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鮑爾森(John Paulson)在昨日的股市暴跌中遭受了一記重擊。他的對沖基金最大的一筆股權投資就是制藥公司Shire。
這家公司昨日暴跌了23%。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美國生物制藥企業AbbVie發布消息稱,公司將重新考慮與英國制藥商Shire540億美元的並購協議。
今天,據路透報道,AbbVie建議其股東在投票中反對這筆交易。
此前,AbbVie希望通過收購英國Shire制藥,將公司法定地址從芝加哥遷移至英國,從而降低稅收負擔。若並購失敗,這筆交易將成為美國打擊海外避稅的最大受害者。
AbbVie的一紙聲明發布之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英國Shire制藥股價暴跌23%,美國上市的Shire股價跌幅更是達到29%。
根據彭博的數據,鮑爾森最近持有該公司約4.7%的股份,這部分股份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數據同樣顯示,他最近還擁有336萬股該公司美國上市的ADS。
根據BI的計算,在周三的暴跌中,鮑爾森光是這筆投資的賬面損失就高達7.8億美元。
鮑爾森的基金公司管理者220億美元的資產,其並購基金管理的規模約為100億美元。
盡管賬面損失看上去很嚴重,但他的並購基金通過做空行業ETF進行了對沖。
股神巴菲特的資產組合最近制造了不少新聞標題。
繼周一IBM因財報不佳而股價大跌,令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縮水近10億美元後,周二,巴老最愛的可口可樂公司竟然上演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戲碼:因三季度營收低於預期,可口可樂股價大跌逾6%,是該公司股價自2009年10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天。
按照巴菲特持有4億股份計算,周二可口可樂下跌2.72美元,讓巴菲特的投資又跌去了10.9億美元。
可口可樂是巴菲特的第二大投資,也是他過去數十年內資產組合中最堅定持有的股票之一。(他在2006年離開了可口可樂董事會,他的兒子Howard於2010年獲得了一個董事會席位。)
“我愛可樂,也愛他們的管理層和董事們。”巴菲特曾在今年4月的CNBC采訪中表示。
巴菲特麾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RK)持有大約9%的可口可樂股份,是後者的最大股東。巴菲特雖然沒有對可口可樂的高管薪酬計劃投過反對票,但在私底下多次提出批評。
可口可樂不久前應巴菲特要求,在周三宣布對其高管薪酬計劃作出更改,其結果是該公司向員工授予的股權獎勵和期權將會減少。可口可樂稱,新的薪酬計劃旨在提高股權獎勵的透明度,並使其股票購買活動變得正式化,從而最小化股東攤薄。
此前,《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可口可樂很可能會在高管薪酬計劃於明年開始生效以前對其作出修改。巴菲特曾多次對可口可樂重度依賴股票期權的薪酬計劃表示不滿,稱其對該公司高管來說形同“彩票”,經常都會為其帶來巨額收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京時間10月24日淩晨,有外媒報道稱,股神沃倫·巴菲特將新的投資目光轉向了可再生能源項目,看來過去幾周其所持有的7只股票帶來的50億美元賬面損失,絲毫沒有影響巴老的投資熱情。(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據悉,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下稱“伯克希爾”)正通過2000年購入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大規模投資位於美國愛荷華州的風能發電場,這家公共事業公司目前已更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並且迅速成長為美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在全球範圍為超過800萬用戶提供電力。如果該公司與加拿大一家電力輸送公司30億美元收購交易能在今年底如約完成,這個數字還將擴大到1100萬。
除投資再生能源項目外,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已經投入150多億美元進行並購。該公司在2013年以56億美元收購了內華達州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NV能源公司。巴菲特在最近寫給股東的一封信中說道,“這不會是在能源領域最後一筆大的並購”。
值得註意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是52歲的加拿大人格里格·阿貝爾(Greg Abel),他被很多分析師認為是接替84歲的巴菲特,成為伯克希爾CEO的熱門人選。
2014年初,巴菲特曾表示將在可再生能源業務上投資150億美元,但據悉目前他準備在該領域的投資再增加一倍,伯克希爾一直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公用事業企業進行並購。
伯克希爾副主席查爾斯·芒格(Charles T. Munger)在9月份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
伯克希爾近年來多次表示能源業務是該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這部分業務為公司帶來超過7%的利潤,而且這個比例還有可能繼續增長。對能源業務的擴張成為將不斷增加的現金流進行有效投資的有效途徑。
巴菲特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我們已經走到了伯克希爾生命的一個節點,我們對於那些需要投資資金的業務感到相當滿意,只要它能夠帶來不錯的回報率。”
但最近幾周,其投資股票的表現可能讓巴菲特有些頭疼。伯克希爾持倉組合中的很多股票近期出現大幅下跌。如果按照伯克希爾在6月30日公布的最新持倉數據計算,巴菲特所持組合中7只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50億美元。
其中,尤以伯克希爾的重倉股—IBM和可口可樂讓公司損失慘重。這兩家公司因第三季度財報表現令人失望而導致股價重挫,僅這兩只股票在本周內連續兩天讓伯克希爾賬面損失合計25億美元。此外,巴菲特鐘愛的能源股走勢也不樂觀,近期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對能源股的股價造成嚴重打擊。
但顯然,幾十億美元的賬面損失對於作用百億身家,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股神來說,絲毫不會影響其投資熱情。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給股東的信中這樣說道“對於投資者來說,恐怖的市場情緒是你的朋友,而市場的狂熱是你的敵人。”
(編輯:李燕華)
人常說沈默是金,多嘴呢?它可能讓到手的“金”拱手送人。《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由於旗下銀行家John Taft被認為在阿里巴巴上市靜默期透露過多信息,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決定不再任上月阿里巴巴IPO的承銷商,被迫讓出這項全球史上最大規模IPO的承銷業務。
令人遺憾的是,John Taft是RBC美國財富管理部門的負責人,根本沒有參與阿里巴巴的這宗交易。他在智庫The Institute for the Fiduciary Standard的一次會議上談到了當時即將上市的阿里巴巴。提及“正探討券商受信標準的建議”時,他舉了阿里巴巴上市這個例子。可按監管法規要求,在上市公司啟動IPO前的靜默期,交易相關人士不得談論和宣傳相關公司個股。
最初RBC是參與阿里巴巴IPO交易的35家投行之一。由於Taft的“快人快語”,該行自願退出了對阿里巴巴上市的服務。RBC發布聲明稱:
“因募股到來前的一次行業研討會上疏忽大意,一名與阿里巴巴IPO流程不相幹的員工評論了這筆交易。”
“我們自願選擇退出IPO交易,這與我方以客戶為先的核心價值和出於高度謹慎的考量一致。上述員工的評論並未影響募股,我方的退出決定也絕對沒有影響阿里巴巴及其IPO。”
負責上月阿里巴巴IPO的34家投行最終分得合計3億美元收入,其中瑞信等為首的五家銀行平均每家獲得收入約4700萬美元。知情者向《華爾街日報》透露,RBC原本可以在這項交易中賺取250萬美元。下圖可見參與阿里巴巴IPO的主要金融機構獲得收入,圖表單位為百萬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歐美制裁和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下,俄羅斯正面臨嚴峻的考驗。
俄羅斯財長Anton Siluanov周一在莫斯科的經濟論壇上表示:“因為歐美制裁,我們每年損失約為400億美元,而由於油價暴跌了30%,我們每年的損失在900億至1000億美元。”
由於俄羅斯經濟主要依賴原材料大宗商品的出口,歐盟和美國的制裁讓俄羅斯失去了從國際市場獲得資金和技術的渠道。
上周六,俄羅斯外長Sergei Lavrov指責西方企圖通過制裁來破壞俄羅斯經濟,鼓動俄人民反抗,以期達到顛覆政權的目的。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日也表示,歐美制裁、油價暴跌和盧布貶值正在讓俄羅斯面臨“災難性的後果”。他還指出,這將讓其他國家產生連鎖反應。
他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警告:“現代的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你永遠沒法保證經濟制裁、油價下跌和貨幣貶值只會對俄羅斯產生負面效應。”
普京還否認了自己和被美國制裁的個人和企業存在利益關聯。他表示,“這種金錢影響權力的現象如今在俄羅斯已經不存在了”,美國的制裁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前提”。
俄羅斯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上周五表示,俄羅斯正在考慮削減原油產量,以期提振油價。而原油產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的歐佩克也將於本周決定是否削減產量。
目前,俄羅斯有一半的財政收入來自石油出口。上周五俄羅斯下議院通過的下財年財政預算,是以油價96美元/桶為前提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大宗商品大跌使新興市場企業面臨極高違約風險。新興市場高風險垃圾債券(dismissed debt)損失劇增,已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印度尼西亞最大煤炭生產企業Bumi Resources和俄羅斯大行俄羅斯標準銀行(Russian Standard Bank)的損失最為突出。
美銀美林的高風險新興市場企業指數昨日下跌2.7%,上月該指數已大跌5.6%。今年以來,這只追蹤中國、俄羅斯、巴西企業108只美元與歐元企業債券的指數跌幅已達9.8%,跌幅為2008年以來最高。
新興市場債券的損失體現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令市場更為擔心。IMF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長3.8%,明顯低於4.9%的2004-2007年平均水平。彭博報道認為,今年煤炭、鐵礦石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大跌,西方國家又對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施加最嚴厲的經濟制裁,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公司瀕臨違約。
資產管理公司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Co.駐紐約的全球固定收益負責人Heo Joon Hyuk認為:
“對大多數中小規模的大宗商品企業而言,這是非常血腥的環境。除了大宗商品下跌,俄羅斯的企業還有一層重壓——融資限制。”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月稱,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關系使投資者對俄羅斯銀行的信心減少,導致俄羅斯國內資本外流。
俄羅斯標準銀行便是西方制裁的受害者。今年10月,穆迪下調將該行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稱該行“資產質量惡化”。繼上月重挫23.7%後,昨日該行發行額3.5億美元、2018年4月到期的債券交易價繼續大跌,1美元面值的該債券跌至0.55美元的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另一大輸家是Bumi Resources。據彭博統計,該公司發行額7億美元、收益率10.75%的2017年到期債券上月交易價縮水24.4%。上月該司成功將面向新加坡債權人的償債期延長六個月。昨日該司下屬三家機構在紐約申請破產保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鮑爾森倒黴的2014年正在變得更加糟糕。
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表示,這名億萬富翁的公司旗下的事件驅動基金(Event-driven Fund)在11月下跌3.1%,2014年以來下跌了27%。
鮑爾森複蘇基金(Paulson Recovery Fund)今年以來下跌了14%。
Paulson & Co管理著19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對國債市場、兼並以及公司事件進行下註。該公司近期因投資房地美和房利美證券而遭到損失。該公司還下註了一起失敗的醫藥行業並購交易。截至9月30日,Paulson&Co持有的能源投資(Whiting Petroleum Corp和Oasis Petroleum Corp)也在近期受油價下跌影響下跌。
58歲的鮑爾森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大起大落。他的投資集中於並購交易、黃金、歐元區債務危機以及按揭市場。2007年,他通過下註美國房地產市場獲利150億美元。
自那以後,鮑爾森的業績時好時壞。2011年,該公司資產升至380億美元的頂峰。那年,因鮑爾森錯誤的看好美國經濟,Event Fund下跌了36%。次年,他因投資黃金和對賭歐洲債市而遭受損失。2013年,他的業績大幅好轉,其公司成功的在公司兼並和股市投資中獲利。
今年,鮑爾森旗下大部分基金遭受損失,而標準普爾指數則上漲了12%。
據Hedge Fund Research Inc,對沖基金行業平均盈利了3.7%。這不佳的表現使得對沖基金正以2009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倒閉。
鮑爾森之前的成功讓他避免了其它公司損失時所需面臨的壓力。鮑爾森的個人財富為112億美元,其大多數資產投資於其公司的基金中。
今年,鮑爾森旗下部分基金上漲。Paulson & Co.’s的公司並購套利基金(merger-arbitrage vehicle)上月上漲1.2%,今年以來上漲1.1%。
該基金的杠桿版11月上漲了3%,將年度跌幅縮小至0.9%。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