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25622 安徽天大石油管材(839),2006年尾上市,2007年從創業板(8241)轉至主板。產品為油井管(鑽油用),其他油氣化工管(輸油用) ,船舶管及鍋爐管。其中,油井管為最主力產品,產能25萬噸,其他產能5萬噸,共30萬噸。 .
中國的油井管大部份為中鋼級,主要用於中國東北一二千米深的油田,而西部四千米以上的油田及海洋油田大部份都仍靠進口。天大是少有高鋼級的油井管生產商。2007年1月,天大完成10萬噸油井管的熱處理技改;07年7月1日,完成車絲生產線技改。 此乃安徽省861計畫的第一期,第二期項目於2009年會再增加30萬噸產能,用於再高級的高鋼級油井管生產 。新產品可耐腐蝕,可用於3000米以上的深井及含毒性地質的內陸及海洋油田。2008年1月從天大的網頁消息見到,http://www.td-gg.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index.html 公司已攻克海洋石油油管領域,正式成為中海油的合格供應商,即現時客戶名單將包含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油企。如果再計及2008年技改帶來的5萬噸新產能,2010年會有65萬噸的產能,是07年總產量的255%。
.
在中國的鋼材出口中,石油相關設備是增幅最高的一類,連續幾年以近90%的增長率增加。2006年下半年起,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退稅由13%減到現時的3-5%,低增值的產品甚至要徵30%的出口關稅。但石油管材屬於國家鼓勵產品,到今時今日仍然有13%的出口退稅。出口量由07Q3技改後開始急升,07Q4出口噸數比06年增加128%,出口量佔總產量亦由YTD07Q3的14.7%急升至07Q4的25.5%。這13%的出口退稅及產品檔次的提高應可幫助提升毛利率。預期美國會進入衰退,但油價高企及發展中國家需求強勁,只要一日採油有錢賺,相信採油積極性都不會減低。就算打個和,仍有中國等國家為戰略性因素開採,最重要是有沒有新的油田被發現。
.
新發現油田會越來越深,這是一個大趨勢,因為深較淺的油田都已經被發現,將來的油田必定是因新技術應用而變得可行的深井;老油田如天大的客戶大慶油田,挖了幾十年仍有油出也是因為越挖越深之故。越深的油井就要用越多、越強、越厚的的油管,這是非常淺顯易明的道理。跟據主席所講,現時出口46%為東南亞國家,美國佔比例不高,將來會集中火力開拓中東、非洲及南美客源。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已就較低級的中國焊縫鋼管向WTO提出仲裁要求,但天大的鋼管全部都是高端的無縫管,是完全不同的品種,所以不受影響。
.
睇數。1198789-839.xls 在招股書及年報覆蓋的2004 – 07Q3,經歷過中國鋼鐵業景氣度的高低潮,包括前幾年鐵礦石加價71.5%導致鋼價急升的期間,鋼鐵佔天大原材料成本的88%,但似乎天大的毛利率相當平穩,而且還不斷上升,產品應有相當轉嫁能力。2008年鐵礦石加價65%導致鋼材上漲,應該有望抵禦得到。07Q2開始清還銀行貸款,已開始有淨利息收入。07年的稅率是33%,08年會減至25%,這裡又會有大概12%的增長。由於天大是06年尾上市,06年EPS的平均股數並沒有計及上市新發行股份的攤薄效應,07EPS比06EPS 看起來會似全沒增長。但如看08年盈利增長,計及銷量增加、稅率改變及人民幣升值,如果毛利可保持,盈利增幅至少為67%,這應該是相當保守的假設,原因如下:
作了毛利率不變的假設,但較高毛利的油井管產能利用率遠低於較低的其他管,即新增銷量的毛利應較高。出口百份比持續增加帶來13%退稅,不斷的技改也會繼續提升毛利率。
為簡單計,盈利增長率跟銷量增長率一樣,沒有考慮固定成本及利息開支減少的影響
07年頭兩個月人民幣已升值2.5%,國家已說明會增加人民幣匯率彃性,10%升值假設應屬保守。
另外09年中石油南堡大油田預計會正式開採,應會令國產海洋石油油管更供不應求。
如以discounted cash flow 看之後的銷量、稅率、及人民幣升值3個因素帶來的成長性,並以12% 成為折現率,天大應值21.5倍PE (即$8.06),是未轉主板前trade 開既20-30倍PE的最低值。如假設股災將發生,最壞情況下所有盈利50%以上增長的股票都只值10倍PE計,一年後亦應值$6.27。轉主板後股市大跌,新號碼亦鮮為人知,令現價遠低於817 的$4.5 ,現價$3.8僅為07 expected PE的10倍多一點,屬於非常便宜。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6/3NMDAwMDE5Nzg3Nw.html
2010-9-16 NM
|
||||||
大部分在港上市的中資股都相當便宜,以今年的盈利計算,不少龍頭股的市盈率僅十二倍,在正常情況下,刻下是入市建立投資組合的黃金機會。惟市場似乎陷入防守狀態,隨時預備撤退;不過根據香港以往的數據,十三倍市盈率其實算便宜。內地樓市難打壓 其中一個隱憂,是中國政府對內地屢創高峰的樓市作出干預。這和股市的情況相反,股市需要少許刺激來反映信心,因為缺乏信心便會傷害經濟平穩發展的步伐。惟難題在於現時的經濟環境有利樓市卻不利股市,所以最好是容許經濟自己決定方向,然後順勢而行。 壓制需求並增加投機者買樓的難度,就如在威士忌中加水,未必能令飲者較不易醉,反而令它變得更易入口,吸引更多人來喝一杯。而且,十年後中國的樓價幾乎可以肯定會高過現在,現時整體氣氛都令人想置業,儘管可能要面對暫時性的市場調整。 令 股市消沉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美國經濟仍然疲弱,大部分分析員認為市場可能會進一步下滑,形成雙低衰退格局。不過,結果如何實在難料,今個月房屋銷售及工作 空缺減少,導致股市下跌;下個月當銷售回升及失業率下降時,股市便會掉頭向上。我相信美國的樓價會逐漸回穩,尤以豪宅行先,低下價的樓宇則繼續落後,而就 業亦會隨着暑假完結而上升。 中資銀行是收息股 在一眾龍頭中資股中,四大銀行的預測市盈率均低於十二倍。工行現時市值一萬九千 億元,上半年已賺了九百五十億元,預測全年盈利應達一千七百億元,市盈率約十一點三倍。建行(939)市值約一萬五千五百億元,上半年賺八百億元,估計全 年可賺一千四百億元,市盈率十一倍。農行市值一萬二千億元,上半年賺五百二十億元,由於它剛剛集資,我預期它全年可賺一千億元,市盈率約十二倍。 以 分行數目及存款基礎計算,農行有望成為全國最大銀行,惟不少位處周邊地區的分行卻未有盈利,令其成本上升,實屬兩難。中行市值約一萬零二百五十億元,上半 年賺五百八十億元,全年應賺一千億元,市盈率約十點二倍。這些中資銀行派息豐厚,派息比率最少四成,息率三點五釐至四點五釐之間,可視之為收息股。 另 一中資巨企中移動(941),市值約一萬五千五百億元,盈利穩定地維持在一千三百億元,市盈率約十二倍。中移動也可以當作收息股,息率達三點八釐,相當吸 引。中石油市值同樣是約一萬五千五百億元,全年盈利應有一千四百億元,市盈率約十一倍。隨着盈利上升,今年的息率應較去年的三點九釐更高。由於組合持有少 許現金,若能以八元五角或以下買入中石油的話,我會增持二萬股。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8/2032971.shtml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大连
就在7月16日发生的爆炸快要淡出人们视野时,10月24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3号罐重燃大火,这也把中石油再度推回到风口浪尖。
沿着事发地点往北6公里,就是大连开发区金石滩河咀子村。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回大连对第二次事故进行报道时,发现100多天之前的那场爆炸引起的大量原油泄漏,让这个村子的水产养殖户损失惨重。
河咀子村村委会主任邵德善告诉记者,约有250户人家的该村今年的水产养殖损失将在亿元左右,算起来户均损失达到40万元,主要是牡蛎、夏夷贝以及底播养殖贝类的损失。
而河咀子村的遭遇并非孤例,该村附近的龙山村、满家滩村等六七个村所受污染损失大致相仿。可中石油的补偿目前仍未落实,这让无数水产养殖户感到无奈。眼下又到育苗时节,对于事故后养殖的水产品能否卖得出去,邵德善们心中没底。
水产品养殖户停止作业
2010年7月16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进而引发103号油罐起火,最终造成大量原油直接泄漏入海。而外泄的原油究竟有多少,一直是个谜团。
大连海域遭受的严重污染,让6公里外的河咀子村也深受其害。尽管24日的事故没有再次引起原油泄漏,但当天的大火还是让村民心有余悸。
该村村民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距离爆炸已经过去3个多月,可是海上的污染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在早上背着光的时候,就能看到海面漂着一层薄薄的浮油。
24日下午,记者来到河咀子村从事养殖业的水域,看到岸边上的乱石里依然积存着未被除尽的油污。海面上,零星停着两三艘渔船,看不到作业的渔民。
穿行在村道上面可以发现,每家门前都堆放着大量的塑料浮球和绳子,这些往日里被用来养殖水产品的用具,统统从海中被拉扯了上来。
由于海水受到污染,本来出口日本的裙带菜,如今订单已经被取消。村民邵德昌坐在自家的炕边告诉记者,日本等国了解到大连海域被污染之后,就不要这边的产品了。
邵德昌家的门口两侧,同样凌乱地堆放着塑料浮球。他说,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育苗了,但是今年却不知道该干吗了,“辛辛苦苦养殖出来也没有人要啊。”
正因为如此,多数村民今年都放弃了养殖,改为外出打工。曾经喧闹的海边作业景象如今一去不返,显得格外冷清,渔船被固定在岸边锈迹斑斑的铁桩上,除了几条游荡在村道上的狗,几乎难以看到村子里的一丝生机。
近300家养殖公司受影响
原油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让金石滩附近近300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开始过起紧巴巴的日子。没有了订单,它们的生意异常清冷。
金石滩葡萄沟村养殖厂的经理纪昌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份的漏油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平常的情况,每年9月份左右公司都能接到大量的订单,今年却连一个订单也没有。
该厂主要经营的是海带和裙带菜的加工,产品60%销往日本,剩下的都是内销。纪昌发说,每年该厂的产值达到大约800万,但是今明两年的市场肯定会大为萎缩。
纪昌发还透露说,虽然在韩国和日本的一些地方也零星种植裙带菜,但全世界70%的裙带菜都来自大连金石滩,此次污染事故将会影响到整个全球裙带菜的市场价格。
记者了解到,眼下部分养殖户对裙带菜已经育种,只能等到明年才能收获,但到时产量和品质如何,养殖户们心中也没底。据纪昌发介绍,国际上对此类产品的质量检验非常严格,受到污染的话肯定卖不出去。
多家水产养殖加工公司的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他们已向大连开发区方面反映了情况,但目前还没有结果。这些天听闻他们的赔偿会在12月末到位,现在只能焦急地等待。
金石滩金港水产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有4000多亩的水产品养殖面积,主要经营海带、裙带菜等,公司总经理高殿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公司的业绩自大连 海域被污染之后也受到很大影响,订单锐减。高殿东称,来年的裙带菜没人要,而在海底养殖的海参等产品,由于沉到海底的原油影响,基本上会绝收。据悉,这些 产品的年产值大约在千万元左右。
部分海产品出现绝收
实际上,在7月的事故发生不过数日之后,海鲜市场就已产生波动。当时在杭州等市场 上,来自大连的水产品数量陡减,海蜇等水产品身价翻番;而大连本地的海鲜店门可罗雀,鲜有消费者光顾。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当时也曾提醒市民,近期不要采 集、食用大孤山半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岩礁、滩涂上野生的贻贝、牡蛎、螺类等水产品。
9月1日,历时3个月的休渔期结束。邵德善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份是港湾贝的收获时节,但收获之后发现今年这种产品的个头特别小,不够规格,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出去,渔民受到很大的损失。
据了解,河咀子村等地养殖的水产品主要有牡蛎、夏夷贝、港湾贝等,这些产品的年产值加起来,一个村子每年在200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底播养殖的贝类、海参等,这部分也是渔民的主要收入,每村每年的产值能达到约8000万元。
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今年收获的牡蛎、夏夷贝有2/3没有成活,海蜇更是直接绝收——在今年10月份进行捕捞时,“连一个也看不着”。海参属于这些村子的高产项目,生长期为4年,每年都要播种,同时每年也都有收获。但是由于生长期受到影响,今年的收成基本为零。
让附近海域渔民稍微心安的是,今年收获的海带没有受到污染。由于这种产品每年11月育苗,到次年的6月就能收获,而发生爆炸时是7月16日,当时已经收获完毕。但是,今年海带等水产品的育苗期马上又要来到,渔民们却仍然无法下海作业,这也让明年的收成落了空。
赔偿仍在调查阶段
面对遭受的巨大损失,渔民们决定讨个说法。为此邵德善等人组织了50多位村民,进行开会研究,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去北京反映情况。
中石油信访处处长卢海军 (音)接待了这些渔民,其后中石油给出的回复是,“事故不论追究到什么责任,最终的赔偿都由中石油来承担。但是地方政府必须要拿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赔偿依据。”
让邵德善等人感到慰藉的是,其后大连市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对这些渔民遭受的损失展开了调查。9月10日,大连市海洋渔业局起草了一份文件,提出在调查、 摸底、核实之后,预计11月中旬将初步拿出赔偿办法,经公示后,最终进行赔偿。因此,现在具体能赔多少,赔偿依据主要是什么,渔民尚不知晓。
大连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栾玉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对渔民的赔偿分两块进行,一是对当时在海上清理油污的渔民进行补偿,现在补偿已经全部到位; 其次就是对水产养殖户的补偿,现在正在进行调查,将按照加工、底播等类别进行分行业摸底、核实,对此专门请了5名专家做相关工作,尽力达到公开、公平、公 正。
栾玉瑄表示,由于多年来在海洋整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总体来看,目前的调查进展顺利,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养殖面积来计算。
海洋生态立法亟待出炉
今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所属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底部管道开始不断往外漏油。据统计,最高日漏油量约10万桶。事发之后,美 国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就清理赔偿基金事宜达成协议,英国石油公司将用其墨西哥湾业务的未来收入为200亿美元的清理赔偿基金作担保。而早前该公司就为这一 基金注入了30亿美元,用来向受害者和受害企业进行赔偿。
与英国石油公司态度迥异的是,事发之后中石油多数时间选择了沉默。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海洋生态遭受的损害由事故引发单位来承担责任,这是国际上的共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侧重于经济功能,而类似大连油管发生爆炸引起原油泄漏的海洋生态灾难,往往被人轻视。
绿色和平组织的钟峪此前向记者称,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任何一次石油泄漏的危害都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大连金石滩大李家街道的正明寺村、金石滩街道的龙山村、葡萄沟村、满家滩村、董家沟街道的煤窑村等地将近2000户村民,都成了此次污染事件的受害群体。
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海洋生态问题目前仍存在诸多难题。怎样去认定事故的责任主体,怎样去评估污染带来的影响等都急需规范。而今年启动的《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11512.html
为了让国内用户在冬季尽量不缺气,今年我们公司亏了数亿元来进口液化天然气。”中石油集团一位管理层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说。
随着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在国内建设更多的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且境外天然气管道的不断增加,中国天然气终端价格也将攀升。
海外进口天然气现在有两种渠道,一是管道天然气,二是LNG。
管道天然气包括中哈管道以及中土管道(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新疆霍尔果斯),中俄西线(西西伯利亚—新疆)、中俄东线(东西伯利亚—萨哈林—黑龙江)、中缅管道(缅甸西海—中国南宁)等。今年12月,中土天然气管道有望通气,届时年输气规模将达到300亿立方米左右。
而据中石油江苏LNG项目管理层鸿先生说,我国已建成的LNG项目有中海油的福建、广东两处接收站,多方合资的上海LNG 接收站等,中石油的江苏LNG接收站,以及正在建设的中石油大连、唐山LNG接收站。其中中石油的江苏LNG接收站将在明年上半年引入商业气。
据了解,从海外引入的LNG运营其实处于亏本状态,其中中石油委托上海LNG接收站近期到港的一批(6船)天然气就要亏数亿元人民币。
此外,我国华东地区的储气库都处于在建阶段,如金坛盐穴以及刘庄油气藏储气库都要在2011年到2012年才能投产,所以储气能力不足。因而这几年,一到天然气需求较大的冬季,中石油都会采取海外临时购气的方式来补充国内气源。
不管是哪种方法,因全球经济的继续复苏、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大以及原油价格的提升预期,海外进口天然气价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降低。
在原油价格较高的情况下,现阶段中外天然气价的谈判难度自然增加了不少。目前,中俄双方还在讨论中俄管道气价,据海外媒体称,双方的价格分歧大约为0.7元/立方米,但未得到中方的证实。
而目前,由于我国的终端天然气价并不高,使中石油也不能从海外管道气的销售上赚到钱。
我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并在新疆霍尔果斯到岸的气价(西气东输二线,其沿线将经过江苏、上海及浙江)约在2元/立方米。中石油集团前述管理层的说法 是,从进入中国霍尔果斯,再到上海,整个管输费用至少要 1元/立方米。因而,西二线到江浙地区的门站成本价应是3元/立方米左右。
目前,湖州、杭州、绍兴和宁波、嘉兴的终端价(门站价+市内管输费用+其他成本等)约在每立方米2.7元~2.8元,比现有的西二线门站成本价要 低。也就是说,未来这些地方的气价可能会继续上升。但现阶段,中石油因有700亿立方米本地产天然气供给国内,所以这部分天然气的获利,使其海外气还能亏 得起。但未来,如果中国对海外气的依赖程度过大,那么国内终端气价上涨的速度将迅速加快。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8/0OMDAwMDIwOTg0OA.html
在当前国内的石油格局中,无论是资源的掌控程度,还是企业固有的生存空间,延长石油的身份都显得尴尬。
作为国内第四大石油企业,多年来,延长石油都被称之为“中国石油第四极”。这家隶属于陕西省政府的国字企业已经强烈意识到了向上成长的瓶颈,值得注意的是,格局有可能将打破。
12月6日,中联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称,其第二大股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在香港成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该公司将被打造成延长石油的境外投资旗舰,并注入中联能源的14.51%股票权益。
在现有油气资源有限、后备资源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这一动作也被业内人士看作延长石油即将大举开展海外业务的前奏。
记者致电延长石油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能就在港成立投资公司一事予以置评。
而中联能源主席兼执行董事卓泽凡则表示:“延长石油这次举动,相信是集团的战略部署,适当时候利用包括中联能源在内的融资平台,配合延长石油将来的业务发展。目前延长石油已经有两名董事参与中联能源董事局,不排除将来双方有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显然,延长石油的“野心”不止于此。
多重短板
一直隐居于陕西的延长石油正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压力。
“油 气资源面积有限、后备资源不足,虽然每年新增地质储量达8000万吨以上,开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依靠打新井增产的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致使储采比呈 下降趋势,油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巨大压力。”对于现阶段的生存处境,延长石油董事长沈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总结。
本报记者了解到,陕北油田地质条件特殊,属于“特低渗透油田”,这类油田开采难度较大,成本也相对较高。一直以来,延长石油都在为深度挖掘老油井的潜力而努力。即便如此,延长石油的单井产量还是在逐步减少。
一名延长石油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延长石油的油田中绝大多数油井都难逃产量萎缩的困境。
“有些井开工不到两年,日产量就从当初的3万吨左右减少到现在的0.8万吨,这种情况在延长石油很普遍。”上述人士说。
据了解,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开采率,延长石油采取了一系列诸如注水、二氧化碳驱油等二次、三次采油的技术措施,效果却不如人意。
“依靠技术开发,油田只能稳产,这并非长远之计,虽然2009年有8000万吨的新增探明储量,但这些储量能否转化为产量现在也不好说。”另一名延长石油人士说。
内忧外患之下,延长石油对油源的渴望已然膨胀到了一个临界点。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抢夺油源,延长石油与同样位于陕北的长庆石油之间常年争议不断。
据上述延长石油内部人士透露,在陕北吴起、直罗和定边等多个采油区块,由于两家企业的油田位置相互交叉,双方为争抢开采先机而引发的口角矛盾也频频发生,甚至还出现械斗等情况。
“发现石油后都等不及注水,能抢到多少算多少。”上述人士说。
除了资源窘境、单井产量减少等问题外,在下游销售端,延长石油的短板也是诟病之一。
据了解,延长石油于2007年才拿下石油零售资质,相比其他几大石油公司,其终端销售网络也明显滞后很多。
记者获悉,目前,全国范围内,延长石油独自经营的加油站总数也只有百余家。而这一瓶颈最明显的制约则是,很大程度上,延长石油的成品油价格都只能受制于人。
上述内部人士介绍,在价格方面,延长石油经常受到其他公司的压制,尤其在油价处于低位的时候。现阶段,延长石油炼制的成品油,除了小部分供自己的销售终端消化之外,每年大约200万吨批发给中石油和中石化,其余的都提供给地方批发商。
海外突围
目前,延长石油的新增产量极其有限,每年增长也不过50万吨左右。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延长石油掌门人沈浩面前的关键课题。
“我们尽管在内蒙、甘肃做了很多工作,但收益不太理想,所以我们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海外市场。”沈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近几年,延长石油在甘肃华池、内蒙古二连浩特等地都进行过勘探,“但最终的结果都不大理想”。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今年1月13日,香港上市公司中联能源宣布,延长石油收购其15%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而早在2008年,中联石化就与延长石油等签订协议,合作开发马达加斯加3113油田。
此外,延长石油还获得了在泰国石油天然气L31/50陆地勘探区块的勘探开采特许经营权,这也是其首次拥有国外独资经营权。
7月27日,延长石油与中国保利集团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中非项目合作合同,双方将共同在非洲进行油气和其它资源开发。
记者获悉,延长石油的三个海外项目都是从勘探直接入手,相比直接购买已经出油的区块,在投资成本上虽然规避了一些风险,但对勘探的区块是否能顺利生产油气也同样存有疑问。
其中3113油田区块的储量问题,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就有专家提出过质疑,认为3113区块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针对海外业务板块,沈浩则表示,延长石油海外投入的效益并不会那么容易见效,“应该还得几年时间”。
而除了在上游源头扩张资源版图外,在下游销售端,延长石油也在加紧布局,并与壳牌结成合作伙伴。
2008年12月,由延长石油、陕西天力投资公司和壳牌合资组建的延长壳牌成立,延长石油提供油品,壳牌负责提供品牌和管理。
据悉,到目前,延长壳牌签订的加油站收购合同有35份、15座加油站正式运行。成立的延长壳牌公司,运行加油站31座。此外,延长石油还成立了陕西高速延长、陕西交通延长两个合资公司,经营高速公路加油站33座,并整合了延长石油内部21座加油站。
“延长石油准备在‘十二五’期间规划1000个加油站,今年发展100个,明年可能要到200个,延长石油50%左右的油品将供应自有的加油站,每个加油站一年销售成品油5000吨。”沈浩说。
should be 467, not 346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6/2131884.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国内第四大石油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有望染指英国石油公司(BP)在巴基 斯坦拥有的油田资产。BP于12月14日宣布,作为支付墨西哥湾石油泄漏计划的一部分,公司日前将在巴基斯坦拥有的油田出售给了中联能源投资集团公司 (00346,HK),而延长石油正是中联能源的第二大股东。这也意味着,继中海油以70.6亿美元并购BP在南美的资产后,第二家中国石油企业接手了 BP资产。
延长石油有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延长石油已在香港特区成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所持中联能源的股份已注入该公司,该公司将被打造成延长石油境外投资的“旗舰”。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陆上油气资源被两大巨头瓜分殆尽后,新增资源量极其有限,延长石油不得不更多地向海外市场拓展,以获取稳定的原油资源支持其下游炼化和加油站业务的扩张计划,借助港股上市公司中联能源作为融资平台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BP在一份声明中说,中联能源将支付7.75亿美元现金,其中包括1亿美元定金。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
“我们目前只会按在中联能源中的持股比例,分到相应的油田资产份额。”延长石油有关人士表示。今年1月12日,延长石油曾出资收购了中联能源14.51%的股权。
12月6日,延长石油在香港特区成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并将所持中联能源14.51%的股权注入这家公司。延长石油还正打算进一步增持中联能源的股票。目前,延长石油董事长沈浩及副总经理冯大为已入驻中联能源董事局,出任公司执行董事。
中联能源主席兼执行董事卓泽凡曾表示,中联能源将配合延长石油将来的业务发展,不排除将来双方有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延长石油自2008年以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业内人士称,目前延长石油的油田绝大多数面临产量萎缩的局面,油源的不足已制约其下游炼化和加油站业务在国内的扩张。
“延长石油准备拓展国内的炼化和加油站市场,而这必须努力争取国外稳定的原油资源。”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9/2164850.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00857,HK;601857,SH)(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资产的整合再进一步。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00135,HK)(以下简称昆仑能源)与其母公司中国石油12月27日发布联合公告称,昆仑能源将斥资188.7亿元从中国石油手中收购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有关权益。这是昆仑能源今年以来的最大一笔天然气资产整合的交易。
显然,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资产正在一步步地注入昆仑能源,而中国石油旗下另一家天然气业务关联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昆仑燃气)也在各地的燃气销售终端市场积极“跑马圈地”。
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天然气业务正加速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增长点,中国石油一直在加快天然气上下游一体化整合,不排除未来将昆仑燃气注入昆仑能源的可能性,这也是大的趋势。
昆仑能源188亿再购天然气资产
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分别由中国石油和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0%和40%股权,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向陕西-北京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线沿线城市燃气经销商输送天然气。
目前双方正在订立有关股权收购协议,中国石油直接持有昆仑能源25.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0.75%。
业内分析人士称,继中国石油去年陆续挂牌转让旗下零零散散的天然气股权后,这是昆仑能源今年以来的最大一笔天然气资产整合的交易。中国石油希望将上下游天然气资产整合到昆仑能源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昆仑能源2010年半年报显示,其天然气业务销售收入占中国石油该业务总收入的39.88%,较去年同期增长70.02%。
今年,中国石油加快了向昆仑能源注入相关天然气资产。5月,昆仑能源从中国石油手中以5亿元收购了江苏液化天然气55%的股权;10月,再次以20.1亿元成功竞得中国石油旗下辽宁大连液化天然气业务75%的股权。
与此同时,昆仑能源也先后通过股权收购、注资、成立新的独资及合资公司等形式,组建了6家控股子公司: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昆仑能源青海有限 公司、昆仑能源(山东)有限公司、四川川港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天津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以及沧州中油燃气有限公司。
“之所以大规模整合天然气资产,主要是因为自2007年以来,天然气业务正加速成为中国石油重要利润增长点,近几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整合可以发挥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更便于运营和市场拓展。”上述分析人士说道。
昆仑燃气有望注入昆仑能源
除昆仑能源外,中石油集团旗下的昆仑燃气也在各城市的燃气销售终端市场“跑马圈地”。
昆仑燃气有关人士说,为实现天然气业务上中下游一体化,该公司目前一直专注于开拓终端销售市场,沿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沿线,大力开发城市燃气市场。
2009年,中国石油将液化气业务交由昆仑燃气统一经营,中国石油城市燃气和压缩天然气业务步入专业化经营的新时代。
卓创资讯的分析师李裬譞认为,昆仑燃气是中国石油旗下专营燃气分销的企业,自2008年该公司成立以来,就筹谋整合燃气销售业务。国内70%的天然气和近一半的液化气都是中国石油生产的,如果不控制终端就没有最终的市场控制权。
虽然与更多关注上游和中游的昆仑能源在业务上不同,但是整合方式却也相似。2009年,中国石油也曾将旗下的燃气资产大规模注入昆仑燃气中。目前,昆仑燃气进入近100座城市,供气能力达50亿方以上,拥有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100多个。
昆仑能源主要业务涵盖油气田勘探开发、天然气终端销售和综合利用等,也致力于发展天然气终端销售业务,两家公司业务关联性很大。
中石油集团内部人士认为,从大的发展趋势看,两家公司合为一体的可能性很大,这符合公司打造天然气业务上下游一体化的大战略,不排除未来将昆仑燃气注入昆仑能源的可能性。
对于昆仑能源未来的战略方向,该公司半年报中表示,重点发展天然气终端销售和综合利用业务,在平稳发展CNG、城市燃气和伴生气回收业务的同时,优先发展LNG,实施“以气代油”的战略,积极拓展天然气利用的高端市场。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6/yOMDAwMDIxNDYyOA.html
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延长石油与香港石油大亨许智明所掌控的中联能源的合作或许并非当初设想的那么完美。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打入国际市场的非央企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借力中联能源涉足海外市场的前景也同样迷雾重重。
2010年12月22日,中联能源发布公告,称有关媒体对其拟出资7.7亿美元收购英国石油公司位于巴基斯坦油田资产的报道不实,并重申将继续开发位于马达加斯加的3113油田。
而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许智明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大肆抛售所持有的中联能源相关股权,并几乎全部套现。其中,延长石油受让15%,而同样位于陕西的一家名不见 经传的民营企业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却高调介入,于2010年8月接手了中联能源大约21%的股权,并在12月21日进一步增持,将持股比例增 加到27%。
国内一名两度参与马达加斯加3113油田评估的石油专家向本报记者透露,根据当时的地震材料及地质报告,该油田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原油质量也非常理想,属于轻质油类型。
“这个油田的资源前景是可以肯定的。”上述石油专家说。
既然马达加斯加3113油田的前景如此可观,许智明又为何迅速出让股权?
本报记者致电许智明,其助理以许出差为由拒绝对此发表评论,而截至发稿,延长石油总经理张积耀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据一名接近延长石油的业内人士透露,中联能源的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其大举进军海外的步伐,延长石油在“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下,它的“野心”还在膨胀。
“中间是出了一些问题,但这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战略。”延长石油一名内部人士说。
中联能源遭双雄打压?
事实上,在与延长石油签订合作协议之前,许智明就已经就马达加斯加的油田区块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进行过合作谈判。
2005 年,长袖善舞的许智明依靠个人关系,通过数年运作获得马国政府的许可,成功拿下了马国3113油田区块和2104油田区块的经营权。彼时,许曾宣称聘请了 中石油旗下辽河石油管理局多位专家对这两个区块储量进行评估,并得出仅2104区块即拥有远景储量21.2亿吨的可观结论。
此后,许智明曾向中石油提出先允许以民间身份获取资源,再由中石油合作开发的模式进行合作,但中石油辽河石油管理局事后出面澄清,称并没有参与油田区块的评估工作,而许智明与三大石油公司的谈判也就此终止。
与 此同时,极度需要扩张资源版图的延长石油开始与中联能源取得联系,并展开合作谈判。2007年,延长石油常务副总经理阎世可率领包括总地质师、总工程师在 内的专家组亲赴马达加斯加考察。其间,阎世可等查阅了当地政府的油气数据库,并连续两天从直升机鸟瞰占地8300平方公里的3113区块,察看打井现场并 收集了石油和地矿样本。
随后,延长石油与中联能源、易高能源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依据当时达成的投资和合作协议,该项目将由延长石油、中联能源和易高能源分别以40%、31%、29%的比例出资,进而分别享有该处油田32.8%、43.42%、23.7%的应占油气。
随着合作模式的明朗,中石油、中石化对马达加斯加油田区块的兴趣又逐渐浓厚。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许智明大量抛售中联能源股权的原因可能源于中石油、中石化的幕后挤压。
“当初中联能源与中石油、中石化商定合作开发未能达成一致,也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的霸王条款太过苛刻。”上述知情人士说。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许智明与石化双雄谈判期间,中石油、中石化在油田合作开发后的定价权、处置权、加工和排产计划等方面始终都不愿让步,这才让中联能源与政策相对灵活的延长石油一拍即合。
记者致电中石油内部人士,对方对此说法进行了否定,称远景储量不确定,以及考虑到勘探风险才没有贸然投资。
而上述知情人士则进一步表示,中石油、中石化在逐步确定3113油田区块的储量后,并没有放弃对该项目的暗中干扰。
“中石油、中石化不会允许一个民营企业进入国内的石油市场,不论通过哪种合作方式。”上述知情人士说。
延长石油暗中布局
许智明的退场并没有打消延长石油押注海外项目的决心,恰恰相反,延长石油的未来或许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明朗。
2010年下半年,同样处于陕西的一家民营公司开始首次出现在中联能源股东名单之中。
2010年8月4日,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分别向许智明用于持股中联能源的5家公司,共购入中联能源8.14%的股权。
一个月后,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对中联能源进行了进一步增持,从许智明全资子公司GoldenNova手中购入了中联能源13%的股权,持股比例增至21.14%,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而此时,许智明已将所持有的中联能源股份悉数转让,彻底离场。
2010年12月21日,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进一步接手了此前云南开元石油所短暂持有的中联能源股权,将持股比例增至27.21%。
本报记者了解到,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为卓泽凡全资持有。卓泽凡早年曾在陕西创办巨川富万钾肥公司,销售其发明的新型钾肥产品“碳基钾肥”,2005年,巨川投资控股的绿阳国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随后,绿阳国际开始业务转型,转而收购内蒙古等地的铅锌矿,公司名字也更改为中国有色金属公司。
一名接近延长石油的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与延长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延长石油在画饼未来的战略布局中,陕西大秦岭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将会是一颗重要的棋子。
另一名延长石油内部人士则表示,在资源整合的既定战略中,延长石油推动油气业务整体上市方案已经提上日程。
“现在做的都是在为调整结构,精心布局做准备。”上述延长石油内部人士说。
相关链接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典型案例
2009年:中铝收购力拓:中铝准备195亿注资力拓,但最终因所在国反对,力拓董事会撤消该交易。
2009年:中化收购新农:并购事宜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谈判,最终因报价未被接受失败,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联合黑石对新农的收购也以失败告终。
2007年:平安收购富通:短短一年多时间内,随着双方从交好到交恶的演变,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宣告失败。
2005年: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以高出对手15亿的报价发出收购要约,但因美国政府反对,中海油最终选择退出。
2004年:中化国际收购仁川炼油:准备斥资5.6亿元收购,但最终因债权人花旗银行海外资产部反对而告终。
2004年:上汽收购双龙: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但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2009年,双龙破产,上汽所拥有双龙权益仅为18.51亿元人民币,损失超过30亿元人民币。
2004年:TCL并购汤姆逊:最终亏损连连,而2005年并购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也以失败告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zMMDAwMDIxNTYzMA.html
从成衣销售到石油贸易,薛光林和他掌舵的光汇石油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贸易商。
1月7日,光汇石油发布公告,宣布与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战略性合作协议。这也是《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新“36条”)发布以来,国内民营石油企业获得的额度最高的政策性银行贷款之一。
根据协议,国开行香港分行将为光汇石油提出总值40亿美元项目的资金需求提供融资支持,包括增购远洋运输油轮拓展油轮船队业务,为光汇石油提供信用证及银行担保,以拓展油品贸易业务,以及支持光汇石油的新发展和收购合并项目等等。
一名光汇石油内部人士透露,光汇石油正加速上下游一体化的战略布局,致力打造中国甚至全球最大的海上燃料供应商之一。
“目前,国内的民营石油企业中,光汇石油的规模应该是最大的,它正在石油行业的多个领域积极扩张。”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原秘书长王勇对本报记者说。
搭建海上供油网络
光汇石油董事长兼总裁薛光林早前表示:“长期内,集团将专注发展四大核心业务,即海上供油、海上石油运输、油品仓储及码头设施,以及油气勘探开发,致力于成为高度一体化的全球性综合石油企业。”
本 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光汇石油运营覆盖的港口已包括深圳、上海、宁波、舟山、香港地区、新加坡及安特惠普—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港区。2010年,其国内业 务营业额为63.81亿港币,占总营业收入的46.8%;海外业务营业额为72.53亿港币,占总营业收入的53.2%。
“现阶段,公司的业务拓展又增加到15个新港口,其中9个国外港口,6个国内港口,接下来,公司还将加大石油仓储和码头设施的建设。”上述光汇石油内部人士说。
事实上,早在2009年,光汇石油就已经对外宣称,已经划出15.6亿美元用作2010年至2011年的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支出将用于浙江舟山和辽宁大连的石油储备和终端设备建设。
据 本报记者了解,2010 年6 月,光汇石油在大连长兴岛建设的石油仓储及码头设施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预计18—24个月内可以竣工。而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该工程第一阶段完成后,光汇 石油还计划对其进行扩建,预计新增400万立方米库容,仓储总容量目标达到120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码头设施也将开始建设,计划在长兴岛建设13至15个泊位,可容纳一千至30万载重吨的油轮,其中1个30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泊位,2个10万载重吨泊位以及2个3-5万载重吨泊位。
此外,位于浙江舟山外钓岛的仓储及码头设施也将全面升级。
“一期工程完成后,还会计划将总库存从220万立方米提升至550万立方米,也会配备15个从千吨级到30万吨级大小泊位的配套石油码头。”上述人士说。
远洋油轮船队成形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贸易商,光汇石油不会就此满足。为支援其海上供油和石油贸易业务,光汇石油正在组建一支远洋油轮船队。
2010年1月,光汇石油花费5250万美元接收了第一艘1075万载重吨的双壳阿芙拉型油轮,四个月后,又以相同价格买入另一艘同样载重吨的油轮。
去年8月,光汇石油再度发布公告,以5750万美元买入两艘韩国韩进重工制造的11.5万载重吨油轮,并于2010年底前交付。此后,光汇石油又以5.375亿美元购买了5艘超级油轮,每艘载重能力为31.9万吨。
本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光汇石油拥有4艘远洋油轮,40万总载重吨。为进一步增强供应能力,光汇石油还订购了5艘每艘载重吨为31.8万的超大型油轮,这些油轮将在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份之间交付,以配合2个码头的完工时间。
“增加5艘超大型油轮之后,就可以直接从欧洲和委内瑞拉购买燃油,而不必从新加坡购买燃油。”上述光汇石油人士说。
据了解,从鹿特丹直接购买比从新加坡购买每吨便宜26.6美金,折合油轮租金,每吨燃油采购成本则可节省21美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