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鴻海擬找蘋果再譜鴻夏戀 日本JDI半路搶親 夏普液晶虧不停 靠誰才救得活?

2015-11-02  TWM

夏普液晶部門持續虧損,去年度就大虧五九四億元新台幣,因此正在考慮如何善用外部資金,但是花落誰家?會是台灣的鴻海?還是日本官民合資成立的JDI,公司?國內外都在密切關注中。

「關於那件事,現在不是適合發言的時候。」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留下這句話後,就飛離日本。十月的第二周,他都在日本度過。

就在郭台銘赴日之前,夏普剛提案要在十月把液晶事業獨立出去,並讓鴻海取得過半的股份;但多家媒體報導,據傳鴻海也找了蘋果一起投資。

郭台銘在這當下來到日

本,原本大家認為,他會和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以及夏普的主要往來銀行三菱東京UFJ 銀行及瑞穗銀行的幹部碰面。

妙的是,郭台銘沒和這些人碰面就回台灣了。開頭的那句話,就是他回答《東洋經濟週刊》記者的提問,這次行程,似乎是為了和其他日本企業談生意。

談復合郭董擬找蘋果助陣

不過,五月他因相同的目的赴日時,不但親自走訪銀行幹部,也表達希望協助夏普的意願。為何這次他就這樣回台灣了呢?

關於夏普的液晶事業,仍一再充斥各種猜測性的消息。

這也難怪,夏普在上年度(二0一五年三月底止)最後虧了約二二00億日圓(約五九四億元新台幣),還是透過債務股票化(DES),也就是重新整理人力與資產後,才勉強免於破產的。但公司的重建之路,目前看起來依然沒進展。

本年度第一季(四到六

月),由於液晶事業的不振,虧損三三九億日圓,再次傷到因為DES而改善的自有資本。

預計在十月底發表的上半年度(四至九月)業績也是,雖然公司原本預計可在合併報表下有營業利潤,但業界人士評估,很可能繼續虧損下去。

七月底,高橋社長針對出售液晶事業等活用外部資本的手法,明確表示「正在考量其可能性」,一反過去一向否定的態度。假如上半年依然未能由虧轉盈,「為爭取主要往來銀行與股東的理解,也會被迫在發表財報的同時,提出一些重建策略。」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其中,外界認為最有可能的選項,就是鴻海對夏普的液晶分公司出資。高精密面板的生產技術對鴻海來說,很有投資價值。雖然鴻海接蘋果iPhone的組裝單,但液晶仍未能內製化,目前是向夏普、日本顯示器JDI,(Japan Display Inc.)以及韓國LG顯示三家公司調貨。

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也生

產液晶,兩家公司在高雄投資共約四千億日圓,興建生產智慧型手機用液晶的新工廠。但群創的液晶未獲iPhone採用,因此供貨給蘋果的夏普,甚受鴻海青睞。

但「鴻夏戀」仍有諸多阻

礙。一二年夏普陷於經營危機時,雙方曾商議由鴻海出資給夏普母公司,後來由於夏普的巨額虧損等因素,計畫告吹。

對夏普經營團隊來說,那時的芥蒂到現在還很深。再者,夏普內部也傳出擔心技術外流,以及擔心能否維持雇用的聲音。

新勁敵JDI有官方靠山

找蘋果共同出資,就是為去除芥蒂及擔憂而做的。鴻海相關人士說,「假如光由我們出資,夏普的反對意見很多,包括怕技術外流等。但如果再加上大客戶蘋果,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會比較容易接受。」

過去蘋果也曾針對日本龜

山第一工廠等夏普的液晶生產設備提供資金援助,不過,出資就是另一回事了。雖然鴻海態度積極,而蘋果會不會答應仍是未知數。

但如果鴻夏戀成局,JDI,這家面板製造商就會受到打擊。JDI,是官方投資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 主導下,由索尼、東芝及日立製作所的液晶事業整合而成的製造商,主要營收來源之一就是iPhone用的液晶。鴻夏戀若實現,搶走iPhone用液晶的市占 串,JDI的業績可能將驟減。因此,也有人認真在討論JDI,與夏普整合的方案。

左右此案走向的是JDI,的大股東(出資比率三五.五%》INCJ,其執行幹部暨兼任JDI,董事(非常任)的谷山浩一郎,曾表達出希望液晶廠商重整的強烈期盼,因此INCJ很積極談整合。

但最大問題在於《獨占禁

止法》。夏普JDI與LG 顯示已寡占了iPhone等高精密中小型液晶市場,有些地區可能會因為整合而觸法。這時會變成其中一方的工廠,要先出售給第三方。

收購金額也是討論重點之

一。由於夏普陷於經營危機,目前液晶面板的售價低於其實力,再加上零組件的進貨價又變貴,因此收購的話會很難鑑定資產,「對收購方來說,恐怕會覺得免費收 下也行吧,」一位證券分析師指出。但對夏普來說,賣掉液晶事業既是去除虧損的好方法,又能同時拿到現金。若以「免費收下」的角度交涉,夏普不會輕易答應 的。

無論是鴻海或INCJ,要進入實際交易,還有許多阻凝要克服。

譯者 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30

他接任消息一出,股價創海嘯後單日最高 一個運動門外漢 救得起阿迪達斯?

2016-02-01  TCW

二○一五年《哈佛商業評論》百大執行長第十八強的羅斯德,將出任阿迪達斯CEO,全球都在看他能如何讓這個老品牌回春。

近年失利的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阿迪達斯(Adidas),執行長終於換人了!一月十八日,阿迪達斯證實,執行長海內(Herbert Hainer)將在九月底卸任,十月由德國最大消費品公司漢高(Henkel)掌門人羅斯德(Kasper Rorsted)接棒。消息一出,股價立馬創金融海嘯以來單日盤中最高漲幅,達一二%。

執掌阿迪達斯近十五年的海內,是德國DAX指數成分公司在任最久的執行長。在他任內,新興市場市占雖穩健攀升,最重要的美國市場節節敗退,加上大幅領先對手的俄羅斯市場遇上政治動盪、盧布重貶,二○一○年曾野心勃勃的喊出五年圖強策略計畫,最後承認無法達標。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蘭威克(Graham Renwick)認為,羅斯德是幫助阿迪達斯改頭換面的完美人選。不只因為他執掌漢高八年多的成績單,更因為他過去施展的成功策略,與阿迪達斯的困境吻合。

先談羅斯德的成績單,漢高業務涵蓋工業黏著劑、化妝品、清潔用品三大領域,與阿迪達斯同為德國起家的跨國消費品集團。先前長年待在科技業的羅斯德,是漢高第一位非從內部基層做起的執行長,領導漢高股價近八年成長兩倍;最新財報顯示,他領銜漢高六年多後, 二○一四年無論是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絕對數字,皆創新高。他要走的消息一出,漢高變成當日法蘭克福股市跌最慘的股票。

沒跟上慢跑熱,市占被拿走過去三年阿迪達斯的對手耐吉(Nike)、Under Armour(以下簡稱UA)股價漲幅都遠超過阿迪達斯。從基層主管做起的海內,執掌多年都無法改善美國市場吃癟的現實,投資人因此寄望羅斯德這位外來和尚改造阿迪達斯。

美國是運動迷的大本營,據市調機構Sporting Goods Intelligence估計,二○一三年全球運動服裝及鞋類批發市場,美國就占四三%,超過五百億美元。

「美國占全球運動鞋市場四成,對全球運動鞋影響更達一○○% 。想贏全世界,你得先拿下美國。」運動消費產業市場分析師鮑威爾(Matt Powell)對《華爾街日報》表示。

其實阿迪達斯在美國曾經風光一時,一九七○年代它可是美國市場龍頭,街頭到處可見「三條線」的流行Icon,堪稱把運動鞋變成時尚代名詞的先驅。但此後,它沒有抓到社會變化趨勢,例如慢跑風潮崛起,市占率一點一滴流失。

《華爾街日報》指出,海內其實在北美以外市場,都成功提升了阿迪達斯市占率,他採取集中化策略,把多數籌碼壓在英式足球市場,但這策略在美國顯然不管用。

二○一四年,阿迪達斯在美國股價暴跌近四成,運動服飾一項,市場老二寶座敗給了走猛男路線的UA。無法翻轉在美頹勢,是海內最大敗筆。

除了挽回美國市場,羅斯德還需要拯救阿迪達斯的獲利。彭博數據顯示,UA營利率達一四.二%,耐吉為一二%,而阿迪達斯自己的預測不到七%。投資人希望阿迪達斯能把不太賺錢的銳跑(Reebok)或高爾夫品牌TaylorMade賣掉。而羅斯德正好有帶領漢高砍掉賣不好的產品,成功提高獲利率的成績單。

但,一位敢砍掉不賺錢事業的執行長,真的就能成為阿迪達斯的救世主嗎?

沒意識加強研發,專利太少阿迪達斯最大的問題,其實是遠離了自己的品牌使命。一九四九年成立阿迪達斯的創始人達斯勒(Adolf Dassler)不但是一個專業的鞋匠,還是一名愛好田徑的業餘運動員。

達斯勒本身經常參加運動比賽,在第一線傾聽運動選手的意見,光他一人就獲得七百項專利,例如旋入型鞋釘的革新,對於德國足球隊一九五四年奪下世界盃功不可沒。

在他倡導之下,阿迪達斯是第一家免費提供傑出選手運動鞋的公司,也是第一家簽約長期贊助運動隊鞋襪用品的企業。最大回饋,來自一九五六年的墨爾本奧運,當年穿著阿迪達斯的選手總共打破三十三項紀錄、獲得七十二面金牌。

然而,阿迪達斯越來越不像一個全心全意的運動品牌。一九八六年,它讓美國當紅嘻哈團體Run-DMC傳唱〈我的阿迪達斯〉(My Adidas),卻讓自己與運動消費者漸行漸遠。當嘻哈流行不再,它在美國的業績就此一蹶不振。

相較之下,耐吉持續投資在改善運動表現、減少運動傷害,不只擁有生物力學、化學、運動生理學、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專職員工,也聘請包括運動員、教練、足科醫師、整形外科醫師等外部顧問,針對產品提供各種改進建議。

根據麥格理與MarketWatch二○一四年合作研究顯示,一九七六年以來,耐吉在美國專利商標局擁有的專利逾四千項,同期阿迪達斯僅二百七十五項,不到前者的七%。

麥格理指出,一家公司大手筆投資專利,短期來看是成本,長期來看卻能提升股本回報率(return on equity)。耐吉五年平均股本回報率達二一%,阿迪達斯僅一二%。

名列《哈佛商業評論》二○一五年百大執行長第十八強,卻是運動產業門外漢的羅斯德,能否幫助阿迪達斯找回品牌靈魂?贏得消費者的共鳴,恐怕是他最棘手的難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45

醫生準備拔喉「腦死」女腳趾郁郁救得番

1 : GS(14)@2016-10-01 13:19:44

英國22歲法律系女學生遇車禍後頭部受重傷,她被診斷為腦死亡,醫生指她「沒有可能痊癒」,正要為她拔喉之際,她腳趾在測試中對冷熱有反應,力證自己生命力頑強,最後她戰勝死神,現已甦醒並重新學走路。亨明(Sam Hemming)7月遇上車禍,她頭部撞向車窗,削走左耳、頸骨四條骨斷裂、頭部受重傷,她接受6小時手術後,醫生安排她進入誘導昏迷(medically-induced coma)狀態。19天後,醫生建議亨明父母要作最壞打算,又指她腦死亡,準備為她拔喉。亨明媽媽指,通常拔喉前醫生會以冷熱刺激病人全身,測試病人的腦部活動及反應,但初時亨明對多次測試也沒有反應,檢測結果也測不出腦部活動。她的媽媽憶述:「我們聚集房內作最後送別,他們關掉維持生命儀器,我尖叫了。」幸好醫護人員意外以冰泠的刷擦她右腳,突見她的腳趾公扭動,因此決定繼續讓她昏迷,媽媽說:「沒人知道為甚麼其他測試全部沒反應,但腦受傷情況實在複雜也難以預計……她能對冷熱有反應,才證明她仍有些腦部活動。」原來亨明的傷勢令她一邊腦「死」,但平時人類很少用的另一部分卻並無受傷,媽媽解釋:「她的狀況與他人不同,因為常人都不會用到腦部那部分,但她的卻發展出控制語言及活動的能力。」數天後亨明接受氣管切開手術(tracheotomy),並可以關閉呼吸機自行呼吸;更神奇的是,她8周後可以回家,重新學行路和說話後,現時能行走短時間,「我可以說話,但我想說得好一點。意外前我想做律師,這個目標沒有改變,我仍想在法律界發展」。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1/197878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39

美露宿媽雪中抱冰冷B途人報警惜救得太遲

1 : GS(14)@2017-01-19 08:07:57

他沒名沒姓,要是生存過的話,一生也不多於24小時,說的是美國一名露宿媽媽的男嬰。這名露宿媽媽在冰天雪地下,赤腳走向途人打開外套,原來手抱一名冷冰冰的男嬰,途人急忙報警,但男嬰最終回天乏術,案件在當地引起爭論,亦揭示當地對露宿者支援不足的問題。這位可憐的男嬰,在俄勒崗州波特蘭市(Portland)冰天雪地下誕生,媽媽是無家可歸的精神病人。上周一,她當時赤腳、衣衫單薄地推着購物車,走近一名在巴士站等車的男途人,然後打開外套。男途人驚見她懷中抱着冷冰冰的寶寶,立即着她為自己和寶寶保暖並報警。911接線生向接報警員指,寶寶在臨時帳篷出世僅數小時,一度發短訊指「寶寶有意識,有呼吸,但在外面一段時間」。接線生再發訊息指「寶寶很冰冷」。這對母子送院治療,兩名急症室醫生花了25分鐘竭力拯救寶寶,但寶寶最終不治。警方指女子年約34歲,無法回答基本資料問題,被問到寶寶的父親時,她稱自己「以奇妙的處子之身懷孕」,認為她「精神病非常嚴重」。當地處理兒童虐待部門發表的驗屍報告指,男嬰是死胎,因他的肺部或腹部經X光檢驗,發現沒有空氣進入,「他從沒有呼吸,他從沒有大哭。否則我們會看到寶寶肺部或腹部有空氣」。但兩名參與搶救寶寶的醫生質疑報告結論,認為寶寶其實是32周早產嬰。值得留意的是,若寶寶因其他原因死亡,警方需要調查其死因,但若然寶寶是死胎,則無須調查。案件在當地引起不少爭議,亦揭示不少社會問題,有人認為當地社會對精神病露宿者支援不足釀成悲劇。由於寒流襲美,單在2017年頭10天,波特蘭已有四名露宿者凍死,而今次夭折的男嬰,是當地第五宗死亡個案。美國OregonLive網站/wweek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9/199021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