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铝公司或继续减产15% 同时谋划资源储备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027/05125432059.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

QQ同时在线用户过亿 离伟大公司有多远?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3/321354.html


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3月5日晚19点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想想看,这差不多相当于全日本或1/3美国人,在那个周五的晚上一起在线玩QQ。

能同时为如此众多的用户提供服务,不仅说明腾讯有着别人艳羡的用户基础,更代表这家公司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中,腾讯的市值高居榜首,为2553亿人民币,百度、新浪网、搜狐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约为1235亿、150亿、135亿和784亿。据英国《金融时 报》的统计,腾讯2009年的市值已挤进全球IT企业20强,排在黑莓手机制造商RIM、美国存储服务商EMC和德州仪器前面。

这的确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而且很受投资人的欢迎。它每年营收规模为几十亿,为股东创造的投资回报率高达40.83%,拥有10亿用户,并且为社会解决了7000多个就业……现在,这家公司又迎来了一个同时在线人数过亿的里程碑。

一些平时用QQ聊天、玩QQ游戏的普通用户看到此消息可能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腾讯已经是如此大的一家公司了。原本在他们印象里,腾讯提供的服务都围绕一个小的QQ软件产生,还无法将其与如此卓越的表现联系起来。

腾讯的确是一家足够大的公司,它已经做到了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做到的规模,但它距离一家伟大的公司,或者说距离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公司,还有一定的距离。

到目前为止,腾讯还没有充分展现它的创新能力。尽管它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大平台,从即时通讯软件到游戏,再到门户网站,以及电子商务……一应俱全,但 可惜的是,这些idea没有哪个源自腾讯自己的创新。和许多从模仿起步的公司一样,腾讯的QQ即时通讯软件原来的名字叫OICQ,这说明了它脱胎于美国上 世纪流行的ICQ,腾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适合中国用户的功能,让它逐渐占据了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大半江山。

现在腾讯所体现出的创新,更多是在商业模式的建立上,它充分利用了巨大的用户资源,并陆续依靠游戏和门户等服务黏住他们。但这家公司在产品上的创新 却屈指可数。比如,QQ在线休闲游戏身上有着联众的影子,而就连大爷大妈们都在玩的偷菜游戏—QQ农场,也和之前开心网上流行起来的很像。

另一方面,腾讯的品牌价值并不够集中,导致它的话语权还不够大。在这一点上,新浪和搜狐可能要比腾讯做得更好。即便在行业内,腾讯也并未展露出大公司玩转整个行业规则的霸气。

而从腾讯所创造的独特价值说开去,其价值更多还是体现在钱上,而不像与它同年成立的Google那样,已把创新的品牌概念和价值观植入用户心中。

一家成规模的公司之所以被称为大公司,并不完全是指它的收入或者市场份额,还要看它—按照德鲁克的价值观,作为数量极少、却几乎决定了整个社会生产 力的群体中的一员—到底称不称职。当然,在一家公司晋升为大公司之后,公众自然而然会对它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它变得更加开放、更加有力,能为一个社会带来 更良性的影响,而不只是闷头做大自己的生意。

相比之下,腾讯显得有点低调。而这种品质本不该妨碍别人看到它的卓越,就比如,低调的华为仍然是中国目前最令人尊敬的大公司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靠的不仅仅是廉价产品,其创新力也已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能为1亿人同时提供服务,能影响10亿人,作为一个大公司,它理所应当承载起更多的责任。如此,才能成就为伟大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89

兩夫婦同時擔任兩家不同上市公司主席?

(註: 謝219.77.99.168讀者補充資料。)

今個禮拜見到實力建業(519,前實力國際)洪建生先生和她的前妻王家琪小姐不停地互相還擊,覺得有感而發,所以想起這個題目。

(1) 洪建生、王家琪

其實,根據Webb的資料,在1995年,王家琪小姐曾擔任鴻運電子(472,曾易名盈聯網絡、實力中國、新華聯國際,現金六福集團)的主席,同時洪建生先生亦擔任實力建業的主席,直至2003年底新華聯集團的傅軍先生,即剛剛購入陷入破產之太子奶的財團,購入該公司的控股權,王小姐才正式辭任,至2005年王小姐又擔任實力建業的主席,至洪小姐在2010年因故被罷免後才改任非執行董事,在2011年又被股東反對其為董事,最終被迫辭任

另外,王家琪和洪建生共有3名兒女,其女兒若甄,自上市起即為惠理基金(806)的執行董事兼副投資總監

王家琪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洪建生


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洪若甄相片 (資料來源:Flickr)

(2) 樂家宜及廖家俊

其實現在也有一對,只不過大家沒有時間去發現,或扮作不知道,故沒有報導。

大家是不是不常見到永保林業(723,前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晉盈控股)及幻音數碼(1822,轉主版前8248)經常在傳媒報導出現呢?

其實,根據股權披露Webb先生的資料,其實永保林業的主席樂家宜小姐和幻音數碼的主席廖家俊其實是夫婦。

關於廖家俊先生,不說大家不知道,根據Webb先生的資料,廖家俊在上市時,其實在1997年上市時曾擔任裕豐國際(965)的非執行董事,後於1999年辭任,這公司最終因串謀造假,最終被除牌。另外他亦在1999年擔任一家已經除牌及破產的上市公司東強電子(615)的獨立非執董,次年辭任,可見他的腳頭有點不太好。


左為廖家俊。

資料來源: 幻音數碼網站

至於樂家宜小姐,則更知名,簡直是一位財技高手。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她當年曾經任職由梁伯韜、杜輝廉及一堆華資富豪出資成立的百富勤。其後該公司破產,她一度為太平洋興業(166,後易名新時代集團、新時代能源)的附屬太平洋興業融資的董事(後易名華夏融資現名為Libra Investment Advisory Services Limited)的董事。該公司在2003年8月出售予時富金融服務(510,前時富數碼金融,當時創業版編號8122),作價700萬。另外她在1999年上市時擔任新威國際非執董,在2001年8月辭任

其後,她透過Sparkle Power 聯同現時股東黃如龍先生等人,在2003年1月向明日系陳遠明購入當時仍叫做長發建業的金榜集團(172)3.97%,次日並擔任執行董事。

其後進行兩次供股,在第二次供股中,紀華士先生、樂小姐及黃如龍先生成立Ace Solomon,分別持有46%、43%及11%股權,以包銷該次供股成為該公司的大股東,其後紀華士先生在2005年1月購入樂小姐在Ace Solomon的股份,她隨後在6月辭任執行董事

2009年,在任先生注礦失敗後,樂小姐及一眾人等把持有中國滿洲裡、巴西及俄羅斯的林場Amplewell Holdings Limited注入當時仍稱晉盈控股(723,前稱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的永保林業,以現金、新股及優先股支付,成本大約僅數千萬,但只現金代價及承兌票據的代價已接近3億元。

其後交易完成,在2009年10月12日分派股權,從表中可見其身份如下:


樂小姐因而成為該公司大股東,並在2010年12月成為主席至今。

最新的資料,在2011年6月,梁美嫻(下圖債券持有人1)、任德章(下圖債券持有人2)、樂家宜(下圖債券持有人3)、勞明智(下圖債券持有人4)、歐天雄(下圖債券持有人5)、傅慧玲(下圖債券持有人6)等人購入了前文所提及的Martin Currie的債券,如換股,他們將成為該系大股東。

以上的股票均是有一些傳媒的新聞證明是有投資價值的,但是實際上卻是把垃圾打入後,然後引入一些資金接手,使他們大獲其利。

由此可想見,財技人可能已經有意無意控制了傳媒,由此散佈關於他們的消息,然後使我們購買他們的股票,因而做成財富轉移到他們手上,使小股民受罪,所以請理性對待傳媒的專訪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8

詫異的思捷環球配股集資,同時紀念市值新高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dmrh.html

思捷環球00330的突然低價配股,感到極為詫異。配股價是近十年最低價格,還不用通過股東會通過,連單一大股東也是事後才知曉。高 盛表示,思捷6月底止手持現金31.7億元,而債務為16.8億,淨現金為15億元。公司過去六個月錄經營虧損,而集團需要進行供股,反映下半年營運無改 善。在新CEO領導下,集團重心似乎尚未轉移至削減成本及重大投資。供股集資所得,將優先用於產品供應、供應鏈等,預計供股導至營運成本更高。這麼大規模,低價的配股無需經股東會通過,甚至連和大股東溝通都沒,時間也很急促。吸引投資者的昔日優秀管理層,和投資人良好溝通公司文化已經悄然改變。除了應付營運,這次集資,也許有複雜的利益爭鬥。

 

中國動向前段時間崩盤讓我對股票的價值有了新的畏懼,市場先生可以給出淨現金還打五折的價格。這個畏懼和價值認知也使我八月和九月連續減倉思捷環球。今天繼續賣出部分,多次賣出持有成本已在10元下。供股以否,仍在考慮。我可以耐心等她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恢復雄風,但前提是---持股成本不能高。

 

今日借助深圳控股00604大升超過8%,及中國動向連續攀升,老三股新華文軒,筆克遠東,貿易通均在52周新高附近,個人投資市值創新高。深圳控股已成為投資組合市值最高的股票,而且還有很多想像空間,紀念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61

我們都是泡沫的製造者,我們也是泡沫的獲益者,同時,我們也可能是泡沫要毀滅的那個人生 吳曉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182oe.html

「泡沫」

 

今天的專欄,說說泡沫。

什麼是泡沫?在日常生活中,你很容易回答。可是在商業界,這卻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比如,當今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有泡沫嗎?股市有泡沫嗎?人民幣有泡沫嗎?高鐵建設有泡沫嗎?互聯網有泡沫嗎?

你可以說,莫非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都是一群「白痴」,連泡沫也整不清楚?他們真是整不清楚,這不怪他們,因為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整不清楚。

比如當過美聯儲總裁的格林斯潘,各位聽說過吧?他夠老奸巨滑的了,可是,連他不知道什麼是泡沫。他說,泡沫不破滅就沒法知道那是泡沫。

比如上海的房價,從2000年前後的5千來元一平方,漲到了三萬多一平方,夠誇張的了。讀這本《巴莎男士》的白領朋友,你如果每月有2萬元收入,想買一套百平方左右的房子,恐怕每天只靠呼吸空氣就能活下來,也起碼得存15年的錢。一般的人,都說那是相當的泡沫了。

可是,也有「二般」的人不這麼認為。他告訴你一個數據,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廣義貨幣總量是11萬億元左右,現在是多少呢?70多萬億元。也就是說,現在的錢比12年前多了整整6倍多,12年前1塊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6塊多錢。你這麼一算突然發現,上海的房價上漲居然與廣義貨幣的增長是同步的!所以,如果房價有泡沫,那麼首先是貨幣的泡沫。

你一個小老百姓,有辦法制止貨幣的泡沫嗎?不能。

你能幹什麼呢?你能幹的就是,去購買一個泡沫,讓它與貨幣的泡沫同步變大。

全中國最好的泡沫是什麼?正在讀這篇專欄的讀者可以問一下自己,你炒股票虧過錢嗎?你投資工廠虧過錢嗎?你購買房子虧過錢嗎?虧損最少的那個東西,就是最沒有泡沫的。

再算一下未來的帳。中國的金融專家有一個共識──他們是怎麼達成這個共識的,是一個特複雜的問題,咱們今天不說它──他們認為,要維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民幣的供應量增長在15%到18%之間是合適的。而從今往後的十來年裡,中國的GDP很可能仍然將保持8%左右的增速。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每年的貨幣供應是經濟增長的一倍,貨幣貶值的長期趨勢是不可遏制的,而且似乎沒有人打算去遏制它。

如果未來10年裡發生通貨膨脹,每年物價上漲10%,那就意味著每隔7·2年,人民幣就貶值一倍了。而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裡,每年就相當於貶值8%左右。所以,你必須要投資出去,可你投資什麼呢?

一個商品或一個產業,有沒有產生或成為泡沫,是一件不容易判斷的事情。不過,有一條基本的判斷是存在的,那就是,這個投資品是否基礎於一個真實的需求。

所以,老格林斯潘是對的。中國的經濟有沒有泡沫,房價、股市以及高鐵建設有沒有泡沫,只基礎在一個事實之上:如果它破滅了,那就是泡沫,如果沒有破滅,就沒有泡沫。

那麼,中國經濟會不會破滅,又該如何觀察呢?我認為,有兩個「紅利」會讓泡沫不破滅,但是有一個危機會讓泡沫破滅。

兩個紅利,一個是「人口紅利」,一個是「基尼紅利」。

「人口紅利」是中國的城市化。在過去的十五年裡,中國每年的城市化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每年有1400萬農民變成城裡人,他們的消費力將成為經濟和消費增長的動力。具體到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如果那裡每年都有很多新鮮面孔出現,你就不必擔心房價下跌,如果你走在街上到處碰到的都是和藹可親的熟面孔,那麼,他們的臉上就都寫著泡沫兩字。

「基尼紅利」是我發達的新名詞,大家聽說過的是基尼係數,它的高低標誌著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到今天,國家統計部門拒絕統計中國的基尼係數,理由是居民的灰色收入太大。國外一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機構以及聯合國倒統計過,數據從4·8到5·2不等,總而言之,中國的貧富差距那是相當的大。這是一個很讓人擔憂的事情,不過問題的另外一面是,正是因為有如此大的貧富差距,人民仍然沒有喪失追求財富的熱情。在經濟學上,貧富差距會成為經濟成長的動力,我這樣說有點殘酷,但它是事實。歐洲經濟為什麼停滯了?日本為什麼不發展了?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之一就是,那裡的貧富差距太小了,人們失去了追求財富的動力。

那麼,將讓泡沫破滅的危機是什麼呢?

是消費乏力。

如果大家都不想著賺錢了。如果農民都不想到城裡來了。如果你情人節只給情人寫一個溫馨的短信而不買IPAD了。如果你的男朋友不存錢買房了。泡沫就破滅了,中國經濟就完蛋了。說到這裡,你就恍然大悟,為什麼我們的總理老是叨叨著要「擴大內需」了。

這就是當今中國人的命運:我們都是泡沫的製造者,我們也是泡沫的獲益者,同時,我們也可能是泡沫要毀滅的那個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09

用KPI管理 紀律與創新如何同時兼顧?

2013-02-04   TCW
 
 

 

一九六二年全美前二十五大企業,如今只有六家留在二○一二年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排行榜上,IBM是唯一上榜的科技公司。

IBM發明的國際條碼改變零售業,它讓個人電腦普及化。根據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統計,至二○一二年IBM連續二十年蟬聯美國專利數量第一名,領先Google、蘋果(Apple)等企業,堪稱全球最創新的企業。

同時,IBM也是最強調KPI(關鍵績效指標)管理的企業,透過KPI,準確掌握全球一百七十多國分公司(IBM是《財星》雜誌全球五百大企業中第十九大跨國企業)。

KPI管理講求紀律,創新需要自由的空間,兩者本就衝突,IBM卻能兩者兼具。本期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與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對談:嚴格的KPI管理,還能有好創意嗎?

創新要成功,仰賴細節管理點子須符合策略,能有商業模式

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以下簡稱李):談創新管理,一般認為KPI要求紀律,而創新則需要自由的空間,紀律與創新兩者有矛盾之處,但是IBM為何能成為最創新企業之一?

台灣IBM公司總經理黃慧珠(以下簡稱黃):我們的KPI確實很綿密的落實在每個細節裡,例如拿到一個新商機,我們會先定義,每個新商機在哪個階段?是剛爆出來的新商機?還是已驗證過的商機?然後,會有指標去看轉換率(指案子成功率),比如說有十個進入第三階段的案子,可以預估成功簽約的比率,連一個銷售行為,IBM都是用這麼綿密的KPI在做管理。

相對來講,我要強調,創新也是管理出來的,innovation(創新)也必須discipline(紀律),一定得靠管理,才會有持續性的成功。

創新的點子必須符合我們策略,IBM的大策略是服務企業客戶,對客戶產生價值,你想的創新焦點,是不是能符合這個目的,演化成可行的商業模式。

重要的創新都是team work(團隊合作),例如我們有innovation jam(創新腦力大激盪),全世界幾十萬的員工鼓勵大家上網,在七十二小時內提出點子。也邀請員工家屬、經銷商、客戶,這是全員參與式的創新。

從二○○六年開始,我們在每年十二月發布未來五年內科技創新如何影響人類工作的五個預測。這是全球菁英提出各種創新,再透過層層篩選,背後有一套科學解釋和數據,不是亂提。

我們有設發明獎、發明大師,這些都是一種培育創新文化的方式。

李:這些活動是為做創新「造勢」,企業成長後,最難的就是刺激它創新的動力,你們會規定創新的數量,一旦規定數量,很容易造成濫竽充數,量與質你們怎麼求取平衡?

黃:例如我們鼓勵研發實驗室跟客戶共同研發有商業價值的創新應用,我們不只規定說要弄幾個創新,還要求至少要是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的案子。你要能跟客戶拿到錢,才是有商業價值。

李:對於領導者而言,設定衡量創新事業部的績效指標是很頭痛的事,你們怎麼設立KPI?

黃:創新不只是在實驗室產品科技的創新,也有新商業模式、新服務與新興市場,分三塊,總稱EBO。新事業先做一些小規模測試,驗證後確認有商機,就會成立創新專案,指派負責人。

新事業KPI跟例行事業不同,如果要求短期績效會給新事業太大壓力,所以是以有無達到里程碑來衡量。就算沒獲利,你在中間看里程碑有沒有達到,這會鼓勵創新事業的負責人做決定,讓他有信心往下走。

我記得每年EBO已占全球營收二○% 。

李:聽起來,IBM創新是有boundary(界線)的,符合企業策略與目的,不能天馬行空,甚至連提高創新成功的方法論都找到。但如果我發想創意時,就會想到要跟商業價值結合,這會不會限制想像的空間?

創新要聚焦,避免太過發散企業資源有限,只做最有價值的

黃:沒有人想創新不成功的東西,要成功有很多搭配條件,在中間很多的里程碑,每一步都得檢視成功條件,是不是有到位或者走偏了。

固然越發散(越可能)有好的創意,但是,創新需要耗費精力,公司的時間、金錢等資源有限,所以IBM創新不願意太發散,一定要把創新放在我們定義有商業價值的部分,我們稱為「創新焦點」。

你會說,這樣會不會太限制自己,我不諱言,很多公司它的創意真的比IBM更有亮點,例如,IBM就沒有生產出這種東西(指桌上的iPhone),但我們會想,那是我們的business嗎?此外,就算你靠發散創新找到這些成功品,以企業擁有的資源與能力,這些成功可永續嗎?

一家企業公司要持續成功,不是只靠單一的成功、一個亮點,得有綿密的管理體系,這與創新是有些衝突,但這樣做是必要。

李:找到創新點子,又有衡量的方式,成熟企業的挑戰在,通常新事業僅附屬在主要事業下,母體事業獲利不錯,反倒沒人願意過去新部門?

黃:我曾問一位負責金雞母事業高階主管,你們願意到創新事業來嗎?這位高階主管說,當我們從一個管理六千人的部門,被指派到管理一個六人的新興事業,我最大的心理挑戰是,回去要怎麼跟我媽媽說,因為看起來好像被降職。願意到新事業的人,賺的錢也許比以前(在舊事業)少,但是他的薪餉制度,你絕對不能懲罰他,因為他願過去創新,甚至可以做個升遷。

IBM很鼓勵這種文化(指人才往新事業流動),在我們KPI裡,這被放在重要位置。每次要做重大升遷的時候,審查的團隊會檢視你的經歷,是不是有擔任過高挑戰性的創新事業領導者。

我過去曾在銀行部門服務,銀行事業群是我們金雞母,後來我們要發展中小事業,中小事業案子都小小的,我們後端服務的團隊都是為大企業服務,怎麼去服務小案子,所以大家不願去,通常是績效差的主管才會調過去。

創新要深化,得鼓勵人投入不以短期績效論成敗,要能容錯

後來主管問我要不要去?他說,成了,你就是明星。我想在一堆優秀的人裡面未必有機會,當時我就想辦法推動成長,同樣公司也給我一些時間,不會要求短期績效,沒達到,就認為你不行。這叫策略空間,你為了策略性目標,要給管理者一個空間。

我也曾經拜訪一些公司,薪水制度非常利潤中心,但新興事業怎麼可能分到很多錢?但老闆問你要不要去做新事業,不去好像又不勇於挑戰,這樣過去的人都心不甘情不願,怎麼做好事情。

李:萬一他勇於到創新部門最後卻失敗,你們會怎麼辦?

黃:以我的經驗而言,當時中小市場成長率低,我被要求的成長率就不會太高,公司也會給我一些時間,不會說前半年你做不起來,就說你不行。

這就談到企業有無能力設立新事業的里程碑,並且隨時去檢視(達成或失敗的)gap(落差)在哪裡,是市場?趨勢?或者個人因素,導致里程碑沒達到。例如同業都不賺,但你賺一元,你要給他拍拍手;但市場成長十塊錢,你只有(成長)一塊,那你應該被打屁股。

李:IBM很多優秀人才,但多數企業領導者的問題是,要做新事業根本找不到適合人才調過去,這時怎麼辦?

黃:你提了非常excellent(棒)的問題,大部分公司在談創新轉型,除了市場難測外,最頭痛的問題是,沒有夠創新突破(的人),能接下新興事業的主管。

這種企業要回頭想,沒有創新人才,就顯示在你的文化形成過程,沒有鼓勵創新這件事情。你有沒有提供足夠的訓練和條件給人才,還是你老是想要把他榨乾,去管理現有的cash cow(金牛事業),然後,突然一下子你又要轉型成創新企業,平時的乖乖牌,你突然要求他要很breakthrough(突破)。

還有,如果老闆不授權,更不容錯,什麼事都要聽老闆,底下人要做不一樣的事情,做一點錯就被罵到狗血淋頭。容錯、授權,都是養成創新文化的重要條件。

這些企業要回頭檢視,企業文化不鼓勵創新,怎麼栽培出創新文化的人呢?

這是為何(前面提及)IBM要透過這麼多活動,去鼓勵創新文化,(如此)對我們來說,創新不會是壓力,反而是鼓勵。

【延伸閱讀】 IBM每年約有15萬名員工、股東或事業夥伴,參與「innovation jam(創新腦力大激盪)」,每年至少產出46,000個點子。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不想處理100個爛點子,要敢捨得

IBM能不斷創新,創新文化的塑造是最重要條件。成熟公司的負擔比較重,與一般新創公司做創新的條件可能不同。

創新之初,IBM將創新與企業目的做強烈的連結,所以它的創新事業是有界線的,符合商業價值才能脫穎而出,並透過獎項與innovation jam(創新腦力大激盪)鼓勵「全員做創新」,這是為創新「造勢」。

可能有人會認為IBM的限制,會錯失掉一些創新,但是企業得懂得「捨得」。為了怕失去好的點子,你可能會付出處理100個爛點子的代價,而且就算真的想到如iPhone這種好點子,也不一定適合IBM 去做。

此外, IBM擁有一個創新的生態環境,是因為有一整套的機制在運作,例如,它鼓勵好人才往創新事業流動,並且在薪資上也給予很好的配套,這點是很多企業領導者忽略的。

口述:政治大學商學院IMBA教授李瑞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32

LinkedIn創始人用170萬美元學到的血淋淋教訓:真正出色的點子必須同時具備三種創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249.html

在全球最大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10歲時,一位保姆讓他迷上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遊戲,也播下一顆種子。同學告訴他,發行《符石之謎》(Runequest)角色扮演遊戲的遊戲公司「混沌元素」(Chaosium),就在學校附近,當時 ​​他只有12歲。

有一天,他帶著自己玩過遊戲、列出來的遊戲設計缺失清單,跑到「混沌元素」去,「我把清單交給叫史提夫‧培林(Steve Perrin)的人,他本來不想讓我進去,但後來改變了心意,『你提的東西很有意思,我們剛好準備發行其他遊戲,你可以幫忙看看嗎?』」


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後,他與PayPal創辦人泰爾(Peter Thiel)曾為政治議題激烈爭辯,「他的朋友告訴他,你應該認識這個左翼共黨同路人;我的朋友也告訴我,應該見見這個比匈奴王阿提拉還右派的傢伙。」兩人初次見面就激辯了8小時。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後來兩人共同參學生議會,還一起開車去發放競選文宣。

那時,霍夫曼正與米雪兒‧伊(Michelle Yee)、也就是現在的妻子交往,米雪兒目前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和霍夫曼在2004年結婚,「我稱她『我的另一半』,她有自己的生活,在我硅谷人際網中多數的人都沒見過她。」生子不是他們的計畫,「我一週工作7天,假如有小孩,就沒辦法這樣了。」

離開牛津大學研究所課程後,霍夫曼跑到祖父母家的空房間搭帳篷,開始閱讀創投基金與軟件創業的相關資料,人際網絡的建立也沒有停頓,史丹佛大學時期的朋友史提芬‧海克(Stefan Heck),把他介紹給當時服務於蘋果電腦的傑西‧艾倫柏根(Jesse Ellenbogen)。

血淋淋的創業初體驗

1997年,霍夫曼加入蘋果的使用者體驗小組;兩年後,跳槽富士通,累積產品體驗的工作經歷。「絕大多數的事情,我都自信能學會做好它的技巧,但我卻又有一種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的偏執。所以,我打算花幾年時間,學會工作得更有效率。」

同年,他準備好要創業了。但他發現,資金很快就會見底。因此,他趕緊動用人脈組成團隊,成員有來自蘋果與富士通的工程師、一位史丹佛校友、《GamePro》雜誌創辦人,然後擬定「男女交友網站」的營運計劃,網站命名Socialnet.com,結果募得了170萬美元,「我學到很多事,可說是血淋淋的教訓。」

那時,同性質的交友網站Match.com已經運作有一段時間了,「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建置比他們好很多的版本,但我其實沒有掌握真正的關鍵。」霍夫曼透過當地報紙開發網站會員,而這是簡直是災難一場。那份亞利桑那州報紙,每個月只幫忙增加兩名新顧客。

現在回頭檢視,Social.net只能算是「半吊子」的創新,「真正出色的點子必須有3種創新:產品效用、傳遞方法以及營運模式。」他在2000年黯然離開, match.net隨即在隔年買下Social.net。

最嚴謹的策略思考家

1998年時,泰爾與列夫琴(Max Levchin)成立PayPal的前身公司,原本專做手機加密,後來才轉型線上付費網站。他們早就邀請霍夫曼加入董事會,2000年1月他正式全職投入,工作內容是幫泰爾解決疑難雜症,「他最重要的任務是確保我們不會被eBay、萬事達或威士卡搞到關門」,艾倫‧馬斯克(Elon Musk)回想。馬斯克的X.com網站,後來也併入PayPal。

「全公司最嚴謹的策略思考家,」這是泰爾對這位當前全球網絡界人脈王所做的高度評價。

「他是很重要的斡旋者,」他稱讚霍夫曼常運用與生俱來的同理心,化解許多可能的衝突,「我不知道反社會者的反義詞是什麼,但雷德一定位於光譜的另一端。他這個反反社會者很瞭解別人關心什麼,也會努力幫別人規劃對他們管用的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09

深市八家新股同時上市好似一幕大戲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diao.html

連續幾天都在廢話,本來前天發完博文後決定住嘴一段時間,看到今天深市八家新股將同時上市,又忍不住說幾句。股票市場看起來波瀾不驚,但身在其中,就如站在舞台邊看戲,台上一幕幕變換,也挺有意思。IPO重啟後更是好戲連台,讓人目不暇接,作為觀眾,我廢話連篇,相信你能理解。

前一篇文章提到2007年10月A股創出新高後,主力將資金移至房地產和PE市場。房地產不用說了,大家很清楚,房價新高不斷。PE呢?也吹出了一個大泡泡。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聚會時遇到一個人,說自己投資了一家公司,已經上市或準備上市。此人自我介紹比我們這些在二級市場做股票投資的主動些,聽眾的反應也會熱烈些,因為聽眾都清楚兩者的區別:一個暴利,一個悲催。呵呵,那麼多人、那麼多資金擠破頭去做一件事,不弄出個大泡泡怎麼可能?

如果把在A股IPO看作是生意的話,這世界上似乎沒有比這更好的生意了。我總跟朋友說,從生意的角度來看,黃賭毒是好生意。呂志和為什麼能跑到李嘉誠前面,成為亞洲首富?因為他是賭場老闆。但對於黃賭毒,政府會嚴格控制,你如果去做,要付出比別的行業更多的成本,或者是稅收,或者冒著蹲監獄甚至生命危險。而在中國弄一家公司去A股上市,快的一兩年,慢的五年八年,能讓投資翻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要是由市場決定你能不能上市倒也不奇怪,可那是政府決定的。既然政府行使審批職能,就如同澳門政府給賭場發牌照,應該對靠牌照賺的錢收取重稅,我認為,A股上市公司老股東變現後投資增值部分80%交稅都不過分,可我們的大小非拋售後實際交了多少稅呢?

全世界最好做的生意自然會吸引很多人去做,也肯定會讓做的人使出各種法子。朋友對我說,這世界上有人冒著生命危險販毒,那自然就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A股上市,由此推斷證券行業的「老虎」、「蒼蠅」會扎堆在其中。我覺得有道理,但沒有真憑實據,不敢輕易下結論。

廢話少說,八隻新股今天將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我感覺如同一幕大戲就要上演。紐威股份上週五在上交所上市,當天漲43%,昨天是第二天交易,跌停。今天八隻新股一起上,收市價跟發行價比,不外三種可能性:1、全部上漲; 3、有上漲的,也有下跌的;3、全部下跌。

我相信,大多數人認為將出現第一種情況,而且漲幅將在10%-40%範圍內,我也覺得這種可能性最大。但如果真的出現第一種情況,那就是中國股市的悲劇,可以看作是對少數人掠奪大多數人財富的縱容。

監管層可能希望出現第二種情況。這樣一來,你好我好大家好,接下來幾百家企業照樣可以「三高」發行(指「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資金」),只是稍稍收斂一點而已。

我希望出現第三種情況。IPO泡沫被吹得太大,該刺破了。如果出現第三種情況,再繼續用針多戳幾次,泡沫有望破滅,就有望徹底解決新股「三高」問題。

新股「三高」問題解決了,中國的股市也就順了。沒有「三高」,哪會有那麼多公司擠破門檻來上市?哪還需要堵著門,然後找一幫人來審查誰長得漂亮然後把真正漂亮的人拒之門外?現在堵在門口的企業有些就會撤走,留下來的和新來的自然就是真正需要錢並且好的企業,這不就是註冊制嗎?所以,解決「三高」問題,就是註冊制改革,就是中國第二次「股改」。

「三高」問題並非供需矛盾造成,也並非由於投資者不成熟造成,「三高」問題跟發行制度有關係,但沒有必然關係。現在,中國的股票市場有什麼比解決「三高」問題更重要的事情呢?矯枉還需過正,是到了下狠心的時候了,那麼,是否會從這八隻新股在深市上市做起呢?

凌晨了,好困,莫非我在說夢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612

張忠謀口中的「下一件大事」 物聯網究竟是什麼?想像250億個裝置同時上網的新時代(108-111)


2014-06-30  TWM  
 

 

從五月天的互動螢光棒、YouBike,到可以幫你管理家中大小事的智慧時鐘、智慧商場等,這個被張忠謀視為「Next big thing」的物聯網時代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會愈來愈快。你,準備好了嗎?

撰文‧何佩珊

今年以來,物聯網三個字忽然間成了國內外科技大老們的共同口頭禪。三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預告,物聯網將會是「Next big thing(下一件大事)」;甫落幕的COMPUTEX展,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也預言,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智慧裝置無所不在的世界……。

那麼,物聯網究竟是什麼?它為何會被科技業大咖們視為科技產業的未來救世主?其實,你可能不知道,物聯網已經悄悄闖進你我的生活……。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上,《三個傻瓜》的音樂響起,伴隨著歡呼聲與尖叫,高雄世運主場館超過五萬名觀眾手中的螢光棒同時閃耀;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分不清,他傻瓜,你傻瓜,我傻瓜,誰傻瓜……。」主唱阿信的歌聲彷彿有一種魔力,每唱一句,都讓這片螢光燈海隨著歌詞瞬間由藍變紅、由紅變白、再由白變藍,將全場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萬物皆可互通互連

阿信當然沒有魔法,這場讓歌迷回味無窮的演唱會玄機,其實就在五月天特製互動螢光棒裡的小小無線接收器。只要控制台發出無線電波訊號,螢光棒就會依指令變色,而這其實也就是時下最熱門話題──「物聯網」中,最簡單的一種應用。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這個生硬難以咀嚼的名詞,就字面文義解釋,就是不論有沒有生命,世間萬物皆可以透過有線、無線的訊號彼此互連、互通,形成一個網絡。就好比五月天的螢光棒,無線接受器就是它的大腦,幫助它接收訊息,並且做出反應。

如果萬物皆可互通互連,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首先從數據來看。一九八○年代,全世界可以連網的裝置可能只有一千台;而在PC出現後,二○○○年連網裝置成長超過一億台;接著進入行動網路和雲端時代,短短十年間,連網裝置已經急增至數十億台,甚至突破百億台。但這還不是極限,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指出,進入物聯網時代,全球連網裝置市場規模還將再有一波大成長,估將超過二百五十億台!這也是為什麼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形容,「未來IC會像水、電一樣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而且細看其中變化,傳統連網裝置如PC,去年就已經進入負成長;而這幾年新興的平板電腦成長率也預期將會從去年的五成,在今年大幅下滑至一成左右;還有智慧型手機今年成長率,估計也將從近四成下滑至兩成。明顯看得出,未來數百億台的智慧裝置成長動能,主要將會來自於這個科技大老眼中的救世主── 物聯網。

再從產值的角度觀察,IDC研究數據指出,去年全球物聯網的產值已經來到一.六兆美元,預估今年可以上看一.九兆美元;而且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備,以及技術持續演進,IDC預期未來幾年物聯網成長還將持續加速,在二○二○年上看七.一兆美元。

如果從個人觀點出發,對物聯網的感受可能會更貼切。

「智慧家庭」將是消費主戰場在國際知名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近一個甚受矚目的焦點,就是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已經超過二十萬美元的預定目標,並且開始吸引創投、通路商與國際級代工廠商的關注。

團隊成員分別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而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是一個十足親切的物聯網應用產品,名叫Sentri智慧時鐘。

「早上匆匆忙忙出門上班,走到半路手機突然出現警示訊號,顯示家中現在的溫度不正常,趕快點開Sentri的視訊鏡頭一看,原來是冷氣忘了關!」透過Sentri智慧時鐘,出門在外也可以隨時知道家中溫度、濕度、是否有人闖入,以及空氣品質變化等等,並且經由視訊鏡頭即時瞭解家中的實況。其實,如三星、LG等家電大廠,都已經推出智慧家電產品線,如果家中剛好有這些相對應裝置,那麼Sentri還可以進一步做到遠端開關燈、開關冷氣、電視或關門等功能。

智慧家庭,如今正是消費電子業者在物聯網的主戰場之一,而出了家門之外,物聯網的魔術更是無所不在。以下,就是幾個已經商品化的實際案例:「出門拜訪客戶,在巷弄裡卻不知該走左邊還是走右邊,還好今天在鞋子裡塞了Lechal的導航鞋墊,沒走冤枉路,準時抵達目的地。」Lechal是一家印度新創公司研發出來的產品,透過藍牙連結手機地圖得知行走路線後,在需要改變方向時,鞋墊就會產生震動提醒左轉或右轉。如果出門忘了帶手機,它也會產生震動提醒,而且不意外地,Lechal也具有計步和計算卡路里的功能。

「下午三點,吃完午餐後就一直埋首於電腦前讓人覺得昏昏欲睡,這時桌子微微震動並開始升高,提醒你該站起來,活絡一下筋骨了。」這張由美國新創企業Stir研發出來的桌子叫作Kinetic Desk,因為擁有一顆微處理器,以及桌子前緣的感測器,所以它能分析並記憶使用者的一舉一動和使用習慣,適時提醒使用者該換姿勢,並且計算什麼樣的姿勢可消耗多少卡路里。同時Kinetic Desk也有藍牙和WiFi功能,可與智慧手環,如Fitbit等智慧裝置相連結,提供使用者更全面的資訊。

「晚餐時間到處大排長龍,好在一早就用App訂好位,才剛接近店門口,服務人員已經主動上前招呼帶位,手機也立刻彈出今日的用餐優惠訊息。」香港軟體公司IGPSD利用藍牙傳輸技術Beacon和餐廳系統與消費者的手機相連結,當Beacon感應到預約者抵達時,服務人員就會得到提示,顯示訂位者大名及需求,方便服務人員主動提供服務,同時餐廳系統也可以發送優惠訊息到客戶手上,並結合消費集點功能。

以上這些應用,不是想像,而是已經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這不過是廣大物聯網應用情境中,相當微小的一部分。

零售業逆襲的:「室內定位」傳統商業模式即將顛覆,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跳脫出個人,從更廣大的視角來看,物聯網帶來的又是另一種衝擊。如同蔡明介所說,未來如何正確蒐集資料並整合不同裝置,進而透過這些資料衍生新商業模式,將會是很大的機會。

先看看零售業的例子,過去幾年,實體商店在電子商務的進擊下節節敗退,但IBM預言,未來五年實體商店將會展開逆襲,再次拉開與網購的距離,而關鍵,就在物聯網所創造的使用者體驗。

以Beacon這個過去一年來受到科技界高度關注的藍牙技術為例,因為Beacon解決了過去無法在「室內定位」的問題,未來在購物中心裡,業者可精準掌握消費者「走到哪裡」;藉此,除了可提供精確的室內引導,專櫃電子看板也可因應來客的不同,做更精準的廣告投放,並發送即時優惠資訊到消費者手機,以及提供更多主動式服務,並加入消費集點和行動支付等功能。

目前國外知名的梅西百貨、沃爾瑪等業者,都已經開始嘗試Beacon解決方案。台灣在IGPSD與太和光這兩家新創公司的軟硬體合作下,預期最快在今年下半年也將有大型百貨業者導入類似的建置,屆時消費者即可親身體驗這樣的智慧購物商城。

再把情境拉得更遠一點,在製造業,當每一個生產設備都裝上感應器,並有連接網路的能力,就能透過隨時監控、隨時調整的自動化,大幅節省人力並提高生產效率與良率;應用在零售和物流業,則可透過庫存狀況的即時掌控和分析,安排最有效率的出車路線……。

從個人、家庭、城市、零售、醫療照護、交通、工業、娛樂等,還有太多你想像不到的物聯應用正在或即將發生,未來,任何一個個體、場域,都可因為一個小小的晶片,開啟與外界的溝通。

簡單的說,物聯網的基本性質並不在於技術突破,而在於應用創新,這個創新,則來自於「深度資訊化」。當人類與機器的所有動作、所處環境都能轉化為數據資料與外界溝通互動,接續而來的,就是行為的改變、思惟的創新,進而顛覆生活。思科執行長John Chambers以此形容:「物聯網將比網路革命的影響力大五到十倍!」不過IDC半導體及EMS研究部門副總裁Mario Morales認為,到目前為止,多數物聯網的應用都還不夠成熟,但他相信,可能只要兩到三年,這個世界就會呈現出另一番不同的景象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不再覺得谷歌想把晶片植入人體的想法很瘋狂,也可能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必再辛苦為每一個個體都裝上感測器,只要在空氣中散滿智慧灰塵,大家就可以彼此互連。這樣的情景真的會發生嗎?讓我們等著看吧!

物聯網的世界 想像無限大

通訊

思科預估到2020年,平均每人將擁有近7台連網裝置。

影響:人與人的溝通變得更輕鬆而容易,對物件的管控能力也更強。

零售應用

Deloitte 2011年假期購物調查指出,71%的使用者將透過多元管道購物。

影響:新購物管道代表新商業模式的可能,可能掀起一波商業革命。

交通工具

Frost&sullivan預估2016年美國可連網的汽車預計將從2010年的870萬輛成長到2360萬輛。

影響:交通因此變得更安全、便利,也為相關產業帶來新機會。

工業化應用

IMS Research預估2015年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

影響:自動化可減少人力成本,降低風險與提高良率。

醫療應用

Pwc analysis預估2017年全球行動醫療營收將達230億美元。

影響:更進一步監控管理個人健康資訊,甚至達到預防的效果。

台灣新創團隊發光 創新想法比技術更重要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Sentri,儼然已成為近期在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該團隊在6月10日將提案上線,短短兩天,募資金額就超過20萬美元的預定目標。

Sentri是由來自宏碁、華碩和宏達電的工程師所組成,平均年齡只有30歲,正式成軍至今才短短半年時間,成果已經讓市場驚豔。而這次讓他們知名度大開的產品,是一個能夠監控居家環境的簡單設備,Sentri智慧時鐘。

Sentri共同創辦人謝復雅說,其實最開始只是自己喜歡躺在床上看書,就想著「如果可以不用下床去關燈,該有多好啊!」萌生了開發智慧開關的念頭。但找來其他創業夥伴仔細一想,畢竟目前多數人家中都還沒有智慧家電╱家具,意味著在這個時間點,智慧開關恐怕會顯得突兀而無用武之地。

念頭一轉,有這麼一個東西幾乎每個家庭都需要,而且總會被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時鐘。如果在裡面加上攝影機,並且把溫度、濕度等各種感測功能都整合進去,那麼即使智慧家庭周邊配套還不完全,至少可以和手機互連,達到遠端智慧安全監控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家中溫度出現異常,手機就會出現警示,這時可以立刻使用影像功能觀看家中實況。

如果這時家中有相對應的智慧家電,Sentri還可以進一步藉由遠端遙控的方式關掉電源或鎖門等等。此外,因為Sentri是一個連網裝置,所以偵測到的資訊都會上傳雲端,經分析就可以學習如何更準確判斷警訊。

Sentri的創意已經被大家看見,但如果現在就說成功卻還太早,謝復雅自己也有心理準備,「即使現在市面上沒有和Sentri類似的產品,以後也一定會有。」但他認為新創團隊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他們可以很快把創新想法推出市面,經過使用者回饋、改良、學習,就能早先一步推出更切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99

國家再度提高成品油消費稅 同時降低成品油價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942

QQ圖片20141212173408

財政部今日下發了通知,進一步提高成品油銷售稅。隨後發改委宣布下調油價,12月12日24時起,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70元和400元,調整後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7295元和6000元。

減價和加稅兩個因素相抵後,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70元和400元。發改委稱,受成品油消費稅進一步提高影響,此次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少降500元和240元。

為什麽今年年內連續兩次調整了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   財政部在官網上解釋稱:

為進一步加強消費稅在治理大氣汙染、促進節能減排方面的調控力度,合理引導消費需求,再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是必要的。這次政策調整,仍選擇油價下行時實施,不僅沒有因提稅導致油價上漲,還實現了提稅與降價同步,兼顧了宏觀調控需要和社會承受能力。  

以下為今日財政部上調成品油銷售稅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促進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現將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將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 

二、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由0.94元/升提高到1.1元/升。航空煤油繼續暫緩征收。 

三、本通知自2014年12月13日起執行。

此前,11月28日,財政已經上調過一次成品油銷售稅。當時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表示,將對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進行調整。財政部表示,消費稅是國家引導生產和消費、促進節能環保、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稅收工具,此次消費稅政策調整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邁向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並表示,從全球看,中國並非唯一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國家。

近期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規定,11月28日是調價窗口期,國內汽、柴油價格可有所下降,考慮到居民個人和企業的負擔能力,這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額與應降價金額相當,“提稅不提價”,因此政策出臺後國內油價不會上漲也不會降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