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公司如何使用實習生?他們激情四射... ...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6/146819.html

 i黑馬導讀:初創公司在HR方面多數都會碰到用人難的問題。雖然社招員工能夠快速解決企業較多專業性問題,但卻可能存在人力成本較高,穩定性較弱,工作激情不足等情況。
 
這時,“實習生”則當仁不讓地成為很多初創公司(甚至一些中大型公司)的很好選擇。尋找到極具潛質的實習生,這是莫大的幸運:他們異常好學上進,激情四射,一旦讓他們充分融入企業大家庭(文化與運營),這無疑將為企業帶來無窮的活力,甚至能夠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骨幹,核心動力!今天帶來的幹貨來自Sift Science公司如何使用實習生的一些技巧與方法,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pcb{margin-right:0}
牛市冷思考:價值投資者應該使用怎樣的杠桿
作者:陳嘉禾

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文種《國語·越語上》  

在這一輪的牛市和市場的大幅波動中,使用杠桿的投資者可謂出盡了風頭。這不僅有一些投資者使用融資賺得了幾倍於市場的收益, 購買了杠桿型分級基金的投資者也一時風頭無兩。

但是,在使用了杠桿之後,許多投資者也許還沒有意識到杠桿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這里,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兩類區別最大的杠桿 之間的區別,以及這種區別會對投資帶來怎樣的影響。這兩類杠桿指的就是消費類杠桿,以及金融類杠桿。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金融史,就會發現許多價值投資大家,如沃倫•巴菲特、李嘉誠等等,使用的大多是消費類杠桿。他們對金融類杠 桿的使用非常小心謹慎,其審慎的態度遠遠超出內地投資者日常接觸的範圍。

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種杠桿的區別。相對於消費類杠桿,金融類杠桿會對客戶進行持續的風險評判,並在客戶資產下跌、或者經 營狀況變差時要求客戶追加本金,否則就會撤貸。反之,消費類杠桿則不會進行這種持續的評測行為。

事實上,消費類和金融類杠桿並非只集中在消費和金融領域,只是其大多分別出現在以上兩個領域。有一些金融領域的杠桿由於其 性質特殊,也可以被歸屬於消費類杠桿。

舉例來說,住房按揭貸款就屬於典型的消費類貸款。

按照彼得•林奇在著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中舉得例子,假設一個投資者付出 20%首付購買了房子,那麽即使房價之後立即下 跌 30%,只要投資者每月繳納按揭款,銀行就不會給投資者打電話說:“餵,你的房產剩余價值已經跌破禁戒線,你明天要再繳納 10%的房款,否則我們就會收回房子。”
這種特殊的性質使得在房地產具有投資價值時,使用按揭貸款、放大貸款買入房產變得非常有利。不過,當前國內租金回報率僅有 2%左右的商品房市場很可能不在此列。

在按揭貸款之外,消費類杠桿還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個人信用貸款、消費貸款、汽車貸款等,保險公司收到的消費類保費所形成的 杠桿,以及銀行在有國家信用等宏觀信用支撐的情況下收到的存款所構成的經營杠桿。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杠桿的共同點都在於,杠桿的資金提供方不會在形勢惡化時提出馬上結束杠桿的要求。與最後一種杠桿相對應 的是,銀行在缺乏宏觀信用支撐的情況下,其獲得的存款可能在特定時點遭到擠兌,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國香港市場在上世紀頻 頻發生的銀行擠兌潮,其標誌性事件為恒生銀行在 1965 年將控股權出售給匯豐銀行。

與消費類杠桿對應的,則是金融類杠桿。這種杠桿是金融資產投資者最容易接觸到、也最容易獲得的杠桿,具體品種包括股票保證 金融資、期貨所提供的杠桿、一般生產型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等等。

可以看到,以上列出的金融類杠桿,其共同點在於,當形勢壞的超出想象時,杠桿的資金提供者會采取一種“落井下石”的行為, 他們會要求投資者追加保證金、抑或抵押品,否則就會不再提供杠桿,同時提出拍賣形勢已經變得很糟糕的資產,以追回本金。

正是由於金融類杠桿這種“落井下石”的特性,導致大多數的價值投資大家很少使用金融類杠桿。這是因為,金融市場的波動幅度 之大,往往會超出人們最狂野的預期。

舉例來說,中國香港市場在上世紀 60、70 年代發生的銀行擠兌,曾經導致恒生銀行在一天之內損失 1/6 的存款。而上世紀 90 年代 的香港房地產市場崩盤,則在 2 年左右的時間導致全港房價下跌 70%,而回顧歷史,此類規模的地產崩盤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香港 歷史上。

在最近的市場上,我們也看到俄羅斯股市下跌到僅有 3 倍左右的市盈率、0.3 倍不到的市凈率。而在 A 股市場,在本輪熊市開始的 2011 年以前,又有誰會相信 A 股的銀行板塊會在 RoE 仍保持 20%左右的時候,下降到 4 倍的市盈率呢?

由於金融市場在長期很可能遭到投資者難以預料的巨大波動,因此,金融類杠桿也就無形中放大投資者破產的風險,導致投資者可 能在價值最終回歸之前,就在波動性的幹擾下被迫清盤出具,從而與長期的價值回報無緣。

正由於此,我們才看到價值投資的大家很少使用大量的金融類杠桿,而多半傾向於使用適度的消費類杠桿、或者極少量的金融類杠 桿,因為在金融市場里,長期的回報遠比短期的精彩重要。要知道,不管是怎樣的投資者、不管他曾經經歷多少次暴富,但是他破 產的次數只要一次就足以致命。

(源自信達證券)  


《汙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影響點評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53

《汙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影響點評:促城鎮汙水行業規範發展
作者:霍也佳

事件:三部委聯合印發《汙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今日發布《汙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就汙水處理費的征收繳庫、使用管理等問題作出規定;該辦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我們的點評與分析
規範汙水處理費征收和管理,促城鎮汙水行業健康發展

•從汙水處理費的來源、征收管理以及撥付全流程各環節進行規範,促使城鎮汙水處理行業走上規範之路;助於緩解地方政府拖欠汙水廠汙水費現狀,改善汙水運營企業現金流量表。

•  汙染者付費+財政補貼,保障汙水處理費來源:汙水處理費應遵循“汙染者付費”原則,由排水單位和個人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汙水處理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征收的汙水處理費不能保障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的,地方財政應當給予補貼。

•  規範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汙水處理費應全額上繳地方國庫,納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在汙水處理費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如滯留、截留、挪用或隱瞞處理費等行為),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  明確及時/足額撥付服務費,緩解拖欠汙水費現狀:目前部分汙水廠仍存在政府拖欠運營商汙水費情況,《文件》明確了應嚴格履行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根據出水水質和水量的檢查結果,按期核定服務費,並及時、足額撥付服務費,助於緩解地方政府拖欠汙水廠汙水費現狀,改善汙水運營企業現金流量表。

•明確“成本加成”的征收標準,汙水處理費存上調機會:汙水處理費的征收標準,按照覆蓋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汙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暫時未達到覆蓋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營和汙泥處理處置成本並合理盈利水平的,應當逐步調整到位。根據我們產業調研,部分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費偏低,無法覆蓋汙水處理運營成本,更不用說還要覆蓋汙泥處置成本,預計後續汙水處理費將上調;而汙泥處理費來源的落實將解決汙泥行業發展最大瓶頸,助推行業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鼓勵政府購買服務,推廣PPP等模式。鼓勵各地區采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一方面緩解地方財政緊現狀,另一方面助於提高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文件》還通過條文約束政府、社會資本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保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有效執行。

環保行業向“法治”時代全面加速,執行力度大
•本屆政府將依法治國提到前所未有高度,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首要前提是要“有法可依”,必須要有完備嚴密的成文法律體系;我們預計後續環保行業配套政策還將不斷,促行業規範健康發展:水十條已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預計將於近期出臺;此外,《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重點措施政策文件的出臺時間(15年3月末前),其中包括“大力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推進排汙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汙染減排和排汙權”、“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增強重點領域建設吸引社會投資能力”等。

•新《環保法》執法力度大,將倒逼潛在環保需求加速釋放:本屆新政府執行力一流,在環保考核高壓下,勿要懷疑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執行力度。新環保法已於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各地開始嚴厲執行,加大對環境違法案件的打擊力度,企業違法成本提高將倒逼潛在環保需求加速釋放。(湖南已開出首張行政拘留單,首次對違法排汙拒不整改企業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  地方執行力度加強: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環境考核成為官員政績考核硬約束;與此同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等配套文件賦予地方環保部門強執法手段,環保行業向“法治時代”全面加速。

•  企業違法成本提高,倒逼潛在環保需求釋放:新環保法通過連日處罰上不封頂、限/停產、刑事責任追究等措施,扭轉此前“守法成本高於違法成本”怪狀,倒逼潛在環保需求釋放,第三方治理推廣加快;其效果可類比於13年兩高司法解釋對工業危廢行業的正面影響。

投資建議

•再次強調1季度進入環保政策密集期,催化劑不斷,建議從年初積極配置A股環保板塊,博取主題投資機會,重點仍是水處理和危廢兩條線。此次《汙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發布利好城鎮汙水運營商,存主題投資機會:A股相關標的包括首創股份、興蓉投資、武漢控股、洪城水業、重慶水務;關註創業板系統性風險釋放後的國禎環保、碧水源、巴安水務。H股投資標的-康達環保。

(霍也佳:環保行業分析師 國金證券研究所;郵箱:[email protect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86

俄總理警告:如果限制俄羅斯使用SWIFT 俄將“無限制”應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68

U3533P8T1D892328F917DT20090722172908

俄塔社報道,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如果西方國家限制俄羅斯在SWIFT系統中的操作,俄羅斯將“沒有限制”的進行應對。

他說:“我們將關註此事的進展,如果這個決定被做出,我想指出,我們在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應對將沒有限制。”

在2014年8月,媒體報道,英國建議將俄羅斯踢出SWIFT網絡,以此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不過,該建議當時沒有得到其它歐盟國家的支持。

當時,彭博社援引俄羅斯咨詢公司Macro Advisory高級合夥人Chris Weafer表示,將俄羅斯踢出SWIFT是對俄制裁的嚴重升級版,必然會導致俄羅斯同級別的反擊。

把俄羅斯踢出SWIFT不僅會妨礙主要的貿易交易,還會對跨國銀行業務構成問題,阻礙貿易流通。

而近期烏克蘭局勢不斷升溫,一些西方國家再次呼籲將俄羅斯踢出SWIFT網絡。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是俄羅斯與全球金融體系的主要聯系之一。把俄羅斯踢出SWIFT短期將造成破壞性影響,長期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作為去美元化的一部分,俄羅斯一直努力創建自己的支付系統。該系統據稱將於今年5月完成。俄羅斯央行稱,其需要加速推行俄羅斯版的SWIFT準備,為西方的“挑戰”做好準備。

俄羅斯央行國家支付系統部門副主管Ramilya Kanafina向俄塔社表示,

考慮到這些挑戰,俄羅斯央行正在創建自己的交易系統。現在是時候抓緊了。在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將會完成一些工作。整個計劃將在2015年5月完成。

俄新社援引伊朗駐俄羅斯大使Mehdi Sanaei向路透社表示,俄羅斯和伊朗計劃創建一個雙邊的支付系統,以兩國貨幣進行交易。他說:“俄羅斯和伊朗計劃創建一個共同銀行或者共同賬戶,讓以兩國貨幣進行交易變得可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82

如何使用債券及股票的投資工具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5.html

多月前止凡收到blog友的一個問題(如今累積要「找數」的文章數目看來越來越多了),話題有關一對孖公仔的投資,即債券與股票。blog友話曾經有坊間投資導師簡單地定義了債券及股票的投資操作,認為債券是拿來賺息,股票應該拿來賺價差,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羅渣留言:

近來去上坊間的投資堂,導師提及若他要收息的話會用債券或債券基金,股票則是用來賺價。而且債券或債券基金可以用來向銀行做抵押品, 再借以後倍大收取的利息。但因為債券或債券基金價格也會波動(雖然比股票細),我也有同樣疑問,債券(或債券基金)和股票兩大類工具應如何使用?真的很想向止凡先生求教。止凡先生,先向你說聲謝謝。


止凡回應:

你的導師所提的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這裡也有不少blog友拿股票來賺息,不知多自在,把債券及股票簡單地定性為賺息及賺差價的投資,好像有點而那個吧。

討論如何使用債券及股票的投資工具是更深一層的考慮,讓我有時間也可以分享小弟愚見。


後記:

從以上的回應,大家可以估計到我是不認同該投資導師的概念,即債券是拿來賺息,而股票應該拿來賺價差。我應該從來都沒有投資過債券,對債券的操作亦沒有深入研究,所以較為偏面,但不投資債券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當然是「不熟不吃」,不認識的不投資,整個工具都沒有深入研究了解過,又怎能把血汗錢投進去呢?其次是多年前曾經看過Jeremy J.Siegel的著作《Stocks for the long run》,當中分析了過去200年不同投資工具的回報,債券不是最好的。還有一個要點,在我投資最活躍之年期,都不是高息年代。

我認為投資債券與否(垃圾債博價格升值的另計),與當時息率有莫大關係。股票跟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很大關係,公司表現很好,這應該選擇投資公司的股票,當然,穩當的公司,其債券也有投資價值。但要留意,在息率高的環境,做一般生意的公司會遇到融資較困難,生意成本又會增加,盈利能力在高息環境都受影響。由於公司盈利受影響,可能派息不那麼闊綽,影響股票價值,其價格亦相應其股息率而下降也說不定,尤其在超高息環境,不是股票投資的好時期。

相反,債券在超高息環境則十分吃香,試想想,如果回到80年代,銀行存款利率都有15厘,債券回報能只得1厘2厘嗎?不可能吧。記得林森池大師也說過,在當年全副身家訓身買入債券,因為什麼也不用做,已經穩收20厘上下的回報,而債券的回報不像股息般會隨公司表現而浮動變化,只要債券發出機構沒有破產,所買入時的債息回報就定了。

所以,在我心目中一個簡單的概念是,息率高年代,做生意困難,最適合做債主,借錢給人家做生意,所以這時較適合買債券。而息率低年代則較容易做生意,所以應該買股票。由於在我最積極的投資年代都未有經歷過高息年代,息率更超低到一個地步,計算過更應該問人家借錢來做生意,即舉債買股。當然寫到借貸相關概念,又要提醒一下大家,看看無妨,要實行還是先增進財商。

當然,以上的是有關買債券及股票的時機,而到真正買債券及股票時,還要分析很多東西。例如投資股票需要檢視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投資其債券,最重要是財務的穩健性,因為投資者所關心的只是公司履行還款責任的能力,反而公司賺多賺少也沒有直接關係。

這篇只點出一些小弟愚見,相信這裡有不少高手可以作出指點,各位有意見不妨分享,讓我也可更深入認識債券投資這個我沒有接觸過的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97

符合條件地方煉廠獲進口原油使用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805.html

符合條件地方煉廠獲進口原油使用權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02-16 16:39:00

通知明確,以後未經審批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擴建煉油能力,堅持多種所有制企業同等對待,一律由行業協會按統一條件進行評估確認

國家發改委網站2月16日發布《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涉及關於地方煉廠使用進口原油的問題。

這一問題此前兩年就開始在政府和企業層面討論,但一直沒有成型。此次出臺的方案綜合考慮了治理汙染、淘汰落後產能、鼓勵企業儲氣/油的需要。進口原油使用權並不是一概開放,而是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同等條件下,鼓勵采用先進汙染治理技術,2015年年底前完成有機廢氣綜合治理,且各類汙染物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優先使用進口原油。

具體而言,地方煉油企業的原油供應問題與淘汰落後煉油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強化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監管,以及加快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結合。允許符合條件的煉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後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和監管機制,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煉油行業優化結構。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一直以來,新建、改擴建煉油項目須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凡是按規定程序批準建設的煉廠均可按核準能力使用國產或進口原油。

近年來,一些地方未經批準擅自新建、擴建了一些煉廠,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規模偏小、技術水平低的落後產能,難以適應煉油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需要,也嚴重影響了煉油產業結構優化。

淘汰落後煉油裝置,須按照國家最新頒布的產業政策要求,淘汰的生產裝置須完全拆除銷毀,不得轉售或異地重建,獲準進口的原油僅限本企業符合條件的煉油裝置自用,不得轉售。

發改委、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完善煉油行業規範,從項目選址、工藝水平、產品質量、能源消耗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規範行業發展,將新增用油企業納入現行運行監測和總量平衡體系進行動態監管。

能源咨詢公司卓創咨詢認為,地方煉廠長期受制於油源,煉油裝置開工率低,效益普遍不佳,部分企業環保不達標。截至2013年底,全國具有一次產能的煉廠,地煉占比近55%,大多數地方煉廠缺乏優質原料,影響發展。

原油進口資質和配額配合使用,實際中又需要央企煉廠的排產單,即便如此,中國的煉油產能也已嚴重過剩。國家推動的淘汰落後產能、提升油品質量缺乏嚴格的監管,過剩形勢沒有改觀。

通知明確,以後未經審批一律不得再新建、改擴建煉油能力,堅持多種所有制企業同等對待,一律由行業協會按統一條件進行評估確認,堅持違規建設行為須承擔相應責任,實現權責對等。

發改委、能源局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把新增用油企業納入現行監管體系,從工藝水平、產品質量、稅收繳納、能源消耗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加以規範,並要求企業在國家認可的征信機構建立信用記錄,如實記載其執行產業政策及守法誠信經營情況,促進煉油行業形成資源配置合理、產業結構優化、競爭公平有序的良性發展局面。

 

編輯:楊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96

讀書劄記150217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一)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17/%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217%e8%b3%87%e6%9c%ac%e7%a4%be%e6%9c%83%e7%9a%84%ef%bc%91%ef%bc%97%e5%80%8b%e7%9f%9b%e7%9b%be%e4%b8%80/

讀書劄記150217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一)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

掌門執筆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2014) David Harvey

 

大衛哈維 慕名久矣,當今首屈一指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 據說他的《資本論》教程08年上網以來被下載超過二百萬次. 他的書出了名艱澀,幾番拿起《資本空間》….. 都手震跌下來. 終於等到了這本深入淺出的普及讀物.

請註意原書名包含 “資本主義的終結”, 中文書名似乎有意忽略掉, 作者之意,羅馬終將被自身的體重壓垮…..

 

作者將「資本主義」定義為:社會形成時的資本流通和累積過程.**** 這些過程形塑了人際關係的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基礎.

全書主題由一個精闢的隱喻帶出:

〈郵輪隱喻〉

一艘遠洋豪華郵輪(資本主義社會),高效運營,獲利豐厚. 郵輪表面上服務周到,氣氛融洽, 但船員其實都在高度壓力下工作,而且很多崗位薪金微薄. (層級結構管理系統的內部, 與及勞資雙方,經常關係緊張.) 旅客獲得匹配其付出的享有, 因而頭等艙和三等艙的設施和服務落差巨大(社會不平等), 其顧客群更是 “老死不相往來” (貧富懸殊,階級隔閡).

 

這艘船經常會因為管理不善或資源調配窒礙而出現問題, 但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業務調整獲得舒解(市場自動調節機制). 極少數情況下會因為災難而遭到重創(無法調適外部因素, 如戰爭), 但從未沈沒有如鐵達尼號.*** 然則這艘船是否會永久航行下去呢?

 

不然!這艘船有一個結構性弱點, 正正在其心臟地帶— 引擎室(資本流通機制). 是引擎令郵輪得以航行遠洋, (資本供應令企業得以運作.) 但這引擎終會因為內部耗損而疲勞失靈. (資本流通機制有其內在矛盾.) 如不及早置換新引擎(制度創新), 到危機爆發的時刻…..

 

換言之, 資本主義社會終將因為資本流通和資本積累過程中形成的內在矛盾而積聚張力, 爆發危機.**** 本書討論的就是十七項資本社會的內在矛盾, 從而有可能導致“資本主義的終結”.

 

〈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 何如?〉

在於西方哲學, 矛盾有兩個典範:

a邏輯典範, 由 亞里士多德提出,意指兩個不可能同時為真的命題.

b辯証典範, 由 黑格爾歸結,意指一種事態內部包含的兩種方向相反的動力.***

佳例:現今的在職婦女生活上同時要處理職業和家庭兩方面的事務, 而兩者不單只爭奪資源,其工作性質又不相一致, 很麻煩…..

本書所論的矛盾單指辯証矛盾.

 

首先, 矛盾並非壞事,而是人類事理之常態. 為了保持平衡或者舒緩張力,人們有所創新.*** 有時創新必須打破舊局,形成 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 成為資本主義的動力特徵.

其次,矛盾不易從根本上解決, 人們通常的做法是將之轉移往張力較低的層面, 從而達致平衡. 但在新局中自然存在著新的矛盾.

同上例:聘請家務女傭, 或將老公轉化為主婦,可以處理上述矛盾, 但女傭和老公又可能會….. 總之很麻煩.

 

作者指出十七項矛盾當中有七項是根本性矛盾, 其中首項是 “萬惡之源”.

第1項矛盾〈交換價值vs使用價值〉

Def.「使用價值」意指一項物品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效用.***

在於上古未有貨幣之世, 人們自行製造生活所需的物品,自行消費之. 由分工造成的產品交換,則用 “以物易物” 方式進行. 如此, 所有產品只需關註其使用價值即可.*** 產品絕大多數會在短時空內消費掉, 可貯藏的東西既然不多,資本也就無從累積.*** 社會貧富程度均勻,階級未曾分化,人心未曾敗壞….. 那是基督教和儒家的理想世界.

那時候, 資源來自免費的自然界,產品的 “成本” 等同於勞動力. 是否生產某項物品, 只需比較其使用價值和所費勞力即可決定.***

 

然而貨幣的出現推翻了一切,轉換了社會的基本結構.

Def.「交換價值」意指一項物品可以換取的貨幣額.***

貨幣一旦面世, 人們製造物品不再為了自行消費,而是拿到市場交易, “交換價值”於是壓倒了, 最終甚至是取代了 “使用價值”. 基於各項生產成本同樣可以換算為貨幣,因而有了

Def. 「利潤」 = 交換價值 – 成本

此一觀念. 追逐利潤成為生產活動的最高準則,***** 人心為之大變.

 

Def. 利潤的累積形成「資本」, 資本再投入生產, 用來進一步追求利潤, 如此循環無已時, 這就是「資本流通機制」.*****  這機制牽引市場, 形成最高境界武功“無形之手”, 郵輪引擎就是這樣運轉的.

追逐利潤成為資本主義根深柢固的性格, 是為「資本累積(增值) 原則」. 這原則使得生產大規模化, 強調理性和經濟效益,革新技術….. 打造出人類歷史上最高產值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郵輪就是這樣建成的.

 

那麼, 引擎的罩門在那裏呢?即是問,資本主義的原生弱點在那裏?

就在於 “交換價值取代了使用價值” 這點上面, 此為 “忘本”. (人而忘本,其敗可知也….. 算了吧, 經濟學是不講道德的.)

既然“交換價值壓倒一切”, 則產品是否適切使用面不是生產者的核心考量, 生產者眼中看到的只有 “利潤”. 如此, 產品的供應面日益與 “實際使用需求”脫節, 轉向滿足 “投機性需求”; 更有甚者, 供應面刻意 “創造” 了投機需求,**** 以追逐眼前急利.

 

還有更惡劣的, 就是連需求面也轉向 “使用價值” 考量, 這點在房屋項目上看得最為清楚. 對國民來說,房屋本來是用來居住生活的, 如今形勢禁格,已成為儲蓄形式和投資工具.*** 你沒有房子….. 就沒人嫁你!

如此社會走入邪道, 形成 “泡沫經濟”, 最終…..

作者舉 ‘2008年美國房貸危機’ , 認為是最佳典型, 該危機其實迄今並未解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07

周小川:中國的計劃是使人民幣更可自由使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22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4 11:57 編輯

周小川:中國的計劃是使人民幣更可自由使用
作者:周小川

2015年全球經濟仍面臨許多重大挑戰,經濟複蘇依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對特別提款權進行每五年一次的例行審查。在此背景下,本次陳述聚焦於中國如何看待中國以及全球經濟與金融的發展,以及IMF所扮演的角色。另外,我也會闡述中國為使人民幣在更大範圍內可自由使用作出的最新計劃。

1.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

全球經濟增長仍舊停滯在較低的水平,在發達經濟體中,經濟複蘇進程仍舊不均勻且脆弱;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則受制於國內外的不景氣。往前看,全球經濟同樣受制於各種各樣的挑戰。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分化的貨幣政策、頻繁波動的油價、以及不斷發生的地緣政治沖突,可能引發另一輪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與此同時,人口的壓力和經濟風險承擔的不足——尤其是的投資不足——可能持續的拖累長期經濟增長。因此,這需要各方實施綜合的、強有力的政策來實現全球經濟的複蘇。

發達經濟體的政策立場應當總體保持積極,並充分考慮到其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反向溢出效應。美國應該就其貨幣政策立場持續保持有效的溝通——考慮到因此可能帶來的長期適應副作用——對於維護穩定的財政體系和促進增長潛力來說,國內的調整是需要的。對於日本,為了提高增長預期和財政的可持續性,結構改革的步伐必須加快,以避免加重貨幣政策的負擔。對於歐元區,最新的貨幣政策效果必須被認真監視,並且危機後遺癥也必須得以解決以促使經濟複蘇。結構改革應當繼續推進,而財政政策立場必須在支持經濟增長和維持財政可持續性方面做好權衡。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新興市場國家正處於鞏固或者提高他們經濟複蘇的進程中。任何仍舊存在的宏觀金融脆弱性可以通過宏觀審慎政策的調整來快速解決。就拿低油價帶來的機會來說,財政體系的設計應當以環境友好型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式實現。與此同時,結構化改革和轉型的努力必須堅持,這樣才能促進商業氛圍,提高包容性,應對人口壓力,並促進貿易與金融的一體化。

為了維持堅定和可持續性的全球經濟增長,除了本國的努力之外,多邊的努力也是必需的。尤其是應該激活多邊貿易條約,而且考慮到不同國家所實施政策的連貫性,應當努力推進擱置已久的金融監管改革議程。與此同時,婦女在經濟中的作用應當持續加強,可努力的方向包括解決氣候變化和收入不平等。最後,多邊組織應當加強他們在改變全球經濟前景方面的表現,並在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方面與其他國際組織保持緊密合作。

2.中國經濟和政策

中國經濟已經轉入新常態。經過對後危機時代刺激結果的持續結構調整和消化,中國實際GDP增速從2013年的7.7%滑落到2014年的更可持續的7.4%,再到2015年一季度的7.0%。然而,由於不斷推進的城鎮化,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及第三產業的崛起,整個經濟體創造就業的能力保持平穩,與此同時隨著人民幣雙向波動機制的形成,經常賬戶盈余增長緩和。與此同時,通脹壓力保持在較低水平——CPI數值從2013年的2.6%下跌到2014年的2.0%,並進一步下跌到今年一季度的1.2%——由於食品和石油價格進行了調整。盡管不良貸款比率有所上升,銀行部門仍舊處在較好的狀態中。

中國的宏觀金融環境保持穩定,但經濟面臨一些下行壓力。因此,中國政府將繼續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以確保合理的信貸增長和流動性,與此同時,促進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轉型。同時,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上將繼續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包括減稅,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的投資——地方政府的財政規範將保證地方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將將對非銀行融資保持警惕,通過持續的加強監管框架、實施合適的宏觀審慎措施,以盡可能的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國政府也將繼續實施差別性住房按揭政策來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並通過其他相關措施提升家庭消費。

中國政府將會繼續深化改革,加速結構性調整,並對推進依法治國給予足夠的關切。值得關註的特別是,金融和匯率的改革將會持續推進,包括通過:(1)加速利率市場化;(2)進一步增強人民匯率彈性;(3)進一步推進資本賬戶兌換和人民幣更自由的使用,並進一步放松外匯市場管制;(4)繼續努力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與此同時,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將會使得中國進一步的開放並與全球經濟融合,城鎮化進程、戶籍制度和財政改革將繼續展開。環境保護將得以加強,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和土地改革也會實施。

由於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對商品出口造成壓力,旅遊消費放緩,以及本地需求萎縮,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經濟增長溫和,2014年實現2.3%的年同比增長率。勞動力市場保持在充分就業狀態,其第四季失業率維持在3.3%的較低水平。由於全球通脹較為溫和,本地成本壓力下降,潛在消費物價指數趨向於更低的3.5%。往前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預計在2015年將增長1-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並且物價上漲壓力將保持在較低水平,潛在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預期將以平均3%的速度增長。

在2014年上半年增長了10.5%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在2014年下半年縮水了10.2%,這歸因於旅遊服務出口的急劇下降。2014年全年,澳門經濟輕微收縮了0.4%。失業率穩定在1.7%的較低水平,而通脹率相對較高,達到了6%。2015年,在較低的產出增長的情況下,澳門特區經濟將繼續經歷調整過程。

3.IMF的作用

為了支持多邊主義並保護國際貨幣體系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一個基於份額的機構——需要具有代表性和擁有充足的資源。為了避免進一步破壞基金的合理性,我們敦促美國盡早批準2010年的份額和治理機制改革,任何中間步驟對於2010年改革目標來說都是有意義的進步,而不是替代改革本身。我們也會呼籲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努力在最後期限2015年12月15日前完成第十五次關於份額和份額計算公式的一般性審查。這個審查將強化SDR在全球多邊經濟中所扮演的關鍵性作用,以及對國際貨幣體系和各成員國金融體系的改革作出重要貢獻。

為了維持近年來來之不易的收益,我們鼓勵基金組織繼續加強其監測工具箱。尤其是,我們認為在IMF的工作中應該更加重視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政策對外匯市場的溢出作用,另外,任何關於評估儲備充足情況和外匯市場幹預的提議只能在尋求到共識以後才能實施。當然我們歡迎基金組織進一步深化其對金融行業發展、環境可持續性,以及主要國際貿易問題等宏觀經濟指標進行分析。我們同意,鑒於資源的約束,基金組織應當堅持在其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開展活動——包括分析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調動國內資源,推動國際融資支持——以及繼續和包括WTO,世界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在內的其他相關機構保持合作。

為了維護全球包容性的增長,我們支持基金組織繼續對低收入國家(LICs)提供全面的支持,並且對減少全球貧困做出貢獻。我們很高興看到對於“減少貧困和增加信任”機制(PovertyReductionandGrowthTrust(PRGT))的貸款免除利息,並給予為期兩年的延期。與可持續性豁免相一致的是自我可持續性的信任。我們也非常歡迎對於給埃博拉嚴重的國家提供第二輪優惠貸款的條款,以及建立一個新的“突發災難遏制和救濟信托”(CatastropheContainmentandRelief(CCR)Trust)。關於IMF資助的公共債務限額政策改革將會提供給低收入國家更有彈性的使用優惠和非優惠性貸款,考慮到各國的具體情況,該項方案應該以更加透明和公平的方式實施。

4.中國的計劃是使人民幣更可自由使用(morefreelyusable)

今年,基金組織將會進行每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審查。本次審查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人民幣是否將被納入到SDR貨幣籃子中。

一個評判SDR籃子貨幣的標準是該貨幣必須“可自由使用”,這需要一定程度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中國第一次提出實現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是在20世紀90年代,在十二五規劃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時候進行了重申。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朝這個目標穩步推進,盡管期間受到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不良影響。2015年是SDR審查的年份,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中國打算展開一系列有目標的改革,以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一個歷史概覽

在1993年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中國設定了“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在1996年,中國實現了經常賬戶的可自由兌換,並且宣布中國將尋找機會實現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然而,這一進程卻被隨後不久即將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所耽擱。在2003年10月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中國再一次明確了“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

此後,推出了很多簡化外匯管理和促進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措施:人民幣在外國直接投資(FDI)和對外直接投資(ODI)方面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可自由兌換;對貿易融資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對非居民債權(tradecreditandtrade-relatedclaimsonnonresidents)已經采用註冊制(registration-basedmanagement),只有對外債務仍舊采用配額管理(quotamanagement);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已經被引入和改善。

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再一次被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所打斷。與其同時,由於缺乏硬通貨(hardcurrencies)和主要貨幣的波動性增加,很多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了。作為回應,中國開始在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中促進人民幣的使用;以一種合理且有秩序的方式擴大人民幣在跨境金融投資中的使用,包括允許外國機構投資本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開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持續深化雙邊貨幣合作,與28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穩定發展,在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人民幣清算銀行。這些步驟不僅支持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發展,而且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幣資本賬戶的可自由兌換。

在2011年,“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在十二五規劃中重申。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宣布中國將尋找機會推進“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進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2013年建立。在2014年一下半年,滬港通(theShanghai-HongKongStockConnect)成功的開展,預示著資本市場自由化的重要一步。

當下,只有少數資本賬戶項目完全不可自由兌換。根據IMF對資本賬戶交易的分類,40項中的35項全部或者部分實現了可自由兌換,只有5項仍舊完全不可自由兌換。這五項主要涉及到個人跨境投資以及非居民在本國市場發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因此,中國離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目標不遠了。

中國為使人民幣成為一種更加可自由使用貨幣所作出的計劃

在2015年,在進一步促進資本賬戶自由化和使人民幣成為一種更加可自由使用貨幣的目標指引下,中國計劃開展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將針對目前資本項目下仍不可兌換的項目展開。

首先,中國將為個人投資者跨境投資創造渠道,包括開展具有試驗性質的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ualifiedDomesticIndividualInvestor,縮寫為QDII2計劃第二,中國將引入深港通(theShenzhen-HongKongStockConnect),非居民也將被允許在本國市場上發行除衍生品之外的金融產品。第三,外匯管理在多數情況將取消事前審批的要求,有效的事後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將建立。第四,將進一步采取措施方便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第五,通過掃除不必要的政策障礙和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努力進一步便利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第六,采取必要的步驟健全風險防控。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金融危機後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概念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正在努力找機會實現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不再是基於完全或可自由兌換這樣的傳統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從全球金融危機吸取了經驗,中國將采用有管理的可自由兌換。在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之後,中國將繼續管理資本賬戶交易,但很大程度會以轉變過的方式進行,包括使用宏觀審慎方法限制跨境資本流動以及維持幣值穩定和金融環境安全。中國將在以下四種情況下保留資本項目管制:

首先,涉及到洗錢、對恐怖主義進行融資、過度利用避稅天堂的跨境金融交易,都應該受到監控和分析。這一實踐行為也被大多數國家所采納。

第二,新興市場經濟體仍舊需要對外債進行宏觀審慎管理。私人部門過多的外債和貨幣錯配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源頭。各國需要從危機中吸取教訓,宏觀審慎的方法在必要時的時候應該在管理外債的時候使用。

第三,中國將在合適的時機管理短期投機資本流動,然而對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中期和長期資本流動將被解除管制。這也是IMF的建議。

第四,國際收支統計和監測將會加強。正如IMF建議的那樣,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當非常規的國際市場動蕩或者國際收支出現問題時,各國可以暫時采取資本控制的方法。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42

審計署:169億元彩票資金遭違規使用 占抽查資金的1/4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328


審計署6月25日發布彩票資金審計結果公告顯示,在抽查的658.15億元彩票資金中,審計查出虛報套取、擠占挪用、違規采購、違規購建樓堂館所和發放津貼補貼等違法違規問題金額169.32億元,占抽查資金總額的25.73%。 (新華社 朱慧卿/圖)

6月25日,國家審計署發布了2014年對彩票資金進行審計結果的公告。這是我國首次對彩票行業資金狀況進行大規模審計。審計查出,虛報套取、擠占挪用、違規采購、違規購建樓堂館所和發放津貼補貼等違法違規問題金額169.32億元,占抽查資金總額的25.73%;涉及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854個,占抽查項目數的17.2%。一些地方還存在違規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彩票資金閑置等問題。

抽查彩票資金658億元

按照現行規定,彩票銷售歸集的資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彩票獎金,用於支付彩票中獎者,約占彩票銷售額的58%;二是彩票發行費,專項用於彩票機構的業務費用支出和彩票代銷者的銷售費用支出,約占整個彩票銷售額的14%;三是彩票公益金,專項用於社會福利、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約占彩票銷售額28%。

審計署公告顯示,本次審計範圍包括彩票發行費和彩票公益金。審計共抽查彩票資金658.15億元,占同期全國彩票資金的18.02%;涉及財政部、民政部及所屬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體育總局及所屬體育彩票管理中心,以及彩票銷售量較大的北京、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雲南、陜西、甘肅等18個省的省級財政、民政、體育行政部門及228個省市級彩票銷售機構、4965個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

違規資金占抽查總量的1/4

此次審計發現違法違規問題金額169.32億元,占抽查資金總額的25.73%,主要有4個方面:

一是通過編造虛假項目、提供虛假申報資料等方式套取彩票資金,擠占挪用彩票資金,改變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用途等;

二是違反規定采購、賬外核算或未及時上繳彩票資金;

三是違規使用彩票資金購建樓堂館所、發放津貼補貼和用於“三公經費”等支出;

四是少數彩票機構工作人員、彩票銷售商、公職人員等涉嫌經濟犯罪或違規經營投註站點牟取不正當利益等。

查出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90起

此次審計發現並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90起,主要集中在彩票銷售環節和資金使用環節。一是個別彩票主管部門和彩票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在行政審批、開展業務合作等環節非法牟利;二是個別單位和人員在管理彩票資金過程中,通過弄虛作假等方式侵占彩票資金;三是個別彩票銷售商通過少報投註數據的方式隱瞞、侵占彩票銷售收入;四是部分公職人員違規經營彩票投註站。

審計署稱,截至2015年5月31日,有關部門和地方已通過追回資金、上繳財政、調整會計賬目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145.1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97

優衣庫就“三里屯視頻事件”發聲明:非炒作 請消費者正確使用試衣間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5/930283.html

優衣庫今日發布聲明表示,關於網絡傳播的“優衣庫三里屯視頻事件”的信息,優衣庫非常重視,有關網絡上針對該事件是否為優衣庫的營銷炒作,堅決予以否定。

1.thumb_head

【優衣庫發聲明:非炒作 請消費者正確使用試衣間】優衣庫今日發布聲明表示,關於網絡傳播的“優衣庫三里屯視頻事件”的信息,優衣庫非常重視,有關網絡上針對該事件是否為優衣庫的營銷炒作,堅決予以否定。

  • 每經網綜合
  • 趙慶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