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品會的九年浮沈錄背後,你可以看到中國電商發展的縮影。
來源 | TechWeb(ID:TechWeb)
劉強東2018年的小目標往前邁了一大步。在今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劉強東曾提到,2018年京東的小目標是“讓更多女人喜歡京東”,如此看來,京東與唯品會的搭夥似乎是個再恰當不過的選擇,在唯品會3億會員中,女性會員超過80%。
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將認購唯品會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認購金額分別約為6.04億美元和2.59億美元,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 (包含此前已擁有的股份)。
截至目前,赴美上市的中國電商企業一共有八家,其中當當網、麥考林已經退市,最新上市的則是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受騰訊、京東入股的利好消息影響,唯品會12月18日(美東時間)股價大漲,最高漲幅逼近50%。
成立於2008年12月的唯品會,創立不到三年即赴美IPO,雖流血上市但在一年多後又迅速化身妖股,股價最高時較最低點暴漲了60倍,目前唯品會已經持續實現了20個季度盈利,但營收增速的放緩、拉新以及活躍用戶的壓力,又讓唯品會自2015年以來股價長期低迷,直到這次騰訊、京東的入股,讓唯品會的股價有了一次大幅的提振。
在唯品會的九年浮沈錄背後,你可以看到中國電商發展的縮影。
創立到上市,僅用了三年
世人皆知唯品會,但CEO沈亞卻頗為低調。
沈亞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不會出單曲參演電影,也不會高調地衣錦還鄉,在知乎上一個關於“唯品會CEO沈亞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的問題中,有一個回答是,“作為CEO,很親民,普通員工經常在飯堂見到他,跟我們一樣吃的是員工餐。”
1998年,彼時正在做電池出口業務的溫州人沈亞結識了另一位精明的溫州人洪曉波,兩人開始搭檔做手機配件生意,並迅速賺到了合夥生意的第一桶金。
2007年,沈亞和洪曉波進入長江商學院學習,就讀期間,他們決定第二次創業,目標是電子商務。某天清晨,洪曉波看到妻子正在法國VP(Vente privee)名品折扣網上搶購名牌打折包,這一下給洪曉波提供了創業的明確思路。
經過三個月的調研,2008年12月,主打“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正品保險”的唯品會在廣州信義會館正式成立,五個聯合創始人共同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資本金,沈亞擔任董事長,洪曉波是副董事長。
當時的中國,消費升級尚未孕育,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有待提高,唯品會全面模仿法國VP的奢侈品折扣模式並不順利,每月成交量僅十幾單。沈亞分析,“測試證明,消費者對網購1000元以上的商品極度審慎,無論你的折扣力度有多大,他們絕不輕易出手。如果唯品會堅持做奢侈品,恐怕很快就會關門了。”
唯品會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戰略調整——將自身定義為“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一方面聯系大量二三線時尚精品,幫他們清理庫存及過季商品,另一方面,也針對當季商品進行限時折扣。2009年10月,唯品會上線了掌上唯品會,較早布局了手機端。
和京東理念一致的是,唯品會也頗為重視物流,沈亞認為物流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前臺收單後,如果商品還堆在供貨商的庫房,就談不上速度,沒有速度,消費者就會拋棄你。”
2010年下半年,為革新物流體系,沈亞找來了曾在華潤、當當網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任職的唐倚智,來擔任彼時的倉儲物流主管。唐倚智上任後主導唯品會引入“幹線物流”模式,即同一地區的訂單,先打包交由自家物流公司配送至中心城市,而後再由當地物流公司進行二次配送,交到消費者手中。
明確的方向和合理的戰略,讓唯品會在創立短短三年之後就踏上了上市之路,2012年3月23日,唯品會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流血上市,而後造就妖股
2012年3月23日,這一天,初春的寒意尚在,中概股依然沈浸在低迷氛圍中,不被美國的投資者所看好,唯品會的發行價從8.5美元-10.5美元每股下調至6.5美元每股,首日開盤即破發,並一度跌至4美元每股,最終報收每股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8%,被業界稱為“流血上市”。
直到半年後,唯品會的股價才重回到發行價6.5美元每股,此後又是近半年的時間,2013年2月,唯品會發布2012第四季度財報,同比扭虧為盈,首次實現盈利的消息讓股價迅速上漲,而唯品會2014財年給出的數據——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37.7億美元和1.37億美元,增長122.4%與162.4%——在增速飛快的勢頭下,唯品會股價一度飛升至229美元每股,較股價最低時暴漲近60倍,被市場稱為“第一妖股”。
沈亞的個人身家隨之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但他並不喜歡“妖股”的稱呼,也從不認可,在他看來,唯品會的火箭式上漲,贏在順勢。
2014年2月14日情人節,彼時電商屆最大的一則新聞塵埃落定——唯品會以1.125億美元現金,戰略投資樂蜂網,占其75%股份,這也是唯品會上市以來首次大規模並購投資,沈亞表示,此次聯姻,是看中樂蜂網強勢的美妝產品渠道及客戶資源,以期充實唯品會的特賣品類。
次月,唯品會進一步擴充產品品類,首次推出了汽車特賣專場,而到了2014年底,唯品會註冊會員突破1個億。
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是,某服裝品牌負責人曾透露過與唯品會合作的四個理由:處理尾貨和過季產品;做免費的品牌廣告;限時限量的特賣模式,不會影響供貨商的線下價格體系,品牌商還可以拿一些新品到唯品會做一些銷售測試;賬期很短,僅1個月左右(大部分電商的賬期都在3個月以上),不壓供貨商的貨款。
那是唯品會頗為風光的一年,但緊接著,挑戰和風波開始襲來。
風波不斷、質疑不斷
2015年4月,唯品會的股價處在歷史最高點30.72美元,當時的市值是178.79億美元,對比現在,唯品會的股價在12美元上下波動,市值剛剛超過70億美元,市值縮水了60%,這中間發生了什麽?
數據體現出來的是,在營收、凈利潤、活躍用戶數等方面,2015年下半年,唯品會已經結束了此前的瘋狂增長,增速放緩成為事實。
2015年第一季度,唯品會的營收同比增速首次下降到100%以下,而接下來的兩個季度增速依舊在快速下滑,到了第三季度,唯品會在2015年11月13日發布業績預警,營收86億-87億元,比預計年增長71%-74%下降了10%,當天唯品會的股價應聲下跌,跌幅27%。
面對電商整體用戶增速平緩的大環境下,唯品會也面臨著自己的壓力。天貓聚劃算、當當尾品匯、京東閃團等紛紛采用限時特賣的模式進行清貨;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紛紛下沈到低線城市,入侵唯品會的重要陣營;加之跨境電商的興起,都對唯品會帶來了正面沖擊。
最新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唯品會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53億元,同比增長27.6%;歸屬於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381億元,同比下滑1%;過去12個月中,活躍用戶人數6050萬人,同比增加22%。
沈亞在隨後的高管解讀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盡管我們的新用戶增速不如從前,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新增用戶、甚至是老用戶的質量卻增加不少,讓我們在這個季度的平均每位用戶營收大幅增加。”
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的用戶粘性保持了上揚態勢。用戶人均消費額達643元,複購率達84.4%,複購用戶銷售占比95%,得益於客單價4%和人均訂單量7%的同比增長,唯品會的人均消費同比增長11%。
盡管如沈亞所說,用戶粘性上揚,人均消費也同比增長,但相較以往,唯品會凈利潤依然同比下滑了1%,利潤率呈下滑態勢,原因是對金融和自建物流的持續投入。
2017年5月16日,唯品會發布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同時正式宣布分拆互聯網金融業務和重組物流業務,唯品會方面表示,其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的戰略布局也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聯姻京東、騰訊的新故事
2017年6月,唯品會曾一次性清空3萬多條微博,正式宣布品牌升級,將定位語從“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升級為“全球精選正品特賣”。
京東和唯品會兩家公司在今年7月12日聯合發表“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稱某電商平臺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協議,並從京東和唯品會等平臺退出,否則很難得到資源支持,甚至存在遭遇處罰的危險。
盡管此前早有京東正和唯品會秘密談判收並購的傳聞,但這一次的聯合聲明,雙方結盟劍指阿里的意味明顯。
傳聞最後總是真的。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將向唯品會投資8.63億美元,雙方將分別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 (包含其現已擁有的股份)。
據悉,騰訊將在其微信錢包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也將會在其手機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會,幫助唯品會在京東渠道上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對當前的唯品會來說,新用戶增速放緩,急需新的流量入口,唯品會瞄準了社交平臺,而微信這個10億月活的“流量黑洞”是最佳之選。在2017年Q3財報高管解讀中,唯品會方面表示,目前正著眼於社交平臺,包括微信等,甚至是迷你小程序。“目前為止,我們只啟用了一個迷你小程序,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當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評估,對唯品會而言,這可能會成為獲取流量的有效方式之一。”
唯品會和京東的聯盟或許更多的是一種惺惺相惜之情,唯品會的核心品類——服飾穿戴和美妝——恰恰是京東相較於天貓與淘寶的弱勢部分;用戶結構方面,唯品會3億會員中女性會員超過80%,而京東以3C數碼起家,男性用戶占比較高,雙方可以形成用戶結構上的互補;供應鏈方面,京東物流體系的全面覆蓋,也能夠幫助唯品會進軍全國。
公告中還提及,騰訊和京東認購的A類普通股會受到為期兩年的鎖定期限制。在兩年的鎖定期內,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兩年鎖定期期滿後,只要騰訊和京東各自持有唯品會全部發行股份的12%和8%左右的股權,或根據與唯品會的共同協定,騰訊和京東可以繼續保有其董事和觀察員的任命權。
騰訊、京東聯合股權投資完成後,將共計持有唯品會12.5%的股權,逼近目前第一大股東沈亞的股份比例14.1%,在唯品會方面提供給鳳凰網科技的Q&A中顯示,沈亞所持股票屬B類普通股,1股擁有10票投票權,而除沈亞之外的其他股東所持股票屬於A類普通股,1股只有1票投票權,因此此次交易後沈亞不僅仍是唯品會第一大股東,並且仍然持有近60%的投票權。
同時,唯品會方面反複強調,“唯品會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沈亞也會繼續保持絕對控制權,唯品會仍是一家沈亞可以完全掌控的公司。”
根據《財經》雜誌的報道,一位曾與沈亞接觸過的電商創業者說:“沈亞並不是一個輕易妥協的人,體現之一就是他從來沒有賣過唯品會一分錢股票。這意味著,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唯品會更願意謀求自身獨立發展。”
或許未來兩年騰訊和京東存在進一步增持唯品會的可能性,但當下入股消息的利好,已經體現在了唯品會的股價上,唯品會12月18日(美東時間)股價大漲,最高漲幅逼近50%。
當流量聚集的馬太效應越來越集中,對於垂直電商來說,獲取流量變得越來越難。阿里、京東等巨頭的抓手已經伸向了各種垂直領域,且來勢洶洶,垂直電商的處境將越來越艱難。即使是被稱為“中國電商第三極”的唯品會,也讓我們看到,與其成為敵人,不如與巨頭結盟,取其流量。
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同時能創造最佳的效益才是可持續運營之道。
[ 摘要 ]是不是為了聯手抵抗阿里天貓?京東和騰訊未來是否會收購唯品會?
12月18日早間消息,騰訊和京東將向唯品會投資8.63億美元,股權認購價格較唯品會上周五收盤價溢價55%。交易結束後,騰訊和京東在唯品會將分別持股7%和5.5%。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在其微信錢包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也將會在其手機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的主界面接入唯品會,幫助唯品會在京東渠道上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這次合作意味著唯品會與騰訊、京東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三家公司將進行資源互換,戰略協同,以謀求共同發展。此舉將對中國電商的生態及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關於為什麽要合作、合作的過程等問題,唯品會方面向華爾街見聞旗下的全天候科技(iawtmt)給出了明確的解釋。
Q1:唯品會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談判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中間有沒有重大分歧?
唯品會與京東、騰訊的戰略合作談判非常順利;
唯品會與騰訊同在廣東,與京東同在一個行業,相互知根知底。京東此前就曾投資唯品會,三方此前也有過合作,這為我們迅速達成共識奠定了基礎;
三方此次戰略合作,更重要的層面還在於資源互換和戰略協同,因此在談判過程中求同存異幾乎沒有障礙,主要是一些細節的敲定。
Q2:此次三方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核心要點是什麽?
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斥資購買6.036億美金和2.587億美金的唯品會A類普通股。購買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65.4美金,等同於每個ADS 13.08美金。該價格相當於在上個交易日(201712/15)唯品會ADS的收盤價的基礎上溢價54.6%;
交易完成後,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持有唯品會7%和5.5%的股份,其中包括之前已經擁有的唯品會股份。京東此前持有2.5%的唯品會股份;
新增發的股份將有2年鎖定期,在鎖定期內,騰訊將獲得1席唯品會董事會席位,京東將獲得唯品會董事會觀察員身份。2年鎖定期結束後,只要騰訊擁有唯品會12%的股份或跟唯品會另行約定的股份比例,京東擁有唯品會8%的股份或跟唯品會另行約定的股份比例,就繼續保持各自董事會和觀察員席位;
唯品會仍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而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仍位居第一大股東;
三方戰略合作,構建合作共贏生態鏈。騰訊將給唯品會微信錢包入口,提供微信平臺流量合作。京東將為唯品會在京東app首頁和微信朋友圈京東入口首頁提供入口,並將幫助唯品會在京東平臺上完成一定GMV銷售目標。
Q3:此次騰訊、京東聯合股權投資完成後,將共計持有唯品會12.5%的股權,逼近目前第一大股東沈亞的股份比例,這是否意味著未來沈亞有可能喪失唯品會控制權?
唯品會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沈亞也會繼續保持絕對控制權;
按照唯品會的 AB 股規則,沈亞所持股票屬於 B 類普通股,其 1 股擁有 10 票的投票權,而除沈亞之外的其他股東所持股票屬於 A 類普通股,其 1 股只有 1 票的投票權。所以,這次交易後沈亞不僅仍是唯品會第一大股東,並且仍然持有近60% 的投票權,這也是為什麽說唯品會仍是一家沈亞可以完全掌控的公司。
Q4:唯品會之前一直強調股價被低估,此次增發價格每個ADS 13.08美金,相當於在上個交易日(201712/15)唯品會ADS的收盤價的基礎上溢價54.6%,是否意味著你們較為滿意這個價格,或者說這個價格就是唯品會的合理定價?
此次戰略合作,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斥資購買6.036億美金和2.587億美金的唯品會A類普通股。購買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65.4美金,等同於每個ADS 13.08美金;
我們認為這是個公允價格達成的合作;
資本市場不理性是常態,不能以股價評判企業價值。唯品會此前認為,股價被資本市場極其嚴重低估,主要是因為金融和物流部分估值未被納入估值體系;
唯品會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戰略布局蘊含新的業績增長引擎,未來開放市場的想象空間巨大,且目前各自成效顯著。
Q5:騰訊、京東的戰略投資,無疑增加了唯品會的想象空間,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唯品會的股價是否會有較大的漲幅?
決定企業股價有多重原因,也存在不可預測性,因為理性和不理性都會存在;
對於唯品會來說,堅守戰略,以業績說話,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同時能創造最佳的效益才是可持續運營之道。我們相信,股價會匹配我們的業績以及增長空間。
Q6:唯品會股價長期低迷,此番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是不是更大程度上為了市值管理?
企業的使命是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價值,而不是市值管理;
與騰訊、京東的戰略合作,主要聚焦於資源互換和戰略協同,打造共贏生態鏈;
唯品會將持續深化和加強唯品會在時尚穿戴類(包括服裝、鞋、包、配飾等)、美妝類等品類的領先電商運營能力和女性用戶優勢等,為用戶帶來更高的價值和更好的體驗。
Q7:唯品會為什麽選擇與騰訊、京東合作?
唯品會與騰訊、京東三方將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互補,形成深度共贏合作的戰略合作聯盟,更好地服務互聯網用戶和消費者;
騰訊擁有完善的生態體系,將為唯品會提供流量和內容支持;而京東,則因為唯品會與其有著相似的運營模式、很強的品類及客群互補性,未來可在品牌聯盟合作、流量聯盟合作等各方面尋求共贏合作。
Q8:唯品會為什麽會接受直接競爭對手京東的投資?
唯品會和京東相似的運營模式:高占比的自營業務、且雙方都非常重視時尚領域的拓展;
商品品類和用戶結構方面極強的互補性:唯品會3億會員中女性會員超過80%,服飾穿戴和美妝是唯品會的核心優勢;京東以3c數碼品類起家,男性用戶占比較高;
京東將與唯品會進行流量合作:京東將為唯品會在app首頁和微信朋友圈京東入口首頁提供入口,並幫助唯品會在京東平臺上完成一定GMV銷售目標。
Q9:唯品會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意圖是不是聯手抵抗阿里天貓?
唯品會與京東合作,意圖在於利用各方的優勢進行互補,形成深度共贏合作的戰略合作聯盟,更好地服務互聯網用戶和消費者;
二者有著相似的運營模式、很強的品類互補性,雙方在用戶結構上亦可以形成互補,未來將在品牌聯盟合作、流量聯盟合作等方面尋求共贏合作。
Q10:騰訊此前將自有電商平臺易迅拱手讓與京東,此番京東騰訊聯合投資,是否意味著他們未來會聯手收購唯品會?
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仍位居第一大股東,保持對唯品會的絕對控股;
唯品會此次引進戰略合作夥伴,旨在建立共贏合作生態圈,持續深化和加強唯品會在時尚穿戴類(包括服裝、鞋、包、配飾等)、美妝類等品類的領先電商運營能力和女性用戶優勢等,為唯品會的用戶帶來更高的價值和更好的體驗。
Q11:根據目前的戰略協議,騰訊和京東都會對唯品會現有的業務有所促進,而唯品會對於騰訊和京東似乎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對於騰訊:騰訊平臺用戶對於發現、討論、購買品牌服裝有著巨大的需求,與唯品會優質商品深度對接,可以更好的滿足平臺用戶需求和體驗;與此同時,入股唯品會可以強化騰訊的電商變現能力,打造線上線下的、健康並且多元的零售生態體系;
對於京東:唯品會在閃購電商和服飾品類的優勢,可以加強京東服務女性消費者的能力,延展京東在服飾品類電商業務的廣度和深度;此外,唯品會80%以上為女性用戶,與京東男性為主的用戶結構形成互補。
Q12:你如何評價三方戰略合作的願景?
未來是屬於生態的,只有開放合作才能共贏;
唯品會將繼續保持作為一個獨立的電商平臺運營,繼續深化和強化我們在時尚穿戴類、美妝類、母嬰類、體用戶外類、家居類等品類領先的電商運營能力和高度活躍女性用戶優勢等,持續為唯品會的會員帶來更高的價值和更好的用戶體驗;
這次戰略合作,對唯品會來說使我們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舞臺,我們將堅守“傳承品質生活,提升幸福體驗”的使命,為了實現“國際一流電商平臺”的願景。
Q13:唯品會電商+物流+金融三駕馬車的重資產模式需要大量資金,這是引進騰訊、京東戰略投資的背景嗎?
電商行業不同於其他互聯網公司,需要在倉儲、物流方面構建優勢化的重資產;物流、倉儲方面的投入,會促進用戶體驗和電商運營效率的提升;
我們多年摸索出的運營模式跟經驗,是別人所不具備的,比如說我們的自營倉庫效率、成本控制都明顯優於第三方;
唯品會連續20個季度盈利,現金流非常健康。引進騰訊、京東戰略投資,更多是出於資源互換和戰略協同,和我們的重資產模式無關。
海瀾之家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人民幣。
i黑馬訊 2月1日消息,知情人士消息稱,騰訊將領投海瀾之家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9億美元)的一筆交易,在零售領域與阿里巴巴展開對抗。
知情人士表示,京東和唯品會也將跟投。投資方計劃以50億元人民幣獲得海瀾之家不到10%的股份,另外50億元將用於組建一只產業投資基金,專門瞄準適合海瀾之家業務的交易。
海瀾之家創始人周建平是中國服裝行業最富有的人之一。該公司創立於1997年,目前擁有5000多家門店,主要位於中國。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人民幣。
截至本周一,海瀾之家市值約為81.3億美元,該股隨後停牌。
騰訊、京東(49.23, -0.03, -0.06%)、唯品會(16.53, -0.19, -1.14%)均拒絕對此置評。海瀾之家尚未做出回應。
該交易最早有望於周五宣布。此舉將幫助騰訊進一步挺進實體零售領域,與阿里巴巴(204.29, 4.63, 2.32%)展開深入對抗。
海瀾之家之前一直是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的長期合作夥伴。
但騰訊上月表示,該公司將會向永輝超市投資42億元人民幣。該公司還計劃入股家樂福中國業務。
最近的一系列舉措反映出騰訊與阿里巴巴之間廣泛而長期的對立,他們都在共享單車、外賣和遊戲領域展開了競爭性投資。
騰訊是京東的十大股東之一。京東一直在電子和家電產品等領域領先阿里巴巴,但在服裝業務上比較落後。
騰訊和京東上月共同對唯品會展開8.63億美元投資,希望挖掘中國的年輕女性購物群體,並獲得消費者和交易數據,以便與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展開競爭。
傳統電商的增長瓶頸愈發凸顯,即便是實現了22個季度連續盈利,唯品會如今仍然要探索新的增長路徑,以便讓華爾街的目光顯得再友善一些。
今日淩晨,唯品會(NYSE:VIPS)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9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60億元增長24.6%;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297億元。
對於目前的發展現狀,唯品會在給第一財經記者發來的回應中表示,公司增速實際上並不慢:在服飾穿戴、美妝等領域已經並持續在國內占據領導地位,在如此大的規模體量下,要求居高不下的年增量並不現實。不過,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也表示,唯品會正積極推進社交電商轉型,並聚焦年輕群體打開新的思路。
去年年底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後,今年3、4月唯品會已與京東、騰訊兩者打通流量通道。對此,唯品會方面對記者表示,“合作入口帶來的流量會有逐步的上量過程,並且需要配合更精細化的運營,實現新的人群和場景需求的匹配,目前正在努力磨合。”
運營“流量入口”
財報顯示,一季度,唯品會訂單數同比增長25%,達到9020萬。截至2018年3月31日,唯品會的活躍用戶人數為5660萬人。其中,90後開始成為唯品會用戶中的消費主力,截至2018年一季度,90後客戶數占比近40%,且新增用戶近半為90後,這也是唯品會將要大力發展年輕化戰略的一個重要因素。
同時,唯品會金融業務也在有效拉升商城客單價和用戶粘性,唯品會稱,4.19大促開售24小時內使用唯品花支付的金額占商城總銷售金額超過22%,使用唯品花的用戶平均客單價比非唯品花用戶高出107.97元。
而作為和京東、騰訊戰略合作落地後的“首份”財報,唯品會與兩者之間的合作進展也受到外界關註。
去年12月中旬,騰訊和京東將在交易交割時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而騰訊和京東將分別實益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 (包含其現已擁有的股份)。年報顯示,騰訊總裁劉熾平已經進入到唯品會董事會。
唯品會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唯品會京東旗艦店已於3月14日在京東APP首頁全量展示,微信錢包入口也在4月向所有微信用戶全量開放。 而從實際導流效果來看,促銷節期間,唯品會微信入口的活躍用戶中男性占比25.8%,90後人群占比近半,通過京東入口進入唯品會的客戶中98%都是新客,唯品會京東旗艦店粉絲兩個月增長至近50萬。
“考慮到開放時間,騰訊、京東流量入口的效果在本季度還不明顯,二季度將聚焦運營匹配與平臺磨合,合作效果預計下半年開始顯現”,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表示,“在戰略合作夥伴的支持下,我們將持續提升業績預期與擴充市場份額。”
唯品會預計,在2018財年第二季度,凈營收總額將達205~213億元人民幣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22%左右。
轉型社交電商
事實上,在分析師人士看來,傳統電商比拼的一直是SKU數量和流量,但在消費升級和流量紅利消失的雙重趨勢之下,傳統電商面臨增長乏力甚至增長下滑的困境。
一方面,當移動互聯網深度侵占網民的時間,讓網民的註意力變得支離破碎之後,在海量的SKU中進行搜索並下單購買的方式越來越不受待見,這導致了類似嚴選這一類電商平臺的異軍突起。另一方面,流量紅利消失,線上流量越來越昂貴,爭奪流量變成一場盲目的戰役。
對於轉型,唯品會表示,社交電商代表未來,唯品會正大力拓展和積極嘗試。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認為:“未來是社交電商的時代,我們正積極推進如何從貨架電商轉型到社交電商,從提轉化率轉變為提裂變率,從引流思維轉變為裂變思維。”因此,唯品會也將在後續運營中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到微信生態中,探索如拼購等社交電商的新玩法。
唯品會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唯品會將利用微信入口進行更多社交電商和年輕化戰略方面的嘗試,同時也將與京東進行品類、營銷方面的合作,通過客群和內容互補展開聯合大促,形成合力。
以微信為例,目前圍繞小程序的微信電商生態已經逐漸形成。未來,唯品會希望為更多加入微信生態圈的品牌方提供電商基礎設施支持。
“比如在做自營電商的同時,我們也在為供應商提供全渠道融合的方案,積極與品牌商共同拓展小程序生態。”上述人士以“巴黎歐萊雅”品牌小程序為例,表示用戶可以在小程序上完成觀看戛納電影節的直播,並直接實現邊看邊買, 該程序直接由唯品會提供電商服務。
此外,一季度,包括Furla,Stella McCartney和Dodo等國際品牌已進駐唯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