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世紀陽光(8276)答問

greenleaves:
代朋友問一問8276世紀陽光,佢對呢隻野十分鍾情。聽湯兄講,同創業版大部份股票講感情都會死。只是它現價已經十分低殘,溝淡是否適合?

greatsoup:
這一家公司2004年上市時股價很低,加上是 高增長股,又有農業股概念,所以得到垂青,由初時(2005年)0.3-0.4元(拆後即0.06元-0.08元),升到一拆5調整前的10元多(即拆後 的2元多),升幅30-40倍,又多次成功高價批股集資,但其後因新廠因政策問題不及投產,股價大跌,加上盈利因肥料種生產過慢,而有所倒退,所以股價繼 續下跌,現時已由高位跌了80-90%,至現時約0.26元(即未拆前的1.3元)。


這隻股票的賣點若在增長股/價值投資,應該不是。因為2008年第一季盈利繼續下跌90%,至100多萬,缺乏增長的潛質。在殼價方面呢,市值現時是6億 元,和殼價相差極遠,所以不是炒殼。所以其農業概念是此股唯一的賣點,但是這類股卻是眾多,建議先研究多些才再作決定吧。

如已經有貨,唔好追,因輸了一筆,溝淡只令自己輸得更多。

此股downside仍有約60%,但由於盈利大倒退,upside我看不見。

若你是當閒錢買入當長線當賭大細則可以,大大注則極之不宜,因現時看不見前景。



補充:
該公司剛申請轉主板,建議趁炒上沽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5

無時間分析太多-陽光能源(757)

https://www.blogger.com/comment.g?blogID=33016168&postID=2745555649917982454&page=1

今日用了一點時間分析757,是做太陽能的,屬於下游企業。

公司原在上年上市,但因股市下跌停止,後來因為需要金錢擴廠,所以急於圍飛,終在2008年1月上市,炒過一轉,由2元多,幾日間就炒上7元,然後慢慢下跌,在上月急跌那幾天跌到1.13元,近來反彈,現在在約2元徘徊。

公司按9個月比例計,全年預計賺4.1億人民幣,但經營現金卻錄得流出,此外,CFO之前辭職轉任顧問。

以預計盈利計原來都有7倍幾市盈率,但上市集資現金應基本上耗光,用來買原料的按金、開新廠及還債。

我問過一個人,原來是兩間公司合併而成,和某些公司上市模式一樣,估計未來整合需時,會影響公司之後盈利。

個毛利率是非常高利,達40%根據行內人所說,因金融危機,增長會稍放緩,但是仍然有高增長。

總結而言,32億市值,盈利有4億幾,但營運現金流不配合,盈利質素較差,現金又無晒,所以公司仍不是太抵買,無甚防守力,雖報紙大吹,但我不認為是值得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0

金利豐力量-德信控股(313)、泰德陽光(3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0/LTN20090220384_C.pdf

泰德陽光公佈配售1.11億股後再按配股後股數2供1,再發行2.78億至3.33億股,每股6.5仙,集資約3,000萬。

包銷商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0/LTN20090220082_C.pdf

陳志遠先生,42 歲,持有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及公司管治與董事學理學碩士學位。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及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並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

陳先生為執業會計師及於財務管理、企業融資及企業管治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陳先生現為江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5)之執行董事以及中科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51)、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97)、上海策略置地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4)及奇峰國際木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28)之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原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出任新時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6)之執行董事,並已於二零零六年十月起調任非執行董行。彼於二零零五年八月至二零零九年一月為澳瑪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59)及於二零零七年七月至二零零八年九月為中國網絡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乾坤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號:8055)之執行董事、亦於二零零四年九月至二零零五年十月為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31)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70

江苏阳光不分红惹利润虚增猜疑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06/01415938049.shtml


  本报记者 陈蓉

  在已经公布2008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未能分红的多数是因为亏损,即使少数盈利未分配的净利润也不多。但是江苏阳光(4.79,-0.11,-2.24%)(600220,SH)却是例外。

  江苏阳光3月5日公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了1.4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4%。截止到2008年末,江苏阳光未分配利润达到8.14亿元。

  如此多的账面利润,江苏阳光却决定2008年年度不分红不转增,这已经是其第6年没有以现金形式分红了。有著名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公司虚增利润,则一般不会进行分配。

  高达8亿元的未分配利润

  江苏阳光公开资料显示,江苏阳光主营业务是毛纺销售、面料销售和服装销售。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通过膨胀加剧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纺织行业受到严峻考验。

  在新的贸易环境下,江苏阳光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6.13%;实现营业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12.52%;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74%。基本每股收益0.083元。

  年报显示,江苏阳光2007年末未分配利润有6.87亿元,加上2008年实现的利润,截止到目前公司未分配利润有8.14亿元。

  根据南京立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公司2008年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52亿元。

  尽管江苏阳光在逆境中实现盈利,但是董事会决定2008年度不分配不转增。原因是,根据公司目前经营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公司流动资金的情况,为实现公司长期、持续的发展目标,公司决定将未分配利润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再投入。

  高达8亿元的未分配利润,江苏阳光并未清楚解释将投向何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老师景小勇分析说,江苏阳光的资金虽然不太充裕,但是 也并不紧张。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11.3亿元,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16.27亿元,同比减少3.8亿元,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增加所致。

  股利回报不如银行存款利息

  在证监会修改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若干规定后,江苏阳光董事会也决定修改公司章程。对于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新的章程修改为: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包括公司的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或股票方式分配股利,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等。

  可是与新章程所体现的积极的利润分配办法相比,江苏阳光却是“说一套做一套”。自从2002年度利润分配是每10股派现0.20元(税前)转增2股之后,江苏阳光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实施过公积金转增股本,但是再没有过现金分红。

  资料显示,江苏阳光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加上年初的未分配利润,当年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是4.21亿元。但是当年利润分配预案是不分配,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时隔4年之后,江苏阳光在2008年度再次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以2007年末总股本9.64亿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8.5股,一共转增 8.19亿股。但是2007年度利润仍然是不分配,原因是考虑到投资的宁夏阳光多晶硅项目发展的需要,考虑公司流动资金的情况,未分配利润用于补充流动资 金和公司再投入。

  从2003年至今,虽然每年经营业绩大不相同,但是江苏阳光从未亏损过。资料显示,江苏阳光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759.91万元、9292.57万元和1.44亿元。

  每年都能实现盈利,但是一直不进行现金分红,也不曾给股东送红股,使得江苏阳光的未分配利润累积的越来越多。截止到2008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达到8.14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老师景小勇提醒记者说,江苏阳光虽然每年都盈利,但是其净资产收益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历年年报显示,江苏阳光 2005年~2008年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3.62、3.77、5.28和5.34,2005年~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分 别是3.86、4.01、4.64和3.19。

  景小勇表示,近几年江苏阳光的净资产收益率,甚至不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股东投资江苏阳光的回报,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的利息更多。

  严义明:虚增利润才不分红

  对于江苏阳光高额的未分配利润,却对投资者一毛不拔的做法,专家表示公司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也有可能公司在虚增利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老师景小勇表示,公司是否分红要看公司是否有能力分红。未分配利润只是账面上的,真正决定公司能否分红的还要看它有没有钱。

  另一方面,江苏阳光虽然实现了1.47亿元的净利润,未分配利润也高达8.14亿元,但是每股收益才8分钱,这看起来有些异常

  著名律师严义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证监会出台文件督促上市公司分红,但是即使是盈利能力很好的公司,如果不增发新股不发债,不分红 也不违法。他认为,每个公司都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和行业风险,但是像江苏阳光累积了8亿多元的未分配利润而不分红,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

  严义明律师介绍说,如果公司虚增利润,则一般不会进行分配。但是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公司的经营情况,才能了解公司不分红的原因。

  更加让人意外的是,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蔓延,影响到实体经济之时,江苏阳光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反而比上半年上升了。如表格所示,公司主要的 产品中毛纺、面料、服装、外贸和电汽销售的2008年全年毛利率,均比上半年增加。尤其是毛纺产品,2008年毛利率比2008年上半年增加58%,比 2007年增加66%。

  对此,景小勇表示,事实上2008年下半年的经营环境肯定比上半年差很多,但是公司的毛利率全面提升,如何来的高利润率呢?江苏阳光似乎显得有些不正常。

  但是,记者多次拨打江苏阳光董秘徐伟民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在2008年,著名会计学专家夏草曾经撰文,质疑江苏阳光20亿资金流向不明,包括2007年末5亿的货币资金、10亿的预付账款、2亿的其它应收款及4亿的其它流动资产,夏草怀疑公司涉嫌虚假列报,但是江苏阳光对此没有作出回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47

世紀陽光(509)的奇怪交易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41

六釐派息打底 陽光頗算穩健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45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14/9)

 

近日研究重心,轉移至有實物資產支撐的股份,REITs自然也要研究。領匯(823)優秀,路人皆知,然而連番破頂急升後,息率與值搏率,雙雙下降。退而求其次,開始鑽研板塊之中,是否另藏商機?

上周四,陽光房地產基金(435)公布業績。翌日,報章題為:「陽光房產息7.51仙減51%」沒研究該基金的投資者,單看標題,第一印象會是營運大幅轉差。「又話REITs賺幾多派幾多,派息減半,咪即係賺少一半?」財息兼收夢碎,速速沽貨逃生,自是必然。當天基金價格,自高位跌逾9%

但細看營運數據,並不如派發預示般嚇人。衡量REITs的指標,以出租率(occupancy)及現成租金(passing rent)為先。陽光的零售物業,過去兩季的出租率,分別是99%98.8%,是基金上市以來最高;寫字樓方面,最新公布的出租率達95.9%,已重返海嘯前的水平。近兩年寫字樓供應上升,劇烈競爭下,有這樣的成績,殊非易事。

租金方面,零售物業平均每呎$43.4,按年升5%,亦為上市新高。主要物業是上水中心購物商場,和將軍澳新都城一期。兩者共佔基金收入的43.5%。前者受惠於內地居民跨境購物,如奶粉等;後者則因區內人口增加,都有不俗表現。

寫字樓平均租金每呎為$20.4,大致持平。隱憂存在,因為佔基金收入25.1%的重心物業「皇后大道東248」,雖然出租率回升,但新造租約租金下跌,趨勢仍然持續。幸好基金組合中,持有不少次一級的寫字樓,吸納了很多追求平租的企業,抵銷部份不利因素。

返回投資者最關心的派發問題。要了解營運改善,派發卻下 降的因由,要自公司派發政策中尋。自基金上市以來,每單位的分派中,很大程度來自初期的財務安排:利率掉期、分派保証、管理人費用以基金單位支付、主要股 東放棄分派等。基金並沒隱藏這些「財技」,在招股書第二頁起已詳盡說明。據同事與基金管理人面談,管理人坦言額外派發有助穩定民心,可以放手做些改善工 程,而不用擔心短期收入下降,影響投資者的現金流。

數年下來,累計派發達$0.76,以招股價$2.6、現價$2.13計,經歷了海嘯,仍錄得逾兩成回報。現時這類項目逐漸縮減,下一財政年度只會餘下40%放棄分派及100%管理費以基金單位支付。

在收入溫和增長、分派率90%的前提下,預期每股分派會與今年相若,或輕微下降。以預期派發每單位$0.143計,現價息率6.7釐。不會預期有很高增長,但如目標是現金收入,也算是乾手淨腳的選擇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1

REITs今時唔同往日 買陽光房地產抗通脹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832

(原載於東周刋14/12)

久未推介「字花」,上月中於本欄建議買入黃金ETF(2840)陽光房地產(435)。對於前者,讀者多無大異議;但對後者,反應則是耍手擰頭:「咪搞,REITs除咗領匯(823),都係搵笨嘅!」文章出街後,陽光升逾7.5%,分別跑贏黃金5.4%和恒指近10%。究竟是何緣故,致使散戶一次又一次,對賺息又賺價的機會,視而不見?

探訪一本地收租股後,同事終了解箇中奧秘:話說該公司雄據本港零售重鎮,近年大舉北進神州,席間一分析員問:「手持商場,價值連城,何不將之打包上市,以REITs套現,攜資北攻?」對曰:「難矣。」掌上明珠,叫個天價,搵人抽都難,箋搞;如但求脫手,折讓沽寶,管理層實聽軍法處置。同事轉念一想:公司手持本地最頂級物業,尚且陷入兩難,那市面上的REITs,當年如何成功上市?答案是:財技。

講真,一眾現有REITs的物業,多屬二、三流貨仔。最叻嘅冠君(2778),上時都係得萬國寶通廣場,朗豪坊是後期先收購。領匯組合原本仲差,但勝在是亞公沽、基數低,定價平。其它REITs,得D環頭環尾商場、寫字樓,咁都上到市?唯靠「高息」招徠。用一簡例說明:年租40萬,層樓1,000萬,回報4釐;如果要谷到6釐,除非樓價跌到670萬。當年籌備REITs上市的地產商,唔想賤賣資產,又加唔到幾成租,頓生數計,是為:利率掉期、放棄分派、最低分派擔保、以股代管理費等。

簡單而言,用回上例,想用1,000萬樓價,賣半層俾你,全層樓租係得40萬。要做到6釐,唯有夾硬派足30萬。租金實收得廿萬,唔緊要,頭三年賣家豪俾你,由自己嗰份攞出嚟貼你;收唔足租,自己包底,再送管理雜費。仲要同銀行傾好,頭幾年低息貸款,封埋加息多俾利息的罩門。務求令你開頭收足6釐息為止。

唔可以話係呃人,招股書白紙黑字寫到明。見「息」心起,閤眼盲抽,當然難逃破發命運。續以上例說明,買完之後,想轉手求售,下家做足功課,明知大業主補貼終歸會完,自然平D先肯買。價格下跌,歷史息率未跌,又造成另一類「苦主」。上例中,頭幾年年收三十萬,但市場早已估計之後會跌,所以價格先跌。「苦主」卻不知就裏:「30/335=9%,九釐息,筍呀!」急急追貨,但之後派息「大幅倒退」「令人失望」(其實有做功課嘅人已預咗),又要忍痛斬倉,歷史息率續升,如是者層層坑殺。

多番折騰之後,散戶對REITs恨意漸生,哎都唔買。但時至今日,不少REITs的財技,漸成過去,借用分析員評語: The yield is becoming clean. 而且REITs以財技買時間,多年不斷為物業翻新、改良,體質補強。眼下租金漸升,空置率急降,通脹殺到埋身,REITs股價重估可期。「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續推介陽光房地產,現價$2.29,預期仍有愈6釐息。

 

(客戶持有黃金ETF(2840)及陽光房地產(4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8

四叔耍財技陽光九釐氹散戶

2006-12-07 NM




恒地(12)主席李兆基將其上市公司及私人持有的物業分拆,籌組陽光房地產信託基金,於本週五起招股,集資逾二十七億元。

為趕在年底前食尾胡,陽光房託不惜大玩財技,大股東除放棄首三年股息、保證回報外,又人為地減低借債支出。一向投資有道的四叔更以低於賬面值的價錢,蝕賣物業予陽光,將息率力谷上九釐。

四叔罕有「賣大包」,皆因陽光房託手持的物業多為雞肋貨色,升值潛力有限。且回顧四隻已上市的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表現,除領匯有驚喜外,越秀幾乎無升跌,冠君及泓富則潛足一年水。

投資者買REIT,不要以為一定穩陣,貪高息之餘,亦須有承受虧損風險的心理準備。陽光房託小資料

招股日期8-13/12

上市日期21/12

招股價$2.45-$2.6

集資額$25.74億-$27.3億

預計息率8.49%-9.01%

觀塘區散戶李先生是新股狂迷,由去年底的領匯,以至新近招股的交通建設(1800),幾乎無一錯過。今年以來,他更未嘗敗績:「隻隻起碼賺幾千蚊。」

持有幾手領匯的他,計及股息,一年賺近六成三。食髓知味,李先生見陽光房託上市在即,亦虎視眈眈:「會睇吓炒唔炒得過!」

現時銀行存款年息頂盡三、四釐,陽光房託卻以九釐息誘,股民自然心動。恒地執行董事孫國林出席公開場合時,也不忘硬銷:「我哋隻REIT籌備咗好耐,今次揀正個市咁旺推出,梗係信心十足。」

貴賤物業共冶一爐

陽光房託旗下共有二十項寫字樓及商鋪物業,其中十二項由上市公司恒地及恒發(97)持有,八項為李兆基的私人公司兆基財經的物業,大部分為乙級寫字樓。

當中恒地注入的物業,估值本約十二億元,卻只以十億八千多萬元的作價,注入陽光房託,將讓恒地錄得一億二千多萬元虧損。表面蝕賣,但細看物業組合,最值錢的商廈,只有灣仔皇后大道東二百四十八號,商鋪則以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一期及上水中心購物商場,稍有睇頭。

記者於上週六晚,前往新都城中心一期,只見一樓開滿琴行和補習社,水盡鵝飛。二樓雖有海港燒鵝酒家坐鎮,但相比新都城二期及三期,明顯遜色。有大型發展商的租務部高層直言:「新都城中心二期同三期,先至值租;一期全部屬於勞動階層消費。發展商分拆質素差劣嘅商場上市,純粹想骨水啫!」

財技谷大回報

物業良莠不齊,四叔唯有施展財務伎倆。根據陽光包銷商之一滙豐證券的研究報告,陽光可派高息,全靠大股東在首三年放棄全部派息,之後兩年放棄部分派息;恒地及恒發包底保證首三年的盈利;更大玩五年利息掉期的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所 謂利息掉期,簡單點說,就是押後借貸的利息支出,以提高前期收入。皆因陽光原有銀團貸款約三十九億五千萬元,正常利率應稍微高於銀行同業拆息,即起碼四點 二釐以上,它卻花上二億二千萬元安排利息掉期,將○七至一一年的借貸利率降低至三釐左右。四叔的如意算盤或者是:就算五年後,息率回升,屆時的租金收入亦 可能有所增長,抵銷利息支出對業績的影響。

不過,進邦匯理理財分析部總監姚遷認為:「用得財技去谷大息率,就表示本身的物業組合租金回報,不大吸引。」事實上,若無大堆財技,陽光真正的息率只約五釐。

京華山一分析員蘇卓賢亦認為,陽光的高息只是海市蜃樓,因為實際上,「無一個寫字樓可以俾到咁高回報!」他指出當財技失效,又遇上租金收入回落,可能會拖垮基金價格。「考慮買唔買,應該睇佢嘅資產有無增值空間。」

泓富冠君未返家鄉

歸納四隻已上市的REIT經驗,物業升值潛力的確至為重要。去年由長實分拆出來的泓富和鷹君的冠君,均出過財技谷息率的招數,表面至少有七釐,但紙包不住火,如果物業不升值,或租金難升,根本無法長期支付七釐回報。

綜合證券商預測,一旦去除財技掩眼法,泓富和冠君的淨物業回報率,分別只約三點四釐及一點七五釐。兩股上市以來,基金價格一直潛水,較招股價低兩成左右,且單日成交量一日僅數百萬股,不算受市場歡迎。

投資者若看好通脹可帶動租金向上,打算下注陽光房託,便要求神拜佛,望四叔的如意算盤打得響。否則,最初所賺的高息,未必足夠抵償上市後基金價格的跌幅。

何謂REIT?

房地產信託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簡稱REIT),其實就是將一堆收租物業集合起來,以基金形式上市。香港法例規定,REIT最少要將九成盈利派予投資者,故風險比股票小,但又不如政府債券般保本。

本港不少地產商把資產注入REIT,基本目的有二:母公司的股價未反映資產價值,分拆成REIT,既可保存擁有權,又可套現。又或者,母公司債務纏身,但難將整項物業以理想價錢脫手,將部分權益分拆REIT,便可集資減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3

暴利還是虧損 水務呼喚成本「陽光化」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36296.html

均毛利率40%?中國水網近日發佈的年報數字,引來民間指責水務企業乃「第一暴利行業」的熱議。而為數眾多的國有、民營和外資水務企業則聲稱水務企業只是微利或虧損。是暴利還是虧損?雙方相持不下。

「整體上當然是虧損的,怎麼會盈利呢?水務又怎麼會成了『第一暴利』行業呢?」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昨日十分不解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40%高毛利率引發「第一暴利」說

近日《經濟參考報》刊發了《年報顯示18家水務上市公司2010年全部盈利》一文。文章稱:「年報顯示,2010年我國水務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無一虧損,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58元,平均銷售毛利率40.02%。」

此間有網民評論稱,「平均40%以上的毛利率,水務業已經成了『第一暴利』行業。」甚至有評論認為:「水務企業漲價的理由都是忽悠人的。一直被蒙在鼓裡的消費者無法不憤怒!」

昨日下午,記者就中國水網提及的水務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情況進行了查詢。結果顯示,2010年,在18家公司中,參與污水處理投資運營的上市公司 共14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46.74%。涉足市政供水投資運營的公司共11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34.56%。水務工程建設方面,有9家公司參與此 類業務,平均毛利率38.59%。

高毛利率不等於高利潤率

不過,記者瞭解到,「平均40%以上的毛利率」其實是一個大大的「水泡」。就在《經濟參考報》的文章出來後,中國水網5月30日發表了題為《被誤解 的水務上市公司高毛利率》的聲明。聲明稱:「由於水務公司是重資產行業,財務成本高、折舊高,僅以毛利率評判其整體利潤水平是不科學的。」

根據我國《城市供水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城市供水價格中的利潤,按淨資產利潤率核定」,並明確規定了供水企業「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是淨資產利潤率8%~10%」。經測算,2010年,18家水務上市公司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5.78%。

環境商會秘書長助理馬輝昨日對記者分析說,以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計算,按目前的水價,自來水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大約7000萬~8000萬元,其中毛利大概在3000萬元,如此計算自來水公司的毛利率接近50%是沒有問題的。

「但折舊、貸款利息等成本也接近4000萬元,這樣一算公司就會虧損。」馬輝說,關鍵是毛利率計算方式並沒有把財務成本和管網前期投資計算進去,而這塊卻是供水中最大的成本。供水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投資再建造的成本,包括管網老化修繕、新建廠區和設施的資金等。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昨日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自1998年後,城市供水行業管網等設施的投資都來自水務公司,政府的投資基本上為零。

供水成本過高

水務業整體微利或虧損

那麼,水務企業真實的盈利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記者瞭解到,從1995年開始,國內自來水公司便開始全行業虧損。

中國水網的統計顯示,2009年2月,我國自來水生產行業毛利率整體為17.75%,但同期利潤率為-9.15%,淨資產收益率為-0.6373%。

而駱建華提供了一份《水價問題再探析》,這份報告的報送單位包括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等國家權威部門。報 告稱,「由於水價倒掛,不能滿足供水廠的運營需求等原因,城市供水長期以來處於虧損狀態。2008年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水廠虧損,總虧損額達25億元,供 水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堪憂。」

報告稱,造成水務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斷高漲的供水成本。作為供水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水資源費的提高以及原材料、電價、人工等直接成本的上升是導致供水成本提升的根本原因。

水價成本公開方能對症下藥

不過,有一點也是不容迴避的,那就是出於經營、競爭的考慮,可能沒有哪一家企業願意公開自己的成本,水務企業的盈利情況並不透明。

據環境商會的一項調查,由於缺乏有效的成本約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網漏失、水管單位人員超編、成本分攤不合理、盲目建設等原因導致的不合理成本,在多數情況下被「摻和」到水價中。

「要搞清楚供水企業虧損的原因。」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是因為經營不善造成的,要改善經營,或者換一家公司經營;如果是政策性虧損,就要研究應該由誰來支付,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8

深圳:“阳光分配”风暴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70825&time=2011-06-18&cl=115&page=all

经历保障房分配风波,遭遇种种公平分配难题,深圳选择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从制度上减少骗购驱动
财新《新世纪》 记者 符燕艳

 

  中国保障房制度在遭遇建设、资金之困后,面临更为复杂的分配难题。而深圳,再次走到风口浪尖。

2009年2月19日。深圳市桃源村三期经济适用房。赵炎雄 摄


  6月2日,深圳公布最新政策,明确规定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

  对深圳而言,保障房分配波澜不断。保障房申请审查不可谓不严格,但依然乱象丛生,骗购层出。每次公示申请结果,都遭社会舆论质疑。

  因受质疑,深圳住建局不得不在终审后,再次核查并再次公示。《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亦总结称,“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不理想,保障性住房开工率、竣工率和分配率都较低。

  一位大型开发商高管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这个现象已引起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重视。“汪洋关心的是,深圳在资格认定和审查上花了这么多资源,还是问题重重,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由于骗购严重,《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出台不足一年,被迫再次修改。新条例加大处罚力度,修改后的条例正待广东省人大审议通过。

  其中,重典惩治仅是手段之一,深圳住建局官员认为,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才是从制度设计上对骗购加以根本杜绝,防止有些人因“利太厚而铤而走险”。

  对此,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他表示,“深圳土地已少,房价过高,再不做好保障房的分配,政府压力就太大了。”

骗购丛生

  2011年1月,深圳开始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8000多户名单中,出现诸多奇怪的申请人:零资产、异地公务员、富二代、豪宅住户、百万富豪……申请合格率不足七成。

2008年1月14日 , 深圳市民在填写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表。车炎/CFP


  5月,深圳公布《关于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工作相关情况的说明》称,8148户申请家庭中,5521户为合格申请家庭,合格申请家庭占受理申请家庭总数的比例为67.7%。

  按《2010年深圳保障房申请条件》要求,保障房申请家庭总资产不超过32万元,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在深圳或外地也不拥有任何自有形式的住房和建房用地等。

  “在我们审核过程中,发现很多涉嫌隐瞒财产的行为,其中资产最高的一户拥有300多万元。”深圳住建局法规处负责人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以零资产申请家庭为例,2010年10月复审合格的家庭中,共有几十个家庭申报的总资产是零。更有甚者,有些家庭2008年、200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是零。而在今年5月终审二榜中出现的名单,零资产家庭几乎绝迹。

  “深圳将申请人的财产进行公示,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只有公示,才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上述法规处负责人称。

  以终审二榜的名单为例,对申请人公示的信息除了居住地地址、住房状况、工作单位,还包括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证券、保险等市值,车辆、商铺、其他资产等财产信息。

  “我们已尽量做到公开透明,也做了很多工作。有些没能查出来,只是手段有限而已。”上述官员不由感慨,“保障房申请出现问题,我们遭受谩骂,实际真正应该指责的是违法申购家庭,因为当事人不诚信申报。”

  上述官员认为,保障房分配很大问题还在申请人的诚信。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查实较为困难。

审查之难

  深圳对保障房制定的是“九查九核”及“三级审查,三次公示”的申请审核程序,较其他城市,其制度更为公开和透明,在全国也算是最严厉的审查制度之一。

  所谓“九查九核”,即指核查包括户籍、房产、车辆、商铺、存款、证券、贷款、保险和优抚九项内容。“三级审查”指街道、区和市三级,同时在街道和市的审查中进行公示,即“两次公示”。后来在实际操作中又增加了区级公示,变为“三次公示”。

  深圳住建局法规处官员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解释,虽然深圳实行三级审核,但市级才能对申请人资产情况全面审查。“街道一级,只是收集材料而已。”

  他表示,获取申请人财产信息耗时耗力。“申请人在银行或券商中的账户信息,必须市级才能沟通获取。有些申请人的资产账户是外地的结算公司,沟通就更费劲。还有,外资银行不会向我们提供这些材料。”

  一名长期从事国外保障房制度建设研究的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国内这种情况确实很难解决。他说,国外保障房申请人的财产很透明,因为和税收挂钩。“国外逃税的处罚非常严厉,一般人不会轻易逃税。”

  令深圳住建局为难的还有,“我们审查人手特别少。”上述住建局官员称,8000多户申请家庭,如果要逐一入户调查,都需要人手。“而入户调查又涉及侵犯居民隐私,因此就要想办法获得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的宋丁对此也深有同感。他指出,保障房分配的问题主要是监督队伍薄弱,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原来保障房数量不多,现在一下增加十几万套,涉及的环节又太多太复杂,只有几十个人来管理,根本管不了。”

  他认为,至少要建立起匹配的监管队伍规模,同时在保障房的分配中,充分体现民主和阳光的特点。

重典治乱

  早在2010年3月,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曾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现在住房保障主要是没有惩罚机制。”他曾希望,中国住房保障法能在2013年出台,这样“有法就有保障”。

  早在国家住房保障法出台之前,2010年6月,深圳便出台《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对虚假申请做出处罚。其中规定,申请住房保障的家庭或单身 居民,以隐瞒或虚报人口、户籍、收入、财产和住房等状况的方式弄虚作假的,处5000元罚款;并自驳回其申请或取消其轮候资格之日起三年内,不予受理其住 房保障申请。

  但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说明5000元的罚款不足以震慑。深圳再次对《条例》进行修改,将罚款金额大幅度增加,拟对不符 合条件的骗购人处10万元罚款,并终身不再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同时如果骗购人申请成功后被主管部门发现,则加处1倍罚款,达到20万元。

  上述《条例》的修改,已获深圳人大的审议通过,只待广东省人大通过即可正式实施。宋丁深感欣慰:“重罚是非常必要的。”

骗购根源

  然而,重典能否治乱?深圳住建局法规处一官员不以为然。他认为,重典可以某种程度上治乱,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保障房骗购,最终需要通过制度的合理设计来加以根本杜绝。他认为,骗购现象的发生,根源在于保障房可上市交易。

  就取消保障房上市交易,深圳一直意见不统一。有人认为该上市,有人认为不该上市。这次修改的《条例》并没有取消保障房上市交易的条款。上述官员 透露,一是时间紧迫,先要解决处罚力度的问题,其他不完善地方还待后续修改;二是在是否取消保障房上市交易问题上,观点有分歧。

  目前,深圳保障性住房采取租售并举的做法,大致可分为安居房(含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含廉租房)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济适用房五年后可获得产权并可上市交易。

  “如果只租不售,保障房后续建设资金的压力就很大,不能实现保障性住房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政府后续监管也面临更大压力。”上述官员表示。

  不过,保障房若可上市交易,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有申请人弄虚作假,也很难避免出现寻租式分配。“获利空间太大。不少人稍有一点利润就可以铤而走险,何况这个事利润成倍。”这位官员说。

  6月2日,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规定在2011年-2015年,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由政府 以扣除增值收益的价格回购,并重新分配。这份最新文件显示,在保障房遭遇公平分配种种困难面前,深圳将从制度入手,从制度上杜绝骗购驱动。

  宋丁表示,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也有同样想法。

  中原地产代理(深圳)有限公司二级市场常务副总经理玉家雄认为,深圳保障房就制度层面而言,相对清晰和透明,未来能否做好,“主要还是在执行层面,尚有很多改进空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