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html
今日見震雄又跌多左, 趁市場氣氛甚差, 再次做一個組合小檢討.
雖然我股齡不深, 但都可以想像到2011年會係小投資者比較艱難既一年. 所持理據係一般公司09年盈利跌落谷底, 而10年回覆正常時就會形成超級反彈, 疑似增長但其實只係還原起步點. 公司股價表現亦類同 (貼近基本面), 往往係09年時極度低殘, 而當10年盈利反彈時股價亦會回歸正常估值. 能夠理解既係搏TURN AROUND STOCKS既時刻好大可能已經過去 (可能尚有個別例子), 此後公司能否再進一步, 若撇除外在因素, 就要視乎自身執行能力如何. 變相小投資者若要揀平貨買, 可能比2010年艱難得多.
檢視自己組合, 最重倉 (37%) 之聯亞(458), 正好係盈利反差巨大既好例子. 2010年正正係聯亞TURN AROUND既一年, 股價雖然已比9個月前翻一翻, 但估值上P/E 7倍仍然不貴. 當然賣得不貴既原因係在於市場顯然有多少懷疑聯亞既增長力, 否則以一隻具不俗內需概念既股份無理由10倍P/E唔夠, 但對呢一點市場目前究竟是對是錯, 仍然要等待8月既業績印證, 基於估值便宜既因素, 就算明年增長放緩, 受創程度也必不重, 仲未計股息回報, 所以對聯亞, 我係無咩好擔心的.
至於第2大重倉 (30%) 既大快活, 主流意見係認為響食材價格飛昇, 以及最低工資既年代下, 茶餐廳, 大快活, 大家樂等受創必深. 此等意見我係尊重的, 但我亦有一個比較主觀既概念, 兩大負面因素所影響既係整個行業生態, 而非個別公司. 大勢所至, 有危自有機, 按大快活中期業績推算, 全年較合理(或保守) 既每股核心盈利預測可能位於$0.94左右, 以自己買入價計12.5倍既P/E唔算特別便宜, 但亦唔係特別貴. 食材價格飛昇既因素上半年已經存在 (03/2010-09/2010), 當時毛利率仍然有能力擴闊, 比較合邏輯既推斷係管理層對此因素山人自有妙計, 不宜過份憂慮; 至於最低工資的影響, 今期業績未會完全反映, 但合理既想法係工資乃固定支出, 若然有辦法提升營業額, 實際影響可能比想像中細. 撇除本地業務面對既挑戰, 過去幾份業績其實亦顯示到大陸市場既盈利正在跳升中, 當然目前所佔整體盈利比重仍然較細, 但若然真係能夠將香港業務既特點成功複製, 亦不能排除他日有倍升既機會. 兩者取一個平衡點, 再結合其業務上穩定既特性, 大快活既基本面其實都頗為結實, 作為重心成員, 我都係睇得較樂觀. 當然一切都要視乎6月尾既全年業績表現如何, 若然基本因素有變, 形勢當然會重新審視, 此乃後話.
第3大重倉 (13.5%) 成員震雄, 近日走勢非常差, 將其表現放緒其他大大小小工業股例如偉易達 (303), ASM (522), 德昌 (179), 葉氏 (408), 亞倫 (684), 信星 (1170), 聯塑 (2128), 甚至同業既海天 (1882), 似乎震雄係異常走弱. 當然公司基本面有時未必係影響股價走勢既最重要因素, 但我有能力既亦只有從基本面去分析. 以一家中型SIZE (年營業額廿幾億) 既工業股來講, 預期22號公佈既全年業績每股核心盈利達 $0.47, 現價$3.62去計, 8倍 P/E都唔夠實在係太便宜. 當然, 戴倒後鏡睇野會好危險, 往績P/E不能過份依賴, 但事實上將來既事無人可以預測得好準確, 較低P/E可以為我地換來不俗既防守力, 都係講緊最初個理念 - 睇錯時所受創既幅度. 所謂既公司執行能力, 業績上自然會反映, 雖然最近一入即蟹, 但呢隻艇我其實坐得頗心安理得.
至於兩隻持倉較細既股份, 龍記情況其實同震雄都頗相似, 中型工業股近來並不受市場擁護, 但其息高兼估值便宜既因素非常切合個人口味 (呢點帶多少主觀); 而新昌管理上年度份中期業績異常驚嚇, 但下半年己大幅改善, 可以預期今年度份中期業績亦應回歸正常 - 即比起上年度有很大反差, 屆時若有機會我反而有興趣加大倉位. 當然現時 P/E 達15倍以上肯定唔便宜, 甚至係倉內估值最貴既股份, 所以持倉比例不宜太高, 目前10%以下是適中的.
好抱歉, 整個組合檢討好多論據都係舊調重彈, 但事實上當我重新GO THROUGH一次組合時, 得出的結論的確同早前的無異, 分別可能只在於市場氣氛.
檢討既目的在於探討自己有無辦法做得更好, 例如組合成員變動或資金調配等等. 寶光(84), 經濟日報(423)呢D一直在我重點WATCH LIST既股其實股價一直都冇太大郁動, 前者甚至升得太多, 所以我根本無太大選擇的空間; 至於現金水平, 我過往半年一直都係全攻型的, 即全段時間都係近100%全倉股票. 此打法有辣有唔辣, 剛好過去半年所遇著既係大橫行市, 恆指點穴不動, 有人有能力24500沽, 22000渣, 食盡上落市入面幾個小浪; 亦有人有能力早早選中189, 3323等倍升股; 若然兩樣能力皆沒, 即類似我呢類人, 有幸會有聯亞呢類股點綴下, 但更大可能係過去半年來組合都係上落不大, 呢點大家可以自己問自己. 鬼唔知最起碼都要跑贏大市咩? 若然大市橫行仍可以力保不失, 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今日恆指最多曾大跌1,241點, 以收市計亦要跌936點報20,946, 跌幅4.29%應該係自09年11月杜拜事件以黎最既大單日跌幅. 交易所內升1%都可以上十大升幅榜; 共412隻股票創52週新低, 當日不乏藍籌股國企股, 眼見恐慌情緒充斥整個市場, 今日想講下自己既多少睇法.
自金融海嘯後恆指一年內反彈逾倍, 姑勿論原因為何, 但牛市大勢已成後要扭轉其實非想像中容易. 今個星期港股大跌雖已可確認下破自去年10月延伸出黎之上落區間, 但往下仍然有19000-22500既橫行區作為重大支持區域, 此第一階段橫行區一日不破個人仍視恆指處於調整階段.
先確立一個較長線既睇法, 再決定如何參與股票市場. 若然認定熊市已臨, 咁依家仲揸股黎其實都冇乜意思, 反正過多幾個月一街都係平貨, 依家去下旅行先都得; 有信心確認牛市未死, 先可以再進一步思考如何構建投資組合.
個人投資組合今日下挫2%, 看似跑贏大市, 但其實手持一大堆市值較細既公司, 他日要追跌既話單日急挫十幾廿個%並非無可能. 趁市淡檢視投資組合, 其實唔係睇自己做得好唔好, 係睇自己有冇得做得更好.
個持倉比重最高之聯亞今日微跌1%收市, 但整體黎講全日都係主動沽盤較多, 唯一可以慶幸既係今日市場兩度出面一面倒恐慌之時 (早上開市頭半小時及下晝三點左右) 都無出現大舉拋售, 此現象我視之為利好. 始終要知道聯亞街貨甚乾, 差價闊過維港, 自上月發盈喜後連續兩日大成交急升, 強者收貨後如果要響市場大手沽出必然係不問價賤賣先沽到, 可以忍到手唔沽, 似乎係對業績頗有信心之舉動. 作為收風較遲鈍既老散, 仍然可以先等業績公佈後再決定.
另一隻重倉股大快活收市跌2.6%, 以其防守力而言其實已算跌多左. 其實我一向都認為一個健全既投資組合必定要加入防守股, 自己資本唔夠選擇不多, 但其實我一直都係幾鍾意中電(2), 港燈(6), 長建(1038), TVB(511)呢類股. 面對股市恐慌式急挫, 呢類股往往可以提供換馬資金. 即係如果我睇岩目標, 要開刀既都係搵大快活, 但因為目前未有更好既投資目標, 所以仍然會繼續持有.
至於新買入既亞倫, 原來係摸左個靚頂黎入貨, 正宗係擺都無咁準, 今日再跌3.5%, 收市後公司高層發表樂觀言論, 指"雖然歐美經濟前景不明朗,但公司生產並非高檔消費產品,目前未見訂單表現較過去差". 其實我自己公司正正係做歐洲生意, 又係D中低檔消費產品, 今年訂單的確比舊年多, 所以此講法個人都頗同意. 不過, 亞倫班高層一向都係大淡友黎, 近期幾次有機會出聲既場合都係一反常態唱好, 個人有多少不安既感覺. 買就肯定早左買, 但堅持唔亂加注, 風險仍然有限. 好記得舊年歐債危機果陣亞倫得番2蚊, 與之相較, 今日收報$2.78仍有好大段距離.
龍記今日跌3.6%, 出乎意料地跌得少. 近半年股價表現雖差, 但其實都只係同大市相若, 以中小型股而言原來已經算唔錯, 都係可以等業績; 至於新昌管理今日微跌, 個人覺得除左管理層可能有問題之外, 單以公司業務同派息政策黎講股價好大機會已經見底, 但仍想等待中期業績確認睇法.
震雄今日跌4.2%, 乃倉內表現最差之成員. 相比起震雄, 其實我更加關注行業龍頭海天既股價走勢. 海天有好多大行跟進, 近日跌勢加劇已非一句受大市拖累就能解釋到. 加上震雄剛公佈既全年業績其實比自己想像中相差頗多, 市況未急劇轉壞前仍不介意死守, 反正注碼不大; 但目前市況欠佳, 止蝕套回現金其實未必會係一個差既選擇.
今日開市時未有時間搞清楚應該點樣優化組合, 趁收市冷靜後再作檢討, 情形就會清晰得多. 面對突如其來既急跌, 一顆冷靜既心先係最緊要, 始終兵慌馬亂之時其實頗容易做錯決定. 當局者迷, 若然對住股價跳跳下會茫然失措, 其實可以試下先抽離, 等收市後先再諗. 縱然錯失先機, 但起碼經過深思熟慮, 效果未必會太差.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7284
巴黎:
這幾天忙於續步分散股票的數目,現在接近十九隻,
一百隻是我的目標,但我相信這個目標不會及得上在找尋過程中有更多的發現和價值。
Blog友一定會問,那有這樣多的時間?
其實只要慳回那些研究幾時是牛、幾時是熊,和開電視看財演的夢話,或自已說夢話的時間,任何人也會發現投資的時間馬上可以增加數十倍,同時分析股票的專注力也會大幅上升!
說也奇怪,從來不打算買地產股,最近卻加添了一隻。
以往我條數是這樣:
一:自已買樓,收租有3-4%,地產股的派息大部份低過我自已買樓。
二:因為代理人關系,大部份地產公司的所謂未派利潤,都會被內人咬了一大舊。同時這些地產股的升幅,多年來還跑得慢過實樓。
可是現在有D地產股息去到6-7%,拆讓有70-80%,貸款比率又低,只是名氣差點吧,只要分散卻能令我的投放於獨立一隻股票的資金較細,面對的短暫下跌壓力也能減輕,可樂而不為呢?
今次我學精了,找一些年年派息、十年的股數也沒有變化的股票,以妨又來一批朋友說向下炒是如何偉大的價值投資陷阱。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9/sep-2011.html
http://blog.yahoo.com/_W7IRY52UUXB7Z6MXPPNXD2UOR4/articles/132721/index
我嘗試把個人多年的投資風格和理念有系統地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投資風格和理念
- 透過從上而下的宏觀分析,作出適合的資產和板塊分配
- 著重基本分析,從下而上選股,專注投資擁有經濟專利的企業
- 利用技術分析來協助基本分析,尋找適當的買入或沽出時機
投資戰略
(1)資產分配
- 每個月,根據市場的宏觀變化和風險評估,戰略性分配資產,主要是決定股票和現金的合適比例區間
- 當股票價格上漲至估值太高時,減持股票的比例;當股票價格下跌至估值太低時,增持股票的比例
- 評估股票估值是否便宜的時候,應參考她過去十年的歷史估值區間和考慮她未來盈利增長的預期
- 每天根據市場的變化而作出策略性調節,捕捉資產錯價的投資機會
(2)板塊分配
- 採取從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尋找受益於現時及未來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板塊
- 重點關注國家支持和鼓勵的行業(包括銀行、保險、消費、科技、醫藥、新能源產業等)
- 輕倉政府嚴厲打擊的房地產行業
- 輕倉高污染及產能過剩的行業
- 輕倉出口工業股
(3)選股原則
- 採取從下而上的方式,著重對個別股票深入的基本分析,尋找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即其市價遠低於她的內涵價值,安全邊際高
- 嚴緊的基本分析工作包括:透過公司、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客戶的調研,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和業務前景,以及分析公司過去五年的年報和財務資料,建立財務模型來計算她的內涵價值
- 專注尋找有經濟專利的公司
- 避開企業管治欠佳的公司
- 不要投資不明白或是商業模式太複雜的企業
風險管理
- 每個板塊佔股票投資組合的資產淨值不得超過25%
- 細價股票(市值少於十億美元)佔股票投資組合的資產淨值不得超過 25%
- 當找不到估值便宜的優質股票可買的時候,增持現金
- 當股價較買入價下跌超過20%時,發出警號,并全面檢討公司的基本因素是否改變,決定是否需要止蝕
http://sddr2010.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31.html
要「插」最近這個「大時代」系列的「隊」,搬出這篇文章。
重申,這絕對不是一個投資建議,僅是個人用作自我「對賭」的參照標的。
序號 | 股票編號 | 企業名稱 | 買入價 | 股數 | 投資金額($) |
1 | 357 | 美蘭機場 | 5.45 | 12000 | 65400 |
2 | 358 | 江西銅業 | 20.05 | 4000 | 80200 |
3 | 590 | 六福集團 | 33.7 | 3000 | 101100 |
4 | 691 | 山水水泥 | 6.12 | 12000 | 73440 |
5 | 912 | 信佳國際 | 1.84 | 38000 | 69920 |
6 | 999 | I.T | 4.87 | 18000 | 87660 |
7 | 1728 | 正通汽車 | 8.75 | 9000 | 78750 |
8 | 1813 | 合景泰富 | 3.36 | 25000 | 84000 |
9 | 2198 | 三江化工 | 2.33 | 36000 | 83880 |
10 | 2877 | 神威藥業 | 11.58 | 8000 | 92640 |
11 | 3618 | 重農行 | 3.64 | 26000 | 94640 |
12 | 3800 | 保利協鑫 | 2.68 | 28000 | 75040 |
總市值 | 986670 | ||||
投資本金 | 1000000 |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10/oct-2011.html
以今日收市價計, 投資組合現時持股狀況: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412.html
我與老婆一向十分節儉, 加上多年來穩當投資, 總算有個可觀的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以股票為主, 經驗過百年一遇的金融海潚過後投資回報都尚可以 (金融海潚時仍100%股票, 並沒有做出止蝕之類的動作), 心中已經覺得算是有所交待。反觀很多身邊朋友、師奶及親戚都由買股票變炒股到抽新股、再變炒輪、再變期指及牛熊證, 最後再變為發誓永遠不沾股票, 而我卻永遠堅持買股票是與企業擁有人夾錢一起做生意, 相信這個概念一定可以令我們早點獲得財務自由。
曾看過李嘉誠先生的訪問, 他說自己記憶力驚人, 長實有數十間子公司, 她們的賬目李生全部都看過, 隨便都可以說出某家子公司會計賬目內的數字。其實同樣的能力, 巴菲特都同樣擁有, 他們都是對會計數字十分敏感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 他們都是企業家, 生意是自己搞的, 當然對公司的會計數字十分掌握, 買股票的又怎會擁有公司或子公司呢? 其實大家手上是否有一堆股票呢? 她們不就是你們的公司及子公司, 她們每年都為你賺錢, 你應該每年每季檢閱她們的業績, 還要記入腦, 不時有什麼公司新聞及政策推出, 第一時間想想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及子公司有什麼影響, 當然你不是營運者, 你不能作出什麼營運動作, 但你有權增持或減持的, 這是你運用資金的權利。
如果長線來看, 其中一家子公司表現不佳, 發展潛力有限, 管理層又表現不濟, 李嘉誠先生一定會動手處理, 換掉管理層又可以, 把公司重組又可以, 成本控制等。而投資者的投資組合 (子公司)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 投資者大可沽貨離場, 把資金投入有未來的子公司。
但請記住一點, 如果經常買入沽出 (假設不是炒作), 而原因是買入後不久你又發現管理層不濟或公司沒有未來, 一次半次還可, 一年十次八次的話, 你就要好好檢討自己買入子公司前的研究分析是否做得妥當, 外國人有一句很好的形容,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被人騙了兩次以上, 應該好好檢討自己。
此仍舊文章經修改後重溫, 原文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cpleung826/article?mid=5463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12/dec-2011.html
其實聽日仲有市, 本來呢篇文應該聽日先寫, 但因為可能無時間, 所以趁今日得閒寫左先, 其他數據後補.
2011年轉眼又就快過, 呢個BLOG亦都已經岩岩好開左一年, 雖然文章產量唔多, 但最起碼係自己個組合依然仲健在, 已經算係一件頗值得安慰既事.
當初有打算建立一個投資組合, 當係儲錢又好, 當係乜都好啦, 開頭其實唔會覺得係一件太難既事. 扮勤力睇下年報, 計下數, 睇下P/E派息, 咁就OK. 但實踐落黎先發現其實要構建一個成功達到正回報既組合並非想像中容易.
每個人都有自己既選股喜好, 無分對錯我亦無能力作出批判, 純講我自己. 單睇表面證供, 新昌管理(2340.HK), 亞倫國際(0684.HK)同龍記(0255.HK)都應該係正當公司, 但偏偏自己今年輸得最甘既就係呢三隻. 有時候回報會說話, 無可能明明蝕到仆直仲大嗌市場唔理性.
嘗試檢討當中失敗既原因, 後兩者會比較明顯, 就係忽略公司周期性而心急入貨. 記得買入龍記既時候係今年2月, 大市正係響高位徘徊, 市場氣氛其實算頗正面, 而撞正龍記就快出全年業績, 有種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既心態, 仆都仆到入左貨先講. 工業股10倍P/E可能唔算貴, 但一定唔叫平, 好驚唔買遲D升左無得買既心態, 同時亦忽略左宏觀經濟條件, 變相盲目將缺點美化. 呢個其實係一個好好既經驗, 尤其係對初涉股海既我黎講, 當時未經歷過後來見萬六點果種跳樓式斬倉, 根本唔會明白乜野叫平貨.
亞倫國際既情況亦類同, 唯一有少少分別既係當時亞倫公佈左一份唔太理想既業績後我先仆去入貨, 但講到尾其實都係心急累事. 排除極端情況, 一間公司由高峰滑落, 無乜可能好似跳樓機咁直插地面, 業務走下坡前多數會有轉角位露多少端倪. 而亞倫今年6月尾果份業績正正係業務轉角位, 以呢個位置手持去年業績而做買貨切入點可能會一個比較錯既選擇, 下次應該避免.
最後講新昌, 反而表面最唔知衰乜可能係呢隻. 業務穩定, 派息紀錄良好, 息率高呢D全部都係賣飛佛FACTORS. EVENTUALLY大敗而回, 原來係輸在唔捨得. 我記得我係舊年7月尾買新昌, 但同年8月尾已經公佈左一份頗難睇既業績, 而自己繼續持有既藉口係俾時間公司轉型. 到最後等足一年, 公司結果都係無起色, 一樣係要斬纜離場. 相對前兩者我會覺得投資新昌既失敗日後會比較難避免, 但有一個令損失減輕既做法仍然值得備忘, 就係減注. 見勢色唔對路, 先行縮注, 降低有可能受到既損傷程度, 都好過繼續一廂情願.
以上可能之前都有講過, 但怕自己唔記得, 所以都係寫多次, 希望新一年投資投巧可以再進一步. 2011年對投資者黎講可能係好難捱, 但請放心, 2012年可能會更加難捱.
有關個人對2012年既展望, 其實係傾向較悲觀同保守, 除左因為係世界末日年之外 (笑), 本身大家面對緊既問題亦似乎愈黎愈難解決, 歐債危機講到口臭, 但依舊沒完沒了; 大陸HARD LANDING, 十年一覺A股夢等等都係頗令人沮喪. 壞消息係好多, 所以我認為來年第一季整體股市表現會依舊一池死水, 不過就算下跌, 都好大可能係陰跌INSTEAD OF 8,9月果種不問價拋售. 因此, 就算對股市信心不大, 但唔代表需要完全絕望. 因為只要唔係恐慌式喪插, 好股票仍然有很大機會跑贏大市.
好鍾意 "嚦咕嚦咕新年財" 入面既一句非常有激勵性既對白: "越難打既牌就越要俾心機打". 依家既情況正正係咁. 雖然未知一個又一個既難題最終有咩解決方法, 但世事難料, 往往轉角位就係響最艱難既時候出現, 尤其係當普遍基金持倉水平都偏低既時候, 下望空間其實唔會太多. 故此, 一定要有雨後陽光既信心, 先會睇到機緣無限.
回顧2011年投資組合表現, 年頭既單位面值係63.06, 年尾係69.34, 升左差唔多10%, 無論以絕對表現計抑或相對表現其實都應該頗令自己滿意. 最大功臣看似係聯亞帶來既一倍升幅; 但以全個組合睇, 最大功臣其實係唔覺唔覺既股息收入, 佔左總回報超過5成. 邊個話股息無用?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154.html
在智能手機陷入平淡之後,組合擴展類的移動終端,或許是各家爭奪的下一個焦點。
表面看來,2011年沒有什麼行業比智能手機更搶眼了,縱觀整個消費電子領域,似乎只有智能手機能夠激起消費者如此大的購買慾。自201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PC之後,截止到2011年的第三季度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都呈兩位數增長。
一時間智能手機成為拯救消費電子領域的救命稻草。不僅僅是原本從事手機製造生產的手機廠商,包括華為、中興這類原本主營通信設備製造的廠商也紛紛發 力智能手機領域;除此之外以聯想為代表的PC廠商也在向智能手機領域做戰略轉移;虧損較為嚴重的電視廠商也盯準了智能手機,先是索尼購回了與愛立信合資的 索尼愛立信的股份,打算在智能手機大展拳腳,松下也宣佈在2012年春推出智能手機,並征戰國際市場。
諸多廠商對於智能手機的青睞是否就足以證明智能手機能夠撐起整個3C,令所有廠商都能夠擺脫虧損泥淖?
事實上,雖然智能手機連續三個季度取得較快的出貨量增長,但是增幅已經有所回落,並且低於此前分析機構的預期,以2011年第三季度為例:該季度智 能手機出貨量雖然增長了42.6%,但這一增幅低於IDC此前給出49.1%的預期增幅,相較第二季度66.7%的增幅放緩不少。
智能手機第一輪普及風暴漸過,爆炸式的市場增長將會由一定水平的穩定增長所代替。一時間湧入的諸多廠商想要在智能手機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並不容易。
首先,在蘋果巨大成功的籠罩之下,模仿蘋果成為了諸多手機廠商的掣肘,創新趨同成為智能手機市場2012年難有大作為的第一個障礙。單看2011年 全年,智能手機廠商似乎都在圍繞「云」概念大做文章,已經能夠窺見端倪:除了年末蘋果發佈的Siri成為一個新亮點,眾多手機廠商很難在短期內有更為抓人 眼球的創新之作。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作為時下諸多廠商的必爭之地,不免火藥味濃烈,2011年三個陣營之間大打專利戰爭,而對於大多數廠商而言很有可能成為諸如蘋果、谷歌、微軟這類大佬較量之下的炮灰。
蘋果眼見谷歌安卓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節節攀升自然不會坐以待斃,2011年發起的幾場專利訴訟就是針對安卓陣營的廠商,其中蘋果第一個挑中的就是在美 國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僅次於自己的HTC,剛剛享受到押寶智能手機市場大獲成功的王雪紅可能沒想到危機來得這麼快,雖然市值超越諾基亞,但是2011年以 來始終官司纏身,在最新一單與蘋果的專利糾紛中HTC被判侵權,這令HTC的幾款終端在美遭遇禁售。而作為谷歌安卓麾下的重點終端——HTC並沒能得到谷 歌的庇佑,足見涉水智能手機領域的廠商要經歷的市場競爭凶險幾何。
縱觀諸多廠商唯有在上游供應鏈方面有所布局的三星,作為蘋果和其他一些手機廠商的閃存主要供應商,具有一定談判能力能夠暫避大佬們的火力。
專利戰爭顯然會成為智能手機創新的第二個摯肘,2012年各路廠商們很有可能在擴展設備上尋求出路,智能手機正在作為個人計算終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限於電池續航能力,屏幕尺寸,輸入等因素的制約其需要通過外部擴展來實現更多的功能。
作為谷歌嫡系的摩托羅拉在2011年的CES上拿出了ATRIX 4G(國內型號為ME860),給了智能手機更大的想像空間:通過多媒體塢站可以外接幾乎一切電視、音響等多媒體設備,更為出彩的則是筆記本塢站能夠將手 機真正變為一台便捷的計算終端——該塢站形似筆記本電腦但是沒有處理器、內存等裝置,但是通過熱插拔接入ATRIX ME860就可以變為一台筆記本電腦。
雖然ME860沒能在國內引發轟動效應,但是外部擴展塢或許能夠為水深火熱中的智能手機廠商另闢一條蹊徑,移動終端與原本的PC如何結合應用,將便 捷性與強大的計算能力相結合。此前聯想曾推出將屏幕拆下即可變身為平板的筆記本產品U1,與ME860一樣沒有在市場上大行其道,但是聯想表示在這方面正 在不斷投入,2012年這將是聯想移動戰略的重要方向。
無獨有偶,華碩和聯想也紛紛拿出組合擴展類的移動終端,並預計會成為2012年的主打產品。
在云概念逐漸煙消云散之時,廠商們或許會重新尋找一條智能手機未來的方向,而組合擴展將會是他們的重要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