣,彌漫在空氣中,無論你身處何 方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卻能手到擒來。

2.1、提升消費電子產品的用戶體驗,新產品層出不窮

(1)擺脫充電線和充電寶等額外設備 對消費電子產品的使用者來說,各家產品為了自身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需 要,往往具有不同的充電標準接口,因此出門在外需要攜帶多根充電線。 而消費電子產品屏幕不斷加大、功能不斷增多,卻變得越來越耗電,以手機 為例,每當不能及時充電,就會致使手機關機,隨之而來就會耽誤很多重要事件。 因此,充電寶基本上成了智能手機時代消費者的隨身物品之一。不過充電寶在解 決了手機續航問題的同時,其不容忽視的重量也給使用者帶來了很多不便,不合 格產品的爆炸隱患也時刻困擾著使用者。

無線充電技術有能力解放充電設備和充電過程,從而提高手機等消費電子設 備的使用便捷性和用戶體驗,只要合理部署好無線充電的基礎設施,無論是在家 中還是商場,還是在旅途中,都能夠悄無聲息的完成消費電子設備的充電,解決 設備的續航問題,再也不用擔心沒電影響工作和娛樂。更重要的是,用戶基本上 不用考慮“接頭”的兼容性問題。



(2)無線技術標準目前適用的功率較小
理論上無線充電的功率可達到數千瓦,但由於充電效率和漏感的問題,實踐 中,目前來看,無線充電的技術標準支持的功率範圍主要在 10W 以下。在這一範 圍內最主要的就是消費電子類產品,從現在已經上市的無線充電產品來看,也主 要集中在無線充電手機、牙刷、相機等。

今年 7 月,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發布的新標準已經把無線充 電支持的功率範圍從 3.5-16 瓦擴大到 1-50 瓦。這也就意味著以後無線充電裝置支 持的設備將不再僅限於智能手機、MP3、相機等小件,諸多平板設備、甚至筆記本電腦都可以利用無線充電技術供電。對於無線充電行業來說,A4WP 的這項新 標準已經解決了無線充電設備適用範圍的問題,最高 50 瓦的電力支持已經能覆蓋 我們目前接觸到的大多數電子設備。

(3)配備無線充電技術的消費電子產品層出不窮
以 WPC 聯盟的 Qi 標準為例,僅在 2014 年的 7 月,就有 27 款認證的無線充 電產品發布。  
表 2、WPC 聯盟 Qi 標準無線充電產品(2014 年 7 月)


2.2、解放電動汽車,或成市場啟動關鍵
近年來越來越頻繁的霧霾著實讓人恐慌,汽車尾氣作為主要汙染源之一飽受 詬病,新能源汽車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方法受到了市場的極大關註。
純電動車目前的充電技術是通過和充電樁連接進行充電,充電地點受到充電 樁設施分布的影響,充電問題一直是影響純電動車發展的難題之一。根據現有的 應用成果,普通的蓄電池充滿一半最少要半個小時,完全充滿則要 6-8 小時以上, 及時這樣滿電狀態,電動汽車一般只能行駛 200-300 公里。作為純電動車領軍人 物的 Tesla,其 Model S(85kWh)的續航里程也僅有 424 公里。

而無線充電技術的解決,將極大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

一方面解決續航問題,當汽車行駛在被無線充電技術覆蓋的環境里,電 池隨時可以進行充電,續航問題將會很好的解決,續航里程將會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因為沒有外露的連接器,可以徹底避免漏電、跑電等安全問題。

因此,許多電動汽車廠商開始在這一產業積極布局,將無線充電系統推向市 場必不可少的標準制定工作已接近尾聲。目前的重點已經從標準和規格的統一轉 向了如何在市場導入。

目前業內達成了一致,決定采用 85kHz。推進 SAE J2954”標準制定的美國 汽車工程師協會(SAE)於 2013 年 11 月宣布采用 85kHz,日本企業也“將 85kHz 列為第一候選。日本負責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標準化工作的業界團體“寬帶 無線論壇(BWF)”的 WPT 標準開發分會副主任佐佐木邦彥介紹說,“2015~2016 年,各汽車廠商將開始推出無線充電功能。因此我們正加緊工作,爭取在 2014 年內制定出標準”。

圖 4、無線充電汽車示意圖


2.3、巨頭進場,產業發展進程將加速
三星電子、LG、諾基亞、高通、飛利浦等各行業巨頭們的加入,無異於給整 個行業的發展加入了催化劑。從下圖可以看出,08 年之前整個產業仍然停留在小 規模的專利註冊上,直到飛利浦、德州儀器、三洋電器的進場,整個產業的研發 速度有了明星的提升。而在 11 年、12 年各巨頭開始選擇無線充電正營後,具備 無線充電的產品如雨後春筍班湧現。  

圖 5、行業巨頭進入無線充電行業歷程



如果仔細觀察目前三大無線充電標準所披露的數據,也不難發現,隨著 11 年、12 年各大電子產品生產巨頭的加入,各聯盟登記註冊的的產品數量激增。這 些龍頭企業不停地加快自身產品研發步伐,在他們的帶動下,許多新興的企業開 始涉足無線充電配套外接設備這一領域。這些企業的產品主要為 iPhone 一類自身 不具備無線充電技術的設備服務,一般為外接的供電電源和能量接收外殼。這兩 點共同促使這一井噴現象的產生。在 QI 標準推出之後,由各巨頭帶領下的技術突 破使得不同原理的無線充電技術逐步實現,並形成了各樣的標準。隨著 PMA 和 A4WP 兩大標準的建立,無線充電市場技術上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各大廠商則 更是百花齊放。

圖 7、QI 標準會員產品情況

圖 8、三大標準主要會員

另一方面,在消費電子市場上有著決定性話語權的蘋果公司雖然一直按兵不 動,直至 iPhone5s 都沒有配備無線充電技術,但其專利申請以及研發的步伐卻從未停止。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當蘋果公司推出一款配備無線充電技術的產品 時,市場上會掀起軒然大波,而在之後的一輪技術、廠商的重新洗牌整理後,無 線充電的格局將被重寫並跨入高速增長期。

2.4、powermat:借巨頭向多領域擴展市場的無線充電先驅

產品更新叠代,只為更方便用戶
總部位於以色列內韋伊蘭市的 Powermat 公司成立 2007 年,公司是無線充電 領域的先驅,最早在面向新聞界舉行的 CES 2009 會前發布會上,公開演示了其無 線充電充電系統,可以用於手機、智能電話、便攜式遊戲終端及個人電腦的非接 觸充電產品。該公司的非接觸式充電系統的特點是, “電力傳輸效率高達 93%”, 並在磁耦合中采用 RFID 技術來識別電力傳輸目標。RFID 技術用來識別適配器, 防止因誤加熱適配器以外的金屬等而發生危險。另外,適配器可根據各終端的種 類改變性能指標,以應對因終端不同而異的供電電壓、電流及極性。  

在 2010 年的 CES 大會上,公司發布了新一代產品。新的地方包括:一塊可 以放三臺手機的無線充電版;可折疊的充電版,同樣可以放三臺手機;另外,支 持了更多的手機品牌,包括:HTC、BlackBerry、Nokia、LG、Samsung、Motorola 及 Sony Ericsson。

2012 年公司發布 24 小時充電系統。除了附帶一個白色的無線充電底座,一 個 iPhone 適配的無線充電外殼,還包括一個可以移動的隨身攜帶的充電電源。 “24 小時供電系統”這樣的感應充電器最美好的地方是,它們讓充電這件事變得很方 便。把這個套裝放在家里或辦公室桌子上,你就不用花費腦細胞去記得要給手機 充電了,充電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動作。



通用汽車投資,應用領域擴展
2011 年,通用汽車與 Powermat 公司簽署商業合作協議擬投資。通用汽車子 公司——通用汽車風險投資公司將對 Powermat 公司投資 500 萬美元,以推動無線 充電技術的研發進程,幫助其拓展全球業務。協議規定:2012 年開始在通用汽車 旗下品牌雪佛蘭別克、GMC、和凱迪拉克新車型中提供個人電子設備無線充電功 能,從而擺脫對傳統充電電纜的依賴。雪佛蘭 Volt 沃藍達增程型電動車將率先成 為嘗試此功能的產品。雪佛蘭 Volt 沃藍達將率先搭載這一無線充電技術,以將 iPhone、Droid 或其它個人電子設備放在車內無線充電器上,讓其自動充電,這種 方式將會十分便捷。同時會將該項技術推廣到其他車型。

同星巴克等品牌合作,借巨頭打開市場渠道
2013 年,Duracell Powermat 宣布在矽谷地區的星巴克精選店鋪推出無線充電 功能。隨後。Starbucks 和 Powermat 在 17 間美國波士頓 Starbucks 分店里引入 了後者所提供的無線充電器, 同時計劃在科技重鎮加州矽谷的 10 個區域之分店 安裝同類的充電器。兩者的合作將會在星巴克以及 Teavana Fine Teas+Tea Bar 門 店里設置十萬個 Powermat Spots 無線充電設備。歐洲和亞洲市場的試點計劃也會 在年內啟動。這些分店的桌面將嵌入支援金頂 Powermat PMA 技術的無線充電 座,讓你可以隨時將手機放上開始補充電力。

無線充電因為效率還並不是太高,所以沒心情等候的人應該不會對免費充電 服務感到興趣。不過,我們一旦將場景轉到了星巴克,好像把手機放在桌上慢慢 充就變得值得等候了。在星巴克與金頂兩間公司的齊力合作之下,未來會有更多 廠商被吸引,願意推出支持此無線充電技術的產品。

除了星巴克,powermat 還與達美航空公司合作,在三角洲航空俱樂部的休息 室也可以使用無線充電技術。  

圖 11、powermat 與星巴克合作


高通加入 PMA,加速標準化
2013 年,Qualcomm 宣布加入 Power Matters Alliance,將協助開發兼容性更 強的無線充電標準。這家芯片制造廠商據報將協助 PMA 開發能同時支持低頻電 磁感應(Inductive Charging)及高頻電磁諧振(Resonance Charging)兩種無線充 電技術的新規格。Qualcomm 在加入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n(WPC)後,現在 也宣布將跨進另一個無線充電陣營擔當重要領導者的角色。Qualcomm 可能藉此 帶來同時支持三大無線充電陣營技術的產品,預期能讓未來各式科技裝置擁有更 好的充電兼容性。這個消息應該會帶給其他廠商不少競爭壓力,但對行業來說無 疑能加速促進標準化。

另外,NOKIA 及 HTC 今年共推四部內置無線充電功能手機。 Nokia 及 HTC 已經與 Powermat 達成協議,兩家公司將於今年內分別推出兩部(共四部)內置 Powermat 無線充電的手機,這對手機內置無線充電功能來說是一大進展。手機廠 商確認內建無線充電組件,可見廠商對有關技術的信心。更多的廠商參與也有助 於標準化的建立。

2.5、市場空間廣闊,普及或比肩 wifi

2.5.1、消費電子和電動汽車市場體量大

手機作為消費電子產品中的一個分支走在了無線充電變革的最前沿,緊跟在 手機後面的是龐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以及電動汽車市場,囊括了大部分的內置電池、 需要供電的產品。

援引百度百科對消費電子的定義:“‘ 消費電子’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 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最終實現消費者自由選擇資訊、 享受娛樂的目的。消費電子側重於個人購買並用個人消費的電子產品。主要是音 視頻產品、常用電子產品(手機、電腦、電視機等等)。”作為傳統行業之一,其 擁有著驚人的市場規模。



近期特斯拉在全球掀起了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浪潮,其在技術上的突破 使得電動汽車更具實用性,越來越貼近我們的生活。而全球新能源汽車、電動汽 車也展現出高速的增長趨勢。

2.5.2、大體量的潛在市場決定了無線充電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論是消費電子還是電動汽車,這類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也就都需要 不間斷供電。而由手機帶領的供電方式的變革勢必會一步步地影響到這些行業。   

2005 年,比亞迪申請了非接觸感應式充電器專利;2010 年,Dell 展示了一臺 無需電源線的電腦;2012 年,猶他大學幾分鐘內為一輛配 WAVE 無線充電墊的 40 英尺純電動巴士充滿電;2013 年,諾基亞無線充電基座給 Reddit 電動牙刷充 電;2014 年特斯拉開始涉足無線充電……無線充電技術正在一點點的撬動消費電 子和電動汽車的市場。

雖然如此龐大體量的市場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完全的替代的,但是正如同 當年無線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替代有線,手機替代固話,觸屏替代按鍵一樣,科 技的進步是無法阻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年三年、五年十年,無線充電技術 必然會在生活中如影隨形、無處不在。

2017 年預計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將會達到 73 億美元,如此龐大體量的市場前 景,無線充電擁有著無限想象空間、無限的可能。

3、遠景風光無限,仍有障礙待克服
雖然無線充電技術的理論已經有著非常好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但為什麽 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程遲遲沒有大的進展,主要原因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仍有 若幹障礙難以在短時間內克服。

3.1、技術短板影響用戶體驗,待進步
3.1.1、充電距離短


正如報告開篇“四種無線充電技術”詳解的表格中所述,目前已經應用的無 線充電技術“電磁感應”、“電場耦合”都只局限於厘米級別的距離,而稍微遠一 些的磁共振技術也僅僅只是剛剛到達了米的級別,並且技術上仍有許多障礙。

以諾基亞推出的 Lumia 系列為例。由於充電距離的限制,用戶必須將手機緊 緊貼合在無線充電板上才可以實現充電,這就要求用戶必須將手機精準的“定位” 在充電板上,而不是想象中的那麽“隨手一丟”。  



所以,距離的限制導致很多想像中美好的畫面都無法得到實現。比如將手機 抓在手上刷微博還一邊充電,往桌上隨手一丟變可以給手機續航,走到哪里就充 電充到哪里……如果想要真正的解放拖在手機後面的充電線這根小尾巴,充電距 離上的突破便是目前各大公司迫在眉睫的任務了。

3.1.2、轉換效率低
無論是哪一種充電技術,都存在著電能的損耗。回顧開篇的技術介紹,最高 也只能達到 90%的轉換效率,而這只能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真正生活中,手機 等受電設備在充電設備上的擺放姿勢,或者充電距離,環境溫度等對轉換效率的影響都會在充電時間上得以體現。這就使得本身功率便不高的無線充電再加上一 定的功率損耗,會讓人在著急將手機充滿電的時候無比的抓狂糾結了。
另外,由電能損失帶來的發熱也是個不容小視的問題。如果發熱量過大,不 僅僅會讓用戶從充電板上拿起手機時覺得燙,由此而帶來的安全問題則是更加關 鍵的部分。

3.1.3、易受幹擾和有輻射
不僅僅是擺放的姿勢、充電距離等會對無線充電的實際使用感受帶來折扣。 更多的是一些我們尚未察覺到的因素在默默的幹擾著無線充電。就像我們日常生 活中使用的無線網絡一樣,網絡偶爾的“抽風”就足以讓人煩躁不已,試想早上 收拾好公文包你打開車門卻發現電動汽車根本沒充上電,而可能只是因為系統在 受到幹擾下的自動斷電保護,耽誤了時間不說,一天的好心情也許就這麽不複存 在了。
除此之外,看看微信上人們常常轉發的一些關於“電磁輻射”的軟文,也就 不難想象等無線充電開始大規模推廣時,人們會從健康的角度產生多大的質疑了。 事實上,就無線充電帶來的輻射,以目前的科學文獻來看是不足以引起任何的健 康問題,或者至少科學家們還沒有對此給出定性的結論。但人們對這種看不見摸 不著卻又實際存在的東西總是抱有警惕心理的,而這從另一方面也給無線充電的 推廣帶來了阻礙。

3.2、產業化瓶頸影響市場推廣,待整合

3.2.1、成本居高不下
影響產業化進程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無線充電設備的成本。手機巨頭們所配備 的無線充電設備的均價在 200 元每臺左右,這還僅是外接充電板的價格。對蘋果 和三星的用戶來講,這 200 多元錢可能並不算什麽,但是廣大中低端消費電子的 用戶來講,這就是一個需要考慮一下的價格。而淘寶和阿里巴巴上的 65 元和 20 元的山寨產品,其安全性實在很難放心。在研發投入非常大,研發成本很難有效 攤薄的情況下,成本很難快速下降。

圖 18、無線充電板價格(元)


主板是整個成本居高不下的關鍵,而主板的關鍵又在於主芯片的選擇。而芯 片又是集成度高、難度大、專利壁壘複雜的區域。

從這些記錄在案的數字來看,無線充電都不是那麽簡單的技術突破。這些還 僅僅都是有形的、看得見的數字,廠商為了給產品配備無線充電線圈就必須增加 設備的厚度,為了讓人們接受無線充電的理念僅靠廣告也是遠遠不夠的,這些隱 藏著的費用、對產品理念上、用戶體驗上的妥協,都是無線充電背後潛在的成本, 而它們都不是那麽簡單可以算清楚的。

在成本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要想大規模生產可能也就只有龐大的產 業巨頭可以做到。要想實現百花齊放的市場格局,如果不在成本上下功夫,這一 技術離普及、離民用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

3.2.2、標準之爭
無線充電的標準之爭一直沒有結論。從一開始不斷的技術突破累積出技術標 準,到現在技術標準之間亦競爭亦合作的關系,整個行業到目前都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出現。但每個標準細分的趨勢則是越來越明顯,大家各自瞄住了不同的細分 領域,功率上的不同、距離上的不同等等都為各個標準在不同領域的拓展打下了 基礎。

目前市場上的三大無線充電標準雖然有互相兼容的趨勢,但仍然是各自為營, 可以說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可以在這里大膽的展 望,不論哪一種標準、哪一個廠家將之前所提及的無線充電的缺陷攻克了下來, 在成本上又得以很好的控制,那麽它必將成為最終的行業領導者。當然未來發展 的趨勢也很有可能會形成如同現在手機系統市場般的格局——安卓、IOS 兩大系 統共存,互相制約互相促進。  

表 3、三大充電標準特性描述


4、堅冰始融,國內相關公司已有技術突破

4.1、碩貝德:A 股最早進入無線充電的通信天線龍頭
公司是國內通信終端天線龍頭企業。碩貝德是一家專業從事無線通信終端天線的 生產企業,主營業務為無線通信終端天線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致力於為手 機、筆記本電腦、AP、移動電視終端、衛星定位終端等多種無線通信終端廠商提 供一攬子的天線解決方案。  

早已布局無線充電,一旦興起,公司或率先受益。公司 2008 年進入無線充電產業 並成立無線充電產品事業本部,是最早加入無線充電聯盟(WPC)的會員之一。公 司在天線設計、低成本制造、終端廠商認證方面具有產業鏈其他廠商難以比擬的 優勢,目前已經掌握了雙色註塑、LDS 天線、NFC 天線、3D 封裝、攝像頭模組 及無線充電等技術。一旦國內廠商開始齊推無線充電,公司或可率先受益。

圖 21、碩貝德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22、碩貝德主營構成

表 4、碩貝德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2、順絡電子:電感器龍頭,已量產無線充電線圈
公司是國內電感器龍頭。公司主要從事片式電感、片式磁珠、片式壓敏電阻、NTC 熱敏電阻器及共模軛流線圈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在電感器此傳統領 域,競爭優勢越發明顯,綜合實力已居全球前列。
  
公司已可以量產無線充電線圈。順絡電子表示,公司無線充電線圈已經量產,正在市 場推廣,如果無線充電市場應用逐步打開,公司或可率先受益。
圖 23、順絡電子營收及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24、順絡電子主營構成

表 5、順絡電子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3、立訊精密:連接器行業絕對龍頭,iwatch 無線充電供應商
以連接器為核心,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向平臺型公司發展:公司主營連接器 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 3C(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汽車和通 訊設備等領域。目前通訊及高端消費電子連接器領域已經逐步放量,並在汽車領 域積極拓展,有望成為公司未來重要增長點之一。
  
iwatch 無線充電業務將是公司的下一個成長動力:蘋果推遲到 2015 年上市的 Iwatch 將采用無線充電功能,目前公司的無線充電線圈已經通過蘋果認證,另外 還將供應無線充電模組,預計將獲得 70%-80%的份額。從市場角度看,無線充電 不論是線圈還是模組對公司來說都是增量,並且與 iwatch 匹配的 lighting 連接線 也是另一個增量。另外,隨著無線技術的普及,未來三星等其他品牌手機也會采 用無線充電技術,公司作為技術領先者將受益行業的整體發展。

圖 25、立訊精密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26、立訊精密 13 年主營構成  

表 6、立訊精密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4、勁勝精密:金屬機殼成功轉型的精密構件商

國內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專家:公司專註於消費電子領域精 密模具及精密結構的研發和生產。公司通過不斷進行產品線延伸,現在已經初步 形成產業鏈整合者雛形,並成功實現向金屬外殼生產商的轉型。目前金屬機殼已 全面啟動,是三星、小米、亞馬遜重要供應商。  
天線設計和制造技術有望拓展到無線充電、NFC 等領域:雖然公司還沒有推出無 線充電線圈,但是由於公司在金屬精密結構上的已經沈澱下來的經驗,公司的管 理層已經提出了將公司天線設計、制造技術拓展到無線充電、NFC、智能家居等 產品領域中的規劃。   
圖 27、勁勝精密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28、勁勝精密主營構成

表 7、勁勝精密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5、安潔科技:受益蘋果新品密集發布,收購打開新的空間
公司和蘋果相關度非常高,將受益今年蘋果新品的密集發布。公司蘋果收入占比 在 50%左右,傳統上公司是 ipad 概念股。另外,公司並購 supernova,其主要業 務為汽車電子、硬盤、家電產業鏈,此次收購後公司將切入汽車電子、硬盤產業 鏈。
  
新材料導磁片將應用於無線充電。最近公司在積極開發新材料導磁片,公司打算 將導磁片結合天線生產,可以有無線充電或無線支付功能。目前公司已經做好樣 品,在向客戶積極的推廣。

圖 29、安潔科技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30、安潔科技主營結構

表 8、安潔科技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6、長盈精密:金屬外殼拉動業績增長,進入高端連接器行業
長盈精密專註於電子產品精密零組件的開發、設計和制造。公司作為行業里為數 不多的金屬外殼精密結構商,將收益未來幾年的供不應求的行業發展階段。募投 定增高端連接器項目,市場空間廣闊。另外,公司 8 月 11 日引進兩名世界連接器 行業龍頭泰科的兩名前高管。因為連接器行業空間大,長盈精密的份額很低,而 且剛剛在高端產品上取得突破,又從龍頭公司引進高管,所以公司在此領域的增 長空間較大。  
公司同樣存在金屬精密結構件領域的相關經驗來切入無線充電的技術條件。
圖 31、長盈精密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32、長盈精密主營結構  


表 9、長盈精密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7、得潤電子:家電連接器龍頭
家電連接器行業龍頭,PC 連接器、LED 支架和 FPC 三大業務為公司帶來新的增 長點。得潤電子的主營業務為連接器的研發以制造。目前產品主要應用在家電、 PC、LED 以及汽車這四大領域。
   
公司在可穿戴和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以及精密構件的經驗讓公司具備切入無線 充電領域的條件。公司是可穿戴設備概念股,另外公司目前與 Kromberg& Schubert Group 的合作,從而為進入國際主流汽車品牌供應鏈做好了準備,未來汽車連接 器是其一項業務。

圖 33、得潤電子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34、得潤電子主營結構

表 10、得潤電子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8、雷柏科技:無線外接設備領先企業
雷柏科技是國內無線技術領先企業。公司是電腦無線外設技術領域的專業廠商, 公司的經營範圍是:生產經營鼠標、鍵盤、工模具;從事電腦軟件開發。

雷柏已涉足無線充電領域,去年推出相關產品。公司在 2011 年 8 月就已申請並受 理了用於無線鼠標/耳麥的無線充電裝置,2013 年,公司更是推出了首款無線充電 鍵盤。  

圖 35、雷柏科技營收及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36、雷柏科技信息主營構成

表 11、雷柏科技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4.9、深桑達:參股公司參與無線充電聯盟
公司主要經營以電子整機產品、新興電子元器件等電子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導,兼 及房地產、商貿等多個領域。  

參股公司桑菲通信是無線充電聯盟十常委之一。由深桑達參股的桑菲消費通信公 司已經加入無線充電聯盟,並成為無線充電聯盟十常委之一,參與無線充電標準 的制定和推廣。桑菲公司最早由深桑達與飛利浦公司合資成立,飛利浦隨後將所 持股份轉讓給桑達集團。
  
圖 37、深桑達營收、凈利潤情況(億元) 圖 38、深桑達主營結構

表 12、深桑達盈利預測綜合值一覽

5、風險提示
技術突破受阻礙; 市場發展不及預期。

(源自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974

【重磅!消息稱國務院週三通過新電改方案 有東西讓人眼前一黑】 上兵伐謀zgz

來源: http://xueqiu.com/6078380931/34507352

【重磅!消息稱國務院周三通過新電改方案 有東西讓人眼前一黑】昨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據《財經》多方求證, 會議“其他事項”中,重頭戲即為新電改方案——該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發布。接近決策人士稱,“不要對電改保有太大希望,有讓人眼前一黑的東西”。

新電改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方案最大亮點是提出了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但整體而言,這是一個讓主張加速市場化改革的人士失望的方案

  財經十一人 / 文

  中國能源行業今年最大的懸念——“新版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終於揭曉。

  自從6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要求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之後,該方案即成為業內焦點。而國家發改委也在新年到來前如期交卷。

  昨日(1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今年第39次常務會議,根據新華社的通稿,此次會議主要討論了“加大金融企業走出去”、“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以及“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的措施”等議題,新華社通稿最後稱“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據《財經》記者多方求證得知,本次會議討論的“其他事項”中,重頭戲即為“新電改”方案——該方案獲常務會議原則性通過,將擇機向社會發布。

  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新電改方案“並無太大新意”,將不會對電網企業進行橫向拆分,但明確了電網企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改變了電網“吃差價”的盈利模式,最大的亮點在於網售分開,培育多種售電主體。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新電改方案重點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多位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確認,以上內容出現在了新電改方案中。

  不過,這份改革方案可能會令大多數主張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人士失望。有接近決策的人士稱,“不要對新電改保有太大希望,雖然有新東西,但整體而言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卻有讓人眼前一黑的東西”。

  據《財經》記者了解,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等市場化方向的改革內容雖然不出意料被寫入方案,但“都是原則性的表述,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六月曾指出目前的電力體制“調度和輸配電合二為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是政企不分的典型體現”。但據《財經》記者了解,新電改方案中沒有“調度獨立”的內容。

  此外,業內曾預期,新電改方案將與“深圳電改試點”的模式保持一致,但據了解,新電改方案與深圳模式相距甚遠。

  將於2015年1月1日正式推行試點的深圳電改模式,意在通過國際通行的準許收入模式,確定獨立的輸配電價,進而在發電側和銷售側實現電價市場化,電網企業則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從2013年起已預熱多時,今年6月習近平針對電改的表態使得新電改全面加速,在那次會議上,習要求發改委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方案。

  上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發端於2002年,以國務院“五號文”為綱領,確定了“廠網分開,輸配分離、主輔分離,競價上網”等四大目標,將原國家電力公司拆分為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公司,但此後改革逡巡不前,除“廠網分開”基本實現之外,其他三大目標全部踏空。此後十年,煤電矛盾激烈,新能源發展受阻,電力行業幾乎所有的矛盾都最終指向體制性問題。

  2013年新一屆政府組成之後,重啟電改呼聲再起,此間各利益方博弈多日,至今日新電改方案終塵埃落定。但與上一輪改革相比,新電改趨於保守和溫和,改革力度遠遜於“五號文”,改革能否實現成效,依然有待觀察。@今日話題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41225/220821165969.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26

【1984年閱兵】朱軍:那些樂譜 有一半還是在我眼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632

 

朱軍(左)與戴向東在部隊合影,朱軍拿的是單簧管。 (戴向東供圖/圖)

朱軍、鄭冰、戴向東:三個從蘭州軍區選拔的文藝兵加入了1984年站在天安門前的那支軍樂隊。

“每一個連線,每一個符點,每一個音符的位置,都記得清清楚楚。”—— 朱軍

1984年,“大閱兵”這個詞語在淡出25年之後,又重新回到了國人的視野中。

這次閱兵有軍樂演奏。一支由1200多人組成的“解放軍聯合軍樂隊”,在當年創造了“全世界最大的軍樂團”世界紀錄。它既是那次閱兵的全程伴奏者,也是受閱部隊和遊行人群每一步伐的直接目擊者。

樂隊中,擠著三個二十出頭的文藝兵,一個打鼓,一個吹圓號,一個吹單簧管。三個人都是從甘肅應調而來,瘦削單純的小夥子。這次閱兵,從不同方向重塑了他們的人生氣質。

“現在閉上眼睛,那些樂譜有一半還是在我眼前,每一個連線,每一個符點,每一個音符的位置,都記得清清楚楚。”三個兵之一,如今的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朱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只要能去北京,演奏什麽都行”

1984年春節過後,蘭州軍區五十多位軍樂手被選拔進入蘭州軍區軍樂團。他們在甘肅省蘭州市華林山革命烈士陵園旁的一個處所,接受閱兵訓練。準備6月底赴北京,加入由各軍區抽調人員組成的“解放軍聯合軍樂隊”。

為了確認當年整個軍區有多少戰友一起參加閱兵,如今的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文化館創作室主任鄭冰特地翻出了當年的合影,把人頭挨著數過去,一個也不願落下:一共進京70人——包括55位實際演奏人員、預備隊員、管理員、炊事班和醫生。

在蘭州軍區,懂點軍樂的人幾乎都被選拔了一遍。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軍樂團剛開始跟外國軍樂團廣泛接觸,熟練掌握管樂和樂曲編配的人才並不多。如今的總參下屬某文工團作曲家戴向東回憶,被選入蘭州軍區軍樂團的五十多人中,甚至有幾個人對軍樂還是“一張白紙”。

在戴向東眼里,從小在部隊文工團長大的朱軍,“帥氣,見多識廣,在舞臺上是‘萬金油’,一臺節目他可以占半臺”。更重要的是,吹單簧管的朱軍是“閱兵世家”。他的父親是蘭州軍區政治部戰鬥歌舞團創團元老之一,是一位單簧管演奏家,曾參加過1959年國慶大閱兵。開國大典的軍樂總指揮羅浪,是他父親的老師。

相比之下,戴向東的特長不太有用武之地,需要現學現賣其他樂器——他最擅長的是二胡和小提琴。進了蘭州軍區軍樂團後,因為有一點小號基礎而被叫去學吹薩克斯,最後在天安門廣場閱兵時,他負責的樂器是大鼓。“當時覺得,只要能去北京,演奏什麽都行,”他說。

比戴向東順利的,是來自高炮旅戰士軍樂隊的圓號手鄭冰,在準備閱兵時,自始至終沒改過樂器。但起初的幾個月,他很提心吊膽,“我才學了3個月圓號,我們高炮旅就選了我一個,也不知道自己怎麽那麽幸運”。

更讓他擔心的是,蘭州軍區軍樂團只有5只圓號的編制,選出來的人卻有7個,在考核中被淘汰的人要去學薩克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薩克斯是流氓樂器。”他說,為了不“淪落”到學薩克斯,每天晚上別人睡覺以後,或是早晨別人起床之前,他就抱著他的圓號,找個地方悄悄練習。

1984年6月底,70位蘭州軍區戰士向北京進發。北京,在他們眼里是閃閃發光的詞語。“當時北京的大街上,人們買東西還要排隊,如果排隊時有人問我們是什麽部隊,我們說是受閱部隊,人家會讓我們。”朱軍對這個場景津津樂道。

“石油工人沒有壓力出不了油”

“每天早晨6點多鐘起床,早操、早餐、整理內務,8點半進入訓練,至少要到11點半,中午午休,下午2點開始,6點結束——其實也就是部隊的作息。”朱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那段集訓生活他現在還歷歷在目。為了適應閱兵時的天氣,戰士們訓練時上身必須穿軍裝、戴軍帽,這麽嚴實的著裝需要一個透氣口——他們下身可以穿為閱兵部隊臨時定制的軍用短褲。

戴向東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位於海澱清河的二炮文工團隔壁落腳。蘭州軍區的五十多個演奏人員同住一間房,行軍床密密麻麻擠了一屋子,北京的7、8、9月正是酷暑天,屋內悶熱異常。

而室外更是一架大烤爐,教官的訓練思維是“越曬越要站”,“石油工人沒有壓力出不了油”。朱軍有一次訓練中暑的經歷。“站著,突然覺得眼前開始晃動,覺得我可能站不住了。當時對自己的要求是,哪怕有一口氣兒,我也要站著……但有時候事與願違。”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被擡到了陰涼的地方,喝了兩口叫“十滴水”的中成藥,就又回去訓練了。“一次就夠了,哪里再敢暈倒啊?暈倒兩三次就被淘汰了!”

一個專業和非專業樂手混雜的千人軍樂隊,要“萬無一失地”演奏21首軍樂曲,這並不容易。為了保證傳到天安門的樂音整齊準確,樂手們必須時時盯著自己面前的分指揮,“音速比光速慢,東頭聽西頭,速度差一秒時間”,朱軍記得,他們“根本不能聽那邊的聲音,只看指揮”。

樂手們也有目光“溜號”的時候,都發生在與步兵方隊和摩托化部隊合練時。1984年,在北京郊區設置了第一個“閱兵村”。鄭冰還記得,第一次到位於沙河機場的閱兵村合練時,幾乎沒人看指揮,都在看方隊的戰友,軍樂團亂套了。“我們從來沒見過這麽大的陣勢、這麽整齊的隊伍,作為軍人特別自豪……也在想,他們咋走出來的?”

“劉玉寶團長說,第一遍合練亂套了很正常,看到這麽整齊威武的軍隊,誰都會看。第二遍咱們就要註意。他喊:部隊帶回,再來一遍!第二遍我們還是走神,還是看,第三遍還是有人在看……但是一次比一次好。”

9月20日零點,全體受閱人員最後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合練,把十天之後的流程原原本本預演一遍,一直練到淩晨近五點。鄭冰記得,那天看見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里,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驗收訓練成果。到這一天,受閱人員名單全部做了最後敲定,只等10月1日。

“那是一種大國領導人的自信”

10月1日這天是以一種疲倦而亢奮的狀態開始的。前夜8點多,整個軍樂團都必須睡下,但他們幾乎都整夜失眠。第二天4點半就吹了起床號。

軍樂團8點之前就抵達天安門廣場,在天安門城樓正對面列隊。打鼓的戴向東在第一排,吹單簧管的朱軍在第二排,奏圓號的鄭冰在第四排。戴向東記得,當時廣場上已經有警察和工作人員在忙碌,但少有交談聲,甚至“閱兵開始前一小時,各個方陣各就各位,但整個廣場都沒聲音了”。

正式閱兵的幾個畫面一直定格在朱軍心里:

閱兵開始前,鄧小平的車開出天安門,從西往東行駛,在國旗旗桿東側與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相對——他們的車就停在朱軍正前方20米開外——秦基偉朗聲說道:“軍委主席:慶祝建國35周年受閱部隊列隊完畢,請你檢閱。閱兵總指揮:秦基偉。”鄧小平輕輕揮了一下手,軍樂正式奏起。“那是一種大國領導人的自信。”朱軍如此對南方周末記者形容他當時的感受。

北京大學學生舉著“小平您好”的橫幅在天安門城樓下走過時,綠底黑字、學生們臉上的笑容,軍樂隊都看得清清楚楚。“那真的是一段火熱的歲月”,說起當時的場面,朱軍的語調仿佛沈入一種明快而熱烈的追憶中:“大家的心態都特別積極、陽光和自豪,為祖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

工人方隊走過來的時候,他們演奏的是《咱們工人有力量》,機械部隊經過時,他們的配樂是《摩托化方隊進行曲》。94架戰鬥機飛過後,朱軍看到一枚枚乳白色的中程導彈、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緩緩從長安街的綠蔭下被牽引車帶出,在天安門前駛過時,“每顆導彈都有三輛大車拉著,高度幾乎遮擋了我們看天安門的視線”。

站在第一排的戴向東比朱軍看得更真切——盡管在演奏過程中只能用眼睛的余光瞟一瞟。1966年生於甘肅農家的他,對中國作戰實力的了解來自《地道戰》《地雷戰》這樣的老電影。他說,那天展示的武器對他而言像是“仙人過海”。

鄭冰對一個細節記憶猶新:閱兵前,每個人兜里提前準備了一張小紙條。“一共十排人,你要是受不了要中暑暈倒了,就把紙條悄悄往回傳,後面的醫生會上來給你屁股上打一針”,可是他在記憶中,沒有人往回傳紙條,“辛辛苦苦練了一年,就是想好好表現”。

“薩克斯是非常美的樂器”

1984年國慶過後,聯合軍樂團很快就解散了。朱軍回憶,閱兵剛結束時,各大軍區要成立軍樂團的說法一度流傳,“後來就沒了下文”。那年10月底,參演人員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隊,各奔前程。

朱軍很快放下了單簧管,成了蘭州軍區政治部戰鬥歌舞團的職業文藝工作者。他的主持才能慢慢被人發現,並且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上——從甘肅電視臺到中央電視臺。戰友們逐漸知道了他的新身份: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

他在自傳《我的零點時刻》中對這次閱兵經歷有淡淡一筆:“1984年,憑借著吹單簧管的老本行,我作為軍樂團中的一員參加了建國35周年大閱兵。”

戴向東後來進入了某炮兵部隊,1985年上了兩山輪戰的前線,在那里拉扯起一支臨時演出隊,也初次體驗到戰友犧牲的痛苦。他在戰場上一直待到1987年,之後成為軍旅作曲家。而另一位與他相熟的短笛聲部戰友,退伍後在南京成為一名警察。

鄭冰日後的人生一直與軍樂為伴,但懷有頗多遺憾。那年趕上“百萬大裁軍”,他隨後進入蘭州軍區司令部,之後得到去西北師範大學念作曲專業的機會,畢業後他在蘭州軍區司令部帶起了一支業余軍樂隊,寫了很多歌。可他一直有個遺憾:“全國像我這樣的人多了去了,哪有那麽多專業軍樂團?”

他一直流連在他的軍樂夢中,對廣場閱兵懷有特殊情結,把被檢閱的經歷視為“一生的榮耀”。

鄭冰把這個夢寄托在兒子身上,立誌培養兒子進解放軍軍樂團。兒子5歲學鋼琴,10歲吹黑管,去年正巧趕上解放軍軍樂團每四年一次的招生,可兒子向父親坦承:自己對此不感興趣。鄭冰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世界一直在變化。

1984年曾經一度嫌棄薩克斯的他自己,退伍後在區文化館教起了薩克斯,他現在覺得,“薩克斯是非常美的樂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886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v7d.html

    巴菲特的最佳搭檔查理·芒格說:“坐在空頭位置,又看到股價遇到利好大漲,這是一件特別讓人氣憤的事情。人生苦短,遭受這種氣憤太不值當了。”

    可不是嗎?股市從2850點晃晃悠悠地爬上來,大多數空倉或輕倉的朋友心里確實不太好受。他們本來觀望等待的理由是:這次是史無前例的股災,既然如此,那麽參照前次2007/2008年金融及經濟危機時期,股市從6124點直瀉而下至1664點,暴跌了73%,而這次只下跌了49%,所以說,遠未到底。“你說呢?”有位朋友問我。

    這波股災之後,後市究竟會走到哪里,當下實難預料,只有等到若幹年以後方可知曉。不過,我想簡單地講兩條金融學原理:

    1、任何歷史都不會簡單地重演,金融市場在進化過程中不會重複歷史錯誤。

    2、股市的本質特征是對宏觀經濟預期的客觀反映,而隨著市場的不斷進化,反映的準確性將會日益提高。

    我們不妨對應這兩條金融學原理來思考問題:

    1、因為股市不會重複歷史錯誤,所以,你怎可簡單地拿前次股災這把尺來衡量這次股災呢?這次股災所謂的“史無前例”,就目前狀態而言,是指暴跌速度歷史上最快,而不是指跌幅最大。你怎可想當然地以為跌幅也一定會達到70%以上?這豈不是刻舟求劍了?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用歷史推演不出將來,它1000天的歷史告訴不了你1001天發生的任何事情,所以說,應對股災或重大變化,你鉆到歷史倉庫里去是翻找不出答案來的,即使翻出來的各種結論往往也是截然相反的,叫人不知所措,解決不了問題。(參見本人小文《股災偶感》)。

    2、股市的本質特征是對宏觀經濟預期的客觀反映。那好,對於前次與本次股災,比較兩個時期的宏觀經濟情況,時隔8年,差別巨大,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我們不必一一羅列方方面面的具體情況來作比較分析,只需瞥一眼兩者宏觀經濟的背景即可。前次,2007年股市開始坍塌,正值宏觀經濟發展到了差不多最高之時,而本次股災則是在宏觀經濟非常低迷時期大漲到階段性高位時發生的。兩者宏觀經濟背景完全不同,但股市都對它們作出了預期反映,前次可謂是盛極而衰,而這次則顯然今非昔比吧?既然宏觀經濟大不一樣,你又有什麽理由要求它們走勢必須一樣呢?真是的!關於A股如何反映中國宏觀經濟的問題,參見本人小文《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大盤規律》。

    現從目前實際走勢(日K、周K、月K等)來看,兩者也確實大不相同:

上證月K 走勢圖: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股市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長期來看也是宏觀經濟的反映,盡管如此,但由於經濟發展的路徑是不確定性的,股市也就是不確定性的,所以說,做股票未必需要預測宏觀經濟。對此芒格曾說:“巴菲特和我不是因為成功預測了宏觀經濟並且依此下註才獲得今天的成功的。”

    綜上所述道理,你憑借強烈的主觀意誌來斷定股市走勢,一根筋地做股票,就好比盯著後視鏡開車,如何駛向前方?也正如芒果告誡的:“你要當心過於強烈的意識形態觀念。如果你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的話那是非常危險的。”

    最後,我們回到本文開頭芒格的那段話,他也是告誡人們,不要靠預測去做波段,不然,“人生苦短,遭受(踏空)這種氣憤太不值當了”。

    芒格今年90歲了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83

碳金融 投資機會近在眼前 (5 July 2008)

(News / Report consolidated by www.redmonkey.hk)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金融世界千變萬化,當曾特首萬水千山,倡議香港進軍「伊斯蘭金融」之際,另一項新興「金融」正悄悄地興起,並且投資機遇近在咫尺,投資者萬萬不能走寶。

筆者要談的是碳金融(carbon finance),首先澄清,是物體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不是煤炭。

碳金融由《京都協議書》開始

世界銀行估計,2005年碳市場正式成形時,交易總值僅約110億美元,2006年增加至300億美元,去年交易總值更大幅躍升了100%至600億美元,估計2020年碳市場的規模,可達1兆美元。碳市場有多大?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只約2,500億美元,估計2010年可增加至3,000億美元,碳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

2004年,《京都協議書》要求39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在2012年,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2005年,碳證券開始在歐洲的氣候交易所和美國芝加哥的氣候交易所交易,碳市場才開始成氣候。

碳金融(carbon finance)、碳市場(carbon market)、碳信用/積分(carbon credit)隨即興起。許多大型投資銀行、對基金、工業家、公共事業均計劃大舉進軍碳金融,部分投資銀行已在倫敦設立碳證券的交易專櫃,並視之為新的業務增長點,不斷推出衍生投資產品。

碳信用組成市場

溫室氣體有許多種類,二氧化碳是最基本的量度單位,排放量以噸計,一個「核證減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相當於一噸二氧化碳,又稱一個碳信用/積分(carbon credit)。金屬有貴廉之分,溫室氣體以產生溫室效應的影響而分,雪櫃用以保溫的HFC 23氣體對溫室效應產生巨大影響,減少排放一噸HFC 23,相等於減少排放11,700噸碳的影響,換言之,可得11,700個碳積分。

參與《京都協議書》的國家對本國產生溫室氣體的單位如發電廠實行排放配額制,減排一噸碳,可得一個碳積分,超出限額,則要向其他單位購買,填補超排份額。歐盟對超排一噸碳的罰款為100歐元,目前一個碳信用/積分市價約25歐元。

碳信用/積分是碳市場的交易產品。要取得碳積分,不外兩個途徑,一是減少目前的排放量,二是減少未來排放量。工業國家成本高,更換或改良生產設施成本高,向外採購碳積分相對划算,因此,碳積分多循減少未來排放量一途產生,其中多在發展中國家產生,其來源包括興建水力發電廠、核電廠、減少砍伐林木、廣泛使用節能燈泡、技術更新等等,目前全球有4,000多個減排項目在進行,去年中國「生產」的碳積分佔全球產量的73%。

通過市場機制,西方資金流向效益更大的市場和技術,同時達到控制地球溫室氣體的效果。

碳期貨有市有價

雖然中國是碳信用/積分的最大生產國,但碳市場主要在歐洲,因為歐洲是最大消費國(美國沒有加入)。碳市場的主要買家可分五大類:一、由國家支持和委託成立的碳基金(carbon fund),世界銀行目前有8個碳基金,多為西歐國家,主要為本國利益服務,性質類似主權基金;二、歐盟大型排放單位如電力、鋼鐵等企業;三、金融機構,以投資、盈利為目標;四、政府雙邊合作基金,由政府出洽談購買碳積分;五、自願參與減排的企業和個人。

碳金融並不局限於碳市場的交易,還包括減排技術研究、生產、收購的融資,近年西方興起到發展中國家收購「垃圾」的潮流,如收購垃圾堆田區、焚化爐、化糞設施等。收購這些資產後,碳信用/積分轉讓、組合、包裝(與次按產品十分相似)都是碳金融的一部分。目前碳市場以一手市場為主,但二手市場開始盛行。

2005年碳市場開始運作時,碳每單位的收購價在7歐元左右,目前市場價格約在16歐元。芝加哥氣候交易所5月初的交易情況顯示,2008年12月碳期貨價格約25美元,2011年碳期貨約27.37美元,顯示碳的升值趨勢。歐洲和美國芝加哥的氣候市場均允許個人參與碳市場的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78

張松允 不看眼前 才能贏在未來 期貨天王改掉投資「衝衝衝」毛病

2016-02-08  TCW

從期貨起家的知名投資人張松允,近年為了健康,不再操盤期貨部位。閒暇時騎腳踏車、到河堤邊散步,從變化快速的競逐中退場,反而讓他找到身心均衡,而且投資獲利更加從容自在。

來到我VIP室的訪客通常會問,為何我總在看動物頻道、整天看獵豹追羚羊?其實,你不覺得貓科動物出手,從最初潛伏、低調,然後加速衝刺,就像股市作手拉抬股價一樣嗎?我認為,非洲草原的獵食過程,就是反映市場弱肉強食本質,是最真實的賽局。也讓我更加洞察市況與自身心理。

當然,我犯過所有散戶會犯的錯,因為專職投資,壓力非常大,天天反胃是「基本的」。以前台股中午十二點收盤,起碼到一點鐘,我才吃得下飯。為了控制壓力,也曾吃安眠藥度日。

還好我有個習慣,不管這天戰果賺賠,我一定會仔細反省,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哪裡操作可以更理想?所以我比一般投資人醒悟得更早;當我把這個習慣拿來檢視自己的作息,才發現原來自己太求好心切,導致心情患得患失。

改變心態一樣賺錢

這讓我決心從根本的投資態度改起,不過度使用槓桿、嚴格控管資金,結果不僅一樣賺錢,也愈來愈不會緊張。操盤三年後,我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態,終於比較平衡了。

但最近這幾年,收盤後就會頭痛,就診才知是長期盯盤、眼壓過高導致頭痛,而且嚴重到接近青光眼的程度。這讓我反省操盤在人生中的分量,我決定再一次改變。畢竟,虧錢還能賺回來,視神經一旦受損,就再也回不來了。

以前外界稱我是期貨天王,現在我閒暇時到河堤邊散散步,或到河濱公園騎腳踏車,不再緊盯盤勢,因為我徹底放下、沒有一塊錢投資期貨。近年來比較重要的戰果,是二○一二年看到全球股市大漲、唯獨陸股原地不動,所以慢慢布局;直到去年陸股爆量噴出,我趁勢減碼,再賺一筆。

年輕的我,追求當下,每天檢討自己的操盤得失,所以有了不錯的成果;如今,我不再講究速度,而把眼光放在更遠的未來,這也是我給投資朋友們的衷心建言:未來很重要。認真設想一家公司、一個產業的未來,就能看出投資趨勢,你唯有設想未來,投資才能贏在未來。

撰文 / 口述•張松允 整理•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