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 或將導致電影市場短期低迷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172014年4月16日晚,快播在微博上表示:快播將啟動全新的商業模式,正版內容將成其未來發展核心,存在大量盜版低俗qvod服務器就此關閉。
自此,無數宅男的神器快播神力大大減弱,盜版視頻界從此再無大佬,這樣標誌性的決定事件必將記錄在中國互聯網史上,和快播互利互生的大批盜版網站將出現大規模倒閉,中國草根互聯網群體在網絡上的力量也將被進一步削弱。
隨著今年互聯網打黃掃非活動的進行,國內已經有大量網站主動或被動更改,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必然受到了此次活動的影響。有部分觀點認為,在此前2013年網絡視頻盜版多起糾紛當中,主流視頻網站內容正版化已成趨勢,並被其落實到行動。在影視產業以及已經初步走上內容正版化的視頻網站的共同作用下,此次快播作為最後一家主流盜版視頻聚集地,關閉QVOD服務器,會對影視產業的發展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對此,小謙認為如果要將電影和電視劇兩大產業分開來考慮的話,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從短期來看,電影產業不僅不會因為此次事件,就步入付費視頻時代,並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獲得更大的收入,反而還會因為盜版市場的萎靡,導致線下市場的萎縮,減少收入。
盜版視頻之所以一直存在,和背後「權益」被侵害卻默不吭聲的視頻內容所有者的默默支持有很大關係。盜版視頻所提倡的免費主義,降低了用戶觀看視頻的成本,對視頻的營銷傳播有著不可磨滅的成績。通過線上讓更多的人傳播電影相關方面的信息,吸引用戶去電影院體驗更加優良的觀影體驗,視頻內容方相當於在互聯網上「免費」地獲取流量,然後再通過內容、影視演員陣容等因素對流量進行轉換,這在視頻互聯網化的免費互聯網環境的中國當中,並非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電視劇不會在線下的電影院收門票盈利。電視劇播放週期長,高達數百萬(至少幾十萬)一集的網絡視頻獨家播放權,令電視劇內容所有者大大減輕了投資回報壓力,如若盜版現象更少,獨家的授權費用勢必也將獲得更多,這對於電視劇內容所有者來說是好事。
而電影觀看時間相對較短,相當於「試看」或者「代看」的盜版視頻被嚴厲打擊之後,原本能夠依靠盜版視頻進行轉換,獲得更多收入和口碑的電影營銷也將變得更加艱難。「網絡電影看的是免費,電影院觀影重的是體驗」,長線釣大魚的電視劇前面數集的試看,可以讓更好的把用戶代入電視劇的節奏之中,更容易吸引用戶付費。
僅僅只有幾分鐘的電影試看,看的人少了,傳播該話題的人少了,基於互聯網做電影營銷傳播的壓力不斷增加,出現在社會化媒體的電影信息用戶自主傳播的變得更少,營銷市場團隊組織生產傳播的跟多,要直接通過電影前奏把用戶吸引得付費,要比電視劇吸引更難。這樣一來,付費視頻的收入不及電視劇,之前能夠通過線上進行轉換的線下市場也會有所萎縮,電影市場短期低迷。
從短期來看,我相信此次快播的妥協,是無數宅男無數文藝女青年們,以及很多電影產業人都不願看到的事情。但推動我國網絡內容正版化,在線上和線上高度融合的商業社會當中是有利的。至於那些拿快播低俗內容說事的看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和盜版聚集地會轉移的情況一致的是,互聯網的大開放決定了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都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找到的內容,死了一個快播,還有千千萬萬個快播。要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建更厚的壁壘,並非一意孤行地按自己意願教育青少年,給青少年成長過程當中掃清一些對他可能並不是很重要的障礙。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還需要放得更開,跟換教育策略,更加主動地傳播結合社會發展的性知識,別把青少年們打傻子教,別以為青少年還是十年前的青少年,可控的換被動為主動教,你們敢不敢?
但綜合來看,隨著盜版視頻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付費視頻市場變得更大,擁有對視頻付費的習慣的用戶越來越多,盜版視頻的消亡最終還是可以對電影產業產生很積極的影響。此次快播的決定,將促使電影產業從業者研究更多更好的商業模式以及信息傳播模式,縱容會遇到小低迷,創新突破轉型,對電影產業來說也許並非壞事。
海潤影視欲借殼申科股份上市 孫儷或將晉陞為億萬富豪
http://www.iheima.com/thread-4477-1-1.html早前擬赴香港IPO的民營電視劇製作「大鱷」海潤影視近日宣佈,擬採用借殼上市方式登陸A股市場,「目前公司已選定殼公司,各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北京市環保局網站信息顯示,海潤影視擬上市融資,目前正在接受上市環保核查公示,公示期為5月5日至9日。儘管未披露更多相關信息,但上證報記者從海潤影視官網掛出的文件中獲悉,公司擬採用借殼上市方式登陸A股市場。「目前公司已經選定殼公司,各項工作正在進行中。」公司行政總監王存林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海潤影視IPO的初衷並非A股市場。資料顯示,海潤影視早在2010年就已開始籌備上市,本有望於2011年在香港上市,後因香港股市低迷而推遲上市計劃。王存林也表示,公司不在香港上市是因為覺得香港市況不太好,所以轉回A股市場。
據悉,海潤影視已與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等中介機構合作,制訂具體借殼上市計劃並付諸實施,目前各項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資料顯示,海潤影視成立於2001年4月,註冊資金7759萬元,目前囊括了影視策劃、製作、營銷、廣告(電視劇植入)、經紀等多種娛樂業務,並擁有孫儷、甘婷婷、趙麗穎等眾多簽約演員。公司曾因拍攝作家海岩的劇作而一炮打響,「海岩劇」一度成為海潤的金字招牌,其製作發行的代表作品有《永不瞑目》、《玉觀音》、《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一米陽光》、《亮劍》等。
網絡消息發佈消息稱,《甄嬛傳》女主角孫儷用202萬元價格獲得海潤影視2.6%的股份,海潤影視要借殼浙江諸暨的申科股份;並透露同時入股的還有許多明星。
海潤影視已拍攝的電視劇超過80部,總集數超過2500集,目前年產電視劇700集左右,為國內產量最大的影視集團之一。對比素有「國內電視劇第一股」之稱的華策影視[-5.29% 資金 研報],其年生產量為300集左右,海潤影視的製作實力可見一斑。
正因有著不俗的實力,海潤影視在2012年底的一輪私募融資中,吸引了20家機構競相關注,其中包括宋城集團旗下PE公司七弦投資、啟明創智、潤熙投資等。據瞭解,當時的私募提供了三種退出途徑:除了IPO常規之路外,亦可由GP安排上市公司完成對海潤影視的併購,2015年前完成退出,或者選擇在2015年底前由海潤影視大股東回購完成。如今看來,海潤的選擇已明確,這為潛伏其中的PE機構提供了退出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華策影視、光線傳、華錄百先後登陸資本市場,影視傳媒類企業的上市熱潮進一步湧動,上述三家公司目前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50.19倍、203.50倍、111.02倍。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國內民營電視劇製作商中的翹楚,若此次海潤影視成功借殼上市,其未來估值空間可以想像。」
文章來源:鳳凰財經
北京地鐵運1人虧5.9元 「2元票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153據京華時報官方微博消息,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介紹,按2013年不完全統計,考慮軌道交通建設財務費用和日常運營維護費用,北京地鐵每乘客人次成本在7.9元左右。在目前單一票價2元情況下,運營企業每運送一名乘客,虧損為5.9元每人。
對此,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建議,針對北京公交地鐵調價,將現有的基礎票制由單一票制改為計程票制。其表示,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已達465公里,乘客在路網中的乘車距離從最短的400米到最長的88公里相差220倍,但所付票款相同,沒有體現出「多乘坐,多付費」的公平性原則。
對於計程票制的起步價格,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建議,考慮軌道交通以吸引中長途乘客為主功能定位,起步價不宜設置過低,對於起步里程和加價里程的對應價格,應按照遞遠遞減的原則,也就是運價率隨著乘坐里程的延長而降低。
此外,針對北京公交地鐵調價,應形成週期性浮動性的價格調節機制。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建議,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每3-5年按照當年線網規模和物價水平研究票價是否調整變動。或者在批覆基礎票價的同時,給予運營企業一定範圍的價格浮動自主權,使運營企業可採用營銷手段,設置動態價格或發行優惠票種等以吸引或均衡客流。
「2元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1971年,北京地鐵開始運營,憑證件買票,票價1角,一直持續到1987年底,一線及環線兩線地鐵票分別調價為2角,但若連續乘坐兩條線其票價則3角。之後二十年,北京地鐵票價緩步上漲,直到2007年,北京地鐵票價正式實行「一票制」,無論乘車距離長短和換乘次數,票價統一為2元。當時定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大量小汽車出行產生的交通擁堵,但這也為日後公共交通大額虧損,市民乘車環境越來越差埋下伏筆。
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7月8日表示,2007年至2013年,政府共計補貼該公司各類財政資金221億元,主要用於彌補線路基本運營虧損、設備設施更新改造支出。其中2013年財政補貼基本運營虧損26億元,更新改造支出近20億元。
據《新京報》消息,今年年初,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馬伯夷透露,經測算,每張2元通票背後,都有近2元政府財政補貼。交通專家徐康明認為,持續的大幅度的財政補貼對於城市交通發展並沒有可持續性。
另一方面,北京地鐵客流過大已成一大難道,安全隱患不容小覷。2013年3月,其客運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今年3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交通委聯合開展「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就公共交通票價問題向市民徵求意見。這被廣泛解讀為調價勢在必行,「2元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不同的調整力度導致的結果也有差異。」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副會長王麗梅認為,北京公交調價面臨兩難,調整幅度小,其發揮的作用就不明顯,但調整幅度大也難以讓公眾接受,中等步伐比較合適。她指出,票制調整要有依有據,設置一個季度或者半年的調價窗口期,然後對調價效果進行評估,有必要的話要進行微調修正。
微軟本周或將宣布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計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389
微軟本周可能將公布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裁員計劃。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微軟此次裁員人數可能會超過2009年的5800人,成為微軟歷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裁員重災區可能在剛剛收購的諾基亞以及微軟與之重疊的部門,市場部和工程部也在裁員之列。裁員可能將於本周公布。
7月10日,今年微軟新任CEO Satya Nadella發表了上任以來首次任務宣言,他表示公司將會把未來的重心放在移動設備,雲計算和軟件開發上。他還稱本月將公布更多具體的實施細節。很顯然,即將公布的大裁員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在金融危機之初,微軟曾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削減了多達5800個工作崗位,占當時員工總數量的5%。
在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之後,截至今年6月5日,微軟共有127104名員工。
科技界風雲變換,即便像微軟這樣的霸主也不得不跟隨時代的腳步。事實上,微軟並不是唯一一個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巨頭。
今年五月,惠普在經歷了連續11個月銷售下滑之後宣布擴大裁員規模。惠普CEO Meg Whitman表示,除了原有的3.4萬人裁員,公司將追加裁員1.6萬人。
阿里巴巴或將調低IPO估值 避免Facebook式暴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163
阿里巴巴IPO的時候可能會將估值調低,較分析師預期值降低22%,主要是為了防止重蹈Facebook上市後股價暴跌的覆轍。
據彭博新聞社對5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阿里巴巴可能將IPO估值定為15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81億元),他們認為IPO後阿里巴巴市值將達到1980億美元。
阿里巴巴IPO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IPO,對那些希望分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巨大電子商務潛力的投資者有很大吸引力。
市場研究公司RHB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師表示,阿里巴巴估值由約1年前的625億美元增長了近2倍,低價上市旨在防止重蹈Facebook 2012年上市後股價大跌的覆轍。“阿里巴巴融資金額如此高,為了得到市場支持,在IPO時向投資者讓利是很自然的。阿里巴巴有很大潛力,但投資者希望看到數個季度的業績,以及公司的戰略定位。”
該分析師還表示,阿里巴巴估值可能高達2000億美元,但可能以1500億美元的估值確定IPO發行價。
阿里巴巴公司對此未予置評。
Facebook 2012年IPO時發行價為38美元(約合人民幣234元),融資160億美元。IPO時Facebook市值為1040億美元,由於投資者擔心其增速放緩及其移動策略,市值曾暴跌一半。後來Facebook股價出現了反彈。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將在IPO中出售12%的股票,這意味著即使低價IPO,阿里巴巴融資金額也將達到180億美元,如果以較高估值IPO,融資金額將超過220億美元。
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對阿里巴巴的估值更高,為2210億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利潤增長32%至人民幣55.4億元。
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創紀錄 鐵礦石或將長期供過於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852
盡管今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暴跌30%,但礦業巨頭們的產量仍在上升。必和必拓2014財年礦石產量創歷史新高,2015年將進一步增加。
必和必拓目前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礦商,公司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財年中,公司共出產了22.5萬噸鐵礦石,比預計的大約多了4%。
必和必拓還稱,由於公司增加了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布拉地區的產量,下一個財年的產量預計將達到24.5萬噸。
事實上,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預期之下,不只是必和必拓,力拓和和Fortescue Metals等澳大利亞礦業巨頭的均在過去十年中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來擴大產能。
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卻讓礦業巨頭們措手不及。市場擔憂中國的需求量消化不了國際礦商日益增加的產出量,今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走低,5月19日鐵礦石價格20個月來首次跌破100美元/噸,較年初暴跌了30%。
同時,一系列數據和跡象表明,今年影響鐵礦石價格的主要因素由“需求”轉向了“供應”。 據華爾街投行Jefferies預計,2014年出口的鐵礦石將增長11.1%至13億噸。
正是基於此供需的失衡,高盛堅定地看空鐵礦石,並預計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低至80美元/噸。
不過,礦業巨頭們卻依然堅信,鐵礦石價格下跌之勢暫時的,並預期未來10年內中國的需求都將保持強勁。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必和必拓主管鐵礦石的總裁Jimmy Wilson的評論稱:“我們繼續認為,中國的粗鋼產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11億噸左右。我們依然堅信,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帶動下,全球鐵礦石需求將以更加溫和的速度穩步增長。”
力拓也認為,本周的價格下跌只是“短期波動”。該公司主管鐵礦石的CEO Andrew Harding稱,繼續看好鐵礦石的長期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雖然巨頭們信心滿滿,但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將迫使生產成本偏高的礦商開始削減成本,礦業可能會面臨一場新的重組。
瑞銀估計,必和必拓目前的盈虧平衡點在53美元/噸,即便在目前價格下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但一些中國國內和澳大利亞國內的小礦商可能將面臨虧損的窘境。
據統計,2013年世界鐵礦平均成本為54.7美元/噸,而國內礦山成本在75–145美元/噸,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國外主要礦商成本的2倍以上。
馬航或將接受馬來西亞政府第四次註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290
分析師預計,馬航將接受來自馬來西亞政府的第四次註資救助。
今年以來,馬航先後發生兩起災難。MH-370航班在從吉隆坡前往北京的途中神秘消失,而MH-17航班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
據投資銀行Hong Leong Investment Bank Bhd預計,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hd將需要花費至少20億林吉特(6.29億美元)將馬航私有化並補充運營資本。
在2002年11月後的三輪註資援助中,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已經向馬航註資達50億林吉特。
律所Clifford Chance LLP破產重組部門主管Mark Hyde稱,
對於任何一家由於無法預見原因陷入危機的航空公司,重組可能是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Khazanah昨日重申了7月3日的聲明,稱正在全面審核所有重組選擇。而針對其與AirAsia X Bhd合並的傳聞,Khazanah表示,這是沒有根據的猜測。馬航計劃最早於本周向Khazanah提交重組計劃。
這對於馬航CEO Ahmad Jauhari Yahya來說是一個大任務。在Yahya 2011年9月加入馬航後,馬航股價下跌66%。他目前的選擇包括退市以及破產。3月8日以來,馬航股價下跌6.3%,至0.225林吉特。
吉隆坡資管公司Pheim Asset Management Asia Sdn的投資主管James Lau表示,
拯救馬航不僅僅是金融上的計算。馬來西亞國家的士氣正在受到考驗。如何處理馬航事件表現了馬來西亞政府的立場。
Khazanah持有馬航69.4%的股份。據彭博新聞社的數據,如果馬航運營狀況沒有改善且未獲得新的融資,馬航將在2015年6月用完現金。
據馬來西亞第四大銀行RHB Capital分析師Jerry Lee稱,
政府第四次向馬航註資將給予馬航更多時間,減少機組規模。如果馬航在2015年減少10%的運能、20%人力成本以及10%運營成本,馬航的損失將減少80%。
Hyde說:
我認為,任何形式的破產都將是馬航最後的選擇。許多美國航空公司利用對債務人有利的破產保護法(Chapter 11)來保護自己。而由於在馬來西亞沒有類似Chapter 11的法律,馬航的破產將意味著終結。
傳馮侖或將賣掉萬通地產 重組後的新管理層面臨挑戰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98.html嘉華將改組萬通地產?
8月8日萬通地產的臨時股東大會將決定萬通地產未來的走向,萬通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將產生。上月底,萬通地產公告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今天的臨時股東大會也許將讓萬通系人馬全面退出董事會,從而失去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讓我們先來比照一下董事成員先後的變化
新一屆董事候選人:
江泓毅、姚鵬、涂立森、李虹、趙震、馬健
上一屆董事名單:
許立、云大俊、姚鵬、鄭沂、李萌、張國安、趙震、孫華、馬健
要看明白這份名單的玄機,首先要知道萬通地產的股東構成:萬通控股持有萬通地產51.1%股權是第一大股東,其他股份散落於各種小股東,排名第二的股東也只持有1.3%的股份。再看萬通控股的股東構成,其最大單一股東是有25.9%股權的泰達集團,其次是有23%的北京嘉華築業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嘉華實業)。但即便不算馮侖的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權,僅馮侖通過多家公司就控制了超過27%的股權,是萬通控股的實際控制人,從而也實際控制著上市公司萬通地產。
再來萬通地產兩屆董事名單對比,萬通系的老人除了姚鵬,許立、云大俊、鄭沂均不在新董事名單之列。兩屆均在列的成員中,趙震是泰達集團的代表;馬健是嘉華實業此前在萬通控股的代表,去年開始任萬通地產董事。
萬通地產新的董事候選人中,李虹是北京盛世興和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是嘉華實業旗下企業。涂立森是從萬通控股副總經理;江泓毅會是未來新任董事長,他從去年10月起任萬通控股董事總經理,據嘉華人士透露,他們是嘉華的實際控制人王億會找來的職業經理人,當然代表的是嘉華的利益。
此番6名候選人的數字也突破常規,由於董事會是會議機構,董事會最終人數一般是奇數。唯一留任的「萬通老人」姚鵬將出任總經理,他與嘉華的實際控制人王億會以及馮侖,三人曾在中央黨校有過交集。
不管怎樣,把持了萬通地產董事會7年之久的萬通系高管,幾乎要全面退出,隨之而來的是,嘉華系全面上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有兩個可能:一是馮侖及團隊仍然手握大部分的股份,但將相應的投票權讓渡給嘉華;二是馮侖控制的股權直接交易給嘉華,由嘉華來完成重組。我們更傾向於相信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可以確定的是,重組必將在擁有萬通地產51.1%股權的萬通控股的層面發生,在萬通控股層面,馮侖與嘉華的股份差距並不大,個位數的轉讓也許就能讓萬通地產的控制權發生變化。萬通控股的股權會怎麼變化,目前還無法得知進一步消息。
結合前一段時間宋衛平的輾轉騰挪與綠城重組,此刻馮侖的行動到底代表著什麼——理想的踐行?缺錢套現?水到渠成?不得而知。
馮侖的志向
被譽為「地產思想家」的馮侖自從2011年卸任萬通地產董事長之後,在公眾場合談及最多的是他理想中的「立體城市」,他甚至將之譽為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馮侖一直在思考萬通的未來,終於在2011年,把萬通實業(非上市部分)轉變為一個投資控股公司,更名為萬通控股,完成了萬通體系架構的搭建。「未來,我們主要是以萬通控股作為整體萬通的代表,來與資本市場和行業進行互動。」馮侖在萬通控股更名發佈會上對媒體表示。
萬通控股圍繞地產投資打造了兩大業務方向:直接投資和基金投資。涉及房地產開發、工業地產、基金管理和資產管理等領域。同時,在地產基金業務領域進行了廣泛開拓,包括和泰達、華潤信託的合作。2010年,萬通控股首隻商業地產基金順利發行,截至2013年,萬通體系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75億元,旗下有超過十隻基金,其中涵蓋了高風險高收益的開發型基金、中等風險中等收益的增值型基金以及低風險低收益的分紅型私募REITs基金,完成了地產私募基金的全產業鏈覆蓋。
房地產投資的權益資金不再僅僅依靠房地產公司的自有資金,而是由市場上各類資金彙集為基金形式合夥投資,開發商的角色變成了基金管理人、開發管理人、資產管理人等「輕資產」的專業服務商。
資產管理和基金業務是未來發展的重頭戲,是馮侖給萬通控股的重新定位,包括在紐約的中國中心的海外業務。馮侖希望找到獨特的資產管理方式和業務模式。通過幾番輾轉騰挪,可以看出,馮侖以「立體城市」和紐約「中國中心」佈局未來,而對承擔主要的住宅開發和商業不動產業務的萬通地產興趣不大。「用創新和變革來應對複雜和多變的政策、體制以及市場環境。」馮侖曾對媒體表示。
嘉華是誰?
資料顯示,嘉華實業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通過投資參控股多家企業而形成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涉足的產業主要包括房地產開發、礦產投資與開發、金融投資、會展業(北京行業所熟知的北京四季房展為嘉華旗下企業承辦)、高端體育賽事舉辦(嘉華實業投資把意大利超級杯引進了鳥巢)等。參股萬通控股,持有23%股份,是萬通控股第二大股東。
這家低調的公司可查詢到的信息不多,最近的一個動作為,其位於北京海淀上莊鎮的「都海田園山莊」項目開工。嘉華還投資了山東臨沂市蘭山區西部新城建設項目,總佔地面積約為18平方公里。
2005年1月,山東鄒平西王實業有限公司、延吉吉辰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王憶會、郭五一、岳山三名自然人簽署《出資人協議》,對嘉華商貿增資並更名北京嘉華築業實業有限公司。王憶會持有延吉吉辰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57%股權,而延吉吉辰持有47.42%股權是嘉華實業第一大股東,王憶會成為嘉華實業實際控制人。
鄒平西王和延吉吉辰當年曾是先鋒股份(萬通地產前身)的第二和第四股東,嘉華實業持有24.94%先鋒股份法人股,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第一大股東萬通星河實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8.99%,馮侖是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2006年6月,嘉華實業將持有的2294萬法人股中的1065萬股,以5644.5萬元價格轉讓給萬通星河,萬通星河持股比例上升為44.57%,馮侖真正獲得了對萬通地產的控制權。此後,嘉華實業在2009年兩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下降到5%以下。嘉華實業與萬通地產的直接聯繫最後出現在2009年度萬通地產年報裡,嘉華實業仍為萬通地產第二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已降為0.93%。
九曲十八彎之後,此番,嘉華要捲土重來。
萬通地產的前世今生
通過以上分析,已經可以看出故事裡錯綜複雜的股權關係。而萬通實業與先鋒股份的關係同樣複雜,馮侖與王憶會有10年以上的交集。
1998年12月,北京順通實業公司聯合山東鄒平糧油實業公司、鄒平西王、延吉吉辰以及中國建築第一工程局第五建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北京先鋒糧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9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延吉吉辰是先鋒股份的第三大股東,王憶會是先鋒股份的副董事長。
萬通實業第一次與先鋒股份的聯繫發生在2001年,先鋒股份開始進行糧農資產整合、剝離工作,兩年時間完成房地產轉型。同年,通過出售資產、變更募集資金投向,先鋒股份收購北京萬置房地產開發公司60%的股權。萬置是萬通實業和香港置地合資公司,是後來北京CBD知名項目新城國際的開發商。2002年先鋒股份收購北京京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萬通實業持有50%股權)的亞運新新家園項目一期,逐步完成了資產重組。
馮侖用萬通實業的子公司萬通星河(萬通實業持有萬通星河80%股權)進入先鋒股份,展開股權收購。2002年,先鋒股份的第四大股東山東鄒平糧油實業公司與萬通星河簽署協議,將1092萬股國有法人股轉讓;8月22日,第一大股東北京順通實業公司與萬通星河簽署協議,受讓持有的先鋒置業1943萬股國有法人股中的1575萬股,同時,368萬股轉讓給裕天投資,完成了退出。一個細節是,裕天投資的實際控制人蘇楠也是萬通系出身。同年,先鋒股份更名先鋒置業。
這樣,萬通星河累計託管了先鋒股份28.99%的股權,通過借殼成為先鋒股份第一大股東。此後,就是前述2005年嘉華的進入與第二年嘉華實業與萬通星河的股權轉讓,這是個有意思的過程,同年裕天投資退出,馮侖完成了先鋒置業的整合。
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一個機遇,先鋒置業在2006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並完成了向萬通星河的定向增發5200萬股;同年更名為萬通先鋒;並最終在2007年9月更名為萬通地產。通過借殼,馮侖終於完成了萬通地產的整體上市,並在年底出任萬通地產董事長。
2007年,萬通星河的控股股東萬通實業通過吸收合併,完成了對萬通地產的控股。
從先鋒股份—先鋒置業—萬通先鋒—萬通地產,萬通地產(600246)承載著馮侖10多年的資本市場之路。
離開了馮侖的萬通地產
萬通地產並不是一家大公司,但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最受尊敬的品牌公司之一,一直以房地產行業創新者和開拓者的姿態而受到行業尊重,並深深刻著馮氏烙印。「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從香港模式轉向美國模式,都是萬通地產給行業的印象。
而重組之後的萬通地產定位是否延續,其踐行「反週期理論」,提出「低風險,中速度,高回報」的發展策略,是否會發生變化?而且,新董事長的人選江泓毅並沒有更多的地產行業履歷。外部層面,未來行業的變化正在到來,更為嚴峻的問題在於,可能到來的轉折不僅與長期人口週期與短期漲跌週期重疊,而且也與宏觀經濟的轉向糾結。萬通地產剛發佈的中報顯示,業績大幅下降。這些問題都會在不短的時間內圍繞並考驗著新管理層。
嘉華的長項也許是資本能力,為了提振業績,未來一段時間萬通地產會迎來大股東新的資產進入,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三星帝國或將迎來新皇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29

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參觀工廠的規格堪比國家元首。(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工人們被告知將車停在後排,以免醜陋的汽車玷汙了領導的眼睛。工廠在廁所放置了薄荷糖,以免工人口中殘留泡菜的氣味。當李健熙到來時,警衛站在紅地毯的兩旁為他開路。
如果說三星是個帝國,那李健熙就是皇帝。不過,這一切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受心臟病的困擾,72歲的李健熙5月以來一直在住院。三星或許很快將由其46歲的兒子李在镕領導。李在镕是三星的副主席,而為人低調的他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訪問。
李在镕的低調性格可能正合適三星目前的更為自由的管理風格,然而,他的管理技巧尚未得到證實。
2001年以來,李在镕就一直在三星各個部門工作。他的職位包括了首席客戶官、首席運營官以及三星副主席。不過,他的具體責任從未被公布。
李在镕之所以那麽低調是因為三星不能接受任何的失敗。一旦李在镕稍有偏差,就可能影響其繼承三星帝國的道路。

不接地氣
三星資深員工Oguro擔心,李在镕並不真正了解三星的顧客。
Oguro回憶到,在2004年,李在镕問他為什麽三星的DVD錄像帶一體機會如此大賣。當Oguro告訴他許多人還在使用錄像帶時,李在镕表示吃驚。 Oguro表示,
三星的產品是為普通人制造的,但李在镕不知道普通人如何生活。
微妙的管理方式
三星另一位資深員工Yoshikawa回憶到,李在镕曾經在辦公室使用大量索尼而非三星的產品。當Yoshikawa問他為什麽這麽做時,李在镕表示,他在傳遞一個信息:三星的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這和李健熙的管理方法比起來真是太過低調。1995年,當李健熙發現三星的新款手機存在問題時,他燃起了篝火,並當著2000名員工的面,燒毀了15萬臺手機。
Yoshikawa說,
他的父親采用了胡蘿蔔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李在镕可能不會再用大棒。
三星的新時代
年輕的李在镕接管三星後,將開啟一個新時代。
三星電子去年的收入是228.7萬億韓元(2250億美元),而李健熙在1987年接管三星時,其收入僅為2.38萬億韓元。
三星飛速發展的同時,韓國也發生了變化。多年來,韓國政府大力支持三星和現代集團等企業,希望加速韓國的現代化。現在,這種支持已經減弱。有團體擔憂,這些大財閥已變得過於強大,反而阻礙了創新。
中國或將設立1000億元基金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710

中國可能將投資1000億元(160億美元)建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這是敞開大門迎接特斯拉的節奏嗎?(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正考慮設立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的政府基金,用於建設更多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並刺激電動車需求。
該知情人士還透露,這項政策可能很快就要宣布。
但是,這些新的充電設施是適用於特斯拉車型還是意在與特斯拉形成競爭,目前還不清楚。
國家增加對於電動汽車資金支持,將有助於汽車制造商的發展,也能夠消除一部分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價格、安全性能和方便程度的擔憂。同時,這也能夠幫助中國進行環保工作,減少汙染排放。
特斯拉公司的CEO Elon Musk此前表示,該公司計劃明年底之前,在中國開設100家特斯拉汽車零售店。
周二美股開盤前,特斯拉股價上漲0.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