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岸人民幣跌破6.75:都是歐央行惹的“禍”!

北京時間10月21日9:52,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75大關。值得註意的是,此前早間人民幣中間價亦大幅下調247個基點,報6.7558,刷新逾六年新低,降幅0.37%,為8月29日以來最大調降幅度。盡管開盤後回歸6.74區間,但此後人民幣再度下行。

在更為市場化的匯率機制下,人民幣雙向波動必然更為劇烈,中國央行的幹預將不斷趨弱,放手於市場。那麽此次人民幣下行的的幕後“真兇”究竟是誰?

主流觀點認為,昨日晚間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維持月度購債規模800億歐元不變, 行長德拉吉否認了坊間對於逐步收緊QE的傳聞,且不排除在2017年3月末QE到期後進一步延長QE,這導致歐元暴跌,美元被動升值,而這也使得人民幣積累了一定的貶值壓力。

截至昨日(10月20日)北京時間21:22,歐元兌美元刷新四個月低點至1.0942;美元指數則是暴漲至98.15,再度沖破98大關,盤整後再度重拾上行動能。同時,今晨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失守6.75關口,再創1月7日來新低;昨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夜盤收報6.7457元。

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研究負責人張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真兇”其實有三個——隔夜全球動蕩,歐元、日元、加元齊跌,其實這三者都給人民幣施加了貶值壓力。

“德拉吉聲稱本次會議並未討論是否延期QE,12月會議會討論,目前市場預期12月大概率延期QE,歐元大幅走跌;日本央行行長今晨表態‘不認為日本購債規模應當放緩’,日元走跌;加元20日公布了維持利率不變的決議,同時下調經濟增速,加元承壓。”

張瑜稱,由於歐元日元加元(分別占比57.6%、13.6%,9.1%)是美元指數籃子中的主要幣種,三幣齊跌推升美元指數走高,通過中間價定價公式傳導到人民幣端,人民幣中間價貶值。

眼下,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為“上一日收盤價+CFETS一籃子貨幣變動”,而美元在CFETS一籃子貨幣中的占比約為26%(13大貨幣中排名第一),因此歐、日、加的貶值所造成的美元被動升值無疑使得人民幣承壓。

至於未來人民幣會走向何方,美元的上行動能重啟可能仍是主要壓力點。有分析稱,美元昨日重拾了上行動力,首先是昨日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以希拉里的勝利而告終,也意味著特朗普當選的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有利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上升;此外,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表示,如經濟保持在現有軌道,美聯儲可能會於今年稍晚加息,日內公布的美國經濟資料基本上都有強勁表現,共同為美元的上漲提供了刺激。主流觀點認為,12月加息可能板上釘釘。

總結當前的匯率邏輯,張瑜表示,人民幣正從單一對美匯率的盯住體系逐步轉換到“弱化單一對美匯率+強調一籃子匯率”的新體系。總而言之,未來人民幣中間價將迎來更透明的、機制化的、市場化的寬幅波動,而一籃子匯率的重要性將會提升。未來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模式——CFETS平+中間價貶;CFETS小升+中間價小貶;CFETS升+中間價平;CFETS貶+中間價超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