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克莉絲汀上億市值蒸發 上市公司如何應對流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9/yNNDE4XzU1OTIyNA.html

日前,在上海當地引起廣泛關注的克莉絲汀訴大學生網絡商譽侵權案,已經進入訴訟程序。原告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向不實信息源頭髮帖者——一名上海女大學生索賠百萬元,並要求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此案引發的社會爭論:公民在網絡發帖,其言論自由的邊界在哪?網絡上未經核實即隨意發佈的帖文越來越多,影響日益增大,上市公司作為知名企業,遇到同類事件應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成為爭論的話題。

一個帖文

引發上億市值蒸發

今年4月25日,上海一大學生在人人網上發佈帖文稱,「剛跟老媽打電話獲悉,金山一家奶油廠被衛生局查封,裡面的奶油都是用地溝油和外國的工業油製成的!克里斯汀(原文)、莉蓮蛋撻等滬上知名蛋糕品牌都從這家廠進貨!!大家千萬別吃了啊,昨天查出的,預計馬上就要曝光了!!千萬別買啊。」

其後,有關言論在多個社交網上被熱傳,而在微博上,更是被名為「新聞小兵曹文藝」的賬號重新改寫內容,以一種確定的口吻稱「此事昨天查出,預計很快將曝光」,由於其微博賬號自稱是媒體人士,讓不少網友信以為真。作為一家糕點上市公司,被爆有食品安全問題,而當時的大環境,正是多家知名企業被揭發使用地溝油生產,民眾對地溝油惶惶不可終日,這再次觸痛公眾敏感的神經,結果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最初的爆料微博經數個粉絲較多的微博賬號轉發後幾小時內便被轉發13106次,評論近千條。

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在事發當初就曾致電克莉絲汀的有關部門,對方堅稱網上的傳言不實,並表示稍後會出正式的新聞稿回應。傍晚,公司在官網上發佈正式聲明,稱其並沒有向任何傳言中提及的「金山奶油廠」購買原材料,也沒有任何合作關係,並指「公司長期投入人力物力,嚴守食品安全,聲譽來得不易,對於不經查證即隨意毀損公司辛苦建立名聲的謠言製造者,公司將依法律究責」。

隨後,克莉絲汀選擇向警方報案。而翻查股價記錄,克莉絲汀在4月26日的股價下跌了2.92%,其後持續下跌。除此之外,當地各政府部門包括質檢、工商、食藥監等隨即到克莉絲汀的工廠進行大檢查,而不少消費者也信以為真,向有關公司諮詢。根據其8月末披露的中報顯示,公司營業額度雖然同比增長6%至5.95億元,但受到經營狀況及上市費用的影響,虧損1878萬元,而去年同期純利則是1694萬元。

在庭審上,克莉絲汀的代表律師表示,克莉絲汀的經濟損失由包括數方面構成:經營利潤下降了900多萬元,以及股價下跌等。由此索賠百萬元,並要求對方在人人網及新浪網微博首頁顯著位置,發佈不少於60天的聲明。而在法庭主持的雙方調解時,原告表示,可以減免賠償金,但被告須在其組織的新聞發佈會上宣讀由該公司擬定的道歉函,被告沒有接受。

草根帖文真的無需謹慎審核?

在庭審上,被告的代理律師稱,被告作為普通人,其發言和公眾人物發言是不一樣的,「越是沒有知名度的人,審慎審核的義務也就越低,發帖時是不需要注意審慎審核的義務」。然而,其觀點引起了網友的反彈。有微博用戶評論稱「不負責任的話說完了難道還要狡辯嗎?」無獨有偶,當日號稱是媒體人的新聞小兵曹文藝在微博中稱克莉絲汀涉事地溝油時,也有不少網友在評論指責其只要打個電話就能瞭解真偽卻「不盡核實義務,濫用社會信用」,認為其並不是一名稱職的媒體工作人員。

有律師認為,合理框架下,侵權造成的傷害必須與賠償相等同,形成對等。在克莉絲汀一案中,被告在沒經核實的情況下,把道聽途說的內容發佈到網絡平台上,其行為確實不妥,也對公司造成了實際的傷害。目前我國法律尚未對網絡上發佈的內容,要求核實後才能發佈,但並不意味著在網絡上可以隨意發佈超過言論自由邊界的言論。網絡作為公共空間,並非個人日記,認為發佈在網絡上的帖文只是屬於親密朋友間的「私房話」,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聯繫到過去多個案例,如美爾雅(行情 股吧 資金流)誹謗案,去年一篇網絡文章《楊聞孫,搞垮美爾雅的罪人》,稱其涉嫌掏空美爾雅的資產,利用重組聯合多方關係欲將美爾雅據己所有等,同樣造成了公司股價暴跌,其最後審判結果,帖文的始作俑者同樣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公司的大度贏得的將不只是口碑

社交網絡等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普通用戶,甚至是昔日默默無聞的「草根」,也能因為一件事而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可以預見,日後類似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而上市公司作為在資本市場上需要對投資者負責的群體,遇到同類事件的受影響程度會更大。對於網絡上氾濫的不實信息,除了打擊自身的信譽之外,更可能造成公司經營業務的困難,造成財產損失。

以過去的案例為例,美爾雅和克莉絲汀等上市公司都走上了維權的道路,也有更多的公司在澄清公告中聲稱要對不實信息保留追究的權利。對於大部分公司而言,其面對網絡上的不實信息,大多採取澄清公告的辦法,把真相擺在眾人眼前,對於普通網友,極少會「法庭見」。不可否認,公司選擇把事件訴諸法律,其必然已經衡量過會否勝訴。但應避免出現「贏了法律,輸了形象」的狀況。以香港某知名公司為例,其公司自身一直在網絡上被網友稱為是為販毒洗錢而起家,該公司一直採取強勢的態度,對網絡上有關言論窮追猛打,對普通網友討論甚至是發佈有關信息的網站提起訴訟,雖然訴訟屢屢勝訴,但其公眾形象卻隨著訴訟的增多而越加低落。

有網友及律師就認為,假若對方並非刻意針對企業,在對方消除影響後,事件就應該大事化小,不需要把行動升級。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的統計,克莉絲汀事件後,在數百篇對庭審的有關報導中,不少媒體都認為,對一名學生無需窮追猛打。上海外國語大學公共關係學系主任紀華強就認為,作為消費行業,一反在店裡的溫和形象,而採取強勢姿態,雖然能起到警示作用,也能為企業取回法律上的公道,但其自身的形象更有可能會被其強勢動作而損害。他認為企業應該採用更溫和的對話方式,把危機轉換成企業宣傳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