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費公路領域PPP實施意見出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4928.html

收費公路領域PPP實施意見出臺

一財網 陳益刊 2015-05-07 10:44:00

《意見》明確,收費公路項目實施PPP模式所涉及的收費公路權益包括收費權、廣告經營權和服務設施經營權。

5月7日,財政部網站披露《關於在收費公路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收費公路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

《意見》鼓勵收費公路推行PPP項目主要基於三種情況:社會效益突出但經營性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才能進行商業化運作的項目;確需建設但投入較大且預期收益穩定的公路建設項目。

收費公路領域政府負債較多。根據2014年12月交通部披露的數據,截至2013年底,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為34308億元。其中,政府還貸公路19715億元,經營性公路14593億元,分別占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的57.5%和42.5%。

在收費公路領域力推PPP模式,社會資本的介入有利於緩解政府舉債壓力,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各自優勢,提高收費公路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

《意見》明確,收費公路項目實施PPP模式所涉及的收費公路權益包括收費權、廣告經營權和服務設施經營權。不同的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各項權益通過有效打包整合提升收益能力。

對於收費不足以滿足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報的項目,《意見》提出在依法給予融資支持,項目沿線一定範圍土地開發使用等支持措施仍不能完全覆蓋成本的,可考慮給予合理的財政補貼。

這里的融資支持將包括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特許經營項目差異化信貸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項目,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 年等。

而對符合《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PPP項目,社會資本可以申請投資補助。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28

2014年收費全國公路虧損1571億 同比增137.67%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347

(小塵4x/圖)

6月30日,交通部向全社會公布了《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下稱《公報》),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總額為3916億元,支出總額為5487億元,合計虧損1571億元,2011——2013年合計虧損額分別為323億元、566億元、661億元,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中國新聞網對各省區市的整理顯示,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其他29個省區市中,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余,剩下25個省份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2014年收費公路概況

截至2014年底,全國收費公路里程16.26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446.39萬公里的3.6%。

按屬性劃分,政府還貸公路10.40萬公里,經營性公路5.85萬公里,分別占全國收費公路里程的64.0%和36.0%。

按技術等級劃分,高速公路10.67萬公里,一級公路2.34萬公里,二級公路3.16萬公里,獨立橋梁隧道0.08萬公里,分別占全國收費公路里程的65.7%、14.4%、19.5%、0.5%。

與2013年相比,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主線收費站由1728個減少至1665個,凈減63個,下降3.6%。其中,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由736個減少至696.5個;一級公路收費站由452個減少至442個;二級公路收費站由451個減少至439個;獨立橋梁隧道收費站由89個減少至87.5個。

(交通運輸部官網截圖/圖)

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收入總額為3916億元,支出總額為5487億元,合計虧損1571億元;而2011——2013年合計虧損額分別為323億元、566億元、661億元,由此可見,收支缺口進一步擴大。

對此,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缺口擴大主要是還本付息支出大幅增加導致。

與2013年相比,全國收費公路支出總額由4312.8億元增加為5487.1億元,凈增1174.3億元,增長27.2%。其中,還本付息支出高達4207.7億元,占總比重的76.67%;且較上年3147.5億元增長33.7%。

經濟日報報道,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表示,3大因素導致了還本付息規模大幅增加。首先是債務規模不斷增加,導致還本付息支出大幅增長。其次是收費公路已進入還債高峰期。收費公路根據交通量,有前低後高規律,債務償還一般也具有前低後高特點。前幾年大規模建設的高速公路,現在也到了還債高峰期。其三,我國的統計制度進一步完善,統計精度進一步提高。

不過,交通部表示,目前,我國收費公路債務風險仍處於總體可控狀態。

一是,當前38451.4億元債務余額與42652.0億元初始債務相比,減少了4200.6億元,占初始債務的9.85%,說明收費公路整體上債務仍在繼續有效償還。二是,2014年通行費收入3916億元,在扣除必要的養護、運營、稅費、其他支出後,剩下可用於償債的資金為2636.6億元,大於當年2101.1億元的還息需求,還可還本535.5億元,說明收費公路整體上具備足夠的還息能力,債務風險可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40

人民日報五問收費公路改革:養護期收費合法嗎?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03/935348.html

現行《條例》規定,政府收費的高速公路實行統借統還,收費期限以路網實際償債期確定,不再受具體年限限制;償債期、經營期屆滿後,實行養護管理收費。為何實行統借統還,將一省之內的高速公路打包處理?為何現在要改成“直至償清債務”?養護期還要收費的依據何在?

B.thumb_head

從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到如今總里程居世界第一,“借錢修路、收費還貸”的收費公路政策使我國快速將高速公路總規模做大。與此同時,也積累下債務高企、虧損加劇等諸多矛盾。按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現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下簡稱《條例》),一些高速公路已經收費到期乃至超期,未來是繼續收費還是停止收費?

7月2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下簡稱《修訂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修訂稿》提出,政府收費的高速公路實行統借統還(即在一省範圍內實行“統一舉債、統一收費、統一還款”),收費期限以路網實際償債期確定,不再受具體年限限制;償債期、經營期屆滿後,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這樣一來,收費公路改革迅速成為社會關註的熱點:現行《條例》規定,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分別為最長不得超過15年和25年,中西部最長不得超過20年和30年。根據這一規定,收費還有期限,為何現在要改成“直至償清債務”?養護期還要收費的依據何在?為何實行統借統還,將一省之內的高速公路打包處理?

要認識改革初衷,還得冷靜而理性地審視發展現狀:高速公路為什麽會債務高企、巨額虧損?高速公路是否建得過多過快了?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學者,試圖深入剖析這些問題。

一問:巨額虧損從何而來?

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成為主要資金來源,加之建設速度加快,積累了高額債務

“印鈔機”“車輪一響,黃金萬兩”……有人說收費公路是一本萬利的暴利行業,事實果真如此嗎?

“確實有一些建成較早、成本較低、位置較好的高速公路是盈利的,且利潤率較高,但高速公路‘貧富不均’,整體上肯定是虧損的。”交通部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說。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收費公路收支缺口高達1571.1億元,此前三年分別為323億元、566億元、661億元。

巨額虧損從何而來?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認為,原因包括正常還債階段還本付息支出增長,以及債務規模的不斷增加:到去年底,全國收費公路債務余額高達3.8萬多億元。而債務規模大,則與收費公路資金需求巨大及“貸款修路”的資金籌集方式密不可分。

——公路特別是高速路成本高,資金需求大。

去年,我國四車道高速公路平均造價為7700萬元/公里,是2000年的2.4倍、2004年的1.83倍。“上世紀90年代,一些路段成本僅需1000多萬元/公里,前不久新建的京臺高速,成本高達3.6億元/公里。”交通部規劃院戰略所所長徐麗說,高速路成本升高除因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外,還受征地拆遷費用上升,以及因地形所限需修大量橋梁、隧道、高架橋等因素影響。

——高速公路建設資金大頭來自銀行貸款。

據統計,現有16.26萬公里收費公路累計建設投資為6.15萬億元,以銀行貸款為主的債務性資金占七成,且銀行商業貸款對高速路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一般無利率優惠。“日本通過發債籌集資金,有的利息只有0.78%,而我們的融資成本一般在6%—7%。”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偉說。

——公路建設加快。

王太認為,債務規模大也由於我國加快了公路建設:2010年,收費公路收支基本平衡;2011年至2014年,新增收費高速公路里程占總里程的31.1%,債務余額占債務總余額的45.6%。

收費公路虧損,除債務規模大這一主因外,也不能忽視其他因素:個別企業嚴重超編,推高了用人成本、降低了運營效率;有的企業發放高額福利,甚至將資金建設樓堂館所;有的高速路建設環節層層轉包,或控制成本不力,導致超支等。“未來,應加強對收費公路機構編制、財務支出的控制,並引入第三方評價評估機構,對其技術狀況、服務質量等作出客觀獨立的結論。”交通部公路研究院黨委書記楊文銀說。

二問:高速公路是否建得過多過快?

部分地方高速路存在規劃隨意調整、過度建設問題

債務高企,虧損擴大,自然會帶來這樣的疑問:欠了這麽多債,為何還要修高速?高速路建得過多過快了嗎?

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到2030年,我國將建成約13.6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目前已完成8.7萬公里,一些大通道還未完全貫通,另有一些早期通車路段急需擴容。”交通運輸部規劃司副司長任錦雄表示,該規劃綜合考慮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因素,“盡管近幾年建設速度有所加快,但推進還算穩步。”

值得註意的是,除國家高速公路網外,各省也有各自的地方高速公路網規劃。“國高”有序推進,一些“地高”卻可能存在過度建設。

“過去,一些省份片面追求GDP,把修建高速路作為推動經濟發展乃至提高政績的手段,而不管有無車流,更不考慮如何還本付息。”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一些省份在錯誤理念的指導下,“編制過於宏偉的規劃,有的甚至不切實際地提出‘縣縣通高速’。”在趙堅看來,若某地長期內出行需求不足,完全可以修成低等級的普通公路,成本能低至少一半。

“有些路段修成一級、二級就夠了,但卻修成了高速。”徐麗分析,其背後原因主要在於融資模式:修建一級、二級公路,需地方財政全部埋單;而修建高速,地方只需出一部分資本金,大頭為銀行貸款。

徐麗建議,未來必須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將建設與財政能力、資金解決方案統籌考慮,不然就可能埋下債務風險的隱患。

不過,另一個不容否定的因素是:交通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起先行作用。“交通肯定得適度先行,但要超前到什麽程度,太難把握了。”張柱庭舉例說,當年修建京津唐高速路時,本預計起初幾年沒什麽車,結果剛開通就陷入擁堵。再者,道路建得越早造價越低,越往後成本就越高,“這是個悖論,很值得研究。”

三問:虧損如何控制?

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緩解收支缺口,“開源”就包括調整收費期限和標準

未來,債務規模和虧損巨大的問題能解決嗎?

可以肯定的是,債務規模將隨著財稅體制改革得以逐步縮小。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下簡稱“43號文”),收費公路建設要從“借貸”變為“舉債”。同時,國家將對地方債務實行規模控制。“《修訂稿》將對防止地方盲目建設、債務‘滾雪球’起到積極作用。”張柱庭說。

那麽,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合理沖動被束縛後,是否會影響建設進度?“肯定有影響,速度降一點是合理的。”張柱庭表示,《修訂稿》明確要通過特許經營吸引社會資本,“若企業能真正參與進來,又會對建設產生促進作用。”

“現階段,盡管收支缺口很難消除,但可通過‘開源節流’緩解缺口擴大。”王太所說的“節流”之舉瞄準了巨額虧損的癥結,包括控制規劃,降低建設、養護運營、融資等成本。“公路建設應嚴格依照公路網規劃實施,不得隨意調整規劃,增加規劃外的公路建設項目。未來,收費公路將以高速公路為主,占公路總里程的比例將從3.6%降至3%左右”,王太說。

開源方面,王太列出三條舉措:加大財政投入、吸引社會資本、調整收費期限和標準。這其中的第三條,就成為條例修訂的關鍵。

四問:收費期限為何延長?

用路者付費原則比全民付費更加公平,且目前車購稅、燃油稅遠難滿足公路建設養護實際需求

“任何國家都沒有真正意義的免費公路。”王偉表示,全球公路交通資金來源大致有兩種:一種由財政負擔,資金來自稅收;另一種由道路使用者負擔。“‘誰用路、誰受益、誰付費’的用路者付費原則更好體現了公平。”

拋開公平性的問題,在收費與收稅間做選擇,還應考慮具體國情和當前財政保障能力。

據介紹,目前我國車購稅主要用於公路建設,包括高速公路建設資本金補助、農村公路建設、國省道改造等;而2009年起開征的燃油稅則用於普通公路養護等方面。需要澄清的一點是,“車購稅、燃油稅、高速路通行費三者支出範圍並不一樣,沒有重複收費問題。”王偉說。

“2013年,我國車購稅規模為2234億元,一般稅為1071億元,而公路建設支出達13692億元,稅收缺口高達10387億元;燃油稅轉移支付僅為1443億元,普通公路養護稅收缺口高達1357億元。”王偉表示,未來收費公路的養護管理、債務償還,包括社會資本投資回收等,需要通過繼續征收通行費予以保證。

在收稅與收費之間,交通運輸部傾向於後者,即“用路者付費”。按此路徑,自然延伸出“在現有基礎上延長收費期限,實行長期收費”的政策。

五問:為何實行統借統還、養護期收費?

統借統還可增強籌資還債能力,降低政府性債務風險;養護期資金用財政收入或稅收支付不現實

實行統借統還、養護期收費,原因何在,依據何存?

先看統借統還。

此前,我國收費公路中,既有單一公路建設項目自收自支、實行獨立核算,也有多個項目共同核算,即“統借統還”。根據現行《條例》,政府還貸公路“可以”統貸統還;而《修訂稿》則明確,政府收費高速公路一律統借統還。這意味著,將來在一省範圍內,只要一條高速公路尚未還清債務,其他路段均將一並按償債期標準收費。同時,若高速路改擴建增加了政府債務或社會投資,還可重新核定償債期或經營期。

“以省為單位對高速公路實行統收統支、統一管理,可降低政府收費公路的融資和運營成本,增強政府償債能力,降低政府性債務風險。”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副司長魏東認為,路段獨立核算也會影響路網整體性及通行效率。

那麽,統借統還依據何在?張柱庭表示,首先,《公路法》規定,收費期限按收費償還貸款、集資款的原則確定,“貸款肯定要還完”;43號文也提出,地方政府應指導和督促拓寬償債資金渠道、統籌安排償債資金,“這里的‘統籌安排’為統借統還提供了依據。”

再看養護期收費。

“最初收費公路政策更多考慮了收費還貸,建成後把本息還完後即停止收費,通過財政資金應對養護需求。但當收費公路達到現在的規模後,再考慮用財政收入或燃油稅來支付,已經不太現實。”發改委綜合交通所研究員李玉濤表示。

養護期收費於法有據嗎?

張柱庭表示,根據《預算法》,預算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用於一般公共服務,如科教文衛體、農業環保等方面,而政府性基金預算則是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籌集的資金,專項用於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結合高速公路選擇性通行的特性,其養護管理費用屬於政府性基金預算完成的任務。本次修訂是對《預算法》的補充和細化,是有上位法依據的。”

  • 人民網-人民日報
  • 周禹彤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77

收費公路條例征求意見結束 部分公眾仍有意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939.html

收費公路條例征求意見結束 部分公眾仍有意見

一財網 章軻 2015-08-27 09:09:00

根據收集到的意見,相當一部分公眾對構建“非收費公路為主、收費公路為輔”的兩個公路體系及“用路者付費、差異化負擔”的原則表示理解和認同,同時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也有一部分公眾對高速公路擬實行長期養護收費等制度持不同意見。

交通運輸部官網8月27日發布消息稱,《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結束,修訂稿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適時報送國務院審議。

7月21日至8月20日,交通運輸部通過網站公開征求社會公眾對《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稿)的意見。

交通運輸部介紹,《條例》修訂稿在公開征求意見期間,受到社會廣泛關註,公眾通過不同渠道表達了意見和建議。從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的反饋情況看,共收到郵件221封、意見454條,其中總體意見265條,針對條文的意見189條。

根據收集到的意見,相當一部分公眾對構建“非收費公路為主、收費公路為輔”的兩個公路體系及“用路者付費、差異化負擔”的原則表示理解和認同,同時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也有一部分公眾對高速公路擬實行長期養護收費等制度持不同意見。

交通運輸部介紹,對《條例》修訂的有關意見主要集中在:收費公路發展應突出維護公共利益、收費公路的統借統還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高速公路的養護收費制度、免收車輛通行費的範圍、明確社會資本投資收費公路的合理回報範疇、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嚴格控制運營管理成本、加強收費公路運營主體服務監管等方面。

本報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間,交通運輸部先後組織召開了專家座談會和企業座談會,部領導當面聽取了專家學者、收費公路經營企業、運輸企業、公路使用者及行業協會代表意見。同時,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要求,分別在本省區市召開了運輸企業、公路運營單位、行業協會、相關專家等參加的座談會,並征求了省級人民政府的意見,廣泛聽取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

交通運輸部表示,目前正在匯總、梳理、研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將吸收有關合理意見和建議,努力使收費公路政策更科學、合理,對《條例》修訂稿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將適時報送國務院審議。

黑龍江雞西高速公路管理處興農收費站收費員正在對車輛收費。攝影/章軻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84

猛追巨大 搶占公路車霸主 冠名贊助不手軟 三年砸7.5億 美利達的反攻大計

2015-08-31  TWM

電影《破風》票房賣座,首席贊助商美利達同享掌聲;事實上,美利達三年來每年投入二.五億元,贊助一級職業車隊「藍波–美利達」,冠名贊助讓美利達在公路車界聲名鵲起,也提升了營運含金量。

撰文.鄧 寧

由彭于晏領銜主演的運動電影《破風》,自八月七日上映至今三周,全台票房突破六千萬元、中國更越過一億人民幣門檻,等於兩岸超過兩百萬人透過《破風》,認識Merida這個品牌,對首席贊助商美利達來說,這筆兩千五百萬元的投資算盤怎麼撥都划算。

贊助《破風》,其實是美利達爭搶公路車市場有成的普羅代表作。

在此之前,美利達冠名贊助歐洲一級職業公路車隊「Lampre Merida」(藍波–美利達)已經兩年,今年堂堂邁入冠名贊助第三年,去年底更簽下台灣自行車好手馮俊凱,將他送進藍波–美利達車隊,成為台灣第一位進入一級車隊的車手,境遇宛如彭于晏飾演的仇銘翻版。

「冠名贊助的費用,比設備贊助高出許多,包含自行車與現金,我們每年得花兩億五千萬元,才夠資格在職業選手的車衣上露出『Merida』名號。」美利達副總經理鄭文祥說。

換言之,最近這三年,美利達透過冠名贊助投入運動行銷的費用,至少超過七.五億元。

相較之下,自行車業龍頭巨大,雖從一九九二年起就開始贊助歐洲一級車隊,但僅扮演設備贊助商角色,直到去年一月才與日本大廠禧瑪諾攜手冠名贊助包含三支隊伍的「Team Giant–Shimano」(捷安特–禧瑪諾車隊),車衣正面這才有「Giant」露出。

由於世界三大自由車賽事「環法賽」、「環義賽」與「環西賽」都屬於公路車比賽,在電視轉播賽況時,評論員會不停地報出車隊名稱,對打響知名度有高度助益。

贊助職業車隊 比巨大快狠準《單車誌》總編輯陳柏如即指出,巨大耕耘公路車市場已二十餘年,其公路車雖在車迷中享有高度評價,但也遲至去年才拉高高度到冠名贊助。美利達則是「快、狠、準」,一切入職業公路車賽事就冠名贊助。

大手筆的冠名贊助,加上藍波–美利達車隊在主要賽事中皆取得單站冠軍的好成績,帶動了歐洲當地買氣。

美利達協理王隆進進一步表示,一○年時「Merida」自有品牌公路車僅占歐洲營收的一成,但今年已成長到三成,且公路車售價是登山車的兩倍,若是碳纖車款,價差更達三倍之多。

在加重發展公路車之前,美利達被譽為「登山車之王」,○二年起便成立國際職業登山車隊MMBT(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借助賽事曝光與選手反饋,幫助其在登山車的知名度節節爬升。

另一方面,登山車也帶動美利達的中國內銷市場高度成長,一三年中國銷售數量突破一百萬輛,占了集團四成以上銷量,也明顯帶動獲利提升,讓美利達這一年的EPS正式超越十元關卡。

可以說,登山車款幫助美利達打下了穩健基礎,讓集團有充足銀彈,得以投身一級職業車隊的高度競爭市場。以營收規模而論,十年前,巨大已有二六五億元、美利達僅八十億元,而去年,巨大約六百億元水準,美利達則增至二七二億元,相當於十年前的巨大。

美利達思考未來成長的下一步,搶食公路車市場,必然是關鍵策略。

《破風》紀念車款 賣到缺貨雖然歐美市場表現不錯,但在現實世界裡,自行車業經營正遭遇來自中國的強大逆風。

一四年受到中國景氣下滑,以及官方政策打擊奢侈品影響,整體中國的自行車總市場衰退一六%,銷量足足少掉四百萬輛,而美利達則是小幅下滑八%至一百萬輛,「我們在中國高階市場的占有率仍維持在三三%左右,其他新興國家的成長,多少能彌補中國的緊縮。」王隆進強調。

確實,美利達來自中國的營收占了三成,但今年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達一三二億元,年成長六.四%,仍再創歷史新高,可見中國買氣下滑雖然影響銷量,但是美利達改善產品組合、提高產品售價的努力有成效。

「美利達在中國公路車發展較慢,我們希望占比能從○到五%、五到一○%這樣一路擴張。」王隆進說,如今隨著藍波–美利達車隊和《破風》電影帶動兩岸業績, 先前推出的《破風》紀念車種,首批一萬五千輛已賣到缺貨,美利達品牌的公路車確實聲勢大振,「長期目標,則是讓公路車在總體的營收占比從一成提高到三 成。」鄭文祥雄心萬丈地說。

套用劇中主角仇銘的名句「風在前,無懼」,在自行車市衰退的這股逆風中,美利達在運動行銷手腕上,反而更大膽,借助《破風》同時在台、中、港、韓上映的聲浪,美利達應也能成功衝線。

美利達

成立時間:1972年

董事長:曾崧柱

資本額:29.9億元

主要業務:自行車製造、銷售2015年上半年營收、獲利、EPS:132.34億元、12.89億元、4.31元

更正

本刊974期「冷凍食品大佬桂冠 跨物流當老大」一文,第82頁圖表「2014年熱銷產品」誤植「桂冠蛋餃」市占率60%,正確應為「桂冠魚餃」市占率60%,特此更正。 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96

發改委一日批逾千億鐵路項目 本月獲批公路鐵路項目超4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2205.html

發改委一日批逾千億鐵路項目 本月獲批公路鐵路項目超4000億

一財網 劉菁 2015-09-28 14:12:00

《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發現,僅9月一個月,發改委共批複的鐵路公路項目總投資達4215.58億元。其中,鐵路項目8個,總投資3217.36億元;公路項目14個,總投資998.22億元

發改委官網28日再批三個鐵路項目,總投資達1093.35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發現,僅9月一個月,發改委共批複的鐵路公路項目總投資達4215.58億元。其中,鐵路項目8個,總投資3217.36億元;公路項目14個,總投資998.22億元。

今日公布的三個鐵路項目分別為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徐州至淮安至鹽城鐵路、隆黃鐵路新建敘永至畢節段,三條鐵路投資分別為527.5億、428.25億和137.6億元。

批複內容顯示,武漢至十堰鐵路孝感至十堰段線路自在建的武漢至孝感城際鐵路孝感東站引出,經隨州、棗陽、襄陽、谷城、丹江口、武當山,終至十堰,全長395公里。

項目總投資527.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504.6億元,動車組購置費22.9億元。資金來源為: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計263.75億元,其中資本金80%計211億元,由湖北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及孝感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隨州市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襄陽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十堰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含征地拆遷費用),其余資本金20%計52.75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資本金以外的資金利用中國農業銀行等貸款解決。

徐州至淮安至鹽城鐵路起自京滬高鐵徐州東站,經睢寧、宿遷、泗陽、淮安、阜寧、建湖,終至新長鐵路鹽城站,線路全長313.7公里。

項目總投資428.2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400.75億元,動車組購置費27.5億元。資金來源為: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計214.13億元,徐州至淮安段江蘇省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分別承擔資本金的50%,淮安至鹽城段江蘇省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分別承擔資本金的70%、30%。江蘇省共計出資121.42億元,負責征地拆遷工作及費用,征地拆遷費用由投資各方確認後計入項目地方股份,江蘇省出資由自籌解決。中國鐵路總公司共計出資92.71億元,使用鐵路發展基金。資本金以外的資金利用國內銀行貸款。

隆黃鐵路新建敘永至畢節段線路起自納溪至敘永鐵路敘永北站,經雲南威信、鎮雄、貴州畢節,終至畢節至織金鐵路畢節東站,全長189公里。

項目總投資137.6億元,其中工程投資131.6億元,機車車輛購置費6億元。資金來源為:資本金占總投資50%,計68.8億元,中國鐵路總公司出資10%,利用鐵路發展基金等解決;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分別出資30%、19%、41%,由自籌資金解決,承擔境內征地拆遷工作。資本金以外利用國內銀行貸款。

中國鐵路總公司、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共同組建敘永至畢節鐵路公司作為項目法人,負責鐵路工程建設和經營管理。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發改委網站發現,9月份,發改委已經多次分批批複多項公路及鐵路項目,批複項目總投資達4215.58億元。

例如,9月7日,發改委一天內批複了6個公路橋梁項目,總投資近800億元;15日再度批複6個鐵路項目,總投資223.52億元;11日發改委批複三條鐵路新建項目,投資總額達1427.72億元。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48

公路上的蛇影

如果以PE(*粗略计算)把脉公路股,可以发现:

737:13
177:13
576:13
1052:10
548:6
995:7
107:5

市场眼中的上等货是737、177、576,下等货是548、995、107。

737的盈利、财务、人气等实力,再加上整个市场的乐观情绪,得到PE13的评估,其他的优秀(市场眼中)同行的PE也是13,所以可以断估737价格虽然超出合理,但是仍然未到疯狂程度。

737的盈利成长似乎不可能一年后就能让评估合理化。

737可能是7%利息收入的商业信托(Business trust),比较现在的REIT,垄断力不逊色于领汇。所以个人认为,可以把737当成债券投资,不求上升,只求不跌,每年7%收入。

**************

 548、995、107之中,是否是下等货?
以下的比率是否能令你心动?继续研究下去?

 EBIT / financial cost:
548: 3
995: 10
107: 9

 市值 / debt (Times):
548: 0.7
995: 2.8
107: 1

Debt/Asset:
548: 24%
995: 23%
107: 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56

「高速公路騰空左線」應該推動

2016-02-29  TWM

你可能有同樣感覺:高速公路的流速越來越慢了。這與許多駕駛人占用左線車道有關,推動「高速公路騰空左線」,也許是處於看守期的交通部可以努力的方向。

最近不止是台北市的交通打結,依據我的觀察,許多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速也越來越慢。高速公路低速化,當然也是某一種「打結」。但是台北市的情況與高速公路不同:台北也許是車多、施工多所造成,然而高速公路的壅塞,卻有相當大的比率是肇因於駕駛人駕駛習慣不佳。關於這一點,即使是「看守期間」的交通部,也應該做一些努力。

前段所謂台灣人駕駛習慣不佳,主要是指許多人喜歡在高速公路上「開左線」(或內線),以至於要超車的人根本無法超。於是,雖然高速公路上車輛總數並不多,但是一堆車常常被前方幾乎並排的三輛車同時擋住,大家一起塞住。

讀者只要去過歐洲就了解,他們的駕駛永遠有「騰空左線給後方超車」的良好習慣。以法國、義大利之間的高速公路為例,雖然只有兩線、雖然車流量極大、雖然在山區彎道,但是由於大家都騰出左線,交通還是頗為順暢,而且車速平均都接近上限。台灣的路寬車少,但是卻開不快,絕對是可以改進的。

台灣駕駛常有些錯誤觀念,以為「我在限速九十公里的路段車速九十,當然可以開在左線」,其實這是錯的。騰空左線未必是法律規定,而是一種禮貌,方便其他有更急事情要趕路的人快速通過。除了救護車、鳴笛警車當然要讓,那些「太太在醫院待產」的、「因緊急事故趕回家」的,我們當然也該讓。如果因為我們不讓而逼著他們走右線超車,萬一因此而釀災,這其實是霸占左線的人在造孽。

「騰空左線」要如何執行呢?我的建議很簡單:交通部應該以廣告、高速公路電子看板全面宣導:「前方沒車,換右線走」的觀念,公路巡邏警車亦應以廣播宣導、警告,逐漸形成風氣。

不論你現在開在中線或左線,只要你前方沒車,那就應該左線換中、中線換右。只要最前方的車切換了,第二輛車就變成第一輛,也就應該比照切換。

看守內閣積功德,就該做這些不分藍綠的事。

(本專欄隔周刊出)

撰文 / 朱敬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14

鐵路、海運和公路實現無縫對接,節約物流成本4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881.html

鐵路跟海運、公路終於實現了無縫對接,時間和物流成本都大大縮減。

5月27日上午,裝載著菲律賓香蕉的冷藏集裝箱從海上轉到陸地,不再需要人工開箱裝卸,直接將集裝箱移到火車班列上,從大連港出發駛往沈陽。這是我國首列雙組聯動冷藏集裝箱班列。

“冷藏集裝箱班列的開行,既節省裝卸時間成本,也減少貨物損耗。”大連港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鐵路跟海運、公路實現了無縫對接,轉運時間由原來的4到8個小時,減少到1小時。

當日,交通運輸部聯合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大連召開“鐵水聯運”暨“多式聯運”現場推進會,推廣鐵路、水路等多種運輸方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深入推進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充分認識多式聯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把多式聯運發展作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進運輸大國向運輸強國轉變的重要舉措。”現場推進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說。

何建中表示,“十二五”期,我國以集裝箱鐵水聯運為代表的多式聯運合作機制初步建立,示範項目積極推進,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制度化建設有序推進,取得了新的積極成效。

“但我國多式聯運還存在運輸銜接不暢、服務水平不高、制度化建設有待加強等問題。”何建中說,進入“十三五”期,鐵水聯運暨多式聯運發展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要牢牢把握和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新要求。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鐵水聯運雖可降低物流成本,但這樣的多種運輸方式聯合運輸在我國仍處於初級階段,部分港口沒有集裝箱鐵路中轉場站,集裝箱鐵水聯運比重偏小,公路貨運承擔比重過高,多式聯運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011年,我國出臺了《關於加快鐵水聯運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政策推動、地方扶持、港口自身努力以及相關部門協作下,2015年,大連、天津、青島、連雲港、寧波和深圳為代表的六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示範通道的集裝箱鐵水聯運箱量達到153.5萬標箱,比2010年增長68%;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範項目初現成效,大連、連雲港、寧波、深圳等港口已經基本實現互聯互通,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天津港在國內沿海港口中率先嘗試集裝箱班列組織,陸續開通三條陸橋海鐵聯運通道和十余條內陸海鐵聯運通道;辟建了以無水港為主要節點的內陸物流網絡體系,與鐵路建立了合作開發市場的機制,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和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貨物選擇海鐵聯運方式,有效促進了天津港集裝箱鐵路集疏運規模和比重不斷增加。2015年天津港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31萬標箱,同比增長50.6%。

專家介紹,集裝箱鐵水聯運能夠發揮鐵路和水運兩種運輸方式的優勢,便於實現海運與“無水港”對接,對於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從青島運至西安的國際集裝箱,采用鐵水聯運比從水路轉公路的方式節約物流成本20%至40%。

與公路貨運相比,鐵水聯運的節能減排效果顯著。2015年連雲港到阿拉山口過境集裝箱達5.3萬標準箱,節約燃油2.9萬噸,這相當於2.7萬輛私家車一年的燃油消耗;減少碳排放8.6萬噸。此外,鐵水聯運還能有效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全面加快鐵水聯運暨多式聯運發展,要完善多式聯運通道布局和基礎設施,完善鐵路進港‘最後一公里’,加強國際多式聯運互聯互通。”何建中說,應加強多式聯運技術創新,發展先進適用的裝備,加強標準制定和信息共享共用。積極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鼓勵企業聯盟合作經營,促進傳統運輸、貨運代理企業轉型升級。

何建中說,應積極推進鐵水聯運暨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擴大示範項目範圍和內容,豐富多式聯運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多式聯運法律法規、管理規則,完善相關制度規範。強化政策扶持和引領,推動多式聯運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口岸便利化。

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楊宇棟也表示,下一步,鐵路部門將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與其他交通運輸企業一道在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統籌做好多式聯運規劃、推進聯運裝備多樣化、加強鐵水聯運銜接、創新聯運組織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大力發展鐵水聯運、鐵公聯運,更好更快地推動多式聯運發展。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現場推進會上,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還公布了全國第一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和牽頭企業名單。

大連港集裝箱鐵水聯運、多式聯運現場。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34

寧夏:“十三五”計劃投資100億建設農村公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949.html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許學民6月12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區初步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農村公路,占全區公路固定資產投資約12%。

許學民介紹,“十三五”期間,寧夏將計劃建設農村公路5000公里、平均每年建設1000公里;五年計劃新增農村公路2000公里,到2020年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2.8萬公里。

當日下午,在接受交通運輸部組織的2016年“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題宣傳活動記者集體采訪時,許學民說,寧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也是全國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省區之一。

資料顯示,寧夏全區轄設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中,有貧困縣9個(包括原州區、西吉縣、彭陽縣、涇源縣、隆德縣、海原縣、同心縣、鹽池縣和紅寺堡區),其中前8個為國家級貧困縣,前7個地處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扶貧的核心區域(包括97個鄉鎮、1330個行政村),片區面積占全區的48%。

“貧困人口集中、貧困程度深,是影響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許學民說。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寧夏全區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6萬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8700公里,增長50%,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占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的78%,實現了所有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目標,建制村通暢水平進一步提升,“有路必養”目標基本實現,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98.3%。

“但貧困縣脫貧致富、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仍面臨巨大的挑戰。”許學民介紹,寧夏山川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原州區、涇源縣、隆德縣、彭陽縣、西吉縣、海原縣、同心縣、鹽池縣、紅寺堡區等9縣(區)系貧困地區,靈武市、利通區、青銅峽市、中衛市、中寧縣等5縣(區)系革命老區。這些地區由於歷史、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後。

許學民說,到2015年底全區尚有58萬貧困人口,到2018年實現全面脫貧任務還很艱巨。交通運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先導條件,必須加大交通建設力度,做好交通扶貧攻堅,確保為到2018年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目標提供交通支撐。

許學民介紹,圍繞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自治區美麗鄉村、貧困村整村推進、清水河產業帶建設等目標,將推動農村公路建設與城鎮化、扶貧搬遷、土地開發和綜合治理協調銜接、相互促進。加快貧困地區及試點縣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優化農村公路網絡結構,確保寧夏百萬人口扶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高效便捷出行更加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公路總體服務水平。許學民表示,將根據國家深化財稅改革和農村公路養護改革的精神,結合寧夏公路網實際,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更加註重農村公路管養工作,著力提升公路服務水平,為確保寧夏特別是六盤山貧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實現小康,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公路安全運營問題更加突出。許學民對記者說,特別是六盤山區,山大溝深、地質條件複雜,農村公路建設成本相對較高,建設資金不足,各縣(區)“重建設、輕安防”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公路的安全運營將是影響人民群眾出行的重要因素。他表示,交通運輸部門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公路安防設施投入,重點提升六盤山片區農村公路安防水平,加快平安交通建設。

對於記者們關心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問題,許學民表示,將構建責任明確、運轉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落實縣級政府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主體責任,健全農村公路績效評估和成效考核體系,做到“建即有養、養即到位”。完善農村客運公共財政保障機制,促進運力結構調整,推進農村客運市場化,引導城市公交向農村線路延伸,推進城鄉客運協調發展。

許學民對記者說,“十三五”時期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脫貧攻堅各項目標,全面建設“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需要“精準扶貧”,凝聚各地區、各部門共識、形成合力,要切實做到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農村交通而掉隊,真正體現“小康路·交通情”。

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許學民。攝影/章軻

早在大禹治水、絲綢之路時期,寧夏就開始了公路建設史。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