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盧楚仁:央行趨鷹 英鎊看1.3835

1 : GS(14)@2017-09-25 04:08:23

【明報專訊】早前加拿大央行加息,上星期英倫銀行在會後聲明中釋放鷹派言論,均分別令加元和英鎊匯價急升,金融市場已關注到多國央行,已分別踏入收緊貨幣政策周期,未來如加息、退市和縮表之聲會此起彼落。相反,有些國家仍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今日會為大家分辨哪些央行是緊?哪些是鬆的貨幣政策?

上周四英倫銀行雖然維持利率和量寬規模不變,但行長卡尼表示英國通脹將會升溫,更預期會上升至3%,所以會用較大的力度來收緊貨幣政策。事緣在上周二英國公布了8月通脹數據,不管按月或按年均比預期好,估計行長卡尼有見及此,便馬上在兩日後的央行會議發表鷹派言論,今次英國通脹惡化,估計是過去英鎊的大幅貶值所導致,並不是實體經濟全面好轉帶動物價上升。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英倫銀行有意放鷹讓英鎊匯價上升,來壓制物價以免帶動通脹上升。相信也不會像歐洲央行怕歐元升值影響經濟,所以英鎊在加息概念支持下,後市走勢絕對可以看高一線,估計後市有機會反覆向著1.3835邁進。

加元歐元澳元 受惠貨幣政策收緊

加拿大央行在前個星期加息,消息震驚外匯市場,令當時加元匯價急升,加拿大央行表示,因為經濟表現強勁,薪金持續上升,消費和投資以至出口均表現理想,所以繼7月加息後,有需要再次加息。而未來加息步伐,會視乎經濟狀况而定,所以未來經濟數據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加拿大央行的決定。若未來加國經濟數據表現亮麗,定必推升加拿大央行加息的概念,繼而推升加元匯價。

歐洲央行亦一樣,估計會在10月份的議息會議上,宣布退市方案甚至加息,只不過市場等得太久,消息也消化得八八九九,因此對歐元的刺激作用已大不如前,已給新鮮滾熱辣唱加息的英鎊,搶去不少風頭,故未來升幅可能跑輸給英鎊。

在澳洲方面,雖然未曾聽到澳洲儲備銀行有任何風吹草動,但今年澳洲出口的商品價格升個不停,而且中國經濟和股市皆有理想表現,故大膽推斷澳洲未來亦開始有加息壓力,帶動澳元匯價做好。

聯儲局縮表 試水溫性質

正如上述所說,中國經濟和股市均持續改善及上升,再加上原材料價格全面上升,帶動國內通脹亦全面升溫。估計人民銀行未來亦有機會收緊貨幣政策。最後,本周三美國聯儲局將舉行議息會議,耶倫很大機會在此宣布,如何縮減45000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計劃,但礙於最近美國經濟表現一般,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再加上遇着風災,判斷聯儲局的縮表計劃會先試水溫,會先以小規模的縮表推出市場,來給金融市場慢慢適應,然後才加大力度,所以對美元的支持有限,而美元可能是目前唯一在收緊貨幣政策中的弱勢貨幣。

新興市場多國逆潮流減息

至於日本央行,肯定會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要注意,這不代表日圓會貶值。新西蘭央行相信會維持中性貨幣政策,紐元短期內表現反覆,和美元打成均勢。

在過去個多月中,有4個國家減息。分別是俄羅斯央行減息0.5厘至8.5厘;巴西央行減基準利率1厘至8.25厘至4年來最低水平;印度央行減回購利率0.25厘,從6.25厘下調至6厘;印尼央行減基準利率0.25厘至4.50厘。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73&issue=20170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45

盧楚仁:金融市場的「瘋火倫」

1 : GS(14)@2017-10-01 19:18:43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表示為了保護美國利益和安全,在別無選擇下,會將朝鮮徹底摧毀,更嘲笑金正恩是「Rocket Man(火箭人)」,因而引起朝鮮強烈不滿。而朝鮮更破天荒由領袖金正恩正面反擊特朗普的威嚇,更形容特朗普是瘋老頭及膽怯的狗,並說明會考慮用史上最高級別的超強硬應對措施。今次雙方不但隔空罵戰升級,更加將心理戰打到一個極點。雖然市場開始有些麻木,但卻不容忽視過去大多數的戰爭,都是由罵戰引起。

儘管大多數人開始對特朗普和金正恩的口水戰有些麻木,但有避險成分的黃金、日圓及瑞士法郎,卻因此得到支持而反彈。現在說雙方會開戰實屬言之尚早,但若果金正恩真的在太平洋上空試爆氫彈的話,這樣的行動和行情等同雙方開戰沒有什麼分別,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和亞太地區肯定暴跌,而黃金、日圓、瑞士法郎等亦肯定爆升。

對朝鮮局勢麻木 小心狼來了

所以投資者千萬不要被他們的罵戰給麻木了,請不要忘記狼來了的故事,在大家戒備鬆懈的時候,最終豺狼真的來了。我認為黃金、日圓和瑞士法郎不應過分看淡,反而跌至某些低位是值得吸納的。因為長遠而言,我尤其看好金價和日圓後市走勢。所以,若果金價回落至每盎司1275美元至1281美元水平,不妨考慮吸納(圖1)。美元兌日圓方面,若日圓回落至112.95至113.87也可考慮吸納(圖2)。至於美元兌瑞士法郎方面,如瑞士法郎回落至0.9749至0.9773水平也可考慮吸納(圖3)。

黃金日圓不宜過分看淡

上周金融市場另一個焦點,一定是聯儲局終於宣布下月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耶倫表示會先以首3個月每月減少100億美元為開始,在2018年第一季則由每月100億上調至200億美元,第二季則每月加碼至300億美元,第三季400億美元,第四季500億美元,首年減債上限達3000億美元。2019年每月減債上限為500億美元,全年上限6000億美元。但耶倫補充,縮表是有彈性的,如果經濟出現問題會調節規模,甚至掉頭買債。

初步來說,這個循序漸進式的縮表,金融市場反應正面,未有出現恐慌。但這個持續收回銀根的縮表大計,估計負面影響會在明年陸續浮現。

不過,聯儲局卻有一個意外,就是委員們認為在年底前需要加息一次;另一方面,更坦白顯示聯儲局中人不太明白為何美國通脹低迷,相信不單止聯儲局中人不明白箇中問題,甚至全世界的專家也不明所以。不過,我有些小小的見解可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聯儲局在過去一年裏已加息三次,並已發揮到作用,令沒通脹的美國更沒有通脹;第二,美國原油價格長期處於低水平,也大大紓緩美國通脹壓力;第三,現在網上購物已大行其道,而且貨品價廉物美,主要因為零售商省卻大量舖租和銷售員資金成本,再加上競爭劇烈,導致貨品價格向下。

受惠加息壓力 歐元英鎊加元走強

最後,我不太認為聯儲局有條件可以在年底再加息一次,再加也是勉強的。因此,我認為美元不會轉勢,美元可能極其量只是對完全無加息壓力的貨幣稍為佔優或打成平手。至於有加息壓力的歐元、英鎊和加拿大元會繼續跑贏其他非美貨幣。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7&issue=20170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24

盧楚仁﹕仿列根落重藥 怕虛不受保

1 : GS(14)@2017-10-08 22:01:02

【明報專訊】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於宣布了稅改方案,市場反應尚算可以,但以目前美國的經濟狀况來說,減稅方案確實有利有弊。我們不妨可以討論一下減稅方案的影響,亦可回顧前總統列根年代的減稅方案,方便大家以史為鑑。

1981至1982年尾,美國出現了自二次大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及通脹,1982年美國GDP更錄得下跌6%,失業率高達11%,銀行利率升至20厘。列根上任後,便馬上推出一連串措施刺激經濟,後人稱之為「列根經濟學」,簡列如下:

一、減少政府開支增長;

二、降低稅率;

三、降低政府對經濟和市場的操控及控制貨幣供應量;

四、降低通脹率;

其餘還包括擴大軍費開支,及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

列根降低稅率成功刺激經濟

當時列根大幅將所得稅率由30%降低至25%,結果反而是美國政府的稅收由1980年初的每年5170億美元,及後提升至超過1萬億美元,但只可惜軍事上的開支大大超出了預算,導致美國政府債務破紀錄地上升。美國政府亦由原本的最大債權國,搖身一變成為了最大的債務國,到現在亦如是。

另一方面,列根經濟學亦加劇了美國貧富懸殊,根據美國普查局的公布,列根任期內的最底層貧窮人口增加了6%,最頂層富裕的人口同時也增加了1%。貿易赤字亦不斷惡化,造成列根年代最頭痛的所謂「雙赤」問題,即財赤加貿赤,令美元遭遇大幅拋售。最荒謬的是,列根由原本標榜降低市場操控,到最後派遣財長貝克到紐約廣場飯店和其餘四大工業國(當時只有G5)討論聯手干預及拋售美元,令美元暴跌,這就是外匯史上鼎鼎有名的「廣場協議」。

現今債台高築與80年代大不同

當時美國經濟大衰退,列根用一招減稅來刺激經濟、刺激稅收,做到連消帶打、一石二鳥和因減得加的作用。但不幸的是,在和前蘇聯軍事競賽上「使大咗」,以致美國政府債台高築。特朗普今次照辦煮碗,當然他用這招主要目的是收買人心,贏取選票。現在當選,自然要還「票債」,但美國1981年的情况和現在2017年完全截然不同,主要是美國沒有出現嚴重衰退和嚴重通脹,剛好相反,目前美國GDP有不錯的增長,通脹仍然疲弱。今次特朗普把企業稅降至20%,往後關鍵是能否做到列根年代的效果,因減稅刺激令經濟上升,反而令國家稅收大增。

若不幸經濟沒有大幅增長,仍然橫行或只是輕微增長,那麼美國財政問題便會出現極大困擾。眾所周知,現時美國欠債纍纍(見圖),美國政府甚至隨時有癱瘓的危機。觀乎特朗普過去的言論,他並沒有為此減稅方案設定風險管理,若稅收沒有增加,反而下跌,特朗普會有什麼應變措施呢?過去他只是說過一次,建議取消發債上限,以方便隨時發債。

稅收若不能高速增長 減稅勢造成震盪

因此,有些金融市場人士對此表示擔心,特朗普能否做到如當年列根經濟學般,把美國GDP由下跌6%,大幅改善至1983年的9.4%增長。若特朗普能將經濟翻幾倍,那麼美股後市甚至美元都可以絕對翻一番。但以特朗普的領導能力和列根相比,相差甚遠矣,而且當時美國經濟衰到已經去到一個極點,列根下重藥來挽救經濟,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失敗成本,若失敗,也不會有什麼太壞影響。可是現階段美國經濟尚算可以,但突然間落此重藥,只怕虛不受補。

最後要提大家,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最終能否獲得國會通過?會否像醫改那樣出現大量共和黨議員倒戈相向?若最終獲得通過,也要密切留意每月的GDP發展,是否像列根年代的高速增長,若不是,美國政府稅收勢必大減,美國金融市場亦勢必震盪。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15&issue=2017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40

盧楚仁:稅改通過與否 美股難免調整

1 : GS(14)@2017-10-15 13:58:08

【明報專訊】著名股票投資者巴菲特,於上周二向CNBC的記者透露,他正密切留意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稅改方案,最終是否得到美國國會表決通過,因為方案通過與否,他作為股票投資者會以此作為依據,從而作出一些決定。所以,他的決定是怎麼樣,其實亦代表了一大伙重量級的基金經理,以及股票投資者的想法或決定。我們亦不妨參考一下他們的想法,部署後市策略。

巴菲特還向CNBC記者表示,稅改能否通過,現在已成為巴郡公司重要考慮因素之一,更表示這是他一生投資生涯中極為罕見的。最後,他更帶出了重點,說明他會根據稅改通過與否,將股票獲利平倉或甚至止蝕離場。另外他補充說稅改方案最終可以順利獲得通過。我判斷主要是稅改和醫改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投票通過醫改的議員,會害怕流失選票。

相反,在稅改方面,若投反對票的議員,亦怕流失選票。原因是明年11月6日亦是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大部分的國會議席會在此中期選舉中改選,包括眾議院的435個議席,以及參議院100個議席當中的33個議席。因此,巴菲特判斷稅改最終可獲得通過,絕對是正確的。

大戶待稅改通過後沽貨 獲利更豐

巴菲特作為一個長線投資者,過去只會專注公司或行業的前景,如今他表示,稅改是他重要考量的主要因素,實屬非常罕有的表態。根據判斷巴菲特本身又或者和他近似的重量級投資者,很大機會在稅改通過後,才沽出股票獲利,這樣便可以省卻15%的資本利得稅。原因是稅改通過後,相關的企業稅率會由35%降至20%,令這批大戶變相增加獲利。所以特朗普的稅改方案一旦通過,反過來或會令美股有一定拋售套現的壓力,情况絕對值得高度關注。

倘否決稅改 股匯衝擊更大

估計特朗普的稅改仍在討論階段中,應有一段時間討論和修補,才能拿上參眾兩院表決,相信快則年底前可獲通過,遲則明年初便會獲得通過。估計相關稅改可獲得通過的樂觀情緒,繼續支持美國金融市場的投資氣氛,令美股和美元均會受惠。但要注意,稅改一旦通過而相關消息被消化,及行情已經炒作後,再加上以上所說,巴菲特等重量級股票投資者沽貨獲利,估計美股應會出現較大調整幅度。

另一方面,世事無絕對,金融市場更甚,如果特朗普的稅改方案,因共和黨的議員變節而被否決的話,相信美國的股匯市場會遇到極大的衝擊,繼而影響環球金融市場。所以最終結論是,特朗普的稅改方案無論是否獲得通過,美股以至環球股市皆會出不同程度的調整。

留意本周環球政治局勢

最後提醒大家一些本周重要事項,首先是今天(周一),歐元集團會在盧森堡召開會議,要留意會後聲明有何發表,會否刺激歐元匯價波動;明天(周二)是朝鮮建黨紀念日,大家要密切留意朝鮮領袖金正恩到時會否又再核試或試射飛彈;美國財長梅努欽分別在周三至周五發表演說,要留意他會否就稅改,以及聯儲局主席人選方面發表言論;至於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就會在星期四於華盛頓發表演說,當然要留意他會否藉此機會,暗示歐洲央行未來如退市或加息等貨幣政策。

最後,便是要高度留意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會否於這個星期內一意孤行地單方面宣布獨立,從而影響西班牙以至歐洲的金融市場和歐元匯價。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1&issue=2017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85

盧楚仁:耶倫倘爆冷連任 美元暴升

1 : GS(14)@2017-10-22 14:06:19

【明報專訊】國際油價自從在中國宣布未來放棄用柴油和汽油車後,便反覆上升至今,確實令人摸不着頭腦,現在謎底終於解開,原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暗中和幕僚討論不承認伊朗核協議。上星期特朗普亦就此正式對外宣布美國的立場,在2015年7月有份參與伊朗核協議的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均未有表態支持。美國此次單方面的舉動,金融市場開始擔心特朗普最終會重新制裁伊朗,令伊朗石油大幅減少或不能再出口,故令油價最近行情反覆向上,所以不排除有關消息早已泄漏,令春江鴨洞悉先機,在這段期間不斷吸納期油。但這消息已確認,行情亦已經炒作上去,所以反而要小心市况或會逆轉向下。

英國脫歐談判已進入尾聲,上星期英鎊兌美元曾經因為談判沒有進展而一度由1.3262急挫至1.3120,及後有歐洲媒體傳出歐盟願意讓步,令英鎊匯價戲劇性地大幅反彈至1.3337,完全收復之前所有失地。雖然英國和歐盟就分手費上仍然各不相讓,但我始終認為這是談判技倆。現在雙方就仍未能達成脫歐協議,已開始感到有壓力,歐洲議會上亦有議員已不耐煩並施加壓力給有關談判團隊,希望能盡快達成英國脫歐協議。我樂觀估計,不久將來歐盟方面會作出一定讓步,令協議最終達成。再加上英國通脹惡化,英倫銀行有機會在11月2日議息的時候,宣布加息,所以我也對英鎊後市頗為樂觀。

英國通脹惡化 料將加息利鎊匯

在美元方面,聯儲局的會議紀錄顯示,有部分委員擔心美國通脹仍未能夠達標,令金融市場擔心12月美國未必能加息。另一方面,特朗普團隊表示,特朗普很快便會宣布新一任聯儲局主席人選,金融市場估計,耶倫幾乎肯定沒有留低的機會,原因是耶倫在上次聯儲局會後聲明中明確表示,聯儲局在明年會再加息3次,在我眼中,這聲明就等於遞上了一份辭職信。原因是特朗普由始至終希望找一位主張寬鬆貨幣政策的人選,來出掌聯儲局主席一職,耶倫的事先加息聲明,等同叫特朗普另覓人選來接替她。

科恩或鮑威爾掌儲局 美元更弱

所以未來特朗普宣布有關新聯儲局主席人選的時候,新聯儲局主席並必符合特朗普兩大要求,一是對金融機構放寬監管,二是貨幣政策要採取寬鬆立場。除耶倫之外,估計白宮經濟顧問科恩、現任聯儲局理事鮑威爾及前聯儲局理事沃爾什,均百分百聽命於特朗普,其實也是特朗普在聯儲局的棋子,這也破壞了聯儲局的獨立性。當然,如果科恩或鮑威爾勝出,美元跌勢將會加劇,因他們符合特朗普的要求。如沃爾什當選,估計他或會在當選前或後,公開說明自己已轉鴿派的貨幣政策以釋除公眾的疑慮。如錯怪了特朗普而爆出大冷,原來是耶倫連任的話,美元定必暴升和金融股大跌,除非耶倫180度華麗轉軚,贊成放寬金融機構監管,及貨幣政策轉鴿派。

金市方面,受美元轉弱加上地緣政治又再升溫,令金價受惠而向上。金價早前曾最低跌至1260美元,及後受到上述消息帶動下,星期五晚已重上1300美元以上水平。估計美元弱勢維持及地緣政治有再升溫下,金價可保持升勢,重回1357美元高位應沒有難度。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81&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42

盧楚仁:新西蘭右傾 紐元受壓

1 : GS(14)@2017-10-29 22:23:06

【明報專訊】新西蘭大選後的亂局,終於出現令人意外的結局,造王者新西蘭優先黨終於選擇與在野工黨籌組聯合政府,結束了新西蘭國家黨10年的執政地位。年僅37歲的工黨黨魁阿德恩,亦將成為新西蘭最年輕總理。消息公布後,紐元兌美元更創下一年最大的單日跌幅。

紐元之所以重創,主要是兩大原因:第一,新西蘭優先黨帶有極右的民粹主義色彩,其中政綱包括了進一步減少新移民數量。金融市場認為,減少新移民數量的話,會導致投資移民帶到新西蘭的新資金會銳減,令當地經濟放緩;第二,工黨政綱要求新西蘭儲備銀行,把就業情况也納入為穩定物價的考慮因素,即是新西蘭儲備銀行在加息前,不但要看到有通脹才可以加息,還要看就業市場是否達標才可以加息,這樣亦令金融市場聯想到未來加息步伐會大幅放緩。

限投資移民新資金銳減 料經濟放緩

因此,令到紐元受到重創,再加上奶製品價格沒有什麼起色,我估計紐元兌美元將會回落至5月初的0.6814低位,然後反彈或整固後再往0.6347至0.6209水平邁進,後市形勢不容樂觀。

至於英鎊後市,我認為不用太悲觀,主要有兩大理據:第一,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出席歐盟峰會前夕,藉着傳媒向英方遞上橄欖枝,說雖然目前談判仍不足以進入第二階段,但現階段情况尚算令人鼓舞,他說雙方目標是在年底前進入第二階段談判。這番說話徹底打破了坊間所說的脫歐談判將會破裂。另一邊廂,文翠珊也釋出善意,表示希望歐盟能夠給她一個可以說服人民的結果。估計雙方已意識到,如果發展下去迫使英國硬脫歐的話,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而出現雙輸的結果,所以我大膽判斷談判很快便會有好消息公布,而進入第二階段談判。第二,上星期二英國統計局公布了9月消費物價指數,結果是按年上升3%,創下5年來新高。反映英國通脹問題惡化,迫使英倫銀行很大機會在11月2日的議息會議上,宣布加息來對抗通脹。英倫銀行可能以為英鎊匯價上升可讓通脹得以紓緩,但可惜事與願違,因為9月份的英鎊匯價連番破頂,兌美元最高曾升至1.3655的15個月高位,但通脹卻創下5年來新高。所以英倫銀行應該洞悉到英鎊升值未能遏止通脹惡化,因此加息是別無選擇的做法。我估計英鎊兌美元後市重回1.3658高位應沒有難度。

脫歐談判進新階段 英鎊料重上1.3658

至於美元方面,雖然受到參議院通過了財政預算案激勵而回升,但這星期有兩件事極可能令美元又再轉弱;第一,有消息指特朗普可能最快在本周宣布新一任聯儲局主席誰屬,我仍然維持看好鴿派的候選人。現在頂頭兩大熱門的鮑威爾和沃爾什,應該會是其中一位跑出,令金融市場重新評估聯儲局的貨幣政策,這對美元後市極為不利。第二,是歐洲央行會在周四進行議息會議,估計歐洲央行很大機會宣布退市又或者加息,這對歐元後市甚為利好,歐元上升會令美匯指數下跌。最後,在執筆時雖然仍未知道日本大選結果,但估計安倍幾乎肯定會勝出,和現時的情况沒有分別。預期安倍會勝出,而先行做淡日圓的外匯交易員或會因此平倉離場,令日圓有上升壓力而回升至111.50水平。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35&issue=20171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23

盧楚仁:要用英鎊 早買早著

1 : GS(14)@2017-11-04 15:12:56

【明報專訊】英國繼早前公佈的通脹數據極為標青後,最新出爐的第三季GDP環比增長了0.4%,比前值和預期均更好,相信大大加強了本星期英倫銀行的加息壓力,甚至要開始減少買債,逐步退出接近10年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

英國經濟全面好轉,不但可以從GDP中看到,英國失業率由去年底4.8%,一直降至最近公佈的4.3%,反映英國經濟基本上已經全面復甦。現在英國的通脹率是3%,但官方利率則只有0.25厘,從通脹和息口的關係看,英國不單止有加息壓力,嚴格來說英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要進入加息週期。

英經濟全面復甦 應進加息週期

諷刺的是,美國通脹表現平平,聯儲局官員更表關注,但聯儲局就有理無理加了先算。現在英倫銀行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脹惡化,根本已再無藉口推卻加息的必要。況且兩大經濟數據、即失業率和GDP表現均比預期好,英倫銀行亦有需要盡快結束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英國在經濟全面復甦下,通脹又開始惡化,若不果斷回應,馬上收緊貨幣政策,英國的資產價格便會開始醞釀泡沫,帶來另一個問題。

或者市場上有些人擔心英國脫歐談判最終會出現破裂的局面。相反,我則認為破裂的機會十分微,現在雙方談判陷入膠著狀態,純屬雙方的談判伎倆,用來爭取自己陣營最大的利益。但不管怎樣,英國要脫歐是不爭的事實。英國硬脫歐根本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相反,好來好去的軟脫歐均對雙方有利。所以我估計大家都會讓步,達成第一階段的脫歐協議,進入第二階段談判。若果未來一星期脫歐談判傳來好消息,再加上英倫銀行宣佈收緊貨幣政策的話,那麼英鎊的升勢會相當猛烈。

倘脫歐談判有好消息 英鎊勢急升

提醒大家,第一,如果你未來需要大量使用英鎊,奉勸你早買早著。第二,如果你做淡或做空了英鎊,那麼千萬要小心(當然好倉也要小心),必須做足風險管理和止蝕,正所謂英鎊英鎊,正一「癲鎊」,過去英鎊一旦行起單邊市,可以癲到你不敢想像。不管短期可能會試一試低位,但政治、經濟、通脹以至貨幣政策,均有利英鎊居多。我認為英鎊後市可繼續看好,中短期會有力挑戰1.3655至1.3835水平,在2018年相信更加有力挑戰1.500水平。

央行為紓通脹 升值容忍度大

或許你會問,英倫銀行若果宣佈加息或退市等收緊貨幣政策,刺激英鎊上漲,英倫銀行是否願意接受英鎊升值呢?我估計英倫銀行能承受到英鎊升直到某一水平,原因是英國通脹嚴重惡化,乃因英鎊在脫歐後大幅貶值所致,因為英國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國家,所以英鎊貶值後,入口物品價格飛昇,因此,英鎊的升值,其實是有助紓緩英國的通脹。

加上這一年英鎊升值後,亦沒有對經濟增長出現負面影響。相反,若我的判斷是錯誤的,即是脫歐談判最終破裂,而導致英國金融市場出現動盪,令到英倫銀行臨陣縮沙,不敢收緊貨幣政策,那麼英鎊才會有大跌的可能。所以,最終仍要看脫歐談判會否有進展,不過我仍然是樂觀的。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18&issue=20171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88

盧楚仁:從金澤馬拉松看日圓走勢

1 : GS(14)@2017-11-12 16:38:36

【明報專訊】上星期日跟從教練馮華添先生出發往日本金澤,參加當地的金澤馬拉松賽事。賽後感覺大會安排相當不錯,氣氛也十分熾熱,雖然當日下着雨及只有幾度的低溫,但當地市民不管是小朋友以至老人家,均站在比賽路旁給健兒們打氣,還有不少擊鼓的樂隊,沿途以鼓聲振奮全身濕透的跑手們,令我們都非常感動,有興趣的馬拉松愛好者,不妨可以考慮參加2018金澤馬拉松比賽。

今次在大會的場刊上看到,是次全馬賽事一共有近1.56萬人參加,當中有1231人來自海外。值得一提是,這1231人當中,香港竟佔了607人,台灣有353人,中國大陸則有159人,所以海外選手當中,香港的跑手佔了接近一半,反映香港的跑手非常熱中到海外參加賽事,所以也帶動了很多旅行社舉辦不同的跑步比賽團。據我所知,有一些中小型旅行社專門就是開辦海外馬拉松團,生意不錯,估計這股熾熱的大趨勢仍會蔓延。其實香港有些旅行社不單止舉辦海外馬拉松團,而且還有踩單車和行山,據說也相當受歡迎。

香港的跑手喜歡到日本跑馬拉松,當中主要原因離不開氣氛好,打氣的群眾站滿行人路,最值得表揚的是日本主辦單位,在制訂任何措施均以跑手為出發點,令我們感覺相當貼心。還有就是跑手們比賽完畢後,可在當地浸溫泉以消除比賽後的疲勞,對跑手們可算一樂也。

在日本逗留期間,不期然會到當地的百貨公司、商場和食肆走一走,今次在名古屋和金澤等地觀察所得,經濟明顯很差,在星期六和日晚上很多食肆都是拍烏蠅,高級的百貨公司售貨員數量比顧客多得很。東瀛遊領隊Ivan也這樣說,日本經濟情况不樂觀,一方面反映了經濟確實一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地人不願消費,原因是對前景悲觀。

日本人對經濟前景悲觀 形成惡性循環

日本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經濟起飛,絕大多數的大企業對員工都採取終生聘任制,所以當時日本的打工仔不怕失業,所以對前景均正面。但1990年後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企業們紛紛取消了這個終生聘任制,以致當地的打工一族覺得沒有了保障和安全感,導致了心態和生活習慣180度轉變,尤其是年輕人經常怕失業,所以什麼都不敢做。不單止不敢消費,有的不敢結婚、不敢生兒育女、不敢買樓、不敢買車,甚至不敢拍拖,大批電車男和宅男湧現,這些心態都反映了他們對前景相當悲觀。所以日本的自殺率在1990年以後持續上升,相反出生率則持續下降,再加上人口老化,這些結構上的問題產生惡性循環。

安倍晉三雖然成功連任首相,但今次勝出不是因為民望高或有領導能力,只不過是他的對手太差,腐敗的安倍也能夠連任。日本人未來心目中有兩件大事,一是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二是2019年會將消費稅由8%增加至10%。雖然安倍強調增加了的消費稅會用作幼兒方面上的開支,似在暗示鼓勵生育,但日本年輕人的想法卻相反,進一步再提高消費稅,他們更加不敢消費,因此日本經濟會轉差,所以在前景悲觀的大前提底下,他們更加不敢生兒育女。其實安倍可效法特朗普,不單止不加消費稅,反過來輕微下調消費稅,一方面可提高自己的民望,二方面可能會刺激消費,反而增加了稅收。

因上述的死結問題,長遠而言我對日本經濟,尤其是地產業因人口銳減而感到悲觀,但宏觀來說,日圓則會受通縮及拆倉影響下而上升。最近日本股市受外圍帶動下日經升上20年來的新高,亦有分析指,因此日本經濟或會好轉,令日本央行部署退市,繼而推升日圓,導致日圓後市易升難跌。

日圓114.50可買 再跌空間有限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亞洲,首站到日本會見安倍,日本和美國在多方面立場都是一致的,唯獨是在匯率上各自均希望本國貨幣貶值,但這問題上明顯是特朗普較有主導權,安倍就算想大幅貶低日圓,估計特朗普不會輕易接受。技術上來說,日圓已經跌至重要支持位114.50,短炒來說,只要破115.55做好止蝕,上位111.50止賺(見圖),絕對是值得一博;中期而言,我有信心日圓重上108至107水平。若聖誕節要去日本旅行的話,也不妨先兌換日圓,因為即使會再跌,空間也有限,應該差不了多少。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31&issue=20171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49

盧楚仁:油價強弩之末

1 : GS(14)@2017-11-19 15:38:42

【明報專訊】紐約期油在今年6月中見底之後便反覆回升,在11月3日更向上突破今年以來橫行區間的上位阻力55.22美元,上星期四更升至57.90美元的兩年新高,當中大多數是來自地緣政治的利好消息所帶動,若是如此的話,恐怕油價高處不勝寒,因這些因素不會對油價帶來長期支持。

回顧近來油價上升的原因,不外乎是早前特朗普突然宣布不承認伊朗核協定,並企圖令伊朗石油禁運出口,產油國打算延長減產協議,以及最近沙特出現內亂和聲稱也門胡塞武裝分子發射到沙特的導彈是由伊朗提供,繼而令到沙伊之間出現罵戰,令緊張局勢升級,最終導致油價拾級而上。但只可惜油價的升勢不是來自供求的實質基本因數,若是的話油價絕對大有空間再上升。現階段油價是借上述消息炒上來,所以我判斷油價後市正醞釀單邊急跌的大行情。

政治口水多 實際供求無變

回顧過去歷史,類似行情近的有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東部及克里米亞(圖1),確實令當時紐約期油先升至107.56美元高位,雖然當時衝突仍未平息,但紐約期油在見頂後隨即出現暴跌,在翌年3月跌至42美元及後反彈至62.58美完後又再暴跌至26美元,前後跌幅達75%,很多投資者和一些機構在這一役造成無可挽救的虧損。這些都是buy on rumors sell on facts的傳統手法,再加上市場已熱炒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所以令當時油價出現大跌行情。

慎防大戶藉消息平倉

遠的例子可以參考1980年9月22日爆發的兩伊戰爭,戰爭爆發初期,伊拉克出動空軍轟炸伊朗的阿巴丹煉油廠,亦即是當時全球最大的煉油廠。受消息刺激下,紐約期油一度短暫急升至40美元,及後油價在40美元見頂後迅速滑落,及後跌勢不斷加劇。最終在1986年中跌至接近10美元才見底回升。最諷刺的是兩伊戰爭一共打了8年,油價幾乎跌足8年。大戶除借消息平倉外,當時油價大跌的主因是,兩伊在軍事實力上都勢均力敵,雙方未能夠以速戰速決的方法來打敗對方,所以兩國都爭相變賣資產及增加售賣石油來套現,來購買大量武器作持久之戰,結果引致當時油價和金價均雙雙大跌。

新能源淘汰傳統能源大勢不改

估計今次伊朗和沙特開戰的機會十分微,因沙特正值內亂期間,相信沙特在此時不會對外發動戰爭,若事件淡化會令油價的上升動力亦淡化。但肯定的是中東兩大產油國家即沙特和伊朗,會令金融市場對減產效果成疑,繼而對油價後市悲觀。另一邊廂,當油組國和俄羅斯進行延長減產之際,美國便趁此機會默默地增產,足以抵消了油組國的減產數量。

另一個重中之重的重點,就是能源市場的大趨勢是不會逆轉,未來大趨勢一定不會依重石油這種傳統能源,反而肯定會改為用再生能源來取而代之。另一個肯定的是,未來的燃油車即汽油和柴油車會被電能車所淘汰,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政府已有時間表淘汰這些燃油車,若你問未來環球經濟向好可會利好油價?我只會答未來環球經濟向好是有利電能車的銷售。

留意關鍵支持位55美元

在技術和圖表上看,上星期二紐約期油日線圖的RSI已達79.55的嚴重超買水平(圖2),所以油價再上的空間就算有亦不多。上星期四紐約期油高見57.90美元,這是否代表已見頂?定還是會上試 2015年5月的62.58美元才見頂?基本上兩個機會均會有的,但估頂其實是有高難度的,反而今次大家可留意一些下方的重大支持位,這些支持位失守的話,大跌市便有機會隨即出現。在日線圖中可找到的重要支持位有兩個分別是55.22美元及54.41美元,若破的話,下位目標為49美元至50美元。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80&issue=201711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80

盧楚仁:馬太效應看貨幣策略

1 : GS(14)@2017-11-26 14:26:12

【明報專訊】馬太效應的背景,是來自新約聖經中馬太福音裏面的一則寓言,比喻強的會愈強、弱的會愈弱;多的會愈多、少的會愈少;好的會愈好、差的會愈差,類似的兩極現象。在經濟學界裏面,亦經常藉馬太效應來反映現今社會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其實不單止在經濟層面出現馬太效應,我們很容易在科學界、運動界、演藝界和金融界中,均發現到有馬太效應的存在。

馬太效應是來自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25章14至30節,經文大致上是說一名主人在出國前,吩咐3位僕人前來,並分別按他們的才幹給了5000、2000及1000銀子去管理,領5000和2000的兩位僕人去做買賣,均賺了一倍回來。但領1000的那位僕人卻因懶惰和膽小,竟把1000銀子埋在地上。

後來主人從外國回來,找他們3位算一下帳,領5000和2000的僕人交代說他們都賺了一倍,即5000和2000的回報,主人讚賞他們良善又忠心,並分派更多事務給他們去管理。最後領1000銀子的僕人說因害怕,所以埋了1000銀子在地裏,現在原封不動交還給主人,主人便罵他,說他是又懶又惡的僕人,隨即收回他1000銀子,轉交給那已有1萬的第一位僕人去管理,更說出真理(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最後,主人把無用的僕人丟在黑暗裏讓他哀哭切齒。

沽紐元為核心 吼英鎊歐元日圓

在金融市場,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就像領5000的第一位僕人,令公司業績以倍數計增長,所以亦令股價愈升愈有,所以一些表現極優秀的上市公司被稱為股王,而一些表現優秀的投資者亦被稱為股神。

若將馬太效應運用在外匯市場中,更是最好不過和貼切,因為我們只要運用當中所指,好的會愈好,差的會愈差這理念來操作外匯買賣就最為實用。以長期趨勢看,一些國家經濟愈好,貨幣就愈升值。相反,一些國家經濟轉差,貨幣就愈貶值,所以我們要買入經濟向好的國家的貨幣,選擇沽出經濟最弱國家的貨幣,以作為一個外匯買賣的組合。過去我看淡美元更看淡紐元,我認為未來前景最好的貨幣,仍然分別是英鎊、歐元和日圓,讀者們可以以沽紐元為核心,找一隻你心目中的強勢貨幣來買入。

靠貨幣寬鬆刺激經濟 紐元料下試0.62

美元持續受稅改能否得到參議院通過,以及通俄門事件不斷惡化所拖累,相信上述事件會繼續令美元繼續受壓,估計美匯指數會下試92.80水平。若以美匯指數日線圖分析,美匯指數似正在醞釀頭肩頂當中,所以一旦92.80向下突破的話,便很大機會下試9月的低位91.13。紐元方面,受經濟數據未如理想及新西蘭財長表示通脹和就業均是雙重使命,所以有可能令貨幣政策更加趨向寬鬆,令金融市場認為新西蘭政府會傾向用弱紐元政策來刺激經濟,再加上芝商所奶製品期貨反覆偏軟,令紐元兌美元上星期五終於跌破0.6814重大支持位。短期來說,紐元兌美元應會下試0.6673支持位。長遠來說,更會下試0.6200的大關口。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

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48&issue=20171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