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的來自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可能會繼續放大。
由於開發商不願意降價銷售,中國樓市庫存大增。房地產開發增速本已放緩,庫存大增將延長這種放緩,繼續對中國經濟構成拖累,並且抵消地方政府松綁“限購”帶來的影響。
中國最大地產中介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21大主要城市新入市房屋數量環比下跌25%。
野村控股(香港)中國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
建好的房子遲早是要入市的,而潛在的買家會繼續預期房價下跌。盡管樓市政策出現了調整,但是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並沒有改觀。
從明天的貿易賬到後天的通脹數據,再到8月13日的工業產出、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銷售,未來一周中國將陸續公布7月經濟數據公布,可以檢驗中國經濟是否能延續二季度7.5%的加速增長。
高庫存拖累:
世聯地產顧問的數據顯示,6月中國二十個大城市新屋庫存大幅躍升,平均可供銷售超過23個月。此外,彭博社援引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30日,全國新屋占地面積同比增長25%。
在中國,地產開發商預售期房需先征得當地政府通過。中原地產整理的40個城市的數據顯示,7月開發商獲預售批準的房屋面積環比下降7%。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未來房屋需求將會越來越通過去庫存來滿足,房屋營建活動將會大幅放緩。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部門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奶粉質量和安全的政策之後,正開始把關注點投向價格,一場針對奶粉價格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業界分析認為,最遲在2015年,不用政府干預,中國奶粉業的一場價格戰已在所難免。
「近十年來中國市場有兩種商品只漲不跌,一個是房子,另一個是嬰幼兒配方乳粉(以下簡稱奶粉)。」研究奶粉問題多年的廣東省奶業協會顧問王丁棉說。
不過2014年以來,這兩種商品都出現價格鬆動的跡象。今年4月初,河北君樂寶乳業(以下簡稱君樂寶)以每罐奶粉130元的價格高調入市,打破了國內奶粉動輒300-400元的定價。
「攪局者」的出現,讓被認為「全球最貴」的中國奶粉市場陷入一場降價促銷的風潮。
2014年6月以來,在某電商平台,聖元優博愛3段(900g)、貝因美冠軍寶貝3段(908g)、雅士利金裝3段(900g)都降到了150元以內。外資品牌中,惠氏金裝幼兒樂3段(900g)僅售139元,雅培與多美滋多款產品的價格也低至200元以下。
除了在電商平台血拼之外,國內還出現了「區域限價」模式。2014年7月,主要生產羊奶粉的陝西紅星乳業在「大頭娃娃」事發地安徽阜陽設置了60家工廠店,採取廠價直銷的方式,以168元的價格出售。而在阜陽之外的地區,該產品市場價仍為300元左右。
「如果現在奶粉企業還在談質量,談安全,那是丟人,因為質量和安全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在7月22日舉行的首屆中國乳業俱樂部論壇上,聖元國際董事長張亮在面對數百名同行發言時直言不諱地說,「未來奶粉競爭就是價格競爭。」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部門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奶粉質量和安全的政策之後,開始把關注點投向價格。
2014年5月30日,國家食藥總局等部門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最新的奶粉質量安全政策和現狀。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在發言中花了相當長篇幅比較國內外奶粉懸殊的價格。
一個技術專家為什麼要主動談論價格問題?奶粉業界在關注這個細節的同時也注意到,姜毓君的另一個身份是國務院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奶粉銷售渠道費用偏高。我想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姜毓君稱,未來通過多方協力,會解決這個困擾消費者的問題。
無論是在奶粉業內還是在政策層面,一場針對奶粉價格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2014年6月以來的奶粉打折促銷,或許並不代表奶粉價格實質性下降。
「這是階段性的企業促銷,也只是部分企業的行為。參與降價的企業,也只選擇了部分產品降價,為的是清庫存,造聲勢。」王丁棉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奶粉價格可能還會反彈。
「奶粉價格上行已經比較困難,價格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下行也不可能那麼快。」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促使奶粉目前價格形成的眾多複雜因素沒有消弭的話,那麼奶粉價格仍將保持穩定。
王丁棉詳細分析了所謂的「複雜因素」:以市場上零售價為300元/罐的奶粉為例,其生產成本約為20%。產品運輸費用及倉儲費佔1%左右、產品關稅佔成本佔1%左右、產品進口增值稅佔成本佔3%左右、產品中國境內物流配送費用佔1%左右、產品全國總經銷商毛利約為26%左右,至此一罐進口奶粉的綜合成本累計約達52%。國內奶粉雖然免去關稅、進口增值稅等成本,但由於奶源價格稍高,因此綜合成本與進口奶粉基本差不多。
消費者支出的奶粉費用,有一半花在銷售渠道——當奶粉進入傳統銷售渠道,其中,代理商要拿走20%左右的利潤,終端商利潤約為15%,市場銷售人員工資及提成約為8%,還有終端賣場進場費、條碼費、端架費、過節費等隱形費用合計約5%左右。因此傳統渠道的成本與利潤約佔一罐奶粉價格的48%。
王丁棉認為,銷售渠道中的「層層加碼」,才是造成中國嬰幼兒奶粉「全球最貴」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在陝西紅星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印看來,許多奶粉企業重資本市場盈利甚於產品盈利,也成為價格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嬰幼兒奶粉企業有四分之一是上市公司,還有一部分企業正準備上市。這些企業要靠高毛利來取得投資者青睞,獲得資本市場的盈利。因此它的賬面必須出現一個虛高的毛利,價格就得撐在那兒。」王寶印感嘆道,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上市奶粉企業的財報顯示,其毛利率都在50%以上,淨利率卻不到10%。
政府部門的調查結論也證實了這一點。2013年,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對雅培、美贊臣、多美滋、惠氏等多個奶粉品牌啟動反壟斷調查。2013年8月,反壟斷調査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普遍存在對下游各層級經營者、代理或分銷商釆取高點返利等手段,以促進市場銷量最大化,即通過大幅提高渠道費用來刺激產品銷售增加。
儘管這張中國反壟斷史上的最大罰單迫使多家奶粉企業罕見地主動承諾降價,但王丁棉認為,國家「反壟斷調查」大棒未能使進口奶粉齊刷刷地把售價降至接近全球市場價格,因為「它壓根兒就沒有觸及銷售渠道的縮減」。
在王丁棉看來,實現奶粉全行業降價存在三種模式,即純電商、企業直通終端或是政府干預。但每一種模式實踐起來都困難重重。
君樂寶採用的「網絡+電話」的電商直銷模式,繞過層層經銷商,砍掉了渠道費用。「我們最初沒想賣130元,打算賣170元。」君樂寶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但要滿足經銷商的利潤,至少得賣260元。這促使君樂寶最終採用直營的方式。
但是,「砍掉渠道,甩掉經銷商」的口號聽上去很酷,現實卻沒那麼美。
君樂寶並非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2013年12月,蕊盛蕊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蕊盛蕊)便高調宣佈完全退出傳統銷售渠道,啟用純電商銷售模式,成為國內奶粉市場首個主攻電商渠道的進口奶粉企業。
較傳統渠道奶粉價格,同樣款型產品,蕊盛蕊官網旗艦中心店價格下降一半。蕊盛蕊乳業集團公司總裁余丹透露,自發佈採用「純電商模式」的半個月時間,蕊盛蕊在官方網站實現了2萬罐奶粉的銷量。
不過,王丁棉認為,當前影響國內消費者選擇嬰幼兒奶粉品牌的因素中,價格因素遠在產品質量、品牌美譽度之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消費者出於對奶粉安全的擔心,一直相信越貴越好。
事實也是如此。在轉型純電商八個月之後,蕊盛蕊總裁余丹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坦言,其奶粉的銷售量與原先依賴傳統渠道銷售時相比,「下滑幅度超過50%」。
「槍打出頭鳥。現在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接受純電商模式,相信『便宜沒好貨』,並且覺得進口奶粉非要海外代購才安全、有面子。」余丹坦言。
目前,以純電商模式削減渠道費用,使得奶粉價格大幅下降的奶粉品牌,國內只有君樂寶,外資只有蕊盛蕊。「珠江水這麼大,一兩個小石頭扔進去,僅僅彈起幾個水花而已,不會改變整個水質。」王丁棉說。
除了蕊盛蕊和君樂寶以外,其他奶粉企業雖然也已紛紛「觸電」,但依然依賴於天貓、京東、蘇寧紅孩子等第三方電商平台,線上線下價格相差不大。
吳松航說,三元的嬰幼兒奶粉在電商的售價也僅比市場終端的價格低不足一成。廣州市合生元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朱輝也表示,合生元線上線下嬰幼兒奶粉單品建議零售價格基本保持一致。
事實上,因為繞開渠道,而讓經銷商「很有意見」的不只電商模式。陝西紅星乳業選擇在阜陽直銷奶粉,本質也是企業直通銷售終端的嘗試,但即使是這樣也給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這個活動我只在阜陽做,其它地方還不能做,因為經銷商很有意見。」陝西紅星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畢竟讓經銷商受益,也是企業責任。
眼看著前兩種模式面臨的壓力,王丁棉寄望於政府干預。
「不管奶粉從哪個渠道賣,國家層面應該出台市場規則,在物價部門核准生產成本和稅收等基礎上,規定廠家和商家大約20%的利潤上限。」王丁棉認為,政府可以採用像低價藥那樣的市場調控手段,畢竟「奶粉是孩子的口糧」。
目前,一些政府部門試圖引入藥店這個商超、母嬰店和電商之外的第四渠道,解決渠道費偏高問題,但由於沒有議價權,藥店奶粉的價格並不具備優勢。
考慮到現實情況,一些地區可能採取更為激進的政策。據藥店賣奶粉的一位政策執行者透露,廣東、湖南等五省目前正在積極試點藥店賣奶粉,甚至可能通過發放奶粉專營許可證的方式,使得奶粉只能在藥店裡銷售,以極具爭議的方式控制奶粉質量和價格。
不過,大多數奶粉企業還是希望市場的問題由市場解決。
比如,合生元和三元都傾向於推出新的產品,以豐富產品線的方式,調整產品價格矩陣。合生元在2013年9月推出了以中端和高端客戶為定位的素加系列奶粉,並計劃在2014年11月推出定價180元左右的素加呵護系列,以滿足四、五線城市客戶的需求。吳松航也表示,三元正在研究「一種靠特殊產品和特殊渠道來降低價格的模式」,但目前還沒有落實。
從事乳業研究多年的北京普天盛道負責人雷永軍則預測,最遲在2015年,不用政府干預,中國奶粉業的一場價格戰已經在所難免。
雷永軍注意到,2015年3月歐盟將解除對奶牛飼養配額的限制,解禁後的歐盟奶產量將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全球奶價的下行,可以讓中國以進口奶為原料的企業成本下降10%左右,同時隨著企業直供終端的模式日益成熟,企業也會省下10%左右的毛利,這20%的空間使得企業具備了以價格作為主體競爭的基本條件。
「奶粉企業不賺錢,經銷商賺錢,這是過去五年時間裡非常普遍的現象。」雷永軍認為,隨著物流迅速發展,渠道經銷商這一群體遲早要「被革命」。
「如果我是企業老闆,就要想辦法把渠道甩掉,不和你做生意。這是一個趨勢,因為你賺得太多了。」雷永軍說。
雷克薩斯LFA概念車。 ( 新華社 賈少華/圖)
繼奧迪、寶馬、捷豹路虎等品牌之後,豐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也加入降價行列。
8月20日,雷克薩斯發布通知稱,為應對國家和各地發改委對汽車行業的壟斷問題,雷克薩斯將於9月1日起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本此調價共涉及約1.5萬件零部件,平均降幅達26%。其中,散熱器總成下調35%、發動機總成、自動變速箱總成下調30%、空氣囊總成下調25%。
在此之前,多家日系合資車企對已回應,廣汽豐田宣布於8月18日起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廣汽本田稱,將於9月1日起對部分零部件價格實施下調,但並未透露具體的下調數額。東風日產則表示,研討並計劃有針對性的制定改善措施,同時保持與發改委的溝通,積極配合發改委在規範汽車行業市場競爭方面的推進工作。
雷克薩斯是首家公布具體降價方案的日本車企。就在雷克薩斯宣布調價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在反壟斷問題上向日本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開出共計12.35億元的罰單,這也是我國反壟斷史上的最高罰單。
值得註意的是,12家企業中,兩家公司因最先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被免除處罰。還有兩家公司因較早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被處以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而其余公司則被處以一年度銷售額6%——8%的罰款。
據《經濟觀察報》早前消息,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官員表示,“我們對一些企業的主動降價行為表示歡迎,也認賬。但是如果有的企業死打都不認賬、不整改,這樣的企業,在調查結束後,處罰肯定只會更加嚴厲一些,會從重處罰。”
8月14日,湖北省物價局向武漢市場4家寶馬汽車4S店開出共計約162萬元的行政處罰。據悉,2013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實現營業收入達153.48億歐元。若按照1%—10%的處罰規定,罰款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今年前7個月,寶馬已將3300余件原廠零部件產品的批發價格平均下調15%,其中,108個產品下調20%-50%,包括部分發動機零件下調50%,部分電器產品下調30%,部分鈑噴件下調20%。同時,寶馬降低了多款旗艦產品的批發價格,並推出多種客戶優惠政策。
本月,寶馬再次宣布下調原廠零部件的批發價格,包括車身、壓縮機、發電機、電瓶和剎車盤等在內的2000余件產品,平均降幅達20%,其中車身部件下調45%,發電機下調40%,電瓶下調25%,剎車盤下調20%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隨著房地產市場持續走弱,廣州開發商紛紛以價換量去庫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降價潮。
新華網報道稱,廣州天河、海珠、荔灣、新黃埔上周商品房成交均價出現下跌,其中天河、荔灣、海珠降幅較大,分別為6%、10%、14%。荔灣均價由25168元/平降至22668元/平。中心區成交均價大體上有所回落。外圍區方面,花都成交均價下跌,由前一周9328元/平跌至8918元/平,下跌幅度為4.3%。
在目前的降價大潮中,龍頭企業力度尤其大。《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稱,
位於海珠區的萬科派上周末推出的帶裝修公寓均價2.7萬/平米,最低價2.55萬/平米,遠遠低於此前3.3萬/平米的吹風價。
而降價也的確有效地推動了商家去庫存。開盤當日,萬科推出了包括1萬抵8萬、“淘萬行動”賬單抵房款1萬元、按揭付款9.8折、7天準時簽約9.9折等在內的優惠。當天的去化率達到了約七成。
除了萬科,上周末開盤的荔灣邦華星際廣場公寓價格比去年降低了3000-4000元/平米,當日成交了20套左右。
相比於市區的局部降價,廣州郊區樓盤降價勢頭更猛烈。
毗鄰新塘新汽車客運總站的奧園康威廣場於上周開盤,毛坯售價9500元/平米,現可享1萬抵5萬優惠;帶裝修1.1-1.2萬/平米,相較之前給出的1.75萬/平米,讓利幅度至少為5500元/平米。
增城廣園東板塊的翡翠綠洲降價幅度更大,折後毛坯價格最低為8990元/平米,比此前1.29萬/平米的精裝價格低出近4000元,為近兩年最低。
為了吸引購房者,開發商使出了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比如越秀地產的“刮1元抽iPhone6”、廣州南沙富力唐寧項目僅為一成首付的“富易貸”付款等。
開放商降價潮背後,是廣州商品房庫存居一線城市前列的事實。搜房網援引戴德梁行廣州公司總經理黎慶文提供的數據稱,當前廣州的可售住宅庫存903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為14個月。
《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援引業內人士觀點也指出了廣州樓市高庫存的嚴峻形勢,
方正證券研究員肖肖指出,廣州庫存達到1000萬平方米,處於歷史高位。去化周期為13.6個月,接近2008年的高點。預計未來庫存還將繼續增加。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12日發布的《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顯示,8月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同比增幅為40%,高居一線城市之首。
對於廣州房地產的前景,研究人員並不持樂觀態度。文章稱,
上海易居研究員嚴躍進分析,一線城市堅守限購限貸政策,庫存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開發商考慮到近期整個市場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會加大降價促銷的力度。
不過,降價之後的廣州樓市成交並未出現火爆搶購局面。合富輝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分析,按照目前嚴峻的形勢,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廣州取消限購的可能性很大。
按照新華網的報道,目前,全國僅剩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三亞六個城市的“限購令”仍未打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今年3月宣布降價後,國內食用油巨頭益海嘉里再次下調主力食用油產品價格。圖為9月1日,江蘇南通一超市的食用油櫃臺擺放整齊的金龍魚食用調和油。 (東方ic/圖)
繼3月小包裝食用油降價之後,近期市場部分金龍魚、福臨門經銷商得到通知稱將再次下調小包裝食用油售價,屆時食用油價格將迎來年內第二次大幅下調。預計在11月初前後各大超市零售價格將會得到調整。
益海嘉里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該公司旗下金龍魚品牌的調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類價格降幅為10%~13%。今年3月底,益海嘉里已對金龍魚品牌食用油價格進行過下調,調價的主要有調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類,降價幅度大概在10%左右。兩輪下來,食用油價格下跌超過20%。
另外,中糧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旗下小包裝食用油品牌福臨門也主動下調了調和油、豆油、菜籽油的價格,降幅約為10%。目前降價通知已經下發,預計數周內市場價格會調整到位。
《21世紀經濟報道》稱,金龍魚與福臨門是國內主要的小包裝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福臨門市場占有率在15%左右。二者是國內食用油的風向標,此時宣布降價或將引發更多的企業跟隨。
對於本輪食用油降價,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表示,主要原因是散裝油價格的持續回落。2014年以來散裝豆油,菜籽油等價格持續下跌。豆油、菜籽油等油脂期貨品種近期價格已經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低點。現貨價格同樣如此,以江蘇為例,江蘇地區一級豆油目前價格5900元/噸左右,同比跌19.2%。江蘇地區進口四級菜籽油目前價格5900元/噸,同比跌28.5%。
除此之外,國內市場需求低迷也促使食用油企業降價。業內人士表示,勤儉節約、反對公款吃喝等新規定的實行,使餐飲業受到影響,食用油消費減少。
中國食品上半年包裝油整體銷量較去年下降8.7%,其中福臨門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銷量同比下降3.6%,受油價下行影響,該部分業務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16.1%,但是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於該公司減少虧損,2014年上半年上述業務虧損減至0.612億港元。
而益海嘉里母公司豐益國際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受降價促銷因素的影響,豐益國際2014年上半年小包裝糧油產品銷量達到270萬噸,同比增長11.6%,盡管銷量上升,因為單價下降,上半年豐益國際該業務收入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成本下降也讓豐益國際受益,該公司上半年稅前利潤達到1.08億美元,同比大增25.4%。
業內人士認為,食用油價格預計已經見底,繼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後期預計價格將有所回升。
不過,同為創業者,我心中一絲絲悲涼,畢竟這次錘子大幅降價不是什麽可資誇耀之事。老羅勇猛無雙,單打獨鬥從沒輸過,只有他挑別人的場子,自己的場子還沒被掀翻過——上次王自如黑了他一把,結果你們也知道,老羅迅速翻盤,通過視頻直播再次贏得這場戰役。
但問題仿佛就出在這里:老羅沒輸過任何一場“戰役”,但這場“戰爭”,怎麽卻越打越不順利呢?
我這時想起一個人,曾國藩,這位同學是另一種奇葩,一輩子親自打仗,幾乎就沒贏過,搞得三番五次在絕境中玩自殺,不是已經跳水了被下屬救起,就是劍都抹在脖子上了,援兵剛好趕到……後來搞得丫都迷信了,第一再不親自帶兵打仗,第二就算到了戰役現場,都遠遠退開幾十里,生怕自己有“晦氣”搞得手下將領打敗仗——可就這麽一個人,堅毅沈著,力挽狂瀾,最終打敗了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國——曾國藩一生幾乎沒打贏“戰役”,卻贏得整個“戰爭”。
所以我認為,搞清楚“戰爭”背後的“戰略邏輯”,比打贏一場“戰役”的“戰術手段”,更為重要。一城一地得失,影響心情,但不影響最終輸贏。可如果把戰略思想弄糊塗了,就仿佛日本偷襲珍珠港時,飛機起飛後,據說山本五十六淚流滿面,因為他知道這場偷襲戰役會成功,但沒用的,最終,將被美國奪走整場戰爭的勝利,將日本徹底埋進失敗的泥潭。
回到題目,我認為,分析錘子的“競爭戰略”,最方便的方法還是拿出老掉牙的“五力模型”——別小看這個邁克爾·波特在三十年前搞出來的東東,今天看來在諸多領域毫不過時(其實可能永遠不會過時),主要看你理解得是否深刻而已。
錘子所在領域,是今天競爭最為慘烈的智能手機行業,在“五力模型”中,分別受制於:1、供應商的議價能力;2、購買者的議價能力;3、現存的同行競爭程度;4、新進入者威脅;5、替代品威脅;好了,為了保持雕爺良好的睡眠記錄,我不打算把4、5兩點展開來講。因為第四點目前主要是雷軍的小米他們想的,比如你看,黃章的魅族用1799就成功打進了小米原先的地盤,成為“新進入者威脅”,老羅盤子太小,還談不上被威脅。至於第5點替代品,還得看我大蘋果的手表之類的表現,那是安卓手機全行業的噩夢,根據“智豬博弈”理論,自然有大肥豬去焦慮和抵抗,錘子做為小豬崽,也不必過分擔心。
好了,我們主要來看前三個“力”,對錘子的影響。
錘子首先遭到的難題,我們知道,其實就是第一個“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媽的,他們丫太強大,市場太熱,他們產能都跟不上,誰會降低“起訂量”來遷就錘子呢?所以你必須想清楚,要滿足跑量的需求,才能順利拿到供應商資源——而跑量,又必須和第2個“力”結合,即購買者的議價能力,現在市面上的手機選擇實在太多,每100元階梯價差,就足夠消費者另作判斷了,每500塊價差,幾乎都能差出一個階層了!
所以在這兩個“力”的牽引之下,錘子起初選擇的4G手機3500售價,未必是一個上佳選擇,因為太貴,所以消費人群肯定少,因為少,所以難以獲得供應商的全力支持。這兩點,互為因果。
而且還有最可怕的第三個“力”,現存競爭對手的影響力。蘋果就不用說了……反正已經成了“房間里的大象”,大家都假裝看不見就行了,我們只說安卓好了。問題是他媽的安卓陣營里,也有太多猛人了,小米、魅族、OPPO、一加、華為、三星、聯想、索尼……十根手指根本數不過來,個個也不是吃閑飯的,都很拼,而且,說難聽點,都有點“餓死駱駝比馬大”之感,哪個也不好欺負不是?
在我以前談錘子的那篇《錘子的機會》中,我曾隱約談過其實老羅有一次很好的機會……感興趣可以去翻看哈。這篇,我幹脆談得再具體些吧!我認為——人群定位,尤其立足於審美趣味、消費能力、年齡層、等等細分綜合下來的人群,然後再結合“企業自身能力”……還得加上,是競爭對手們尚未滿足、或者你賭他們就算看到了也一定做不好的,才是最有效的、你該去選擇的競爭戰略。
在我給出我認為錘子的有效策略之前,先拿我自己舉例。
這幾天陸續有人問我,“聽說58同城也在招募美甲師,他們也打算做上門美甲了,要和你的河貍家展開競爭,你怎麽說?”我說,“噢,我去年年底,打算開幹上門美甲前,就知道有山寨會抄襲呀,只不過我當初不知道是58同城而已。可我要是連怎麽防備山寨都沒想明白,我還配連續創業麽?”
當然,我承認58同城目前體量可比河貍家大多了,畢竟是美國上市公司,市值目前將近30億美金呢!但為何我卻一點不擔心呢?因為——哦,呵呵,因為O2O這件事,我選擇的是“美甲”,對,我刻意選擇的這個行業,58同城簡直一點機會都沒有,我在招募第一個美甲師前,就算過了。
有人現在該說了,雕爺,你丫就吹牛吧,其實你心里可擔心了,所謂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給自己壯膽唄。哈哈哈哈,你這麽說我也沒所謂,但咱們來看看案例:請問,58同城的招聘,已經算是做得最成功的類目了吧?而且也是58核心賺錢的主業之一,可問題是,看得懂我這篇文章的人,有一個人去58投過簡歷麽?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我們雕爺牛腩招聘洗碗工,說實話,最好的招聘渠道就是58!因為58上的藍領工、小時工,確實又多又好。但就像我一直說的,最強的地方也就是最弱的,白領會和洗碗工在一個平臺投簡歷麽?抱歉,他們只會選擇51job、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等專業白領招聘網站去投簡歷——所以我剛才說,能讀懂我這篇文章的人,幾乎沒一個到58投簡歷,如果真投了,我只能仰慕你,“兄弟,做為一個洗碗工,你可真上進呀!”
至於看完我文章後,能舉一反三的家夥,其實連51job和智聯等都不會投簡歷了,因為自有獵頭伺候,簡歷都不必自己動手,獵頭等著服務你,幫你賣一個好價錢呢。
懂了?這就是我說的“人群軸”。58是著名的低端同城信息網站,所囊括的人群一直以來是十分精準的,突然腦筋發熱,覺得自己能往上“邁進”了……哦,其實很危險的——誰會在京客隆超市里買愛馬仕包包呢?誰會在沙縣小吃店里點一份菲力牛排呢?同理,誰會在58同城那一大群保潔阿姨里挑一個美甲師呢?昨天還有個從58跳槽來河貍家的美甲師告訴我們培訓主管,“沒別的,就是覺得沒法忍受和保潔阿姨擠在一個屋里做培訓,好歹我也是有門手藝的呀,太侮辱人了。”
事實上,由於58的戰略混亂,連保潔阿姨領域都在陷入困境,阿姨幫、e家潔、阿姨來了、雲家政……統統拿到大額投資,越戰越勇還越大。58更剛剛認慫,因為在“代駕”領域打不過e代駕,幹脆投資入股了e代駕,你也知道,我前篇文章剛剛聊過,做為“行業軸”,代駕領域必然被滴滴和快的給瓜分,沒有第三名的活路……在各種商業邏輯完全不同的領域,58居然在多個戰線開戰,通通淺嘗即止,沒一個深挖,什麽都做、卻什麽都不精。完全不顧自身的“團隊基因”和“品牌背書能力”,在消耗著大量金錢、時間、和團隊的精力時,趕集網在悄悄的偷襲58的後院……
回題是岸。我要說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定要找出你的競爭對手們“基因”里就做不好、做不到的事!他們的品牌“背書”不出來的“承諾”。或者說,你想清楚,你的對手們,最擅長的那件事是啥,然後去做“硬幣的背面”。
那麽,錘子的對手們,哪件事做不好呢?而他們統統做不好的事,還恰恰是老羅和他的小夥伴兒們非常擅長的?!我要給出一個匪夷所思的答案嘍!大家請坐好,扶穩,答案是四個字——
“文藝憤青”。
你看,羅永浩不就是這四個字的註解麽?他的錘子我用了,很多方面見仁見智我保留意見,但我幾乎敢打包票,在文藝感方面,可以秒掉上述所有那些品牌的。那些品牌簡直太沒個性了……都想討好一切人,但沒一個做出半點個性。
而錘子這個名字和Logo,更是憤青的良好解讀,這個大家自行腦補,不必多談。而且,連錘子的精神圖騰我都想好了——切·格瓦拉呀!丫簡直是文藝憤青的祖師爺。
註意!“文藝憤青”這四個字,不應該公開說出來的,也不能印刷被看見,而是骨子里的,各種暗示即可,老羅文采挺好,可以想出更巧妙的Slogan……骨子里,是這個文藝憤青的調性即可。
今天看老羅接受采訪,說以後要少數話,不批評別人了……別!千萬別,你的“基本面”粉絲,愛的就是你憤青的那一面!罵得技巧一些就行,別不罵。
回到開頭,前兩個“力”,可以這麽解決:先把內核啥的都換掉,別用“最好的”,其實沒有太多人在乎那一堆堆的頂級參數,你只要做到流暢就夠了,用那誰誰誰家的MTK方案足矣……雖然我不懂,但我知道魅族MX4用這個方案,可以賣1799了,成本便宜,流暢完全能保障,反正都是一兩年的使用壽命,用所謂“最好的元器件方案”,反正過三五個月也過時,有多大意義麽?
到了消費者端,定價就可以1984了!多牛逼的價格方案,多文藝,多憤青,多喬布斯?!
還足足可以比魅族MX4多賺185元。
這三個“力”是如何用“文藝憤青”打通的呢?你要這麽理解:中國,說到底是個屌絲王國,中產階級有沒有?有,雕爺我就是專做中產階級生意的——可是,精油行業、Mall里的餐飲行業、美甲行業,都沒有蘋果存在呀!所以我如入無人之境……iPhone6雖貴,也才不過五千多元,中產階級都被蘋果端走啦。而您的手機行業又必須跑量,否則供應商鼻孔朝天,咋辦?還是得回到屌絲地盤,可是你也知道,屌絲最不願意承認自己屌絲,所以,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直氣壯買你的“理由”,你看,小米就找了個好落腳點,“老子是發燒友”,其實,發燒你妹呀,只不過就是掩蓋你窮的一個理由罷了。
但,有一個“理由”實在太重要了!
在我看來,一加手機就吃虧在這個地方。一加手機雖然個性也缺乏,但平衡性做得實在太牛逼了!點滴細節幾乎無懈可擊,硬件做工好到令人發指……媽的,才1999元!可惜,就是沒能給屌絲們一個“好理由”,所以一直不溫不火,令人惋惜。
“文藝憤青”可真是一個好理由。你看豆瓣多少人?你看知乎多少人?你看天涯多少人?你看向往“窮遊”的多少人?無數無數的屌絲窮人,都在等著這個擊中內心的理由哇!
這個理由好就好在,和小米的“發燒”比,剛好是硬幣的另一面:
你追求跑分,我追求逼格;
你追求性價比,我追求文藝範兒;
你追求無窮無盡的桌面方案,我追求一心一意的偏執態度;
你追求理科宅男理解的“極致”,我追求文科傻妞向往的“姿勢”;
你拿著一代程序猿偶像雷軍的照片四處招搖,我拿著所有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教父切格瓦拉的大頭像拍死你!
總之,我提及的這套競爭戰略,能夠開啟一整套思路,針對特定人群的突破,解決供應商、消費者、和競爭者之間“力”的化解。甚至比小米玩“性價比”理念更具延展優勢——一旦這個文藝憤青的姿勢被受眾認同,其實未來是可以賣更貴一點、高端一些的型號的。最終,還有機會回到老羅最喜歡的那個價格區間,去挑戰3500的國產機極限——但那時,有“底子”撐著,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
無論如何,希望老羅這次能挺住,繼續文藝,繼續憤青。
據自貿區郵報11月6日消息,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已經獲得商務部的批複,方案已經發給上海市政府,但目前尚未公布,意味著後市進口豪車降價成為大概率事件。
昨日,中國政府網還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幹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這很可能意味著,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的汽車平行進口,將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正規化。消費者也將有機會,以便宜的價格,購買進口汽車尤其是進口豪車。
簡單理解,平行進口車指的是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買下,並引進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這種渠道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平行”。
平行進口汽車的特點是,售價比4S更便宜,但售後服務不像品牌經銷商那麽完善。
自貿區郵報引述上海某汽車交易市場招商經理稱,平行進口汽車和4S店的售價差別,要看車型,通常車價越高,差價越大。通常會控制在15%-20%。一些價位本來就比較低的進口車,可能差價在10%,甚至不到10%。
在10月中旬,上海自貿區提交了《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方案》,而如今不到一個月時間便獲批。如果上海自貿區的試點方案正式啟動,進口豪車進一步降價,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在現行政策下,汽車平行進口並不受鼓勵。
前一段時期,中國對許多進口車進行反壟斷查處。這些進口車在中國的售價遠高於國際市場,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中國不允許汽車平行進口的法規,硬性提高授權的中國代理商及品牌4S汽車修理店的進口車及零部件的售價,實際上是實現了縱向壟斷。而這一現象其實在國際市場上是少見的。
不過平行進口車也存在一系列的麻煩。一方面,海外市場銷售的汽車,未必符合中國的監管標準(包括油耗、安全標準等),勢必會存在進口難、上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平行進口汽車不享受“全球聯保”,換句話說,你從海外市場平行進口的汽車,沒法享受中國品牌4S店的三包及售後服務。
即將公布的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中,“上牌、三包、售後”等一系列問題,都將找到規範。
不過,從商務部批複方案,到方案在上海自貿區正式實施,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自貿區郵報引述業內資深人士的話稱,“可能1個月,也可能要兩三個月。”
因方案正式下發後,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還要搭建平臺,還要和經銷商進行溝通,確定從進口到售後的完整體系,最終要形成一個管理細則,這樣才能真正啟動試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