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與毛「撞髮型」被批鬥剃鬼頭紅色新聞兵 記錄荒謬歷史
1 :
GS(14)@2016-05-21 17:54:43■李振盛在文革時冒險拍下許多重要照片,讓後世從中見證文革歷史。易仰民攝
【文革50年】黑龍江省委書記集體挨批鬥、與毛澤東「撞髮型」而被「剃鬼頭」……一格格底片記錄一幕幕悲慘故事,串成一段段黑暗歷史。在最黑暗的時代,仍有人發出為歷史照明的光輝。文革時報道盡是「全國山河一片紅」,記者李振盛化身「紅色新聞兵」,拍下並保存過萬張底片,讓後世見證荒謬的歷史真貌。他接受《蘋果》專訪,指「攝影記者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人,更應該是歷史的記錄者。」文革系列八之五《蘋果》記者黃兆康、易仰民、彭志行北京直擊李振盛1963年成為《黑龍江日報》攝影記者,三年後,毛澤東發動文革,席捲全國,黑龍江亦不能倖免。但要拍下當時批鬥的情況相當困難,因為紅衞兵認為攝影記者是「黑探子」,是黑省委派來拍下照片秋後算賬。李振盛便與七名「根紅苗正」的年輕人,成立「紅色青年戰鬥隊」,戴上「全國新聞界革命造反者總部」授予,印有毛澤東手筆的「紅色新聞兵」袖章,遊走於批鬥會場,拍下許多文革「黑材料」。
■文革時的黑龍江省委書記任仲夷被戴高帽淋墨汁批鬥。李振盛攝/視覺中國
■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二書記的李范五因髮型與毛澤東相似而遭剃鬼頭。李振盛攝/視覺中國
家裏鋸洞藏2萬「負面」底片
李深知這些當時報章不會用的「負面」底片一旦被發現會自身難保,1968年秋,他與妻子在自家地板一角偷偷鋸開一個洞口,埋藏起兩萬張「負面」底片,窗外每每有人經過便停下來,因為當時是舉報風盛行的年代,「不要說鄰居之間,親人之間都是這樣揭發的」。之後,李振盛夫婦被下放勞動改造,他惟恐會遭遇生命意外,便將地板藏底片告知忠厚同事李明達,他一直堅守秘密,文革後才將一幕幕荒謬的故事曝光。文革中,紅衞兵高呼造反有理,八十年代的廣東改革先鋒任仲夷文革時期首當其衝,當時他是黑龍江省委書記,被打成黑幫分子,不斷被批鬥。李振盛仍記得其中一個批鬥會的情況,當時任仲夷被迫站上摺叠椅,「往前站很容易栽下去,往後站也會摔下去」。他站在椅上,身子90度彎腰低頭、戴上一米多長的高帽子被批鬥,為羞辱任仲夷這個「牛鬼蛇神」,紅衞兵把半臉盆臭墨汁,從領口灌進他衣服裏,「當時也分不清是淚、是墨,還是血」。李當時看見,心裏百感交集,對他來說這有違人道,而任仲夷亦是一個挺不錯的官員,但他仍謹記自己身為記者的使命,按下快門,鎖住那一刻留給後世評說。被批鬥的還有當時該省第二書記兼省長李范五,在幾十萬人的批鬥大會上慘遭批鬥,更荒謬的是,因其髮型酷似「偉大領袖毛主席」,被指是「野心家」的行為,就被當眾「剃鬼頭」羞辱,李振盛拍下剃頭過程,背景是毛主席的肖像,對比之下相當諷刺。
■紅衞兵強迫僧人承認「佛經放屁」。李振盛攝/視覺中國
■年輕時的李振盛胸懷大志,卻被指夢想投敵叛國。李振盛攝/視覺中國
僧人被迫承認「佛經盡放狗屁」
李振盛本來也擁護文革,但文革卻不如初衷,「本來以為是讓文化大發展,哪知道後來是革文化的命」。紅衞兵「破四舊」,黑龍江最大的寺院極樂寺被當成舊文化、舊思想破壞,稱因為要「搗毀舊世界」,就把寺內的壁畫、佛像全部破壞,在門外掛上「送瘟神」等橫幅,強迫僧人扯起「什麼佛經盡放狗屁」橫幅自辱門楣,這讓他質疑「宗教也是文化啊,這樣不是在破壞文化嗎?」文革50周年,那段荒謬的歷史,會再現嗎?李振盛指只有深切反思歷史,才能面向未來,「不深刻反思文革,必然會發生難以預料的復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0/19619232
【讀書好】荒謬時代的抗爭:我反抗故我在
1 :
GS(14)@2016-07-15 05:16:18「《反抗者》是卡繆的重要著作,他經歷二次大戰,納粹與共產兩大邪惡帝國的興起,奴役人民,他認為人要脫離被奴役的身份,便必須反抗,被逼迫到一條界線時,要站出來說「不」。卡繆認為反抗源於拒絕荒謬,但荒謬感是一直寄居在自身的存在當中,從而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然後人靜靜地、荒謬地享受着痛苦。只有敢於反抗,才能擺脫這種狀態,才可以感覺到自我的存在,這就是「我反抗,故我們存在」的意義。
「在荒謬經驗中,痛苦是個體的;一旦產生反抗,痛苦就是集體的,是大家共同承擔的遭遇。反抗,讓人擺脫孤獨狀態,奠定人類首要價值的共通點。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卡繆《反抗者》
對抗荒謬
卡繆的存在主義式反抗,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為了某個政治理念而抗爭是有分別,因為反抗不是手段,反抗本身就是意義所在。卡繆的作品《異鄉人》、《反抗者》是八十年代念大學的人必讀,當我知道要為《梁國雄司法抗爭二十年》這本書起個名字時,熟不猶豫就想到了卡繆的名句。七十年代我中學時已知道有這個人,每天放學會在麗宮戲院附近流連,在新蒲崗工廠區碰到他一身軍裝打扮派發叫《戰訊》的刊物。然後八九民運後是看到關於四五行動的新聞,各式各樣的社會抗爭行動,抬棺材衝擊新華社、國慶酒會。九七後我在傳媒工作時,也經常採訪他那些只有四、五人的抗議行動。那時我就認定長毛的反抗,是一種存在主義式的反抗,即使參加的人少、受民主派排斥、傳媒不作報道,他也一樣我行我素。但九七後香港社會發生變化,臨立會的倒行逆施,主席范徐麗泰的嘴臉,令長毛逐漸走入主流,由所謂「滋事分子」變成抗爭英雄,直至在新界東當選,晉身立法會。
《反抗者》最新中文版。
《我反抗故我在:梁國雄司法抗爭廿年》封面。
Maverick
其實在抬棺材、拉布等社會及議會抗爭之外,他廿年來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司法抗爭,這也是他最不為大眾留意的反抗,對傳媒而言,沒有衝突場面,就沒有新聞價值,長毛在法庭內的自辯,總比不上立法會與「MC興」及「元秋」互窒有趣,因為法庭自辯沒有甚麼sound bite可言。「《我反抗故我在:梁國雄司法抗爭廿年》一書,將他廿年來的官司臚列,並由法律學者、專家、學者、社運人去解析這些案件在香港公民運動歷史上的重要性。他在過去廿年平均一年打一單官司,當中分兩大類,一是司法覆核,一是刑事檢控的上訴案,有的是他自辯,沒有代表律師。書中陳文敏比較完整分析長毛的案件,也作出專業的判斷,他認為官司勝敗參半,但重要的不是訴訟結果,而是不少判決均對相關法律作出澄清,也令法院要就《基本法》中對公民基本權利保障表態。而戴啟思認為長毛是法律界的Maverick,特立獨行的反叛者,「他是我多年大律師生涯中遇過戰績最為彪炳的訴訟自辯人」,戴認為長毛庭上自辯總是能把話說得滿有魅力和智慧,令人感到他對有關法律議題早有認識,但又不會令法官陷入窘境。庭上的長毛,並不是那個刻板的衝擊形象,反而更似一個律師,這是我們平時看不到的長毛。香港今天正身處荒謬的時代,倒行逆施,赤裸裸進行政治迫害,將執法部門變成政治工具,我們別無選擇,要擺脫這種荒謬感,也只有反抗!
撰文:劉細良編輯:謝慧珊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5/19695007
國際反貪組織斥梁特荒謬
1 :
GS(14)@2016-10-20 08:00:55【發律師信風波】【本報訊】早前特首梁振英因不滿《蘋果》社論提及他收取澳洲企業UGL5,000萬元無申報一事,發出律師信要求日後不能再刊登有關他涉貪的指控。正在訪港的全球反貪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主席胡塞.烏蓋茲(José Carlos Ugaz,圖),昨批評梁振英的舉動荒謬,「如果你沒做過錯事,為何要禁止別人討論?」
「沒做錯事為何禁討論」
烏蓋茲昨日與本港傳媒會面,被問及梁振英UGL事件應否繼續調查,他稱不清楚本港法例制度,但認為事件可能涉及潛在罪行,需調查清楚,並強調全球任何人,包括國王也不應凌駕法律之上。他表示公眾應該有權討論社會貪污問題,惟記者指梁早前透過律師信禁止本報刊登有關他涉貪指控一事,烏聽聞後立刻搖頭,並表示其組織從不容許有任何審查(censorship),斥事件荒謬,更形容是「可怕的訊號」,「如果你沒做過錯事,為何要禁止別人討論?」烏蓋茲又透露周二曾與梁振英及政府官員會面,梁承諾會進行反貪工作,但並無提及修改《防止賄賂條例》以規管行政長官一事。被問到梁振英的表現是否誠實,烏蓋茲無正面回應:「他應該很相信自己的說話。」對於負責調查該案的廉署「前一姐」李寶蘭突然被取消署任一事,烏蓋茲稱已向廉政專員白韞六詢問,其說法與署方早前解釋一致,指解任是按李表現決定;烏蓋茲相信傳媒會繼續追查事件。近期一連串人事任命風波令廉署形象受挫,更有立會議員提議應另設獨立機構取代特首監察廉署,烏蓋茲認同反貪機構的獨立性極為重要。他解釋由地方首長管理任命反貪機構存在矛盾,亦是不少地方反貪工作失敗「死因」,而廉署成功正取決於本港政界的反貪態度。近年本港廉潔指數持續下跌,他認為不應只看排名,因香港去年得分升至75分,屬低貪污水平,顯示整體廉潔程度良好。■記者紀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0/19806649
中大教務會前成員角逐高教界選委參選被DQ 張秀賢斥荒謬
1 :
GS(14)@2016-11-18 17:03:20【本報訊】繼參選工程界選委會的「進步工程」團隊6名成員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遭取消資格後,參選高教界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昨亦獲通知提名無效。張秀賢牽頭組成學生團隊「學界同盟2017」參選,7人中僅他不獲放行。張指自己卸任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不足一年,「學生都唔係高教界一分子,但一年嚟學校開一次會嘅校董就係?好荒謬!」記者:陳雪玲選管會主席馮驊昨在選委會簡介會上指,最終收到1,539份有效提名,13個界別及小組已自動當選,另有25個分組及小組需要投票。選舉事務處提名前共收到1,553份提名,當中4人退選,10人提名無效,6人來自工程界,另高教界、體育小組、進出口界及教育界各有1人提名無效。由於體育界1人提名無效,只餘15個候選人,與議席相等,自動當選選委人數料增至403人。
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
張秀賢指昨早收到助理選舉主任來電,指選舉主任在諮詢律政司及提名顧問委員會意見後,認為他與高教界無足夠聯繫,故裁定其提名無效,但未有進一步解釋原因。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候選人須為年滿18歲的地方選區已登記選民,及已登記為有關界別分組投票人、或令選舉主任信納他與該界別分組有密切聯繫。22歲的張秀賢以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身份參選,他於今年2月卸任。他說理論上在一年內做過相關工作亦可參選,他今年2月底才卸任但提名卻無效,形容情況是「龍門任佢搬,佢話晒事」,只憑選舉主任主觀判斷。張相信事件非政治審查,但認為已反映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因學生被指與高教界無密切聯繫,反而一年到校參與一、兩次會議的校董,卻可投票。「學界同盟2017」名單另外6名參選人已獲確認提名,他們均以大學教務會成員或校董會成員身份參選。「學界同盟2017」提出4大原則作提名及投票參考,包括特首參選人是否支持大學就特首出任大學校監的公投結果、會否主動向中央反釋法、是否就特首普選實踐公民提名和真普選、會否開放香港前途討論等。張說:「我哋幾年前出嚟抗爭為咗公民提名,唔會刻意用ABC做主打,因為反對梁連任已係既定立場,我哋冇人會提名或者投票畀佢。」高教界選委會今年競爭激烈,65人爭逐30席位,其中泛民陣營共3張名單,包括「高教民主行動」、「Politics1001:學者抗命」及「學界同盟2017」共47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695
新盤菁雋128呎被轟荒謬
1 :
GS(14)@2016-12-03 05:02:30■俊和承建的港大賽馬會第三學生村,雙人睡房平均面積約161方呎。互聯網
【本報訊】細絕全港、最細單位僅128呎的屯門新盤菁雋,發展商俊和的言論及開則手法被各界狂轟。有民間組織認為要青年做樓奴買如此劏房是瘋狂及荒謬。
港大宿舍由俊和承建 面積較大
菁雋提供356個單位,面積介乎128方呎至178方呎,民間組織「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昨日於社交網站狠批菁雋的設計,指出「要青年奉獻青春和自由去做樓奴買間咁嘅劏房,簡直係瘋狂」。發言人向記者補充,開則完全是荒謬,根本無視一個人正常的生活空間。此外,發展商日前更以皇帝做比喻,「紫禁城咁大,佢真正瞓覺時都係得張床」,說法亦備受爭議。據資料記載,明代時,乾清宮分上下兩層,9間房共放27張床,總建築面積達1.5萬方呎,當實用率八成,即係1.2萬方呎,相當於93間菁雋最細單位。至於發展商聲稱參考學生宿舍設計,翻查資料,由俊和承建的港大堅尼地城賽馬會第三學生村,共1,800間房,單人睡房平均面積約86方呎、雙人睡房平均面積約161方呎。房間冇露台、冇廚房、冇浴室,即是比菁雋單位大。青年拒當樓奴運動認為,「學生住宿舍,係想過群體生活和較自由的空間,而不只是一張床」。本報向運房局查詢未來3至4年約9.3萬個新供應中有多少A類單位(431方呎以下),局方稱未能提供。翻查截至9月底,約有6.42萬個單位面積少於753方呎,佔整體供應量69%。■記者黃嘉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2/19852535
【文化籽】Joan Cornellà勾劃港式荒謬:住籠屋都要放閃
1 :
GS(14)@2017-05-06 11:39:29貫徹幼稚又具諷刺的作品風格,36歲的Joan Cornellà潛伏香港一個月,揭開覆蓋此城的面紗,讓大家看清東方之珠風光背後的黑暗。
【文化籽:藝文沙龍】以黃色與暴力俘虜無數網民畀like的插畫大師Joan Cornellà再度來港,年初在香港潛伏一個月就地取「黑材料」,再創作出多幅港式荒謬,像畫港人困在籠屋中仍不忘selfie,一次過諷刺香港住屋問題與港人的放閃病態。「這裏同時有很多高聳大樓,彈丸之地住了許多人,很懸殊與極端。貧富懸殊或許是世界大城市的現象,但香港是最稠密的,很瘋狂,很震撼。」
香港膺《經濟學人》最宜居城市,更擁8,000多億財政儲備,卻有幾十萬人居於劏房甚至籠屋。Joan在港感到最震撼的,就是在城市風光背後大隱隱的「籠民」們,貧富懸殊得堅離地。他質疑香港人在如此擠迫的城市,卻能如此安靜而不黐線是黐線的。
到世界各地展覽,Joan都能吸引粉絲,但成名背後他最害怕失去了生活。
香港人不黐線是黐線的
「當然我也有發掘香港美景、認識好的人,但因為我的作品都圍繞暗沉和壞事,驅使我去發掘香港黑暗面,很震驚九龍仍有人住在籠屋。我雖沒有駐足巡視,但朋友都說那裏臭氣熏天、老鼠橫行,好癲!」Joan邊說邊流露出劉姥姥般的表情,我告訴他其實香港島也有籠屋,而且劏房、太空艙、納米樓「奇則」前衞過很多藝術家的創意。旅居香港、泰國和南韓創作之後,這位馬不停蹄的藝術家下個月更會首次踏足中國,在上海舉辦個展。「我不知應該期待甚麼?大家都說中國跟我到過的其他國家很不同。」
Joan的作品黑過墨斗係人都知,但對「諷刺時政」,當事人卻有保留。例如一幅撐着黃雨傘男人的漫畫,香港人自然聯想到2014年的雨傘運動,他卻指大家諗多咗。Joan的另一幅六格漫畫,畫一老婦被警察開槍轟死,用油漆把老婦的臉塗黑甩身,這充滿種族議題的作品在網上引發激烈討論,尤其在Joan正籌備今年7月在紐約開個展之前。「很多人質疑我的政治觀點,網友在面書留言,開始瘋狂談論有關種族和黑人議題,中間當然有矛盾和火花。」他喜歡作品引發議論,就算作品牽涉政治也是無可厚非,因政治是生活的延伸。
Joan的漫畫沒有文字,觀眾往往自行創作故事,討論、猜測作品背後訊息,成為其一大特色。「我討厭為自己的作品解釋和定義,希望每個人都可自我詮釋。」不怕被誤解甚至被穿鑿附會嗎?「哈哈,歡迎。沒有人會誤解我的作品,只是不同人有不同觀點。藝術是開放的,連我自己也不想干預、解畫或者過份詮釋,這麼會減低驚喜。不斷談論作品會較接近我的本意,但我就是不想自我觀點影響觀眾與作品的關係。」早陣子Joan在facebook宣傳展覽時發佈了一張跟成龍的合成照,引來網友「嬲豬」,後來更刪除帖子,他想不到大家反應如此大,更笑指:「講吓笑啫。」
諷刺港人自拍病態
上年6月帶着12幅畫作首次來港展覽,逼爆北角畫廊,入場券一票難求,令Joan也大感詫異,受寵若驚。港人的熱情誘使他一年內再訪,發佈其38幅最新主題作品系列。「或許香港已成為我第二個家,我的作品在這裏得到認同和關注,這是所有藝術家所渴望的。當時如此多人是我預期之外,我本是個很安靜的人,我不是Justin Bieber。」難怪他的新作,不時揶揄港人愛自拍已到病態。這位cult王之王說自己害羞而文靜,在香港時偶爾會走到海灘享受片刻寧靜,更說如果成名與私生活二者選其一,他寧願黯淡無光。「出名是最難頂的事,我是無名氏不想太出名,看看這些明星如里安納度狄卡比奧、Paris Hilton,他們活在鎂光燈下,根本沒有生活,只能在家裏才是自己,這很悶吧?」Joan說暫時仍未訂下自己的終極目標,但知道最不想過這種生活。「可能我愛金錢但肯定不喜歡出名,我又不是購物狂,不太受物慾牽絆,做愛做的事就好。」36歲的他如是說。「當代藝術家往往要成為明星,大眾反而會忽略了藝術品本身,市場令藝術家迷失。」
facebook專頁坐擁逾450萬粉絲的Joan來自西班牙,長居巴塞隆拿。自小愛畫畫的他,遺傳了專門畫恐怖畫的色盲畫家祖父的基因,曾把家中的牆壁畫滿塗鴉,2012年在社交網絡貼了一幅六格漫畫而備受關注,從此成為紅人。Joan筆下的漫畫人物,沒有名字,沒有表情,論盡社會荒誕,cult味無窮,漫畫中男男女女都是四萬咁口,騎呢地自殘、殺人、放火、虐待,洋溢耐人尋味的黑色魅力。
何止相機食先?Selfie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為了拍照甚至冷漠到見死不救。
在港潛藏一個月發掘黑暗面,Joan創作了《Jaula》(鳥籠),以幽默手法諷刺香港人住籠屋都要selfie。
個展的宣傳海報,連雙妹嘜戴着口罩都要自拍,你話香港有幾病態?
Joan這幅作品,香港人一定聯想到雨傘運動,但本尊強調概念與政治無關。
Joan的漫畫都沒有文字,強調越詮釋想像空間越細,惟暴力與黃色是其龍脈。
Joan Cornellà:香港主題個人展日期:5月6日至21日場地:Space27(鰂魚涌英皇道653-659號A/B座10樓)票價:$50購票:
http://www.ticketflap.com/zh/joan-cornella記者:鄭天儀攝影:張志孟(部份圖片由 Factotum Productions及 Gallery27提供)編輯:英穎欣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6/20011876
一路一帶:領展打手荒謬可惡
1 :
GS(14)@2017-12-10 23:52:08香港及中國網絡世界,「打手」已成為一個龐大產業,例如某個香港飲食指南網站,一篇普通食評收費100元,價錢隨食評家賬戶等級及人氣提升。大陸的「五毛黨」更不用向各位心水清的讀者解釋。本欄讀者應該知道,筆者一向討厭領展(823)對商戶及居民的經營的處理手法,奈何作為日常領展商場消費者,筆者是持有領展股票作感情對沖,但卻討厭離地兼自我矛盾的領展打手。作為投資者及用家,筆者對領展又愛又恨,但投資還投資,生活還生活,領展欺壓商戶,讓連鎖集團進駐街市,壟斷價格的做法,的確值得批評。有人說領展改善公屋居民生活,筆者不能認同,改善居民生活,除了靠居民自身努力,亦要靠政府政策,商業消費選擇,卻非「改善」居民生活,反而造成負擔,尤其以街市翻新後將租金加倍的做法嗤之以鼻。到何處消費,是吸引力及選擇,有唱好者說,對教授提出領展一直收不到市場租金,是因為受政治打壓而叫好,直是以偏概全。簡單來說,核心區如旺角及尖沙嘴亦有死場,能否收取市場租金,有很多客觀因素。但只要站在反道德高地,以政治凌駕政治,便可以胡吹大氣,誰不知道,引入周大福金舖、LV名店,收租肯定好過小商戶,但周大福不是傻子,不會到屋邨開店,何況核心區已經減緊租。拖政客落水,說話的確比較大聲,但狹義謬論,難受認同,若照打手的經濟學理,200多呎賣到過千萬,才稱得上釋放價值,千萬單位依然有人買得起,但買得起同應不應該買,是兩回事。打手可以說,將街市翻新乾淨,總好過污水處處,感覺彷似在外太空的衛星站上向地球大眾指點,離地到離晒譜。筆者身處某個剛於上月完成翻新的領展街市,多得各飲食網站吹捧,新屎坑,頭一星期人潮不絕,但價格反映人客,大陸菜心一斤比15分鐘車程外的觀塘市政街市貴10元,當家庭主婦是傻的嗎?大排長龍的食店拍晒烏繩,居民理得你地板有幾乾淨,賣得貴,便食另一間。你笑我矯揉造作,我笑你不懂精打細算;當牛頭角淘大的居民,花十數分鐘到隔區觀塘買餸,就知街市買菜煮飯,這些生活必需品,價格影響力絕對凌駕於服務及環境等所有因素。話說回來,散戶股民睇專欄,亦會懂得分析,那些是專業分析,那種是受錢唱好。打手受人錢財,替人消災,無何厚非,今日受東家錢,明日同樣可替西家打工,今日你說改善街市質素,提高生活水平重要過價錢,明日同樣可「自認Cheap精」,批評航空公司老一輩妄想以服務提升競爭力,價錢重要過質素。只准自己搭平價飛機,不許居民食平價菜;「Let's disgust to disagree」,無共同語言的確難以溝通,正如港鐵(066)為減人潮要關閘機,反智行為每日上演,但無論如何,領展打手的確無恥可惡。斯郎
fb專頁
https://fb.com/oneroadonebelt/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7/20236913
一路一帶:荒謬的財政預算案
1 :
GS(14)@2018-03-02 01:09:04財政司今日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全民期望的派錢欠奉,新一屆政府過千億盈餘,都依然不派糖,連基本的電費補貼都冇,但卻綜援出三糧,免差餉、派錢給海洋公園送飛,簡直荒謬。財爺陳茂波家族經營劏房生意(其實係佢同老婆,被踢爆後將名轉給家族),筆者已深信其不會推出任何壓制樓價及租務市場的措施,的確一如所料,樓價今年繼續會升。新一份預算案派糖都冇,對基層無甚承擔,對夾心階層一樣,免四季差餉,即係收租業主(即係陳茂波家族),一個物業最多一年袋1萬,但劏房波卻唔肯派6,000元給住劏房的租客、街邊執紙皮的婆婆。自住納米單位嘅「上車客」,又未知享盡每季2,500元的減免。講埋近年蝕大錢的海洋公園,其實每年都一直派飛畀社福界人士,政府煞有介事地宣佈派3億成立教育基金,由海洋公園負責,送1萬張飛畀學生,以現時全港學生計,即大約67位學生爭1張飛,仲難考入大學呀喂!1張飛嘅表面成本要3萬元,已經有市民同筆者講,3萬足夠一家大細飛一轉日本……講咗錯,飛一轉上海、北京去親近祖國啦!財爺又豪花500億支持創科,但有200億用在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又係另一個大白象工程。仲有,喺爭議聲中,財爺終於再為電動車減稅,但只係25萬,一邊支持創科,但又唔支持綠色新能源。其實財爺很多新理財哲學,都好矛盾。有學生向筆者反映,幾年前做學生時,派6,000元冇佢份,到幾年後的今日,學生獲2,000元又冇佢份,佢非常質疑自己作為香港年輕人的存在感。林鄭選舉時都識得派500元畀街邊的婆婆(假乞兒),點解陳茂波卻唔肯派錢畀香港人?筆者眼中,睇到嘅,唔係「用得其所」的預算案,而係自相矛盾的預算案。斯郎
https://fb.com/oneroadonebelt/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1/2031832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