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缺水問題該怎麼解決?

2011-5-23  TCW




Q:該怎麼解決缺水的問題?

A:颱風過後導致蔬菜歉收,我們可曾見到人們擔心「缺菜」?前陣子小麥生產國遭到水旱災,有人在煩惱「缺麥」嗎?幾個月前利比亞炸毀輸油管,有人在擔心「缺油」嗎?但為什麼不下雨,我們就擔心「缺水」呢?

如 價格理論大師艾智仁(A. Alchian)所說,短缺不是因為供給減少,而是因為產品價格不能調整,以致人們的需求量還是和以前一樣,產品供不應求,短缺才會出現。如果價格可以調 整,人們會自動減少他們想買的數量,以和供給相符。因此,價格能否調整,才是為什麼我們不缺菜、不缺麥、不缺油,卻「缺水」的根本差別。

因此,要解決缺水,不是靠政府限水,而是要讓水漲價,讓人們對水的需求量,調整到和已減少的水供給量相符。

但一說到漲價,有些人就大力反對,這些反對的理由之一,就是水是「必需品」,每個人每天就是要用這麼多水,漲價只是使人民多花錢,肥了自來水公司。

如果沒有水,當然沒人可以活下去,但問題是我們不只把水用來維生而已,我們還把水拿來養魚、洗車、澆花、泡咖啡。換句話說,水除了滿足我們最重要的用途—讓我們活下去外,我們還拿來做其他次要的用途。

人們把水用在這些次要用途,就是因為水的價格夠低。如果水的價格提高,用水的代價變貴了,人們就只會把水用在他們認為最重要的用途上,水的次要用途就會被放棄。

例 如水價提高,養魚的人可能從三天換一次水變成一週換一次,平常用水洗車的人,或許就拿乾抹布擦擦算了,每天澆花的人可能改成兩天澆一次,每天泡三杯咖啡的 人,現在也只泡一杯就好。一言以蔽之,因為用水的代價提高,人們會捨棄那些較次要的用途,把水留在最重要的用途——也就是讓我們喝水活下去,此舉的重要意 義就是:讓已變得更珍貴的水,用在更重要的用途上。

當某物的價格上漲,不須告訴人們減少浪費,也不用經濟學家去告訴人們該做什麼,每個人都會找到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來節約,人們不用受很大的罪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遠比別人更清楚自己的狀況,這就是水價調漲比政府限水對人們更有利的原因。

此外,水價調漲,過去被認為不符成本的一些取水技術,如海水淡化、廢水變淨水等,就變得有利可圖了,想賺錢的廠商有動機去找出更多水給人們使用,這是水價調漲的另一個重要功能。

「短缺不是因為供給減少,而是因為價格不能調漲,」這個真理值得再三反覆強調。只有水價調漲,讓一般人更有效的利用水、讓廠商去找出更多的水,這才是解決現階段「缺水」的根本之道。

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34

華耐控股2010年報重要信息和問題--延益 紅一方面軍

 

延益:最近H股跌的厲害,華耐控股也從1.7回落到1.2HK,是時候回顧這個企業了。
一,年報重要信息
1,           截至 201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營業額約達人民幣31,876萬元,較2009年大幅上升約103.2%,而毛利增長約106.8%至約人民幣21,798萬元。純利增長約84.9%至約人民幣12,956萬元,而每股基本盈利亦增長約50%至約人民幣0.12元。
2,           二零一零年集團國內客戶數目達22家,其中10大鋼廠中就有8家是集團的客戶,如寶鋼集團、河北鋼鐵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及山東鋼鐵集團等。於2010年上半年,集團與德國知名耐火產品供應商Carboref  GmbH就有關在歐洲銷售及推廣集團產品簽訂諒解備忘錄。
3,           華耐為抓住高端鋼水控流產品需求上升帶來的商機,正在江蘇宜興總部興建新廠房,容納一條從德國進口的新生產線,預計可於2011年下半年竣工,並將於今年第四季投產,令集團年產能由8,200噸增加至16,800噸,有助集團進一步擴大高端鋼水控流產品的市佔率。
二,不可忽視的問題
1,           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來源問題。
集團於二零一零年在華西和華北地區及德國獲得4名新客戶,該等客戶於回顧期內向集團購買約300噸產品,為集團二零一零年的總收入貢獻約人民幣1,630萬元或5.1%及集團來自二零零九年十二月或之前已有客戶的銷量增加約97.3%,由二零零九年全年約3,700噸增至二零一零年全年約7,300噸。
 

從這裡可以看出收入增加主要是老客戶採購量增加導致,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企業產品獲得老客戶的認可。

2,           毛利率增加淨利率下降問題。
华耐控股2010年报重要信息和问题--延益
毛利率高達68%,但淨利潤從44%下降到40%。年報解釋:由於集團於期內就集團股份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上市而作出人民幣1,200萬元的一次性開支撥備,因此集團的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約44.7%輕微下跌至約40.8%。若把1200萬元加回來,淨利率仍維持在44%。
3,           下半年增長慢與上半年問題。
從下圖看,集團收入增長確實很快。

华耐控股2010年报重要信息和问题--延益
 

但2010上半年收入增加228.42%,全年為103.2%。這要麼是2009年上半年基數太低,要麼就是2010難下半年業務萎縮。


华耐控股2010年报重要信息和问题--延益
 

從半年業績考察,2010年上半年業績高速增長確實因為2009年業績基數低導致。同時,2010年下半年收入也確實低於上半年收入。看主要產品的銷量,也讓人擔憂。這個原因需要後續研究。


华耐控股2010年报重要信息和问题--延益

4,           市場佔有率與產能問題。
年報中提到:本集團的產續品銷量持增長,設備使用率已接近飽和(7600/8200)。換句話說,即便滿負荷生產,今年業績也僅能增長 7.8%。新產能投入使用需要等到2011年第四季度。
 

另外,國內重要客戶數從2007、2008、2009、2010分別為7、11、18、22。其中,前10大鋼廠中8家已經是集團客戶,市場佔有率達到30%。國內鋼廠就這麼幾家,國外銷售尚未開始,在這個細分市場,未來在哪裡?

 
總結:這是個年輕的企業,有驚喜的增長,也有憂慮的問題。目前來看,產品還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在四季度產能擴建後,若銷售沒問題,則明年業績存在爆發性增長可能,這值得期待!希望今年中期業績足夠差,這樣才有機會獲得廉價籌碼。
 
 
 
附兩則舊聞,反映競爭對手對細分市場的看法:
1,武鋼維蘇威合資公司擬擴大產能
2010年06月10日,從武鋼維蘇威合資公司2010董事會會議上獲悉,武鋼維蘇威合資公司擬對滑板及「三大件」生產線進行改建擴產,在實現產能翻番的同時使產值突破3億元。
  一季度,武鋼維蘇威高級陶瓷有限公司滑板生產線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逆市飛揚,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實現銷售收入4861萬元,淨利潤768萬元,達到了2010年預算目標。
為將武鋼維蘇威兩家合資公司打造成重要的效益中心和製造基地,合資雙方就兩條生產線的擴產改造項目進行了深入討論和研究。根據投資計劃,滑板生產線將再引進一台德國萊茲壓機,並對相關聯工序進行必要的擴建改造,使滑板的產能達到14000噸/年,年銷售收入將突破2億元。而「三大件」生產線也將進行擴產,實現產能翻番,年銷售收入也將達到1億元。擴改建工程完工投產後,年產值將突破3億元。
 

2,濮耐股份(002225)關於部分募投項目變更實施主體和地點的公告

1、項目簡介
 
   滑板是連鑄生產中控制鋼水流量的重要的功能耐火材料,它的性能好壞直接決定了生產是否順暢和安全。由於滑板在使用過程中反覆承受高溫鋼水沖刷,使用條件苛刻、蝕損嚴重,要求滑板具有高強度、耐侵蝕、抗剝落等良好的性能。
 
   國內大多數企業的滑板生產技術還相對落後,有的採用燒成、浸漬焦油瀝青、干餾等複雜的處理工藝,這些工藝生產時燃料消耗大、廢氣和廢煙排放量也較大,生產成本較高。
 
   連 鑄三大件是重要的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在鋼鐵冶煉中起控流和保護澆鑄的作用,其使用性能直接影響鋼水的質量,同時對連鑄過程的順利進行起關鍵性作用。我國 的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是隨著連鑄技術一同發展的,經歷了從進口國外產品,到引進國外技術,再到自行開發、逐步提高直至產品出口的發展過程。
 
   2、市場情況
 
   (2)滑板
 
   2007年中國鋼產量將達4.8億噸以上,按照噸鋼消耗滑板0.3公斤計算,國內市場需求量約14.4萬噸,國外需求15.6萬噸。目前國內滑板生產廠家分散,技術水平不等,技術力量差別較大。本公司生產的高性能滑板,屬於國際先進水平的環保節能型高新技術產品,近兩年產量增長很快,正逐漸替代傳統的高溫燒成滑板。到2010年滑板水口國內外市場需求估計仍保持30萬噸的水平。
 
   (3)連鑄三大件
 
   鋼鐵工業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功能型耐火材料──連鑄三大件需求量不斷增加,目前國際市場需求量約10萬噸,國內連鑄三大件年需求量約4萬噸、到2010年可達5萬噸。最近幾年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的鋼鐵企業正由模鑄向連鑄發展,包括連鑄三大件在內的連鑄耐火材料嚴重短缺,連鑄三大件產品出口形勢很好。到2010年,國內外三大件的市場需求將達到15萬噸。
 
   3、產品市場競爭力分析
 
   (2)滑板
 
   公司歷時兩年研製開發出的連鑄用高性能滑板,產品採用不燒成、不浸漬焦油瀝青、不干餾的新工藝技術進行生產,不僅使用性能優越,而且生產週期為普通工藝的五分之一,能耗更是降低了97.5%,具有極強的生產競爭力。該產品使用過程中具有高溫強度高、擴孔小、裂紋細小、抗氧化性能強、耐熱震性能好等特點,使用效果達到或超過進口滑板的使用壽命,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的高性能滑板的含碳量低,使用過程中很少出現板面大面積拉毛現象,更適合低碳鋼和超低碳鋼的澆鑄。產品已經進入歐洲、北美、韓國、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國際市場。公司高性能滑板已經在國內近40家鋼廠、國外近20家鋼廠正常使用,在市場上備受讚譽,這也是公司在整體承包中的優勢之一。
 
   (3)連鑄三大件
 
   為了滿足我國冶煉優質鋼和連鑄技術的發展要求,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連鑄三大件進行研究開發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司連鑄三大件產品具有熱震穩定性好、強度高、穩定性好等優點,不僅在國內市場暢銷,而且已出口到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已可滿足不鏽鋼、優質鋼和普碳鋼圓坯、方坯、板坯連鑄使用。隨著公司整體承包的不斷推進和國際市場的迅猛發展,三大件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
 
   4、項目達產後的營銷安排
 
   而公司的連鑄三大件現有產能為3,000噸,項目建成後的產能將增加5,000噸;2004-2006年度,公司該產品的開工率均在100%左右。未來,在國內市場上,公司將充分發揮整體承包優勢,提高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在國際市場上,充分發揮公司產品的技術特點,迅速擴大國際市場銷售規模。項目投產後,滑板水口和三大件產品的銷售是有保證的。
本次變更前項目名稱    原募集資金投入         變更後募集資金投入
項目(變更後名稱)       13,940                        

16,740

年產5000噸連鑄三大件     5,200                         

8,000

 
延益:散戶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遠。有時候需要看看集團層面的戰略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3

地方債問題:到底是誰更瞭解國情? 思想花園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20.html

專家對地方債問題的駁斥,通常來自以下一個觀點:外國人對國情不瞭解,用西方標準,例如壞帳率、不良資產率等標準來看待,而忽略了中央的財政實力,政治意志,更有印鈔票這最後武器可用。

可是到底是誰更瞭解國情?長期以來,A股內銀股都較H股有折讓,正說明內地股民對地方債問題的瞭解,比境外投資者更為透徹。只能說,境外投資者不是更瞭解國情,而根本是後知後覺,現在是對國情補課而已。

按照審計署、銀監會的報告,4萬億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一半投向高速公路基建,而其中又有一半是無法還本付息,只能靠借新債還舊債,必然越滾越大。

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能賺錢的高速公路項目,早已經上市了,這兩年大興土木新建的,都是沒有經濟效益的。雲南、陝西高速公路出問題,之後肯定陸續有來。

中央現在整治公路收費,必然會發現一些違規項目,而這些違規項目,很可能是那些公路公司唯一能有收益的「金蛋」,一旦公佈這些項目,恐怕到時候出現的連環骨牌效應,一推全倒。

而整治公路收費現在成了一個政治議題,不可不推行,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意向不到的後果。

4萬億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一半投向高速公路,一半就是投向房地產開發了,如果房地產泡沫爆破,後果更不堪想像。

另 外,鐵道部現在負債兩萬億(這個還沒有算進10萬億「地方」債中),2010年還本付息1500億,而2010年營運現金也不過1500億,只是剛剛夠; 而在2011年,鐵道部還本付息壓力肯定更大,虧損肯定更多。也就是說,鐵道部債務危機在2011年爆發,已是既成的現實。

審計署報告沒有提到10.7萬億地方債,是如何分佈的,西部省份佔多少,東部省份佔多少;然而,憑常識也可想到,必然是財力不濟的西部省份借得多,財力充分的東部省份借得少,這10萬億的償還,恐怕要大打問號。

有一種說法,說中央必然不會座視不理,必然會承受這些債務。說這些話的人,必然忘了當年國投事件的教訓,那些外資銀行當初也還不是以為,地方政府窗口公司的債務,中央必然承擔嗎?中央如何考慮,要視乎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中央不可能,也不會一下子拿出一個全面方案,這樣是最愚蠢的做法,聰明的方式是讓市場慢慢消化。投資者如果要等這個消息的明朗化,那真是太過天真。

例如,地方政府的財政無法還債,讓就讓地方窗口公司慢慢出售旗下資產,單單這股「大小非」解禁股的壓力,已經可以讓股市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以說,地方債的負面影響,怎樣估計也不為過。

到底是誰更瞭解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4

與網友評論關於資本策略(0497)的問題

今日有兩位網友 61.15.60.138及 Dave 向筆者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議,其評論如下,筆者只作少量評論:

(1) 關於該公司去年的業績的評論澄清:

筆者已按照Dave的評論更正上文: 

「關於「按照最新的業績來計,看來業績都唔錯,但其實營業額的絕大部分只是出售物業,當中有約75%只是出售國衛大廈入帳」有誤,以下為業績的主要來源: 

1. 上海的盛邦大廈(11億人民幣,約13.5億)

2. 尖沙咀的Gi Mall(4億,即之前周星馳的比高集團(8220,前華索國際、帝通國際)出售之物業)

3. 上環的易通商業大廈(2億)

4. 另外金鐘國衛中心入帳既有4萬平方呎,大概4.5億, 所以出售國衛只佔其中既18.5%」

(2) 關於下年業績及該公司物業的入帳問題:

Dave:

「己公佈將於上半年入脹既有:

1. 模漢大廈(13.8億)

2. 國衛中心部分銷售(不肯定,大約3.5億),

3. 美國銀行中心(大約1億) 

4. The hampton 住宅銷售收入(未計算)

假設佢租金收入係拎黎扣燈油人工, 盈利大約8億,加上下半年國衛再有7億銷售收入,以及賺約3.5億, 全年一年未扣稅賺11億,如果而家個股價唔升,市盈率大約係2倍,如你所說,PE無咩意義, 計黎無謂。」

61.15.60.138:

「497的中期業績有6億以上的主要原因係呢間公司的入帳模式決定的, 如去年賣的AXA大廈, 就分3個季度入帳,是根據資料策略去年所出售的物業入帳情況而得出的。即已經出售了相關物業, 只是入帳到那個季度/全年業績的問題。」

筆者:

我知道下期業績基本上一定好,但是未來呢?按照公司會計處理方式,是需要不停購入及賣出資產,才能錄得利潤,但是如果他能高價售出物業,那區的物業就會上升,故尋找平價的物業會更困難,可能會接火棒,影響利潤。

照我所知,香港的物業市場幾年總有一個低潮,如果他當時心雄,多購入幾個物業,當低潮時,物業跌價低於按揭價值,被銀行催收借款,被迫要賤價出售物業,這就導致骨牌效應,所以他要積極尋找資金來源,不停地宣傳自己公司,方便公司集資,以使公司財務沒有大問題。

(2) 關於公司的資產值:

天知先生:

「市場先生一般會對物業投資股給予一定的折扣,但一般的物業投資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每年經重估的,照道理說是公平合理。而本策略的資產負債表是只反映成本,而成本對真實淨資產值已有相當的折扣,而市場先生竟錯誤地再給它一個相對資產負債表的折扣,這個折上折使我們價值投資者有了相當好的投資機會!各位會計師﹑分析員﹑價值投資者,我這樣說對嗎?至於資本策略的真實淨資產值是0.95元(按: 筆者根據公司回應所稱引錄年報,資產值約1.05元),清算價值是0.47元。」

61.15.60.138

1. 淨資產值就是資產減負債,很好理解, 但「清算價值」 是指什麼? 如果是淨資產值不準確而打個折扣,「淨資產值是HK$0.95﹑,清算價值是HK$0.47」 這折扣也太大了吧。

筆者:

a. 清算價值可參考香港繁體版證券分析第3本,內中已有詳細的解釋。

只怪你平時不多看投資書藉,在下面得知,你還不看年報,在不了解的時候,為何還要買股票,還要用一些價值投資的分析來看股票,更適合的,應該用止賺止蝕。

b. 折讓的確不少,但比較這兩位同業A同業B,前者股東有新鴻基地產,後者10年來並無集資。兩家公司派息也穩定,折讓也有你提及的該公司的比例,作風亦遠較這公司好,為何不留意這些股公司,走去挑戰自己? 投資沒有難度分的。」

2. 一般地產公司已經在每年的公平值上反影了資產價格的變動.而政府的政策和樓市的周期亦會對所有房地產公司一樣, 何解指497的風險比別的地產公司高? 

筆者:

因為他投資的是商廈及豪宅,其他發展商投資的是住宅,你可以不做生意,但可以沒有物業住宅,特別是賤價物業,所以周期性來說,資本策略物業的波動應較高。

(3) 轉營為發展商的打算

公司亦積極購入地皮, 如參與九龍塘的地皮拍賣, 參股銅鑼灣的地盤開發等, 都不是純炒樓行為。

筆者:

你說得很好。該自行參考其銅鑼灣的合作夥伴是哪家上市公司,其屬於殼王系,該系作風又是如何,我不作評論,他跟埋這些人,又如何是好公司。

(4) 其他物業重估值不及這公司?

既然一般地產公司是每年按公平值來評估資產淨值,市場再打個折扣在股價中反影,那麼這公司沒有按每年按公平值來評估資產, 只按買入價, 但市場卻根其他類似地產公司打同樣的折扣, 這的確是給投資者更好的入市機會。

筆者:

你認識公司太少了,我舉的是其中兩家有重估業績的公司,只不過它沒有大宣傳,你就看不見,可見你對股票之缺乏認識。

(5) 主席的人格

「至於鍾楚義的人格問題, 是否老千等,真的不好說, 或許2個都是破產,從他這幾年的眼光和今年的派息來說,回報都不錯。

他跟英皇鐘錶珠寶(887)的老闆比較, 我情願相信鍾多一些, 真的不好說,從他這幾年的眼光和今年的派息來說回報都不錯。

 

如我去年以$0.2入英皇鐘錶珠寶(887),因人人都說他是老千$0.5就出了, 現在已經升到$1.65元了,所以最重要是有業績支持。

筆者:

a. 根據資料,你是沒可能在去年以20仙買到英皇鐘錶珠寶,據資料所得,這價最後出現在約2009年10月。

b. 無錯,一家公司最緊要業績,但如一家公司有不停的集資需要,股價亦只會在區間徘徊,如同時經常集資和之財務情況差不多的太平洋恩利(1174),但英皇鐘錶珠寶是先收錢後付款,財務情況會好一些,最大開支是開新鋪,但這情況是預料到的,所以只是減慢開鋪速度,加上市場的情況不斷轉好,業績會爆發性增長。

c.楊先生同系有幾隻股,例如超越集團(147,前新系集團、鷹馳實業)、英皇資訊科技(283,前松日控股)等,在科網時期騙了一大筆錢後,在2004年好像作風已變,除了中國3D數碼(8078,前英皇娛樂)因經營不佳賣殼外,實業股方面不停讓人賺錢機會,所以我會信楊先生多一點,但鍾先生近期在意馬國際(585,前寶途國際、IMI Global)的表現,以及他和這些人人作,我個人不抱信心。

(6) 集資攤薄問題

筆者之前說「反過來看,如果間公司每股真是值當時的40仙的話,點解佢25仙都肯賣?反過來亦得知當時是不值這價錢的,現在贖回,只能肯定在老闆心目中最少值25仙吧。」

61.15.60.138稱:

「當初0.25配股給鄧普頓被指賤賣資產, 照理現在底價贖回以免現有股東被灘薄,何以又被指成『每股資產就會攤薄,再上次供股的原理都是一樣。』
本人只是一個小股民,沒意務翻。因沒錢炒樓,看到497的炒樓及投資眼光不錯,不如買他的股票等於間接炒樓。估計目前商業樓市行情應有一段時間行情, 怕是老闆心術不正。」

筆者:

1. 為何你是小股民就沒義務翻,你是有義務的,只是你不懂,所以才這樣說。

2. 投資眼光不錯還有我上面提及的公司,他們沒有多賣過物業,如果物業市道是保持良好的話,他們為公司省下不少交易開支,這對股東不是更加有利嗎。

3. 心術不正我不敢評論,最少也是急於求財,所以會有時「賤價」發售股票,保持流動性吧。財技本無善惡,只視乎他點用,但現時以公司財務情況,應該暫時不會過分使用財技,但因為他只要規模最大化,所以每股多少錢集資根本就不是問題,只要保持知名度,維持集資能力則可,就是現在的情況。

附錄:

公司董事簡士民回應 61.15.60.138之妻子為何要採用這種會計方法,在下面已有詳細解釋,主要因為害怕讓其他賣家知道價格,讓人認為資本策略賺大錢,使為他本人買貴貨,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出售作價太高,未來獲利會更困難,這和筆者上面的憂慮相若。

另外,公司亦引錄公司年報已述及公司價值為每股1.05元,但我認為需要略打折扣。

「The Yahoo blog is fairly accurate. Essentially it explains the reason why CSI is not required to disclose certain transactions under the Listing Rules (and the comments in realblog against CSI for breaching listing rules and using “financial skills” are, in my view, unfair due to the writer’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how CSI do its business).

Apart from Listing Rules, there are usually commercial reasons for not announcing/publicizing the details of CSI’s property transactions.

For example, when we are selling individual floors of a building, after the signing of the sale and purchase agreement for 1 floor, we might not want prospective buyers of other floors which we have been talking with to know exactly the price we have sold that 1 floor.

Another example, say we have sold something in TST and were looking to buy another property nearby, we may not want the market to know the price we have sold since this may make the other property which we wanted to buy more expensive.

Also, sometimes when we make a lot of profit on a property, if all the newspaper were to publicize “CSI made massive profit….” this may affect the buyer’s sentiment and it might make him feel that he has bought the property too expensively from us, and may then default and not proceed to complete the sale.

Finally, a buyer of our property may for his own reasons default and not complete the purchase from us, and if this purchase and subsequent default was publicized, this will affect CSI’s ability to sell that property later.


In short, I understand that a lot of shareholders would like to see “good news” from the company as often as possible. However, from the management’s point of view, the company’s business and profitability are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and a careful balance is required. Hopefully by delivering good financial results and bottom line profit our shareholders can understand and accept our strategy.

Finally, Yahoo blog’s writer has mentioned at the end of his blog that CSI should disclose our “revaluation surplus”. In our latest annual report we have actually done so, and under the “Asset Value” section on pages 3 to 4 of our annual report, we have stated that our unaudited NAV per share (as if properties are stated at open market value) is HK$1.05 per share.

I hope this helps.
Regards
Simon Kan
Executive Director
CSI PROPERTIES LIMITED (HKSE Code: 0497.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8

期間限定: 嘗試在討壇重答股票問題

因為好像大家沒有留言,覺得個Blog流量相比留言實在太靜。

為了看看是不是真是沒有人看呢個網,所以特意開這個環節,但是一日只限10個人問股票,1人只可以問1個問題,並只是開1個星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3635&page=0#lastpost

我想問問,為甚麼新手這麼喜歡問股票呢? 請新手讀者在這兒答答這個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7

蘋果疑似供應商凱達拒回應搬遷問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901/2413853.shtml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8月31日)報導了《蘋果崑山兩疑似供應商「排毒」調查》後,居住在凱達電子(崑山)有限公司和崑山鼎鑫電子有限公司附近的居民 反響強烈,儘管崑山市人民政府今年已經明確要求玉山鎮人民政府將凱達電子列入搬遷計劃,但居民們仍十分憂心。有居民表示,只要凱達電子搬遷的時間一天沒有 確定,心裡就沒法踏實,畢竟企業排放的廢氣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影響很大。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凱達電子和鼎鑫電子,公司工作人員均拒絕回應。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馬天傑對此表示,因電鍍企業排放物的特殊性,企業搬遷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對公司生產工藝進行優化,當地環保部門的控制也要加強,否則治標不治本。
凱達搬遷時間成居民心病
「對於企業搬遷的消息,附近的居民早有耳聞,有消息說3年內搬遷,也有消息說5年內搬遷的。儘管政府要求企業搬遷,但一天沒有明確的說法,誰都不能保證企業會在短時間內搬離。」兩家工廠附近小區萬方水岸的居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也有居民表示,凱達電子若是真的可以搬離,那希望政府也加緊把鼎鑫電子也遷走,這樣的環境污染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大人還可以熬一下,自己的孩子還有周邊居民的孩子都就讀於童心幼兒園,那麼小的孩子在生長發育期一直處在這樣糟糕的環境裡,他們擔心孩子今後的健康狀況。
查閱相關資料後,記者瞭解到,電鍍生產基本要用到的硫酸、鹽酸、硝酸多以酸霧腐蝕環境、傷害人體。
馬天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鍍企業所排放的廢氣和廢水會含有一系列的有害物質,包括云南鉻污染事件裡面的「鉻」。很多電鍍企業都會用到鉻,如果企業的生產工藝處理不好,一旦排放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特別是居民暴露於污染之下,情況最為嚴重。
專家:搬遷不是最好辦法
馬天傑表示,有的重金屬排放會對人的肝臟、腎臟造成損害。因此當地的環保局在監管企業的時候,首先就是要確定企業確實沒有超標排放污染物。一旦電鍍企業排放廢氣超標,居民健康會比正常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差。
馬天傑說,當地環保局應有一個區域的概念,如果區域內的空氣質量達不到保護公眾健康的標準,是不是應該考慮對這個區域的工業佈局作調整?長期來說即使達 到了排放的工業標準,但如果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就說明還沒有達到環境保護的指標。企業遷移不是最好的解決手段,企業遷移到別的地方去還是會有 污染,最好的方式就是執行清潔生產、採用更清潔的工藝,採用更先進的污染控制措施,而不是一般了之。
他表示,搬遷本身並不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提高自身環保的標準和水平,使企業本身就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8

最让市场经营户头痛的十大教育问题(上)

http://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62885

当下,郭美美,卢美美,李双江之子打人案,锦屏副县长之女炫富等等的报导,突显出当代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正如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有不少经营户生意上很成功,但面对子女教育问题却束手无策。
案例1
讨厌作业、作业磨蹭、厌倦学习
  记者走访市场经营户时,一谈到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最让他们头痛的便是孩子的厌学情绪。
“孩子们放学回家宁可做其他的事情,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们做生意的人自己辛苦耕耘一辈子,就是期望下一代能过上好日子。”杭州环北小商品市 场的陈老板告诉记者,他把自己的期待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可孩子却在学习上提不起精神,一回到家便是先玩乐,不爱读书,不到晚上最后一刻,也不会想起做作 业。
【专家建言】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站长 滕美琴老师
家长们应该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只是孩子需要学习,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其次家长应降低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值,结合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严,要做到了解孩子。在给孩子传授知识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要盲目地灌输,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另外,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奇。所以,在节假日常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名胜古迹等处,让孩子在观察与游戏中学到知识,并开阔视野,增强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在平时也可利用手边常遇到的东西给孩子提问,让他们去思考、探索。
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要想使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既 有一定难度,又是他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应提供一定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孩 子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家长要指导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爱上这位老师的课,进而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案例2
中学生早恋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的王老板娘,有一个16岁的女儿,现在在上高二,以前成绩挺好的,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可是最近她发现,这孩子特别注重自己的打扮,也常常偷偷的傻笑,周末也不见人影,学习兴趣也不是特别浓。
王老板娘非常担心女儿是否早恋了,于是她到班主任那边去了解情况,果真得到这样的反馈。这下让王老板娘不知如何是好,如果责怪重了,怕会伤害到女儿;如果不提醒,又怕影响到学习,这让她感到异常的苦恼。
【专家建言】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成长支持中心心理健康部 沈晓琴老师
关于早恋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在青春期——这样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没有产生过对异性的好感、没有想与异性 接近的愿望,对异性交往充满了恐惧的话,那显然孩子的自我成长没有完成。而由于当父母对孩子的异性交往 “谈虎色变”,做老师的对学生“早恋”的过多干涉,我们的孩子已经呈现出 “不会”与异性交往的趋势,他们要么把正常的异性来往直接上升到“老公、老婆”;要么完全埋头于学习中,逃避人生中的这一重要课题,这也是为什么当这样的 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父母会出现在“万松书院”的周末相亲会上的原因之一。
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常陷入“白日梦”的憧憬中,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多与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建立起孩子对你的信任,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异性交往,鼓励支持孩子落落大方地与异性交朋友。
同时,引导孩子多接触高雅的艺术,培养自己良好的品位和洁身自好的良好教养,慢慢学会分辨身边异性的优缺点,逐渐明确什么样的异性将来会是自己“爱的 目标”。相信当父母在孩子这一关键时期,放弃一些“谈生意”的时间,留出一些和孩子 “谈感情”的时间,让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苦恼期”,将来的“收益”一定会大于你的付出。
案例3
拒绝和家长交流
  经营户们忙于生意,从孩子出生,便生活在市场中。这些家长为了生计,整日忙碌在生意场上,在市场上忙生意,在家里忙家务,留给子女的时间少之又少。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的吴女士一家子,是从外地到杭州发展,现在经营童装店的批发生意。目前女儿初中二年级,可是她从学校回到店里便不太爱和父母交流, 吴女士问她学校的情况,“没有什么”几句话敷衍了事,更不用说谈心理问题。这让吴女士非常焦急,这样下去,也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她真正需要些什么。
【专家建言】杭州万也心灵驿站杨小红主任
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和想法,孩子暂时还没被后天种种理念规条所束缚。成人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孩子去交流甚至约束管教,如同语言不互通的两个国家 人,对着中国人说阿尔巴尼亚语,或对着阿拉伯人说中文,如果没有肢体语言,纯语言环境下,我相信谁都不明白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果成人自己长期在这样的 环境状态下,交流会是长期无效的,你还会想交流吗?孩子拒绝交流就是这样的状态。
如何改善呢?学习一下孩子的思维语言吧,把自己先变成和孩子是一个国家的。
案例4
爱说谎的孩子
  杭州龙翔桥服装市场的潘老板,一提起自己上初一的儿子,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潘老板的儿子有一个爱说谎的毛病,以前从来不会的,也不知道何时开始的。说好去参加学习培训班的,给了他上课的学费,却不见他去上学,而是把钱花在别的地方,细问他,却用其他的理由推脱了;说和同学一起学习,后来却也是去玩乐等等,有许多谎言编织在一起。
【专家建言】杭州万也心灵驿站郝珈茵老师
家长应该先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爱说谎是谁造成的呢?二是自己正在给孩子做出何种的学习榜样?
当孩子做错事向你来坦白的时候,他得到的是宽恕、原谅、指导如何不犯错呢,还是得到责骂、惩罚、羞辱?如果是后者,那么他的谎言仅仅只是通过N次事实得出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保护自己不被责骂、惩罚、羞辱。
在孩子面前自己做错一些事的时候,成人自己是如何处理的?承认错误承诺改正还是抵赖撒谎或是找一些理由合理化?记住,大人就好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未完待续)
“分享仁的故事”向全国小学生征集
  近期,由国家教委相关部门指导、《小学生作文》杂志社与好丽友联合发起的“分享仁的故事”主题征集活动正式面向全国小学生群体启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活动提升小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仁”文化思想认知,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据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征集活动主要面向全国小学六年级及以下学生群体,参赛需围绕发生在身边的有关 “仁”的小故事,作品形式不限文字或绘画。除活动官方网站外,参赛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小学生作文》杂志、以及好丽友食品包装活动信息等多种途径了解并参与 活动;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征集与评选,预计将收到主题作品3万余份,其中优胜作品将陆续在 《小学生作文》杂志中刊出。
“传承几千年的人文化是中国中华礼仪之根、中华民族之魂;仁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将仁文化全面纳入小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呼吁“仁”文化回归,已成为教育界及社会有识企业的共识。
作为此次活动赞助企业的好丽友(中国)总经理张世杰先生表示:好丽友自品牌树立以来,一直坚定不移地坚守着企业将“朋友”文化全面渗透至经营管理的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始终提倡“仁”的理念;此次活动将为好丽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弘扬“仁文化”思想提供实践平台。
此次“分享仁的故事”主题征集活动官方网站地址:http://www.orion.cn/ren/intro.aspx。全国小学生可以亲自或在家长帮助下登录活动官方网站,了解活动细则、上传作品。 张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3

最让市场经营户头痛的十大教育问题(下)

http://www.zjscdb.com/detail.php?newsid=63070

案例5
成绩怎么都上不去
  在校学习成绩往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不少家长都为孩子成绩上不去而犯愁。
自己做生意忙是原因之一;再有就是自己原本的教育水平也不高,对于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自己也解决不了,这下可怎么办?请了家教辅导,看着孩子也挺累的,可是效果却不是特别好。
【专家建言】杭州万也心灵驿站杨小红主任
我们问责教育系统教条,我们责怪孩子不够努力,我们深痛无法帮助孩子把成绩提高。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孩子,你们想要学什么?你们希望怎么学?
家长们也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家长的学生时期都是成绩优异的拔尖生吗?会有一些家长幼年时候形成的一些被肯定的期待,现实中也许没得到满足,就会有一些自我的点没有被穿越,所以一定程度上他们会把孩子当作一种工具,透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被肯定。
其实,每个成人通过自己的经历都已经得出结论,成绩的好坏和生活未必有很直接的关系。
案例6
沉溺电脑游戏、上网或课外书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便捷。而同时,却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改变最大的是网络游戏的多元化。
现今有不少孩子花较多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从而忽视了学习,甚至沉溺在电脑游戏中。
【专家建言】杭州万也心灵驿站 郝珈茵老师
沉溺网络、游戏往往都是一种逃避的行为。成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需要找出孩子希望通过沉溺行为而逃避面对的是什么,看到他们不希望面对的恐惧点是什么。同时,不论逃避通道是网络或游戏,其中一定会有很多值得孩子学习成长的正面积极的成分,如果我们能找出来,适当引导孩子,从中学习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不是更好吗?
案例7
对孩子的关心被说成唠叨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父母亲与子女之间存在沟通方式障碍,父母亲期望多关心子女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心理。关心越多,嘱咐越多,却被子女误读成唠叨。
龙翔服饰城的王女士提起与儿子交流方面的问题,就感到一脸的无耐。“平时学校要求要多关心子女物质上和心理上的需求,但你多关心他,多问他几句,他就说‘好了好了,烦不烦!’”
【专家建言】杭州万也心灵驿站 郝珈茵老师
关于成人和孩子的交流沟通,首先需要先和孩子是同一国的,用同一国的语言。往往家长的唠叨背后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自身的一些恐惧点投射到孩子 身上,担心孩子遭遇自己害怕面对的一些东西。恐惧点的投射就只能家长自身先清理了;关心和爱护则需要改变家长们的表达方式,有时候直接表达可能更有效果, 也更简单。
案例8
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的358号摊主是东阳人,全家出来开了一个服装批发店,小的时候孩子放在老家父母身边,方便照顾。现在12岁了,觉得要给他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于是便把孩子带到杭州,在杭州的学校念书。
孩子没有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存在什么问题;现在却发现他特别好动,总坐不住,思想难于集中到一件事情上,做事情总是三心两意,半途而废。为了孩子德、 智、体全面发展,平时或是暑假都会给他报上几个培训班,可是,每一项兴趣都没有坚持下来。俞老板困惑地说:“能给予的我都给了,为什么他还是不能达到我们 要求的那样呢?”
【专家建言】杭州市闻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站长 章青老师
当家长发现孩子特别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时,不要急于给孩子下多动的结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受到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家长,可以关注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是不是就长一些呢?大部分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还是心理性的。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情绪,去明白理解压力在哪里?兴趣点在哪里?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然后才能因材施教。
案例9
学习情绪受授课老师的影响
  “我们家的孩子学习兴趣总是因为老师的原因,这个老师他喜欢,他欣赏,他就有兴趣多学些,如果这个老师不是他喜欢的,他就不学习,在我们面前总是抱怨。”黄老板的儿子刚上高一,但他特别担心他对新学校、新老师的适应问题。
在初中学习的时候,这孩子就经常受到老师的影响。有兴趣的课程,他会特别突出;没有兴趣的课程,他则不愿意多花心思学习,克服一些主观的因素。
【专家建言】富阳中学心理辅导室 汤勇鸿老师
在孩子抱怨的时候,家长要学会仔细听,不要着急去打断或者责怪孩子,听完以后也不要急着作评论,可以问问孩子这老师有什么优点吗?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 优点,也都有缺点,孩子的问题可能只关注了老师身上他不喜欢的部分,因此才会有看老师学习的情况发生,努力去沟通,引导孩子全面地评价老师,客观地对待学 习。
案例10
同伴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名言教会我们交友之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同样会遇到许多伙伴。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孩子们是非判断能力还较弱,当有些伙伴的错误行为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时,该如何是好?龙翔服饰城的王女士,她的女儿一直 很乖,可是在上初三时,因为女儿所相处的一个伙伴受到家庭矛盾的影响,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有旷课现象,还有早恋等现象。而女儿是个讲义气的人,认为朋友 的事情便是自己的事情,于是即使自己的伙伴做的是不正确的行为,她也一样陪同,在她认为是一种意气。
王女士发现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于是她放下生意陪着女儿三个多月,一直与她们相处,与她们沟通,用自己的行为才将她们引回正确的方向。
【专家建言】富阳中学心理辅导室 汤勇鸿老师
无疑,王女士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家长。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她的孩子讲义气是优点,缺点是方法不对,其做法不仅没能帮到她的朋友,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而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帮助和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言传身教,春风化雨。
编后
  我们例举的这十个案例,既是颇为典型的家庭问题,也是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现如今,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指数。
都说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一个就是如何“教育”他人。而当今家庭教育中,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 充满焦虑和恐惧,从而不再喜欢学习;一种则是不给孩子任何挑战的机会,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让孩子缺乏成就感。其实,正如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翁敏洪所 言,最好的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带有一定的压力同时又能从压力下解放出来的教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2

雨潤專題:財務是否造假問題的探討 心如止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626960100zb9d.html

 

一、報告出發點:

 
市場一直在質疑雨潤財務報表的真實性,2011年6月份渾水公司的報告將這一質疑點燃,引爆了市場的諸多擔憂。
 
對 雨潤業績的質疑包括:(1)生豬價格一路走高,開工率不足的雨潤如何能維持盈利?是否有做假賬的舉措?(2)依靠巨額政府補貼增厚業績,財務處理是否過於 激進?(3)產能利用率不足50%,為何仍通過新建、擴建和併購等多渠道大幅度擴張產能?(4)毛利率水平為何遠高於同業?
 
我們試圖做一些交叉印證,來解答上述的一些質疑。
  
 

二、報告正文:

 
 

業績造假,無外乎是虛增收入和虛減成本。

 
出於不同的目的,不少企業都有多套賬,一套給實質控制人,一套給投資人,一套給稅務,若干套給銀行。但多套賬必然會出現衝突,最多只有一套賬能使「財務報表—會計憑證—原始憑證(即購銷票據、貨幣資金單據)」這三者一致。
 
但上市公司就不一樣,再糊塗的上市公司,也會讓報表、會計憑證和原始憑證做到一致,使票據流和現金流能對應起來,才能過審計關。不幸的是,在票據和資金流轉統一的約束條件下,造假路徑仍然非常多,比如通過隱匿的關聯方,虛構銷售收入,典型的如紫鑫藥業。
 
任何造假,背後都隱藏著目的,上市公司造假主要是實質控制人忽悠資本市場的投資人,推高股價,大肆圈錢或者套現,其次是忽悠債權人,多搞貸款。實質控制人套現手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資本市場減持;另一種是通過和上市公司之間或隱或現的交易,轉移資產。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當 然,我們不能說雨潤食品造假,除非有直接的證據,比如:(1)覆核雨潤和其客戶的購銷發票和數據能否統一起來,我們很難做到這點,因為一方面看不到雨潤的 會計賬,另一方面也更看不到其客戶的會計賬。(2)覆核雨潤集團和地方政府簽署的原始合作協議,以確定上市公司即雨潤食品在其中的角色,這些協議需要從政 府獲取,我們更搞不到。這些東西,只有雨潤的審計師畢馬威去管了。
 
所以,我們只能說雨潤食品有業績造假的動機和條件,也顯示出造假的表象,但絕對不能說其真的造假。
 
 

1、做大業績的表象:激進的會計處理

 
 

(1)借政府補貼和收購中的負商譽,大幅度增厚業績

 
   

據人民網:

 
 
依靠巨額政府補貼增厚業績,雨潤會與地方政府談判,約定一個買地的價格,雨潤將買地款支付給地方政府,項目啟動後,地方政府返還約三分之一的款項給雨潤,在廠房建設和全部投產後,剩餘部分買地款會返還給雨潤,這些返還的款項均被計入政府補貼項目下。
  
   不管是政府補貼還是負商譽計入利潤,都間接借用了一個類似的會計手法:評估增值,只是借中間的手倒一下而已。
 
   「天下本沒有免費的午餐」,這種激進的手法當年在A股市場也屢見不鮮,現在已經不讓用了,但港股市場依照IFRS仍然可以用,很容易就被紅籌股濫用了,借此忽悠投資人。
 
 

(2)難以解釋的高毛利率

 
   拿A股的雙匯發展做對比,雨潤食品的毛利率要高不少,這其中原因何在?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是雙匯發展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人為地降低了毛利率,從雙匯的年報看,雙匯發展向關聯方採購接近70%,所以不排除這種可能。
 
   但我們把雨潤和A股的得利斯比,毛利率依然高了不少。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引用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505/01099792772.shtml
 
雨潤食品(01068.HK)和雙匯發展(69.00,0.62,0.91%)(000895.SZ)、金鑼集團並稱為中國肉製品行業的三大巨頭,一位私募基金人士曾經問三巨頭中的一位高管:「為什麼你們的產品做不到雨潤那樣的高利潤率?」這位高管思考再三,回答道,我們確實做不到,需要向雨潤學習。
。。。。。。。。。。
 
    一些投資者認為雨潤的高毛利率歸功於成本控制,主要是人力成本的控制上,而生豬收購成本差別不大。相比雙匯,雨潤的人均工資確實很低,但人均銷售收入也低,結果是人力成本方面並不佔優勢。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所以,雨潤的毛利率要能大幅超越同行,只能是產品的售價高,但沒有直接證據支持這一點。
 
 

(3)被用到極限的折舊率,藉以減少會計成本

 
   據雨潤的會計報表附註,其折舊年限的區間和雙匯差不多,物業: 20至30年;機器及設備 :10至15年;汽車: 5至10年。
    
  

表1:雨潤食品和雙匯發展的折舊率對比

 
項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雨潤固定資產折舊率
5.6%
4.9%
4.5%
4.1%
3.7%
雙匯固定資產折舊率
11.3%
10.9%
11.2%
9.3%
9.7%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折舊率=年度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淨值+期初固定資產淨值)*2,雨潤的固定資產為「物業、廠房和設備」的金額
 
   簡單計算的話,即便按30年折舊,折舊率也不小於3.3%。由此,從上表1,我們可以得到兩個信息,一是雨潤的折舊年限在限制區間內,已經被設置為儘可能的長;二是雨潤的固定資產基本上是物業,而雙匯卻是以機器設備為主。
 
 

(4)暗含水分的巨額不動產

 
   從2011中報看,雨潤240億港幣的總資產中,約有一半是不動產,包括物業和土地,究竟雨潤如此大規模的擴張是為什麼?可以肯定不是因為產能不足,因為當前的利用率太低。
 
  從業務結構看,雨潤的發展重點在擴張上游的屠宰產能,與此對應的是雨潤的冷鮮肉佔比越來越高,2011年上半年佔營業額比重為71%,其次是冷凍肉,佔比 16%。相比屠宰產能的擴張,下游的深加工產能的擴張要慢得多,從2005年的16.3萬噸至2010年的30.4萬噸,增長不到1倍。
 
   但即便屠宰產能的擴張速度也遠跑不過非流動資產的擴張速度,2005-2010這5年的時間,非流動資產擴張了18.76倍,而名義屠宰的產能只擴張了4.54倍,除了水分外,很難解釋得通。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從雨潤公佈的產能看,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上游屠宰產能已經達到3,560萬頭,利用率只有42%。根據我們從折舊率的推測,雨潤食品的機器設備相比不動產的投入,明顯配比不足,我傾向於認為,即便雨潤公佈的產能也是有水分的。
 
  

我們一個杞人憂天的擔心是:雨潤是否如某些農產品上市公司,如圖1所示,打通「經營現金流」、「融資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這三者,形成人造利潤,其中的人造利潤隱匿於不動產中。

 
   從2005年借殼上市至今,雨潤食品實現淨融資120.6億,投資124億,主要投向工業廠房和土地。
 
雨润专题:财务是否造假问题的探讨
 
 

2、做大業績的動機:支撐股價,利用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融資,不斷地套現

 
 

(1)減持套現:

 
  - 2010年11月,按每股作價30港元,該公司主席祝義材及其配偶出售舊股,變相減持7000萬股,套現21億港元。
 
  - 2010年4月,祝義材夫婦擁有的 Willie Holdings Limited,以每股23.88港元減持7600萬股,套現18.15億港元。
 
  - 2009年7月,由公司主席祝義材夫婦持有的Willie Holdings Limited 將會按每股13.23港元配售2億股舊股,再按相同價格認購1.3億股新股,套現9.26億港元。
 
 

(2)直接套現:資產或股權收購

 
  - 2008年12月,以159,252,000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湖南輝鴻49%股權,該公司截止2008年9月30日賬面值為23,083,000元人民幣。
 
 

(3)間接套現:

 
  - 雨潤集團除食品外,還有房地產、旅遊等項目,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否單純,還是背後另有交易,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對其是否存在間接套現行為,我們不做推測。
     
 

3、做大業績的條件:農產品公司造假容易

 
  農產品公司不僅造假容易,造假成本也極低。
 
  為什麼說造假容易?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現金交易;另一方面,銷售發票和農產品的收購發票都自己開,並且不需要通過稅務機關認證和比對。
 
  這意味著,農產品經營公司不需要第三方的配合,動動筆頭就可以直接製造業務,購銷差額就是利潤,也是經營現金流的缺口。如果不想掛賬,以便讓經營現金流看上去正常,控制人轉點錢進來彌補缺口就好了。
 
  為什麼說造假成本極低?初加工環節基本可以做到免稅。一方面,增值稅部分,按收購發票金額的13%抵扣進項稅,因此只要初加工後的毛利率不到13%,就不用繳納增值稅;另一方面,所得稅部分,農產品初加工可以享受免所得稅優惠,生豬屠宰歸屬於這一列。
 
 

值得強調的是,有動機造假,也有條件造假,並且顯示出造假的跡象,並不意味著就真的造假。打個比方,天氣冷的時候,衣服穿得少的人,打了噴嚏,也不能說就感冒了,保不準這人抵抗力強。人品好,身體就好,啥事沒有。

 
  此外,雨潤食品頂著內需光環,行業仍將受益於中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的增長;在資本市場雨潤有高盛撐腰,一起共謀;祝義才又善於玩轉政府關係,獲取政府支持。這些都是吸引投資者的點,就看投資者如何權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6

「跑路」的根本問題在哪兒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1877.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秦穎】國慶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南下溫州。

溫家寶到溫州之前,對溫州的高利貸已經有所耳聞。溫家寶在溫州召開的現場會上提出,為了全面掌握溫州的情況,之前派出了人員進行了調查,發現民間借貸之所以阻擋不住,就是因為民營企業有需求,而金融機構又不能滿足。

受宏觀調控、資金鏈斷裂等影響,2011年1-9月浙江共發生228起企業主逃逸事件。浙江官方關於企業主逃逸的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除溫州以84起居首外,嘉興、金華、台州分別以49、30、29起緊列其後。

這 已絕不是對部分企業稍有影響的個別事件。隨著銀根收緊,迫使不少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融資之路轉向高利率的民間貸款。一份阿里巴巴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顯示,小企業並不是傳統銀行的主要客戶,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傳統金融機構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僅佔21%,通過親友及 民間借貸的份額達50%。

必須看到,隨著吞下高度依賴高利貸所種下的苦果,許多中小型已經在垂死掙扎。

更可怕的是,高利借貸之風正在全國其他地方颳起。

內蒙古鄂爾多斯、江蘇泗洪縣石集鄉、河南、福建廈門市、南平建陽市、遼寧等地都已成為高利貸的「重災區」,這些地方幾乎是全民從事借貸,涉及資金數以千億計。

一位溫州當地投資者告訴記者,溫州人投入民間借貸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銀行的房產抵押貸款,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代表。「過去感覺賺一兩百萬很容易,2011年這個形式不行了,過兩年都不一定能緩過來,到時候就只能賣房子了。」他說。

其實他還是幸運的,更多的消息反映,目前已經有不少溫州投資客在拋售房子套現。「樓市崩盤」的跡像似漸顯現。

而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本身,在高利誘惑之下,也紛紛開始參與到高利放貸中。「溫州有很多老闆已經不是真的在做實業了。因為放貸獲取的利潤更多更快,是實業無法比擬的。」 溫州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鋒說。

事實上,許多資本從房產抵押而來,又被上游的投資客重新投回房產中去炒作,一環高過一環的利潤,其實是在和房價差價賽跑。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溫州當地民間借貸月息一般在3分左右,有的甚至為5分至6分,最高的甚至達到180%。這樣的高利率誘惑,僅憑房市、股市等投資又如何撐得起?

溫家寶在溫州的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管,引導其陽光化、規範化發展,發揮其積極作用。大力整頓金融秩序,採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貸化傾向,依法打擊非法集資,妥善處理企業之間擔保、企業資金鏈斷裂問題。

溫 州老闆的跑路,表面上看,是銀根收緊和高利貸擠兌導致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但實質上,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中國政府高度依賴土地財政所引發的虛擬經濟泡沫正被 戳破。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調整土地財政,解決溫州中小企業的信貸問題、挽回「跑路」的個別老闆回來「演出」以提振信心,則是治標不治本。

溫州危機正在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敲響警鐘:是什麼造就了高利借貸之根?是什麼帶來了「全民投機」的機會?又是什麼促成了一些地方信貸關係勢如危卵?土地財政是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