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國企的去留問題(中)吳曉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642

不出預料的是,在本月結束的北京「兩會」上,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話題幾乎未被涉及,這表明企業改革——中國經濟改革的核心話題之一——仍然處在「休眠狀態」。回顧過往的三十多年,對於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我們曾經捅破過三層紙。

「第一層紙」是「國有經濟是公有制的高級形式,是社會主義所必須追求的目標」,它是在改革之初就被率先捅破的,允許個體經濟、鄉鎮企業的發展,無疑是對這一蘇聯式理念的徹底揚棄,早期的經濟改革也因此被稱為是「增量改革」。

「第二層紙」是「國有企業必須在國民經濟中擁有絕對領先的份額」,這層紙捅了很久,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國有經濟為主、民營經濟為輔」,再 到「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市場經濟」,這期間經歷了意識形態氣氛非常濃烈的大反覆和大交鋒,終而在1992年前後,此論終告破功。

「第三層紙」是「國有經濟的減少,必將影響社會主義性質」,這層紙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被捅破的。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大會報告中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概念,認為非公有制經濟已經不僅僅是補充,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這次重要的大會上,對「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有過清晰的闡述:「對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以加強重點,提高國有資產的整體質量。」

這段闡述在1997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其重要性不在於肯定前者,而在於允許後者,正是在這一戰略的引領下,國有企業從大量競爭性行業中退出,大規模的「國退民進」由此發生。

接下來的「第四層紙」其實正是這一闡述的前半段文字——「對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至今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觸及它、論證它、捅破它。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絕大多數從事經濟研究和實務工作的人們都已經切身地感受到,控制重要資源以及居於產業上游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已經成為 與民爭利的工具,也成為中國產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障礙。其實早在1997年前後,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已經試圖從理論上對此進行突 破,吳敬璉在一份給中央領導人的信中便寫到,「增加國有制的比重,並不能保證社會主義社會的鞏固。追求國有比重的不斷提高,既不是社會主義的目的,也不是 社會主義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更不能保證政權的鞏固……無論國有經濟成分是多是少,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都是有保證的。」

很顯然,在當時的改革環境中,這段論述帶有一定的超前性,不過十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似乎應該認真的面對這一話題——國有企業是否一定要在國民經濟 中處於主導性地位,這一地位的保持或喪失,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到底將發生怎樣的影響,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到底有沒有必然的依存關係?

這一層紙不捅破,企業改革當然便無從談起。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這「第四層紙」的確非常難捅破。因為在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同時是一個歷史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體制的問題,更 是一個治理哲學的問題。我們這個國家是「國有企業的故鄉」,早在公元前七世紀,齊國的管仲便提出了鹽鐵專營的政策,他的理念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也就 是說,只要有了國有企業,不用向老百姓多徵稅賦,國庫裡也會很富足。我們當前的國有企業理論與此並無太大出入。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思想家對此進行過不同程度的反思。比如——

在宋代,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就說,「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國用之饒,不取與民將焉取之?」桑弘羊是漢武 帝的財政大臣,也是一位管仲式人物,司馬光的意思很明確:辦國有企業就是與民間企業重新分配利潤,民間少了的,就是國企多了的。

在明代,當過戶部尚書的丘浚說,「市者,商賈之事……(朝廷)大抵立法以便民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為。」意思是,經營商業活動,是商人們的事情,作為政府,只需要制訂便利人民的法律,讓民眾自由貿易,何必要官辦什麼企業呢?

在晚清,學者劉師培寫過一篇《論中國古代財政國有之弊》,對國有企業制度進行詳盡的解讀,在他看來,這些制度的基本邏輯就是「壟斷天下之利源,以便 其專制",其手段則是"以國家之手操縱商業」,其最終達成的結果是「利歸權家」——由權勢階層獨享經濟利益。國有企業壟斷重要產業,是滋生權貴資本主義的 天然土壤,這一點,一百多年前的劉師培已經看到了。

在 民國,著名的私人企業家榮德生曾給國民政府寫信說,「若論國家經濟,統治者富有四海,只須掌握政權,人民安居樂業,民生優裕,賦稅自足……能用民力,不必 國營,國用自足。不能使用民力,雖一切皆歸官辦,亦是無用。因官從民出,事不切己,徒然增加浪費而已。」榮德生此信寫於1946年,時值國民政府熱火朝天 地推行「統制經濟」之際。

這些散落在中國歷史中的思想,如螢火般微弱,久已不為人所聞、所論、所識。現在,我把它們一一抄錄在這裡,仍然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涼風從身後徐徐襲來。

立在我們眼前的那「第四層紙」,或許真的堅硬如鐵?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