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自發布日起30天後生效。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有利於優勝劣汰,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活力,保護投資者權益,退市制度基本原則是,市場化、法制化、常態化要求,立足於交易所作為實施主體的地位,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規範,針對退市制度較為突出的問題,做出的細化規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晚(16日),*ST鋼構(600072.SH) 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原因,周輝請求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同樣因工作原因,原總經理盛紀綱請求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職務。
此外,*ST鋼構監事會近日也收到部分監事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其中,常榮華因工作原因請求辭去監事、監事會主席職務,萬育紅請求辭去監事職務。
對於上述多人選擇離開關鍵崗位,*ST鋼構對這些人給予了較高評價,表示在擔任相關職務期間,“在公司章程賦予的職權範圍內,兢兢業業,勤勉盡責,完成了相關各項任務”。
但這些評價,似乎與*ST鋼構近年的業績表現並不相稱。
*ST鋼構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的旗下子公司,後者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截至2013年底,該集團擁有近50家下屬企事業單位、3家上市公司。其中,*ST 鋼構的主營業務包括大型鋼結構、成套機械和船舶配件等。
但這家公司所屬的造船行業正處於深度調整期,船配價格繼續處於低位,而大型鋼結構和成套設備業務市場競爭激烈,使得主營業務面臨較大的運營壓力。自上半年起,*ST鋼構承接的大型鋼結構項目明顯減少,船配項目也主要集中在長興造船基地上層建築、艙口蓋和軸舵系以及船用液罐等。
同日,*ST鋼構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9%,但凈利潤並無明顯改善,繼去年同期虧損9730萬元,今年1到9月份仍虧損7685萬元。
值得關註的是,如果四季度的業績沒有較大起色,意味著該公司將再次陷入虧損,“由於各種不可控因素,如果不能扭虧,將存在退市風險”。
目前,*ST鋼構會議已經選舉高康為該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周輝則調整為第六屆董事會副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任期至第六屆董事會屆滿。另該公司董事會同意增補朱雲龍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李誌平和湯玉軍則被增補為第六屆監事會監事候選人,提交該公司2014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資料顯示,高康目前除了擔任*ST鋼構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職,還任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上海瑞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
(編輯:李燕華)
《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的影響,博弈加劇! 作者:徐彪、姚衛巍、劉名斌、江金鳳 10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主要內容涵蓋1、健全上市公司主動退市制度;2、重大違法公司的強制退市制度;3、嚴格執行市場交易類、財務類強制退市股票;4、完善與退市相關的制度安排;5、加強退市公司投資者權益保護。 《意見》是對5月9日新國九條中關於“完善退市制度”的細化,明確了退市過程中對投資者保護的措施,細則的出臺意味著未來執行退市的公司將會增加,“被動退市”增加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的成本,“主動退市”通過減少股票供給影響市場估值體系,長期來看對於規範資本市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培育價值投資、保護投資者權益有著積極的意義。 《意見》對績差股形成利空,但對藍籌股和績優成長股則是利好。隨著未來上市公司被動退市案例的增加,績差股的市值需要扣減殼資源價值,對高估值的績差股股價形成利空;而主動退市意味著質地優良但估值被低估,股權融資不再是最優選擇的公司可以尋求私有化,之後也可以選擇估值更高的時機或者市場重新上市,對於藍籌股和績優成長股形成利好。 關註低估值且融資需求不高的采掘、建材、公用事業、房地產(融資受限)行業,回避業績持續下滑的行業。退市警示個股的風險與機會並存,28支個股連續2年虧損且今年中報繼續虧損,退市風險加大,但隨著《意見》的推出,此類公司重組的進度將加快,重組成功又將刺激股價。 1、 為何會有《意見》?答曰落實新國九條中關於“完善退市制度”的提法。5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市場稱之為“新國九條”,提出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完善退市制度。“構建符合我國實際並有利於投資者保護的退市制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退市指標體系並嚴格執行”。“支持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在確保公眾投資者權益的前提下以吸收合並、股東收購、轉板等形式實施主動退市”。“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實行強制退市”。“明確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標準和程序”。“逐步形成公司進退有序、市場轉板順暢的良性循環機制”。 2、 什麽是“主動退市”及其原因?市場給予的估值偏低時股權融資成本偏高。以私有化為主要形式的“主動退市”最早出現在70年代的美國,很多在60年代末泡沫期上市的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之後,通過回購公眾持有的股票進行私有化。2011年之後,國內經濟下滑背景下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遭到渾水等研究機構質疑,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股價大幅下跌,估值偏低使得中概股出現私有化傾向,包括BMP太陽石(BJGP)、中消安(CFSG)、康鵬化學(CPC)、中國安防(CSR)等公司選擇退市私有化。 3、 “主動退市”:以退為進,公司對融資需求不再迫切,而更關註長期戰略發展。上市公司需要遵循嚴格的信息披露機制,有時會不利於公司的長期業務開拓, 2012年引發較大爭議的阿里巴巴B2B私有化就是基於中長期戰略而需要而選擇私有化退市。 4、 “主動退市”的投資機會在哪兒?估值和融資需求均偏低、經營性現金流較好的行業方向,包括采掘、建材、公用事業,此外,房地產行業由於股權融資受限而且估值偏低,也存在“主動退市”的動力,但其經營性現金流緊張,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通過外部股東(保險機構等)實現私有化,而不是原股東。(註:融資需求的衡量主要通過前期的資本支出(購建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當前的庫存狀況。) 5、 什麽是“被動退市”及其原因?觸發包括上市公司違法違規、交易類、財務類指標的不達標。《意見》規定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類違法行為,被證監會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因涉嫌犯罪被證監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交易類指標包括股本總額、股權分布、成交量、市值。財務類指標包括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的退市指標。 6、 “被動退市”的影響?績差股的市值需要扣減殼資源價值,對高估值的績差股股價形成利空。存在財務類指標不達標而“被動退市”可能性的行業方向包括連續三年(2012-2014,2014年截止中報)業績下滑的機械、軍工行業。 博弈加劇!存在“被動退市”可能的風險警示股票將是市場博弈的焦點,風險與機會並存。一方面,連續2年虧損且中報繼續虧損的公司如果下半年不能扭虧,則將會退市;另一方面,隨著《意見》的推出,此類公司重組的進度將加快,重組成功又將刺激股價。目前A股共有46家上市公司被ST,其中40家帶有退市風險警示,今年中報來看,有28家公司繼續虧損,未來退市風險加大的同時,也要關註其重組的可能性和進程。(本文源自華泰策略團隊) |
本文作者為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原文標題為 “《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的影響,博弈加劇!”
10月1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幹意見》(《意見》),主要內容涵蓋:1、健全上市公司主動退市制度;2、重大違法公司的強制退市制度;3、嚴格執行市場交易類、財務類強制退市股票;4、完善與退市相關的制度安排;5、加強退市公司投資者權益保護。
《意見》是對5月9日新國九條中關於“完善退市制度”的細化,明確了退市過程中對投資者保護的措施,細則的出臺意味著未來執行退市的公司將會增加,“被動退市”增加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的成本,“主動退市”通過減少股票供給影響市場估值體系,長期來看對於規範資本市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培育價值投資、保護投資者權益有著積極的意義。
《意見》對績差股形成利空,但對藍籌股和績優成長股則是利好。隨著未來上市公司被動退市案例的增加,績差股的市值需要扣減殼資源價值,對高估值的績差股股價形成利空;而主動退市意味著質地優良但估值被低估,股權融資不再是最優選擇的公司可以尋求私有化,之後也可以選擇估值更高的時機或者市場重新上市,對於藍籌股和績優成長股形成利好。
關註低估值且融資需求不高的采掘、建材、公用事業、房地產(融資受限)行業,回避業績持續下滑的行業。退市警示個股的風險與機會並存,28支個股連續2年虧損且今年中報繼續虧損,退市風險加大,但隨著《意見》的推出,此類公司重組的進度將加快,重組成功又將刺激股價。
1、 為何會有《意見》?答:落實新國九條中關於“完善退市制度”的提法。5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市場稱之為“新國九條”,提出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完善退市制度。“構建符合我國實際並有利於投資者保護的退市制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退市指標體系並嚴格執行”。“支持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在確保公眾投資者權益的前提下以吸收合並、股東收購、轉板等形式實施主動退市”。“對欺詐發行的上市公司實行強制退市”。“明確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的標準和程序”。“逐步形成公司進退有序、市場轉板順暢的良性循環機制”。
2、 什麽是“主動退市”及其原因?市場給予的估值偏低時股權融資成本偏高。以私有化為主要形式的“主動退市”最早出現在70年代的美國,很多在60年代末泡沫期上市的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之後,通過回購公眾持有的股票進行私有化。2011年之後,國內經濟下滑背景下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遭到渾水等研究機構質疑,遭遇到嚴重的信任危機,股價大幅下跌,估值偏低使得中概股出現私有化傾向,包括BMP太陽石(BJGP)、中消安(CFSG)、康鵬化學(CPC)、中國安防(CSR)等公司選擇退市私有化。
3、 “主動退市”:以退為進,公司對融資需求不再迫切,而更關註長期戰略發展。上市公司需要遵循嚴格的信息披露機制,有時會不利於公司的長期業務開拓, 2012年引發較大爭議的阿里巴巴B2B私有化就是基於中長期戰略而需要而選擇私有化退市。
4、 “主動退市”的投資機會在哪兒?估值和融資需求均偏低、經營性現金流較好的行業方向,包括采掘、建材、公用事業,此外,房地產行業由於股權融資受限而且估值偏低,也存在“主動退市”的動力,但其經營性現金流緊張,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通過外部股東(保險機構等)實現私有化,而不是原股東。(註:融資需求的衡量主要通過前期的資本支出(購建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當前的庫存狀況。)
5、 什麽是“被動退市”及其原因?觸發包括上市公司違法違規、交易類、財務類指標的不達標。《意見》規定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類違法行為,被證監會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因涉嫌犯罪被證監會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的,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交易類指標包括股本總額、股權分布、成交量、市值。財務類指標包括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的退市指標。
6、 “被動退市”的影響?績差股的市值需要扣減殼資源價值,對高估值的績差股股價形成利空。存在財務類指標不達標而“被動退市”可能性的行業方向包括連續三年(2012-2014,2014年截止中報)業績下滑的機械、軍工行業。
博弈加劇!存在“被動退市”可能的風險警示股票將是市場博弈的焦點,風險與機會並存。
一方面,連續2年虧損且中報繼續虧損的公司如果下半年不能扭虧,則將會退市;另一方面,隨著《意見》的推出,此類公司重組的進度將加快,重組成功又將刺激股價。目前A股共有46家上市公司被ST,其中40家帶有退市風險警示,今年中報來看,有28家公司繼續虧損,未來退市風險加大的同時,也要關註其重組的可能性和進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一,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第二大銀行——俄對外貿易銀行(VTB)CEO表示,倫敦證券交易所對VTB在融資方面立場強硬,比美國還嚴厲,如果倫敦證交所不能緩和態度,VTB考慮從倫敦退市,轉赴亞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北京參加APEC會議期間,俄對外貿易銀行CEO Andrei Kostin表示,不喜歡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對俄羅斯的強硬立場,LSE比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還要強硬。OFAC是美國財政部下的部門,負責執行制裁決議。
由於烏克蘭危機,歐美對俄在金融、國防、能源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制裁。今年8月,西方出臺了對俄金融業制裁,禁止西方實體向俄羅斯幾家銀行提供股權或債權形式融資。俄對外貿易銀行由莫斯科政府控制,在西方國家的制裁名單上。
Kostin表示,美國當局允許銀行將股份轉為存托憑證,這樣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且不認為這種做法是在募集新的資本,故不在制裁範圍內。然而,LSE禁止這種做法。俄方希望LSE可以改變立場,如果不行,俄對外貿易銀行將認真考慮從倫敦退市,並在亞洲市場上市。不過,Kostin稱在亞洲上市並不是很快將發生的事情。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Kostin表示,目前俄羅斯正與亞洲方面討論銀團貸款和次級貸款事宜,包括日本的交易所和中國的交易所。考慮到美國和英國的態度,俄方對中國最感興趣。不過,目前還沒商討將股票交易從一個交易所轉到另一個交易所的費用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一,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第二大銀行——俄對外貿易銀行(VTB)CEO表示,倫敦證券交易所對VTB在融資方面立場強硬,比美國還嚴厲,如果倫敦證交所不能緩和態度,VTB考慮從倫敦退市,轉赴亞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北京參加APEC會議期間,俄對外貿易銀行CEO Andrei Kostin表示,不喜歡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對俄羅斯的強硬立場,LSE比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還要強硬。OFAC是美國財政部下的部門,負責執行制裁決議。
由於烏克蘭危機,歐美對俄在金融、國防、能源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制裁。今年8月,西方出臺了對俄金融業制裁,禁止西方實體向俄羅斯幾家銀行提供股權或債權形式融資。俄對外貿易銀行由莫斯科政府控制,在西方國家的制裁名單上。
Kostin表示,美國當局允許銀行將股份轉為存托憑證,這樣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且不認為這種做法是在募集新的資本,故不在制裁範圍內。然而,LSE禁止這種做法。俄方希望LSE可以改變立場,如果不行,俄對外貿易銀行將認真考慮從倫敦退市,並在亞洲市場上市。不過,Kostin稱在亞洲上市並不是很快將發生的事情。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Kostin表示,目前俄羅斯正與亞洲方面討論銀團貸款和次級貸款事宜,包括日本的交易所和中國的交易所。考慮到美國和英國的態度,俄方對中國最感興趣。不過,目前還沒商討將股票交易從一個交易所轉到另一個交易所的費用問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文/王方 本刊記者
編輯/余一
為了調查所謂的春節魔咒,i黑馬抽查了17家從美國退市的科技公司,結果發現,春節前後上市的公司命運果真都不太好,17家公司里,有5家公司退市,分別是TOM在線、國人通信、掌上靈通、亞信、新華悅動傳媒。
TOM在線
上市時間:2004年3月10日
退市時間:2007年9月3日
主營業務:多媒體增值產品及服務,如短信、彩信,WAP等
十年前那個春節,TOM在線在納斯達克上了市。
當時還是2G通信,用戶上網看什麽,主要由運營商決定,尤其是中國移動。於是,一大波為運營商提供增值服務的SP大火,如TOM在線。2004年3月,TOM集團把在線業務——TOM在線分拆出來,分別在香港、美國上市成功。這是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然而,只是火了僅僅三年即隕落。TOM在線的風險在於太依賴運營商,後者一系列政策變化,使資本對其前景產生懷疑,舉個栗子,2006年,中移動推出所有移動增值服務首月一律免信息費。
2006年,TOM在線股價慘跌。以港股為例,到次年3月時,股價僅1點幾港元,年跌幅為46%。如此低值,大股東看不下去了。9月,TOM在線陸續從香港、美國退市。
掌上靈通
上市時間:2004年3月4日
退市時間:2013年12月31日
主營業務:多媒體增值產品及服務,如短信、彩信,WAP等
也是十年前那個春節,跟TOM在線同一波、同一個上市地點,掌上靈通也去納斯達克上了市。
它是澆燃SP大火的弄潮兒,首個純粹的手機娛樂門戶網站,也是首個SP概念上市的企業。其業務與TOM在線很像,是曾經納斯達克“短信第一股”。
還是那個原因,對運營商的依賴太大了。2G通信以話音、短信主導,但這個時代很短暫,3G立刻來了:渠道的強勢地位不再,數據業務比重增大。掌上靈通沒定準位置,沒跟上時代。
另外,到2010年時,運營商不跟SP玩了,繞過它們自建平臺,與內容、渠道合作。SP逐漸成為一個價值不大的“中介”。2013年,掌上靈通陷入虧損,股價從最初的14美元,跌至不足2美元。年底,掌上靈通正式退市。
國人通信
上市時間:2006年3月31日
退市時間:2012年4月17日
主營業務:無線通信產品的開發、生產與銷售
看出來了,這家公司也是為運營商幹活的,客戶主要為移動、聯通、電信,還有一些設備制造商,如華為、中興、愛立信大唐。
上市時很厲害,官方資料稱,是中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50強。首日發行價約18美元,但到2008年後,便長期在2-4美元徘徊。而翻看其2009-2011年的財報,收入穩定無異樣。2011年11月,董事會決定不“賣”了,要以3.1美元的價格回購所有股票。次年4月,回購正式完成。
亞信
上市時間:2000年3月3日
退市時間:2014年1月16日
主營業務:為運營商提供IT解決方案和服務,如 IP、VoIP、寬帶等
15年前,剛過完春節,亞信在納斯達克上了市,首日股價破100美元,市值達45億美元。現在大家還以10億美金為榮,足見亞信曾經之火爆。
但隨後幾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全球通信行業處境低迷,再加上海外市場屢遭不順,亞信業績受到沖擊。2010年,亞信集團與國內的聯創科技合並,組建了亞信創聯。
2013年5月,亞信創聯謀求私有化,宣布以每股12美元的價格,被中信資本為首的財團收購,估值8.9億美元,次年1月,亞信正式從美退市。
新華悅動傳媒
上市時間:2007年3月10日
退市時間:2011年3月9日
主營業務:體育賽事和影視節目內容提供商
上市退市都是春節前後,難道新華悅動傳媒真撞見鬼了麽?
2007年3月10日登陸納斯達克,IPO發行價為13美元。從上市開始,其股價便一路下挫,從13美元跌到0.3美元。由於長期低於1美元,2010年,納斯達克交易所曾兩次發出退市警告。
2011年春節後,新華悅動傳媒股價依然未能突破1美元,正式從納斯達克除名。究其原因,新華悅動傳媒是個傳媒公司,盈利模式主要是廣告,經歷廣告黃金期後,由勝而衰水到渠成。
看到最後不難發現,原來並不存在春節魔咒的問題。這5家公司,有4家主營業務圍繞運營商,依賴性太強,在3G時代又沒轉過來。剩下一家為傳媒公司,在廣告日益衰敗的大背景下退市。
本文記者王方,著重報道TMT及移動互聯網方面報道,微信wangfangnews。
本文為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微信zzyyanan。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