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砍人事成本僅杯水車薪 前景仍不看好 宏達電大裁員 揮刀太慢又太輕

2015-08-24  TWM

經歷連番高層出走與異動,以及無預警財測下修和股價重挫,宏達電的壞消息好似沒有終止的一天。八月十三日再傳出大裁員消息,且人數將上看二千三百人。這一刀砍下,能救得了宏達電嗎?

撰文•何佩珊、林宏達

每到年中,就是台灣科技大廠的「開獎季」,各家員工辛苦多時,滿心期待的就是紅利獎金的發放。然而在八月十三日這天,宏達電員工收到的卻是一封來自董事長王雪紅的信,等到的則是一份上看二千三百人的裁員名單。

消息一出,股價跟著重挫,至八月十八日已跌破五十元。

「這件事早就該做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宏達電前高階主管說得直接。「智慧型手機市場高利潤的時代早就過了,宏達電卻還是一直採取高成本的方式經營。」確 實,從各項營運數據來看,不論營收、獲利還是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宏達電這三年來都呈現顯著衰退,經營成本卻還是維持在高水位。

關鍵策略失誤 陷入苦戰以人力成本為例,據了解,宏達電提供的薪資本來就高於台灣科技業水準,而有宏達電內部員工透露,在機海戰術下,開案量一度非常大,但在銷售不佳的 情況下,專案一個一個結束,「這些多出來的員工卻不知道何去何從,最後只好都先送到新產品部門。」若從「每員工營收金額」來看,略可一窺宏達電極度沉重的 人力成本包袱。今年上半年,宏達電一萬五千名員工,共同創造的營收為七四五億元,平均每人營收約五百萬元,大約只有華碩的六分之一。當然,宏達電與華碩的 營運結構有所不同,前者仍有自行生產的人力負擔,華碩則是委外代工,但一位分析師表示:「手機品牌業者的競爭力在於研發和行銷,當你把太多人力資源耗費於 生產,自然會成為拖垮競爭力的包袱。」「一五%的裁員幅度肯定還不夠。」業界人士認為,宏達電眼前的困境,不僅人事成本偏高,同時,還面臨智慧型手機市場 最慘烈的競爭環境。事實上,就在宏達電宣布裁員的同時,聯想也宣布打銷高達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六億元)的智慧型手機庫存,並同樣採取「瘦身方案」, 預計要裁撤非製造部門一○%人力,約三千二百人。

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遭遇的狀況其實和PC有些相似。過往PC時代獲利最豐的,是收取Windows作業 系統授權費的微軟,和提供處理器的英特爾;而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取而代之的則是Google和高通。這也是為什麼除了蘋果,多數手機業者與其說是品牌商, 更像是在幫這兩家大廠打工,只能賺取微薄利潤。

其實,身為智慧型手機市場先進者的宏達電,曾有過擺脫「打工仔」角色的大好機會。回想二○一一年,宏達電股價最高衝上一千三百元,市值跟著突破兆元,但當 年宏達電沒有利用這些資本去取得更多專利或先進技術,爭取產業鏈上的關鍵優勢,反倒是去買了繪圖晶片廠商S3和耳機公司Beats。「所以到現在,宏達電 還是一家純粹的系統廠。」呂俊寬說。

而產品競爭力的弱化,也可從財報數字一窺端倪。今年上半年,宏達電帳上的存貨金額為二三五億元,雖比去年同期的二五九億元為低;但請注意,今年上半年有高 達二二%的存貨是「製成品」,也就是「已經做好但還沒賣掉」的產品,而在去年六月底,製成品占存貨的比率僅有一一%。

裁員僅減少虧損 仍須大改造以上的數字,除了說明宏達電未來恐面臨不小的「存貨跌價損失」壓力之外,更意味宏達電必須提出更具體的「產品競爭力提升策略」,只是裁員,無法改變外界對宏達電「不具未來性」的評價。

「裁員大家都會做,根本稱不上策略。」業界人士話說得直接,而野村證券也在第一時間出具報告指出,就短期而言,營業費用的降低確實有助於減少虧損,但對二線智慧型手機品牌來說,要想在一個成長已趨緩的市場中維持競爭力,仍有相當大的挑戰。

當然,除了裁員一五%,在王雪紅提出的改革計畫裡,的確也指出將會調整、精實組織,更專注在高階智慧型手機、智慧生活和虛擬實境領域。據業內人士透露,宏 達電正積極建立利潤中心制,智慧型手機相關仍由全球業務總經理張嘉臨負責,而智慧生活則是交給技術副總經理張智威主導,另外虛擬實境事業部則暫由王雪紅親 自領軍。

下半年成長希望 瞄準印度至於短期的成長策略,業內人士指出,宏達電已把下半年的成長希望放在印度市場,今年下半年計畫推出一款高階手機,及兩款五吋以上的中階手機,瞄準印度十月左右的新年商機。

而非智慧型手機產品,野村證券認為,或許一六年可以開始看到比較大的營收貢獻,但對於彌補智慧型手機的虧損,幫助可能有限。看來,宏達電想要從谷底翻身,恐怕還有一段崎嶇長路要走。

圖說:

宏達電壞消息頻傳,在董事長王雪紅(左二)的信心喊話之外,宏達電要想走出谷底,需要更有效的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80

人民日報:韓國以為有靠山就任性胡來 實在太輕佻

“部署‘薩德’是自衛措施、無奈之舉,不針對‘第三國’”;

“‘薩德’選址充分考慮了中國,其探測範圍不會覆蓋到中國境內”;

“中國應反思在解決朝核問題上是否盡到責任”;

“中國不敢報複韓國,這樣只會把韓國推向美國”……

這幾天,圍繞美韓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一事,韓國政府人士和一些媒體居然發出了上述種種奇談怪論。

不難看出,上述言論有濃重的“悲情牌”意味,只是這張牌沒有打到底,到最後還是忍不住亮出了底牌:有人給我撐腰,看你能拿我怎麽樣?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在同中國文化相近的韓國,想必人們不難理解這句歇後語的深意。為人處世需要清清爽爽,言不由衷不僅說服不了別人,甚至會壞了自己的形象。在事關國家核心利益的安全問題上滿嘴跑火車,更容易留下笑柄,讓人低看一眼。眾所周知,安全領域的事本身就像小蔥拌豆腐這道菜一樣“清白”。

對“薩德”系統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薩德”雷達系統探測範圍達到1000至2000千米,最低射高達40千米,考慮到朝鮮半島的地理環境,用“薩德”反導系統“應對朝鮮核威脅”的說辭荒謬之至。美國借推進部署反導系統謀求戰略優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美國在東歐建反導基地不是說為了應對伊朗核威脅嗎?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達成後,有誰看到美國收手的跡象了?

為了增加部署“薩德”同中國無關言論的說服力,韓國政府不厭其詳地拿技術細節說事。然而,“薩德”系統使用的AN/TPY—2型X波段雷達,號稱當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強的陸基移動雷達。盡管美軍方宣稱其探測距離為500千米,但由於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的雷達截面積密切相關,故該型雷達對於彈體尚未分離的上升段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探測距離應在2000千米以上。“薩德”在韓國部署後,其雷達監控範圍可深入東北亞腹地,平時可攝取該地區國家諸多情報、積累目標特征數據,戰時則充當早期識別與跟蹤工具、提升導彈攔截概率。這必然影響中國的戰略威懾能力,使中國感受到安全威脅。退一萬步說,就算韓國會極力為中國安全利益著想,它有實力操縱“薩德”嗎?誰不知道,在軍事問題上韓國一向是跟著美國跑,從來沒有什麽自主權。

將部署“薩德”同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作為掛鉤,更是不著邊際。中國“沒能讓韓國更舒坦”,於是就得承受安全利益受損的結局——是誰給了韓國這麽想的權利?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國做過什麽拿不到臺面的事?只要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相關決議,哪一項中國沒有認真執行?沒有中國關鍵時刻發揮的重大作用,朝鮮半島局勢恐怕早就不是今天的局面了。韓國莫非真想體會體會另一種局面會是什麽滋味?

至於是否真的相信“薩德”在韓國部署後中國會無動於衷,上述言論制造者心里比誰都清楚。韓國同中國作鄰居又不是這兩年才開始,總不至於對中國捍衛和平穩定的意誌一無所知吧?鄰里關系不順,需要靜下心來搞清是非曲直,尤其要想明白問題的根子在哪里。一味放縱情緒,甚至以為有了個靠山就可以任性胡來,實在過於輕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68

雲滙被控違一手例 最高可罰50萬 議員:處罰太輕 新地:正研究指控

1 : GS(14)@2019-05-18 14:01:3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053&issue=20190518
【明報專訊】新盤早前過分招標引起社會關注,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上月中明言就個別涉招標新盤立案調查後,一手銷監局昨採取行動,向大埔白石角雲滙的發展商新地(0016)作出檢控,項目涉嫌沒有在成交紀錄冊列出完整支付條款下涉違反一手銷售新例,如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50萬元。新地回應指正研究有關指控,有立法會議員則指違規罰款太低。

明報記者 林可為、甘潔瑩

本報上月1日報道,今年首季新盤市場錄逾5500宗成交,近三成是透過招標、即在沒發價單下售出,有關單位除包括豪宅外,亦包括相當部分中小型單位,因而引起社會極大迴響,運房局上月表示已掌握案例,並立案調查有關發展商。

直至昨日,運房局轄下銷監局公布,有發展商招標發售新盤時,成交資料透明度不足,涉嫌違反一手銷售新例第59(1)(g)、及第59(6)條,即未有全面披露成交單位的支付條款(包括售價的任何折扣,及就該項購買而連帶提供的贈品、財務優惠或利益),並已向有關發展商作檢控。

銷監局指未全面披露支付條款

局方表示,有關新盤位於大埔白石角,涉嫌於今年3月22日銷售有關發展項目後,沒有在成交紀錄冊列出支付條款的完整資料;案件已排期於7月9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聆訊。根據法例,若一經定罪最高可罰款50萬元。

新地重申重視銷售手法合規

新地證實,旗下大埔白石角雲滙被控違規,並於昨晚回應時稱,指現階段正研究有關指控,會密切跟進事件;並重申集團一向重視銷售手法符合法例規定,讓買家清晰掌握售樓資訊及程序,確保買家權益。

資料顯示,雲滙共兩期自今年2月底至今,透過標售累沽約715伙;據成交紀錄冊內的支付條款,其中兩項,包括印花稅現金回贈的金額相等於樓價介乎3%至24%,以及提前付清樓價現金回贈,上述兩項均沒有列明買家可獲得的具體回贈幅度。

雲滙兩個多月招標累沽715伙

另外,銷監局昨日起在電台播出宣傳聲帶,提醒準買家如入標購買一手單位,出價前要參考項目成交紀錄冊,掌握同類單位成交價、回贈和優惠,並要留意有關回贈或會影響按揭成數及金額;買家須在考慮清楚後才入標,因為倘若中標後才決定放棄購買單位,會被沒收訂金。

議員促請中小型單位禁招標售

對今次當局向大型發展商採取檢控行動,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在出現大量「細價樓」以招標方式銷售,以及不按一手銷售新例和指引行事後,銷監局今次檢控行動雖然姍姍來遲,但「遲到好過無到」,做法正確。

尹續指出,地產商標售新盤,對購買中小型單位或細價單位的消費者極不公平,甚至是剝削,因發展商經常藉各種手段,製造不公平交易環境,亦不提供準確資訊;此外,是次採取的檢控行動,最高罰款50萬元,刑罰太輕,尹促請政府亦應盡快修例加重罰則,同時規定中、小型單位必須受監管,禁止以競投取代發明確價單的方式出售。
2 : GS(14)@2019-05-18 14:01:5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081&issue=20190518
【明報專訊】一手住宅銷售條例自2013年4月底實施後,有數家發展商因違規賣樓而遭檢控。首宗檢控於2016年發生,同珍醬油家族旗下首聯有限公司,於2014年出售深水埗富雅閣時沒有提供售樓說明書及價單資料,銷售監管局引用條例發出19張傳票,被裁定全部傳票罪成,罰款72萬元,成檢控個案中罰款最高的個案。

無提供樓書價單 被罰72萬

2016年銷監局亦提出第二宗檢控,指麗新發展(0488)推售油塘Ocean One,涉嫌安排發布載有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的廣告,同遭控19條控罪,當中13條屬有關樓書的控罪;而19項控罪中,有6項罪名成立,每項罰款6萬元,合共36萬元。

新例至今4宗個案成功檢控

另由南豐、信置(0083)等合作發展大埔白石角海鑽.天賦海灣,亦因發布載有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的廣告而遭票控,發展商最終承認控罪,被判罰款22萬元。

此外,2017年中,永常集團旗下長沙灣菁盈雅軒因樓書資料欠齊全、沒有如期公布更新樓書等被票控24條控罪,被罰款16.8萬元,成第4宗成功檢控個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