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天城投公告洩漏房企底線:降價32%仍可保本 嫩牛五方

http://xueqiu.com/4951106580/29419604
種種跡象顯示,在經歷了多年的政策調控後,曾經「放蕩不羈」的房價,終於要低下了高昂的頭。但是對於房企來說,「降價」依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字眼,能降多少?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卻成了行業中不能說的秘密。

  正因為此,當上市房企中天城投對旗下一個項目做出 「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32.93%時,項目仍能實現盈虧平衡」表態之時,立刻引起了《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的關注。

  補充公告測算項目盈虧平衡點/

  在近期公佈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中,強調了普通投資者權益保護,而作為落實政策,不少有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紛紛結合自身的情況,對再融資方案進行補充說明。作為貴州省的龍頭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中天城投,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此前披露的方案,中天城投計劃非公開增發不超過45380萬股 (控股股東金世旗控股承諾擬認購數量不低於本次非公開發行最終確定的發行股份總數的10%且不高於35%)。而在融資所得的不超過30億元中,將用於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商務區項目 (以下簡稱金融中心項目)、貴陽市云岩漁安、安井回遷安置居住區E組團 (公租房組團)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預計總投資74.43億元,計劃使用募集資金24億元的金融中心項目,在此次再融資計劃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正因為此,在上週末中天城投再次進行了專項說明,其中,對於房價變動對項目效益的測算,引起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關注。

  中天城投稱,依據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商務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類型為商業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所預測的商業地產平均銷售價格為7933.20元/平方米。根據合富輝煌《貴陽市商品房2014年3月成交月報》,募投項目貴陽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商務區項目所在地貴陽市觀山湖區2014年3月寫字樓平均成交價為9108元/平方米。

  考慮到項目有一定的開發週期,中天城投假設項目最終銷售均價在正負15%範圍內變化時,對於項目收益的情況進行了測算。而測算的結果是,當金融中心項目銷售均價下降15%時,項目整體銷售淨利率為10.83%,仍可實現盈利。另外,中天城投指出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32.93%時,項目仍能實現盈虧平衡。

  毫無疑問,面對中天城投的測算結果,確實令人有些驚訝,因為即使在金融中心項目預測平均售價(7933.20元/平方米)明顯低於所在區域寫字樓平均成交價的情況下,依舊有著約30%的銷售均價下調空間,才會觸及盈虧平衡點。而需要特別提出的是,以上僅是中天城投對於金融中心項目售價的預測,並不意味著是最終的銷售價格,但是可以反映出公司的預期,以及項目成本的大致情況。

  萊茵置業自曝「底線」/

  實際上,雖然 「新國九條」正式公佈時間並不算長,但是中天城投並非唯一一家對項目價格變動進行敏感性分析的上市地產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萊茵置業也在近日公告稱,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保障中小投資者知情權,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就非公開發行相關事項進一步予以補充披露。

  萊茵置業稱,結合2013年度杭州地區商品房銷售價格走勢,2014年1~3月的成交價格先降後升,漲跌幅度均有所收窄,說明短時期內杭州地區的房地產銷售價格不存在大幅下降的風險。杭州房地產市場近期價格出現波動,從長期看這是市場健康發展的表現。但是房地產企業為完成資金回籠,如成交量持續低迷,則市場以價換量可能性將加大,所以公司新開發產品存在價格下降的風險。

  依據萊茵置業楓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其項目類型主要為住宅,預測的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10314元/平方米。根據透明售房網信息,楓郡項目周邊可比房地產項目在2014年4月的成交均價約為10600元/平方米。測算結果顯示,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15%時,項目整體銷售淨利率為6.39%,仍可實現盈利,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23.22%時,項目將達到盈虧平衡。

  同時,萊茵置業也公佈了萊茵知己項目的測算情況,項目類型主要為住宅,可行性研究報告所預測的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9262元/平方米。萊茵知己項目周邊可比房地產項目在2014年4月的成交均價約為9150元/平方米。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15%時,項目整體銷售淨利率為2.69%,項目仍可實現盈利。當項目銷售均價下降18.44%時,項目達到盈虧平衡。

  業內解讀:「盈虧點」有差異/

  從最終的測算結果來看,中天城投金融中心項目的盈虧平衡點(項目銷售均價下降32.93%),與萊茵置業楓郡項目(項目銷售均價下降23.22%)、萊茵知己項目(項目銷售均價下降18.44%時)有著明顯的差異。

  對此,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所謂的項目效益測算,其實是預計售價變動對利潤的影響,這就涉及兩個方面,成本和售價。從成本來講,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等,但是具體到不同的地產項目來說,各個成本環節都不一致,回款情況也難以把控,再加上項目之間的價格受到地段、設計等方面影響,也會存在差異。比如中天城投的金融中心項目為商業地產,地處貴州,但是萊茵置業的兩個項目為住宅,位於杭州,項目類型就明顯不同。

  對於同類型項目(商業、住宅)盈虧點與售價空間是否有借鑑性,上述地產業內人士指出,很難說所有商業項目售價下降三成就是房企成本線,而且商業項目較住宅項目的波動更加大。

  另外,上述地產業內人士特別指出,兩家房企對各自項目測算出的「盈虧平衡點」,本身可能也是不太準確的,因為測算還必須考慮項目的銷售情況,銷售週期越長,成本也就越高,甚至可能出現尾盤遲遲未能完成銷售的情況。總的來說,兩家房企對於各自項目的效益測算都是相對樂觀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34

神華集團一個月內七次降價 中國煤價跌跌不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579

中國煤炭行業價格戰繼續。市場風向標的神華集團再次下調煤價,這是神華一個月內第七次降價,煤價跌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位。 7月28日國內煤企龍頭神華集團再次下調煤價10元/噸,這導致了國內動力煤5500大卡北方港口平倉價已降到475元/噸,跌至2007年以來的最低位 。 而在產能過剩和價格戰的影響下,煤炭企業的寒冬仍在繼續,目前整個行業的虧損面已經超過了70%以上。 據《21世紀網》報道,神華再次下調結算價格後,其他幾家煤企將繼續跟進,煤炭價格戰愈演愈烈。 7月30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即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較此前下降了9元/噸,收報於489元/噸。 港口實際交易價格更低,發熱量5500大卡的煤炭實際交易價格已經降至485元/噸,較之2014年年初的610元/噸,下降了125元/噸。 煤炭價格下行的首要因素是供求關系。今年中國煤炭市場在總體上處於需求低增長、價格低水平的狀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7月12日發布的《關於2014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煤炭庫存達到9900萬噸,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 有9個省份出現煤炭的全行業虧損,36家大型企業中有20家企業虧損,9家企業處於盈虧邊緣,全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 申銀萬國在研報中表示,“目前尚未看到產能去化信號,在GDP增速放緩以及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煤炭行業的寒冬仍將繼續。” 7月中旬,煤炭工業協會召集晉陜蒙三大產煤省區和大型煤炭企業召開會議,會上呼籲各大煤企控制產量,降低庫存。 與此同時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國火電大氣汙染排放新標準已開始執行。中國煤電企業開始探路天然氣標準的超低排放。許多城市目前將治理大氣汙染的出路瞄準“煤改氣”,這使得未來電力煤需求堪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21

中國地產商不願降價銷售 庫存大增經濟存隱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326

中國經濟面臨的來自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可能會繼續放大。

由於開發商不願意降價銷售,中國樓市庫存大增。房地產開發增速本已放緩,庫存大增將延長這種放緩,繼續對中國經濟構成拖累,並且抵消地方政府松綁“限購”帶來的影響。

中國最大地產中介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21大主要城市新入市房屋數量環比下跌25%。

野村控股(香港)中國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

建好的房子遲早是要入市的,而潛在的買家會繼續預期房價下跌。盡管樓市政策出現了調整,但是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並沒有改觀。

從明天的貿易賬到後天的通脹數據,再到8月13日的工業產出、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銷售,未來一周中國將陸續公布7月經濟數據公布,可以檢驗中國經濟是否能延續二季度7.5%的加速增長。

高庫存拖累:

世聯地產顧問的數據顯示,6月中國二十個大城市新屋庫存大幅躍升,平均可供銷售超過23個月。此外,彭博社援引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30日,全國新屋占地面積同比增長25%。

在中國,地產開發商預售期房需先征得當地政府通過。中原地產整理的40個城市的數據顯示,7月開發商獲預售批準的房屋面積環比下降7%。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上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未來房屋需求將會越來越通過去庫存來滿足,房屋營建活動將會大幅放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87

「全球最貴」奶粉市場颳起降價風 腰斬「天價」奶粉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975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部門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奶粉質量和安全的政策之後,正開始把關注點投向價格,一場針對奶粉價格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業界分析認為,最遲在2015年,不用政府干預,中國奶粉業的一場價格戰已在所難免。

醞釀中的奶粉價格風暴

「近十年來中國市場有兩種商品只漲不跌,一個是房子,另一個是嬰幼兒配方乳粉(以下簡稱奶粉)。」研究奶粉問題多年的廣東省奶業協會顧問王丁棉說。

不過2014年以來,這兩種商品都出現價格鬆動的跡象。今年4月初,河北君樂寶乳業(以下簡稱君樂寶)以每罐奶粉130元的價格高調入市,打破了國內奶粉動輒300-400元的定價。

「攪局者」的出現,讓被認為「全球最貴」的中國奶粉市場陷入一場降價促銷的風潮。

2014年6月以來,在某電商平台,聖元優博愛3段(900g)、貝因美冠軍寶貝3段(908g)、雅士利金裝3段(900g)都降到了150元以內。外資品牌中,惠氏金裝幼兒樂3段(900g)僅售139元,雅培與多美滋多款產品的價格也低至200元以下。

除了在電商平台血拼之外,國內還出現了「區域限價」模式。2014年7月,主要生產羊奶粉的陝西紅星乳業在「大頭娃娃」事發地安徽阜陽設置了60家工廠店,採取廠價直銷的方式,以168元的價格出售。而在阜陽之外的地區,該產品市場價仍為300元左右。

「如果現在奶粉企業還在談質量,談安全,那是丟人,因為質量和安全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在7月22日舉行的首屆中國乳業俱樂部論壇上,聖元國際董事長張亮在面對數百名同行發言時直言不諱地說,「未來奶粉競爭就是價格競爭。」

種種跡象表明,政府部門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針對奶粉質量和安全的政策之後,開始把關注點投向價格。

2014年5月30日,國家食藥總局等部門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最新的奶粉質量安全政策和現狀。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在發言中花了相當長篇幅比較國內外奶粉懸殊的價格。

一個技術專家為什麼要主動談論價格問題?奶粉業界在關注這個細節的同時也注意到,姜毓君的另一個身份是國務院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奶粉銷售渠道費用偏高。我想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姜毓君稱,未來通過多方協力,會解決這個困擾消費者的問題。

無論是在奶粉業內還是在政策層面,一場針對奶粉價格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憑什麼「全球最貴」?

2014年6月以來的奶粉打折促銷,或許並不代表奶粉價格實質性下降。

「這是階段性的企業促銷,也只是部分企業的行為。參與降價的企業,也只選擇了部分產品降價,為的是清庫存,造聲勢。」王丁棉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奶粉價格可能還會反彈。

「奶粉價格上行已經比較困難,價格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下行也不可能那麼快。」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促使奶粉目前價格形成的眾多複雜因素沒有消弭的話,那麼奶粉價格仍將保持穩定。

王丁棉詳細分析了所謂的「複雜因素」:以市場上零售價為300元/罐的奶粉為例,其生產成本約為20%。產品運輸費用及倉儲費佔1%左右、產品關稅佔成本佔1%左右、產品進口增值稅佔成本佔3%左右、產品中國境內物流配送費用佔1%左右、產品全國總經銷商毛利約為26%左右,至此一罐進口奶粉的綜合成本累計約達52%。國內奶粉雖然免去關稅、進口增值稅等成本,但由於奶源價格稍高,因此綜合成本與進口奶粉基本差不多。

消費者支出的奶粉費用,有一半花在銷售渠道——當奶粉進入傳統銷售渠道,其中,代理商要拿走20%左右的利潤,終端商利潤約為15%,市場銷售人員工資及提成約為8%,還有終端賣場進場費、條碼費、端架費、過節費等隱形費用合計約5%左右。因此傳統渠道的成本與利潤約佔一罐奶粉價格的48%。

王丁棉認為,銷售渠道中的「層層加碼」,才是造成中國嬰幼兒奶粉「全球最貴」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在陝西紅星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印看來,許多奶粉企業重資本市場盈利甚於產品盈利,也成為價格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嬰幼兒奶粉企業有四分之一是上市公司,還有一部分企業正準備上市。這些企業要靠高毛利來取得投資者青睞,獲得資本市場的盈利。因此它的賬面必須出現一個虛高的毛利,價格就得撐在那兒。」王寶印感嘆道,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上市奶粉企業的財報顯示,其毛利率都在50%以上,淨利率卻不到10%。

政府部門的調查結論也證實了這一點。2013年,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對雅培、美贊臣、多美滋、惠氏等多個奶粉品牌啟動反壟斷調查。2013年8月,反壟斷調査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普遍存在對下游各層級經營者、代理或分銷商釆取高點返利等手段,以促進市場銷量最大化,即通過大幅提高渠道費用來刺激產品銷售增加。

儘管這張中國反壟斷史上的最大罰單迫使多家奶粉企業罕見地主動承諾降價,但王丁棉認為,國家「反壟斷調查」大棒未能使進口奶粉齊刷刷地把售價降至接近全球市場價格,因為「它壓根兒就沒有觸及銷售渠道的縮減」。

「一兩個小石頭扔進珠江水,僅彈起幾個水花」

在王丁棉看來,實現奶粉全行業降價存在三種模式,即純電商、企業直通終端或是政府干預。但每一種模式實踐起來都困難重重。

君樂寶採用的「網絡+電話」的電商直銷模式,繞過層層經銷商,砍掉了渠道費用。「我們最初沒想賣130元,打算賣170元。」君樂寶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劉森淼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但要滿足經銷商的利潤,至少得賣260元。這促使君樂寶最終採用直營的方式。

但是,「砍掉渠道,甩掉經銷商」的口號聽上去很酷,現實卻沒那麼美。

君樂寶並非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2013年12月,蕊盛蕊乳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蕊盛蕊)便高調宣佈完全退出傳統銷售渠道,啟用純電商銷售模式,成為國內奶粉市場首個主攻電商渠道的進口奶粉企業。

較傳統渠道奶粉價格,同樣款型產品,蕊盛蕊官網旗艦中心店價格下降一半。蕊盛蕊乳業集團公司總裁余丹透露,自發佈採用「純電商模式」的半個月時間,蕊盛蕊在官方網站實現了2萬罐奶粉的銷量。

不過,王丁棉認為,當前影響國內消費者選擇嬰幼兒奶粉品牌的因素中,價格因素遠在產品質量、品牌美譽度之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消費者出於對奶粉安全的擔心,一直相信越貴越好。

事實也是如此。在轉型純電商八個月之後,蕊盛蕊總裁余丹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坦言,其奶粉的銷售量與原先依賴傳統渠道銷售時相比,「下滑幅度超過50%」。

「槍打出頭鳥。現在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接受純電商模式,相信『便宜沒好貨』,並且覺得進口奶粉非要海外代購才安全、有面子。」余丹坦言。

目前,以純電商模式削減渠道費用,使得奶粉價格大幅下降的奶粉品牌,國內只有君樂寶,外資只有蕊盛蕊。「珠江水這麼大,一兩個小石頭扔進去,僅僅彈起幾個水花而已,不會改變整個水質。」王丁棉說。

除了蕊盛蕊和君樂寶以外,其他奶粉企業雖然也已紛紛「觸電」,但依然依賴於天貓、京東、蘇寧紅孩子等第三方電商平台,線上線下價格相差不大。

吳松航說,三元的嬰幼兒奶粉在電商的售價也僅比市場終端的價格低不足一成。廣州市合生元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朱輝也表示,合生元線上線下嬰幼兒奶粉單品建議零售價格基本保持一致。

事實上,因為繞開渠道,而讓經銷商「很有意見」的不只電商模式。陝西紅星乳業選擇在阜陽直銷奶粉,本質也是企業直通銷售終端的嘗試,但即使是這樣也給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這個活動我只在阜陽做,其它地方還不能做,因為經銷商很有意見。」陝西紅星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寶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畢竟讓經銷商受益,也是企業責任。

渠道經銷商遲早要「被革命」

眼看著前兩種模式面臨的壓力,王丁棉寄望於政府干預。

「不管奶粉從哪個渠道賣,國家層面應該出台市場規則,在物價部門核准生產成本和稅收等基礎上,規定廠家和商家大約20%的利潤上限。」王丁棉認為,政府可以採用像低價藥那樣的市場調控手段,畢竟「奶粉是孩子的口糧」。

目前,一些政府部門試圖引入藥店這個商超、母嬰店和電商之外的第四渠道,解決渠道費偏高問題,但由於沒有議價權,藥店奶粉的價格並不具備優勢。

考慮到現實情況,一些地區可能採取更為激進的政策。據藥店賣奶粉的一位政策執行者透露,廣東、湖南等五省目前正在積極試點藥店賣奶粉,甚至可能通過發放奶粉專營許可證的方式,使得奶粉只能在藥店裡銷售,以極具爭議的方式控制奶粉質量和價格。

不過,大多數奶粉企業還是希望市場的問題由市場解決。

比如,合生元和三元都傾向於推出新的產品,以豐富產品線的方式,調整產品價格矩陣。合生元在2013年9月推出了以中端和高端客戶為定位的素加系列奶粉,並計劃在2014年11月推出定價180元左右的素加呵護系列,以滿足四、五線城市客戶的需求。吳松航也表示,三元正在研究「一種靠特殊產品和特殊渠道來降低價格的模式」,但目前還沒有落實。

從事乳業研究多年的北京普天盛道負責人雷永軍則預測,最遲在2015年,不用政府干預,中國奶粉業的一場價格戰已經在所難免。

雷永軍注意到,2015年3月歐盟將解除對奶牛飼養配額的限制,解禁後的歐盟奶產量將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全球奶價的下行,可以讓中國以進口奶為原料的企業成本下降10%左右,同時隨著企業直供終端的模式日益成熟,企業也會省下10%左右的毛利,這20%的空間使得企業具備了以價格作為主體競爭的基本條件。

「奶粉企業不賺錢,經銷商賺錢,這是過去五年時間裡非常普遍的現象。」雷永軍認為,隨著物流迅速發展,渠道經銷商這一群體遲早要「被革命」。

「如果我是企業老闆,就要想辦法把渠道甩掉,不和你做生意。這是一個趨勢,因為你賺得太多了。」雷永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48

下月起,雷克薩斯1.5萬零部件平均降價26%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532

雷克薩斯LFA概念車。 ( 新華社 賈少華/圖)

繼奧迪、寶馬、捷豹路虎等品牌之後,豐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也加入降價行列。

8月20日,雷克薩斯發布通知稱,為應對國家和各地發改委對汽車行業的壟斷問題,雷克薩斯將於9月1日起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本此調價共涉及約1.5萬件零部件,平均降幅達26%。其中,散熱器總成下調35%、發動機總成、自動變速箱總成下調30%、空氣囊總成下調25%。

在此之前,多家日系合資車企對已回應,廣汽豐田宣布於8月18日起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廣汽本田稱,將於9月1日起對部分零部件價格實施下調,但並未透露具體的下調數額。東風日產則表示,研討並計劃有針對性的制定改善措施,同時保持與發改委的溝通,積極配合發改委在規範汽車行業市場競爭方面的推進工作。

雷克薩斯是首家公布具體降價方案的日本車企。就在雷克薩斯宣布調價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在反壟斷問題上向日本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開出共計12.35億元的罰單,這也是我國反壟斷史上的最高罰單。

值得註意的是,12家企業中,兩家公司因最先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被免除處罰。還有兩家公司因較早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被處以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而其余公司則被處以一年度銷售額6%——8%的罰款。

《經濟觀察報》早前消息,國家發改委相關司局官員表示,“我們對一些企業的主動降價行為表示歡迎,也認賬。但是如果有的企業死打都不認賬、不整改,這樣的企業,在調查結束後,處罰肯定只會更加嚴厲一些,會從重處罰。”

8月14日,湖北省物價局向武漢市場4家寶馬汽車4S店開出共計約162萬元的行政處罰。據悉,2013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實現營業收入達153.48億歐元。若按照1%—10%的處罰規定,罰款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今年前7個月,寶馬已將3300余件原廠零部件產品的批發價格平均下調15%,其中,108個產品下調20%-50%,包括部分發動機零件下調50%,部分電器產品下調30%,部分鈑噴件下調20%。同時,寶馬降低了多款旗艦產品的批發價格,並推出多種客戶優惠政策。

本月,寶馬再次宣布下調原廠零部件的批發價格,包括車身、壓縮機、發電機、電瓶和剎車盤等在內的2000余件產品,平均降幅達20%,其中車身部件下調45%,發電機下調40%,電瓶下調25%,剎車盤下調20%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63

1000萬平方米庫存高壓 廣州開發商全線降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52

W020140905545291162853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隨著房地產市場持續走弱,廣州開發商紛紛以價換量去庫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降價潮。

新華網報道稱,廣州天河、海珠、荔灣、新黃埔上周商品房成交均價出現下跌,其中天河、荔灣、海珠降幅較大,分別為6%、10%、14%。荔灣均價由25168元/平降至22668元/平。中心區成交均價大體上有所回落。外圍區方面,花都成交均價下跌,由前一周9328元/平跌至8918元/平,下跌幅度為4.3%。

在目前的降價大潮中,龍頭企業力度尤其大。《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稱,

位於海珠區的萬科派上周末推出的帶裝修公寓均價2.7萬/平米,最低價2.55萬/平米,遠遠低於此前3.3萬/平米的吹風價。

而降價也的確有效地推動了商家去庫存。開盤當日,萬科推出了包括1萬抵8萬、“淘萬行動”賬單抵房款1萬元、按揭付款9.8折、7天準時簽約9.9折等在內的優惠。當天的去化率達到了約七成。

除了萬科,上周末開盤的荔灣邦華星際廣場公寓價格比去年降低了3000-4000元/平米,當日成交了20套左右。

相比於市區的局部降價,廣州郊區樓盤降價勢頭更猛烈。

毗鄰新塘新汽車客運總站的奧園康威廣場於上周開盤,毛坯售價9500元/平米,現可享1萬抵5萬優惠;帶裝修1.1-1.2萬/平米,相較之前給出的1.75萬/平米,讓利幅度至少為5500元/平米。

增城廣園東板塊的翡翠綠洲降價幅度更大,折後毛坯價格最低為8990元/平米,比此前1.29萬/平米的精裝價格低出近4000元,為近兩年最低。

為了吸引購房者,開發商使出了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比如越秀地產的“刮1元抽iPhone6”、廣州南沙富力唐寧項目僅為一成首付的“富易貸”付款等。

開放商降價潮背後,是廣州商品房庫存居一線城市前列的事實。搜房網援引戴德梁行廣州公司總經理黎慶文提供的數據稱,當前廣州的可售住宅庫存903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為14個月。

《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援引業內人士觀點也指出了廣州樓市高庫存的嚴峻形勢,

方正證券研究員肖肖指出,廣州庫存達到1000萬平方米,處於歷史高位。去化周期為13.6個月,接近2008年的高點。預計未來庫存還將繼續增加。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12日發布的《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庫存報告》顯示,8月廣州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同比增幅為40%,高居一線城市之首。

對於廣州房地產的前景,研究人員並不持樂觀態度。文章稱,

上海易居研究員嚴躍進分析,一線城市堅守限購限貸政策,庫存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開發商考慮到近期整個市場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會加大降價促銷的力度。

不過,降價之後的廣州樓市成交並未出現火爆搶購局面。合富輝煌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分析,按照目前嚴峻的形勢,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廣州取消限購的可能性很大。

按照新華網的報道,目前,全國僅剩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三亞六個城市的“限購令”仍未打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87

金龍魚、福臨門降價一成 或將引發行業降價潮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102

繼今年3月宣布降價後,國內食用油巨頭益海嘉里再次下調主力食用油產品價格。圖為9月1日,江蘇南通一超市的食用油櫃臺擺放整齊的金龍魚食用調和油。 (東方ic/圖)

繼3月小包裝食用油降價之後,近期市場部分金龍魚、福臨門經銷商得到通知稱將再次下調小包裝食用油售價,屆時食用油價格將迎來年內第二次大幅下調。預計在11月初前後各大超市零售價格將會得到調整。

益海嘉里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確認,該公司旗下金龍魚品牌的調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類價格降幅為10%~13%。今年3月底,益海嘉里已對金龍魚品牌食用油價格進行過下調,調價的主要有調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類,降價幅度大概在10%左右。兩輪下來,食用油價格下跌超過20%。

另外,中糧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旗下小包裝食用油品牌福臨門也主動下調了調和油、豆油、菜籽油的價格,降幅約為10%。目前降價通知已經下發,預計數周內市場價格會調整到位。

《21世紀經濟報道》稱,金龍魚與福臨門是國內主要的小包裝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福臨門市場占有率在15%左右。二者是國內食用油的風向標,此時宣布降價或將引發更多的企業跟隨。

對於本輪食用油降價,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表示,主要原因是散裝油價格的持續回落。2014年以來散裝豆油,菜籽油等價格持續下跌。豆油、菜籽油等油脂期貨品種近期價格已經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歷史低點。現貨價格同樣如此,以江蘇為例,江蘇地區一級豆油目前價格5900元/噸左右,同比跌19.2%。江蘇地區進口四級菜籽油目前價格5900元/噸,同比跌28.5%。

除此之外,國內市場需求低迷也促使食用油企業降價。業內人士表示,勤儉節約、反對公款吃喝等新規定的實行,使餐飲業受到影響,食用油消費減少。

中國食品上半年包裝油整體銷量較去年下降8.7%,其中福臨門品牌的小包裝食用油銷量同比下降3.6%,受油價下行影響,該部分業務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16.1%,但是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於該公司減少虧損,2014年上半年上述業務虧損減至0.612億港元。

而益海嘉里母公司豐益國際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受降價促銷因素的影響,豐益國際2014年上半年小包裝糧油產品銷量達到270萬噸,同比增長11.6%,盡管銷量上升,因為單價下降,上半年豐益國際該業務收入3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過成本下降也讓豐益國際受益,該公司上半年稅前利潤達到1.08億美元,同比大增25.4%。

業內人士認為,食用油價格預計已經見底,繼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後期預計價格將有所回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28

【黑問專欄】錘子降價是正確的選擇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8/147254.html

i黑馬註:錘子手機降價,降價這一行為,本身是為錘子科技,以及老羅之前所犯的錯誤進行的買單。降價其實是Smartisan最後的殺手鐧,而且以如此大的幅度進行降價,也表明了錘子科技正面迎擊市場變化的決心。

\來源:黑問社區 
作者:於斌   (江蘇網絡電視臺財經評論員)
 
錘子科技今日對外宣布將對Smartisan T1手機進行價格調整,3G版16G容量的降為1980元,3G版32G容量的降為2080元,4G版32G容量的降為2480元。此前,錘子T1的16GB 3G版本售價為3000元,而32GB版本要3150元,4G的32GB版本售價為3500元。
 
老羅曾經說過:“我特別反感有的手機廠商在新品上市時定一個高價,之後很快又會降價的做法。我們的這個價格會一直堅持整個產品周期,除非下一代產品上市了,前一代需要清理庫存了,才有可能降價銷售。”
 
而此刻錘子手機降價30%,這基本宣告老羅舉雙手向市場向消費者投降。
 
一、錘子手機降價
 
(1)對於這些……
 
對於“錘黑”:我們“錘黑”打了半年的臉,都比不上老羅自己來的這一下狠。讓錘黑開心的事,真的笑,笑出聲。
 
對於“錘粉”:再鐵桿的錘粉,也得承認,錘子賣不動了;但凡還能撐也不會選擇這方法——突然降價1000多是非常非常傷害老用戶感情的事兒,特別是老羅親口說過:錘子手機不可能降價到2500以下。在一片罵聲和嘲諷中還能買錘子的人,一定是錘子的腦殘粉,也是最該被伺候好的人,最後換來這樣的結局,明年t2還指望這群人支持?
 
對於“老羅”:毫無疑問,老羅的信譽叕破產了;你看老羅英語學校、拍電影、網站全都是一個套路,剛出來高調的不行,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每次都有腦殘粉買單,情懷真是終極武器啊。
 
“腦殘粉的錢這塊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偽·老羅語錄》
 
對於“錘子手機”:早該定位到1980,如果早早定到1980,錘子還是很值的。無他,一家新興公司不可能第一次做就做出一款「全球第二號用/東半球最好的手機」,不信你去看,國產手機牛逼如小米(小米1只能說還不錯,小米2才是真的經典機型)魅族(m8),也是經歷多少代才有資格去爭最好的國產手機。話說回來,連最好的國產手機都做不到,有什麽資格賣3000+?就憑老羅的情懷?
 
(2)降價是正確的
 
1、從近一段時間老羅的言論可以看出他為了錘子選擇了妥協,變得乖了、順從市場;
 
2、因為不是內部的人,只能猜測很有可能是錘子內部有人主導並推動了這次市場調價行為(說直接一點,不排除因為T1銷量不佳,投資人施壓導致);
 
3、老羅在當初發布T1時高估了品牌溢價,不符合市場價值需求,購買率遲遲不見頂,對企業乃至手機的流行度和銷量(數據面子)都有很負面的影響。
 
總結:一直以理想主義情懷主導的羅錘,終於向市場妥協了。這對錘子科技是利好的,對老羅本人也是一個經驗與啟示,一個企業究竟該由一個人來主導,還是由所有人主導,其結果是不同的。
 
(3)降價後的影響
 
1、我個人心里倒沒太大的感覺,但是換任何一個人來說,在短期剛剛購買T1後就面臨如此大的降價幅度,從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錘子科技采用了近期購買退差價現金的方式,早期購買的用戶退抵用券的方式彌補用戶。這方法倒也說的過去,但這降價幅度確實太大,對已購買用戶是有一定程度的傷害;
 
2、銷量或許會比之前好,之前的T1品牌溢價被高估了,本身國內就是打價格戰的,再者用戶們成天說什麽UI好、屏幕好,但歸根結底價格是最最直接的主導因素。價格決定了大多數用戶的第一購買意向,因為你的定價決定了用戶內心消費的期望值,如果用戶覺得不值這麽多,即便他再怎麽喜歡老羅,再怎麽喜歡T1和SmOS,價格也會是普通消費者猶豫不決的主要因素;
 
3、錘子科技的降價,是對自身情懷的一次鞠躬低頭,也是自老羅對質王自如之後以降價的形式向市場低頭。此次降價會更大程度上為同價位的手機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為潛在購買T1的用戶提供了更低的購買門檻。畢竟錘子和蘋果不是一個級別,硬生生的往蘋果陣營靠是不理性的。而現在國內手機陣營里的華為中興小米魅族都緊隨其後,手機銷量飽和也會讓蛋糕越來越小。
 
總結:歸根結底是一次市場行為,對錘子科技和老羅是利好的也是正確的策略。否則現金流問題不說,你這數據上也掛不住。如果當初老羅能將T1的價格定在哪怕2K,嘴巴再收斂一些,恐怕也不至於被擠兌的那麽慘。
 
老羅學乖了,雖然嘴皮子上依然不服,可在市場面前,該收斂的也必須收斂。畢竟錘子不是蘋果,情懷可以有,但傲嬌和高溢價是需要極強的實力和極強的資本,在這一點上僅靠理想就是空想。
 
企業是要發展的,老羅變軌依然印證了他還沒有到一種極度偏執頑固的地步。穩定發展,放權收斂,做自己能做的、適合做的,而不是專註死磕拌嘴二十年。
 
二、錘子科技的錯誤
 
商業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或者情懷,而是一個縝密的系統工程。在一個企業當中,研發(設計),供應鏈,生產,市場營銷,銷售,以及售後是一個嚴絲合縫的整體。在商學院當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這六個環節必須要協調發展,根據自身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商業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
 
而錘子科技所犯下的錯誤,則可能會成為一個典型的商學院案例,一個沒有評估自身整體實力,沒有量力而為的企業,單純的在設計和營銷上發力,忽視其他的價值鏈環節,最終會得到怎樣的下場。
 
三、沒能”量力而行“的設計導向
 
錘子科技犯下的一次錯誤,其實不在營銷上,而是盲目的效仿蘋果,堅持以設計(研發)為導向來定義產品,而忽略了自身的體量以及行業規模與經驗積累。
 
熟悉蘋果公司的人都知道,蘋果是行業內少有的以設計來驅動整個產品的公司。蘋果黑科技的來源,許多都來源於設計師的奇思妙想,而整個公司都能夠將自身的資源圍繞著這一奇思妙想進行調動。 而在Tim Cook進入蘋果,將蘋果的供應鏈問題理順之後,從研發設計到生產這一環節的障礙被陸續的打通。而且在蘋果手機形成規模效應之後,蘋果對於供應鏈和市場的掌控,能夠進退自如。([2011年五月報道,蘋果自購切割儀為iPhone 5造弧形玻璃屏) 從產品構思到最終產品發布能夠有三年的空間,並且有充足的資源來為嘗試失敗作為緩沖。
 
因此,蘋果的黑科技能夠順利的從紙面,變成一個個模具與零件,最後組裝成為一部部手機,並且借此統治電子消費品界,不僅僅歸功於蘋果的設計。而是由於蘋果的設計,供應鏈,生產商,市場營銷,零售,售後,每一個環節都已經成為行業翹楚,所有的環節都足夠強大,可以支持一個設計驅動的產品,最終以一個完美的形態傳遞到客戶手中。
 
老羅也想學習蘋果,然而他沒有第二個Tim Cook,他沒有蘋果對於供應鏈的掌控, 老羅為了設計心目中安卓系統的iPhone,請到了蘋果前設計總監Robert Bunner,而且在設計上做出了很多大膽的嘗試。然而這種設計獨大造成了一系列問題:
 
設計上和供應生產商難以對接, 外包的Robert Banner造成了設計師沒有從設計轉化為實物的經驗,另一方面後續生產時無法緊密的和原有設計師進行協同工作,試錯空間非常小。
 
錘子科技是第一次將圖紙上的內容做成電子消費品,對於中間可能遇到的風險,沒有明確的預期,對於遇到的問題,也很少有先例可以參照。老羅在創業前很有可能沒有意識到,一百多家供應商,每一個部件質量都必須有嚴格的控制,最終才能夠達成設計理念,而這是需要嚴格的經驗與積累的。
 
Smartisan的體量本身不足以對於供應鏈形成掌控能力。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無法優先給予解決。
 
市場留給錘子科技的時間只有一年。錘子科技沒有時間去細細的打磨自身的產品,因此最終將一個半成品推向了市場,流到了消費者當中,最終造成了負面的口碑評價
這四點原因,最終匯成了一股洪流,最終統一反映在了老羅在銷售“黃金前四月”時,卻因為供應鏈問題出現了銷售的斷檔,最終難以為繼。
 
當然,如果老羅本身不采取錯誤的營銷方式,Smartisan本身還有輾轉騰挪的余地,不會造成今天背水一戰的境地。
 
四、老羅的過度營銷
 
老羅在宣傳時,以自身理想中的設計為基準,發動扭曲現實立場,進行市場營銷。然而卻忽略了整個團隊的執行力。以及自身實際的設計執行水準。
 
如果說錘子手機的執行可以打 40-50分,設計藍圖本身可以打70-80分,那麽老羅一直試圖想要讓觀眾相信,考慮到這是一家小企業,這部手機應該打200分,能夠與之相比的只有iPhone。
 
在這里我不多做描述,僅僅羅列兩點:
 
老羅在自身宣傳當中,自稱:”我感覺再次被時代選中了“,而錘子科技在手機宣傳當中,也繼承了這一風格,稱T1 為“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
 
這兩句話,足以說明問題。
 
更為惡劣的是,老羅本身壟斷了Smartisan 的對外宣傳工作。去年在MiuiV5發布時,與小米的論戰,讓老羅發出命令,禁止團隊當中其他人代表錘子科技進行發聲。造成了老羅的營銷壟斷了受眾對於Smartisan形象的來源。即使團隊當中有不同的意見,由於老羅對於營銷的壟斷,團隊也無法對這些錯誤的營銷方式進行制衡,受眾也無法從多個角度對於Smartisan 以及錘子科技產生全面的感知,只能被動的將老羅與Smartisan的形象重合起來。
 
之後,老羅始終都在按照自身的夢想當中的Smartisan來進行營銷動作,在發動扭曲現實立場的路上走的越來越遠。同時,將夢想當中Smartisan與其他產品的不足之處相對比,不留情面的攻擊友商來獲得流量。一個外行人,如果單獨看老羅的微博,T1應該是現在國貨當中無論是銷量還是質量上都屬於鶴立雞群的一款手機。
 
然而與現實對比,忽略自身執行力,以及經驗和功底的欠缺,讓Smartisan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在銷量上都處在岌岌可危的邊緣。
 
前期的產能和品控的問題不說,品控問題在四個月之後,4G 和白色版本遲遲沒有推出,銷量難以為繼,錘子商店最火熱應用的下載量只有 9w, 比起Flyme 上動輒千萬,Miui商店過億的下載量,這個數字實在是顯得有些羞澀。
 
更為可怕的是,老羅手機的基本盤與發酵種子,相信情懷與誠信的那一批死忠用戶,也由於這種與現實反差太大的營銷,加之對於友商的刻薄攻擊,產生了一定的動搖。前一段時間的情懷乘以三,雖然是天貓所為,但是整個輿論鋪天蓋地質疑錘子科技,這本身就是老羅長期壟斷營銷渠道,過度營銷,透支信譽的苦果。當這些用戶從熱情的支持轉到冷靜的旁觀時,嘗試新品的前5%的用戶,無法吸引並且拉動更多的人時,Smartisan 的推廣路徑也就徹底的封閉了。
 
如果說設計主導,經驗缺乏,所造成的錯誤決策讓Smartisan本身傷痕累累,錯過了最佳的銷售時段。這種與自身管理水平不匹配的過度營銷,本身就是在為品牌美譽度掘墓。之前的的傷口在過度營銷的影響下不斷發酵與潰爛,刺激著自身的受眾。基本盤不斷的流失,最終體現在了4G版本的銷量上。
 
五、結語
 
降價這一行為本身,本身是為錘子科技,以及老羅之前所犯的錯誤進行的買單。降價其實是Smartisan最後的殺手鐧,而且以如此大的幅度進行降價,也表明了錘子科技正面迎擊市場變化的決心。
 
然而更加值得註意與研究學習的,其實是錘子科技在這次挫折之後的轉型。
 
老羅最近一系列檢討自身的微博,表示錘子科技的營銷方面將與過去的方式進行告別,自身將不再肆無忌憚的吹捧自身產品,以及貶低其他家產品。
 
而在這一次失敗之後,相信錘子科技也會吸取其中供應鏈與產能的教訓,更好的協調設計與生產之間的關系。
 
沒有企業是不會犯錯誤的,在犯錯誤之後,如何調整自身的方向,以及相對應的市場反應。無論最終失敗,還是成功,都值得後人進行思考與學習。
 
然而,對於錘子科技來說,消費者市場和資本市場是不等人的。
 
魅族科技推出了1799 4G版本的MX4,MX Pro也即將於11月上線,小米4 4G產能問題即將解決,MIUI的生態鏈即將形成閉環。中華酷聯也紛紛推出了自身的互聯網品牌,在2000這個價位激烈廝殺。
 
老羅在采訪當中也曾經透露,供應商以及投資者對於其相關指標有著硬性要求,一旦無法完成這些硬性要求,錘子科技之後的成長性,將不會被看好。
 
比起5月20日,錘子科技通向蘋果的大門,已經關上了不少,不知道今天錘子手機這一降價與轉型,能否扼住命運的咽喉。
 
最後,我不是黑老羅,我就是認真。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上黑問專欄和作者交流~詳情請戳:
http://ask.iheima.com/?/article/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18

論錘子的降價——兼談初創企業的競爭戰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8/147229.html

i黑馬:羅永浩和他的錘子手機無疑使昨天科技圈的頭條,錘子手機沒有預期的創造降價記錄的大降價,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情懷的討論已滿天飛。看雕爺對羅永浩,對錘子手機,對情懷的看法。

\今天一醒來,就被朋友圈瘋轉的錘子降價消息刷屏了。老羅不愧是一個人頂十家營銷公司啊,他隨便幹點什麽,都能引發轟動效應,隨地吐口痰引來的不是居委會大媽而是防暴警察,將自己品牌的手機降個價,都能使得朋友間談著談著就翻臉——就我所知,除了香港占中,這是極為少有的引燃朋友決裂的“站隊話題”。

 

不過,同為創業者,我心中一絲絲悲涼,畢竟這次錘子大幅降價不是什麽可資誇耀之事。老羅勇猛無雙,單打獨鬥從沒輸過,只有他挑別人的場子,自己的場子還沒被掀翻過——上次王自如黑了他一把,結果你們也知道,老羅迅速翻盤,通過視頻直播再次贏得這場戰役。

 

但問題仿佛就出在這里:老羅沒輸過任何一場“戰役”,但這場“戰爭”,怎麽卻越打越不順利呢?

 

我這時想起一個人,曾國藩,這位同學是另一種奇葩,一輩子親自打仗,幾乎就沒贏過,搞得三番五次在絕境中玩自殺,不是已經跳水了被下屬救起,就是劍都抹在脖子上了,援兵剛好趕到……後來搞得丫都迷信了,第一再不親自帶兵打仗,第二就算到了戰役現場,都遠遠退開幾十里,生怕自己有“晦氣”搞得手下將領打敗仗——可就這麽一個人,堅毅沈著,力挽狂瀾,最終打敗了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國——曾國藩一生幾乎沒打贏“戰役”,卻贏得整個“戰爭”。

 

所以我認為,搞清楚“戰爭”背後的“戰略邏輯”,比打贏一場“戰役”的“戰術手段”,更為重要。一城一地得失,影響心情,但不影響最終輸贏。可如果把戰略思想弄糊塗了,就仿佛日本偷襲珍珠港時,飛機起飛後,據說山本五十六淚流滿面,因為他知道這場偷襲戰役會成功,但沒用的,最終,將被美國奪走整場戰爭的勝利,將日本徹底埋進失敗的泥潭。

 

回到題目,我認為,分析錘子的“競爭戰略”,最方便的方法還是拿出老掉牙的“五力模型”——別小看這個邁克爾·波特在三十年前搞出來的東東,今天看來在諸多領域毫不過時(其實可能永遠不會過時),主要看你理解得是否深刻而已。

 

錘子所在領域,是今天競爭最為慘烈的智能手機行業,在“五力模型”中,分別受制於:1、供應商的議價能力;2、購買者的議價能力;3、現存的同行競爭程度;4、新進入者威脅;5、替代品威脅;好了,為了保持雕爺良好的睡眠記錄,我不打算把4、5兩點展開來講。因為第四點目前主要是雷軍的小米他們想的,比如你看,黃章的魅族用1799就成功打進了小米原先的地盤,成為“新進入者威脅”,老羅盤子太小,還談不上被威脅。至於第5點替代品,還得看我大蘋果的手表之類的表現,那是安卓手機全行業的噩夢,根據“智豬博弈”理論,自然有大肥豬去焦慮和抵抗,錘子做為小豬崽,也不必過分擔心。

 

好了,我們主要來看前三個“力”,對錘子的影響。

 

錘子首先遭到的難題,我們知道,其實就是第一個“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媽的,他們丫太強大,市場太熱,他們產能都跟不上,誰會降低“起訂量”來遷就錘子呢?所以你必須想清楚,要滿足跑量的需求,才能順利拿到供應商資源——而跑量,又必須和第2個“力”結合,即購買者的議價能力,現在市面上的手機選擇實在太多,每100元階梯價差,就足夠消費者另作判斷了,每500塊價差,幾乎都能差出一個階層了!

 

所以在這兩個“力”的牽引之下,錘子起初選擇的4G手機3500售價,未必是一個上佳選擇,因為太貴,所以消費人群肯定少,因為少,所以難以獲得供應商的全力支持。這兩點,互為因果。

 

而且還有最可怕的第三個“力”,現存競爭對手的影響力。蘋果就不用說了……反正已經成了“房間里的大象”,大家都假裝看不見就行了,我們只說安卓好了。問題是他媽的安卓陣營里,也有太多猛人了,小米、魅族、OPPO、一加、華為、三星、聯想、索尼……十根手指根本數不過來,個個也不是吃閑飯的,都很拼,而且,說難聽點,都有點“餓死駱駝比馬大”之感,哪個也不好欺負不是?

 

在我以前談錘子的那篇《錘子的機會》中,我曾隱約談過其實老羅有一次很好的機會……感興趣可以去翻看哈。這篇,我幹脆談得再具體些吧!我認為——人群定位,尤其立足於審美趣味、消費能力、年齡層、等等細分綜合下來的人群,然後再結合“企業自身能力”……還得加上,是競爭對手們尚未滿足、或者你賭他們就算看到了也一定做不好的,才是最有效的、你該去選擇的競爭戰略。

 

在我給出我認為錘子的有效策略之前,先拿我自己舉例。

 

這幾天陸續有人問我,“聽說58同城也在招募美甲師,他們也打算做上門美甲了,要和你的河貍家展開競爭,你怎麽說?”我說,“噢,我去年年底,打算開幹上門美甲前,就知道有山寨會抄襲呀,只不過我當初不知道是58同城而已。可我要是連怎麽防備山寨都沒想明白,我還配連續創業麽?”

 

當然,我承認58同城目前體量可比河貍家大多了,畢竟是美國上市公司,市值目前將近30億美金呢!但為何我卻一點不擔心呢?因為——哦,呵呵,因為O2O這件事,我選擇的是“美甲”,對,我刻意選擇的這個行業,58同城簡直一點機會都沒有,我在招募第一個美甲師前,就算過了。

 

有人現在該說了,雕爺,你丫就吹牛吧,其實你心里可擔心了,所謂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給自己壯膽唄。哈哈哈哈,你這麽說我也沒所謂,但咱們來看看案例:請問,58同城的招聘,已經算是做得最成功的類目了吧?而且也是58核心賺錢的主業之一,可問題是,看得懂我這篇文章的人,有一個人去58投過簡歷麽?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我們雕爺牛腩招聘洗碗工,說實話,最好的招聘渠道就是58!因為58上的藍領工、小時工,確實又多又好。但就像我一直說的,最強的地方也就是最弱的,白領會和洗碗工在一個平臺投簡歷麽?抱歉,他們只會選擇51job、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中華英才網等專業白領招聘網站去投簡歷——所以我剛才說,能讀懂我這篇文章的人,幾乎沒一個到58投簡歷,如果真投了,我只能仰慕你,“兄弟,做為一個洗碗工,你可真上進呀!”

 

至於看完我文章後,能舉一反三的家夥,其實連51job和智聯等都不會投簡歷了,因為自有獵頭伺候,簡歷都不必自己動手,獵頭等著服務你,幫你賣一個好價錢呢。

 

懂了?這就是我說的“人群軸”。58是著名的低端同城信息網站,所囊括的人群一直以來是十分精準的,突然腦筋發熱,覺得自己能往上“邁進”了……哦,其實很危險的——誰會在京客隆超市里買愛馬仕包包呢?誰會在沙縣小吃店里點一份菲力牛排呢?同理,誰會在58同城那一大群保潔阿姨里挑一個美甲師呢?昨天還有個從58跳槽來河貍家的美甲師告訴我們培訓主管,“沒別的,就是覺得沒法忍受和保潔阿姨擠在一個屋里做培訓,好歹我也是有門手藝的呀,太侮辱人了。”

 

事實上,由於58的戰略混亂,連保潔阿姨領域都在陷入困境,阿姨幫、e家潔、阿姨來了、雲家政……統統拿到大額投資,越戰越勇還越大。58更剛剛認慫,因為在“代駕”領域打不過e代駕,幹脆投資入股了e代駕,你也知道,我前篇文章剛剛聊過,做為“行業軸”,代駕領域必然被滴滴和快的給瓜分,沒有第三名的活路……在各種商業邏輯完全不同的領域,58居然在多個戰線開戰,通通淺嘗即止,沒一個深挖,什麽都做、卻什麽都不精。完全不顧自身的“團隊基因”和“品牌背書能力”,在消耗著大量金錢、時間、和團隊的精力時,趕集網在悄悄的偷襲58的後院……

 

回題是岸。我要說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定要找出你的競爭對手們“基因”里就做不好、做不到的事!他們的品牌“背書”不出來的“承諾”。或者說,你想清楚,你的對手們,最擅長的那件事是啥,然後去做“硬幣的背面”。

 

那麽,錘子的對手們,哪件事做不好呢?而他們統統做不好的事,還恰恰是老羅和他的小夥伴兒們非常擅長的?!我要給出一個匪夷所思的答案嘍!大家請坐好,扶穩,答案是四個字——

 

“文藝憤青”。

 

你看,羅永浩不就是這四個字的註解麽?他的錘子我用了,很多方面見仁見智我保留意見,但我幾乎敢打包票,在文藝感方面,可以秒掉上述所有那些品牌的。那些品牌簡直太沒個性了……都想討好一切人,但沒一個做出半點個性。

 

而錘子這個名字和Logo,更是憤青的良好解讀,這個大家自行腦補,不必多談。而且,連錘子的精神圖騰我都想好了——切·格瓦拉呀!丫簡直是文藝憤青的祖師爺。

 

註意!“文藝憤青”這四個字,不應該公開說出來的,也不能印刷被看見,而是骨子里的,各種暗示即可,老羅文采挺好,可以想出更巧妙的Slogan……骨子里,是這個文藝憤青的調性即可。

 

今天看老羅接受采訪,說以後要少數話,不批評別人了……別!千萬別,你的“基本面”粉絲,愛的就是你憤青的那一面!罵得技巧一些就行,別不罵。

 

回到開頭,前兩個“力”,可以這麽解決:先把內核啥的都換掉,別用“最好的”,其實沒有太多人在乎那一堆堆的頂級參數,你只要做到流暢就夠了,用那誰誰誰家的MTK方案足矣……雖然我不懂,但我知道魅族MX4用這個方案,可以賣1799了,成本便宜,流暢完全能保障,反正都是一兩年的使用壽命,用所謂“最好的元器件方案”,反正過三五個月也過時,有多大意義麽?

 

到了消費者端,定價就可以1984了!多牛逼的價格方案,多文藝,多憤青,多喬布斯?!

 

還足足可以比魅族MX4多賺185元。

 

這三個“力”是如何用“文藝憤青”打通的呢?你要這麽理解:中國,說到底是個屌絲王國,中產階級有沒有?有,雕爺我就是專做中產階級生意的——可是,精油行業、Mall里的餐飲行業、美甲行業,都沒有蘋果存在呀!所以我如入無人之境……iPhone6雖貴,也才不過五千多元,中產階級都被蘋果端走啦。而您的手機行業又必須跑量,否則供應商鼻孔朝天,咋辦?還是得回到屌絲地盤,可是你也知道,屌絲最不願意承認自己屌絲,所以,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直氣壯買你的“理由”,你看,小米就找了個好落腳點,“老子是發燒友”,其實,發燒你妹呀,只不過就是掩蓋你窮的一個理由罷了。

 

但,有一個“理由”實在太重要了!

 

在我看來,一加手機就吃虧在這個地方。一加手機雖然個性也缺乏,但平衡性做得實在太牛逼了!點滴細節幾乎無懈可擊,硬件做工好到令人發指……媽的,才1999元!可惜,就是沒能給屌絲們一個“好理由”,所以一直不溫不火,令人惋惜。

 

“文藝憤青”可真是一個好理由。你看豆瓣多少人?你看知乎多少人?你看天涯多少人?你看向往“窮遊”的多少人?無數無數的屌絲窮人,都在等著這個擊中內心的理由哇!

 

這個理由好就好在,和小米的“發燒”比,剛好是硬幣的另一面:

 

你追求跑分,我追求逼格;

你追求性價比,我追求文藝範兒;

你追求無窮無盡的桌面方案,我追求一心一意的偏執態度;

你追求理科宅男理解的“極致”,我追求文科傻妞向往的“姿勢”;

你拿著一代程序猿偶像雷軍的照片四處招搖,我拿著所有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教父切格瓦拉的大頭像拍死你!

 

總之,我提及的這套競爭戰略,能夠開啟一整套思路,針對特定人群的突破,解決供應商、消費者、和競爭者之間“力”的化解。甚至比小米玩“性價比”理念更具延展優勢——一旦這個文藝憤青的姿勢被受眾認同,其實未來是可以賣更貴一點、高端一些的型號的。最終,還有機會回到老羅最喜歡的那個價格區間,去挑戰3500的國產機極限——但那時,有“底子”撐著,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

 

無論如何,希望老羅這次能挺住,繼續文藝,繼續憤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24

上海自貿區汽車平行進口方案已獲批 豪車大降價可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75

____.x_large

據自貿區郵報11月6日消息,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已經獲得商務部的批複,方案已經發給上海市政府,但目前尚未公布,意味著後市進口豪車降價成為大概率事件。

昨日,中國政府網還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幹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這很可能意味著,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的汽車平行進口,將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正規化。消費者也將有機會,以便宜的價格,購買進口汽車尤其是進口豪車。

簡單理解,平行進口車指的是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買下,並引進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這種渠道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平行”。

平行進口汽車的特點是,售價比4S更便宜,但售後服務不像品牌經銷商那麽完善。

自貿區郵報引述上海某汽車交易市場招商經理稱,平行進口汽車和4S店的售價差別,要看車型,通常車價越高,差價越大。通常會控制在15%-20%。一些價位本來就比較低的進口車,可能差價在10%,甚至不到10%。

在10月中旬,上海自貿區提交了《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方案》,而如今不到一個月時間便獲批。如果上海自貿區的試點方案正式啟動,進口豪車進一步降價,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在現行政策下,汽車平行進口並不受鼓勵。

前一段時期,中國對許多進口車進行反壟斷查處。這些進口車在中國的售價遠高於國際市場,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中國不允許汽車平行進口的法規,硬性提高授權的中國代理商及品牌4S汽車修理店的進口車及零部件的售價,實際上是實現了縱向壟斷。而這一現象其實在國際市場上是少見的。

不過平行進口車也存在一系列的麻煩。一方面,海外市場銷售的汽車,未必符合中國的監管標準(包括油耗、安全標準等),勢必會存在進口難、上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平行進口汽車不享受“全球聯保”,換句話說,你從海外市場平行進口的汽車,沒法享受中國品牌4S店的三包及售後服務。

即將公布的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中,“上牌、三包、售後”等一系列問題,都將找到規範。

不過,從商務部批複方案,到方案在上海自貿區正式實施,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自貿區郵報引述業內資深人士的話稱,“可能1個月,也可能要兩三個月。”

因方案正式下發後,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還要搭建平臺,還要和經銷商進行溝通,確定從進口到售後的完整體系,最終要形成一個管理細則,這樣才能真正啟動試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