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委員長主持。
13日上午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常委會組成人員158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馬(馬旁加文)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報告說,遼寧省在查辦遼寧省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案中,發現並核實在2013年1月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過程中,有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拉票賄選。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經審查認為,這45名全國人大代表違反選舉法的有關規定,以違法行為當選,應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其當選無效。
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過程中,有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有523名遼寧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目前,涉案的省人大代表已由原選舉單位接受其辭職或被罷免終止了代表資格。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共有組成人員62名,其中有38名因代表資格終止,其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職務相應終止。這樣,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已不足半數,無法召開常委會會議履行職責。一個省級人大常委會出現這種情況,新中國歷史上還沒有過,需要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精神作出創制性安排。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研究提出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成立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籌備組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受委員長會議委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就決定草案作了說明。
全體會議後進行分組審議。與會人員贊成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報告和委員長會議提出的決定草案,一致贊成依法確定45名拉票賄選的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一致認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籌備組,代行省人大常委會部分職權,是必要的,是可行的,符合憲法精神,符合選舉法和地方組織法的原則。
13日下午舉行閉幕會。常委會組成人員156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確定45名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根據會後發表的公告,目前十二屆全國人大實有代表2894人。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成立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籌備組的決定,決定成立籌備組,負責籌備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的相關事宜。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王勝俊、陳昌智、嚴雋琪、王晨、沈躍躍、吉炳軒、張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張寶文、陳竺出席會議。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國務委員郭聲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成員,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等列席會議。
13日下午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確定45名全國人大代表因拉票賄選當選無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十二屆〕第二十一號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聽取並審議了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部分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五十七條關於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代表當選的,其當選無效的規定,確定由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的以下45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無效:於洪、王文良、王占柱、王守彬、王寶軍、王春成、方威、包紫臣、曲寶學、朱景利、劉雲文、劉芝旭、劉清蓮(女)、劉福祥、齊牧、孫壽寬、李玉環(女)、李東齊、李海陽、楊敏(女)、何著勝、冷勝軍、宋樹新、張文成、張玉坤(女)、張占宇、張國軍、張素榮(女)、張振勇、張曉芳(女)、張鐵漢、金占忠、柳長慶、姜秀雲(女)、姚庭財、耿洪臣、高寶玉、郭光華、常薇(女)、韓有波、惠凱、謝文彥、譚文華、燕福龍、魏立東。
截至目前,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實有代表2894人。
特此公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6年9月13日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七次委員長會議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決定,臨時召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
張德江委員長主持會議。
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等法律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為貫徹黨中央關於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決策部署,依法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應當做好的相關工作,委員長會議決定9月13日召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相關議題。
委員長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就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議程草案、日程安排等作了匯報;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分別就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有關議題作了匯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王勝俊、陳昌智、嚴雋琪、沈躍躍、吉炳軒、張平、向巴平措、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出席會議。
(新華社/圖)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13日下午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遼寧省人大選舉產生的部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的報告,確定45名全國人大代表因拉票賄選當選無效。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告,以下45名全國人大代表當選無效:於洪、王文良、王占柱、王守彬、王寶軍、王春成、方威、包紫臣、曲寶學、朱景利、劉雲文、劉芝旭、劉清蓮(女)、劉福祥、齊牧、孫壽寬、李玉環(女)、李東齊、李海陽、楊敏(女)、何著勝、冷勝軍、宋樹新、張文成、張玉坤(女)、張占宇、張國軍、張素榮(女)、張振勇、張曉芳(女)、張鐵漢、金占忠、柳長慶、姜秀雲(女)、姚庭財、耿洪臣、高寶玉、郭光華、常薇(女)、韓有波、惠凱、謝文彥、譚文華、燕福龍、魏立東。
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選舉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代表的,其當選無效。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經審查認為,這45名全國人大代表違反選舉法的有關規定,以違法行為當選,應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其當選無效。
截至目前,十二屆全國人大實有代表2894人。
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籌備組第一次會議近日在沈陽舉行,這個籌備組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成立的。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籌備組是代行省人大常委會部分法定職權的臨時性機構,根據選舉法、地方組織法的規定,負責籌備並召集省人民代表大會,以及辦理省人大代表辭職後的備案、公告,代表補選後的資格確認等事項。
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全國人大代表過程中,有45名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拉票賄選,涉及此案的遼寧省人大代表的資格已按照法律程序被終止。
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籌備組第一次會議就補選好省人大代表工作強調,要切實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自覺,要在人選 上把好政治素質關,突出代表性,保證履職能力,確保推薦出的人選符合中央要求、符合人民意願、符合工作需要。要在程序上合法合規,嚴格執行選舉法、代表 法、地方組織法等相關法律和規定,確保各項程序於法有據。
據介紹,遼寧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將於11月1日舉行,會議將補選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將通過遼寧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
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簡稱“人大國發院”)日前發布報告稱,當前中國企業企穩的基礎不牢固,宏觀經濟風險依然處於累積階段。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範誌勇代表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課題組所作的報告稱,8月份,中國宏觀經濟延續了此前初現的企穩現象,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幅度進一步收窄,環比增長率有負轉正,顯示工業部門複蘇跡象初現。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
但範誌勇同時表示,宏觀經濟複蘇基礎不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消費需求不足,價格指數負增長風險依然存在。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率為1.3%,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值。對環比消費者價格指數進行季節調整後發現,消費者價格指數下行的趨勢尚未得到扭轉,負增長的風險依然存在;二是社會融資規模和廣義貨幣增速都處於下行通道。2016年以來M2增速持續下滑,從年初的14.0%下降至7月份10.2%,幾乎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為12.2%,比年初下降0.9個百分點。廣義貨幣增速跌至危機之後最低點,貨幣政策有“名松實緊”的跡象。
“實體經濟面臨不確定陷阱。”範誌勇說,“不確定性陷阱”的體現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民間投資進一步下滑;二是所謂的“M1-M2剪刀差”放大。
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1%,增速與1-7月份持平。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增長21.4%,成為穩定投資增速的絕對力量;民間投資增長2.1%,與1-7月份持平,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4%。由於民間投資深度下滑,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已難以止住全國投資增速回落趨勢。“2016年以來,民間投資累計增速平均每月以1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下降,1-7月份民間投資增速僅為2.1%,如果照此趨勢,全年民間投資增速有可能降為負值。”他說。
累計投資增長率
研究發現,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複蘇,資金“脫實向虛”的情況在2016年不僅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惡化。全社會新增融資中很大比例進入房地產開發,其他行業活動的新融資規模相對有限。
2016年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與社會融資總額的比值達到78%,高於歷年同期的水平。此外M1和M2增速“剪刀差”持續擴大一定程度上從貨幣供給的角度反映了資金“脫實向虛”情況的惡化。房地產市場交易的火爆,導致家庭部門的定期存款轉化為房地產商的活期存款。
數據顯示,2016年商業性房地產貸款余額激增,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中近一半流向了房地產。由於房地產銷售的火爆,2016年上半年商業性房地產貸款余額增至23.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2016年上半年商業性房地產貸款至少新增2.9萬億,比2015年同期高出53%。購房貸款余額增至1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2.2%。這表明2016年上半年購房貸款至少新增2.3萬億,接近2015年全年的水平%。
在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5萬億中,有至少2.3萬億投向了購房貸款,占新增人民幣貸款的31%,加上1.1萬億投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貸款,合計至少有46%的貸款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可見,加劇資金“脫實向虛”是本輪房地產複蘇的又一重要風險,可能會加劇總體經濟下行壓力。
“地區經濟斷崖式下跌風險依然存在。”範誌勇說,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部分省份國內生產總值出現斷崖式下跌。特別是山西和東北等地區GDP名義增長率低於實際增長率,陷入實質性通貨緊縮。2016年2季度,山西省GDP累計名義增長率為-1.7%,實際增長率3.4,通貨緊縮水平達到-5.1%。遼寧省2016年2季度名義GDP累計增速為-1.3%,實際增速為-1%,通貨緊縮水平達到-0.5%。地方經濟增速長期放緩不僅導致居民收入長期收入生長放緩甚至絕對下降,地方政府的收入亦會下降,削弱地方政府實施宏觀經濟政策的能力。
部分省份名義和實際累計增長率(%)
2016年8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7%,1-8月累計增長6%,與名義經濟增長速度基本一致。然而隨著部分地區經濟增速下降,政府收入可能出現負增長,導致政府財政運轉困難。以遼寧為例,8月份全省當月財政收入增長21.5%,連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1-8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8.3億元,同比減少238.8億元,下降13.4%。其中各項稅收收入下降4.5%;各項非稅收入337.3億元,同比下降35.1%。而1-8月份,遼寧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676.6億元,同比下降了10%。
“對遭遇斷崖式增速下滑的地區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課題組稱,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面臨崩塌現象的地區通常也是在“三去一降一補”工作中任務最重的地區。在此背景下,應該更加關註局部區域財政收入崩塌的問題,特別是基層財政收入突變帶來的各種民生問題,建議設立過渡期基層財政救助體系。適度弱化財政收入的目標,防止地方政府通過加大稅收征收力度和非稅收等方式,變相增加企業的負擔;財政支出從投資導向轉向民生導向,利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加速低度廣泛的大福利體系的構建,利用定向寬松的財政政策加大養老產業、健康產業以及中高端服務業的發展,釋放相應的需求。
到9月30日,廣東的電話用戶實名率將達到100%,屆時廣東也將成為繼西藏和新疆之後第三個完成實名登記的省份。
近來電信詐騙愈演愈烈,就在一個月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全國人大代表及省人大代表專題視察整治電信詐騙工作。視察中,廣東省三大基礎運營商立下“軍令狀”——將原計劃年底前做到100%實名制壓縮在1個月內完成,不實名登記的停止服務,3個月內,全部清理完畢。
9月26至27日,廣東省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再次對三大基礎運營商實名登記等情況進行視察,監督檢查任務完成情況。三大運營商負責人均表示,目前正在分批關停未實名用戶,在接下來的4天內能夠完成100%實名的目標。
代表直言實名未達標根子在部門利益
廣東歷年來是全國電信詐騙的重災區。廣東省公安廳8月30日稱,廣東今年前8個月共立電信網絡詐騙刑事案37416起,占全國同期同類案件立案總數的1/9;案件造成民眾直接財產損失為6.1億元,占全國總額的1/12。而且,大要案件仍在頻發,今年以來全省單案損失百萬以上的案件有37起。
在37416起案件中,破案4850起,破案率僅為12.96%。對此,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梁瑞國表示,目前對電信詐騙犯罪的打擊,存在偵查取證難、跨境犯罪打擊難度大、法律對犯罪分子震懾力不夠等問題。
因而,實名制被寄予厚望。早在2013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新入網用戶全部實名登記,但顯然這一規定在執行中並未完全落實。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8月廣東省有1.8億電話用戶數,只有41.35%是實名登記,直到2015年上半年,還有6300萬的未實名用戶。
2015年12月30日,廣東省人大通過了《關於落實電信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的決定》,明確規定自本決定施行之日起100天不補辦實名登記,要暫停服務;再90天仍不補辦,將終止服務。
現實情況是,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在完成這一任務上全部超期,沒有完成《決定》提出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麥慶泉在之前的視察中說,問題的癥結在於央企的利益,“詐騙份子的電話從境外沖過來,我們擋不住;老百姓的錢存在銀行,很輕易就被拿走了;破案率這麽低,起訴率這麽低,明明犯罪了治不了罪,丟不丟人?我們有23個相關責任單位,這就是失職。在詐騙與反詐騙的博弈中,我們節節敗退,根子主要是部門利益。這些部門統統是我們的央企,就是你們的企業利益。23個部門,多少專家,多少精英,敵不過犯罪份子,這很悲哀”。
這次回訪,麥慶泉再次表示,“無論央企還是民企都應該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大運營商應該提供的規範服務,如果沒有提供要負法律責任。老百姓錢被騙了都是他們自己的責任嗎?還是因為公安打擊不力?銀行有什麽責任?運營商有什麽責任?必須各自承擔”。
201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六部門聯合發文,強調電信企業要確保到今年底全部電話實名率達到100%,否則一律予以停機。同時,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後到賬。
代表:僅僅是“有名卡”是不夠的。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現場發問:“如何限制實名非‘實用’?號碼非本人使用怎麽解決?”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劉山葆說:“目前沒有解決辦法,如果是銷售行為,由公安和工商部門管理。現在規定每個身份證在同一家基礎電信企業新開卡不超過5張,也只能適當限制。”
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說:“實名100%之後是否還能買到無需登記的電話卡,僅僅是‘有名卡’是不夠的。”
麥慶泉:“即使100%實名也不放心,實際上只是記名,犯罪的漏洞仍然很大。我們要確保實名一定是本人和本人的親戚朋友使用才行,運營商至少要能識別犯罪電話,比如這個身份證辦理的一個號碼進入黑名單,其他的全部封掉。”
除了“名不副實”,另一個漏洞是主叫號碼改號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辛瀑認為,主叫號碼改號問題的本質是因為境外可以任意改號而運營商的關口攔不住,“而且,國內的主叫號碼改號運營商可以卡死卻沒有卡死”。
據了解,目前每個電信運營商都有自己獨立的國際關口局(虛擬運營商除外),規則制定及管理權是在工信部,日常運行維護則是在運營商。現在面臨的情況是,在境外電話改號是允許的,而且只要改號後的號碼符合規範,運營商是識別不出來的,也就不會攔截。
陳偉才表示,我國去年詐騙電話50%以上是通過境外打進來的,這些境外改號電話的危害性遠遠大於國內詐騙電話,尤其是這些電話冒充國內的公檢法機關進行詐騙。
“5年前,每個月有100萬條境外的電話打到廣東來,現在這一數字上升到了每個月800萬條,我認為里面有大量的改號電話。不止廣東,天津在過去的4個半月內有1400多萬條境外電話,其中只有10%是正常的電話,我們全國的關口局處處失守、束手無策”,陳偉才說。
他建議,把全國政府機關的電話號碼全部納入黑名單,只要是從境外打進來的都攔截。
對此,廣東移動總經理簡勤表示,從境外打進來的公檢法的號碼從技術上是可以做到攔截的,只是數據庫建立還需要有個過程。
“關口局就像是海關,雖然各地都有,但是必須統一行動才有意義。比如廣東的關口進行攔截,它也會通過其他關口進入國內,所以這個規矩還是需要工信部來制定。”另一位運營商負責人說。
辛瀑建議,既然目前做不到攔截,那麽能否在顯示上加標誌或者提醒,“比如像提示高頻電話一樣提示是國際來電,那麽老百姓在看到時就會提高警惕”。
此外,虛擬運營商的問題也值得關註。據劉山葆介紹,經過第三方抽查,目前廣東的虛擬運營商的實名率為99%,“全省註冊的20多家虛擬運營商一共有幾十萬用戶,對於沒登記信息的約5000用戶,9月30日一樣關閉”。
劉山葆說,抽查還發現虛擬運營商在網絡銷售時存在核驗身份證工作不嚴格的情況,已經報告給工信部,將限制其新業務辦理或者新號碼段開放,嚴重的吊銷牌照。
全國人大代表劉濤建議,虛擬運營商也必須向社會公開實名登記情況,接受監督。
視察當天廣東省政法委專職委員辜東方還透露,年底前國家還將出臺一批大力度打擊電信詐騙的措施,堅決遏制此種犯罪的高發勢頭。
據沈陽日報10日消息,10月9日,沈陽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三十五次會議,會議決定,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6年10月19日召開,建議會議的主要議程是:補選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沈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審議並表決通過了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議程(草案)和日程(草案);聽取了關於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籌備工作情況的報告;聽取審議了沈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審議了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主席團常務主席、副秘書長及列席人員建議名單;會議還進行了人事任免事項。
沈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長義說,沈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紀委查處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和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籌備組的有關要求,加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開好這次人代會、完成好省人大代表補選工作,不僅是對我們深刻吸取拉票賄選案教訓、堅決與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檢驗,也是凈化和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優化代表結構、提高代表素質、改進人大工作的難得機遇。
趙長義強調,在會議籌備和組織過程中,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好中央和省、市委關於選舉工作的各項要求,以及選舉法、代表法、地方組織法等相關法律和規定,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有機統一,認真統籌謀劃,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確保省人大代表補選工作依法、依紀、依規有序開展。常委會組成人員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正確行使好選舉權。在會議期間,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覺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和選舉紀律,帶頭執行各項規定和要求,以實際行動為營造風清氣正的選舉風氣、高質量完成省人大代表補選任務做出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21日發布《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10月)》。《報告》指出,三季度的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增長企穩態勢延續,可能預示著中國經濟已經或即將跨越“L型”拐點。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代表課題組發布報告。他表示,沿著關於中國經濟“L型”走勢的判斷,中國經濟可能已經或即將跨越“L型”拐點,進入“—”階段。如果沿著更早“不對稱W型”走勢的判斷,中國經濟正在高風險壓力下加速觸底,迎接中高速穩態增長的曙光。
支撐這一判斷的九大底部特征是:實際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企穩,名義GDP增速觸底反彈;消費和投資增速雙雙企穩;各產業平穩增長;企業效益出現持續改善;調查失業率下降;價格指數回升;景氣指數和信心指數回升;進口和出口跌幅雙雙收窄;各項改革舉措加速推進。
從全社會發電量和用電量指標來看,1月至9月,發電量同比增長3.4%,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5%,尤其是3季度增速大幅回升,已經回到甚至超過2014年水平,實現“U型”反彈。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缺口”進一步縮小,9月份下降到1.8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新低,這預示著工業企業的實際收益回升。
9月份,中國官方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50.4%,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民間財新中國PMI達到50.1%,均高於50%的榮枯分界線。
同時,名義GDP增速連續3個季度顯著超過實際GDP增速,意味著以GDP平減指數衡量的總體價格水平全面轉正,通貨緊縮壓力大為減輕。
報告認為,隨著“L型”拐點的到來,經濟運行面臨的核心問題也將發生重大轉變,將從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引發潛在金融風險上升,轉變為前期穩增長過程中不斷累積的各類金融風險反過來牽制經濟增長。特別是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產泡沫風險和以債券為代表的債務違約風險加速上揚,疊加國際市場動蕩帶來外部沖擊和資本外流,成為觸發流動性危機和經濟動蕩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劉曉光認為,面對最新形勢變化,宏觀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由“穩增長”過渡為“防風險”,即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更加突出“結構性”,實現精準發力。
10月20日,華頓經濟研究院在上海發布了“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在該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廣州繼續分列前三甲,而深圳、天津、成都、蘇州、杭州、重慶和武漢也位居前十位。然而,這個不單單考量經濟指標的排行榜也有了不少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半都集中在這4個省
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由經濟和非經濟(軟經濟)兩大系列指標綜合而成。其中,經濟指標由GDP和居民儲蓄兩部分構成,占比61.8%,非經濟(軟經濟)指標由科教、文化、衛生、生態環境四部分構成,占比38.2%。與單一維度的經濟指標相比,這一指標體系可更加全面、科學地衡量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五個文明”的建設發展水平。
根據該排行榜,有近一半的百強城市都集中在4個省:山東、江蘇、廣東和浙江。其中,山東省由15個城市上榜,為上榜城市最多的省份,江蘇、廣東和浙江分別由13個、9個和8個城市上榜,形成了鮮明的“兩江兩東”現象。另一個極端則是,海南、青海、西藏和寧夏這4個省則沒有一個城市上榜。
就上榜率而言,江蘇的13個城市全部上榜,山東、浙江分別有2個和3個城市未能上榜,發展相對均衡。而廣東內部的發展則嚴重失衡,雖然廣州、深圳分列排行榜的第三和第四位,但卻有12個地級市沒能上榜。
這些城市排名升得最快
在百強排行榜上,去上年相比,有54個城市的排名出現了上升,另有26個城市排名出現了下降,16個城市排名維持不變,4個城市新晉上榜。
其中,成都由第10位跳躍到了第6位,杭州則由第9位升到了第8位;新上榜的城市分別是遵義市(82位)、新鄉市(89位)、郴州市(97位)和宿遷市(99位);位次上升超過兩位數的城市有聊城市(上升12位)和漳州市(上升11位);位次下降最明顯的是呼和浩特市(56位,下降10位)。
北京環境分最高,深圳科創分最低?
在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有一些讓人吃驚的結果還包括,在軟經濟指標中的環境分值里,正在經受霧霾嚴重困擾的北京竟然是所有城市里分值最高的。而包含了科創因素的科教分值里,深圳卻在前二十位中得分最低。
為什麽會出現這些與現在的普遍認知並不相符的結果?沈晗耀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目前並沒有對霧霾以及科技創新的官方統計或評價體系,所以為了客觀,研究院也不適宜自己對這些熱門因素進行統計並將其納入此次的評價體系,只能基於現成的官方數據。該排行榜的所有原始數據均來源於《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及相關城市統計年鑒,而這些資料里並無對上述熱門因素的統計。
根據沈晗耀的介紹,環境分值主要包括城市的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生活垃圾以及汙水處理率等水平,並沒有考慮到霧霾的因素。而科教分值則主要通過當地學校的數量與質量來考評,由於深圳的重點大學極少,所以即使這座城市整體的科創活力很強,科教的分值依然很低。
盡管統計的方式和考評的完整性有待商榷,但沈晗耀表示,和以往單純評價GDP總量或人均GDP的評價體系相比,這種結合了軟經濟指標的排行榜不失為一種參考,也可以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