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多寶借米蘭世博“出海” 老外喝涼茶靠譜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137.html

加多寶借米蘭世博“出海” 老外喝涼茶靠譜嗎?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4-16 22:36:00

“一方面,國內涼茶市場上加多寶與王老吉兩家打得火熱,通過此舉可以轉移對方視線,避免兩家在國內市場上過度競爭;另一方面,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加多寶國際品牌的形象,進而促進國內涼茶的銷量,這也很可能是加多寶‘出海’的動機。”該業內人士表示。

隨著涼茶業逆勢增長,部分涼茶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型海外。

4月16日,加多寶與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中國企業聯合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多寶正式成為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戰略合作夥伴。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看加多寶是在贊助世博會,實際上加多寶欲利用米蘭世博會全面布局海外市場。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世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有利於幫助加多寶走向世界。加多寶會利用米蘭世博全面開啟國際化布局,並且會利用世博會進行全球招商。加多寶雄心勃勃,能否做大尚待時間檢驗,只是,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加多寶涼茶

對於加多寶走出國門,發力海外市場的原因,王月貴坦言,首先,涼茶業高速增長讓涼茶有了走出海外的基礎。去年,全國飲料行業經歷了一個徹骨的寒冬,不過涼茶行業卻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讓涼茶企業萌生了海外擴張的想法。其次,加多寶目前在國內已經發展穩定,下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是一個必然結果。尼爾森2014年市場數據顯示:在罐裝涼茶行業,加多寶涼茶市場銷售額份達62.1%,繼2013年後銷量再次取得第一位。最後,加多寶並不滿足於國內涼茶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是為謀求世界級飲料品牌加大布局力度,“希望與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飲料大品牌比肩”。

隨著米蘭世博會的臨近,加多寶方面認識到利用米蘭世博這樣的平臺推廣產品是個很好的機會。按照加多寶的計劃,將不僅利用米蘭世博會宣傳加多寶產品,還會進行全球招商。

王月貴介紹,目前在全球不少區域已經有加多寶涼茶銷售,特別是在華人比較密集的地方有一定銷量,但總的來說銷量還很少。下一步,加多寶不僅要全球招商,而且還要進行產品營銷,尋找易於外國人接受的理念去營銷產品。

不過,相關食品行業人士認為,涼茶“出海”難度較大,加多寶此舉可能是轉移視線。“一方面,國內涼茶市場上加多寶與王老吉兩家打得火熱,通過此舉可以轉移對方視線,避免兩家在國內市場上過度競爭;另一方面,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加多寶國際品牌的形象,進而促進國內涼茶的銷量,這也很可能是加多寶‘出海’的動機。”該業內人士表示。

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面對國內激烈的競爭,加多寶“出海”開拓更廣闊市場的想法固然可以,不過,業內擔心的是,涼茶作為一個非常、地域特色明顯的飲品能否為海外市場所接受?換句話說,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對此,王月貴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年可樂,啤酒進入中國時候,中國人也覺得不好喝,最後還是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很多傳統產品賣得不好,也無法走向海外,主要是沒有發現傳統與現代的區別,並且在保證文化傳統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調整。傳統涼茶在涼茶鋪賣的,很苦,跟中藥是同源的,不適合作為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商業產品。後來把涼茶裝進罐子里面,變成現代化的產品,解決了配送、存儲、消費便利性的問題,後來又通過怕上火喝涼茶的營銷理念,讓原來只在廣東一些藥鋪售賣的涼茶走向全國,形成一個巨大的涼茶產業。”

可讓老外喝涼茶並非易事。營銷專家陳小龍坦言,涼茶走向海外還有幾大難題要克服。

首先,法律法規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部分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限制,涼茶出口會有一定的阻礙。其次,海外消費者接受度問題。陳小龍表示,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涼茶口味能否接受,另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讓海外消費者接受涼茶口味,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教育,為此投入的營銷費用將不菲。此外,長期以來,歐美對於中國的食品安全缺乏信心,這也是加多寶涼茶走向世界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最後,打通渠道有難度。加多寶要成為海外市場一款主流的飲品,必然需要進入沃爾瑪、家樂福等全球主流商超渠道,說服這些大型連鎖商超企業在海外超市銷售中國涼茶,是一個艱難的談判過程。“當然,加多寶進入海外市場初期肯定還是會通過餐飲渠道,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有很多中餐館,先通過中餐館打入當地市場,然後在進一步深入布局是開拓海外涼茶市場較好的手段。”陳小龍表示。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75

浩泽净水:云净水靠谱么? 徐佳杰

http://xueqiu.com/7813497513/46753868

今天来说说$浩泽净水(02014)$   
随着近些年中国的水污染情况不断严重,净水器市场成了许多厂商趋之若鹜的掘金场所。大中小厂商,不论研发能力,销售能力,技术能力,都纷纷推出自己的净水器产品,妄图瓜分这个号称“3000亿人民币”的大市场”。
浩泽净水便是其中一家。
然而他刚刚遭到了外国机构的做空,股价惨遭腰斩,又获得了软银赛富和高通的力挺,稳住了股价。那么此时,是否是投资该股的好机会呢?
让偶们慢慢啰嗦:

一、杂乱无序的竞争对手们:

伦家整理了目前数得上名号的净水器品牌,除了国产家电巨头,$美的电器(SZ000527)$    $海尔电器(01169)$    ,深耕净水器行业多年的沁园,$碧水源(SZ300070)$    等。还有 例如美国的净水器龙头企业滨特尔$滨特尔(PNR)$      ,以及电器制造巨头$霍尼韦尔(HON)$   
不仅如此,日本的cleansui,toray等品牌的挤入也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混战。再配合上诸如奔腾,容声等超低价净水设备的参与,整个行业可以说已鏖战为一片血海。

二、浩泽净水什么模式?
(这个实在没有办法画图,将就着看吧)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他的模式简单来讲,就是:
净水器免费安装——按十年收取租金(收服务费,水费)——插卡使用
(让伦家想起了别人家的插卡水表……)针对个人版的,年费680
(我觉得还是好贵的)

三、模式观点
事实上净水器整个行业,类似剃须刀的“吉列模式”。即不仅可以赚取机器的费用,还能够通过每年滤芯的更替赚取耗材费用。谁的市场份额最大,未来谁的盈利能力就越稳定。
浩泽部分摆脱了这种模式,采取了按年收租金(有点类似融资租赁)的模式,为未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打造了基础。
根据年报及招股书所说,浩泽主要服务的是企业用户,譬如他在5月18日发布公告,与沃尔玛签约,为沃尔玛在国内的所有门店提供净水服务,这也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收入预期。
并且,在B2B的模式下,客户较为集中,上门提供服务的成本比B2C要低得多。所以这个模式,从表面上看,是可行的。

但对于个人,也就是to c的业务,这个模式我认为不太可行。原因在于家庭用户使用水量因人而异,还有迁徙,旅游,出差等各种事项,导致净水器不是完全每天使用的状态,有时候不需要每年更换一次滤芯。这个模式死板板的将个人客户拒之门外,也遭到了很多投诉。
传送门: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4/0313/c7189
类似投诉不胜枚举,不仅仅都是针对其年费680的不满,很多还是针对产品质量的,这里就不贴了,百度一下你就明白,不辩自明。

四、做空疑云
2015年2月16日,刚上市不久的浩泽净水,就被沽空机构格劳克斯研究(Glaucus Research)发布究报告,指责浩泽净水虚报利润,股价只值0.27至0.85.
对于这个报告,浩泽的回应为:并没有作假,并且获主要股东包括赛富、锐盛、高盛等承诺,90天内不出售公司股票。并希望邀请Glaucus Research亲自登门考察。

从年报中,虽然暂且判别不出浩泽的业绩真伪。但不得不说,回购,增持维持股价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五、业绩速览
(看不清的点大图,以下内容摘自年报)


增长性可观,但需要注意续约率下降所带来的风险

致歉:由于采用了某家财经网站的错误数据(哪家我就不说了,太让人生气了,以后弃用),导致先前发布的一些财务数据有误,现改正

六、总结一下下
1、净水行业是一个风口行业,无论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
2、但血海式的竞争压缩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浩泽能否杀出血路,目前存疑。
3、公司需要在拓展渠道,选择合作伙伴上更加用心。目前浩泽主打的云净水服务,众筹净水器都选择苏宁这家互联网基因不怎么强的合作伙伴,个人不看好。
4、to C业务方面如果继续采取年付费制,个人认为吸引力不够,还会影响品牌声誉。to c和to b业务应该及早区别模式。


好啦。今天先说什么多。好久不写港股了,写来练练手

@今日话题 @不见开花但见结果 @富途证券


声明1、本人不持有以上标的,没来24小时内也不打算交易。
声明2、本文不是买卖建议,是否买卖以上标的需投资者独立决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23

山寨大本營華強北正打造創客全產業鏈,這靠譜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4199.html

山寨大本營華強北正打造創客全產業鏈,這靠譜嗎?

一財網 王思琪 2015-06-18 20:33:00

近幾年來,深圳一直致力於創客城市的名片打造。其中,華強北正在進行創客全產業鏈的布局,這個昔日的山寨大本營有望成為新的創客聚集地。

(攝影/王思琪)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深圳創客周6月18日拉開帷幕,多國大牌創客齊聚這個中國南部的海邊城市。

在創客周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陸健表示深圳政府將會投資上億元對孵化器、現有創客空間進行升級並加速打造一批新的創客空間。主題為“創客與未來”的創客高峰論壇也於開幕式當天舉行。

近幾年來,深圳一直致力於創客城市的名片打造。其中,華強北正在進行創客全產業鏈的布局,這個昔日的山寨大本營有望成為新的創客聚集地。“華強北創客群體出現了更多新的想法、新的產品。越來越多人進行電子產品制造,不斷加速產品產業周期,傳統巨頭面臨挑戰。在其他地方很少能夠找到好的制造廠商幫你把產品做起來,但在華強北就變的有可能。”上海新車間創客工坊創始人李大維認為。

而對於山寨產品,李大維也有不同的看法:“山寨其實是中國特色的開源,深入看,現在的一些山寨產品有自己的創新,山寨是種模式,讓我們看到未來的樣子。”

高2.8米,體內可容納一人駕駛的機器人(來源:南都APP)

從創客發展來看,《認知盈余》作者Clay Shirky認為要搭建一個認可度高的創客社群必須滿足高社群合作程度、清晰的信息傳遞、降低成本投入以及創造獨特的創客文化這幾點。

柴火空間創始人潘昊也認為深圳未來還可搭建空間,將創客之間分享的技術推向市場,甚至邀請創客加入生產鏈。“比如可穿戴設備想要與珠寶商合作,他們可以在社區里找到資源去完成。所謂的創客之城應該將所有產業融合在一起,讓創客可以自由運用資源。”潘昊說道。

對於如何建立起健全的創客社群。美國未來研究所所長Lyn Jeffrery認為學習是唯一的渠道。“未來社會也會朝著學習型發展。”Lyn認為,如今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未來的學習方式將不僅僅局限於互聯網。事實上,美國創客將數據輸入到攝影設備中,人們可以通過身邊真實存在的事物獲取知識。學習在未來將變得更加生動。“深圳要致力成為全球創客中心,更應該考慮未來發展,創客之城不應該是其終點,更應該建立一個學習城市。”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美國未來研究所坐落於矽谷,在過去15年致力於將未來科技與想法帶到公眾面前。“我們去分析技術,但不會預測未來。”Lyn說道。

但潘昊認為創造學習之城是長遠的發展計劃,而深圳創客首要解決的是在創新創業的泡沫之後如何創造有效價值。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07

【数据选股】大跌之后找些靠谱的股票(名单) afa68

http://xueqiu.com/5504830612/50861693

2015-07-09 兔八哥 港股那点事

今天是港股大奇迹日,又重现了之前夸张的涨停板之上,涨幅超过10%的股票占了所有的港股的 60%多。对一般散户来说也是一根阳线改变观点,两个阳线改变节操,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不管后市如何,既然大家情绪来了,都喊着要抄底,那我就顺从民意 (和大家顶着来是要被拍死啊),来研究下该抄什么?

都说熊市价值牛市梦,之前我们把A股港股一直当牛市看待,港股的上涨主要寄希望于A股 的放水,以A股的逻辑来看港股,而如今A股大调整,北水南下可能需要点时间,以后港股A股化讲故事的逻辑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所以就目前而言,在牛熊不明 的情况下,按照熊市思维,抄底那些具有正真价值的股票会是一个更加保险的做法,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一旦牛市再次确认也不见得满仓踏空。

至于抄哪些,首先如果你有长期跟踪某些票,对它的基本面很了解,认为最近的大跌完全是错杀,对公司未来的增长很有信心,那恭喜你,这就是你要找的票了。如果你是个散户,对港股的票没有持续的追踪,那不妨从下面几个指标综合考虑可抄底的股票。

1)股息率: 股息率是每年分红的收益除以股价,个人认为是比PB,PE判断公司死否低估更可靠的指标。首先股息率高的股票在熊市是非常具有防御价值的,就算股价跌了, 拿着不动,也有比存款高的收益,很适合舍不得割肉和准备做超长期投资的散户。而在牛市,根据统计,高股息率的股票会明显跑赢恒生指数。

2)净资产收益率ROE:ROE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换句通俗点的说法,ROE越高,说明公司运用股东每一块钱赚钱能力越高。一般来说,ROE高的公司在管理效率,所处行业,市场地位,公司增长等一些方面都具有优势。

3)股东增持:公司高估还是低估,公司管理层永远比我们更清楚。他们增持往往说明管理层认为公司价格被低估,而且他们增持也会给市场信心,进一步刺激股价上涨。这次大跌之后,很多价格已经低于了股东增持的价格,说不定是个简陋的机会。

4)跌幅多的:跌幅多这个需要从辩证的观点去看,有些跌的多的说明公司烂,甚至是老千股,市场不看好,也有可能是说明被市场错杀的厉害,以后反弹空间会更大,所以我也把这个指标放在最后,看跌幅多的最好和其他指标一起看。

股息率:连续三年分红,分红率超过20%且股息率大于5%的股票

ROE:下图为近三年ROE及平均值处于10—50%,且市值5亿以上的股票

股东增持:近两周股东增持超过100万,且主要股东没有减持(由于数据来源有限,下表为不完全统计)

跌幅:(从4月1日之后最高点至今天收盘价的跌幅50%以上的)


把 上述四个表合起来,很悲伤的发现没有一家公司符合这四个条件。而符合三个条件的股票还是有几个,但为了避免荐股的嫌疑,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最后还要说的 是,判断公司是否有价值方法很多,上面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纯数据的选股方法,可能不十分靠谱,所以即使选出来之后也不能很大仓位的去买,最好是一个组合的去 买,这样可以避免个股的一些风险,尤其是选出的股你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97

跌市買乜好 新股最靠譜 韓信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7/14/%E8%B7%8C%E5%B8%82%E8%B2%B7%E4%B9%9C%E5%A5%BD-%E6%96%B0%E8%82%A1%E6%9C%80%E9%9D%A0%E8%AD%9C/

上星期四、五港股反彈逾千點,究竟是中央救市有功,大市已見底,還是技術性反彈,將再試低位,暫時還是言之過早。若然是前者,而自己無貨底的話。嗰種心情真是難以言喻,就好似落PUB,睇住人攬住啲靚女玩,而自己無份一樣,嗰種無奈,真是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買返啲貨,紮下袋。星期四大市升過千點時,股票升幅起碼要有50%才可打入50大升幅榜。證明之前很多股票已經跌過龍,尤其是細價股。雖然升幅百分比,看似好多,但在高位跌左六、七成的細價股,還有很大的上望空間。若本身不是為了溝貨,筆者是不反對去撈這批細價股。但在高位跌落黎,始終都存在不少蟹貨,到某水位時,不排除沽壓又再出現。而且大市氣氛一旦逆轉,這批股票又會首當其衝再次被沽售。

新股較「內傷」股吸引

細價股的股災,已經令到很多細價股內傷。若是博反彈買「內傷」股圖利,倒不如買新股。因為這批新股從未炒過,沒有蟹貨阻礙升幅。而且因為之前大市氣氛很差,很多新股認購情況都不是很理想,只有幾倍超額,甚至認購不足,導致貨源極度歸邊。在市場氣氛稍為好轉的時候,包銷商或莊家必然急於炒高股價散近啲貨。

今次筆者從超額倍數及CCASS參與者的百分比等客觀條件,精選了5隻股票供讀者參考。詳見下表:

2015-07-14_163411

上述5隻股票都乾過阿婆,而且招股價相對上星期五收市價來說,也未曾大炒。首先,天韻國際(06836)個馬房一向往績不錯,若大家心水清,應該記得炒到飛天,然後拆細再大炒那隻新股就是出於它手筆,但筆者略嫌放係CCASS的股票太多,有72.78%,加上之前那隻新股炒到咁揚,今次不知會否有所收歛。

另外,和美醫療(01509)的業務是醫療器械及服務,是中國最大的私立婦產科專科醫院集團。隨著內地人民富裕起來加上內地放寬一孩政策,相信對私立婦科醫院的需求將會增加,具有一定炒作概念。但是,市值現時50幾億,需要炒作的資金相對較多。

辰興國際(02286)是筆者5隻精選股票裡面市值最細的一隻,應該是最具炒作條件,而且放在CCASS的貨亦最少。但是筆者不太喜歡多個報章、專欄及雜誌,也曾推介此股,已引起一眾散戶註意,所以增加了不確定性或減低炒作空間。

最後,新明中國(02699)及彩客化學(01986) 這兩隻股票筆者較為看好,原因是筆者未曾見過有報章雜誌推介,根據好野唔會週圍揚的定律,相信會順理跑出。前者認購不足,後者只超額0.80倍,可以見到根本沒有散戶參與,而且頭5間參與者已佔CCASS超過95%的貨,可見幾乎滴水不漏。希望在這時勢,幫到讀者執返啲幫補下。如果筆者幸運言中,真係要高歌一曲慶祝。 「See me fly,I am proud to fly up high,不因氣壓搖擺,只因有你擁戴。」

韓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13

這可能是對明晨蘋果發布會最靠譜的劇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9/151894.shtml

1.pic

去年,蘋果在它新品發布會上給了我們一個雙重驚喜,除了兩款大屏手機iPhone 6和6 Plus之外,庫克還向我們揭曉了之前盛傳已久的Apple Watch的神秘面紗。然而,蘋果公司的這款新式可穿戴產品直到今年,才開始逐漸在市場上流行起來,這其中的部分原因得歸功於蘋果長達7個月的宣傳廣告投入。

今年,蘋果還能否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蘋果公司一直雄心勃勃地希望能推出更多的創新,來幫助它維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關於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我們基本可以鎖定為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ad mini、Apple TV、Apple Watch Sport以及新的 Apple Watch表帶。

隨著倒計時腳步的臨近,眾多媒體開始紛紛預測。下面就跟著i黑馬一起來瞧瞧有關蘋果新品發布會的靠譜劇透。

iPhone 6S&iPhone 6S Plus

 

2.pic

按照慣例,蘋果每年都會推出新一代iPhone,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按照蘋果的規律,兩年重大升級,一年小範圍來說,今年將輪到“S”系列的iPhone登場,這意味著新一代iPhone在外形方面,不會做出重大改變,而是來自對內部配置和系統方面的升級。

多方消息顯示,我們確認新一代iPhone命名為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屏幕尺寸仍為4.7和5.5寸,在機身尺寸方面與本代iPhone一致,只是重量會有些增加,攝像頭部分依然突出,機身後部iPhone字母下方將增加“S”記號,本次顏色共有四款,分別為深空灰、銀色、金色和玫瑰金色。

在內部配置方面,采用蘋果自主研發的A9系列處理器,配備更好的攝像頭和新一代的Force Touch觸控屏,也是本次相當重要的看點之一。Force Touch是近來蘋果在硬體操控介面上少見的更新功能,主要是由隱藏在觸控板底下的觸覺引擎來感應使用者觸控力道的強弱,以做出不同的反應與功能,該功能目前已應用在Apple wacth和12寸Macbook的觸控板之上。根據i黑馬從富士康等生產鏈獨家獲得消息顯示,攝像頭終於升至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為500萬像素,電池容量分別為6S為1715毫安時,6S Plus為2750毫安時。

另外i黑馬獲悉,入門級iPhone仍然采用16GB閃存,分為16G、64G、128G,售價分別為:iPhone 6S 16G、64G、128G為5288、6088、6888元;iPhone 6S Plus為6088、6888、7088元,與目前iPhone售價一致,iPhone 6將會被降價銷售,iPhone5C將正式告別歷史舞臺,而iPhone 5S將被保留。

而不出意外,iPhone 6S將於9月11日正式接受預定,18日正式發售,首批沒有中國大陸。

全新iPad Pro&iPad mini4

5.pic

iPad Pro預計將是一款與MacBook尺寸相當的平板電腦,屏幕尺寸可能在12到13英寸之間,並將采用Force Touch壓力觸控屏。這很有可能是蘋果進軍企業級的又一個目標,蘋果此前已經宣布與思科和IBM 達成合作,共同開拓企業級市場。

據內部消息人士稱,這款iPad將於發布會上亮相,但鑒於目前計劃的出貨日期為11月,因此該公司仍有可能將其發布時間推遲到10月初,iPad mini 4也有可能同步推出,該設備將比當前iPadmini更薄,配備速度更快的A8處理器,支持在iOS 9操作系統中首次引入的分屏應用。據傳,iOS9.1操作系統將為iPad Pro作出額外改動,包括優化版Siri個人語音助理服務和通知中心界面等。

除此以外,新款Mac電腦不太可能會出現在下周的發布會上,因為今年初剛進行了內部的小範圍升級,所以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第四代Apple TV

3.pic

2015年3月,蘋果公司舉行了新品發布會,宣布AppleTV已經賣出超過2500萬臺,價格降低至69美元。

目前,這款設備目前已經有三年多時間沒有更新叠代了,僅僅是軟件升級,然而這對於目前的硬件配置來說並無卵用。據內部人士透露,本次發布會中將有可能發布全新一代的Apple TV,主打遊戲市場。新款AppleTV將內置眾多遊戲組件,以及更強的圖形處理性能,並兼具手柄功能的遙控器,以及全新下載遊戲的應用商店,本次將有望變革遊戲機市場,可以定義為一款“攻占”客廳的產品。

蘋果將其作為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中的一個核心中樞硬件,Apple TV在未來也許會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設備。只需要連接一部Apple TV就連通了整個智能家居,用戶可以通過iOS設備來遠程控制HomeKit上的所有設備。除了APP控制之外,蘋果還將引進語音操作。

作為產品生態建設的老手,蘋果將Apple TV實際上可以看做醞釀一場變革,一旦其成功,一場新的全新的互聯網革命將會到來

20150905_121448_828

總結:明日淩晨,蘋果秋季發布會將正式舉行,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還是Apple Music,從硬件到軟件到內容,蘋果一年小範圍升級的策略不會變,這也是蘋果主打微創新之所在。而伴隨著本次發布會的召開,對於手機周邊廠商又是一大利好。總之,在發布會前的曝光也就只有這些了,究竟蘋果會在本次發布會上發布什麽硬件或軟件產品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希望所發布的產品不會讓“果粉”們傷心。

蘋果作為一家世界級的科技公司,每年的發布會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創業家雜誌”微博將會在9月10日淩晨1點同步直播本次大會盛況,也請大家準時移步“創業家雜誌”微博,找小編盡情吐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楊博丞,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34

分析師眼中的虛擬現實: 機遇與概念到底哪個靠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317.html

分析師眼中的虛擬現實: 機遇與概念到底哪個靠譜

第一財經日報 郭璐慶 2015-11-23 06:00:00

“2016年將是虛擬現實的元年”——國內的一些券商分析師開始喊出這樣的口號。但在一個不缺少炒作題材的市場中,投資者的一個擔心是,虛擬現實爆炒過後會成為一地雞毛。

在經典大片《黑客帝國》中,主人公尼奧(Neo)將導管插入頭部背後的接孔中,便可進入虛擬的母體。尼奧得以進入這個虛擬世界所借助的便是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簡稱VR)技術。

上周,虛擬現實板塊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特別是在19日,虛擬現實板塊整體漲幅超過9%,近20只概念股漲停。漲勢之猛從概念股銀河生物(000806.SZ)可見一斑:19日其戲劇性從跌停拉到漲停,單日振幅19.99%。

虛擬現實行情爆發或與一場暴風科技(300431.SZ)的發布會不無關系。11月18日,暴風科技一款虛擬現實產品“暴風魔鏡”發布,舉辦了一場名為“VR引爆日”的發布會。而VR在二級市場的狂熱,也似乎由此引爆。

“2016年將是虛擬現實的元年”——國內的一些券商分析師開始喊出這樣的口號。但在一個不缺少炒作題材的市場中,投資者的一個擔心是,虛擬現實爆炒過後會成為一地雞毛。

VR賺足眼球

11月19日午後,題材板塊急劇升溫,虛擬現實板塊飆漲8%,帶動了相關智能系列活躍題材,並幫助TMT及中小創走出一波強力反彈行情,大盤跟隨上行收複3600點。

所謂虛擬現實,即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產生三維的虛擬世界,讓使用者及時、沒有限制地感知虛擬空間內的事物。簡單來說,VR就是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對人體進行全方位欺騙,達到讓使用者“身臨其境”的效果。而VR設備就是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的入口。虛擬現實具有3I的特征:分別是沈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想象性(imagination)。

虛擬現實最早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第一套可應用的虛擬現實設備通過三面顯示屏來形成空間感,從而實現虛擬現實體驗,首臺VR設備sensorama的體積巨大。

到了20世紀80~90年代,計算機和圖形處理技術的進步為虛擬現實的商業化奠定了基礎。隨著VR遊戲機的誕生,形成一輪VR商業化熱潮,不過由於計算機處理能力不足,此次商業化熱潮未能持續。

2013年至今,相比於上世紀80~90年代,顯示器分辨率提升、顯卡渲染效果和3D實時建模等原有技術的快速提升帶來了VR設備的輕量化、便捷化和精細化,從而大幅提升了VR設備的體驗。

目前可以想到的是,VR應用最多的領域是遊戲,比如角色扮演、競速賽車或者動作類遊戲,都是體驗者期待的開發領域。理論上的理想狀況下,VR可以提供與真實環境一樣的體驗。與此同時,“VR+”也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中,比如“+社交”、“+電商”、“+教育”、“+醫療”等等。

分析師喊出“VR元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一些券商分析師開始喊出類似“2016年將成為虛擬現實元年”的口號。

暴風魔鏡被認為是國內VR產品的代表,分析師們也把註意力放到世界頂尖產品的動態上來。

首先是Facebook於2014年收購Oculus,還有日本的索尼,再加上HTC,據悉這三家將於明年年初推出大眾版本的VR頭盔,一些研究機構稱,到2020年頭戴式VR設備銷量預計將超過3000萬臺,硬件市場的規模超過40億美元。

來自Digi-Capital的數據也顯示,到2020年狹義虛擬現實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美元,增強現實(AR)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美元——按其計算,虛擬現實市場整體萬億的市場規模或可期待。

“VR市場未來潛力巨大,將是不亞於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萬億級市場。VR不僅可以滿足娛樂消費領域的需求,其社交屬性帶來的爆炸性需求將使虛擬現實成為下一代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技術,將給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培訓等行業帶來本質變化,VR走向廣闊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華創證券計算機分析團隊對虛擬現實滿是溢美之詞。

IT咨詢公司Garnet的技術成熟度曲線顯示,虛擬現實已經度過了概念炒作的階段,即將迎來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據此,華創證券也認為,VR技術成熟度已經達到市場爆發的臨界點,消費級產品將會誕生。“我們認為2016年將成為VR產業里程碑之年。”

“建議長期關註虛擬現實領域,該行業涉及產業眾多發展前景廣闊,軟硬一體的生態型企業將浮出水面。”渤海證券則表示。

又是概念炒作?

不過,理想是豐滿的,而現實是骨感的。

Digi-Capital的報告顯示,AR/VR設備將於2016年前後開始從早期的實驗室、小規模使用或2B業務轉向大眾消費市場,為達到這一轉變的要求,AR/VR設備應當達到高性能、強續航、優質視覺效果、沈浸感、實用性、靈活性、可穿戴和足夠便宜等七項技術基準。

“目前來說,產品體驗不佳與量產成本較高是VR產品最大的兩個痛點。”一位分析人士便指出,現階段商用化VR產品尚處於早期階段,其硬件成本和用戶體驗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考慮部分已經上市的VR產品,諸如三星GEAR、OculusRift等國外知名產品的價格往往較高,而國內類似產品的價格雖然較低,但設備軟硬件質量較差,卡頓或者過熱等嚴重影響使用體驗的缺陷突出。

而在二級市場上,一些市場人士則毫不留情地指出這不過是又一次概念炒作。

“A股開始炒‘虛擬現實’概念,這些股票以前曾經叫過以下名字:蘋果概念、智能穿戴、全息概念,炒過這麽多回還接著炒,還是要自己騙一下自己。”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指出。

而一些觀點則認為,A股的VR概念只是傳說,連故事都算不上?

“同樣一批票,曾經叫做蘋果概念、後來叫藍寶石、隨後又是智能穿戴、又來個全息概念,這幾天又整個虛擬現實概念,虛擬現實整不出利潤的現實,需要不斷整容的炒作理由。”有二級市場投資人士評論道。

“缺乏價格合適的消費級產品,優秀的內容服務,良好的生態系統。這三者既是多年前VR發展無力的原因,也是今天VR可以再度雄起的保障。但是,目前除了第一點,貌似後面兩點都還沒什麽太大的起色。”一名署名虛擬現實從業者的知乎用戶對為什麽虛擬現實在過去20年沒有做起來這個問題這樣回答。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93

企業家領投更靠譜? 牛投網辟股權眾籌蹊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1/154483.shtml

導讀 : 隨著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及傳統PE中科招商,旗下股權眾籌平臺京東東家、螞蟻達客、雲投匯的紛紛推出,股權眾籌行業更加熱鬧了。

隨著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及傳統PE中科招商,旗下股權眾籌平臺京東東家、螞蟻達客、雲投匯的紛紛推出,股權眾籌行業更加熱鬧了。

零壹研究院今年2月下旬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眾籌年度報告》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股權眾籌的規模在50億-55億元之間,約為2014年的4-5倍。

大平臺依托自身或合作方的資源做股權眾籌,在擴大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擠出不少中小平臺。零壹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至少已有84家股權眾籌平臺停運、倒閉或轉型,約占整體數量的23.0%,其中包括曾經備受關註的垂直型農業眾籌平臺,如嘗鮮眾籌和大家種。

在行業分化之際,牛投網逆勢而上。盈燦咨詢2月初發布的《2016年1月眾籌行業報告》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完成融資6.04億元,排名第一的京東東家完成私募股權項目6個,融資9494.7萬元。

牛投網緊隨其後,在1月新增股權眾籌項目10個,完成融資6528萬元。高速增長的數據背後,牛投網是如何構建早期投資生態閉環的?該平臺為什麽更傾向於選擇紮根傳統行業的互聯網項目?社群眾籌的核心價值是什麽?2016年股權眾籌行業又有哪些新趨勢?

模式:投正向現金流項目

從試運營到2015年5月正式運營,牛投網CEO郭海峰認為,是社群眾籌的模式為牛投帶來了項目源和投資人資源,促使1月份的數據爆發。“但這並不是最高峰,增長才剛剛開始。”他說。

“投資人對創業所做事情的容易做出判斷,但早期項目靠不靠譜核心還在於做事的人。在社群里通過社交的方式,大家對人的認知會有一個判斷和背書。”郭海峰表示,牛投網通過與全國各地商會、行業協會等開展合作的方式,引入投資人和項目來構建社群。目前牛投上完成融資的項目,均通過社群眾籌的方式達成,這是其它大部分平臺所沒有的。

牛投網也曾走過彎路,在試運營的過程中,曾采取無領投的方式進行眾籌。郭海峰表示,但大多數對股權眾籌需求的投資者,專業水平並不高,他們大多依賴牛投平臺,無法獨立做出投資決策。對於有一定投資決策能力的投資人來說,無領投模式下激勵不夠,其參與意願也並不高。

而在有領投模式中,更高的投資回報、更大的話語權、比其他人優先接觸到項目的機會,將吸引這批有決策能力的人參與做領投,因此牛投回到了有領投的方式。“但牛投的領投人跟其它平臺不太一樣,是企業家而非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和VC機構。”他說。

郭海峰曾用“有投資實力、有投資知識、有創業經驗、有行業資源”這“四有”來形容牛投平臺上的投資人。他們大部分是來自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少部分是互聯網B輪以上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實業經歷讓他們完成原始積累,能夠給創業者提供資金。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給創業者提供創業幫助和行業資源。

但這群企業家有一個短板:他們並非專業的投資人,在創投圈寂寂無名。郭海峰表示,牛投會通過投資學院對其進行培訓,然後再由他們在牛投上實戰,選擇領投相關的項目。在牛投1月份的10個項目中,有三四個都是由參與培訓的企業家來擔任領投。

與傳統行業中企業家當投資人的定位相匹配,牛投平臺上的項目,也大多是紮根傳統行業、有正向現金流、處於天使投資階段的互聯網項目。郭海峰認為,這些項目將是中國未來上市公司的主流形態。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互聯網項目有三五千萬用戶,通過燒錢成為行業第一,但仍找不到盈利方向。”他說,這些項目不是牛投的選擇,平臺更青睞於傳統行業中有正現金流的項目,這些項目運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在線消費場景,很容易打開想象空間。可能這種項目只有一兩萬個用戶,但由於高客單價和用戶的高黏性,收入往往能夠做到很高。

牛投網品牌運營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已有30個項目通過牛投完成眾籌。牛投已經促成項目融資總額7326萬元,公司計劃在2016年完成10億的眾籌項目融資額。

郭海峰認為,隨著全民天使投資概念的普及,天使投資的平均回報率會下降。美式VC所追求的千倍回報的項目畢竟是少數,牛投所選擇的恰恰是可能發展地慢,但不會馬上倒閉的項目。這些項目自身有造血功能、現金流健康,將是未來新上市公司中的主流。

“隨著A股註冊制的推出和新三板的擴容,每年新上市公司的數量會是原來的五到十倍的,達到數千家。倒推到早期投資市場,未來上市的數千家公司跟以前的A股上市公司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中大部分都拿過VC、天使投資,牛投瞄準的就是這樣的公司。”他說。

競爭:項目退出高峰或加劇行業分化

“2015年是股權眾籌元年,2016年眾籌項目陸續開始變現,將迎來項目退出的高峰期。”郭海峰表示,這時候哪家平臺賺錢、哪家平臺賠錢、哪家平臺項目靠譜都會表現出來,這將促進股權眾籌行業的分化。

京東東家在2月23日宣布,第一個完全退出項目——“老炮兒”工體演唱會誕生。項目投資人獲得現金收益7.3%,折合年化收益率為21.9%,實現溢價退出。據了解,目前牛投平臺尚無項目退出案例,預計在今年3月底會陸續出現。

“牛投上達成的項目一般是下輪或下下輪退出,平均周期在兩年以內。由於眾籌項目金額一般是一兩百萬,占股1%至2%比例較小,所以比較容易實現退出。”郭海峰表示。

人人投CEO鄭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大量眾籌項目的退出,不排除群體事件將會產生,人人投本身也面臨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按照當初的協議約定來進行項目退出。

京北眾籌總裁、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為了避免人頭多溝通困難,同股同權是最好的方式。領投加跟投,同進同退、等比例退出的方式可以解決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傳統的股權退出方式有下輪、下下輪退出,被並購退出,新三板掛牌或獨立IPO退出,大股東回購退出四種。京北眾籌與北交所、上交所構建LP份額的流轉系統,也是一種新的退出方式。

羅明雄還表示,隨著阿里、平安等擁有資源和專業性平臺的進入,股權眾籌平臺2016年將迎來大的發展,項目融資額將有五到十倍的增長,但真正的市場格局將在2017年落定。與P2P平臺類似,未來90%的股權眾籌平臺倒閉都有可能。一些不具備獨特項目資源、專業風控能力、批量投資人推廣能力、合理的退出和投後管理能力的平臺自然會被淘汰。

鄭林認為,2016年將是股權眾籌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平臺想要創新發展,模式一定要垂直化,而不是做綜合類平臺。另外,公司可以把自己打造成非上市公司融資的展示平臺,像人人投就是對資源進行整合,用電商的思維做眾籌。“平臺不必要既懂風控,又提供產品技術,還負責執行退出環節,這樣模式太重,融、投、管、退可以找專業機構來合作。”他說。

郭海峰表示,他認為眾籌平臺間未來的競爭,是誰能給創業者帶來有用的人的錢。對於理性的創業者來說,眾籌不只是解決財務問題的通道,還要看看背後提供資金的人是誰。在牛投上,創業者更容易融到對其未來發展有支持的企業家的錢。

“牛投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實現價值鏈接的作用。讓創業企業通過股權眾籌,形成自己的生態圈。”他解釋道,例如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創業公司,在牛投社群認識了一家做電商的創業公司,並對其投資10萬成了股東。這家智能硬件公司並不一定在乎這10萬是否能賺錢,但這筆價值鏈接有助於雙方未來做成一筆生意或者達成某種合作,也是一種溢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79

如何挑選靠譜P2P平臺?把握四個原則就好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16.shtml

導讀 : 雖然目前有不少小平臺選擇良性退出,但也有不少平臺頻頻爆雷,使投友們成為最後的接盤俠,怎樣的平臺才靠譜?

挑選靠譜的平臺一直是投友們不斷討論的話題,也有很多投友相互推薦平臺,可經過考察發現,並沒有推薦人說的那麽好,找出一個靠譜的平臺猶如大海撈針。雖然目前有不少小平臺選擇良性退出,但也有不少平臺頻頻爆雷,使投友們成為最後的接盤俠。為此,投友們甚是困惑,怎樣的平臺才靠譜?

1.看投資平臺合規與否:地方金融辦備案,銀行資金存管

隨著監管的明晰,行業的無序時代也逐漸成為過去式。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起草頒布《辦法》,明確規定P2P平臺為個體與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撮合交易的信息中介企業,並且特別劃定了12項“紅線”,即禁止P2P自融,禁止搞資金池、假標和關聯交易、拆標,禁止混業經營,不得承諾保本保息,禁止股票配資、做眾籌業務等。

合規的平臺一定是遠離這12條紅線的,首先在合規性上就可以排除那些純詐騙,或者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做非法勾當的平臺。

不僅如此,《辦法》還規定,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的機構,其機構名稱中應當包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目前大多數平臺名稱均為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公司,以後投資人看名字是否有“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也可以判斷平臺的合規性了,這也是從準入上對平臺加以規範。

此外,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人,根據辦法,還要看平臺是否在地方金融辦備案,是否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等。

2.看平臺背景“水分”:查詢公開信息如股權結構、驗資報告、工商註冊信息

對於投資人而言,很多人都首先關註P2P平臺地背景實力,從這一點上考量也能最簡單的判斷平臺靠譜與否。一旦平臺戴上“國資”、“風投”這樣的帽子,無形中起到了很大的增信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號稱國資系的平臺,由於行政級別不一,信用背書能力自然不同。但目前也有不少號稱國資系的平臺實為地級市甚至縣級國資背景的平臺,背書意義不大。例如匯錢莊,間接控股股東是河南固始縣縣屬的建設投資公司。根據控制力的強弱,有不少宣傳國資系的平臺其實國資占比很低,或需上追溯兩三層才為國企,這類平臺公信力不大。

為了迎合投資人,很多平臺采用“左手投右手”的虛假增信手段欺騙投資人。業內人士提醒,可以通過查詢平臺已公開的股權結構、驗資報告、工商註冊信息來判斷平臺背景的真實性。如果平臺宣稱與大平臺有合作,也可仔細查看平臺公開的合同,特別是合同上的各類名稱和公章等。

上述人士還表示,對於宣稱已經獲得風投的平臺,投資人可搜索該風投是否為知名風投公司,登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平臺是否已做股權變更,或者直接撥打風投機構客服電話咨詢。如果投資的為非上市系實體企業,則要小心其可能存在自融的風險。

3.看平臺的業務模式:看不懂借款產品描述的請不要輕易嘗試

投資P2P,業務的真實性應該作為首要參考因素。“不管平臺擁有什麽樣的背景實力,業務模式和業務真實性一定是網貸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看不懂的標的、看不懂的業務模式,投資人千萬不能輕易嘗試。

目前,P2P平臺上常見的借款產品有小額信貸、企業貸、房貸、車貸、票據、供應鏈金融等。“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供應鏈金融產品對平臺本身的資源和產業整合能力要求極高,除非像京東、中石油這樣大型的企業,一般號稱做供應鏈金融的民營系平臺往往涉嫌自融。

對於一些把借款產品描述得特別複雜連專業機構都看不懂的平臺,投資人要保持警惕,謹慎投資。

4.看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公開資料越全面越詳細,可信度越高

一直以來,P2P行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辦法》中也規定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以下信息,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年收入、主要財產、主要債務、信用報告;融資項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於項目名稱、類型、主要內容、地理位置、審批文件、還款來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額、借款期限、還款方式及利率、信用評級或者信用評分、擔保情況;已撮合未到期融資項目有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融資資金運用情況、借款人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借款人還款能力變化情況等。

“一家平臺信息披露越全面,借款資料展示越詳細越透明,那麽平臺隱瞞問題的難度就會越大”,業內人士表示。他認為,信息披露包括平臺基礎資料公示、運營財務數據、借款人資料展示三大方面。基礎資料公示包括營業執照、高管團隊介紹、股權關系、重要人事任免、股權變更、網站規則調整等;運營財務數據包括貸款余額、交易量、壞賬率、借款人數、出借人數等十幾個指標;借款人資料展示則有借款人個人信息、簽約現場照片、上門考察照片、合同、打款憑證、抵押物照片、審批風控流程等幾十項指標。

因此,投資人可登錄平臺網站按以上方法、提示按圖索驥,綜合各項信息判斷平臺是否值得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582

創業者如何快速找到靠譜的創業機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5/156313.shtml

創業者如何快速找到靠譜的創業機會?
張璐 張璐

創業者如何快速找到靠譜的創業機會?

通過幫助崛起中的群體更快的獲得市場,才更容易賺錢也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

文 | 張璐(紅山資本合夥人)

隨著城鎮移動互聯網逐漸紅海,“互聯網+”逐漸成為了一個高頻詞匯。與移動互聯網不同的是,“互聯網+”需要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甚至傳統產業的重要性會占到整個項目70%以上的比重。移動互聯網主要圍繞著個人生活服務,而“互聯網+”更多與個人、大小B經營升級緊密相關的。除“互聯網+”外,互聯網渠道下沈、老年服務、消費升級、黑科技等等也存在著誘人的機會。那麽如何快速找到靠譜的創業機會呢?這里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本文作者張璐女士,紅山資本合夥人,曾供職於隆領投資副總裁

第一步:了解宏觀趨勢,了解產業走向

美國的今天預示著中國的明天,參照美國目前的產業結構,不難找到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蹤跡。對比2013年中美兩國的產業GDP比重數據,可以看到二者之間明顯的差異。

14650063692300.jpg

隨著中國的發展,農業、制造業的比重也將快速下降,支撐或取代農業、制造業發展的服務業比重會增大,整體GDP有近30%的結構將因此發生變化。其他服務產業也將由於消費水平的提升、高科技新平臺的出現、農業制造業升級等而不斷升級。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已經放緩,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之中,相對於美國越是落後的產業便越是存在更多更大的機會,這其中產生的機會也會成就很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創業者,正確的發現和選擇機會事半功倍也將是必然。每個產業中具體行業的GDP中美占比數據可以很方便的通過互聯網獲取,這里不再贅述。

第二步:產業的升級,產業的選擇

當把產業結構進一步展開時就會發現創業可選的方向不僅僅有網紅平臺、各種電商、VR/AR……用互聯網高效的模式去改變升級一個垂直行業也會避免跟風獲得想象空間足夠大的機會。總結了產業升級的基本框架,內容和關鍵點為個人總結,我也會常否定自己所以未必完全正確,僅供創業者開拓思路:

nYCM-fxsveph0279924.jpg

“互聯網+”的創業者很多,但是“+”的不合理脫離行業發展本質的占絕大數,出發點一旦錯誤,努力越多反作用力越大,公司本身在未來也很難實現盈利,也就更不具備資本的投資價值。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升級帶來的效率提升遠不如純線上的互聯網產品,因為需要繁重的線下運作,只有選擇一個未來5~10年會發生比較大變化的行業深入觀察研究尋找機會,真真正正的從創造價值和獲得利潤雙重角度出發,才能夠真正提高創業成功概率。

總結起來,按照三大類別劃分,靠譜的機會主要有:

ToB:從開源角度輔助各類企業發展

此處ToB指面向大小企業、各類個體戶經營層面的服務,不能真正幫助經營者節流省錢或者開源賺錢的服務市場是很難打開的,那麽選擇節流還是開源?開源優先級往往高於節流。就拿農業來舉例,一畝地種植經濟作物年產值通常能達到4000~5000元,其中農資消耗約1000~3000元,農產品到下遊銷售終端一般加價3~5倍,也就是可達到1.2~2.5萬元,把農資鏈條優化10%,幫農戶省100~300元,把產品和銷售能力提升10%,則可以賺800~2000元,結論不用再做分析已經很明顯。

那麽,優先選擇幫助什麽樣的B端呢?較為分散的市場里,幫有錢人賺錢更容易,因為他們往往更具備眼界、更易自我更新,也正因為這樣他們更會賺錢更懂得分享。市場規模較大的領域中,ToB服務里通常很難一家處於絕對壟斷低位,那麽想賺更多錢的ToB創業者就需要優先考慮目標企業的選擇了,再對癥下藥,一套方案是很難實現市場通吃的,不同企業的短板都是不同的。

ToC:互聯網及服務向縣城和農村下沈、向老齡群體加速普及;幫助人們更會賺錢、幫助人們更會消費

過往的幾年里,移動互聯網已經浸入了城鎮居民(尤其是80後)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想找到大的突破是很難的事。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會也仍然存在,比如中國老齡化在加速,老年人群體也有著多樣化的需求;比如中國的鄉鎮建設也在加速,面向縣城、村的互聯網渠道下沈也有著巨大的機會;比如按照職業劃分,互聯網行業相關的服務已經很完善,但是制造業、建築業、化工業等很多領域也有著足夠巨大的市場空間,從業群體也有未被滿足的招聘、培訓、就業、創業、融資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每每聊到這些方向,會聽到很多反面的聲音,老年用戶不會用智能機、不會支付,農村市場的推廣太辛苦……不過往往聽到這里,對這個創業者就已經基本喪失了繼續了解的興趣,看不到機會眼里卻都是困難的人如何在資本不景氣的情況下取得突破獲得成功呢?還有一類創業者也很多,能看到一些賺錢的機會,但是卻忽略了市場的走向,如果是幫助一個本應該被時代淘汰的群體賺錢,那麽只能是一場生意,很難具備資本的投資價值,通過幫助崛起中的群體更快的獲得市場才更容易賺錢也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

隨著GDP不斷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提升,願意為更好的產品或服務付更高的費用,同時需求也逐漸呈現多樣化,如果品牌會更分散規模更小,那麽眾籌的爆發也可能隨之加速。

科技:新技術、新平臺

新技術、新平臺的到來讓創業者、資本興奮和沖動,VR、AR、機器人、無人駕駛……外來的高科技熱點在國內似乎並沒有受到資本寒冬的過多影響,但是看這些方向市場空間能容納的機會,這些領域的創業項目必然會死傷無數,過熱的方向中創業者做分母的概率不會比搖號小多少。成為分子也需要具備與分子等價的高超水平,這類領域不是會做就可以,而是要做到人中的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

與美國不同,中國現在這個階段不論做什麽,市場都會占據主導地位,產品、技術只是有了1,後面的0主要還是來源於市場運作能力,如果只具備做到1的能力,那麽就約等於技術代工工廠了。

第三步:可行方向的選擇,外部分析

1、上市公司簡析&對標

當選定了某個產業後,如何找到具體的方向?除了關註BATJ等互聯網公司的布局,更主要的競爭對手會是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當把一個行業內的中美上市公司對比,可以發現中國在某些方向里還未出現獨立上市公司,以農業為例可以看到中國目前技術科技類、貿易類、品牌類公司還存在著較大的上市公司缺口。

2、未上市競爭格局簡析

有些行業第一名的公司市場占有率可以超過50%,有些行業則是Top5企業都具備獨立上市的能力,同樣借鑒美國市場可以快速得出相關領域的格局情況。根據這個數據,創業者可以大致判斷這個方向是否適合創業,如果所在領域融資已經到A+輪或更後期的公司數量超過了行業所能容納上市公司的數量,那麽才開始創業就會比較艱難了。

第四步:適合自己的方向,內部分析

當基本符合前文的方向評估條件後,團隊需要針對這個創業方向進行自我評估了,太多的創業者在盲目的樂觀中,即使是比較資深的BAT背景的創業者也不例外,經常容易沖進紅海中,選擇了一個過細的細分市場。

用一個很粗糙的算法來表示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創業團隊平均成功概率:

創業成功概率≈投資成功概率≈(領域規模/1000億元)/窗口期內創業團隊數量

這可以說明,不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選擇跟風的方向容易紅海,過於細分的領域不值得投入(生意還是可以做的)。團隊是否能超越平均的成功概率,這與團隊的職業背景、行業資源積累、學習速度、策略、執行力、運氣是遠遠分不開的。

如果自我評估後發現,相較於競爭創業者,自身獲得成功的概率似乎並不夠高,那麽如何可以提高成功概率呢?

1、降維PK

自身短期內無法變更強,那麽就改變方向改變競爭對手,將對手變弱小。比如三只松鼠的競爭對手是分散再街頭巷尾的夫妻店、路邊攤,互聯網農業公司的競爭對手是村邊店、分散的經銷商……降維競爭更容易取勝,如果你選擇了互聯網巨頭主營業務線、上市公司主戰場創業,那麽……還是考慮盡快轉型吧!

2、主導窗口期

根據對市場的分析判斷主動去選擇一個創業方向,而非被動的跟隨風口,更容易成為引領者,當資本的錢在該領域內花差不多的時候,後來的創業者就很難拿到錢了。

3、打法升級

市場的打法同樣需要升級,即使是來自BAT擁有相對先進運營方法策略的創業團隊,如果依然沿用讓BAT在幾年前獲得成功的老方法,那麽就很可能成為創業大潮中的犧牲者了。基於已有成熟策略,在新的領域中創新提升,並體取得正向的運營效果可以幫助增添多分勝算。

如果這些方法仍然沒有效果又十分想創業,那麽還可以退而求其次,給自己找一位CEO。同時通過投資參與到靠譜的早期創業項目,旁觀學習也是一種快速的學習方法,可以找到些靠譜的機構專業投資人獲取早期項目信息而非股權眾籌。

第五步:創業啟動與融資

1、業務啟動

今年的創投市場不景氣依舊是大概率事件,對於非豪華陣容創業團隊,機構投資人往往會需要看到產品上線,有實際的運營數據才會天使投資,產品沒有上線,只有BP便開始大量見投資人,只能是浪費自己的時間,下一次投資人可能也不願意再見這個項目了。對於一支相對優質的創業團隊,擁有一個月左右的運營數據便可以啟動天使融資了。

2、第一次融資

關於如何提高融資成功率,早期投資人到底關註什麽一直是絕大多數創業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如果創業方向的選擇大致符合前文的標準,並且完成了初步的數據驗證,那麽融資還是會具有一定成功可能性的。

目前投融資市場確實不夠景氣,如果創業者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便開始頻繁接觸投資人,只能浪費自己的時間,投資人即使感興趣也可能會延長觀察期,直到有更多可以看到的優質運營數據。一般情況下,機構給出的天使輪估值主要集中在1000~3000萬RMB,融資額度與股份出讓也是成正比的。在定估值時,為了加速融資以啟動業務,也不妨考慮適當降低估值和融資額度,小步快跑,如果錯過先發優勢會更為遺憾。

創業 方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