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愛炫美兩日收4500票 Genova溫和提價 業界料7月一手成交回升逾倍至1600宗

1 : GS(14)@2017-07-03 09:17:39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13&issue=20170703
【明報專訊】下半年新盤戰由元朗錦田PARK YOHO Genova首輪推出234伙並近清袋拉開序幕,發展商新地(0016)加推111伙,個別單位溫和提價約5%。至於「老對手」長實(1113),旗下荃灣西海之戀‧愛炫美,過去兩日收約4500張入票,成績與5月開售的海之戀1期首兩天收票成績相若。

明報記者 林可為、甘潔瑩

6月新盤市場錄約680宗成交,為去年12月以來的低位。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新地旗下PARK YOHO Genova(683伙)、長實旗下愛炫美(1436伙),預計本月內均可售出項目單位總數的七成至八成,從而帶動7月一手成交可按月回升逾一倍至1600宗,二手料繼續受壓。

長實再推144伙 折實837萬起

市場估計,愛炫美過去兩日已累積接獲約4500張入票;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愛炫美對外開放示範單位後,市場反應熱烈,而愛炫美昨晚加推144伙,定價1074萬元起(2B座38、39樓,兩伙均屬實用面積531方呎D室)至2924.1萬元(1座48、49樓,兩伙均屬實用面積1138方呎A室),維持最高22%折扣,折實價837萬至2280萬餘元。

PARK YOHO Genova首輪近清袋後,也加推111伙,包括18個連平台特色戶;是次定價最廉宜單位,為16A座2樓實用面積526方呎C室,定價714.7萬元,扣除最高16%直減折扣後(下同),折實價600萬元 (折實呎價11,413元);最貴1伙為16A座18樓實用面積925方呎A室,定價1487萬元,折實價1249萬元(折實呎價13,504元)。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稱,因應向隅客眾多,是次屬原價加推,整批平均折實呎價12,798元。

雷霆:Genova向隅客眾多 屬原價加推

可留意的是,是次個別單位加價5%;以新推16A座18樓實用面積526方呎C室為例,定價呎價15,593元,相對之前已推售、同座同層及一樣向西望內園的18樓D室呎價14,821元,調高約5%。

另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本港首個新盤、灣仔道壹嘉,昨首輪發售20伙,據悉,有大手客連購17樓全部4伙(實用面積316及420方呎),價單定價逾4026萬元,樓盤全日售12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41

歐股明年升勢料溫和 三大風險阻礙復蘇

1 : GS(14)@2017-12-18 03:36:23

【明報專訊】上周五英國與歐盟就脫歐談判達成初步協議,估計分手費最高達450億歐元(4133億港元),為擾攘逾一年的脫歐風波帶來一線曙光,當日亦帶動歐洲主要股市上升。有專家指歐洲政治不明朗因素已減退,如經濟持續好轉,則反映歐洲具獲利空間,但料明年升勢會較今年溫和;並指歐洲仍有三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再度衰退、政治動盪和政策錯誤等。

歐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為過去5年來最好,安本投資歐洲股票部主管Stan Pearson對明年歐洲市場仍感樂觀,指歐洲央行即使開始退市但仍維持買債,預料明年債息不會上升;而且區內經濟改由本地消費主導,資本開支亦大幅改善。他續稱歐股估值仍相對吸引,普遍低於2007年水平,並認為歐股較其他資產類別吸引。至於資金會否回流歐洲,他指要視乎併購和海外直接投資等因素,而前者受到低息環境支持;並稱有部分外資回到歐洲,但政治環境是重大考慮,稱明年或有眾多政治風險難以預測,但英國脫歐為當中較大風險。

看好冰島丹麥 中型股尋寶

直至11月底,MSCI歐洲指數上升了24.34%,升幅雖不及新興市場地區,但幅度仍然可觀,市盈率也高達19.75倍。Pearson指今年歐股平穩向上,預料明年走勢亦會較今年溫和 ,故不認為有大量估值重估(Re-rating)的空間;並指過去歐股走勢與債息密切,於2007年後債息下跌同時歐股向上。

板塊方面,他稱着重個別公司多於板塊,例如只看好部分銀行和科技股,而非整個板塊,並稱金融股為來年大市動力之一。惟他指目前無人車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概念,尚未成為新投資主題,因仍在非常初步發展階段,形容無人車仍屬一個願景。他又稱明年會較集中於市值50億至200億歐元的中型股上,指能尋找到大量機會,但亦會在重磅股中尋找,強調按個別情况而定。地區上,他較偏好冰島和丹麥等地,較為看淡英國,因同一類型股票於當地吸引力較低,而整體經濟挑戰較大。

工資物價仍弱 料來年利率不變

歐洲經濟學家林德 (Robert Lind)表示,歐元區政治不明朗因素正在消退,經濟情况好轉,若周期復蘇持續,歐洲市場具獲利空間。他又指政治風險減退,因民眾多數支持親歐黨派,德國今年後期的選舉不可能引發很大擔憂。歐盟五個主要經濟體的整體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均遠高於50,主要受惠於全球經濟活動改善,特別是美國和中國經濟活動、歐洲央行維持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利率處於低位。惟林德稱即使經濟活動回升,但工資和物價仍然疲弱,反映歐央行在是否取消刺激政策上可能持謹慎態度;並預計直至2019年利率或保持現有水平。

除了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亦不再拖累經濟增長,林德認為各國或要承受危機發生後,實施緊縮政策的錯誤,如在德法意三國,近期均實施輕微刺激經濟措施 。經過長年疲弱後,他認為歐元區股市具增長空間,若經濟基礎保持強勁,預料歐股將繼續追趕美股。目前,歐股表現改善大部分源自金融板塊,但其他板塊周期復蘇卻較緩慢,他稱這反映市場進一步關注政治因素,以及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的持久程度持謹慎態度。

美中經濟倘放緩 歐企盈利減

然而,目前歐洲仍有三種明顯風險,林德指全球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反映在美國或中國增長放緩,這兩國容易受到財政狀况緊縮的影響;而一旦增長放緩,將削弱許多歐洲企業的盈利增長。此外,他稱歐元區可能制定錯誤政策,隨近期經濟活動改善,可能令政策制定者太早推出財政緊縮或貨幣緊縮政策。其三,歐元區或出現政治震盪,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改革建議可能被強烈反對;而且意大利的政治局勢可能惡化,該國不穩的政治和經濟局勢,仍為歐元區最薄弱一環。

王俊騏 明報記者

[王俊騏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89&issue=20171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62

人幣攞頭彩4個月新高突破6.5關 專家料全年溫和升值2%

1 : GS(14)@2018-01-07 15:52:54

■人幣昨繼續發力上升,找換店買入價昨每百港元兌84.1人幣。李潤芳攝

【本報訊】人民幣去年終結「三年貶」重現升勢,一踏入2018,承着美匯走弱,人幣繼續發力,早市已升穿每美元兌6.5人幣關口,即每百港元兌83人幣,是去年9月初十九大會議召開前高位。財資界指,人行在年初希望穩匯率的訊號非常清晰,但全年計,料人幣兌美元只會溫和升值約2%。記者:劉美儀 陳洛嘉 陳家恩


受惠去年人幣大幅升值,業界指有息有升刺激下,去年人幣存款亦見增長。人幣中間價昨報每美元兌6.5079人幣,升263點子,在岸及離岸價於早上約9時半,已雙雙升穿6.5關口;4時半在岸價收報6.4967,升值0.24%,傍晚6時離岸價報6.4881,升值0.45%。



人行穩匯率訊號明顯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認為,人民幣滙價近期走強,除了美匯偏軟外,人行在一年之初希望穩匯率的訊號亦非常清晰,因每逢年初個人換匯5萬美元額度會重新啟動,加上居民春節外遊都可能引發人幣沽盤,故當局「傾向稍稍偏強」以阻擊(pre-empt)一切令匯率貶值行為,防資本外流的取態可說「相當鷹派」(hawkish)。美匯走弱及人幣息率相對美息差距拉闊,亦對人幣匯價有支持,她舉例3個月上海銀行同業拆息(4.8厘),較同期美元拆息(1.6厘)高逾300點子便可見一斑。全年計,她相信人幣兌美元只會溫和升值,不會重現去年升幅(在岸價升值6.7%)。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當局傾向「喜歡資金流入多過流出」,倘匯率太弱會導致資金外逃,但人行亦不願人幣太強爆升,因會削弱出口及實體經濟,故當局會力保匯率雙向波動穩中偏強政策,年內人幣兌美元應是升值狀態,惟估計幅度溫和,約升2%,介乎每美元兌6.35至6.65人幣之間,人幣兌其他一籃子貨幣則保持穩定。

春節前或上試6.45

傳統上農曆年前出口商會買人幣沽美元,為貿易對沖做準備,他預期人幣有商業需求下,春節前匯率或會上試6.45關口。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亦指,去年9月人幣快速升破6.5後,央行曾使用逆周期因子放緩升值幅度,而當局對近期人幣升值似乎沒有太多異議,加上內地早前亦收緊銀行卡境外提款限制,緊守資本管理政策,令市場對人幣貶值預期進一步降低。展望今年,李若凡相信人幣續於6.5至6.7區間波動,主要視乎美匯表現,短期內或會閃現6.45水平,但未致於大幅升值。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3/202635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06

景順陳柏鉅﹕歐美收水溫和 可全面投資

1 : GS(14)@2018-01-22 04:58:14

【明報專訊】港股昨天創下收市新高,離歷史高位僅一步之遙,但早前有調查發現僅兩成散戶認為目前港股處於牛市,市場波動偏低或為一個憂慮。景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認為,現時全球央行會調控資產負債表規模,導致全球股市波動創新低,並令市場不太擔心風險,但這情况香港與其他成熟市場相同,並非孤例。他又稱美國以外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仍在擴張,認為全球資金流向與往年相近,預料美股表現和南下資金為今年港股主要動力;並稱在全球加息和縮表速度溫和下,仍建議投資者全面投資(Fully Invest)。

陳柏鉅表示,港股實際是反映歐美市場特性,例如去年標指共累升約兩成,但未有一日上落幅度多於2%,與恒指同樣波動較低。他續稱即使投資者因波動低變得進取成為問題,但央行本來有責任減少市場波動,如經歷2015年夏天和2016年初標指大跌逾8%後,聯儲局都延遲了加息步伐。市場關注聯儲局加息和縮表對資金流向影響,他指投資者亦應同時留意美國以外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指其他央行的相關規模實質屢創新高,繼續支持環球流通量。他又表示,稅改不會導致資金回流美國,如企業可以透過於國內借貸作回購股份等用途,不一定要匯錢回本土。

稅改不會令資金回流美國

目前部分市場估值偏高,如美股平均市盈率約20倍,但陳柏鉅不認為估值高會是股市大調整的原因,因為這是市場每天都會消化的事情;他指市場未知或未反映的因素才會導致調整,如突然加息。他又指出估值高也能反映企業盈利增長,如美國每股盈利(EPS)創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高。他表示今年市場風險主要來自息口方面,但強調「央行仍是市場的朋友」,而且全球通脹達2%的國家愈來愈少,暫未見通脹壓力,預料息口會緩慢向上。他續稱,全球經濟增長未見放緩迹象,並指美國稅改猶如「火上加油」,預計今年會為美國企業盈利帶來10%以上增幅;短期直接利好企業每股盈利、派息和回購股份增加,利好股票表現。

北水南下被視為去年港股重要動力,陳柏鉅稱如今年美股創新高亦會成為港股動力之一,南下資金流向則視乎中國政策,但相信這趨勢不會改變,除非A股突然爆升。他又指今年A股新資金會流入新經濟股,因增長速度和潛力遠勝舊經濟股,加上滲透率低和可以發展新興市場。惟他強調,新經濟股是指真正有科技成分的公司,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和雲端等,而非掛名科技的舊行業公司。

估值高反映企業盈利增長勁

對於近期本港舊經濟股追上,陳柏鉅稱可參考美國市况,去年低稅行業如科技股跑贏大市,而自稅改推出後舊經濟、本土業務較重的行業,如銀行、零售和媒體開始追上;但稱在總統特朗普於2016年當選後舊經濟股也追上一段,最終仍跑輸大市。他指去年12月騰訊(0700)略為跑輸,也是受美國市場拋售科技股,買入受惠稅改行業如油氣股所影響。他又稱周期板塊較難預測,而且去年周期較長的板塊已跑上,預料今年亦不會有太大增長。

去年本港科網股升幅驚人,個別手機設備股更被列入藍籌,他認為消費者更換手機趨勢不會改變,但部分公司約40倍的市盈率已反映在股價上,而且近期手機銷售亦已放慢,因此今年會挑選個別科網股。他較偏好同時有穩定總收入(Top-line)和淨利潤(Bottom-line)增長的公司,遇上跌市時亦有保障。

港加息逾2厘 才對樓價有大影響

樓價和債市方面,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預計,聯儲局於2021年將加息至3厘水平,如未來香港加息超過2厘,才會對樓價有重大影響,可能導致樓價出現5%至15%調整。對於早前有傳中國計劃減少或停止購入美債,他指美債價格與通脹預期有關,中國是否減持美債,相信不會為有關市場帶來長遠嚴重影響,而且其舉動或為了增加對美國的談判籌碼。

明報記者

[王俊騏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57&issue=20180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63

專家:倘加息溫和 樓價再飆10%

1 : GS(14)@2018-03-06 03:48:30

【本報訊】今個月底美國再議息,過去數次對本港樓市均沒有掀起漣漪。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直言,「市場預期咗3月加息,(對樓市)冇影響,就算加息,香港仍會有一段長時間處於低息環境。」他預料,如果美國加息溫和,加上股市平穩發展,香港樓價會繼續升,「升10%冇難度,但要同上年一樣升15%,除非港股升幅繼續咁勁。」對於市民近期持續爭相入市,關焯照表示,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及賣地計劃,對於土地及住宅的短期供應並沒有太多着墨,「市民都預期咗,覺得供應有限,所以就入市。」他續指,「市民成日覺得樓價會升,唔買就遲,所以市場上入市的態度比較強勁。」

一手主導市場

他又表示:「如今二手交投甚低,連續5年交投都低於正常,市民買唔到二手咪買一手,二手門檻太高,最多做到五成按揭,即要畀相當高嘅首期。」對於今個月會有近4,000伙一手單位推出市場,他認為完全消化無難度。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相信,今年會繼續由一手主導市場,因為一手提供高成數按揭,令市民財政上的安排比較容易,加上發展商積極幫業主造二按,令一手市場吸引力更大。他又稱如果美國今次加息,受息差影響,香港很大機會跟隨加息,不過即使加息,本港銀行資金仍水浸,短期內樓市不會有影響。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4/20321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48

M2預期增速與去年實際持平 溫和收緊貨幣政策

1 : GS(14)@2018-03-12 02:00:01

【明報專訊】中國金融政策今年延續「穩中求進」路線,發改委在昨日人大會議上公布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當中今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廣義貨幣(M2)預期增速將與去年的實際增速持平。2017年底的M2餘額按年增速只有8.2%,大幅低於2016年底的11.3%,意味今年M2增速不會回復以往按年雙位數增長水平。

表外融資被打壓 1月貸款額創新高

報告表示,要管理好貨幣供給的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流動性合理增長,提高資金周轉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內地銳意清理金融風險,今年1月份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下跌但人民幣貸款創新高,其中一個原因是社融中的表外融資被打壓,需求轉至表內。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即使去年M2增長放慢,不過經濟增長亦能超過6.5%的目標,故可以溫和收緊貨幣政策,整頓理財產品、表外業務等金融問題。政府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仍定為6.5%,即使今年繼續溫和收緊亦不會影響達至增長目標,因此他認為貨幣政策會維持溫和收緊。不過他認為,M2增長應要配合計入通脹的名義GDP增長,故M2增長跌低於8%的機會不大。

高盛:工作報告首次未設M2增長目標

高盛報告稱,今年是2009年以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沒有M2和社融增長數字目標,這是一個信號,減少有關數字的重要性。該行相信,政府會實行有彈性的貨幣政策,只提供僅足夠穩定經濟的流動性。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推動全面開放,在金融行業將開放銀行卡清算等市場,放寬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例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准入標準。事實上,中銀監已在上月底修改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除統一准入標準外,亦增加關於外資法人銀行投資設立、入股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許可條件、取消多項業務審批。

報告提出加強國企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8兩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72&issue=20180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00

特朗普簽鋼鋁關稅法令 加墨獲豁免 法案較原來溫和

1 : GS(14)@2018-03-12 02:06:10

【明報專訊】爭論多時的關稅政策,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徵收進口鋼材鋁材關稅的行政命令,終在美國時間周四落實,其中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國即時獲得豁免,毋須支付關稅,雖然措施較原來預期寬鬆,但仍惹來多國大肆抨擊,甚至爭取加入豁免國,避免捲入貿易戰漩渦。

美國昨日公布2月份非農就業人口數據,新增職位31.3萬,高於預期的20萬,增長創2016年中期以來新高,勞動參與率亦好於預期,但失業率維持在4.1%,高於預期的4%。受數據理想刺激,美股早段升逾百點,截至零時15分升260點,報25,155點。

非農數據佳 道指早段升260點

從整體數據分析,勞動力市場維持強勁態勢,將繼續支撐經濟增長。具體而言,時薪增長放緩部分歸因為勞動參與率的上升,時薪增速放緩同時也意味着市場毋須如上月擔心聯儲局可能加快加息。市場原先預期聯儲局年內可能加息4次。

明年擁有投票權的美國芝加哥聯儲局主席Evans表示,傾向在進一步加息前等待3月數據出爐,並指可等到年中再加息,今年加息次數或2至4次。

美國新關稅法令主要內容是,進口鋼材及鋁材,將分別被徵收25%及10%關稅,稅率與3月1日最初公布計劃時相同,不過,與原有說法不同的是,法案將會無限期豁免部分「盟友國」如加拿大及墨西哥入口關稅,並可以與美國洽商修訂關稅措施,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較原有計劃略為溫和。徵稅安排將於當地時間本月23日生效。

麻生太郎﹕爭取日獲豁免

有外電引述一名美國官員報道,根據特朗普頒布的命令,美國盟友可要求與美國商討,以其他途徑化解他們進口鋼材鋁材引發的美國國家安全問題。該官員表示,歡迎所有受影響國家與美國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因為有關措施充滿彈性。

特朗普在簽署法令後表示,為了美國國家安全,不得不對進口鋼材鋁材徵收關稅。不過,此舉惹來多個國家反感,但亦有國家希望加入同盟,獲得關稅豁免。

作為美國在亞洲的「盟國」,日本希望爭取豁免地位,財務相麻生太郎已表明必須勸說美國,將日本排除在限制對象之外,歐盟亦表態希望加入。

中國斥國家安全為名 實施貿易保護

不過,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及外長勒德里昂先後表態,反對特朗普掀起貿易戰,認為一旦開戰只有「輸家」,而且加徵關稅將削減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長遠有不利的影響。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長王賀軍亦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加徵關稅,認為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實行貿易保護。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更表示,憂慮其他國家會「以牙還牙」實施報復貿易措施,可能損害企業信心與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216&issue=201803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