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人權年報 關注李波事件及港大副校任命無真普選是最大人權問題

1 : GS(14)@2016-04-15 16:21:16

■李波(右)上月底一度回港現身,其後在黑超男護送下返回內地。


【本報訊】美國國務院發表2015年人權年報,有關香港的部份,特別提到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及港大陳文敏事件,認為事件反映香港出版及學術自由受限制。該報告更指,香港最重要的人權問題,是市民難以透過自由及公平的選舉參與及改變政府,而數宗針對傳媒的暴力事件亦令人關注。記者:謝明明


■陳文敏被否決出任港大副校,引起港人關注學術自由受政治干預。


該報告開首就講述香港政改歷程,真普選之路被封,報告指香港最重要的人權問題是市民難以透過自由及公平選舉去改變政府。報告關注銅鑼灣書店股東及職員失蹤事件,指他們出售批評中國共產黨及中共領導人的書籍,其家屬及同事均相信與內地國安人員有關,反映本港出版自由受限制,事件顯然不按法律程序進行。報告亦提及港大校委會否決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事件,指不少港人包括學者、校友及學生均對事件中,特首梁振英的干預表示關注,擔心損害學術自由傳統。報告又引用香港記者協會數字,指新聞自由指數下跌,自我審查情況持續,政府透明度下降,選擇性披露消息。報告指本港大部份傳媒機構老闆在內地有業務,逾半有政協或人大銜頭,令相關傳媒自我審查的指控揮之不去。




港府:勿干預內部事務

報告更提及多宗針對傳媒的暴力事件,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佔領運動期間被擲動物內臟,及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斬重傷事件。報告又提及種種壓制新聞自由的手段,如大量與內地關係密切的企業,以抽廣告手段杯葛批評中央及港府的壹傳媒及AM730等。港府回應稱,就李波事件,港府不容許任何人或任何機構進行未獲授權的執法行動。港府亦堅決維護言論和新聞自由,不會容忍針對傳媒暴力行為,又指港府在陳文敏事件無任何角色,並重申一直按照《基本法》及人權法保障港人各種權利,外國政府不應干預香港特區內部事務。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表示,美國人權年報顯示港人的基本權利及公民權正被有系統地打壓及剝削,「政府管治階層有系統地進行,例如特首梁振英提出有需要時香港退出《禁止酷刑公約》,跟住建制派嘅人同保安局前局長亦講可行,呢個明顯係試水溫,尋找機會破壞香港過去建立咗嘅香港人權保障同制度」。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亦指,年報反映香港人權實況及面對的問題,希望港人有所警惕,亦冀北京政府停止侵蝕港人基本權利及核心價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指報告只是基於部份市民看法而作武斷指摘,是不符事實的指控,他反問:「美國喺人權上做成點﹖大家可以反問、反思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15/195722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95

超級梁粉 牙醫掌港台顧委會 曾指編輯自主過份神話化 工會質疑任命

1 : GS(14)@2016-08-07 02:08:14

陳建強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任時常被質疑受命中共完成四大政治任務,其一便是消滅港台監察政府的聲音。曾任梁振英競選團隊成員的牙醫陳建強,獲政府委任為新任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主席,負責對港台編輯方針提建議。港台製作人員工會發聲明表達憂慮,指陳曾發表「編輯自主過份神話化」言論,擔心無形之手伸向港台。記者︰鍾雅宜



特首梁振英昨宣佈委任52歲「超級梁粉」陳建強為新一屆港台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再委任7名舊成員及委任6名新成員加入委員會,任期兩年,9月1日起生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歡迎任命,稱陳建強擔任該會委員多年,對港台工作有豐富認識,深信憑他與委員會能向港台提供寶貴意見。資料顯示,陳建強雖自2010年起、即顧問委員會成立之初已任委員,但本身屬牙醫的他過去鮮有涉及公共廣播經驗。有關任命亦惹起港台員工反彈,港台製作人員工會發聲明指對任命表示極度詫異及質疑,因陳以往曾撰文合理化媒體投資者對編採方針的指示。據facebook專頁「港人講地」2013年轉載陳的文章指,陳認為編輯自主被過份神話化,「除香港電台外,所有媒體都是商業經營的牟利事業,部份媒體更是上市公司,有責任向股東負責、維護股東的最大利益」。港台工會批評陳對編輯自主的理解令人不敢恭維,強調保住新聞部公信力對傳媒至為重要。




議員憂干預具爭議節目


工會又指顧委會職權甚大,加上立法會及特首選舉如箭在弦,傳媒更要謹守編輯自主,「若任由有形無形之手一再伸向港台,建立管職互信又從何談起?」工會主席趙善恩指顧委會會議全是閉門進行,即使會後提供網上會議紀錄亦只是撮要及不具名,促港台參考港台另一顧問組織「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做法,將會議作網上直播讓公眾監察。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亦質疑陳建強「對公共廣播有咩認識?」他指梁振英上台後用人唯親,擔心借此加強對港台的監控。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亦直指任命是梁振英將香港「改朝換代」的其中一步,「唔會懷疑陳建強係一隻棋,用嚟全面操控港台,佢仲有乜做唔出?」立法會議員毛孟靜亦指,現時本港個公營機構已成「梁粉俱樂部」,而港台運用公帑營運,如此任命更令人不安,擔心日後具爭議的節目可能受干預。《蘋果》昨分別致電及到訪陳建強的牙醫診所,但無法找到陳就委任作回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6/197253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18

中梵關係傳破冰月底會面 或承認中方任命主教

1 : GS(14)@2016-10-22 22:28:41

中梵關係繼續有破冰迹象?有外媒引熟悉磋商過程的天主教會消息來源透露,中國與梵蒂岡的代表預計於本月底在羅馬會面,就內地主教任命問題作「最後一步」的磋商,有望終結兩國對此長久以來的爭議。



梵蒂岡是西方國家中,目前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而主教任命權爭議則一直是中梵建交的最大障礙。路透社近日引教會消息來源稱,梵方目前已決定,將認可至少4名被中方任命、但卻一直未獲梵方承認的「非法」中國主教。消息稱,其中一名將獲教廷承認的是昆明主教馬英林,而馬亦是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目前這兩個團體(一會一團)皆為中共控制,不為梵方所承認。據悉梵方代表曾於今年8月中到北京進行破冰訪問,在最後一輪談判中才被中方允許與數名未獲教廷承認的主教會面,其中之一便是馬英林。除馬以外,河北承德主教郭進才、黑龍江哈爾濱主教岳福生,以及河南蒲圻主教涂世華等3名主教料將獲教廷承認。消息又指,中方年底前將再任命至少2名新主教,這些任命將得到教廷認可;一名與京領導階層有關的消息人士亦證實,相關主教任命目前正推進。由中共推動的第九屆全國天主教代表會議將於今年12月舉行,屆時將選出「一會一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教會消息人士稱,梵方希望主教任命能在會議召開前成事,以防出現中方隨時「攤牌」的局面。消息稱若達成協定,將有助團結中國以「一會一團」為代表的「官方」教會,以及只宣誓效忠教宗的「地下」教會這兩大派別。



地下主教神父時遭迫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指,她不掌握主教任命磋商的訊息,稱中方對改善中梵關係抱有誠意。本月初教宗方濟各曾表示,中梵兩國目前「關係良好」,但強調推進兩國關係不能急進。有分析稱,中梵仍有不少問題未解決,包括有效忠教廷的主教、神父和教友面臨內地當局起訴,以及部份地下天主教徒受壓被迫加入「一會一團」等;即使解決了主教任命爭議,建交之路仍充滿障礙。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2/198086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14

教廷任命繼承湯漢楊鳴章成港區主教接班人

1 : GS(14)@2016-11-16 05:06:06

■天主教香港教區昨舉行感恩祭,宣佈楊鳴章獲委任為主教繼任人。黎樹雄攝



【本報訊】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的繼任人塵埃落定,現任輔理主教、71歲楊鳴章獲委任為助理主教,待湯漢退位後接掌教區。曾指同性戀如吸毒、言論多次受批評的楊鳴章指自己有各樣欠缺與不足,感激教宗的重複信任;又希望繼續有湯漢及陳日君樞機遮風擋雨,不用在香港這分化的社會中行出來,但會如同上主對門徒所言,「起來讓我們從這裏向前行」,接受這個任命。記者:廖梓霖 嚴敏慧

梵蒂岡於香港時間昨晚宣佈,教宗方濟各已委任楊鳴章輔理主教為香港教區助理主教,即時生效;按天主教教律,助理主教享有繼承權,若主教湯漢樞機離任,楊鳴章將自動成為下一任香港教區主教。本港教區昨晚在主教座堂舉行慈悲特殊禧年閉幕感恩祭,禮儀中教廷代表就此作特別宣佈,在場教友致以掌聲,楊先後跪到湯漢樞機和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前面,又與兩位樞機擁抱。



讚陳日君永不後退

楊發言時答謝教宗的信任,又稱對任命感到緊張。他指自己有各種各樣欠缺與不足,亦有不堪當地方,助理主教的任命對他來說是新宣告,度日處世會如天父般慈悲,使人感受到主的大愛。他又特別感謝湯漢及陳日君的教導,指二人是他44年前進修院時的導師,讚揚陳日君堅持到底,永不後退,其智慧及睿智是天主的恩賜,自己想學都學不來;湯漢則溫和包容,教導他要愛中國文化、愛中國人民及愛教會。他續稱,冀自己如炎熱的夏天般,時常有兩棵大樹蔭庇,在香港這個分化的社會,在湯陳二人為他遮風擋雨,他不用行出來,但如上主對門徒所說,起來讓我們從這裏向前行,對於這個任命,自己並無第二個答覆,只能夠學習瑪麗亞所言,就照你的意思成就。他在感恩祭後拒絕《蘋果》記者訪問,指今日有記者會交代;又指目前會繼續協助湯漢;至於明年特首選舉教區的取向,則稱「未來嘅嘢,未來先算啦。」2010年教區神父羅國輝在萬聖節活動上,指摘李嘉誠是「食人的魔鬼」,當時楊鳴章公然唱反調,更有指曾向李道歉,但其後楊澄稱沒有此事。羅國輝昨日亦有參與感恩祭,對於楊鳴章成教區下任接班人,他只稱感謝天主、讚揚天主,又指「天主安排係天主嘅事囉」,「天主自有打算」,隨後立即離開。出席感恩祭的教友,大多對楊鳴章的任命表示支持。教友伍先生指,相信教宗的決定是明智的,覺得他有能力領導教區。他讚賞楊聰明,建立了明愛大學,很有魄力;至於他在佔中的立場,伍指「無所謂,唔係睇呢啲」。今年領洗的洪同學則指,對楊了解不深,若他未來的表現不符預期,會主動向教會反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4/19833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00

成反建制與建制之爭特朗普人事任命主宰國策

1 : GS(14)@2016-11-16 05:10:02

■特朗普當選後對於政策立場的說法左搖右擺,外界認為人事任命決定將顯示他選擇走甚麼路線。美聯社



【特朗普當選】選舉時,特朗普殺氣騰騰,揚言要鎖起希拉莉、禁伊斯蘭教徒入境,可是當選後,卻來個直角假身,甚麼都變得有商有量,究竟誰才是真.特朗普?要了解他未來執政取向,關鍵不在於那張大嘴巴,而是他會選擇那些人輔政,《紐約時報》指特朗普的圍內心腹的意識形勢、背景和脾性都有深刻分歧,人事任命選擇尤其重要。



美國總統史上,特朗普是首位以零行政經驗、對政策不熟書、立場搖擺不定下當選,由於對政府運作陌生,要依賴盲公竹執政,故特朗普內閣及幕僚便顯得重要,權勢亦必比以往白宮群英更大。史家達萊克稱,只要觀察特未來六周內的主要官員任命,他想構建一個團結政府,抑或是造反派政府的謎底便會揭盅。


選普里巴斯與瑞安講和

有「大內總管」之稱的白宮幕僚長一職,最能反映這兩條路線之爭。最有望跑出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里巴斯,他同黨內各派友好,可作為特朗普同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瑞安的溝通橋樑,特朗普如想在國會如臂使指通過法案,普里巴斯是不二人選。但有親信認為選他恐令反建制支持者不滿,應選選舉團隊行政總裁班農,這位高盛前銀行家和Breitbert新聞網執行主席立場極右,跟特朗普非常「啱嘴形」,但他向來猛烈批評黨內大老,如當幕僚長無異於向建制派全面開戰。另一近身要職國家安全顧問,由於受黨內精英排擠,特朗普早就被迫在黨外揀蟀,參選以來他最得力的國安專家是民主黨的弗林,這位退休三星將領對外立場跟特朗普相近,同樣批評出兵伊拉克將美國拖入泥沼。但另一位黑馬哈德利恰恰相反,他是喬治布殊總統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伊戰策劃人。假如特朗普請他出山,意味着會放棄競選時的單邊孤立主義,重回共和黨全球軍事干預的傳統路線。至於國務卿一職,同樣是非建制與建制之爭,前者領跑的是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他對北約存懷疑態度,但金里奇是親台派,主張保衞台灣。至於建制派眾望所歸的人選,則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主席科克,他原是特朗普副總統首選,當時他以更適合當國務卿為由而推卻,但科克是典型共和黨人,同普京勢不兩立。


華府準備作核攻擊簡報

特朗普忙於點將之際,華府準備舉行重要簡報,告知特「深層絕密」資訊,方便他盡快制訂政策,確保平穩過渡。第一類簡報,將會關於美國對外的地下反恐反間諜行動,由特朗普決定上任後是否繼續、加碼、抑或有新任務;第二類簡報則是美國政府緊急時的繼承程序和疏散計劃;最後一類簡報則是美軍將告訴特朗普核作戰計劃,教導他使用「黑書」上密碼和程序,啟動俗稱「足球」手提核按鈕發射核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4/198330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24

特朗普教育部長任命非首選

1 : GS(14)@2016-11-29 00:14:28

特朗普勝出美國大選快三周,已公佈多個閣員任命,其中教育部長一職,上周三公佈將由共和黨金主德沃斯出任。但德沃斯原來非首選,特朗普本來投桃報李,邀請堅定支持他的維珍尼亞州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校長福爾韋爾(Jerry Falwell Jr.)入閣。


心儀「鐵粉」大學校長

福爾韋爾向傳媒披露,上周到紐約跟特朗普見面時獲邀加入政府,但他表示,由於他無法接受特朗普開出要他至少做滿4年的條件,加上家庭因素,因此婉拒。他讚揚德沃斯是教育部長「傑出人選」。自由大學是福音派基督教大學,宣揚保守思想,備受共和黨人重視,特朗普今年1月到該校演說拉票,獲福爾韋爾不理反對聲音鼎力支持,有校董會元老人物因反對支持特朗普而「被辭任」;學生在校報撰文批評特朗普,亦被福爾韋爾撤下。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8/19847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68

傳教宗准中共任命主教換和解

1 : GS(14)@2016-11-29 07:55:16

中梵關係有望達成進一步共識。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致力改善中梵關係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有指將對中共領導人作出「大妥協」,包括容許中共介入教廷對主教的任命,意味着梵蒂岡有意透過主教任命權,換取在中梵關係的進展。惟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抨擊,梵蒂岡不惜代價與中共簽訂協議,形同背叛基督。


陳日君斥背叛基督

教廷回應《紐約時報》指,目前協商仍在持續,雖距離達成協議仍有不少工夫,但報道指方濟各已打定主意與北京和解,有人擔心他可能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讓步太多。報道又引述意大利宗教學者指,可能的讓步是教廷容許大陸教會,提名政府不反對的主教人選,及由教宗提出確認及任命。中共過去一直反對羅馬教廷對中國的主教任命權,並打壓地下教會,雙方關係交惡。自方濟各2013年接任後,推動改善梵蒂岡與中國關係,但雙方關係難以突破。《紐約時報》報道,教宗方濟各今年初盛讚中國文化,10月接見中國代表團,並與帶團的中國官方主教合照。然而,英國《衞報》引述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表示,也許教宗方濟各不了解中共的血腥歷史,因中共任命的官方主教不是真正傳福音,而是宣揚如何順從共產黨。陳日君補充說:「教會可以和希特拉談判嗎?能和史太林談判嗎?不可以。」《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9/19848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479

朴槿惠任命獨立檢察官稱親自受查

1 : GS(14)@2016-12-01 08:06:41

【閨蜜干政】南韓總統朴槿惠昨日任命前首爾高等檢察廳廳長朴英洙,作為親信門事件的獨立檢察官,並表示將親自接受調查。三大在野黨前日向朴槿惠推薦朴英洙以及前大檢察廳刑事部部長趙承植,作為獨立檢察官候選人,最終朴槿惠選擇前者。青瓦台發言人鄭然國表示,朴槿惠希望朴英洙能夠徹底迅速調查案件,並會積極配合調查。朴英洙將領導逾100人的調查團隊,他承諾會嚴格及仔細調查。


在野黨拒談判堅持彈劾

法務部昨日表示,將對總統秘書室前主任金淇春及青瓦台前民政首席秘書禹柄宇立案調查。金淇春涉嫌於前年10月授意文化體育觀光部副部長迫使6名一級公務員辭職,為崔順實設立貪腐基金掃除障礙;禹柄宇則被指玩忽職守,放任崔順實干政。儘管朴槿惠已表示只要國內朝野黨派能達成協議,她就願意下台,但三大在野黨並不信任她,繼續窮追猛打。三黨代表都表示不會作任何談判,堅持提出彈劾。目前執政新世界黨部份議員已表態支持彈劾案,不過由於該黨傾向在表決前先行辯論,表決可能會較預定延遲至少一周。韓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1/19851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23

重用白人男性富商任命惹爭議

1 : GS(14)@2017-01-21 03:36:35

特朗普(圖)雖以「反建制」為政綱核心,打破華盛頓的「特殊利益階層」,可是他所任命的內閣,卻未能見到這種傾向。在特朗普內閣人選中,白人、男性、富人等佔了大多數。越接近核心的位置,情況就越明顯。比例相較前幾任總統都要不平衡,令外界質疑他是否能帶來新氣象。縱觀特朗普的內閣,人選大都是企業老闆或高層。例如國務卿蒂勒森是埃克森美孚行政總裁、財政部長姆欽是高盛前高層。其他要職中,鷹派軍人佔的比例也相當高,例如綽號「瘋狗」、曾領兵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國防部長人選馬蒂斯。


核心四職位清一色男性

在種族和性別上,獲特朗普提名的都是白人男性居多。目前為止,特朗普的內閣人選中只有1名非裔人、1名亞裔人、1名印裔人,至於拉美裔更是一個都沒有,女性亦只有4名,白人男性佔總體人數約八成,至於最接近核心的四個內閣職位即國務卿、財長、司法部長和國防部長,更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相較之下,奧巴馬政府的內閣只有不足一半是白人男性。這也是自列根時代以來,種族比例最為懸殊的一屆政府。普林斯頓大學政治歷史學家澤利澤(Julian Zelizer)指出,特朗普組建一個軍人和有錢人為主的班子,一定程度顯示特朗普如何看待自己。這些人作風通常較強硬,預視特朗普未來的施政也會用類似手法。另一項關注點在於,新班子較缺乏公職經驗,能否將在商界的成功轉移到政府身上成為疑問。華盛頓政治研究員馬哈菲指出:「不是說低估商界經驗的價值,而是政府地位特殊,處事步伐遠比商界慢,需要先有共識和既定程序,與企業有所不同。」路透社/美聯社


【特朗普部份重要任命】



蒂勒森(64歲)國務卿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好友,被指有利益衝突

姆欽(54歲)財政部長前高盛高層,無政府公職經驗

普里伯斯(44歲)白宮幕僚長在黨內人脈廣,具平衡作用



班農(63歲)首席智囊及高級顧問取態極右,被指推動仇恨

庫什納(36歲)白宮高級顧問特朗普女婿,而且家族生意龐大,有利益衝突之嫌

馬蒂斯(66歲)國防部長綽號「瘋狗」,作風親鷹派,領兵攻打過阿富汗和伊拉克,言論惹火



凱利(66歲)國土安全部長曾警告美墨邊境有漏洞,曾因關塔那摩灣監獄問題與奧巴馬政府鬧矛盾

科茨(73歲)國家情報總監在吞併克里米亞事件中要求嚴厲制裁俄羅斯,被俄禁止入境

佩里(66歲)能源部長支持化石能源政策,曾揚言廢除能源部



普賴斯(62歲)衞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奧巴馬醫保政策著名反對者,支持醫療保健私有化

納瓦羅(67歲)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對華強硬,甚至認為中美之戰在所難免

趙小蘭(63歲)運輸部長台灣移民,麥康奈爾妻子,曾於喬治布殊政府擔任勞工部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30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78

林鄭聲稱參選原因 防中央不任命的人勝出泛民選委:矛頭指曾俊華 欠公道

1 : GS(14)@2017-01-23 07:41:34

■林鄭近日於吹風會表示擔心選出的人不為中央接受,會出現憲制危機;圖為她昨出席許賢發追思會。莊建鑫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今次特首選舉,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兩名建制派參選人,盛傳遭中聯辦封殺,要求建制選委只提名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參選。據悉,林鄭近日與各界交流時稱,今次選舉最壞情況是選出中央不能任命的人選,聲言參選是要防止出現此憲制危機。有選委及學者質疑林鄭從何處得到消息,需公開交代。有選委認為林鄭言論明顯指向曾俊華等對手,想令人覺得僅她獲中央支持才參選。記者:林俊謙



現時已宣佈參選特首人士,林鄭、曾俊華及葉劉均曾任主要官員,而胡國興為退休法官,基本上全屬建制陣營,中央理應可接受他們任何一人做特首,但早在林鄭宣佈參選前,政圈已廣泛流傳中聯辦向建制派傳話,聲稱中央只支持林鄭一人,不接受曾或其他人參選,又要求建制選委只提名林鄭。早前葉劉為此大控訴,指不應在提名階段就篩走建制候選人,要求北京容許公平選舉。不過,面對曾俊華宣佈參選後形勢,林鄭近日與各界交流時聲稱,決定參選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想選出一名中央不會任命的特首候選人,形容若出現這個情況,必定引發轟動國際的憲制危機,揚言她自覺須防止此情況出現。對於林鄭的說法,葉劉指不想假設林鄭指中央可能不任命選出的特首是甚麽意思,故不會評論,葉劉又稱尊重林鄭的意見及願意為香港服務的精神。而曾俊華競選辦表示,不會評論傳聞,期望特首選舉是君子之爭,按《基本法》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進行。


選委促交代消息來源

林鄭月娥競選辦公關戴健文解釋,林鄭當時是指《基本法》列出特首須同時向中央及特區政府負責,擔心一旦選出的人不為中央接受,會出現憲制危機,故決定參選,希望給選委提供多一個選擇,強調林鄭言論並非針對任何參選人,亦無提及任何具體人名或陣營,只是申明特首的角色。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中央有權不任命經特首選舉產生的特首,但有關做法將會引起憲制危機,「呢啲憲制危機,要到時先知點樣,現時真係唔知點處理」。郭榮鏗又指,曾俊華、葉劉淑儀等人曾出任問責高官,胡國興亦曾任本港法官,「佢哋個個都接受一國兩制,相信《基本法》,睇唔到中央有唔任命嘅原因」。另一選委單仲偕稱,林鄭需公開交代從何處得到消息,認為林鄭言論明顯指向曾俊華等對手,想令人覺得自己有中央支持才參選,並非為港而出戰。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質疑林鄭陣營消息是否可靠,為何不公開說明,而要在吹風會向傳媒高層透露,而且今次不是私下言論,而是面對一班傳媒高層,認為林鄭若是相信她的消息真確,就應向市民交代,現在讓消息一直發酵,促使選委作政治投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5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