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股新中国公司:机遇还是泡沫?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9078.html

者按:

中国公司闪亮接连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之后,机遇和泡沫的争论没有停止过。华尔街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追崇重现1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了吗?这真的是互联网泡沫2.0?又或者泡沫的并不是产业,只是那些个在投资者压力之下焦躁不安的企业而已?

 

争议优酷泡沫 亏损公司为何给出60倍市盈率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于优酷在美国上市的暴涨给出了四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投资银行用五岁小孩都能懂的语言包装了这个公司——中国的Youtube。

不过优酷CEO古永锵却认为,中国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学习模仿美日韩互联网模式,而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从用户角度来看优酷是独一无二的模式。”

之所以说优酷是中国的Youtube,显然是指优酷通过播放视频来获取广告,而且优酷与Youtube在美国的地位和情况基本相仿,优酷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从未实现单季度盈利,时常遭遇版权纠纷。

当然,最大的区别在于,优酷终于实现了独立上市,但是Youtube却已被谷歌收购。

价值

在经历了两天上涨之后,优酷连跌三天。昨日,优酷收于29.72美元/股,总市值为19.71亿美元,已经低于搜狐市值26.44亿美元。而在优酷12月8日上市首日收于33.4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61%,市值高达35亿美元,超越搜狐。

优酷在Youtube+Hulu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付费观看和自制影视剧等新盈利模式,并尝试开拓无线视频领域。这也是古永锵的信心所在,同样是Youtube和Hulu都没有开拓过的新盈利模式。

对于视频领域的成长,德勤全球科技、传媒及电信业务部预测,2010年,全球电视广告预计价值1800亿美元,而全球网络广告预计为6300亿美 元,同时使用网络广告和电视广告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实现的品牌正面认知高47%。互联网分析师许单单认为,目前传统领域广告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很明显,包 括央视也在限制广告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传统广告主会倾向于向视频网站进行投放。”

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告诉记者,作为视频业界的第一名,优酷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尤其中国的视频行业应该享受更高的估值。“因为当用户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观看视频的时候,电视所享有的大量广告,也将随着观众的转移,而转向视频互联网领域。”

至于现在视频网站的竞争格局,洪波认为也已基本确定,几乎所有的视频大公司都有上市公司背景或者已经实现上市,“无论是资本门槛,还是政府发放的牌照门槛,都会让后来者很难在视频这一巨大市场做大,优酷、土豆等大公司会有先发优势。”

泡沫?

不过,一个从未实现盈利、单季度亏损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上市后却能够获得相当于优酷2011年预期收入60倍市盈率的高估值,虽然未来前景颇为光明,但其中是否存在泡沫呢?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率先在新浪微博中发难:“昨天和几位从硅谷来的风险投资者聊到最近中国的IPO热。都感觉华尔街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追崇在重现1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大把烧钱、概念炒作、没有清晰盈利模式,我把它叫互联网泡沫2.0。”

对于张亚勤的警示,《商业价值》杂志总经理万宁认为投资者的信用是消费不得的:“到头来损害的是中国那些真正用心创业的朋友,等到市场时机合适、商业模式创新、团队也很优秀,但却无法获得投资者足够的资金支持时,心会痛的。”

在专业美股网站i美股组织的一次小型访谈中,不同的专业人士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凯威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大诚认为优酷股价已处于不合理区间:“我个人觉得中国概念股目前过热,不过优酷公允估值究竟多少合理,还需要6个月到1年时间来检验。”

博然思维北京合伙人Philip Lisio则给出了优酷高价格的理由:“优酷涨那么高,目前很难判断它是否到正确的价值区间,因为它具有想象力。”

知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则承认了泡沫的存在,但他对泡沫现象并不悲观,“泡沫或许有些,但是不会持久。”

刚刚获得了5000万美元融资的拉手网创始人吴波对于当前的泡沫就很满意。“这实际上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是天大的好事!迅速融资,将你认为有泡沫的资产置换成没有泡沫的资产。这一点,任何一个经历过2000年的创业者都应该学会了。但关键是别换错了!

分众传媒财务副总裁徐舸表达了乐观的看法,他认为短期内并不能判断中国概念股是否存在泡沫:“如果就单个公司的股价而言优酷IPO回报率确实比较高,但中国概念股整体股价并不离谱。”

至于目前优酷的状态,徐舸认为有些类似当年新浪、搜狐、网易等三大门户刚上市时期。优酷拥有如此大的流量,其未来广告也都来自电视广告,中国广告市 场规模有1000多亿元,且每年有15%~20%的增长,因此优酷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虽然没有盈利,但有流量就有一切。”

张亚勤则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泡沫现象做了一个结语:“互联网整个产业绝对不是泡沫,只是有太多的泡沫企业。过度包装炒概念过几天就露馅了而且还堵了后面人的路。”

做过投资人、现任UC首席执行官的俞永福对此次大量公司以奔跑和包装的方式上市则有所担心,他向记者做出了比较悲观的预测:“此轮有些企业的上市对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很大,如果最终出现问题,付出的将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信誉。预计明年4月份之后,美国这轮上市市场窗口会关闭至少一年以上。”

斯凯网络:傍着“山寨”找饭吃

“只要你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币就会自动找上你。”当斯凯网络登陆纳市后,著名IT业评论人士、海辉软件市场总监冀勇庆调侃道。

冀勇庆想说的是,斯凯网络草根化市场定位的成功。这个似乎一夜之间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明星,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冠军。

发展

斯凯网络创立于2005年,创始人宋涛原是东方通信增值业务部门经理,拿手的活计自然与移动互联网服务有关。他一开始就将斯凯定位于手机应用平台,做的是类苹果APP Store模式,就是汇聚手机应用软件商开发的软件供手机用户下载使用。

最早触网的手机多为高端智能机,斯凯反其道而行之,主要定位于草根用户,一下迎合了2004年以来山寨机狂潮。截至2007年,斯凯用户近1000 万,营收破1000万元,当年获得红杉中国350万美元注资。不过,山寨机应用网络流量不大,斯凯的日子并不好过,宋涛说,有几个月公司发不出工资,一直 困顿不堪。

斯凯继续深耕山寨市场,它逐渐将战略重点转向手机游戏平台,去年末推出冒泡网游戏业务,黏住大批用户。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其用户已达4.789亿,累计下载36亿次,半年营收3.367亿元。

这是它12月9日登陆纳市的轮廓。在业内人士眼中,它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股,理由正在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冀勇庆说它要感谢联发科,甚至认为斯 凯与联发科生存策略类似,即通过给手机设计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手机预装冒泡平台与应用,没什么门槛。当流量产生时,斯凯可以与移动运营商、SP、 CP、手机企业分成。

困惑

招股说明书显示,斯凯确实依托山寨生存。上半年其ARPU值大约7.5元,看上去一点也不高。但是,如果能达到一般分成比例即25%:75%的话,斯凯ARPU值可达30元。

但至少目前这不太可能。绝大部分山寨用户流量为5元,普通用户包月一般也在20元以下。如果斯凯继续混迹山寨或普通功能性手机平台,它可能只会扮演赚不到大钱的英雄。

这恰恰就是它要面临的一个坎。目前,山寨手机及一般功能手机市占率虽仍高达74%以上,但价格低于1500元甚至1000元的智能机市场正在膨胀。 本土手机企业、摩托罗拉、HTC甚至都在大推低端智能机种,低端智能软件方案势必会冲击斯凯非智能机软件平台——尽管它已推出基于塞班平台的软件。

混迹山寨也要遭遇政策与监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净化市场,今年上半年有过清查行动;山寨市场混乱的SP乱收费引来整顿。招股说明书显示,斯凯今年1月 至9月,其SP计费受到冲击。宋涛的回应很现实,公司暂不会在智能手机市场大干,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并不很成熟,用户需求并没达到一定程度,至少3年才会达 到相对成熟,斯凯不会冒进,会先拓展海外市场。

但最可怕的恐怕在于直接竞争。市场早有雪鲤鱼、沃勤等对手,可怕的腾讯也已进来,明年有望推出手机中间件。业内人士认为,腾讯不可能放过它盯上的每块蛋糕,它肯定还会捆绑自己的手机QQ、手机Qzone、手机浏览器等应用,斯凯用户群面临流失风险。

宋涛表示,斯凯确实面临挑战。不过,融资到位后,它将强化手机网游、社区与品牌建设,2011年会发布12款手机网游产品。这个面相白净的人不大可能让腾讯舒服,他也在搞冒泡社区,其中有SNS、K币支付、冒泡浏览器等功能,就差一个“手机QQ”了。

看上去,斯凯仍能在现有市场获得自由,不过,它毕竟已是一家上市公司,在背后红杉资本等投资方压力下,它需要拿数字说话。至少目前红杉不会满意。招 股说明书显示,由于可转化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司三年连续出现账面亏损,分别损失415.6万元、1.3466亿元、2.9016亿人民币。红杉已注 资3年多,按照一般3到4年的退出周期,明后两年或将抛别斯凯,届时如果它的数字仍不亮丽,或将遭遇波折了。

软通动力:部分融资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软通动力让纳市又多了中国内地软件概念的谈资,尽管在它之前,早有文思信息、东南融通和海辉软件等先行者。

2001年成立的软通动力主业一点都不“时髦”。主要包括IT服务、咨询与解决方案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中国内地有众多定位于这三类业务的软件企业,其中第一类业务即IT服务一般都是核心,而后两者则大多是装点门面的手段。

软通看上去也没有脱去这一痕迹。招股说明书显示,过去多年,其IT服务一直贡献着其大部分营收。2007年占比超过75%,2009年虽有明显下 降,但仍高达64.1%,今年前9个月再度提升,大约为67.2%。不过,剩余比例中,咨询与解决方案开始显示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营收仅890万美 元,今年前9个月高达3980万美元,占比近30%。

它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传统IT、电信业,银行、能源、物流和公共事业、保险与企业金融等领域,为它们提供在安检安防系统、卫星通讯GPS系统、石油天然气软件SIS技术等。中海油、中移动、网通等本地垄断性大客户,惠普、IBM及微软等美国IT巨头都是它的大客户。

来自上述美国IT巨头的订单占比最大。软通主要承担惠普、微软、IBM的软件分包项目,当然也有本地许多客户。2007年至2009年,这类业务为软通贡献了40%以上营收。而电信业务占据了大约25%至33%。不过,它早年发家的仓储物流软件已下降为10%左右。

软通的客户区域覆盖比较均衡,但不如文思信息,后者大中华区、美国市场相对接近。而软通大中华区占据近60%。不过,它比科莱特与东南融通要均衡,其中科莱特的客户近90%在大中华区,而东南融通则是100%。

但是,客户覆盖区域均衡往往也意味着重点客户的分散。软通前五大客户为IBM、微软和华为等。与东南融通全部是本地垄断性企业客户不同,这类二次分包业务充满风险。比如,2007年IBM是其最大客户,2008年成了微软,2009年,华为与微软则贡献较多。

这种对比影响着毛利率。东南融通优势非常明显,金融领域的毛利率超过60%,而软通3年来一直没有超过34.2%,还低于文思信息。净利率方面,软通动力更是倒数第一。东南融通高达40%,其他三家约在10%至15%。而软通动力刚刚扭亏,净利率依然低于10%。

而这还是不考虑印度对手的局面。印度外包企业如Infosys、Wipro、Cognizant都是市值超300亿美元的巨头。

软通显然资本压力沉重。过去5年,它曾多次融资,先后从永威、盈富泰克、富达亚洲、三井创投获得近2亿美元资金。但由于它接连完成多次并购,人员、分支膨胀过快,至今债务沉重。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半个多月前,软通刚完成了一次融资。而此次IPO募资融资1.3亿美元,扣除各种费用,实际融资8787万美元,而招股说明书显 示,它将拿出3680万美元(占近42%)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的5100万美元用于公司日常运营,如购买设备和技术研发等,显然,软通IPO带有偿还 短期债务的意图。

版权作祟,还是商业利益之争

长久以来的版权斗争中,视频的版权争斗是激烈的,视频网站中的几个一线公司,互相指责对方侵犯版权,当然也包括它们被版权所有者起诉侵犯版权,大大小小的口水仗乃至司法官司,“络绎不绝”。

视频制作投入的成本是不菲的,它能产生的效益(比如电影、电视剧)也是相当惊人的,在利益的驱动下,版权所有者急红了眼,誓要讨一个说法,动力足 够。加之大多数视频制作的组织,不是电影公司就是电视制片公司,也有相当的实力去和盗版者计较。故而,“动力+实力”便形成了今天视频网站的范式:版权是 一个必须要打起精神重视的问题。

但中国文字领域不是。长久以来,互联网上对文字的侵权随处可见,即便是大型门户,也会利用一些所谓“网友发布”的手法,来行盗版之实。

一般而言,一篇文字稿所产生的商业价值相对没那么大,很多印刷媒体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和大型网站理论一二。故而,中国文字领域著作权,基本上在数字世界就是一句空话,除了一些极端的个案外,我们很难看到就文字著作权而引起的口水仗。

不过,时代终于演进到现在有人要就文字的著作权来计较一下了。这次争论的核心点是盛大。盛大指控百度文库有大量的著作权属于盛大所有的文字(其实也 就是网络小说),看上去这是一次网络公司的争斗,但实则围绕的都是“数字出版”,对于盛大而言,谋求的都是“锦书”这款电子阅读器的利益,更进一步的,可 以说是围绕“盛大转型”的战略关键点。

盛大起家于网络游戏,但其实一直没有放弃过自身的转型。在过去,它曾经布局过电视机顶盒,试图过控股新浪,但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终。这次依靠旗下七家网络文学站点,借助手持终端阅读器Kindle模式的火爆,盛大第三次发起以“锦书”为核心的转型。现在看来,干得还不错。

当它发现百度文库存在着威胁到它“收费阅读”模式之后,引起的强烈反弹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有趣的是,新浪一个名为“爱问”的应用,里面同样有着大量的涉嫌作品,盛大却并没有找上新浪。笔者认为,一方面,锦书的负责人侯小强(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出身新浪,到底是老东家。另外一方面,基于高流量而产生的破坏力,百度远远比新浪更惊人。

而电子阅读器这样东西,本身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也是相当纠结的玩意儿。毕竟电子书比纸质书卖得便宜。假设传统出版业牺牲平均单价是否能从更多的销 量上换回来总收入还是能增加,这对于出版社而言其实依然是个需要再调研的问题。而中信出版社跳出来说盛大侵犯了它的权益不足为奇,畅销书也是有足够的利益 产生动力让它和盛大较真。

于是乎,前脚我们看到盛大在那里拼命控诉百度的“不道德”,后脚就看到中信指责它自己也在那里侵权。商业上,你来我往,是真的关心著作权本身吗?

还不如说,很多时候都是利益罢了。利益到了足够的份上,自然商业组织们就会出来言之凿凿地捍卫著作权了。(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新媒体、互联网观察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5

彭麗媛Style 預告本土設計能量崛起「無用」馬可打造新中國第一夫人

2013-04-08  TWM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訪四國,隨行的夫人彭麗媛以亮麗自信的「中國第一夫人」丰采,驚豔全世界!為彭麗媛操刀造形的正是被譽為「天才設計師」的馬可。她不但與前夫毛繼鴻攜手開創中國服裝品牌,近年轟動兩岸的文創書店「方所」,也有兩人的心血。

撰文‧林讓均

當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捧紅了台灣設計師吳季剛;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也讓中國服裝設計師馬可一夕暴紅!

演唱家出身的彭麗媛,三月下旬隨夫出訪四國,首度以「中國第一夫人」的角色亮相,當高挽頭髮的她身著雙排扣羊毛大衣、手提黑色皮包步出機艙門那一刻,顛覆中國傳統官夫人形象的亮麗身影,隨即透過媒體鏡頭驚豔全球。

一小時之後,中國最大購物網站「淘寶網」上已狂賣同款大衣、皮包。往後幾天,彭麗媛穿什麼、戴什麼,無不成為全球的話題焦點。「麗媛Style」也使得「中國第一夫人」有了時尚風格,並預告中國本土設計能量正在崛起。

例外與無用 自創反骨品牌一時之間,全世界都在問,彭麗媛背後的操刀設計師,究竟是誰?

沒人出面承認。在媒體追蹤好幾天之下,終於揭開彭麗媛的服飾是創於廣東廣州的中國品牌「例外」,循線追查該品牌創辦人兼離異夫妻毛繼鴻與馬可。

最後答案揭曉,這位神祕設計師,就是四十一歲的馬可,搭著彭麗媛旋風,全球湧入的造訪人次,讓「例外」的官網一度當機。

三月底,「例外」與馬可另行創立的「無用」在官網貼出公告表示,彭麗媛出訪的部分衣服是由馬可設計,由例外和無用團隊分工製作。據了解,馬可率這兩個團隊花了三個月,為彭麗媛趕製上百套手工訂製服。

從「例外」和「無用」的品牌名,就知道創辦人很反骨。「當時覺得市面上的服裝都千篇一律,所以我自創品牌時,是有一些氣憤的情緒,覺得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一定要很例外,就把品牌取作『例外』!」馬可曾在中國導演賈樟柯的得獎紀錄片「無用」中提到命名緣由。

一九九六年,馬可與同是設計師的男友毛繼鴻創立中國第一個設計師品牌「例外」,由馬可擔任品牌設計師,而毛繼鴻負責市場行銷。「馬可生性太低調,但毛繼鴻卻是個不放過任何機會的天才!」友人的形容,點出兩人個性上的差異。

毛繼鴻也清楚這點,曾在媒體專訪中說到:「支持保護馬可的感性,如果她代表某種程度的『無序』和『散落』;那我就要把這變得合理化和有序,我還要善於把這感性帶來的產能發掘出來,卻不能破壞它!」極具商業頭腦的毛繼鴻做到了。隨著兩人在二○○○年步入結婚禮堂,例外的門市與營銷據點也快速成長至八十多個,隔年營業額躥升至一億人民幣。為了維護「例外」的中高端品牌定位,他甚至一度把規模達百家的門市,裁減至六十家,同時把訂價翻升一倍。

毛繼鴻與馬可看似衝突卻很互補的個性,讓「例外」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本土品牌。門市在全中國遍地開花,目前已有九十五家、據估計一二年營收超過十億人民幣,彭麗媛、歌手宋祖英等名人都是多年的老顧客。

但事業上的合拍,卻不代表兩人能牽手到老。馬可與毛繼鴻離婚之後,儘管至今仍擔任例外的藝術指導,但已在○六年自行創立「無用」品牌,專走藝術創作與高級訂製的路線。

以自然為師 實驗性質濃厚對於「無用」,馬可的主張是:「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但眼前的有用與未來的價值常常不同,我想做些眼前未必有用,但以後會有價值的事情。」馬可想要透過設計傳達「無用,才能賦予它新的價值。」這位身高一七○公分、總紮著一根長辮的女性,常穿著自家白襯衫,搭配樸素的褲子或長裙。當站在近年遷入的工作室、曾屬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園林的廣東珠海百年宅院中,弱質纖纖的馬可宛如從古畫中走出來的女子,眉宇間繫著一股文青特有的憂愁凝思。

「我是做『服裝』的,但卻不是『時裝』設計師,對我來說,兩者有天壤之別!」馬可的服裝都是手作,曾說手工傳遞的是情感,和「流水線」(生產線)大量產製的時裝截然不同。

因此,她雖然在○七年成為第一位受邀參加巴黎高級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卻認為自己的作品和時尚扯不上邊,至今仍不願開設「無用」的門市。

近年事業重心遷移到大陸的台灣設計師潘怡良觀察,馬可的無用品牌「低調不誇張,但卻觀念前衛,實驗性質濃厚!」的確,經常前往偏遠山區旅行的馬可,為了呈現環境與衣服之間的關係,曾經把用傳統織布機與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一批手工服飾,直接埋入地底,以時間改變衣服的狀態,「把一部分留給自然來創作,我相信衣服是有記憶的!」感性的馬可雖然身在廣州的南方城市,但或許骨子裡還是當年在吉林長春長大的東北女孩,最崇敬的設計師正是「大自然」。

馬可是江蘇蘇州絲綢工學院(現併入蘇州大學)第一屆學生。老師回憶,在每個女學生都選擇珠子當創作主題時,馬可選的卻是木片、竹片與亞麻繩。

至今,在馬可融入中國傳統藝法的創作之中,無處不見類似的天然環保素材,因為「生態惡化」、「傳統文化消亡」、「奢侈風盛行」正是令她失眠的三件事。

被設計界譽為「天才設計師」的馬可,畢業後一年即以二十四歲之齡,奪得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至今保持最年輕得獎人紀錄。隔年,馬可甚至獲選為首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從此創造許多設計界的「第一」。

讓馬可一鳴驚人的作品是表達遠古意念的「秦俑」系列,當年是北京服裝學院高材生的毛繼鴻,也曾幫忙馬可做這件作品。當時,兩人設計理念相投,雖然結婚後沒有生育孩子,但也一起孕育了被馬可笑稱是「我的孩子」的「例外」品牌。

為文創書店「方所」獻策

馬可究竟還有多少例外的股份,外界並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兩人仍是事業夥伴。一一年底,在廣州開幕以來就受到全中國矚目的文創書店「方所」,董事長正是毛繼鴻,馬可也會參加相關會議,很可能是他們事業上的另一個「孩子」。

有趣的是,一千八百平方公尺的「方所」因為匯聚書店、咖啡廳、展場、服飾等文創元素的複合空間,常被比喻為「中國的誠品書店」。其實,方所的幕後推手就是誠品前執行副總廖美立,毛繼鴻與廖美立的合作起點也正是根源於誠品。

據了解,○五年,甫與馬可離婚的毛繼鴻到台灣散心,無意間步入台北巿誠品,一舉顛覆他對書店的想像。毛繼鴻那次背回二十一箱書,此後忘不了誠品的文創空間與精緻選書,幾次再訪又背回了數十箱書。

或許是骨子裡的文藝性格,也或許是商業頭腦,毛繼鴻循線找到廖美立擔任總顧問,光是討論書店概念就花了兩年時間。

現在與夫婿陳傳興共同經營「行人文化實驗室」的廖美立,也負責方所的經營管理,這可說是她○七年離開誠品之後的再起之作。

「我做方所在意的是『品質』,不管賣書、賣衣服或賣咖啡,這都是生活中需要的,擺在任何一座國際城市都是上品!」從雄獅美術書店、誠品書店到現在的方所,五十二歲的廖美立企圖透過書店空間,建立更純粹的品味平台。

雖然方所還沒有確立第二家店開在哪裡,但與誠品一樣,將是「連鎖不複製」,據了解,目前中國各個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等一級城市,都已伸出雙手歡迎。

忠於自我的馬可在暴紅後,一貫淡然低調。「麗媛旋風」對她來說,或許並非無用,但也不過是一個美麗的例外。

馬 可

出生:1972年

現職:「無用」品牌創辦人、「例外」品牌創辦人兼藝術指導學歷:蘇州絲綢工學院(現併入蘇州大學)得獎紀錄:首屆「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中國首位登上巴黎時裝周的設計師、第二屆「中國國際青年兄弟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00

埃塞俄比亞:非洲的新中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833

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工廠選擇搬遷至海外。中國總理李克強曾表示支持埃塞俄比亞成為非洲的制造業中心,如今,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投資正在將這里打造成非洲的中國。華堅集團老板張華榮就在埃塞俄比亞首都外的工業區擁有一間制鞋工廠。他說:埃塞俄比亞就像三十年前的中國。交通狀況糟糕,大量人口失業。華堅工廠到埃塞俄比亞首都僅三十公里路程,然而卻要花去兩個小時,這顯示出當地交通警情況的糟糕。然而,80%的農業人口使得工廠不必擔心用工荒。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充足的電力供應,再加上埃塞俄比亞政府吸引外資的舉措使得埃塞俄比亞相比其它非洲國家更具吸引力。交通狀況也正在改善。中國進出口銀行正在為一條連接埃塞俄比亞首都Addis Ababa與Djibouti港口的鐵路提供融資。《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一書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Deborah Brautigam說:他們正在為轉經濟轉型鋪平道路。這將會成為非洲的中國。華堅在埃塞俄比亞雇傭3500名員工,每年制造兩百萬雙鞋。張華榮說,隨著工人技術的改善,效率將會逐步提高。目前,埃塞俄比亞的生產力僅為中國工廠的1/3。中國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使得張華榮意識到,提高埃塞俄比亞的產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張華榮預計,華堅埃塞俄比亞工廠的員工數將在8年內達到5萬人。歐洲第二大服裝生產商H&M已經開始與埃塞俄比亞的供應商進行合作。H&M可持續發展部門主管Helma Helmersson說:埃塞俄比亞在制造業上擁有巨大潛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44

直擊中國服務業轉型第一現場 你不可錯過的40兆元賺錢機會 缺口下的新中國

2014-09-29  TWM  
 

 

我們總是聽到中國十三億人口,市場大、商機好,但是,真正吃到的,又有多少?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急速成長,一路上也留下坑坑疤疤,如今,中國內需正往填補經濟缺口的方向轉型,從醫療、教育到環保,誰搶先滿足缺口,誰就能賺到錢,《今周刊》前進中國服務業第一大城上海,見證新興服務業如何成為未來十年中國成長的熱點。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蔡曜蓮來自台灣的牙醫陳俊志,今年可說是他的事業高峰。五月,他才在中國福建漳州開設第四家據點。牙醫這幾年在中國的需求,高速成長,這兩年他奔走兩岸,就是為了建立當地的醫療團隊,現在擁有二家診所、二個門診,以滿足當地看也看不完的牙科病患。

「在中國拔一顆牙加抽神經,只要三十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五○元),我收費貴三成,還是很多人要來。」陳俊志說。「才兩年,我在那邊的醫療團隊,規模已經追上台灣。我在台灣可是幹了二十年!」陳俊志在中國的小診所並不鋪張,就算收費較高,仍時常人滿為患。

「中國的硬體資源不輸台灣,但沒有人才,制度也不完整。十年來,醫療服務業在中國可說是一片空白。」陳俊志說。

隨著中國經濟起飛,一路上的「缺口」也越來越多,現在,這些缺口已逐漸填補。根據中國官方統計,過去十年,中國人均醫療服務消費成長了五倍,醫療院所增加了四千多所。在中國經濟趨緩的大環境下,醫療服務業卻一枝獨秀地成長。

「現在的A股指數,被銀行、地產壟斷,他們代表的是過去的增長。我們現在,要尋求下一個十年增長的熱點。」瑞銀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八月二十一日的「二○一四預見亮點新中國」投資講座中說。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工廠的服務業開始重新起步。過去十年,房價翻了四倍,但每年例行參加體檢人數也翻了四倍。房地產仲介的收入,在過去十年翻了十倍,但文化產業的收入,翻了二十倍。」陶冬用興奮的口氣說:「這些,就是投資機會,就是我在轉型、在痛苦之中的中國經濟看到的新亮點。這些,就是中國未來十年成長的新熱點!」像是呼應陶冬的預言,類似陳俊志這樣單槍匹馬「登陸」的案例越來越多,更早也有不少台灣醫療團隊看準這塊醫療大餅,進駐中國。台灣聯新集團上海禾新診所副院長周明仁觀察:「搶灘中國的醫療集團很多;遇到的問題也很多。但,一個不爭的事實仍在:這裡市場真的很大,而且真的極缺醫療資源!」

減速:中國產業轉型

製造業式微、服務業出線,填補經濟缺口醫療服務業,只是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下的「缺口經濟」之一。中國正進行產業轉型,傳統的製造業與服務業都面臨極大的壓力;其實,有一票新興服務業迅速地填滿缺口,正在醞釀、茁壯。

「中國的收入水平已踏上了另一個台階,民眾的消費也是。中國市場慢慢從過去對於『物』的需求,變成『服務』的需求。」」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指出,「這種從實物到服務的變化,將主導未來中國的經濟成長。」大環境來看,中國經濟正在減速。中國去年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下降到七.七%,不再有動輒一○%的高幅成長,顯現出中國經濟正經歷痛苦的「轉型」階段。這次「轉型」,正是形塑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新面貌的關鍵。

一方面,製造業的產能過剩、動能減弱,中國官方製造業指標在八月跌至金融海嘯以來最低點;但另一方面,服務業的成長仍然持續,八月匯豐服務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達到五四.一點,是十七個月以來最高點,服務業儼然成為製造業式微之後,最重要的成長動能。這也是在經濟數據一片慘澹下,喬虹對未來中國經濟仍保持樂觀的唯一理由。

「短期來看,服務業的確因為總需求轉弱,在生產和房地產投資上,不像過去那麼強。」喬虹分析,「但長遠來看,從消費、內需仍在增長的角度,服務業在這方面支撐力會越來越明顯。」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也分析:「過去十年,中國服務業一直處於畸形的平衡,也就是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過剩投資。」而這個狀況,此時正在調整。

喬虹認為:「服務業正在進行淘汰與創新的過程。例如教育、醫療方面的非傳統服務業,未來會越來越多。」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新興服務業的產值,每年達十兆人民幣(約四十九兆新台幣)的規模,市場預估,未來十年更可能超越零售、批發這些服務業巨頭的總和。

崛起:新服務業領風騷

醫療、教育、環保升級,重新定義生活方式的確,伴隨電子商務發展、房租越漲越凶、人事成本工資高漲,以及金融業調控的眾多壓力之下,傳統如房地產、零售、批發這三個構成中國服務業主軸的產業,如今成長率漸漸下降。

分析中國過去五年的成長趨勢,零售批發或餐飲這類的「傳統服務業」,已大不如前。引領風騷的,是一群小而成長快速的「新興服務業」,包括醫療保健、教育、環保、法律諮詢、娛樂文創等領域,我們稱之為「服務業二.○版」(即升級版之意)。在二○一四年「中國服務業企業五百強」中,這類新興服務業的占比,從○九年的四四.三三%增加到五二.六六%,相較於傳統服務業,成長動能更強。

喬虹認為,這些新興服務業,不但滿足了在高速成長中所造成的知識文化落後、健康品質不好、環境汙染等問題,同時也重新定義中國的生活方式。

台灣的知名健檢服務公司美兆集團,就在中國打造了四家健檢旗艦館。「過去中國健檢因技術限制,多半要二至三天,但美兆引進自動化技術,在四個小時內可完成百餘項健康檢查,徹底改變中國的健檢水準。」美兆集團總裁曹純鏗曾在受訪時說。美兆表示,現在每間中國分店平均一天有一八○人健檢,人數成長極快。

不只是醫療產業,在生活習慣上,新興服務業也出現創新,威脅了傳統服務業。舉例來說,過去在中國發展迅速的象王洗衣,曾以連鎖方式帶給中國洗衣服務的新選擇,如今卻也面臨嚴峻的考驗。

去年,中國本地老牌洗衣連鎖榮昌洗衣,推出了「榮昌e袋洗」的服務,融合網路電商模式,用微信(中國通訊APP)預約,上門親收私人衣物,顛覆了傳統送洗的習慣,只要在線上商城買一張卡,就能完成所有消費,更符合現代中國年輕人的使用習慣。

上海市台商投資協會副祕書長黃文明觀察:「現在,在中國做生意的方式和過去不同了,在各個產業發展不同,但你要瞄準的,是他們缺乏的、沒有的才行。已經有的,他們不屑一顧。」因此,《今周刊》來到中國服務業重鎮,也就是中國第二大城上海,我們發現,上海的服務業正快速轉變中,也反映出服務業未來的走向,而這些新興服務業究竟有什麼新面貌?

特性一:客製化

新富階級愛與眾不同,私人風格才是王道最明顯的特性是「客製化」,過去只會出現在傳統的生產性服務業,針對企業客戶做客製產品,但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新富階級強烈渴望更高一層的服務,「私人訂製」成了新興服務業的新標準。

「現在標準商品都賣不出去了。」李強在上海經營的裝潢設計公司,幾乎已經不提供成品的衣櫃、廚具了。「現在的八○後、九○後,消費理念和過去不同。從功能、顏色等,都強調自己的風格,他們要的是訂製商品。」李強說。

如今,客製化的風潮也吹到了餐飲業。以提供月子餐的廣禾堂來說,從食材到口味,全部量身訂做。「過去開餐廳,出一道菜可以給所有人吃;現在中國的消費族群,不想吃和大家一樣的菜。」廣禾堂執行長鍾宇富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買不到服務。」在廣禾堂訂製一套月子餐,要價二萬四千人民幣,足足是中國人的半年平均收入,仍然供不應求。

就連中國教育產業,也吹「私人訂製」風潮。三年前登陸的台灣幼教集團Otto2,就引進藝術互動教育,打出自己的市場。「中國較富有、年輕的家長,不希望孩子走的是過去那種硬式教育,而是希望有較活潑、個人化的選擇。」Otto2藝術文創集團執行長詹秀葳觀察。他們提供高端會員因材施教的課程,「傳統的教育,已無法滿足現在的市場了。」她說。

特性二:精緻化

講究吃、住安心,有機食材、家政婦需求大 「精緻化」則是另一大特性,例如在中國食物安全成為焦點的當下,也提供新興服務業嶄新的機會。

上海近年來流行有機栽培,規模最大的,就是提供有機蔬果產地直送到家的多利農莊。多利在中國建立三萬畝的有機農場,專門供給上海地區家庭最新鮮的有機蔬菜,光是賣菜,去年營收就逾一億人民幣。

「每周一次,全程冷鏈低溫,送到你家,全都洗好、包好,吃得安心又方便。」上海李太太利用多利買菜已二年,這樣的精緻服務,在上海漸漸受歡迎。

吃得安心,也要住得舒服。家政服務在上海幾乎是各個家庭的需求之一。在過去八年,中國照顧孩子的「月嫂」(保姆)的工資漲了十倍,上海家政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張琴音說:「最高級的月嫂,月薪高達一萬二千人民幣(約六萬元新台幣)。」遠遠超過台灣博士生的起薪。

張琴音觀察,隨著中國人民收入增加,對於高端的家政服務需求也特別強勁。「這個行業在過去問題很多,經常發生偷東西、做事不力等困擾,因此高品質的服務相當炙手可熱。」她說。

特性三:網路化

用互聯網黏客,太陽能系統商、國企也搶進

新興服務業還有一項特性,就是「網路化」。除了我們熟知的電商形態,已是消費性產業必走的轉型,在專門服務企業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出現網路變革。

一家小型科技公司上海淘科,最近來了一名稀客。曾是中國首富的某太陽能巨頭公司董事長,竟親自到訪。這家公司沒有門面、也沒有招牌,辦公室是一般的商辦隔間改裝。「辦公室的門面,不是真的門面;在網路上的門面,才是最重要的。」淘科創辦人兼執行長陸劍州說。

原來,淘科是一家太陽能站的網路系統商,專門幫客戶設計、安裝與監控太陽能站,監控的總電量在中國是第三大。淘科的服務,就是即時蒐集全國的太陽能發電量,運用大數據來分析統整。此外,他們還推出全球第一款太陽能手機的APP,讓一般人也能計算家中的太陽能資源。此外,他們的網站更提供一般家庭或企業在線上免費設計自己的太陽能系統。

現在,中國太陽能公司如尚德、中達電紛紛與淘科合作。當太陽能製造端正陷入產能過剩、流血價格戰之時,淘科拓展速度反而急速成長,在中國的新增裝機量,是所有系統商第一名。而淘科的絕活,正是現在中國服務業最欠缺的:線上服務。

在移動網路的發展下,傳統企業諮詢產業,也被迫紛紛走向線上,就連國有企業也得拚命升級、轉型。中國最大的人力公司——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總經理孟慶斌指出:「互聯網已是我們服務的主要項目,客戶專案管理都得不斷推出新的線上服務,二十四小時提供諮詢,才有辦法競爭。就像我們這些『大象』(國企在中國被戲稱為大象,形容規模大又笨重),都得被迫跳舞。」 然而,具備精緻化、客製化、網路化等特性的新興服務業,要帶起中國未來經濟,成為成長主力,現階段仍有許多挑戰。

「經濟結構不調整,服務業也就起不來。」謝國忠指出。「投資過多,出現泡沫,產能過剩,就是一種浪費。家庭消費現在仍只有GDP的三分之一,過去服務業都是為投資服務,也就是金融、房地產業,要轉型,還得花上許多時間。」

挑戰:整體風險仍在

整合與淘汰才剛開始,人治問題是關鍵他觀察,服務業服務的對象是人,因此中國「人治」的問題,是現階段服務業成長的最大阻礙。「貪腐情形還是很嚴重,這個問題不解決,服務產業的成本就很高。」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就是中國知名的財經媒體「21世紀網」,最近被爆出敲詐案。主編在中國央視新聞上自白,曾威脅企業下廣告,如果不從,就用負面報導攻擊該企業,不法獲利逾三億人民幣。

一名當地知名台商就私下告訴《今周刊》,這類問題在中國層出不窮。他們每年至少要花二百萬人民幣在這些媒體上登廣告,才能阻止惡意不實的報導。「所以,很多問題都和腐敗程度有關。現在還看不出有具體的動作來解決這個問題。」謝國忠說。

不過,謝國忠也認為,目前服務業的淘汰與整合「才剛開始」。「隨著產業規範的逐漸建立、穩定,服務業的發展才會真正起飛。」現在,我們正目睹中國服務業的轉型之際,台商要如何在這波轉型之中脫穎而出,真正拿下十三億人口的服務內需商機?投資人又要如何趁短期資本市場調整時,趁機卡位?無庸置疑地,這將是未來十年所有台商、企業主與投資人需要關注的趨勢。

中國經濟調結構,只有服務業成長動能強勁!

製造業占GDP比重

2004年46%

2013年43%

服務業占GDP比重

2004年40%

2013年46%

2013年服務業首度超過製造業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從醫療、教育到環保 催生年產值逾40兆元!

1.服務業逐漸取代製造業

成為中國經濟主力軍

生產總值占GDP比重

2008年2020年預估

服務業42%52%

製造業47%39%

農業11%9%

2.服務業也出現轉型

又以「新興服務業」最給力

2013年服務業總產值

各產業成長貢獻

新興

服務業

39%

批發零售

21%

金融

13%

房地產

13%

物流

10%

餐飲4%

3.這些「新興服務業」

就是為了填補過去經濟發展的缺口每年產值:逾40兆新台幣

醫療

生技

線上教育

幼教

環保

新能源

人力資源

法律諮詢

娛樂

文創

資料來源: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國家統計局

教育

幼兒市場翻倍

學前教育人口

2004年2000萬人2014年4000萬人

中國幼稚園市場總收入

從2007年至2011年增加10倍

醫療

牙醫供不應求

就醫人數8億,牙醫11萬

7300人/1牙醫

中國人均醫療費用從2000年361人民幣成長到2012年2056人民幣,增加近5倍。

環保

治汙預算8倍 (人民幣)2000年1015億元2012年8253億元空氣汙染致死人數,在2010年中國是印度的2倍,OECD加總的3倍。

企業諮詢

法治觀念提升

會計業總收入(人民幣)

2002年110億元

2013年563億元

聘請法律顧問企業從2000年24.7萬家,成長至2012年44.8萬家。

資料來源: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71

10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2.4,創四個月新高

11月3日發布的10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2.4,高出9月0.4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以來最高。

財新中國綜合PMI數據(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顯示,第四季初,中國整體經濟活動創下2013年初以來最顯著增速,綜合產出指數從9月份的 51.4 升至 52.9。

 

10 月份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服務業經營活動較上月有所增長,但整體經濟活動出現擴張的主因是制造業增速改善。月內制造業產出錄得 2011 年初以來最顯著擴張率。服務業經營活動增速溫和,為 4 個月以來最佳。10 月份,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經季節性調 整)從 52.0 升至 52.4。

第四季初,新接訂單總量的增速也有所上升,兩個行業的企業皆提到市況基本面改善,客戶需求相應回升。10 月份制造業的新訂單增速 創下逾兩年來最高紀錄。服務業新業務的增速雖然尚小,但已是今年 6 月以來最大。制造業新訂單明顯回升,服務業新訂單加速增長, 因此新業務綜合總量創下 2014 年 11 月以來最強勁增幅。

10 月份,制造業繼續壓縮用工,但壓縮率已放緩至 2015 年 5 月以來最輕微。服務業用工連續第二個月恢複擴張,擴張率微升至今年 1 月以來最顯著水平。增加人手的企業普遍提到業務擴張計劃,以及生產經營活動預期增長。整體而言,中國綜合用工總量輕微下降,降 幅在當前持續 17 個月的下降期內算是最輕微。

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積壓工作量在 10 月份皆有所上升,兩個行業的受訪企業皆表示原因是新接訂單增加,對產能造成壓力。制造業積壓工 作的整體增幅溫和,而服務業則是在今年 5 月份以來首次錄得積壓工作量上升(雖然升幅輕微)。兩者綜合,月內整體積壓工作量雖然升幅 尚小,但已是 2011 年 3 月以來最顯著。

10 月份,制造業投入成本錄得自 2011 年 9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廠商的報告顯示原料成本上升。同時,服務業的投入成本錄得溫和升 幅。相比之下,制造業成本增幅更加顯著,是導致綜合投入價格錄得可觀增幅的主因,本月綜合投入價格創下略逾 5 年來最強勁升幅。

與成本趨勢一樣,制造業產品銷售價格錄得 2011 年 2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許多受訪廠商表示原因與投入成本上漲的傳導效應有關。服務 業收費價格則環比持平,部分企業提到競爭壓力加劇,限制了企業的定價力。不過,由於制造業加價幅度顯著,綜合產出價格本月創下 2011 年 4 月以來最顯著漲幅。

服務業界普遍預期,經營活動在未來一年會有增長,而且樂觀度升至 8 個月來次的高點。調查顯示,市況改善、市場份額預期擴張、新 項目開發等因素,皆預期會提振經營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92

1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升至53.1,創16個月新高

12月5日,11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等數據公布。

中國1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3.1,前值52.4。

中國11月財新綜合PMI為52.9,前值52.9。

1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16個月來最高紀錄,並且走勢與官方服務業PMI一致。本月1日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雙十一”等因素的影響下,11月官方服務業PMI回升,並創出今年以來最高位。

11月中國官方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比10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上升,為2014年7月以來的高點,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7,比10月上升1.1個百分點,為年內高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36

央企重組求解1+1>2:新中國五礦先做1000億內部市場

戰略重組後的中國五礦繼總部職能改革後,在整合融合方面邁出的又一實質性步伐。12月21日,中國五礦在京舉行“打造千億內部市場”專項推進會,正式提出打造千億內部市場。

中國五礦集團總經理國文清明確表示,內部市場是為了創造更多的效益,打造內部市場要堅持市場標準,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杜絕內部寄生蟲,不能以強帶弱、變相“輸血”。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打造千億內部市場這樣一個頗有破局意味和抓手性質的創新舉措,顯示兩大世界500強企業的融合工作推進到實際操作層面。如果內部市場開拓有力,效果明顯,實現“1+1>2”的效果,將為大型中央企業的重組開辟整合融合的道路提供樣本。

產業鏈連接處尋求效益

去年12月,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冶集團整體並入中國五礦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五礦重組後整合工作十分複雜,推進協同和整合,一直致力於尋找一個強有力的抓手和合理的步驟。重組的央企怎樣推進到業務融合階段,最大程度釋放重組紅利,是市場關註的重點。

五礦和中冶今年完成重組

中國五礦總經理國文清在推進會上表示,打造千億內部市場是新中國五礦站在重組後的新起點上,推出的一項重大創新性經營舉措,最能體現兩大企業的重組邏輯。

“戰略重組打通了從勘查、礦山、冶煉加工到貿易的整條金屬礦業產業鏈,新中國五礦發揮產業鏈優勢,就要通過打造千億內部市場來帶動整合融合,消除產業鏈各環節之間斷縫,向產業鏈的連接處發力尋求效益、再造優勢。”國文清說。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兩家企業的業務分布在產業鏈上下遊,重疊性較小,屬於“互補式重組”。兩家變成一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重新優化連接產業鏈各個環節,天然創造產生了巨大的內部市場。如果內部市場開拓有力,效果明顯,實現“1十1》2”的效果,將為大型中央企業的重組開辟整合融合的道路提供樣本。

國文清表示,打造千億內部市場,能夠有效促進各個業務相互增進了解。內部市場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也是全面業務協同、深入整合融合的基礎,這一步如果邁不好、邁不實,其他關於協同整合的設想和規劃都將成為空中樓閣。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中國五礦方面對此次專題推進會的安排下了一番功夫。在這次推進會上,中國五礦方面就內部市場的機會、空間、規模進行了分析,明確了開展內部市場建設的各類規則、政策,還正式發布了內部協同手冊。推進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簽約環節,來自原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的多家單位簽署了包括物資采購類、工程建設類、地產開發類、產融服務類、生產維保類、冶金服務類、管理服務類等7大類示範性協同業務的合作框架協議。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

中國五礦對於內部市場是否會降低業務合作標準等疑慮,提前做了針對性的安排。國文清在內部會議上特別強調,打造內部市場要堅持市場標準,堅持合法合規的底線要求,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滿足各項監管要求;強調權責對等,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不能因為是內部就扭曲了市場準則,就制定一些不公平、損失單方利益的條款。強調杜絕內部寄生蟲。內部市場是為了創造更多的效益,不是以強帶弱、變相“輸血”。

中國五礦方面表示,將及時修訂完善業務協同的制度規則,以制度保障內部市場的可持續性。後續將盡快推出業務協同信息發布平臺,定期召開推進會跟蹤內部市場建設落實情況,不定期召開專項業務對接會。將明確業務協同的獎勵機制,對建設內部市場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團隊和個人,進行專門獎勵。

據了解,重組後中國五礦的業務協同已經有了初步進展,五礦發展和中冶相關工程項目前期開展了鋼材配送業務,截止11月合作項目達138個,鋼材和水泥簽約數量183萬噸;專事貿易和資源開發的五礦國際也已經與中冶的海外產能進行了對接,並達成了相關交易。

對於1000億內部市場這個數量級是如何確定的問題,中國五礦方面表示,千億市場的概念和提法是基於大量調研和內部反複測算得出的。2011-2015年,原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兩家企業各自內部以及兩家企業之間實際發生的交易規模,五年累計才有1250億元。而根據目前所做的計算,新中國五礦內部市場2017年就有望達到千億級規模,2017-2020年的全口徑內部市場達3742億元,累計可創造增量效益100多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39

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降至52.6 為四個月來最低

3月3日公布的2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從1月的53.1降至52.6,增速輕微放緩,為四個月來最低。

這一走勢與官方服務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2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在制造業PMI超預期回升的帶動下,2月財新中國綜合PMI回升0.4個百分點至52.6,顯示中國整體產出擴張率輕微增強,經濟活動出現溫和增長。

新接業務總量的增速在2月也上升至可觀水平,創下2013年3月以來次高增速紀錄。制造業新訂單增速顯著,促進了綜合訂單總量的增長。服務業的新訂單也有可觀增長,增速與年初持平。

2月服務業用工保持擴張趨勢,但擴張率較1月輕微放緩。同時,制造業用工僅有輕微收縮,收縮率為兩年來最小,綜合用工總量在2015年5月以來首次出現增長。

綜合產出價格在2月放緩了上漲步伐,錄得2016年9月以來最小升幅。制造業產品售價雖然升幅可觀,但已是五個月以來最小。服務業企業的整體定價力受制於市場競爭壓力,平均收費價格與上月幾乎持平。

制造業與服務業企業對經營增長前景均保持樂觀。制造業樂觀度創下21個月新高,服務業信心較1月的11個月高點輕微回落。兩者綜合,經營前景整體樂觀度微升,為2015年5月以來最高。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表示,2月經濟繼續回暖,但制造業和服務業再現此消彼長的格局。與此同時,制造業和服務業價格增速均持續回落,通脹壓力似乎開始釋放。一季度中國經濟有望維持慣性增長,趨弱跡象或在二季度顯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