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管治班底漸成形退休將領料任國安顧問

1 : GS(14)@2016-11-20 23:51:49

特朗普管治班底逐漸成形,過渡團隊指已邀得國防情報局前局長弗林(Michael Flyn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參議員塞申斯(Jeff Sessions)任司法部長,以及眾議員蓬佩奧(Mike Pompeo)任中情局(CIA)局長。下月就滿58歲的弗林是退役陸軍中將,2012年起出任國防情報局長,兩年後以「與政府打擊極端主義路線上有分歧」為由呈辭,之後常批評奧巴馬政府的全球事務政策不夠強硬。但他對俄態度友善,去年出席當地官媒《今日俄羅斯》的晚宴與普京同桌,事後更承認獲酬。


塞申斯或掌司法部

另外,69歲、獲邀任司法部長的塞申斯,當了20年參議員,在移民問題上態度強硬,支持特朗普提倡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築圍牆;在1980年代在阿拉巴馬州當檢察官時,曾發表涉及種族主義言論。而53歲、獲邀任CIA局長的蓬佩奧現為眾院情報委員會委員,是全國槍械協會終身會員、反對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塞申斯和蓬佩奧的任命都須參議院確認。有人漏夜趕科場,任國家情報總監6年的克拉帕(James Clapper)就宣佈辭官歸故里,將與奧巴馬政府共同進退。他任內最大污點,是他2013年在國會聽證會上訛稱國家安全局(NSA)無刻意蒐集公眾資訊,但及後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就揭發華府大規模監控計劃。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9/198387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22

特朗普拒每天聽國安情報

1 : GS(14)@2016-11-25 07:36:30

歷來美國總統當選人每天都會獲情報當局滙報最新機密情報,但行事從來不按常規的特朗普,當選至今兩周多只聽取過兩次簡報,由副總統當選人彭斯作代表,幾乎每天聽取滙報。


曾批情報機關不勝任

美國總統每日簡報,包含了16個美國情報機關的最新機密和分析,本來對於國防、外交知識匱乏的特朗普來說,多聽這些滙報可將勤補拙,盡快掌握全球局勢,但偏偏他對簡報諸多推搪。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猛烈批評美國情報機關不勝任。總統當選人獲得機密滙報,始於1968年尼克遜當選後,但尼克遜對中情局戒心甚重,過渡期間一直不肯坐下當面聽取情報官員每天簡報,但他好歹跟當時的中情局局長有多次會面。相反,特朗普至今仍未與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有任何接觸。中情局前副局長莫雷爾直言:「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已錯失了解這個國家所面臨挑戰和威脅的黃金機會。他宣誓就職後,首次踏入白宮戰情室,就會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但特朗普旗下過渡團隊強調,他目前首要工作是組閣和任命國安要員。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5/19844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930

前國安部長下令嚴判阻重查

1 : GS(14)@2016-12-03 04:42:34

【冤案解密】最高院昨日的判決書洋洋萬言,雖不是「滿紙荒唐言」,但對聶家卻是「行行辛酸淚」。內地法律學者認為,聶案雖獲平反,但問責或會爛尾,因冤錯案是中共體制之必然!1995年聶樹斌案發時,河北公檢法機關曾有人提出異議,認為聶只有口供無其他證據,要求改判。時任河北政法委書記許永躍下令「從重從快判,要殺,而且快殺」;4月20日河北高院受理立案,22日提審,25號就出判決書,26號出死刑命令,27號執行死刑,速度之快,中共史上罕見!


改判與政法幫倒台有關

至到2005年王書金案發,王供出自己是「1994年石家莊西郊玉米地姦殺案」的真兇,當時聶案辦案部門找到已是國家安全部長的許永躍,許阻撓重查;原國安部副部長馬建是許的親信,馬與後任河北政法委書記張越是盟友,張也極力阻平反聶案。甚至直接出面逼王翻供。開庭前,看守所內還搞「模擬審判」,讓王用新供詞串詞。故輿論質疑這次改判與中共權鬥、原周永康的政法幫倒台失勢有關。同時,改革開放30多年,內地經濟起飛但社會不公日顯,冤假錯案頻發,當局高調為聶平反有明顯宣傳目的。


發起洗冤律師傳遭停業

搜狐網昨發佈了一篇題為《聶樹斌案平反昭雪所有讚美都是可恥的》的社評,指聶樹斌是上世紀中期「嚴打」的受害者,不到22歲就被寫入中國冤案錄。「在21年辯冤白謗的歷程中,聶案成為中國式馬拉松冤案昭雪的典型案件之一。若以法學界、新聞界、司法界介入之深、鬥爭之激烈來看,可謂1949年建政以來的第一等冤假錯案。」面對聶案跌宕起伏的歷程,無法給任何機關、任何人送上坦率的讚美。聶案昭雪,樂見其成,但沉重的東西遠比歌頌更重要。內地法律學者認為,因冤錯案是中共體制之必然。昨晚更傳出,聶樹斌案洗冤發起人李金星律師,因多年來為各種冤案平反奔走,包括念斌案、吳昌龍案等,為他們洗冤,昨竟收到山東濟南市司法局發出對他「停業一年」的行政處罰。《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3/198535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910

國安專家︰反擊須快狠準

1 : GS(14)@2016-12-18 11:04:05

美國總統奧巴馬表明會還擊俄羅斯黑客干預大選。國安專家分析指,美國回應俄羅斯網攻,必須要快但要有分寸,避免糾紛升級之餘又要具足夠阻嚇力。退休海軍將領、現任塔夫茨大學法律及外交學院院長斯塔夫里迪斯表示,美國需要相應及即時的回應,才能起阻嚇作用。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向公眾展示俄羅斯網攻證據,同時要對作出類似的網絡反擊,「當各國不反擊,襲擊水平就提高」。


提議制裁官員

喬治華盛頓大學網絡及國安中心主管奇盧福指出:「從公信力觀點來看,我們在反擊以外根本沒有選擇,全世界都在看我們反擊。」他認為美國政府一直欠缺「作戰手冊」,指導官員和企業如何回應網絡攻擊,這對於應對未來各種挑戰相當不利。至於具體回應方式,如果以「相稱」的角度而言,手法不外乎制裁相關官員以及報復性的網絡攻擊,但他指「手法永遠無限」。斯塔夫里迪斯就建議,公開俄羅斯政府貪污證據等黑材料,損害政府以至普京在國民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36

涉間諜案加夫婦遭中國國安逼供

1 : GS(14)@2017-01-05 08:07:08

曾被中國當局以「間諜罪」羈押的加拿大公民高凱文(Kevin Garratt)及茱莉亞(Julia Dawn Garratt)夫婦,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大爆他們被中國國安威脅處決、或送到北韓集中營等逼供;即使他們回國後仍被中方監控。


獲釋返國後仍被監視

高凱文夫婦稱,他們被捕後分開獨立囚禁,囚室只有小沙發,一張床,守衞24小時監視,燈不分晝夜亮着,每日被三人問話6小時。國安展示他們在丹東及朝鮮拍攝的相片,指他們從事間諜活動。國安還威脅要帶走他們在中國讀書的兒子等。國安在審問中曾提到2009年高凱文在溫哥華與加國情報人員會面的情況,高對此表示驚訝,國安揚言「我們在美國、加拿大都有線眼」。茱莉亞同年獲釋回國,高凱文至去年8月加國總理杜魯多訪華前才獲釋回國,但要交1.4萬元人民幣罰款及簽「保密文件」。高凱文夫婦30多年前移居中國後在丹東定居,在那裏開咖啡室;2014年加拿大拘捕中國間諜蘇斌後,他們突然被中方拘捕。高凱文認為他們成了中加諜戰的棋子。儘管已回國但仍無法感到自由,電話遭干擾、電腦疑被入侵,門外有陌生私家車停泊。《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4/198858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43

稱威脅國安廣電總局禁Pokémon GO

1 : GS(14)@2017-01-12 08:08:18

■Pokémon GO在台灣等多地掀熱潮,惟大陸民眾未能參與。



手機遊戲Pokémon GO去年風靡全球,更引發內地不少商家看中商機推出同類「山寨版」遊戲。不過當局前日指,同類的AR+LBS(擴增實境+基於定位服務)遊戲含有潛在風險,甚至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因此當局將暫不受理審批此類遊戲。


同類已上架遊戲不受限

廣電總局旗下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前日指,Pokémon GO暴露出一些現實問題和風險,甚至對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引發輿論關注,因此就相關遊戲出版管理政策向廣電總局諮詢。局方稱遊戲存在地理訊息安全、社會交通安全等威脅。工委稱廣電總局正展開安全評估,完成前暫不受理審批此類遊戲,建議開發商開發運營遊戲時要審慎考慮。至於已在國內上架的同類遊戲,據悉暫不受影響。
Pokémon GO自去年7月推出後,一直未有於內地上架,當時有分析指遊戲「有洩露軍事機密的可能」,且遊戲依賴早已退出中國的Google地圖提供地理資訊,導致上架困難。事實上中國並非首個公開對Pokémon GO「判刑」的國家,伊朗去年8月便以安全問題為由,成為全球首個禁玩此遊戲的國家;韓國也因對地圖資料的隱私限制,令國內大部份地區未能玩此遊戲。上海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2/198943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92

明凌晨發表就職演說 料談經濟國安特朗普兩招讓美再偉大

1 : GS(14)@2017-01-21 03:36:33

■特朗普前日在Twitter上載照片,顯示自己三周前一臉嚴肅撰寫就職演說時的模樣,被指宣傳味濃(右圖)。有網民惡搞,將他的照片加上一盒蠟筆,取笑他只是在畫公仔(左圖)。



【特朗普就職 典禮篇】本港時間周六凌晨,特朗普將宣誓成為美國第45位總統,隨後發表的就職演說,將是他首個挑戰。外界關注他會否改語出驚人作風,在修復選戰撕裂和討好支持者之間如何平衡。美媒指他的演說主題將是闡述他如何落實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主要從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兩大方面入手。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指,特朗普在就職演說將列出美國更新的兩大目標,一是經濟增長,不只以增加職位來衡量,而是要增加收入好的職位,尤其在製造業;在保安上將主力消除恐怖主義,集中打擊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並指演說會多行動措詞、少華麗言詞,並會盡量少黨派和民粹言詞。



稱親撰演辭 Twitter發相

特朗普揚言就職當日就會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CBS指料將包括廢除前任總統奧巴馬醫保的部份元素、擴大開探油氣和推翻奧巴馬部份移民措施。候任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前天表示,特朗普想在約20分鐘長的演說,「談談他的願景和國家現況」。特朗普之前一日指演說開頭部份會多謝「所有人」,包括「很和藹親切」的奧巴馬夫婦。
CBS和一些傳媒都指演說是由競選和過渡團隊的政策總監米勒(Stephen Miller)草擬,候任白宮幕僚長普里伯斯、首席智囊班農和高級顧問康韋都有提意見。過渡團隊兩名助理卻向有線新聞網絡(CNN)聲稱,特朗普親自寫演辭,特朗普前天也在Twitter發放照片,指是他三周前在佛州「冬季白宮」馬拉阿歌大宅寫講稿。


網民紛紛改圖變畫公仔

《新聞周刊》直言以特朗普在推文展現的「文釆」,親寫演辭之說「令人莞爾」,又指他在鏡頭前皺眉扮嚴肅,看來卻「像個任性的孩子被迫要食菜」。照片中特朗普案頭空空如也,沒有電腦也沒有參考書,只有一座飛鷹像,作勢拍宣傳照味濃。網民紛紛改圖,改為特朗普拿蠟筆畫公仔,或者給俄羅斯總統普京寫多謝信等。特朗普在競選中演講愛即興發揮、罵人和煽動支持者,雖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規規矩矩跟稿演說,但之後故態復萌,尤其在Twitter。華盛頓大學總統修辭專家菲爾德斯說,特朗普就算交出一篇工整無瑕的政治家演說,「人們都會質疑是誰寫和應否認真看待」。賓夕凡尼亞大學傳訊學教授賈米森稱,就職演說是要流傳後世的重要講辭,在經過引起撕裂的選戰後尤其重要,但她指由於外界對特朗普演說期望低,「他很可能表現超出預期」。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有線新聞網絡/美聯社


【花 絮】


總統晚宴門票最貴780萬

特朗普就職禮破紀錄籌得9,000萬美元(7億港元)私人捐款,預料總開支達2億美元(15.6億港元),最昂貴、可與特朗普和彭斯共晉晚餐的入場門票售價達100萬美元(780萬港元),傳統發售的總統紀念車牌則售50美元(390港元)。不過,一如以往,花費最多的一環卻是保安、交通和應急服務。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PETA辦齋宴舞會「贈興」

美國總統就職當晚傳統會出席多場舞會,但善待動物組織(PETA)舉辦齋宴舞會「贈興」,以示反對酷愛肉類的特朗普,出席者包括影星彭美拉安德遜。PETA發言人指,「人們說動物不能發聲,但在華盛頓,PETA依靠『象』(共和黨)和『驢子』(民主黨)人,以及無動物象徵人士發聲」。另有組織舉辦舞會帶參加者回顧未有特朗普的美好時光。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0/199027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72

舊班底暫時留任撐場 國安交接大混亂

1 : GS(14)@2017-01-22 01:55:47

■敍利亞阿勒頗現時仍滿目瘡痍,特朗普上任後需要妥善處理。美聯社



【特朗普就職】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隨即要接手眾多棘手的國防和反恐工作。不過有華盛頓官員大吐苦水,指國安交接工作是「有記憶以來最亂」,多個要職未有人選,更形容特朗普陣營很多人都無心無力談實際問題。在眾多工作未定之下,數十名奧巴馬時代的官員要暫時留任代為處理事務。



候任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前日宣佈,已邀請約50名奧巴馬任命的官員在特朗普上任後暫時留任,直至繼任人獲參議院通過任命。當中不乏高層官員,包括副國防部長沃克、反「伊斯蘭國」(IS)戰事特使麥格克等,副國務卿夏農(Thomas Shannon)則會暫時主理國務院,直至國務卿人選蒂勒森任命獲批。


特朗普:已做得最好


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高級官員表示:「之前兩任總統(喬治布殊和奧巴馬)交接時,情況都比現在好得多。奧巴馬就任時,兩隊團隊合作得相當融洽,但今次完全見不到。不止我,很多人都沒被安排與繼任人會面。」然而國際事務並不會因過渡問題而停擺。敍利亞和談下周初舉行,奧巴馬政府的敍利亞特使拉特內早前已表明希望參加,但特朗普團隊遲遲沒有指示。有即將離任的官員警告,如此多的不確定性,將會危害特朗普貫徹自己所主張的政策。但特朗普團隊否認安排混亂,指無論在國防抑或其他方面,交接「已做得最好」。


未來防長倡打IS「首都」


另一方面,特朗普競選時曾稱有打敗IS的秘密計劃,但除揚言要把IS「炸到出屎」,再沒一言半語,卻說要美軍將領在他上任30日內交出打IS新計劃。國防部為應付「新老闆」,惟有提前做功課,正準備多個方案供他選擇。提名料可最早獲確認的國防部長人選馬蒂斯,早前在參議院聽證會說要加快攻打IS「首都」敍利亞拉卡的時間表。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說會向馬蒂斯提不同方案,交代現有行動和為甚麼未有採用其他行動的理據。美國打IS現時主要靠空襲和派約500特種部隊兵支援地面盟友,新方案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向敍利亞庫爾德族部隊提供武器當主力,但勢招土耳其反對。有國防官員指如此路不通,就要考慮派美軍作戰旅上場,一旅為數幾千士兵。空軍參謀長戈德費因指其他選擇包括授權指揮官秘密打網絡戰和使用太空武器。馬蒂斯是對伊朗的鷹派,國防官員指美國可用更強硬行動壓制伊朗在區內影響力,如阻伊朗武器進出口。聯合國安理會周三為伊朗核協議落實執行滿一年開會,聯合國、歐盟和各大國代表紛指協議有用。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1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82

特朗普改組國安會 安插親信

1 : GS(14)@2017-01-31 03:13:18

特朗普前日再發施號令,簽署總統備忘要求五角大樓在30天內交出打擊「伊斯蘭國」(IS)的新方案;另一份備忘則指示重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土安全委員會,稱要加強美國對網絡安全的應變能力,特別安插總統首席智囊班農入國安會最高級別的定期會議,跟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看齊,顯示班農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承諾接收滯留澳洲難民

特朗普簽署的另一份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官員不得收取政治游說組織的禮物,離職五年內不得從事與前部門相關的政治游說活動,終身不得代表外國政府或外國政黨游說,整頓華盛頓內延後利益輸送的問題。另外,特朗普前天先後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德國總理默克爾、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澳洲總理特恩布爾通電話,其中跟普京談了一小時,雙方同意發展平等關係和對打擊IS展開實質合作,並就反恐、以巴問題、伊朗和北韓核問題及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但未提對俄制裁。特朗普據報亦向特恩布爾保證,會履行上屆奧巴馬政府的協議,接收滯留在澳洲離岸拘留所近2,000名中東難民。美聯社/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30/199127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84

總統維護國安非無限制入境禁令上訴駁回特朗普不認輸︰法庭見

1 : GS(14)@2017-02-11 18:57:52

■華盛頓州檢察總長弗格森(右)慶祝挑戰入境禁令的官司再報捷。 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入境禁令,在法庭再吃敗仗。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前天駁回司法部上訴,拒絕恢復執行禁令,並裁定有關總統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力不受法庭約束等論據站不住腳。特朗普卻不認輸,堅稱「法庭見」。



特朗普上月底簽署行政命令,暫停難民入境120日和伊拉克、伊朗等穆斯林七國公民入境90日。西雅圖聯邦法官羅巴特上周五應華盛頓州和威斯康辛州政府要求,頒發臨時禁制令煞停禁令;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繼周日駁回司法部緊急恢復執行禁令的要求後,三名上訴法官前天再一致裁定維持羅巴特的裁決,入境大門繼續開放。


希拉莉贈興︰3比0

特朗普在裁決後數分鐘即在Twitter以大楷英文留言指:「法庭見,我國的安全在危急關頭!」他又在白宮對記者指裁決是「政治決定」,「我們將贏這官司」,不認為裁決削弱了總統權力。率先挑戰禁令的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回應:「總統先生,我們已在法庭見過,我們打敗了你。」特朗普的大選對手希拉莉則留簡短推文:「3:0」。上訴法院三名法官在29頁長判詞中,差不多把司法部理據逐一駁倒。特朗普政府的最主要理據,是指法庭無權覆核總統涉及入境和國家安全的決定,法官反駁指法庭「毫無疑問有權就行政行動的憲法挑戰作裁決」;司法部以此拒絕提交證據、證明讓七國公民入境會令美國即時受恐襲威脅的論據,亦不攻自破。特朗普政府指外國人不享有憲法賦予的自由入境權,亦被法官駁回,指憲法第五修正案中「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的一句,不只適用於美國公民。法官亦駁回司法部指州政府無權挑戰總統行政命令的論據,指華州的大學和其他公司和部門,確已受禁令打擊。



學者︰裁決超越政治

兩州政府唯一被駁回的論據,是稱有案例禁止上訴法院覆核臨時禁制令。至於兩州政府指禁令針對穆斯林,構成宗教歧視違憲,法官指未有足夠證據,須再審議。這次裁決技術上是駁回司法部的反禁制令申請,仍須正式審理對羅巴特裁決的上訴,特朗普政府可選擇上訴至最高法院,但甚可能禁令過了時限仍未有結果。洛杉磯洛約拉法學院教授萊文森認為,這次裁決經慎重思考且有大量案例支持,而且三名法官兩人由民主黨總統委任,一人由共和黨總統委任,但都有一致意見,反映裁決超越政治。保守派法律團體「司法監察」則批評裁決是「司法濫權的危險例子」。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1/199248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