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長性遭質疑美科技股連跌三天,市值蒸發3000億投資者有所動搖

美國科技股調整進入第三天,周一早盤納指平開後快速走低,跌幅迅速擴大至1.5%以上。對於成長股投資者而言,這輪調整來得有點猝不及防,自從上周四Facebook公布財報以來,科技股總市值已經蒸發近3000億美元。

周一早盤,科技股五朵金花 'FAANG'中全線下跌, Facebook和Netflix下跌超4%,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下跌超1%,蘋果下跌0.6%。 'FAANG'是科技股中高成長性的代表,在美股本來持續至今的九年牛市中,漲幅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

上周四社交媒體Facebook度過了可能是公司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受“劍橋分析”數據泄露事件及假新聞等方面消息影響,公司迎來了堪稱災難性的一份財報,營收和活躍用戶均不及預期,公司股價大跌20%,市值蒸發超1200億美元。

然而不止Facebook一家公司令投資者失望,流媒體巨頭Netflix此前公布的最新財報也讓投資者大失所望,新增訂閱用戶近五個季度以來首次不及市場預期,且差距甚遠。公司此前宣布將投資80億美元生產原創劇集,同比增長超一倍,市場擔心訂閱用戶增速下滑將無法維持公司股價,本月奈飛下跌近13%。

如今市場的目光已經轉向即將在周二盤後公布財報的蘋果身上。目前市場的預期偏正面,彭博社統計市場分析師數據顯示,預計蘋果本季財報營收為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這將是2015年以來公司最強的3季度增長),但可能會給出略為疲弱的4季度指引。摩根士丹利則看好蘋果服務業務收入增長。

有券商開始建議投資者轉向價值股,傑弗瑞股票策略師德桑克蒂斯(Steven DeSanctis )周一表示,科技股成長性遭遇質疑,不妨將目光轉向價值股。摩根士丹利的看法類似,將工業板塊作為主推。不過高盛並不贊同完全退出科技股,認為Facebook的財報表現不足以代表整個科技股和互聯網公司的未來前景。

統計顯示,科技股依然是今年美股中表現最好的板塊,整體漲幅14.1%,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5.4%。

責編:樊誌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16

創業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1 : GS(14)@2013-06-08 16:10:34

http://finance.sina.com.cn/colum ... /08581574603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46

李志成:藏富於樓 老有所依

1 : GS(14)@2016-10-17 08:00:34

【明報專訊】俗稱「逆按揭」的安老按揭計劃,在香港推行近5年,過往只接受私樓業主申請,但近期該計劃擴展至未補地價的資助房屋,包括居屋、夾屋及公屋等,預計增加逾百萬位市民受惠。計劃讓長者業主將自住物業作為抵押品按給銀行,並繼續居住於原有物業直至百年歸老,同時每月領取一筆款項作為生活費。對於存款有限,或大部分資產鎖死在物業的長者業主來說,該計劃不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另類方法。

不少長者一生埋頭工作,將大部分積蓄投放於撫養子女及供樓上,到年老時已無多少生活費。加上香港生活逼人,就算要求不高,支出也不少。若然子女有獨立成家的想法,平日已事事「慳到盡」的方法儲錢上車,更可能減少家用金額。而逆按揭就正可將長者的資產釋放出來,應付退休生活所需。

表面來看,對於完全擁有業權的長者業主來說,承做逆按揭期間,仍保有業主身份,繼續安居於物業,同時申請人可按年支或按月支取款項作生活費用。

逆按揭擴至資助房屋 更多長者受惠

買磚頭「藏富於樓」向來是華人傳統投資智慧,因為紜紜投資中,買樓可說是比較長遠及穩定的投資,其最大優點不僅是提供有瓦遮頭的住所,過程中更可透過樓換樓,以改善環境居所,及增加個人資產總值。「老有所養」是人生理想,每個人也追求安享晚年、生活無憂。縱使老來未能靠子女生活,手握物業亦能令人老有所依,逆按揭讓長者可繼續享有穩定的生活居所,相信計劃擴展至資助房屋,令更多長者受惠,亦給人多一個退休生活選擇。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74&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40

陳永傑:銀行低息「搶供」另有所圖

1 : GS(14)@2018-02-04 20:55:52

【明報專訊】美國加息對於本港銀行盈利是利好的,因為息差擴闊提高利潤,銀行理應鼎力支持加息。但有些大銀行不僅表示今年加息的幅度比美國為低,而且更積極推出低廉定息按揭計劃打減息戰,因為「搶供」根本另有所圖。

美國聯儲局公開去年12月會議紀錄透露,委員對今年加息3次各0.25厘的步伐,存在分歧。全球投資市場仍預期今年美國加息3次,大致視作標準,稍有出入不足為奇。原則上銀行應該支持加息,可藉着擴闊息差增加盈利。

本港銀行亦認同上述論調,但美國兩年來加息5次,本港銀行並無跟隨。縱然聯儲局表示今年再加息3次,但有些本港銀行預期只會加2次而已,理由是本港銀行資金池結餘充裕,不用跟得太貼。

在去年底內地及本港銀行同業拆息抽升之際,有投資市場人士預料本港銀行會很快步入加息時期。踏入今年,部分大銀行非但沒有加息,反之在按揭貸款市場推出首一兩年低至大約1.68厘的低廉定息按揭,來個「大搶供」,爭奪置業顧客。

吸實力顧客 提高盈利能力

銀行在每逢年頭出招爭取按揭貸款市場,屬意料之內,但在加息期內來個低廉按息,似乎是逆市而行。但細心分析,按揭是有抵押貸款,風險一貫比較低,最重要是買得起樓的顧客質素通常不錯,不少人更有餘力使用銀行其他服務,是交叉銷售的理想對象。

銀行以低廉按揭作招徠,吸引到實力顧客,能夠創造新業務,提高了銀行的盈利能力,是另闢蹊徑。因為能夠置業已經是實力最佳證明,減省了許多篩選工夫。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50&issue=20180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