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天天都在談北上廣深創業,是不是覺得夠了?現在,請跟我們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地方調查更多的創業之城。

2010年,當名字里就帶著四川印記的成都人王小川帶領搜狗的團隊獨立運營時,袁旭在成都創立的迅遊網絡營收已經超過千萬;力美廣告的舒義,這位才25歲左右的CEO,在成都淘到了金,正準備改道北京。而這時,作為他們的前輩,在成都白手起家的劉永好已經三次問鼎“胡潤金融富豪榜”。

猛然間,人們發現,天府之國的成都,其實也蘊藏著蓬勃的創業和商業基因。《成都市2014年度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成都的創業者已經超過百萬,每12人中就有一個人在“做生意”。由此延伸,在成都創業的是些怎樣的群體?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在這個以“安逸”著稱的城市里,多少是川籍創業者,又有多少人是從外地轉戰成都並在此紮根?留住他們的,除了青山秀水、人傑地靈還有什麽特質?

為了嘗試回答以上問題,《創業家》聯手成都市科技局,對成都創業者進行了專題調研。在一個月的調研時間里,有95名成都創業者參與了調查。他們創辦的公司涵蓋了遊戲、軟硬件開發、O2O、文娛、體育、餐飲等成都各類創業領域。調查中,成都的各高新園區、孵化器也提供了大力支持,讓我們得以從中勾勒出成都創業者的典型臉譜。

成都創業者群像素描

35 歲以下,具有大專/ 本科學歷,創業前是普通職員,女性比例很高

Q1:什麽年齡和階層的人在創業?

1

1.1

95位參與調查的創業者中,30 歲以下的人最多,占52%,其中90 後占28%。30~35 歲的創業者比例是28%。基本上,35 歲以下的年輕人是成都創業的主力,但創業沒有早晚之別,成都的60 後創業者同樣不乏其人,他們在此次調查中所占的比例為5%。

階層方面,有33% 的參與調查者是以企業普通員工身份開始創業;同時,學生創業也逐漸成為主流,有32% 的創業者在求學階段就啟動了創業之旅。還有14% 的人創業之前是具有企業高管身份。全部參與調查者中,超過一半的人是首次創業。

Q2 :什麽學歷的人在創業?

2

和年齡一樣,學歷並不是創業的主要門檻。成都參與調查的創業者中,有12% 為高中學歷,但是大專/ 本科學歷仍占主流,占據了總數的76%。在受調查者中,還有8 位碩士和4 位博士。

Q3 :成都創業者男女比例?

3

這個問題的調研結果令人驚喜,在男性占主導的創業大軍中,成都的女性創業者異軍突起,受調查者中,女性的比例高達36%。同時,女性創業者的學歷和職業起點普遍較高,基本均有本科學歷,而在受訪對象的8 位碩士中,也有3 位是女性。此外,有2 位女性創始人是從企業高管的位置上開始創業的。

生活篇

每天睡眠6 小時,休假時間能保證,平衡工作與生活

Q4:創業者一天能睡幾小時?

4

相對於“ 北上廣深”,成都創業者們的生活相對輕松。21% 的受訪者能保證8 小時睡眠時間;睡眠時間為6 小時的最多,占總數的33%;7 小時和5 小時的均為22%;只有2 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4 小時。

Q5:在成都創業,你能休假嗎?

5

成都的“安逸”名不虛傳。57% 的受訪者每年給自己留出了休假時間,10% 的人還有規律性的休假,創業後完全沒有休假的占33%。采訪時,一位成都創業者表示:“選擇在成都創業是因

為這里能讓我對工作和家庭兼顧。”看來,相當比例的成都創業者能夠在事業和生活上找到均衡點。

運營篇

從小團隊起步,電商/O2O 領域最集中,創始人忙著跑銷售,招人最花錢

Q6:公司初創時是什麽狀態?

6.6

6

超過一半(58%)的受訪對象是首次創業,17% 的人經歷了二次創業。在他們創辦的企業中,75% 的公司成立不滿2 年(包括2 年),20% 的公司成立3~5 年,超過10 年以上的企業未出現在調查中。71% 的公司初創時是5 人以下的小團隊。

Q7:哪些領域創業最集中?

7

成都是昔日的“手遊之都”,但現在遊戲業的風潮正在退去。電商O2O是受訪對象最集中的行業,占比達到15%;餐飲零售類占據第二,比例為8%;移動軟件開發、線下培訓並列第三,均為7%;消費服務、雲計算、大數據、文娛、廣告營銷、智能硬件等名列其後。這里還有兩個有趣的現象:在受訪的創業公司中,僅有2 家屬於遊戲行業,同時有7% 的創業者在進行微信創業。

總體上看,受訪公司所處的行業比較分散,涉及文娛、遊戲、軟硬件開發、雲計算、大數據、金融、交通運輸、媒體、餐飲等眾多領域,沒有出現嚴重“紮堆”的現象。我們期待這是一個健康創業生態的開端,但是這也說明,成都的創業者還在多個細分領域內進行探索,很多領域還存在很大的未知性。

Q8:創始人每天主要做什麽?

8

 

把產品賣出去最重要!受訪對象中,35% 的人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拉人脈、跑銷售上;20% 的人專註技術和產品研發;15% 的人思考公司未來的發展;11% 的人忙於找投資人;只有7%的人主要做公司內部管理。

Q9:你的企業贏利了嗎?

9

 

36% 的受訪公司尚未贏利,32% 的公司略有盈余,28% 的公司基本持平,只有4% 的公司已經實現大規模贏利。

Q10:公司在哪一方面投入最大?

10

 

36% 的受訪者把資金投入到了人力資源方面,用於新項目研發的有23%,再其次才是場地租金。雖然O2O也是成都創業的熱點,但補貼用戶顯然並不是成都創業者們所熱衷的,僅有3% 的受訪者把錢花在了這上面。顯而易見,他們最看重的還是“人”。

競爭篇

沒有巨頭的威脅,彼此相處融洽,創業圈子正在形成

Q11:產品原型有借鑒嗎?

創業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不可避免會借鑒他人,但成都創業者具有更強的原創精神,只有46% 的受訪者表示產品是有海外原型的。

Q12:存在大公司的競爭威脅嗎?

12

 

盡管已經有巨頭進駐成都,但是成都的創業公司並未感受到威脅。受訪者中,51% 的人表示沒有感受到大公司的競爭,其中30% 的人還期待能與大公司合作。同時,惡意競爭雖然存在,但並非主流,有55% 的受訪者沒有遇到過惡意競爭。

Q13:創業的困惑和問題如何解決?

13

 

調查顯示,成都的創業者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在遇到困惑時,49% 的受訪者會采取和圈子里的朋友、同行溝通來解決問題的方法;17% 的受訪者選擇在微信朋友圈和社群里求助;12% 的人有創業導師作為求助對象;9%的創業者參加過創業培訓課程,會和課程里的老師、同學探討解決問題;信任投資人從而尋求幫助的有7%;只有4% 的人願意向創業類媒體和機構求助。

融資篇

一半人用自有資金創業,種子天使輪居多,對風投態度謹慎

Q14:創業的啟動資金來自哪里?

14

 

在這方面,成都創業體現出了鮮明的早期特點:50%的受訪者用自己的錢創業;親友資助在主要渠道中排名第二,占總數的29%;金融貸款占8%;僅有8 人接受了天使和投資機構的投資:選擇眾籌和獲得政府與孵化機構資金支持的都是5 人。

Q15:融資屬於哪個輪次?

15

 

受訪公司中,只有21 家獲得過風險投資,占總數的22%。其中絕大多數還處於種子天使階段,占參與調查總人數的11%;僅有3%的受訪者融資達到B 輪;在沒有獲得融資的受訪者中,大約1/3 的人表示從未考慮過接受投資,他們最大的理由是擔心投資人對公司的業務進行幹涉。

Q16:成都今年的融資環境如何?

16

 

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成都的創業者認為今年融資更加困難的人數,還是略微超過了認為“融資環境更好了”的人。

創業環境篇

人才供給令人滿意,創業補貼較易獲得,創業活動請來得更兇猛點吧

Q17:成都人才供給能滿足公司需求嗎?

17

 

 

 

大多數受訪者對成都的人才供給表示滿意,僅有22%的人認為人才需求難以滿足;17% 的受訪者認為招聘比較輕松;而O2O 和移動軟件開發是人才比較稀缺的領域;只有5 家公司表示還需要到外地招聘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

Q18:你怎樣選擇辦公地點?

18

 

45% 的受訪者選擇租賃民居或商住兩用房辦公;16% 的人入駐了成都當地的創業園區;另有12% 的人在普通寫字樓辦公。相比而言,選擇成都的民營孵化器辦公的人占比最少,低於在家創業和在高校里創業的人數,僅占4%。創業者選擇辦公地點的理由中,“便宜”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交通條件、物理環境、辦公設施等因素,最後才是對於周邊環境的考慮。

Q19:稅收是在成都創業的負擔嗎?

19

 

成都的稅收相對寬松,60%的受訪者表示稅收完全不是問題,只有19% 的人認為稅收仍然是沈重的負擔。還有6% 的受訪者因為拿到了政府補貼,因而能夠輕松應對稅務壓力。

Q20:你申請過創業補貼嗎?

20

 

成都近兩年鼓勵創業,推出了多項鼓勵和優惠措施。51% 的受訪者申請過政府的各種創業補貼,其中1/3的人表示申請和獲得補貼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仍有49% 的受訪者對此完全沒有了解,幾乎占到一半。

Q21:辦理公司註冊和其他創業所需手續上花的時間多嗎?

21

 

在對創業公司的監管上,成都也是比較嚴格的。60%的受訪者在創業過程中需要辦理經營牌照和許可證等,但在辦理各種手續問題上,54% 的受訪者都能在3 個月內辦理完成,還是比較順暢的。

Q22:當地的創業孵化器和創業活動對你有幫助嗎?

22

 

雖然不少受訪者入駐了當地孵化器和園區,但是仍有69% 的人沒有參與過任何孵化計劃。有33% 的受訪者表示,當地的創業活動還比較少,他們從來沒有參加過;還有16% 的受訪者參加過外地舉辦的創業活動;在本地經常參加活動的創業者,占總數的26%。

“蓉漂”篇

成都本地人不到一半,人脈和機會、人才是選擇成都理由前三甲

Q23:創業者們,你們都是成都人嗎?

23


調查顯示,“蓉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在95位受訪者中,只有41%是成都本地人;從四川其他地區來到成都創業的占37%;來自於國內其他省市的創業者占20%;還有2%是外籍人士。

Q24:一直在成都創業嗎?

24


而調查這些人群的創業史,我們發現,有60%的人自從創業伊始就在成都,其他40%的創業者是從外地遷移到成都來的。其中從一線城市遷移過來的占總人數12%,在我們的調查樣本中,這也是一個並不算低的比例。

Q25:為什麽選擇在成都創業?

25

 

“蓉漂”為何選擇成都作為自己的創業地呢?調查顯示,占比最高的因素是“在成都有大量的人脈關系”。在走訪中,我們也發現,接受采訪的“蓉漂”中,也有很多是在成都有過求學、就業經歷,或者家庭的另一半在成都。因此,他們對這座城市有很深的融入,而創業力量要靠人脈來積聚,大多數人的啟動資金和投資人介紹都是靠親友推動的,這也促成了他們選擇在成都開始自己的事業。當然,僅僅是這些還不足以完全吸引“蓉漂”。在選擇成都創業的理由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在這里有更大的創業機會。緊隨其後的,就是成都能提供創業所需的大量人才。而比起“北上廣”,成都對於創業失敗更寬容,也更容易東山再起。這些因素都對愈加壯大的“蓉漂”群體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調查小結

北上廣深的房租漲了又漲,沿海城市的競爭一波比一波激烈,高昂的消費水平、日益惡化的環境,都把創業者們搞得焦頭爛額。而位居內陸的成都,以其遠低於一線城市的創業成本、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逐漸濃厚的創業氛圍,正在吸引著其他地區甚至一線城市的創業者遷移至此。“蓉漂”正在成為一種現象。

成都的高校資源不僅為創業公司提供了人才,也帶動了成都學生創業的熱潮,而女性創業者在成都創業圈中的地位也逐漸凸顯。在手遊的熱潮逐漸消退之時,電商O2O、移動應用開發,以及餐飲、線下培訓等傳統行業,正在獲得成都創業者的大量關註。但是,成都的創業者在眾多領域還處於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穩定和成熟的創業生態。

參與調查的創業公司中,大多數還處於初創階段,尚未盈利。但是,成都對創業的政策扶持,以及各創業園區、孵化器,正在辦公場地、補貼、項目孵化等方面為它們提供幫助。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成都在創業方面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在融資方面,重量級風投和私募機構對成都的關註度還有待提高,成都還有大量初創公司沒有接觸風投機構的渠道。其次,成都的創業活動仍然沒有大範圍普及,宣傳報道力度也需要加強,成都的創業者自發形成了圈子,但很少有人會從創業活動中得到推廣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