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性”是全世界談論美國新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時最頻繁提及的詞匯。如果說是“不確定性”幫助特朗普擊敗了以希拉里為代表的政治精英,那麽不確定性也將是其帶給美國以及整個世界的最大風險。隨著大選塵埃落定,全球再度將目光聚焦在新一屆內閣的組建工作上來。美國的內閣官員由總統提名,國會批準任命,是三權分立政體下行政分支中各職能部門的最高級別官員。對於歷屆美國政府來說,內閣成員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有的能夠影響總統的政治觀點,例如里根上臺初期曾因激進政策引發爭議,後隨著溫和並富有經驗的官員加入內閣而逐漸改變了觀念;有的甚至能對總統的決策起到決定性影響,例如小布什時期副總統切尼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戰爭中發揮的關鍵作用。美國總統雖被稱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但其行為同樣受到三權分立其他兩個分支——司法機關和立法機關的監督和制衡,單憑一己之力絕無可能與之抗衡,故往往對同屬行政分支的內閣成員的“參謀”、“執行者”、“橋梁”等角色極為倚重,特別是對於特朗普這樣一位言行張揚,缺乏華盛頓政治圈經驗的總統來說尤甚。因此,對特朗普團隊的背景、政治理念和行事風格進行分析也將作為判斷未來特朗普政府政策取向的重要切入點,成為在“不確定”中找尋“確定”的可靠依據之一。
圖:特朗普與內閣成員
註: 除16位內閣部長外,美國還設8位內閣級別官員,本文統稱為內閣官員。本文對內閣成員的分析基於截至2017年3月21日國會已經通過的任命。
軍人和商人占據要職,“政治正確”不再適用
本屆內閣最突出的特點在於“政治不正確”——女性、高學歷者、擁有公職經驗者的比例幾乎全部不及過往三位總統內閣,律師和少數族裔的比重更是遠遠低於往屆。而從以往經驗看,一個從政經驗豐富、種族構成多元化、男女比例協調的白宮團隊幾乎是歷屆總統的“標配”。
本屆內閣中,白人男性的比例高達71%,遠遠高出奧巴馬和小布什政府。這其中,擁有軍事和商業背景,毫無公職經驗者又占到大多數。例如,特朗普內閣成員的平均軍事經歷達到8.1年,是奧巴馬內閣的三倍,是名副其實的“軍人內閣”。其中國防部長一職被授予退役四星上將馬蒂斯,其軍旅生涯長達41年,退伍前擔任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被特朗普譽為“將軍中的將軍”;國土安全部長凱利同為四星上將,退伍前曾任南方司令部司令;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曾是陸軍三星中將,因親俄立場頗具爭議,後因“通俄門”在上任24天後辭職。其繼任者麥克馬斯特將軍則是一名現役軍人;其他官員,例如總統首席策略師班農、內政部長辛克和中央情報局長蓬皮奧等也均具有深厚的軍事背景。“商而優則仕途”是特朗普團隊的另一大特點。特朗普招募了眾多擁有輝煌職業生涯的前企業高管:國務卿蒂勒森曾任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財政部長姆努欽曾經是高盛高管;商務部長羅斯則被稱為華爾街“破產重組之王”;曾被提名勞工部長,後主動退出的普茲德則是連鎖快餐巨頭CKE的首席執行官。據統計,特朗普內閣成員身家達到驚人的350億美元,被稱為史上身家最貴內閣。
這樣的任命忠實地勾勒出特朗普的用人偏好,以及未來的治國哲學:他更加倚重軍事將領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以及成功商人的實用主義和議價能力——前者會讓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顯示出更為強硬的姿態,後者則將幫助美國在貿易談判和國家交往中更加遊刃有余。上述特質也是特朗普在地產生涯中不斷自我標榜的“特朗普成功學”的組成要素,他相信具備類似能力的個體能夠在所領導的部門複制過去在各自領域中的成功。
諸多內閣成員以保守著稱,國內外政策右傾傾向明顯
當今美國政壇的主流意識形態大致可分為自由派和保守派。一般來說自由派可被稱為左派,保守派又被稱為右派。從傳統意義上講,民主黨價值取向傾向自由,而共和黨普遍較為保守。特朗普出身共和黨,但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保守派,他在移民、全球貿易等方面的觀點與共和黨主流意識形態南轅北轍,另外其“反建制”、“反精英”的競選口號也使得各界一度期待他將組建一支頗具自由派思想的內閣團隊。然而從目前的人事任命來看,特朗普無疑締造了自里根政府以來美國最為保守的內閣。
特朗普內閣成員中具有從政經驗的比例雖然不高,但為數不多的幾位職業政治家均屬資深共和黨人,價值取向符合該黨保守的標簽,有些甚至更為激進。首先要提的就是副總統彭斯,他是茶黨運動的支持者,在任印第安納州州長時曾簽署“宗教信仰自由法”,該法案由於涉嫌歧視同性戀者遭到強烈抵制。此外他對墮胎和非法移民問題也持強硬反對立場。鑒於彭斯是組閣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的政治傾向無疑對整個團隊的價值取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普萊斯是共和黨內著名的保守派眾議員,不但誓言廢除奧巴馬的標誌性政治遺產——“平價醫療法案”,還計劃將老年與殘障健康保險(Medicare)私有化。司法部長塞申斯曾多次發表種族主義言論,在長達20年的參議員生涯中以反對非法移民湧入和合法移民激增而著稱。除內閣成員外,總統顧問團隊的右傾傾向也十分明顯。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曾任美國極右翼媒體的執行主席,後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首席執行官,被外界普遍認為是特朗普民粹主義政策的幕後推手,以及“禁穆令”的實際操盤者。從內閣與顧問團隊的保守主義傾向來判斷,未來美國在種族、宗教和性別平等問題上有可能出現倒退。
在本土經濟政策方面,共和黨保守派歷來崇尚自由市場機制,強烈批評奧巴馬政府繁文縟節的監管給經濟帶來的負擔。現任內閣部長們的過往言行體現出了濃厚的保守思想:環境保護局長對奧巴馬政府的環境監管持猛烈抨擊態度,曾經五次起訴他當前正在領導的部門;衛生及公眾服務部長將力推老年與殘障健康保險的私有化,該保險計劃自1966年創立以來便一直由聯邦政府提供;教育部長是美國教育私有化最為激進的推進者;能源部長此前曾一度呼籲解散能源部。這些看似與部門職能或定位相對立的人事安排的背後只能有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特朗普及其內閣正在尋求為美國經濟關鍵領域“松綁”。考慮到特朗普商人身份的“監管厭惡”本性,以及內閣成員的保守主義傾向,去監管化,或“去奧巴馬化”,將成為本屆美國政府的國內重點工作之一。
在外交政策上,鷹派觀點在共和黨保守派中頗有市場。雖然特朗普毫不掩飾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欣賞,被解讀為美國的對俄政策將出現重大轉變的信號,但與總統崇尚的“一切均可交易”的商人思維不同,本屆內閣平均年齡高於往屆,普遍具有冷戰思維,在潛意識中始終將俄羅斯視為對手。國防部長馬蒂斯將俄羅斯標列為美國的最重大安全隱患,國務卿蒂勒森雖然因過往工作原因曾與俄羅斯關系緊密,但對俄態度同樣符合共和黨傳統的鷹派觀點。在眾多高級官員中,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被視為異類,因職務的重要性以及與特朗普同樣的親俄態度,曾一度被視為能夠影響本屆政府對俄政策的關鍵人物。然而當弗林因“通俄門”引咎辭職後,特朗普團隊中“親俄”與“抗俄”力量的對比無疑發生了轉變——弗林的接替者麥克馬斯特將軍對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始終保持警惕,曾主導了一項名為“俄羅斯新時代戰爭威脅”的研究。考慮到特朗普自身對外交經驗的缺失,以及事關美國外交的三個最關鍵崗位均被對俄鷹派人物所把持,有理由預期未來特朗普團隊對俄政策將由初期制定的和解路線向更為傳統的強硬路線回歸。
註重團結建制派的力量,未來政策或向主流妥協
特朗普出身共和黨,但由於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以及與共和黨核心價值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張,曾被視為“異類”,在競選初期始終得不到來自共和黨中的建制派的背書。甚至在特朗普最終贏得大選並入主白宮執政之後,依然與包括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資深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在內的共和黨關鍵人物言語齟齬不斷。從現實角度考慮,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動議與共和黨建制派的主張存在較大分歧。例如在移民問題上,共和黨建制派對移民持溫和立場,而特朗普則自始至終堅定主張遣返非法移民,並將“修築高墻”;在全球貿易方面,共和黨主流觀點認為國際貿易有助於刺激美國經濟增長,並提升了美國的競爭力,眾多共和黨眾議員和參議員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支持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朗普對全球貿易歷來持激烈批評態度,並已兌現諾言簽署行政命令退出TPP;此外,雙方在外交戰略和社會福利支出等問題上的立場也不盡相同。
雖然在特朗普的首個任期內,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在理論上有利於其兌現競選承諾,但特朗普深諳若缺少黨內普遍支持,政策動議的最終落地和實施效果必將大打折扣的道理。基於上述考慮,特朗普在團隊組建過程中向共和黨建制派伸出了“橄欖枝”。例如,副總統彭斯曾任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在黨內享有良好的口碑與人脈資源。得益於此,彭斯將成為一位十分有實權的副總統。白宮幕僚長普里巴斯曾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與眾議院議長瑞安同出自威斯康星且關系密切,將起到重要的溝通橋梁作用。交通部長趙小蘭除了擁有本屆內閣中最豐富的內閣工作經驗外,其配偶米奇·麥康奈爾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身份也是趙小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常以“局外人”自居,並發誓要“抽幹華盛頓的沼澤”,但從目前的一系列安排來看,特朗普已經明確釋放出了與建制派和解的信號。
有了主觀上修好的意願,同時輔有諸多“橋梁”和“黏合劑”閣員的加入,特朗普與共和黨建制派之間的政治互動在未來將出現一定改觀。但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雖然共和黨必須承認目前在參眾兩院的多數派席位與特朗普當選的“助力”密不可分,此外在特朗普當選既成事實的情況下,黨內的團結遠勝過分裂,但黨內精英與特朗普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分歧短期內難以完全消弭,故仍不能排除關鍵時刻部分共和黨議員在國會對總統的政策提案進行阻擊的可能。為了政策的最終落地,特朗普將不得不在某些立場上做出妥協和讓步,使之更貼近共和黨傳統觀點。例如,共和黨內為數不少的財政保守派對特朗普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以為然,理由是在不增加赤字的前提下如此巨額的開支勢必導致其他重要部門預算的抵消性削減。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國會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版本或遠不及特朗普競選承諾般慷慨。以此類推,特朗普諸多宏偉的計劃很可能最終以“折中”的版本落地。
貿易鷹派悉數到場,強硬政策箭在弦上
無論是退出TPP、NAFTA等全球性或區域性多邊貿易協定,還是威脅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向墨西哥產品征收邊境稅,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無須贅述。為此,特朗普在貿易團隊組建方面也十分註意網羅“誌同道合”的貿易保護主義人士,並設立新的崗位,以體現對貿易的重視。新設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由經濟學家皮特·納瓦羅擔任。納瓦羅強烈反對TPP,呼籲美國降低貿易逆差,指責德國、日本和中國對匯率進行操縱,對中國立場尤其強硬,曾出版多本關於中國的著作。除此之外,特朗普還需要一位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貿易代表將鷹派理念付諸實踐。該職位的提名羅伯特·萊特希澤出身律師,尤其擅長受理美國鋼鐵企業的反補貼、反傾銷訴訟案件,並曾擔任里根政府的副貿易代表。此人曾建議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以反補貼稅法將中國的“匯率操縱”定性為反補貼行為,並認為WTO現有的爭議解決機制對中國無效。基於對納瓦羅和萊特希澤的背景分析,未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反傾銷、反補貼的調查案或將增多,另外雖然實施全面懲罰性關稅的可能性極低,但在特定行業提高關稅水平(鋼鐵等)幾乎難以避免。
正如由納瓦羅和商務部長羅斯領銜的貿易團隊在特朗普就職前提出的貿易政策指出,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實施路徑主要有三:首先,加大對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案件的調查力度;同時,將加強對規避的審查;如果說上述動議並無新意,更值得註意的是第三個方向,即美國或將“複活”一些古老的貿易法律條款,以總統行政命令的方式發動貿易戰。目前來看這一想法很有可能被付諸實踐。特朗普貿易團隊在2017年3月1日提交國會的《貿易政策議程報告》中暗示,政府或動用1974年通過的《美國貿易法》中201條款和301條款向中國發難。201條款允許美國政府在大幅增加的進口“嚴重傷害”美國本土企業利益時,以關稅為手段進行自我防護;而在1994年WTO成立後便遭棄用的301條款則授予美國貿易代表調查貿易夥伴國政府政策或行為的權利,並可在貿易夥伴違反國際協定或無理由、不道德、歧視性地限制或傷害美國利益的情況下采取懲罰性措施。無論是201條款,還是301條款,美國繞過WTO尋求單邊解決貿易爭端的傾向愈發明顯——報告中已經表露出認為WTO過於軟弱的情緒。除上述兩項條款外, 1962年《貿易擴大法》中的232條款也在特朗普貿易團隊考慮範疇之內,該條款賦予美國總統在國家安全遭受威脅時停止進口外國商品的權力。
天津國資委5月2日發布《關於天津市開展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的實施意見》,意見中對員工持股實施細則作出規定。
根據《實施意見》,天津市國資委將通過比選確定5-10戶試點企業,優先選擇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入員工持股。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主要適用於三種類型的企業,包括:一是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需引入員工持股的;二是國有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三是國有企業與外部非公有資本共同出資新設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同時,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特點,相應提出了具體應滿足的條件。
同時根據《實施意見》要求,試點企業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型企業(以下統稱科技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同時優先選擇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入員工持股。
《實施意見》特別強調,天津市委、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和區委、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均不得持股。外部董事、監事(含職工代表監事)不參與員工持股。如直系親屬多人在同一企業時,只能一人持股。
附全文:
天津市開展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關於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國資發改革〔2016〕133號)精神,落實《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津黨發〔2017〕5號)部署,探索推進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工作,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適用範圍
本意見適用於:一是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需引入員工持股的;二是國有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三是國有企業與外部非公有資本共同出資新設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試點的,應當符合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有關上市公司員工持股相關規定。
本意見所稱國有企業是指有關部門、機構、事業單位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公司),以及上述單位、企業直接或間接合計持股為100%的國有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是指:一是國有企業單獨或共同出資,合計擁有產(股)權比例超過50%,且其中之一為最大股東的企業;二是前述所列企業對外出資,擁有股權比例超過50%的各級子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是指由國有資本與非公有資本共同出資形成的企業。
二、試點企業條件
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服務型企業(以下統稱科技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一級企業原則上暫不開展員工持股試點。違反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有關規定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業,不開展員工持股試點。
(一)對於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擬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應滿足以下條件:
1.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競爭類企業。
2.股權結構合理,非公有資本股東所持股份不低於10%,公司董事會中有非公有資本股東推薦的董事。
3.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建立市場化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和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
4.上一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90%以上來源於所在企業集團外部市場。
(二)對於國有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時,同步引入員工持股開展試點的企業和國有企業與非公有資本共同出資新設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應滿足以下條件:
1.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競爭類企業。
2.引入非公有資本股東後,試點企業股權結構合理,非公有資本股東所持股份不低於10%,公司董事會中有非公有資本股東推薦的董事。
3.引入非公有資本股東和員工持股後,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建立市場化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和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
4.上一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90%以上來源於所在企業集團外部市場。
三、企業員工入股
(一)員工範圍。參與持股人員應為在關鍵崗位工作並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且與本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新設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參與持股的員工應及時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
市委、市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和區委、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均不得持股。外部董事、監事(含職工代表監事)不參與員工持股。如直系親屬多人在同一企業時,只能一人持股。
(二)員工出資。員工入股應主要以貨幣出資,並按約定及時足額繳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員工以科技成果出資入股的,應提供所有權屬證明並依法評估作價,及時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實施員工持股,須執行有關規定。
試點企業、國有股東不得向員工無償贈與股份,不得向持股員工提供墊資、擔保、借貸等財務資助。持股員工不得接受與試點企業有生產經營業務往來的其他企業的借款或融資幫助。
(三)入股價格。在員工入股前,應按照有關規定對試點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采取增資擴股方式開展員工持股的,可以采取場外協議方式進行,入股價格不得低於經核準或備案的每股凈資產評估值。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引入非公有資本股東時,需同步引入員工持股的,非公有資本股東必須進場交易,員工入股的價格必須與非公有資本入股價格保持一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入股價格按證券監管有關規定確定。
(四)持股比例。員工持股比例應結合企業規模、行業特點、企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確定。員工持股總量原則上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30%,單一員工持股比例原則上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1%。企業可采取適當方式預留部分股權,用於新引進人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持股比例按證券監管有關規定確定。
(五)股權結構。實施員工持股後,應保證國有股東為最大股東,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於公司總股本的34%。
(六)持股方式。員工入股采取增資擴股、合資新設方式。持股員工可以個人名義直接持股,也可通過公司制企業、合夥制企業、資產管理計劃等持股平臺持有股權。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方式持股的,不得使用杠桿融資。持股平臺不得從事除持股以外的任何經營活動。
四、企業員工股權管理
(一)股權管理主體。員工所持股權一般應通過持股人會議等形式選出代表或設立相應機構進行管理。該股權代表或機構應制定管理規則,代表持股員工行使股東權利,維護持股員工合法權益。
(二)股權管理方式。試點企業各方股東應就員工股權的日常管理、動態調整和退出等問題協商一致,並通過公司章程或股東協議等予以明確。
(三)股權流轉。試點企業實施員工持股,應設定不少於36個月的鎖定期。在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持股的員工,不得在公司首次公開發行時轉讓股份,並應承諾自上市之日起不少於36個月的鎖定期。鎖定期滿後,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每年可轉讓股份不得高於所持股份總數的25%。
持股員工因辭職、調離、退休、死亡或被解雇等原因離開本公司的,應在12個月內將所持股份進行內部轉讓。轉讓給持股平臺、符合條件的員工或非公有資本股東的,轉讓價格由雙方協商確定;轉讓給國有股東的,轉讓價格不得高於上一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員工轉讓股份按證券監管有關規定辦理。
(四)股權分紅。試點企業應處理好股東短期收益與公司中長期發展的關系,合理確定利潤分配方案和分紅率。企業及國有股東不得向持股員工承諾年度分紅回報或設置托底回購條款。持股員工與國有股東和其他股東享有同等權益,不得優先於國有股東和其他股東取得分紅收益。
(五)破產重整和清算。試點企業破產重整和清算時,持股員工、國有股東和其他股東應以出資額為限,按照出資比例共同承擔責任。
五、試點工作實施
(一)試點企業確定。各市管企業、區國資監管企業結合實際和企業意願,篩選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資產質量優、總量適中的骨幹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各單位篩選上報的員工持股試點原則上不超過1戶。在此基礎上,市國資委通過比選確定5-10戶試點企業,優先選擇現有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入員工持股。報送材料主要包括:請示、決策文件、符合試點條件的證明或承諾材料、試點申報方案、法律意見書等。
(二)員工持股方案制定。員工持股試點企業,應深入分析實施員工持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適當方式向員工充分提示持股風險,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制定員工持股方案,並對實施員工持股的風險進行評估,制定應對預案。員工持股方案應對持股員工條件、持股比例、入股價格、出資方式、持股方式、股權分紅、股權管理、股權流轉及員工崗位變動調整股權等操作細節作出具體規定。
(三)員工持股方案審批及備案。試點企業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充分聽取本企業職工對員工持股方案的意見,並由董事會提交股東(大)會進行審議。市管企業所屬試點企業的員工持股方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由相關市管企業報市國資委備案。區屬試點企業的員工持股方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報區國資委備案,同時抄報市國資委。
(四)試點企業信息公開。試點企業應將持股員工範圍、持股比例、入股價格、股權流轉、中介機構以及審計評估等重要信息充分披露,切實保障各方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執行證券監管有關信息披露規定。
(五)規範關聯交易。國有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本企業集團內的員工持股企業輸送利益。國有企業購買本企業集團內員工持股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向員工持股企業提供設備、場地、技術、勞務、服務等,應采用市場化方式,做到價格公允、交易公平。有關關聯交易應由一級企業以適當方式定期公開,並列入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和財務審計內容。
六、組織領導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篩選具備條件的企業申報試點,試點企業確定後,相關市管企業、區國資監管企業要組織好試點企業按照要求規範操作,嚴格履行有關決策和審批備案程序,紮實細致開展員工持股試點工作,定期跟蹤檢查,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糾正不規範行為。市國資委將對試點企業員工持股實施情況進行抽查。試點過程中出現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規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致使國有資產流失、損害有關股東合法權益或嚴重侵害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要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除列入試點的企業,原則上其他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得開展員工持股工作。2018年年底進行階段性總結,待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後,適時擴大試點。
七、附則
金融、文化等國有企業實施員工持股,中央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執行。國有科技型企業的股權和分紅激勵,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已經實施員工持股的企業,應按照《關於規範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國資發改革〔2008〕139號)、《關於實施<關於規範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資發改革〔2009〕49號)和《關於規範我市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若幹意見》(津國資企改〔2008〕170號)等有關規定繼續規範實施。國有參股企業的員工持股不適用本意見。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至2020年12月31日廢止。
據外媒最新報道,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去年11月與現任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交接和見面時就警告過特朗普,不可任命弗林(Michael Flynn)為國家安全顧問。發出這一警告的時間,就在特朗普贏得大選的2天後。
今年2月,弗林因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Sergey Kislyak)接觸一事隱瞞白宮,在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大約3周的時間就被迫辭職,成為特朗普執政時期“最短命”的白宮高級官員,也將特朗普拖進了“通俄門”的陰影,為美俄關系的回暖增加了巨大障礙。
然而,對於奧巴馬明確給出的警告,特朗普充耳不聞,還是執意挑選了弗林,並委以重任——國家安全顧問,即總統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首席幕僚。弗林也是最早被任命的白宮官員之一。
白宮發言人斯派斯(Sean Spicer)於本周一確認了奧巴馬曾給出上述警告的事實。他表示,奧巴馬的確表達了自己對於曾擔任國防情報局長的弗林的疑慮,但這種質疑比較寬泛,並沒有針對性。
“前總統奧巴馬確實曾表明他不太喜歡弗林。”斯派塞補充道,但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曾為奧巴馬工作的弗林曾公開批評過奧巴馬政府的政策。
弗林於2012年被任命為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但在2年後被撤職,官方的原因是奧巴馬政府對於他的管理和行事風格不滿意。本周一的報告把弗林的撤職歸因於奧巴馬政府,並試圖查明到底是因為之前說的管理和行事作風不對還是因為他與俄羅斯政府的聯系。
2015年,弗林領到了俄羅斯國有電視臺“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RT)的工資。這一信息他在起初也並未如實申報。
聯邦政府的紀錄還顯示,弗林的公司——弗林英特爾集團(Flynn Intel Group)曾收到一筆超過50萬美元的報酬,支付人是2016年一些項目的說客,這些項目讓土耳其政府大為受益。
據美國官員稱,弗林早被告知在未得允許下不可收受國外款項,但仍然暗地這樣操作。
在奧巴馬的警告曝出之後,現任美國司法部代理部長、前代理美國總檢察長薩利·耶茨(Sally Yates)也在周一的參議院司法小組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她在今年1月26日也警告過白宮,當時的國安顧問弗林“缺乏抵抗力”,曾被俄羅斯政府勒索過。
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9日援引多名美國現任和離職官員的話最先曝出,弗林在去年12月與基斯利亞克的通話中談到了美對俄制裁,甚至暗示,特朗普就任後美國將暫停這一制裁。
然而在隨後與美國副總統彭斯和斯派塞等人的交談中,弗林否認自己同基斯里亞克討論過制裁,稱只是節日問候等客套話,這也被外界視為故意“誤導”白宮。
美國1799年簽署的《羅根法案》明文規定,禁止美國公民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與外國政府協商。
5月11日消息,據路透報道,周四三星電子宣布任命新的移動營銷主管和中國區總裁,這是繼去年該公司總裁因涉嫌受賄被捕後所實施的企業改組行動的一部分。
三星稱,執行副總裁崔炯植(Choi Kyung-sik)被提升為移動部門的戰略營銷辦公室主任。他的前任李圭喆(Lee Sang chul)被指派負責該公司的東南亞業務。三星的發言人表示,高東鎮(Koh Dong jin)仍然是該公司的智能手機業務負責人。
同時三星電子任命Kwon Kye hyun為中國業務負責人,因受到華為、OPPO和vivo的競爭,三星智能手機的在華銷量已經逐漸失去優勢,正岌岌可危。
外界廣泛預計這家世界頂級的智能手機和內存芯片制造商今年的利潤將創紀錄,但三星集團領導人李在镕的被捕引發了人們對該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戰略的疑慮。
今年二月,48歲的李在镕因貪汙醜聞下臺,一直被拘留至今,隨後前總統樸槿惠也一同被捕。但他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
15日據CNN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46歲的勒阿弗爾(Le Havre)市長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為新一屆政府總理。
菲利普今年46歲,是中右翼共和黨人(Les Républicains ),出生於法國西北部城市魯昂(Rouen),曾經是私營行業的一名律師,成長於左翼環境,年輕時曾加入社會黨,後來轉為右翼政治立場。
菲利普僅擔任過一個任期的議員;2010年起為勒阿弗爾市長。勒阿弗爾為法國工業城市,位於塞納河口北岸,人口約20萬。1517年以前為漁村,後建起海港。為法國僅次於馬賽的第二大商港。
菲利普與法國前總理朱佩( Alaine Juppé)關系密切。
馬克龍之所以會選擇菲利普的原因,外界廣泛認為是表明馬克龍想要吸引來自敵對保守黨派的支持,並在政府中創造平衡——他需要向民眾表明,政府有來自各個派系的人士。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2樓提及
已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