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多寶借米蘭世博“出海” 老外喝涼茶靠譜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137.html

加多寶借米蘭世博“出海” 老外喝涼茶靠譜嗎?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4-16 22:36:00

“一方面,國內涼茶市場上加多寶與王老吉兩家打得火熱,通過此舉可以轉移對方視線,避免兩家在國內市場上過度競爭;另一方面,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加多寶國際品牌的形象,進而促進國內涼茶的銷量,這也很可能是加多寶‘出海’的動機。”該業內人士表示。

隨著涼茶業逆勢增長,部分涼茶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型海外。

4月16日,加多寶與米蘭世博會中國館、中國企業聯合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多寶正式成為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戰略合作夥伴。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看加多寶是在贊助世博會,實際上加多寶欲利用米蘭世博會全面布局海外市場。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世博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有利於幫助加多寶走向世界。加多寶會利用米蘭世博全面開啟國際化布局,並且會利用世博會進行全球招商。加多寶雄心勃勃,能否做大尚待時間檢驗,只是,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加多寶涼茶

對於加多寶走出國門,發力海外市場的原因,王月貴坦言,首先,涼茶業高速增長讓涼茶有了走出海外的基礎。去年,全國飲料行業經歷了一個徹骨的寒冬,不過涼茶行業卻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讓涼茶企業萌生了海外擴張的想法。其次,加多寶目前在國內已經發展穩定,下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是一個必然結果。尼爾森2014年市場數據顯示:在罐裝涼茶行業,加多寶涼茶市場銷售額份達62.1%,繼2013年後銷量再次取得第一位。最後,加多寶並不滿足於國內涼茶市場的領先地位,而是為謀求世界級飲料品牌加大布局力度,“希望與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飲料大品牌比肩”。

隨著米蘭世博會的臨近,加多寶方面認識到利用米蘭世博這樣的平臺推廣產品是個很好的機會。按照加多寶的計劃,將不僅利用米蘭世博會宣傳加多寶產品,還會進行全球招商。

王月貴介紹,目前在全球不少區域已經有加多寶涼茶銷售,特別是在華人比較密集的地方有一定銷量,但總的來說銷量還很少。下一步,加多寶不僅要全球招商,而且還要進行產品營銷,尋找易於外國人接受的理念去營銷產品。

不過,相關食品行業人士認為,涼茶“出海”難度較大,加多寶此舉可能是轉移視線。“一方面,國內涼茶市場上加多寶與王老吉兩家打得火熱,通過此舉可以轉移對方視線,避免兩家在國內市場上過度競爭;另一方面,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樹立加多寶國際品牌的形象,進而促進國內涼茶的銷量,這也很可能是加多寶‘出海’的動機。”該業內人士表示。

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面對國內激烈的競爭,加多寶“出海”開拓更廣闊市場的想法固然可以,不過,業內擔心的是,涼茶作為一個非常、地域特色明顯的飲品能否為海外市場所接受?換句話說,讓老外喝涼茶靠譜麽?

對此,王月貴表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年可樂,啤酒進入中國時候,中國人也覺得不好喝,最後還是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很多傳統產品賣得不好,也無法走向海外,主要是沒有發現傳統與現代的區別,並且在保證文化傳統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調整。傳統涼茶在涼茶鋪賣的,很苦,跟中藥是同源的,不適合作為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商業產品。後來把涼茶裝進罐子里面,變成現代化的產品,解決了配送、存儲、消費便利性的問題,後來又通過怕上火喝涼茶的營銷理念,讓原來只在廣東一些藥鋪售賣的涼茶走向全國,形成一個巨大的涼茶產業。”

可讓老外喝涼茶並非易事。營銷專家陳小龍坦言,涼茶走向海外還有幾大難題要克服。

首先,法律法規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部分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限制,涼茶出口會有一定的阻礙。其次,海外消費者接受度問題。陳小龍表示,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涼茶口味能否接受,另一個是國外消費者對中國食品安全的信心。讓海外消費者接受涼茶口味,需要長時間的消費者教育,為此投入的營銷費用將不菲。此外,長期以來,歐美對於中國的食品安全缺乏信心,這也是加多寶涼茶走向世界需要跨越的一道坎。

最後,打通渠道有難度。加多寶要成為海外市場一款主流的飲品,必然需要進入沃爾瑪、家樂福等全球主流商超渠道,說服這些大型連鎖商超企業在海外超市銷售中國涼茶,是一個艱難的談判過程。“當然,加多寶進入海外市場初期肯定還是會通過餐飲渠道,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有很多中餐館,先通過中餐館打入當地市場,然後在進一步深入布局是開拓海外涼茶市場較好的手段。”陳小龍表示。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75

複星再出海 聯手美開發商首度開發紐約地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2696.html

複星再出海 聯手美開發商首度開發紐約地產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4-30 11:59:00

收購紐約地標建築——Liberty 28後,複星地產在美國又拿下了首個地產開發項目。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4月30日從複星地產獲悉,其已成功獲取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的麥迪遜大道項目土地,將在此開發建造逾200米高的47層豪華住宅樓。這是複星地產在海外的首個高端開發項目,也是繼2013年複星地產收購Liberty 28之後在美國的又一重要投資項目。

複星一位管理層對記者透露,目前複星地產在海外地產開發、資管平臺與物業收購方面都已有所斬獲,今後會進一步加強與保險資金的對接,主要關註海外資產管理平臺、直接資產投資、證券投資和PE/VC投資四大類業務。

據記者了解,複星地產獲取的麥迪遜大道項目土地,位於紐約中城繁華便利的Nomad區第30街和麥迪遜大道交界處,處於7條地鐵線的交匯區域。項目總建築面積為350,000平方英尺(約合32,500平方米),計劃建造47層共174個單元的豪華公寓住宅。

複星地產一位人士告訴記者,Nomad區是紐約曼哈頓新興的住宅、商業和酒店的集中區域,複星地產開發項目距離帝國大廈僅一步之遙,設計規劃中的住宅配套設施將包括泳池、健身中心和其他娛樂設施,可以滿足目前曼哈頓住宅市場的主流需求。

上述人士透露,此次複星拿下美國首個地產開發項目,是與美國知名的地產開發企業J.D. Carlisle合作,投資金額數億美元,自從2013年收購紐約地標建築Liberty 28以來,複星一直在加大對北美的投資力度,目前Liberty 28的招租、商業和設施改造工作也已啟動。

目前,複星地產旗下擁有複地、星浩、星泓、星豫、星健、BFC、IDERA、浙商建業、星堡、星景、策源和星頤等多家開發運營企業,最近兩年來加大了在海外地產的擴張,已經在紐約、倫敦、東京、香港、悉尼及歐洲大陸的布局,所投的資產類型包括核心物業、資產管理公司、地產開發等。

複星一位管理層告訴記者,目前複星地產已經結合複星集團的保險業務發展,針對性地提出了關註海外資產管理平臺、直接資產投資、證券投資和PE/VC投資四大類業務。

比如在海外資管平臺方面,複星地產2014年5月正式收購了日本的IDERA,目前複星已經通過IDERA在日本投資了東京花旗銀行中心和品川公園大廈兩個項目,最近,IDERA完成的這兩項物業投資,還都使用了保險資金+低息本地杠桿的投資方式,實現了保險與地產投資的嫁接。

在直接資產投資的持有物業方面,複星地產目前已擁有在紐約、倫敦、悉尼、東京、里斯本的數十萬平方米核心物業。2015年3月剛剛完成交割的,是位於澳大利亞北悉尼CBD核心區的米勒街73號辦公樓,目前滿租運營。

直接資產投資的開發項目方面,複星地產旗下的複地集團,不久前剛完成了與澳洲EG基金公司的簽約,將合作開發澳洲的3個項目。複星方面透露,這三個項目的最終價值預計約為6.5億澳元,將在未來四年內完成,以分享澳洲核心城市悉尼、布里斯班等的住宅市場緊缺的機會。

而在證券投資方面,複星地產也在尋找全球範圍的地產類有價證券的投資機會。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46

中企組團進軍“一帶一路”橋頭堡 清潔能源大佬抱團出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8019.html

中企組團進軍“一帶一路”橋頭堡 清潔能源大佬抱團出海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05-14 16:56:00

“要加大聯合出海力度,同行業企業要學會以資本為紐帶聯合走出去,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要積極以業務為紐帶‘抱團’走出去。”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中國企業正在加快進軍海外市場。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一周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5月14日從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獲悉,該公司與上海電氣、東方電氣、金風科技、英利集團等中國企業一起組團,趕赴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推介中國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力,以便在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擴大與哈薩克斯坦的合作。

值得關註的是,更多央企正在進軍海外市場。

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要求央企要積極參與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周邊“互聯互通”、非洲“三網一化”等戰略,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分食政策紅利。她說,要以高鐵、核電、特高壓、4G、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為依托,帶動國內裝備、技術、標準、服務、管理出海。

中企軍團探險“一路一帶”國家

記者了解到,推介活動期間,中廣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下稱“哈原子能工業”)簽署了《開發清潔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這被認為是標誌著中哈雙方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而能源作為中哈雙方合作的重要領域,雙方合作時間長、基礎穩固,特別是哈方的資源優勢和中方的技術設備優勢形成互補,有利於形成強強聯合的雙贏局面。

哈薩克斯坦在鈾礦、風能、太陽能、水電等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儲備,發展清潔能源的優勢得天獨厚,發展戰略清晰明確,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綠色經濟”轉型構想,這為中哈雙方進一步擴大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廣核與哈原工有著多年的合作歷程,被視為中哈兩國企業間合作的典範之一。哈薩克斯坦鈾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廣核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和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雙方的合作正是從鈾資源開發開始的。

中廣核與哈原工已經在幾年前即成立了海外鈾礦開采合資企業——謝米茲拜伊鈾有限責任合夥企業,共同開發哈境內兩大鈾礦,為中國核電發展所需的鈾資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鈾資源合作的基礎上,中廣核與哈原工不斷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廣度。2014年12月14日,中廣核與哈原工簽署了關於擴大和深化核能領域互利合作的協議,雙方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建立合資企業生產核燃料組件。

中廣核與哈原工擬合資建設的核燃料組件廠也納入了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2014年的國情咨文。

在推介活動期間,中廣核重點推介了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重點推介了其電力裝備制造和技術服務能力,金風科技和英利集團分別推介了其在風電和光伏電站領域的制造和服務優勢。

央企抱團出海

這五家企業均是國內同行業中的巨無霸,被視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主力軍之一。“我們願與哈薩克斯坦合作夥伴一起,通過互利共贏的方式,進一步拓展在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合作。”中廣核總經理張善明在推介活動中表示。

推介活動同期,中廣核還牽頭舉行了“哈薩克斯坦-中國‘發展清潔能源’合作研討會”。而記者從中廣核了解到,5月15日,中廣核還將與哈方有關企業舉行清潔能源圓桌會議。來自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哈原工、哈方有關企業,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館、五家推介中企業等中方機構的代表參加了上述活動。

中國企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4月28日,中國電建與華能集團、東方電氣集團三方聯合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京舉行。三方共同表示,將在海外及多項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中國電建董事長晏誌勇、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出席簽約儀式。三方最後在《戰略合作協議》上簽字。它們“希望充分發揮三家企業在投資、建設、供貨的獨特優勢,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生命共同體,實現各自的發展戰略目標”。

“這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對此,我們充滿期待。”上述集團中的其中一家集團內部高層此前本報向記者表示,“海外的市場太大了,競爭也很激烈,而我們三家集團聯合在一起,將使得我們在海外競爭時變得更強大。”

黃丹華在2015年4月表示,央企要緊緊抓住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優勢產業“走出去”。與此同時,她鼓勵央企“要加大聯合出海力度,同行業企業要學會以資本為紐帶聯合走出去,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要積極以業務為紐帶‘抱團’走出去。”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45

网龙深度分析:巨龙出海,谁与争锋!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42

作者 文浩团队

【摘要】

连续成功孵化游戏门户、游戏以及移动分发平台等互联网主流应用,培育4年多的教育生态正浮出水面。公司创立于1999年,曾孵化出包括中国最大的游戏门户17173.com和中国当时最成功的移动应用分发平台91无线,并分别于0311月和138月以2050万美元和19亿美元转让给搜狐和百度。20141月,公司与鸿海、嘉御基金合资联合开发101同学派;20151月,教育子公司获IDG、淡马锡和奥飞动漫合计5250万美元的A股融资,估值4.775亿美元,6月以来陆续披露的教育领域的并购充分彰显公司的信心与决心。

构建“硬件+软件+内容+云服务”教育生态,未来增长可期。我们认为公司在“智能硬件+开放平台+专业软件”铁人三项布局日益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以硬件入口、以优质内容为核心,借助云端服务连接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生态,有望成为教育领域的小米。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45万亿,按年均增长10%以及教育信息化8%占比的预测,预计15年教育信息化投入2,300亿元左右,目标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核心在于软硬一体的服务提供以及优质教育内容的储备,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我们预测教育业务2015年贡献收入约RMB1.2亿(不计福软)。1)硬件-与鸿海、嘉御基金合资制造学生平板,通过toB方式进入学校成为未来内容应用的入口,管理层预计2H15批量发货进入约200所学校;2)内容-结盟三大师范院校参与电子书包标准制定和开创未来教育项目,抢占权威K12资源(公司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单位委员,已购买获得K12覆盖96%学生的教材电子化版权);收购福软为进入职教领域做储备;3)软件和云服务:围绕课前、课堂上和课后提供交互式应用体验。

游戏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保障,教育业务亟待重估,市值空间静待教育业务发力。SOTP分部估值法,1)游戏业务参照中国海外游戏公司FY16估值约RMB46.1亿-46.6亿; 2)教育业务仍处发展早期,按中国上市教育公司FY16平均10.7xP/S,网龙持有股权对应市值约RMB59.9亿;3)其他业务:账上现金及等价物、持作买卖投资RMB35.1亿,海西动漫创意园仅土地价值约RMB10.1亿-13.4亿;整体合计市值空间在RMB151.2亿-155亿,尚未考虑创奇思业务以及海西动漫创意园的房产价值,市值空间有望随教育业务的发力后进一步打开。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HKD38.5元。在考虑教育业务的预计收入贡献后,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5.8%69.4%,公司15年净利润承压主要系公司大力投入教育行业所致,中短期压力不改变长期趋势。

风险提示:教育业务发展不达预期;主力网络游戏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



1. 网龙网络-互联网的创新孵化器,未来可期的教育龙头

1.1. 公司简介-早期互联网公司之一,具备优秀的产品基因

网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与阿里巴巴(1999年)、腾讯(1998年)和百度(2000年)创办于同一时期),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中国在线游戏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及运营商之一,并正致力成为在线教育及创意产业基地等新领域的先行者。公司于2007112 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于2008624日以介绍方式转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201399日正式成为恒生指数系列成分股。

游戏业务上,网龙通过自研方式已成功开发并运营多款风格迥异的大型网络游戏,包括《魔域》、《征服》、《机战》、《投名状Online》及《幻灵游侠》;并已成功推出首款多人在竞技战争微端类游戏MOBA《英魂之刃》,并已成为WCA2015的竞技项目之一;目前自主研发的3D经济战争类网游《虎豹骑》处于最后的研发阶段。公司也先后推出《疯狂部落》、《妖界》、《大海盗》等多款手机游戏并成功打造公司MMORPG《魔域》的手游版本。

公司获得《财富》中文版20072009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并获得《财富》中文版20082009中国潜力企业榜,并于2015年入选《福布斯》中文版《中国上市潜力企业100强》。公司多次获得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中国游戏海外拓展奖》及《中国十佳游戏开发商》,也数字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优秀网络文化企业》称号及其他一系列国家级权威奖项。201312月,获得中国游戏产业年会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十大海外拓展游戏企业》称号。

海外游戏扩张上,网龙是最早开拓国际游戏市场并实现自主运营的中国网游企业,推出的产品覆盖英、法、西班牙、阿拉伯等10个语种。截止2014年,网龙海外业务收入为RMB1.4亿元,同比增长42.3%,占总体业务收入为15.2%;其中,美国占62.2%,香港占25.8%



移动互联网领域,公司早在2008年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领域,公司推出的91助手是当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高的应用分发软件之一,安卓市场是中国最早且最大的第三方安卓软件及游戏下载平台。

教育和创新产业基地积极布局,公司通过出售91集团净额及网游业务所带来的正向现金流量,为公司开拓战略性新兴业务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公司希望未来将教育培育为行业的领军者,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生态系统,包括软件、硬件、内容和社交网络,并实现商业化、规模化与移动互联网战略。


1.2. 公司主营业务与构成


从持续经营业务的季度收入来看,创奇思业务的新增贡献使得4Q14的季度收入达RMB2.83亿元,同比增长23.5%。受教育业务新增员工的成本增加,长乐新总部的折旧与摊销增加,以及推广《魔域》和《英魂之刃》的广告支出,4Q14持续经营业务的Non-GAAP净利润为RMB410万,较上季度出现较大服务的下滑。我们认为教育平板在2015年下半的批量出货以及《英魂之刃》作为WCA2015的比赛项目之一将给公司2015年下半年的收入带来可观的贡献。


1.3. 股东结构与股份回购

截至2015410日,网龙已发行股份为493,488,609股,其中创始人刘德建以及一致行动人刘路远和郑辉合计持有公司51.47%的股份,IDG持有15.87%的股份,另外超过5%持股比例的还有First Elite Group Limited

公司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关于授权董事回购不超过公司于通过该决议案当日10%已发行股份的一般及无条件授权。


2014年网龙合计回购1933.3万股,回购累计耗费资金达2.57亿港币,平均回购价格为HKD13.29,回购价格区间在HKD11.90-15.10之间。



1.4. 公司员工与高管团队

截至20141231日,网龙共有3,299名员工,其中1,850名属于开发团队。2014年新引进近1,200人,其中研发类岗位人员占比50%以上,为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我们的了解,公司预计在2015年仍然会大幅扩大员工规模,主要集中在教育业务的积极扩张与布局,反映出公司对发展前景的信心。



2. 持续创新-连续孵化并成功培育创新产品,从17173游戏门户到91无线

公司历史上成功孵化了中国第一游戏门户网站17173游戏门户网站(USD2050万卖给搜狐)。作为创立于PC时代的互联网公司,网龙最早转型移动移动网,成功孵化出91无线(91助手和安卓市场)。同时,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在教育领域布局,公司对于行业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已经得到历史最好的证明。

2.1. 中国第一的游戏门户-17173游戏网

网龙从2001年创办17173门户,200311月将门户以USD2,050万的价格卖给搜狐。不到三年时间培育出中国第一大游戏门户网站。根据GPCIDC的数据,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仅为RMB24.7亿规模,而游戏门户2013年卖了1亿多元人民币,可见当时的价值。


国内目前最大的游戏门户主要是17173游戏门户和多玩游戏网,通过Alexa的排名来看,两者的差距并不大。、


·         用户质量:多玩游戏单用户的日均浏览页面数和逗留时长分布是5.2页和6分零1秒,高于17173门户的3.48页和311秒。

·         收入规模:4Q14时,17173门户的广告收入实现RMB1.13亿,同比增长8%。而多玩游戏网的广告收入实现RMB3,040.5万,同比下滑30%

·         估值:17173游戏门户的估值从2003年被网龙以USD2,050万的价格卖给搜狐后,一路上扬。2011年搜狐以USD1.65亿的价格卖给畅游


我们从百度指数的趋势观测到游戏门户的流量在逐步下滑,一定程度反映了游戏攻略和分类信息的流量从门户转向视频直播这种新颖的信息组织和传递方式


2.2. 移动互联网最为成功的分发平台之一-91无线

91无线于为200114日成立,2012年末曾经考虑分拆后香港创业板独立上市,后百度提出收购后,停止建议上市申请。其产品系列包括智能手机应用软件91系列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包括91助手及安卓市场、91熊猫看书、91桌面等)。

网龙在2013715日与百度就出售91无线的已发行股本签署谅解备忘录,2013814日宣布承诺协议。合并后存续的91无线合并成为百度(香港)的全资附属公司,合并代价为USD18.4794亿。

在出售的时点,网龙持有91无线已发行股本的57.41%就合并收到的代价为USD10.6097亿(约合RMB64.727亿),扣除91无线集团的综合负债净值RMB2.6925亿,公司所得净额超过RMB65.4251亿(税前收益)。

91无线从2010年开始贡献收入,2012年实现收入RMB2.85亿,较2011年同比增长484.8%。运营利润由2011年亏损RMB1406万,实现2012盈利RMB8362万,运营利润率为29.3%


在出售91无线时,91无线的持股结构是网龙占57.41%,网龙创始人刘德建和网龙首席信息官分别持有0.36%,其他包括IDG集团持有10.4%


91无线2012年以来主要数据:

·         截至20133月:91无线两大分发平台应用累计总下载量突破100亿次。

·         截至201212月:91无线旗下安卓市场和91助手开发者数达到9.3万。

·         截至20129月:91助手累计用户数达1.27亿;安卓市场累计用户数超4800万。两大平台共上线应用数超70万,累计下载量超95亿次。移动开放平台共上线逾300款手游,注册总用户数超900万。

·         截至20126月:91手机助手总用户数超1亿,安卓市场总用户数超3200万。两大应用分发平台资源的累计总下载量达68亿次。

·         截至20123月:91手机助手总用户数超7500万;安卓市场总用户数超2100万。两大应用分发平台资源累计总下载量超50亿次。

我们回溯了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主要应用分发平台的百度指数情况,从目前的百度指数排名看,腾讯的应用宝在微信和首发游戏的导流效果下在2014年末流量超过360安全助手;360手机助手从经历了2012-2013年的快速增长后,2014年年初超过安卓市场,随后被应用宝赶超;91无线旗下的91助手和安卓市场的高峰时期,基本是在网龙出售的前后,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网龙采用出售而非独立上市的方式,成功提高了91无线的投资回报,在回报投资者的同时(每股HKD7.77的特别股利)更好的投资于未来,进行创新业务的孵化。



3. 着眼未来-布局教育领域“硬件+软件+内容+云服务”的系统生态,未来增长可期

网龙通过构建教育领域“软件+硬件+内容+云服务”的立体生态,K12教育领域做了深厚地储备和积累,伴随国家十二五教育信息化的稳步推进和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有望实现公司业务的再次腾飞,这是我们密切关注并看好公司的重要原因。

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5万亿,同比增速10.13%。按照教育经费年均10%增长计算,以及教育信息化8%的支出占比估计,预计2015年教育信息化的支出在RMB2300亿左右。

网龙科技在教育领域积累已久,早在201011月就成立了华渔教育科技(与91无线几乎同时成立),定位于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移动互联的全民教育规划。公司进入教育领域有很多考虑,1)公司领导有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2)有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基因;3)比较充足的现金流;4)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包括还有游戏的基因、还有提供平台的能力。通过构建“软件+硬件+内容+云服务”的立体生态,实现教育服务的无缝提供。


2015年教育子公司贝特斯(BVI)获得A轮融资USD5,250万美元,对应估值4.77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IDG、淡马锡旗下祥峰投资和奥飞动漫。考虑到预留10%的员工持股计划,网龙(BVI)持有经稀释后的70.2%股权,按照A股融资的估值计算,网龙持有教育公司对应价值为RMB20.9亿元。


公司在201411正式成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单位委员,参与科技标准定制,将有助于开发出符合甚至高于规章标准的合适产品(根据我们的调研反馈,标委会单位委员还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北京远教在线教育技术中心和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公司也正在为其教育产品构建遍及全国学校的分销网络。目前,公司已在江苏17所学校做教育平板的试点,正在与超过二十个区域和本地分销商洽谈,并与部分渠道上达成分销协议,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200所学校的渗透,约合400-500间教室的渗透。


根据公司在4Q14业绩会和年报中的披露,公司在教育领域开展积极的外延式并购发展。目前仍在寻找海外在线教育领域的标的公司,结合公司在教育生态已有的布局,我们认为收购公司的标的大概率集中在内容领域。64日公司公告以RMB9,100万的收购苏州驰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权益;69日公告正商讨收购价格上限为USD1.3亿美元的国际教育公司开启了公司外延式并购技术进入海外市场的决心。

我们根据单位教室平均信息化投入区间RMB20-40万以及教室渗透数300-500间做了敏感性分析预测,我们预计2015年和2016年网龙教育toB端的销售收入分别为RMB1.2亿和RMB6亿。


同时,我们也对toC端的101同学派做了预测,根据销售单价RMB1000-3000元的区间,以及6-14万的销量预测,我们预计2016toC端的教育业务收入预计为RMB2亿。


3.1. 业务构成与发展:全面的教育版图覆盖,专注K12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

网龙最初从在线教育网站(91UP快学堂和591随身学)的基础上,不断扩充教育覆盖的版图,完善整体布局。


·         针对K12 101同学派、福建校外活动云平台和591随身学;

·         针对非学历教育:党校、互联网信息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档案专业、交通人才、广告专业、水利系统等的平台;

·         针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大学:全国远程中职公共服务体系、福建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高职MOOC和在线考试云平台


网龙通过战略合作以及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打造教育的生态,通过合作共赢的模式快速实现教育生态的构建和完善。在线教育细分领域包括学前教育、K12、高等教育、职业和终身教育5个板块。在现阶段,K12和职业在线教育是网龙比较关注的两个细分领域


101社区的细分类里,远程中等职业公共服务和非学历在线教育体系基本模式为网龙与其他平台合作,向用户推出在线学习资源。K12事业群主要是网龙向用户推出自主研发的教育资源华渔和多学则是直接面向企业和学校。

3.2. 教育生态-硬件:承载内容,成为在线教育资源的流量入口

20141月,网龙与鸿海(富士康集团)、嘉御基金合资成立一零一教育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电子书包-101同学派,初始投资800万美元,其中网龙、鸿海和嘉御基金分别占49%45%6%101同学派作为网龙教育的硬件载体,将依靠于富士康代工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也在业绩会明确表示不依赖于硬件盈利,计划以接近成本价的方式销售。公司在2014年第三季度小范围推出了约3000台终端的测试,预计会在2015年下半年进行批量出货

总体而言,网龙做K12教育的优势在于构筑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虽然生态构建较为庞杂但可以形成较强的竞争壁垒和用户粘性。目前推广硬件产品的渠道主要通过toB的方式进行,除了与当地教育厅合作建立试点学校外(目前已与江苏教育局签约进入江苏17所学校),还会与当地在学校有资源的经销商合作,截至目前共计有20余家渠道完成签约,未来会在包括福建、江苏、广东、天津、海南和长三角地区的省份先行进行覆盖,截止20155月已收到RMB1000万的代理商预付款。我们预计2015年底会覆盖至200家左右的学校,按照每所学校2-3间教室左右的试点规模,预计覆盖将近400-500间教室

同时,公司计划在201511月进行toC产品的发布,届时借助股东嘉御基金在电商渠道的资源优势,在主流电商平台进行一定的销售拓展;公司可能会借助奥飞动漫全国在学校附近的7万个终端零售网点,进行产品的线下演示和体验。


在系统控制上,101同学派比一般教育平板的受操控力强,教师可以即时操控每个人的软件,以免学生分心。此外,老师可以通过教师pad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参与度和课堂体验等,做到个性化的辅导和讲解。101同学派在产品的设计细节上做了诸多改进。通过NFC标签扫描的方式,老师可以快速连接到这个教室的网络,可以实现快速的投影。利用智能教室云盒,教师备课完可以实现实时的内容更新。结合教师中控盒(实现教师pad和电视的连接),教师可以使pad 在一秒内同屏到50101同学派,保证在课程互动的时候没有时延,实现课堂即时的教学互动。


目前101同学派的市场定价为RMB2,980,我们对比了京东商城上学生平板的主要硬件技术参数,101同学派在处理器、分辨率以及其他外设上均优于同类产品,包括诺亚周、步步高、好记星和读书郎等产品。由于学生平板的使用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因此网龙计划采用通过区域代理的方式与当地学校合作,通过toB来牵引toC市场,学校的集体带动效应将推动家庭和学生的个人购买需求,以获取有粘性、高质量的活跃用户。另外网龙还将针对线下的培训机构进行101同学派的推广,目前已经有诸如好未来这样的培训机构预购了公司的产品。

3.3. 教育生态-内容:结盟Top师范院校,抢占权威K12资源

3.3.1. K12教育:结盟核心师范院校,占据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认为,在线教育的核心在于储备优质资源和以及占据连接最终用户的入口。网龙是国内唯一的一线互联网教育公司,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委员,协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共同参与电子书包标准的制定、开创未来教师项目等。


公司在内容上做了积极的储备,与包括人教社、北京师范大学、培生公司(Pearson Education Group)在内的多家教育资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计划在未来3-5年之内,网龙计划用RMB3-5亿在内容方面进行重大投资,不排除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与北师大的合作范围包括:电子互动教室设计、教师移动端应用培训、教育数字内容以及研发教育软件。通过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顶级大学及机构合作,将形成一个重要的进入门槛。


3.3.2. 职业教育:收购福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职业教育用户群对职业在线教育的需求在于课程实用性以及毕业就业保障。针对自身专业经验不足的弱点,网龙采取的为“收购+合作”的解决方案,于2014年收购了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福软)并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福广电)签约。职业教育的本质为专业学校的培训科目以及毕业就业率,而网龙看中的就是福软和福广电的线下产业规模和在线教育的双向协同效应。福软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专兼任教师近300名,目前每年贡献的收入规模预计在RMB3000万左右,新校区建成后有望容纳近8000人的规模。2014届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4.35%,参加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达45.24%。福广电本专科毕业生累计27万人,现有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10多万人。

网龙把福软的专业课资源复制到在线平台“慕课先生”,同时也帮助福软营造自己的在线资源网站。福软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提供在线教育视频种类横跨3个院系(计算机、数字媒体设计和财经),共20门课。除了3门计算机专业课未开以外,其他17门专业课均已开始报名授课。网龙预计开发15000个微课,并植入网龙课程,福软和福广电将作为未来内容制造的人才储备基地。在福软“公开课”平台上,已经提供了62个免费的公开课程链接。但热门课程的用户数在50人以下,多数课程的用户数少于10人,用户参与度(评论数)较低。


福广电自1979年成立以来,一直隶属于中国省级电大系统,目前设立本科和专科学位各9个,课程安排完全依照福广电模式。网龙与福开合作目的为长远职业教育布局,并扩充课程覆盖面。但现阶段福开大部分MOOC只提供了2-3节课的在线资源。



3.4. 教育生态-软件和云服务:游戏开发基础奠定在线云平台服务

公司80%的业务侧重在开发教育软件方面,未来将会打造一个类似App Store的开放式教育应用平台。今后在开放式教育应用平台上,不仅包括网龙自主研发的教育软件,也包括其他来源的优质教育软件,最大限度的促进各种优质教育应用的推广应用。

网龙希望未来嵌入101同学派的软件能够融入以下元素来更好的贴近教育环节的内容:

·         备课环节:教师拥有现成的上课文案,可做自行修改、添加(支持SD卡、可以随时导入内容)。备课提交后,可以直接上传到云系统中,与上课教室的中控盒同步;

·         多样解答:通过手写笔触摸板可以实现选择题、填空、判断、联线和写字等;

·         答题反馈:每位学生提交后,可获得实时反馈;

·         课后反馈:可将每一位学生上课的内容、答题结果,以及奖励情况发给家长;

·         社交元素:送虚拟道具,例如小红花、赞的互联网形式,通过累计评分到积分商城换礼品。


和在线教育同业竞争者比较,91UP591UP的优势在于两个平台的精准产品定位并且都提供移动端软件。91UP是在线学习、考试考证的综合平台。主要提供公务员考试和会计考试两个方面的课程,并定期安排教师在线讲解和公务员以及会计模考比赛。截止2015321日已有208254 人次参赛。91UP已经成为公务员和会计考试两个的利基教育领域的用户首选,分别有402万人和225万人在线学习。而591UP则针对高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在线辅导学习。涉及的教育方法包括同步训练、高考真题、会考真题、趣味区,构建了一个全面的高中题库。


目前91UP做了界面上的更新,但是网龙对在线教育的侧重点转移到云平台和软硬件系统的开发上面。


在线教育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教师授课模式,二是以动画演示的在线教育软件和练习。作为游戏开发者,网龙进入在线教育存在优势。网龙在内容方面与专业院校合作,在软件开发方面把自身的游戏开发经验运用到多学平台,在内容趣味性上做文章,其优势在于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行为以及体验,加上大数据分析,使得网龙在软件开发方面可以提供差异化、个体化和游戏化的内容,进而提高用户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网龙在K12教育的优势在资源和软硬件一体化,过程比较困难和漫长,但是壁垒和粘性也是很高的。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为高门槛业务,具备权威性和先发优势的企业有一点的优势;教育是一个长期事业,需要持续投入和长期运营;以IM为核心的人人通,整合资源,空间及互动软件,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方式,未来会成为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在云服务方面,网龙吸取了游戏端的数据处理经验。服务器/系统的处理量可同时容纳数百万的用户,并且保持较高的大数据响应能力,这种快速响应能力还可以应用在加速教育产品研发和迭代等。

3.5. 外延式发展-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并进入海外市场

公司64日公告以RMB9,100万的收购苏州驰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权益。驰声的前身是“思必驰口语部”,是专注于教育产业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他们在过去5年间为国内200多家机构提供语音支持服务(语音评测、口语考试技术和服务),已服务了新东方、学而思、外研社、沪江英语、一起作业网、51talk、读书郎、蓝鸽、广西高考等教育企业和机构,行业地位显著。


驰声是在线教育领域资深的语音技术提供商。驰声致力于向教育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语音评测、口语考试技术和服务,帮助打造智能人机交互学习和考试产品,公司此前在20145月获得联想之星和启迪创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驰声获得的荣誉包括:

1.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

3. 江苏省软件企业

4. 英国政府优秀高科技企业奖

5. 苏州园区高新技术企业

6. 剑桥大学Downing优秀校友创业基金

公司69日公告正商讨收购价格上限为USD1.3亿美元的国际教育公司。公司计划进入具有3亿用户的印度教育市场以及5000万用户的北美市场,我们认为一旦公司的产品成熟获得市场认可后,教育业务的爆发性会很强,值得密切跟踪。

3.6. 行业背景:在线教育仍处发展早期,未来空间广阔

3.6.1. 整体:中国教育行业稳步发展,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从历史发展数据来看,中国教育产业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教育支出,历经数十年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追加投入后,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前不足4%,提高至2013年的5.2%。通过与OECD、英国和美国的对比,中国目前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侧面反映教育产业未来仍有成长空间。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比上年的27695.97亿元增长9.6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为24488.22亿元,比上年的22236.23亿元增长10.13%按照规划,教育信息化的支出约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8%左右,以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10%的增速预测,预计2015年的教育信息化支出在RMB2300亿左右。


3.6.2. 结构:基础教育是教育经费支出的主体(约占55%),职业教育增长迅速

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经费约占总教育投入的55%,而且比例仍在稳步提高,未来预计K12教育经费占总体教育投入的比重在55%-60%之间。从入学人数来看,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总人数为2.013亿,同比下降2.4%,预计2014-2017复合增长率为1%。从基础教育在校生结构上来看,学前教育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最高为4.3%,其次是小学为1.0%,初中和高中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7%-1.3%

2011年中国基础教育总投入为RMB1.37万亿,同比增长24.1%(增速为近10年最快),占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为57.4%


从职业教育细分市场看,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学校教育和成人中专学校教育5个部分,2011年职业教育投入为RMB3277万元,同比增长20.7%,占教育总体经费支出为13.7%


3.6.3. 互联网教育: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互联网渗透率不到3%

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RMB839.7亿,同比增长19.9%占教育总体投入的比重为2.8%,同比提高0.3百分点。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预计在线教育未来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9%,将达到2017年的RMB1734亿。我们认为互联网对于教育的渗透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从用户规模来看,2013年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达到6,720万,同比增长13.8%占当年互联网用户10.9%。我们认为,90后和00后从小学时期已经接触并应用电脑,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互联网人,更是K12在线教育的第一波直接体验者。在10-20年后,这一代人成人后会把K12在线教育的优势、经验传承给下一代,提高未来K12在线教育的认知度和覆盖率

基于以上判断,结合未来教育产品的丰富性和针对性,我们认为未来在线教育的用户群体在现有基础上会持续扩大,根据艾瑞的预测,预计未来互联网教育用户未来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7%2017年将达到1.2亿的规模,人均互联网线上支出为RMB1390


从细分市场规模看,目前高等学历在线教育是在线教育市场中份额最大的主体,占在线教育市场份额的61.5%。从细分市场的未来4年环比增速看,中小学在线教育增长最快,达到36.5%,其次学前在线教育以及企业E-learning,分别为28.4%25.9%的份额。


从另一方面考虑,高等学历在线教育和职业在线教育是用户受众较为成熟,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2013年合计占在线教育将近87.4%的份额,是最先被互联网化的教育细分领域。未来随着互联网模式对于中小学在线教育的应用场景创新与完善,增速潜力巨大。根据百度大数据统计,20132014年学历以及职业教育的需求超过总教育产业的50%基于上述对于行业情况的理解,我们认为网龙专注于K12教育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是抓住了互联网教育的主要增长点。


3.6.4. 政策:明确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导向成为在线教育市场发展的推动力

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也同时受到国家对于教育产业的鼓励和扶持。2010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规划纲要),其中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同时,规划纲要提出了10年的发展目标。其中,K12教育的人数将在2020年达到2.52亿人,相比2009年新增2000万人。而职业教育在校生也将新增400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网络职业教育招生数仅有220万人。我们根据2004-201310年来预测(我可以在图上标注趋势线)未来10年网络职业教育增速将按10%的年复合增速(CAGR)提高,职业在线教育这一领域的用户规模在2020年将翻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方针包括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面向全社会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便捷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整合和集成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体系,教育决策与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教育信息化从国家2000年的“金教工程”到2012年的“三通两平台”到今天的在线教育资本爆发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处于爆发期;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国家的目标是宣传、培训和投入;希望建设期模型为:政府引导,企业建设,学校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效率和降低使用成本。

201295日 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在思考教育的平台,这一届教育部的领导主要的政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做试点工程、国家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

三通两平台的核心要点

1.硬件升级改造:实现网络物理接入云平台建设(终端、云眼等)和数字化网络教室的建设(投影、白板等)。

2.教育资源建设:创新推广数字化学习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建成学校“数字化社区”,重点做好教师空间、班级空间、学生空间三个“空间”建设。

三通:

·         宽带网络校校通—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宽带接入;

·         优质资源班班通—以班为本的教育教学应用,当前重点是把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出来让每一个班级都能用得到;

·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人为本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当前重点是要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两平台:

·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下一步要重点建设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等信息入库。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在互联互通、统一标准、使用方便、运行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特别是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为此,要抓紧建设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形成面向师生、面向社会的资源服务云模式。

3.6.5. 竞争格局:群雄争霸,但未来竞争致胜取决于内容和渠道



3.6.6. 资本推动:资本催生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

根据搜狐教育统计,截止201411月国内在线教育投融资案例为48例,合计投融资金额超过44亿元。K12教育类投融资案例为12例,投资总额超过4.69亿元。职业教育类投融资案例为7例,投资总额超过9.26亿元。从融资的金额看,获得千万元级别融资的产品约为7个。获得A轮融资的在线职业教育产品将近占37%,但在线职业教育领域获得B轮和C轮的产品总和只有5个。而2013年,融资轮超过B轮的在线教育机构仅为13%

参考搜狐教育的数据,K12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别占2014年在线教育融资比重的25%14.6%。从融资的阶段来看,2013年,种子天使轮占52%A35%,反映处行业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仍然处于快速的增长期。


根据芥末堆统计,截止201312月有近60家创业企业已经倒闭或转变方向。现阶段在线教育模式仍处于依赖天使或者VC的投入期,规模盈利尚未实现,依靠自生业务发展较为困难但网龙依靠游戏收入所获的稳定现金流保障了其在教育端的长期可持续投入。教育信息化是个长期的事业,各种模式的尝试最后都离不开教师的认可和家长的认同,活跃的使用才是互联网公司最有价值的参与目的。


4. 坚实基础-游戏业务保障公司稳定的现金流

4.1. 中国前十大游戏开发商,较早进入海外市场的开发商之一

网龙从20027月推出第一款游戏《幻灵游侠》后,一直是游戏开发领域重要的参与者之一,2009年获得文化部“优秀网络文化企业”奖项和第五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5项大奖。凭借优良的研发能力,网龙是国内较早进入海外市场的游戏开发商之一,2013年获得“中国十大海外拓展游戏企业奖”殊荣。

根据百度搜索指数的排名,网龙位列中国前十大网游运营商。根据最新的百度搜索指数排名,网龙位列第8名,较2014年有所提升。


2014年网龙网游业务收入实现RMB8.6亿元,同比增长0.7%,由于公司主力游戏进入成熟期,因此近两年的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我们预计2015年随着3D MOBA微端游戏《英魂之刃》和3D战略MMORPG《虎豹骑》的陆续上线,公司2015年网络游戏的收入增速在11.4%左右。

公司目前的游戏产品包括MOBA类网游英魂之刃,MMORPG类网游《征服》、《魔域》、《开心》、《虎豹骑》、《幻灵》、《投名状OL》、《天元》、《长江七号》、《机战》、《梦幻迪斯尼》,ARPG类网游包括《猎龙战记》、《大海盗》。而手游产品包括MMORPG类手游魔域口袋版,ARPG类手游《猎龙战记口袋版》、《疯狂部落》、《战苍穹》、《最江湖》、《武魂天下》、《全球快打》,卡牌类手游《暗黑战魂》。其中《阿语大海盗》为网龙专为阿拉伯地区玩家设计的冒险类航海游戏,其他海外版游戏包括《征服》、《魔域》、《机战OL》。关注度最高的两款游戏魔域和英魂之刃的百度搜索指数分别位列中国网游搜索排行榜的第21和第50位。


从公司网络游戏的业务数据来看,截止1Q15网龙在线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在经历了剧烈下滑后,回升至70.3万;同时在线人数也恢复至1Q1530.9万人。


公司通过建立统一的游戏充值账户,促进付费用户的转化。平台统一充值方式“天晴一卡通”可直接为公司多种网游充值,并支持多渠道付款方式,增加付费转化。通过将优惠礼包、虚拟商品与活动公告等信息排列在近处以吸引用户注意,提高付费率。同时建立了“微博+微信”的双微平台和QQ讨论区,建立游戏与玩家的链接,提高游戏的留存度。


公司通过游戏资料片等版本的不断更新,延长游戏的产业生命周期。公司通过周赛、月赛和PK赛以及不同类型的玩法创新和活动促销,来保持游戏玩家的活跃度。从下图百度指数的跟踪情况来看,网龙魔域的搜索指数在经历了2011-2013的峰值后,一直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4.2. 业务扩充至手游领域,利用端游影响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长

公司在手游业务收入逐步提高,4Q14收入为RMB1400万,近2个季度的环比增速在40%以上。截至20154月,网龙自研手游包括《魔域口袋版》、《疯狂部落》、《战苍穹》、《悟空与魔王》、《最江湖》、《全球快打》、《武魂天下》、《猎龙战记口袋版》。网龙加速转化自研网游的手机版,使玩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跟踪个人游戏进度。公司计划在2015年推出3-5款手机游戏。

《魔域口袋版》自测试以来热度保持在周搜索量1000以上。在20145月首次开放删档测试, 9月推出Android 版,以及20151月推出iOS 版三个时间点的平均周搜索量超过4000。预期在20153月获得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月流水。同时,手游支持软件,如疯狂盒子,以活动、优惠等宣传手段扩大对应手游登陆几率。


4.3. 精品游戏结合电竞推广,有望再度开启增长步伐

首款MOBA微端类游戏《英魂之刃》于201410月获邀参加WCA,并于2015月开启删档测试。20147月与全球综合集成数字游戏和社交平台Steam的开发商Valve达成协议,3D动作战略游戏《虎豹骑》将于2015年第二季度完成公测,其英文语种预期将于2015年年在Steam上架。


《英魂之刃》的游戏类型当前最为畅销的MOBA,与竞技游戏Dota2类似,均以多种物品、装备升级的团队作战为主。从2012年至2014年,网龙花费2年时间在DOTA竞技模式上做出调整,减少游戏中的非直接战斗时间,使游戏升级为一个快节奏的竞技对战游戏。

《英魂之刃》于2013年公测两个资料片,并在20143季度取得1000万月流水和400MAU。在201412月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借助腾讯的平台进行发行推广。相较其他网游安装包2GB以上的大小,《英魂之刃》客户端安装包仅420KB,大大提高了游戏的转化。在20151月正式发行后,《英魂之刃》已突破2100万月流水以及700MAU


《英魂之刃》于201410月被选为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A)比赛项目,2014WCA在全球范围有超过29个国家和地区的3800余名选手以及战队参加比赛,是国内第三方赛事观看人次最多的电竞赛事。201512个竞技项目的奖金总额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相对2014年增加4倍,其中《英魂之刃》赛事总奖金池将超过500万元。


在英魂之刃入选WCA之后,游戏获得潜在游戏玩家的大量关注,百度指数攀升很多,未来随着WCA赛事的进行和持续曝光,预计2015年将为网龙带来客观的游戏业务增量收入。


4.4. 游戏行业-用户趋于饱和,移动游戏是行业增长主要驱动力

游戏用户规模2014年达到5.2亿,增速放缓,主要受智能机出货量放缓以及用户趋于饱和所致,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79.7%。受益于手游行业连续两年的井喷,游戏市场规模首次破千亿,达到1,144.8亿,同比增长37.6%.

·         客户端游戏用户规模2014年达到1.6亿,同比仅增长3.6%,暗含了客户端用户规模的增长天花板,也间接说明游戏直播的潜在用户群体规模;市场规模达到RMB608.9亿,同比增长13.5%;

·         网页游戏用户规模2014年达到3.1亿,同比下降6.5%,反映了2014年净网行动后,通过擦边球方式为网页游戏导流网站的取缔,用户增长出现显著的下滑,未来网页游戏的新增用户来源将遇到瓶颈;市场规模达到RMB202.7亿,同比增长58.7%;

·         移动游戏用户规模2014年达到3.6亿,同比增长15.1%,在经历了2013年同比248.5%的井喷后,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的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提高至64.2%,为全民进行移动游戏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2014年达到3.6亿,同比增长15.1%,在经历了2013年同比248.5%的井喷后,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的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提高至64.2%,为全民进行移动游戏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网龙已研发的八款手游以及即将推出的3-5款手游表现出公司正在向移动游戏发力,虽然目前移动游戏收入贡献占比较低,但随着网龙的手游细分布局以及玩家数的增加,移动游戏的收入占比将有所提高。



5. 创新孵化-移动营销与科技创新园

5.1. 创奇思(Cherry picks-战略布局移动营销领域

网龙在201463日公告最高以USD3050万的价格收购创奇思,交易在2014721日以USD2605万的代价100%完成收购,此项交易主要由CFO任国熙(赛富亚洲基金前高级副总裁)利用其过往的行业经验完成投资。

根据收购公告显示,2012201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HKD900.6万和HKD941万,折合收购溢价约为24x P/E。创奇思在7月份合并至网龙的报表后,创奇思3Q144Q14贡献的收入分别约为RMB1100万和RMB3500万,我们预计2015年该部分业务将为网龙贡献约RMB9510万收入。


目前该公司拥有近100多人的研发团队,由副董事长梁念坚负责(前大中华区微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主要从事移动营销及手机应用程式的开发,提供移动营销的综合解决方案,获得包括《联合国世界讯息峰会移动大奖2013全球总冠军》、《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2012》和《红鲱鱼亚洲100公司》,在香港的客户包括屈臣氏、Adidas、路易威登、港铁、香港旅游发展局、汇丰銀行、恒生銀行、香港赛马会、英国保诚保险、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联合利华和香港艺术节均为公司长期客户。公司专注于应用的创新(如增强现实)数字媒体和移动应用以及iPhone、安卓、Windows Phone and移动网络(HTML5)系统开发移动营销解决方案:

·         iButterfly:优惠券App

·         Keewee移动会员及营销解决方案

·         Smart:D对接户外媒体与移动营销解决方案

·         Town Check图像识别以及增强现实的应用



5.2. 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创新孵化园,潜在商业价值巨大

海西动漫创意之都(以下海西)是长乐海西创意谷启动项目,由网龙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及规划。项目为福建省重点项目,也是位于临空港经济区福州市重要文化创意产业龙头项目,涵盖动漫研发以及衍生产品、无线移动互联网教育应用、人才教育等较为完整的创意产业链。预计2015年公司资本支出的规模约RMB6亿,将主要投资长乐基地用于研发中心的建设。

海西位于福建省长乐市湖南镇大鹤村滨海路,西邻空港工业集中区,南接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市中心区约50公里、距长乐市中心约20公里、距滨海新城约10公里。


根据2014年报资料显示,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四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下:

·         一期项目,项目用地246.8 亩,为研发交流、素质拓展区用地,现已建成包含集团办公楼、五角大楼等多幢主体建筑,建筑面积约3.3 万平方米(约49.5亩);

·         二期项目,项目用地296.5 亩,为动漫核心研发区。经过两年建设,“企业号”主楼已于20145月正式投入使用,园区其他配套建筑现正处于施工中;

·         三期项目,项目用地约600.1 亩,其中345 亩重新规划为在线教育产业片区,105 亩被划拨为作商业及住宅用途,48.8 亩被用作高管宿舍,余下101.3 亩将用为未来的手机游戏业务研发片区。海西商住配套片区的105 亩项目用地已经摘牌,该项目片区将作为长乐海西创意谷商住配套用地,建成住宅只向园区员工出售;

·         四期项目,计划建设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长乐新校区。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规模在8,000 人左右,项目用地536.2 亩,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用地规划许可工作。

我们以临近土地的不同价格,按土地用途分类,将总占地已经每期项目土地进行独立估值。采用湖南镇土地价格原因为湖南镇与海西直线距离仅为4.9公里,处于土地地区适用范围内。最终,利用湖南镇每类土地的不同级别价格,我们认为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就土地价值价值在RMB10.1-13.4亿之间。



6. 公司估值-市值空间静待教育业务发力

6.1. 公司估值

考虑到网龙的经营范围涉及游戏和教育两个不同的行业,而且教育业务仍处于发展早期,所以我们采用SOTP分部估值法来对公司进行分析。FY16E游戏业务估值RMB46.1-46.6亿,教育业务估值59.9亿,账上现金及等价物、持作买卖投资RMB35.1亿,海西动漫创意园仅土地价值约RMB10.1亿-13.4亿,合计整体合计市值空间在RMB151.2亿-155亿(尚未考虑创奇思业务以及海西动漫创意园的房产价值)。


1. 游戏业务:参照包括腾讯、金山、网易、完美和畅游在内的中国海外游戏公司FY16平均15.1xP/E4.2xP/S,网龙游戏业务对应FY16估值约RMB46.1亿-46.6亿;


2.教育业务:参照包括新东方、正保远程教育、好未来和达内科技在内的中国上市教育公司FY16年平均10.7xP/S,以及网龙教育生态的完整性与独特性,网龙持有经稀释后70.2%股权对应市值约RMB59.9亿左右(20151月一级市场对应估值为RMB20.8亿);


3.其他业务:截止1季度末账上现金及等价物、持作买卖投资RMB35.1亿,海西动漫创意园仅土地价值约RMB10.1亿-13.4亿,折合市值RMB45.2亿-RMB48.5亿,尚未考虑创奇思以及海西动漫创意园的房产价值。

(来源:安信传媒互联网)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4

複星再出海 聯手英國地產基金公司搶占歐洲地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043.html

複星再出海 聯手英國地產基金公司搶占歐洲地產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7-02 15:19:00

地產類標的因為本身具有資產配置和投資的雙重特色,日益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寵兒,此前,複星已經耗資數十億元陸續在倫敦、紐約、日本買下商業辦公樓,如今再與英國地產基金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意味著海外房產投資的布局並沒有停止的意思。

最近幾年在消費領域不停擴張收購的複星國際(00656.HK),對海外地產物業也一直感興趣。

記者7月2日從複星地產獲悉,公司與Resolution Property擬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Resolution Property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P (下稱“RPIM”),其中複星地產在RPIM中擁有控股地位。這也是繼2014年5月收購日本IDERA之後,複星地產在全球投資的第二家資管平臺公司。

此前,複星已經耗資數十億元陸續在倫敦、紐約、日本買下商業辦公樓,如今再與英國地產基金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意味著海外房產投資的布局並沒有停止的意思。

據記者了解,英國Resolution Property是一家擁有17年歷史的專業地產基金管理公司,專註於歐洲地產投資的基金管理,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約為20億英鎊。在英國、德國等地擁有多個知名項目,旗下物業包括德國Bremen的Waterfront購物中心、法國Troyes奧特萊斯、倫敦Shoreditch的辦公樓等。

“在收購日本IDERA之後,我們認為成熟的海外專業資管平臺,是複星地產應首先考慮的投資對象。”複星集團副總裁、複星地產總裁徐曉亮表示,未來,Resolution將作為複星地產在歐洲的主要地產投資平臺,成為在歐洲對接保險資金、打造全球化投資能力的戰略投資平臺。

而作為複星集團在全球的地產投資與管理平臺,複星地產旗下目前擁有複地、星浩、星泓、星豫、星健、BFC、浙商建業、星堡、星景、策源和星頤等多家開發運營企業,不過,複星地產的一位管理層透露,未來複星地產對海外地產的布局,將優先使用保險資金,“目前,葡萄牙保險公司旗下的地產資產管理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已開始納入複星地產的海外資管系統”。

此次與Resolution Property成立合資公司後,Resolution今後就將作為複星地產在歐洲14個國家價值增長型投資中的優先平臺,並對接葡保及其他複星保險企業,尋求將英國的辦公樓開發模式推廣至歐洲其他地區。

上述管理層透露,2013年10月,複星地產以6450萬英鎊收購了倫敦金融城核心物業Lloyds Chambers,2014年初複星集團又收購了葡萄牙最大的保險公司Fidelidade,之後複星地產便與Fidelidade旗下的地產資管公司開始業務對接,目前協助Fidelidade共同管理旗下價值約為7億歐元的地產資產包。

值得註意的是,最近兩年來,複星地產已經在紐約、倫敦、東京、中國香港、悉尼及歐洲大陸布局,所投的資產類型包括核心物業、資產管理公司、地產開發等。複星一位管理層告訴記者,除了關註海外資產管理平臺,複星地產還關註直接資產投資、證券投資和PE/VC投資等業務。

比如在直接資產投資的持有物業方面,複星地產目前擁有了在紐約、倫敦、悉尼、東京、里斯本的數十萬平方米核心物業,2015年3月剛剛完成交割的澳大利亞北悉尼CBD核心區米勒街的73號辦公樓,目前滿租運營,紐約Liberty 28的改建與招租工作也已啟動。

在直接資產投資的開發項目方面,2015年5月,複星地產剛剛拿下紐約麥迪遜大道公寓開發項目,是複星地產首個海外高端開發項目,而複地集團也在4月底完成了與澳洲EG基金公司的簽約,將合作開發澳洲的3個項目,最終價值預計約為6.5億澳元。

而在證券投資方面,複星地產也在尋找全球範圍的地產類有價證券的投資機會,同時投資O2O模式的地產創新業務,並尋找可以反向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海外蜂巢城市資源。

事實上,看上歐美等海外地產物業的不只是複星一家。如今,地產類標的因為本身具有資產配置和投資的雙重特色,日益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寵兒,包括中國銀行、中國人壽、綠地集團等金融、房地產企業,頻頻傳出收購海外地產的消息,而收購標的幾乎都是商業地產,並且多為當地地標。

畢竟,與國內高昂的房價相比,一些國際大都市的資產價格看起來還是很劃算。複星集團CEO梁信軍就曾對記者透露,複星收購紐約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的均價,相當於約21700元/平方米,甚至低於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寫字樓價位,而隨著歐美經濟的複蘇,預計物業的估值和租金也會隨之提高。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05

西貢出海遊記 by C2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5/07/02/%e8%a5%bf%e8%b2%a2%e5%87%ba%e6%b5%b7%e9%81%8a%e8%a8%98/

西貢出海遊記

大熱的七一假期,跟隨以琳教會到西貢出海去,早上於九龍塘集合即前往西貢碼頭上船……一行百多人,天氣非常炎熱,但隨海風吹至,無懼三十多度高溫,於船上欣賞大自然地貌,聞名西貢的六角柱及海岸洞窟(sea cave and geo)…兒時地理課之書本知識一一活現眼前。

 七月八月是出海佳節,浪花不太高,不致暈船浪……由於海岸長期受到海水沖刷,一個個海蝕岸和海洞圍繞各島嶼。先到鹽田一遊及吃點地道甜祼,中午享用西貢海鮮午餐, 正正正

 船隻駛出西貢南部,遊覽「四大名洞」,風景秀麗。島上巖石中間穿了一個又一個大洞,大洞變小,小洞變大。其中吊鐘洞洞內有洞,洞外有洞,是香港罕見絕景。

 大船已經盡量駛近,看到的太多﹕吊鐘洞、潮音洞、沙塘口洞、欖灣角洞、孖洞、橫洲角等等,感受大自然力量,,,,, 沙塘口洞又洞上有洞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巧奪天工。

 途中經過萬宜水庫東壩一帶的六角形巖柱群,由萬宜水庫至20公里外的果洲群島海底都有六角柱,眼見的只是在地上,其餘埋藏於海底部分。

 香港不只有高樓大廈的,,,, 我們該好好珍惜和保育大自然。

 

img1435802531329

Posted in 快樂運動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32

新希望22億布局澳洲乳業上下遊,頻頻出海為哪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3709.html

新希望22億布局澳洲乳業上下遊,頻頻出海為哪般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08-01 14:00:00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7月30日,新希望乳業與Moxey家族、Perich集團及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合資成立了“澳大利亞鮮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是大股東。

劉永好也玩起了自拍,背景是澳洲的一座牧場。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7月30日,新希望乳業與Moxey家族、Perich集團及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合資成立了“澳大利亞鮮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是大股東。

這也是“中澳農業及視頻安全百年合作計劃”(下稱“ASA100”)的一部分,該項目由中國和澳大利亞農牧企業聯合發起,旨在通過雙方的百年的努力,第一為中國高端的動物蛋白和食品安全做貢獻,第二為澳洲農牧資源對接中國海量消費市場奠定互換雙贏基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新希望乳業方面了解到,未來三到五年,新希望將在澳大利亞農業與食品領域投資5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2.78億元),且大部分投資用於支持新希望乳業在澳州的合作項目及產業發展。

“兩國在這方面非常互補。澳大利亞國土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2000多萬。繼礦業之後,農業有機會成為澳經濟的又一增長引擎。”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對於澳方企業來說,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則對他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合資公司建立後,可以依托澳洲豐富的資源、成熟的技術服務,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乳制品。

值得關註的是,此次澳方與新希望集團聯手的三家企業都頗具實力。Moxey家族的私有牧場是澳洲最大規模的單體奶牛牧場,其生產的優質原料乳,主要供應悉尼及當地周邊的鮮奶市場,並與A2、Lion等澳洲知名鮮奶企業都有密切合作;Perich集團擁有澳洲第二大單體奶牛牧場;澳大利亞自由食品集團(FreedomFoods Group)在悉尼和謝珀頓都設有乳品加工廠,其產品主要供應澳大利亞及出口中國等亞太市場。

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只有新希望這樣的大品牌企業過去談,澳洲當地政府及牧場才有可能消除抵觸心理,“因為澳洲一直都是以出口奶牛及肉牛為主,目前也在考慮轉型,繼續有實力有資本的企業過去投資,進而幫助當地提高養殖規模”。同時,也通過與中國企業合資來把乳制品銷往中國市場。

事實上,2015年以來新希望就在海外布局和乳業市場上不斷開疆拓土。4月1日,公司與新西蘭新萊特聯合推出的原裝原罐進口奶粉愛睿惠上市,京東售價僅為99元,這一價格和渠道瞬間顛覆了傳統奶粉市場。

當時有分析稱,之所以通過電商推出低於百元的進口產品,新希望是希望通過這樣創新的舉措來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同時也借此切入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

對於此次斥巨資投向澳洲,乳業專家宋亮認為符合未來行業分工趨勢,即通過海外奶源來強化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常溫奶市場的競爭力,而國內則重點發展巴氏奶等低溫產品。

且這樣的戰略一方面完善了公司產品結構,另一方面在奶源布局上也形成南北半球資源互補的格局,進一步提高了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新希望在乳業品牌力不足,渠道力有限,且產品線單一,如此巨大的投資想取得理想回報,勝算較低。

然而,近年來國內乳企紛紛出海,光明乳業先後收購新西蘭和以色列相關項目,在奶源和技術方面積極布局;伊利投入30多億在大洋洲建設工廠。與此同時,恒天然和菲仕蘭等國際乳企來華加快本土化合作與發展。

可以說,目前乳業國際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資源與市場的國界早已被打破,企業有企業的選擇,消費者有消費者的選擇。“根據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未來四年內雙方奶制品關稅將降為零;與此同時,國內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市場消費潛力逐漸被挖掘。”宋亮表示,未來可以期待的增長空間,急需乳企提早布局。

目前,合資公司正在積極進行養殖基地擴建,將在近期落成澳洲首個萬頭牧場,在未來十年內,會陸續投建兩個萬頭牧場。屆時,合資公司將成為澳洲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奶牛養殖企業,每年的鮮奶產量將會達到20萬噸以上。

正如新希望總裁席剛在微信朋友圈所說:一小步卻是重要一步。他告訴記者,該項目僅僅是ASA100的第一步,未來三到五年,新希望還會在澳洲繼續尋找合適的項目。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394

專利訴訟蔓延至上遊 國產手機出海需適應遊戲規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4761.html

專利訴訟蔓延至上遊 國產手機出海需適應遊戲規則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8-20 20:42:00

隨著中國內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可以肯定未來內地知識產權保護的遊戲規則會向歐美靠攏,從這方面看,越早適應海外遊戲規則,未來就越容易應對市場的變局。

近日,日本專利管理公司IP Bridge稱TCL的智能手機侵犯專利,向美國特拉華州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TCL停止銷售並進行損害賠償,起訴書指TCL侵犯了包括LTE的無線通信及音聲壓縮技術等3項專利。

起訴涉及的專利都是使用該通信標準的智能手機不可或缺的標準專利,但TCL未取得授權,且並未回應IP Bridge要求談判的聯絡。

而隨著越來越多大陸手機品牌走向海外,涉及專利侵權的訴訟也越來越多,並且有向上遊元器件廠商蔓延的趨勢。

“我們已經向美國專利商標局遞交多個專利無效的行政訴訟程序,反擊美國加州的Synaptics新思。”手機上遊觸控廠商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20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進入美國市場是必經環節,對於專利訴訟是有準備的,需要用理性的心態來看待。

今年4月,美國觸控芯片龍頭企業新思稱,深圳市匯頂侵犯其數項創新性觸控感應技術專利,並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及美國地方法院提出起訴,並且請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調查裁決。

據了解,美國新思業務此前主要集中於顯示和觸控領域,其產品包括面向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的觸控和指紋識別裝置等。新思首席執行官Rick Bergman去年訪問中國時表示,新思2/3業務資源分布於亞洲,目前已在中國觸控控制器市場獲得30%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被起訴的匯頂科技主要業務也集中在觸控與指紋識別領域,被定義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客戶包括華為、聯想、中興、魅族等多家終端企業。根據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份對外公布的《中國電容式觸摸屏控制芯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按2014年出貨量計算,匯頂以28.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兩者在市場上競爭激烈。

據本報記者了解,新思公司起訴匯頂科技主要是認為對方侵犯了其多項觸控感應技術專利,同時遭起訴的還有美國手機品牌商BLU Products,後者采用了匯頂科技觸屏控制器。目前,新思已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請禁止進口令,阻止兩家公司設備在美國市場銷售。

“新思的訴訟是毫無基礎和根據的,匯頂科技將繼續采取一切攻守措施進行維權。”張帆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匯頂在國內的觸控高端業務中占比超過50%,整體市場則達到25%以上,其中部分客戶與新思客戶重疊,對方主要是希望通過訴訟影響客戶的選擇,這不是市場行為。

張帆表示,新思公司聲稱的所有被侵犯的專利早已成為業界的公知常識,在新思公司專利申請的多年之前,這些方案已被其他的公司開發並公開。

“而匯頂具有長期獨立自主的電容檢測技術開發積累,在觸控及指紋識別領域已申請或已獲得260多項國內外專利。”在張帆看來,電容觸控芯片及指紋識別芯片均為公司的自主開發,並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識產權。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則對本報記者表示,不管是國產品牌手機廠商還是上遊元器件廠商,出海時更關鍵的是要熟悉海外市場的遊戲規則,針對不同專利訴訟找到合適的應對策略。

“以前量小的時候也許對方不會註意,但現在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廠商應該提前做好準備。”王艷輝表示,國內知識產權訴訟比較少,往好處講是消費者受益,其實是以傷害企業創新為代價,隨著中國內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可以肯定未來內地知識產權保護的遊戲規則會向歐美靠攏,從這方面看,越早適應海外遊戲規則,未來就越容易應對市場的變局。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13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檏:高通的新定位是幫中國手機出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298.html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檏:高通的新定位是幫中國手機出海

一財網 吳豐恒 2015-09-09 22:20:00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孟檏表示,高通將為終端企業進入海外運營商渠道提供幫助,“中國終端廠家去到不同的市場,當地運營商有不同的要求。高通做的是,不管通過技術手段還是其他,彌合終端廠家和運營商需求的差距。”

孟檏主導下的高通中國,正在重新梳理角色定位。

今年6月,曾在高通工作8年、作為高通中國拓展早期業務關鍵人物的孟檏重新回歸高通,擔任高通中國區董事長。

現在,孟檏正面臨新的從百億聯網設備向千億聯網設備擴展歷史機遇,但也面臨來自政府層面和產業層面多個挑戰。

“高通中國2015高峰論壇”上,孟樸接受了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首次闡述其治下高通中國戰略。

孟檏的計劃

“你們看我過去的從業經歷,我去每家公司都是比較有挑戰的時候。”孟樸向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媒體表示。

2003年到2010年期間,孟檏擔任高通中國區總裁,其加入高通時,正面臨高通CDMA芯片在中國市場落地,以及建立和維護政府、產業鏈關系。高通CDMA業務、3G業務建立和拓展,孟樸是關鍵人物。

目前,全球前十大終端廠商中,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占據多個席位,其高端產品幾乎全部采用高通芯片。而高通也從中國終端企業的發展中獲益,成長為全球市場份額最高的手機芯片公司。

為中國終端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拓展做出了貢獻同時,高通也拿走了本就微利經營的中國終端企業相當利潤。因專利授權費問題,高通與部分終端企業關系趨於緊張,其遭遇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即傳出源於部分終端廠商舉報。

世紀初,CDMA進入中國,高通與當時的信息產業部簽訂備忘錄,承諾與中國廠商在中國合作開發生產CDMA芯片,並考慮投資中國芯片行業。然而,高通的承諾兌現較緩慢。因“信息安全”考慮,中國產業主管部門現已加大對核心科技產品“安全可控”要求。無論出於“補課”,還是應對當下形勢,高通的策略需有所調整。

產業的加速變革也是一大考驗,從4G到5G,無線領域將從現在的百億規模連接擴展到千億規模連接,這是一個即將急速放大的市場機遇,包括高通、英特爾在內的芯片公司仍處於早期布局階段。

對於“萬物互聯”,孟檏稱為下一個“激動人心”的機遇,而要擁抱這些機遇,他還需集中精力處理好與中國政府和產業界關系。

“我下一步的重點是,高通作為一個技術公司,一個跨國企業,怎樣真正把中國的發展和(高通)企業的發展結合在一起,而且和合作夥伴一起創造比較好的氛圍。”孟檏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如何處理與政府、企業關系

在孟檏簡歷中,他在多個企業曾負責制定企業戰略規劃及處理政府事務。實際上,就在回歸高通之前,孟檏除擔任世紀互聯總裁,還有一重身份是中芯國際的獨立董事。

演講時,孟樸播放了兩段視頻,其中一段是原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對高通的評價,一段是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對與高通建立合作的評論。看似隨意之舉,實有一番深意。

本世紀初,CDMA進入中國開展談判時,吳基傳正是中方主要負責人,對產業走向影響至今。吳基傳的出現,傳遞出高通曾經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的歷史記憶。而高通與中芯國際的合作,則傳遞高通現在的政策取向,即有意與中國半導體產業開展合作。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孟檏也公開表示,和中芯國際、華為等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幫助中芯國際開發14納米芯片制造工藝,高通的確有一大考慮是基於“契合中國政府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的政策。”

高通的動作也出於其業務拓展考慮。例如,高通今年5月宣布與貴州省簽署諒解備忘錄,與中方成立合資公司研發生產服務器芯片,就與高通拓展服務器芯片市場的意願有關。

英特爾曾采取相似思路,眾所周知,英特爾在移動芯片市場未能取得較大份額,而英特爾去年也曾入股清華紫光下的芯片公司,希望借助清華紫光的力量拓展英特爾架構芯片在移動領域的市場。

出於維護與終端企業客戶關系的考慮,孟檏還表示將采取更有力措施幫助中國終端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中國的終端市場已打成“紅海”,多個終端企業正在向海外尋求市場新機會。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孟檏表示,高通將為終端企業進入海外運營商渠道提供幫助,“中國終端廠家去到不同的市場,當地運營商有不同的要求。高通做的是,不管通過技術手段還是其他,彌合終端廠家和運營商需求的差距。過去我們做過很多。包括中國廠商的競標,我們也都有參與。”

另外,高通最近在深圳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它的唯一任務就是幫助中國廠家把中國的4G終端出口到海外市場。”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50

PE出海蔚然成風 產業整合成新趨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6513.html

PE出海蔚然成風 產業整合成新趨勢

一財網 周宏達 2015-10-13 20:04:00

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私募機構之一的中科招商與美國股權眾籌平臺AngelList達成戰略合作,將提供4億美元投向後者平臺上的矽谷初創企業。這是中國資本從早期介入矽谷創業項目的一次新的突破,也是國內PE機構出海布局的最新案例

近日,國內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私募機構之一的中科招商與美國股權眾籌平臺AngelList達成戰略合作,將提供4億美元投向後者平臺上的矽谷初創企業。這是中國資本從早期介入矽谷創業項目的一次新的突破,也是國內PE機構出海布局的最新案例。

矽谷風投行業有“有錢也買不到的行規”,盡管過去十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投資公司在矽谷盤旋,但矽谷項目資源往往壟斷在紅杉資本、安德森·霍洛維茨等老牌風投基金手中,對華人資本有較高的投資門檻和投資成本。中科招商與美國本土主要中介平臺合作能夠幫助國內機構投資者直達美國的電子工業王國。

咨詢公司波士頓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羅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私募基金在並購中雖然有交易上經驗,但對國外不太熟悉,他們可以在國外專業機構的幫助下了解當地特殊的情況。羅英認為,私募基金海外收購已經成為中企海外投資的新趨勢。中國PE收購外國公司,既可以和國內公司重組創造協同價值,也可以幫助國外公司做大中國業務,提高退出收益。

直通矽谷掃貨科技企業

周二,中科招商宣布成立4億美元的種子基金用於投入AngelList平臺上需要融資的初創企業。中科招商已經投入了自有5000萬美元,將再募集1億美元作為第一支美元基金,投向天使階段的高科技公司。

AngelList將向中科招商開放平臺上所有的融資項目和每個項目的數據,包括盡調情況、融資歷史和投資人信息等,幫助中科招商篩選和評估項目質量。中科招商聯席總裁吳碧瑄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由於本地傳統VC會搶占成熟期的項目,投資矽谷企業必須要掌握源頭,從早期介入,未來也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AngelList於2010年由矽谷創業明星Ravikant創辦,最早是為初創企業與天使投資人配對的博客,並很快就有10萬家註冊企業和2萬名合格投資者入駐。在大獲成功後,AngelList開始探索股權眾籌模式,允許個人投資者跟隨知名天使投資人,抱團投資初創企業,這成為後來國內股權眾籌平臺學習的模板。

從2014年股權眾籌正式上線至今,AngelList已經幫助655家種子期企業完成融資2億美元,今天估值500億美元的打車軟件Uber也出自AngelList平臺。

Ravikant表示,創業正在變得越來越全球化,將中國資本和美國創業企業結合可以改變傳統創投生態環境,不僅能給天使投資人帶來更多資金,也改變機構投資者與天使投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還能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多資源。

在美國,高新科技主要掌握在小公司手中。盡管美國中小高科技企業呈現井噴式發展,但普遍面臨批量生產能力不足、融資能力有限、市場拓展能力不夠等瓶頸。中國在全球領先的批量制造水平和龐大的市場需求能夠促使美國中小高科技企業突破瓶頸期,中美資源優勢互補也能幫助中國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

目前,中科招商是AngelList在全球最大的合作夥伴,AngelList還在歐洲和南美尋找戰略合作者。AngelList表示,將在今年投放中科招商基金中首批的2000萬美元,此後提高到每年5000萬美元,主要投向天使階段的高科技和互聯網公司。未來中科招商還將成立人民幣基金,專註成熟階段的企業。

PE全球產業整合成風

隨著中國對外投資的總量將超過吸引外資的總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出海也蔚然成風。2014年,海外投資老兵信中利與歐洲私募股權基金ACapital共同發起了一支中歐投資基金。2015年8月,九鼎投資出資107億港幣收購香港富通保險。近日,華軟資本與以色列私募創投集團Viola發起聯合基金投資於以色列高科技初創企業。

波士頓資深合夥人衛一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海外並購中,PE主導的並購更強調前端,主要目的在於盡快將被收購企業扭虧為盈然後退出,但是近來,PE和企業之間、短期財務投資和長期戰略投資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國內外私募股權基金都有專業化的趨勢,越來越多中國PE也試圖建立內部管理能力和積累具體的行業經驗,參與到企業整合中。

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次與AngelList的合作不只是為了進行財務投資,更大意義在於產業重組。從國外直接獲取技術能夠在短期內提高上市公司的創新水平,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他表示,“(中科招商)在全球的布局主要是為了服務我們上市公司的產業基本面的改善,產業整合和並購。”

今年7月以來,中科招商開始了一系列並購,目標直取上市公司控股權。到目前,中科招商已經舉牌16家上市公司,專盯股權分散、業績平平但是具有產業和資產整合機會的標的。將在未來5年控股50家A股上市公司,以此作為資本平臺,打造中科招商系的產業集群。

不過,國內機構投資美國高科技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知識產權保護是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科技企業普遍焦慮的重要話題。吳碧瑄表示,上市公司並購或者直接購買知識產權和專利都將是中科招商矽谷項目的主要退出方式之一,這將有利於矽谷初創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吳碧瑄還表示,中科招商矽谷基金將不進入涉及美國安全領域,投資於初創企業也能夠避開安全問題的審查。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