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網1月9日發布特約評論稱,從去年12月份的情況來看,人民幣有效匯率持續穩中有升,總體仍呈現穩定強勢特征。盡管市場預期美元可能還會走強,但也不排除美元已經走在市場預期的前面,未來高位回落的可能。而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將進一步被夯實,人民幣匯率在彈性增強的同時,將更加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截至2016年12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83,較11月末上漲0.16%;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為96.24和95.50,分別較11月末上漲0.30%和0.25%。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較11月末均小幅升值,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近幾個月來,三個人民幣匯率指數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窄幅波動的態勢。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始終保持在94上方平穩運行,自10月份以來已連續三個月小幅升值,並於12月23日創下95.09的近五個月新高。從波動率的情況看,2016年全年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2.8%,低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3.6%的年化波動率,也顯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
從12月份的情況看,美國各項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各方面對特朗普政策的樂觀情緒仍在延續,美聯儲12月份議息會議聲明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2017年美聯儲將加快升息的預期,推動美元繼續走強,美元指數創十四年新高,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仍然相對較小,美聯儲加息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0.63%,而同期歐元、英鎊、日元、韓元、俄羅斯盧布、墨西哥比索分別對美元貶值1.03%、2.51%、1.51%、3.42%、1.07%、2.16%。由此使得人民幣相對一籃子貨幣有所升值,人民幣有效匯率持續穩中有升,人民幣總體仍呈現穩定強勢特征。
當前,國際市場形勢較為複雜。1月20日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正式上任,其各項政策及影響有待觀察。盡管市場預期美元可能還會走強,但也不排除美元已經走在市場預期的前面,未來高位回落的可能。從國內來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和亮點繼續增多,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經濟結構繼續優化。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推進,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對資本流入的積極作用也將逐步顯現。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信隨著各項改革的持續深化,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將進一步被夯實,人民幣匯率在彈性增強的同時,將更加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2016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全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萬億元。經濟下行背景下,全國交通運輸投資呈現出可喜的亮點。
“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發展先行官的作用進一步彰顯。”19日,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徐成光說。
1月19日,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據2016年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客運結構持續優化,貨運量、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標走勢“前低後高”,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78萬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29.3萬公里,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
徐成光介紹,2016年客運結構不斷優化。鐵路客運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客運量28.1億人,增速達11%;公路客運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56.3億人,同比下降3.5%,但私家車出行快速增長,聯網收費數據顯示,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車流量同比增長16.5%;水路完成客運量2.7億人,與上年基本持平;民航客運持續快速增長,完成客運量4.9億人,增速為11.8%。鐵路、民航客運量占比提高分別達到14.7%和2.5%,較上年分別提高1.6個和0.3個百分點,調結構效果彰顯。
與此同時,貨運增速逐季加快。全年全社會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33億噸,同比增長5.7%,其中四個季度增速分別為2.2%、3.8%、5.1%和10.7%,顯現逐季加快的運行態勢,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一致。其中,鐵路貨運降幅較上年收窄11.0個百分點.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6.8%,水路貨運量同比增長3.7%,民航貨運量同比增長6.0%,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或加快。快遞業保持高速增長,完成快遞業務量313.5億件,業務量增速高達51.7%。
徐成光介紹,2016年港口生產呈現“前低後高”態勢。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8億噸,同比增長3.2%,增速較上年回升1.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在2%左右,四季度增速明顯提高,達5.8%。其中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億標箱,同比增長3.6%。
徐成光介紹,2016年,全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全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萬億元。其中,鐵路完成投資8015億元,順利完成8000億元年度投資目標。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7787億元,完成全年1.65萬億元投資目標的108%,同比增長7.7%。新改建農村公路29.3萬公里,完成全年20萬公里任務目標的146%。水運及其他建設完成投資1894億元。民航完成投資770億元,均與上年基本持平。
19日下午,交通運輸部公布了2017年11件更貼近民生實事,將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
徐成光介紹,從2015年起,交通運輸部每年都推出一批更貼近民生的實事,作為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具體抓手。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的11件實事具體為: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貧困地區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提高長江幹線航道公共服務水平;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萬公里;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危橋改造1800座;實施完成400公里幹線公路地質災害處治;新增通客車建制村4000個;開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工程,啟動50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建設;實施服務船員“口袋工程”,新增30萬用戶,服務船員總數達到120萬;推行機動車駕培機構培訓服務模式改革覆蓋率80%以上;基本實現跨省大件運輸網上並聯許可;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實現二級以上客運站覆蓋率90%以上。
徐成光對記者表示,上述更貼近民生的11件實事,已列入2017年交通運輸部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截至去年年底,交通運輸部承諾的2016年貼近民生13件實事全部完成。”
倫敦金現貨黃金短線拉升,最高觸及1238.45美元/盎司,為三個月來高位。
當地時間周二,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隨著經濟繼續增長、通脹上升,等待太久再加息“是不明智的”。耶倫表示,盡管美聯儲希望緩慢加息,但將利率維持在正常水平也非常重要,加息將被首先考慮。市場對耶倫上述表態迅速作出反應,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應聲上漲。
受此消息影響,美元指數漲幅擴大,報101.17,觸及三周高位。
美元/日元漲幅擴大至0.3%,報114.11,觸及兩周高位。
歐元/美元轉為下跌0.15%,一度觸及一個月低位1.0577,現報1.0583。
香港律師羅婉文從業30多年,見證了中國從吸收投資到對外投資的發展歷程。
在老牌國際律師事務所孖士打律師行工作30多年,羅婉文的律師生涯貫穿了這一轉變過程。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她就參與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開發上海楊浦大橋、南浦大橋、浙江發電廠等一批標誌性的基礎設施項目,如今她又幫助中企在緬甸、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修公路、建電站。
讓羅婉文欣慰的是,20多年前她曾經幫助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進入中國,目前中國倡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洲開發銀行一起在開發她的團隊3年前在緬甸參與的敏建225兆瓦燃氣發電廠項目。
“中國從1980年代開始到五六年前,還是一個吸引外資的國家。應該是從六七年前開始,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購買境外資產增速非常快。過去3年,中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第一大投資國。”羅婉文說。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全年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表示,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吸收600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
羅婉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方面,中國經濟需要轉型,從出口生產制造為主轉向高科技、制造鏈、供應鏈相對發達,品牌提升;另一方面,過去3年很多中國企業希望把資產多元化、投資多元化,而不要集中在國內市場。
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6)》藍皮書中表示,從全景上看,當前全球對外直接投資(FDI)流入量達到了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2015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達到1.7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8%。其中跨國並購金額從2014年的4320億美元增至7210億美元,增長率為67%,成為複蘇反彈的主要牽動力。
而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圖景中表現突出。根據上述藍皮書的研究,自2005年以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連續10年持續增長,2015年達到了1456.7億美元,是2005年的13倍多。CCG認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進入“黃金期”。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機與環境利好中,既有政策利好,也有資金支持優勢,同時也有匯率波動中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影響。
在多個因素的驅動下,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1456.7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居於日本之前,僅次於美國,美國當年的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3000億美元。
在2015年和2016年這兩年,中國對外投資迎來了另一個節點,就是中國步入資本凈輸出階段,中國對外投資的流量超過了中國所吸收的外資,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56億美元。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超過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7億美元。
從投資金額在地域上的分布來看,中國企業對歐洲以及北美地區的投資較多,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是投資熱點。2016年,中國對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投資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海外投資聚焦制造業和信息技術
為什麽發達國家能夠拿到這麽多中國資本?羅婉文稱,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在轉型,對中國資本最具吸引力的領域是制造業、信息技術等。
國家發改委2016年下半年備案的中企海外投資項目中就包括智海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收購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NC.)全部股權項目、遼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收購美國愛勵公司(Aleris Corporation)全部股權項目等多個媒體曝光率不高但在有序進行的中國對美信息技術、物流等行業企業的並購項目。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行業的結構在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成為重點。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企業對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投資分別為310.6億美元、203.6億美元和49.5億美元。其中制造業海外投資占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12.1%上升為18.3%。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占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從2015年的4.9%上升為12%。
其中頗為典型的是2016年1月海爾宣布以54億美元全資現金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家電業務。
而海爾進入美國、走上國際化發展的道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幾代人幾十年的探索。
海爾集團電器產業公司副總裁、南亞區域總監宋玉軍是最早開拓海爾國際化業務的一批人。在回顧自己的國際化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時候,宋玉軍向第一財經記者直言,“硬逼出來的”。
當年宋玉軍剛從山東理工大學畢業就進入海爾做設備管理員,後因海爾要去美國建廠,他是整個海爾集團選拔的1000多國際化培養人才中的一員,在國際事業部集團封閉培訓了一整年,白天學英語,晚上學會計,還要跑步、打籃球鍛煉身體。
1999年宋玉軍去美國擔任了美國項目部的項目助理,負責美國工廠的設備。海爾國際招標時,他們就跟機器似的,一箱箱的資料,要翻譯成中文,還有安裝調試,往往一天才睡四五個小時。“美國人一下班,我們就擼起袖子或光著膀子放開來幹。”他說。
美國項目之後,海爾拿到了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十幾個國際項目,宋玉軍就和項目團隊在各國建廠,後來又參與國際項目的管理。目前,宋玉軍在南亞為海爾開拓印度和巴基斯坦市場,海爾在印巴兩國都與當地夥伴深度合作,成立了家電產業工業園。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激增的背後也是中國企業20多年從零開始積累起來的國際化經驗。時隔一年,收購完成後,海爾已經與通用中央空調共同開拓美國、加拿大等市場。
對於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孖士打律師行中國合夥人、中國項目主管葛向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中國的企業越來越有經驗了,投資行為不盲目,基本上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商業考量的,中國投資人也越來越成熟。
他提醒道,中國企業“走出去”目的各不相同,因此要註意的國際市場變化也涉及多方面內容。比如,有些企業是為了降低成本,把生產能力轉移到離市場更近、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有的是出於品牌知名度、專利或市場占有率的考慮;最近幾年比較常見的是,考慮到國內相關企業和國外同類企業的估值之間存在價值的差距,有些公司是希望買到估值比較低的優質資產,通過國內類似企業估值高地的差額來獲利;還有的公司是看中目標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
歐美地區仍是熱點但政治風險猛增
歐洲和北美仍然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過去歐洲一直位居美國之前,2016年,中國對北美的投資超過了歐洲。
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報告發現,2016年中國對美國投資增長189%,對歐洲投資增長90%。
貝克·麥堅時全球並購業務部主管邁克·弗蘭克(Michael DeFranco)表示:“2000年以來,中國對歐洲和北美直接投資的一半以上都發生在過去3年中,這表明了全球化的持續影響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貝克·麥堅時統計,2013年以來,中國投資者向北美投入的資金額(480億美元,增長189%)首次超過了歐洲(460億美元,增長90%),其中對美國的投資額占對北美投資總額的94%,這一趨勢發生在2016年全球範圍內中國企業境外投資額創將近2000億美元新高的大背景下。
2015~2016年,中國對美國投資增長近2倍,增至456億美元。研究發現,交易的平均規模增大,帶動整體交易額增長,交易數量保持穩定。
盡管中外機構的統計數據略有差異,但中國在美國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是相同的。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在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32.4%。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企業在美累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99.9億美元。
根據榮鼎咨詢和貝克·麥堅時的數據,中企投資最多的美國三個州,包括加利福尼亞州、肯塔基州、伊利諾伊州。其中,2016年中國企業對矽谷和好萊塢所在地加州的投資交易額超過160億美元,投資最多。此外,紐約也是中國投資美國資金主要流入地區,而其中房地產投資占交易額的90%。
2016年歐美的政治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都具有保護主義色彩,英國脫歐,歐洲多國保守政黨崛起,全球化潮流在歐美等中企重點投資國受到挑戰。
弗蘭克認為,歐洲和北美兩大地區交易驅動力強勁,但政治和監管上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交易前景。受中國為減緩資本外流采取的臨時措施以及美國和歐洲對入境交易加強篩選的影響,今年新交易很可能出現短期減速。
很多投資美國的中國企業家提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就會色變。因為這一機構可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在不提供具體原因和論證的情況下叫停外國投資。根據數據統計,近幾年,在外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項目中,中國對美投資項目被CFIUS叫停的最多。不僅美國的CFIUS,北美和歐洲政府監管機構也介入並阻止了若幹中國投資者的技術收購。
貝克·麥堅時華盛頓的政策和監管合夥人Rod Hunter認為,“雖然CFIUS在政策方面一直保持一致,但由於交易在數量和性質上的變化,加之美國官員要與其他發達經濟體同僚進行協作,交易的完成變得更具挑戰性。”
特朗普競選期間宣稱對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增收45%關稅並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雖然特朗普上臺已經近一個月,上述兩項措施尚未落地,但特朗普這些抨擊中國的言論以及他內閣中多位對華不太友善的內閣成員都增加了中國赴美投資者的擔憂。
其實,在特朗普上任前,美國第44任總統奧巴馬就對中國赴美投資項目采取了一些措施。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愛思強的交易,先是被CFIUS否決,後來被奧巴馬頒發了禁止令。
羅婉文認為,鑒於中國企業的投資額比較大,收購勢頭強勁,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官方否決中國對美投資的案例可能會增加。2016年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呈交給美國國會年度報告建議,禁止所有中國國有企業收購美國公司。有些美國的國會議員還動議要擴大CFIUS的審批範圍。
對於CFIUS,也有另一種聲音。孖士打律師行全球董事會主席唐博禮(Paul Theiss)表示,美國對來自中國的商業投資是非常歡迎且持開放態度的。被駁回的案例只是少部分,成功通過的案例數量非常大。大量的投資、並購案例不成功還是由於雙方對某些條款和經濟利益沒有形成共識,並不是由其他政治或審查原因造成的。
孖士打律師行華盛頓辦事處合夥人約翰·蘇立文(John Sullivan)也認為,美國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的很多議題都離不開中國和來自中國的投資。
蘇立文表示,實際上真正需要CFIUS審批的投資案例非常少,只有關乎國家安全、重要技術和重要基礎設施的那一類才需要審查。之所以外界盛傳,是因為有大量媒體報道,還有大家對某些案例的批評和討論,導致大家對未通過的案例格外關註。
周二,螺紋和鐵礦期貨雙雙上漲。截至發稿,鐵礦石期貨漲4.68%,刷新紀錄高位至738元/噸;螺紋鋼期貨漲幅擴大至3.1%,升至2014年2月底來最高,報3626元/噸。
春節假期過後,鐵礦石的商品期貨價格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連破前高,這與鋼鐵行業的需求好轉密切相關。需求好轉來自三方面,一是春季需求的季節性回升;二是全國各地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基建加碼;三是國內經濟仍在快速上行,加之“一帶一路”政策著力推行,我國“一帶一路”入庫項目已超1400個,基建投資未來仍是穩增長重點,項目的密集落地增大了對鐵礦石的需求。此外,在國際方面,美國特朗普新政加快美國基礎設施建設,亦將進一步推動鐵礦石價格上升。在此背景下,鐵礦石期價易漲難跌,也對鐵礦石供應商的業績帶來保證。
另外,15日起,環保部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廊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滄州、衡水市,山西省太原、臨汾市,山東省濟南、德州市,河南省鄭州、鶴壁、焦作、安陽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時間長達一個月。這些地方的鋼鐵企業開工率有望降低,支撐螺紋現貨價格,同時影響鐵礦的需求。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盡管已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緊急停牌,輝山乳業(06863,HK)股價暴跌事件仍在發酵。3月25日,有媒體報道稱,輝山乳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楊凱在遼寧省金融辦召開的輝山乳業債權人工作會議上承認,公司資金鏈斷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覆蓋全產業鏈的乳企,輝山乳業一度扛過了國內奶牛養殖行業的“陣痛期”。但去年3月~9月,輝山乳業的銀行貸款激增38.57億元,合計借款達到110.86億元,處於歷史高位。資深乳業專家宋亮對記者無奈地表示,過去3年,國內奶牛養殖企業普遍日子艱難,有些牧場甚至破產、倒閉。“輝山作為其中一家最好的養殖企業扛過來了,但現在整個行業還是很虛弱。”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內奶牛數量減少,原奶價格逐漸回升,奶農在保證原奶質量的前提下,奶牛養殖行業將在2017年有所回暖。
輝山乳業銀行貸款半年激增近40億元
去年3月~9月,輝山乳業的資金需求似乎突然增大。
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輝山乳業定期存款為18.73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85億元。而到了2016年9月30日,輝山乳業的定期存款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6.27億元和81.56億元。這意味著,半年的時間,輝山乳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長了59.71億元,同比大增273.27%。
與此同時,輝山乳業的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16年3月31日,輝山乳業的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共計金額達71.30億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42.43億元。而報告期內(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輝山乳業的收入為45.26億元。換言之,輝山乳業2016年3月~9月的外部貸款已經接近公司之前一年的營業收入。
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好轉,輝山乳業的借款金額還在繼續攀升。截至2016年9月30日,銀行貸款已由半年前的69.47億元攀升至108.04億元,激增38.57億元,其他借款以2.82億元達到歷史高位。盡管輝山乳業的總權益、資產凈值保持正數,但公司面臨的資金壓力已超過前兩年的營收總和。
輝山乳業把錢投去了哪里?
對此,輝山乳業並未在定期報告中進行說明。記者梳理公司2016年3月~9月的公告,也未找到相關資料。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奶牛養殖業低迷的情況下,輝山乳業把錢全部投資到牧場建設、奶牛養殖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能把資金壓力完全推到養殖行業上,雖然輝山會受到行業低迷的影響,但不至於導致資金鏈斷裂。”華南一家知名乳制品企業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通常來說建設一個2000~3000頭奶牛的標準化大型牧場需投入3億~5億元,回報期在三五年左右,如果天氣不好影響產奶量則時間更長。但考慮到輝山乳業的全產業鏈布局,原奶基本供應給自家公司,避險能力相對較強,不會出現當時市場上奶農倒奶、賣牛的情況。
他進一步表示,雖然牧場投資回報期長,但如果不是一次性投資10個以上牧場,基本不會給輝山乳業這樣的大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需求。“牧場的前期投入對資金要求大,但長遠來看是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輝山這樣動輒百億的資金需求,應該不是全投入到養殖環節,出現問題也與企業經營有一定關系。”
宋亮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奈地表示,盡管輝山乳業從之前的行業危機中扛了下來,但資金壓力依然不減。目前,整個奶牛養殖行業仍很虛弱,希望政府和媒體更理性地對待輝山股價暴跌事件,關註國產乳企的生存問題。
過去3年養殖業很艱難
伴隨國際奶價低迷、國內“奶剩”影響,過去3年的乳業低潮讓整個奶牛養殖行業遭遇了全局性困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的采訪和了解,奶農倒奶、牧場殺牛,或是奶牛當肉牛賣,諸如此類的新聞在2014年、2015年不絕於耳。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章蔚村一處奶牛養殖場的養牛人蘇有娣曾表示,從2015年元旦算起的半個月,有10多天鮮奶滯銷,後來托關系大約有三成牛奶能賣出去,剩下的都倒掉了。
她算過一筆賬,一頭成牛平均一天飼料成本就要40、50元,若一個奶牛養殖場有100頭牛,平均一頭牛每天吃40元的飼料,一個月僅飼料錢就要12萬元。而當時的市場環境是生鮮奶滯銷,繼續餵養只會加大損失,很多養牛人無奈地將奶牛賣給肉聯廠做肉牛殺掉,每公斤的價格只有14~16元。
蘇有娣面臨的困境,只是國內多數地區奶農的一個縮影。2016年,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張軍曾公開表示,畜牧養殖企業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的困境,這是事實。牧場規模越大,投入資金越大,市場價格又不能支持牧場運營成本。當前的進口大包粉到岸價格約1.5萬元/噸,而國內牧場生鮮乳噴成粉後的價格幾乎貴一倍。
原奶價格“跌跌不休”,導致國內奶牛養殖企業大面積虧損,奶業甚至被銀行列入“高危”行業名單。去年6月,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第七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16中國奶業展覽會上透露,據定點監測,2016年3月份,國內奶牛養殖虧損面已達到51%,比上年高了5.8個百分點,更嚴重的是這種情況還在擴大蔓延。
據現代牧業(01117,HK)2017年2月6日晚間發布的盈利警告顯示,公司預計2016年凈虧損不少於人民幣6億元,而2014年和2015年,現代牧業的凈利潤分別為7.35億元和3.21億元。
現代牧業在公告中指出,去年出現較大虧損主要原因是,受進口大包粉和複原乳的沖擊,原奶銷售困難,部分原奶噴粉,公司於上半年以市價出售全部庫存奶粉而導致虧損。此外,公司期內加大了市場和銷售費用投放力度,以及因應對原料奶銷售難題而控制奶牛數量而帶來的公平值變動虧損增加。
其他奶牛養殖企業同行日子也不好過。西部牧業(300106,SZ)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16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滑3.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72.66萬元,同比下降400.5%,生鮮乳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是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輝山乳業也在去年11月底發布的財報中談到,國內消費市場低迷及國際奶價繼續下探,我國乳制品消費量總體呈下降趨勢,產量增速放緩,促使奶牛養殖及乳品加工企業進行艱難轉型,中國乳企整體仍在繼續深度調整。“奶牛養殖行業虧損面不斷加大,小規模養殖者大量退出市場,大規模養殖企業盈利開始下滑,轉入調整階段,通過放緩投資、削減產奶量等手段以維持經營,等待新一輪周期的開始。”輝山乳業相信,從國內外乳業近期的變化來看,國內原料奶市場供求格局開始轉變,原料奶價格已有回升並呈現出蓄勢待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