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見聞新春“雙城計”:紐約&上海新春見面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61

2015年2月12日 (美東時間:2015年2月11日),華爾街見聞俱樂部將在紐約和上海同步舉辦以“2015全球投資展望”為主題的首個新春見面會。

全球經濟形勢到底怎麽樣?全球重要央行紛紛湧入降息大潮,美聯儲料將成為少數“加息派”,會形成什麽格局?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外匯,眾多資產眼花繚亂,誰能續寫2014中國股市的黑馬傳奇,誰又可能是下一個“原油”?兩地資深大佬,將給您專業、權威的解答。上海場活動詳情隨後公布,敬請期待!

華爾街見聞俱樂部(北美區)  

newyorkevent

將攜手美國亞洲金融協會(AFS),邀你直接與數十位華爾街專業人士對話。  

將與您對話的經濟學家、基金經理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位:

- 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投資經理李山泉
- ACM宏觀對沖基金的合夥人、首席投資經理陳凱豐
- 美國騎士資本董事總經理陳迅勇
- 美國北方航運基金中國代表金海
-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會秘書長、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錢學寧
- First Eagle Investment Management多資產絕對收益和尾部對沖策略基金經理朱寧
- Soroban Capital Partners量化基金經理國棟
-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宋翔
- AFS董事會主席、Kiski Group投資與風險總監王欽
- 德意誌銀行資產管理部張克
- 紐約市長辦公室資深顧問張明(Morgan Alexander Jones)
-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TIAA-CREF)資產管理總監陳力君
- 美國運通風險管理部總監彭謙
- 交通銀行紐約分行劉大勇
- Neuberger Berman投資經理周平
- 美國瑞迪安資產保證公司(Radian Asset Assurance)董事總經理範希文

活動具體事項:

主辦方:華爾街見聞
協辦方:美國亞洲金融協會(AFS)
時間:2月11日(周三)18:30(美東時間)
地點:曼哈頓中城
形式:聚餐
著裝:商務便裝
費用:餐費$60/位(收費只針對報名參與者,名額有限,收到確認後再付費)。

從即日起,您就可以報名參與我們的“2015紐約新春見面會”。報名請點擊“華爾街見聞俱樂部2015紐約新春見面會” 


12

想知道加入見聞俱樂部後可以獲得哪些獨家出品的內容嗎?

1. 加俱樂部微信為好友 (jianwenclub)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好友。

23

2. 同時,成為見聞俱樂部會員請點擊 https://www.jinshuju.net/f/tEZB6h 進行報名申請,獲得更多活動參與資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98

羊年的見聞來了!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36817061
去年寫過,表達過對家鄉樓市的悲觀,今年各種應驗。再介紹一遍家鄉:漢中,位於陝西南部,自然環境和文化上屬於巴蜀區域。市域人口380萬,五分之一常年在外,市區人口50萬不到。經濟支柱是鋼鐵、有色、軍工(三線遺產),以及農業(茶葉是最大宗)、旅遊。GDP總量不到千億,典型的內陸四線地級市。

房價2008年從2000左右啟動,2012年到達頂峰,均價在3800左右,市中心區接近5000(與陝南關中其他地級市相當,仍低於四川同等城市)。2013年頹示顯現,各種暗折出現,2014年明顯進入下降通道。

根據對售樓處的觀察和從親友交談中獲取的信息,目前市中心區均價在3500-4000間,新開發區和市區二手房跌破3000,下跌三分之一左右。更要命的是成交清淡,我家對面的新盤因為地段好開始叫價4500,目前已經降到4000以下,據說大半年只賣出1/3。小區裡好幾個賣二手房的(當地最好的小學學區)掛了幾個月都未出手。

房地產高漲時期,政府出台了數倍目前市區面積的各類新區規劃,大肆圈地。隨著地方財政吃緊和銀行收緊貸款,以及對涉及開發中的各類腐敗案件的審查,目前已基本陷入停頓。比如市區北部面積達30平方公里的新區規劃,由於主要開發商後台老闆的倒台,目前銀行停貸,基本可確認為爛尾。

雖然當地居民極少按揭買房(本地年輕人少且多數都能從上輩獲得房產),地產投資概念一直淡漠,但也有深套的例子,比如指望拆遷落空的城郊農民。我二叔一家就是典型,他們居住在前述新區的範圍內,為了多得補償還花二十多萬趕建了一棟樓,把本來環境優美的農家院搞得十分醜陋,換得了六套房子和數十萬元的許諾補償。結果現在工程停擺,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另外前期工程徹底破壞了村裡幾十年形成的灌溉水網(漢中盆地是著名的水稻高產區),現在村民既得不到補償也無法種地,只能紛紛外出打工。前期修好的道路成了村民跳廣場舞的場地。

我家在當地原有兩套老式公房,在西安也有一套較小高層商品房。父母為改善條件在2011年以低於市價40%的內部價買了所在單位以團購名義興建的限價房,並花了20多萬裝修。雖然沒有辦理按揭,但也花掉相當一部分積蓄。

我現在一直在建議父母將原有兩套住房早日出手,雖然房子可以算是很低成本獲得的但也是老年一筆很大的財富,不能爛在手上。畢竟老房子地段還有優勢,可能吸引到在市裡剛需置業的農村青年。

但父母還是略猶豫,總指望我家目前居住小區傳說中的動遷計劃(在我看來以地方財政的困窘這根本就是鏡花水月),希望當地樓價能略回升。過年回家一直在跟父母討論這事(在我看來甚至西安的房產也應該早日出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73

【回鄉見聞】成都樓市觀察 feiteng889

http://xueqiu.com/9912118104/36884653

本人註冊雪球2個月,受益頗多,本著互聯網精神,分享下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成都。本人從2008年外地大學畢業後來成都工作,從事房地產相關工作。
城市概況:
人口:

Ÿ           成都擁有1400多萬的常住人口,其中主城區(主要集中於繞城以內,即4環以內)人口約500萬人,推測流動人口中約70-80%來自於四川省內(非官方數據)。
Ÿ           人口落戶政策相對寬鬆:1、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或2、購房落戶,由原來的購買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積70平米調整為90平米(2014年6月進行的調整);關於此次購房入戶住宅面積的調整作者本人理解為政府引導房屋供給端增加產品面積段,原來成都開發商普遍偷面積把產品做小,另一方面可以引導房屋的單價下調,使得城市的均價下調,如:原來70平米的住房(實際使用面積90,偷的較多),單價1萬;目前90平米,單價0.8萬/平;以上均是作者本人的理解
城市骨架:
Ÿ        佔地1.2萬平方公里,分為主城區(錦江區、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高新)、二圈層,主城區的近郊區、縣(龍泉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郫縣),三圈層。
Ÿ        城市的骨架基本形成,內部在不斷的優化:市政道路:二環路高架橋2013年通車,2.5環貫通,三環路2014年全程提速,第二繞城正在建設中;第二機場也在建設準備期(位於天府新區的簡陽,距離主城區約1小時車程);目前的機場位於成都雙流縣,距離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
Ÿ       軌道交通:1、2、2號線延長線均已開通,東西、南北方向貫通;在建3、4、7號線,其中4號線預計2015年底貫通
Ÿ       高鐵:西部的高鐵進程相對緩慢,預計2015年下半年成渝高鐵通車,將目前的動車2小時車程縮短至1小時;預計2017年西成高鐵通車,屆時西安、成都、鄭州形成2小時的經濟圈
Ÿ       城市規劃:2000-2010年,城市一路向南,高新區、天府新城;2010至目前,一方面市政府主導北改,改變城市北亂的形象,市政道路已經升級改造完成,火車北站、荷花池的升級改造正在進行中;另一方面省政府主導的繼續向南,天府新區(2014年升級為國家級新區),目前天府新區主要是政府主導下吸引國企單位拿地修建辦公基地,開發企業拿地入駐的意願不強,主要是對前景看不太清楚
Ÿ       經濟、產業:2014年GDP預計萬億,產業結構以三產為主,佔比略超過50%;典型產業代表:以高新區的IT產業、金融服務業;龍泉區的汽車製造產業;武侯區的家具、製鞋;雙流的航空;旅遊產業
樓市的基本情況
Ÿ       原材料的土地供給:主城區內近3年的土地供應和商品住宅的需求基本平衡,二三圈層均呈現供大於求;且主城區的土地供應逐年減少,價格穩步上升,主城區的土地的樓面地價均價5000元/平米;位置較優的城南板塊樓面地價能到7000、8000元/平;
Ÿ        土地出讓的政策方面:住宅用地均是公開拍賣,相對公開透明,競爭充分,必須3家以上報名才能成交;且地塊的較小,普遍在50畝左右,因此導致競爭激烈,地價較高;政府相對提高容積率,增加住宅的供給量,能有效的達到控制房價的目的;如果地塊內商業比例超過50%,可以設置掛牌條件,屏蔽競爭對手,這也是成都商業體量較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Ÿ       住宅需求端:成都年均成交2200萬左右,主城區800萬方,均價9000-10000;二圈層1000萬方,均價6000-7000;三圈層400萬方,均價5000;同等區位中,城市東西南北的價格差異不太大,其中:城南的高新區的房價在同等區位下略高幾百元
Ÿ       房價及需求結構:從2007年的相對高峰,經過08年的經濟危機和汶川地震,處於最低谷,開發商普遍價格下調20%以上,隨後09年末市場回暖,價格快速上漲超過07年的高峰期,在11年以後價格均處於穩步上升階段,基本與物價上漲水平相當,漲幅不大。本人在09年末在東二環外購置70多平米的房子,單價9600,目前隨著商業配套完善,地鐵通車後,房價10500元/平,漲幅不高;主要是同片區內供應較大,產品同質化,供客戶選擇的項目很多;在成都三環以內,如果首次購房90平米的小三房,一般在90萬左右,如果出租,租金2500-3000元/月,目前隨著地鐵開通,在東西南北4環左右,同樣面積的房價70萬;對畢業5年左右的白領來說,該房價還是可以接受;
Ÿ       對於再次置業客戶(佔比15-25%),如果在主城區購買150平米左右的房子,總價150-180萬;但目前受制於二套房的首付比例60%,改善的需求還是被部分壓制,一次性支付首改的房價首付壓力還是有點大
Ÿ        高端置業客戶(佔比約10%):成都具備天府之國的美譽,也吸引很多高端人士置業,成都同樣提供較多的別墅產品;圍繞城市的四環外均有大量的別墅供應,典型的為城南的麓山板塊(頂盛時期1個項目可以銷售40億)、新都、溫江、新津牧馬山等都有千萬級以上的別墅供應;同樣城市中心的高端大平層的豪宅,同樣供應較多,總價300-500萬
Ÿ        商業:成都的購物中心的在建量在全球都能排上前幾名,寫字樓同樣供大於求,空置率較高;社區的散鋪售價比較高,主城區內1樓商舖普遍在5萬/平,而租金水平200-300元/平/月,租金收益率很低;城市的土地供應政策決定了商業的量,目前還沒有看到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成都是一座來了即不想走的城市,城市的小吃、休閒、氣候怡人全國聞名,在這裡生活的居住成本相對還是可以接受的,房價不是攔路虎,同樣針對高端置業客戶,選擇面也比較廣;但老百姓如果想依靠房價快速升值發財致富,不太實際;對於老百姓的投資商業可能也需要慎重考慮,謹慎選擇地段;對紮根於提供房子的開發商來講日子就不那麼好過,房價10000,地價5000-8000,這樣的房價和地價的關係,給開發商的盈利空間少的可憐。@西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41

武漢洪山區的見聞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36860024
回覆@子子子言: 武漢洪山區的見聞,轉起。//@子子子言:回覆@西峰:原本自己說寫武漢的,發現自己閱歷不夠駕馭不好,就寫我家所在的片區好了。還請西先生見諒。
1 我是湖北武漢洪山區人,家住武漢長江三橋那邊。14年武大土木工程畢業,目前在中建某局某公司武漢分公司某項目部工作。
2 我家所在的那塊片區為武漢南大門,白沙洲片區加青菱鄉,那邊除了農業和一個玻璃場就什麼都沒了,到2007年建設了武漢黃家湖大學城。地理位置並不偏遠,但相對於同屬洪山區如火如荼的光谷來說,冷暖自知。但目前基本都已經拆遷。
3 年輕人多在武漢其它地區打工,因為這片沒工業也沒服務業。由於4中所述有人口流入,但只是在這睡覺。
4直到10年才有萬科金色城市作為大型住宅區進入。目前在售樓盤有萬科金色城市,華潤紫云府,復地悅城,清能清江錦城,融科保利等。商品房6800至7500,還建房4200至4500。價格在武漢三環內最低,有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所以有人(多為武漢周邊地區人,去年武漢限購對此完造成了影響)在此購買。價格低的原因是公共設施不足,整個片區沒電影院,2年前才修好高架橋,目前到武昌火車站7到10分鐘車程。2020年才有地鐵。今天聽到同事說萬達要在該片區修建商業地產。
5毫無疑問是新城鎮化的原因,家長江上游(武漢軍山大橋附近)在修建通用汽車城,我們這拆遷了做工廠,更靠近市區的在做房地產。雖與光谷同屬洪山區,但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6由於該片區價格低,位置並不偏遠且未來也有地鐵,所以看好此處房價發展,只是由於又還建房,購買意願不強。相對於武漢同等地段而言,可以省下一部車錢,所以至少不會看空。但也不認為會快速上漲。
7由於還年輕,不著急,也不認為會快速上漲,我會選擇做理財,以後有需要就在此片區更靠近市區的位置買商品房。
最後謝謝西先生過去一年中對我的指點。祝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47

成都見聞2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36917135
總是從雪球收穫,秉著不能總是索取而不回報的精神,把自己所在的城市小描幾筆,個人的侷限性導致觀點或許偏頗,大家使勁拍磚,也希望同一個城市的球友繼續補充。
    本人是08年下半年到的成都,自小在重慶長大,算工作移民吧。從08年下半年開始關注樓市,到今年小孩讀書買了學區房,6年多以來,對成都房價不時有些關注。下面讓我慢慢道來。
    成都的大體情況:成都2010年常住人口1400萬,2013年常住人口1600萬,戶籍人口1170萬,2014年戶籍人口1200萬,比2013年上漲20多萬。李春城主政成都後,主城大幅拆遷改造,提出「田園城市」口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到成都購房。黃新初主政後,提出建立國際化大都市,建立了二環快速交通,加大了地鐵建設,實施了北改(東北舊城區改造)。現在成都有2條地鐵線在運行,在建的3號線年底通車,2020年地鐵網有望全線貫通。
    成都西門和南門的房價普遍高於東門和北門,北門最低。老一輩人通常有「南住富人,西住貴人」的說法,而東門以前是貧民區,北門因為火車北站和荷花池市場五塊石市場等因素一直比較亂。幾個區中,以青羊區環境和教育配套條件最好,其次是武侯和錦江,高新區房價升的最快,且新的政治,經濟中心在逐步移到高新區,但教育配套是個硬傷,不過最近看來,高新區的開盤價都高於其他區。 而經歷了北改,東北面正在逐步發展起來。房價也有所提升,不在像以前那樣和西南相差那麼大。  
    08年512大地震後,成都房價暴跌,大跌小巷都在傳言「藍光集團」(成都本土最大的房地產商)資金鏈斷裂。後來證明,一個非理性的暴跌正好是建倉的良好時機。當時西南二環邊上新開樓盤單價不過6000左右,二環清水河邊的河景房也才7千一平,一個標準套二的價格大概在50到60萬。我正好處於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方催促著買個房子,但家裡又不想買小房子,最後在雙流機場旁買了一套房,均價3千出頭,當時是看中航空港片區的發展空間以及價格便宜。而單位同事多數在二環邊上買的房子,均價6500的樣子。也有同事多掏幾百一個平方買了華潤大盤,現在看來是值得的,漲幅比我們都大。
    09年下半年成都房價走出地震陰影,開始復甦,到2013年,接近翻翻了。我深刻地記得新來的同事在2.5環買的房子都要接近一萬一平,而我家的房子已經順利完成了翻翻。然後各地房價都在普遍降價甚至腰斬的時候,成都房價硬是堅挺得像大媽們搶購的黃金,不漲已算不易。至少,在成都三環以內,還沒有聽說哪個樓盤降價了的。到現在,成都二環內的房子在一萬以上,三環內的房子分地段,稍好的房子基本上也能賣到1萬了。因為主城開發已經差不多飽和,可供新盤的土地很少,現在新盤一般都是在三環以外。帶有地鐵概念,學區概念,高新區概念等附加屬性的房子,價格通常會比不帶的高許多,也更好賣。
    考慮到小孩讀書問題,開始接觸學區房。看了近半年房子,凡是帶有學區概念的房子,雖然不是一房難求,但是也都比較「搶手」。這種搶手是有條件的,基本上要求房子第一環境還是要過得去,適宜居住,太老的沒有小區環境的老房一般還是有價無市,安居客上和中介那裡看得到很多老小區的房子,雖然是學區房,但環境太差掛了大半年還是沒賣得出去(除開龍江路和泡桐樹小學周圍)。比如這次我買的學區房,總價比周圍的學區房均價高了幾個百分點,但是小區居住環境很好,戶型很好,交通也相對更加便利。說明成都買學區房的家長們還是比較理性,也說明成都的學區房概念還未完全炒作起來,至少沒有我聽說的杭州那些地方那麼火爆。個人認為,隨著成都人口的繼續增加,教育資源會更加稀缺,(好學校的成長需要緩慢的時間積累,而人口的增加往往更快於這個積累)到時候學區房還會進一步升值。
    中介那邊說整個14年他們的二手房成交相當慘淡,年底新政後才稍微好一點,常常是賣家不願意降價,買家不願意接盤,就這樣僵持。而周圍同事之間除了剛需,已經很少有人在買房子了,以前那種全民炒房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同事之間都認為房價不可能暴漲,但又都覺得成都的房價還沒有漲到位,更多的觀點是溫和地上漲。
    個人覺得,成都的房價已經走出了盲目炒作的階段,普遍的大漲是不可能的了。今後房產市場將會進一步細分。成都主城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隨著成都地鐵的全線貫通,交通環境改善和通行時間的下降,成都主城的房價還將有所上漲。但這個上漲不是普漲,而是帶有學區房性質,地鐵沿線,生活便利的商業圈等附加屬性的房子價格會進一步上漲甚至小幅度暴漲,而既沒有居住環境又沒有附加屬性的老房,應該會淪落到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房子也是商品,有漲有跌才是正常的,不是麼?至於手中的房子,我打算在15年尋找一個合適的時間段賣掉缺少附加屬性的那套,換成現金投入到股票,理財產品和保險上,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將大部分的財產放在房產上或多或少有些隱患。14年前,房子多收租金是一種炫耀,14年後,我聽得更多的是「收租金不如存銀行」。
    哦,忘了介紹租房市場了。現在二環邊交通便利環境好的小區套一能租到2000,套二能租到3000,而且掛出來一般幾天內就可以租出去。對比一下,二環優質小區一套建築面積80平米的套二,價值90萬,租金3000每月,一年就是36000,不計算維護保養成本,年利潤率為4%,二環邊上的房子能漲到2萬一平米嗎?周圍的人普遍認為這是天方夜譚。這樣來看,收租金確實不划算。
    最後談談成都樓市和地方政府的關係。因為工作原因多少有一點瞭解,地方政府對樓市的態度還是積極的。每年那麼大壓力的財政預算,要完成增長目標,挑大樑的還是房企。房企在財政收入中佔比不改變,那麼房價就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所以,不管是肥皂泡也好,還是經濟新常態也好,該漲就漲該吹就吹,買單的是全社會,不是麼?但是如果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改變,那這個就要另算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90

【見聞專訪】周平:看好股市 美國人壽保險公司受益於聯儲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25

周平為Neuberger Berman公司的基金經理,負責全球股票投資業務。作為量化基金經理,他在投資過程中既尋找價值,又跟蹤趨勢。本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意見。Neuberger Berman總部位於紐約,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

周平在紐約接受華爾街見聞專訪時表示,全球股市相對債市更有投資價值,對大型機構投資者而言,資金無太多選擇,配置股票是必然選擇。如美聯儲加息,美國保險業特別是人壽保險公司會受益。雖然周平本人對原油持中立觀點,他指出長期看油價受制於五大不利因素,並非前途一片光明。

華爾街見聞:請您展望下2015年全球股票市場。

周平:有個說法叫做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也即資金沒有其它選擇。對大型機構投資者而言,每年要有一定百分比的回報,同時還受杠桿方面的約束,想要達到回報率,需要配置股票。機構投資者哪怕再看空股票,也不能將大量資金配制在債券上。股票不要長期看空。

華爾街見聞:美聯儲今年有很大概率加息,在這個背景下,有什麽具體領域值得投資?

周平:市場共識是美聯儲要加息,那麽什麽企業會受益於加息?好的企業需要滿足這樣的要求:一是價格足夠便宜,二是趨勢(加息)適合它。美國保險業,特別是人壽保險,符合這個要求。

華爾街見聞:您怎麽看待原油市場?目前市場上對油價已觸底的呼聲越來越高。

周平:本人對原油持中立觀點,不過長期來看原油價格面臨一系列不利因素,值得關註。整體看,認為原油價格短期可能會反彈,但今後未必只漲不跌。

華爾街見聞:請您具體談談抑制油價的一系列因素。

周平:1. 1998年時,一加侖汽油比一加侖水便宜,當時原油價格是10美元/桶。今天沙特生產原油的邊際成本是多少,沒人知道,但油價確實可以跌到很低。
2. 石油價格下跌時,大型產油國如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的動力是增加產出而非減產,因為這些政府有龐大的社會福利項目和其他預算需要支付。
3. 原油在很長時間是由寡頭壟斷控制的,OPEC結合一旦打破,價格有可能向下浮動很多。
4. 過去油井開采需要很長的前期投入,一旦開始,開采不太容易終斷。但是頁巖油改變了這種做法,開采和停止開采的轉化非常快,一旦油價恢複,頁巖油可以飛快開工。
5. 需求方面看,根據美國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未來幾年新的汽車每加侖油耗需要達到40邁,用油技術提高是非常快的。電動車發展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波音公司、airbus推出的新的飛機,耗油量遠低於之前。石油在全球最大的用戶來自運輸業,如果主要運輸業下降的話,對需求有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16

2015樓市見聞---珠海篇 salesrep

http://xueqiu.com/3892773139/37026280

@西峰 總節前交代的作業[笑] 我不是珠海本地人,春節假期在廣東過的,珠海停留三天,以下是對珠海樓市的所見所聞。許多數據、觀點都是和當地朋友聊天過程中得來的,僅記錄,未核實。

珠海是珠三角西岸的一個重要城市,地接澳門,東望香港,北部與中山接壤,西部與江門相連,北距廣州140公里, 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珠海生態環境優美,山水相間,陸島相望,氣候宜人。人居環境一流。陸地面積1,7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8.26萬人(2012年數據)。2013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珠海綜合排名全國第一,中國新興城市50強,新型花園城市;珠海屬國家新頒佈的「幸福之城」 ,有「浪漫之城」 的稱號。本段摘自維基百科。
珠海樓市在2006年之前價格一直算比較穩定的。也許是被上一輪的樓市泡沫嚇怕了,市區曾經有過許多爛尾樓,包括史玉柱當年那棟聞名全國的巨人大廈。這次去可以看到市內許多爛尾樓已經消失,只剩下零星的幾棟了。

2007年珠海樓市開始上漲,市區(香洲、吉大、拱北、前山)一手房從均價3~5K上漲至目前的16~20K,優秀地段、開發商的新房超過30K也不罕見。不過相比較來看,整體感覺珠海市的房價並不算太貴。下圖是吉大海邊一個中介掛出來的二手房價格,都是要麼看海要麼可以飯後海邊散步的房子。




下面是唐家鎮某中介掛出來的,唐家鎮算珠海郊區吧,距離中心區有20分鐘車程。個人十年前在這個附近買過一個商舖,賭港珠澳大橋落地淇澳島,後來改規劃落地拱北了。人生第一筆重大投資以慘敗告終。 





海經濟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一直落後於廣州和深圳的,甚至比不上隔壁的中山。不過近幾年珠海發展迅速,大型工程的動工帶動經濟的發展,港珠澳大橋、廣珠鐵路、高欄港、鳳凰山隧道等等。


現在珠海最熱的話題莫過於橫琴自貿區了。住宅房價已達40K,可是這裡幾年前的房價3K都沒人要的。

澳門大學珠海校區也落戶於此,據說是校本部面積的20倍,校內通過一條河底隧道與澳門連接,無需過邊檢。另外現在珠海戶口去澳門也方便多了,只需刷指紋即可過關,日後珠澳一體化可期。自貿區發展會展業也有點看頭,參考拉斯維加斯的模式,建會議、會展中心,白天工作結束,晚上過條河到澳門賭博、娛樂。

旅遊休閒是橫琴自貿區發展方向之一。目前已建成的長隆海洋世界可稱得上目前國內最好的海洋主題公園了。從硬件、軟件到服務人員的專業態度,直追香港海洋公園。企鵝館裡都是一米來高的帝企鵝和王企鵝,不像有些海洋館裡弄一群鴨子一樣的非洲企鵝來充數。最大的一個水族箱,寬度超過新加坡水族館。缺憾是動物種類有點少,知識性有點偏兒童。如果把摩納哥海洋博物館比作大學生、巴塞羅那水族館比作高中生,長隆海洋世界關於海洋知識的介紹就是小學生級別的啦。

許多全國性的大地產商都已進駐珠海。除了本地的華發地產和格力地產,以下地產商或看到樓盤或看到過樓盤廣告:仁恆地產,金地、雅居樂、萬科、恆隆、時代地產、保利、中邦、佳兆業、星河灣、中海。

據朋友說珠海樓市在過去兩年一直保持著上漲的勢頭。未來珠海要發展成一個戶籍人口超500萬的大城市,伴隨著自貿區的發展,珠海未來必定越來越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293

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農村見聞 StitchIQ

http://xueqiu.com/9987546891/37126574
一、自我介紹
       家鄉:河南新鄉的小鎮,京廣高鐵穿鎮而過,現在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二、家鄉介紹
      新鄉位於河南北部,南靠黃河,與鄭州隔河相望,是中原經濟區的重要組成城市,人口600萬,GDP約1900億。
新鄉工業水平在河南相對發達,有幾個領軍企業:金龍銅管、新鄉化纖、新飛電器、華蘭生物、長垣起重機、造紙等。
交通發達,京廣高鐵、京廣鐵路穿過。文化上,高校有河南師範大學等,方言屬於中原官話和晉語-邯新片區;毗鄰鄭州,可以借助鄭州的新鄭機場。
三、人口情況
      新鄉市戶籍人口約600萬,其中常住人口567萬,相對來說流失還不算嚴重。過去3年小學生人數下降0.5%,在校人數基本無下降。  
四、當地樓市
      新鄉2013年房地產依賴度是12.9%,人均商品房屋施工面積是4.1平方米(引用天天說錢的博客數據)
       先說大勢:新鄉在前幾年靠近黃河、與鄭州隔河相望的地方設置了平原新區,修了非常多的馬路,修建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徵收了大量的土地,在平原新區核心區域,原來村莊的土地被徵收,住房也被徵收,按照人口分配了住房,實現了城鎮化。平原新區城鄉一體化實驗區。新鄉發展方向主要是向南和向東,靠近新鄉東站方向。市區人口總體在增加,城區人口有120餘萬,因受地級市劃區限制和縣改市名稱問題,新鄉縣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但是無法劃為區或者改為縣級市。
        市政方面,主要精力在平原新區以及與鄭州聯通。
        新鄉房價:總體來說房價不高,均價在4000左右,縣城房價在2000~3500,小產權房不是很嚴重。
五、城鎮化的影響
       我家居住在鎮上,但是鎮上無工業,只有批發和零售的服務業,還是以農業為主。有餘錢的人,或者孩子結婚的,都在縣城買了房子,但是大多不去居住。附近城鎮化的主要還是平原新區附近,被動城市化,耕地被徵收,房屋被拆遷來形成的城鎮化。
六、家人對於城鎮化的看法
       先說下個人的看法:城鎮化的方向不可阻擋,不過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原因有兩個。
       第一,經濟問題;家鄉的土地比較肥沃,屬於黃土地,部分是紅土。光照時間充足,一年收兩季(冬小麥和玉米等),但是由於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足1.4畝,除去種子、農藥、化肥、機械等費用,不算人工,一年最多一千的收入。
       第二,技能和感情問題。在我成長的年代,我出生於83年,由於貧窮和機械化水平低,需要經常到地裡幹農活,算是半個農民,對土地有一些感情,所以我現在吃飯都是吃的乾乾淨淨,看到一些人、特別是女生浪費白米飯,覺得很難受。農業傳統的技能還是基本瞭解的。但是到了我表弟,90年左右出生的,已經基本脫離農活了,全部是機械化,不瞭解農業生產,也無法體會以前糧食生產的艱難。同時也對土地的感情沒有培養出來。現在外出打工,要麼在村中花25萬建三層的樓房,要麼去縣城買房。
        但是他們還主要在農村居住,原因有兩個,第一,要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父母不願意到縣城的樓房居住,因為要在家裡種地。第二,需要父母幫忙帶小孩。
        想像下,10年後,當現在10歲左右的小孩成長起來,步入社會時,或者年邁的雙親去世,土地收入又是雞肋,因為小孩讀書的需要,主動或者被動的搬到縣城居住。就完成了農民到市民的轉變。
         我母親的看法:先介紹下我母親,今年61歲,半文盲。傳統的中國婦女。現在在上海幫我帶小孩。
         對於城鎮化的看法與我想反,認為居住在城裡不好,不方便。但是對於市裡的完善的基礎設置又比較有好感。覺得燒天然氣非常方便,有下水道、垃圾有人處理很好。她覺得大家還是要想住在農村的,覺得城裡房子小,不方便,與人溝通不便等。
我爸的看法是:我爸50年,高小文化。因年輕的時候勞累,現在身邊不是很好。基本傾向於我的觀點,但是對於土地的感情,覺得不種地不行,雖然他現在已經幹不動了,但是依然喜歡到地裡去看莊稼的長勢等。
           對於房價的看法:對於新鄉的樓市和我們縣城的樓市,我個人看好新鄉樓市,這個看好不是看漲,而是認為4000元的價格,新鄉的樓市可以維持,但是再上漲希望不大。對於縣城的樓市,個人不看好。在於姐夫(在焦作,與新鄉相鄰)的交流中,看好焦作和新鄉的房價,覺得還會漲,因為他前幾年買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了40多萬,還有很多人需求,焦作的工業發展也不錯等。但是我對於三線城市的樓市基本不看好,雖然焦作的樓市還可以。
七、對於教育的投入
       春節時候看望了小時候的玩伴。現在整年在外打工,主要做焊工,每天大約200元收入,一兒一女都在縣城的私立學校讀書,每人每年需要大約一萬的花費。同時也得知村中有較多的人把孩子送到縣城去讀書,導致村中的學校人數每班只有20多個。
鎮上的初中,現在每個年級只有四個班,在95年左右,我就讀的時候要六個班。一個是適齡人口減少,另外是條件好的去縣城去讀書了。
我覺得像他們的孩子,將來高中畢業後,無論是讀大學還是去外打工,都不回在回來農村了。
八、教育的作用
       從98年大學擴招開始到,只要是讀了大學的,都已經脫離農村了,回到農村也只有在春節的時候。畢業早的,全部在城市買了房子,結婚的對象也大多是農村考學出來的女孩,有了孩子的也安排在城市讀幼兒園。發展好的,房子搞定後,開始買車了。從這個方面看,讀書還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九、感慨:
         城鎮化、房價,一個是國家關注的,另外是個人關注的,城鎮化的潮流個人覺的是不可阻擋的,但是我又看到鎮上許多人掙錢後花20~30萬在蓋300多平米的房子,但是實際租住的只有一層100多平米,浪費了很多錢。但是必須看到建房背後的邏輯,如果你蓋樓,你就找不到媳婦。看到浪費這麼多的錢,我非常的心疼。
農村的老齡化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是年輕人都去外打工了,有的是直接居住在城裡了,另外就是醫療水平的提升,活到80歲很正常,現在我爸65了,還要在家裡照顧80多歲的爺爺奶奶。
        另外,農村的公共服務缺少,導致的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極差的道路,這些都需要盡快實現城鎮化來完善。但是,硬件水平提升容易,人的觀念,風俗,習慣等,這些改變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
        每次回到故鄉,街上的車是越來越多,都開始堵車了,過年時超時的生意紅火的不得了;在村中穿行,到處可以看到準備建房的地基以及剛剛完工的樓房。但是,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總覺的在這看似紅火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這個危機是什麼,我也表述不清楚,或許是在心中而不願去表述。
      我想我的心情與魯迅先生寫《故鄉》時是差不多的。
      《故鄉》的開頭: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

以一首歌曲來表達我的心情。
玩玩的月亮:
我的心充滿惆悵
  為那彎彎的月亮
  只為那今天的村莊
  還唱著過去的歌謠
  喔——
  故鄉的月亮
  你那彎彎的憂傷
  穿透了我的胸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05

春節回家見聞! i葉綠體

http://xueqiu.com/1865272060/37141908
我的家鄉是湖北武漢周邊的一個小縣城,人口110萬,我們縣城距離武漢約半小時的車程,我家是農村的,我們縣城基本沒有什麼好的工業!我在北京工作。我們那的特產有孝感麻糖,孝感米酒等。
      這兩年很多武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往我們縣城搬遷,像原來紅火的漢正街服裝加工業,已經很多已搬往我們縣城!現在縣城的房價在4000左右,比以前在4500左右稍有所降低 !農村都有在城裡有一套房的想法,年輕的要有一套房結婚,年紀大的要搞一套留給兒子!城鎮化真是是趨勢了,農村也就真是空心化!
         村裡有水泥公路已經好幾年了,這次農村用上的自來水,晚上有路燈(春節有,平時晚上不開),自來水平均每戶每年是240元,如果常年不在家,只是春節回來一下,可以交40元,平時只有老人在家的每月交120,基本家家戶戶都安裝了自來水。村裡的河水污染嚴重,我家門前的一條小河是以前在裡面摸魚挖藕的地方,經常有清清流水,現在已淤積成死水,黑水,河岸邊塑料垃圾,生活垃圾白色垃圾比比皆是,觸目驚心!
         我重點談一下我感受深刻的事:人人都是病人,現在每次春節回去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帶人去縣城看病。因為我有幾個同學在縣城人民醫院當醫生,基本是科室的中流砥柱副主任級別了!這次春節帶4個親戚(弟弟和弟媳,表哥和表嫂)去縣城看病:4個人都做了基本的體檢大約600元,弟媳個有胃潰瘍,做個胃鏡230元,開了3和中藥2盒西藥花費240元,空腹血糖6.5,超出正常血糖6.1範圍,有潛在糖尿病的可能,聽她說有家族遺傳史,叮囑她注意飲食!弟弟做了一個表淺脂肪瘤的手術!表嫂有個囊腫,手術切除;表哥才43歲,是個小老闆,情況比較嚴重,找同學幫忙做核磁,血管造影(花500元意思一下),發現腦梗塞3個小病灶點,暫時沒有功能區損壞。高血脂,腎結石;冠心病不排除,要做心臟血管造影,說是6000多,如果發現血管狹窄可能要放支架,一個支架2萬多點。因檢測要住院3-6天,表哥暫時沒有症狀,加之馬上要回廣東工作,暫時沒做!一個上午分別安排這個人檢測,那個人手術,忙來忙去,找醫生看病開藥,忙得不亦樂乎!花費總共約4000元!還是找了很多同學,走了很多便捷通道,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錢!不然這些小手術都要預約到一週後了。醫院大年初八已是到處都是人,每個檢查都要排隊等候,彩超還是約到第2天!體檢的人多了,生病的人多了,看病的人也多!

       今年回家我周邊多了三個糖尿病人,一個對我很好的大媽現在63歲,身體一向健康,盡然也患有糖尿病,現在每天餐前注射胰島素,75元每隻,一個月花費300元左右,對於農村人來說沒有經濟來源,每月300的花費算一筆不小的開支!我爸身上還有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囊腫,我勸他盡快切掉,他堅持不做,只好年中我回家帶他去做掉。春節太匆忙,平時關心太少,以前只聽說他胳膊或者肩膀疼痛胃病等,不知道他身上有囊腫。這次回家帶了好幾百的藥品,還有一個理療儀。
       另外一個私立醫院越來越多,有個兒科專科醫院,聽說天天爆滿!
      農村娛樂這一塊是一快處女地。農村,幾乎沒有娛樂,麻將賭博成了最普及的基本娛樂。縣城今年有了1家電影院,馬上說有第二家,春節天天爆滿,不知道現在是大家都回來了,還是大家的有了娛樂的消費習慣,不知道大家出去打工後,還會不會有這麼多人看電影!如果能在縣城辦一家小劇場,不知道是否有人願意消費觀看?            還有很多常見的現象,人手一機,人人都是一個移動終端;農村堵車,等等普遍現象在其他網友的見聞錄已早就有了,我不詳說了! 結婚成本大大升高,城裡要有房,10萬早已搞不定,以後的單身漢是不是會更多?農村人氣不在,人情也淡漠,兄弟之間,妯娌之間,鄰里之間,大家大部分談的都是錢,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熟悉的感覺,我也有一種回不去的感覺!那山已不那山,那水也不是那水,那人也不是那人!所有的故鄉的熟悉的感覺都只是在記憶裡! 假如我們的父母不再了,農村再也沒有我們要牽掛的人了,也沒有我們的老家了,我們還會回去嗎?
      回來我就找了樂普醫療,信立泰,通化東寶,這三個好好看了,覺得三個標的價格都不算太高,長期來看值得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07

【見聞專訪】胡剛:今年做多波動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62

胡剛現為Bluecrest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Bluecrest是歐洲第三大對沖基金,管理資產約170億美元,在全球重要金融中心均設有辦公室。胡剛此前為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的基金經理。本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意見。

newyorkevent,w_640

胡剛在2015年2月11日的“華爾街見聞俱樂部2015紐約新春見面會”上接受華爾街見聞專訪時表示,2015年做多波動性會迎來機會。中歐經濟將隨寬松而變好,屆時央行資產規模收縮,或致股債雙跌。大宗商品和日本國債給出警示,資產價格漲到一定程度,鏈條會斷裂,隨後資產下跌,波動性大漲。

華爾街見聞:請您展望下2015年全球市場。

胡剛:前五年,很多資產都只受一個因素主導——“央行資產負債表”。宏觀看,股票漲債券應該跌,股票跌債券應該漲,但事實上是股債齊漲。各個銀行都在印錢,因此資產價格在上漲,跟宏觀經濟沒有關系。

然而,今年市場可能會發生變化。原因是:歐洲在大肆印錢,歐洲經濟實際上在變好,如果中國經濟再變好的話,那麽美聯儲加息其實是走出了第一步。如果經濟變好,央行資產負債表開始收縮的話,市場很有可能會經歷一個股債雙跌的過程,因為錢走了。

華爾街見聞:去年年中以來,原油大幅下挫,更廣闊地講,近年大宗商品整體都處於熊市,您怎麽看?

胡剛:大宗商品其實給出了一個警告。為什麽呢?因為所有資產里大宗商品是最不能忽悠的。

股票可以拿市盈率忽悠,今年的凈利潤可以乘多少倍,說今後50~100年都這樣。30年期債券也是在忽悠,現在市場上有這麽樣的產品,能交易從現在到30年之後每一天的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但實際不可能把這個利率每天都印出來。

然而大宗商品不是,比如今天早上做多了很多石油,那麽就得趕緊清倉了,否則石油就運過來了。這是最不能忽悠的,這是有需求供給、有終端用戶的。整個資產價格上升的環節,大宗商品下跌給了一個警告,就是資產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不能再忽悠了。

華爾街見聞:根據您上述宏觀展望,投資者可以采取什麽對策呢?

胡剛:2015年一個可能很好的策略是——做多波動性(volatility)。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在所有資產上漲的時候,只有一種資產跌了——波動性跌了。波動性是所有資產漲跌的唯一一個對沖。有很多機構投資者,是單純的做多狀態,因此他們有必要對沖多倉。

最近,日本國債跌得很兇,為什麽呢?因為日本人買得最多,到了一定地步,就買不動了,日本國債收益率壓不下去了,有幾個環節斷了。這個鏈條如果斷了,所有資產價格可能全在跌,那麽只有波動性能救大家。


屏幕快照 2015-02-28 12.05.3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