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克莉絲汀上億市值蒸發 上市公司如何應對流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9/yNNDE4XzU1OTIyNA.html

日前,在上海當地引起廣泛關注的克莉絲汀訴大學生網絡商譽侵權案,已經進入訴訟程序。原告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向不實信息源頭髮帖者——一名上海女大學生索賠百萬元,並要求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此案引發的社會爭論:公民在網絡發帖,其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網絡上未經核實即隨意發佈的帖文越來越多,影響日益增大,上市公司作為知名企業,遇到同類事件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成為爭論的話題。

一個帖文

引發上億市值蒸發

今年4月25日,上海一大學生在人人網上發佈帖文稱,「剛跟老媽打電話獲悉,金山一家奶油廠被衛生局查封,裡面的奶油都是用地溝油和外國的工業油製成的!克里斯汀(原文)、莉蓮蛋撻等滬上知名蛋糕品牌都從這家廠進貨!!大家千萬別吃了啊,昨天查出的,預計馬上就要曝光了!!千萬別買啊。」

其後,有關言論在多個社交網上被熱傳,而在微博上,更是被名為「新聞小兵曹文藝」的賬號重新改寫內容,以一種確定的口吻稱「此事昨天查出,預計很快將曝光」,由於其微博賬號自稱是媒體人士,讓不少網友信以為真。作為一家糕點上市公司,被爆有食品安全問題,而當時的大環境,正是多家知名企業被揭發使用地溝油生產,民眾對地溝油惶惶不可終日,這再次觸痛公眾敏感的神經,結果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最初的爆料微博經數個粉絲較多的微博賬號轉發後幾小時內便被轉發13106次,評論近千條。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在事發當初就曾致電克莉絲汀的有關部門,對方堅稱網上的傳言不實,並表示稍後會出正式的新聞稿回應。傍晚,公司在官網上發佈正式聲明,稱其並沒有向任何傳言中提及的「金山奶油廠」購買原材料,也沒有任何合作關係,並指「公司長期投入人力物力,嚴守食品安全,聲譽來得不易,對於不經查證即隨意毀損公司辛苦建立名聲的謠言製造者,公司將依法律究責」。

隨後,克莉絲汀選擇向警方報案。而翻查股價記錄,克莉絲汀在4月26日的股價下跌了2.92%,其後持續下跌。除此之外,當地各政府部門包括質檢、工商、食藥監等隨即到克莉絲汀的工廠進行大檢查,而不少消費者也信以為真,向有關公司諮詢。根據其8月末披露的中報顯示,公司營業額度雖然同比增長6%至5.95億元,但受到經營狀況及上市費用的影響,虧損1878萬元,而去年同期純利則是1694萬元。

在庭審上,克莉絲汀的代表律師表示,克莉絲汀的經濟損失由包括數方面構成:經營利潤下降了900多萬元,以及股價下跌等。由此索賠百萬元,並要求對方在人人網及新浪網微博首頁顯著位置,發佈不少於60天的聲明。而在法庭主持的雙方調解時,原告表示,可以減免賠償金,但被告須在其組織的新聞發佈會上宣讀由該公司擬定的道歉函,被告沒有接受。

草根帖文真的無需謹慎審核?

在庭審上,被告的代理律師稱,被告作為普通人,其發言和公眾人物發言是不一樣的,「越是沒有知名度的人,審慎審核的義務也就越低,發帖時是不需要注意審慎審核的義務」。然而,其觀點引起了網友的反彈。有微博用戶評論稱「不負責任的話說完了難道還要狡辯嗎?」無獨有偶,當日號稱是媒體人的新聞小兵曹文藝在微博中稱克莉絲汀涉事地溝油時,也有不少網友在評論指責其只要打個電話就能瞭解真偽卻「不盡核實義務,濫用社會信用」,認為其並不是一名稱職的媒體工作人員。

有律師認為,合理框架下,侵權造成的傷害必須與賠償相等同,形成對等。在克莉絲汀一案中,被告在沒經核實的情況下,把道聽途說的內容發佈到網絡平台上,其行為確實不妥,也對公司造成了實際的傷害。目前我國法律尚未對網絡上發佈的內容,要求核實後才能發佈,但並不意味著在網絡上可以隨意發佈超過言論自由邊界的言論。網絡作為公共空間,並非個人日記,認為發佈在網絡上的帖文只是屬於親密朋友間的「私房話」,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聯繫到過去多個案例,如美爾雅(行情 股吧 資金流)誹謗案,去年一篇網絡文章《楊聞孫,搞垮美爾雅的罪人》,稱其涉嫌掏空美爾雅的資產,利用重組聯合多方關係欲將美爾雅據己所有等,同樣造成了公司股價暴跌,其最後審判結果,帖文的始作俑者同樣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公司的大度贏得的將不只是口碑

社交網絡等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普通用戶,甚至是昔日默默無聞的「草根」,也能因為一件事而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可以預見,日後類似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而上市公司作為在資本市場上需要對投資者負責的群體,遇到同類事件的受影響程度會更大。對於網絡上氾濫的不實信息,除了打擊自身的信譽之外,更可能造成公司經營業務的困難,造成財產損失。

以過去的案例為例,美爾雅和克莉絲汀等上市公司都走上了維權的道路,也有更多的公司在澄清公告中聲稱要對不實信息保留追究的權利。對於大部分公司而言,其面對網絡上的不實信息,大多採取澄清公告的辦法,把真相擺在眾人眼前,對於普通網友,極少會「法庭見」。不可否認,公司選擇把事件訴諸法律,其必然已經衡量過會否勝訴。但應避免出現「贏了法律,輸了形象」的狀況。以香港某知名公司為例,其公司自身一直在網絡上被網友稱為是為販毒洗錢而起家,該公司一直採取強勢的態度,對網絡上有關言論窮追猛打,對普通網友討論甚至是發佈有關信息的網站提起訴訟,雖然訴訟屢屢勝訴,但其公眾形象卻隨著訴訟的增多而越加低落。

有網友及律師就認為,假若對方並非刻意針對企業,在對方消除影響後,事件就應該大事化小,不需要把行動升級。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的統計,克莉絲汀事件後,在數百篇對庭審的有關報導中,不少媒體都認為,對一名學生無需窮追猛打。上海外國語大學公共關係學系主任紀華強就認為,作為消費行業,一反在店裡的溫和形象,而採取強勢姿態,雖然能起到警示作用,也能為企業取回法律上的公道,但其自身的形象更有可能會被其強勢動作而損害。他認為企業應該採用更溫和的對話方式,把危機轉換成企業宣傳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4

中金算錯了?中國銀行股的總市值究竟佔A股總市值多少權重?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955q.html

結論:中金的首席們認為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並從多方面解讀銀行股的長線利空。經過我計算,目前銀行股佔A股市值按不同算法為20.63%到27.55%,與中金的數據差距甚大。

 

看了和訊網採訪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的新聞,題目為《中金顛覆藍籌五年後銀行股權重從40%跌至10%》。文中「黃海洲認為,以傳統藍籌為基礎的滬深300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銀行股不具備長線投資價值,只有投機與作空的價值。」(http://stock.hexun.com/2012-12-19/149219669.html)

 

我這個人對數字敏感,想追究下這個銀行股市值到底是不是佔A股市值權重的40%。

 

下面是計算過程:

1,截止2012年12月19日,滬深上市的銀行股A股市值為3.92萬億(人民幣,下同),如果計算在香港上市流通部分則總市值為6萬億。

中金算错了?中国银行股的总市值究竟占A股总市值多少权重?
 

2,截止2012年12月19日,根據上海交易所的統計數據滬市總市值15.10萬億、流通市值為12.72萬億;根據深交所的統計數據深圳股票市場總市值6.68萬億,其中深市上市公司在香港有流通的市值大概不到0.1萬億。合計滬深總市值21.78萬億。減去香港流通的紅籌國企部分市值後的A股總市值大概為19萬億。

  另外,根據港交所資料,截止2012年12月19日,除去AH重複的紅籌股(包括中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等,除去了中國聯通等)市值為3.43萬億人民幣,除去AH重複的國企股(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財險等,除去了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市值為1.21萬億人民幣。

 

3,三個算法來計算銀行股的權重:

3.1銀行股A股市值佔滬深A股總市值比例=3.92萬億/19萬億=20.63%

  解釋:這是計算銀行股A股市值權重,截止2012年12月19日滬深300中銀行股合計權重為20.52%,這兩個數字基本是吻合的。

 

   3.2銀行股總市值佔滬深總市值比例=6萬億/21.78萬億=27.55%

解釋:這個算法已經是把銀行股市值權重往偏大的方向算了,即使這樣也離40%權重差距很遠。

 

   3.3銀行股總市值佔滬、深、香港紅籌國企總市值比例=(6萬億+0.032萬億)/(21.78萬億+3.43萬億+1.21萬億)=22.83%

  解釋:其中0.032萬億是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的市值,這是計算了中國所有上市銀行業總市值佔中國滬+深+香港紅籌國企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例。還沒有計算美國、英國、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市值,如果全部計算,佔比會更低。

 

結論:中金的首席們認為銀行股五年後佔A股市值權重將從40%大幅下降至10%,並以此為基礎從多方面解讀銀行股的長線利空。經過我計算,目前,銀行股佔A股市值按不同算法為20.63%到27.55%,與中金的數據差距甚大。

    中金的哥幾個思路是這樣的:首先銀行股佔A股市值權重已經有40%啦->意味著佔總體經濟規模的比例很大了->然後列舉銀行業N個利空->然後五年後銀行股佔A股市值權重下降至10%。

    可是......「40%」這個基礎數據就是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90

屋鸷仔搞GAG爆笑市值過億

2013-03-07  NM
 
 

 

搞笑圖片網站9GAG回流殺入香港,引起本地後生網民騷動,酸溜溜網友留言:「比起高登,算咩神級?」亦有人口痕:「9GAG真係要多謝高登鱓巴打絲打(brothers & sisters)。」高登仔你一言我一語,皆因他們估不到年紀與他們相若的五個香港八十後,在五年前所創的9GAG.com,能夠將香港的二次改圖文化,搬上國際互聯網,而且在全球有六億用戶使用。9GAG現時瀏覽量全球排名323,壓倒排357的NBA官方網站、排365的《華盛頓郵報》。主要獱弗人陳展程、陳展俊兄弟,放棄人人羨慕的律師、建築師工作,轉戰IT,搞笑搞鬼,爆笑爆出市值一億多。

搞GAG的人,又豈能忍受整天對覑四道牆,9GAG今年元旦搬入新的辦公室,滑板、乒乓球䒷、打邊爐器具、毛筆墨硯,古靈精怪共冶一爐。9GAG用戶近日將教宗退位的新聞搞GAG,星球大戰的黑武士打扮成教宗,註腳一句「A New Hope」,跟港人叫劉德華選特首一樣政治娛樂化。這張黑武士圖片,有五萬多人like。9GAG網站○八年建立,用戶上載自拍或二次製作的搞笑圖片,名字原意為搞GAG(即搞笑),取了諧音9GAG。這個本地製造的網站,先在外國「響晒朵」,今年初回歸香港。廿九歲的陳展程與廿六歲的陳展俊,兩兄弟是9GAG始祖。兄弟分別於港大法律系及建築系畢業;七年前妹妹成為會考狀元,報章報導指他們「一門三傑」,但陳展程自嘲說:「大鮋唔做法律,細佬又唔做建築,三傑有兩個都係『傑撻撻』。」陳展程稱在港大三年都是「Hea」讀,「你住鰦hall(宿舍),你知堂友影響力係幾咁巨大,成日去玩去打波。」畢業後他曾在銀行法律部工作,但不甘太悶便轉到NOW財經台當主播,不久又身痕過檔到網絡公司。網絡公司老闆三十歲不到,刺激陳展程也要創業。而弟弟畢業後鍾情設計多於建築,曾到開發iPhone apps的公司當介面設計,在哥哥拉攏下,便與朋友一同開發網絡產品。

起首鋪鋪衰

兩兄弟天馬行空,在○七年推首個產品——電器資訊網站,「即係你屋企有咩家庭電器啦,你就upload上網,大家共同share」。叫香港人同三唔識七鮋人介紹電器,實在有點天真,結果初試啼聲就衰鰦。跟覑他們又搞化妝品分享網,「你話俾我聽你用開咩產品,我就根據你鮋喜好去推薦一些化妝品」,結果同樣一命嗚呼。生意苦無頭緒,嬉戲念頭則無限。陳展程經常收到朋友傳來的搞笑圖片,「我懐覺得可以(將圖片)直接上傳網站,咁就快靚正啦,所以我懐開始做9GAG」。9GAG於○八年玩玩纒開始,陳展程認為笑聲無國界,所以網頁用英文介紹,吸引不少外國人分享歡樂。至一○年,電台節目主持少爺占在節目中提及9GAG好搞笑,「結果當日有六千人瀏覽,伺服器玩到down鰦,我懐已經好開心」,為應付伺服器開支,他們在9GAG接廣告,不過,9GAG純粹自娛,他們全副心機繼續研究其他項目。

到美國尋夢

一一年初,陳展程留意到美國矽谷有專給科技創業者的基金計劃Y Combinator,提供資金及安排師傅教路,計劃完結前還會安排示範日,讓參加者「晒冷」給投資者,有機會一夜成名。於是他跟弟弟和合夥人Marco,就心口掛個「勇」字飛往美國,「你打籃球,都想去NBA度打啦」。當年他們帶往尋夢的,是一個相片分享網站的設計意念,和幾包即食麵。二十多歲人第一次出門,飛到美國這麼遠,兩兄弟什麼都不懂,「都唔知要帶咩過去,第一晚為鰦慳錢,去到鲻機場,鲻到半夜好肚餓,在行李中拿出了辛辣麵,就咁食(乾啃)……鰟陣味真係……結果後來好耐都無再食過辛辣麵」。他們面試失敗,後來當地認識的朋友介紹另一個創業計劃500Startups,他們將另外一些創業計劃呈上,包括9GAG,結果成功入圍。獲得五萬元美金贊助及導師從旁指導,他們用這筆錢開發手機卡拉OK程式,但這不是老外那杯茶,不獲投資者青睞。「我懐同個mentor講,其實我懐有個網站做得唔錯鮋,佢叫我懐俾數據佢睇,點知佢一睇就嘩一聲!其實你懐應該全力做呢個網站!」當時9GAG的瀏覽量已達每年一億人次。

集資二千萬

回港後他們全力擴展9GAG,去年初,哥哥重訪500Startups的導師,找到一批投資者的聯絡辦法,便去三藩市、紐約叩門。「你俾到佢(投資者)睇呢幾年我懐用戶數量係咁升,廣告收入係咁升,佢就會覺得係一門做得到鮋生意。」叩門兩個月後終有投資者首肯,「有了第一個肯認頭,第二、三個就會跟覑來。」在美國待了四個月,他拍門拜訪七十個投資者,有二十個願意注資,當中包括曾在YouTube、facebook、Google與Badoo當指導的Benjamin Ling;Twitter 投資者Tim Ferriss等,獲得二百八十萬美金(約二千一百七十一萬港元)注資。他們每年要提交9GAG的業務報告給投資者,並不時報告業務進展。創投基金會買下9GAG百分之二十股份,按此計算,9GAG現市值約一億四千萬港元。而餘下八成股份,由五位創辦人均分。團隊今年正式在港設立辦公室。「我懐希望做番一鱓本地鮋笑料,等各地網民覺得更加貼身」,他們先試驗香港STYLE的9GAG,目標是世界各地有本地化的9GAG。事業終上軌道,陳展程一身T shirt牛仔褲打扮,每天上班仍要逼坐地鐵。原來他每月支薪五萬元,希望留多些現金給網絡發展。9GAG現時收入靠廣告,客戶包括銀行、相機產品等大品牌,每年過千萬元的收入。

廣告有「錢」途

雖說同行如敵國,但9GAG也獲本地薑高登網站的行政總裁林祖舜認同。林祖舜說9GAG不收費只靠廣告的營運模式是大趨勢,而且大部分網上服務都難以向用戶收費,「你睇上次Whatsapp要收八蚊都要嘈就知道。」對於港產9GAG的成功,林祖舜覺得有喜有悲,「喜鮋係呢班八十後證明鰦香港後生仔唔係好食懶飛,而係用自己才能證明有人欣賞。但悲就係,香港其實有好多人有咁鮋創意,有咁鮋天才,但香港投資者從來唔覺得互聯網生意係有價值,結果唔投資,相反佢懐去美國就爆得起。你會見到美國願意投資,造就到好多互聯網好似facebook咁鮋奇跡。」根據Alexa.com的統計資料,9GAG的用戶主要是35歲以下,遍布美國、德國、巴西等。本港較受歡迎的網站如壹傳媒、香港高登,都望塵莫及,全球排名分別是2266名及6524名。在國際爭得知名度,也比不上瀏覽數字帶來真正喜悅。「每個月有六千萬人因為你的網站而笑,你唔覺得好有成功感咩?」陳展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346

萬元路燈:200億市值三安光電真相

http://xueqiu.com/1126946812/23446786
   它不生產,僅外購路燈,地方政府再以最高1.24萬元/盞向它買,比市價貴3倍;它是中國最大的LED芯片製造商,但下游的主流客戶並不怎麼買它的貨,大主顧呢?是被隱藏了身份的關聯方!它的工廠造價遠高於同行;借殼上市以來超半數利潤、近四成淨資產來自政府餽贈……

本刊研究員 李志新
本刊記者 路金榮 張劍鋒/文

     這是一家近5倍市值於勤上光電(002638.SZ)A股市值最大的LED公司。

     與被質疑涉嫌欺詐上市的勤上光電不同,三安光電(600703.SH)位居LED行業的上游芯片環節;與勤上光電相同,三安光電亦存在內部員工在外成立公司,繼而成為公司大客戶,但卻未予披露等情況。

     三安光電是一家主要從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化合物太陽能電池、高倍聚光光伏產品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總部坐落於廈門,產業化基地分佈在廈門、天津、蕪湖、淮南、泉州等多個地區。

     三安光電的故事始於2008年7月借殼*ST天頤成功,從此,它從偏安閩南一隅開始了令人瞠目的業務擴張和股市神話。從2008年到2012年,三安光電淨利潤暴增15倍,股價最高漲至2010年8月的129.34元(復權價),達18.3倍。

     伴隨股價暴漲,自2009年開始,三安光電連續兩次非公開發行共融資38億元。2011年4月,三安光電試圖公開增發募資不超過80億元,後削減至不超過63億元,但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終止。

     搭乘連續融資的東風,借殼上市之初淨資產不足5億元、總資產不足9億元的三安光電,截至2012年末,已成為淨資產達60億元、總資產超百億元的滬深300和上證180成份股公司,最多時有近90只基金重倉。

     然而,《證券市場週刊》調查發現,三安光電借殼上市以來,不僅超半數利潤來自政府補貼,其LED路燈(下稱「路燈」)、LED芯片(下稱「芯片」)、黃金廢材料回收三大主營業務問題重重,關聯大客戶被非關聯化處理,天津和蕪湖項目還涉嫌虛增投資。為方便讀者理解,我們配發了PDF文檔(鏈接地址:http://www.capitalweek.com.cn/2013-03-28/1508881417.html)。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如果謹慎的投資者觀察這家公司的歷年利潤——切去非經常的「政府補貼」,再切去實質為政府補貼的「路燈貿易」的「利潤」,再切去由關聯方支撐的「芯片業務」,最後切去不可靠的「黃金廢材料回收業務」,就會發現,香腸已經切到手了。

     然而,這正是支撐這只200億元市值、每天有活躍成交量的大牛股的冰冷的基本面。

上:萬元路燈真相

     三安光電三大主營業務中,路燈最近幾年在公司的主營利潤構成中佔比越來越大(圖2)。2011年,三安光電近半數的主營利潤來自路燈(圖3)。

     2010年以來,三安光電從蕪湖、淮南、泉州和安溪等地政府手中,獲得總計高達26.5億元的路燈訂單(表1)。

查看原图
     雖然在公告中三安光電稱,大功率路燈為「公司設計並生產」的,但《證券市場週刊》調查發現,公司的路燈幾乎都來自外購。

     而且,三安光電提供給各地政府的LED路燈價格遠高於市價,尤其是泉州、安溪,更是超出市價的3倍。

此外,三安光電與各地政府簽訂的路燈合同,不僅存在執行難的問題,還涉嫌違反政府採購相關法律。

LED路燈掮客

     2011年11月末,行業權威研究機構——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下稱「高工LED」)發佈「2011中國LED路燈企業競爭力排名」,對LED路燈市場進行了詳細調查,涉及國內186家LED路燈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以及超過50個城市LED路燈的安裝情況。

     這份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江蘇史福特、達進東方照明(00515.HK)、勤上光電。廈門信達(000701.SZ)旗下的廈門市信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信達光電」)排名第五。信達光電2011年營業收入2.6億元。可是,當年路燈收入5.8億元的三安光電卻不在榜單之列。這是高工LED的紕漏,還是三安光電路燈收入另有隱情?

     廈門信達2012年度第一期短債募集說明書提到:其子公司信達光電在執行由三安委託加工的訂單,主要是蕪湖6億元市政LED路燈。截至2012年3月,信達光電已經執行了4.37億元的訂單金額。

     據三安光電年報,蕪湖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下稱「蕪湖住建委」)2010年和2011年兩年共採購3.71億元路燈,三安光電2010年和2011年供應蕪湖的路燈可能全部來自信達光電。

     2011年,三安光電的全資子公司安徽三安光電、天津三安光電和廈門三安光電佔據信達光電前五大客戶中的三席,貢獻其92%的營收。在廈門信達的2012年半年報中,也披露公司正在執行蕪湖、淮南、泉州等地的路燈訂單。這些城市與三安光電獲得路燈訂單的地方吻合。

     2012年12月,《證券市場週刊》在福建安溪縣調查時發現,安溪城區道路包括居民小區幾乎全部更換LED路燈完畢,但多處路燈的銘牌顯示的製造單位為信達光電。

     據瞭解,安溪縣LED路燈採購、安裝與運營都由安信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安信合同能源」)具體運作。其相關負責人向本刊透露,安溪全部的LED路燈來自信達光電。而三安光電應用科一位員工向記者坦言,公司未來會以自己名義生產應用產品。

     多個證據表明:三安光電的LED路燈來自外購,並不是其宣稱的自行「設計並生產」,三安光電在LED路燈業務中只起到從政府拿合同的「掮客」角色,貢獻三安光電2011年近半數主營利潤的路燈業務實際上是路燈貿易。

1.24萬元一盞燈

     外購來的路燈,賣得有多貴?

     三安光電在蕪湖和淮南兩地政府採購合同公告中,對路燈採購單價未提及;在泉州和安溪的路燈採購合同公告中,公司稱採購價為每瓦62元。

     蕪湖住建委一位官員向《證券市場週刊》透露,採購三安光電路燈的價格是每瓦46元。以此推算,按照合同採購型號,合每盞路燈(90-200瓦)4140-9200元。泉州和安溪按每瓦62元算,兩地LED路燈(60-200瓦)約為3720-12400元/盞。

     據本刊記者在上述四地的調查,各地合同中所謂「路燈」,並不包括路燈桿、線纜和施工安裝等,採購價高達萬元的LED路燈僅包括一個路燈燈頭——而且,不是帶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的太陽能路燈,只是普通的市電路燈。

     在蕪湖政府採購指定信息發佈媒體蕪湖市招標採購交易中心網(http://www.whzbb.com.cn/)上,本刊記者發現,許多道路的路燈燈桿、線纜、安裝與調試是單獨招標,招標公告註明LED路燈燈頭由招標方提供。

萬元路燈,有多暴利?

     三安光電應用部一位負責人對《證券市場週刊》直言不諱地說:「……現在國內估計沒有人做得像我們這麼高的價格……」

     由信達光電提供的一份2012年的LED路燈報價表顯示,各型路燈報價合每瓦16-19元。信達光電人士表示,「價格還可以再商量。」

     高工LED告訴本刊,當前LED路燈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混亂,但總體價格不斷下降。據其提供的數據顯示,純LED路燈(即燈頭),2010年為30元/瓦左右,2011年為23元/瓦左右,2012年則降至15-16元/瓦。

     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招投標,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受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委託招標採購大功率LED路燈,包括外資大廠飛利浦等在內的共110家企業參與招標,LED路燈中標均價低於15元/瓦,其中最低報價只有8元/瓦。

     對比之下,萬元路燈的單價大大高於市場均價。如果2011年按23元/瓦的單價來算,蕪湖46元/瓦的訂單執行價格超出市場均價1倍,泉州和安溪的62元/瓦訂單價格超出市場均價1.5倍;到2012年,按15元/瓦的市場均價來算,三安光電在泉州和安溪路燈訂單價格超出市場均價3倍還多,即使按信達光電最高19元/瓦的報價來算,兩地政府採購的路燈也超報價226%。

     在2012年半年報和年報中,三安光電沒披露之前一直分列披露的LED路燈主營收入和毛利率。三安光電內部人士對《證券市場週刊》稱,路燈毛利率太高,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隱去。

部分路燈訂單或成空頭支票

     考察三安光電路燈訂單的執行情況,《證券市場週刊》發現,在這些與地方政府簽訂的大額路燈採購合同中,除淮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下稱「淮南城建委」)路燈訂單執行情況較好外,其他訂單可能存在合同執行難的問題(表2)。

查看原图
     三安光電的26.5億元路燈訂單中,部分訂單可能是空頭支票。

    截至2011年,蕪湖住建委兩年共採購LED路燈3.7億元,這意味著,如果要履行3年共6億元採購合同(表1),在2012年至少要完成2.3億元的路燈採購。但2012年年報披露,蕪湖住建委並未進入三安光電的前五大客戶,而第五大客戶貢獻的營業收入為1.54億元。

     本刊記者從蕪湖路燈採購相關知情人士處獲悉,2012年採購的三安光電路燈較少,大部分是德豪潤達(002005.SZ)和問天量子的路燈。三安光電公開資料也顯示,2012年上半年,蕪湖住建委僅採購了不到3800萬元的路燈。

      在三安光電與泉州和安溪簽訂的LED路燈採購合同中,同樣有類似每年採購額的規定。泉州和安溪的路燈採購合同執行期都為四年,2011-2014年,兩地每年應分別採購1.63億元和2.37億元。

     合同顯示,安溪四年需要採購總額9.5億元的路燈訂單。截至2012年末,安溪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安溪國投」)採購總額為4.35億元。

     安溪新聞網一則報導稱,安溪縣城區共有路燈和景觀燈近2萬盞。前述安信合同能源負責人也向本刊記者透露,截至2012年底,安溪縣已經完成城區全部2.4萬盞路燈及景觀燈的更換與安裝。

     如果安溪新聞網報導屬實,安溪國投已經執行4.35億元的合同,即使按每盞1.24萬元的最高價來算,也採購了3.5萬盞路燈,遠遠超過安溪路燈與景觀燈的實際安裝需求。而安溪仍有5.15億元訂單需執行,未來兩年將面臨如何執行的問題。

     泉州的訂單的問題似乎更大。

    合同顯示,自2011年開始的4年,泉州每年向三安光電採購LED路燈1.63億元,而三安光電的報表顯示,2011年泉州未從三安光電採購任何路燈;2012年,泉州也未進入三安光電前五大客戶。《證券市場週刊》2012年12月在當地瞭解到,泉州市當時只有一個區在換裝LED路燈。泉州市的路燈訂單更像是一張空頭支票。

關聯方「救駕」路燈業務

      2012年,三安光電的路燈業務出現了一個新客戶——安信合同能源,而本刊記者在安溪當地調查得知,安信合同能源是三安光電的關聯方。

     據其官網(http://www.anxinled.com)介紹,公司是一家基於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運作的、以節能服務為直接目的的專業化公司,是由廈門信達、安溪縣對外貿易公司等多家企業在泉州(湖頭)光電產業園合資創辦的。

     而安溪新聞網一則題為「力爭成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示範縣」的新聞中提到:安信合同能源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由安溪縣對外貿易公司(安溪縣政府國有獨資企業)出資4000萬元、廈門信達出資4000萬元和三安光電出資2000萬元。三安光電在其中持股20%。

     安信合同能源內部人士在與本刊記者交談中透露,該公司股東持股比例是廈門信達佔40%,政府(安溪縣對外貿易公司)佔40%,三安光電佔20%。證實了上述新聞報導。

     三安光電2012年年報披露,安信合同能源為公司的第二大客戶,貢獻了3.27億元的營業收入,佔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9.74%。但在年報的重大關聯交易披露中,並無安信合同能源的名字。

路燈政府採購不公開,涉嫌違法

     在當地政府採購指定信息發佈網站上,關於三安光電蕪湖等四地總額26.5億元的政府採購,記者未查閱到LED路燈訂單的相關招投標信息。

      如,蕪湖市招標採購交易中心網(http://www.whzbb.com.cn/ )從2007年到2013年最新共33頁「路燈」信息,無任何有關三安光電2010年簽訂的6億元路燈的招投標信息。

      蕪湖市招標採購中心一位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只要公開招投標,都會在招投標網上公佈,不存在招標完後撤下公告的情況。

     相關法律人士稱,路燈屬於公共設施,路燈採購不屬於國家秘密,也應該沒有不便公開的商業秘密,且三安光電的訂單金額巨大,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必須公開招投標。而且,他斷然否定可以「因政府招商引資優惠不用公開招投標」。

     對此,蕪湖市住建委市政公用事業科負責人在與本刊記者交談中閃爍其詞,最後乾脆說不知道,並拒絕進一步解釋。知情人透露,該科負責蕪湖市路燈項目。

     蕪湖市另一位政府官員透露:「三安光電是招商引資項目,不需要公告。市領導出面搞一個會議紀要之類的東西,定下來後和相關職能部門簽合同。這些合同保密,連我們都沒看到過。」

     在安徽淮南和福建泉州的政府採購網站上,《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同樣未看到三安光電相關巨額訂單的招投標程序。

中:隱藏的關聯方

      路燈業務問題重重,三安光電的芯片業務又如何?三安光電2011年來自芯片銷售的收入為10.2億元,在2012年年報中該分項數據並未披露。

     2012年12月,《證券市場週刊》採訪了國內近20家LED封裝和應用主流企業,調查三安光電的芯片在下游的使用情況,結果令人吃驚。三安光電作為LED芯片龍頭企業,採訪中多數封裝企業表示,很少採購其生產的芯片(表3)。

查看原图

      主流封裝企業採購三安光電芯片並不多,那麼三安光電LED芯片賣給了誰?

     《證券市場週刊》調查發現,近年來三安光電芯片業務的前三大客戶實為關聯企業,而公司公告中卻稱,「與公司關係」為「非關聯方」。

     三安光電前五大客戶中,除了獲得地方政府路燈採購的蕪湖住建委、淮南城建委和剛剛獲得的泉州和安溪國投外,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三家公司——深圳市安普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安普光光電」)、深圳市天電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電光電」)和信達光電(表4)。

查看原图
     《證券市場週刊》調查發現,上述三家公司部分股東居住在廈門,他們大多是三安光電董事長林秀成的安溪老鄉,並與三安光電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

信達光電實為三安集團合資公司

      自2009年開始,信達光電長期位列三安光電芯片業務的第一大客戶。

     信達光電於2007年10月在廈門註冊成立,由廈門信達和廈門朗星光電有限公司(下稱「朗星光電」)合資設立,朗星光電的股東為陳云南、李尚武(圖6)。

查看原图
     據本刊取得的資料顯示,2007年信達光電董事會成員為周崑山、林志強、陳淑照、杜少華、廖明月;周崑山為公司董事長,林志強為公司經理。林志強正是三安光電實際控制人林秀成的兒子,現為三安光電的總經理。

     信達光電2008年1月的一次股東會議資料顯示: 廈門信達與朗星光電全體股東均到會,免去林志強、廖明月、陳淑照董事職務,補選劉宏、孫會忠和范丹為董事,劉宏為總經理。從此,朗星光電兩名股東陳云南與李尚武未再出現。而自2008年1月已不再擔任總經理的林志強,在2008年12月財務報表單位負責人一欄卻出現了署名「林志強」的簽字。

      據媒體報導,朗星光電為三安光電大股東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原為三安電子應用事業部,因業務發展後獨立註冊。

     《證券市場週刊》實地調查發現,朗星光電與三安光電僅隔一條馬路,在朗星光電所在的院內還有安美光電、三安集團部分辦公區。據該院內三安集團的一位員工透露,朗星光電就是三安集團的;另一位曾在三安光電及朗星光電都工作過的離職人員也稱,三安集團實際擁有朗星光電。

     而據本刊記者獲得的三安集團2012年最新員工花名冊顯示,李尚武為三安集團總經理辦公室人員。

安普光光電股東之一系三安集團財務人員

     安普光光電為三安光電芯片業務的另一大客戶。

     2009年4月,安普光光電在深圳註冊成立,一直到2011年底,註冊資本始終為1250萬元。就是這樣一家LED封裝領域的袖珍企業,成立當年便與三安光電發生了至少520萬元的業務往來,並且在隨後的兩年裡穩居三安光電芯片業務客戶前兩名。2011年,安普光光電從三安光電採購了高達8073萬元的LED芯片。

     資料顯示,安普光光電股東曾發生多次變更。2011年,公司創始股東李來全、張錦燕、林泉相繼退出,新進兩名股東自然人為黃皖明與吳香輝(表5)。

查看原图

     其中,退出前為安普光光電第一大股東的李來全為安溪人,身份證上顯示的住址為安溪縣鳳城鎮大同路1號,而這是安溪縣政府所在地。

    《證券市場週刊》由廈門市公安局信息中心獲得資料顯示,李來全於2010年8月份來廈門,目前仍為流動人口,戶口並未遷入廈門。在廈門也並沒有一處房產記入其名下。《證券市場週刊》記者多次造訪李來全登記的住址,均未尋到其本人。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現年49歲的李來全為廈門市安溪經濟促進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據廈門市安溪經濟促進會工作人員介紹,李來全就職於三安集團。這在三安集團員工花名冊已得到證實,花名冊顯示:李來全為三安集團財務部人員。

     與此同時,從安普光光電退出另一股東林泉則為三安集團工程部GaN芯片工程師。

     2012年中報,安普光光電不再出現在三安光電大客戶名單中。2012年年報中,安普光光電為三安光電第三大應收賬款方,應收賬款金額為3951.70萬元,關係為「非關聯方」。

天電光電股東與林志強是「發小」

      你方唱罷我登場,安普光光電從三安光電前五大客戶名錄中消失,天電光電出場。2012年上半年,天電光電成為三安光電LED芯片業務的第二大客戶。

      天電光電於2007年由萬喜紅、羅龍和雷玉厚三人在深圳設立,隨後吳中主與劉耀德兩名自然人加入(表6)。2011年,註冊資本僅900萬元的天電光電至少向三安光電採購了1393萬元的LED芯片。2012年中報,這一數字上升至3824萬元。

查看原图
     劉耀德、吳中主與林志強均為安溪人且年齡相仿。

     據劉耀德本人透露,他與林志強為小學、初中同學,曾為同桌。更巧的是,劉耀德不僅為天電光電的股東,同時目前還是信達光電的高管。劉耀德為林志強的同學,為何不去三安工作?據他說,外面有幾個公司用他的名字投資,不能去三安光電工作。

     而吳中主的哥哥向本刊記者透露,吳中主及妻子周錦芳都就職於三安光電,系三安光電員工。

     本刊記者獲得的三安集團員工花名冊中和由廈門市公安局信息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周錦芳為三安光電市場管理部訂單助理;吳中主就職單位為福建三安集團,從業狀況為職員。

斷流的黃金廢料利潤源

      廢料銷售是三安光電第三項主營業務,也是其重要的利潤來源(圖3)。

查看原图
      三安光電材料、廢料銷售業務毛利率高達90%以上,且近年營收增長迅猛,財報顯示,從2008年的594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2.3億元。2012年,該項業務貢獻公司高達26.4%的主營業務毛利。

     2013年1月,其廢料銷售業務的主要合作方昆明銀鵬工貿有限公司,因廢水污染問題被昆明市西山區環保部門關停(圖7)。

查看原图
     據瞭解,這些廢料主要為黃金等貴重金屬。國內另一大LED芯片生產企業浪潮華光鄭鐵民總經理告訴本刊記者,黃金廢料主要產生於LED芯片的「蒸鍍」環節,企業通常採用「蒸鍍」工藝將黃金「粘到」芯片上,但在蒸發體中,黃金會四處亂飛,沒有落在芯片上的黃金便成為廢料落在爐底。

     鄭鐵民補充說,這一部分黃金廢料佔到整個生產流水線的絕大部分,「爐底每10天左右就需要清理一次,回收的黃金一般外包給專門的回收企業。」據其經驗,每生產1600KK芯片就需要消耗黃金10公斤左右,又因生產工藝和規格的不同,黃金消耗量相差可能達到1倍左右,大概為5-10公斤。而每消耗10公斤黃金,通過提純後便有8公斤左右可以回收循環利用。

     這也就意味著,三安光電將可供回收利用的黃金銷售出去,然後再重新購買黃金。而這種做法在業內並不多見。

      另一家LED行業上市公司乾照光電(300102.SZ)證券部人士此前透露,公司的黃金廢料大部分都回收再利用了,不過沒有具體的統計有多少。2011年,乾照光電3.77億元的營業收入中,99%左右為芯片和外延片收入。

      這部分業務,在昆明銀鵬工貿被關停之後,尚不知三安光電如何應對。

下:涉嫌虛增投資

     在規模相當,設備、廠房設施基本無差別的情況下,三安光電天津項目比乾照光電揚州項目(下稱「乾照揚州」)多花了4億元,涉嫌虛增資產。

     與天津三安一樣,乾照揚州的LED 外延片及芯片項目主要生產紅、黃光芯片,為乾照光電的主要募投項目之一,該項目建造規模比天津三安項目稍大。

     財報顯示,乾照揚州項目從2010年便開始興建,截至2011年年末,該工程的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全部竣工,除配套流動資金外的固定資產和土地投入約為5.5億元。

     截至2012年年末,天津三安19台MOCVD及其配套設備、土地廠房等總投入達到9.65億元。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天津三安與乾照揚州的MOCVD設備都購於全球兩大MOCVD設備寡頭,單台價值均超過1000萬元,在生產設備及工藝基本一樣的情況下,天津三安竟多花了約4億元。

     同樣,投資總額達66億元的蕪湖的光電產業化(一期)項目也存在涉嫌虛增投資的情況。

    如果簡單的按每台MOCVD對應外延片、芯片生產線固定資產單位投資額的話,乾照揚州MOCVD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只有2619萬元,而三安光電天津和蕪湖項目分別達到4741萬元、4948萬元,分別高出乾照揚州項目81%和89%(表8)。

查看原图
      理論上,規模越大,各項投資配比越經濟,每台MOCVD設備的對應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額也會越少。然而,同樣是外延片配套芯片生產線,規模更大的蕪湖三安、天津三安卻比乾照揚州的單位投入更高。

超半數利潤來自政府「餽贈」

     三安光電年年翻番增長的業績,無疑是資本市場追捧的重要原因。

     但本刊統計,三安光電有超過一半的利潤來自營業外收入,而營業外收入的主體是各類政府補貼。

     自2008年借殼上市以來,三安光電獲得各類名義的政府補貼總計高達29億元,主要源於兩類:設備購買和科技三項(表9)。

查看原图
     借殼至今,三安光電共計為股東貢獻稅前利潤31.3億元,而其中來源於政府補貼的營業外收入也高達16.6億元,超半數利潤來自政府補貼。

     不僅利潤,三安光電資產的滾雪球式增長,政府「餽贈」也幫忙不少。2012年年末,三安光電包括少數股東權益在內的實際淨資產有78.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62.9億元,加以「其他非流動負債」 列賬,尚未確認收入的各類政府補貼15.3億元),而三安光電獲得各類名義的政府補貼總計高達29億元,近四成的淨資產是來自政府「餽贈」。

    三安光電為何能獲得如此大量的補貼優惠呢?

   《證券市場週刊》瞭解到,一方面,因為迎合了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長訴求。

    三安光電在當地投巨資建廠,不僅能帶動當地的就業,也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集群發展。

      另一方面,三安光電趕上了政府扶持LED產業發展的「好日子」。

      2009年,國家發改委出台《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同時,節能環保產業被定為「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在政策號召下,地方政府對LED行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隨著各地投資LED熱情逐漸退卻,蕪湖、揚州等各地方政府對LED關鍵設備MOCVD購置補貼政策相繼到期結束,企業投資、政府買單的好日子到頭了。

     2012年,三安光電全年來自設備購買的政府補貼僅有5100萬元,科技三項等其他補貼也大幅下降。

     國內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資本市場嚴峻的環境,也讓三安光電的第三次融資未能如願,三安光電「補貼—擴張—再融資」的發展模式面臨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19

二十年前瀕臨倒閉 今登中國車業市值第二 長城汽車盤踞中國 五年股價漲四十倍

2013-05-06  TWM
 
 

 

本次一千大企業調查中,長城汽車以四七九一億元成為前百強市值次高的汽車股,規模比台塑、富邦金還大。這家公司二十年前瀕臨倒閉,在董事長魏建軍改造下,以貨卡車、SUV兩大車款稱霸市場,建立新的品牌典範。

撰文‧周岐原

這是一家五年股價漲四十倍的公司。二○○八年,一千大企業榜中它只排第五四一名,市值四二八億新台幣;今年,它排行高居第六十八名,中、港兩地市值合計四七九一億新台幣,規模比台塑、富邦金、中鋼還大,成為前百強次高的汽車股。它,是長城汽車。

在中國車壇,吉利、奇瑞與比亞迪,是最為人熟知的國產汽車品牌,長城汽車憑什麼讓資本市場買單,股價連番創新高?財報說明一切。自一○年至一二年,長城汽車營收成長九四%、稅後純益更增加一一○%,換句話說,長城汽車僅僅用三年時間,就讓獲利翻了一倍!

獲利三年翻一倍 市值比台塑還大將長城汽車拿來與比亞迪相比,更可看出長城驚人的賺錢能力。去年比亞迪營收二二六一億新台幣。多於長城的二○八一億,但長城稅後淨利二七四億新台幣,遠高過比亞迪的四億!

過去五年,是中國汽車業歷經劇烈淘汰與爆發成長的時期,在「汽車下鄉」政策補貼支持下,市場擴張導致車廠供應大幅上升,但熱潮過後,銷量很快下滑,近兩年來,中國汽車銷量成長率都徘徊在個位數低點。當其他車廠忙著調適銷售火熱的高峰與冰冷的低潮,長城汽車卻穩穩地向上爬。這家鮮少成為鎂光燈焦點的車廠,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回到一九九○年。二十六歲的魏建軍剛成為長城工業(二○○三年改制為長城汽車)總經理。這家公司位於河北保定,是當地國有企業,因經營不善,資本額快要賠光,地方政府被迫公開尋找新經營者。此時,魏建軍由父親出資贊助接手公司。

他回憶當年的窘迫情境說:「資產三百萬人民幣,但一年虧損二百多萬人民幣!六十名工人,一個月能做出六輛車,就已經達成產量目標!」為盡快止血,魏建軍大幅調整產線,原來生產油罐車的工廠,轉依客戶需求改裝各種貨車,兩年後就轉虧為盈。

在入主長城之前,魏建軍是當地一家抽水馬達廠的廠長,他為什麼甘願放棄現職、冒險改造一家績效慘澹的老企業?第一,魏建軍本身就是個汽車狂,當年在保定常公開表演汽車特技的他已小有名氣;再者,「做汽車肯定比抽水馬達有前途!」魏建軍坦言:「無論環境怎麼樣,汽車都是一門很引人注意,而且很有機會把規模做大的生意。」瀕臨倒閉國企 從貨卡車找到生機一九九三年,長城開始獲利,魏建軍本想踏入轎車市場,但當時長城的產線規格無法達到官方標準,他只好另尋出路。一次出國考察中,魏建軍發現在美國相當流行,兼具載貨與乘坐用途的貨卡車,認為應該在民營企業剛起步的中國有拓展空間。於是積極研發車款,將行銷重點擺在民營企業最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分。

仔細分析競爭對手後,魏建軍大膽採取低價策略,九五年「一輛大家(它牌貨卡車款)賣九萬多人民幣的時候,我們就定價八萬人民幣,市場一下子被打開了。」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說。

隨後五年,長城迅速爬上全中國貨卡車銷量第一,但魏建軍心中浮現另一個隱憂。「在政府目錄上,貨卡車被分類為輕型貨車,為防止汙染,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都禁止貨卡車進入市區,」魏建軍擔憂:「整個市場,我們打不進去!」這時,他發現另一塊藍海:多功能越野車(SUV)。

「這種車能開進大城市,而且年輕人更喜歡!」但是當時市場上,每一款SUV售價都超過二十萬人民幣,銷路並不廣,魏建軍經過一年準備,○三年時推出長城的SUV品牌「賽弗」,售價僅八萬人民幣,再次席捲市場。

其實,魏建軍不只會打價格戰,為了站穩腳跟,他在研發領域鑽研的功夫更深。他要求公司投入重金,從引擎到各種零組件,建立起完全自主的供應鏈。長城汽車的上班時間是上午七點五十分,但魏建軍經常七點鐘就出現在公司,然後到產線上視察,親自參與晨會、了解技術瓶頸。

SUV抓住年輕族群 十年成為市場第一魏建軍對掌握自主技術的態度極為強烈,「不管什麼技術,只有抓在手裡才扎實,買人家的就是自卑、矮人一截!」他強調:「反正發動機不像麻辣燙,只能在國內賣,產品拿到國外一樣能賣!」在魏建軍堅持下,長城SUV推出以來,賣出逾百萬輛,市占率超過一五%,是市場第一大品牌。

魏建軍管理強勢,「總公司共十六層,電梯只停三層,八樓、十三樓、十六樓,員工在這三層樓各自出去,走樓梯到自己的樓層上班。」一位長城內部高層人士對本刊透露:「多數人會在八樓出去,這是提高效率,若有人不小心按錯樓層,當場所有人都會被處罰。」不僅如此,在車商競相砸下大筆行銷經費的中國車壇,長城汽車顯得格外節省。在距離保定不到二百公里的北京,不少大型公關公司私下坦言,他們從未接過長城汽車的生意。甚至,曾經在一年裡,長城汽車完全沒有廣告費用支出,理由是「魏董認為要專注在品質上。」今年三月,中國SUV車款銷量年增率高達四九%,遠超過整個車市的年增率一三%,通用汽車(GM)、福特(Ford)等國際大廠見到肥美商機,已全力搶攻市場。美林證券報告就直指,去年業績出色的長城,今年恐面對激烈的競爭。

但累積二十多年豐富經驗的魏建軍,絲毫不擔心未來的殘酷廝殺。魏建軍曾說:「市場經濟就是過剩經濟,優勝劣敗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有能力,有技術,有成本控制能力,市場會幫你說話!」這位酷愛玩車的董事長,正等待對手上門求戰。

長城汽車

成立:2003年

負責人:魏建軍

主要業務:製造銷售汽車整車及零組件

長城汽車關鍵數據

營收年成長率:

43.44%

稅後純益成長率:

66.14%

股東權益報酬率:

29.45%

1000大企業市值排名:

68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77

衝刺智慧型手機 三年市值增一千億 聯想楊元慶下戰帖 要與蘋果、三星平起平坐

2013-05-06  TWM  
 

 

五年前,如果有人說聯想會擠下惠普、戴爾,成為全球PC霸主,一定沒有人相信,聯想執行長楊元慶做到了。如今,楊元慶再下戰帖,這次他要挑戰三星與蘋果。

撰文‧賴筱凡

四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北京空氣出奇地好,占地廣闊的北京奧體中心萬頭攢動,中國的PC(個人電腦)供應商們屏息以待,等著聆聽聯想執行長楊元慶的演說。上台那一刻,所有焦點都集中在楊元慶身上,「進入『PC+』時代後,聯想的競爭對手已經改變,三星、蘋果將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楊元慶一字一句、清楚地說出聯想的戰略藍圖。

在這個聯想公司全年最重要的中國區誓師大會上,楊元慶不能讓通路商們失望,像是要揮別近一個月股價大跌一二%的陰霾,楊元慶直言要挑戰蘋果與三星。

聯想真有這等能耐嗎?從數據裡可以略窺一二。去年第四季,聯想的智慧聯網產品(編按:Smart Connected Device,含PC、平板與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占率達六%,排行市場第三,六○%年增率比蘋果的成長速度還快。

最驚人的爆發力來自「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MIDH),這個由楊元慶最倚重的左右手|| 聯想業務集團總裁劉軍操盤的部門,單季營收比前一年暴增七七%,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更以倍數成長,成為聯想內部最有潛力的精銳部隊。

以變制變 楊元慶出奇制勝四月十一日,由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發布的研究報告,斗大標題寫著「二○一三年首季全球PC出貨量降至二○○九年第二季以來最低水準」,震撼市場。報告中點名,今年第一季PC出貨衰退率將達兩位數,直逼金融海嘯。消息一出,聯想股價大跌五.八%,華碩大跌五.五%,宏碁、仁寶的跌幅也有三%。

然而,在一片低氣壓裡,楊元慶老神在在,因為面對這波PC市場的大衰退潮,聯想已經有所準備。

今年一月五日,一封楊元慶親自執筆的信件在聯想流傳,令公司內部議論紛紛;「為了成功挑戰新的對手,贏取新的勝利,我們必須擁有清晰有力的品牌定位……。」簡短的宣示,是楊元慶吹響聯想組織大改造的號角。

楊元慶大刀一揮,將聯想的業務一分為二:第一,是以聯想品牌為號召的聯想業務集團(Lenovo Business Group),主攻零售消費者;另一部分,則是延續Think品牌的業務集團(Think Business Group),強攻企業客戶。

「PC已死」的呼聲,從iPad問世以來從未停歇,然而PC產業的龍頭大老們,從來不承認這股趨勢,只有楊元慶例外。「消費者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楊元慶深知聯想面對的嚴峻挑戰,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砍向過去從未動搖的信仰核心|PC,「聯想要果斷徹底轉型『PC+』!」楊元慶說。

在這場三十分鐘的演講中,楊元慶談到「PC+」這個字眼就有二十五次之多,他知道,改革過程從來是痛苦的,「轉型很不容易,要穿上比平時小一號的衣服,挺胸收腹提臀。」低價策略走出中國後 還有優勢?

其實,楊元慶的魔術秀早已悄悄展開。他以三年時間布局智慧型手機,去年大舉在中國推銷智慧型手機「樂Phone」,劉軍更喊出要賣三千萬支的目標。結果令楊元慶十分滿意:市調機構IDC公布的全球智慧型手機排行裡,聯想以市占率四.四%攻上第五大品牌,排在前面的是三星、蘋果與華為、中興。

反映在數字上,去年,聯想營收成長約十八%、獲利年成長約二五%,手機部門更占公司總營收達一○.七%,使公司股價一度站上十年來新高。今年二月七日,聯想再次成為恆生指數成分股,這是二○○六年公司被指數剔除後,重回「藍籌股」,等於投資人給予其最大的肯定。

只是,當楊元慶將競爭目標直指三星、蘋果,如何與這兩大行動裝置龍頭平起平坐,市場仍有不小疑問。

一直以來,三星用極高度的垂直整合能力,輔以精準行銷策略,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攻城掠地;蘋果則以獨特的產品設計創新力,深獲消費者喜愛。這和過去PC市場裡靠價格與通路廝殺的模式,顯然有很大的落差。

解決競爭對手搶料問題 也是考驗以聯想「樂Phone」為例,價格落在人民幣兩千至三千元之間,即使是五月上市的最新款「樂Phone K900」,定價也僅人民幣四五九九元。對照之下,三星S4最低售價也要人民幣五一九九元,聯想的相對低價策略顯然占優勢。然而,這個策略走出中國後能否奏效,是劉軍的首要課題。

為了落實產品差異化,去年聯想與英特爾推出第一款搭載英特爾晶片的手機,「一方面是配合英特爾要拓展手機市場,一方面是聯想也亟需找到關鍵零組件的替代供應商。」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智慧型手機晶片多由高通供應,除了蘋果、三星有自給能力,多數業者還是得看高通臉色,如何解決競爭對手搶料問題,也是劉軍的一大考驗。

另一方面,隨著各家智慧型手機大廠狂打行銷戰後,聯想能否迅速跟上腳步,還是未知數。對PC廠而言,與通路商共同作戰是產業競爭的關鍵,自宏碁前執行長蘭奇加入團隊後,聯想在歐非中東(EMEA)市場確實衝出漂亮市占率,PC出貨量大幅成長二六%,市占率達一一.三%的新高。

但當戰線拉長至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時,競爭態勢更加複雜。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通路優勢緊緊握在電信商手中,多年耕耘電信商關係的三星,擁有絕對優勢,聯想除了要積極拓展與電信商關係,如何讓行銷策略走出中國,在在考驗著劉軍。

金融海嘯將一大群中國企業淘汰出局,但在這五年,聯想已默默地在市場衰退中壯大。○八年時,聯想市值僅二○○五億元;一○年歐債危機時,更一度跌至一六八○億元,隨著楊元慶的策略奏效,今年聯想的市值上升至二八六七億新台幣,比三年前大增一千億元,坐穩全球PC霸主地位。

這是楊元慶帶領聯想購併IBM的個人電腦部門後,再次寫下的新頁;然而,隨著PC轉型時代正式登場,楊元慶要想挑戰三星與蘋果,如何辦到,外界等著看。

聯想

成立:1984年

負責人:楊元慶

主要業務:NB、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製造與銷售

聯想關鍵數據

營收年成長率:

17.70%

稅後純益成長率:

24.87%

股東權益報酬率:

22.84%

1000大企業市值排名:

122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81

[惡搞文]頭都大:「大頭蔡輸掉市值77億。」

原文如該連結,參考文章如此連結

「大頭蔡輸掉市值77億。」
2013年5月28日傻仔日報

根據《傻仔日報》的計算,曾任中建電訊(138,前連域集團、中翹電訊)執董的大頭蔡,在1999年就任後的3個月的1999年12月28日,該公司市值一度達86億,但在經歷科網爆破後,於2002年2月20日辭任該公司之職時,當日市值僅剩下9億,即輸掉市值約77億。77億究竟是多少錢? 該公司剛公佈的2012年業績顯示,當年營業額約15.44億,即是假設這公司沒有甚麼經營開支,收入全部淨賺,都要5年才能彌補這虧損。一個任多年高管的人,可輸掉77億元市值,他的生活是怎樣?例如幾時起身?平時是喜歡甚麼運動?中建電訊近年業務受創,盈利穩定性也受到拖累,我不明白的是,為何這公司仍可保持經營?今年,中建電訊把中國地產業務分部注入旗下上市公司中建數碼科技(261,前誠德國際、浩宇科技),作價8億元,把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打造成中國房地產的旗艦,大有發展之勢。
中建電訊明顯依靠物業重估收益,電訊業務不振,但其發展仍然昂然前進。大傻仔問膠人,膠人話:「因為中建電訊不是經營電訊。」這是為甚麼呢? 有誰人可解答我? 可能只有大傻仔亂寫至得。 不過一個高管能夠蝕幾十億市值,到現在還可指點江山,的確是奇跡中的奇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9

市值12W的民行股權的內在價值 > 市值70W的一棟房產的內在價值? Vision_新浪實證

http://xueqiu.com/8715295099/24091158
這幾年一直覺得房價太高。比如,目前自己所居住的房屋,市值70W,而月租金卻只有1500元(並且取暖費和物業費也需房東承擔),一年還不到2W。靜態來算,該房產的租金回報率只有2.8%左右,而整個大連的房產租金回報率也基本處於這個水平。

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工資收入的提升,全國各地的房租金額也會水漲船高,因此動態來看,大連的房產租金回報率會比上面的數字更高一點。

若看一下目前自己所持有的市值只有12W的民行股權,會發現當前民行股權的回報率要高得多。

22000股的民行股權,今年的所佔淨利大概為3W(即便考慮現在發行可轉債並轉股的情況,今年所佔淨利也會有2.6W以上)。靜態來看,當前民行股權的回報率大概有22%左右(按所佔淨利2.6W算),不管是相對還是絕對來講,這都是個相當高的回報率。

類似房產,民行同樣會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所以民行的動態回報率也會上面的數字更高一點(主要通過盈利的高回報再投資)。

因為動態上房產和民行股權的回報率都會逐年升高,所以為了簡化計算,對比著兩種資產時可以把這個動量省約掉,我們可以只依據靜態回報率來衡量這兩種資產的內在價值。

如果我們按5%的回報率去給這兩種資產資本化,那麼房產的內在價值是40W(按年租金2W計算),而22000股民行股權的內在價值是52W(按年度所佔淨利2.6W計算)。(雖然與企業相比,房產的回報前景更穩定,但像民行這樣的企業回報潛力要大得多,所以定性定量結合後,以同樣的標準資本化問題也不大)

也就是說,當前市值12W的民行股權的內在價值 > 當前市值70W的一棟房產的內在價值!

這個結論是非常驚人的,看上去實在令人無法相信,但事實數據擺在面前,不管你是否選擇相信,事實就是事實,不會因為人們覺得無法相信而改變。

確實,目前有不少人擔心銀行業的壞賬問題,但就像巴菲特所說,假如你的農場今年由於極端天氣而造成收成不好,你會把農場大幅低價出售嗎?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a064d010191zy.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746

彩晶、華邦電苦盡甘來 集團市值大幅回升六成 華新焦家重返榮耀的密器

2013-06-17  TWM
 
 

 

華新集團大家長焦廷標兩次交棒,歷經二十年,市值一度從十八億元到逾兩千億元,成長超過一百倍。然而,集團也曾面臨低潮,去年此時,市值萎縮至一千億元;一年後,市值突破一六○○億元,華新焦家谷底翻升,背後歷經什麼樣的艱辛?

撰文‧李洵穎

六月七日,華新集團旗下的中小尺寸面板廠瀚宇彩晶召開股東會,這是總經理暨執行長焦佑麒,自去年辭去董事長職務,親自下場一肩挑起總經理營運重擔後屆滿一年。

「是四月九號!」焦佑麒清楚記得他從董事長退位、接下總座大棒的日子。問他這一年來,從單純監督到實際掌控營運的心情轉變,焦佑麒緩緩地說:「嗯……有很大的改變。」再進一步追問有什麼樣的改變,焦佑麒欲言又止,宛如酸甜苦辣瞬間湧上心頭,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坐在一旁的財會中心協理蔡榮宗補充道:「很辛苦啦!」焦家四子焦佑麒不到四十歲就創立面板與品牌兩家公司,外界質疑聲不斷,他的艱辛可想而知。

密器一:彩晶否極泰來

曾經,由他掌管的彩晶,過去連續五年虧損達三六八億元。一向講求「投資績效」的華新集團大家長焦廷標,眼看著彩晶一天就賠掉三、四千萬元,心中總牽掛著么子。一位親近焦家的友人說,焦廷標成立華新麗華數十年,也沒賺到百億元,結果彩晶一賠就賠這麼多,「焦伯伯很著急。」而焦佑麒因繳不出好成績,常避著家人不見面,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未回陽明山看望父親。有一回焦廷標好不容易看到他疼愛的小兒子,忍不住念了一下:「你是要到星期八才回來看我唷!」「星期八」可是四十多年前焦廷標剛接下華新麗華總經理時,事務繁忙,長子焦佑鈞對老爸說的話:「爸爸要回家吃晚飯,大概只有星期八!」現在,彩晶好不容易連續兩個季度獲利,今年前四月每股純益達○.七七元。轉機濃厚的題材,讓彩晶重拾市場投資人的關愛,五月中旬曾連續飆出六根漲停板。

彩晶展現自谷底翻升的強烈態勢,但焦佑麒似乎沒有興奮的表情。重新蓄回八字鬍的他,神情如往常般依舊平靜。

隨著中小尺寸面板缺貨,產能利用率提升,全年營運不看淡。彩晶挾著一座廠均集中於中小尺寸面板的經濟切割優勢,逐步提高中小尺寸各式應用市場,尤其在智慧型手機螢幕大尺寸化,彩晶近期產能利用率達九成以上的滿載水準。

此外,另一項對彩晶營運面有利的消息是,設備折舊攤提年限陸續到期。彩晶唯一的五.三代線折舊費用已於去年第三季提列告一段落;今年首季折舊費用大幅降低至五.六億元,折舊費用占營收比重降至七%。折舊負擔減輕,毛利率有機會持續攀升;中長期來看,將可挹注更多的現金流量,降低營運風險。

有了基本面題材支撐,彩晶近期股價連續揚升,近一年來公司市值大幅攀升近二倍,成為集團內股價走勢最剽悍的個股。焦廷標掛心的老么,如今可以讓老爸爸稍微寬心。

密器二:華邦電谷底翻升

在華新集團中,近一年市值大增的企業尚有華邦電子,增幅僅次於彩晶。華邦電近年在DRAM風暴全身而退,因為董事長焦佑鈞早一步決定轉型,躲過一劫。

過去華邦電還在生產標準型DRAM時,從二○○○年到一二年的十三年間,華邦電有九年賠錢;其中,二○○○年賺一百億元,但隔年賠了一○六億元,把前一年賺的錢全部吐回去。大賺大賠的模式,讓焦佑鈞早在○二年便萌生轉型念頭──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

華邦電是台系記憶體廠中,最快擺脫標準型DRAM包袱的業者,但這條路也走了十年之久。從一○年第四季開始,華邦電已成功把標準型DRAM的比率降到零,順利轉型為全方位利基型記憶體供應商,轉為提供電視、手機等使用的利基型記憶體產品。

看似轉型順利,但華邦電其實也花了多年時間,其間一度與德國DRAM大廠奇夢達(Qimonda)簽下標準型DRAM代工合約,始終無法完全退出此市場。但在奇夢達○八年金融海嘯之際破產後,焦佑鈞決心不再走回頭路,轉為專心發展利基型記憶體產品。

回想過往種種,奇夢達倒閉事件對他及華邦電而言,又何嘗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焦佑鈞曾說:「如果奇夢達還在,華邦電可能繼續做標準型DRAM,就不會是現在的華邦電。」在轉型後,華邦電不須汲汲營營追求新技術及產能規模,受景氣影響的程度減緩,投資額度也降低,企業的壓力也跟著減輕。

雖然近期以標準型DRAM漲價格局為主,但華邦電生產的利基型產品也跟著連動上漲,股價也反映報價上漲而走揚。另一方面,因為華邦電的每股淨值接近面額,相對其他記憶體個股為高;且華邦電是唯一可以信用交易的DRAM股票,因此,股價明顯反映DRAM價格走出谷底題材。

彩晶與華邦電雙雙從谷底翻升,也讓集團從一年前的一千億元,到六月七日勁揚突破一六○○億元大關。

大家長交棒 四子接力

回顧焦廷標兩次交棒的過程,一九八五年間他生了一場大病,提前交棒給長子焦佑鈞;兩年後,焦佑鈞另行創業,斥資百億元成立華邦電,進軍半導體,本業華新麗華改由次子焦佑倫接手。

當時焦佑鈞與焦佑倫回家向父親說明,表示此時正是進軍半導體的好時機。焦廷標認為,年輕人肯做事的態度值得鼓勵,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他們投資。對於父親充分信任,不需要理由說服,讓兩位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更加拚命往前衝。

到了○三年,焦廷標二度交棒。這一次,不似第一次簡單、容易,如何分家才能顯得公平,是焦廷標心中衡量的標準,最後便以總市值作為劃分基準;也就是說,以當時的規模來說,每個人分到的總市值是相當的。有了大方向,再輔以四兄弟的專長,終於完成交棒大業。

長子焦佑鈞主修電機,因此名正言順地主掌華邦電;次子焦佑倫仍以華新為主;三子焦佑衡專注華新科;四子焦佑麒則掌管瀚宇彩晶。華新焦家四兄弟各有版圖,擁有核心企業的母體,再向外擴張;而焦廷標則扮演協調的角色。

集團的母體──華新麗華,去年合併營收達一五七四億元,稅後虧損約三十三億二八○○萬元,每股虧損○.九四元,虧損主要來自稅務調整及資產減損。該公司台灣廠營收及獲利仍維持穩健表現,但大陸市場產能競爭激烈,營運表現不盡理想;為因應外在環境變化,焦佑倫決定進行資產調整、落實處理非核心事業,提列資產減損。

兄弟各有版圖

各自登山

為替公司尋求出路,華新轉投資LED、太陽能以及搭上近期智慧眼鏡的微投影,是否能讓華新麗華扭轉頹勢,轉投資事業將是關鍵之一。

以華新科為主體的焦佑衡,他所分到的企業家數雖然最多,但每一家市值規模並不大。相較於哥哥焦佑鈞、焦佑倫專注半導體及電線電纜、鋼廠,或是弟弟焦佑麒經營面板廠,動輒都是上百億元的投資,焦佑衡所主導的華新科,規模是四兄弟當中最小的。

不過,焦佑衡決定自行成立華科事業群(PSA),由他統籌的PSA成員約有十家電子零組件公司,包括華新科、記憶體封測廠華東及印刷電路板(PCB)廠瀚宇博德三大領域。他的名片只印上「華科事業群」,自立門戶的用意相當明顯。

回顧焦廷標交棒至今,已歷經二十餘年,華新集團的市值一度從十八億元到逾二千億元,成長超過一百倍。雖然目前集團市值僅回升到顛峰時期的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將待焦家四兄弟攜手合作努力超越。

焦家四子版圖變化

主導者 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2012.06.07總市值(億元) 2013.06.07總市值(億元) 年成長(%)

長子

焦佑鈞 2344 華邦電 155.4 317.4 104.2 4919 新 唐 63.6 67.9 6.8 3582 凌 耀 58.5 73.6 25.8

次子

焦佑倫 1605 華 新 277.7 321.1 15.6

三子

焦佑衡 2492 華新科 49.1 56.0 14.1 5469 瀚宇博 65.3 61.4 -6.0 8110 華 東 45.751.8 13.3 6191 精成科 63.1 55.8 -11.6 8183 精 星 5.9 7.7 30.5 6173 信昌電 17.319.4 12.1 2425 承 啟 37.1 40.7 9.7

四子

焦佑麒 6116 彩 晶 141.2 418.9 196.7 3049 和 鑫 106.1 111.4 5.0 合計 1086.0 1603.1 4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5

與百姓網王建碩談分類網站:下一家市值十億美元的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067.html

最近我有機會與百姓網創始人王建碩聊聊他的創業經歷。數年前我曾經採訪過他,當時他還是在做客齊集,一家eBay旗下的中國分類公司。8年來,這家公司經歷了2006年中國分類網站的瘋狂,競爭對手一度達到2000多家,其中不乏微軟,google這樣的大佬;也經歷了2008年分類網站的衰退期,中國分類網站減少到20幾家,直到2009年它和另外2家網站形成了很明顯的第一梯隊。

客齊集也更名為百姓網,從當年eBay的全資子公司,轉變為eBay,金沙江創投,標竿資本(Benchmark Capital),特納亞資本(TenayaCapital)等國際頂尖資本機構投資的創業公司。

這家公司與競爭對手有著完全不同的行事風格,在競爭對手紛紛成立子品類事業部,深挖行業商機,廣招人才的時候,他拒絕開設事業部。對手公司已經擴張至近萬人,他的公司至今才只有52個人的精英小團隊。三家網站表面上的功能相似,背後是效率和成本的巨大差異。

最近他剛剛做了件看上去挺瘋狂的事兒,一手砍掉了一項利潤豐厚的新業務。原因是他認為那個業務「不夠平台」,不符合整體方向。

王建碩心目中百姓網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問:你現在是在拒絕賺錢?

王建碩:我們沒有拒絕賺錢,我們是在拒絕賺小錢。

百姓網的夢想是連接所有生活需求。我們是一個信息發佈的平台。我們只做生活服務的信息:二手買賣,二手車,房產租售,工作,生活服務,交友,同城活動,寵物等。我們只是在這個領域內連接需求。

你把他想像成一個公告欄,這個公告欄的生意就是我們的生意。一個數字化時代的公告欄。

問:那你們的盈利模式是?

王建碩:首先,百姓網是給老百姓服務的,為個人用戶服務的。所以所有的用戶每個月可以在所有類目下免費發送兩條信息。

這個限制很合理,對於個人而言,一個月可以賣兩個沙發,賣兩個二手車,租兩個房子,招聘兩個員工,找兩份工作,或者找兩個女朋友。我認為這對個人而言是足夠了。但這對商家而言是不夠的,他們如果想獲得更多的資源,就需要付費。我們通過提供付費發佈、付費刷新、置頂的服務來收費。付費發佈解決多發信息的需求,付費刷新和置頂都是讓信息往前排,讓更多人看到。

但是如果付費的人比較多怎麼辦呢,我們就會通過競價來控制,直到供需平衡,這樣也能保證商家效果和用戶體驗。買的人少就便宜,買的人多就貴,百姓網不參與定價。付費發佈和刷新都是一毛錢起,最熱門的二手車等類目可以競價到20幾塊刷新一次。

問:這其實是一種媒體的收費形態?

王建碩:公告欄本來就是一種媒體形態。在美國,中小報紙主要的營收全是靠分類廣告,只有《紐約時報》之類的大報紙才會有品牌廣告。所以當Craigslist出來,這些傳統媒體一年丟失了幾十億美金的廣告收入。

你說的沒錯,我們就是一種媒體商業模式,但這個模式和媒體品牌廣告不一樣,百姓網上全是交易信息,所有用戶上來就是看這些信息的。

問:為什麼抵制把商戶引入到百姓網中來呢?

王建碩:我想要做的百姓網是為老百姓網服務的,我期望讓個人用戶直接面對面交易,過多的商家信息會影響到百姓網的用戶體驗,甚至對商家本身的效果也產生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平衡普通用戶和商家之間的關係。

問:你對百姓網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王建碩:百姓網在我看來,我們在做的是中國未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你能想像一個國家沒有電麼?你也不能想像中國沒有通信設施,中國沒有搜索。同樣未來,我覺得也無法想像,中國沒有一個基礎設施可以讓個人和另外一個個人交易。

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top10 的網站都有一家是做分類廣告的。比如Caigslist是全美第七大網站,Marktplaats是荷蘭最大的網站。

我無法想像當我孩子二十歲的時候,他家裡的東西還是通過收破爛這種低效的,人力密集型的,摧毀的方式來處理二手貨。我覺得分類網站是未來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問:這會不會和中國人的心態有關係?中國人可能就不喜歡買二手貨,或者賣出不用的東西?

王建碩:過去二十年有太多的東西都是糾結於中國人的心態。當時邵亦波在做易趣的時候,很多人說,中國人就不可能在網上買賣東西。後來變了。中國人就不用信用卡,後來變了。中國人就不喜歡開車,後來變了。中國就不喜歡開二手車,中國人就不買二手東西,這些預設,再過十年往回看的時候,會覺得是非常可笑的東西。

在十年前,你能想像到中國人,二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會喜歡在網上買東西?這個世界不可以想像。

但是1999年的時候,你可不可以預料,中國未來有一個大的B2C的網站,你無法確定是淘寶,易趣還是噹噹等等,但是你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未來一定有一個大的網上銷售平台。這是在1999年你一定可以預測到的事情。第一,它合理。第二,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子的。所以我現在無法想像,中國未來會沒有一個巨大的分類網站。

問:這個市場有多大?

王建碩:這是一個像百度一樣大的商業。

我舉幾個例子:荷蘭最大的分類網站Marktplaats,他去年已經有幾億美金的收入,但荷蘭的人口只有1,600萬。互聯網用戶只有1,400萬。丹麥人口只有800萬,但最大的分類網站也是億級別美金的收入。類似法國,德國,英國,最大的分類網站,它的人均貢獻收入都是10-30美金之間,而谷歌在這些市場要遠遠小於這個數字。

我不知道中國如何,但在歐美,分類網站的利潤都高於搜索。但為什麼全球範圍沒有大的類似於谷歌這樣的公司呢?歐洲因為語言的問題,切得很碎,但你假設他們都一個公司的話,它的規模遠遠大於谷歌。

在全球範圍內,可以實現這樣大的規模的市場已經不多了,一個是美國,中國和印度。

而美國已經被Craigslist佔領了,一個非盈利組織就算不賺錢,他們一年也收2-3億美金。

問:但國內的競爭對手你有了58,趕集等等。你們和競爭對手的區別在哪裡?

王建碩:在我的視角來看,百姓是分類的模式,而我們的競爭對手宣稱自己是在線交易平台。

我對分類的看法,第一,分類網站的特點是水平的。百姓網不是一個二手網站,也不是二手車或者租房網站,所以百姓網與垂直網站不競爭的,百姓網就是個發帖框。它其實是一個水平的,跨越所有城市和類目的通用信息發佈平台。這個特點清晰地標註了百姓網和其他垂直網站的區別。這種特色叫分類網站。

如果有單獨的事業部,定製的產品去深挖,我認為這不是分類網站,比如安居客,就是一個房產的垂直網站。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事業部的模式,而我們的做法是各類目都是一樣的界面,做得「不專業」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千萬不能做得專業。否則違背了分類帶來的所有便利,便利包括我們維護的成本以及用戶在切換不同類目時的使用成本。

水平是分類的特徵,百姓是國內目前唯一這麼做的網站。

第二,百姓網的優勢還在於低成本。分類的特點是以極低的成本來提供一個社會必需的服務,並且迅速佔領整個市場。百姓目前員工數52個,我們的競爭對手的員工數少的上千,多的近萬。但是從最終的網站用戶的感受,這些網站表面是很相似的。但是在表面的相似背後,是巨大的效率差異。

第三,我們的競爭對手是為在線商戶提供服務的,所以商家是他們的上帝,而在我們這裡,所有用戶都是我們的上帝。

問:百姓網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王建碩:百姓網最大的瓶頸是時間。

因為我們所有的假設都在於中國人的習慣會改變。而百姓網不是一個改變中國人習慣的公司,因為那要花很多錢。但是我們希望在中國人習慣改變的時候,百姓網是最好用的一個網站。

問:當年eBay做中國市場也花費了巨大的時間,而馬云很快通過市場營銷的戰術巧取市場。你不擔心這種等待會錯過時機麼?

王建碩:當時eBay花了4億美金投廣告,馬云的廣告投放量遠不及。所以不是誰花的錢最多誰就能贏。而是他是不是花對了地方,以及是不是真的產生了效果。這個例子不適合。

整個社會的改變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有耐心,但不會什麼都不做,百姓網每天做大量的事情,我們每天在做優化。

對中國未來的改變,我們認為我們能預期。去年中國的二手車交易量是400萬量,而新車的交易量是1,400萬輛,在中國4-5年是個換車週期,所以2018年,中國二手車的交易量一定是1,400萬輛,這中間有三倍的增長。這個變化無法改變,只能等待到2017年。

但是到2017年,百姓網是最大的個人二手車交易平台就行。現在全國有近20%的二手車交易是在百姓網成交,所以我們只要等到那個時候,我相信40%的交易在百姓網上成交。

找工作也是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而進行的,所有的人都是從農村到城鎮,要找工作,要租房子,要找女朋友。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越是大趨勢,來得越緩慢而無法阻擋。

問:你怎麼應對專業交易網站的競爭?

王建碩:我用兩種維度來解決,一個是事實,一個是道理。

我有一個水晶球:歐洲和美國。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是這樣,我就認為是趨勢。這些國家,水平的網站將越來越擠掉垂直網站。

美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網站不是Auto Trader,而是Craigslist。美國最大的招聘網站,不是monster,而是Craigslist,它的招聘類目的pv是monster的10多倍。

中國目前最大的二手車網站的日均pv是100多萬,百姓網的二手車類目每天是1,400萬。我們已經偷偷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平台,而且是第二名十倍大。而且我們還在快速增長。在美國,最大的交友租房和寵物的平台都是Craigslist。

由此推論,我不認為中國會有特例。

另一個角度,專業網站在市場推廣上會有天然的劣勢。中國最大的寵物網站是什麼?中國最大的租房網站是什麼?當你知道這些專業網站時,你已經是半個專業人士了。

從用戶使用的角度而言,百姓網可能更簡單容易,比如你賣個二手車,上專業網站,會要你填寫各種各樣的屬性,里程啊,保險啊,與車相關的細節都要什麼的,這才專業。車商喜歡,效率很高。但是百姓網就是給個框,你寫點描述,發個照片,啪就賣掉了,對於賣家是很好的體驗,簡單性比專業網站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百姓網有著龐大的賣家基礎。而這個市場的核心是最多的賣家會帶來最多的買家。現在這個差距只會變大不會變小。

租房也是一樣,將來中介只會做買賣房。租房將來將形成一馬平川的分類壟斷的局面。我不相信未來租房還會有中介存在?在美國,歐洲,非洲都沒有了,為什麼中國會有?

百姓網每天的招聘量很大,職位數很少,招的人很多。一個職位,每天幾十萬的工人,收銀員,保姆在流通招聘。

百姓網從2009年開始盈利,人力成本很低,幾乎從來不做市場推廣,網站流量中購買的份額不到5%。這是一個巨大的王國,且在自發地生長,且將來每個人都會用,每年以幾倍的速度增長。我們就是這麼一家網站。

據我估計,百姓網的交易額將很快超過淘寶。

在我的規劃中上海一定有2億美金的市場,再加上北京廣州,百姓網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十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中國能成長為十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不多,但百姓會成為其中的一家。

接下來就是時間了,一家百度級別的公司已經在地平線上了。

問:下面一段時間,你的工作專注點是什麼?

王建碩:移動。我們在移動上是落後的玩家。我們會花很大的力量把移動應用做好。這是我作為CEO將要做的事情。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都沒看明白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現在需要好的人才,大量的資金,這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東西。全公司裡,我們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去全球各大行業論壇。所有工資的4%用在培訓上。要讓每個人都親眼看到歐洲市場是什麼樣的,有了這樣切身的體驗才能明白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百姓網為什麼篤定,是我們堅信正在實現「連接所有生活需求」的夢想。

現在離開百姓,就好像比爾蓋茨在1975年創立了微軟,然後在2008年離開了微軟,這是巨大的損失,他花了30年才把整個PC浪潮走完。八年對整個分類市場還很少,分類走的是中國社會的革新。一旦行為習慣發生改變,他是不可逆轉的,對不對?

問:這八年裡,你對於創業的方向有過改變麼?

王建碩:一直沒有。一方面我有水晶球,我知道我是對的,我不會錯。創業最恐怖的事情是你在中間的時候,你不知道你是對還是錯,不知道是往前走,前面是深淵還是金礦?還是往後走?但已經走了這麼遠了,不想回頭。前後為難。

我們幸運的是,一直有北極星在那裡。

另外也和我的個人性格有關。你想一個寫blog,每天寫一篇,寫了十年的人,八年算什麼?寫blog的價值還遠不及做這個事業的價值大,但我就可以做這麼久。

我覺得我的性格和分類的匹配程度很高。如果讓我去做一些快速發展,賭博式發展的公司,我是做不來的,我比別人膽小。但我比絕大多數人有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