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腦力激盪/07-02 未完待續版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75f.html
很久沒寫碎片,這票積累N多碎片,跳躍的思維,跨領域的思考。外加胡思亂想。來點腦力激盪。


1.Google
和大牛@linan 交流對Google新產品線的看法。
有這樣的感覺。Google最拿手的還是Geek高科技
可以類推
Apple是美(包含用戶體驗包含了炫耀成分,從外形的美觀到用戶界面的流暢。甚至iOS的完整)
Facebook是關係

So從這個類推,@linan有一個看法。Apple做地圖是脫離了他最拿手的項目。地圖的本質是算法+積累。這是Google的特長,而非Apple
所以Apple 地圖出來有人吐槽是超microsoft的。

由此推論Facebook做手機也是不靠譜的。
由此推論Google的 Google Glass超cool能至少在Geek中流行

這很類似公司的基因。公司的文化,公司的傳統。

公司的路徑依賴。


2.Sensor+smart phone+SNS

早前是寫過Sensor+ smartPhone會流行,現在加一個SNS,然後是自動發佈。
這會很有的玩。
從飲水機那個case開始
到Pm2.5的自動播報
到未來很多好玩的可能性。
我和大牛@linan 相信這領域在未來的一段日子會迅猛發展。速度不會低於Drawsomething的流行(看sensor的物流情況)

而且這類case在美國的流行可能會超過中國。
理由是這裡有文化的成分。和對隱私的觀念。

美國有家上市公司叫 WeightWatchers International, Inc.(NYSE:WTW)
就是糾集一幫要減肥的人開會。他們做會頭收錢。這東西有宗教背景,比如查經班。其實我早前寫過。
所以這和文化有關。中國的SNS中所謂美美乾爹之類多點,其實更多是炫耀。
反而我的感覺中老美的文化中SNS可能更多是激勵和促進成分。
當然我並沒去過美國,只是感覺而已。
3.黑衣人3
這是一部編劇的電影。而且是倒裝的編劇。從主線開始然後不斷加橋段。從Andy Warhol到登月。
不過每次這些小橋段還真能引起共鳴。還會被所謂影迷津津樂道。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失敗的作品。
理由就是東拼西湊。亂七八糟。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我甚至懷疑黑衣人的所謂3D鏡頭導致了Google發佈會的跳傘。

電影3D化以後從攝影師的角度發生很大變化。黑衣人至少有N出是鏡頭從空中俯衝下去拍攝,這就是炫耀3D技術。把視覺刺激最大化,這個其實和早前開始使用搖臂攝影機可能是一個意思。算一個里程碑,攝影的技術必須符合播出的效果。強化播出效果。

4.Echoes ofthe Past: Royal House of Stone
我第一個App上付費軟件竟然是這個傢伙。
差不多玩過一個晚上。對密室類遊戲有些許想法。摘錄一下。

A.故事背景
國外的大多是中世紀背景,古堡幽靈王子復仇,這和哈利波特其實有類似地方。
國內的遊戲故事背景還是傳承類金庸故事線索。
B.單機版非實時類Puzzle遊戲
AngryBirds和nija之類算是動作類。密室遊戲更多是探秘遊戲,非實時但是有不是puzzle遊戲。應該說類puzzle(從推箱子開始到Isoball3)
密室是線索發覺遊戲更類似偵探遊戲。可以算Puzzle的大類下,和Puzzle最大差別是非智力遊戲,更多線索和故事背景。單純Puzzle是沒故事情節的。這讓我想到另外一個命題,如果遊戲太難那麼笨蛋都不喜歡玩,如果遊戲太容易那麼聰明人就沒了興趣。所以遊戲的普及型要在難度和樂趣和易上手這類問題上做平衡和調整。
C,遊戲結構
密室遊戲也有類似打Boss的玩法。他結合了很多變種的小遊戲。從四色問題開始到拼圖遊戲。一關一關通關。
這裡的核心是關卡類似打大boss,其餘部分會有很多提醒。提醒的本質算是降低遊戲難度增加遊戲樂趣性。

差不多這幾個就是我玩密室遊戲的感受。這個遊戲起碼畫面還不錯。我算很喜歡。
同時如果誰知道有什麼更好的密室遊戲請告訴我下。我還想玩玩其他的。


5.利率自由化後銀行的變化

特意去銀行實地考察利率自由化開始後的市場動態。
浦發銀行6.9日當天有過調整

6.歐洲不過是暫時緩解問題,路途還很遙遠,去債務化進程會非常痛苦。

7.習慣的改變是艱難的。
我的固定電話決定取消。因為每月使用頻率太低。問題是這個顯而易見的正確決定卻一直在困擾我。類似家裡一定要有至少一門固定電話。這非常扯。我還是決定改變。其實這和戒煙差不多。日本地震的經驗表明真正危機中還是手機可靠。反而是固定電話不可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7

四十歲 正是你的腦力顛峰期


 
2014-04-28 TCW

 

現代人的壽命大幅延長──一百年前在已開發世界中,人的平均壽命不過四十七歲,現在已經到了七十八歲──我們大大的延展了中間的這一段時間。直到此時,中年才得到它應有的承認,開始有書來描述它,有電影在拍攝它,學者開始去研究它。

但是在這些新得到的關注裡,中年的某一個部分還是被忽略──那就是我們的大腦。即使科學開始注意我們的身體和生活在中年的變化,它還是沒有注意到我們大腦裡的變化。普遍的看法是,中年的大腦就是年輕的大腦慢慢走下坡,好像燈慢慢熄掉。

現在這個觀點也改變了。有了新的研究工具,如大腦掃瞄機、基因分析儀,以及控制嚴謹的長期追蹤研究,中年的大腦終於得到它應有的注意了。不過老實說,這些新的注意其實是來自恐懼。大部分的我們||包括科學家在內──都曾看著自己的父母受到失智症(dementia)之苦,我們害怕了。

不只是記憶和名字,中年的大腦還有別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在開車,會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在注意路況,我的腦子在想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比如感恩節快到了,我要怎樣醃火雞。即使是很小很小的事情都會使我分心,我的大腦立刻從當下在做的事飛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例如前幾天,我在收拾行李要出遠門,我花了整整五分鐘找牙刷,結果發現我已經打包在行李箱中了,難怪找不到;幾分鐘前當我把牙刷放進去後,因為要去找毛衣,一被毛衣干擾,就把剛剛牙刷已經放進去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追尋那些不見了的名字,我也去尋找最新的科學文獻來瞭解我們為什麼常常話講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前面在講什麼。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開始檢視這種現象,想找出當大腦神遊時,究竟去了哪裡。

中年腦和你想的不一樣忘東忘西只是小缺陷腦力顛峰,比年輕時能幹

我發現當我深掘最新的大腦科學研究時,我找到的不是壞消息而是好消息。

事實證明,原來中年的腦還有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跟我預期的非常不一樣。這是一個被我們貼錯標籤的腦,當我們在生活中東翻西找的過日子時,我們比較容易記住不好的事情,而忽略掉好的、順利的事。

但是當科學開始追根究柢,找出問題的源頭時,一個新的中年大腦的圖像浮現出來了。那就是:我們中年的腦是意外的能幹,意外的有才華。我們變得更聰明、更冷靜、更快樂,就像一位本身也是中年人的科學家說的:「我們就是知道。」我們的大腦到達中年以後才真正開始重新組織,開始有不同的想法和做出不同的行為來。

最後,這個在我預期之外的大腦是我想寫出來的:這個中年的大腦就在它忘記今天早飯吃了什麼的同時,仍舊可以勝任工作,經營一家跨國銀行,或領導一所學校、一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然後回到家來處理有奇怪聲音的汽車和不願出聲的兒子、次級房貸危機、街坊鄰里、父母關係。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對於中年的腦已經有許多發現。他們發現大腦在中年時到達頂峰,而且停留在那裡的時間比我們任何人希望的還長──雖然伴隨著中年而來的,的確有一些不好的習性。中年的大腦為我們生活領航,找到問題解決的方式,知道應該在乎誰或什麼事,應該忽略的又是誰或什麼事(譯註:哲學家對智慧的定義就是知道該忽略什麼),它幫助我們處變不驚,適應新的情境。大腦的改變使我們對世界有更完整的瞭解,甚至能更有創意。事實上,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重要大腦功能的衰退──那些我們最在乎的||要到七十歲以後才會發生,在許多人身上甚至更晚。不斷長出中年智慧

白質持續增加,判斷更敏銳

此外,中年時期對我們大腦的重要性比任何人以為的更高,這是因為神經迴路擴出去和別人更緊密的連接了。我們在中年時所做的事,將決定我們在老年時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就像一位神經科學家告訴我的,中年時大腦是在重要的轉捩點上(on the cusp)。

當我們看到自己的頭髮變灰、變稀疏時,我們假設頭皮底下也是如此,我們很容易想像神經元也變灰、乾掉、老化、死掉了。

但是真正在頭皮下發生的事其實複雜得多。研究者──從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到神經科學家──都發現,中年的大腦並不一定要像我們的身體外表一樣老化。

事實上,科學家發現步入中年的旅程其實是趟快樂的旅程。人到中年不是萬事休而是比較快樂了,因為年齡增長的關係,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從負向轉為正向,因為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不一樣了。這裡可能有演化上的理由:一個比較快樂、冷靜的中年人,對他所照顧的年輕人比較有幫助。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神經科學家以及其他實驗室的研究者,現在可以看到部分大腦細胞,特別是包覆在神經纖維外面、又名白質(white matter)的髓鞘(myelin,這是白色的髓磷脂)一直持續增加到中年。當髓鞘增加時,經過神經纖維上的電流比較不會短路,它增加了神經的連接,使我們對環境的瞭解更合理。如哈佛大學的神經學家所說,這個白質的生長可能就是「中年智慧」(middle-aged wisdom)。最近科學家也對如何定義智慧(wisdom)產生興趣。我們常說某人很有智慧,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智慧如何儲存在大腦中?一名五十歲有著青春期子女的母親或一位六十歲的教授,在每天過日子的時候是如何把智慧拿出來用?長久以來,我們也把經驗當作理所當然,現在科學家把經驗分解,找出它的部件,我們終於知道經驗如何改變大腦的結構,哪一種經驗會把大腦改變得更好,就像我們平常說某人是一位能幹的經理,一位謹慎的飛行員,或一位有天分的老師,這些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腦能力不降反升中年特有能力,兩腦並進

最近也有些實驗發現中年大腦如何適應外界的變化,它絕對不是投降或放棄。當我們年紀增長時,大腦的能力其實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的,它更會用它自己來解決問題。那些擁有最高認知技能的人就是學會以這方法來使用他們的大腦。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其他實驗室的研究都發現,在某些情形下,中年人開始學習用他的兩個腦半球一起做事而不是只用一邊──這叫雙邊應用(bilateralization)。這些學會徵召他們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來工作的人,發展出科學家所謂的「認知儲備」(cognitivereserve),這個儲備的資源可以減緩年齡的衝擊。就是這種大腦的力量使我們在跟年輕人較勁時先馳得點,我們比年輕人更快掌握住別人話語的意義,能正確估量情境,可以明智的做反應,而不會匆促下決定。這個儲備的大腦能量也協助我們避開一些大腦疾病的早期表面徵狀,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syndrome)。最近的研究顯示,諸如接受教育和上班工作這些簡單的事,就可以建構出終身的大腦保護機制。

當你真的花幾分鐘來看中年的大腦在做什麼事時,你會很驚訝:它竟然做得如此輕鬆自在,這實在令人感到欣慰。當我告訴人家我在寫一本有關中年大腦的書時,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遭遇到懷疑的眼光。然後,過了一會兒,這同一個人(全都是中年人)會說:「嗯,你知道,我現在是個比較好的老師了。」或是說:「噢,嗯,是的,我是個比較好的父母了。」當然,人到中年,我們心中有很多的事在盤算,要煩惱,但是許多中年人告訴我,在某個程度上,他們相當驕傲他們所完成的事。一位六十歲的朋友這樣說:「我的大腦感覺像那個他們一直叫我吃的藍莓,你知道,最後終於成熟了,可以吃了,而且是整顆的,沒有破的。」(譯註:新鮮藍莓很易破,所以市場上整顆的和破皮的價錢差很多)。(本文摘自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34

萬洲國際昨夜突宣佈暫停IPO 原集資額高達53億美元 腦力乘以體力

http://xueqiu.com/9591501658/29047376
萬洲國際昨夜突宣佈暫停IPO 原集資額高達53億美元
2014年04月30日 08:06:11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原定昨日招股的年內全球最大IPO

  昨日夜間,因市場需求低迷,原定於昨日公佈招股定價的中國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0288.HK)突然宣佈暫停赴港IPO,該公司旗下擁有「雙匯」等知名品牌。

  在一份最新聲明中,該公司證實全球發售不再進行,理由是「市況轉差且近期市況大幅波動」,但感謝投資者對它的興趣以及在全球發售期間給予的支持和「積極回應」。

  原集資額高達53億美元

  在運作了兩週後,萬洲國際此番赴港IPO折戟沉沙顯然是出乎市場的意料。

  萬洲國際原計劃發售36.55億股股份,以每股8港元至11.25港元招股,擬募資292億港元至411億港元(合53億美元),可能成為一年來全球最大的一宗IPO交易,其中國際認購部分已經結束,中國香港公開發售部分時間為自4月15日至4月22日,並計劃於4月22日確定發行價,4月29日公佈配售結果,4月30日於香港聯交所開始交易。

  上週宣佈縮減集資額

  隨後,因為市場低迷,萬洲國際在4月25日晚間發佈消息表示,縮減全球發售的規模至原計劃的三分之一,發行價不變,IPO規模從原定的53億美元降至最多18.8億美元,並決定延長招股至4月29日,5月8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此外,高管的巨額獎勵、高負債率、收購美國肉商後是否有協同效益等,都成為萬洲國際IPO中讓外界議論紛紛的話題。

  (金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669

綠角利用門診空檔研讀美國網站資料 每晚腦力激盪 忙碌醫師變身ETF專家

2014-05-05  TWM
 
 

 

對財經興趣濃厚的綠角,雖然是位忙碌的眼科醫師,但他充分利用工作之餘,持續累積投資知識,並開班授課,他的祕訣就在做好資料管理。

忙碌的工作之餘,要再擠出時間,鑽研不同領域知識,並成為該領域專家,甚至開班授課,除了對吸收新知有過人的堅持與熱情外,有效的時間及資料管理,也是一大關鍵。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身為眼科醫師,綠角對財經、投資興趣濃厚;為了在下班後,有更多時間閱讀國外財經書籍、研究報告,他選擇離開大醫院,在眼科診所看診。「這樣的好處,是能多騰出一些時間,閱讀國外文章、寫部落格,甚至準備教材,以便開課。」他的授課內容多元,近期報名狀況幾乎額滿。

「像美國券商及ETF課程,一次上課三小時,事前我除了準備講義外,還必須自我排演兩次,三小時的課,我在家對著牆壁練習,就要花掉六小時。」綠角對課程品質的要求,展現在下班後、精細的時間安排上。

攤開綠角的診所班表,週二不用看診,是他用來備課最主要的時間。「目前課程規畫,是每月一到兩次,北、中、南巡迴開課。在這之前,我必須反覆確認講義內容,適時增添修補,並試著先在家裡講過兩遍,以確保課程進行順利。這樣需要一段完整的時間專心投入,安排在週二最適當。」而平日,綠角除了週三有夜間門診,九點半後才能下班外,週一、四、五回家時間,多在六點左右。「晚餐前,我會運動一下;七點後我會看電視,像《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是我的最愛,其中又以歷史典故及空難事件內容,最吸引我。」部落格分享閱讀心得 關鍵字搜得到他笑說,自己偏好空難節目的原因,在於能讓自己深入思考是哪個環節出問題。「空難發生機率非常、非常低,但仍會出事。仔細想想,這不就跟投資的道理一樣,大家都有賺錢把握、甚至評估過風險後,才投入資金,但為何最後還是虧損?」晚間九點半後,到十二點睡覺前這段時間,綠角會瀏覽一下部落格,並回答網友及學員的問題;內容包羅萬象,可能是針對某本原文書的疑惑、美國券商開戶的細節、基金報酬率,或對綠角的觀點進行較深入的討論。「部落格是與投資同好討論、切磋很好的平台,更是資料管理的好工具。」由於閱讀量大,過去綠角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臨時想找出曾看過的某個內容,卻不知從哪下手。「到底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還是某本書的內容?」為了省去找資料的麻煩,現在綠角會將閱讀過後的文章或書籍,分享至部落格;之後只要用關鍵字查詢,就能在部落格上一覽無遺。

不論是開課,或利用睡前時間,與網友進行交流;有段時間,綠角有感於自己吸收與產出的量不成比例,決心要平衡一下。

「早晨上班前看書效率最高、理解最好;利用假日一段較長時間,進行深入閱讀也不錯。像上美國晨星(Morningstar)、先鋒(Vanguard)網站,就是假日必做功課。」綠角認為,直接閱讀原文資料、書籍,能拓展自己的財經視野,他也因此建立了一套資料管理辦法;「像這份閱讀清單,上面記錄了我買書的時間、書名與作者,還有小評論或心得,例如簡單好讀或觀點有趣等;原文書部分,我還習慣標記價格。」以去年為例,綠角分別在亞馬遜(Amazon.com)及博客來買了十四本原文書及十六本中文書;透過閱讀清單,就能清楚掌握自己的閱讀進度,避免發生只買不讀的情況。「研究投資,不但是自己的興趣,透過理論及實務分析,我更找到讓自己安心的投資方法。」他強調,過去七年,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約在三到一二%之間,雖不算太高,但已符合他自己的預期。在大量閱讀、累積相當的投資知識後,他更堅定自己的投資方向,並持續朝目標邁進。

綠角

出生:1977年

現職:眼科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

著作:《綠角的基金8堂課》、《綠角教你前進美國券商》

綠角下班後的

學習課

7:00~8:00上班前閱讀國外財經書籍,瀏覽部落格。

21:30~23:30下班後寫部落格,並回覆網友問題。

週六、週日1. 閱讀美國晨星網站、ETF專家專欄及晨星文章、美國先鋒網站研究報告。

2. 北、中、南開設財經課程。

撰文‧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306

腦力訓練遊戲不能提高智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587

2013年9月26日,英國倫敦市民體驗一款為電子遊戲設計的頭戴式顯示器。這款設備很可能改變未來人們遊戲的方式。這款頭戴顯示器具有兩個目鏡,每個目鏡的分辨率為640×800,雙眼的視覺合並之後擁有1280×800的分辨率,並且具有陀螺儀控制的視角是這款遊戲產品一大特色,這樣一來,遊戲的沈浸感大幅提升。 (東方IC/圖)

在最近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近七十名神經科學家對腦力訓練遊戲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幾乎沒有證據顯示,玩大腦遊戲會廣泛增強人的認知能力,也不能讓人更好地處理複雜的日常生活。但遊戲公司卻認為,這等於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了。

每天在網上玩二三十分鐘的腦力訓練遊戲,就可以鍛煉大腦,讓人變得更聰明,這是近些年來出現在網絡上的一些“大腦遊戲”網站的宣稱。它們普遍表示,這樣的鍛煉對老年人也可奏效,可以預防健忘癥,甚至有網站稱可以幫助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

某些“大腦遊戲”的開發者強調,這些遊戲是“基於科學”而研發出來的。還有公司在措辭上略有不同,他們說自己的遊戲是“經科學驗證有效的”。

一些科學家決定看看事情是不是真的像商家宣傳的那樣。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科學家2014年發表了一項實驗。他們找來77名學生,分為兩組,安排其中一組去玩電子遊戲《傳送門2》,另一組學生去玩近幾年很具代表性的腦力訓練網站Lumosity。兩組學生分別玩了8個小時的遊戲,然後他們接受了三項測試,分別體現了他們的問題解決、空間技能和持久性。結果發現,專門進行了腦力訓練的學生在這三個項目上的表現還不如玩普通電子遊戲的學生。

在2014年10月份發表的一份最新聲明中,近70名神經科學家聯名對腦力訓練遊戲提出了質疑。“幾乎沒有證據顯示玩大腦遊戲會廣泛地增強人的認知能力,也沒有顯示這種行為能夠讓人更好地處理複雜的日常生活。”這份聲明寫道。

德國馬普人類發展研究所的厄爾曼·林登伯格(Ulman Lindenberger)是這份聲明的發起人,他在2008年就曾發起過一個類似的聲明。林登伯格說,並沒有一件特別的事情觸發他去組織這份聲明,但該聲明表達了很大一批研究人類認知衰老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所關心的問題。

科學家們和推廣“大腦遊戲”的公司的分歧在於,後者認為特定任務的訓練能夠讓人的認知能力在許多方面得到改善,而前者則傾向於認為,訓練一種任務,提高的是人們在這種任務上的技能,僅此而已。

曾經有心理學家以國際象棋和數獨遊戲為例,指出玩家玩得越多,就會在這兩種遊戲的技能上越精進,比如高手可以蒙著雙眼下盲棋。但這是否說明“國際象棋會讓你更聰明”呢?研究者們並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練習國際象棋所獲得的能力能夠延伸到認知相關的其他更廣泛和基礎的方面。

窄遷移與寬遷移

200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曾經引起心理學家的許多爭議。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肖恩·格林(Shawn Green)與同事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然後得出結論:玩電子遊戲的老手在認知方面的能力高於新手。

這其中所謂的老手,指的是在過往六個月里每周至少玩四個小時電子遊戲的人。研究者讓這些人做了一些涉及註意和知覺的測試,結果他們的成績好於電子遊戲的生手。

這個結果讓格林的同行感到驚訝,因為這並不是研究者通常認為應該發生的事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爾特·布特(Walter Boot)當時就指出,格林等人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具有相關性,但並不見得具有因果性。他提出一種可能的解釋:格林測試的對象是大學生,那麽一些人本來在學業之外還有精力玩遊戲,另一些人只能疲於應付學業,也許兩者之間本身在認知能力上就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並不是電子遊戲帶來的。

後來,格林和同事真的就按照質疑者提出的意見繼續做了他們的實驗。他們找來一批電子遊戲的生手,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去玩第一人稱視角的射擊遊戲《榮譽勛章》,另一組去玩俄羅斯方塊。玩了一段時間以後,格林等人讓兩組學生分別做一項與註意有關的測試。這個測試考驗的是人眼余光辨別物體的能力。

如果說電子遊戲能夠提高人的基礎性的認知能力的話,那麽第一人稱視角的射擊遊戲對余光的鍛煉應該是很強的。俄羅斯方塊則不太需要這種能力。結果格林的測試真的印證了這一點。玩《榮譽勛章》的學生的表現確實比玩俄羅斯方塊的學生要強。這個發現在認知心理學界非常具有突破性,研究論文還發表在了英國《自然》雜誌上。

2008年,瑞士伯爾尼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也做出了一項同樣令人震驚的研究。他們讓一些學生玩了一款叫N-back的遊戲。這個遊戲的界面非常簡單。一個白色的正方形畫面被分為九格,每過大約兩秒鐘,會有一個小方格被點亮,與此同時,會有語音讀出一個英文字母。如果點亮的方格與前一次的發生了重複,就在電腦鍵盤上按A鍵,如果語音字母重複了,就按L鍵。這是遊戲的第一級。如果你順利過關了,那麽在第二級,你就得判斷出被點亮的方格和語音字母是否與上上一次相同。這樣一來,遊戲的難度一下增加了不少。如果你還能過關,那麽下一關就得判斷是否與三個之前的信息相同了……如此進行下去。

這個遊戲非常考驗人的註意力和記憶力。研究者蘇珊·賈基(Susanne Jaeggi)和她的同事讓參與實驗的學生每天練習20到25分鐘N-back遊戲。在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再讓學生們來做智商測試。結果發現,在做了12周和17周N-back遊戲之後,學生們的智商測試成績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2008年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研究者們喜歡用“窄遷移”和“寬遷移”兩個概念來討論遊戲所帶來的認知能力增進的現象。如果你把數獨練好了,那你玩聰明方格(KenKen)的成績應該也不會差,因為聰明方格是一種與數獨類似的數字遊戲。這種能力的遷移就叫“窄遷移”。而如果你數獨玩得好,導致你記憶電話號碼的能力增強了,這種像表面上看起來不相幹的能力的遷移,就叫做“寬遷移”。

上述兩項研究令同行研究者驚訝的地方就在於它們屬於“寬遷移”。《榮譽勛章》玩得好,是不是會提高你開車的安全性?因為你眼睛的余光變得更敏銳?更令人吃驚的是,在格林等人的實驗中,受試者只是玩了10個小時的遊戲,其認知能力就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考驗註意和記憶力的遊戲N-back則會讓人在韋氏智力測驗中表現更好。韋氏智力測驗是一種通行的智商測試方法。你會看到幾個給定的圖形,然後看到一些選項,你需要推定下一個圖形應該是哪一個。這個測試一開始很簡單,但越往後面越難。訓練12周N-back之後,學生們平均在韋氏智力測驗中能多答對一道題;17周之後,多答對3道題;19周之後,平均多答對4.4道題。

厄爾曼·林登伯格教授是聲明的發起人。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還需要更多的實驗

近年來還有一些研究得到了“神奇”的效果。比如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中,美國的一些研究人員讓老年人在電腦上玩一些簡單的遊戲,這些遊戲訓練的是註意、記憶或運動控制的能力。然後,這些參與實驗的老年人再去模擬器上駕駛汽車,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遭遇車禍的概率顯著降低了。

還有一個實驗,在100天的時間里訓練年輕人在電腦上做12項認知任務,結果發現這些年輕人的推理能力、事件記憶的能力出現了提升。另有一些研究顯示,老年人在進行了電腦上的認知訓練之後,自我報告感覺日常生活得到了提升。

林登伯格和同行們在最近的聲明中指出,的確有一些零星的研究顯示,人們接受認知訓練後,相關的技能會得到顯著的增進,而有時,這種增進還會擴展到其他的認知能力上。但他們認為,這些研究的可靠性仍然有待考察,這些現象還需要更多的實驗來重複。

就格林的實驗來說,有一些同行後來嘗試重複,但只有一個實驗室重複出了相同的結果。更多的人對其結論持懷疑態度。N-back遊戲的實驗也存在相似的困境,許多同行並不相信這件事,有人指出原始實驗中存在諸多缺陷,甚至有人將它與曾經火爆一時的“冷聚變”相提並論。

林登伯格等人提出,要讓大腦訓練的遊戲真正可信,那麽需要探討以下問題:這種增進是某種能力帶來的在一系列任務上的寬泛提升,還是僅僅反映了對特定技巧的掌握?獲益是否能夠持續一段有意義的時間?現實生活中所察覺到的正面改變是否真的指示了認知健康?在這個過程中,動機和預期的角色又占到多大呢?

在林登伯格等人的聲明發表之後,一些制作大腦遊戲的公司對這份聲明進行了反駁。有人稱,這是“典型的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了”。“所有公司做這件事情多少都是想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把這些行為統統歸為捏造是不對的。”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在看到聲明後對媒體說。

也有一些研究者拒絕了在聲明上聯署,比如南佛羅里達大學衰老研究所的吉里·愛德華茲(Jerri Edwards)。她認為聲明把具有嫌疑的大腦遊戲公司和那些參與正規認知研究的公司混為一談。

在科學上,目前已知的對大腦認知能力能夠起到提升作用的鍛煉,並不是直接的腦力訓練,而是身體上的鍛煉。比如,研究顯示,每個星期走幾個小時路,就能夠對人的規劃能力和多重任務處理的能力起到幫助。對老年人來說,一個星期里有三天時間,每天走路45分鐘,就能夠顯著減少大腦灰質的流失。

“科學家已經發現有規律的有氧鍛煉可以增加大腦供血,幫助新神經元和血管連接的形成。身體鍛煉顯示出對註意、推理、記憶能力都會起到改善作用。”林登伯格等人表示。

南方周末實習生董文穎對本文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72

綠城集團管理團隊聯合聲明 腦力乘以體力:

來源: http://xueqiu.com/9591501658/33126591

2014-11-19 22:53:13新浪房產(參與討論)

綠城集團管理團隊聯合聲明

致:綠城房產集團及各附屬項目公司全體同仁

從7月7日起至今,現任管理團隊帶領全體綠城人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除了在銷售業績方面取得成績外,管理團隊始終強調、堅持和發展“真誠、善意、精致、完美”的企業理念,堅守綠城品質。現任管理團隊中的新成員主要來自上海融綠的核心團隊,他們對綠城理念和品質的堅守是有共識的,上海融綠兩年來的經營成果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融綠所轄項目品質上保持和發揚了綠城的一貫水準,更得到了股東雙方的高度評價。現任管理團隊堅持的“堅守品質、去庫存、調結構”的經營戰略,眾多項目在過去四個月中已經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針對11月19日個別股東以綠城房地產集團公司名義發出的人事任免令,現綠城房地產集團管理團隊全體聯合聲明如下:

2014年5月22日,各方簽署的關於綠城中國24.313%股份交易的「買賣協議」以及後續文件,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是合法有效的。買方依據前述文件已經全額支付交易對價,另外也依據前述文件組建了新的管理團隊。因此,目標股份交易已經實質完成。

新的股東會、新的董事會根據「買賣協議」業已組成,並於7月7日任命了新管理團隊,得到了各方股東一致認可。

集團常務副董事長、所有管理團隊共209人參加的集團半年度管理會議,一致同意正式聘任現有管理團隊負責新的管理階段的經營管理工作。現有管理團隊是受各方股東領導下,唯一的、合法的管理團隊。其他任何一方股東單方提出的人事任免要求,現任管理團隊是不予采納的;任何一方股東或個別董事無權單獨對管理團隊發出任何指令或者意見。個別股東如有意見和建議,應當通過新的股東會、新的董事會進行協商。相信新的股東會有智慧和能力予以解決。                                                                                                                                                 現任管理團隊遵循的唯一原則就是為綠城好,過去乃至將來都是如此。在此,我們要求集團全體員工在各方股東作出一致指示意見之前,嚴格按照目前管理架構、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落實各項日常工作。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團隊聯合署名:

總經理:田強;

副總經理:陳恒六、翁曉寧、童曉君、韓波、鄭甫、王爽;

區域公司總經理:韓波(兼)、王鵬、張強、路鵬

    2014年11月19日
$融創中國(01918)$ $綠城中國(03900)$  @青石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32

黑馬營3天高強度腦力激蕩大課究竟講了什麽?丨黑馬筆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318/154749.shtml

導讀 : 黑馬營3天高強度腦力激蕩大課究竟講了什麽?以下兩篇來自黑馬營12期同學的課後筆記。

李鉺金

黑馬營12期2班副班長、北京賽諾營銷顧問公司聯合創始人 總經理

項目名稱:觀照 

融資階段:未融資

能提供資源:產品、營銷調研

進入黑馬營100天了。入營前我是純粹的“地派”,對互聯網這種“天上來客”很好奇,也看書看新聞、研讀相關資料去學習,但是總是覺得還是隔著一層,很多東西看不懂、追不上。經過前次上課聽老師們的傳授,以及與同學們的10多次的私董會、複盤會,我感覺摸到一點門道了。尤其是2月這次課,感觸頗深。

一些道理,書上看過、聽人說過,自己感覺懂了。直到聽見親歷者本人講解自己的心路歷程,結合其背景和決策過程,才知道自己理解的還很膚淺。

例如“用戶思維”四個字。

做平臺的人在想辦法做垂直,做垂直服務的人想辦法做平臺,似乎是圍城,卻有其內在的邏輯。賺錢、圈用戶是顯見的邏輯,更深層次而言,恰如羅小渠博士所總結的,考慮的因素包括:頻率、客單價、是否標準化,最基礎的因素是公司的資源優勢和戰略選擇。

問題是平臺和垂直轉換的連接點是什麽?現在想來,這個連接點就是用戶。要知道用戶是誰、他們的需求點有哪些、除了目前的需求點,還有哪些相鄰需求點沒被滿足?

有了對用戶的深刻的了解,平臺和垂直只是手段,選擇或轉換起來就很容易了。

互聯網產品與傳統產品最大的不同正是體現在這里:與用戶產生連接。傳統產品例如礦泉水買出去了,廠商是不知道賣給誰了的,是沒有連接的,但互聯網產品不同,可以在交付使用後仍然與用戶產生連接,甚至可以在交付後持續改善產品。

這促使我思考,設計一款產品,如果只是關註於具體的功能,則還只是工具;如果開始關註人與他們產生連接,並發掘他們的相鄰需求,則可能會變得有資本價值了;如果能圈進來的用戶足夠多,並且在相鄰需求的滿足方面做得足夠好,則整個項目就變得很“性感”了。

道理總是簡單,領悟太難,要落實在自己的商業模式中就更難。豬八戒苦苦煎熬近10年,歷經多次“騰雲行動”,也正因為在“用戶思維”方面的突破,才從Vl設計交易平臺,變身初創企業綜合服務商,估值瞬間放大,乘著風口飛了起來。

課後,我和團隊認真討論了我們的用戶的畫像,明確了我們的產品是為“品牌商渠道營銷團隊”服務的。於是我們認真分析這些用戶的每一個需求點,哪個是可以作為切入點的,哪些是可以後續作為衍生服務去滿足的,這樣整個產品設計和營銷打法就非常明確了,原本模糊的商業模式一下子清晰了許多。團隊也因為看到了遠景而興奮不已,充滿幹勁。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商業計劃書(BP)也有了巨大的升級。入營之初,幾乎很少人能聽得懂我在做什麽,即使聽懂了,也覺得我們這個產品只是一個生意,不是一個可資本化的項目。經過梳理之後,基本上聽眾能聽懂了,而且感覺上是順著趨勢做的,是有價值的。之前從未接觸風投的我,現在也有信心開始接觸風投了。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初步接觸的投資機構都覺得靠譜,願意進一步接洽。

說句實話,回顧入營的這100天,團隊和家人都覺得我有很大的變化,甚至我自己也常常驚訝成長怎麽會如此迅速。

希望後面的265天,能夠繼續努力,完成“豹變”之旅。

謝謝黑馬營!

王 斌

黑馬營十二期學員、天使營一期學員、星空琴行聯合創始人、大道創投合夥人

項目名稱:星空琴行

融資階段:C輪 8.6億

可提供資源:兒童客戶資源,商場資源

和黑馬同學們在一起學習時,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三天時間,五位老師用自己企業的成長歷程為我們分享了他們對商業模式的判斷、理解、方法論。結合這次課程模塊的學習以,說說我對商業模式的一點思考:

商業模式的設計要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基礎。照貓畫虎的複制商業模式大多會失敗。

我們知道,商業模式並不是目標,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商業的本質是解決需求、創造價值。為誰解決什麽需求,就是所謂的“賽道”。“賽道”是我們選擇要解一道什麽題,而商業模式是我們解題的方法。比如同是“出行”這道題,滴滴快的、Uber、神州、易到們分別用了不同的解題方法,也就是不同的商業模式。因此,創始人們一定要先想清楚要解一道什麽題,再去找解題的方法。

我見過一些創業者,他們看好了一種商業模式,然後用商業模式硬套行業。他們首先把解題方法當成了目標,再為解題方法去選擇“題目”。最後的結果,要麽是方法與題目不匹配,解不出題;要麽是這個題目太簡單,賽道太小太窄,做不大。

說一個故事,一個朋友是前阿里同事,當見到同是阿里同事們創立的滴滴取得成功後,就想把滴滴的商業模式複制到其他行業做一個項目。他是這樣思考的:

1,滴滴做出行行業,市場很大。

2,滴滴的商業模式是搭個平臺,一邊是客戶,一邊是供應端(司機),幫兩邊鏈接。

3,基於移動互聯網,位置(LBS)在產品中很重要。

經過潛心研究,他發現這幾點快遞行業同樣具備或需要:

1. 人口多電商高度普及的中國,快遞行業是一個不亞於出行行業的大市場。

2. 搭一個平臺,一邊是要發快遞的客戶,一邊是快遞員,兩者需要鏈接。

3. 客戶要找附近的快遞員,快遞員要找附近的客戶,LBS的應用很重要。他認為,做一個快遞行業的滴滴一定靠譜。於是,註冊公司、找辦公室、搭團隊,風風火火的做了起來。三個月後產品上線,運營了3個月後,宣布公司轉型。

為什麽他的商業模式走不通呢?

1. 滴滴通過APP叫車,重構了叫車的場景,之前要在路邊攔車,現在是叫到車後再出去。提高了效率和體驗。而叫快遞這件事,不用這個APP之前,也是在家里或辦公室聯系快遞公司,APP並未給客戶提供價值。

2. 對於出行而言,不論是客戶周圍的車輛,還是車輛周圍的客戶,都是不斷變化的,兩邊都需要平臺的鏈接。而發快遞的場景在家或公司,快遞員服務的範圍也是固定的。第一次與快遞員建立聯系後,以後可以直接聯系快遞員。平臺失去鏈接的價值。

3. 對於叫車而言,客戶不關註出租車是哪家公司的,供應端的服務和計價體系是標準的。因此出租車公司做不了這件事。而發快遞,會根據不同需求選擇順豐、中通或EMS等不同公司。客戶實際上是to B的行為。而這些快遞公司,有自己的400、官網、微信和APP,客戶有多種體驗更好的途徑發件。

滴滴是為了解題而找出最好的方法。而這個朋友是拿著最流行的解題方法去找題解。商業模式的設計要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基礎。照貓畫虎的複制商業模式大多會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47

黑馬營3天高強度腦力激蕩大課究竟講了什麽?丨黑馬筆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318/154749.shtml

導讀 : 黑馬營3天高強度腦力激蕩大課究竟講了什麽?以下兩篇來自黑馬營12期同學的課後筆記。

李鉺金

黑馬營12期2班副班長、北京賽諾營銷顧問公司聯合創始人 總經理

項目名稱:觀照 

融資階段:未融資

能提供資源:產品、營銷調研

進入黑馬營100天了。入營前我是純粹的“地派”,對互聯網這種“天上來客”很好奇,也看書看新聞、研讀相關資料去學習,但是總是覺得還是隔著一層,很多東西看不懂、追不上。經過前次上課聽老師們的傳授,以及與同學們的10多次的私董會、複盤會,我感覺摸到一點門道了。尤其是2月這次課,感觸頗深。

一些道理,書上看過、聽人說過,自己感覺懂了。直到聽見親歷者本人講解自己的心路歷程,結合其背景和決策過程,才知道自己理解的還很膚淺。

例如“用戶思維”四個字。

做平臺的人在想辦法做垂直,做垂直服務的人想辦法做平臺,似乎是圍城,卻有其內在的邏輯。賺錢、圈用戶是顯見的邏輯,更深層次而言,恰如羅小渠博士所總結的,考慮的因素包括:頻率、客單價、是否標準化,最基礎的因素是公司的資源優勢和戰略選擇。

問題是平臺和垂直轉換的連接點是什麽?現在想來,這個連接點就是用戶。要知道用戶是誰、他們的需求點有哪些、除了目前的需求點,還有哪些相鄰需求點沒被滿足?

有了對用戶的深刻的了解,平臺和垂直只是手段,選擇或轉換起來就很容易了。

互聯網產品與傳統產品最大的不同正是體現在這里:與用戶產生連接。傳統產品例如礦泉水買出去了,廠商是不知道賣給誰了的,是沒有連接的,但互聯網產品不同,可以在交付使用後仍然與用戶產生連接,甚至可以在交付後持續改善產品。

這促使我思考,設計一款產品,如果只是關註於具體的功能,則還只是工具;如果開始關註人與他們產生連接,並發掘他們的相鄰需求,則可能會變得有資本價值了;如果能圈進來的用戶足夠多,並且在相鄰需求的滿足方面做得足夠好,則整個項目就變得很“性感”了。

道理總是簡單,領悟太難,要落實在自己的商業模式中就更難。豬八戒苦苦煎熬近10年,歷經多次“騰雲行動”,也正因為在“用戶思維”方面的突破,才從Vl設計交易平臺,變身初創企業綜合服務商,估值瞬間放大,乘著風口飛了起來。

課後,我和團隊認真討論了我們的用戶的畫像,明確了我們的產品是為“品牌商渠道營銷團隊”服務的。於是我們認真分析這些用戶的每一個需求點,哪個是可以作為切入點的,哪些是可以後續作為衍生服務去滿足的,這樣整個產品設計和營銷打法就非常明確了,原本模糊的商業模式一下子清晰了許多。團隊也因為看到了遠景而興奮不已,充滿幹勁。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商業計劃書(BP)也有了巨大的升級。入營之初,幾乎很少人能聽得懂我在做什麽,即使聽懂了,也覺得我們這個產品只是一個生意,不是一個可資本化的項目。經過梳理之後,基本上聽眾能聽懂了,而且感覺上是順著趨勢做的,是有價值的。之前從未接觸風投的我,現在也有信心開始接觸風投了。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初步接觸的投資機構都覺得靠譜,願意進一步接洽。

說句實話,回顧入營的這100天,團隊和家人都覺得我有很大的變化,甚至我自己也常常驚訝成長怎麽會如此迅速。

希望後面的265天,能夠繼續努力,完成“豹變”之旅。

謝謝黑馬營!

王 斌

黑馬營十二期學員、天使營一期學員、星空琴行聯合創始人、大道創投合夥人

項目名稱:星空琴行

融資階段:C輪 8.6億

可提供資源:兒童客戶資源,商場資源

和黑馬同學們在一起學習時,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三天時間,五位老師用自己企業的成長歷程為我們分享了他們對商業模式的判斷、理解、方法論。結合這次課程模塊的學習以,說說我對商業模式的一點思考:

商業模式的設計要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基礎。照貓畫虎的複制商業模式大多會失敗。

我們知道,商業模式並不是目標,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商業的本質是解決需求、創造價值。為誰解決什麽需求,就是所謂的“賽道”。“賽道”是我們選擇要解一道什麽題,而商業模式是我們解題的方法。比如同是“出行”這道題,滴滴快的、Uber、神州、易到們分別用了不同的解題方法,也就是不同的商業模式。因此,創始人們一定要先想清楚要解一道什麽題,再去找解題的方法。

我見過一些創業者,他們看好了一種商業模式,然後用商業模式硬套行業。他們首先把解題方法當成了目標,再為解題方法去選擇“題目”。最後的結果,要麽是方法與題目不匹配,解不出題;要麽是這個題目太簡單,賽道太小太窄,做不大。

說一個故事,一個朋友是前阿里同事,當見到同是阿里同事們創立的滴滴取得成功後,就想把滴滴的商業模式複制到其他行業做一個項目。他是這樣思考的:

1,滴滴做出行行業,市場很大。

2,滴滴的商業模式是搭個平臺,一邊是客戶,一邊是供應端(司機),幫兩邊鏈接。

3,基於移動互聯網,位置(LBS)在產品中很重要。

經過潛心研究,他發現這幾點快遞行業同樣具備或需要:

1. 人口多電商高度普及的中國,快遞行業是一個不亞於出行行業的大市場。

2. 搭一個平臺,一邊是要發快遞的客戶,一邊是快遞員,兩者需要鏈接。

3. 客戶要找附近的快遞員,快遞員要找附近的客戶,LBS的應用很重要。他認為,做一個快遞行業的滴滴一定靠譜。於是,註冊公司、找辦公室、搭團隊,風風火火的做了起來。三個月後產品上線,運營了3個月後,宣布公司轉型。

為什麽他的商業模式走不通呢?

1. 滴滴通過APP叫車,重構了叫車的場景,之前要在路邊攔車,現在是叫到車後再出去。提高了效率和體驗。而叫快遞這件事,不用這個APP之前,也是在家里或辦公室聯系快遞公司,APP並未給客戶提供價值。

2. 對於出行而言,不論是客戶周圍的車輛,還是車輛周圍的客戶,都是不斷變化的,兩邊都需要平臺的鏈接。而發快遞的場景在家或公司,快遞員服務的範圍也是固定的。第一次與快遞員建立聯系後,以後可以直接聯系快遞員。平臺失去鏈接的價值。

3. 對於叫車而言,客戶不關註出租車是哪家公司的,供應端的服務和計價體系是標準的。因此出租車公司做不了這件事。而發快遞,會根據不同需求選擇順豐、中通或EMS等不同公司。客戶實際上是to B的行為。而這些快遞公司,有自己的400、官網、微信和APP,客戶有多種體驗更好的途徑發件。

滴滴是為了解題而找出最好的方法。而這個朋友是拿著最流行的解題方法去找題解。商業模式的設計要以解決用戶需求為基礎。照貓畫虎的複制商業模式大多會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548

【飲食籽】29歲女接手川菜館 腦力口才不足靠勞力

1 : GS(14)@2017-06-23 01:45:15

冰粉,是透明的涼粉,加上黃糖,有解暑作用,餐廳不定期供應。



【飲食籽:心水食桌】渝川菜館老闆林翔瑜說:「我是好運的,沒有經歷過創業階段,只是守業。」餐廳原由舅父開設,十年前轉讓給阿翔媽媽再由她接手。和一般川菜館不同,餐廳沒有大紅大紫的傳統裝潢,相反格局低調。「我們不想做傳統川菜館,選擇以私房菜形式經營。我們很少接受訪問或宣傳,只想靠實力。」今年29歲的阿翔,已成為一間餐廳的老闆,「一開始就有間舖頭,是輕鬆很多。我知萬事起頭難,做了老闆,才知道很多事不是這樣簡單。我在管理方面沒有經驗,都是慢慢學的,最初我不去街市買食材,不看單價,有甚麼便買甚麼,後來做得多,開始識比較,知道哪裏入貨較抵、質素較好。」餐廳屬私房菜形式,收費每位計,再按人頭可點不同冷菜和熱菜數量,現時餐廳只有四個員工,「一個涼菜師傅、一個熱菜師傅,再加一個清潔女工和一個侍應。好多事都要自己跟進,有時親力親為都是一種滿足感。」由20歲開始在餐廳間中幫手,到現在接管餐廳,阿翔說:「我本身不喜歡讀書,那時媽媽叫我來幫手,發覺幾喜歡對着客人,我不會覺得大才小用。很喜歡在這裏上班。」每天朝十晚十一工作,她笑言:「不辛苦怎得世間財,我本身腦力不足,口才又不行,要靠勞力了。」採訪當日,餐廳6時多已客滿,阿翔一人忙着招呼客人,有些客人自動波拿餐具,絲毫不介意。「客人想食乜,我們可以幫他們準備,甚至有些四川甜品,我媽媽有時會專程返四川買材料,免費做來送給客人品嚐。」像圓餅形的糍巴,外面會蘸上黃豆粉、花生粉,炸得香脆,內有年糕,可分鹹甜,蘸白糖吃較佳,吃到嘴裏又軟又綿又甜甜的。還有冰粉,是透明的涼粉,加上黃糖,有解暑作用,是不定期供應。



今年29歲的阿翔,已接手媽媽的川菜館。

和一般川菜館不同,沒有大紅大紫的傳統裝潢。

渝川菜館灣仔廈門街7-17號百旺都中心1樓B室收費每位$268(套餐)



記者:何嘉茵攝影:許先煜、張志孟編輯:馮秀珍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9/20058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