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信義想嗒殼正美創辦人:「我引狼入室!」

2014-11-27  NM
 
 

 

這一場股壇收購戰,引人入勝之處,是牽涉的不單只是金錢,還有感情。市值達一百六十五億元的信義玻璃(868),月初向市值僅六億元的創業板公司正美豐業(8135),提出全面收購。出手超低,又要攆走正美的創辦人及主席等,招數甚辣。這兩家公司,本來關係密切;過去廿年,主力生產玻璃的信義,一直供貨予銷售及安裝汽車玻璃的正美,去年更扶助正美來港上市。不過,雙方關係近月起了變化,尤其在信義藉配股大幅增持正美之後。正美創辦人夏路,向本刊回想起時哭着說:「係我引狼入室!」她找來新工投資(666,前稱禹銘)主席李華倫度橋還擊。雙方招來招往,她幽幽地說:「以前以為是緣分,原來是一場孽緣!」

作為第二大股東的信義,對正美管理層窮追猛打。繼上月提出罷免正美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夏路後,又再向正美提出,以$0.65作全面收購,相比正美本週二的收市價$1.15,折讓約四成三。信義在收購文件中,大數正美「三宗罪」,包括管理不善、業務表現差及有損股東利益,並因此希望取得正美控制權,改善公司前景云云。不過,正美管理層對此十分不滿,尤其收購價,有「低估」公司價值之嫌。被聘請為正美財務顧問的禹銘李華倫反擊說:「而家iPhone 6 Plus賣緊六千蚊,你喺蘋果店門口,開價三千蚊收貨,咁都幾得意喎!我反應得兩個字。嗱,我無講粗口呀。」坐在身旁的夏路則陰聲細氣補充:「這是沒有道理、沒有根據。」記者問她與信義的關係如何?她指一向尊重及信任對方,說着突然流下淚來:「可能是自己引狼入室!」

緣分變孽緣

「由我父親開始這盤生意時,他就認識信義的行政總裁董清世。我們經常一起吃飯,關係很好。我很久以前已想上市,但我做企業的,資本市場(股票)的事我不懂。去年董先生提議我們上市,不但介紹很多香港人脈,還入股做股東。沒有他,是沒有今日的正美。」董清世是信義主席李賢義的妹夫,而李賢義與中央政治局常委張高麗是親家。有對方扶持,去年正美順利上市,而信義更入股做策略性股東。今年五月,在董清世的提議下,正美發行了八千股新股,信義出資四千多萬元全數認購,由此種下了禍根。配股後,信義的持股量由15%上升至29.17%,而夏路家族的持股量,卻由55%攤薄至45.83%。雖然仍是大股東,但關鍵是夏路一方沒持股超過五成,日後投票便沒有絕對勝算。夏路說:「想起也奇怪,在發新股後,他們便對我冷淡下來。」她坦言:「信義平時對我們有提供意見,但我們管理層也是專業,不是每樣事情也要聽他們的。」論規模,正美對信義來說,只是小菜一道。但現時殼股有價,創業板的殼也值兩億。而且信義起正美,業務上也有協同效益。正美上市後,業績亦的確走樣。全年純利比去年跌了四成,只賺八百多萬人民幣。夏路解釋,非他們經營不善:「我們的業務重心在北京,但北京汽車政策常變;以往外省車走入來,手續半年辦一次,現在改了七天一次,還要到六環那麼遠,汽車一定少了。」她反指信義說法矛盾:「信義在五月份的時候,才認購我們新股,那時我們已發了盈警,他認購即看好我們前景,為何突然又說我們有問題?」

罷免夏路贏面大

究竟信義能否成功踢走正美管理層、入主正美?還看十二月初舉行的股東大會。論股數,信義似乎勝算不大,但由於夠名氣及規模,對小股東來說,概念sexy,有利刺激股價,不排除會有小股東心動。論人氣,夏路等人可謂「輸足九條街」。夏路坦言擔心小股東會支持對方,踢她出局,她無奈說:「如果讓他贏了,他又會這樣對待其他小公司的。公平嗎?這是自毀信譽。我一定要打這場愛情保衞戰!」由於對財技一竅不通,夏路找來有「股壇壞孩子」之稱的李華倫重整旗鼓。過去做deal甚出位的李華倫,曾提出一仙收購等等,讓證監會非常頭痛。反擊收購其中一步,是發通告給小股東,抨擊信義只懂生產、不會銷售,改變管理層會更為不利。他亦向全港四十多間證券行,調查第三方所持股份,是否與信義為關連人士,暫時未有所獲。李華倫說:「我哋只係出咗胡椒噴霧,仲未出催淚彈。」

出手阻攤薄

反擊的重炮,在十月尾,正美以發行可換股債券(CB)的方式,買入一幅黑龍江的物業。此招兇險之處,在於完成後,物業賣方將佔正美一成股權,正美持股雖被攤薄至41%,但與物業賣方的股份總數,便有51%,信義同時會被攤薄至持股26%。戰況升級,信義急急聘請創越融資(Optima Capital)擔任顧問。創越老闆梁美嫻,曾為和記行、其士國際及豐德麗等代表收購及反收購,經驗老到。信義遂索性使出一招——低價全面收購。市場人士認為真正目的,在於根據《收購手則》第四條,於全購期間,公司不能有企業行動。這樣便可暫時阻止正美發行CB,讓信義股份不致被攤薄。

小股東沽貨為上

正美隨即「秋後算賬」,入稟告兩名代表信義的董事,洩露公司機密。夏路說:「我們買黑龍江的物業,在出公告前十七小時,董清世已知情並打電話問我,那一定是董事會中人說。」雙方拳拳到肉,不過講到尾:有錢有偈傾。記者問夏路,如信義提價收購她們持股,會否接受?夏路說:「我當然是不想賣,就好像有人問你的兒子,十個億賣不賣一樣。」但畢竟是一盤生意,李華倫說:「如果講到明什麼價都不賣,這樣說又太不負責任。」最後夏路說:「我這多個月,流了很多眼淚,曾經後悔來港上市,但流過的眼淚是不會白流,至少我明白了資本市場是怎樣運作。」夏路本來是內地語文老師,父親在九十年代於北京經營汽車玻璃銷售及維修,駕着一架綿羊仔,四出替人修理玻璃,業務由夏路的幾個弟弟接手。但後來弟弟相繼出國留學及工作,而生意又愈做愈大,父親就叫夏路幫手。夏路自豪的說:「我肯定我是整個行業中學歷最好的,公司由以前只有數個同事,到現在的規模,我一直也盡了很多力。」正美現股價較上市時已升了一倍多,夏路一方的身家賬面已達三億。對於上了車的小股東,有分析員建議先行沽貨:「信義出$0.65咁低,而家個價$1.1,其實已經好高。如果信義罷免唔成功,仲賣走股份,股價好有機會碌番落嚟,不如沽咗貨,賺咗先。」

緣分變孽緣

相愛期九十年代認識,信義不但是正美的供應商,兩位老闆私下亦常出來吃飯,過年過節互相送禮,就生意上交換意見。

熱戀期去年信義提議正美來港上市,介紹很多香港人脈給正美老闆認識,更入股做戰略性股東。

反目期今年十月,先後提出罷免包括夏路在內共四位董事,並提出全面收購,以獲得正美控制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86

葛如鈞、iCook創業名人都想偷學 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大公開 創業、投資一把罩的祕密

2015-03-02  TWM
 
 

 

一個念哲學出身的史丹佛法學博士,為什麼會創辦PayPal成為矽谷傳奇創業家?

並成功投資臉書等多家市值千億元的明星企業?

他是彼得提爾,一個創業、創投圈都該認識的人。

撰文‧何佩珊

二○一五年最重要的趨勢是什麼?你以為答案大概離不開雲端、大數據和物聯網……,但有個人卻對此提出警告:「當你聽到這些流行語(buzzwords),最好逃得遠遠的。」說這句話的人是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他也是矽谷科技創業圈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說到PayPal創辦人,在台灣可能有更多人想到的是現任電動車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不同於渾身充滿著明星特質的馬斯克,眼前的彼得提爾理著一頭俐落短髮,搭配合身西裝,言談不帶一點誇張肢體動作,最多只是偏著頭思考,好像每字每句都要先在腦中經過一番激辯才能出口,像是一位帶著哲學家氣息的大學教授。

他是PayPal幫靈魂人物在網路泡沫中倖存,從此聲名大噪而他,才是影響矽谷過去十多年來新創科技發展的「PayPal幫」(PayPal Mafia)裡,最主要的靈魂人物。

隨著被譽為「史丹佛改變未來的一堂課」的《從○到一》出版,作者彼得提爾的影響力也跟著從西方蔓延至亞洲,即便是相當成功的亞洲知名創業家,如獵豹執行長傅盛等人也瘋讀這本著作。二月十六日,在彼得提爾亞洲行首站的台北場演說,一樣吸引了包括之初創投林之晨、愛料理(iCook)創辦人蕭上農、台灣首位入選奇點大學的葛如鈞等台灣上百位創業圈名人前來朝聖。

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彼得提爾,很小就顯現出他的聰明才智,六歲開始學習西洋棋的他,十二歲已是全美十三歲以下等級排名第七的高手,而大學也順利進入美國知名的常春藤名校史丹佛,先是取得哲學學位,後又進入史丹佛法學院成為法學博士。

就像他多數的同學一樣,畢業後他成為紐約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談起這段過往,他忍不住自嘲:「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卻想出來。」這看似順遂的發展,其實是他人生最不快樂的日子。他說,「大家從小就被教育要競爭,從競爭來取得身分認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也是親身經歷後才知道,原來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僅僅待了七個多月就離開。

一九九八年,乘著矽谷網路淘金熱的狂潮,他抱著要用數位貨幣取代美元的夢,與幾位好友共同創辦了PayPal,兩年後,網路泡沫破滅,但他們不僅在這波網路大泡沫中成為少數倖存者,還在二○○二年將PayPal以十五億美元賣給了拍賣網站eBay,從此聲名大噪,成為名副其實的矽谷科技金童。

但真正精采的故事才剛要開始。

在網路泡沫之後,矽谷一時對科技創新好像失去了希望,大量資金開始轉往房地產,但這時的彼得提爾卻是這麼想的:「如果別人都走了,只有你在那裡,那一定是個好地方。」在資本市場普遍對新科技發展失去信心時,只有彼得提爾和其他幾個剛從eBay手上拿到大筆鈔票的PayPal前團隊成員,仍願意投身於新創科技。

他是矽谷傳奇人物

首位臉書外部投資人,投報率達八百倍接下來的幾年,這群有錢又勇於創新的「PayPal幫」,陸續打造出幾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公司,包括知名影音串流平台YouTube、評論網站Yelp、商用社交網路平台LinkedIn、太空船公司SpaceX、企業社群網站Yammer、電動車公司特斯拉;至於彼得提爾自己也創辦了數據分析平台Palantir,目前估值高達一五○億美元。

不僅如此,彼得提爾在成功創業家的身分之外,還有個成功創投的頭銜,在他眾多投資案中,最著名的成功案例就屬○四年以首位外部投資人身分投資臉書(facebook)五十萬美元,取得一○.二%股份。這筆投資在臉書於一二年上市時,為他帶進約四億美元收入,投報率高達八百倍,讓外界見識他獨到眼光。

一個攻讀哲學、法律的人,竟是在科技和創投領域發光發熱,更影響了近十年來的科技創業發展,如此傳奇色彩,讓人不禁好奇他的成功之道。而一二年彼得提爾在史丹佛開設了一堂代號為CS183的創業課程,則是給了大家一窺他成功奧祕的機會。

這堂原本只有史丹佛學生可以選讀的課程,因為一位名為布萊克馬斯特(Blake Masters)的學生將筆記放上網,因而吸引全球超過五十萬人瀏覽、超過二四○萬次點閱,後來也才有了《從○到一》的誕生。

「商業世界的每一刻都不會重演。下一個比爾蓋茲(Bill Gates)不會開發作業系統,下一個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不會推出搜尋引擎,下一個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也不可能再創社群網站。」彼得提爾在書中自序如此提及,而此行來台他也一再說到:「創業原本就沒有成功方程式。」他說:成功無法複製!

價值來自於從無到有的創新,而非模仿在他看來,真正的價值是從○到一,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垂直創新,而不是模仿而來、平行式地從一到N。其中的差別猶如你看到一台打字機,然後做出一百台打字機;和你看到一台打字機,但從中發展出文書處理機,兩者為世界帶來的價值明顯不同。

然而,成功雖無法複製,卻有共通點。這次來台受訪,他也分享過去自己創辦,以及參與成功新創公司的經驗。如創辦PayPal時,他學到的教訓是,「大家常認為一家公司只要做ABCDE就會成功,但這代表的其實是你沒思考清楚,沒有很強的信念。」他說,「如果做了A,再去做BCD,最後往往會發現是在浪費時間。」包括臉書在他看來也有相同問題,「如果他們一開始就專注在廣告,現在也許會成長得更快。」他說:企業應追求獨占市場!

別跟著一窩蜂競爭,逆向思考才對此外,他也提到,「企業應該避開競爭,追求獨占市場」、「從服務一小群人的小生意開始」、「找到對的合夥人」等思考方向。而總結來說,「逆向思考」可以說是彼得提爾成功的核心。

這也是為何當被問及對趨勢的看法時,他反而要提出警告,「你應該對趨勢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形容,創業家使用雲端、大數據這類趨勢流行語,就像是玩撲克牌遊戲必須要唬人一樣。他更打趣地說:「如果你聽到大數據和雲端運算這類流行詞,要盡快跑開,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為了騙錢。」從實際投資布局上,更明顯可以看出他特立獨行的思考。舉例來說,相對於人人爭相投資,估值已經高達四二○億美元的Uber,彼得提爾卻反而更看好目前估值只有Uber三分之一的Airbnb。

「投資人經常喜歡投資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像很多投資人喜歡坐黑頭車,但不喜歡當沙發客,所以Uber對他們更有吸引力。」但他指出,在舊金山有五百間可出租房間加入Airbnb,代表的就是五百個獨特的資產,這些獨特性會明顯勝過只有五十個房間可出租的公司。相對來說,一家有五百輛車的公司對上一家只有五十輛車的公司,乘客要的只是能夠快速到達,差異化就不那麼顯著。所以他相信Airbnb最終將會是比Uber更有價值的公司。

又或者○八年他和馬斯克談到,上一次美國有新形態汽車公司創立,已是一九四一年的吉普車時;不同於多數人認為,如果一個領域已經六十七年沒人成功,一定不是好主意,他和馬斯克反而覺得興奮,因為這麼久沒人創新的領域,就是最好的機會。

不過彼得提爾強調,逆向思考不代表總是要和大眾唱反調。他說,「多數時候多數人的想法是正確的,就像是沒有人會不同意一加一等於二。」因此對他而言,逆向思考的重點應該是「獨立思考」。「如果聽到有人很認真相信某件事情,或是他的信念很堅持,我就會思考,真的是這樣嗎?」這就是他經常問自己的問題。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但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這就是彼得提爾要告訴你的成功祕密。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出生:1967年

現職:Palantir創辦人暨董事長、Founders Fund合夥人、Clarium Capital執行長、facebook董事經歷:PayPal創辦人暨執行長學歷:史丹佛大學哲學學士、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這些明星企業,

都是他的投資版圖

特斯拉 全球最受矚目電動車公司,目前市值272.5億美元。

LinkedIn 全球最大專業人士社交網站,目前市值334.9億美元。

臉書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目前市值高達2236億美元。

Spotify 全球最大串流音樂平台,目前估值約60億美元。

Yelp 美國最大線上評論網站,目前市值34.7億美元。

Airbnb 全球最大線上短期租房平台,目前估值約130億美元。

SpaceX 第一家發射火箭的民營太空公司,目前估值約100億美元。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39

教Google創辦人追女得筍工 by 盧志威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5/13/%E6%95%99google%E5%89%B5%E8%BE%A6%E4%BA%BA%E8%BF%BD%E5%A5%B3%E5%BE%97%E7%AD%8D%E5%B7%A5/

教Google創辦人追女得筍工

liwsIQZACWq4U
Google被認為是打工仔的天堂,連續多年成為第一筍工公司,到底他們是招聘人材?《Google模式》一書就有以下故事:

話說2000年時,作者羅森柏格(Jonathan Rosenberg)到Google應聘產品領導人的職務,身為Excite@Home資深管理人員,又是互聯網投資公司的合夥人,加上Google董事局成員的推薦,羅森柏格以為今次掂硬,招聘只是過場。

他獲得Google創辦人之一布林親自接見,原來布林在面試中,喜歡問一個問題:「你能否教我一些複雜、我不懂的東西?」羅森柏格知道面試開始,打醒十二分精神,他本身主修經濟,父親是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家,於是便在白板上以圖表和公式,講解報酬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那知布林聽了一會便擔天望地,竟在望窗外風景,又玩弄滾軸溜冰鞋的輪子,亦沒有問任何問題,羅森柏格便知道出事,布林是數學專家,一向公式可能已知道怎計,於是話峰一轉,教布林如何求愛:他怎樣跟素未謀面的女仔約會,最後成為太太。

當時他送了一束玫瑰花,附上一條謎題,玫瑰是表達求愛,亦想激起對方的好奇心,謎題是判斷對方夠不夠聰明,結果是她很聰明,解開謎題,但仍然和羅森柏格約會。羅森柏格終於成功引起布林的興趣,並得到工作,不過當時的條件不合適,要在兩年後另一創辦人開出第二個招聘條件,他才進入Google。

入到Google後,羅森柏格發現這家公司的創辦人,不論是面試初級工程師,或是高級管理層,都十二分認真,將工作第一順位,把心力和時間,投資在找到最優秀的人材,在傳統企業,找人材是HR或獵頭公司的職責,管理層通常避之則吉,只看CV和在最後作決定就算,越高級就越不想面試。

如果你問BBA、MBA畢業生,工作最重要是甚麼,他們會答你:「開會」,還會說訂下策略,做個圖表,搞好Prsentation好重要;但如果你問頂尖的運動教練,他們會答你:「找到頂尖的人材」,不論是用選秀、招募、交換,因為再勁的戰術都代替不到人材。

布林問一條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就是想考應徵者的智識、反應、鑒貌辨色的能力,這些不會在CV顯示,但絕對能判斷一個人材。

盧誌威
《鴻鵠財誌》創辨人盧誌威,現任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證監會持牌人,Yahoo財經欄名《鴻鵠經誌》出自史記「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鴻鵠於古中國是白色鳳凰,善高飛,寓意,燕雀身小深信貧富不問出身,只憑誌氣決心。
Posted in 美股投資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49

專訪日本最大電商共同創辦人揭露全球布局 樂天發動「生態戰」 台灣當第一站

2015-05-18  TWM

生態圈(Ecosystem)是今年網路界最流行的詞彙,不論騰訊、阿里巴巴或小米,無一不抓緊這個方向布局;但其實,日本最大電商樂天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啟動生態圈計畫,接下來,以台灣為先鋒,複製到全球,就是他們的目標。

撰文•何佩珊

「接下來才是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樂天(Rakuten)集團共同創辦人暨亞洲區執行董事小林正忠,五月八日為了台灣樂天市場風雲店家頒獎典禮,親自來台,並接受《今周刊》專訪。訪談中他提及,目前樂天的市值雖還不及亞馬遜與阿里巴巴,但他有十足自信,「樂天生態圈的價值正漸漸為世界所認知」,而台灣就是樂天生態圈走向國際的先鋒。

征戰海外關鍵一役

在台灣學會該做與不該做

「當初以為可以馬上成為(台灣)市場龍頭。」小林正忠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實際進入台灣後才發現,品牌經營比想像得更花時間。經過七年努力,樂天逐漸走出自己的特色,也在電商平台之外,陸續引進更多日本樂天的服務,如樂天旅遊、樂天書城,還有今年引進的樂天信用卡等等,一個小樂天生態圈儼然在台灣成形。

到了今天,台灣對樂天已經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海外營收來源,小林正忠形容,「台灣就像是其他海外公司的兄長」,是他們開拓更廣大海外市場的先鋒。

為何樂天這麼看重台灣市場?事實上,以二○一三年度而言,日本樂天的電子商務流通總額約一兆七○○○億日圓,海外市場只有六五三億日圓;而樂天海外據點廣及歐亞與南美共十三國,但○八年成立的台灣樂天,卻是發展最成熟的市場。

目前台灣樂天市場的會員數已經達到三百三十萬人,平台上有三千三百家本土店家,在整個亞洲區,包括泰國、印尼與馬來西亞等六千多家店家中,占比約達四成,且事業規模還在逐年擴大,並在一四年交出五一.二%的營業額成長,寫下歷史新高。

「海外戰鬥的經驗,我們累積得最多。」樂天亞洲區營運長暨台灣樂天市場董事長江尻裕一指出,當樂天要發展新的海外市場時,台灣經驗就很重要,「我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像當年身為後進者的樂天來到台灣,多數人的想法可能會是用高單價3C商品,打價格戰來吸引消費者,但台灣經驗卻不是這麼告訴他的。

挑沒人敢碰的下手

靠美食拚出七年亮眼戰功

當時,面對已經在3C、流行女裝各據一方的PChome與雅虎奇摩,樂天選擇從沒人敢碰的美食電商開始。但做美食電商的難度在於,大多數商家可能都只是一、二人的規模,「有些可能還是阿公、阿嬤在市場做生意,對電腦也不熟。」台灣樂天市場營運長羅雅薰還曾看過老一輩店長不想做電商,但年輕一輩想嘗試,就在他們面前吵起架來。

過去七年來樂天著實下過一番苦功,也成功靠美食走出自己的路。知名年輪蛋糕巴姆庫食品店長韓上育就說,一二年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在樂天開店,一開始表現並不突出,但經過樂天ECC(電商顧問)團隊輔導,單是一三年一個月的業績就超過一二年的全年營收,讓他非常訝異。

「一樣的事情會發生在其他地方!不一定每個國家都要做美食,但那個概念是一樣的。」江尻裕一說。台灣累積的成功經驗,自然成為樂天生態圈往全球擴散的重要試點。

「電商以前是我們的核心,但現在電商只是樂天生態圈的一部分。」小林正忠指出,如今在日本,樂天已經發展出金融、旅遊、職業球隊、物流、電子書、串流影音等多元業務,可以說是讓日本人每天一睜開眼就看得到樂天。

羅雅薰形容,「我們就像是一個Cooking house(廚房)。」每當日本樂天有新服務或新平台上線,經常會先在台灣做嘗試,例如樂天信用卡第一個在海外推行的地區,就是台灣。

三年狠砸近兆元購併

衝會員數 只為串緊生態圈羅雅薰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多年的電商耕耘在台灣培養出樂天用戶基本盤,讓台灣消費者對樂天超級點數有一定的熟悉,否則,以回饋超級點數為主打的樂天信用卡,在推行上就很難做到借力使力的效果。

像是消費者到「樂天旅遊」訂房,並使用樂天信用卡付款,就可以享有點數回饋;信用卡就是樂天打造生態圈重要的金流工具,今年初剛引進台灣,截至三月底,發卡量已經超過五千張。

近年來,樂天也在全球啟動大膽購併策略,陸續買下有六億用戶數的通訊App「Viber」、入股叫車服務公司「Lyft」,或是以十億美元收購北美最大現金回饋購物網站「Ebates」等等,大動作擴展業務觸角。

總計過去三年,樂天投資金額超過三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八○億元),購併的目的無非是想把樂天生態圈擴大。

小林正忠強調,「很多公司投資,看的是個別公司能否獲利,但讓整個生態圈能賺錢才是我們的投資目的。」他同時指出,「現在樂天最主要的核心是會員」,他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利用會員這個核心把生態圈串起來。

因此,現在樂天要拓展海外市場,第一步未必是電商,可能是電子書,也可以是叫車軟體。假設現在菲律賓會員數最多的是Viber,或許就會先從Viber著手,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陸續引進電商、電子書等其他服務,進而一步步將整個生態圈都複製過去。

江尻裕一不諱言,如果只靠電商,今天樂天的發展很可能會遇到瓶頸,但生態圈驅動了樂天集團的成長。

小林正忠印象很深刻,三、四年前他去美國時,了解生態圈概念的人很少,但兩周前他在印度則是有截然不同的體會,「當地公司一個個都在花大錢衝會員數,為的就是要在達到一定會員基礎後,加入更多不同的服務,打造生態圈。」他發現,「當地人已經很清楚認識到,如果公司不是以生態圈的形式來建立的話,是沒辦法持續發展下去的。」事實上不只是印度,近期中國網路圈也流傳著這麼一段話:「產品型公司值十億美元,平台型公司值百億美元,生態型公司值千億美元!」愈來愈多人開始看到生態圈的價值,而早在好幾年前就是以這樣的核心概念做業務布局的樂天,股價在今年也屢創新高,一度達到二三九五日圓,目前公司市值更超過新台幣七千億元。

接下來樂天依然會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小林正忠說,「將樂天生態圈在每個國家立足」,就是最大的目標。

樂天

成立:1997年

執行長:三木谷浩史

市值:約新台幣7169億元(2015/5/12)主要業務:電子商務、金融、電子書等等員工數:全球逾11000人地位:日本最大電子商務平台近3年EPS: 單位:日圓

2012 15.59

2013 32.6

2014 53.47

台灣樂天市場

成立:2008年

資本額:7.5億元

董事長:江尻裕一

主要業務:電子商務、信用卡

員工數:約230人

用無所不包的服務 綁牢會員——樂天「生態圈」3大事業群組示意圖

全球會員 超過6億人

(台灣會員 330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9

名人對談》兩位在地饕客的「夜市學堂」逢甲大學副董vs.春水堂創辦人 小吃要演化 才有出路

2015-07-20  TWM


撰文•許秀惠、林麗娟

編按:高承恕,逢甲大學執行副董事長、社會學知名學者,曾深入台灣中小企業田野調查研究,更是「行動派」的饕客美食家;劉漢介,春水堂、茶湯會創辦人,泡沫紅茶的發明人,首創把粉圓加進冰紅茶,讓珍珠奶茶一躍成為街頭巷尾到處可見的小吃代表。

這兩個人是舊識知交,高承恕還是劉漢介在逢甲大學EMBA的老師,應《今周刊》邀請,首次同桌對談,主題是從逢甲小吃談美食與創新。高承恕從逢甲夜市的緣 起、生命力談起,劉漢介觸及小吃的創新與品牌營造。在他們眼中,小吃在夜市,尤其在以創新善變著稱的逢甲夜市,該如何找到自己存續法則呢?以下為對談精采 摘要︰小吃≠美食 小吃要如何升級為美食?

高承恕(以下簡稱高):我們先來了解逢甲商圈的誕生背景。一九六三年,先父、逢甲創辦人高人言把逢甲工商學院(一九八○年改制為大學)從北屯觀音山搬遷到 現址,當時外圍都還是農田,校園光禿一片,只有黃沙走石,現在看到的綠蔭大樹,每一棵都是我們種出來的,兩萬多名師生每天求學上課總得吃喝,於是小吃攤有 了生意的契機,日子久了,夜市和周邊商圈才慢慢地應運而生。

有外地朋友來訪,想就近解決一餐,我總先言明附近只有小吃攤店,尤其夏天時,得不怕熱、不嫌髒、願意擠一擠和等一等,才能安於夜市食味,夜市的開始就是這樣,是為了生存,是謀生、圖一口飯的。

但是夜市、小吃有生命週期,小吃攤也會希望長久經營,當經營者不只是看到眼前生意熱絡,而開始思考「What is next?」他才有可能突破瓶頸,蛻變、升級,這不是擴充規模而已,而是思考企業化或傳承。

劉漢介(以下簡稱劉):做小吃攤的人,大多心裡想的是「今天可以賣幾個?」不會去想帶給顧客滿足感、幸福感。大多數的小吃門檻低,容易被取代,能夠做得久的,背後都是有「工夫」的。

譬如拉麵,麵誰不會煮?但是日本的拉麵可以賣到全世界,為什麼?因為它有麵條、湯頭、材料各環節的工夫,它的美味組合複雜,不易被破解;又如綠豆湯,它的 本質簡單,門檻低,只能是路邊小吃,難以靠單品做成企業。小吃能晉級為長久經營的美食,通常具有深度的美味組合,加上消費者對店家品牌的信賴關係。

最早的小吃攤,是引車賣漿,是游牧民族,哪裡有市集就去哪裡,等到要定居,就要想如何「生根」的問題,思索如何向上演化,擁有店、定點,某個程度就是一種進化。

高:沒錯,小吃一開始多是流動攤販,追逐人潮而趕集,欠缺長遠打算,這十多年來,逢甲夜市穩定下來,攤變為店,店面串連為商店街,大店進駐,拓展為大商圈,小吃與店家都經歷從「求生存」到「過生活」,開始思考如何長遠經營,這正是演化的結果。

創意能賣錢 小吃該如何創新?

劉:一九八三年的夏天,我坐在日本大阪的咖啡廳點飲料,發現他們賣冰咖啡卻沒賣冰茶,但紅茶加糖是好喝的,我於是想,為什麼不來做冰茶呢?早在一千年前, 蘇軾的孫子蘇籀就把蜜和冰加入茶湯,現代的台灣人不知道茶加了糖會變好喝,我洞悉了這層美味關係,這就是我的創新點子。

我用調酒專用的雪克器,把壺泡的原汁紅茶加上冰塊放進去搖晃、激撞後,再加入特製紅糖提味,推出了泡沫紅茶,接著又調出檸檬紅茶、百香紅茶、茉莉花茶,讓 泡沫冷飲風行開來;後來,店長林秀慧又把粉圓加上奶茶,這項創意風靡了年輕人,也成就了一門好生意,本來是茶行附屬賣茶的小店,造就了春水堂日後的發展。

春水堂賣的是茶湯,賺的是五感財、文化財,希望顧客在喝到茶湯時除了鼻、眼感受以外,在視覺、聽覺等五感上也得到滿足,讓心來感受到幸福。我們顛覆傳統工 夫茶飲,開創出冷飲茶市場,仍處處保留文化的根本和精華,追求「五感調和」的茶飲美學與趣味,喝茶,就是享受一份幸福感。

高:也許,可以用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中心廣場所見所聞做例子,偌大的廣場全是吃吃喝喝的小吃和店面,但它真是美,賞心悅目的遮陽傘座位,舉目觸及的花卉 盆栽,其中不乏百年老店,遊客來到這裡,不但有高層次的美感印象,心情自然不會窘迫煩躁,美食享受更是從容且滿足;發展商圈特色,也許要加入這類的思考。

逢甲夜市是極富生命力的,非常具有庶民特色,眼前還會有一段好光景,但每個夜市一樣也會面臨生命週期,花無百日紅,如何讓它的生命力「生根」,絕不是量的擴大而已 。

以小吃為核心的商圈 如何長久經營?

高:我喜歡飲食要有點留白的美感,擁擠紛雜的夜市是很方便,卻讓人覺得難以全然放鬆,逢甲大學和逢甲商圈是共好的生活圈了,所以我們努力促成商圈來結合物 聯網,朝智慧商圈發展,目前商圈初步做到人車分流、動線,有較多座位、停車位提供給顧客,讓遊客得到清楚實用的店家資訊指引。

逢甲大學也正跟手機系統商合作,希望設計一種行銷模式,讓消費行為更便利。當小吃業者同樣能賺到業績,卻不必窮於應付擁擠排隊的人潮,我想他會有時間和空間去思索如何打造美食的厚度。

劉:小吃不演化,生命週期就容易縮短或結束,工作團隊也會枯萎,夜市提供的是一種「體驗經濟」,尤其飲食必須親自體驗,無法取代,味覺的本能會告訴你好不好吃,對環境、氣氛有什麼感受,這是騙不了人的。

追求商圈發展 逢甲未來會如何演化?

高:台中市的發展重心,正從東往西移動,這勢必帶來「質變」,周邊環境、生活條件都會跟著演化,逢甲夜市的發展,也會放在這個脈絡裡來觀察。

台灣夜市的特色一向多元,有來自大江南北的飲食匯集,比起香港大排檔的相對一元,面貌更豐富,夜市小吃能帶給人快樂,但我期望得更深,不單單是消費者體驗 了某種小吃之後,說一句「好吃」;或不管吃什麼,總只是用「彈牙」形容,而是能往傳統走,向歷史學,去尋找源頭與傳承的所在,創新往往是從傳統裡找,漢介 的泡沫紅茶就是如此,讓飲食有厚度,現在的吃,厚度不見了,那就可惜了。

劉:但是當引車賣漿者開始採行店鋪式的經營時,若不再擔心房租飆漲、地點異動,才會有長治久安的籌畫。我曾有一家店三年賠一千萬元的經驗,我是寧可賺慢錢的,但是要賺慢錢或是賺快錢,經營者得自行想清楚。

高:有一點很重要,歡迎優質的投資案進到逢甲商圈,但真心希望不要把土地、房價炒到變成天價,這樣,美食攤店、一般店家很難撐得下去。如果讓創業變得困難,商圈的美好也會很難維持下去。

夜市是一種「體驗經濟」,帶給顧客幸福感,就是王道。

春水堂創辦人 劉漢介

經營者開始思考「What is next?」夜市小吃就能蛻變得更有厚度。

逢甲大學副董 高承恕

同場加映

步出逢甲,高承恕的西屯獵食區高承恕自年輕時期就在報章雜誌撰寫美食專欄文章,寫一手美食之餘,也能進得廚房,端出拿手絕活牛肉麵。步出校園,他偏愛小館子,離逢甲大學很近的西屯區就是他的重點「獵食區」。

高承恕愛吃牛肉麵,「可口牛肉麵館」便是他常祭五臟廟的選項,半筋半肉紅燒麵,大塊腱子肉鎖住肉汁精華,再搭一盤恆春特產青龍小辣椒,風味絕佳;有時,他則往「洛陽味牛肉麵館」報到,這裡的牛肉軟嫩,滷花生浸潤得入味透亮,或是來碗點綴小白菜碎的剁肉麵,滋味清爽。

吃完牛肉麵,有空時他會拐到春水堂,來一杯泡沫紅茶,沖淡葷肉膩味,或者喝杯文人茶,藉著欣賞茶湯的香醇沉澱心情。

「懿文餐廳」是家傳承40年歷史的台菜館,一道香酥鴨,炒花椒、八角、沙薑醃抹整隻鴨子,蒸後再炸,手工繁複,皮脆肉香。高承恕呼朋引伴找李濤、胡志強一起大快朵頤,再搭櫻花蝦炒飯、西瓜綿煮海鱸湯,賓主盡歡。

「就算一碗麵,也可以精緻地做、愉悅地吃,因為我們是在經營生活。」下次,何妨隨著高承恕的足跡,印證美食的箇中旨趣。

可口牛肉麵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大墩路911號電話:(04)2329-9789 懿文餐廳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華美西街二段401號電話:(04)2299-1230 洛陽味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惠中路34-1號電話:(04)2311-8436 春水堂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朝馬三街12號電話:(04)2254-97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48

投資亮點在這!蘋果供應鏈不看淡 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 解讀蘋果發表會

2015-09-28  TWM

iPhone 6S這次最大的突破在推出3D Touch,市場認為,將帶動競爭對手起而效尤。另外,在中國「果粉」的加持下,新品銷量應不會太差,預計蘋果供應鏈營收表現,可以一路走高到十一月,甚至是明年一月。

相較二○一四年,市場上對iPhone 6擴大螢幕尺寸的高度期待,及產品發表後,絕佳的銷售成績,激勵蘋果公司股價一路創新高;今年新品亮相,蘋果股價不但在發表會前一路下滑,發表會當日更下 跌一.九二%,多少反映投資人對主力商品iPhone 6S銷售看淡的心態。

亮點一:手機觸控面板

透過不同力道 下不同指令市場熱度降低,產品開賣後能否挑戰iPhone 6締造的紀錄,市場看法兩極。今周刊特別專訪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從消費者心理層面出發,解讀蘋果發表大會內容;再進一步延伸到未來行動裝置發展趨勢,最後找出值得注意的台股標的。

以下為口述整理:

全被猜中了!這大概是發表會後所有人的心聲;以最受矚目的iPhone 6S為例,從外觀開始,玫瑰金外殼被猜中,相機升級到一千二百萬畫素,預測也命中;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太大驚喜。唯一突破之處,是3D Touch,可透過不同力道的觸控指令,達到更多操作目的,是這次iPhone 6S最吸引人的地方。

當然,玫瑰金外型絢麗,比iPhone 6的土豪金還有質感,所帶動的粉紅商機也不容小覷,甚至會是今年iPhone還能微幅成長的關鍵。儘管蘋果發表會少了驚嘆聲,但老實說,產品還是很不錯、很有競爭力。尤其新品亮相後,非蘋陣營手機可能會存活得更辛苦。

舉例來說,iPhone 6發表前,螢幕尺寸不夠大,常成為同業話柄;對大螢幕手機需求者來說,就不會考慮購買。但iPhone 6發表後,同樣具備大尺寸,就把三星手機給打趴了。

而在iPhone 6S問世前,相機鏡頭沒有千萬畫素,也會被其他手機廠牌給比下去;但新品發表後,一千二百萬畫素、且更銳利的畫質,預料應該又會明顯壓迫到訴求照相功能的其他手機廠牌。

蘋果手機銷售表現,不用太保守看待的原因,在主要戰場中國數字應不會太差。事實上,不少人擔心先前中國股市暴跌,股民財富縮水,將嚴重影響內需消費表現。但以家庭財富結構來看,股票投資其實所占比重不高,正常情況下,不會因為股票賠錢,就不買手機。

除了大家最關心的新iPhone,蘋果這次還發表了Apple TV、Apple Watch及iPad Pro、Apple Pencil等產品。當中較令人驚豔的應是Apple TV,可看出蘋果的產品設計邏輯,開始朝家庭娛樂發展,並認為電視不再是單純提供內容的工具,而是具有強大互動功能的「大玩具」。

亮點二:搶攻家庭娛樂中心

電視上網 可邊看邊查詢

像現在,只要在電視上看到一些資訊,都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上網查詢,「看電視配手機」成了多數現代人的生活習慣。但Apple TV成功結合電視與手機功能,想像一下,如果現在正在看某部連續劇,突然很想知道劇中某演員的名字及背景,只要問一下「Siri」,就能立刻獲得解答,這 樣不是很方便、很吸引人嗎?

過去,一般人以為內容是電視的靈魂,但蘋果顛覆了傳統想像,從產品設計即可看出,蘋果認為APP才是未來電視使用的樣貌。這相當具有想像空間,但畢竟目前仍是小眾市場,未來可持續關注蘋果在家庭娛樂上的產品計畫。

亮點三:蘋果錶結合精品

與愛馬仕合作 勾引時尚圈倒是穿戴裝置Apple Watch與精品業者愛馬仕合作,打造出時尚潮流感,有噱頭、也應能拉抬一下新品。但穿戴裝置這玩意,實在難成為我個人興趣。講白了,就是懷疑產品所提供的醫療檢測新功能,所以完全沒有購買想法。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Apple Watch訴求能測量血壓,但過去經驗,量血壓都必須加壓才能準確測量,現在只要「戴」上手錶就能測,怎麼想都認為不夠精確,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存疑,可見牽涉到醫療檢測的專業訴求,大家還是傾向科學一點的作法。

最後一項重要新品是iPad Pro,蘋果特別找來微軟人員登台助陣,提高產品的可看性。雖然蘋果與微軟長期是競爭關係,但是在賈伯斯時代,也曾經邀請過比爾蓋茲登台;況且,微軟 Office軟體目前仍然是所向披靡,兩者結合確實能夠吸引特定族群,但會不會因此排擠到其他筆電產品,還得再觀察。

綜合來看,iPhone 6S仍是蘋果這次發表最重要產品,預期銷售量仍有機會成長,預估供應鏈營收表現,將一路走高到十一月,甚至一六年一月。其中,3D Touch是較大亮點,一般認為,蘋果此舉將帶動競爭對手起而效尤,相關廠商包括背光模組廠瑞儀(六一七六)、觸控面板廠F-TPK(三六七三)及連接器 廠正崴(二三九二),接下來業績可留意。

另外,供應鏈中的組裝廠、軟板廠,相互搶單情況較嚴重,這次新品的加分效益並不明顯,至於機殼部分,據了解鴻準(二三五四)接單比重高於可成(二四七四)。

現階段台股操作不易,盤面上電子股表現比傳產股來得差。但話說回來,股價持續走高的傳產股,雖然營收獲利亮眼,但價位卻不夠漂亮,本益比動輒二、三十倍,利潤空間有限。反觀電子股,績優大型股本益比也才十二倍左右,很多賺錢的公司只有十多倍本益比,價值反倒被凸顯。

電子股大點兵

蘋概股經歷修正 物美價廉如果要選電子股,蘋果相關供應鏈當然還是首選。除了具市場話題外,產品討論度最高,業績也最明確。而且歷經前波修正,不少個股現在價位便宜許多, 算是相對價廉物美的選擇。特別是iPhone 6S才剛發表,網路上大家就瘋傳iPhone 7的樣貌,像是整機玻璃材質、陶瓷材質等。每年都引起市場話題的蘋果,影響所及,供應鏈股價表現應該也不會太寂寞。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蘋概股如雞肋 波段財仍可期「可能是市場先前關注度太高,蘋果這次發表會,讓人沒有驚喜。」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沈萬鈞,研究電子產業資歷逾十年,2011年開始操 盤,對科技新品脈動掌握精準,所管理的基金績效也僵於大盤。蘋果發表會結束後,他有點失望地表示,「(亮點)跟先前市場評估一模一樣」;但隨後補充,「這 樣沒有不好,因為蘋果發表會內容也不見得都能跟市場預期一樣。」不過,這次發表會仍有兩點吸引沈萬鈞;一是推出新簽約方式。過去,美國人都習慣與電信公司 簽約兩年,以分期付款綁約、換購新手機。這回,蘋果推出讓消費者直接購買方案,以月繳約960元台幣,即可每年換新iPhone方式,增加使用者的黏著 度。這項創舉,將為手機消費習慣帶來什麼改變,可持續觀察。

第二,是大尺寸iPad Pro與微軟合作,以往只能搭載iOS系統,現在有了Office軟體,增加文書處理族群的購買動機;但會不會因此壓縮到Macbook的銷量,還必須再 追蹤。整體來說,由於去年iPhone 6賣得很好,6S能有多大成長空間,不免令人存疑。雖然蘋果宣稱,仍有七成左右民眾使用iPhone 5以下規格,換機潮仍會持續,不過實際從通路鋪貨表現來看,預估今年iPhone 6S銷售,頂多只是微幅成長。

反映在台股電子族群上,沈萬鈞認為現在蘋概股可用「雞肋」二字形容;股價不算特別貴,若買黑、不買紅,鎖定新切入蘋果供應鏈的廠商,進行波段操作,雖不見得能賺大波段行情,但利潤仍可期待。 (歐陽善玲)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36

ThisAV創辦人敢言令色

2015-11-12  NM


成人影片分享網站ThisAV創立六年,陪伴港男度過不少寂寞夜晚。網站滿足港人生理需要,亦安慰人心,社會經歷重大危機時,多次展現良心。雨傘運動期間,網站將標誌轉為黑白。對比選擇沉默的政客及媒體,顯得更有人性。ThisAV創辦人身份神秘,即使身體力行撐社運,卻從未對外表明政治立場。他接受本刊專訪,首度開腔講述對一系列社會事件的看法。這位土生土長的港人,向記者詳述經營網站起與跌,又爆行內不少幕後人員,其實是已婚女士。對於被稱讚為香港良心,他深感慚愧:「有可能傳統媒體自我審查愈來愈嚴重,令網民寧願相信一個成人影片分享網站內容,咁其實十分可悲。」近年不少社會爭拗,亦令他覺得很疲累。港大校委發言外洩事件,他最初沒將錄音片段下架,親友早勸他「唔好玩火,話依家呢個政府唔係以前個政府……要搵藉口拉我有咩出奇?」最終有人直接向外國伺服器公司投訴,他無奈把錄音下架。「如果會怕因言入罪,其實已經係無咗言論自由。」

港大校委錄音片段被上載到ThisAV網站翌日,記者透過電郵聯絡到網站創辦人Chris(受訪者着本刊為他起名)。當時他自稱管理員,指創辦人不便受訪,「始終怕影響家人同朋友,希望你明白,中國人社會對從事有關情色行業嘅人,有啲忌諱同偏見。」以為色情網站創辦人很開放,原來都受中國傳統思想束縛。

拒談性別抓商機入行

Chris其後改變主意,但只肯透過電郵受訪。他在香港土生土長,對於個人背景三緘其口,只就着有網民謠傳他在科技大學畢業,澄清非三大(港大、中大、科大)畢業生。記者與他對話期間,感覺他為人感性,有可能是一名女性,加上他透露業內很多從業員其實是女性,甚至已婚有小孩。記者打蛇隨棍上,問他到底是男是女,他選擇不回答。對於Chris來說,ThisAV只是一盤生意,他強調只是一名商人,以公司模式經營網站,「我唔熟有咩AV女優,有咩新片,甚至好少睇AV」,他亦有涉足其他生意。ThisAV創立於○九年,現時每日約一百萬人次瀏覽,Chris不肯透露創立網站時成本及現時每月收益,但指收入基本上靠廣告。

人棄我取拓日本市場

Chris創立網站時正值金融海嘯之後,好工難尋,雖然他獲得聘書,但不是其理想職業。他做過IT生意,接觸到很多外國成人市場數據,發現色情影片網站有商機,便決定入行。「既然唔係做想做嘅工作,倒不如搏一次,而且永遠都係經濟差嘅時候最易創業,因為成本平同機會成本低。」當時全球沒有中文成人影片分享網站,「我係第一個行出一步去試,開始做嘅時候,全世界都覺得華人成人市場無得做,大多數因為中國對呢類網站唔開放,我當時只係諗做人哋唔做嘅市場,人棄我取,做到今時今日。」經營之初,猶如摸着石頭過河,不久他便發現單靠香港及台灣廣告市場,根本不能回本,遂嘗試攻入其他地區,發現網站於日本市場特別成功,終於殺出血路。現時瀏覽ThisAV用戶最多來自日本,佔其總瀏覽量約六成。ThisAV曾經歷重大危機,有網絡供應商突然破產走佬,「差啲連server都拎唔番,啲人幾日睇唔到片都照嚟」,他聯絡不同人士及公司,立即訂購新伺服器,最終解決危機。ThisAV近年躋身本港百大網站,瀏覽人數比不少媒體網站都多。網站取勝之道,其中一個是市場推廣。「以前鹹書同風月版,俾人感覺係阿叔匿埋喺廁所偷睇,但我見到年輕一代不論男女,已經對性冇咁忌諱,更公開談性,我就將佢包裝到更年輕化。」Chris找來本地樂隊ToNick創作及演唱網站主題曲,建立鮮明和年輕形象,是過去本港成人媒體從沒做過的事。但他承認若要跟世界最大專攻歐美市場的成人網站比較,收入還差很遠。

女性員工擅接洽廣告

創立色情影片分享網站,難免遭衞道人士鄙視。但Chris認為網站亦帶來好處,「如果社會對(性)呢樣嘢太封閉,會更有問題,要從年輕時接觸,從中明白做好多事之前要顧及後果,先係最好嘅教育方法,好過全無認識……依家已經係資訊爆炸年代,無可能對年輕人封閉資訊。」他透露公司不少幕後人員是女性,特別是廣告部門:「因女性一般verbal skill(語言技巧)比較好」。靠她們見客亦有好處,曾有廣告客戶派女員工接洽,「之後問番佢本來有啲擔心,但見我哋都係女性,就放下戒心。」Chris強調:「唔好俾電影呃到,可能呢個行業有神秘感,先覺得做成人網站一定係男人,而且覺得多數係公仔佬,當然我冇檢查晒係咪每個人有紋身啦,但我睇番中外市場真係冇咁嘅現象。」他又透露業內不乏讀書人,甚至有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很多人本身是讀藝術或商科出身的高學歷人士,十分專業。

不平則鳴非香港良心

港大發生校委發言外洩事件,網民再次盛讚ThisAV是香港良心。其實早於○一年馬尼拉人質事件,網站呼籲網民捐錢;反國教期間停止開放一天。網民指ThisAV「對比起沉默嘅偽君子,更有人性」。背後做出良心決定的人,正是Chris,「我性格比較直,見到不平事就好想表達感受,只係無諗過有咁大回響。」他說:「我做過嘅事,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就好似)喺自己facebook轉吓頭像,發表見解。只係因ThisAV每日有一百萬人睇而變得特別。」他指身邊很多朋友參與社運,他亦去過雨傘運動現場,但並非在最前線,「我唔能夠話佢哋有正義感,因歷史並未評定嗰啲運動係對定錯,只係佢哋比我走得更前,付出得更多,被人話我係香港良心,我有啲慚愧。」港大錄音片段被網民上載到ThisAV,Chris獲悉後,查證片段沒違反網站伺服器所設的美國及瑞典法例;版權持有人亦沒投訴,故他決定不將片段刪除。他自細信奉要依法律及程序行事,「我亦唔覺得成人網站需要有自我政治審查。」但若片段干犯美國或瑞典法例,尤其是兒童色情內容,便會立即刪除。

遭人投訴錄音迫下架

惟上週四晚上,有人向其外國網絡供應商投訴,他無奈將錄音片段下架。Chris指家人及朋友知道網站有港大錄音片段後,「都勸我唔好玩火,成日都話依家呢個政府已經唔係以前個政府,連用胸部攻擊警察都告得入,要搵藉口拉我有咩出奇?」他即使想堅持,都要考慮親友感受,「惟有抱住一堆疑問delete咗啲片」。對於港大校委事件,他質疑反對陳文敏任副校的校委動機,認為「本身大學招聘有既定程序,當大學主要管理層同大部分員工,都覺得陳先生無問題,其他人去challenge,係咪過去程序內都有嘅事呢,定係針對陳先生,動機係咩?」他認為若不解釋清楚,只會愈描愈黑,公眾會更質疑,從而製造更大社會危機,尤其對政府信任程度。「我認為政府嘅spin doctor(政治化妝師)要先為危機降溫,而唔係跟政黨同傳媒對立,咁只會愈描愈黑,無幫助。」比起政府中人,Chris更有政治智慧。

傳統媒體趨自我審查

身為媒體負責人,他指傳統媒體自我審查愈來愈嚴重,但情況屬正常,因傳媒是商業機構,一定跟老闆立場,「不單本港同內地,即使Murdoch(梅鐸)旗下傳媒機構,亦出名喺政治上有取態,你哋壹傳媒都一樣。只係呢幾年有部分傳媒會更加刻意去選擇性報導。」但他認為以上情況是走向公民社會的必然過程,只是有些人太刻意令老闆高興而「做得over咗」,令到愈來愈多人反應大。「尤其依家網媒崛起,令到同傳統媒體嘅反差更大,例如有傳媒怕無得續牌,特登去please政府而跪低,網媒普遍冇呢個包袱,呢個過程係正面定負面,好睇媒體點走落去,依家感覺係傳統同新媒體互相角力嘅分水嶺,自我審查主要係傳媒想表現鮮明立場嘅原因。」

非倡港獨或打倒政權

對於香港社會現況,他認為近年社會爭拗令他好疲累。「我喺殖民地時代長大,自小被灌輸呢個社會每樣嘢都要跟程序跟規則,例如排隊唔可以打尖,唔可以造假等等。但呢幾年社會太多事,令我對呢啲堅持質疑,變成呢啲都係理想,唔可以係現實。」他舉香港電視發牌事件為例,「政府可以否決港視申請牌照後,去修改已經發出嘅政府文件,將『no ceiling』(無上限)字眼刪去。政府帶頭做呢啲事,我作為商人,仲敢喺呢個地方投資?我唔係咩港獨分子或者要打倒政權,我都睇到中國喺共產黨領導下,某啲方面有進步,例如前幾日宣布專門學校都提供免費教育,令整體人民教育程度提高,我覺得係德政。」然而,為何不少人懷念殖民地時光?「係咪中國管治的確有可以改善嘅地方?愛一個地方就好似愛一個人咁,一定會有害怕,但係害怕失去呢個人,同害怕呢個人會傷害你,係完全兩回事。」記者透過電郵跟Chris聯絡多日,他每次都很快回覆。記得第一次問他被稱為香港良心的回應,他的回答悲觀,稱回想以往在網站的舉動,覺得部分行動有點衝動,又透露曾有人發電郵罵他出風頭,「我覺得香港成個環境變咗,就算見到自己認為氣憤嘅事,都無好似以前咁。有時我都唔知到底係怕人認為我哋鍾意出風頭,定係覺得香港依家已經無咗言論自由而害怕。」

無力感增捍言論自由

他之後解釋,對於社會現況有一種無力感正在增加,但他希望會慢慢消失,亦寄語香港人別灰心,「至少你同我都仲有機會上到facebook,一班人可以自由地喺高登鬧政府,另一班人可以喺香港討論區,鬧佔中嗰班係死廢青,我希望每個人都關心社會發展,無論支持定反對政府都好,冇多元聲音,就永遠唔會進步。」

撰文:李啟發攝影:鄒潔珊[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72

TNG創辦人反擊:「有人玩嘢!」


2015-11-19  NM

近期師奶、OL的最hot topic莫過於:「你下載咗TnG未?」電子錢包平台TnG早前與759阿信屋合作,推出「增值$100送$100」優惠,食正香港人「唔執輸」的性 格,一夜之間,這間無人識的公司,成功爆紅。問題隨即來了,網絡擠塞、用戶無法領取優惠,萬人鼓譟。未夠!聲稱可代交煤氣費、電費,卻反被指未獲授權,功 能急煞停。剛巧金管局宣布此類第三方支付,須在明年底申領牌照。網民一人一句鬧爆,TnG成為逆向宣傳的最佳示範,二千多萬宣傳費,分分鐘「倒蝕」。 TnG老闆江慶恩接受本刊訪問,承認錯誤之餘,亦就部分無理攻擊「還拖」,更「寸嘴」揚言將有更吸引的優惠,「Delete係你嘅損失!」今次事件,對於 見慣風浪、四十五歲的江慶恩來說,只屬小風波。他開設的公司幾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因科網爆破告吹,○八年雷曼事件,一度被申請破產,他賣掉四十二 個物業還債。但對個人誠信,他最着緊:「Trust must be earned, not given.」江慶恩更大的挑戰,在前面。

記者早前為取得優惠,於放工時間,到759分店打算增值$100,但折騰半小時亦未能登入,大叫:「浪費時間!」登入各大討論區,原來感同身受的大有人在,鬧爆TnG及759的留言上千個。記者綜合部分,找來TnG老闆江慶恩逐一解答。

留言一:安裝及登記後,卻因TnG系統不勝負荷,未能增值,錯過優惠。

江(認衰):很抱歉。早前,我們與「美酒佳餚巡禮」合作,上客量每天只有幾百個,因此預計這十六日優惠期內,上客量最多十萬,誰知兩日就衝破廿萬。原以為 可以支援上百萬的交易次數,已經好多。你看足總用幾天去賣三千五百張門票,系統都癱瘓,換成我們公司的系統,五分鐘已可以完成。原來除了二十萬人同時下 載,也有用家把錢轉來轉去,令同一時間有大量交易次數出現,百萬的交易次數也不足以應付。同事增加一倍容量,不夠,再增加三倍。我們已三天沒有回家,在公 司對面街訂了酒店房間,也不能去休息。

留言二:有人說增值了一百元,但在系統看不見,是不是未完善?

江:用戶增值時,遇上系統癱瘓,就會這樣。這些用戶通知我們後,確認過交易記錄,已補送回一百元。(語氣由平和轉為發火)但有部分人,購買大量太空卡,用 同一部機不停登記,去759增值,以為可不斷取得一百元,貪心!結果不成功,就變成打手,不斷批評。每部手機一個ID,只能登記一次,無理由一個人用幾百 張卡,就能賺幾十萬,這些行為不應該,亦有人在地上拾到收據,就白撞上來。(你們宣傳時沒有提及?)怎能寫那麼多?經過今次教訓,我們當然會更加小心。但 貪心的人,不應該去嘈。

留言三:App出問題,打電話無人聽,電郵無人覆!推廣員更鬧我:「黐線!」

江(再次認衰):係,太多查詢,根本都應付不到,惟有駁去電話錄音,叫他們發電郵。我們已盡快處理,目前已經覆完。對於有推廣員無禮貌,因我們外判一班推廣員去做,下次會小心處理。原來樣樣事都要好小心。

留言四:你們是紅色資本,扮香港人的銀包,下載時需要給予很多個人資料,不要把資料賣給內地人!

江(勞氣地):就算有中國公司投資有什麼錯呢?何況沒有。公司幾個股東,全部有自己的生意,其中一間就是我的SINO Dynamic Solutions(用app為企業做解決方案),這幾年的盈利,每年都有過千萬。就算有,點解這麼大反應?你看香港人有多少沒用WeChat?為何資料 可放心給WeChat呢?剛剛淘寶雙十一節,中國以外,香港最多人買,他們都要將自己資料擺上去,你又信?(愈講愈嬲)反而香港公司,你不支持,還製造混 亂。我拿你電話號碼,叫好多資訊?你登記後,我們會打電話給你確認,為何要把我們的來電加入那些junk call app?如果我們有犯罪,已經被警察拉了吧。

黐出禍煤氣中電未授權

一波未平,更大的「marketing災難」隨即殺到。TnG指設有功能可為用戶交電費、煤氣費,但有市民指已在電子賬戶過數,卻未成功交費。之後,中電 及煤氣等齊發聲明,指從未授權TnG收費。對此,江慶恩顯得心有不甘:「我哋已經諮詢咗律師,代人繳費並冇犯法,如果有,我唔會坐喺度同你講嘢,呢個額外 服務係希望提供方便,錯喺邊?」錯在三個工作天才過到數?「我哋原本係答應一個工作天,但一次過收到五千多個submission,又要核對。」他透露有 人惡意「玩嘢」,「有人一毫子、兩毫子咁交,明顯玩嘢,但我哋唔可以因為佢玩嘢而唔交。另外好多人填錯戶口,令我哋做不到一個工作天內代交繳費。」最後公 司決定煞停此服務。事實上,他們多年前已開始接觸以上的大企業,但對方一直沒有回應,「最初覺得唔利用大公司,根本無人會留意我哋,不過而家算啦,唔使 喇!」今次與759合作宣傳,首廿萬登記用戶每人派一百元,全由TnG出資,單是這筆費用已要二千萬,另優惠期內全單八八折,由759及TnG共同分擔。 斥巨資,卻換來多多「負評」,江慶恩還自我安慰:「完全唔嘥,我哋喺兩個禮拜之內多咗咁多人識。」他指像八達通、支付寶等都經歷很多才走到今天,「我哋只 係BB,只要用戶發現真係買到嘢、轉到賬,就會信你。我成日同同事講,Trust must be earned, not given.」但現階段,莫說用,要用戶不刪除,都有難度,他自信道:「下一波嘅優惠仲勁,delete咗嘅遲早都要返番嚟。」什麼優惠?見過鬼怕黑的江 慶恩即三緘其口。回想整件事,會否覺得自己太勇?「唔止今次宣傳,搞TnG我真係好勇。」

賣四十二個物業保信譽

江慶恩把今次事件當成一場壓力測試,「如果今次爆出來嘅,係話TnG嘅系統唔安全先要驚。」而對於已有數次創業經驗的他來說,這只是一場小風波。來自馬來 西亞的江慶恩,二十多歲已經歷人生的高低潮。本來被父親安排在馬來西亞一間家族經營的森林酒店打工,因不喜歡對着鄉下土著,獲母親偷偷打本給他做生意。在 大學讀旅遊的他,開設網上訂酒店及機票網站AsiaTravelMart,不久獲得投行注資,幾乎在Nasdaq上市,但遇上科網爆破而告吹。不過九一 一,令旅遊業生意大減,至○三年沙士,終於捱不住,正式賣盤離場。後跟隨香港人太太來港,加入了信德旅遊部做董事。不久,心雄的江慶恩不甘心做打工仔,出 資收購一家旅遊公司,但剛巧遇上雷曼事件,交易告吹。翻查資料,那時他曾被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入稟追索近百萬,最後被申請破產。為還債,他把手上四十二個 物業賣掉。來龍去脈,他不願多提,但眼有淚光,只說:「經濟唔好,父親嘅生意都唔好,佢哋已經盡力幫咗我好多。」翻查法庭記錄,他的破產令已被廢止,他強 調生意人要講信用,「我用咗兩、三年時間還晒錢,破產令已經廢止,法庭承認我無破過產,同解除唔同,我本來都可以等四年重新來過,但我無咁做。」

明年底前領牌

一切回到起點。「我見iPhone流行,開始做app,當時一蚊都無,part-time嘅人工都俾唔起。」他的公司SINO Dynamic幫客戶做app減成本,如替保險公司搞app,「經紀帶住tablet去sell客,影低客戶ID同個人資料,傳返server,已經買到 保險,資料喺一段時間內就會刪除。」隨着網絡盛行,愈來愈多中小企找他做app,最近便與曹貴子的康健集團合作,投資五千萬,推出手機app「One- Pass」,其中一個功能是可透過app登記看醫生,不用排隊。另外,又幫數碼通搞手機支付平台「KISS」。如今生意上咗軌道,已預備上市。江慶恩近年 亦把精力放在TnG上,「六年前開始構思,今日先推出,我已經變得保守咗好多。」TnG除了交易、繳費,亦可購票、轉賬。他指大企業的繳費服務,都被銀行 壟斷,於是把目標瞄準中小企,「我哋收費好平,平到你唔信,很快會有會計公司、足球組織加入,甚至茶餐廳、賣魚蛋嘅都有。另外,用戶亦能透過TnG,即時 將款項轉到對方的賬戶。」萬事俱備,但金管局剛宣布這類第三方支付產品,需要在明年底前領取牌照,才能繼續經營,成為江慶恩未來的一大難關。當前除了個人 誠信,江慶恩亦要證明公司財政的管理制度,「公司一開始已經分開兩個戶口,客戶嘅錢一個,無論如何都唔掂得,公司運作就另一個。」假如TnG申請不到牌 照,過去六年做的事,猶如一場夢,「我哋會退番錢俾用家。」未來,還有一場更險峻的仗。

江慶恩,45歲,一子一女

1970年於馬來西亞出世1993年夏威夷大學旅遊系畢業,畢業後打理父親於馬來西亞的酒店生意。1996年創立網上訂購機票及酒店 AsiaTravelMart.com。1998年聲稱於28歲時已經置業,事業高峰期時有42個物業。2000年其網上訂機票網站吸引美林等入股,曾計 劃集資逾億元到美國Nasdaq上市。2003-06年把生意賣盤,與太太回港,任信德集團的顧問及旅遊部董事。2008年曾收購旅遊公司希望東山再起, 惜雷曼事件再令他一無所有,變賣42個物業套現;創辦軟件公司SINO Dynamic。2009年8月遭頒布破產令,直至2012年廢止。2010年3月推出申請按揭的應用程式「按揭通」(MortagePRO) 。2015年8月推出為數碼通設計的手機支付平台「KISS」。2015年10月以總投資額五千萬與康健合營公司,推出手機App「One-Pass」。 2015年11月推出TnG Wallet電子錢包服務,並夥拍759阿信屋推出優惠,可代客繳交電費等賬單,但被指未獲授權,已暫停有關服務。

撰文:梁佩均、孫樂祈攝影:張國慶攝錄:廖健昌資料:黃詠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391

那一天我哭了……Gogoro創辦人獨家告白


2015-12-14 TCW

在台灣飽受負評的電動機車,卻在歐洲大受歡迎

他的產品曾被批太貴,卻能前後募資60億,寫下台灣硬體新創公司紀錄;今年,他前進巴黎氣候峰會談台灣經驗,明年,他的車要騎進荷蘭。

十二月八日,巴黎氣候高峰會,永續創新論壇(Sustainable Innovation Forum)上,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超過七百五十位代表群聚,其中一位來自台灣的代表,站在歐洲各國官員面前侃侃而談台灣經驗。他,是Gogoro創辦 人、睿能創意執行長陸學森。

一個月前,這家成立四年的公司剛完成第二輪融資,獲得行政院國發基金、日本松下集團及大股東尹衍樑等,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三億元)的金額,讓它的估值超過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二億元),創下台灣本土硬體新創公司的最高紀錄。

「他們賣的不只是電動機車,而是打造一個足以改變整個城市生態的系統。」負責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畫的首席技術長貝榮(Ger Baron)說,Ggoro做到的事,全荷蘭沒有一家公司做得到。

這位在國際舞台上風光無限,成功融合科技、創新與環保的天才設計師,六個月前在其公布價格與銷售方案後,在台灣的負面評價幾乎一面倒,更被網友罵到臭頭。 Gogoro開賣第一個月銷售量約四百輛,比預期少了六成,最後灰頭土臉的推出六萬元的低價版產品搶市後,銷售量才逐漸回升。

總部專訪爆料降價內幕體認「不是東西做好,人家就埋單」陸學森啟程前往巴黎當天,在桃園龜山總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一口氣暢談了五個多小時,就連視為是最高機密、內部員工都無法隨意進出的生產工廠,也首度對我們公開。

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陸學森開口談的第一件事竟是:「那一天,我在所有人面前痛哭!」

時間拉回到九月底,一場內部檢討會。五位來自潤泰集團的高階主管,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指示下,要協助Gogoro挽救糟到谷底的形象與慘不忍睹的銷售。

氣氛越談越凝重,其中一位終於忍不住,指著陸學森的鼻子說:「你定這種價格,有沒有尊重消費者?」「說到底,你就是greedy(貪心)!」

「greedy」這個字仿彿一把刀,刺入陸學森的心底。在那一刻,他的滿腹委屈隨著哭聲,像火山一樣爆開:「我放了我全部的生命進來,要做一個很好很好的 東西,你不知道我用了多少心血,做出多高品質的東西!」他像個大男孩一樣,邊講邊哭,花了一個小時,潰堤的情緒才平復下來(詳第六十四頁)。然而,也就是 一個直言不諱、一個掏心掏肺,讓陸學森終於放下所有的自尊與驕傲,重新檢視創業初哀,認知到「不是把東西做好,別人就一定會埋單」的現實。當天晚上,他做 出了降價的決定。

從削鉛筆小弟做到創意總監為了創新,甘願放棄高薪跳槽出生在香港,十三歲隨著父母移民美國華盛頓州,在大學主修家具設計的陸學森,剛出社會時並不被看好,找了七、八家公司都碰壁,最後只能從一個設計師的助理小弟幹起,第一份工作是「削鉛筆」.

「兩塊八毛錢一個小時,一天削四個小時,削到手都長繭了,一週也不過賺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元),」陸學森回憶。

雖然錢少又辛苦,但為了能做熱愛的設計工作,他咬牙堅持下去。

後來他輾轉進入耐吉(Nike)高爾夫球部門,幫初出茅廬的老虎伍茲量身打造個人品牌,才華與光芒逐漸展現,一路做到創意總監。不到三十歲就坐上大位,照 理說應該志得意滿,但他卻在前途最光明的時候,離開耐吉,選擇去微軟重新開始。「我就是看到有個叫作網路的東西,我想它會改變全世界,我一定要參與,所以 就去了,」陸學森回憶。

當時他在微軟的朋友對他說,你沒有理工背景,來微軟得從基層幹起,待在耐吉大有前途,還是不要來比較好。第二天,陸學森就決定辭職,斷絕所有後路,大幅減薪去了微軟,還被分配到全公司最冷門偏僻的硬體設計部門。

雖然在冷衙門,但他在職場上要挑戰的老闆,正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在那個軟體當道的年代,沒有人看好遊戲機產業,陸學森卻認為「這是未來家庭的控制中心。」

做Xboox,大膽向蓋茲要十億美元

「做出產品給人看,資源就會上門」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在沒資源的狀況下,大膽去敲蓋茲的門,一開口就要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他的朋友說:「你瘋 了嗎?能拿到一百萬美元就要偷笑了啦!」但陸學森硬是在工作室裡用鋁片親手刨磨出第一代Xboox的原型,成功說服了蓋茲,最後他拿到的金額超過十億美 元。

「我在微軟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presentation is everything (表達決定一切),」陸學森說。這是他學習創業的第一堂課:只要能把產品做出來給人家看,資源就會自動送上門,這也是他為什麼不惜成本也要打造出一台電動機車的原因。

但他也不是沒有失敗過。蘋果推出第一代iPod,他大為震撼,「這玩意能播放音樂,還能儲存檔案,將來一定會取代P C!」第一時間拿到蓋茲面前,沒想到蓋茲只瞄了一眼,就從一張長五公尺的大會議桌另一端丟回去給他說:「我知道,Steve(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上禮拜五 有拿給我看過,這玩意不會成功的。」陸學森不死心,他看著蓋茲說:Bill,

you are wrong!(你錯了)」當時微軟有

三萬八千個員工,除了鮑爾默(Stcve

Ballmer)等親信之外,他是極少數敢當面

跟蓋茲嗆聲的人。

學iPod,產品失敗卻悟出道理

「時機等於市場,決定你的生死」

接下來兩年,他利用下班時間,與一位從蘋果離職的工程師合作,以iPod為原型,做出一台四吋的行動電腦GoPC,但續航力只有一小時,且電池會熱到發 燙,根本無法放在口袋裡,最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GoPC的失敗,讓他學到第二堂課:timing(時機)的重要性。「timing就等於市場,不管你技 術再好、團隊再強,只要市場沒有準備好,就決定你的生死。」陸學森說,他原本規畫,二〇一七年才要讓Gogoro的電動機車問世,但市場比他預期的發展更 快,於是提前兩年推出。

從耐吉、微軟、宏達電到自己創業,陸學森想的一直是如何改變世界的題目。當年他挑戰的是比爾.蓋茲,如今他的對手是整個傳統的汽油車產業。他打造 Gogoro最終的目的不是賣出多少台車,而是創造一個新的生態系統,改變當前能源使用方是(詳第六十七頁)。只是他這次挑戰的難度更大,大到最講究環保 的歐盟也都沒人想過這個可能性。

由阿姆斯特丹副市長領軍的參訪團來台訪問時,原本只是路過Gogoro的信義店隨意參觀,發現這套系統正符合歐盟的智慧城市概念,因而透過管道找上陸學 森,見面第三次就敲定合作。明年將在阿姆斯符丹建立二十四個換電站,成為Gogoro第一個進軍的歐洲城市,更極力遊說Gogoro比照特斯拉模式,在海 灣旁邊設立電動機車工廠。

在米蘭機車展吸睛

歐各國「追求者」爭相邀它進駐兩個月前,同樣的Gogoro信義旗艦店,曾在法國企業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以布袋戲行銷台灣,而在網路上暴紅的前駐法特任大使 呂慶龍,走過這裡,他發現Gogoro的模式非常適合歐洲。在呂慶龍的介紹下,Gogoro把發展重點朝歐洲前進,而他們的提案,竟然能在兩個月內擠進已 經排定好議程的巴黎氣候高峰會。

十一月十九日,陸學森帶著Gogoro的產品去義大利米蘭參加國際機車展後,不只阿姆斯特丹,瑞士蘇黎世、西班牙巴塞隆納、義大利米蘭等歐洲城市,都爭相 邀請Gogoro進駐。面對這麼多「追求者」,今年九月甫加入Gogoro的營運長雷憶瑜,只能親自一一回信,「我三個月內飛了八個國家,寫了一百多封 信,」曾任宏達電法務長的她扳著手指頭算著。我問陸學森,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前進歐洲,而是選擇台灣做首發地?

「台灣的消費者很精打細算,如果我能在這裡存活,就代表我到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生存,」陸學森說:「做事要挑辛苦的做,做好容易的事,不會成功的。」

我再追問:「你沒有想過萬一錢燒光了,事業沒做起來,該怎麼辦?」

他低下頭,想了兩秒:「我永遠倚賴我的創造力。如果這樣不work,就去群眾募資啊,跟銀行借錢啊!」「錢從來不會阻礙我,topic(主題)才是重點。只要topic是改變世界,我會想各種方式解決。」

Gogoro台灣近年來最受注目、也是最飽受批評的新創公司,但勇於認錯的陸學森證明了,當你有心想要完成一件事,而且願意面對自己,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就是他,罵哭陸學森

能一句話就把陸學森弄到飆淚的人,就是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

陸學森回憶交手經過,笑著說:「我一開始很討厭他,哪有人講話這麼直接,都不用修飾的?這樣以後怎麼當朋友?」「可是他把我裡面的core(核心初衷)帶出來,後來發現他對事不對人,就很喜歡他了。」

沒想到陸學森在採訪時一開口就說這件事,坐在一旁的徐一鳴只能苦笑。

當年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安泰人壽,找來徐一鳴操刀一系列死神廣告,讓安泰人壽形象竄升至外商第一品牌,這個戰功讓他成了尹衍樑最信任的行銷大將。

為了尹衍樑交代的這個救火隊任務,徐一鳴到Gogoro擔任顧問,每週上班三天,連他兒子十一月在美國結婚、全家難得旅行只能暫擱一旁。沙場打滾二十多 年,徐一鳴一眼看出Gogoro從產品定價到行銷策略都有問題。向來快人快語的他,第一次與陸學森見面,不到五分鐘就說他「greedy」(貪心)。

「賣東西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要讓消費者開心involve(參與)進來,」徐一鳴說:「我向來尊重市場,市場是老師,碰到不乖的學生(指Gogoro), 會比較殘忍。」徐一鳴沒想到這一罵,不只讓陸學森痛哭,也扭轉了整個局面。他幫Gogoro操刀十月一日降價記者會的主題與廣告,自此銷量逐漸攀升,在媒 體上的評價也漸趨正面。

天才設計師身邊多了一位行銷悍將,Gogoro會從此一帆風順嗎?「第一步走錯,後面要辛苦很久。本來五年可以成功,恐怕現在要多好幾年,」徐一鳴說,Gogoro的挑戰,現在才要開始。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87

《花花公子》創辦人的最後一「脫」



2015-10-26  TCW

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日前宣布,自明年三月以後內頁將不再放裸女圖。今年已近九十歲的該雜誌創辦人海夫納(Hugh Hefner),或許沒料到今天須放棄他賴以起家的根本。

海夫納自幼聰明,高中時測其智商達一百五十二,曾是二戰退伍老兵的他,退役後當過記者,因要求五美元加薪未果憤而辭職。後來二十七歲的他向四十多個投資人募款八千美元——包括他母親的一千美元,欲自辦一本雜誌。

原先取名《公鹿派對》(Stag Party),不過和當時一本雜誌名字雷同,友人建議海夫納改用他老家芝加哥一家倒閉的汽車公司名字,這就是《花花公子》的由來。

但這本一九五三年十二月的創刊號,封面沒有日期,因為海夫納自己也不確定是否有下一期。不過這本當時售價五十美分的雜誌,最後大賣超過五萬本,這要歸功於雜誌封面及內頁瑪麗蓮.夢露的性咸照。

事實上夢露沒有專門為《花花公子》拍裸照,當時她的照片,是海夫納向一家月曆製造商買來的。《花花公子》創刊號稱夢露為「本月甜心」,這就是後來該雜誌每個月「玩伴女郎」的前身。如今創刊號在拍賣網站售價超過三千美元。

海夫納一開始就決定以裸女吸引男性讀者,他在創刊號裡寫道:「我們不是閤家觀賞的雜誌。如果你是某人的姊妹、妻子或岳母,不小心錯拿這本雜誌,請把它轉給 妳身邊的男人,然後回去當妳的家庭主婦。」後來《花花公子》蒸蒸 日上,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號創下賣出逾七百萬本的最輝煌紀錄,還曾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花花公子》的成功讓海夫納縱情聲色。和元配離婚後,海夫納的兩任妻子 都出身自玩伴女郎,三年前他三度結婚,新娘小他整整六十歲。

不過隨著同樣標榜情色的《閣樓》 (Penthouse)雜誌等對手出現,加上近年來網路情色訊息近乎免費,都議《花花公子》漸走下坡。目前該雜誌一年銷量剩八十萬本,去年虧損三百萬美 元。因此《花花公子》也在轉型:除了裸女圖,內文亦開始介紹流行服飾、飲食、體育,以及名人專訪、新聞評論。

這次《花花公子》宣布不再有裸女,和媒體大亨梅鐸的英國八卦報紙《太陽報》(The Sun》,放棄以情色吸眼球的先例類似。《花花公子》表示,今後沒有裸女圖,讀者們就可大方的說,他們是為閱讀文章而不是為裸女而買。不過少了裸女,只靠 女性作家主持的性愛文字專欄,是否足叢讓《花花公子》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將是目前仍身兼總編輯的海夫納最大挑戰。

文.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