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HK0802宏霸数码财报可能作假的问题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09101692345746/

一、09年前,主要是不断现金收购,取得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消耗掉了过去几年的盈利和现金。从财务审计的角度看,公司可以将虚增的盈利,通过虚增的收购进行会计科目的转移与平衡,收购评估的公允性和真实性,难以判断,这一点,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担心的;

二、09年后,公司进行了增发收购,由于增发收购不涉及现金,所以若有虚增的收入、盈利和现金,就无法转移平账。因此,公司可能用虚增应收账款而未增加现金流的方式,来转移这一部分盈利。

以上分析,都只是依据财报来怀疑,真实情况我们散户也无从知晓。

上边有同学说交货问题及解决方案收入增多问题,我认为可能性还真不大,因为我列出的是应收未收款账龄,这些不同账龄的应收款,不等于不同时期的主营 收入,主营收入是肯定要大过应收款的,我们不能说,30天以下的收入,100%未收款,60天以下的也是100%,90天以下的也是100%吧,总有部分 收入收到款了吧,是不?因此,30天,60天,90天的实际收入,应该比应收未收账龄还要更大,好像5月份的应收款3.585亿,理论上只能是收入的一部 分;同理,4-6月应收款7.4亿也只是4-6月收入的一部分,理论上4-6月收入要大于7.4亿,可能是8亿,9亿,而09年1-6月总收入也就13 亿,这样,09年1-3月的收入,只有4-6月收入的一半,这合理吗???

再说了,08年的应收款,怎么就没有这个现象呢,账龄比例也合理些,账龄期也要短。

 

大家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09年1-6月对比08年

0-30天    222,060     149,074

31-60天   358,521     156,454

61-90天  159,860     131,061

90天以上 124,115        63,692

802去年半年收入10亿,今年13亿,也就是说,去年月收入1.6亿,今年2.2亿

09年,0-60天合计应收未收是5.8亿元,比2.2亿/月*2=4.4亿,要多1.4亿元;
0-90天合计7.4亿元,比月均2.2*3=6.6亿,要多0.8亿,逻辑上有些说不过去

反过来意味着,6月份应收未收2.22亿,5月份应收未收3.58亿,4月份应收未收1.6亿
唯一的可能是5月份销售非常好,季节性因素很强,且收入刚好基本没有收到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3

我对3Q问题的一些想法 岁寒知松柏

http://lyh.jack.blog.163.com/blog/static/132734100201010535321509/

最近几天,网上关于3Q纷争的报道铺天盖地,QQ群里的争论更是滔滔不绝,消息图片贴得眼花缭乱。从网上的评论和投票结果来看,支持360的占了大多数,电视里播放的群众采访基本也是这样。

其实大家都知道360原先是做流氓软件起家的,发家后仍经常使用流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那为什么大家都反对QQ呢?我猜想应该有几个原因:

一是360一直是免费的,并且凡装了360的电脑,基本没有大的中毒问题了。以前像特洛依那种病毒几乎无孔不入,机子一中毒基本就只能重装,烦不胜烦。特别是对电脑水平不高的普通人,简直就没法上网。

二是360揭示QQ暗中扫描用户的资料信息,这个侵犯隐私的罪名确实很严重,360是杀毒软 件,扫描电脑文件是份内之事,而QQ扫描却怎么也说不过去。老百姓平常在生活中被压制得厉害,个人权利经常被侵害,现实生活中是弱势的群体,逃避到虚拟世 界还要被侵犯,反抗肯定就很激烈了。

三是现在贫富悬殊太厉害,并且很多人致富不是靠权钱交易就是靠投机钻营,完了还为富不仁,所以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均贫富和仇富的心理很重,QQ这几年财源广进,这个费那个费的,网民都很不爽。

四是QQ自成立以来,用张朝阳的话说是一直以抄袭和垄断做为立公司之本,并且将这二者发挥到了极致。QQ这个全球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与GOOGLE对比起来,其价值观简直让人不耻。

五是QQ在应对360挑战而做出的策略和战术,十分的失败。360平日耍流氓其实原本就众人皆知,但你QQ非得自称正人君子,为用户着想。结果做出那个所谓艰难的决定,完全的昏招,自扇耳光,正中360的下怀。360有备而来,从容而退,QQ则是溃不成军。

有网友将360比喻成49年的毛,将QQ比喻成蒋,呼吁大家不要被360的假自由假民Z所欺 骗,并且支持独才QQ强力打垮流氓360,原因是360完全没有道德底线。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圣人和神圣的公司的,不是你定力够不够高的问题,是你 受的诱惑够不够大的问题;不是你的品质够不够好的问题,是你受的制约够不够强的问题。独才让我们变成奴才,丧失平等和自由;垄断让他们攫取暴利,失去公平 和效率。所以,我宁愿支持360这个小流氓长大,去制约QQ这个大流氓,让两个流氓互殴。

3Q的问题,要说骂人,我认为大家都骂错了对象。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肆无忌弹的恶性竞争,归 根结底还是政府失职,英国在400年前就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文法,并且严格执行。像发明蒸气机的瓦特,一辈子就靠着那个专利过着富足的生活,而中国呢?为 什么多哈谈判,别的国家都拿这个说事?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一直做不强,走不出?一个不注重创新,不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是不会有前途的。今天被美国扇了耳 光,跑到欧洲去求安慰,送人家200亿。明天欧洲又扇我们一巴掌,我们又跑回美国去诉苦,两面讨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14

名人篇》舒淇 紅不紅不是問題 重點是快不快樂 心態對就能走上對的路

2011-1-31 TWM




不只旁觀者,就連舒淇自己也很好奇,這一路走來怎會如此順利?

回頭想想,她才終於發現,決定命運的關鍵似乎就是心態問題。

心態對了,不管起點是好是壞是荒唐,都能走回正確的路。

撰文.楊紹華

總是會想,我這一路怎麼那麼順利啊?

到香港發展沒多久,就和大明星張國榮拍了「色情男女」。再走一走,咦……你有想到嗎?一個拍寫真集、拍三級片出身的女星,竟然能演香港大學的清純女學生,我和黎明拍了「玻璃之城」。

接著,成龍大哥第一次要拍愛情動作片「玻璃樽」也找上我;然後莫名其妙接了好萊塢(Hollywood)的電影「玩命快遞」。啊!忽然連侯孝賢也來找我了。何德何能,柏林、坎城影展居然陸續找我當評審。

上天給了我太多禮物,我當然是幸福的,而且我很珍惜這份福氣。

我不敢說自己非常努力,但回頭看看,我發現心態很重要,人的心態會改變自己的路。心態對了,好像自然而然就會走上對的方向、正確的路。

記得那是在香港的第二年,剛剛拍完「玉蒲團二」,一夥人在導演王晶的家裡吃年夜飯,飯後打起牌來,我意外胡了一把大牌,十三么吧!高興得不得了,嘻嘻哈哈地鬧到二樓,忽然,我聽到了女孩子的哭聲。

談心態 我從不問「為什麼」走近一看,那是和我一樣來自台灣的女生,同樣是演員,同樣是新人,她正躲在暗處偷哭。她怎麼了?她說不知道為什麼要來香港?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那麼累?為什麼要受盡屈辱?她說她好想回家。

我和她,地位與處境是一樣的,但在當下,我們卻有著完全相反的情緒。這個剎那,我思考著:為何我會這麼開心?只是因為剛剛胡了一把大牌嗎?好像不只是這樣。

我想,或許是我從來不問「為什麼」,從來不想自己多可憐、多無助、多悽慘,我是很單純地喜歡電影,於是,有機會,我就很簡單地只是想把角色努力演好。演好,我就開心。

這當中,兩個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一直懷疑自己的決定,而我,則是不去多想,多想有什麼用呢?來了,我就給自己五年時間,不成功就回台灣,找個人嫁了,幹啥都好。

一路走來一定有壓力、有挫折,我的想法是,你可以傷心難過,可以表現軟弱的一面,但請給自己一段時限,十分鐘、一小時,最多只能難過一天,時間到了,就要理好心情,重新出發。再怎麼說,傷心難過和軟弱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我有個好處,傷心難過絕不超過十分鐘,這是正面思考或是神經大條呢?我想兩者都有,從小就是這樣,遇到問題與其擔心煩惱,不如想盡辦法解決。那本很紅的、要人正面思考的書《祕密》,我讀了兩頁就不必再看了,因為我完全就是拒絕負面能量的人。

心態對,就會走上對的路。那個在二樓偷哭的女孩子,後來在香港撐了兩年,還是三年?也就回台灣了。

說 諒解 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來到香港第二年,我就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當時我的感覺是:「吼!(舒淇真是『吼』得非常大聲)我終 於做到了!」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媽媽,「媽,我得獎了,一次拿了兩個獎。」電話那頭的回應很冷淡,「喔。」隔了好一會兒,兩邊好像沒講半句話,我只好說: 「那……就沒事了。」掛上電話。又過了幾分鐘之後,在家裡的弟弟打電話來,說媽媽哭得稀哩嘩啦的。

媽媽十八歲生下我,算是一個小孩帶著一個小小孩,大概什麼都不懂吧!所以只好「打是情、罵是愛」,打罵教育在我的身上完全體現。

從小,母女關係就不好,你能想到的各種打人手段我都遭受過。甚至,是飛刀!媽媽真的曾經把菜刀向我丟來,還好閃得夠快。

十 六歲蹺家,到處飆車,有一次回家,看見媽媽頭髮白了好多,我其實沒有太多心疼,但心裡隱隱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直到踏入社會之後,才知道所謂的「生 活壓力」原來是這麼巨大,才能真正體會媽媽當時多辛苦。她要應付生活,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她愛我,我知道她真的愛我,只是她太年輕,還不懂得怎麼去愛。

現在,媽媽諒解我當年的叛逆,我也諒解媽媽當年的飛刀,我和媽媽,成了好朋友。

能知足 哈!我可是有錢人了一九九九年吧!我幫家人買了房子,在新店碧潭附近,沒有貸款,爸爸媽媽終於可以不必再租房子了。這個瞬間,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哈!現在我可是個有錢人了。

我是有錢人,到現在我還是這麼認為。我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想吃東西就能吃得到,穿衣服也穿得夠暖,不怕冷著、凍著,搭飛機時,偶爾還能考慮坐坐商務艙……每件事情都有一些選擇的空間,這樣還不算有錢嗎?

我 揮霍,但不是那種愛買鑽戒、買LV、一定要買到柏金包的那種揮霍,我是愛吃愛喝。別以為吃吃喝喝花不了多少錢,有一次,朋友拉我到一家有名的日本餐廳,說 能打八折,那兒的料理的確美味到不行,買單時,哇!真的好便宜,六個人只吃了人民幣三千五百元,但再定神一看,少看個零,我們吃了人民幣三萬五千元啊!

此後,亂吃亂喝之前總是得先看清價錢。我對數字總是沒什麼感覺,三十歲之後,才開始想要理財,Roger(國內知名造形師)勸我買房,我看他靠房子賺了不少錢,也就跟著做了。現在,在兩岸三地都有一些房地產,但還沒試著賣過。

有了房子,心裡更踏實一些,我本來就不會擔心自己能紅多久,會不會忽然不紅了,現在更不去想,努力去做就是了,要是真的不紅,把房子賣一賣吧!生活費總是有的。

人民幣三萬五千元是一餐,新台幣一百元也是一餐,有得住、有得吃、有得穿,難道還不夠嗎?

論幸福 做想做的事就是幸福說實在,紅或不紅真的不是大問題,重點還是快不快樂。你很紅、賺很多錢,但不快樂,那又怎麼樣呢?

我有個朋友極愛賺錢,但一身是病,又不看醫生,可能是基於一種逃避心態吧!我就罵他:「身體不好你會快樂嗎?你就抱著你的錢進棺材吧!一毛你都花不到。」紅很好、拿獎也很好,但是如果半紅不紅、拿不到獎怎麼辦呢?難道就不能快樂嗎?我的快樂,常常只是來自於觀眾的反應。

一個朋友跟我說:「那場戲你笑得好好看,讓我想到十八歲的初戀女友。」這就夠我開心半天,證明我演活了那個角色。朋友看完「非誠勿擾」,這明明是輕鬆的電影,她卻邊看邊哭;原來,我把第三者的角色演好了,而她正好也有這樣的身分,我演到她的心坎裡啦!

只是,無論是要紅、要得獎,或者只為贏得一句肯定,總是都得準備好的。我不算努力,但我也沒辦法閒下來,得空時,總會想想工作的事。

拍完「非誠勿擾二」,就想下一集能演什麼,是不是該開始做點什麼準備;看別人的電影,腦子裡想的是,我該如何演活這個角色?表情怎麼做?姿態怎麼擺?話怎麼說?

老是想著這些事,會很辛苦嗎?我只能說,我很喜歡電影,所以願意為它工作,願意為它多花心思。那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人一天扣掉吃飯四小時、睡覺八小時,剩下的十二個小時,如果都是在做你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看了這句,忍不住想想自己。

啊!我就是這樣啊!我愛電影,電影是我的工作,就算一整天想它、念它,也是在做我想做的事,這,就是幸福。

舒淇(本名林立慧)

出生:1976年

學歷:高中

獲獎紀錄:2005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8年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最佳女配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63

谷歌壟斷?是個問題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22268.html

自微軟遭受反壟斷調查以來,IT行業可能迎來一次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調查,而事件的主角就是被稱作微軟最大敵人的谷歌。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剛剛正式接替埃裡克·施密特,成為谷歌新任CEO,就面臨一個壞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下稱 「FTC」)正在考慮對谷歌在互聯網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展開全面反壟斷調查。美國司法部同樣正在考慮是否以威脅行業競爭為由,反對谷歌收購美國機票數據提 供商ITA。知情人士同時表示,FTC會等待司法部作出最終決定後再展開調查。

消息傳出,谷歌股價週二下跌3.16%,收於569.09美元。

事實上,這並不是拉里·佩奇遇到的唯一壞消息,谷歌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美國得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已經對谷歌的主導地位展開調查,而美國俄亥俄州 總檢察長麥克·德萬(Mike Dewine)也在考慮展開類似的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威斯康星州也在考慮是否對谷歌競購ITA的交易展開調查。

包括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李和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德·布魯門薩在內的眾多議員,也在呼籲美國參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對谷歌互聯網業務的主導地位召開聽證會。

谷歌在海外業務也遇到一貫喜歡反壟斷的歐盟委員會調查,昔日被反壟斷調查的微軟瞄準谷歌開炮,微軟於4月初向歐盟委員會正式起訴谷歌,微軟聲稱谷歌 在歐洲地區濫用其在搜索市場的壟斷地位,限制競爭對手的搜索引擎正常訪問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YouTube,而歐盟委員會將會很快對谷歌方面進行全面的調 查,除了網絡搜索之外,該調查還將涉及在線視頻以及智能手機市場等。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盈科律師事務所競爭與反壟斷部主任王俊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海外的反壟斷調查非常嚴格,由於谷歌在美國的搜索引擎市場處於支配地位,所以只要有關收購和併購,都會引起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或者審查。

對於在中國國內搜索引擎市場同樣處於市場支配地位的百度,王俊林認為,百度收購或者注資任何公司,商務部反壟斷局都應該進行反壟斷調查。即使百度的 併購和收購行為沒有達到相關的限制金額,但是這種行為也可能對市場相關競爭者有利害關係,商務部反壟斷局也可以提供反壟斷審查。「防止其利用市場支配地位 限制市場競爭,同時對於一些併購行為,要對其提出限制,避免傷害上下游產業鏈的利益。」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不會有任何結果。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告訴記者,谷歌的情況跟微軟和英特爾不同,後兩者的產品具有排他性,其 一,用戶選擇了A就不會選擇B;其二,後兩者有通過PC廠商排斥競爭產品的行為。而在搜索引擎領域如谷歌所說,搜索引擎有用戶「一鍵離開」的特性。「如果 谷歌沒有惡意排斥第三方服務,只是用戶自主選擇,不涉及壟斷。」

另外,以美國司法部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的結果看,反壟斷調查並沒有帶來更好的競爭局面,洪波表示:「反壟斷調查不僅使得微軟在新的互聯網時代畏首畏尾,失去競爭力,同時歐盟對微軟的反壟斷裁決,也沒有給其競爭者如Sun、RealNetworks等開啟更大的生存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5

中國國企的去留問題(上) 吳曉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323?page=1

我不知道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還有沒有代表提案談企業改革,而如果談,又從何談起。

這是一個十分奇異的事情,因為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企業改革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的主命題之一,而在改革行至半途之際,它卻「失蹤」了。

先讓我來簡單回顧一下過去三十多年的企業改革路徑。

本輪經濟改革的序幕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拉開的,而經濟改革的主要命題就是如何搞活國有企業——當時中國並沒有私有企業,也沒有外資 企業,所以惟一的目標當然只能是國企。國有企業的現狀則是慘不忍睹,用一句諷刺性的話說,「國家假裝給工人發工資,而工人則假裝工作」。三中全會的公報中 十分明確地寫道:「現在我國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缺點是權力過於集中,應該有領導地大膽下放,讓地方和工農業企業在國家統一計劃的指導下有更多的經營管 理自主權。」

正 是基於這一共識,擴大企業自主權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始發站。1979年5月,國務院宣佈,首都鋼鐵公司、天津自行車廠、上海柴油機廠等八家大型國企率先擴 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驗。7月,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利潤留成、開徵固定資產稅、提高折舊率和改進折舊費使用辦法、實行流動資金全額信貸等五 個文件一併發佈。

也是從這時開始,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通過機制創新讓國有企業煥發活力,成為經濟改革的一大主線,其被嘗試的辦法包括:放權讓利試點、試行企業經營承 包制、企業自主權落實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等,而這些辦法最終證明的是,在產權不清晰的前提下,國有企業改革要取得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到1995年之後,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幾乎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國營企業的虧損面超過40%,另據國 家統計局對天津、哈爾濱、瀋陽、成都等15個大中城市的2600家國有工業企業的調查顯示,這些企業的資產總額為2544億元,負債卻達2007億元,企 業負債率平均高達78.9%,與10年前相比,資產增長了4.1倍,債務則增長8.6倍。

國家顯然已經無力照顧數以百萬計的「親生兒子」們。正是在山窮水盡之處,改革再次「被動」地得到拓進,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 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肯定了國有企業改革「抓大放小」的新思路。所謂「放小」,其本質就是 改變所有制性質,讓中小型國有企業實現私有化。

這一戰略真正得到大面積的實施則是在1998年之後,朱鎔基在這一年三月的北京「兩會」上正式出任國務院總理,提出「用三年時間讓國有企業擺脫困 境」,他動用的辦法就是「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而實施的戰略就是堅決地「國退民進」。這一戰略引發了重大的思想和政策分歧,有人斥之為國有資產 流失,有人則視之為一場產權革命。

「國退民進」運動從1998年大規模推廣,一直到2003年進入尾聲,它意味著,政府最終放棄了之前二十年以機制轉換和放權搞活為主題的改革路徑, 中國企業的所有制格局為之一改,從而也深遠地影響著日後相當長時間的中國經濟。2002年,一份題為《中國私營企業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四年裡,有 25.7%的被調查的私營企業是由國有和集體「改制」而來。

到2003年的北京「兩會」,朱鎔基卸任,隨後中央政府成 立國資委,它標誌著「國退民進」時代的終結。從此之後,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形成了「楚河漢界」之勢,前者控制了資源、能源等上游產業,而後者則在以製造 業、服務業為中心的中下游產業盤旋。也正是從這時開始,企業改革失去了對象和方向。

通過對改革歷史的簡單梳理,我們可以得出下述的三個結論:

——國有企業從來是企業改革的對象,而且是惟一之對象;

——國有企業的脫困不是以制度改革的方式完成的,而是以形成產業壟斷來實現的;

——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的完成,仍然以改革國有企業為主要任務,舍此,無他途。

而在這一認識前提之下,更為尖銳的問題則是:在一個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變革目標的國家中,國有企業到底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而現有的、形成了強大盈利能力和產業控制能力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應該如何進行改革。

這既是一個理論層面的課題,也是一個操作層面的課題。

就在上週,民間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發表報告稱,考慮到土地、融資和資源等成本較低,2001年-2008年,國有企業實際上沒有實現利潤。

這份報告指出,從2001年到2008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積獲得利潤總額為49174.8億元,平均的淨資產收益率為7.68%。但是,「這 並非真實業績,是國有企業在享受著種種政策優惠,和民營企業在不平等的經營環境下所體現出的績效,若從賬面財務數據中還原企業的真實成本,並對政府補貼和 因行政壟斷所致的超額利潤予以扣除,2001年至2008年,國有企業沒有盈利,平均的真實淨資產收益率為-6.2%。」

在天則的這份報告中,融資成本和土地成本是分析權重最大的兩塊。

在融資成本方面,國有企業平均實際利息率為0.016,民營企業平均實際利息率為0.054。若按照民營企業的利率水平重新計算國有企業應支付利率,2001年-2008年利息支付差額共計約28469億元,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名義淨利潤總額的84.55%。

在土地成本方面,中國土地出讓制度沿用「雙軌制」,工業用地和市政基礎設施用地多採用協議出讓方式和成本價。與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能以較低的成 本獲得土地。根據測算,按工業用地價格的3%計算工業土地租金,2001年-2008年國有企業共應繳納地租34391億元,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名義淨 利潤總額的102%。

如果天則報告的數據是真實的,結論是理性的,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國有企業?我們很希望聽到來自國資委研究機構對天則報告的反對意見。

與此相關的另外一則新聞是,全國政協委員、剛剛從中央企業——招商局集團董事長職位上退下來的秦曉先生在接受記者訪談時提出,「從長遠看,政府不需要經營國企。」他不是第一次表達類似觀點,早在2009年,他就撰文認為,國有企業是計劃經濟遺產,應當被逐步社會化。

天則報告和秦曉觀點已經在媒體和社會上引起了很強的反響,而它們會在「兩會」上遭到怎樣的呼應?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87

中國國企的去留問題(中)吳曉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642

不出預料的是,在本月結束的北京「兩會」上,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話題幾乎未被涉及,這表明企業改革——中國經濟改革的核心話題之一——仍然處在「休眠狀態」。回顧過往的三十多年,對於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我們曾經捅破過三層紙。

「第一層紙」是「國有經濟是公有制的高級形式,是社會主義所必須追求的目標」,它是在改革之初就被率先捅破的,允許個體經濟、鄉鎮企業的發展,無疑是對這一蘇聯式理念的徹底揚棄,早期的經濟改革也因此被稱為是「增量改革」。

「第二層紙」是「國有企業必須在國民經濟中擁有絕對領先的份額」,這層紙捅了很久,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國有經濟為主、民營經濟為輔」,再 到「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市場經濟」,這期間經歷了意識形態氣氛非常濃烈的大反覆和大交鋒,終而在1992年前後,此論終告破功。

「第三層紙」是「國有經濟的減少,必將影響社會主義性質」,這層紙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被捅破的。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大會報告中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概念,認為非公有制經濟已經不僅僅是補充,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這次重要的大會上,對「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過清晰的闡述:「對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這段闡述在1997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其重要性不在於肯定前者,而在於允許後者,正是在這一戰略的引領下,國有企業從大量競爭性行業中退出,大規模的「國退民進」由此發生。

接下來的「第四層紙」其實正是這一闡述的前半段文字——「對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至今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觸及它、論證它、捅破它。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絕大多數從事經濟研究和實務工作的人們都已經切身地感受到,控制重要資源以及居於產業上游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已經成為 與民爭利的工具,也成為中國產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障礙。其實早在1997年前後,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已經試圖從理論上對此進行突 破,吳敬璉在一份給中央領導人的信中便寫到,「增加國有制的比重,並不能保證社會主義社會的鞏固。追求國有比重的不斷提高,既不是社會主義的目的,也不是 社會主義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更不能保證政權的鞏固……無論國有經濟成分是多是少,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都是有保證的。」

很顯然,在當時的改革環境中,這段論述帶有一定的超前性,不過十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似乎應該認真的面對這一話題——國有企業是否一定要在國民經濟 中處於主導性地位,這一地位的保持或喪失,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到底將發生怎樣的影響,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到底有沒有必然的依存關係?

這一層紙不捅破,企業改革當然便無從談起。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這「第四層紙」的確非常難捅破。因為在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同時是一個歷史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體制的問題,更 是一個治理哲學的問題。我們這個國家是「國有企業的故鄉」,早在公元前七世紀,齊國的管仲便提出了鹽鐵專營的政策,他的理念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也就 是說,只要有了國有企業,不用向老百姓多徵稅賦,國庫裡也會很富足。我們當前的國有企業理論與此並無太大出入。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思想家對此進行過不同程度的反思。比如——

在宋代,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就說,「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國用之饒,不取與民將焉取之?」桑弘羊是漢武 帝的財政大臣,也是一位管仲式人物,司馬光的意思很明確:辦國有企業就是與民間企業重新分配利潤,民間少了的,就是國企多了的。

在明代,當過戶部尚書的丘浚說,「市者,商賈之事……(朝廷)大抵立法以便民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為。」意思是,經營商業活動,是商人們的事情,作為政府,只需要制訂便利人民的法律,讓民眾自由貿易,何必要官辦什麼企業呢?

在晚清,學者劉師培寫過一篇《論中國古代財政國有之弊》,對國有企業制度進行詳盡的解讀,在他看來,這些制度的基本邏輯就是「壟斷天下之利源,以便 其專制",其手段則是"以國家之手操縱商業」,其最終達成的結果是「利歸權家」——由權勢階層獨享經濟利益。國有企業壟斷重要產業,是滋生權貴資本主義的 天然土壤,這一點,一百多年前的劉師培已經看到了。

在 民國,著名的私人企業家榮德生曾給國民政府寫信說,「若論國家經濟,統治者富有四海,只須掌握政權,人民安居樂業,民生優裕,賦稅自足……能用民力,不必 國營,國用自足。不能使用民力,雖一切皆歸官辦,亦是無用。因官從民出,事不切己,徒然增加浪費而已。」榮德生此信寫於1946年,時值國民政府熱火朝天 地推行「統制經濟」之際。

這些散落在中國歷史中的思想,如螢火般微弱,久已不為人所聞、所論、所識。現在,我把它們一一抄錄在這裡,仍然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涼風從身後徐徐襲來。

立在我們眼前的那「第四層紙」,或許真的堅硬如鐵?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88

雷士照明召回82萬隻問題節能燈 涉資超千萬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19/2296389.shtml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在被爆出 「節能燈不合格」17天之後,雷士照明(02222,HK)4月17日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問題節能燈,涉及金額逾千萬元。這也成為國內首例節能燈召回事件。不過,行業人士認為,雷士照明此次召回事件暴露的問題或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
召回產品數量達82.4萬隻
4月17日,雷士照明正式宣佈召回82.4萬隻型號為 「YPZ220/5-SFPRRE275W220V50Hz」的5W節能燈產品,凡購買了該型號節能燈產品的消費者,均可前往雷士照明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專賣店辦理免費退換貨手續。
此前,在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一次抽檢中,雷士照明生產的該產品被爆初始光效不達標。初始光效是反映節能燈是否節能的關鍵性指標。
雷士方面表示,早前,雷士照明質檢技術人員在檢測時發現,雖然此批產品仍符合節能認證的規範,但由於燈管在製造過程中的一致性未控制好,未能達到設計的 一級能效要求,屬於批次性問題。此外,即使是相同的設備、工藝和材料生產製作,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存在離散性,也就是每個燈的光效都是不完全相同,這些數 據是符合正態分佈。
雷士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召回的節能燈涉及金額超過1000萬元。
是否「節能」存分歧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導,今年3月31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53種節能燈比較試驗報告」,報告指出,一款「nvc雷士照明牌5W節能燈」被檢測出「初始光效不達標」。
該報告稱,「初始光效是評定節能燈能效水平的參數,是反映一個節能燈產品是否具備節能效果的重要指標,該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直接導致節能燈達不到節能效果。」
事件曝光後,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出現的問題,雷士正在展開調查。
不過,對「初始光效不達標」的解釋,雷士方面與業內專家的意見並不一致。
雷士方面稱,「初始光效」並不是反映節能燈性能的關鍵參數,且他們的產品不存在安全隱患。
隨後,行業專家、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LED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郭修指出,如果初始光效不達標,對節能燈性能的影響是「致命的」。
在此次事件發生後,針對一些專家發表的 「雷士應該立即召回問題產品」的建議,雷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研究。
4月18日,記者就此再次詢問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其工作人員表示,上次被查出問題後,雷士就在討論是否召回問題產品,當時由於此前行業內並沒有召回的先例,所以雷士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
僅是行業「冰山一角」?
屢被炒作的「節能燈」,是最近幾年中國照明行業的「香饃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在歐美等國家紛紛提出「淘汰白熾燈時間表」後,2007年12月,中國實施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制度。2009年7月,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共同發起啟動「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
公開數據顯示,僅廣東一省,2010年前5個月,即出口節能燈2.4億只,價值2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分別增長60.4%和78.7%。
由於國家的大力引導,以及業內關於這個行業良好的發展預期,全國超過1萬家的照明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看中了這塊還未被充分挖掘的「處女地」。
與此同時,行業制度不健全、標準不明確、核心技術的缺乏,使行業內大企業、小作坊魚龍混雜,一些企業打著「節能」的招牌,卻生產著根本不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
郭修認為,這樣的企業多如牛毛,由於仿冒的節能燈泡很少會在安全上造成重大事故,加之普通消費者也無法分辨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給了這些企業可乘之機。
郭修表示,雖然雷士召回問題產品會在業內產生一定積極影響,但是否會給其他企業一些警示,甚至給行業內多年積壓的問題一個釋放的機會,還有待觀察。
記者瞭解到,在全國照明行業內,這是首次有知名企業宣佈召回問題產品,但郭修表示,他「希望有更多存在問題的企業站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7

鴻星爾克出問題了,值得關注的案例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r77c.html

感覺對自己喜歡的公司,如果出現問題,許多人往往願意相信管理層的解釋。

鴻星爾克是最早到新加坡上市的體育服飾公司,看公司網站http://www.erke.com/cn/ 似乎不錯

 

09年業績倒退,出了篇文章 http://stock.stockstar.com/SS2010060130328396.shtml ,估計當時pe應該是很低的。此類辯解在許多其他公司都有,你相信嗎?

 

現在,終於出大問題了,http://www.jidongxw.com/licai/2011/0302/255.html

 

令人納悶的是在體育服飾老大們、和類似鴻星爾克這種三線公司都感到極其難受時,其他香港上市的福建體育用品股卻全部錄得大幅增長。說老實話,我心裡是不相信的,沒有證據哈。

 

說到證據,曾經看到某投資者為自己看好的公司,針對別人的質疑,辯護說,這些質疑都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想想市場上哪有那麼多確定無疑的事。要等到確鑿的證據出來了,你還來得及抽身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1

眼前無數的問題 艾薩 Isaac Sofaer

2011-5-12  NM




這些問題不能同時間被解決,我們只好習慣面對。真要等到所有問題得到解決,恒指已不再是二萬三千點,而是十五萬點。

因 天災的來臨,我相信中東及非洲的民主進程比預期早發生。那是超級強勁,卻非常危險。有領導者會把個人安危置於國民所需之後,不過他們的朋友才是最大的障 礙。現在希望這塊絆腳石被移走,達致和平與繁榮的社會,令中東、非洲及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受惠。印尼及菲律賓過去無甚希望,但變幻原是永恒;相比過去三十 年,伊拉克生產及銷售更多石油;好戰又危險的印度,有着沉重及傷痛的歷史,現正經歷極速增長。我預期更多國家的政經地位在未來十年會有轉移,對環球增長及 需求作出貢獻。當世界和平,便錦上添花。不要對報復過分憂慮,即使這個可能性是存在,倒不如花時間去思考一些正面的結果。

宏利的不合理

思 捷環球公布了九個月的銷售數據,報告顯示其亞太及美國的業務有不錯的增長,相比 一○年下半年業績,歐洲業務的負面形勢開始減輕。思捷業務不止於歐洲,但歐元復甦多少有助改善其經營狀況,但實際增長多少,仍要翻閱六月三十日的全年業績 後,才能得到完整的結論。中國神華首季每股盈利有一成六增長,即使營運現金流增加至一百九十億人民幣,淨利潤達一百一十億人民幣。資本及收購開支達一百四 十億人民幣,希望對未來收入作出貢獻。淨現金流增至一百一十億人民幣,股本回報達二成二。

神華生產煤的毛利達三成,能源達五成,即使將來零售價格會被調 整,神華也有能力面對,不像國內其他金屬公司,毛利低、成本高,或會不堪一擊。

對於仍然持有宏利金融(945)的投資者來說,今年首季業績好像不錯,但我 對此有保留。坦白說,我沒有資格去批評。但我看見公司利用對沖工具、仍受害於無條件保險計劃、於汽、油及房地產投機炒賣等等。日本地震後,再投保部門虧損 達一億五千萬元加幣,下一步會如何?宏利每季派息五毫二仙加幣,假如整年的每季盈利可維持,息率約二點八釐,市盈率八倍,但誰能肯定?股東權益比去年同期 下降一成,市賬率一點五倍,我不能接受多過滙豐。它大部分盈利來自美加,為何要持有這間業務複雜的公司?

商品價格勢危

滙控於 墨西哥的附屬公司首季每股核心盈利有近四成增長。滙控公布季息每股九毫美元,今年可能會派發特別股息。當股價達八十五元,派息率達四點一釐。昨天滙控公布 中期業績,下期再作討論。金屬及開採行業將受衝擊,我正作好打算。由於美國聯儲局準備加息,主要價格已開始轉向,但市場普遍未準備好這個事實。近日白銀及 油價的走勢,凸顯了商品價格已走過了頂峰。我預期瑞士法郎及澳幣會受害,而英鎊會向好。自一九八五年起,美元及港幣已貶值五成五,我預期未來五年,他們最 少會收復最少一半失地。金屬及商品價格於今年內會衰退,切勿接火棒。祝君好運!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 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3

審計署曝光中鋼財務管理嚴重問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0/xNMDAwMDIzOTYxN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